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病形式原理及病机4

发病形式原理及病机4

发病形式原理及病机4
发病形式原理及病机4

发病形式

发病形式主要取决于疾病开始阶段正邪斗争的性质和强度的差异。由于邪气的种类、性质、强弱和致病途径不同,以及人体体质和正气强弱的差异,因此在发病形式上也各不相同,主要有感而即发、伏而后发、徐发、继发、复发等几种形式。

(一)感而即发

感而即发,又称“卒发”、“顿发”,是指机体感邪后随即发病。常见于新感外邪较盛、疫气致病、情志过激、中毒(误食、接触或吸入有毒物)、各种外伤及虫兽伤等所致的疾病。这类疾病常表现出急暴突发的特点,没有明显的潜伏期。

(二)伏而后发

伏而后发,又称伏邪发病,是指感受某些病邪后,经过一段潜伏期,然后在一定的诱因作用下,或在机体抵抗力下降病邪在体内繁殖发展的情况下,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而发病。如肺痨(肺结核)、破伤风、狂犬病、艾滋病等。另外,还有一类情况,即原先感受的邪气不太强,或对疾病的治疗不彻底,使余邪留而未尽,或邪气所伏部位特殊不易驱除而伏藏于内,一旦由于某种因素导致气血失调,正气受损或遇新感诱因,伏藏体内之邪又可萌动,发为新病,也称为伏发。《内经》把这种久留的病邪称之为“故邪”。故邪内留,往往复因情志变动、饮食失宜、气候寒热变化等诱因而发病。

(三)徐发

徐发,又称缓发,指徐缓发病,与卒发相对而言,疾病呈渐进性病理变化过程。疾病徐发,与致病因素的种类、性质,以及患者的体质状况有关,多见于外感湿邪,或年高体虚,机体反应能力低下,或忧愁思虑过度、房事不节、饮食偏嗜等致病,引起机体渐进性的病理改变,积以时日,久而成病,逐渐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多为慢性、迁延性疾病。

(四)继发

继发,是指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继发病必然以原发病为前提,二者有密切的病理联系,但继发病也不一定都是原发病的病理延续。如小儿蛔积日久,或慢性腹泻,可继发“疳积”;肝病胁痛、黄疸,失治误治,可继发癥积、鼓胀。

(五)复发

复发,是指疾病已经好转,或经治疗临床症状已经消失,经过一段时间原病再度发作,也称再发、复病。它是一种特殊的发病形式,也是一定条件下正邪斗争的反映。

1.复发的基本条件

对于引起疾病复发的原因,可从病邪、正气、诱因三方面来加以认识。

(1)首要条件:余邪未尽是复发的首要条件。疾病初愈,病邪已去大半,犹未尽除,正因为尚有未除尽之余邪,才为复发提供了必要条件。若邪已尽除,则不可能复发。

(2)必备因素:正虚未复是疾病复发的必不可少的因素。疾病过程中必然导致正气受损,疾病初愈,正气尚未完全恢复。若正气无虚,则必能驱邪至尽,亦不致出现旧病复发。

(3)直接因素:诱因是导致复发的直接因素。在疾病少愈之时,若饮食不当,用药不慎,情志过激,劳累过度或复感新邪,均可或助邪或伤正,导致疾病的重新发作。

2.复发的特点

复发是疾病过程连续性的特殊表现形式,其主要特点:一是疾病的复发大多具有一定的诱因;二是其临床表现类似初病,但决不仅仅是原有病理过程的再现,而是有诱发因素作用于旧疾之宿根,机体遭受到再一次的病理性损害,其损伤更复杂、更广泛,病情更重;三是复发的次数越多,静止期的恢复就愈不完全,预后也就愈差,并常可遗留下后遗症。

3.复发的主要类型

由于病邪的性质不同,人体正气的盛衰各异,因而复发大体上可以分为疾病少愈即复发、休止与复发交替和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期交替等三种类型。

(1)疾病少愈即复发:多见于较重的外感病恢复期。此时若将息治疗得当,一般不会复发,如果饮食不慎,用药不当,或过早操劳,使正气受损,余火复燃,就会引起复发。如湿温恢复期,病人脉静身凉,疲乏无力,胃纳渐开,若安静休息,进以清淡易于消化的半流质饮食,自当逐渐康复。若饮食失宜,进食不易消化的偏硬或厚味饮食,则食积与余热相搏,每易引起复发,不但身热复炽,且常出现腹痛、便血,甚至危及生命。

(2)休止与复发交替:此种类型在初次患病时即有宿根伏于体内,虽经治疗,症状和体征均已消除,但宿根未除,一旦正气不足,或感新邪引动宿根,而致旧病复发。例如哮喘病,有痰饮宿根胶着于胸膈,休止时宛若平人,但当气候骤变,新感外邪引动伏邪,或过度疲劳,正气暂虚,无力制邪,使痰饮上泛壅滞气道,肺气不畅,则见呼吸不利,张口抬肩而息,喉中痰鸣如拽锯,哮喘复发。经过适当治疗,痰鸣气喘消除,又与常人无异。但胸膈中宿痰不除,终有复发之虞。

(3)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期交替:即慢性疾病症状较轻的缓解期与症状较重的急性发作期的交替。例如胆石症,结石为有形之病理产物,会阻碍气机,而致肝气郁结。当肝气疏泄正常,腑气通降适度时,病人仅感右胁下偶有不适,进食后稍觉饱胀,是谓慢性缓解期。若因情志抑郁,引起肝失疏泄,或便秘而腑气失于通降,或因进食膏粱厚味,助生肝胆湿热,使肝胆气机郁滞

不通,则胆绞痛发作,症见右胁下剧痛,牵引及右侧肩背,甚则因胆道阻塞而见黄疸与高热,是谓急性发作。经过适当治疗,发作渐轻,又进入缓解期。但是,胆石不除,急性发作的反复出现,总是在所难免。

上述三种类型中,第一类是急性疾病恢复期余邪未尽,正气已虚,适逢诱因而引起复发。若治疗中注意驱邪务尽,并扶助正气,避免诱因,复发是可以避免的。第二、第三类皆因病有宿根而导致复发。宿根之形成,首先是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无力消除病邪;其次是病邪之性胶着固涩,难以清除。故治疗时,一方面要扶助正气,令其驱邪有力;同时要根据宿邪的性质,针锋相对,逐步地消除宿邪。但是,为尽量减少三种类型的复发,避免诱因都十分重要,因此必须掌握引起复发的主要诱发因素。

4.复发的诱因

诱因是导致正邪斗争再度活跃,正邪暂时相安的局面被打破,而促使疾病复发的重要条件,常见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复感新邪:疾病将愈而未愈之际,余邪未清,复感新邪而致疾病复发。如感冒,常可因体质虚弱,反复感受外邪,而致感冒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痢疾,可在前一次痢疾发作治愈后,再度重感痢疾病邪,再次发生痢疾等。

(2)饮食失宜:疾病初愈,脾胃之气尚虚,因饮食失宜而致疾病复发。饮食是否适宜是一相对的概念,不同疾病和不同体质的患者各有其所宜的饮食。如饮食不节可导致脾胃病复发,鱼虾海鲜可致瘾疹、哮喘、银屑病复发,过度饮酒或过食辛辣炙煿之品可诱发痔疮等。所以,对脾胃病患者及一些特殊体质的患者,在其疾病痊愈过程中,饮食的调理显得尤为重要。

(3)情志失常:过度的精神刺激,强烈或持久的情绪波动,可引起人体气机紊乱,气血运行失调,脏腑功能失常,使原来阴阳自和的疾病向愈过程逆转,从而导致疾病的复发。情志失常可以导致多种病变的复发。如高血压病,常因发怒而使已经控制的血压突然升高而出现头晕头痛;温病初愈,触怒伤肝,肝火内炽,可引动余热而致热势再燃;有咯血病史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也可因情绪激动而导致咯血复发;神经官能症的病人,亦常因情志刺激反复发作或加重。

