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修订版概论(Ⅱ)习题汇总

2015修订版概论(Ⅱ)习题汇总

2015修订版概论(Ⅱ)习题汇总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单选题

1、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应该是( D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

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

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江泽民指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 D )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前提

D、改善人民生活

3、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概括是从:(A)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的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的意义上说的

4、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这句话强调的是:(B)

A.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C.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重大战略判断是(C)

A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B 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 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D 本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6、全面深化改革的要立足于(B)

A 我国处于总体小康社会水平

B 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我国处于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阶段

D 我国属于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

7、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个全面阐述的是( D )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8、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 A )

A、一项长期的国策

B、一项权宜之计

C、在现代化建设中实行的政策

D、实现现代化后就不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9、把对外开放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在( C )

A、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三大

10、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 C )

A、1999年12月

B、2000年12月

C、2001年12月

D、2002年12月

11、改革的性质是( C )

A、一场新的革命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二、多选题

1、虽然邓小平指出:“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但并不是说改革与革命没有区别。两者的区别表现在:(ABD)

A.条件不同

B.形式和手段不同

C.目的不同

D.内容和对象不同

2、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就是指(ABCD)

A.改革不是那种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

B.改革的性质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C.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体制进行的根本性改革

D.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挥其优越性

3、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依据的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正确认识,这些认识包括 (ABCD)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一切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立性的,具有基本适应与部分适应的特点

D.通过改革不断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发展

4、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是(BD)

A 在改革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C 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本原则

D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十八界三中全会提出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BD)

A 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性作用

B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C 更好地发挥社会的作用

D 更好地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

6、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取决于(ABCD)

A是对中国发展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B 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和科技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

C 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 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7、改革是( ABC )

A、一场新的革命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D、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8、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ABCD )

A、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B、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C、稳定是改革的基本前提

D、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

三、简答题

1、简述当前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总目标。

答: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因为:第一,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第二,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试述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寻找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3、简述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主要思想。

答: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主要看它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第二,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第三,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第四,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4、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答:(1)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正确把握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一方面各国经济发展的依存度继续加大,这是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的机遇;另一方面,新的变化正在形成,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面临巨大挑战。

(2)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秉持互利共赢的时代理念,共享发展机遇;实施多元平衡战略。(内需与出口、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引进技术与引进人才等);坚持安全高效。(3)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的新优势。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深化改革;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四、辨析题

1、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答案】(1)这种说法正确。

(2)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因为:第一,改革的目的和过去的革命一样是为了扫除生产率发展的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中国摆脱贫穷和落后。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第二,改革不是对原有体质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从政策的重新选择和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起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广泛变化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第三,但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答案】:(1)这种说法正确。

(2)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5分)但改革又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决不允许否定和抛弃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五、论述与材料分析题

1、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答案要点: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

(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在改革和发展中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2、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答:(1)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①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不改革只能在国际竞争中落伍。②改革是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 A. 它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悦的体制。 B. 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改革是全面的改革①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

②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改革触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3、材料分析

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试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进对外开放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成功经验。(2)在改革开放中如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答案要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推进对外开放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成功经验:

第一、立足国情积极稳妥推进对外开放。(1)结合实际,点、线、面逐步推开;(2)由易到难(3)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

第二、实现改革和对外开放良性互动。

第三,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第四,坚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2)在改革开放中如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答案要点:

(1)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第八章第1、4、5节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十四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20多年的实践,党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了新的科学定位,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B )

A 辅助性作用

B 决定性作用

C 基础性作用 D补充性作用

2.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 ( B ) A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B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C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D 国家、社会与市场的关系

3.下列哪一项是我国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成份( A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股份制经济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的根本原因是( B )

A.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 B.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C.多种经营方式并存 D.多种筹资方式并存

5.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是(B)

A.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按劳分配的补充

B. 我国社会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

C. 生产要素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D. 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泉

6.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D )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7、社会主义实现按劳分配的制度基础是( C )

A、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现代化生产方式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 A )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诚信友爱

D、安定有序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是:(C )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C、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D、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D )

A、大同社会思想;

B、中国传统的小康思想;

C、三民主义;

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1、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 B )

A.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之

B.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D.到2020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A )

A本质属性 B表现形式 C政治体制 D经济体制

13、关于“和谐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和谐社会就是没有矛盾、没有冲突的社会

B.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社会形态

C.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组织得到很好协调或稳定的那种社会

D.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

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是( C )

A.两者是并列的

B.两者同时实现同时完成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多项选择题

1.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ABCD)

A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B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C建设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D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2.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新型工业城乡关系是(ABCD)

A以工促农 B以城带乡 C工农互惠 D城乡一体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是( ABC )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

C.宏观调控上,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D.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4.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要(ABCD)

A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B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C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D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5、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还要 (ABCD)

A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B 维护国家安全

C 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D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ABCD)。

A. 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C.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D. 我们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原则(ABCD )

A.以人为本

B.科学发展

C.改革开放

D.民主法治

E.必须坚持让少部分人先富起来

8.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除优先发展教育外,还包括( ABCD)

A.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B.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C.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D.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ABCD)

A、公平正义;

B、民主法治;

C、安定有序;

D、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 ABC )

A.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C.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D.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包括( ABC )

A.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B.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D.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是(A BCD )

A.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B.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

C.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1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指( ABC )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生态良好

D.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14.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制,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 (ABCD)

A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B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C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D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15、生态建设方面,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做到(ABC)

A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制度

B 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

C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D 形成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关系

16、全会要求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具体是 (ABCD)

A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主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

B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C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D 改革生态保护管理体制

17.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把耶稣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提问时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段话生动地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即(BCD)

A.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取代经济建设

B.生态文明建设应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

C.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D.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18.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 ABC )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改造自然

三、简答辨析题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

答:(1)错。

(2)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答:(1)对。

(2)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确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非公有制经济不属于社会主义经济,它的发展可能构成对社会主义的威胁。

答:(1)错误。

(2)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在内。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仅不会构成对社会主义的威胁,相反,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扩大就业门路,吸纳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增加国家税收等等。

4、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怎样体现?

