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法复习资料整理

行政法复习资料整理

行政法复习资料整理
行政法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练习题

一、判断对错

1.行政权具有强制性,所以不可自由裁量(错)

可以自由裁量

2.我国的行政机关享有一定的立法权(对)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是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部法律()行政法没有统一的法典,法律不存在

4.韶关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文件属于行政规章,属于法的范畴(错)行政规章只有只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较大的市才有资格制定。5.韶关学院与其政务学院的关系是行政法律关系(错)

形成不了上级与下级行政之间的法律关系

6.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错)

行政主体是指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权利并独立承担责任的行政机关和公共行政组织。7.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就是行政主体(错)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

二、不定项选择

1、行政法学研究的对象包括(AB)

A.国家行政

B.公共行政

C.私人行政

D.一般行政

2、行政法一词,最早出现在(C)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3、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决定通过一项关于计划生育的单行条例,依照法律规定,应当报经( C)批准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广东省人大常委会

D.韶关市人大常委会

4、下列机关中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是( D )

A.广东省人民政府

B.广州市人民政府

C.韶关市人大常委会

D.国务院

5、张某春节与亲友聚会,醉酒后驾车回家,被交警发现后示意停车检查。但张某迅即加速狂奔,当即把路人王某撞死在地。本案中的法律关系可能有(ABC)

A.民事法律关系

B.行政法律关系

C.刑事法律关系

D.交通法律关系

三、案例分析

大学生小秦离开课室时,发现一张书桌上有一部精美的手机。此时课室里已没有其他人,他便把手机关机后装入自己口袋。第二天,他在课室门口发现一张“寻物启事”,上有“拾到手机定酬谢300元”的话,便按照启事上留的电话号码联系到了失主小王,但提出小王须给付500元才能交还手机。小王交涉后无奈,只好报案,派出所和小秦所在的管理学院一起参与对本事件的处理。考虑到小秦还是在校生,且是初犯,派出所对小秦做出了警告处罚,管理学院也对其进行了记大过处分。

【问题】:

1.小秦是否有权把手机从教室带走?有权带走,无权据为己有

2.小秦是否有权索要300元酬金?有,对方有作出悬赏要约

3.小秦索要500元酬金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行政违法性质的行为

4.失主小王和派出所之间存在行政法律关系吗?存在

5.派出所和管理学院对小秦的处罚有何不同?性质、目的、手段不同。

性质不同。派出所对小秦的处罚是体现国家职能的活动,具有鲜明的公共属性,而管理学院的处罚属于对自身事务的管理。

目的不同。派出所的处罚目的是为实现公共利益,管理学院是为了实现这个组织的利益最大化。

手段不同。公共行政可采用私人部门不能使用的手段,

第二章练习题

1、行政法一词,最早出现于( C )

A.法国

B.德国

C.日本

D.英国

2、提出法律优先、法律保留观点的德国学者是( D )

A.福斯多夫

B.沃尔夫

C.戴西

D.奥拓·迈耶

3、美国历史上第一部行政法著作《比较行政法》其作者是( B )

A.弗伦德

B.古德诺

C.盖尔洪

D.戴维斯

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就制定了《行政诉讼法》()

5、新中国第一本行政法统编教材是1983年出版的《行政法学》( X )

《行政法概要》

6、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成立于1989年( X ) 1985

7、如何理解“中国建立行政法治的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这句话的含义?

政府恣意行使权力,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仍是一个体制性的难题。各国经验证明,要让政府服从法律、依法行政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对于中国来说,要让原来几乎行使着无限权力的政府服从法律,则更加艰难。行政立法的完备,特别是具有行政法通则性质的《行政程序法》的制定,将是这个事业中的重要环节。但行政法治的实现绝不是多立几部法律就能解决的事,而需要行政体制,行政文化的革新,乃至整个宪政体制的完善。

第三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法律保留”原则的理解,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进行了如下讨论,他们说法正确的有(丁)

甲:法律保留原则中的“法律”,既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也包括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还包括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乙:根据法律保留原则,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根据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授权国务院对某些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先行规定刑罚措施

丙:法律保留原则说明,当法律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一致时,应当优先适用法律

丁:法律保留原则反映了国家的最高立法权

二、思考题

1、如何理解比例原则?

平衡原则、适度原则,是从行政行为所欲达成的目的与所采取的手段之间适当性的角度考察行政行为。

2、如何理解正当程序原则?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应适当遵循起码的合理合法程序。

三、案例分析

1、2008年1月4日,赵C向鹰潭市月湖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状告鹰潭市公安局月湖分局。赵C在诉状上称,1986年7月18日,他在鹰潭市月湖区出生,出生后用“赵C”进行了户籍登记。2005年,他又用“赵C”申请第一代身份证,当年6月16日月湖公安分局签发身份证。2006年8月份,当赵C到月湖公安分局江边派出所换发第二代身份证时,民警却告诉他,说根据公安部《姓名登记条例》的规定,名字里面不能有“C”字。后来到月湖公安分局户政科了解,告知“赵C”进不了公安部户籍网络程序,建议赵C改名。赵C认为,自己的名字简单、好记、好听、不重名,很快就能让人记住,并不违法。

问题:请问赵C能否继续使用该名字?为什么?

《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规定:“公民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法律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居民身份证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居民身份证使用规范汉文字和符合国家标准的数字符号。”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是由汉字、数字、符号三种元素组成的。名“C”既是英文字母,也是汉语拼音字母,也是一种符合国家标准的符号,因此“赵C”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另外,“赵C”这一名字已使用了二十二年未给国家、社会以及他人赵成不利,所以赵C可以继续使用该名字。

2、对“青岛大虾”事件的追问与反思。(相关素材可在网上查询)

事件经过:

2015年10月4日,南京的朱先生和四川的肖先生和家人在青岛一家名为“善德烧烤”大排档用餐,各自都点了一份虾。点餐时,菜单上标价38元,结账时,店老板却按每只虾38元的价格收费,加上其他消费,各自需付1338元和2175元,双方发生争执。朱先生和肖先生打了110报警,110来了说,这事不归我们管,我们管不了,价格方面的问题应该由物价部门管理。物价局的人说正在放假,等节后再处理此事。后来冲突愈演愈烈,在派出所的建议下,经过协商,肖先生和朱先生分别给了烧烤店老板800元和2000元的餐费后得以脱身。之后二人将事件经过发到网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处理:

1、2015年10月6日,青岛市北区物价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旅游局等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31条等法律法规规定,对涉事烧烤店下达罚款9万元、责令停业整顿并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告知,并责令其立即改正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法)

2、青岛市旅游局、青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青岛市物价局、青岛市公安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治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通告》,进一步加强全市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行政法规范)

3、青岛市北区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被停职检查,市政府有关部门对该区物价旅游等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即日起,青岛市旅游局、工商局、物价局、公安局等联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拉网式市场秩序大检查,大整顿。检查旅游市场中存在的无照经营、不正当竞争、旅游业不公平格式合同条款等。(公务员法)

4、青岛市消保委发布《关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声明》,对近日发生的青岛市市北区善德成烧烤店宰客行为作出严厉谴责,表示将配合有关行政部门和行业组织,对消费者关心的消费领域开展监督检查,并公布投诉监督电话,欢迎消费者和游客对消费侵权行为进行投诉。(行政主体法)

1、事件中,派出所的答复是否合法、合理?

2、物价局节假日过后再处理的表示是否合法、合理?

3、物价局9万元的罚款,其依据是否充分?

4、以正当程序原则分析本案。

5、结合本案,谈谈一个合法的行政行为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6、善德烧烤店如果认为处罚显失公正,该如何维权?

答:1、合法,不合理;不利于纠纷的及时化解。

2、合法,不合理;官僚主义作风,违反纪律规定。

3、(1)《价格法》第14条第4项,第40条第1款;(2)《行政处罚法》第31条;(3)《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4条、第11条、第17条第1项;(4)《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第6条第3项。

4、符合正当程序原则:(1)事先告知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以及行政相对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2)听取陈述和申辩。

5、包括:(1)主体合法;(2)具有职权;(3)证据充分;(4)程序合法。(教材p.44-46)

6、提起行政诉讼或者行政复议。

第四章练习

一、判断

1.青岛市旅游局、青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治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通告》属于行政立法行为(错)

2.青岛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关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声明》属于行政规范性文件()

3.交警王某对酒后驾车的李某做出罚款200元的处理决定,交警王某此时是行政主体( X )行政主体不能是王某,而应该是交警王某所属的公安局。

4.行政机关既可能是行政主体,也可能是民事主体(对)

5.全国人大制定《行政强制法》的行为属于行政立法( X )

只有国务院才有立法权

6.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行为属于行政司法( X )

7.民政局颁发结婚证的行为属于行政许可( X )

8.韶关学院经韶关市浈江区政府的委托对北门市场行使行政管理权,其后果应由韶关学院承担( X )行政主体应该是韶关市浈江区政府。

9.韶关学院可经韶关市浈江区政府的授权对北门市场行使行政管理权( X )将授权改为委托

1.行政机关并非是一级人民政府,但却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

2.派出机构是派出机关的办事机构(× )

3.非政府公共组织的行政权力并非来自于国家法律的授予,而是主要来自于组织成员的让渡(√ )

二、多项选择题

1、青岛市市北区物价局、物价局等部门属于()

A.行政主体

B.行政机关

C.行政机构

D.市北区政府的职能部门

2、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本案中属于()