(4)过度劳作:疾病初愈,正气未复而过早操劳,常可导致疾病复发。劳倦太过,动形耗气;房事不节,耗伤精气;劳神思虑,损及气血,均可致正气更虚,余邪再度肆虐,或重感邪气而疾病复发。

(5)用药不当:疾病临床症状治愈后,滥施补剂或药物调理不当,也可致疾病复发。如温热病初愈,过早服用温补药物,可致热病复发;胃脘痛、便血,常因苦寒太过而复发。另外,也有疾病初愈,不因饮食、劳逸、情志、药物所诱发,也不因外感新邪而引发,无明显原因而自行复发者。此多因余邪未尽,正气尚虚,无力抑邪,致使邪气暗长,而旧病复发。

总之,疾病的发生或复发,主要取决于正、邪两个方面的消长变化。

发病的基本原理

疾病发生的原理虽然错综复杂,但从总体而论,不外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机体的损伤和机体动员各种防卫代偿功能对抗损伤的矛盾斗争过程。损伤和抗损伤作为疾病发生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贯穿于疾病始终并决定疾病的发展方向和结局。发病的基本原理为: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原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是否发病。

(一)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原因

1.正气的概念

正气,简称“正”。正气与邪气相对而言,泛指人体精、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和脏腑经络等组织结构的正常功能活动,以及基于此而产生的各种维护健康的能力,包括自我调节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抗病防病能力和康复自愈能力。正气的旺盛取决于以下基本条件:一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结构的完好无损;二是精、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的充沛;三是各种机能活动正常及相互间的和谐有序。另外,也受个体精神状态、情志活动、认知水平及生活方式等影响。其中精、气、血、津液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只有精、气、血、津液充足,加之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结构完整、功能正常和协调,人体的正气才能充盛。由于精、气、血、津液对于正气的盛衰常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人们往往以精气血津液的多少作为判断正气盛衰的重要依据。

2.正气的抗邪作用

正气具有抗御病邪侵袭,及时驱除病邪而防止发病的作用。正气的抗邪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节适应:正气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脏腑经络之气运行不息,协调正常,全身精、气、血、津液的代谢及运行输布畅达无滞,则正气旺盛,其一方面可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维持机体的阴阳平衡协调,另一方面可以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防止“内生五邪”以及痰饮、瘀血、结石等病理产物的形成。

(2)防邪入侵:外邪侵入机体,正气必然奋起与之抗争。若正气强盛,则既可防止外邪入侵,也可及时抑制或消除已经进入体内的邪气的致病性,因此不会发生疾病。故《金匮要略》有“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之说。

(3)驱邪外出:机体感邪后,正气在与邪气的抗争中,一是能够驱邪外出,以消除邪气对机体进一步的损害,防止疾病的发生;二是即使发病,邪气也难以深入,故病情轻浅,疾病易于向愈。

(4)康复自愈:对于邪气侵入机体而致的脏腑组织损伤、生理功能失常,以及精、气、血、津液亏耗或代谢障碍,若在一定限度内,正气驱邪后,还有自我调节、修复、补充的作用,可促使疾病向愈及病后虚弱状态的自我康复,发病后亦可不治而愈。 3.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任何致病因素引起人体发病,总要作用于人体正气,或导致正气的虚损,或正气与邪气斗争剧烈,正气抗邪过度而造成机体病损。从此角度而言,可以说正气是人体发病的内在根据,正气的强弱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1)正气不足是病邪侵入发病的内在根据:中医发病学十分重视人的正气,《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般情况下,人的正气旺盛或病邪的毒力较弱,则病邪难以侵犯人体,即使病邪侵入,亦能驱邪外出,而不致发生疾病。只有在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防御能力下降,或病邪之毒力超过了正气的抗病能力时,邪气才能乘虚而入,导致疾病的发生。正不胜邪而发病不外两种情况:一是机体精、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的亏虚,脏腑经络等组织机能活动及对疾病的防御、抗邪和修复能力低下;二是由于病邪的致病毒力过强,超越了正气的抗御能力,使正气表现为相对虚弱。上述两种情况,均可导致病邪的入侵,使脏腑组织功能失常,阴阳气血失调而发生疾病。因此,疾病的发生,虽然关系到正与邪两方面,但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正气,多数情况下邪气是因为正气的不足而入侵使人发病。

(2)正气不足是病邪内生发病的内在根据: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常,尚可产生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等“内生五邪”而发病;或导致痰饮、瘀血、结石等病理产物的形成而引起新的病变;或适应调节能力低下,易对情志刺激产生较强烈的反应而发为情志病。所以,中医发病学把人的正气的强弱作为疾病发生与否的内在根据。

(3)正气强弱可决定发病的性质与病情:一般而言,正气较强者,感受病邪后,正气即奋起抗争,邪正斗争剧烈,多表现为实证,病位较浅,病邪易被驱除,病程较短;正气虚弱者,往往要病邪侵入到一定程度,正气才能被激发,因此病位常较深,病情较重,病程较长,不易痊愈,且邪正斗争不剧烈,故多表现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正如《医原》所说:“邪乘虚入,一分虚则一分邪,十分虚则十分邪。”但也有正气旺盛,感受病邪后,邪正抗争十分剧烈,病理反应强烈,病情较重者,此乃正气抗邪过度,造成机体病损加剧的消极后果。总之,人体是否感邪,感邪是否发病,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正气的盛衰。正气相对不足是人体发病的前提和依据,是机体发病与否的主导因素,正气的状态贯穿并影响疾病的全过程。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1.邪气的概念

邪气,简称“邪”。中医传统发病学理论将病因与邪气不加区分,认为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存在于外界环境之中和机体内部自身所产生的各种具有致病性的因素,如六淫、疫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外伤、虫兽伤、寄生虫及水湿、痰饮、瘀血、结石等。任何病因使人发病,无非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损伤或削弱正气,二是导致病邪的侵入或产生,病理产物邪气形成后,又可起继发性病因的作用。如饮食失宜作为致病因素,其中过饥是通过损伤正气而导致发病,过饱则主要是通过食滞,进而化热、聚湿生痰等病理产物邪气的形成而引起发病。又如七情内伤,由于情志的不同,或损伤正气,或导致脏腑气机逆乱,甚或造成滞气、瘀血、内火、痰阻等病理产物的形成而发病。由此可见,病因虽能导致病邪的产生或侵入,两者密切相关,但又不完全相同。病因的实质是依据病史并参照有关证候对发病原因所作的一种推论,而病邪则是从对证候的辨析中认识到的对患者有害的物质或因素;病因旨在揭示发病个体与其内外环境中的某种动态之间的内在联系,病邪总是以正气作为对立面,始终同正气处于相互消长进退的动态之中,并且是各种祛邪法的作用对象。

由于中医病因学说,是古代医家在中医理论的影响下,在大量临床实践观察的基础上,主要借助类比等方法溯因而形成的,其形成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中医病因学所认识的病因,往往就包含着病邪的内容,如六淫、疫气、毒邪、水湿痰饮、瘀血、结石等。另外,由病因作用于人体所导致的食积、滞气、虫积、内火(热)、内寒、内湿、内风等,也属于邪气的范畴。

2.邪气的侵害作用

致病邪气对正气的损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导致人体的生理功能失常:病邪作用于人体,干扰人体的功能活动,就会引起某些脏腑功能失调、气机紊乱或神志失常等,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2)造成形质的损害: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的脏腑官窍、筋骨皮肉等会直接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精、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也会受到一定的损耗。