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5、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答: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

(2)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3)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4)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6、简述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特征

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7、如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第一,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第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第三,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第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8、如何完善生态文明制度

第一,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体系

第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9、怎样更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第一,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第二,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第三,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第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10、社会主义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第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第三、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11.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1)正确。

(2)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12.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答:(1)正确。

(2)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是一个完整有机的生态系统,具有自身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只有适应自然规律,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就是要使人类的活动符合而不是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以制度约束人的行为,防止出现因急功近利和个人贪欲而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

13.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要崇拜自然、畏惧自然。

答:(1)错。

(2)尊重自然,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但也不能崇拜自然、畏惧自然。历史上,在生产力相对低下时,人类曾崇拜自然、畏惧自然。人类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不是自然的奴隶。

14. 大自然拥有无限的宝藏,人与自然相处时,可以无限制地向自然界索取。

答:(1)错。

(2)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呵护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把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限度之内,给自然留下恢复元气、休养生息、资源再生的空间,实现人类对自然获取和给予的平衡。

四、论述题

1、试述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答: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没有作为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就不能确保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离开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就离开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为了促进多层次生产力水平的发展,需要有与

之相适应的不同类型的所有制形式。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是因为它们同公有制经济一样,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实践充分证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把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初级阶段的现实需要有机地统一起来了,能够发挥多种所有制的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却仅为世界平均水平1/4,列世界第88位。现在全国6680个城市中,有2/3的城市供水不足,有1/3的城市严重缺水;我国酸雨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30%,有的地方更严重,酸碱度pH 值已经达到3.5,相当于饮醋的程度了。全国的水土流失面积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荒漠化面积达到了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

材料2

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西部的许多地区,因地下水超采严重,大片已成活多年的树木枯死。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专家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就生产用水来说,中国农村普遍的水资源利用率只有40%左右。工业用水方面,我国炼钢等生产过程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3。

材料3

柏林市施工的建筑业者必须将深挖地基时所产生的地下水集中起来,然后再用水管将地下水送到另一地点,重新注入地下。日本将生活废水集中起来,冬天用来融化路面积雪。以色列不但居家过日子极重节水——马桶上都有两个按钮,小便用小水、大便用大水。在生产中,享誉世界的节水农业不但使世界上最缺水国家之一的以色列成为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同时,它出口节水农业技术与设备的收入更超过出口农产品的收入。

材料4

党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

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同时,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并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一起,共同构成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

问题:

(1)结合材料,请你谈谈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2)我们应如何贯彻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提议。

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在我国当前的现实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现象。目前医疗服务体系还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很突出,群众反映也比较强烈。在教育事业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在一些大中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普遍超出了工薪阶层的承受能力。尽快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推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迫切任务。

材料2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出现了扩大的趋势,这引起人们的广泛关切。有人把收入差距的扩大归咎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提出要对分配原则进行调整。由此引起了社会上包括理论界对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讨论。

材料3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落实共享发展是一门大学问,要做好从顶层设计到‘最后一公里’落地的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效。”。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怎样从现实的角度理解和看待我国的社会“在现实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现象”?

(2)现阶段如何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

答案要点:

(1)社会公平,是就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而言的,体现的是人们之间一种平等的社会关系。从现实来看,在我国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社会公平程度有了

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但也应当看到,在现实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现象。比如,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有扩大的趋势,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等问题还未很好解决,等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其中,既有改革不完善和体制不健全的原因,又有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因素:既有现实因素,又有历史原因。比如,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给一些人钻政策漏洞造成可乘之机;在推进国企改制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部分国有资产的流失;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短期内缩短的难度很大;各行各业的发展起点和面临的市场环境不一样,导致不同行业发展特别是收入分配的差异,等等。

(2)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在现阶段,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关键是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首先,要从法律上、制度上、体制上努力营造一个维护权利公平的制度环境。其次,要高度重视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再次,要努力建立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利益协调机制。当前,要特别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认真贯彻中央的有关精神和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维护好群众的各项权益。特别是要注意解决征地拆迁、企业改制、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农民工工资发放、环境污染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部分群众在子女上学、就医、住房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

第八章第2、3节习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的根本之策是 (C )

A 让人民监督权力

B 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C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D 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 B )

A、人民群众尽快富裕起来

B、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C)

A建立人民共和国 B召开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D.人民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

4、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A)

A.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B.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C.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D.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5、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得到不断推进。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A)

A实行差额选举 B按党派分配名额

C按单位分配名额 D实行等额选举

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B )

A 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B 民主集中制原则

C 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D 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7、实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B)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违法必纠

8、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是:(D)

A、前者为目的后者为手段

B、前者为基础后者为目标

C、前者为内容后者为形式

D、二者相互依赖、配合

9、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的奋斗成果和历史选择,它们的核心内容都是坚持(A)

A. 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B.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C. 四项基本原则

D.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0、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A)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A)

A、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依法打击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维护社会稳定

C、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D、确保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12、中国共产党和各主民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C )

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B.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1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A)

A. 人民当家作主

B. 人民民主专政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15、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对任何国家和民族来说,根本的人权是(C)

A知情权与监督权 B平等权与自由权

C生存权和发展权 D表达权与参政权

16、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B)

A.广泛性 B.真实性C.阶级性D.现实性17、民主的发展程度越高,民主的本质就越优越。这种认识的错误在于:(C) A.肯定了民主发展程度与民主本质的区别

B.否认了民主发展程度与民主本质的联系

C.认为民主的发展程度决定民主的本质

D.认为民主的本质决定民主的发展程度

18、在我国、既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重要标志的是:(B)

A.生存权和劳动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言论、集会等自由权利 D.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19、文化强则中国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其关键是(A)

A.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

B.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C.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D.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它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构成了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其中,公平正义是:(A)

A.社会主义法制的价值追求

B.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要求

C.社会主义法制的核心内容

D.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使命

2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要( B )

A、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吸收外国文化中的有益成果

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C、始终高举社会主义文化大旗,在文化观念上决不照抄照搬,在发展模式上决不简单模仿

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

2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D)

A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B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C 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A)

A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 发展教育和科学

C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C )

A.公益性文化 B.普及文化知识

C.体制机制创新 D.传播先进文化

25、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B)

A 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B 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C 科教兴国战略问题

D 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

26、下列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B)

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

2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标志是( A )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以爱国主义为原则

C.以民族团结为核心 D.以团结合作为最高理想

28、两个文明一起抓,关键是( C )

A.抓物质文明 B.抓精神文明

C.两手都要硬 D.先抓物质文明,后抓精神文明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A )

