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链》教学设计

《项链》教学设计

《项链》教学设计
《项链》教学设计

湖南岳阳市十一中学彭俊海

【教学目标】

1.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2.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分析玛蒂尔德的形象及其意义;

4.培养学生德辩证思维、发散思维能力。

5.【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体会小说精巧的构思

难点:玛蒂尔德形象及其意义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作者、概述故事情节

教学步骤:

一、简介作者、作品

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他出生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1870年,他中学毕业后刚到巴黎攻读法律,普法战争就爆发了,他被征入伍。战后退伍,先后在炮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1880年,以《羊脂球》登上法国文坛,一举成名。

他创作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和其他一些作品。

二、通读全文,理清结构。

1、口述故事梗概。

玛蒂尔德,一心向往上流社会,在接到教育部长举办舞会的请帖后,却“懊恼”“发愁”,她在舞会上大获成功,眼看踏上了成功之路。不料,丢失了项链,使她再次坠入了厄运。用十年的青春赔了一挂项链,最后才得知项链是假的。

2.列出情节结构。

七个“梦想四个“陶醉”十年青春一个“回想”爱慕虚荣

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假项链苦不堪言

三、讨论

a、这个故事中有两处重要的曲折波澜,谁能说一说?

——故事中问,路瓦栽夫人参加晚会大出风头后乐极生悲,丢失了项链;另一处是故事结尾,洛瓦栽夫人经历十年磨难,赔偿了巨额债款后,乃知所丢的项链是假的。

b、设想一下,假使路瓦栽夫人大出风头后,项链没有丢失,以后的情节如何发展,(以课文内容作合乎情理的假设推想,力求符合原小说的主题思想)

——路瓦栽夫人第二次又去商店借了更昂贵的首饰,可是因为招摇过市,遭到抢劫,从此落入苦难……(同后)

——路瓦栽夫人从此在虚荣的道路上陷得更深,每天与丈夫纠缠,要他购买贵重首饰,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最后不得不上法院离婚。

——她终于成了一位显贵的情妇,被玩弄后,又遭抛弃,她郁郁寡欢、最终自尽。

c、再设想一下:路瓦栽夫人在偿还巨额债款后,忽然得知所丢的项链原来是假的,接着她又会怎样?

——她震惊过度,发了疯

——她回家后自杀了

——她老毛病发作,兴致勃勃地用还给她的钱买了高贵的首饰去参加夜会,却又因老又丑而遭冷淡、讥笑

——她接受了教训,从此勤俭过日子,生活很美满

——这个问题不重要,原作的结尾给人深深回味的余地,妙不可言,硬要说出某一具体的结局,是没有必要的。不具体说出来,使人想得更多。

因为一方面说明原作精湛的艺术,我们的设想往往有续貂之嫌;另一方面,我们的设想,也有原作异曲同工之处,不必妄自菲薄。

四、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在小说的三要素中,处于第一位的是人物,情节与环境完全服从人物性格塑造的需要,因此,要读懂小说,就要读懂人物;要学习写作,就必须学习人物形象的塑造。

提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玛蒂尔德形象的塑造及意义

二、分析玛蒂尔德形象

提问:A.“失项链”形成了十年前的玛蒂尔德和十年后的玛蒂尔德,你喜欢什么时期的?有关玛蒂尔德的评价,文坛一直颇有争议,要求学生对照“练习二”进行讨论。

提示1.形象是发展的,也是丰富的,十年前与十年后的玛蒂尔德有天壤之别,但但在分析人物形象时不能割裂。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这个角度去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心理描写、行动描写和语文描写。《项链》在塑造玛蒂尔德形象上成功地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

B.师生结合课文共同讨论,问题设计:

1.“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中“也”有什么含义?

这个“也”字告诉我们,她未能凭借自己的美貌跻身于上层社会的无可奈何的处境。是“金钱”的围墙把她挡在了上流社会的圈外,那种“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她只能在梦中享受。2.她为什么“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

明确:因为她“美丽动人”,按照当时社会的价值标准,她具有优越的“出身”和“资本”。3.当她“看着那个替她做琐碎家事的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心里就引起悲哀的感慨”,她到底感慨什么?