(3)导致机体抗病、自愈能力的下降:邪气侵入人体,导致脏腑经络功能失调,精、气、血、津液代谢及功能障碍,整个机体的阴阳失调,则人体正气衰减,其调节、防御、驱邪、康复自愈等抗病能力必然下降,既易于导致疾病的发生,又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病后机体的康复。

(4)改变个体的体质特征:不同性质的邪气,具有不同的致病特点,对于个体的体质会形成不同的影响,如阳邪致病,耗损阴液,久而可使机体转变为阴虚体质;阴邪致病,损伤阳气,久之可使机体转变为阳虚体质,进而影响其对某些疾病的易罹倾向。

3.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中医学既重视正气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也强调邪气在疾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邪气作为致病的重要条件,其对发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疾病的发生是邪气作用于人体而引起正邪斗争的结果,无邪则无患,邪气或由外感,或自内生,任何邪气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病性,在正气相对不足的前提下,邪气的入侵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如六淫邪气伤人,就是外感病发生的外在因素。一般情况下,邪气只是发病的条件,并非是决定发病与否的唯一因素。

(2)邪气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起主导作用: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邪气也可以在发病中起决定性作用,如疫气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病邪,由于其毒力过强,对人体危害较大,不论老幼强弱,均可感染致病。故《素问·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并提出应“避其毒气”的预防措施。其他如高温灼伤、枪弹杀伤、虫兽咬伤、雷电击伤、中毒等,即使正气强盛,也难免不受其害。

(3)邪气影响发病的性质、部位、病证、病程和轻重:不同类别、性质的邪气作用于人体,可以发生不同种类的疾病,并表现出不同的发病特点、病证性质或证候类型。如六淫致病,多起于表,发病急,传变较快;七情致病,多起于内,发病相对较缓,病程也较长。感受阳邪,易形成实热证;感受阴邪,易形成实寒证或寒湿证。疾病的轻重,除体质因素外,还决定于感邪的种类和轻重,如同一暑邪致病,因感邪轻重不一,有伤暑和中暑之别,邪轻而浅者为伤暑,邪重而深者为中暑。疾病的部位,也与邪气的种类、性质及致病特点有关。例如风邪易袭阳位,病多起于头面、肌表等;湿性趋下,其致病常侵犯人体的下部。某些邪气与机体相应的脏腑组织之间存在着特异性定位联系,如疫疠之气侵袭人体,“当其时,适有某气,专入某脏腑经络,专发为某病”(《温疫论》);饮食所伤,常损伤脾胃;七情内伤,直接伤及内脏;外伤均从皮肤侵入,损伤皮肉、筋骨、脏腑;毒蛇咬伤,可致全身中毒,甚至死亡。同一病邪侵犯人体的部位不同,疾病的症状也各异。如寒邪客于肌表经络,则见头身四肢疼痛;寒邪犯肺,则病发咳嗽喘促等。

(三)正与邪在发病中的辩证关系

邪气一旦伤人,正气必然奋起抗邪,正气与邪气相互作用和相互斗争,而人体发病与否即决定于邪正抗争时双方力量的消长。正邪相争,正胜邪却则不病,邪胜正负则发病。但正和邪都是可变动的因素,在不同的具体条件下,正气或邪气在发病中哪一方起决定作用并非固定不变。在正气相对不变的前提下,发病与否,邪气起决定作用。如同一个体,正气处于常态,当其外感风寒时,由于正气奋起抗邪,则不至于发病;但若邪气过于强盛,即令正气旺盛,也难免受其伤害而发病。在邪气相对不变的条件下,发病与否,正气起决定作用。如同为疫疠之气流行,有人触之即病,而有人则不发病,究其原因,就在于不同个体正气的差异。另外,正气与邪气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尚具有二重性,即正气除了积极的抗病作用外,若正气抗邪太过,也能造成机体病损加剧的消极后果;而邪气除了致病作用外,还可激发正气、强化正气的防御效能。因此,在临床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应辩证地对待正与邪在发病中的作用。

邪正斗争的胜负,不仅决定着发病与否,还影响着发病的证候类型与病位、病情。正邪相争,若正盛邪实,邪正斗争剧烈,多表现为实证;正气不足,邪气也不甚,则多表现为虚证;邪盛正虚,多形成较为复杂的虚实错杂之证,若邪气深入内脏,则多表现为重证、危证。感邪轻或正气强,病位多表浅,病情多较轻;感邪重或正气弱,病位常较深,病情多较重。

病机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病机学,是指以中医学的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学等为理论基础,研究和阐明疾病发生、发展与演变的基本规律的基础学科,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帝内经》奠定了病机理论的基础,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精辟地阐述了外感伤寒病证六经病机变化与其传变、转归规律,并对脏腑、经络、气血、痰饮等病机有所发展,凸现了病机学与临床应用的结合。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作为中医学最早的病因病机学专著,对病邪入侵的途径、发病条件及病机过程和转归,都有较为深入的论述。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总结出小儿脏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机特点,对儿科病机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金元四大家对中医病机学说的发展各有建树,如刘完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及“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论点,阐发和充实了实火病机;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强调治病以驱邪为首务,邪去则元气自复,从一个侧面阐明了邪与正的辩证关系;李杲提出“阴火”概念,认为“火与元气不两立”,进而论述了内伤与阴火的病机;朱震亨提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发挥了阴虚相火病机,并对“六郁”病机有创见性的阐释。明代赵献可《医贯》、张介宾《景岳全书》重视命门水火与肾阴、肾阳的关系,《理虚元鉴》提出虚证病机本于肺、脾、肾之论点等,对脏腑病机的阐发均有独到之处。明末吴又可《瘟疫论》对瘟疫病机的阐发,清代叶桂《外感温热篇》阐发温热病卫、气、营、血病机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吴塘《温病条辨》论证温热病三焦传变机理,薛雪《湿热病篇》论述湿热为病之病机变化等,使外感热病的病机理论日臻完备。此外,王清任《医林改错》对血瘀病机的发挥及气虚可致血瘀的论述,亦属新的创见。唐宗海《血证论》从阴阳气血水火立论,侧重出血病机的阐述,发展了气血病机理论。

病机也包括多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发病病机,着重阐述发病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及发病的途径、形式等;二是基本病机,主要揭示机体对于致病因素侵袭或影响所产生的各种病理反应最基本的机制,即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调、津液代谢失常、内生五邪等;三是系统病机,主要阐发机体脏腑经络组织等不同方面的病理反应过程,包括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四是疾病病机,主要阐述某一类或一种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如外感热病病机(外感六经病机、卫气营血病机、三焦病机)、中风病机等;五是症状病机,即对疾病具体症状发生机理的阐述研究,包括全身症状和各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之发生机理;六是疾病传变与转归机理,即主要从疾病演变规律的角度来研究探讨病机。

中医执业医师妇科学习题及答案: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中医执业医师妇科学习题及答案: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一、A1 1、下列妇科病证中,哪项与寒邪无关 A、痛经 B、月经后期 C、带下病 D、月经先期 E、不孕症 2、外湿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子肿 B、闭经 C、子满 D、阴痒 E、经行泄泻 3、下列各项,不属于外热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月经过多 B、产后发热 C、恶阻 D、阴疮 E、子淋 4、抑郁忿怒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B、月经先期 C、经期延长 D、经间期出血 E、月经过多 5、惊恐伤肾,恐则气下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月经后期 B、经间期出血 C、月经过少 D、月经先期 E、月经过多 6、产后过劳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产后血晕 B、产后发热 C、恶露不绝 D、产后腹痛 E、产后抑郁 7、肾阴虚,冲任、胞宫胞脉失养,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月经后期 B、月经过少 C、闭经 D、痛经

