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省建筑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湖北省建筑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湖北省建筑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湖北省建筑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湖北省建筑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点击次数:8 发表时间:[2011-8-9]

序言

“十二五”时期,是发挥我省优势、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做大做强湖北建筑业,奋力实现新跨越,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我省各项建设任务,特制定《湖北省建筑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本规划的编制依据是《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家和湖北省建筑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本规划是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地制定建筑业各项规划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建筑业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奋斗,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社会贡献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我省建筑业产业规模大步迈上新台阶。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突破4200亿元、950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3倍和2.5倍,总产值和增加值年均增幅分别达到26%、19%,均超过全国平均增速,在中部地区名列前茅,对全省GDP的贡献份额始终保持在6%以上,成为我省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建筑业成为接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劳务输出的重要行业,全省建筑业固定从业人员从2005年114.33万人,发展到2010年的230万人。2010年,全省新出省施工人数达20万人次,全省建筑业完成省外产值1462亿元,均是2005年的3倍。圆满完成对四川省汉源县援建任务,重建项目116个,其中14个项目获四川省结构优质工程奖,4个项目获四川省优质工程“天府杯”奖,3个项目获“天府杯”金奖,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我省企业高质量完成了长江第一隧道、琴台大剧院、武汉火车站、天兴洲大桥、武汉城市轻轨等一大批投资规模大、技术要求高的大型建设工程,展示了湖北建筑业的综合实力。

二、行业素质明显提升,优势企业快速成长。“十一五”期间,各级建管部门积极开展多层次职业教育培训,累计培训企业经济技术骨干人员11万余人次。大力推动农民工业余学校创建、普及工作,全省建筑施工现场共建农民工业余学校2200余所,培训农民工80万余人次。我省建筑业企业数量从2005年的4337家发展到目前的7575家,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企业分别占施工企业总数的27.28%、53.25%、19.47%,产业组织结构渐趋合理。积极培育龙头重点企业,推介优势企业拓展市场,积极支持企业改革改制、做强做大,省政府每

年表彰建筑业综合实力20强、建筑装修装饰企业10强,扩大了行业的社会影响。至2010年底,全省一级以上施工企业351家,是2005年的2.3倍,年完成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50余家,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18家建筑业企业入选湖北省百强企业,入选企业数量紧随制造业、服务业,居各行业第三位。

三、工程质量稳步提高,安全生产保持平稳。“十一五”期间,全行业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工程监督覆盖率99.94%,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100%,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率达到93%以上。实施“精品工程”战略,创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15项、国家优质工程奖12项、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36项。持续开展省建设工程优质奖“楚天杯”的评选活动,全省共评选出建筑工程“楚天杯”奖725项、装饰工程“楚天杯”奖344项。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管理活动蓬勃发展,共发布省级QC成果249项,其中国家级QC成果42项。不断健全质量安全规章制度,先后制定出台了《湖北省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湖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安全监督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修订了《湖北省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现场(楚天杯)评审办法》,规范了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保持平稳态势,共有834个施工现场被评为省级安全文明施工现场,40个施工现场被评为全国“AAA”级安全标准化现场。

四、先进技术广泛应用,节能减排逐步推进。“十一五”期间,建立了涵盖建筑施工、节能技术、安全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检测标准等方面的地方标准体系。全省通过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验收的项目59个。全省共评定出省级工法417项,其中15项被评定为国家级工法。地下工程与深基础施工技术、超高层钢结构、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等设计施工技术在我省工程上得到应用。建筑节能技术被广泛推广,全省各市州城区建筑节能标准设计阶段执行率100%,施工阶段执行率达到95%,全省投入墙改专项基金8000余万元,县级以上城市禁止使用粘土砖,散装水泥使用率达到45%,建成节能房屋建筑3.45亿平方米,占5年竣工房屋建筑总量的75%。

五、市场管理逐步规范,服务效能明显提升。“十一五”期间,省人大常委会修订了《湖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全行业制定市场管理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上百件。各级建管部门加强行政执法,严肃查处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积极推进诚信建设,初步建立了建筑业企业信用档案信息系统,实施了不良行为公示制度。严格基本建设程序,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各类主体的市场行为。严格市场准入清出制度,实施资质资格动态管理,500余家不合格企业被降级或撤回资质。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预防和治理工程建设领域商业贿赂行为暂行办法》,切实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积极做好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案件的调查处理工作,“三年清欠”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积极开展“优化建筑业发展环境年”活动,建筑业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逐步建立了企业资质、

施工许可、安全生产许可等一站式的行政服务办事中心,提高了服务效率。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建立了较为畅通的信息互动渠道。

“十二五”时期建筑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机遇

1、湖北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十二五”时期,我省努力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加快“两圈一带”核心战略以及武汉市综合交通枢纽试点城市、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等战略实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将实现从1万亿元到2万亿元规模的跨越,为我省建筑业发展提供重大契机。

2、国内建筑需求持续增长。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产业投资进一步扩张,基本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家出台的一批区域发展规划,提升了地方政府的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动力;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国家对交通、能源、生态环保建设等方面投入加大,居民住房需求扩大,民生工程大面积开工,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为我省建筑业企业立足湖北、走向全国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3、国际建筑市场前景广阔。“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热钱”持续流入新兴国家和快速发展的不发达地区,我省传统建筑市场——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工业、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巨大,为我省建筑业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承包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

二、主要挑战

一是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国际竞争更趋激烈,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将对我省建筑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二是沿海发达地区建筑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周边省市行业发展相互比拼、百舸争流,我省建筑业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三是我省建筑业和工程建设工作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我省企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科技创新力量比较薄弱,建设工程市场鱼龙混杂、恶性竞争仍未消除,施工安全、工程质量水平亟待进一步提升。

“十二五”时期建筑业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我省建筑业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牢固树立发展优先、民生优先、服务优先、效率优先的理念,紧紧围绕“做大做强湖北建筑业、打造建筑强省”的目标,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为动力,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为抓手,以推进技术和管理创新、扶优壮强、增强产业竞争力为支撑,以提升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工程质量为落脚点,奋力实现支柱产业发展的新跨越。

二、发展目标

1、主要经济指标。2015年末,建筑业总产值跨越7000亿元,年均增长15%;建筑业增加值突破1500亿元,年均增长11%,增加值占全省GDP的6%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超过38万元/人,年均增长8%;实现利税400亿元,年均总产值利润率保持在2%以上。