A.思想道德建设 B.科学建设 C.教育事业 D.文化建设

30、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 C )

A.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和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B.为全党工作大局服务和为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C.为人民服务和社会主义服务 D.为政治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

31、文化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文化工作者要努力为人民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为此必须坚持 ( B )

A.把“扫黄打非”放在首位 B.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C.把“双百”方针放在首位 D.把文化产品多元化放在首位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二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我国政党制度的特征是(ABCD)

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B.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

D.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2、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3、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是(ABCD)

A、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B、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C、依法治国就是要保证对所有这些事业、事务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进行

D、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4、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是( ABCD)

自然科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科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和的科学,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自然界各种事物的现象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2、自然科学的特点有:1 ,2 ,3 ,4 。 3、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大阶段。 4、现代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一般认为是由科学、科学、科学所构成。 5、电子计算机的硬件主要有哪五部分组成:、、、 和。 6、现代天体物理认为:一般恒星的演化都经历 - - - 四个阶段。 7.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酸可分为和两大类。 二、选择 1、人类最早冶炼的金属是() A、金 B、银 C、铜 D、铁 2、提出燃烧作用的氧化学说和确定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波义耳 B、拉瓦锡 C、门捷列夫 D、维勒 3、对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作出了决定性贡献的是:() A、波义耳 B、拉瓦锡 C、门捷列夫 D、维勒 4、研究无穷维抽象空间及其分析的数学理论() A、数理统计 B、运筹学 C、泛函分析 D、数理逻辑 5、用数学方法研究推理的规律,研究正确思维所遵循的规律的学科,亦称符号逻辑的是() A、数理统计 B、运筹学 C、泛函分析 D、数理逻辑 6、地球的形状确切的是说是() A、球形 B、椭球体 C、梨状体 D、苹果形

7、“第一类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这句话违背了( ) A、牛顿第一定律 B、机械能守恒定律 C、热力学第一定律 D、分子运动论 8、绵羊有白色的和黑色的。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b)控制。一只白色公羊和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绵羊,那么公羊和母羊的基因型应该是()A.BB BB B.BB Bb C.Bb Bb D.BB bb 9、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核心是() A.适者生存 B.遗传和变异 C.生存斗争 D.自然选择 10、环境科学产生的理论基础是:() A、生态学 B、物理学 C、化学 D、生物学 三、判断(在题号前括号内填“√”或“╳”) ()1、从猿到人的转变关键是劳动 ()2、原始时代第一个最重要的技术创造是石器的制造和发明。 ()3、自然科学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它不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4、原始宗教观念的主要内容是万物有灵论。 ()5、我国的种茶养蚕都是世界上最早的。 ()6、我国的天文学不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7、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瓷器生产国。 ()8、很轻的原子核在极高的温度下非常接近时会聚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核并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叫核的聚变。 ()9、南北大运河以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闻名于世。 ()10、“绝对时空观”把时间和物质运动分割开来,认为空间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的“绝对空间”,时间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的“匀速地”“流逝着”的“绝对时间”。 四、简答题 1、简述塞尔维特血液小循环的主要内容: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复习题

自然科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地球的表面积为亿平方千米,海洋占据了其中的% 2、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根据大洋岸弯曲形状的某些相似性,提出了的假说。 3、大约在亿年前,地球上的大陆是汇聚在一起的,叫泛大陆。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北部的古陆和南部的古陆开始分裂。大陆中间出现了洋(1.8亿年前)。 4、板块构造理论是说:地球表层主要有六个基本板块,板块。板块运动的动力主要是地幔深处的作用。 5、英国的常被誉为“地层学之父”,提出“”后,就把时间与生物演化阶段联系起来,编篡地球的历史。 6、以为依据,人们建立了能反映地球相对年龄的地质年代表;通过可以准确地得到地球的。常用的有铀-钍-铅法、铷锶法以及钾氩法。 7、地质学把地球历史大致分为:。 8、地球所经历了3次大冰期,第一次发生在;第二次发生在(石炭一二叠纪);第三次发生在。大约亿年一周期,其原因可能是太阳最绕银心的公转 9、距今约5.7-5.1亿年的,陆地上还是一片荒凉,而海洋生物界第一次大发展,出现了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腕足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等动物。 10、志留纪出现了半索动物,是非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一般身体呈蠕虫状,左右对称,全部生活在海洋中。并不是真正的鱼,它没有脊椎骨,只有一条纵贯全身的脊索作为支撑身体的支柱,这条支柱代表了脊椎的先驱。 11、是晚古生代的第一个纪,从距今4.05亿年开始,延续了5500万年之久,出现了鱼,是所有高等动物(脊锥动物)的祖先。鱼类一出现则空前繁盛,泥盆纪又称“鱼类的时代”。 12、开始于距今3.5亿年,延续了约6500万年。蕨类植物空前繁荣,还出现苏铁、银杏、松柏等植物。属于这一时期的煤炭储量约占全世界总储量的。 13、是地球发展史上重要的成礁期。这些具有造礁能力的生物包括钙藻类、古杯动物、钙质海绵、珊瑚、苔藓虫、层孔虫、厚壳蛤等 14、是爬行动物全盛时期,成为生物界的真正霸主。当时十分有益于陆地植物的生存和繁衍,整个地球都被陆生植物所覆盖,侏罗纪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公园,所以也是地球上著名的成煤期之一。晚期,出现了。 15、是地球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出现了真正的鸟类,著名的就生活在白垩纪,它是当时最强悍的食肉动物;也是全球发生大陆漂移,又一次出现生物大绝灭的时期。在,恐龙、菊石、箭石类等完全绝灭。 16、植物在第三纪占据主要地位并获得了迅速演化,植物退居次要地位。 动物就显示出它们的竞争优势。其中,的进化速度更快,除陆地外,它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向海洋(如鲸类)和向空中(如蝙蝠类)的辐射发展。无胎盘类在等地也获得了生存空间,有袋类成了那里的主人。 17、哺乳动物有很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进入新生代后,有胎盘类成为哺乳动物大家族的主流。身体,具有(单孔类除外),,发达有利于延续后代等等。 18、世界大陆架总面积占海洋总面积的%,平均宽度约为75公里。大约%的渔业资源来自陆架浅海。由大陆架向外伸展,海底突然下落,形成一个陡峭的斜坡,这个斜坡叫。约占海洋总面