A.行政主体

B.行政机关

C.行政机构

D.法律法规授权的事业单位

E.法律法规授权的社会团体

F.非政府公共组织

第五章练习题

一、判断

1.公务员和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委托关系( X )

是基于法律规定的行政指定代理关系,是“法定性”而非“合意性”

2.行政公务人员并非都是公务员(对)

行政公务人员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和其他行政公务人员两部分

3.公务员对本单位做出的人事处理决定,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X )

可申诉、控告。《行政诉讼法》适合普通公民,公务员有纠纷时不适用。

4.公务员作为普通公民,既可能出现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也可能出现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对)

5.公务员作为行政主体的代表,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不具有一方当事人的资格(对)

6.组织的非公务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对)

二、选择

1.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对公务员任用的方式主要有( AC )委任、聘任。

A.选任

B.调任

C.考任

D.转任

2.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对公务员奖励的方式有( AD )

A.嘉奖

B.记特等功

C.通报表扬

D.授予荣誉称号

3.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对公务员惩戒的方式有(AD)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等处分。

A.警告

B.罚款

C.辞退

D.开除

4.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对公务员的考核内容包括( D )

A.德、智、体、美

B.礼、义、廉、耻

C.五讲、四美、三热爱

D.德、能、勤、绩、廉

5.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直接( A )

A.向原行政机关要求复核 (在自己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30日内)

B.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提出申诉

C.向原行政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

D.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对公务员的考核结果分为(AC)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

A.优秀

B.合格

C.称职

D.不合格

7.下列哪些人员属于我国公务员法所规定的公务员?( ABCD )

A.法官

B.人事局长

C.政协主席

D.组织部长

8.公务员可以向下列哪些单位提起申诉、控告( AB )

A.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

B.本单位的上一级机关

C.检察院

D.法院

9.孔某所驾驶的车辆被交警唐某违法扣押,在他徒步回家途中被司机朱某开车撞伤。对于孔某造成的伤害应负赔偿责任的是( C )属民事案件

A.交警唐某

B.交警唐某所在的公安机关

C.司机朱某

D.交警唐某所在的公安机关和朱某承担连带责任

10.县交通局执法人员甲某,在整顿客运市场秩序的执法活动中,执法不当,致使乘坐在非法营运车辆上的孕妇乙重伤,检察机关对甲提起公诉。

问题:如果孕妇要维权,则应当以( A )为被告

A.以县交通局为被告

B.以甲为被告

C.以县交通局和甲为共同被告

D.以县交通局或者以甲为被告

县交通局与甲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不是平等关系,不能同时成为被告。

三、案例分析

一天,张某用自行车驮着两筐白菜到农贸市场上去出售。到农贸市场后,张某因为急于出售,便没有到指定的摊位,而是在存放自行车处叫卖。这时,在农贸市场执勤的工商管理员王某以张某未在指定的摊位出售为由,将张某的秤杆和秤砣拿走。张某便赶到工商局办公室索要,王某不给,张某便抓起王某脱在地下的鞋子说:“你不给我秤,我便把你的鞋子拿走。”王某急忙往回抢鞋,双方于是拉扯、厮打在一起。很快,其他管理人员也赶过来帮王某一起厮打张某,致使张某全身多处受伤,不得不住院治疗。张某出院后,要求工商局赔偿其医疗费1500元,误工补贴2000元,精神损失和其他费用4000元,共计人民币7500元。该县工商局审查后认为,本案王某和其他几位肇事者的伤害行为与工商局无关,属个人行为,故工商局对张某的请求不予受理。张某不服,遂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问题:张某的损失应当由谁承担?为什么?P90-91

①王某属于市场管理人员,和工商管理局之间存在职务委托关系;

②王某对张某的处罚行为显然是行使行政权力的行为(个人行为不具有单方性和强制力)。

③张某是以工商管理局的名义进行的处罚,并且张某的秤杆和秤砣也是被没收到了工商管理局。

④王某的行为是发生在执勤过程中,伤害和争执也是因处罚行为引起的,并发生在办公场所,因此,王某的行为属于执行职务的公务行为,工商管理局应对此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章练习题

判断:

1.行政机关既可以成为行政主体,也可以成为行政相对人(√)

这个行政机关的前提是,面对上一级行政机关时

2.甲向乙借款1万元久拖不还,甲的行为属于行政相对人行为( X )

典型的民事行为

3.行政相对人行为是得到行政法规定的行为(√)

4.甲打伤乙的行为不属于行政相对人行为,而乙打“110”报警的行为属于行政相对人行为(√)

5.行政相对人行为虽然对行政主体没有直接的强制力,但却具有法定的约束力(√)

案例1:行政相对人理论

关某是鸿运热力公司运煤司机。一日,运煤经过某交通检查站时,交通局执勤人员宋某走过来,递给他一张罚款单,说:“交100元再走”。关某接过一看,上面写的是:根据有关规定,罚款100元。关某问:“为什么要罚我?”宋某说:“你超载。”关某说:“我拉的这么少,不可能超载”。宋某不耐烦地说:“让你交你就交,少啰嗦”。关某怕争执下去更加麻烦,只好交了100元才走。

问题:(1)本案中谁是行政相对人?鸿运热力公司

(2)本案中谁是行政主体?交通局

第七章练习题

判断:

1、已成立的行政行为并非都是生效的行政行为(√)

2、认定不作为行政行为违法,其前提必须是行政主体负有某种法定职责(√)

3、要式行政行为不但要求内容合法,而且形式也要合法(√)

4、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意味着行政行为自成立之日起,就是合法有效的(×)成立之日起只是被推定为合法有效,其实质效力还需要通过法定程序加以确认。

5、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意味着已成立的行政行为,不管推定是否合法有效,都会产生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

只有被推定为合法有效的才有

6、依据行政行为理论,行政行为具有单方性、强制性,因此,行政行为不允许与行政相对人协商(×)

行政相对人有权参与行政活动、表达意见,并非是可以随意支配的客体

1.行政行为都是合法的行为(× )有合法的,也有不合法的

2.所有的行政行为都具有强制性(× )P109

3.凡生效的行政行为都是成立的行政行为,凡成立的行政行为也都是生效的行政行为(× )后半句错了,成立的行政行为分为即时生效、告知生效和附款生效三种,其中后两种成立之时未必已经生效

案例1:行政行为的成立与生效韶关市浈江区城管局于针对韶大北门旁王某等人乱摆摊点的行为作出了处罚决定,限其2小时内清理完毕,否则将没收财物并予罚款。

问题:(1)该处罚决定何时成立? 2小时后成立

(2)该处罚决定何时生效?成立后马上生效

案例2:一日,大二学生袁某到步行街买鞋。与店员讨价还价后,他把刚从银行取出的100元钱递给鞋店老板,老板说“你稍等”,便转身回到柜台,迅即回身告诉

他说:“这张钱是假的,麻烦你换一张!”袁某说:“不可能,这是我刚从银行取的钱!”双方争执不下,鞋店老板随即打电话报警。派出所出警调查后认为,袁某涉嫌使用假钞,便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袁某作出了罚款200元,并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袁某不服,便向公安局提起了行政复议。

分析:首先是公定力。派出所的决定一经作出,便推定为合法有效,当事人必须遵守,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也必须予以服从,以维护行政行为的权威和效力。其次

1、确定力。袁某必须在法定期间内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否则不予保护;派出所也不得因为当事人申请或者其他原因随意变更、撤销原处罚行为。

2、拘束力。袁某不能因不服处罚而不予履行义务;派出所、公安局必须首先对已作出的处罚决定予以尊重。

3、执行力。袁某未在法定期间内行使权利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第八章练习题

判断:

1、行政规范都是法律(×)还有行政规范性文件

2、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或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全国人大有权撤销,无权改变

3、地方性法规与行政规章并非都是上位法与下位法的关系(对)

法源地位不同,同级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才是上位法与下位法的关系

4、韶关市民张某,不服市政府《关于征收市区桥梁通行费的规定》,他有权对该文件单独提起行政诉讼(×)

不能对单独的文件提出行政诉讼。

5、韶关市民王某,不服市政府《关于征收市区桥梁通行费的规定》,他有权对该文件单独提起行政复议(×)

6、深圳市民李某,不服交通局根据市政府《关于征收市区桥梁通行费的规定》征收其过桥费1000元,他有权对该文件附带提起行政复议(对)

7、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参照其他合法有效的行政规范(对)

8.行政立法权的主体只能是行政机关,不能包括人大及其常委会(对)

9.行政法规制定权的主体包括国务院和有权的地方人民政府(错)

只有国务院才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10.其他行政法规不是法理,因而不具有强制性和执行性(错)

具有强制性和执行性

我国行政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立法权限不清。部分行政法规和规章涉及的内容相互冲突,使执法、司法和守法主体在法的实施过程中无所适从。

2、行政与立法混同。立法成为政府部门占有权力资源的方式和分配既得利益的手段。行政立法往往由行政机关自己起草,自己执行,立法过程中公众声音很弱。

3、强势利益集团对行政立法产生重要影响。负责起草行政法规、制定部门规章的主管部门,通常与部分管理对象如国有垄断性企业之间有比较密切的关系,甚至存在着直接利益关系。这样,行政立法过程很容易被强势利益集团所影响,遏制行政立法权滥用,已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必须消除“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

完善行政立法的应对措施:应建立“五大制度”:

1、立法回避制度。具体可采取职能分离、委托立法等方式。

2、立法公开制度。除了公开法规草案、立法文档外,还可采取其他方式公开,如会议旁听、媒体报道、刊载、查阅等。

3、立法参与制度。参与的核心是公开听证。

4、立法经费预算制度。先通过修改《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加以完善。

5、司法审查制度。建议修改行政诉讼法,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审查范围,建立起我国的司法审查机制。

2006年,张霞与丈夫刘和平离婚,儿子小冰由张霞抚养。她试着忘记那段不愉快婚姻,可每次一想到儿子姓刘,就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前夫,这让她感到很沮丧。为了消除前夫的阴影,她打算让儿子跟自己姓,琢磨好后,她决定给儿子改名“张旭君”。张霞知道改名字要到公安局去申请,于是7月24日她来到南京市公安局栖霞分局要求给儿子改名。“儿子的爸爸同意吗?”她没想到,公安人员抛出

了这么个问题。刘和平并不同意给儿子改名,可张霞觉得这与前夫无关,公安局也不能管自己的“家务事”。过了两天,她又到公安局去申请,同样没有被受理,公安局还拿出了公安部的《批复》和南京市公安局户政管理处的《加强户籍规范化管理的通知》加以说明。张霞不服,2008年8月,她将栖霞区公安局告上了法院,要求法院判令被告为儿子办理更改姓名。

问题:

(1)法院能否支持她的主张?