2、质量管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指标。省、市级以上优质工程占当年竣工工程的13%以上,创国家优质工程15项;工程监督覆盖率100%,工程竣工备案率93%以上。控制和减少一般安全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百亿元产值死亡人数控制在1.5人以内。创省、市级安全文明施工现场1500个。

3、技术进步指标。到2015年,推广新技术20项,建立新技术示范工程80项,编制省级以上工法500项。

4、节能减排指标。到2015年,城镇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国家50%的节能标准,武汉城市圈城区新建居住建筑推行65%节能标准;发展绿色建筑100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达到2500万平方米。新增建筑节能量达到520万吨标准煤。水泥散装率达到48%。市县城区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率达到80%。80%的县城供应商品砼,市(地)级以上城市全面禁止现场搅拌砼、砂浆。

5、企业发展指标。打造湖北建筑业企业品牌,扶持一批具有湖北特色的“专、精、新、特”专业承包企业,大力发展劳务分包企业。到2015年,全省培育3-5家年产值过200亿元、5-8家年产值过100亿元、8-10家年产值过50亿元的优势企业,扶持2-4家有实力的建筑业企业上市。

6、人才培育指标。到2015年末,各类执业注册人员达到10万人;累计完成200万人次的职工教育培训、职业技能鉴定,高级技师和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的比重分别达到8%、20%、52%、20%,职工持证上岗率达到65%。

“十二五”时期建筑业发展主要任务

一、加快转变行业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1、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有效调控建筑业企业数量规模,全省建筑业企业总数动态调控在8千家以内。优化企业资质等级结构,支持高等级资质总承包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进入水利、轨道交通、公路、桥梁、机场、港口、铁路等政府重点投资领域,支持专业承包企业向设计施工一体化以及钢结构、地基基础、装饰装修、设备安装、建筑智能化、园林绿化等特色专业方向发展。引导企业深入研判市场形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明确主营方向,降低经营成本,规避经营风险。提高专业承包企业与总包企业之间的协作和配套能力,支持中央在鄂建筑企业发挥龙头作用,鼓励地方企业与中央在鄂建筑企业实施战略联盟,协同发展,在行业内形成大中小结构合理、总分包比例协调的产业结构。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产业延伸,以新材料、新能源、工业化生产为重点,在现代建筑装备制造、新型建材产业、环保装饰半成品生产等领域取得突破。加大中央在鄂龙头企业、省内骨干企业、专业优势企业、劳务带头企业等各梯队企业的培育。政府

投资工程项目向优势企业倾斜。扶持一批发展潜力较大、技术装备先进、市场急需的基础设施领域企业。发挥武汉、团风的钢结构、黄冈的窑炉、孝感的劳务的引领作用,扩大产业品牌。引导中小企业立足专业承包、做专做精,提升相关专业领域的施工能力。提高建筑劳务企业素质,促进劳务企业实体化经营。加强劳务企业管理者培训,提高劳务企业管理者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2、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方式改革,政府投资工程实行代建制。建立完善政府投资工程投标单位名录制度,综合实力获得省政府命名表彰的龙头骨干企业可直接列入名录。引导优势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资产重组,鼓励支持大型设计、施工企业相互联合,拓展企业功能。引导企业加速由垫资向投资转变,积极稳妥地采用BT 、BOT、EPC等建设方式,逐步实现由建造建筑产品向经营建筑商品的转变。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筑企业股份制改造,优化股权配制,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省内的国有、集体建筑业企业全部实现改制。

3、实施“走出去”战略。制定区域开发方案,加强与省外行业主管部门的横向联系,构建区域间的协作关系。引导企业以规模、投资、品牌、信誉巩固北京、东北、西北地区等传统市场,拓展长三角、珠三角、黄三角、环渤海、海西经济区等发达地区市场,实现有组织、有重点的整体开发,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性优势板块,提高我省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大对外投资总承包和投资开发的力度,拓展境外市场。引导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互利协作,多渠道开展国际建筑劳务合作。

4、推动工程咨询服务企业发展。支持智力密集型的工程勘查、设计、咨询、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优势企业拓宽服务领域。重点培育规划咨询、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代建与评估、造价服务等咨询企业。鼓励设计、施工、监理企业建立完善项目管理体系,积极开展优化设计、全过程管理等咨询业务,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二、坚持完善市场运行机制,促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1、完善建筑市场法制建设。贯彻执行《湖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研究制定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政府投资工程投标单位名录制度、工程项目代建制、合同和造价管理等配套法规和政策;研究制定建筑装修装饰市场管理办法,整顿规范装修装饰市场;加强对建筑市场各方行为主体的监督管理,重点规范业主行为,研究制定对业主违反工程建设法定程序、违反市场行为规范的处理办法;完善投标资格审查、工程量清单计价评标办法,进一步制定配套措施,全面推进工程量清单计算机辅助评标,规范招标投标市场;研究制定从源头治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措施,推行农民工实名制,加强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的联动管理,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2、健全建筑市场动态监管机制。执行《关于加强建筑市场资质资格动态监管完善企业和人员准入清出制度的指导意见》,严格市场准入,建立完善建筑市场

动态监管办法,健全企业、从业人员市场清出机制。实施“两场”联动,实行市场准入清出与工程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相结合,实现资质资格许可、动态监管、信用管理等各环节的联动。对发生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和质量安全事故的企业及时启动资质动态检查,清出不合格企业。加强合同履约管理,规范合同签约各方主体行为,严厉查处转包、违法分包,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工程监理、招标代理、工程造价咨询和工程质量检测等中介机构的市场行为,加大对出具虚假资信报告、虚假评估、虚假鉴定、虚假公信证明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强对省外进省企业和人员的市场行为监管,规范备案管理,将进省企业和人员全部纳入建筑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工程建设各环节的联动管理,增强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实现项目报建、规划审批、招标投标、施工许可、质量监督、安全监督、合同履行、竣工验收等环节环环紧扣、层层把关的全过程、全方位闭合管理。加快建立与交通、水利、工信、工商等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健全信息共享、联动执法等制度,形成建筑市场监管合力。

