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政府信息公开的艰难历史

美国政府信息公开的艰难历史

美国政府信息公开的艰难历史
美国政府信息公开的艰难历史

美国政府信息公开的艰难历史

2012年05月18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涂子沛(旅美信息专家)

5月14日,中国召开了政府信息公开年度会议,回顾总结《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4年来的经验和不足。会议报告指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体不理想。傅蔚冈先生在昨日的专栏文章中感慨,政府信息公开为什么这样难?

傅先生认为,信息公开最基本的根据在于民众有知情权。此话说得极为在理,放眼世界,全球有70多个国家已经用立法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以美国为例,它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始得较其他国家早,其立法过程就是围绕公民的知情权展开的。回顾其发展过程会发现,在这个问题上,出发点虽然一样,但一家有一家的难,政府的信息公开工作从来都不容易。

在美国,知情权(Rightto Know)是新闻界率先提出来的。1945年,美联社执行主编库珀对其含义进行了具体阐述。他认为,人民有权知道政府的运作情况,政府如果封锁信息,那除了选举权,公民的其他各项政治自由其实都没有保障,所以知情权是一项基本的公民权利。美国的政府信息公开运动也是在这个时候由新闻记者发起的。1953年,在新闻界的强烈要求下,国会开始草拟《信息自由法》(FOIA )。其后,国会召开了数百场听证会、撰写了几十卷调查报告,《信息自由法》也数易其稿,但历经十多年,总是通不过。

通不过的原因,还是缘于政府部门的强力反对。上世纪60年代,联邦政府只有27个部门,但无一例外,全部都在听证会上对《信息自由法》大声说“不”,认为信息公开会给政府造成极大负担。当时的约翰逊总统甚至给议员直接打招呼称,即使国会通过了这个法案,他也会行使总统的搁置否决权。多年以后,约翰逊总统的新闻秘书莫耶斯在回忆录里说,约翰逊听到这个法案的第一反应是:国会要干什么?是不是想搞砸我这届政府?

由于新闻界的不懈抗争,1966年,国会参众两院终于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信息自由法》,社会舆情也一致沸腾,约翰逊知道无力回天,才在极不情愿的情况签署了这个法案。

在美国政府的信息公开历史上,也经历了一个“倒逼”过程。美国的《信息自由法》刚刚实施的时候,政府部门消极应对,效果并不理想。对于查阅公共记录的要求,政府部门或收取高昂费用或拖延不予答复或以国家安全的理由搪塞,使人望而却步却又无可奈何。当时的报纸形容说,知情权虽然有法可依了,却还是一张“空头支票”。又是在公民团体、新闻记者的批评声音和抗议浪潮中,国会在1972年提出了《信息自由法修正案》。该法规定,如果政府拒绝公民的信息公开要求,公民可以提起司法诉讼,而法院才拥有信息是否公开的最终裁判权。这个规定不仅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还直接掐到了政府的“七寸”。当时是福特担任总统,1966年,当《信息自由法》在国会投票的时候,他还是议员,并且投了赞成票。但时

过境迁、位转人移,这时候的福特也是屁股指挥脑袋,他立刻给国会发函,明确表示反对这个修正案。最后,在参众两院高票通过的情况下,他还断然行使总统否决权,拒绝签署。但由于三权分立中的相互制衡机制,他的否决再度被国会以绝对多数推翻,历史才真正翻开了新的一页。

这之后,美国政府的信息公开工作驶上快车道。1976年,国会又通过《阳光政府法》,规定除了静态的文件要公开,动态的决策过程也要公开,美国公民自此获得了旁听政府会议的权利。也正是这一年,国会在它的报告中总结说:“向公众隐瞒政府实情的力量,就是摧毁这个政府的力量,这种力量不能轻易授予,也不能轻率使用”。这个结论,我认为,值得我们反复思考和揣度。

从美国的经验看,信息公开确实是难!难就难在没有人会主动公开!虽然一谈到透明和公开,大多数人都会认可这是正确的价值观,但一旦要自己透明、要自己公开,那公开和透明就会立刻转化为一种威胁,政府也不例外。古今中外,所有的政府,无论民主与否,都有保密的倾向、封闭的惰性。但要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就必须对此进行限制,打破这种格局。这种限制,是通过制度设计实现的;这种格局,是通过各方力量的博弈打破的。没有互相监督、理性博弈的制度,政府的信息公开就会是一张“空头支票”,流于傅先生所形容的“门面和装饰”。