明确:①“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是佣金最廉价的;

②小女仆只能做“琐碎家事”,她感慨自己家境的平民化。

4.小说中写了她七个“梦想”,怎么辩证看待?“虚荣心”的“虚”是怎么体现的?(要求学生朗读“夜会的日子到了……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

明确:①追求幸福生活本身无可非议,但她不切实际,仅仅只能是“梦想”;

②用服饰和项链来掩饰自己;

③她“陶醉”的是一种虚假的,稍纵即逝的假相;

④一个“逃”字更形象地说明说明她的虚荣心。

5.“失项链”后玛蒂尔德可以选择哪些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只选择“赔”说明了什么?明确:①她可以选择骗、偷、逃等方式;

②之所以选择“赔”说明了她人格的自尊、诚实。

6.“赔项链”使玛蒂尔德形象的塑造产生了一个飞跃,那么在“借项链”中小说是否有些铺垫?

明确:①她的“梦想”与追求实际上是希望自己的人格得到别人的尊重;

②她并没有利用姿色去沉沦,只是“常常整天整天地哭泣”;

③她的“迟疑”说明她对丈夫的了解,表现她的善良;

④舞会上她陶醉在所有的人都注视她,说明她希望自己的人格受人尊重。

7.为什么玛蒂尔德会“带着天真的得益的神情笑了”?

明确:因为她已经抛弃娇气和任性,远离了虚幻的遐想,而成了为明确生活目标而一步步攀登的奋斗女性,她为之自豪。

★归纳

玛蒂尔德漂亮——美丽的外表小职员、小书记、寒伧——低微的出身爱慕虚荣、想入非非、不妄于现状——扭曲的性格诚实、善良、勇于面对困难——可敬的人格

★分析:“丢项链”对玛蒂尔德的影响

“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的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项链》

提问并讨论:

这件事对玛蒂尔德到底是“败坏”还是“成全”?十年后她常常“回想”有何感慨?

明确:是“败坏”也是“成全”,她丢失了美丽和平静的生活,成全了人格的尊严。联系到小说结尾抖出那串项链是假的,可以认为:玛蒂尔德最初向往而不得的那些东西,就如同那挂项链,原来每一颗都是假的;而她用了十年艰辛换来的这一挂,就象真真切切领悟到的人生一样,每一颗都是真实的,只不过她付出的代价多了一些而已。

三、分析玛蒂尔德悲剧的成因

学生讨论明确:《项链》包含着许多哲学命题:偶然与必然、现象与本质、真相与假象等。(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二自然段以及路瓦栽及佛莱思节夫人的虚荣心。)小说中的情节确实看似偶然,但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

①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②她性格的弱点。

归纳:玛蒂尔德的悲剧既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

四、评析玛蒂尔德形象的意义:

(一)提示:

1.“文学就是人学”,是艺术地再现真实的生活,因此人物形象、小说主题也正如生活一样丰富多彩。

2.莫泊桑虽然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但受自由主义“纯客观”主张的影响,有时对所描写的事务缺乏明朗的态度,限制了思想的深度,消弱了批判的光芒。

3.“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读者都可以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需要角度去评判。

(二)提问:除了对玛蒂尔德虚荣心的讽刺,十年艰辛的同情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外,你还怎么看待玛蒂尔德这个形象?请用一句话概括。(要求学生不拘泥于书本的提示,不拘泥于传统的定论)

(三)师生讨论:可预见的要点

对玛蒂尔德的评价1、错位到复位的女性2、金钱与人格的较量3、一曲诚挚相爱的颂歌4、对诚实守信的赞扬5、对英雄气慨的赞扬

五、课后练习:补充心理描写

小说最后当佛莱思节夫人告诉她那串项链是假的的时候。

作者126com.

11项链教学设计

11、项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项链》一课语言优美,学习这篇课文能让学生们真切地了解到祖国山水的美丽和孩童生活的快乐。 学情分析: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识字方法的基础上,继续利用“看拼音识字”、“请教他人识字”、“听读识字” “随文识字”等方法引导学生识字,鼓励个性化识字,引导学生归纳一些符合汉字规律的新的识字方法。 教学目标: 1.用学过的多种识字方法识记“蓝、又” 11 个生字和禾木旁1 个偏旁,规范、正确、工整地书写“白、的” 4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教学重难点: 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突破措施: 采用以读代讲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发现项链是什么。另外,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共同讨论。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谈话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PPT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感受美 1.学生用课前搜集的好词佳句赞美大海。 师:孩子们,你们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用你搜集到的好词好句 来描绘一下 2.引入课文题目。 (教师播放海浪及笑声的录音)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海浪声)听,这是什么声音?(笑声)今天让我们下海好吗?脱下鞋子,光着脚丫,一同体验一下踩在松松软软的海滩上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去感受那里带给我们的快乐。板书课文题目,美读课