3、建立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研究制定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办法,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健全企业、从业人员和工程项目三大基础数据库,加强工程建设项目考核、合同履约等信用记录,实现信息公开,资源共享,逐步建立全省统一的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制定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信用评定和考核办法,开展对建筑业企业和中介机构信用等级评价,将诚信建设与招标投标、资质管理、市场稽查、评优评奖以及日常监管等相结合,对失信行为采取舆论监督、教育诫勉、行业谴责、行政处罚等办法综合治理。

4、推进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研究建设工程保证担保办法,明确担保活动的实施程序、责任界定、索赔程序、债务补偿、市场监管等内容,规范担保保证活动,逐步建立有效转移工程风险的长效机制。

5、加强标准定额管理。修编补充新材料、新工艺、建筑节能技术等相关工程消耗量定额,拓宽计价依据;建立健全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标准体系,为全过程造价管理、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提供依据;制定工程计价软件、材料信息价格、工程造价指数分析与采集数据标准,制定相应咨询企业信用评价办法、治理低价竞争办法、完善和调整新形势下工程造价收费标准。

三、不断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保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高

1、健全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执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修订《湖北省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健全施工图审查、质量和安全监督、工程检测、竣工验收备案、质量和安全保险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强化建设工程各方主体的责任。完善日常与重点相结合的检查机制,促进执法检查的制度化和常态化。优化监督检查指标体系,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持续开展各类综合检查和专项督查活动。强化执法力度,采取不良行为公示、行政处罚、降级、清出市场等手段,提高企业违法成本。促进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企业自控、监理检验、

业主验收、政府监督、社会评价”的质量保证体系。完善人才技术保障机制,健全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制度。健全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全体从业人员准确执行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的规范及标准和应急救援能力。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推进建设工程新技术研发应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对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作用。

2、创新质量安全监管方式。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实施“领导带班、重大隐患挂牌督办、生产安全事故查处督办”三项新制度,落实各方安全职责,强化监理旁站管理责任。全面推行质量安全巡查机制,建立以质量巡查为主要手段、以行政执法为基本特征的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加大工程质量、安全巡查力度,提高监管工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推进分类监管和差别化监管,加强对重点工程、民生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较薄弱项目、质量行为不规范和社会信用较差的责任主体的监管。建立市场与现场联动的监管机制,将质量安全现场监管与招标投标、施工许可、资质资格、竣工备案管理相结合。建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信息库,加强工程项目、参建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创优激励机制,大中型公共建筑物、政府投融资建设工程必须创建优质工程;政府投资工程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工程,设置工程创优的奖励条款,实行优质优价;获得省级以上工程质量奖项的企业优先列入政府投资工程投标单位名录。

3、突出质量安全监管重点。执行《湖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加大对住宅工程特别是保障性住房质量监管力度;重点检查工程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勘察、设计及施工质量,确保主体结构安全;持续开展创建无质量通病住宅工程活动,全面实施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制度。完善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加大对初步设计文件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措施的专项审查,落实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方案论证制度。强化薄弱环节的监督,加强对深基坑工程、地铁工程、超高层和大空间结构等技术难度较大、危险源较多工程的监管,开展以建筑起重机械、高大模板和脚手架为重点的安全巡查,开展预防高坠、坍塌和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教育活动,加大对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和“三类人员”的培训、考核力度。建立防范低于成本价中标和擅自压缩合理工期的机制,保证工程合理造价和工期。

4、强化质量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健全预警制度,指导各方责任主体做好质量、安全规划。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制和应急救援资源报备制度。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配备训练有素的应急抢险救援人员和必要的设备,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突发事故的应急抢险救援能力。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事故报告和事故处理的有关制度,健全事故处理机制,提高事故处理效率。

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

1、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政策研究,制定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技术进步的激励政策措施。加大“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推广力度,鼓励企

业进行二次开发和自主创新。推进企业建立技术标准工作,促进企业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鼓励企业总结推广“四新”技术应用,争创省级工法和国家级工法。

2、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加快建筑业信息化基础建设,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标准化水平。开展网上信息服务与工程招投标业务,推广远程网络评标,提高建筑材料与设备信息、工程造价信息、施工工法信息、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信息应用水平。加强电子政务建设,逐步实现行业管理信息化。鼓励建筑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引导企业加快网络平台、工程设计集成系统、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和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

3、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减排。完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加大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确保县级以上城市新建建筑设计、施工阶段节能执行率达100%。以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为重点,稳步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扩大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规模,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项目、光电及地源热泵技术建筑一体化应用。建立建筑节能技术支撑体系,制定建筑节能新型材料推广应用政策,扶植新型墙材及其它节能材料、产品的产业化发展。

4、积极推动建筑工业化。鼓励建筑施工企业发展建筑构配件、制品和设备的生产,逐步提高建筑施工工业化水平。研究制定《湖北省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管理办法》,加强施工现场监管,提高建设工程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文明施工水平,推进绿色施工技术的研究开发,提高施工现场能源、资源利用率,降低施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五、加快各类人才培养,促进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1、强化管理人才培养。建立企业家培育机制,提升经理人职业化素养,提高企业家的决策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壮大卓越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队伍。坚持执业注册人员和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鼓励中青年优秀人才承担重点工程项目和大型项目,造就一批中青年专家。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组织大中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知识。

2、加强劳务人员培训。大力推进农民工业余学校建设,配合有关部门实施“阳光工程”、“温暖工程”,不断拓宽农民工培训渠道,强化技能、安全生产、政策法规一体化教育,逐步实现农民工向现代产业工人的转化。充分发挥各类培训机构作用,加快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

六、着力加强行政效能建设,促进行业监管水平全面提高

1、完善行政审批,提高服务监管效能。不断完善建筑业地方性法律法规体系,严格执法工作流程,强化行政执法监管,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责任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提高审批质量和效率。建立并完善日常办公、网上审批、市场监管、社会服务、网络安全等系统,推动政务公开。探究监管内容的常规性、突发性及地域性,制定不同的监管服务方式。整合监管资源,发挥部门联动作用,进一步改善建筑业发展环境。

2、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监管能力。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有计划定期培训各级、各类建管干部,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队伍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业务能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贯彻《廉政准则》,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质量、安全、标准定额监督管理机构建设,严格机构和人员的考核及其资格认定,切实解决机构参公管理、适当增加监督人员编制、运转经费财政全额保障问题。