信息管理专业认识

信息需求产生与满足过程的分析 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其研究范畴逐步扩大,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信息化社会里,信息及信息资源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日益成为科技、经济、教育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信息管理专业是隶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的专业,是综合运用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方法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信息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为了满足社会信息化和发展的要求,加强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信息只有通过人类的使用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因此怎样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成为信息管理专业研究的关键,同样,加强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也成为了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为了了解更多关于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知识,我产生了对信息的一些需求,比如: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我国信息管理发展的状况和同学对信息管理专业的看法和期望等。 为了解决这些困扰我的问题,我通过查阅资料和上网查询对信息管理专业的现状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发现信息管理专业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基础建设力量较为薄弱;二、过度强调理论知识;三、研究工作人员的机构和地区的分布极度不平衡;四、课程设置体系不够规范。由于经济、管理是两大类学科,涉及面广,专业知识十分丰富,各专业之间的课程差异大,如何平衡各专业课程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的比重,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五、研究目标以及方向不够明确,学生对该专业的性质、理论体系认识不够清晰;六、绝大部分是对本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研究,对国外研究很少。 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更加关注。我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信管专业的学生培养的核心问题是培养目标的方向性,专业设置的合理性,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三个关键问题,应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以培养行业技术型管理人才为主。 为了使我对培养计划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上网阅读一些著名教授的文献,我发现这些专业文献里对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对很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信管专业的培养从实践教学中的活动形式出发,可以建立与时俱进的科研组,提高师资水平;二、完备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三、丰富课堂教学

美国政府Data_gov和Apps_gov的经验与启示

美国政府https://www.doczj.com/doc/a618304680.html, 和https://www.doczj.com/doc/a618304680.html, 的经验与启示 刘增明 贾一苇 国家信息中心 北京 100045 摘 要:关键词:“一站式”服务;政府云;“云优先”战略;云服务;信息服务;信息公开;美国 通过介绍美国政府“一站式数据下载网站”Data.gov和“一站式云计算服务门户”Apps.gov,系统梳理了美国政府基于数据采集、 发布和第三方应用开发的信息资源利用机制;研究了基于政府公用云的服务门户和采用云技术的应用程序商店建设模式;探讨了美国政府在增强政府责任、提升政府信息服务能力方面所进行的持续不断的努力以及采取的科学务实的态度;指出了其对我国电子政务公用基础设施平台建设,特别是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与应用开发再利用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美国政府信息化发展趋势 了解世界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政府信息化发展走 向,总结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制以及应用建设模式,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美国政府的大型IT项目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以用户为中心,大多围绕用户的实际需求,在资源利用以及“一站式”服务方面有着领先的设计和实践,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政府信息化的发展潮流。同时,采用了“云计算”、“虚拟化”等新兴技术,助力政府信息化从条块分 割走向协同、合作,从封闭迈向开放,即通过构建整体、开放的平台,与公众进行直接的互动和沟通,从而推动政府行政管理发生根本性变革。 美国政府信息化发展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趋势。(一)基于“云技术”实现的共享方案,保障政府IT项目高效运营 “云技术”的广泛运用,能够有效整合资源,使美国 政府各部门共享各种IT公用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资源,减少IT管理与运行成本,协助各部门快速地部署各种应用。因此,联邦CIO委员会近期发布了“云优先”战略, 开始建立安全的政府云计算平台,鼓励政府业务逐渐迁移到公用云平台上,以提高行政效率,优化开支。美国 行政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MB)评估新的IT部署时,要求各部门将基于政府云的解决方案作为首要选项,促进政府IT项目全力向云平台迁移,同时鼓励企业参与政府IT项目的云解决方案,减少总体运营成本。 (二)强化政府责任,以用户为中心,关注用户体验美国政府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围绕用户需求,关注用户良好体验。如鼓励积极公开数据,允许其他政 府部门、社会公众与企业免费下载数据;开发云服务门户及应用程序商店,便于用户浏览购买相关云服务。 在保障信息安全与隐私的前提下,允许用户根据自身需要对资源进行开发再利用,这种数据公开与应用模式将进一步扩大政府信息资源开放的获益范围,从而使整个社会都可以从资源开放中获益。 美国政府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注重提供关键机制 保证公众的参与、直接反馈、评论和建议。与之相得益彰的是,公众的参与也极大地促进了政府信息化的发展。 国际篇

全国法院政府信息公开十大案例

全国法院政府信息公开十大案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案例1 余穗珠诉海南省三亚市国土环境资源局案 (一)基本案情 余穗珠在紧临三亚金冕混凝土有限公司海棠湾混凝土搅拌站旁种有30亩龙眼果树。为掌握搅拌站产生的烟尘对周围龙眼树开花结果的环境影响情况,于2013年6月8日请求三亚市国土环境资源局(以下简称三亚国土局)公开搅 拌站相关环境资料,包括:三土环资察函〔2011〕50号《关于建设项目环评 审批文件执法监察查验情况的函》、三土环资察函〔2011〕 23号《关于行政许可事项执法监察查验情况的函》、三土环资监〔2011〕 422号《关于三亚金冕混凝土有限公司海棠湾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评影响报告表的批复》、《三亚金冕混凝土有限公司海棠湾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评影响报告表》。7月4日,三亚国土局作出《政府信息部分公开告知书》,同意公开422号文,但认为 23号、50号文系该局内部事务形成的信息,不宜公开;《项目环评影响报告表》是企业文件资料,不属政府信息,也不予公开。原告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判令三亚国土局全部予以公开。 (二)裁判结果 海南省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请求公开之信息包括了政府环境信息和企业环境信息。对此,应遵循的原则是:不存在法律法规规定不予公开的情形并确系申请人自身之生产、生活和科研特殊需要的,一般应予公开。本案原告申请公开的相关文件资料,是被告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当然属于政府信息。被告未能证明申请公开之信息存在法定不予公开的情形而答复不予公开,属于适用法律法规错误。据此,判决撤销被告《政府信息部分公开告知书》中关于不予公开部分的第二项答复内容,限其依法按程序进行审查后重新作出答复。 一审判决后,余穗珠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期间主动撤回上诉。 (三)典型意义 本案的典型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外获取的信息也是政府信息。本案涉及两类信息,一是行政机关获取的企业环境信息;二是行政机关制作的具