8、肝经湿热,蕴结胞中,阻滞冲任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月经过少 B、癥瘕 C、闭经 D、月经后期 E、痛经 9、肾阳虚,命门火衰,胞宫虚寒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妊娠腹痛 B、带下过多 C、月经过少 D、月经后期 E、闭经 10、肝郁化热,火热之邪下扰冲任,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经行吐衄 B、妊娠恶阻 C、月经先期 D、经行乳房胀痛 E、经间期出血 11、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月经先期 B、胎漏

C、滑胎 D、胎萎不长 E、产后血晕 12、脾失统摄,冲任不固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经间期出血 B、带下过多 C、经行吐衄 D、滑胎 E、经期延长 13、督脉虚损,阴阳平衡失调可导致的疾病是 A、经行发热 B、崩漏 C、经行身痛 D、痛经 E、产后发热 14、下列各项,不属于带脉失约导致的疾病是 A、滑胎 B、带下病 C、胎动不安 D、子宫脱垂 E、崩漏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本分试题

第六章病因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明确提出“中医三因学说”的是: A.张仲景 B.陶弘景 C.陈无择 D.巢元方 E.刘完素 2.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 A.两者互不转化 B.两者相互作用 C.两者互不关联 D.两者对立制约 E.两者静止不变 3.以下属于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是: A.疠气 B.六淫 C.七情 D.瘀血 E.劳逸 4.易袭阳位,具有升发向上特性的邪气是: A.暑邪 B.燥邪 C.风邪 D.火邪 E.寒邪 5.下列何气能兼其五气: A.暑 B.湿 C.寒 D.风 E.热 6.六淫中最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 A.寒邪 B.火邪 C.风邪 D.燥邪 E.湿邪 7.感受寒邪而致的“中寒”是指: A.寒邪伤于肌表 B.寒邪入中经脉 C.寒邪自内而生 D.寒邪直中脏腑 E.寒邪侵及血分 8.六淫中具有病程长,难以速愈的邪气是: A.寒邪 B.火邪 C.风邪 D.暑邪 E.湿邪 9.其性趋下的病邪为:

A.火邪 B.燥邪 C.湿邪 D.风邪 E.以上都不是 10.湿邪、寒邪的共同致病特点是: A.损伤阳气 B.阻遏气机 C.粘腻重浊 D.凝滞收引 E.易袭阴位 11.致病后可出现各种秽浊症状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热(火)邪 D.湿邪 E.燥邪 12.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 A.津液 B.气血 C.肾精 D.肝血 E.阳气 13.温燥病的发病季节一般是: A.夏末秋初 B.近冬深秋 C.长夏季节 D.冬末春初 E.春末夏初 14.六淫中最易致肿疡的是: A.风邪 B.湿邪 C.火邪 D.燥邪 E.寒邪 15.下列哪项不属火邪的致病特点: A.易伤津耗气 B.易生风动血 C.易扰乱神明 D.易致肿疡 E.易阻遏气机 16.易致肝风内动的是: A.寒邪 B.湿邪 C.暑邪 D.热邪 E.风邪 17.下列哪一项是火、燥、暑共同的致病特点: A.上炎 B.耗气 C.伤津 D.动血 E.生风 18.六淫致病,季节性最强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燥邪 D.湿邪 E.暑邪 19.虚邪是指: A.微邪 B.较弱的邪气 C.瘀血 D.贼邪 E.致病邪气的通称 20.只有外感而无内生的邪气是: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答案) 【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 A.医古文 B.中医基础理论 C.中医临床医学 D.中医预防医学 E.中国医学史 2.中医学是发源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埃及 E.古希腊 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难经》 D.《神农本草经》 E.《温疫论》 4.下列哪部着作提出以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E.《难经》 5.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着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神农本草经》 D.《伤寒杂病论》 E.《小儿药证直诀》 6.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着是: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黄帝内经》 D.《千金要方》 E.《神农本草经》 7.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在哪部着作中首次提出的: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医学纲目》 8.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的着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千金要方》 9.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着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诸病源候论》 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E.《温病条辨》 10.提出病因“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巢元方 B.华佗 C.张仲景 D.陈无择 E.扁鹊 11.下列着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B.张从正 C.刘完素 D.朱丹溪 E.李杲 12.下列着名医家中被称为“攻邪派”的代表是: A.李杲 B.李中梓 C.吴又可 D.张子和 E.王清任 13.下列着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B.李东垣 C.李中梓 D.张介宾 E.朱丹溪 14.下列着名医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 A.朱震亨 B.李东垣 C.张从正 D.刘完素 E.吴鞠通 15.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朱丹溪 C.李东垣 D.张介宾 E.赵献可 16.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的医家是: A.刘完素 B.张子和 C.李东垣’ D.朱丹溪 E.张介宾 17.明确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赵献可 C.张介宾 D.李东垣 E.朱震亨 18.《温疫论》的作者是: A.叶天士 B.吴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吴又可 19.创“卫气营血”辨证的温病大家是: A.吴鞠通 B.吴有性 C.王孟英 D.叶天士 E.薛生白 20.创“三焦”辨证的温病大家是: A.叶天士 B.吴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余师愚

(精)中医基础理论—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单元病机 细目一邪正盛衰 要点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实的病机:主要是指以邪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邪气和正气都比较强盛。 2.虚的病机:主要是指以正气亏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反应。 3.虚中夹实 指病理变化以正气虚损为主,又兼夹实邪结滞,从而形成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病理状态。 4.实中夹虚 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不足,从而形成邪实正虚的虚实错杂病理状态。 5.真虚假实 即“至虚有盛候”,指“虚”为病机的本质,而其“实”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即所说“至虚之病,反见盛势”。 6.真实假虚 即“大实有羸状”,指“实”为病机的本质,而其“虚”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即所说“大实之病,反有羸状”。 邪正盛衰总结 证例 实腹中胀痛,大便不通,水肿等 虚神疲乏力、动则气喘、畏寒怕冷

实中夹虚高热伤津 虚中夹实脾虚水肿,气虚血瘀 真虚假实气血不足导致的闭经 真实假虚大便不通导致的热结旁流 要点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正胜邪退:疾病好转和痊愈。 2.邪胜正衰:疾病恶化甚至死亡。 3.邪正相持:邪正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邪稽留,病势处于迁延状态。 4.正虚邪恋:疾病处于缠绵难愈。 5.邪去正虚:邪气被祛除,正气被耗伤而虚弱,有待恢复的病理过程。细目二阴阳失调 要点一阴阳偏胜 1.阳偏胜 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性病理变化。 “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 2.阴偏胜 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性病理变化。 “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 要点二阴阳偏衰 1.阳偏衰

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性病理变化。 2.阴偏衰 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液不足,宁静、滋养作用减退,阴不制阳,阳气相对有余的虚热性病理变化。 要点三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到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要点四阴阳格拒 1.阴盛格阳 阴盛格拒又称格阳。指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致使阴阳不相维系顺接,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其证候为真寒假热证。 2.阳盛格阴 阳盛格阴又称格阴。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从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其证候为真热假寒证。 要点五阴阳亡失 1.亡阳 2.亡阴 阴阳失调总结 阴阳证型 阳偏胜实热