3、发挥协会、学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充分发挥各行业协会、学会组织的服务功能和桥梁作用,鼓励广泛开展理论研讨、学术交流、人员培训等活动,提高行业创新能力,加强行业自律。

建筑业十二五规划

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二○一一年七月

目录 序言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1) (一)发展成就 (1) (二)主要问题 (2) (三)面临形势 (3)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3) (一)指导思想 (3) (二)基本原则 (4) (三)发展目标 (5) 三、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 (7)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7) (二)加强技术进步和创新 (8) (三)推进建筑节能减排 (9) (四)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9) (五)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11) (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12) (七)深化企业体制机制改革 (13) (八)加快“走出去”步伐 (14) (九)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14)

序言 规划范围。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三定”规定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安排,本规划涵盖内容包括工程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建设监理、工程造价等行业以及政府对建筑市场、工程质量安全、工程标准定额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 规划背景。本规划是在我国“十一五”刚刚结束,“十二五”开局之际,针对建筑业制定的发展规划。 规划组织编制。本规划是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专项规划之一。编制工作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牵头,会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标准定额司,共同组织住房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建设监理协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中国工程建设造价协会等单位,在建筑市场、质量安全、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工程监理、工程建设标准化、工程造价管理等7个专题规划基础上编制完成。

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发展成就 ——工程建设成就辉煌。“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完成了一系列设计理念超前、结构造型复杂、科技含量高、使用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令世界瞩目的重大工程;完成了上百亿平方米的住宅建筑,为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做出了突出贡献。 ——产业规模创历史新高。2010年,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5206亿元,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6451亿元;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9547亿元;全国工程监理企业营业收入1196亿元。“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6%,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6.5%,全国工程监理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3.7%,均超过“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 ——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不断加强。“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6%左右,2010年达到6.6%。建筑业全社会从业人员达到4000万人以上,成为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国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史实:扫盲教育、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认识“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树立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理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设计“三代人的教育”访谈活动中的访谈问题,了解设计访谈 活动的初步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丰富对“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设计访谈活动方案。

教学点评 本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准确理解与把握《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制定的“高中历史教学指导意见”,正确解读人民版教材。据此,在教学设计中,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定为本课的主题与灵魂;对教学内容的取舍,从宏观角度看,能够紧扣主题,把人民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作为重点,较充分地展示了共和国在教育上的辉煌成就;从微观角度看也能化繁为简,突出主干知识,如在共和国教育发展的奠基阶段,是以扫盲教育为突破点。本课也很好地凸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即坚持以史实为基石,通过对史料(实)的精心选择与有效呈现,较好地体现出“史由证来,论从史出”这一基本的学科特色。 第二,形成了较理想的基于三维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本课从知识结构看,将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处理为“奠基”“挫折”和“蓬勃发展”三个阶段,既忠于教材,又优化了教材。从教学流程看,是从请学习小组围绕“三代人眼中的教育”这一主题、设计访谈活动方案开始,到学生交流访谈方案结束,把对共和国教育史的了解与掌握作为帮助学生设计访谈方案过程中的一个知识背景环节。这样的设计是极为巧妙的。从三维目标的达成效果看,由于是从“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开始,到“过程与方法”的掌握情况呈现结束,这一维度的达成度是显而易见的;至于“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由于知识结构清晰,主干知识突出,学生应当能较好地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则通过“三代人眼中的教育”这一访谈设计、通过扫盲教育、食指的诗、高考试卷用纸的决定、教师资格证书(实物)等细节的呈现,通过“中日教育情况的比较”“为什么要考大学”等设问,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当代中国的热点实现了无障碍沟通,不但使学生不断地形成较高品位的情感体验,更是从深层次上打动了学生的心。总之,经过朱能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出色执教,三维目标得以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较好地达成,实现了三者的有机统一。特别是“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的处理尤为突出,成为本课的一大亮点。 第三,成功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参与,不但从形式上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激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之所以在这方面能够成功,主要是通过了以下三个途径:民主与平等基础上的师生对话;问题引导下的对各种类型的历史资料的研读;教师有效指导下的学习小组的探究与讨论。实际上,这些方法是老师们常用的,本节课之所以奏效,关键有二,一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师生平等意识;二是对细节的处理与把握。细节决定成败。无论是新情景的创设、问题的设计、呈现方式还是学生答问后的处理,都会对效果产生可特续影响。 第四,对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在新课程背景下,教材只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同样是重要的教学资源,生活中的现象与乡土史均是可以充分运用的教学资源。朱能老师在处理本课时,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教材所提供的“资料卡片”等资料。其次是充分利用了自身的资源,如“一家三代人都是教师”、

《孝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主要内容

《孝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主要内容 一、关于规划期限。为2013—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3—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二、关于规划范围。包括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其中:市域为孝感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891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为市辖孝南区、云梦县及双峰山旅游度假区的行政辖区,总面积1687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范围东向、南向和西向至孝南区行政辖区界,北至福银高速,面积共计727平方公里。 三、关于城市发展目标。推进产业跨越,建设经济强市;推进城镇跨越,建设鄂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推进文化跨越,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推进动力跨越,建设创新城市;推进民生跨越,建设人民幸福城市。通过推进“五个跨越”,把孝感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打造“湖北的苏州”,建设“魅力孝感”。 四、关于城镇化发展目标。市域城镇化水平2015年达到55%;2020年达到60%以上;2030年达到70%左右。 五、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城乡一体化走在全省和武汉城市圈前列,到203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0元,城乡居民生活富裕,成为城乡协调发展、生活全面小康的中等发达城市。 六、关于城市性质。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鄂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华孝文化名城和具有水乡园林特色的宜居休闲城市。 七、关于城市规模。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近期(2015年)70万人左右,中期(2020年)90-100万人,远期(2030年)115-125万人。中心城区用地规模为近期(2015年)75平方公里,中期(2020年)90-100平方公里,远期(2030年)115-12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 八、关于城市发展方向。未来城市建设用地整体上以向东和东南发展为主,向北、西、南适度扩展。 九、关于中心城区功能分区。为“一城一区,一核多片”结构。“一城”为孝感主城区,“一区”为孝感临空经济区;“一核”为王母湖、野猪湖组成的城市生态绿核,是孝感中心城区的绿肺。“多片”为老城片区,以居住生活、商业服务、文化旅游等职能为主。东城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片区以汽配、电子、机械制造等高端制造业和物流业为主导产业,并结合邓家河湿地公园配套居住、服务功能,远期考虑由单一的工业区向综合性城市组团转变。东城