企业组织绩效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企业组织绩效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校: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人力0801 姓名:刘春艳 学号:10A60080117

【内容摘要】 绩效管理是在对传统绩效评估进行改进和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绩效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也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资源、培育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和开发工具,对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起着显著的支持作用。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严重地阻碍和削弱了绩效管理应起的作用,根据企业绩效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提出了改进方案,探讨了绩效管理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 绩效管理战略目标绩效管理体系绩效考核绩效沟通与反馈 【正文】 绩效管理以其完善的体系、优美的流程和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深得管理者们的喜爱,被管理学家誉为管理者的圣杯。众多国内企业都认为绩效管理确实会对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和管理能力的提升起到很大作用,但由于企业基础和文化氛围的不同,中国企业必须探索出适应中国企业实际的简单适用的“中国式”绩效管理,简单照搬照抄西方模式很有可能带来的是劳民伤财。 一、绩效管理的概念及架构 随着经济与管理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和研究者意识到传统的绩效评估对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的作用非常有限,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作用也不大。传统的绩效评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通常与组织中的其他背景因素相脱离,如组织目标和战略、组织文化、管理者的承诺和支持等。而这些背景因素对于成功地实施绩效评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绩效管理正是在对传统绩效评估进行改进和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应该与企业的战略和目标相联系,有助于企业总体战略和目标的实现。绩效管理的核心目的是通过提高员工的绩效水平来提高组织或团队的绩效,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提供必要的依据,实现员工和组织的战略目标。绩效管理包括目标设臵阶段、绩效管理目标的反馈阶段、实施考核阶段和绩效结果运用阶段。 二、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现状 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而且是员工

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第1节导言:信息革命与信息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为人类认识世界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武器。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不难发现一些重大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革命性因素。 200多年前,以纺织机械的革新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实现了工业生产从手工工具向机械化的转变,资本主义生产体制得以确立,社会进入“机械化时代”。而19世纪中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电力技术为主导的近代第二次技术革命,使电力技术在能源、通信、照明、运输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社会进入“电气化时代”。电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冶金技术、化工技术、内燃机技术等技术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把人类带入工业社会。 如果说,近代两次技术革命利用机械力、蒸汽、电力、石油等动力方面的变革,实现人类体力上的解放,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一场能源革命。那么,20世纪中叶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技术革命,实质上人类智力的解放,是一场智力革命。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等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新的科技密集型经济形态,使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性或支配性资源。信息与材料、能源共同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发展,信息迅速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走向社会化、产业化,并成为主导现代社会的支柱产业。这种变化不仅迅速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和社会运行机制,而且还贯穿于各种社会职业活动之中,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 一、信息技术与信息革命 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简单地讲,微电子技术就是一门使电子器件或电子设备微型化的技术。其基本构成是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其特点是精细或超精细的“微”加工技术。如智能手机就是微电子技术的一个结晶。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呈现出如下的特点或趋势: (1)数字化。各种文字的、图形的、图像的、声音的信息被进行二进制编码,即数字化。它是一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 (2)小型化。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智能手机等不断更新换代,功能不断提高,体积越来越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必备工具。 (3)网络化。从局域网到广域网,从有线网到无线网,从传感器网到物联网,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使网络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现代社会的工作生活与网络密不可分。 (4)智能化。从人们常见的手写输入、搜索引擎等软件,到指纹识别器、机器人等硬件,再到复杂的智能交通管理等应用系统,用智能技术开发的软件、硬件和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实现业务活动的高效化和自动化,提高了人们信息处理和管理的效率。

