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民主监督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民主监督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民主监督

马宝成

[摘要]

在农村基层民主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在民主监督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等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这为今后加强民主监督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但是,与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要求相比,民主监督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加强基本制度建设、规范监督主体、健全监督程序、处理好监督机构与其它村级组织的关系等措施加强民主监督,使之成为农村基层民主新的生长点。

[关键词]

基层民主;民主监督;村务公开

[中图分类号]D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314(2011)06-0023-05 农村基层民主是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迄今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所取得的成就曾经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但是,时至今日,农村基层民主仍然不能摆脱诸多困境,诸如村委会选举“乱象”、“两委”关系紧张、村干部贪污腐败侵害村民利益、因利益矛盾导致的村庄暴力等等。这些困境使人们对农村基层民主产生了疑问,也使一些关注农村基层民主未来的人们深感焦虑甚至悲观。要破解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困境,除了继续做好村委会的民主选举外,我们还要在基层民主的其他方面寻求良策。其中,民主监督就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政策选择,加强民主监督可以成为农村基层民主的一个重要生长点。

一、民主监督是农村基层民主的内在要求

1.从理论上看,民主监督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在如何理解民主这个问题上,我们还存在一些偏颇和误区。比较突出的就是把民主简单化为选举。其实,选举仅是民主的开端,更多、更重要的内容则是监督制约。政治学的基本理论认为,现代民主不仅仅是选举民主,更主要的是监督与制约。现代政府(代议制政府)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法定的权力界限,如立法机关的活动必须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如集会、开会、听证、公开表决、质询等制度以及议案提出、审议、表决及公布等程序。行政机关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权限范围内活动,不能对社会领域、市场领域进行过度的甚至无节制的干预。“间接民主在很大程度上则是一种对权力的限制和监督体系。”[1]从这一意义上说,现代民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针对权力的限制和监督体系。

在笔者看来,村委会直接选举是农村基层民主的充分必要条件,在满足了这一条件之后,农村基层民主的核心问题就是是民主监督问题。因为村委会直接选举只是短暂的,而日常村务管理却是长期的、不能停顿的。对于具体的村民个体来说,直接选举仅仅是投票那一瞬间的事情,而对选举产生的村委会的监督则是每时每刻都进行。因此,农村基层民主的绩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主监督的效果如何。如果农村基层民主仅仅是初步实现了民主选举,而与之相配套的民主监督还没有实现的话,这种基层民主就不是真正的民主。

纵观我国农村基层民主的30多年发展历程,由于对直接选举产生的农村基层干部缺乏必要的、有效的监督,背离甚至侵害农民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调研发现,许多地方“四个民主”发展不均衡,只重视民主选举环节,忽视了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有的地方选举时,省、市、县、乡都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每个村都有五六名包村干部驻村指导以保证选举顺利进行,但在指导村民行使其他民主权利时,重视程度明显不够,致使村民的民主管理、

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权很难落实;有的地方对村干部缺乏有效监督,因财务不公开、决策不民主、管理无规章引发的村民上访事件不断发生。[2]

2.从现实上看,加强民主监督是实现当前农村治理的要求。当前,随着党和政府一系列惠农政策不断强化,政府的惠农补贴越来越多,如何把这些惠农政策真正公平合理地落实到每个农民手中,是大家越来越关心这个问题。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土地征用、土地流转使得农村土地的价值越来越高,直接关系到村每个农民的切身利益。对此,必须通过有效的民主监督来保证村庄公共利益的合理公正的分配。否则,就可能会出现村庄腐败。事实上,由于民主监督缺失导致的农村干部腐败问题在很多地方都程度不同地存在,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典型案例,有些案例让人触目惊心。

比如,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在山东临沂市召开的第11届全国村长论坛演变成近似豪车展。论坛的奔驰、宝马、劳斯莱斯、雷克萨斯等豪车随处可见,车牌号则有“888”、“666”、“777”、“999”。“这不是车展,却比车展更牛。”[3]

再如广东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子荣,涉嫌挪用村集体资金2370万元。近期又爆出安徽合肥市庐阳区一社区党总支书记——被称为“安徽村官第一贪”的刘怀寅,在2001-2008年期间贪污受贿近千万元。据统计,近年来查处的农村基层干部违纪案件占案件总数的55%以上,纪检监察机关受理反映乡科级及以下基层干部的信访举报,占信访总量的70%以上。[4] 从全国范围看,近年来,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依然严峻,亟待解决的问题仍然很多。2010年初,时任中纪委副书记张毅同志对此作了以下概括:(1)农村基层违纪违法案件持续多发、数量居高不下。一是绝对数量上升,二是处分农村党员干部人数占全国处分总人数的比例上升。(2)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作风

问题十分突出。不作为、以权谋私、拉票贿选、决策不民主、作风简单粗暴的问题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3)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还比较严重。一是侵害农民土地权益问题,主要表现在土地承包和土地征用两个方面。二是村级财务管理混乱问题。一些村干部随意签批、随意列支、挪用私存公款等问题突出,白条入账现象屡见不鲜。一些村集体资产家底不清、产权不明,侵占、低价承包和变卖、随意改变权属或无偿占用集体资产资源。三是侵犯村民民主选举权利问题。一些地方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宗教、宗族势力干扰和操纵选举、拉票贿选等问题严重。四是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在惠农补贴发放、支农资金和项目管理使用中的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贪污私分、低效浪费问题时有发生。等等。[5]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思:按理说,这些村干部都是经过合法的程序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但是,为什么会出现侵害村民利益的问题呢?这与我们目前村级治理过程中的民主监督的缺失有直接关系。民主监督在农村基层民主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村民对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监督流于形式,甚至形同虚设。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通过强化民主监督来保证村庄的公共利益能够真正惠及每个成员,是农村治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当前加强民主监督的主要探索

我们在加强民主监督方面的有益探索,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

1.民主监督的制度创新。民主监督的制度创新主要表现为关于民主监督的一系列制度规定的制定。在推进基层民主最初,我们就把村务公开制度作为农村基层民主的一项主要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进。1998年颁布的《村委会组织法》对村务公开制度做了规定,各个省份在本地的有关村民自治的地方性法规中大都对村务公开制度作了规定。