(2)应当如何看待公安部、南京市公安局的规定的效力?

栖霞区法院审理后认为,我国《婚姻法》和《民法通则》等民事法律规定,子女既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公民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小冰是张霞和刘和平的婚生未成年子女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姓名权应当由张霞和刘和平共同行使。

法院认为:公安部的“批复”和南京市公安局的“通知”虽然不是法律规定,但并不违反上位法精神,其作为规范性文件是合理的、适当的,公安分局按此规定对张霞单方面的更名申请作出不予办理的决定是合法的。

据此,法院判决驳回了原告张霞的诉讼请求。

第九章练习题

一、判断

1、临时性行政许可实施满2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向行政许可机关申请延续

2、受委托的行政机关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许可,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由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法律后果

二、选择

1、下列说法中,哪个不属于《行政许可法》的调整范围?( D )

A.老王下岗后自谋生路,想自己开一个小饭馆,于是向工商局申请营业执照

B.公安交通部门根据李某的申请,发给李某驾驶执照

C.进出口检疫机关经鉴定后,给某公司的出口食品贴上了检疫合格标签

D.某大学希望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拨款对学校进行扩建,上级教育部门对其申请进行审批

2、同学甲上学期通过了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获得证书后,宿舍同学乙、丙、丁在向甲道贺之余,他们针对甲获得证书这一现象进行了讨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获得六级证书属于行政法上的行政许可现象”

B.乙:“获得六级证书不是行政许可,因为其本身没有法律意义”

C.丙:“获得六级证书不是行政许可,因为你没有因此获得什么行为资格”

D.丁:“获得六级证书不是行政许可,你要是领取了结婚证才是行政许可”

三、案例分析

2000年3月,原告某村委会向县林业局申请采伐树木,作为增建村小学教室的材料。县林业局批准并发给采伐许可证,指定原告在该村北公路(国道)30-139路标间采伐榆树200棵,伐后补栽幼树。原告在获准后,于3月20日组织村民

按照林业局指定的区域如数采伐了200棵树。该县公路局发现后,于5月12日以原告滥伐树木为由,对原告作出了补栽幼树200棵,没收已伐榆树200棵,并处违法所得3倍的罚款,计人民币18000元(每棵按30元计价)的处罚决定。原告不服,于5月20日向市公路局申请复议。市公路局经复议认为,县公路局认定事实属实,但适用法律不当,于5月28日依法做出复议裁决:责令原告在采伐路段补栽幼树200棵,并处违法所得3倍罚款计18000元。原告对复议决定仍不服,于6月10日向人民法院起诉。

问题:(1)县林业局的行为属于行政许可中的哪一类?

(2)县林业局在本案中处于什么地位?

(3)县林业局是否有权颁发此种采伐许可证?

答:(1)属于一般许可、行为许可、非排他性许可、附义务许可、附期限许可。(2)林业局属于案件中的第三人。原告败诉,则第三人要承担法律责任,胜诉,则对其进行裁决。

(3)无权颁发。公路两旁的树木不归林业局管,而是由公路局管理。

《森林法》第32条第3款:铁路、公路的护路林和城镇林木的更新采伐,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公路管理条例》第20条:公路两侧林木不得任意砍伐,需要更新砍伐的,必须经公路主管部门批准。第32条: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公路主管部门可以分别情况,责令其返还原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罚款。《公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33条第2款:对公路花草林木,只许作抚育和更新性质的修饰或采伐。需要更新砍伐公路林木的,国道、省道经省级公路主管部门批准;县道须经地(州、市)公路主管部门批准;乡道须经县(旗、市)公路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章练习题

案例1:什么是行政处罚?

2013年2月13日12时许,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天河分局执法人员在花城广场博物馆附近巡查时,发现王国防正在摆卖榨果汁,而后驾驶电动车追赶王国防,并将电动车向王国防快速行驶的三轮车靠近,导致王国防三轮车开上路边绿化带撞到树后发生侧翻跌落受伤。王国防当日被送往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进行救治,医院诊断:王国防左胸、左上腹、左大腿多处挫伤;左第4肋骨骨折。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均认为,天河分局执法人员驾车追赶王国防的执法方式超越了法定职权范围,具有危险性和侵犯性。在王国防受伤后未采取任何施救措施,罔顾王国防的生命健康安全,属于严重违法。遂判决:确认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天河分局执法人员驾车追赶王国防导致其受伤的行为和扣押王国防物品的行为违法,并向王国防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医疗费共计27125.26元。

问题:本案城管执法人员的追赶行为合法吗?属于什么性质?( D )

A.行政处罚

B.行政处分

C.行政强制执行

D.行政强制措施

不合法,根据现有法律规定,城管没有权力用追赶小贩的方式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案例2:行政处罚的程序

关某是运煤司机,一日,运煤经过309国道某省路段交通检查站时,交通站执勤人员宋某(身着交警制服,佩戴执勤袖章)向关某走过来,递给他一张罚款单,对关某说:“交100元再走”。关某接过一看,上面的内容是:根据有关规定,罚款100元。罚款单上盖有该县交通大队的印章。关某问宋某:“为什么要罚我?”宋某说:“你超载。”关某说:“我拉的这么少,不可能超载”。宋某不耐烦地说:“让你交你就交,少啰嗦”。关某说:“不说清楚我就不交”。这时,宋某又递过来一张罚款单,并说:“就你这态度,再罚100元”。关某怕争执下去,又要加罚,只好交了200元钱。

问题:本案中,交警宋某的做法有哪些违法之处?

简析:

(1)一人执法进行处罚不合法。且没有出示执法证件,表明执法身份。

(2)没有说明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3)没有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而且不能因当事人的申辩而加重处罚。(4)没有告知对方不服行政处罚时的权利救济途径和期限。

(5)没有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6)实施态度罚,滥用自由裁量权

案例3:行政处罚程序

某区工商局接群众举报称,个体户张某涉嫌违法经营。该局即指派执法人员王某一人前往检查。经查,张某违法事实确凿,工商局拟依法对其作出吊销营业执照并罚款3000元的行政处罚。工商局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在作出处罚决定前,书面告知张某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张某也以书面形式要求组织听证。工商局通知其次日下午到局机关参加听证。听证由本案调查人员王某主持,张某进行了申辩和质证,并在听证笔录上签字,同时张某按照工商局的要求交纳了听证费用300元。听证结束后,工商局对张某作出了吊销营业执照并罚款2000元的行政处罚,制作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给张某。

问题:该工商局在本案的处理过程中有哪些违法之处?

1.接到举报前去调查的是王某一人,根据《行政处罚法》第37条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2.工商局在作出决定之前,所告知的只是张某的权利,《行政处罚法》第31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其欠缺了告知事实、理由和依据。

3.关于听证程序。行政机关应当在举行听证会的7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4.本案的调查人员不得主持听证。

5.工商局要求张某缴纳听证费300元不合理。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当事人申请听证的,听证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

案例5:选择

2006年5月2日,吴某到某县郊区旅社住宿,拒不出示身份证件,与旅社工作人员争吵并强行住入该旅社。该郊区派出所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决定对吴某处以300元罚款。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C )

A.派出所可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该处罚决定

B.派出所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C.公安机关应当听取吴某的陈述和申辩

D.吴某对该罚款决定不服,应当先申请复议才能提起行政诉讼

案例4:行政强制执行

张某未经城市规划部门批准,修建了一座砖木结构30平方米的门面房。在其施工过程中,市城市规划管理处受城建局的委托,于6月11日下午先后两次向张某送达了《违法违章建筑施工停工通知书》,令其停止施工,听候处理。第二天,又送来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内容包括:(1)罚款3000元;(2)限其一周内拆除。当天下午,城市规划管理处在有关部门配合下,对张某所建房屋实行了强制拆除。张某不服,诉至法院,要求确认规划管理处的行为违法,并赔偿强制拆除造成的损失8000元。

问题:规划管理处强制拆除张某房屋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分析:

不合法。《行政诉讼法》第66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城市规划法》第42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主体违法:只能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规划管理处无权强制执行。

程序违法:逾期才能强制执行。

本质:行政强制执行

案例1:

2014年8月31日晚23时5分左右,如皋市城管局执法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当事人在如城街道一工地擅自夜间施工,产生噪音污染。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已因此事向当事人发放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其立即停止上述行为。当事人在收到责令改正通知书后并未改正,并继续进行擅自夜间施工产生噪声污染行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第31条第1款规定:“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在22时至次日6时期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的规定。根据该条例第40条的规定,依法对其做出了罚款人民币3000元整的行政处罚。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未提出陈述申辩,也未要求举行听证。2014年10月15日,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代收罚款3000元整。

问题:什么是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的目的是什么?