美国城市应急管理信息化的最新进展与借鉴

美国城市应急管理信息化的最新进展与借鉴 近日,由中组部、工信部、国家行政学院共同组织的领导干部境外培训“182”计划“信息化与城市应急管理专题研究班”赴美国学习考察,重点学习了解美国信息化的基本做法、主要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在城市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一、美国城市应急管理信息化的新进展与新趋势 加快信息技术在城市应急管理中的应用,从而更加快速、科学、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实现可持续和谐稳定发展,是当前美国城市应急管理的普遍做法和基本经验。 一是把信息化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和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总体规划。2010年3月,美国出台了国家宽带战略,提出力争在10年内,在全美各地建成高速宽带网,把网速提高至目前全国平均速度的25倍。美国希望通过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来刺激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提升教育水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障公共安全。据统计,近年来信息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1/4,大大降低了美国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向警察、消防、急救等提供全国、无线、互操作宽带公共安全网络的接入,使应急管理部门在全国任何地方都能发送和接收重要的语音、数据和视频,并让所有民众快速接入应急服务,是美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旧金山、西雅图、波特兰等普遍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立足城市信息化发展全局,强化总体规划,充分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以实现信息高度集中和实时监控,打破信息孤岛。 二是以信息技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实时交互信息处理能力和反应速度。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有线和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管理新模式。2008年,IBM公司提出了“智慧地球”战略,美国政府积极回应并将它写进创新战略。2009年9月,美国中西部爱荷华州迪比克市与IBM共同宣布,将建设美国首个完全数字化的智慧城市,以有效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并智能化地作出响应。智慧城市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警察、消防、交通、公共设施、供水排水、供电、缴费、办理手续等公共服务和安全领域,用动态在线、互联互通的全局性信息取代传统静态、孤立的局部信息,提高实时交互信息处理能力。应急平台是当前美国智慧城市的建设重点,很多城市都建设了以网络为平台的综合性公共安全地理信息系统和应急资源系统,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实现人员、装备、物资的合理存储、快速定位和有序调配。 三是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综合性城市管理系统,有机融合政府应急管理与日常公共服务。根据“急时应急、平时服务”的原则,旧金山、波特兰、西雅图等建立了标准化、规范化、综合性的城市管理系统,实现城市管理各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保证各系统在个性化、定制化的同时满足互操作性要求,实现政府应急管理与日常公共服务之间的有机融合。根据“一次建设、有效管理、反复使用”

国土局-滥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案例分析

滥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案例分析 案情简介: 2010年1月29日,原告作为其母亲薛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在起诉要求撤销被告丹阳市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委员会作出的关于丹阳海会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一案中,已经获取该批复及作出该批复的证据和法律依据,即已知悉丹阳海会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及批复依据的政府信息,又于2015年9月3日向被告申请公开该信息,法院有理由相信原告申请存在恶意,申请目的并非为获取所需信息,而是借此表达对被告批复行为的不满,滋扰被告正常开展工作。因此,原告的信息公开申请完全背离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立法本意,属于滥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 案例分析: 法院认为,《行政诉讼法》第一条规定的立法目的之一是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是法律赋予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属于人民法院依法保护的范围,但对于滥用该权利提出背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立法本意的恶意申请,人民法院则不予保护。本案原告滥用信息公开申请权,向被告申请公开早已知悉的政府信息,应认定不属于其合法权益,依法不予保护。因此,被告作出的答复函虽有不当,但对原告的合法权益明显不产生实际影响,故对其提出的诉讼依法应裁定驳回起诉。 据此,我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一款第(八)项的规定,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 案例启示: 目前,我局亦有相关的申请人有滥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的案例。其中,城南街道纪某,先后向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和我局提出信息公开申请,要求获取相关地块的用地批文。省厅与我局均已将查询途径进行了告知。此后,纪某仍以其丈夫佘某的名义提出同一信息公开申请,邮寄地址与联系电话均与此前的申请一致。经查询户籍信息并走访村集体经济组织,我局了解到其夫妻二人长期共同生活,且具有相互获取信息的便利条件,其反复提出信息公开申请,明显带有滥用信息公开申请权的故意。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职能机关给地方政府施加压力,以逼迫地方政府满足其利益诉求。 对于此种案例,无论申请人想实现的是否是其合法的利益诉求,其滥用信息公开申请权的行为,已经背离了信息公开条例的立法本意,应当依法予以规制。为节约行政司法资源,对此类申请人应当收集其滥用信息公开申请权的证据,并由信息公开领导小组进行讨论并制作笔录,作出对其信息公开申请不予提供的答复。

绩效考核的演变历史

摘要:回顾美国政府绩效评估演变的历史轨迹,不难发现,它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纽约市政研究院的绩效评估实践,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大致经历了萌芽时期、绩效预算时期和全面发展时期三个历史阶段,它是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必然产物。其侧重点各不相同,从注重部门效率、行政投入、行政产出,到关注绩效预算、实行成本控制,最后发展到对整体效率、结果、有效性和绩效目标的实现。 根据公共行政理论的历史演变和不同时期政府绩效评估的主要特点,我们认为,可以把美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历史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其一,萌芽时期(1900-1940),效率是这一时期政府绩效评估的核心价值取向,出现了一些专门研究政府绩效的组织和学术团体,并把绩效评估引入政府的评估实践中,例如,纽约市政研究院的建立及其对纽约市政府的评估实践;其二,绩效预算时期(1940-1980),这一时期的绩效评估继续强化“效率”这一核心价值,并通过预算手段控制支出以实现经济意义上的高效率;其三,全面发展时期(1980-2000),这一时期的政府绩效评估在关注效率的同时,也强调公平的重要性;绩效评估不仅仅是一项评估技术,而是与组织的战略规划、预算、管理过程和公民参与等因素相结合,并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管理制度———绩效管理制度。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政府掀起了一轮“新公共管理”运动,政府绩效评估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 英国、美国成为了公共组织绩效评估方面引导潮流的积极实践者。在英、美的带动与影响下,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政府也积极地应