2004年6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制度的意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依靠人民群众,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村委会组织法》,该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村应当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同时明确,“村民委员会成员及其近亲属不得担任村务监督机构成员。村务监督机构成员向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可以列席村民委员会会议。”2011年5月24日中央出台《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对当前农村中存在的腐败问题有着明确而清晰的认识,提出了不准非法侵占土地、不准挪用惠农资金、不准吃拿卡要、不准大操大办等40多个不准,基本上囊括了当前农村群众对基层干部意见最大的所有问题。

上述民主监督的制度创新,是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推动农村基层民主重要的制度条件。

2.民主监督的组织创新。民主监督的组织创新主要表现为民主监督机构的多元化,如村民代表会议民主监督功能的拓展、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普遍推行以及联户代表制度的初步建立等。

(1)村民代表会议民主监督功能的拓展。在许多村庄,村民代表会议的功能逐步从民主决策拓展到村务监督方面,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青县、江苏省太仓市等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通过每年听取和审议村委会工作报告和村干部述职报告、评议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成员等方式,加大对村支部和村委会干部的监督。天津市武清区于1999年在全区推行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内设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监督小组,其成员由全体村民代表在与“两委“班子无

直系亲属关系的村民直接选举的代表中推选产生,民主理财小组重点对财务预算和收支进行审核,实施”两笔、一章、一把关、一公开“制度。村民代表会议每年听取和审议村委会的工作报告和村干部的述职报告,对“两委”班子成员进行评议,评议结果与村干部的使用和工资直接挂钩。2003年以来,武清区共有10余名党支部成员、10余名村委会成员因评议不合格被依法依规解除了职务。

这些创新表明,通过介入村级权力互动,村民代表会议正在成为乡村公共权力动作中重要的平衡性力量。在乡村治理的日常事务中,他们可以站在村庄和村民立场上,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形成的制衡态势,代表村民利益和村庄公共利益;在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他们可利用其对村民的动员能力和广泛的村外联系,形成对村级权力运行的各种监督。一些地方的村民代表会议在处理村级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充分表现出其在乡村利益格局和权力格局中的重要作用,保护了村民的利益。[6]这些都表明,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是村庄内部权力结构中的重要力量,可以对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进行监督制约。

(2)村务监督委员会普遍推行。2004年6月浙江省武义县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其成员从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及其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以外的村民代表中产生。主要职能是:对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村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实行监督;列席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村务会议;对村财务公开清单和报账前的凭证进行审核;建议村委会就有关问题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不按村务管理制度作出的决定或决策提出废止建议,村委会须就具体事项提交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参与街道党委对村干部的年终述职考评;根据多数村民与村民代表的意见,对不称职的村委会成员提出罢免意见。[7]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武义县随后在全县范围内推行这一制度。

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绝大多数省份都普遍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例如浙江,2011年浙江省村务监督委员会首次与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和经济合作社完成了同步换届。全省已有99.98%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完成换届工作。[8]再如,北京市于2011年6月发布了《关于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的意见(试行)》,规定村务监督委员会将负责监督村村级重大事项、村级财务收支等7个方面,可受理村民投诉,并督促村民委员会整改。并要求2011年底前,全市3943个村将全部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9]又如,山东省委、省政府于2011年6月出台《关于在全省农村实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将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推行纳入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整体工作中,年底前在全省所有建制村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10]

(3)一些农村开始实行联户代表制度。河南中牟县白沙镇率先实行家庭联户代表制度,由每个农户推选一个家庭代表,10个家庭代表推选一个联户代表。联户代表与村民组长一起组成组委会;联户代表中,再按10∶1的比例选举出监督委员会。组委会由村民组长为召集人,对村民组的财务收支、款物发放、土地分包转让等事务进行民主决策和监督。每月一次的联户代表会议由全村联户代表、村组干部、包村干部等共同召开,是村里的最高权力机构,对村内重大事务进行表决。村民监督委员会是联户代表会议的常设机构,对村委会进行监督,监委会主任轮值担任,每人一个月,村级账目须经监委会审批盖章方能入账。该制度使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得到细化,增强了可操作性,使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由虚变实,使村民的诉求得到充分表达。经过多年的尝试和不断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1]村务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民因村务问题“上访”的情况逐步减少。

3.民主监督的内容创新。以上这些主要探索为农村民主监督的扩展和深化提供了制度依据和组织基础。尽管民主监督的形式不同,但这些主要做法体现出来

的民主监督的范围和具体内容大体是一致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财务收支,计划生育罚没款使用,农民负担,电费收缴,土地征用和宅基地划分,救灾款物和奖售物资发放,经济项目承包,村干部责任目标,等等。这些举措涉及到村庄的日常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等大的方面,与村民的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

三、加强民主监督是农村基层民主的重要生长点

与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要求相比,民主监督仍然存在一些不能适应农村治理的问题。

第一,村务公开的形式主义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公开不及时。不少村庄的村务公开没有按照规定及时更新,有的地方公开的信息甚至是几年前的。二是公开内容不真实。如在财务收支方面把一些表面的数据公开出来,具体的收支项目却不公开。有时候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就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缺乏真实性。使得村务公开制度不能发挥应有的民主监督作用。

第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监督功能还未充分体现。一是一些地方村民代表产生的方式极不规范,不少代表未经严格的选举程序。有的代表甚至直接由村干部指定,致使村民代表直接听命于村干部。二是村民代表开会走形式。很多时候村民代表会议连基本的代表人数都达不到,即使勉强凑齐人数也是走形式,村民很难表达自己的真实意见,村民代表会议成了举手会,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第三,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一是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独立性问题。在一些地方,村务监督委员会并未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规定执行,一人兼任村支部委员、村委会成员和村务监督委员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使得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独立性大打折扣,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民主监督的成效。二是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成员不按选举程序产生。原因是:没有法律依据来保证必