中医基础理论易错点归纳第六章病机

1、【单选】A.由实转虚 B.虚实夹杂 C.真虚假实 D.真实假虚 E.因虚致实 由于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而出现的病机是:D.真实假虚 2、★【单选】A.脏腑机能虚损,水液内停 B.脏腑气血失调,功能障碍 C.脏腑阴阳失调,功能失常 D.脏腑气血不足,运化无力 真虚假实中假象出现的机理是:D.脏腑气血不足,运化无力 3、【多选】A.精血津液不足 B.滋养、宁静功能减退 C.阳气相对亢盛 D.阳热偏盛而伤阴 阴偏衰的病机是指:A、B、C 4、【多选】A.过用汗法或汗出过多 B.邪盛正衰,正不敌邪 C.虚阳外越 D.寒湿之邪伤阳 形成亡阳病理状态的主要因素是:A、B、C 5、【多选】A.三焦水道不利 B.肺失宣散和肃降 C.肝失疏泄 D.脾运化功能障碍 导致津液输布障碍最主要的原因是:A、B、C、D 6、【单选】A.体内气机的逆乱 B.体内阴血的不足 C.体内阳气之变动 D.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E.体内筋脉失常 《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内风”的机理均属于:C.体内阳气之变动 7、【单选】A.气机之逆乱 B.阴血之不足 C.阳气之变动 D.筋脉之失养 《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内风”的机理是:C.阳气之变动 8、★【选择】A.肝阳化风 B.热极生风 C.阴虚风动 D.血虚生风 症见筋挛肉瞤、手足蠕动,其病机是:C.阴虚风动 症见肢麻不仁、甚则手足拘挛不伸,其病机是:D.血虚生风 9、★【多选】A.腰膝酸软,耳鸣 B.肢麻不仁,关节屈伸不利 C.眩晕目涩,视物模糊 D.筋挛肉瞤 肝血不足可致:B、C、D (按:阴虚动风常见于热病后期耗伤肝肾真阴,阴精严重亏损,神志昏迷,虚风内动,手足蠕动,它是极虚的证候,抽搐轻微、徐缓无力,最严重者也就轻微抽动,和实风内动那种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四肢抽搐急迫有力的证候截然不同。血虚生风则常见于内伤杂病,久病失血,血虚不能濡养筋脉,肢体麻木不仁,筋脉拘挛,肌肉瞤动,手足颤动。前者是极虚,压根动不起来,后者乃不足,还有足够的力量去挛急、瞤动,或颤动,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 10、【多选】A.寒邪直中三阴 B.阳气虚衰,温煦功能减退 C.恣食生冷,伤及中阳 D.阳不化阴,水湿痰浊壅盛“寒从中生”是指:B、D 10、【单选】A.手少阴心经 B.任脉 C.冲脉 D.足阳明胃经 E.足太阴脾经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的经脉是:D.足阳明胃经 11、【单选】A.手少阴心经 B.任脉 C.冲脉 D.足阳明胃经 E.足太阴脾经 《灵枢?经脉》说何经“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D.足阳明胃经 12、【单选】A.手少阴心经 B.任脉 C.足厥阴肝经 D.足阳明胃经 E.足太阴脾经 《灵枢?经脉》所载“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为何经之别的病变:D.足阳明胃经 13、【多选】A.消谷善饥 B.肿首头重 C.溺色黄 D.足不能行 《灵枢.经脉》记载,经气“有余于胃”的临床表现是:A.消谷善饥、C.溺色黄 14、【选择】A.太阳之脉终绝 C.少阳之脉终绝 B.少阴之脉终绝 D.厥阴之脉终绝 面黑齿长而垢,上下不通的病机是:B.少阴之脉终绝 中热隘干,善溺心烦,舌卷卵缩的病机是:D.厥阴之脉终绝 15、【选择】A.太阳之脉终绝 B.太阴之脉终绝 C.少阳之脉终绝 D.少阴之脉终绝 耳聋百节皆纵的病机是:C.少阳之脉终绝 腹胀闭不得息,善噫的病机是:B.太阴之脉终绝 16、【多选】A.脏腑功能太过 B.脏腑功能不及 C.脏腑阴阳失调 D.脏腑气血失调

中医基础理论 病机部分习题

第七章病机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正气强弱主要取决于: A.气候因素 B.地域因素 C.饮食习惯 D.生活与工作环境 E.体质与精神状态 2.中医认识发病原理,主要从以下哪个角度来认识: A.正邪相搏 B.阴阳失调 C.饮食失调 D.气血失常 E.脏腑功能失调 3.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 A.邪气强盛 B.正气不足 C.邪胜正负 D.正虚邪不胜 E.正胜邪衰 4.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 A.邪气 B.正气 C.地域因素 D.饮食习惯 E.生活和工作环境 5.疾病复发的首要条件是: A.新感病邪 B.过于劳累 C.正虚未复 D.邪未尽除 E.饮食不慎 6.邪气侵犯人体后能否发病取决于: A.正气的盛衰 B.邪气的性质 C.感邪的轻重 D.禀赋的强弱 E.邪正斗争的胜负 7.下列哪项不是复发的诱因: A.劳复 B.正气 C.食复 D.药复 E.复感新邪 8.并病是指: A.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 B.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 C.表证未罢又见里证 D.寒证未罢又见湿证 E.气血两燔 9.合病是指: A.感受寒邪和湿邪而发病 B.感受湿邪和热邪而发病 C.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D.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 E.表证未罢,又见里证 10.“重感冒”指: A.新感病邪 B.过于劳累 C.正虚未复 D.邪未尽复感邪 E.肺卫同病 11.在下列形成“阳偏胜”的病机中,最主要的是: A.感受阳邪,从阳化热 B.情志内伤,五志过极化火 C.气郁化火 D.瘀热在里 E.痰食积滞,郁而化热 12.在下列阴阳失调病机中,最易出现虚阳外越的是: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虚阳亢 13.病人持续高烧,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其病机应是: A.重阳必阴 B.寒极生热 C.阳胜则热,从阴化寒 D.阳损及阴 E.阳长阴消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与发病