用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方法对政府行为实行绩效监控。1990年代开始,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政府改革,分别先后引入类似政府绩效评估的“行政评价”、“制度评估”,以此来回应来自国内外的新的挑战。各国推进绩效评估的一个核心特点就是将绩效评估与政府改革、政府再造紧密结合起来。其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 坚持以公民为中心,以公民满意为政府绩效的终极标准,评估过程有公民广泛参与。美国1993年戈尔报告所提出的改革四大原则里,其中第二项即为“顾客优先的原则”,这一原则由具体四个步骤来体现:倾听顾客的声音,让顾客来选择;使公共组织之间相互竞争;创造市场动力;利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在1994年和1995年国家绩效评审委员会又出版了两份报告:《顾客至上:服务美国民众的标准》;《顾客至上:95年服务美国民众的标准》;英国在绩效示标设计上体现了外向特征和多样化的满意度调查,民间组织对政府部门进行独立评价和审视等。 高层领导人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是电子政府绩效评估受到极大重视和推广的关键。从美国的情况来看,在布什总统的总统管理议程(PMA)的五项行动计划中,推行电子政府是其中一项,其他四项分别为:对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财政和绩效评估相结合、竞争性的资源调配以及改善财务管理。这五项计划目标彼此相关的,绩效是它们的共同的思路,最终旨在建立一个“以公民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和以市场为基础”的政府。在加拿大,1999年10月,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明确表示将在该国推行电子政府,并提出到2004年实现加拿大公民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政府所提供的在线信息和服务。

浅谈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第一篇: 题目:浅谈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 作者中文名:梁俊山; 作者单位:忻州师范学院政史系; 文献出处:中国信息界, 编辑部邮箱2010年03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 关键词:电子政务; 政府; 信息资源; 管理; 第二篇: 题目: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结构及发展趋势 作者中文名:宋恩梅; 作者英文名:Song Enmei;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文献出处:图书情报知识, 编辑部邮箱2010年03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 关键词:电子政务; 信息资源管理; 阶段模式; 价值链; 摘要:结合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模式,分析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 管理的阶段结构,探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职能和导向的转变问题;以 电子政务主体模式和价值链理论为基础,分析四种主体模式下信息资源管 理的价值生成,提出基于流程和主体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价值链结构; 指出资源及功能整合的电子政务集成、公共—私人合作的管理方式将成 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三篇: 题目:电子政务下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作者中文名:郑丽娜; 张艳婷;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学院图书馆;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 文献出处:内蒙古科技与经济,编辑部邮箱2009年01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 关键词:电子政务; 政府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管理; 摘要:文章通过对国外电子化政府发展成熟度较高的美国、加拿大的政 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分析,引出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四篇: 题目:内外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绩效评估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作者中文名:王新才; 吕元智; 作者英文名:Wang Xincai Lv Yuanzhi;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文献出处:图书情报知识, 编辑部邮箱2009年02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 关键词: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绩效评估研究; 现状; 趋势; 国内外; 第五篇: 题目: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0年度政府采购十大典型投诉处理案例

2010年度政府采购十大典型投诉处理案例 01 案例名称 浙江省某局航空摄影采购项目投诉 处理单位: 浙江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管处 处理时间: 2011年8月 基本案情:今年6月,浙江省某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组织了浙江省某局航空摄影采购项目的招标采购。因为对采购结果以及代理机构拒收质疑函行为的不满,两家竞标供应商北京四维远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西安华测航摄遥感有限公司向浙江省财政厅提起投诉。投诉供应商认为,中标供应商与其他4家投标供应商相差100多万元的报价低于民航总局1994年颁布的《关于调整通用航空收费标准和办法的通知》中规定的标准,是低于成本价格的恶性竞争,而且中标供应商在公开报价文件里没有说明交货及安装日期也应属于未响应招标文件。 浙江省财政厅慎重审查了此次招标活动的相关材料,对各方提交的证据进行综合评定,认定采购代理机构应当依法受理供应商质疑,但投诉供应商提供的相关证据和行业标准均不足以判定中标供应商的报价低于成本,并且中标供应商已经在投标文件中对工期进度作出承诺,故对两投诉人的投诉请求不予支持。 案例启示:浙江省财政厅抓住了中标人的报价是否低于成本价这一关键问题,同时将中标供应商在公开报价文件里没有说明交货及安装日期是否属于未实质性响应等复杂情形逐一剖析,依法作出合理处理决定,给供应商恶意低价投标情形的判定提供了借鉴。

江苏省教育厅农村合格幼儿园建设工程户外活动器械采购项目投诉 处理单位: 江苏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 处理时间: 2009年11月15日 基本案情:2009年9月8日,江苏省省级行政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组织了预算为1.09亿元的江苏省教育厅农村合格幼儿园建设工程户外活动器械项目公开招标。评标结果宣布后,按照招标文件约定,采购人应对中标候选供应商的样品进行封存,而未中标供应商的样品则由其自行带走。但在此过程中,多家未中标供应商阻挠中标供应商拆除中标样品,造成现场秩序混乱,直至公安机关到场才控制住混乱局面。未中标的8家供应商随即提出质疑且对答复不满意,于10月13日投诉至江苏省财政厅。在受理投诉的过程中,江苏省财政厅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调查,并于11月15日依法作出驳回投诉的处理决定。投诉人对投诉处理决定不服,于12月22日向财政部申请行政复议。财政部于2010年3月18日决定维持江苏省财政厅作出的投诉处理决定。 案例启示:本项目预算金额大、涉及范围广、投诉人数量多、对抗情绪强,给投诉处理工作增加了无形的压力和困难,甚至引发了一场幼儿玩具招标“风波”。但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监管部门严格依据调查后的客观事实和法律法规作出投诉处理决定,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项目各方当事人的沟通,将“风波”的影响降至最低直到完全平息,既维护了政府采购的严肃性,也为妥善处理供应商投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则案例引发的对政府信息公开中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的思考