须通过村民大会选举产生。特别是一些“空壳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已经外出打工,村务监督委员会面临无人可选、无人原选的困境。三是由于受到村级财务状况的影响,在一些村级财务困难的村庄,村务监督委员的工资补贴没保证,难以正常发挥作用,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要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使民主监督成为农村基层民主的新的生长点。

1.规范民主监督主体。首先,要规范民主监督主体的产生程序。一是掌握好比例。村民代表和村务监督委员由村民小组民主推荐产生,一般每10-15户推荐1名为宜,一个村民小组应不少于3名,一个村的村民代表和村务监督委员的一般宜在40-60人之间。二是坚持条件。选举产生的村民代表和村务监督委员的应具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和参政议政能力,能够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热爱集体,关心群众,在群众中有一定影响、较高威信。三是严格程序。各村在选举村民代表和村务监督委员时,要广泛发扬民主,经充分酝酿、民主协商,由村民直接选举,得票过半数方能当选。其次,要完善民主监督主体结构。对村民代表和村务监督委员的年龄、性别、文化、职业、宗教、政治面貌等方面提出适当要求,能代表不同群众的利益,尽量做到人员结构合理。针对目前代表年龄老化、性别比例失调等情况,对这些方面要作出刚性规定,代表中35岁以下年轻人应不少于30%,女性代表应不少于20%。再次,要经常对村民代表和村务监督委员进行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政策法规素质,为他们参政议政提供条件。

2.健全民主监督程序。首先,建立明确的议事规则。第一,明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监督委员会议事的内容范围,主要包括:财务收支、“一事一议”款项收取、生产经营、农田水利建设、计划生育、宅基地安排、社会保障和其它关系村民重大利益的事项等。第二,明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职能。

对村务、财务进行监督;根据村级管理的需要,制定村规民约和相关制度。其次,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民主监督程序。在具体运作上,对如何运作要提出统一要求和操作步骤。一是开好预备会,村委会根据党支部的意见,研究确定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议事内容、议程、时间和地点等事项。二是下发会议通知,一般应在3天前预告会议主题、内容,提出相应的要求,为村民代表和村务监督委员联系村民、征求意见留有余地。三是正式召开会议时,会议的主持、讨论、表决等环节都要按规定安排和进行。四是公开会议有关事项,通过村务公开栏、有线广播等形式向全体村民公。

3.正确处理民主监督机构外部关系。所谓外部关系主要是指民主监督机构与其它村级组织的关系,主要包括与村民会议、村委会以及村党支部的关系。第一,处理好民主监督机构与村民会议的关系。村民代表会议与村民会议之间的关系只是委托关系,村民代表会议行使的职责必须经过村民会议授权,对村民会议负责。关乎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村规民约的修改和订立、村委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的选举和罢免等还是只有村民会议才有决策和选举权。第二,处理好民主监督机构与村委会的关系。村委会与村民代表会议的关系相当于村委会与村民会议的关系一样。村委会要向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村民代表会议由村委会召集并主持。在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范围内的关乎村民利益的问题,村委会要提请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民代表会议作出的决定,则由村委会组织实施。他们之间一个是决策权利机关,一个是执行机关,应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第三,处理好村务监督委员会与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关系,新修订的《村委会组织法》没有对这个关键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对此,建议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与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关系,使村务监督委员会在开展民主监督的工作时能够有法可依,真正发挥民主监督的功能。第四,切实保证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独立性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必须由村民大会

选举产生,无真正的民选则无真正的民主;二是必须抓住村务公开这个重点,无真正的公开则无真正的监督;三是必须坚持不兼任”两委会“成员原则,无真正的异体监督则无真正的有效监督。[12]

4.加强民主监督基本制度建设。要从法律上明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是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要从法律上肯定家庭联户代表制度这一民主监督创新,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这一行之有效的民主监督形式。同时,从法律上明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家庭联户代表制度的一些具体事项,如代表产生、监督程序、监督范围等这些基本问题。使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家庭联户代表制度在发挥民主监督作用过程中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萨托利.民主新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283.

[2]王亦君,崔丽,村组法提出行政村增设村务监督机构[J].中国青年报,2009-12-23.

[3]陈浩杰.全国“村长”论坛豪车云集[J].半岛都市报,2011.10.24.

[4]曹许明,关于基层民主的建议

[J]https://www.doczj.com/doc/a818756047.html,/NewsInfo.asp?NewsID=201917,2011-3-12.

[5]张毅.关于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和任务[J].行政管理改革,2011(3).

[6]马宝成.乡村治理结构与治理绩效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2).

[7]包雅钧.从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看和谐村庄的构建[J].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案例研究报告(2005-200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叶海.浙江99.98%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已完成换届[J].浙江在线,

2011-6-25.

[9]陈荞.北京3943村将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由村民推选[J].京华时报,2011-6-11.

[10]李亮科.山东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J].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6-19.

[11]朱麦囤.基层民主的力量[J].半月谈,2010(20).

[12]李永忠,村级“纪委”:村务监委会是否可行?http:

//https://www.doczj.com/doc/a818756047.html,/NewsInfo.asp?NewsID=207211.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浅谈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可靠保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要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扩大村民自治范围,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这对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和完善基层民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对某县部分行政村调查的情况,就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作一初步探讨。 一、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关规定,建立村级规范化管理制度为主的民主制度以来,该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收到了显著成效,民主选举逐步规范,民主管理基本成为村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自觉行动。但是,在该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是侵权事件时有发生。如有的村换届选举后,原班子不交帐,新班子履行不了职责。有的乡镇干部随便以“停职”、“晾在一边”等形式,不是通过村民会议决定,而是用行政手段变相撤换村委会干部,这些做法明显地违反了法律规定,侵犯了村民民主选举和民主决策的权利; 二是不按规定召开村民会议。20%的村以难以召开村民会议为由,长期不开村民会议。法律规定必须由村民会议决定的事项,未经村民会议授权就由村民代表会议作出决定。更有个别村干脆由村干部和驻村公务员商量拍板。这些村自觉不自觉地以间接民主代替了直接民主或者丢弃了民主,严重违背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立法宗旨,村民意见极大; 三是村务公开欠真实。25%的村村务管理混乱,既不让村民参与管理财务,也不向村民公布财务收支情况。公开的是无关紧要的内容,村民想知道的和村干部不想公开的部分仍然不公开,随意性大,没有达到村务公开的目的。这些做法使村民对村委会和村干部失去了信心,挫伤了村民民主管理村级事务的热情; 四是村委会和村内事务得不到有效监督。28%的村委会及村委会干部长时间内既不向村民会议报告工作,也不接受村民评议。对村民提出的有关产业结构调整、村办公益福利事业的处理及村务公开中的意见和建议,村委会办得了的拖着不力,办不了的也不向村民作出解释说明,特别是实行村财乡(镇)管后,使村民失去了直接管理和监督村级财务的权利,村委会得不到有效监督,这些村的民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调查问卷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调查问卷 调查时间:调查地点: 要在您的选项后面“□”内打“√”。 请您如实填写。谢谢您的合作。 *您的性别:1)男□ 2)女□ *您的年龄:岁 *您的政治面貌是: 1)中共党员□ 2)民主党派□ 3)共青团员□ 4)群众□ *您受教育的程度是: 1)未受教育□ 2)小学文化□ 3)初中文化□ 4)高中专文化□ 5)大专及以上文化□ *您的身份是: 1)村干部□ 2)群众□ *假如您是村干部,您的职位是: 下面调查项中,在您认为的选项后面“□”内打“√”。 1、您了解《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吗? 1)非常了解□ 2)一般了解□ 3)不太了解□ 4)不知道□ 2、您愿意参加村委会选举吗? 1)愿意□ 2)不愿意□ 3)无所谓□ 3、您为什么参加村委会选举? 1)我想选一个能代表村民利益的人□2)我对村里事务很关心□ 3)它是我的一项政治权利□4)其他□ 4、如果由村民推荐您当村长(村委会主任)候选人,您的态度是: 1)我很愿意当□ 2)想当候选人,但怕当不上□ 3)不愿意□ 4)无所谓□5、您被推荐为候选人后,最担心的是:1)选举中不能被平等对待□ 2)自己能力不够□ 3)选不上影响自己形象□ 4)得罪村干部□ 5)无所谓□ 6、您是如何来选择村长的? 1)根据当时的简要了解,做出选择□ 2)根据事先对候选人的充分了解,认真选择信得过的人□3)选择亲戚、朋友、熟人等有交情的人□ 4)先问问别人选谁,才作决定□ 5)按照姓氏笔画,做出选择□ 6)哪个名字好听,做出选择□ 7)谁给的好处多我选谁□ 8)无所谓□ 7、您认为影响农村民主选举的主要因素是: 1)宗族势力的影响□ 2)群众民主意识不强,热情不高□ 3)有钱人的操 弄□ 4)上级组织和政府的干预□ 5)黑社会势力的介入□ 6)其他原因□ 8、您觉得本村的重大事情应该由谁来决定? 1)村委会和村干部□ 2)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 3)无所谓□ 4)不知 道□ 9、您是否被邀请参加村里重大事情的决策? 1)偶尔被邀请□ 2)经常被邀请□ 3)从未被邀请□ 10、如果被邀请参加村里重大问题的决策,您愿意去吗? 1)非常愿意□ 2)愿意□ 3)不太愿意□ 4)不愿意□ 11、您认为村子应由谁来管理? 1)村党支部或村委会□ 2)村干部□ 3)村民自己□ 4)无所谓□ 5)不知道□ 12、若由村民自己管理,您认为村民能管理好村子吗? 1)能□ 2)不能□ 3)不知道□ 13、您村有没有召开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 1)有,偶尔开□ 2)定期开□ 3)没有□ 4)不清楚□ 14、召开村民大会的原因是: 1)讨论村中大事□ 2)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方针□3)进行选举动员□ 4)其 他□ 15、您是否愿意参加村民代表大会? 1)愿意□ 2)不愿意□ 3)无所谓□ 16、您参加村民代表大会的原因是 1)想了解大会内容,关心村内事务□2)因为农闲,去凑热闹□ 3)去和同村人聊天□ 4)其他□ 17、您不愿意参加村民代表大会的原因是: 1)耽误我的工作,浪费时间□ 2)会议只是形式,没什么意义□ 3)会议和我没关 系□ 4)会议开不开都一样□ 5)时间冲突,不能去□

社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工作总结

社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工作总结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1X年以来,我社区党内基层民主工作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七届六中、七中全会精神,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重点,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为"全域建设中国幸福家园"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为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加强组织领导,集中学习 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我社区在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工作上始终坚持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一)积极组织领导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时刻牢记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切实保证政令畅通。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二)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群众路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做到了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 (三)积极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