自然科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科学概论复习题及答 案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4.现代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一般认为是由 __________ 科学.—科学. 成。 5.电子计算机的硬件主要有哪五部分组成: 6、现代天体物理认为:一般恒星的演化都经历 四个阶段。 两大类。 二、选择 人类最早冶炼的金厲是() B 、银 提出燃烧作用的氧化学说和确定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一、填空 《自然科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1、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 ________和 ______ 的科学,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 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自然界各种事物的现象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2. 自然科学的特点有:1 3、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 .三大阶段。 科学所构 7?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O 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 ,核酸可分为 D 、 波义耳 拉瓦锡 C.门捷列夫 D 、 维勒 3、 对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作出了决定性贡献的是:() 波义耳 B 、拉瓦锡 C.门捷列夫 D 、 维勒

第一类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这句话违背了() B 、机械能守恒定律 10、环境科学产生的理论基础是:() 三、判断(在题号前括号内填“V ?或“XT ()1.从猿到人的转变关键是劳动 ()2.原始时代第一个最重要的技术创造是石器的制造和发明。 ()3.自然科学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它不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4.原始宗教观念的主要内容是万物有灵论。 A. 数理统计 B 、运筹学 C.泛函分析 D 、数理逻辑 5、 用数学方法研究推理的规律, 研究正确思维所遵循的规律的学科,亦称符号逻辑的 数理统计 B 、运筹学 C.泛函分析 D 、数理逻辑 6、 地球的形状确切的是说是( 球形 B 、椭球体 C 、梨状体 D 、苹果形 C 、 热力学第一定律 D.分子运动论 8、 绵羊有白色的和黑色的。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 黑色由隐性基因(b)控制。一只 白色公羊和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绵羊, 那么公羊和母羊的基因型应该是 9、 BB BB B ? BB Bb C ? Bb Bb D ? BB bb 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核心是() 适者生存 B ?遗传和变异 D.自然选择 牛顿第一定律 A.生态学 B 、物理学 D.生物学

自然科学概论 练习题

自然科学概论形成性作业姓名:学号: 请在第十六周上课时上交 一、选择题 1、近代科学革命的标志是()。 A、至大论 B、天体运行论 C、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D、物理学 2、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后期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代表著作是()。 A、论自然 B、物理学 C、论天球 D、论事物的本性 3、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是古希腊后期著名哲学家,是古典()的创始人。 A、化学 B、物理学 C、天文学 D、数学 4、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建立了庞大的理念论体系,成为()思想的创始人。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实用主义 D、神秘主义 5、托勒密在《天文大全》中设想出描绘宇宙图景的几何结构模型,在这一模型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是()。 A、太阳 B、银河系中心 C、地球 D、火星 6、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确立了“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医疗原则。 A、本草纲目 B、黄帝内经 C、千金方 D、伤寒杂病论 7、古代中国关注疑难杂症的研究,这些成果在唐代孙思邈的《()》中得到反映。 A、本草纲目 B、黄帝内经 C、千金方 D、伤寒杂病论 8、北宋时期,沈括所著的《()》记载了我国在十一世纪中叶以前的许多科技成果。 A、梦溪笔谈 B、山海经 C、水经注 D、天工开物 9、战国时期的医学巨著《》分别从腑脏、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等方面,对人体生理活动、病理现象和诊断治疗方法作了比较系统全面地论述。 A、本草纲目 B、黄帝内经 C、千金方 D、伤寒杂病论 10、英国化学家()于1661年在其《怀疑派的化学家》一书中,抨击了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理论和帕拉塞尔苏斯的三元素理论,提出了科学的“元素”概念。 A、波义耳 B、拉瓦锡 C、道尔顿 D、阿伏加德罗 11、牛顿的()将天文学革命和力学革命综合起来,完成了近代科学的大综合。 A、力学第一定律 B、力学第二定律 C、力学第三定律 D、万有引力定律 12、“如果力学定律在某个参考系中是成立的,那么在相对于这一参考系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中都是等效的”,这就是相对性原理。该定理由()首先提出。 A、爱因斯坦 B、笛卡尔 C、牛顿 D、伽利略 13、1686年,牛顿牛顿出版了划时代的巨著(),书中详细阐述了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力学的基本原理。 A、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B、力学 C、运动学 D、物理学 14、1543年,维萨里发表了(),对“心室中具有带孔洞的中膈结构”率先提出了质疑。 A、论血液循环 B、论心脏和血液的运动 C、人体结构 D、心脏结构 15、19世纪四十年代发现的(),揭示了机械、热、电磁、化学等领域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统一性,使物理学达到空前的综合与统一,这是牛顿建立力学体系以来物理学的又一伟大成就。 A、能量守恒原理 B、麦克斯韦理论 C、热力学第二定律 D、电磁场理论 16、1811年意大利的物理学家()明确提出了分子的概念,认为原子虽然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但是由原子组成的分子才是物质稳定存在的独立单位。 A、波义耳 B、拉瓦锡 C、道尔顿 D、阿伏加德罗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复习及答案

第一单元运动和力 一、填空 1、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在描述这种现象时,这个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为了使某些问题简化,不考虑物体大小与形状,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点,叫做()。但像位移这样即有大小又有方向,叫做(),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叫做()。 2、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叫做(),而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叫做()。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在真空中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 3、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 4、力和()是分不开的,不能离开它而独立存在,物体受()力是向下,()力是向上的,()是向前的,()力是向后的。 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作用,其总效果相当于地球对物体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力有(大小)有(方向),还有(作用点) 5、发生形变的物体因为要恢复原来的形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 6、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大小跟弹簧伸缩的长度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 磨擦力可以分为()()()。 9、冲量是是()和()的乘积。动量的变化等于冲量,这是结论叫做() 10、物体对竖直悬线的拉力等于零的的种状态叫做()。 11、抛体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和垂直方向的()。 在斜抛运动中,从物体被抛出的地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叫做(),物体到达的最大高度叫做(),当射角为()时,距离最远。 12、最简单的圆周运动叫做(),向心力、向心加速度方向指向()。 15、物体和稳度跟它的()和()有关。 二、问答题 一类题: 1、加速度 物体速度的改变量跟所经历时间的比值,叫做运动物体的加速度。 2、离心运动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这种运动叫做离心运动 3、胡克定律 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做胡克定律。 4、超重 当物体存在向上的加速度时,它对竖直悬线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现象,叫做超重现象。 5、失重 当物体存在向下的加速度时,它对竖直悬线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现象,叫做失重现象 6、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注意事项 (1)只有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的大小才和作用力成正比;同样地在作用力不变的条件下,才能够说物体的加速度和它的质量成反比。 (2)加速度和力都是矢量,它们的方向总是相同。 (3)如果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式中的F的就是这几个力的合力。 7、正确理解,牛顿第三定律注意事项