一则案例引发的对政府信息公开中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的思考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在政府信息公开的背景下,人们对房产信息的知悉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一则涉及不动产登记资料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为例,从政府信息的定义、申请资格、公开利用三个方面对政府信息公开中不动产登记信息的公开范围、公开途径进行了浅析。 标签:政府信息公开;不动产登记信息;利害关系 1、案例分析 2016年3月17日,申请人俞某以其房地权利变更登记申请中“原登记及权利书证号数”一栏记载“见更1623”为由,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更字第1623号的《房地产权利变更登记声请书》。经查档案资料,俞某并非房地权利书证更字第1623号的权利人。 此案在办理过程中有以下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第十四条第四款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因其申请的政府信息系他人的房地产登记信息,涉及个人隐私,应征求第三方意见后根据第三方权利人的意见再行答复。而另一种意见认为,申请人俞某要求公开的《房地产权利变更登记声请书》虽涉及他人的个人隐私,但因其名下房地权利变更登记申请中“原登记及权利书证号数”一栏有记载“见更1623”,故其对更字第1623号《房地产权利变更登记声请书》具备一定的“利害关系”。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查询、复制不动产登记资料,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提供”,及《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九十七条第四款规定,“因不动产交易、继承、诉讼等涉及的利害关系人可以查询、复制不动产自然状况、权利人及其不动产查封、抵押、预告登记、异议登记的状况”。如果俞某的“利害关系人”成立,则应可以查询复制相关不动产的登记信息。然而,目前法律法规对利害关系人尚无明确的定义,在实际不动产登记档案查询利用时一般需要申请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来佐证其利害关系人身份。 本案的争议在于个人不动产登记信息在政府信息公开受理中是应遵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的“涉及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免于公开,还是应用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中“利害关系人”的概念予以开放利用。 2、政府信息公开中不动产登记信息的查询 从政府信息的定义上来看,《条例》规定:“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而不动产登记信息是指不动产登记部门在履行不动产登记职责过程中形成的信息和原始登记凭证。因此,不动产登记信息符合政府信息的构成要件,应该属于政府信息范畴。

浅析绩效管理发展历史

浅析绩效管理发展史 —之绩效管理工具的特点和运用 摘要: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是组织提高和保持竞争力,实现组织目标及愿景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了解绩效管理的发展历史是每个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从业者的必备素养,同时,不同时期的绩效管理工具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的沿革,而绩效管理工具的合理利用与否是一个组织能否做好绩效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以时间为主线阐述绩效管理发展的同时结合对各时期出现的绩效管理工具进行分析,加深对绩效管理发展和绩效工具特点的理解,从而使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从业者在进行本组织的绩效管理时,能够结合组织发展现状,合理的使用绩效管理工具。 关键词:绩效管理发展历史;绩效管理工具;KPI;平衡计分卡;

序言: 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现绩效管理工作中,多从事基础的事务性工作,经常会产生为何要使用该种绩效工具的疑问,而不同的绩效管理工具又诞生在不同的历史发展中,因此希望借本次对绩效管理发展历史的研究,了解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绩效工具的环境,分析各种绩效管理工具的特点,结合组织发展的生命周期,为选择和运用最适当的绩效管理工具来促进组织达成目标愿景打下基础。 一、绩效管理发展历史综述 一)、西方绩效管理发展历史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是西方世界绩效管理思想的启蒙阶段,初步建立了以劳动结果确定收入的基本机制,从19世纪初开始,随着企业规模和经营地域的不断扩大,至19世纪末,纺织业、铁路业、钢铁业等管理者根据各行业特点先后建立了业绩衡量指标来评价企业内部的生产效率,后期随着绩效管理思想的发展,衡量指标也先后运用到美国军方和公务员队伍的考核上,如今随着企业的全球化发展,绩效管理思想也不断创新。概括来说,西方绩效管理发展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初-20世纪初):成本导向阶段。 该阶段绩效管理单一的以成本或计数型成果作为评价标准,在泰勒科学管理运动中,以单位时间的动作研究为基础,计件工资激励制不断发展; 第二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80年代末)财务导向阶段。 1903年杜邦火药公司开始使用“投资报酬率”来评价公司业绩,后来杜邦公司的财务主管唐纳森.布朗将投资报酬率这一指标发展成一个评价各个部门业绩的手段,布朗建立了杜邦公式即:投资报酬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并发明了“杜邦系统图”。1923年通用公司董事长小阿尔弗雷德.斯隆提出的分权管理就利用了布朗的理论,至此杜邦分析系统