文题目。 设计意图:本课起始体现了读和说的相互联系,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然后抓住孩子年龄小、爱玩的特点,让他们觉得这节课又要去游玩了,精神先愉悦、轻松起来,让学生对本课学习充满兴趣。 二、领略美 1.课件播放课文内容和朗读动漫。 2.问:大海好玩吗?小娃娃快乐吗?同学们,此时你们想读一读这篇课文吗?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读一读。 3.标出自然段。 4.同桌分段读一读,纠正读错的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一起读一读。设计意图:描画面,想意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美,感受快乐,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愿望和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实现学生读的愿望,达到流利读课文的目的。 三、集中识字 1.出示本课生词卡片。 师:词语宝宝来到了我们的黑板上,你们试着认识认识它们。 2.师: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记一记。 预设:形声字:蓝、笑、和、活、金数笔画:又、向加一加:蓝、笑、和、娃、挂、活减一减:又(叉)、白(的)形近字:娃——挂、贝——见换一换:着(看) 反义词:笑一一哭 同音字:向象、又右、和----------- 合 师随机引导: 挂:做动作“挂”。 5.指导书写:(1 )白(第一次书写):先观察“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仔细看老师范写;学生书写后临写,教师强调每笔的位置和笔顺;学生自己书写一个。 (2)和:认识新偏旁“ ”。 (3)学生练写“的”“又”。 6.去掉拼音读一读。

2017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项链》优秀教学设计

《项链》 教材分析 《项链》是一篇散文,描述了小娃娃在海边拾海螺、拾贝壳、做项链,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这篇课文作者通过巧妙构思,把从生活中捕捉到的美好画面用诗意的语言来表现,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本课图文并茂,语言优美,节奏明快,适合学生朗读。识字教学应力求在美的语境中进行,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识记字词;朗读方面应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蓝、又、黄”等11个生字,会写“白、的”等4个字,学习2个偏旁“ 、禾”。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海边的美丽和小娃娃的快乐,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学习2个偏旁“ 、禾”。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海边的美丽和小娃娃的快乐,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音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借助实物、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贝壳项链图,提问:这是什么? 2.提问:看一看这是用什么做的项链?你还见过哪些项链?学生说一说。 3.教师做动作要求学生说句子。相机出示“挂”,学习“挂”的读音。 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项链》,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再往下读;把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不会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3.同桌互读,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4.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5.学习“蓝、又、笑、着、向、和、贝、娃、活、金”。 (1)指名读生字,齐读。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项链》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项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1个字,会写4个字。 2、认识偏旁禾字旁“禾”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大海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宝藏,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我们要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大海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分辨汉字,认识偏旁。理解课文。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游戏法问答法 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六、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你们看见过项链吗?今天呀有一个小娃娃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串项链,你知道他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我们去看课文。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老师板书课题《项链》,让我们去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lán yòu xiào zhe xiànɡhébèi wáguàhuójīn bái de 蓝又笑着向和贝娃挂活金白的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 学习生字和:音节:两拼音节,偏旁:禾字旁“禾”,认识禾字旁“禾”结构:左右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着:多音字 zhe笑着 着 zháo睡不着,着火,着急 的:多音字 de好的 的 dì目的

项链优秀教案

项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路瓦栽夫人的形象,认识资产阶级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思想对人们的侵蚀毒害。 2、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3、理解生动、细腻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 4、提高口头复述小说情节的能力,以及评板、辩论的能力。 重点:人物形象、主题及心理描写的作用。 难点:故事情节的偶然性与人物不幸遭遇的必然性。 课时安排:3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问题的另一方面,凡事过犹不及,过度的虚荣心,过度的爱美,不仅不会得到美的享受,反而还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今天将要学习的《项链》这篇课文里,它是一篇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一个身处社会底层的漂亮女子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虚荣心,由于在得意忘形之际,丢失了向朋友借的项链,为此付出了10年的代价,结果怎样请同学们开始迅速地浏览即将学习的课文。 二、作者介绍 莫泊桑(全称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出身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从小由母亲培养起对文学的爱好。著名作家福楼拜是其成名的得力导师。 顺便谈一下法国文学。法国文学在世界举足轻重,是因为有以下几位作家: 十四至十六世纪是欧州文艺复兴时期,十六世纪的法国文学以弗朗索瓦·拉伯雷(1495?—1553)为代表,代表作长篇小说《巨人传》(1532—1562)。 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代表:莫里哀、高乃依、拉辛。莫里哀(1622—1673)是十七世纪法国最重要的喜剧作家,代表作《伪君子》。彼埃尔·高乃依(1606—1684)是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代表作《熙德》(1636)。让·拉辛(1639—1699)的《安德洛马刻》(1667)被称为第一部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