行政处罚及其立法目的:

第一,通过对违反法定义务者的惩罚,确保行政义务得到履行,从而维护行政管

理秩序;

第二,通过制裁违法者,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及公共利益,防止合法权益受到侵犯;

第三,通过行政处罚防微杜渐,预防、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进一步发生。

第四,行政处罚法完善了我国行政程序法律制度,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第十一章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行政合同:指行政主体依其行政职能、为实现特定的行政目标,而与其他行政主体或者行政相对人经过协商,相互意思表示一致所达成的协议

2、行政指导:指行政主体基于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的规定而作出的,旨在引导行政相对人自愿采取一定的作为或者不作为,以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一种行政行为

3、行政事实行为:是行政主体不以产生法律约束力,而以影响或改变事实状态为目的实施的行为

二、简答题

1、简述行政合同的特征。191

当事人一方必定是行政主体。

目的是为了行使行政职能,实现特定的行政目标。

双方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

在合同的履行、变更或解除中,行政机关享有行政优益权。

合同纠纷通常通过行政法的救济途径解决。

2、简述行政指导的特征。200

行政主体的行政管理行为;

适用范围广泛、方法多样;

属于“积极行政”的范畴;

是符合现代法治原则的具有行政性质的行为;

是一种柔性的不具有法律强制力的行为;

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

3、简述行政指导的作用。204

补充和替代作用——补充立法、替代法律。

引导和促进作用——引导选择、促进发展。

协调和疏导作用——协调冲突、疏导矛盾。

预防和抑制作用——防患未然、防微杜渐。

三、案例分析

李乡长毕业于某山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他在任期间兢兢业业开展工作。一天,他到外地考察农业回来后,打算在乡里搞个2000亩的葡萄种植园,于是给下辖

的5个村下达了任务,每个村至少必须种400亩葡萄。几天后,他参加了县里组织的“依法行政学习培训”,在培训中认识到自己给下辖各村下达葡萄种植的任务可能是违法的。于是,他回来后便撤销了起初给村里下达的任务,变为建议农民种葡萄。当他听到乡广播站广播他建议农民种葡萄的讲话时,心里直打鼓:我这个建议有没有法律依据啊?如果农民赚了钱就不说了,如果他们亏了,会不会找我来索赔,我要不要承担责任呢?

问题:

1、行政指导是否要有法律依据?

2、本案李乡长是否要对农民的可能出现的损失承担责任?

分析:

1、一般认为,行政指导只要有“组织法上的依据”或“政策依据”即可,不一定要有“行为法依据”。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一般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但是,行政指导必须遵守组织法的规定,不得逾越行政主体之间的层级、事项、地域管辖权,也必须遵守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如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比例原则、诚信原则等。

2、对于行政主体是否应对行政相对人因接受行政指导而导致的损失负责,目前还没有法律规定。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行政指导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复议法也没有把它纳入行政复议的对象。因此李乡长不必对农民的损失承担责任。

案例2:某市技术监督局根据消费者投诉,要求对华明公司生产的小康牌空调进行查处。技术监督局经过调查和抽验后,认为华明公司生产的空凋机质量问题严重,便决定到现场检查。华明公司接到通知后不予配合,还私自将已生产的空调机转移出厂暗自销售。技术监督局据此依法作出即日起停止生产、销售,没收生产工具、设备和原材料,罚款10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问题:行政检查在行政法上属于何种性质?

分析:行政检查属于行政事实行为。

1、行政事实行为是行政主体不以产生法律约束力,而以影响或改变事实状态为目的实施的行为。或者说,行政事实行为是行政主体基于行政职权实施的,不以直接产生行政法律关系为目的的行为。本案中,技术监督局的现场检查并没有直接影响华明公司的权利义务,因而属于行政事实行为。

2、行政事实行为的基本原理:

(1)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均为人在法律上的活动,其中意思表示形成法律行为,而那些纯技术性、物质性的活动则属于事实行为。

(2)事实行为表现为一种客观状态或活动,属于一种非表意行为。

(3)事实行为的法律后果非主体设定,而直接基于法律规定。

第十二章练习题

案例:

2009年9月1日,某市公交公司宣布从即日起公交票价普遍上调120%左右,市内环城公共汽车票价由原来的1元上涨至2元,郊区公共汽车则由第十公里2元上涨至5元。公交价格调价第二天,市民刘某向市政府申请复议,市政府则迟迟没有答复。刘某遂一纸诉状将市物价局和市公交公司告上法庭,认为此次公交调价没有经过价格听证会,违反法定程序,要求物价部门依法举行价格听证会。

问题:公交票价上涨是否需要召开价格听证会?

分析:《价格法》第23条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持,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

案例2:张某经市工商局批准,在一个市场租用摊位经营百货,每月按时交纳工商管理费。一天,工商局工作人员李某找到张某,要求其将摊位与该市场中李某的朋友租用的摊位调换,遭到张某的拒绝,李某不满。同年10月,当李某的无理要求再次被张某拒绝后,李某以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扰乱市场秩序为由,对张某作出了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张某当场表示,李某是公报私仇,且没有资格作出处罚决定。随后,张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审理后以原处罚决定证据不足、事实不清、违反法定程序为由,撤销了行政处罚决定。

问题:(1)李某的行政处罚行为属于行政程序的何种类型?

(2)如果本案符合行政处罚的条件,李某是否有权参与?

分析(1)属于事前程序、外部程序、非正式程序、强制性程序、具体行政程序。(2)李某违反了行政程序中有关回避制度的规定,也违反了行政程序中的公正原则,因而行政处罚无效,应当被撤销。

第十三章练习题

一、案例分析

2010年7月1日,大学生董某在甲市步行街上行走时,被警察刘某截住并带至甲市乙区丙派出所,原因是与刘某随行的田某指认董某偷盗了她的电动自行车。在派出所审讯其间,刘某多次殴打董某,董某被迫“承认”自己有盗窃行为。刘某及该派出所未再作其他调查取证,便做出决定:(1)罚款500元;(2)行政拘留5天。董某不服该派出所的处罚决定,决定提起行政复议。

问题:(1)刘某及派出所的处罚行为是否违反了法定程序?

(2)何种法律渊源可以设定行政拘留?

(3)董某可通过何种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4)如果董某提起行政复议,应当向何机关提出?

(5)董某提起行政复议的最后日期应截至到何时?

(6)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定的依据有哪些?

分析:

(1)是。应当说明给予行政处罚的理由和依据,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告知当事人应当享有的权利。刑讯逼供、行政拘留行为都是违法的。

(2)法律。我国行政处罚法、立法法都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规定。

(3)谢某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4)如果董某提起行政复议,应当:

A.应向乙区公安分局或者区人民政府提出;

B.应向甲市公安局或者区人民政府提出。

(5)一般应截至到2010年7月。

(6)应当以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上级行政机关制定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为依据。

二、判断:关于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

1、有些行政争议只能通过行政复议解决,无法通过行政诉讼解决(对)

2、有些行政争议只能由法院最终裁决,行政机关无最终裁决权(对)

3、有些行政争议行政机关和法院都有最终裁决权(对)

4、行政复议要审查合法性与合理性,而行政诉讼可能只审查合法性(对)

三、选择

1、方某家失火,方某打“119”求救。但由于“119”值班人员外出未接到电话,以至于方某家因未得到及时灭火而损失惨重,方某决定提起行政复议。根据法律规定,复议机关不可以作出以下何种复议决定?( ABC )

A.维持决定

B.撤销决定

C.履行法定职责决定

D.确认违法决定

2、甲村与乙村相邻,甲村认为乙村侵犯了本村已取得的林地所有权,遂向省林业局申请裁决。省林业局裁决该林地所有权归乙村所有,甲村不服。按照《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关于甲村寻求救济的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B ) A.只能申请行政复议

B.既可申请行政复议,也可提起行政诉讼

C.必须先经过行政复议,才能够提起行政诉讼

D.只能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四章练习题

判断

1、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既包括违法行为,也包括违纪行为()

2、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或者改变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3、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

4、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既要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也要审查行政行为的合理性()

十五章练习题

案例

李某在甲市工商局领取了营业执照后,在A区开办了“钟情电脑培训部”,经营范围及方式为“电脑培训”。由于经营不善,李某看到别人开网吧赚钱快,于是也购进大量主机、显示器、调制解调器等,开始了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活动。一天,甲市 A区工商局检查网吧,发现李某没有网络经营许可证,于是工商局立案调查,依法暂扣了李某的相关财物,进而根据《行政处罚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规定,责令李某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对其违法所得和相关网吧设备予以没收。李某认为自己办有营业执照,无须再次办理许可,不应再受处罚,于是提起诉讼,状告A区工商局,要求撤销对其的处罚。

问题:1、李某提起的诉讼属于何种性质?其有何特点?

2、本案争议是否属于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围?

3、李某应向哪个法院提起诉讼?

4、如果法院认定工商局的处罚合法,则应作出何种类型的判决?