用的原则。坚持社区干部集中学习与党员干部个人自学、网络学习相结合,利用每月例会和业余时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所必需的知识、推进"两个加快"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继续加强了业务知识的学习,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在加强自我学习的同时,局机关还按时参加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各种培训、讲坛等,按季度进行学习。学习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的方式进行,确保了学习内容的完整和学习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注重宣传,营造氛围 在强力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完善的同时,还进一步做好了宣传工作,深入推进党务公开。按照"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都最大限度地予以公开"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党务公开的范围,提高了党务公开的质量。 通过标语、宣传栏、黑板报、工作简报,专栏等各种宣传手段,大张旗鼓地宣传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内容要求。 三、创新工作机制,丰富活动载体 (一)注重领导带头,切实转变政风。一是社区党员带头参加学习;二是带头深入基层。注重以民为本,切实转变行风。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树立以民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贯彻落实到各自的工作实践中。 (二)创新党建工作,做好党内民主。按照街道党工委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部署和要求,我社区党建工作以"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幸福家园"为主题,以创建"党员先锋号"为抓手,以建设"五好四强"党组织为目标,在党员干部中努力营造"学先进、争先进、创一流、作示范"的浓厚氛围。 四、取得成效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民主政治实践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面临着大量的制约因素,发展基层民主的唯一途径就是要找到克服这些制约因素的办法,这是一个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既是关系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关键所在。但从现实基层民主建设实践来看,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及村民自治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大量制约民主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分析研究现实存在的制约因素、探讨农村基层民主发展途径是现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1.1 来自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制约因素 民主的发展水平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民主化的程度、方式,往往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美国学者科恩曾说:“使公民体力情况恶化并迫使他们主要或完全关心自己或家庭生存问题的经济条件是不可能产生有生气的民主的”。经过改革开放20年来的发展,我国城乡总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不断得到改善。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大多数地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有的农民尚未脱贫,解决温饱仍是他们的头等大事。迫于无奈,大多数人选择外出打工挣钱,成为流动的劳动力。这些农民所关心的首先是生计问题,他们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参与政治活动。我国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且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是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2 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低的制约因素 我们这里讲的知识文化是指受过学校教育或其他专门教育才具备的文化修养。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者占相当大的比重。列宁指出:“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弱智者是没有民主能力的,无知者的民主能力要大打折扣。我国农村现阶段较低的知识文化水平是基层民主建设的一个极其不利的因素。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基层民主要求农民具有相应的科学知识文化水平。在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利时,村民要独立思考、独力判断、独立发表意见;要参与讨论,提出建性的批评与建议;要审查账目、审核问题、阅读讨论材料。文盲是无法做到这些的。文化程度低的人往往目光短浅,思维狭隘,思考方法简单,遇事蛮干,不讲科学。由于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农民的民主意识淡薄,不能理解民主的意义和作用,也无法正确履行自己的民主权利。 1.3 来自守旧的思想观念的制约因素 这里讲的守旧思想观念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指基层党政机关领导及其工作人员没有更新思想。部分领导在基层民主实践中怎么省事就怎么搞,选举时,代填、代投选票、草草了事就属“正常”之事了;二是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思想守旧。“权大于法”、“人治大于法治”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当选之后,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官”了,官本位思想日益突出。民主意识不强,未形成民主作风;三是广大群众仍受传统思想制约。封建的皇权主义、忠君思想还影响着人们。面对“我的话就是法”、“个人说了算”的现象,基层群众虽然强烈不满,但多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息事宁人的态度或者干脆忍气吞声。 1.4 来自政治体系运作的制约因素 政治体系运作的弊端主要是其公开性、透明度不够。列宁曾指出完全的公开性是广泛民主的必要条件之一,“没有公开性而谈民主是可笑的”。现阶段我国农村大多数地方基层民主实践中政治体系运作的公开性是不够的。就选举来说,按有关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及人大代表在提名和选举过程中都应充分让选民知情,应公开投票,公开唱票,当场公布选举结果。有些地方甚至不公开唱票,只由所谓的主要负责人宣布一下确定的结果。这就使选举列于形式,到关键时候采取“暗箱操作”。正因为这种违犯选举法的“暗箱操作”才使背地里跑官要官、行贿受贿有了可乘之机。再者,地方政府及其村委会的活动情况不够公开,导致群众

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与途径

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与途径 摘要:本文将从基层民主的相关概念入手,探索基层民主建设所存在的巨大意义,并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基层民主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发掘,来探索基层民主建设的更好途径。 关键字:基层民主建设意义途径 引言 基层民主作为我国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形式,在对基层人民进行自我管理、直接参与集体事务和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他是一种最为直接的民主,最细化的民主。 一、相关概念要述 民主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是相对于专治存在的。民主的本质就是一种人民权力至上的体制,它讲求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实现国家的管理。具体到我国来讲,就是指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它保障着我国人民的自由;而基层民主则是民主的一种派生物,其实质上也是民主。但是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民主不同的是,基层民主的范围,只限定在基层。目前,在我国有两种形式的基层民主存在:一种是村民自制的民主,一种是城市居民自制的民主。其中村民自制的民主形式主要是以村民委员会的形式存在;而城市居民自制的民主形式则是以居民委员会的形式存在。但是,不论是村民委员会还是居民委员会,它与政府实行的民主是有区别的,它们都属于基层人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民间自治组织,而非一级政府。 二、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 (一)基层民主的建设,有利于保障人民权利并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它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本质区别就在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我国是个人口大国,拥有13亿多的人口,且地域广博,地区差异明显,不利于全国性直接民主的开展,只能通过选举人民代表和举行人民代表大会的形式来表达人们的意愿。基层民主的建设,以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实体形式存在,是广大基层民众直接参与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务的一种有效形式,这种形式的基层民主的建设极大程度的弥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直接民主不完善的缺陷,最大程度的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另外,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各自区域内的村民或居民直接选举产生,代表各自区域内村民或居民的利益,为这些村民或居民办事。基层民众则可以通过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来管理医疗、户籍、入学、入党等一系列自身事务,还可以将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反映到这些自治委员会,并要求其解决困难。这样,就能将人民的民主权利细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使得人民的权利有了最为现实的保障。 (二)基层民主的建设,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基层民主事业建设好,切实保障人民的各方面利益,可以有效的降低社会

关于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力度,农村基层民主、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制度等到大力推进,尤其是今年实施的“民主议政日”、“四日合一”等制度和措施,进一步确保了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根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笔者对大信镇各村庄进行了走访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真实状况,分析存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多年来,经过大信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对大信镇的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调研中看到,我镇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仍然存在着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地方。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取得的可喜进展 从调研的情况看,我镇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全面加强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村干部及广大村民的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通过民主法治建设,带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民主选举在农村基层普遍开展,村民的民主意识日趋成熟。一是民主选举产生村党支部。各村均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实行“两推一选”办法,选举产生村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全镇95%的村党支部都能顺利完成换届选举任务。二是海选产生村民委员会。各村根据村委会组织法、《山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规定,实行无记名选举的办法选举村委会。在选举村委会过程中,坚持选举程序公开、选举办法公开、选举结果公开,最大程度地保障选举的民主性,切实维护选民的合法权益,全镇村委会选举村民参选率达98%以上。这种直接的民主选举,标志着村民民主意识正在逐步提高。 (二)民主决策在农村基层普遍得到贯彻,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明显增强。实行民主决策,是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从调查走访的情况来看,全镇32个村庄,普遍实行了民主决策,程序也比较规范。村里重大的村务,一般都实行“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按照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的程序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行民主决策,如村建设规划、经济发展、道路水利等公益事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改进工作机制推动基层民主 --鄂尔多斯杭锦旗伊和乌素苏木党委书记敖特更吉日嘎拉 党的十五大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对农村牧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创造性的做好工作,努力开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局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表明,我们要建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和谐发展的新的农村牧区社会。其中,“管理民主”体现了对农村牧区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是增强基层政权和自治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手段。必须全面推进村民自治,把村民自治事业不断推向深入,从而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取得实效。 下面我结合我旗、我苏木实际情况,就嘎查村民主政治建设谈点个人看法,不妥之处请导师和领导们批评指正。 一、当前嘎查村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嘎查村干部素质偏低,年龄偏大,工作方法落后,领导能力不强。一是工作方法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部分村干部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对相关的政策、规章制度学习不够,平时也不注重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习惯凭经验、凭威信做工作,致使