《项链》教学设计(正式上课完整三课时)

《项链》马蒂尔德人物形象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掌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通过人物心理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并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通过人物心理描写体会人物心理及变化的方法,并探讨人物如何在逆境中保持诚信的抉择。 3.情感与态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形象分析,感悟人物的诚信抉择,并从中获取人格的提升与修炼。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心理描写关键词语,把握人物心理特征,客观、全面评价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通过对人物心理及命运抉择的品读,引发对自身品质的思考。 【教学方法】 阅读点拨法、小组探究法、启发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围绕“抉择”的主题认真阅读文本,渗透思考,并在线与教师交流。 2. 利用网络搜索马蒂尔德人物形象评价等信息进行自主学习。 新课导入 美好的事物未必都能带来美好的命运,灰姑娘因为美丽的水晶鞋获得了她的王子和爱情,而小说的女主人公却因为一挂灿烂的钻石项链遇到了彻底颠覆的命

运,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一个由项链引发的故事。 文学常识 莫泊桑: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和三百多篇中短篇小说,代表作《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漂亮朋友》等。 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他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的一起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交代本课任务:看图说话(展示四幅插图) 要求: 1.阅读小说,弄清人物及相互关系、身份、地位、大体性格 2.看图复述相关情节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2分钟) 上节课通过大家的复述,我们已经对故事情节有了了解,情节大致按照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识项链开展(PPT展示情节),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玛蒂尔德。 二、初读人物(5分钟) 1.十年前后,玛蒂尔德的外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找出具体的句子吗?(5分钟)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

项链教案设计说明

10、项链 莫泊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2、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能力目标 1、分析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及作者对她的态度。 2、分析玛蒂尔德悲剧产生的原因(个人、社会)。 情感目标 1、通过对玛蒂尔德形象的理解,认识那个虚荣浮华的资本主义社会。 2、接受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 1、鉴赏人物形象,探究作品涵。 2、赏析本文的结构艺术。 教学难点 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问题的另一方面,凡事过犹不及,过度的虚荣心,过度的爱美,不仅不会得到美的享受,反而还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今天将要学习的《项链》这篇课文里,它是一篇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一个身处社会底层的漂亮女子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虚荣心,由于在得意忘形之即,丢失了向朋友借的项链,为此付出了10年的代价,结果怎样请同学们开始迅速地浏览即将学习的课文。 二、作者简介 基.德.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期法国著名的批斗现实主义作家。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邦迪耶普小城附近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父亲是个商人,母亲颇有文学修养,他幼时受母亲的熏而爱好文学。 在卢昂中学上学时,受到他的老师、著名的诗人路易.布耶的指导,开始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1870年到巴黎入大学攻读法律专业, 1871年,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工作之余孜孜不倦地写作,得到法国大作家福楼拜的指导。 1879年夏天,以左拉为首的6位标榜自然主义的文人,在左拉的梅塘别墅聚会,汇成《梅塘之夜》出版。此后,开始了他的作家生涯。 1880年到1890年,是他创作的旺盛期,这期间他写成中短篇小说300多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以及许多文学和时政的评论性文章。1890年因病导致精神失常,于1893年7月6日在一所精神病医院去世。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与契诃夫(俄)、欧?亨利(美)并成为“短篇小说巨匠”。他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法国现实,他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丑恶现象和社会道德风气的堕落进行了揭露和嘲讽,对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则予以同情和表彰。 三、整体感知 1、品析情节,体会情节的作用 1)小说以“项链”为标题,与作品容有何联系?(小说原题是“首饰”。) “项链”是小说情节结构的线索。 2)小说在“项链”这条线索牵动下,都写了哪些情节?(用三个字概括每一个情节) 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还债务――识项链