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范文最新推荐------------------------------------------------------ 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县督查调研组: 根据县委《关于对2018年经济发展情况督促检查的通知》明传电报的通知要求,我局认真总结了今年工作落实情况,重点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当前实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与州人民政府签订的“移民开发工作目标责任书”,坚持开发性移民方针和“发展库区经济、改善移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水利建设”的指导思想,围绕“库区长期稳定、工程顺利施工、移民平稳搬迁、经济长远发展”的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8年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移民基础性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1、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落实目标管理。 为进一步做好我县水库、电站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工作,**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为副组长,发改、财政、移民、水利、国土、农业、林业、扶贫、俄垤水库管理局及涉及移民工作乡镇等部门为成员的移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移民开发局。为我县移民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 / 20

按照“政府领导、分级负责、乡镇为基础、项目法人参与”的管理要求。为扎实推进移民各项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县人民政府分别与有移民工作的迤萨镇人民政府、阿扎河乡人民政府、甲寅乡人民政府、宝华乡人民政府签订了移民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目标管理。确保移民工作的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 2、加强政策法规学习,结合实际贯彻实施。 一年来,我局认真组织学习了《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的实施意见》、《**州移民安置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并结合实际积极向移民群众做好移民政策宣传解释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3、强化监督职能,认真做好移民资金财务管理。 为了加强对俄垤水库库区移民补偿资金的管理,确保库区移民补偿资金使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经广泛征求县财政、审计等部门意见,组织制定了俄垤水库库区移民补偿资金管理办法,为规范俄垤水库库区移民补偿资金管理提供制度依据。同时,加强资金的管理及内部审计监督检查工作。 按照移民工作编制年度资金使用计划,做好移民工程项目预算、核算和决算工作,加强移民资金的拨付、使用和管理;专款专用,不挤占、不挪用、不截留移民资金;对移民资金定期、不定期开展审计工作。 4、建立健全移民工作档案。

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湖北省人民政府 本纲要根据《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省“十三五”发展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湖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是湖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积极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准确把握湖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推动全省发展迈上新台阶,加快建设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在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节“十二五”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湖北发展极不平凡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紧紧围绕“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总目标,坚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不动摇,坚持竞进提质、效速兼取不松劲,遵循“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三维纲要,深入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全面推进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建设,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始终保持高于全国、中部靠前的良好发展态势,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经济总量跨越提升。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96万亿元,由“十一五”末的全国第11位上升到第8位。人均生产总值突破8000美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05亿元,提前两年完成翻一番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5年达到2.9万亿元,五年累计完成10万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千亿元产业由7个增加到17个。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27万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5.2个百分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2015年达到540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建国以来,伴随着新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辉煌历程,四川农村经济步入了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轨道。 农业生产高速稳定增长,农产品供给得到保障 建国60年来,四川农业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农产品供给日益丰富,保障了城乡居民的生活需求,发挥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基础作用。1949-20XX年,四川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亿元跃升到亿元,年平均增长%,超过同期全国农业平均增长速度个百分点,四川农业经济总量及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居全国各省前列。粮食总产量从1990年开始保持在3000万吨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00公斤,实现了全省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从而保障了粮食安全。到20XX年,全省油料总产量达到万吨,比建国之初增长倍;烟叶总产量万吨,增长倍;水果总产量达万吨,增长倍;肉类总产量达万吨,增长258倍;禽蛋产量达万吨,增长6倍;牛奶产量达万吨,增长倍;水产品总产量达到万吨,增长118倍。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推动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 建国60年来,我省乡镇企业从无到有,逐渐壮大。20XX 年,四川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出的70%以上,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3%,与20XX年相比,年平均增长%。20XX年末,四川已拥有规模以上的乡镇工业企业5873

户,规模工业增加值达亿元,占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9%,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四分之一。 农村经济结构变化显著,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 建国60年来,四川农村经济由单一的传统农业逐步向二三产业多元化方向发展。据测算,1978年四川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为:到20XX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变化为28::。在农业经济内部,农林牧渔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到20XX 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经济总量的比重下降到%,比1978年下降了36个百分点;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上升到%,比1952年提高了个百分点,经济作物产值超过了粮食作物45%,种植效益大幅度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上升到%,提高了个百分点;牧业生产中,牛羊禽肉占肉类总量比重上升到%,比1952年提高了个百分点。 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同时,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到20XX年,农村居民文教娱乐及服务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比1978年提高了个百分点。20XX年四川有178个县完成了“普九”义务教育任务,“普九”人口覆盖率%,农村基础教育得到普及和进一步巩固。农村各类职业中学和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农村医疗服务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乡镇卫生院达到4810个,妇幼保健、床位、医护人员生得到充实和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

建筑业及建筑市场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履行“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协会职责,抓住行业发展中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咨询报告。6月4日,中国建筑业协会在京召开“中国建筑业产业政策与‘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课题组会议。郑一军会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商丽萍处长、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曾少华所长、部干部管理学院张兴野院长、部政策研究中心李德全主任、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副院长王守清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工程管理系主任刘伊生教授、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系主任贾宏俊教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许杰峰教授、中天建设集团董事长楼永良、河北建设集团董事长李宝元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建一局集团、中建三局集团、上海建工集团的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吴涛秘书长主持。出席会议的协会领导还有徐义屏副会长和王增彪、周福民副秘书长。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对“中国建筑业产业政策与‘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课题框架进行讨论,明确课题分工和进度安排,协会领导对完成课题研究提出要求。 郑一军会长强调指出,课题研究一定要研以致用。温家宝同志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建筑业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贯彻中央提出的方针政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倡导节能减排,推动科技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有哪些政策,哪些措施,哪些步骤,来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就是要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为政府制定建筑业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提供一份既符合国家经济工作发展规划,又符合行业实际的咨询报告。 郑会长指出,对于课题研究,要采取剥洋葱式的做法。首先,要摸清情况,找出问题。建筑行业目前在规模、结构、职工素质、体制机制等等方面都存在哪些问题要找准,分析透。第二,学习借鉴国外经验,进行比较研究。要把我们和发达国家,或者说建筑业发展比较健康、效率比较高、效益比较好的那些国家相比,找出差距。第三,通过研究,提出对策。要