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时,没有新办法可用。二是履职所需知识不足。多数村干部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岗位需要的政策、法律、经济等知识欠缺,部分政策掌握不准,法律意识淡薄,缺乏领导能力。 2、政策宣传不到位,缺少村民对话平台。目前对涉及到农民自身利益的政策、文件在农村基层贯彻的面不广,普遍存在着不具体、不透明的现象,出台的政策不能通过村级组织深入宣传到户,村民知之甚少。由于群众对政策的不了解,加之有些村干部对政策一知半解,使有关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3、制度不完善,缺乏村民参与基础。村级制度建设中存在两个缺陷:一是缺乏针对性。村里按照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制度不加区别直接套用,而不是根据本村实际或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制定制度。二是缺乏群众性。制定的村民自治章程与村规民约缺少村民的参与,缺乏群众基础,所以它在贯彻实施中就得不到村民的认同,执行不力,约束力极差。 4、公开重形式,欠缺村民关注之事。虽然各村公开的内容、格式、时间、要求,都按照统一布置的表式进行了公布,但在公开的内容上还缺少三个方面:一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政策文件;二是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事项;三是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 二、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几点思考 1、切实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把村务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村务公开的实质,就是增强村务管理的透明度,让农牧民群众对村级事务真正享有知情权、决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的问题及建议

2011年1月 学 术 交 流 Jan.,2011总第202期 第1期 A cade m ic Exchange Ser i a lNo .202 No .1 [收稿日期]2010-10-20 [作者简介]蔺波(1963-),男,黑龙江黑河人,博士研究生,黑河市人民政府秘书长,从事政治学研究。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的问题及建议 蔺 波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130012)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 过程中出现了干部文化程度偏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基层政权组织权威下降、农村基层政权 组织职能不清以及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滞后等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制约着农 村基层民主政权的建设,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难以协调发展,相关机制不够 健全使得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难以保证。为此,我们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切实解决农村 基层民主政权建设的体制问题;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权组织整合建设,完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体 系;加强基层干部能力建设,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偏低的问题;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 设,切实解决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的机制问题。 [关键词]农村;基层民主政权;政权建设 [中图分类号]D 6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1)01-0067-04 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作为执政之基与力量之源是我们党始终关注并着力建设的重大基础工程之 一。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在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问题,大力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特产税以及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积极开展农村扶贫减困工作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城乡统筹,着力改善民生,使得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但是,由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的主题与任务、内容与形式都发生了重要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夯实我们党执政之基。 一、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制约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权的建设与发展,集中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干部文化程度偏低,不注重加强自身学习、自我修养与自我提高。他们有的不注意学习现代市场经济以及民主管理的基本经验与规律,仍然一味地按照经验与常识处理农村经济社会问题,缺乏与时俱进的能力与导水平;有的 民主意识不强,家长制作风比较严重,不善于调查研究 [1] ,掌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仍然沿用过去的思路解决现实问题;有的基层干部不注意自身的言行,在与公众、媒体以及村民对话与交流过程中,尤其在处理各种突发性事件过程中缺乏组织性与纪律性,缺乏群众工作的经验,更缺乏应对各类群体性事件的能力与本领,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制约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权的建设。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工作,实行了 两免一补 政策,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工作,在十六届

(心得体会范文)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党在基层执政地位的基础。近几年来,____(省、市、区、县)顺应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方向,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上探索出了切合实际、符合发展要求的新路子,效果十分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解决。 一、我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及特点 (一)现状: 第一,深化选举的民主程度,更加深入地落实广大党员和群众的选择权。一是在群众性自治组织中全面推行“海推直选”。坚持把村委会、社区居委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的选举,作为基层民主政治改革的突破口来抓。早在____年,我县就在全省率先在宋河镇鲍河村村委会换届时推行“海推直选”,正式候选人由全体选民直接推荐产生,村委会成员由全体选民直接、差额选举产生。XX 年、XX年两次村委会换届,全面推行了“海推直选”。XX年,我县将村委会换届模式由农村向城镇社区进行延伸,在新市镇云杜社区进行了社区居委会成员“海推直选”试点。在____年2月份启动的第三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中,又全面推行了这一选举模式,顺利产生全县30个社区居委会新一届班子。“海推直选”这一选举模式的全面广泛深入的推进,使广大群众的选举权得到了充分的落实。二是在基层党组织中普遍进行“两推一选”。XX年8月,我县又在在杨集镇进行了以“两推一选”镇党委书记和镇党委其他成员为主要内容的“杨集选举”,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反响。以“杨集选举”为契机,乘势而上,分别在村党支