最新完整版《项链》的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项链》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1个字,会写4个字。 2、认识偏旁禾字旁“禾”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合理搭配“的”的词语 (三)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感悟大海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宝藏,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我们要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大海。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分辨汉字,认识偏旁。理解课文。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游戏法问答法 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六、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你们看见过项链吗?今天呀有一个小娃娃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串项链,你知道他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我们去看课文。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老师板书课题《项链》,让我们去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4、(二)学习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2、lán yòu xiào zhe xiànɡhébèi wáguàhuójīn bái de 蓝又笑着向和贝娃挂活金白的 3、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学习生字和:音节:两拼音节,偏旁:禾字旁“禾”,认识禾字旁“禾”结构:左右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4、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5、反义词 6、黑——白笑——哭大——小软——硬前——后 7、来——去快——慢宽——窄长——短 这节课我们要记住 双禾字旁“禾” (三)我书中的组词

《项链》教学设计(获奖教案)含板书设计

《项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2、通过分析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特点和叙事技巧,探讨小说“情理之中,意料 之外”这一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3、分析小说主人公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 4、在上述基础上多元化探讨小说的主题。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3 教学难点:目标2、目标4 教学准备:PPT、导读材料、预习作业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 预习作业(思考练笔): 以你自己的方式复述这个故事,300字左右。 你如何看待文本中的玛蒂尔德,你觉得作者塑造这样一个人物的用意时什么?假如玛蒂尔德没丢项链,或者在她丢掉项链后立马得知项链是假的,这个故事的情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第一课时 本课时目标:目标1、目标2 一、导入 小时候,我们都读过这样一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灰姑娘》,当午夜的钟声响起时,身着华服的灰姑娘从舞会上匆忙离开,慌乱之中,她丢下了一只水晶鞋。英俊的王子捡到了这只水晶鞋,并通过鞋子找到了灰姑娘,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有位叫玛蒂尔德的姑娘,她不巧也在盛装匆忙离开舞会时弄丢了东西,只不过,她弄丢的是一串精美的项链。她又会有怎样的经历呢?一起来走进文本。 二、讨论文本

(一)情节:请同学们快速回顾课文,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1、小说为何以项链为题? Q:小说为何以项链为题?标题“项链”与作品内容有何联系? 明确:“项链”是文本中玛蒂尔德丢失的重要物件,以“项链”为中心,推动了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即“项链”是小说情节结构的线索。 2、概括小说的情节 Q:在“项链”的牵动下,小说都写到了哪些情节?请你以“X项链” 为格式,串联故事情节。 明确:小说采用“物线法”结构。 在“项链”的牵动下,写了五个情节: 借项链—戴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识项链。 3、教师以精炼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概括:《项链》的故事由女主人公丢失项链的前前后后构成。小说以“项链”为线索,写了玛蒂尔德为参加晚会而借项链,戴着项链在晚会上出尽风头,回来时丢失项链沿途寻找未得而焦急万分,四处借钱买了项链归还,用10年的光阴偿还所借款项,直到得知那项链原来是条赝品这样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二)、艺术风格鉴赏——“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中心问题:玛蒂尔德把赝品当真货,花了10年时间才知道事情的真相(项链的真假),你们觉得她是不是个反应迟钝的傻姑娘?(分组讨论,给出理由)(1)是(认为玛蒂尔德是反应迟钝的傻姑娘) 1、预设(原因):在事情发生的过程中,有很多“破绽”和细节都可以展示出项链是假的。结合文本如下: A、D50-52 借项链时——一个大方,一个粗心着急 佛来思节夫人答应得非常爽快“当然可以”。表现的相当大方,如果项 链真的贵重,价值连城。佛来思节夫人不会如此爽快的答应。 其次,玛蒂尔德只顾的高兴,根本就没仔细检查,带着项链就 “跑”了。(太粗心大意) B、D89-90买项链时————项链与盒子不匹配

《项链》教学设计(1)