天门市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天门市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天门经济发展经历了逐步复苏、全面发展、快速发展、稳步发展四个阶段。地理位置优越,东接武汉,西通荆宜,位于武汉与湖北省第二大城市宜昌的中点,南濒汉江黄金水道,北枕三峡过境铁路。紧衔107、318国道,沪蓉、沪渝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复线(随岳高速)纵贯市境南北。交通条件好。天门市农业基础好,素有棉乡的美誉。随着天门市经济开发区的建立,经济逐渐发展。天门市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基本功能定位为:武汉城市圈现代制造业协作配套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休闲度假旅游度假基地、现代物流副中心。天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市域北部属于大洪山余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的前沿平岗,西部和中部为平原的地带,东部为滨湖地区。境内有四大水系,即东北部的汉北河水系;中部的汈汊湖水系;东南部的沉湖水系及汉江外滩水系。天门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多年平均降水量在997~1200mm之间。天门市是中国内地著名侨乡,湖北省的重点侨乡。天门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有78,000多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市有归侨500多人,侨、港、澳眷属82,000多人。天门华侨出国始于18世纪末,先后经历了北上(欧洲)时期、南下(东南亚)时期和新移民时期等几个阶段。 天门市的发展现状。农业上,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天门市的优质棉、优质稻、双低油菜、瘦肉猪和特色水产品已纳入湖北省农业板块基地建设行列;龙头企业逐步壮大;合作组织不断发展;科技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工业上,现已形成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医药化工、食品加工为支柱的工业经济格局,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业上,近几年来在现有的陆羽公园,石家河文化旅游区,长寿山等旅游景点的基础上,又重新修建了东湖和西湖,作为天门有名的东西湖,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周边地区的发展。目前,小磨香油、天门土鸡蛋、黄花菜、酱鸡酱鸭、杨场酱品、天门烤鱼、汉江腊鱼等大批天门土特产品成为馈赠亲友和外来游客的必选商品。《茶经》竹简、茶具、陆羽纪念盘、书画作品、扇品、茶香被以及蓝印花布等旅游纪念品也深受外来游客的青睐。随着农副产品加工的深化和工艺品开发的进步,随着天门旅游市场的逐渐升温,天门旅游商品将开拓广阔的市场空间,不断增加新的产品。天门旅游业毕竟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比较滞后,目前仍然是一个弱势产业。全面完

2019年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总结

20XX年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乡在上级党委、政府及各位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XX县东南部,距县城82公里,国土面积561.38平方公里。全乡辖11个村委会、116个村民小组,现有常住户数6402户、人口27063人。其中农业人口5870户、25511人,占总人口的94.27%;非农业人口1552人,占总人口的5.73%;人口自然增长率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8人。18年,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5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40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6万元,各项存款余额4513万元,各项贷款余额5405万元。可以说,近年来,**乡的发展速度纵比较快,但与其他乡镇相比,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县的排位是倒数第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是倒数第一,人口总数是倒数第一。但在全面发展中,**乡也蕴含着较大的发展潜力。从总体上看来,有“四大优势”需进一步发挥,“四大瓶颈”亟待解决。 四大优势:一是生态优势:境内群山叠翠,谷壑幽深,溪流蜿蜒,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秃杉、红花木莲、金丝榔、红椿等珍贵树种;有猕猴、野猪、白腹锦鸡等国家级保护动物。全乡有林地面积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9.5%;人工林面积达32万亩,其中,商品林面积达21万亩。位于坝林村委会的丁累大箐是全市仅存的少量原始森林之一,也是滇东旅游片区不可多得的天然原始森林。二是区位优势:

**乡地处“两省(区)三地州四县”的结合部和南XX与清水江夹角处,是曲靖的“南大门”。境内交通便捷,省道“以马线”贯穿南北连接文山邱北;通省公路“高布线”纵跨东西直入广西西林;南XX 穿境而过直达黔桂,是一条出滇入海的重要航道。三是气候优势:境内最高海拔2030.5米,最低海拔737米,每年5—10月为雨季,近18年平均降雨量在1300毫米左右,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5%以上。11月—翌年4月为干季,最高气温达40℃,最低温度10℃,年平均气温18.5℃,18年平均气温为20℃,日照时数年平均值为2013小时,积温5650℃—6100℃,相对湿度达82%,全年基本无霜,属典型的低热河谷槽区,适宜多种作物生长,特别有利于发展热带农作物和冬季反季蔬菜。四是民族文化优势:**是典型的少数民族乡,全乡有壮、苗、瑶、彝等少数民族2617户19913人,占总人口的73.58%。其中,壮族2101户、9370人;苗族1924户、8466人;瑶族465户、1897人;彝族51户、180人。每一种少数民族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和服饰文化。其中,壮族的“三月三”、祭老人房,苗族的踩花山,瑶族的盘王节、度戒等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意蕴悠远,每年都按时举行,吸引了周边市、县各族群众前来参加,为发展民族旅游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大瓶颈:一是交通瓶颈:境内唯一一条通省通道“高布线”至今没有硬化,道路等级低,大部分通村委会的公路都是砂石路面,没有硬化,通村小组的道路是泥巴路,经常是晴通雨阻,加之山高坡陡,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是教育瓶颈:近年来,虽然在教育

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经济 国民经济发展 湖北是经济强省,2012年GDP达22250.16亿元,增速达11.3%,快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九位;人均GDP38878元人民币,折合6158美元,居中国中部省份第一位。 湖北消费水平较高,201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96.80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居全国第六位。城镇实现零售额7795.57亿元,增长16.8%;乡村实现零售额1401.24亿元,增长11.7%。全省城镇居民收入22903.8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3%。全省企业在岗职工工资达到37672元,年均增长18.9%。2012年全省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04.17亿元,比上年增长27.6%。产业结构稳步升级,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848.77亿元、11190.45亿元和8210.94亿元,分别增长4.7%、13.2%和10.8%。三大产业结构为12.8:50.3:36.9。 截至2012年12月,湖北省有11个国家级开发区分别是: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东湖高新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即光谷,含东湖综合保税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4月在开发区内设出口加工区。含武汉出口加工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含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孝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 农业 2012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848.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7%。粮食种植面积418.0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5.8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7.29万公顷,减少1.58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5.73万公顷,增加2.77万公顷。粮食总产量2441.81万吨,比上年增产53.28万吨,增长2.2%;棉花总产量53.15万吨,增产0.57万吨,增1.1%;油料产量319.66万吨,增产14.95万吨,增长4.9%。 第二产业 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2012年年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1230家,比上年净增1312家,增长13.2%。完成工业增加值955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6%。 工业产品结构改善,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全年完成增加值270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8.3%。工业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年全省工业完成销售产值31012.94亿元,比上年增长18.2%,钢铁、汽车、石化、电力、食品、电子信息、纺织、装备制造、建材等重点行业实现销售产值超千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3%。全年全省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602.90亿元,增长10.6%;其中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利润576.90亿元,下降1.0%。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全省资质以内建筑企业2774家,完成施工产值6865.67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实现利润291.18亿元,增长25.8%;