自然科学概论复习要点

自然科学概论复习要点 蓝澈violet整理 物理部分 填空题 1、静止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符合_库仑定律____________,电荷产生的电场用___电场强度 __________(简称场强)来描述。 2、通常的物质,按其导电性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情况:导体和_绝缘体____________,导体体内存在可运动的自由电荷,绝缘体又称为___电介质_________________,体内只有串缚电荷。 3、18世纪出现过_____热质说________________,把热看成一种不生不灭的流质。 4、根据____麦克斯韦方程组_____________导出一个重要结果是存在电磁场,变化的电磁场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___光速(3.0x10^8m/s) _______________。 5、力是物质间的一种__相互作用_______________,机械运动状态的变化是由这种相互运动引起的。 6、温度的本质:______(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量度)热源向外辐射电磁波_______。 7、牛顿继承和发展前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开普勒的___行星运动三大定律_(天体运动定律)___________),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8、统计物理是热学微观描述方法,通过物理简化模型,用统计方法找出______微观物理量 ___________与_____宏观物理量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9、二十世纪初建立及发展起来的物理理论称为近代物理学,近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基础是_量子力学_____________和___相对论_______________。 10、光具有二象性,即具有__波动_______性和__粒子________性。 11、人们发现了许多不能用光直接解释的现象,例如_ 干涉____________和___衍射 _____________等,用光的波动性就很好解释。 问答题 1、哥白尼的“日心说”有何重要意义?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题库.doc

新疆阜康技师学院中职学前教育专业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题库 (草稿) {TX|名词解释3 填空3 简答4 判断1} {PZ|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八单元} {KD|第一单元第一课、运动的描述第二课、简单运动的规律第三课、牛顿第一定律第四课、力和重力第五课、弹力和摩擦力第六课、力的合成和分解第七课、牛顿第二定律第八课、牛顿第三定律第九课、动量第十课、超重和失重第十一课、抛体运动} {KD|第二单元第一课、电荷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课、静电感应放电现象第三课、导体和电流第四课、电功、电功率第五课、电路的简单连接第六课、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第七课、安全用电第八课、有关磁的知识第九课、电动机是怎样工作的第十课、交流电第十一课、日光灯的工作原理第十二课、电磁波第十三课、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第十四课、电磁波在现代科技方面的应用} {KD|第三单元第一课、机械能第二课、分子的运动内能第三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第四课、原子的核式结构衰变第五课、核反应核能的利用确定发展目标} {KD|第四单元第一课、太阳家族—太阳系第二课、地球生命之源—太阳第三课、人类的老家—地球第四课、地球的卫星第五课、日食和月食第六课、恒星世界第七课、四季星空} {KD|第五单元第一课、典型的碱和碱的通性、碱的小实验第二课、酸的组成、命名和通性、酸的小实验第三课、常见盐和盐的性质、盐的小实验第四课、电解质溶液第五课、卤素、硫氮第六课、铝铁} {KD|第六单元第一课、有机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煤气第二课、乙醇第三课、乙酸第四课、酯和油脂第五课、糖类第六课、蛋白质第七课、食品添加剂第八课、涂料} {KD|第七单元第一课、生命的结构基础—细胞第二课、生命的自我更新—新陈代谢第三课、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四课、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五课、遗传和变异第六课、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第七课、生物与环境第八课、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 {KD|第八单元第一课、幼儿科学教育的形式和依据第二课、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及步骤第三课、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案例} {ND|容易较易中等较难很难 一、名词解释 [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二课、简单运动的规律][ND|容易] [FS|4] 1.自由落体运动 [答案]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在真空中从静止开始夏洛的运动。 [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三课、牛顿第一定律][ND|容易] [FS|4] 2.惯性 [答案]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五课、弹力和摩擦力][ND|较易] [FS|4]

(完整版)地球科学概论详细习题及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将古论今:根据保留在地层和岩石中的各种痕迹和现象,结合现在正在发生 的各种地质现象来分析和推断地质历史时期各种地质事件的存在和特征的方法。 2.克拉克值和丰度:地壳中50余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称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 宇宙或地球化学系统中的平均含量称丰度。 3.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的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条痕:矿物在 无釉的白色瓷板上磨划时留下的粉状颜色。断口:矿物受力后在解理面以外的裂开面。 4.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主演要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 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作用。 5.地层层序律:地层层序正常的条件下,下伏岩层老、上覆岩层新,利用地层 的上下关系来确定相对年代的方法。 6.变质作用:原岩处在特定地质环境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其在固态 下改变其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从而形成新岩石的过程。经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称变质岩。 7.地质构造: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受力而发生变位、变形留下的形迹。 8.构造运动:主要由地球内力引起岩石圈的机械运动。 9.结晶分异作用:岩浆冷凝过程中,各种矿物按结晶温度不同而先后分离出来。 10.重结晶作用:岩石在固态下同种矿物经过有限的颗粒溶解、组分迁移,而又 重新结晶成粗大颗粒的作用,但并未形成新矿物。 11.地球岩石圈物质的快速震动叫地震,地表以下始发震动的位置叫震源,地表 上任一点到震中的水平距离叫震中距,震源到地面任一点的距离叫震源距,地面及房屋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叫地震烈度。 12.风化作用:由于温度的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以及生物的生命活动等因素 的影响,使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从而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 13.土壤:风化壳的表层,它是由各种风化作用的产物再经过生物风化作用改造 而形成的,其主要特点是富含腐殖质。(分为表层、淋积层、淀积层) 14.风化壳:残积物和土壤在地表形成的一个不连续薄层称为风化壳。 15.准平原化:当一个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地壳保持稳定或处于缓慢的沉 降状态,由于高地受到剥蚀,低地接受沉积,在此双重作用下,地形可能达到最小限度的波状起伏。 16.河流的平衡剖面:由河口向上河床逐渐抬高,如果河流的下蚀使河床的每一 段都降低到仅能维持水体流动所需的最小斜度时,此即河流的平衡剖面。17.枢纽:组成褶皱同一层面上各最大弯曲点的连线。褶皱:岩层受力变形后产 生的一系列弯曲。轴面:连接褶皱各层的枢纽构成的面。 18.科里奥利力:由于地球自转运动而作用于地球上运动质点的偏向力。南北流 向的河流,北半球侵蚀流向的右岸,南半球侵蚀流向的左岸。 19.标准化石:在地质历史上延续时间短、数量多、分布广、特征显著的生物所 形成的化石,为某一时代的地层所特有。 20.层理构造:岩石性质在垂直方向显示的层状构造,是由于沉积物成分、结构、 颜色等突变或渐变而显示出来的。