《项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是我们教学的依据,现行的《大纲》中关于课程教学目标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在语文基础模块的教学要求中提出,“阅读与欣赏”部分要“注重阅读的情感体验,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就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项链》一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用书《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中的第六单元“小说剧本欣赏”,该单元所选作品都是古今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展示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物丰富多彩的生活故事,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与社会价值观念的碰撞。《项链》是此单元中唯一一篇外国作品,小说描绘了一个法国小公务员的妻子——马蒂尔德,梦想着上流社会五光十色的生活,但一夜风光后换来的竟是十年的艰辛。小说以项链为线索展开情节,结尾却出人意料,构思精妙。另外,小说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和优美的语言艺术也很值得称道。《项链》这样一个具有很强可读性的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对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二)学情分析 13级金融班的学生,整体语文知识水平不高,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语言贫乏,但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喜欢朗读课文的学生较多,特别是有几位男同学敢于发表独立见解,有时会带动更多的同学探讨争论,当有不同想法时,往往更容易激发他们的思维,这在语文学习中是非常可贵的一点。学习小说时往往对其曲折的情节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但对小说中丰富的内涵则缺乏深入思考。金融专业的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冷静、细致、坚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学习切入点要切合学生实际,采取生动、直观的方式,才能更好地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去感受作品艺术魅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技术准备

《项链》第一课时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项链》第一课时教案 一、导入课文 1、导语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一个快乐方程式:快乐=物质消费÷欲望。从经济学观点看,物质消费越大欲望越小,快乐就越多,所谓知足常乐。反之,一个物质消费有限,欲望无穷大,那将怎样呢?我们来看小说《项链》,从中寻找答案。 2、作者介绍 莫泊桑是19 世纪下半期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写了350 多篇中短篇小说,6 部长篇小说和3 部游记。莫泊桑在短篇小说创作方面的艺术成就尤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之称。 他的代表作品有《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项链》、《漂亮朋友》。他的中短篇小说描绘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刻画了各个社会阶层各种职业的人物形象,小说《项链》就是这样一篇描写小资产阶级的故事。 3、检查预习 (1)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2)围绕项链主要写了哪些几件事? 二、分析悲剧成因 1、师: 同学们在预习感言中都提到了“悲剧”这个词,那么,你们为什么认为这是个悲剧呢?

明确: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玛蒂尔德其实还是一个很不错的女子,却因为丢了项链而付出了十年艰辛的代价,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剧。 2、提问:那么,玛蒂尔德身上有什么可取之处呢?明确:她诚实守信、坚忍顽强、恪守尊严、勇于负责、真实不虚伪。 3、提问:这样一个灵魂深处具备优秀品质的女子为什么以悲剧收场? 明确:因为虚荣心作祟。 4、思考讨论: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了玛蒂尔德的虚荣心?(按情节发展顺序来) (1)序幕部分 提问:序幕部分是怎么刻画她的虚荣的?明确:她梦想着追求豪华生活,渴望进入上流社会,而且她觉得凭自己的美貌理应过这种生活;然而现实却是冰冷的、寒酸的,“没有漂亮的服装,没有珠宝,什么也没有” 。她的梦想与现实之间有着尖锐矛盾,可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正如文中所说“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然而她却因此痛苦,因此伤心。”这种对超越现实的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执迷,正可看出她的虚荣。 师: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悲剧主人公不是善良的典范,却必须是容易犯错误的人。而他(她)之所以犯错误,不是由于他(她)对自己身外的事物一无所知,便是由于他(她)的欲望。 (2)“借项链”部分提问:作者如何描写玛蒂尔德在借到钻石项链前后的心理变化? 明确:“犹豫不决”、“不断问”——没有见到项链时的不安;