“十二五”中国建筑业发展展望

“十二五”中国建筑业发展展望 [ 2011-2-12 8:38:00 ]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展望未来,中国建筑业发展的热点市场在哪里?发展要点有哪些?结构如何调整?方式如何转变? 发展背景 在城市化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持续加大的总体发展趋势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十二五建筑业发展将基于以下的总体形势和现状。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近30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接近50%,城市居民和城镇就业人员比例也均接近总数的50%,全国城市和城镇总数还在不断增加,这是中国建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GDP高速增长为大规模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改革开放 30多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2.4倍,年均增长6.5%.2008年国家为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央政府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四万亿人民币,强力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带动地方巨量投资。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建筑与住宅已经成为与石化、电子、汽车并列的居民主要消费需求领域,很多居民家庭住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配套到配套完善,房地产与建筑业也因此发展兴旺。目前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30多年来基本上保持40%到60%的水平,其中很大程度是政府投资。我国建筑业近三十年来,从完全的计划经济发展到近日的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取得了巨大得发展成就。建筑业的产值和规模屡创产业新高,近年来每年的市场规模均达数万亿之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2010年美国ENR评选的全球225强建筑承包商,中国企业首次荣登榜首,中国铁建和中国中铁分列第一和第二。我国建筑业的建造能力大大增强。当前,国内各类型的大型高难度工程项目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我工程企业还成功建造了一批在国际上都非常有影响力的建设项目,诸如奥运工程、大型国际机场、跨海大桥、高速铁路、海底隧道等。可以自豪地讲,中国建筑业的建造能力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建筑业不断拓宽市场领域,国际市场发展强劲。对外工程承包与国内建筑业发展的整体趋势是一致的,增长迅猛。特别是2000年以后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市场拓展的领域更广,承包的市场规模更大,承包工程的层次更高,承包的方式更加的国际化。中国建筑企业在境外承包十亿美元和百亿美元以上的大工程在不断增加;市场领域从东南亚和非洲逐步向南美、欧洲、美国渗透。建筑业的支柱产业作用日渐凸显。建筑业规模这些年是递增的,每个五年计划也是递增的。截至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22.5万亿,建筑业总产值达到7.6万亿元,建筑业增加值达2.2万亿,注册资质的施工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有50多万家,从业人员达到 4000万。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当中所占的比重从1978年的3.8%提高到了2009年的6.6%,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起支撑性作用。 市场热点 十二五时期,对国内宏观经济和建筑业来讲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和更大规模发展的时期,而从世界经济形势来看是后危机时期,准确把握建筑市场的发展变化,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案例

导入:新闻链接 2006年9月起,宁波市采取“两免一补助”政策,全免学杂费、住宿费、补助书费,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这一改革走在全省前列,这也是宁波教育值得浓墨重彩的一件事。这彰显了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关注,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而回首历史我们看到新中国的教育从起步发展到今天,走的都是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新中国教育的发展之路。 讲授新课: 一、 出示图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也拉开了序幕。这是摄于当时的一张照片解读并结合教材指出它反映了当时教育的哪一个特点?(从照片所传达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信息中引导学生得出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建国后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等,得出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特点,这就是有别于旧中国新型的教育。) 新中国教育方针的确立及各项制度的实施,为共和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 然而随着1966年政治寒潮席卷大地,教育成为重灾区之一。此前,我让我们同学走访了亲历这段历史的老人,他给我们带来了一段录音,让我们来听听历史留给老人的记忆。 出示声音文件(资料来源于“三代人眼中教育”调查) 老人直白、朴实的话给了我们很大震撼,我想最有感受的应该是采访他的同学,下面我们请他来谈谈自己的感触。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教育事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影响全民族文化素质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教育的春天在哪里呢?借用艾青的诗“去问解冻的河流,开花的大地吧!”文革结束就犹如解冻的河流,开花的大地,给教育带来了生机。三、 小组讨论:结合身边的例子,讲讲改革开放教育蓬勃发展给我们带来实惠? 教育蓬勃发展的原因? 四、 新中国的教育从起步发展到今天,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在我们的父辈、兄长心中,留下了深深的挥之不去的烙印,也让今天的我们感受到了其中沉甸甸的分量。而曾几何时“知识越多越反动”成为风行一时的口号。今天,教育被提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变化折射出的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教育的发展则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杠杆。 一起来看几段材料: 经济进步依靠的是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而这个要通过教育起作用。教育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祈祷了很大作用。教育推动、促进了人以及社会发展。正所谓“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也正是我国推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原因。同学们我们一定已经感到教育沉甸甸的分量了吧!这还不足以成为我们今天努力学习的动力吗?知识就是力量,学习创造财富。可是我们也听见了教育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请看来自中日夏令营的报道: 透过夏令营的较量,不禁要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的教育存在什么问题?” 当真正做到了教育就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质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理想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会“今年花儿红,明年花更好。”

十堰未来的发展趋势

湖北省十堰市“十二五”规划蓝图 首先,湖北省十堰市加快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我市不断深化对市情的认识,根据我十堰市的特点,确立了“把十堰建设成为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 10多条城区主干道和万亩山地整理,使城区发展空间扩大了30平方公里;机场、铁道、高速公路、码头等立体交通网络正在抓紧建设。再者,全市加快发展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我市的城市化率由五年前的29%提高到41%,人均GDP从五年前的0.96万元提高到1.9万元,达到了工业化中期阶段标准值(1.6万元至3.2万元)。这些都为我市“十二五”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区域性中心城将实现“三个一百” 实现“两个目标”,就是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和建设成为鄂渝陕豫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三区一中心”,就是要全力打造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国家级汽车产业集聚区、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实施“四大战略”,就是要坚持实施工业兴市、生态立市、旅游活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推进“五大建设”,就是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十堰建设成为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 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通俗指标,十堰市概括了“三个一百”,即力争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一百平方公里,城区人口接近一百万人,建成“百万辆级汽车城”。