自然科学概论网络本科

1798年,伦福德(B.T.Runford 1753-1814)以摩擦生热的事实否定热是一种实物。1799年,戴维(H.Davy 1778-1829)以冰块在真空中的摩擦实验表明,热质是不存在的。这些事实冲击了() B.热质说 1819年,奥斯特(H.C.Oersted 1777-1851)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实现了() 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大气污染主要来自() C.工业废气 两条互补的核苷酸链是() A.3—5、5—3反向平行的 1896年,柏克勒尔发现铀盐使包在黑纸中的底片感光,这说明铀盐发出了一种射线,这种射线是() C.天然放射性 X射线、天然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表明() B.元素是可变的 经验证据与理论的关系是() A.经验证据可以证伪一个理论 在哈维之前,人体中的血液流动被看做是往复式的,这个观点来自() A.盖伦 理论词是指称()的词 C.理论实体 因为宣传哥白尼学说而被教会判处火刑的是() B.布鲁诺 下面的学科哪一门属于应用科学() B.计算机科学 提出科学是生产力的学者是() B.马克思 伽利略关于日心说的主要著作是() A.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被誉为现代实验科学之父的是() C.伽利略 用望远镜发现银河系是由众多恒心组成的,这是() C.伽利略的发现 牛顿精简原则的意思是() B.不用不必要的概念 达尔文的独特贡献在于他提出了() B.自然选择学说 一个物种可获得的生存资源是有限的。这个学说是()提出的 C.马尔萨斯 当相同的两种元素可生成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化合物时,若其中一种元素的重量恒定,则其余一元素在各化合物中之相对重量有简单的倍数关系。这是() B.倍比定律 纽兰兹把元素按照原子量排列,每8个元素一行,发现在化学性质上呈现周期变化。这被叫做()

自然科学概论考题[1]

《自然科学概论》部分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 1.细菌的基本形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 2.生命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 3.光合作用的主要功能就在于它能将转变为_______。 4.根据细胞核和细胞器的不同,细胞分为两大类,即____和____细胞。 5.病毒通常是由和构成。 6.细胞的周期包括_____和_____期。 7.五界系统的划分即____、____、____、____、____界。 8.反射弧通常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部分所组成。 9.通常将植物根尖分为四个区: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10.生态系统一般包括四种成分,即:____、____、____、_____。 11.人体全身共有骨骼________块。 二、名词解释,举例说明(每小题2分,共30分) 1. 繁殖 2. 春化作用 3. 细胞的新概念 4. 呼吸运动 5. 突触 6. 气体交换 7. 异花传粉 8. 复等位基因 9. 单倍体 10. 基因工程 11. 世代交替 12. 性染色体 13. 生态因素 14. 食物链 15. 生殖 三、判断题,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或错误答案的符号填在括号内。)1.线粒体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2.减数分裂是一次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 3.病毒具备细胞结构。() 4.光合作用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5.光周期即指在一天之中,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 6.食物的消化主要是在胃中完成的。() 7.果皮单纯由于房壁发育而成的,称为真果。() 8.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 9.在性状的遗传中,双亲性状同时在后代个体上显现出来,这种遗传现象称为共并显性,() 10.种群指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群。() 四、问答题(本题16分) 1. 病毒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的基本形态?(4分)

自然科学概论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1、 人类最早冶炼的金属是( 、银 C 、铜 2、 提出燃烧作用的氧化学说和确定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波义耳 B 、拉瓦锡 C 、门捷列夫 维勒 3、 对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作出了决定性贡献的是: 波义耳 B 、拉瓦锡 C 、门捷列夫 维勒 4、 研究无穷维抽象空间及其分析的数学理论( 数理统计 B 、运筹学 C 、泛函分析 、数理逻辑 5、 用数学方法研究推理的规律, 研究正确思维所遵循的规律的学科, 亦称符号逻辑的是() 6、 数理统计 B 、运筹学 地球的形状确切的是说是( 球形 、椭球体 、泛函分析 D 、数理逻辑 、梨状体 D 、苹果形 《自然科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填空 1、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 _____ 和 ____ 的科学,是人类在认识自然、 改造自然的过程 中所获得的关于自然界各种事物的现象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2、 自然科学的特点有: 1 _____ ,2 _____ ,3 _____ ,4 ______ 。 3、 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 _____ 、 ____ 、 _____ 三大阶段。 4、 现代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一般认为是由 ______ 科学、_科学、 ____________ 科学所构成。 5、 电子计算机的硬件主要有哪五部分组成: 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 。 6、 现代天体物理认为:一般恒星的演化都经历 -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个阶段。 7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___________ 。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 __________ ,核酸可分为 禾廿 __________________ 两大类。 二、选择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测试题1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测试题1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1.在站台前有甲、乙两列原本静止的火车,突然坐在乙车上的乘客发现站台和甲车都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此时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乙车 B.甲车 C.站台 D.无法判断 2.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半程的速度是4m/s,后半程的速度是8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5.9m/s C.5.1m/s D.5.3m/s 3.沿着光滑斜面下滑的木块,滑到底面时() A.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B.作匀速直线运动 C.作匀速直线运动 D.静止 4.一个静止的弹簧秤读数是G,现在弹簧秤匀减速上升,此时弹簧秤的示数() A.大于G B.等于G C.小于G D.不知道 5.一根电阻为R的铜丝,拉长为原来2倍后的电阻为() A.4R B.2R C.0.5R D.0.25R 6.以下单位对应错误的是()