气 一、气的涵义:一是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如饮食中的水谷之气,吸入之清气(即氧气)等,即所谓〞人之有生,金赖此气〞。二是指生命活动的动力,如脏腑之气。所以,气有物质和功能两种涵义。 二、气的来源与生成:气分是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先天之气也称为元气,禀受于父母,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成;后天之气为由肺吸入之清气与脾胃运化水谷所产生的水谷精微之气结合而成。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合而称为真气或称正气。(内经)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就是气的来源与生成的概括。 三、气的分布及其功用:真气充遍全身,无时不有,无所不至,以营养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内在动力。真气偏盛偏衰直接关系着人体的健康情况。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说明正气旺盛不易患病,正气虚衰容易患病的道理。由于气的分布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 (一)宗气:积于胸中,是饮食水谷所生化之气与吸入之清气结合而成,是一身之气的运行输布的出发点。它的功用:一是助肺司呼吸,凡言语、声音、呼吸强弱,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二是贯注心脉而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以及肢体的寒暖和活动能力,多与宗气有关。 (二)营气:宗气贯入血脉里的营养之气,行于脉中,与血的关系密切,故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的说法。可见营气与血的作用不可分割,共同发挥营养机体的功能。 (三)卫气:宗气宣发于脉外的叫卫气。其性刚悍,善走窜,达于体表,温润皮肤、肌肉、滋养腠理,司汗孔的开阖,以防御外邪,故叫〞卫气〞。例外邪侵入机体,卫气即起而抗邪,故发生恶寒、战栗、汗毛竖起等症状。卫气胜邪,则恶寒解,热退病除,反之,则寒热不消,疾病继续发展。 (四)五脏六腑之气:如心有心气,脾有脾气等等。心气不足,则出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部分习题完整版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部分 习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七章?病机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正气强弱主要取决于: A.气候因素 B.地域因素 C.饮食习惯 D.生活与工作环境 E.体质与精神状态 2.中医认识发病原理,主要从以下哪个角度来认识: A.正邪相搏 B.阴阳失调 C.饮食失调 D.气血失常 E.脏腑功能失调 3.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 A.邪气强盛 B.正气不足 C.邪胜正负 D.正虚邪不胜 E.正胜邪衰 4.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 A.邪气 B.正气 C.地域因素 D.饮食习惯 E.生活和工作环境 5.疾病复发的首要条件是: A.新感病邪 B.过于劳累 C.正虚未复 D.邪未尽除 E.饮食不慎 6.邪气侵犯人体后能否发病取决于: A.正气的盛衰 B.邪气的性质 C.感邪的轻重 D.禀赋的强弱 E.邪正斗争的胜负 7.下列哪项不是复发的诱因: A.劳复 B.正气 C.食复 D.药复 E.复感新邪 8.并病是指: A.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 B.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 C.表证未罢又见里证 D.寒证未罢又见湿证 E.气血两燔 9.合病是指: A.感受寒邪和湿邪而发病 B.感受湿邪和热邪而发病 C.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D.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 E.表证未罢,又见里证 10.“重感冒”指: A.新感病邪 B.过于劳累 C.正虚未复 D.邪未尽复感邪 E.肺卫同病 11.在下列形成“阳偏胜”的病机中,最主要的是: A.感受阳邪,从阳化热 B.情志内伤,五志过极化火 C.气郁化火 D.瘀热在里 E.痰食积滞,郁而化热 12.在下列阴阳失调病机中,最易出现虚阳外越的是: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虚阳亢 13.病人持续高烧,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其病机应是: A.重阳必阴 B.寒极生热 C.阳胜则热,从阴化寒 D.阳损及阴 E.阳长阴消 14.病人先有阴虚内热病症,以后又出现畏寒肢冷,大便溏泄,其病机应是: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阳亡失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机)-试卷1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机)-试卷1 (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 1.“邪气盛则实”的特点是 (分数:2.00) A.正邪斗争激烈,病理反映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 B.病机的本质为“虚”,表现为“实”的临床假象 C.抗病力低下,正邪斗争不剧烈表现出的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 D.病机的本质为“实”,表现为“虚”的临床假象 解析:解析:实,主要指邪气盛,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 2.“精气夺则虚”的特点是 (分数:2.00) A.正邪斗争激烈,病理反映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 B.病机的本质为“虚”,表现为“实”的临床假象 C.抗病力低下,正邪斗争不剧烈表现出的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 D.病机的本质为“实”,表现为“虚”的临床假象 解析:解析:虚,主要指正气不足,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 3.热结胃肠,便秘腹痛拒按,潮热谵语。又兼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顿,属于 (分数:2.00) A.邪气盛则实 B.精气夺则虚 C.至虚有盛候 D.大实有赢状√ 解析:解析:真实假虚大实有赢状:病机的本质为“实”,表现为“虚”的临床假象,因邪气亢盛、结聚于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畅达于外所致。 4.脾气不足,运化无权之湿滞中焦证,既可以见到面黄气虚等虚证,又可以见到呕吐腹泻等水湿留滞的实证,属于 (分数:2.00) A.虚中夹实√ B.实中夹虚 C.真实假虚 D.真虚似实 解析:解析:虚中夹实,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又兼夹实邪为患的病理状态。 5.邪热炽盛灼津导致气阴两伤,属于 (分数:2.00) A.虚中夹实 B.实中夹虚√ C.真实假虚 D.真虚假实 解析:解析:实中夹虚,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的病理状态。 6.正气已虚,余邪未尽,因正气难复,致病处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属于 (分数:2.00) A.邪正相持 B.正虚邪恋√ C.正胜邪退 D.正胜邪退

中医内科学复习资料(概念,病因病机,结语部分)

中医内科学复习资料(概念,病因病机,结语部分) 第一章外感病证(病机:外邪侵表,正邪相争,脏腑功能失常) 感冒 概念:由于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证。 病因病机:感冒的主要病因为六淫之邪、时行病毒和正气亏虚,随季节不同,风邪常兼挟风寒、风热、暑湿而致病,病位在肺卫,病机为邪从皮毛、口鼻而入,犯及肺卫,卫表不和,肺失宣肃,属表实之证。 临床表现:常呈多样化,卫表不和可见恶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肺失宣肃可见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在辨证时,有风寒、风热、暑湿之区别;有普通感冒、时行感冒之不同。 治疗原则是解表发汗,疏风宣肺,时行感冒则多偏重于清热解毒。 外感发热 概念:是指已患有某种或多种内科疾病,又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体温升高,并持续不降,伴有恶寒、面赤、烦渴、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病机:正邪相争,阳胜则热 主要治法:清热解毒、通腑泄气,养阴益气。 湿阻 多发于夏令梅雨季节。本病湿邪为患,病位于脾胃,病机是湿邪阻滞中焦,升降受阻,运化不利。湿阻的治疗原则是祛湿健脾。化湿、燥湿、利湿为重要治疗方法。 痢疾 概念: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病位病机:痢疾病位在肠腑,与脾胃有密切的关系。痢疾的病机主要是邪滞于肠,气血壅滞,肠道传化失司,脂膜血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而成痢。 治疗: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通涩兼施。 疟疾 概念:由于疟邪侵袭人体,以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临床特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病因病机治疗:感受疟邪为病因,疟邪侵入人体,伏于半表半里,与营卫相搏则作,与营卫相离则止,再次与营卫相搏则引起再一次发作。祛邪截疟为治疗原则。 第二章肺病证(肺气亏虚、阴津亏耗、寒邪犯肺、邪热乘肺、痰浊阻肺) 咳嗽 肺气不清,失于肃降,发为咳嗽。有外感、内伤两类。外感为六淫犯肺;内伤为脏腑功能失调而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发为咳嗽。 喘证 概念:由于感受外邪,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致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以致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喘脱:喘证严重时出现喘促持续不已,烦躁不安,肢冷,体温下降,汗出如珠,心悸,面唇青紫,脉浮大无根等表现时的一种危重病证。多因病及心肾之阳,致阳气欲脱,阴阳离决而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习题:病机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习题:病机 一、A1 1、阳偏盛的病理状态是 A、阳气亢盛,机能亢奋,热量过剩 B、阴液不足,阳气失制而偏盛 C、阳气亢盛,耗伤机体的阴液 D、阴寒之邪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 E、以上均非 2、阳偏衰常见于 A、肝、心、肾 B、脾、心、肾 C、肺、心、肾 D、肝、脾、肾 E、脾、肺、肝 3、阴损及阳是指 A、阴虚不能制约阳气 B、阴盛于内,格阳于外 C、阴虚阳无以化生,阳亦亏虚 D、阴盛伤阳,阳气受损 E、以上均非 4、邪热内伏,反见四肢厥冷的病机特点是

A、阳盛则阴病 B、阴盛则寒 C、阳虚则寒 D、阴损及阳 E、阳盛格阴 5、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 A、阴病治阳 B、阳病治阴 C、虚则补之 D、实则泻之 E、热者寒之 6、阴盛格阳属于 A、阳偏衰 B、阴偏衰 C、阳损及阴 D、真热假寒 E、真寒假热 7、“大实有羸状”的证候性质是 A、真实假虚证 B、实中夹虚证 C、由实转虚证 D、真虚假实证

E、虚实错杂证 8、决定病证虚实变化的主要病机是 A、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 B、阴精阳气的盛衰 C、气血的盛衰 D、正邪的盛衰 E、阴阳的盛衰 9、“实”的主要病机是 A、邪气亢盛 B、正气旺盛 C、气血瘀滞 D、水液蓄积 E、痰浊壅滞 10、下列哪项为虚证的临床表现 A、二便不通 B、五心烦热 C、精神亢奋 D、烦躁不宁 E、疼痛剧烈 11、使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邪正盛衰变化是 A、邪正相持 B、正虚邪恋