重点项目约600个总投资6000亿元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发改委对全市的项目梳理入库。目前,已初步纳入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约600个,总投资6000亿元以上。这些项目包括武当山机场建设、百万辆级汽车城项目、竹山竹溪百里城镇带建设、十(堰)巫(溪)高速公路、三门峡—十堰—宜昌铁路、武汉至西安高铁等等。

调研报告: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关于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单元,关系到一个地方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县域经济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如何科学梳理总结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遵循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抓住“牛鼻子”,找准着力点,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是当前必须认真深入思考解决的重大课题。近期,按照省委要求,我们成立专门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一、“十二五”以来县域经济蓬勃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坚持以县域争先进位为统揽,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抓手,打破行政区域,推进板块融合,不断增强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增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全市县域经济呈现出总量壮大、质效提升、贡献扩大、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发展较快。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了“一年一小步、五年翻一番”的目标,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2017年我市县域生产总值1393.72亿元,较2010年的696.1亿元翻一番,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4.1%,较2010年提高0.8个百分点。各县(市区)在全省县域经

济监测中的位次也普遍前移,全市13县(市区)中有6个县在全省83个县中居前20名,彬县、兴平市、秦都区先后跻身全省“十强县”“五强区”。 实力增强。2017年全市县域经济平均规模126.7亿元,较2010年增加63.4亿元。各县(市区)整体水平明显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187元,是2010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29元,是2010年的2.1倍,年均增长15.8 %。各县(市区)财政对民生的投入持续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6%。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9.1%,建设保障性住房20.1万套,搬迁贫困群众15.6万人,稳定脱贫48.5万人,解决了农村266.2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势头向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8.5:52.2:29.3调整为2017年的15.3:57.5:27.2。以果菜畜牧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开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150余个,通过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近200个,“马栏红苹果”等50多个知名产品已走出国门,全市农业总产值稳居全省第一。县域工业规模迅速壮大,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了礼泾三食品工业、彬长旬能化产业、兴平武功装备制造产业、乾县纺织产业以及永寿淳化绿色经济等特色经济板块,呈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良好态势。生态文化旅游业快速成长,2017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550万人次,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71.6亿元。 二、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县域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基础仍较薄弱,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与全省水平相比还有差距,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

湖北省经济发展情况

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 一、工业 湖北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是中国三大钢铁基地之一,中国最大的中、厚、薄板和特种钢生产基地,中国第二大汽车生产基地和最大的中型货车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重型机床和包装机械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水电基地,中国最大的联碱、农药和磷、盐化工及纤膏生产基地,也是中国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和中国重要的纺织基地之一。已建立起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体系,形成了以汽车、钢铁、光电子信息为优势产业的格局。 2008年,全省全社会投资完成5798.56亿元,同比增长27.9%,比上年同期增幅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32.67亿元(下同),同比增长29.1%,比上年同期增幅提高1.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16.46亿元,增长92.6%,增幅提高6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250.21亿元,增长38.7%,增幅提高8.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966.00亿元,增长21.2%,增幅回落4.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892.67亿元,增长23.3%,增幅回落4.8个百分点 (一)汽车产业 湖北省机械汽车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形成“一主两带”的产业基础。“一主”即以汽车产业为主导,机床工具、电工电器、仪器仪表、石化通用机械、重型矿山机械、食品包装机械、通用基础件、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内燃机、文化办公设备、民用机械等门类齐全、实力较雄厚的13大产业。“两带”即以东风公司十堰、襄樊、武汉为基地的汽车产业集聚带,以宜昌、荆州、武汉、黄石为基地的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集聚带。已形成了东风有限、神龙、三环、凯迪电力、武锅、长动、武船等一批大集团大公司为支撑的产业格局。东风公司与日本日产公司实现跨国重组、与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提升合作层次、与日本本田公司扩大合作领域等,标志着东风公司跨入了国际性大公司行列;三环集团重组省汽车集团后实力进一步增强。作为中国三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湖北省整车生产能力已达到80万辆,基本形成了“轿、重、中、轻、专”并举,“高、中、低”档车型齐全的产品结构。在整车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湖北省零部件产业日趋壮大,目前湖北省拥有零部件企业7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的310家),年配套能力已超过60万辆份。行业排名前10位的大公司完成工业产值占全省机械汽车工业60%以上。 (二)信息产业 湖北省信息产业在“十五”期间继续全面快速高效发展,制造业规模成倍增长,政务、企业及社会信息化工作全面推进,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无线电基础设施建设卓有成效,监管能力不断强化。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普遍增强,为“十一五”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省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在“九五”期间年均增长27%的基础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对人类健康和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是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是神农故里、李时珍的家乡,中医药历史悠久,中药材资源丰富,发展中医药事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服务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落后,中医药人才不足,特色优势不突出,中医中药发展不够协调,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必须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推进我省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特作出如下决定。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中西医并重,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不断推动中医药发展。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弘扬中医药文化,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和“名药、名店、名厂”战略为重点,建立和完善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医药产业体系、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中医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能力,促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一体化全面发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 (二)主要目标。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县及县级以上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下同)房屋改造和设备配置;全省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中药房达到国家标准,中医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防治重大疾病和预防保健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产业产值步入全国先进行列,中医药人才队伍壮大、结构优化,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建成10所全国重点中医医院和40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培养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和知名中医,建立炎帝神农和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和生产研发体系,打造一批知名中药企业和产品,构建比较完整的中药产业链,中医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显著增加。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中医药科研教育基地、中药生产基地、中医临床基地和中药材交易中心,逐步建成中医药强省。 二、加快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 (三)建立和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各地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配置好中医药服务资源,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基本医疗领域的重要作用。形成以省、市、县级中医医院为龙头,以综合医院中医科室为重要力量,以乡村和社区中医服务网点为基础,以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涵盖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功能的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继续抓好政府主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建设,原则上,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