部、社区党组织及乡镇党委换届选举中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广大党员群众参与民主选举的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三是在县直事业单位中试行领导班子成员“直选”。借鉴村、镇民主选举的成功经验,将民主选举向县直事业单位拓展。XX年4月,在县人民医院直接差额选举产生了院长、副院长。XX年年12月,又分别在县中医院、县实验中学进行行政领导“直选”。县直事业单位直选行政领导班子成员,实行了事业单位干部由委任制向选任制的突破,将我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第二,创新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制度,更加规范地落实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一是健全县委议事决策制度。制定出台了《中共____(省、市、区、县)委议事规则(试行)》,建立和完善了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及公示制度,重新确定了县委全委会、常委会的职责,对议事范围、议事程序、议事纪律等进行了规范。明确规定在干部任免、重点项目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时要进行票决。特别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试行县委常委会、全委会差额票决制。二是推行镇党委议事决策“两票制”。积极探索并推行了乡镇党委决策“两票制”,即在乡镇党委政府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时,先组织群众代表对决策事项投建议票,再根据建议票得票情况由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两票制”决策的实施,提高了乡镇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XX年年以来,全县各乡镇先后对432项重大事项进行了“两票制”决策,仅基础设施项目就有80多次,解决困扰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260多件。三是试行镇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制定了《____(省、市、区、县)镇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行办法》,在杨集、永隆进行了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试点镇根据《办法》,对党代表定期进行培

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

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率先发起了革命性变革,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席卷全国。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农户成为相对独立的经营主体和利益主体。亿万农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关注村中事务的管理,迫切希望用政治上的民主权利来保障经济上的自主权利。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广西罗城县、宜山县(现已改为宜州市)的一些乡村,村民群众自发选举建立了村民委员会。这一新生事物立即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与充分肯定。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要把“在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生活中逐步实现人民的直接民主”,作为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之一。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对发展基层民主的选择给予了进一步肯定,指出:“社会主义民主要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展各个企业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发展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 1982年12月修改《宪法》时,全国人大第一次把农民创造的“村

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这种组织形式写进了宪法,并明确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 此后,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对我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尤其是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深刻阐述,逐步明确了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路径和优先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要求。 党的十三大提出,要促进“基层民主生活的制度化”。 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切实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健全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党的十六大提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并明确把基层民主概括为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三个方面。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四项重要制度之一,进一步提出要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谈如何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谈如何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是增强基层政权和自治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手段。必须全面推进村民自治,把村民自治事业不断推向深入,从而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取得实效。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政策不透明,缺少村民对话平台。目前对涉及到农民自身利益的政策、文件在农村基层贯彻的面不广,普遍存在着不具体、不透明的现象,出台的政策不能通过村级组织深入宣传到户,村民知之甚少。由于群众对政策的不了解,加之有些村干部对政策一知半解,使有关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2.制度"不贴肉",缺乏村民参与基础。村级制度建设中存在两个缺陷:一是缺乏针对性。村里按照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制度不加区别直接套用,而不是根据本村实际或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制定制度。二是缺乏群众性。制定的村民自治章程与村规民约缺少村民的参与,缺乏群众基础,所以它在贯彻实施中就得不到村民的认同,执行不力,约束力极差。 3.公开重形式,欠缺村民关注之事。虽然各村公开的内容、格式、时间、要求,都按照统一布置的表式进行了公布,但在公开的内容上还缺少三个方面:一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政策文件;二是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事项;三是经村民(社员)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 二、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几点思考 1、依法推进基层事务公开,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要突出人、财、物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内容,逐项逐笔公布。公开做到“实打实”。公开要“硬碰硬”。不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公开要“及时”。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做到随时公开。不仅要公开结果,还要公开事情的原因和过程。 2、依法规范民主决策,切实保障基层群众的决策权。村、社区的重要事项,要实行民主决策,依法办事,把过去的“为民作主”变成“由民作主”。社区和村的民主决策基本组织形式是居民、村民会议和居民、村民代表会议;要完善议事规则。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按照决策程序讨论决定。未经法定程序,任何组织或个人擅自在重大事项方面做出的决定,均为无效;造成损失的,由责任人自行承担。

关于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思考 黄元成 三大民主制度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是我军区别于其它军队的本质特征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细致分析我军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的矛盾,认真思考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对策,是履行我军根本职能,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迫切需要。 一、当前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民主愿望与民主素质的矛盾 社会的开放和发展必然会带来民主意识的增强。军队是社会的一部分,虽然具有某种特殊性和一定的封闭性,但官兵民主意识的逐步增强是不争的事实。当前,基层官兵思想活跃,民主愿望愈来愈强烈,他们希望参与部队的管理和建设,要求切实履行自己的民主权利,增强竞争的透明度,特别希望在涉及自身前途和利益的问题上扩大公开性,但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民主素质低,参与民主生活能力弱,突出反映在: 一是缺乏对民主含义的科学理解。有些同志认为:“民主的决定权在上级,让你搞民主才可以搞”;有的对民主片面理解,认为“民主是最大限度地追求个人自由”;有的把开展民主的形式当成民主的内容,对民主的功能、实施过程、保障手段等内容缺乏正确认识和理解,“民主简单化”的倾向普遍存在。 二是忽视军队民主特点。在基层部队,入党、考学、选改士官等涉及战士根本利益的敏感问题,一般都要经过民主推荐。一些同志往往就把推荐结果作为最终结果,一旦经过组织把关,决定与推荐结果稍有不同,就认为是“不民主”、“否定民主”,甚至说是“假民主”;有的同志认为,地方干部搞选举、招聘,部队也应该采用这种形式使用干部和骨干;有同志认为,既然官兵平等,管理中我认为对了就应照办,错了就不听,甚至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当面顶撞管理者,还认为自己是在行使民主权利。 三是民主实践能力弱。基层部队开展民主生活时有种普遍现象,就是主持会议者再三鼓励,就是没人发言,但会下却议论纷纷。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部分官兵会前没准备、没思考是表象,他们的民主实践能力低才是根本原因所在。有的官兵对经济民主很重视,但看不懂简单的财务帐目;有些同志不通过正常的民主渠道维护自己的权利,采取极端手段去达到目的,如写告状信、搞小动作。 (二)民主范围广泛与民主内容窄小的矛盾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官兵要求民主的范围广泛,特别是在政治民主方面和经济民主方面,但现实况状是基层民主实践的内容少,形式单调,主要反映在: 一是政治民主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有些单位搞选举让官兵划划钩,候选人的情况也不介绍,走走形式而已,有的单位甚至连形式也不搞,使部分官兵对本单位当选的人大代表名字也不知晓。有些连队党支部对士兵的建议置之一边,不相信士兵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许多同志认为在基层实践民主,主要是经济民主,对实现政治民主的形式和内容知之不多,了解不深。 二是经济民主缺乏全面性。在一些基层单位,开展经济民主仅限于“伙食民主”,军人委员会的作用也成了“开开经委会,订订食谱”,连队大的经费使用不讨论,不公布使用情况,经济民主流于形式,让士兵群众无从监督,无法监督。 三是军事民主内容单一,形式单调。召开军事民主会往往成为领导说、群众听,民主会变成布置任务会;在形式上主要沿用写挑战书、应战书,空话套话多,缺乏对训练方式、训练过程的探讨,战士们觉到是在被动应付。