信息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

信息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转) 我们信管专业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我们接触的课程很多很广,它要求我们这个专业培养出来的都是社会上急需的复合型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所以我们能够有比别的专业更多的选择余地。我自己划分了一下感觉我们这个专业有三个大的方向:一是往计算机方向的;二是往管理方向的;三是财务会计方向的。然而这三个专业又可以细分为很多我们可以从事的相关行业,如:市场营销,会计,项目管理,物流,电子商务,软件编程,数据库,网站建立与维护,管理咨询,计算机网络等等这些都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行当,所以大三这一年就是让自己找准好自己的发展方向,然后猛的向着自己所选定的方向发展的宝贵时间,俗话说的好“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不要将自己的学习机会失去的时候再想着从头再来一遍,这是最为愚蠢的! 想考研的我想问一下大家为什么要考研?考了研对你以后的发展或者对你以后从事的行业有帮助吗?先搞清楚这两个问题,你再决定是否考研,如果是家庭的逼迫,或者是为了找份好的工作,我奉劝有这样想法的一些人乘早打消考研的念头,因为我可以说以你们大学这四年所学的和现在的能力已经足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因为有一些大中型企业宁可招该专业本科生也不愿意招相同专业的研究生,因为一来是本科生成本相比研究生底,二是有些岗位本科生本可以做得很好要研究生也是资源的浪费,三来也是研究生在一些企业依仗着自己是研究生完全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架子大,工资拿少了不干有情绪,一些稍微差一点的工作又不想干,自认为是大才小用。所以很多本科生毕业了不要慌只要自己真真正正的在大学里没有荒废这四年,你们完全有能力将一些研究生比下去! 信息管理 是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们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的信息的总称。信息管理的过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加工和信息储存。信息收集就是对原始信息的获取。信息传输是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因为信息只有及时准确地送到需要者的手中才能发挥作用。信息加工包括信息形式的变换和信息内容的处理。信息的形式变换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通过变换载体,使信息准确地传输给接收者。信息的内容处理是指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深入揭示信息的内容。经过信息内容的处理,输入的信息才能变成所需要的信息,才能被适时有效地利用。信息送到使用者手中,有的并非使用完后就无用了,有的还需留做事…… 信息系统 从技术上说就是为了支持决策和组织控制而收集(或获取)、处理、存储、分配信息的一组相互关联的组件。除了支持决策、协作和控制,信息系统也可用来帮助经理和工人分子问题,使复杂性可视化,以及创造新的产品,从商业角度看,一个信息系统是一个用于解决环境提出的挑战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组织管理方案。我们用“信息系统”这个词时,特指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的信息系统。 一个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软件、硬件、存储和电信等技术为核心的人机系统。 就业方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系统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和信息机构从事信息(资源、系统和网络)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这个专业打了个擦边球,管理和计算机二不像,想靠这个专业找工作的赶紧打住,自己找个方向学习才是出路。我是过来人。 我是一个大一新生,在进入大学校门之前就听不少人说计算机专业不像几年前那么好就业了。我现在有点迷茫,我知道学习C++语言是计算机专业必不可少的,可还需要学哪些实用

浅析美国电子政务建设及其启示

浅析美国电子政务建设及其启示 摘要:国是较早致力于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的国家,也是电子政务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本文通过简要介绍美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以及特点,同时简 析其发展困境以及美国电子政务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电子政务建设启示 一、美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 1.1美国电子政务的管理组织和任务分工 目前美国政府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电子政务组织体系和工作程序。美国的电子政务项目是由美国总统管理委员会(President’s Management counciI)领导.由总统行政办公室与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MB)两个部门联合执行的,但主要由管理和预算办公室负责。其中,专设一个副主任专门负责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务的日常事务。副主任直接对主任负责,主任则向总统管理委员会报告事务进程以及获得相应的批准。 政府还建立了信息主管制度.联邦政府的首席信息主管(Chief lnformation Officer,CIO)兼任管理和预算办公室的的第一副主任,政府各部门也设立直接向部门主要领导报告的CIO,并设有专门的办事机构。 总统管理委员会是联邦政府转型为电子政府的关键部门.但是总统管理委员会也关注政府机构问的组织和程序的变革.促进以公民为中心的改革.这与电子政务项目的宗旨是一样的。为了促进这种变革,CIO委员会在来自其他联邦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参与下形成“业务指导委员会”,关注电子政务的四大业务,即G2C(政府向公民)、G2B(政府面向企业)、G2G(联邦政府与其他政府间)和联邦政府内部的效率和效力。 1.2美国电子政务的信息政策与技术保证 拓展电子政务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保证投资建设联邦机构信息系统,并且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系统的升级,以进行高水准的工作、风险管理,为民众提供强大的服务。信息政策与技术为联邦信息技术系统提供了包括资产规划以及隐私安全的框架。 联邦政府必须有效地管理其各个部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重要资产.以保证稀少的公共资源得以有效的利用。资产规划和投资控制与规划、实施、资产管理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2015年10大典型行政诉讼案例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阅读提示:5月1日新行政诉讼法实施一周年,4月29日北京高院通报 全市法院行政案件审理情况并公布了十大典型案例。一年来,北京法院 审结的一审行政诉讼案件中,行政机关总体败诉率为10.7%,判决的案 件中行政机关败诉率达29%。 01 .某公司诉科学技术部不予受理科研项目资助案 基本案情 2014年2月20日,科技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告了2015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的申报指南。某公司在该指南指定的网上系统中填写了申请973计划的项目申请书。 科技部收到该公司的项目申请书后,于同年5月12日作出不予受理决定,认为该公司申报的《海水蓄能电站》及《雨、洪水资源开发利用及跨流域调水》两项目不符合申报要求,决定不予受理项目申请。该公司不服被诉决定,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裁判结果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行政诉讼,应当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被诉决定是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所作行政行为,对某公司的合法权益产生了实际影响,且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所明确排除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外的行为。被诉决定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但由于某公司的涉案项目申请书确实不符合973计划项目申请书的格式要求,未就项目基本情况填写相应内容,科技部无法就涉案项目是否符合申报要求进行进一步评审,故被诉决定正确。综上,依法判决驳回某公司关于撤销被诉决定的诉讼请求。 一审宣判后,各方当事人均未上诉。 典型意义