项链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第四册《项链》教案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刘绍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分析路瓦栽夫人的形象,认识资产阶级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思想对人们的侵蚀毒害。 2、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3、理解生动、细腻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 4、提高口头复述小说情节的能力,以及评板、辩论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人物形象、主题及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故事情节的偶然性与人物不幸遭遇的必然性。 【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导读、提问、讨论等方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学习的短篇小说《项链》是莫泊桑的作品,同学们曾学过他的作品吗?(初中曾学过《我的叔叔于勒》)那篇小说写的什么内容?(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通过菲利普夫妇对至亲兄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本质。) 二、作者介绍: 莫泊桑(全称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出身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从小由母亲培养起对文学的爱好。著名作家福楼拜是其成名的得力导师。 顺便谈一下法国文学。法国文学在世界举足轻重,是因为有以下几位作家: 十四至十六世纪是欧州文艺复兴时期,十六世纪的法国文学以弗朗索瓦·拉伯雷(1495?—1553)为代表,代表作长篇小说《巨人传》(1532—1562)。 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代表:莫里哀、高乃依、拉辛。莫里哀(1622—1673)是十七世纪法国最重要的喜剧作家,代表作《伪君子》。彼埃尔·高乃依(1606—1684)是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代表作《熙德》(1636)。让·拉辛(1639—1699)的《安德洛马刻》(1667)被称为第一部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 十八世纪法国文学代表人物:伏尔泰、狄德罗、卢梭。伏尔泰(1694—1778)是法国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曾以悲剧诗人和史诗诗人闻名,主要成就却在哲理小说,代表作《老实人》。德尼·狄德罗(1713—1784)是法国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代表,《百科全书》的组织者和主编,他的艺术理论体现启蒙主义文艺理论的最高成就。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法国启蒙运动中小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的代表,代表作《新爱洛绮丝》(1761)、《爱弥儿》(1762)、《忏悔录》(1781—1788)。 十九世纪前期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雨果、大仲马(1802—1870)、乔治·桑(1804—1876)等。雨果这时期的代表作为:诗集《东方集》、剧本《克伦威尔》、小说《巴黎圣母院》。 十九世纪中后期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代表:斯丹达尔、巴尔扎克、梅里美、福楼拜、雨果、莫泊桑、罗曼·罗兰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早出现在法国,奠基人是斯丹达尔(1783—1842)和巴尔扎克(1799—1850),代表作分别为《红与黑》和91部小说的合集《人间喜剧》(重要作品《欧也妮·葛朗名》、《高老头》、《夏倍上校》等)。梅里美(1803—1870)和福楼拜(1821—1880)的代表作分别为中篇《高龙巴》(1840)和长篇《包法利夫人》。雨果(1802—1885)这时期的重要作品是长篇《悲惨世界》(1862)、《海上劳工》(1866)、《笑面人》(1869)等。莫泊桑(1850—1893)的代表作《羊脂球》,重要作品另有短篇《项链》、《我的叔叔于勒》,长篇《一生》、《漂亮朋友》。罗曼·罗

10项链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

《项链》教案设计必修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②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③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2、能力目标 ①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②引导学生从人性论的角度重新审视罗瓦赛尔太太,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评价 能力。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感,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灵,完善自己的人格。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精巧的构思。 2、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及其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 1、探究罗瓦赛尔太太的心理变化、性格发展过程,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探求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方法 1、组织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小说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和心理描写的细腻。 2、探究式阅读讨论,如:怎样评价罗瓦赛尔太太;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作品的主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2、品味重点段落,赏析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 3、分析小说巧妙的构思。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虚荣心人皆有之,只是大小、强弱罢了。站在人性论的角度看这本无厚非,但是当你付诸行动让虚荣心获得满足的过程中,生活往往会给你开一个可怕的玩笑。让我们读一读莫泊桑的《项链》,定会悟出这个道理。 二、解题 背景介绍(出示投影):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当权,对人民巧取豪夺,政府中贪污风行,社会上道德沦丧,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靡烂生活和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恶劣的社会风气。这种风气在小资阶级当中同样盛行。这个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地位极不稳定,他们总想摆脱这种处境,跻身于上流行列。但是,只有少数人成功,大多数在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落入更悲惨的遭遇。然而,在当时,羡慕上流社会,追求虚荣,已成为这一阶层人们的普遍心理特征之一。莫泊桑长期在政府小科员圈子中生活,对他们有很深的了解,写了不少作品讽刺揭露他们的庸俗,势利和虚荣。《项莲》就是其中之一。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准人物语气,读出情感。 (解说:朗读能渲染气氛,可为下面讨论分析人物性格奠定基础)。 2、学生自由讨论:标题“项链”与作品内容有何联系?在“项链”的牵动下,主要写了哪些情节? 学生自由交流后,教师鼓励学生发言归纳:小说采用“物线法”结构。“项链”是小说的线索。在“项链”的牵动下主要写了四个情节: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识项链。 3、教师总结:《项链》的故事由女主人公丢失项链的前前后后构成。小说以“项链”为线索,将罗瓦赛尔太太为参加晚会场借项链,戴着项链在晚会上出尽风头,回来时丢失项链沿途寻找未果而焦急万分,四处借钱买了项链归还,用10年的光阴偿还所借款项,直到得知那项链原来是条赝品为止贯穿情节。 四、具体研习课文 1、在情节开头部分,作者静态地向我们介绍这位女主人公—罗瓦赛尔太太。 (1)、提问:在本部分中,多次用“痛苦”、“苦恼”、“伤心”来刻画女主人公的心理。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感到痛苦 ..。”“她有一个有钱的女朋友,是学校读书时的同学,可是 她再也不想去看她了,因为看望回来就会感到十分痛苦 ..。”“住宅的寒伧,墙 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 ..。” ..、伤心 (2)、提问:本部分多次写到罗瓦赛尔太太的“梦想”,“梦想”的内容是什么?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她“梦想”幽静的厅堂及装饰;“梦想”宽敞的客厅及陈设;“梦想”和最亲密的男朋友在华美的香气扑鼻的小客室闲谈;“梦想”到精美的晚餐、发亮的银餐具、四壁的壁毯;“梦想”到佳肴;“梦想”