答:1、行政诉讼特点:p.271

(1)诉讼主体地位恒定;

(2)诉讼客体为行政行为;

(3)诉的内容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及相关争议;

(4)诉的类型为主观诉讼。

2、属于。P.288

3、李某应向A区工商局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P.282.

4、维持判决。 P.311

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既审查合法性问题,也审查合理性问题(√ )

2.韶关市中级人民法院可以管辖下列哪些案件( ABCD )P282

A.对曲江区政府土地征用不服提起的行政诉讼

B.韶关市民200余人不满市住建局决定提起的集团诉讼

C.轮运公司不服韶关海关行政处罚提起的诉讼

D.港资企业旭日集团起诉武江区政府的案件

3.韶关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仁化县人民法院已受理的行政案件交由自己审理,属于(C)

A.移送管辖B.指定管辖C.管辖权的转移D.裁定管辖

第十六章练习题

1.某城乡建设局批复同意某银行住宅楼选址,并向其颁发许可证。拟建的住宅楼与张某等120户居民居住的住宅楼间距为9.45米。张某等20人认为该批准行为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D )

A.因该批准行为涉及张某等人相邻权,故张某等人有权提起行政诉讼

B.张某等20户居民应当推选2至5名诉讼代表人参加诉讼

C.法院可以通知未起诉的100户居民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D.张某等20户居民应当提供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证据材料

解析:本案涉及张某等人的相邻权,因此张某等有权提起行政诉讼。《行诉解释》第14条第三款规定,同案原告为5人以上,应当推选1至5名诉讼代表人参加诉讼;在指定期限内未选定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指定。张某等原告为20户居民,肯定是超过5人的,所以应推选1至5名诉讼代表人参加诉讼而不是2至5名诉讼代表人。

《行诉解释》第24条规定,行政机关的同一具体行政行为涉及两个以上利害关系人,其中一部分利害关系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没有起诉的其他利害关系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法条的表示是人民法院“应当”通知,而C项中说的是法院“可以”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其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故为AD。

2.甲市政府批复同意本市乙区政府征用丙村土地60亩。乙区政府于是对外发布公告,决定即日起按照规定标准征地并给于当事人相应补偿。丙村村民不服该征地行为,决定提起诉讼。本案中的被告是( B )P299

A.甲市政府

B.乙区政府

C.甲市政府或乙区政府

D.甲市政府和乙区政府

3.某区公安分局派出所突击检查孔某经营的娱乐城。孔某向正在赌博的人员通风报信,派出所突击检查一无所获。派出所工作人员将孔某带回调查,孔某因受到逼供而说出实情。派出所据此决定对孔某拘留10日,孔某不服提起诉讼。关于本案被告,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P299

A.区公安分局

B.派出所

C.区公安分局和派出所

D.以上都不是

4.某派出所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扣押了高某的拖拉机。高不服,以派出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诉讼中,法院认为被告应是县公安局,要求变更被告,高不同意。法院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C )

A.以派出所为被告继续审理本案

B.以县公安局为被告审理本案

C.裁定驳回起诉

D.裁定终结诉讼

5.李某和钱某参加省教委组织的自学考试后,省教委以“通报”形式,对李某、钱某等4名作弊考生进行了处理,并通知当次考试各科成绩作废,三年之内不准报考,李某、钱某等均得知该通报内容。李某向省政府递交了行政复议申请书,省政府未予答复。李某诉至法院。本案中,钱某的地位是?( C )

A.共同原告

B.案外人

C.第三人

D.其他诉讼参与人

第十七章练习题

案例1:2009年3月1日晚,某地发生一起火灾,公安局消防队接到报警后,火速赶往火灾现场扑救。消防车在途中快速行驶,不慎将一骑自行车人杨某撞成重伤。杨某被送到医院治疗,支付住院费、医疗费、交通费、护理费、营养费、误工损失、假肢安装费、营业利润损失、精神损害赔偿等费用20万余元。出院后,杨某提出国家赔偿要求。

问题:(1)消防队撞伤路人的行为属于何种性质?

(2)本案涉及的赔偿属于行政赔偿还是行政补偿?

(3)如果消防车是因为躲避行人王某造成了杨某重伤,则赔偿责任由谁承担?(4)本案中,杨某能获得哪些弥补?

答:(1)行政事实行为。

(2)属于行政补偿。正常行驶,属于合法行为。

(3)王某。

(4)赔偿范围:利润损失除外。

案例2:

清灵县龙泉乡人民政府委托龙泉派出所对拖延缴纳“提留款”任务的贫困户王某行政拘留。拘留期间,王某于夜间翻墙逃离,被值班人员潭某发现。潭某速喊人开车追赶王某,同时与同事李某、吴某在路上拦截王某,欲将王某抓回。王某极

力反抗。吴某将王某抱住后,潭某气急,狠踢王某腹部,致其休克死亡。王某之妻早死,有一母亲85岁,眼瞎耳聋;有一子,患痴呆症。派出所对王某的拘留决定后被清灵县公安局确认为违法。

问题:(1)本案赔偿义务机关应当是谁?为什么?

(2)本案的行政赔偿请求人是谁?

(3)赔偿义务机关如果追偿,应当向谁提出?为什么?

分析:(1)赔偿义务机关应当是龙泉乡人民政府。因为本案中拘留王某的行政处罚实质上是由乡政府作出的,受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委托的行政职权时侵犯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2)本案的行政赔偿请求人为王某之母及其子,为共同的行政赔偿请求人。(3)赔偿义务机关可以追偿。应当向潭某追偿,因潭某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对王某死亡之损害有重大过失。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在一般情况下是各类行政法律关系的必要当事人。 A.行政机关B.法人 C.其他组织D.’公民 2.我国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这属于( )。 A.委员会制B.合议制 C.集体负责制D.首长负责制 3.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职务关系消灭的是( ) A.调任B.退休 C.升职D.委任 4.以下法律规范中,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是( )。 A.法律B.国务院部门规章 C.行政法规D.省政府规章 5.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 )。 A.五人B.三人 C.两人D.四人 6.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审查的是( )。 A.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B.具体行政行为是否适当 C.抽象行政行为是否合法D.抽象行政行为是否适当 7.下列行为中,不能被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 A.罚款B.国防行为 C.没收财物D.强行摊派 8.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案件的管辖一般由( )。 A.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B.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C.原告或者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D.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9.下列哪项中,不属于我国录用公务员的法定条件的是( )。 A.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B.年满十八周岁 C.具有良好的品行D.具有良好的相貌 10.新录用的公务员的试用期为( ) A.三个月B.六个月 C.一年D.二年.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共10分) 11.关于行政处罚,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目的是制裁违法B.适用对象是相对方 C.适用主体是行政主体D.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417 12.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的区别表现在( )。 A.前者是双方行为,而后者是单方行为

行政法重点法条

行政许可法(04) 第八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十二条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一)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 (二)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 (三)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 (四)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 (五)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其他事项。 第十四条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实施后,除临时性行政许可事项外,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规。 第十五条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第二十三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被授权的组织适用本法有关行政机关的规定。 第二十四条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委托机关应当将受委托行政机关和受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内容予以公告。 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受委托行政机关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许可;不得再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许可。

最新行政法期末复习重点

行政法期末重点整理 名词解释(4,12可能简答) 1,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对在实现公共行政职能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加以调整后,所形成的行政主体之间以及行政主体与其他各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2,行政立法:广义理解是国家机关依法制定和发布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普通性规范的行为。狭义理解是有权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3,行政奖励:行政主体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那些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突出贡献和起到模范作用的行政相对人以物质或精神上奖励的具体行政行为。 4,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5,行政合同:又称为行政契约,指行政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与其他行政主体之间或者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基于意思表示一致而达成的协议。 6,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活动。 7,行政复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决定的活动。8,行政给付:又称行政救助,是行政主体依据法定职责,为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对已经陷入困境的公民,提供物质或精神层面上的救援与帮助的具体行政行为。 9,行政强制措施: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10,行政指导:行政主体在其管辖权限内,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需要,依据国家的法律和政策,适时灵活地采取引导、劝告、建议等非强制性手段,在行政相对人的同意或者协助下,实现一定行政目的的行为。 11,听证制度:行政主体在作出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决定之前,听取相对人的陈述、申述和质证的一种程序制度。 12,行政处罚:具有法定管辖职权的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实施的一种行政制裁。 13,监督行政:即对行政的监督,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群众组织、民主党派、公民等对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及其工作人员遵守法律,执行法律的情况进行监督的活动。 14,行政事实行为: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基于行政职权的行使而实施的,不以设定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为目的,且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 15,行政赔偿: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国家向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 16,行政裁决: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授权,对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的民事争议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简答

(完整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行政法 1、行政法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规范行政组织及其职权、行政行为的条件与程序,以及对行政活动予以监督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主要特征:(1)行政法涉及的内容广泛;(2)行政法规范具有易变性;(3)行政法的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通常交织在一起,没有截然分开。 2、行政法的渊源及其制定主体: (1)宪法; (2)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3)行政法规:国务院; (4)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6)行政规章: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地方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7)国际条约与协定; (8)法律解释; 3、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构成要素: 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对由行政活动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加以调整后,所形成的行政主体相互之间、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以及行政主体与其他各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特征: (1)行政法律关系双方主体中,行政主体一方是恒定的; (2)行政法律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具有对应性和不对等性; (3)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国家权力具有不可处分性; (4)行政法律关系的设定具有灵活性与及时性; 构成要素:(1)主体,行政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或个人; (2)内容,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 (3)客体,行政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或标的。 4、依法行政原则: (1)合法行政,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具体要求: A、职权法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首先要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职权,即职权法定; B、依法的规定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要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包括遵循法定条件,依照法定程序行政; C、法律优先,在依法的规定进行行政活动的过程中,行政主体要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等多种法律文件,此时从法制统一的要求出发,必须遵循法律优先。 D、法律保留,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