C、邪盛正衰 D、邪去正虚 E、正盛邪退 12、血燥生风的病因是 A、产后恶露,日久不净 B、热病后期,阴津亏损 C、水不涵木,浮阳不潜 D、生血不足或外伤失血 E、血虚津亏,失润化燥 13、津伤化燥多发生的脏腑为 A、心、肺、胃 B、肝、脾、肾 C、肝、肾、大肠 D、脾、胃、大肠 E、肺、胃、大肠 14、下列哪项不是阴虚风动的临床表现 A、筋脉拘挛 B、手足蠕动 C、低热起伏 D、脉细如丝 E、神昏谵语 15、导致湿浊内生的病因是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章病因习题集

第七章病因 第一节外感病因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六淫”是指() A. 六气 B. 六气的太过和不及 C. 六种毒气 D. 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E. 风寒暑湿燥火 2.下列哪项不是六淫致病的特点() A. 季节性 B. 地区性 C. 传染性 D. 转化性 E. 外感性 3.常为外感病致病先导的邪气是() A. 热邪 B. 风邪 C. 寒邪 D. 暑邪 E. 燥邪 4.六淫中易侵犯人体上部和肌腠的外邪是() A. 风邪 B. 寒邪 C. 湿邪 D. 燥邪 E. 暑邪 5.六淫中,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6.六淫中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的邪气是()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7.在六淫中,最易伤肺的邪气是()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8.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的() A. 津液 B. 气 C. 血 D.精 E. 神 9.在六淫中,易扰心神的邪气是() A. 风邪 B. 寒邪 C. 火邪 D. 湿邪 E. 燥邪 10.下列哪项属于风性善行的致病特点() A. 手足震颤 B. 四肢抽搐 C. 四肢游走性疼痛 D. 角弓反张 E. 四肢麻木 11.下列哪项属于湿邪的性质() A. 凝滞 B. 粘滞 C. 涩滞 D. 瘀滞 E. 动血 12.可致小便浑浊涩滞不畅等症的邪气是()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13.寒性收引可导致() A. 阻滞气机 B. 损伤阳气 C. 耗气伤津 D. 气机收敛 E. 凝滞经脉 14.称为“百病之始”的邪气是()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15.常引起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腠理闭塞的邪气是() A. 风邪 B. 寒邪 C. 湿邪 D. 瘀血 E. 暑邪 16.在六淫中独见于夏季的邪气是()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火邪 17.只有外感而无内生的邪气是() A. 寒 B. 燥 C. 湿 D. 暑 E. 火 18.导致行痹发生的主要邪气是()

中医病因病机

类风湿性关节炎(PA)是一种慢性、炎性、系统性的自身 免疫性疾病。表现为外周关节持续性进行性的滑膜炎,继而引起软骨破坏和骨锓蚀,造成关节畸形。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它属于中医“痹证”、“历节”等范畴,其病位在关节、筋骨、肌肉、皮肤、甚至脏腑,病因病机较为复杂,治疗较棘手。现将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1 认清病机特点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痹证”、“历节”等范畴。痹证的成因 早在《内经》中就有论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证的病机,即指人体在“虚”、“邪”、“痰瘀”等致病因素作用下,引起痹证发生、发展、变化的机制。由于该病涉及面广,病因繁杂,故其病机也较复杂,关系到“正”、“邪”两个方面的相互斗争。正虚是致病的内在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当正气不足时,风寒湿热之邪才可乘虚而入侵袭肢体关节肌肉,使经络闭阻不通而发病。《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痿论》)。《灵枢·百病始生》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适疾风暴 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均说明了正虚在发 病中的重要作用。邪侵是致病的重要条件,在强调“正虚”的同时,也不能否认邪气致病的重要性,有时甚至起主导作用。“不通”是发病的病理关键,“不通”是指经脉气血为邪气所扰,运行不利,甚则闭阻不通。若内有痰浊瘀血停滞,则使经络气血更为“不通”。病久邪留伤正,可出现气血不足、肝肾 亏虚之候,并可因之造成气血津液运行无力,而风寒痰瘀互结终使关节肿胀,僵硬,畸形,并使病情逐渐中重,缠绵难愈。 2 认清证候特点,重视辨证论治 类风湿性关节炎除具有痹证共有的关节疼痛、沉重、肿胀 及游走串痛等症状外,主要是四肢多个小关节肿痛,并呈对称性,渐渐导致骨质损害,关节变形,僵硬,活动不自理。根据其发展过程及临床的不同表现,抓住“正虚、邪侵、痰瘀”之病理特点。将类风湿性关节炎证分为风湿热痹、风寒湿痹、痰瘀阻络、肝肾两虚(气血两虚)四型。风湿热痹:症见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遇热加重,发热,口渴,心烦,尿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除湿,祛风通络,方予四妙散加味:苍术、黄柏、川牛膝、苡仁、秦艽、茯苓、生地、知母、地龙等。风寒湿痹:症见关节肌肉冷痛、肿胀,患处不红不热,遇冷加重,得热则减,口不渴,舌淡苔薄白或略腻,脉弦或紧或濡。治宜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予蠲痹汤加减:羌活、独活、防风、姜黄、黄芪、当归、赤芍、桂枝、苡仁、制川乌等。痰阏阻络:在痹证中见痰瘀阻络并非独立疾病,而是久病邪气痹阻,久而产生瘀血,湿邪阻络化为痰饮,痰瘀进一步闭阻经络引起新的症状,除上述痹证本身症状外,见关节僵硬变形、表面青紫,屈伸不利,关节刺痛、固定不移肢体麻木

中医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 病因 概念:能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发疾病的原因。 分类:外感致病因素:六淫、疠气等;内伤致病因素:七情、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 外感致病因素: 六淫 概念: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是指反常的六气,属不正之气,又称“六邪” 。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环境性;相兼性;转化性。 1、风邪(春季主气,多从皮毛而入,“六淫之首” ) 2、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3、②风性善行、数变; 4、③风为百病之长; 5、④风性主动。 6、寒邪(冬季主气,伤寒—寒邪伤及肌表;中寒—寒邪直中于里) 7、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8、②寒性凝滞; 9、③寒主收引; 10、④寒性清澈。 11、暑邪(夏季主气,纯属外邪,只有外感没有内生) 12、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13、②暑性升散,扰神耗气伤津; 14、③暑多夹湿。 15、湿邪(长夏主气,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易招致湿邪为病) 16、①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 17 、②湿性重浊; 18、③湿性黏滞; 19、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20、燥邪(秋季主气,口鼻皮毛侵入,侵袭肺卫。燥热相合,易发温燥,燥寒相合,易发寒 燥) 21、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2、②燥易伤肺。 23、火(热) 邪(夏季主气。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热多指外邪,火多由内生) 24、①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25、②火(热)易扰心神; 26、③火(热)易耗气伤津; 27、④火(热)易生风动血; 28、⑤火热易致肿疡。 29、

疠气 概念:即疫疠之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致病特点: ⑴ 病急骤,病情危重; ⑵ 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⑶ 一气一病,症状相似;疠气形成和疫病流行因素: ①气候因素; ②环境与饮食因素; ③预防措施因素; ④社会因素。 、内伤致病因素: 七情 概念: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异常才会成为致病因素)致病特点: ⑴ 直接伤及内脏(心、肝、脾功能失调为多见) ⑵ 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忧)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⑶ 影响病情转归 饮食失宜 1、饮食不节:⑴过饥⑵过饱⑶食无定时 2、饮食不洁 3、饮食偏嗜:⑴寒热偏嗜⑵五味偏嗜⑶种类偏嗜 劳逸失度 1、过劳⑴劳力过度则伤气⑵劳神过度则伤心脾⑶房劳过度耗伤肾精 2、过逸⑴安逸少动气机不畅⑵阳气不振,正气虚弱⑶长期用脑过少,加之阳气不振。 三、其它致病因素: 痰饮 概念: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清稀者称饮,稠浊者称痰。 形成: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津液代谢障碍,水津停聚而成。 致病特点:1、阻滞气血运行2、影响津液代谢3、易扰乱神明4、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病势缠绵。 瘀血 概念: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学说