A.电热——瓦特 B.电压——伏特 C.电流——安培 D.电荷量——库仑 7.一个电阻通过的电流为1A时阻值为4Ω,问通过电流为2A时,电阻大小为()Ω A.2 B.4 C.8 D.1 8.两电阻并联时电功率之比为1:2,则串联时的电功率之比是() A.1:2 B.1:4 C.2:1 D.4:1 9.做正功还是负功,决定于() A.力的大小 B.位移的大小 C.力的大小和位移的大小 D.力和位移的夹角 10.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以下哪个选项机械能守恒() A.刹车后,汽车逐渐变慢 B.铅球在空中滑落 C.打气筒打气 D.足球在草地滚动 11.以下不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A.花香四溢 B.柳絮纷飞 C.樟脑变小 D.开水加糖变甜 12.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 A.金星 B.木星 C.土星 D.天王星 13.日食发生在()

自然科学概论作业(DOC)

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及其哲学论争 摘要:古典物理学在19世纪已经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力学、光学、电磁学、热力学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一般物理现象似乎都可以从相应的理论中得到说明,于是人们乐观地认为物理学已经具备了十分完备的原理和方法,足以去理解整个自然界。但是,19世纪后几年至20世纪初,物理学的发展完全打破了这种盲目的乐观。X 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建立,揭开了物理学革命的序幕,同时也使得物理学基本观念发生了根本变革,并对一系列物理学哲学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此时的物理学处在一个充满了怀疑、困惑和争论的时期。实际上,这一时期物理学领域中真正出现的“危机”,并不在于物理学本身,而在物理学的哲学层面。 关键词:相对论,量子力学,测不准关系,形而上学,唯心主义,马赫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 1、物理学的三大发现 电子、X射线、放射性现象,预示着现代物理学革命的方向,即向微观领域方向发展。1895年11月,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偶然发现从阴极射线管中还能发出一种看不见的射线,他在不断改换方式方法作了一系列检验性实验之后,证实了他的看法。他的结论是,一些物质在受到阴极射线的冲击时发出另一种射线,它同阴极射线有本质的区别,能或多或少的透过许多物质。伦琴的发现震惊了世界。伦琴在研究X射线时曾观察到X射线照射在涂有荧光物质的屏幕上能使其发光,X射线与荧光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引起了物理学家的兴趣。法国物理学家贝克贝克雷尔发现了铀盐在没有阳光照射的情况下,也就是说没有发出荧光的情况下,却使底片强烈地感光了,针对这个发现,他对铀进行了多次实验,肯定了铀能放出一种穿透力极强的射线,这种射线就是现在人们时常说的X射线。通过居里和玛丽的研究发现,能放出这种射线的不止铀。1881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提出了阴极射线粒子带负电,速度极高并沿直线运行。1895年,法国物理学家佩兰证实了阴极射线粒子

中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期中测试题

宕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在描述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_________,一般研究地面上的物 体运动,时常取______作参照物。 2、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位移都相等,这种运动就 叫做______________运动,简称为__________运动;如果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____________运动,简称__________运动。 3、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___________运动或______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 惯性,一般可以说,______是物体惯性的量度,______越大,惯性越大。4、不均匀物体的重心位置,除跟物体的______有关外,还跟物体内______的分 布有关。 5、实验表明,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__________________的长度 成正比。 6、摩擦力可以分为______摩擦力、______摩擦力和_____摩擦力。 7、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______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8、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________成正比,跟物体的_______成反比,加速度的 方向跟____的方向相同。 9、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_,方向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上。 10、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__________的变化,这个结论叫做_____定理。 11、10kg的物体以10m/s的速度做直线运动,在受到一个恒力作用4s后,速度变为2m/s。则物体在受力前的动量是_______;在受力后的动量是_______;物体受到的冲量为_______;恒力的大小为_______,方向是_______。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们所说的“旭日东升”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 A、太阳 B、月亮 C、地面 D、云 2、.一同学沿跑道跑了400m又回到原处,他跑的位移是() A、400m B、200m C 、0m D、100m 3、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速度 B、加速度 C 、位移D、路程 4、炮弹以850m/s的速度从炮口射出,这个速度指() A、平均速度 B、即时速度 C 、线速度D、末速度 5、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一般取() A、9.8 m/s2 B、8.9 m/s2 C、10 m/s2 D、0 m/s2 6、物体的加速度大,说明物体的速度() A、一定很大 B、速度变化一定很大C 、速度变化一定很快D、无法判断 7、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C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D、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有惯性 8、如果摩擦阻力忽略不计,玻璃球沿斜槽向下滚动,是什么运动?() A、匀速直线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 C 、匀加速直线运动D、匀减速直线运动 9、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A、超重 B、失重 C、完全失重 D、完全超重 10、哪一种平衡物体的重心不变?() A、稳定平衡 B、不稳定平衡 C、随遇平衡 D、无法判断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自由落体运动: 2、牛顿第一定律:

自然科学概论第1阶段练习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自然科学概论》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在古代,科学主要是包含在哲学的文化形态中。() 2、早在夏代、中国已有观察天象的记录,已有天干记日法。() 3、19世纪下叶,麦克斯韦总结出了电磁场的四个基本方程,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4、如果某人准确无误地观察到两个事件是同时发生的,那么其他人来观察也是同时的。() 5、时间和空间是客观存在,因而对时间和空间的测量与观测者本身的运动状态无关。() 6、天文观察发现,水星轨道的近日点有进动,这一现象牛顿力学理论给出了精确的解释。() 7、我们之所以不能同时精确测定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是由于测量的仪器不够先进。() 8、爱因斯坦发现,电子也具有波动性。() 9、宇宙中有许许多多星系,银河系是太阳系的一个近邻。() 10、量子力学表明,电子不再是原来设想的一个小球,而是一团难以捉摸的迷雾,因而称它为电子云。() mc这么大的能量。() 11、任何物体都包含有相当于2 12、太阳和大多数恒星能量来源于类似于原子弹爆炸的核裂变能。() 13、在宇宙中“暗物质”所占的比例很小。() 14、时间的长河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她总是以恒定的速率在流逝。() 15、介子和重子都参与强相互作用,因而统称为强子。() 16、物理学家已经找到了单独存在的夸克。() 17、爱因斯坦用相对论证明了真空中的光速是不变的。() 18、“基本粒子”就是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的、不可再分割的微粒。() 19、“光电效应”主要体现了光的粒子性。() 20、电子、质子和中子都是由夸克组成的。()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公理化思想的创始人是()