最新吴鹏行政法讲义年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讲义 中国人民大学 吴鹏 行政法的总体结构 2个人、1件事、4个程序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 §1.行政法的基本概念 国家权Power (控权法) 司法权→司法机关→诉讼法(控权法) 公民权Right 西方:三权分立、制约平衡 中国:三权分工、互相监督 行政立法权 = 公共行政 = 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 行政执法权 ≠私人行政 包括被授权组织 行政司法权 行政实体法(事前控权) 三、行政法(控权法) 行政程序法(事中控权) 行政诉讼法(事后控权) 行政组织法(行政主体) 总则(一般行政法) 行政行为法(抽象行为、具体行为) 四、行政法 行政监督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 分则(部门行政法) §2.行政法的法律渊源 《立法法》:宪法、法律、法规×3、规章×2 ☆人大立法(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政府立法(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非正式渊源:其他规范性文件

§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一、合法行政原则→无法律无行政→国家权:法无授权即禁止 (形式行政)公民权:法无禁止即自由 例:1992年修正的《专利法》对专利权的恢复未作出任何规定……被告国家知识产权局在诉讼中提出“恢复专利权的行为属于合法的自由裁量行为”。此观点是否成立?(2003/4/7/案例) 种类裁量权(派出所:警告、罚款) 二、合理行政原则→理性→自由裁量权→ (实质行政)幅度裁量权(派出所:500元以下罚款)1.公平公正原则:同等对待 2.考虑相关因素原则:正当考虑 3.比例原则:①合目的性②适当性③损害最小 ★合法行政原则与合理行政原则的关系 例1:①2012年,原野公司股东王某和张某向工商局提出增资扩股变更登记的申请,将注册资本由200万元变更为800万元。后查明,验资报告有涂改变造疑,作出吊销公司营业执照的处罚决定。②2013年,《公司法》修改,取消公司注册资本实缴制,实行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阐述我国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的重要意义。(2014/4/4/论述) 例2:最高法院发布《关于行政诉讼撤诉若干问题的规定》,建立协调、和解工作机制。三分之一的行政案件官民和解后撤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也有人担心,普遍运用协调、和解方式,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合法性审查原则不完全一致。→谈谈你的意见(2010/4/7/论述) 三、程序正当原则 1.行政公开原则:行政机关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除外2.公众参与原则:行政机关作出重要决定,尤其是对相对人不利的决定,应当听取其意见 3.回避原则: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 四、高效便民原则 1.高效→行政效率原则:行政机关应当积极履行法定职责,遵守法定时限,禁止不合理延迟 2.便民→便利当事人原则:行政机关不能增加相对人的程序负担 五、诚实守信原则 1.诚实→行政信息真实原则:全面、准确、真实 2.守信→保护公民信赖利益原则:行政机关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不得撤销变更行政决定(1)违法行为:撤销,赔偿(2)合法行为:废止,补偿 六、权责统一原则 1.权力→行政效能原则:法律法规赋予行政机关相应的执法手段,保证政令有效 2.责任→行政责任原则:行政机关及公务员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1)行政机关:赔偿(2)公务员:处分

行政法重点整理

行政法重点整理 1.行政关系: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活动中同被管理者所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总称。 行政关系的特征:a.行政行为的主体一方为国家行政机关。 b.行政行为的发生必须要有行政机关的意思表示方能成立 c.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 . 行政行为的性质:第一,行政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 第二,行政关系是一种权力服从性质的关系。 2.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下面是3条扩展 含义) 行政法的核心是对行政权力的控制 行政法是规范承担行政权力的组织,行政权力的活动,以及对权力 行使的后果进行补救的法律。 行政法的目的在于实现依法行政,确认和建立符合人民利益和意志 的行为法律程序 3.行政法的渊源 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与行政法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宪法包 含着更多行政法规范和重要的行政法原则。 宪法包括的行政法规范主要是:1.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范。2.关于国家行政机关组织,基本工作制度和职权的规范。3.关于行政管理活动基本 原则的规范。4.关于国有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外资或合资经济组织以及 个人劳动者在行政活动中的权利,义务的的规范。 法律:法律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的规范性文件整 体上具有行政法的性质,有的规范性文件部分具有行政法的性质。 4.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体现行政法的根本价值,指导行政法制定,执行, 遵守以及解决行政争议的基本准则。贯穿于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 和行政救济的各个环节之中。 一、依法行政原则:1)法律优位原则:指法律处于优越于行政活动的地位。一切行政行为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2)法律保留原则:是指在涉及公民权利义务等事项方面,只 有法律明确授权,行政机关才能实施相应的管理活动。 1宪法意义上的保留:是指在国家法律体系内,一些重大的事项只能由国家人 民代表机关以正式法律的形式规定,而不能由其他国家机关特别是行政机关代 为规定。 2行政法意义上的法律保留:行政法意义上的法律保留针对的是行政机关实施 的除制定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之外的其他行政活动。他包括 以下内容。第一,任何行政职权的存在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权,任何行政职权 的行使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第二行政职权和行政职责统一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行政法》模拟题1-3期末考试复习题

行政法学模拟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行政合理性原则产生的原因是。(A) A、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 B、行政应急性权力的存在 C、行政优益权的存在 D、效力先定特权的存在 2 、行政法治原则对行政主体的要求可概括为。(B) A、职权法定 B、依法行政 C、程序法定 D、责任法定 3、赶赴火场的消防队和消防器材,必要时铁路和航运部门应免费优先载运。这体现了行政主体享有。(B) A、行政特权 B、获得社会协助权 C、行政受益权 D、先行处置权 4、下列行政制裁形式中,属于行政处分的是。(A) A、记过 B、罚款 C、降职 D、吊扣许可证 5、行政裁决行为属于。(A) A、行政司法行为 B、行政执法行为 C、民间裁断行为 D、居间调解行为 6、公安机关对醉酒的人强制进行人身约束,该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是。() A、附条件生效 B、告知生效 C、即时生效 D、受领生效 7、《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属于。(C) A、宪法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法律 8、收取水资源费属于。(D) A、行政征用 B、行政处罚 C、行政合同 D、行政征收 9、行政处罚适用的一般时效条件是。(C) A、一年 B、六个月 C、二年 D、三个月 10、下列合同是行政合同的是。(C) A、行政机关与某房地产公司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 B、工商局与自来水公司签订的供水合同 C、市公安局委托某银行代收罚金的委托合同 D、税务局与某百货公司签订的购买办公用品的订货合同 11、第一次确立了我国的听证制度。(C) A、《专利法》 B、《环境保护法》 C、《行政处罚法》 D、《规章制定程序条例》 12、规定的行政程序是内部行政程序。(D) A、《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B、《税收征收管理法》 C、《土地管理法》 D、《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13、原告在司法审查中的义务有。(D) A、举证 B、收集证据 C、监督审判活动 D、履行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判 15、显失公正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B) A、行政裁决 B、行政处罚 C、行政许可 D、行政确认 16、下列行为中不是行政行为的有。( A ) A、购买办公用品 B、扫“黄” C、证明张某死亡 D、清理“三无”人员 二、名词解释题 1、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是指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不论合法还是违法,都推定为合法有效。 2、一事不再罚原则P225是指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反行政法规范的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作为行政处罚法的原则之一,尤其是在《中华人民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颁布以后,它在国家行政处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公认 3、行政违法: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害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但尚未构成犯罪,依法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

行政法学考点-笔记

行政法学考点-笔记

1、行政法调整的对象:始终以行政关系为调整对象p7 2、行政法学与行政法的区别:行政法学是以行政法及与行政法相关的社会 关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法律学科。归属不同:行政法学是一门学科,行政法是一个法律部门 对象范围不同:行政法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行政法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行政法,但不限于行政法本身P25 3、行政法的原则;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系指贯穿于一国行政法中,指导和 统帅具体行政法律规范,并由它们所体现的基本精神,是要求所有行政主体在国家管理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P43 1行政合法性原则是首要原则(行政职权来源合法,行政行为受到法律拘束) 2行政合理性原则又称比例原则或帝王原则(由比例原则、平等原则与正当原则构成)P54 4、行政主体的权利(包括那些机关可以构成行政主体):行政主体一般以 国家行政机关作为载体,但它又不限于行政机关,得到法律法规授权的非行政机关同样享有行政主体的地位。P64制定规范权。2行政许可权。3行政确认权。4行政检查权。5行政奖励权.6行政物质帮助权。7行政处罚权。8行政强制权。9行政合同权。10行政裁决权。11 行政复议权。12行政委托权。13行政处分与追偿权。14行政执行权 5、行政复议的程序:申请、受理、审理、决定,行政复议是以声请行为 P502-509 6、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 人出示执法身份证明,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裁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行政机关的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盖章)。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P303 7、行政给付行为有哪些:行政保障制度(抚恤金;特定人员离退休金;社 会救济金、福利金;发放给灾民的生活救济费和救济物资,安置、抢救、转移灾民而支出的费用和物资等)行政助长制度(行政奖励、国家科研项目资助、中小学贫困生助学金资助、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贴息、对农业的财政资助、对中小企业的贴息贷款、对特定行业的补贴、产品的出口退税等)P215-216 8、行政奖励的形式:(1)发给奖金或奖品;(2)通报表扬;(3)通令嘉奖; (4)记功;(5)授予荣誉称号;(6)晋级;(7)晋职 9、行政决定的种类:行政命令、确认、许可、给付、征收、征用、处罚、 裁决、强制措施、强制执行等P195