绩效管理发展历程

绩效管理发展史 一、绩效管理的发展历程 绩效管理始于绩效考核。在中国,绩效考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尚书·尧典》中“纳于大麓,暴风骤雨弗迷”就是指尧将帝位禅让给舜之前,对其进行绩效考核[1]。可见,绩效考核很早就在实践中受到统治者或管理者的重视。在西方工业领域,罗伯特·欧文斯最先于19世纪初将绩效考核引入苏格兰。美国军方于1813年开始采用绩效考核,美国联邦政府则于1842年开始对政府公务员进行绩效考核。 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水平的进步,绩效考核的各种弊端逐步显露出来,在这背景下,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管理学家Aubrey Daniels(美)奥布里·丹尼尔斯提出“绩效管理”这一概念,随后人们展开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2]。 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早期诞生了三种代表性观点: 观点一: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代表人物是罗杰斯(Rogers,1990)和布雷德拉普(Bredurp,1995)。罗杰斯在其1990年的研究成果中说明了在地方政府中施行绩效管理的共同的权力范围体系,布雷德拉普认为绩效管理是由计划、改进和考察三个过程组成的[3]。他们观点的核心是将绩效理解为组织绩效,强调通过对组织结构、生产工艺、业务流程等方面的调整实施组织的战略目标,个体因素即员工虽然会受到整个系统变革的影响,但却不是绩效管理所要考虑的主要对象。 观点二:绩效管理是管理雇员绩效的系统。这种观点将绩效管理看做是一个周期,如安史沃斯(Ainsworth)和史密斯(Smith)在1993年提出了计划、评估和反馈三步骤循环模型来描述绩效管理;特灵顿(Torrington)和霍尔(Hall)在1995年也提出了计划、管理和绩效考查的三步骤模型[3]。该观点核心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应该在雇员的期望值问题上形成一致的认识,提倡员工对组织活动的直接投入和参与。 观点三:绩效管理是组织绩效管理和雇员绩效管理相结合的体系。这种观点把绩效管理视为一种综合体系,一方面对组织框架的阐述更加清楚,认为绩效管理是通过将各个员工或管理者的工作与整个工作单位的宗旨连接在一起,来支持公司或组织的整体事业目标;另一方面又都无一例外地强调以雇员为中心的参与,认为绩效管理的中心目标是挖掘员工的潜力,提高他们的绩效,并通过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战略结合一起来提高公司的绩效。斯托里和西森(Story & Sisson,1993)提出的绩效管理周期模型比较看重其中的目标设置过程;麦格非和坎姆派格(McFee & Champagne,1993)提出的绩效管理周期模型则更为强调其中的具体活动和时间安排[4]。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第一章 绪论 1、 信息资源管理(IRM )的内涵 狭义: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的信息集合。如:科技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社会发展信息、市场信息、金融信息等。 广义: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事实上,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也正是当代信息资源存在的主要方式。相比较而言,狭义的观点忽视了“系统”,但却突出了信息要素这一信息资源的核心和实质。 2、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技术手段(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 信息资源管理定义:指管理者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信息资源管理的层次 信息资源的技术手段指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以及与相适应的信息加工方法,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手段和内容。 在这样的背景下,数据库开始成为现代信息资源存在的主要方式,信息系统成为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手段,信息网络成为信息资源存储和流通的主要场所。因此,现代信息资源管理实质上是通过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来实现的。 3、 IRM 的三个阶段及核心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 三个阶段 4、 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观点及演进 1979,霍顿率先提出信息资源管理概念 1980,美国政府通过《文书削减法》,明确提出了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并授权每个政府部门委派一名助理官员担任信息总监(CIO ) 宏观管理——国家一级 中观管理——网络一级 微观管理——机构一级 传统管理阶段:信息源管理为核心 技术控制阶段: 资源管理阶段: 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 重要时点:1954,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 1961,美国文献社开创计算机大批量处理和管理文献信息 主要目标将信息看做资源,对信息实施资源性管理 20世纪90年代后,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彻底改变 了人类信息活动的方式 网络迅速扩张带来的问题严重:①信息量急剧增长,网络无序扩大,网上信息陷入严重混乱;②信息污染;③信息侵权和安全问题;④根据需求和效率配置网上信息资源的难度很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