自然科学导论题型

一、填空题 1.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阶段的三件大事是太阳中心说向神学的挑战、血液循环学说对神学的打击和伽利略为近代自然科学开辟道路。 2.提出燃烧作用的氧化学说和确定质量守恒定律的是法国化学家___拉瓦锡_________。 3、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根据大洋岸弯曲形状的某些相似性,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4.英国的史密斯常被誉为“地层学之父”,提出“ 化石层序律”后,就把时间与生物演化阶段联系起来,编篡地球的历史。 二、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是(B) A.牛顿B.伽利略C.哥白尼D.道尔顿 2.最早提出原子论的科学家是( B ) A.门捷列夫B.道尔顿 C.拉瓦锡D.德谟克利特 3.应用实验方法进行观察有三个特点,下面各项中不在其内的是(B) A.可以纯化研究对象B.可以使用实验仪器 C.可以强化实验对象D.可以模拟自然过程 4.地球的形状确切的是说是(C) A.球形B.椭球体C.梨状体D.苹果形 5.一壶水烧开时,水蒸气会将壶盖冲开,这现象中水蒸气(B) A.对壶盖做功,使壶盖热能增加B.对壶盖做功,使壶盖机械能增加 C.对壶盖热传递,使壶盖热能增加D.对壶盖热传递,使壶盖机械能增加 三、多项选择题 1.现代量子理论的创立者( BD ) A.普朗克B.海森堡C.爱因斯坦D.薛定谔 2、狭义相对论的结论(ACD) A.时间膨胀B.时空弯曲C.尺缩效应D.同时的相对性 3、现代技术的三大技术体系(BCD) A.网络技术B.能量转换技术C.物质变化技术D.信息控制技术 四、判断并改错 1、海森堡建立的矩阵力学与薛定谔建立的波动力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对) 2、中子是由【费米】于1932年发现的。(错中子是由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于1932年发现的) 3.多莉羊的培育主要采用了【细胞融合技术】。(错多莉的诞生采用的是细胞核移植技术). 4.被称为人类的第四环境的是【外层空间】。(对) 五、名词解释 牛顿: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 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1] 。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 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1

2014—2015(下)高一春季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基础》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 甲、乙二人坐在行驶的轮船船舱里,甲说;“相对于船舱里的物体,我的位置没有变化,我是静止的”。乙从船舱的窗口看到岸边的建筑物说:“相对于岸边的建筑物,我的位置在变化,我是运动的。”你认为谁说的对?() A.甲正确,乙错 B.乙正确,甲错 C.甲、乙都错 D.甲、乙都正确 2. 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人竖直向上跳起,结果仍落在车厢的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地板给他向上的力,推他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他向前的推力,带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一定向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更明显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火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3. 在滑雪之前,往往在滑雪板上涂蜡。涂蜡的原因是() A.防止滑雪板侵湿 B.防止滑雪板磨损 C.增大摩擦力 D.减小摩擦力 4.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 =a/m =F/m =m/a D.以上都不正确 5. 一个作均匀圆周运动的物体,当所受的外力消失时,则可能() A.慢慢的停下来 B.仍做均匀圆周运动 C.做均匀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6. 甲、乙两组同学举行拔河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的某段时间内,看到绳子被甲组同学匀速地拉过去,此时关于甲、乙两组同学对绳子拉力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小于一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B.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大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C.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等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存 7. 下列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 A.风力 B.速度 C.质量 D.位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一位同学沿半径为20m的圆形跑道跑了半圈,在这一过程中,它通过的位移是(),他通过的路程是()。 2.在平稳行驶的列车车厢里,悬挂一个小球如果小球突然向行驶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做()运动;如果小球突然向反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 3.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等于在地球上的1/6,在地球上重560N的人,在月球上的“重力”为(),在月球上这个人的质量为()。 4.实验表明:弹簧发生()时,在弹性范围内,弹性力的大小跟()成正比,这一规律被称为()。 5.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分别作用在()上,这一规律被称为()。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推车运动时,人对车有力的作用。当人对车停止用力后,车会慢慢地停下来,这一现象证明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2.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运动的速度就会越大。()

自然科学概论练习题-教师版

一、选择题(每题1分) 1.下列哪一项不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D) A.物质形态 B.物质结构 C.物质性质 D.物质联系 2.下列哪一项是自然科学体系结构的发展过程(A) A.低级到高级 B.复杂到简单 C.整体到局部 D.系统到零散 3.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B) A.地心说 B.日心说 C.“天圆地方”说 D.唯物主义 4.常温状态下物质的三种普通形态不包括(B) A.气态 B.混合态 C.固态 D.液态 5.最早进行知识排列的是(D) A.黑格尔 B.培根 C.孔子 D.柏拉图 6.揭示了机械运动规律的是(B) A.量子力学 B.牛顿力学 C.光学 D.相对论 7.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结构繁荣发展的是(C ) A.启蒙运动 B.宗教改革 C.文艺复兴D.五四运动 8.20世纪,现代科学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代表是( A ) A.相对论和量子力学B牛顿力学和量子力学 C.相对论和光学 D.牛顿力学和相对论 9.下列匹配正确的是(D ) A.《九章算术》张仲景 B.《齐民要术》孙思邈 C.《伤寒杂病论》李时珍 D.《天工开物》宋应星 10.爱因斯坦的思维时空连续观属于(C)

A.古代自然科学 B.近代自然科学 C.现代自然科学 D.未来自然科学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恩格斯的自然科学人类,揭示了近代自然科学的静态结构和动态发展。 2.现代自然科学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生产科学。 3.古代自然科学逐渐形成的标志是“希腊科学”的诞生。 4.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为:自然科学、生产科学、社会科学。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自然辩证法、社会辩证法 三、解答题 1.自然科学的定义.(2分)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自然现象或事物的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2.自然科学的社会作用(4分) ①自然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②自然科学对现代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③自然科学对人类思想文明的进步骑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④自然科学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 3.简述古代自然科学的的发展(3分) 经过准科学数千年以后,古代自然科学逐渐形成,其标志是“希腊科学”的诞生,以后有经历了“阿拉伯科学”时代和“中国科学”时代。 4.简述自然科学的性质与特点。(3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