行政法期末重点

一、名词解释 1、行政法基本原则 是指指导行政法的制定、执行、遵守以及解决行政争议的基本准则,贯穿于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和行政法制监督等各个环节。 2、公务员 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3、行政赔偿 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法律规定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 4、行政许可 指特定的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经依法审查,作出准予或不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之决定的行政行为。 5、行政规划 在静态上是指为处理行政事务、实施行政事业或制定行政政策而由行政机关确定的行政指导性目标;在动态上是指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事业及其他活动之前,综合地提示有关行政目标和制订出规划蓝图以具体明确行政目标,并进一步制定出为实现行政目标所必需的各项部署和安排的行政活动程序。 6、行政指导 是指行政机关在其职责范围内为实现一定行政目的而才去的符合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的指导、劝告、建议等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行为。 7、行政契约(行政合同、行政协议) 是指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为执行公共事务,实现行政管理目标,适用行政法规则,依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设立权利和义务,且有较多特殊性的履行机制的协议。 8、行政复议 是行政复议机关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基于申请而予以受理、审理并作出决定的制度。 9、行政编制 广义的行政编制是指国家系统中从事公共事务的行政机关和其他组织的设置、规格、职能、内部机构、人员规模和结构比例等的总和。狭义的行政编制仅指使用行政经费,从事公共事务的人员的总合。 10、行政立法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活动。 11、行政征收 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向行政相对人强制性地收取税费或私有财产的行政行为。 12、审计监督 是指行政机关的审计部门为了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依法对有关行政机关、国家财政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经济效益和财政法纪的遵守情况进行的监督活动。

行政法知识点总结归纳

欢迎共阅 行政法知识点总结 (详细版) 第一部分行政法概述 一、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一)合法行政原则:法律优先(法已规定不可违);法律保留(法无规定不可为、法无授权即禁止) (二)合理行政原则:公平公正对待;考虑相关因素;比例原则(合目的性、适当性、损害最小) (三)程序正当原则:行政公开(知情权);公众参与(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公务回避(实体程序回避) (四)高效便民原则:行政效率(积极履行职责、及时履行职责);便利当事人(减轻当事人程序负担)(五)诚实守信原则:诚实(信息全面、真实、准确);保护信赖利益(稳定、撤回补偿、撤销赔偿) (六)权责统一原则:行政效能(赋予执法手段、保证政令有效);行政责任(行政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 二、行政主体与行政利害关系人 (一)行政主体 1.行政主体概述 ( 1)行政主体的含义和资格 ( 2)行政主体的特征: A. 行政主体是一种组织,而不是个人 B.行政主体是依法享有公共行政活动的组织 C.行政主体是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公共行政活动的组织 D. 行政主体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 3)行政主体的分类: A.根据取得的法律依据可分为职权性行政主体和授权性行政主体 B.根据其组织构成和存在形态可分为行政机关、行政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 ( 4)相关概念辨析 A、行政主体与行政法主体:行政主体即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处于管理者地位同时接受监督的行政主 体,也包括处于被管理者地位,但可以启动监督程序的行政相对人。所以行政主体不等于行政法主体,而只是行 政法主体中的一部分。 B、行政机关与行政主体:行政机关是最重要的行政主体种类,但不是行政主体的全部。行政主体的类别中 除了行政机关之外,还包括被授权组织。 C、行政机关与行政组织:行政机关与行政组织的概念有时并不一致,行政机关必有其组织,故,行政机关 亦可以说是主要的行政组织。广义上的行政组织除了行政机关之外,还包括其他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 D、行政机关与公共机构:所谓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 组织。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机关、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机关各级行政机关或者机构、政协 机关、各级法院机关、各级检察院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事业单位、人民(群众)团体。行政机关只是公共机构 的一部分。 E、行政机关与国家机关:所谓国家机关,系指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所以,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的一种类型。 F、行政机关与行政机构:从严格的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看,行政机关是指国家机构中行使行政职权,承担 行政事务的机关,是由各行政机构组成的整体;而行政机构则是指构成各行政机关的个体。行政法上的行政机关是指依法设立的,具有独立编制、预算,能够对外行文,并独立行使行政职权的机关整体,与行政机关含义不同。 2、行政主体的类型: ( 1)中央行政机关 A、种类:国务院、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国务院办公机构、国务院办事机构、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B、国务院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考试题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1-10题,每题1分, 共10分。 1.天津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不得称() A.条例 B.规定 C.办法 D.实施细则 2.下列属于行政处分种类的是() A. 警告 B. 取消公务员录用 C. 罚款 D. 辞退 3.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非依法律规定不得随意变更、撤销或者废止,这体现了行政行 为的() A. 拘束力 B. 执行力 C. 确定力 D. 公定力 4.我国中央部门规章有权设定的行政处罚是() A. 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B. 行政拘留 C. 没收违法所得 D. 一定数量的罚款 5.被许可人需要延续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的有效期,依法向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 机关提出了延续申请。如果该行政机关逾期未作决定,()。 A.视为要求被许可人重新办理行政许可B.以后不得作出拒绝延续的决定 C.视为准予延续 D.视为拒绝延续 6.人民法院审理行政处罚案件,对()进行审查。 A. 行政处罚决定是否合法 B. 行政处罚决定是否适当 C. 行政处罚决定是否合法与适当 D. 行政相对人是否存在违法行为 7.行政机关的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是() A. 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的财产采取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行为 B. 公安机关根据刑事诉讼法明确授权实施的刑事侦查行为 C. 行政指导行为 D. 行政机关根据人民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实施的行为 8. 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是() A. 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B. 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C. 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 D. 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或者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

行政法原论笔记总结

第一章行政法本论 第一节行政法基本概念 一、行政法的涵义 1.内容上:行政法是关于行政的法。规定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 2.对象上: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 3.形式上:行政法是各种行政法规范的总称 行政: ——一般社会组织对其内部勤杂事务的组织和管理,通常称为“私人行政” ——,或“国家行政”(表层涵义)具体涵义:(1)针对的对象是公共事务。目的在于追求公共利益,带有鲜明的公共性质。 (2)实施主体是国家行政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 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社会组织 (3)运用的手段是“组织和管理”。行政只限于行政主体对公共事务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1)集合。行政的首要任务——对公共利益的集合行为。手段有:行政征收、征用、征购等 (2)维护。对公共利益进行维护,防止个别利益主体的侵犯。手段有:行政处罚、强制等负担行政行为 (3)分配。行政主体只是抽象人格主体,最终仍要把公共利益分配给个别的利益主体即社会成员去享受 手段有:许可、救助等受益行政行为 特征:(1)持续性。(VS立法:制定利益规则,会议制、间断性)行政职能的持续作用,才能维系整个国家机器的持续运转(2)主动性。(VS司法:处理利益冲突,被动,不告不理)行政机关积极主动地集合、维护、分配公共利益 构成:(1 (2 (3 行政关系: 表层涵义: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实质:行政主体在集合、维护和分配公共利益的过程中与代表个人利益的相对一方当事人之间所发生的一种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行政法规范:调整行政关系的的一类法律规范 行政法渊源:(行政法的表现形式)正式渊源+ 非正式渊源 正式渊源:①宪法典根本渊源⑴宪法典是行政立法的依据; ⑵宪法典中规定行政权利、义务,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是行政法的直接渊源 ②法律此处是狭义的法律,即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一般法律 ③行政法规最主要渊源特指: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注:行政法规中有一部分属民法范畴) ④地方性法规特定的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

行政法重点归纳

行政法重点归纳 一、单项选择题(题*) 二、多项选择题(题*) 三、简答题(题*) 四、案例分析题(题*) 五、论述题(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分,共分) 行政法的历史、行政法的法律渊源、行政法基本原则、行政主体、公务员、行政行为理论、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程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分,共分) 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三、简答题(每题分,共分) 基础理论、行为理论、救济理论或规定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分,共分) 复议与诉讼法的具体分析 五、论述题(每题分,共分) 基础理论或者诉讼重要规定 一、基本理论: ,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控制与规范行政权、没有统一法典形式的法。 ,行政法的历史。 法国——行政法的母国 德国——一个精心建构的体系 美国——基于程序的控制 英国——因为误解而迟到的法律 法国: ,因为(各地区最高法院)与行政机关的对立,制宪会议禁止普通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拿破仑一世成立`(国家参事院),代表国家元首受理行政申述。 ,年,国家参事院在法律上成为最高行政法院 ,年,案,成为行政法历史上的第一案 ,,卡多案后取消部长法官制,行政法院取得对行政案件的完全受理权。 ,法国学者眼中的行政法 法国纪龙德省烟草公司雇佣的工人在开翻斗车作业的时候,不慎将布朗戈先生的女儿撞伤。布朗戈先生因此以纪龙德省的省长为被告向普通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国家赔偿损害。他认为,对于烟草公司工人所犯的过失,国家应当承担民事上的责任。 法国民法典第条“任何行为使他人受损害时,因自己的过失而致使损害发生之人,对该他人负赔偿责任”;第条“任何人不仅对因其行为所引起的损失,而且对因其过失或疏忽所造成的损害,负赔偿责任”;第条“任何人不仅对其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而且对应由其负责的他人的行为或在其管理下的物件所造成的损害,均应负赔偿责任”。