病机学说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即病机学说。病机的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已奠定了基础,病机之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审查病机,无失气宜”和“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病机的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已奠定了基础。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等“病机十九条”,是以“五运六气”的“六气”与五脏相应的理论,将临床常见的诸多症状,分别归属于心、肺、脾、肝、肾之疾患,风、寒、湿、热、火之疾患,病变部位是在“上”或“下”等。但必须指出:《内经》之论述病机,内容非常广泛,并不局限于“病机十九条”,它与邪正和阴阳之盛衰,气血和脏腑之虚实,以及某些病证(如疼痛、痿、痹、厥、痈疽等)的病机,均有详尽的论述。 历代医家对于病机学说均非常重视。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素问》及《灵枢》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阐述了热病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的进退变化;在《内经》脏腑、经络虚实的基础上,对不少病证的病机进行了阐述。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对1729种病候的病因、病机、及其临床证候作了阐述,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病因病机学专著。金元时期的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和“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观点;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论述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和“火与元气不两立”的病机;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论述了“邪气”致病的病机;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阐释了“阳有余而阴不足”和“湿热相火”等病机。 病机学说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整体上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等。 2.从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经络病机等。 3.探讨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六经传变病机、卫气营血传变病机和三焦传变病机等。 4.研究某一种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感冒的病机、哮喘的病机、痰饮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等。 5.研究某一种症状的发生、发展的病机。如疼痛的机理、恶寒发热的机理、失眠的机理等等。 6.研究由于气血津液、脏腑等生理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综合性病机变化,如。 津液代谢失常 津液代谢,是肌体新陈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津液的正常代谢,不仅仅是维持着津液在生成、输布和排泄之间的协调平衡,而且也是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八章 病机习题集

第七、八章发病病机 一、选择题 (一)A型题11.机体感受病邪,病邪潜伏一段时间之后发病者,属()A.徐发B.继发C.复发D.伏而后发E.感而即发 2.原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称为() A.徐发B.继发C.复发D.伏而后发E.感而即发 3.外感湿邪致病,其发病多为() A.徐发B.继发C.复发D.伏而后发E.感而即发 4.肝病胁痛、黄疸,若久治不愈,渐成“癥积”者,应属于() A.徐发B.继发C.复发D.伏而后发E.感而即发 5.外感六淫邪气致病,其发病多为() A.徐发B.继发C.复发D.伏而后发E.感而即发 6.血随气逆的病机是因为() A.气能行血B.气能摄血C.气能生血D.血能载气E.血能化气 7.津伤化燥病机多见于() A.心B.肺C.脾D.肝E.肾 8.与内湿病理形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A.心B.肺C.脾D.肝E.肾 9.内寒病理的形成,除肾外,密切相关的脏还有() A.心B.肺C.脾D.肝E.肾 10.与风气内动形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A.心B.肺C.脾D.肝E.肾 11.血不足病变多见于() A.心肺B.心脾C.心肾D.心肝E.肝肾 12.与气不足病变形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A.心脾肾B.肝脾肺C.心肺肾D.脾肾肺E.肺肝肾 13.与气陷病变密切相关的脏是() A.心B.肺C.脾D.肝E.肾 14.气逆病变多见于() A.肝脾肾B.肺脾肾C.脾胃肾D.肺肝胃E.肺肝肾 15.急、重病后期,邪已驱除,但正气耗伤,有待恢复的转归称为()A.正胜邪退B.邪胜正复C.正虚邪恋D.邪正相持E.邪去正虚16.“卒发”一般不见于下列哪项() A.中毒B.暴怒C.新感外邪D.思虑过度E.外伤 17.下列哪种因素致病多为徐发() A.疠气致病B.六淫致病C.思虑过度D.暴怒E.大悲 18.阴阳互损病机多与哪一脏虚损有关() A.心B.肺C.脾D.肝E.肾 19.下列动风病变中,属虚实错杂性质的是() A.热极生风B.阴虚风动C.血虚生风D.血燥生风E.肝阳化风 20.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影响到相对的一方,导致()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病机之气血失调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病机之气血失调 气失调:气的病变,包括气的生成不足或耗散太过,气的运行失常,以及气的生理功能减退等,具体表现为气虚、气陷、气滞、气逆、气闭、气脱等几个方面。 气虚是指元气不足,全身或某些脏腑机能衰退的病理变化。气虚主要表现为元气不足,脏腑功能活动减退,以及机体抗病能力下降等方面,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多是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肾功能失调,也可因劳伤过度、久病耗伤、年老体弱所致。气虚多见于慢性疾患、老年患者、营养缺乏、疾病恢复期以及体质衰弱等病变。其临床表现以少气懒言、疲倦乏力、脉细软无力等症为重要特点。各脏腑气虚的特点,多与其生理功能有关,如肺气虚的特点是“主气”的功能衰退;心气虚的特点是“主血脉”和“藏神”的功能衰退;脾胃气虚的特点是“腐熟水谷”和“运化精微”的功能衰退以及中气下陷等;肾气虚的特点是“藏精”、“生髓”和“气化”、“封藏”以及“纳气”等功能的衰退等。因肺主一身之气,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肺气虚直接影响元气的生成,故临床上所谓气虚证,多是指脾气虚和肺气虚以及脾肺气虚。气虚和阳虚,虽然都是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衰退和抗病能力的减弱,但气虚则是指单纯的机能减退,而阳虚则是在气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阳气虚少,所以气虚属于阳虚的范畴,气虚可发展为阳虚,但气虚则不一定阳虚。其区别在于:气虚是虚而无寒象,而阳虚则是虚而有寒象。由于气与血、津液的关

系极为密切,因而在气虚的情况下,必然会影响及血和津液,从而引起血和津液的多种病变。如气虚可导致血虚、血瘀和出血,也可引起津液的代谢障碍,如脾气虚不能运化水湿而形成痰饮、水肿等。 升降失常:升降失常包括气陷、气脱、气滞、气逆和气闭等。气陷为气虚病机之一,是以气的升举无力,应升反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理变化。气陷多因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脾宜升则健,脾气虚,易导致气陷,常称“中气下陷”。机体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全赖于气的正常升降出入运动。所以,在气虚而升举力量减弱的情况下,就会引起某些内脏的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还可伴见腰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以及短气乏力、语声低微、脉弱无力等症。气脱是指气虚之极而有脱失消亡之危的一种病理变化。由于体内气血津液严重损耗,以致脏腑生理功能极度衰退,真气外泄而陷于脱绝危亡之境。气脱有虚脱、暴脱之分:精气逐渐消耗,引起脏腑功能极度衰竭者,为虚脱;精气骤然消耗殆尽;引起阴竭阳亡者,为暴脱。如心气虚脱则心神浮越,脉微细欲绝;肝气虚脱则目视昏蒙,四肢微搐;脾气虚脱则肌肉大脱,泻利不止;肺气虚脱则呼吸息高,鼾声如雷;肾气虚脱则诸液滑遗,呼气困难。阴气暴脱则肤皱眶陷,烦躁昏谵;阳气暴脱则冷汗如珠,四肢厥逆等。气滞是指某些脏腑经络或局部气机郁滞的病理变化。气滞主要是由于情志内郁,或痰、湿、食、积、瘀血等阻滞,以及外伤侵袭、用力努伤、跌仆闪挫等因素,使气机阻滞而不畅,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或障碍所致,以闷胀、疼痛为其临床特点。由于人体气机升降多与肝主疏泄、肺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