村民自治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探讨

浅析村民自治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以来,村民自治在广大农村不断发展完善。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基层农民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它不仅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而且给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村民自治”格局下进行的农村基层民主实践,给农村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与此同时,民主建设面临的困境也使“村民自治”格局遭受着诸多的质疑。我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发展也在这一格局下取得了很大成就,同时为构建和谐新农村提供了稳固的政治基础。 关键词:村民自治;农村基层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我国农村有八亿人口,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它经历了一个从局部试验到大面积推广实施的艰难历程。但总体来看,农村面貌依然落后,“三农”问题依然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党中央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传统行政支配型的乡村关系逐步被“乡政村民自治”的治理格局所取代,在实践中,这种格局充分体现了国家与社会的分化与统一,适应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农村民主建设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村民自治,已经成为保证农村基层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然而,在深化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过程中,“乡政村民自治”格局面临着乡村、党组织与村委会关系不顺畅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健康发展。由于我本人就是在农村长大,对当今农村村民自治的实际运行状况了解颇多,感悟颇深,我认为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不仅来自于规范化制度的供给短缺,也与利益的分化、行政体制改革滞后以及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密切相关。由于村民自治的实行一直伴随着诸多的疑虑,面对“乡政村民自治”格局中的困难,我们就更加迫切地需要认识到这种格局对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只有以制度创新去改善和解决目前面临的困难,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中国农村村民自治这一基本政治格局与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内容,试图通过梳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发展历程,分析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才能够保障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健康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伟大创造。国内关于村民自治与基层民主建设的研究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前,研究多集中在对党的方针、政策的事后诠释、论证、宣传上。改革开放以后,对农村政治的研究得到恢复和发展并取得长足的进步。研究的内容不断得到拓展,研究方法不断创

如何推进我国社区基层民主建设

新时期如何推进我国社区基层 民主政治建设 【摘要】: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可靠保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基层民主建设,历来我们党就十分重视,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发扬民主精神,民主作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但也出现了很多基层矛盾。矛盾解决不好,就有可能发展成大问题,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要从根源上减少矛盾的发生,就要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社区基层民主居民自治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结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抓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仅对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保持基层稳定,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而且能够充分的调动人民群众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有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制度保障。实践

证明, 村民自治是在我国扩大基层民主的有效方式, 如何完善村民自治, 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 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社区、社区民主的功能、定义、特征 1.社区的基本功能 社区以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要为核心,通过发挥社区的功能将城市社区所辖资源最大化的利用,促进社区内居民的和谐发展和社会发展。社区功能主要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教育医疗功能、社会管理、文化娱乐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概括: 第一、社区的管理控制功能。这方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社区通过现有的管理机构和控制体系,对社区范围内的公共性事务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并建立健全法规,规范个人的行为,使规范和行为模式涵盖到社区成员活动的各个方面,同社区的保持高度一致,防止出现无序、混乱的秩序。强化的管理可以维护社区治安的、调解邻里矛盾纠纷、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第二、社区的社会化功能。社区不但有管理控制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对社区成员社会化的功能。社区内的人们进行经常性的社会活动,积极参与组织机构提供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这些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们在不断的交往实践中形成会不断渗透各自的世界观,并且一些行为意识、价值观念也会互相影响和传承,这些社会活动和世界观的促成,很好地把人们融入社会,实现了社会化的过程。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方面的调查报告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方面的调查 对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衙门庄村的民主建设的调查 院系:农牧学院动物科学系 班级:2014级动科班 姓名: 一前言 1.1调查的起因或目的 扎实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有利于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和谐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此次通过我们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方面的调查,将得到的结果进行细致分析,最终给出对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方面的意见或建议,这具有实际意义! 1.2时间和地点 首先我们利用随机选择器软件随机选择位于青海省的一个村庄即:青海省大通县衙门庄村。 自2016年3月22日至3月23日,我们在青海省大通县衙门庄村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实践调查。 1.3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 为了避免偶然性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在青海省大通县衙门庄村村民当中进行,问卷一共有15道题,一共随机采访236人。这次选择的课题是调查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情况。调查对象为随机选择的大通县衙门庄村的村民。具体流程如下:

1.4人员组成 我是本调查项目的负责人,在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本次调查。 二主体 2.1总体介绍 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主要表现在:一是民主决策村务基本形成,这既体现了群众当家作主,又防止了决策失误。二是民主监督有较大进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三是民主管理基本成为村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自觉行动。但是,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的建设,我们在大通县衙门庄村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大通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北部,属省会西宁市辖县。物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青海省重要的旅游风景

基层民主建设

基层民主建设 第一节背景导读 关键词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发罢免米晓东人大代表资格扩大农民选举权 一、理论背景 基层是社会的细胞。各种社会现象都通过基层反映出来,各种社会问题都在基层最先表现出来,各种冲突也可能最先在这里酝酿、爆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在基层,重在基础。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二、政策背景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优化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让广大群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 三、当前状况 2010年4月15日,中国湖南省溆浦县一个选区的6444名选民,自发投票罢免米晓东的县人大代表。15天后,县人大常委会发布公告,确认选民自发投票罢免人大代表有效,终止米晓东的人大代表资格。这对于促进基层民主制度的完善、人民参政权利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