(完整版)行政法重点复习资料

行政法重点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第一章行政法概述 一、行政权的概念、内容、特点P11 行政法研究的核心——行政权 (一)、概念:一般认为,行政权是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或认可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公共行政组织执行法律规范,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力。关于该概念,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行政权是一种执行权;第二,行政权来自于国家法律的赋予或认可。(P11)(二)、内容:行政立法权、行政命令权、行政规范制定权、行政检查监督权、行政指导权、行政决定权、行政执行权、行政裁决权、行政复议权等权利。(P12) (三)、特点:1、执行性2、法律性3、强制性4、优益性5、不可处分性(P12) 二、行政法的特点:P17-18 1、形式上的特点:①、行政法在形式上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②、行政法规范的数量庞大、形式多样; 2、内容上的特点:③、行政法涉及领域广泛,内容十分丰富; ④、行政法规范具有明显的易变性; ⑤、行政法的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通常交织在一起。 三、行政法的渊源P19-21 (着重记黑体字部分,非黑体字了解应该即可)(一)宪法:是行政法最根本的渊源,也是行政活动的基本依据。 (二)法律: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法规范的基本形式;其效力低于宪法,高于其他行政法规范。 (三)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具体表现为“条例”、“规定”、“办法”。其效力低于法律,高于其他行政法规范。 (四)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低于法律、行政法规,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前提: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 (五)行政规章:是国务院部、委和省级人民政府以及较大的市人民政府依法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部、委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六)法律解释:有权机关对法律法规所做的正式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地方解释。 (七)国际条约和协定:我国缔结和参加的国际条约和协定,在国内具有法律效力。 四、行政法律关系 (一)概念: 指由行政法律规范调整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行政管理关系。(P21)(注意:行政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调整的结果,行政管理关系是法律规范调整的对象)

行政法期末复习资料

行政法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行政法绪论 一、行政法概念 含义: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关系(包括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律的总称。 内涵:①行政法是控制行政权力的法。 ②行政法是关于行政的法,决定行政机关的组织、权力和职责。 ③行政法除了奉行法治,这些原则的目的还旨在保证公共领域内的权力行使的责任性、透明性和有效性。 二、表现形式(重点是中国的) 1、成文法源 省、自治区,直辖市 地方性法规颁布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另外,还有条约和协定、法律解释等) 第二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注意论述题、名词解释、选择题) 一、行政法定原则(要求行政符合法的形式正义) 1、含义:所谓行政法定,即“法无明文规定不得任意行政”,具体包括职权法定原则、法律优先原则与法律保留原 则等内容。 2、子原则:A、职权法定原则 a、含义:所谓职权法定原则,就是指任何行政职权的来源与作用都必须具有明确的法定依据,否 则越权无效,要受到法律追究,承担法律责任。 b、内涵:①行政职权来源于法; ②行政职权受制于法; ③越权无效,并应承担法律责任。 B、法律优先原则 含义:即法律相对于行政权的优越地位,以法律指导行政,行政作用与法律抵触者无效。 C、法律保留 含义:法律保留,是指在国家法律秩序范围内,某些事项必须专属于立法者规范,行政机关不得代为规定。 法律保留原则严格区分国家立法权和行政立法权。 二、信赖保护原则 1、含义:信赖保护原则是诚信原则在行政法中的运用,是指当行政相对人对行政行为形成值得保护的信赖时, 行政主体不得随意撤销或者废止该行为,否则必须合理补偿行政相对人信赖该行为有效存续而获得的 利益。

行政法学读书笔记

行政法学读书笔记 【篇一:行政法学读书笔记】 《行政法学》读后感 一、选择这本书的理由 第五章以行政法律责任命名,在本书的第十五章以国家赔偿制度命名。这两章是比较突出从行政过程中行政主体的责任、以及行政主 体对行政相对人造成伤害后需要承担的责任的角度入手,对理解整 个行政法的初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我在通过学习行政法这门课程、阅读这本书籍之后结合个人工作经验的一点感触和理解,有不当之处,请老师予以批评和纠正。 二、感受之一:法的本质的精神包括平等、自愿、自主、自由、契 约乃至法制。 第一次重大的启发在于我对什么是法以及为什么要创制法这一问题 的思考。法的探源绝对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过程,关于法也有很多令 人神往和崇尚的故事。苏格拉底临刑前有朋友曾想劝说和帮助他越 狱出走,苏格拉底认为这是违反公民对城邦和法律的责任和义务的。出于对法的尊重选择了对最后的牺牲。也有人讲法的缘由归结为博弈,认为是公民与国家权力的一种博弈,在一个国家的法的创制中,想必必是凝结了平等、自愿、自主、自由、契约乃至法制等思想在 里面。①譬如,对于平等,民主为其提供保证。只有在一个民主的 法治体制内,才能为全体公民提供一个平等地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 的权力机制,保证公民在立法上和司法上一律平等的法律地位,实 现平等权利。②对于自愿,民主可以为公民提供自愿字表达自己的 志愿和意志的机会,自愿地从事在法律规定和允许的范围内作为和 不作为的事项,免受外力的强迫以逼使公民自己去干所不愿干的事情。③对于自主,一个体现民主化原则的法律体制可以最大限度地 发现公民以及法人的自主性,充分行使其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 主发展等自主权,使公民和法人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这一点对于 处于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各类企业事业等市场主体尤其显 得格外重要,充分实现的自主性也是市场经济的要义之一。④对于 自由,民主机制本身便意味着将公民行使自由权利提供保证。没有 民主,便没有自由。没有民主机制的确认和保障,一切自由权利便 要落空。与民主相对应的专制,只能扼杀和窒息自由。⑤对于契约,它天然地就是民主、平等、自主、自愿等的产物。契约是意志自由

完整版行政法复习提纲

完整版行政法复习提纲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一.行政法的概念和特点(一)概念:行政法,指调整在公共行政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配置、规范行政权和确认、保障公民等一方权益为核心来规定各方主体之间 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之总称。 (二)特点: 1、形式特点:①无统一完整的实体法典②由效力层次不同的法律规范构成 2、内容特点:①调整领域宽泛,内容丰富 ②行政法融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于一体 ③富有变动性 二.行政法的正式渊源: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 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6、规章 7、国际条约与协定 8、法律解释 9、党政联合文件(行政机关与执政党等联合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行政法律关系,指行政法对在实现公共行政职能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加以调整后,所形成的行政主体之间以及行政主体与其他各方 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特征:1、主体的恒定性与不可转换性

2、单方意志性 3、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 4、国家权力具有不可处分性 5、个体权利的行使具有有限性 6、设定的灵活性与及时性 7、救济形式的多样性 四.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包括行政主体、行政公务人员、行政相对人、行政监督主体。 五.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内容(会判断、选择,不用背)书P48-57 1、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原则 2、依法行政原则 3、正当程序原则 4、行政效益原则 六.会判断XX是否是行政主体。 行政主体→→1、是组织; 2、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使行政权; 3、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行使行政权; 4、独立承担责任

行政法学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 一、为什么要有行政法? 行政的本质决定要有行政法。 行政:国家行政机关运用公共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的活动。 本质:是运用权力的活动。 权力:可以强制他人服从的力量。 权力两重性:一方面行善;一方面作恶。 “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败”。 二、行政的特征 1、与立法权相比:对公民的影响,立法权是间接的;行政权是直接的。 2、与司法权相比:对公民的影响,司法权是被动的;行政权是主动的。 3、具有广泛性。“从摇蓝到坟墓”。 三、什么是行政法? 行政法:所有调整行政活动的法律规的总称 主要规行使权力的组织、行使权力的活动以及对权力行使后果的补救。其目的在于实现依法行政,建立行政法律秩序。 四、行政法的特点 (一)、形式上的特点: 1、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2、行政法规数量多。 (二)、容上的特点: 1、行政法容广泛。 2、行政法规易于变动。 3、实体性规与程序性规交织在一起。 五、行政法关系:是指经过行政法调整之后、具备了权利义务容的社会关系。 1、行政法调整的是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 2、行政法关系是由行政法调整而形成的。 3、行政法关系具有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容。 (一)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经过行政法调整之后,具备了权利义务容的行政管理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容。

主体: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 行政法律关系的的特征: 1、一方是行政主体; 2、具有非对等性; 3、主体的权利义务一般是法定的; 4、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利义务是重合的; 5、发生行政争议一般行政先行处理,司法程序是最终的解决争议机制。 (二)行政监督法律关系 六、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 行政法治原则包括: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和行政应急性原则。(一)行政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具体容: 1、行政职权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 2、行政职权必须依据法律行使,不得。 3、行政授权、行政委托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要旨。 法律优先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必须遵循现行法律不得违反。 法律保留原则:积极地要求行政活动必须具有法律依据。“法无明文规定即禁止。”(二)行政合理性原则 1、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的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 2、具体容:(1)行政行为应符合立法目的;(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 上,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3)平等适用法律规,不得对相同事实给 予不同对待;(4)符合自然规律;(5)符合社会道德。 3、子原则:比例原则;行政公开原则、行政公正原则、信赖保护原则、尊重和保障 人权原则。 第二章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一、行政主体 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 行政主体与相关概念 (一)、行政主体与行政法主体、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二)、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