《项链》教案

《项链》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故事的矛盾来理解小说主题。 (1)从人物角度来看,学习分析主人公形象。 (2)从小说的各种矛盾来探讨小说主题。 (3)分析小说波澜起伏、跌宕多姿的情节特点。 2、从小说引出人生的思考:悲剧产生的原因与怎样面对悲剧。 【教学重点】分析主人公形象;探讨作品的主题。 【教学难点】悲剧产生的根源。 【教学主流程】 、检查预习,并概括小说内容。 2、拟设标题,把握情节。分析情节特点。 3、提要求,作指导,师生共同开展交流,分析各种矛盾,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小说主题。 4、作假设,设计情节,理解悲剧的根源。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交流。 【教学用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请学生介绍莫泊桑,并讲述其代表作《羊脂球》的故事情节。今天,与莫泊桑的另一著名小说《项链》来个亲密接触,真切感受短篇小说大师的艺术品的震撼力。 二、检查预习。 、指出下面加点词的读音。 寒伧——奢华——请柬——挑选——面面相觑——债券——租赁——誊写——赝品 2、请连缀上面词语,复述故事梗概。 三、拟设标题,梳理小说情节内容,分析小说情节特点。 、要求标题的设置有点文学色彩,能扣住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比如第一部分可拟“梦幻狂想曲”或“清贫女子之梦”;第二部分可拟“令人尴尬的请柬”或“猎枪和裙子”。余下的四部分,每小组拟一题,比比看谁的标题更出色。不能用“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识项链”这样的标题。 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标题的拟设。 3、学生报出小标题,形式特别的请释道理,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参考: 第三部分:艰难的包装;租借荣耀;玫瑰和项链;从忧愁到惊喜…… 第四部分:陶醉后的失落;乐极生悲;曲终人散悲剧生;从云雾里跌下……

项链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第四册《项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分析路瓦栽夫人的形象,认识资产阶级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思想对人们的侵蚀毒害。 2、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3、理解生动、细腻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 4、提高口头复述小说情节的能力,以及评板、辩论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人物形象、主题及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故事情节的偶然性与人物不幸遭遇的必然性。 【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导读、提问、讨论等方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学习的短篇小说《项链》是莫泊桑的作品,同学们曾学过他的作品吗?(初中曾学过《我的叔叔于勒》)那篇小说写的什么内容?(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通过菲利普夫妇对至亲兄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本质。) 二、作者介绍: 莫泊桑(全称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出身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从小由母亲培养起对文学的爱好。著名作家福楼拜是其成名的得力导师。 1870年,莫泊桑中学毕业后刚到巴黎攻读法律,普法战争就爆发了,他被征入伍。战后退伍,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1880年,他以短篇小说库中罕见的珍品《羊脂球》,而登上法国文坛,从这开始到1889年的10年创作生涯中,有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和其他一些作品。短篇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人称他为“短篇小说大师”、“短篇之王”。他的作品大致分为三类。 1、以普法战争时的若干侧面为背景,歌颂普通人民的优秀品质,塑造了各类爱国主义人物,主要作品有《羊脂球》(1883)、《蜚蜚小姐》(1882)、《两个朋友》(1883)、《米隆老爹》(1883)、《决斗》(1883)、《蛮子大妈》(1884)等,以《羊脂球》《蛮子大妈》和《米隆老爹》最佳。 2、揭露帝国主义时代法国的腐败风尚的。著名的作品有《一家人》(1881)、《遗产》(1884)、《我的叔叔于勒》(1883)、《项链》(1884)、《勋章到手了》(1885)等。以《项链》《勋章到手了》最佳。 3、揭示和描写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命运的。著名的作品有:《瞎子》(1884)、《马丹姑娘》(1885)、《穷鬼》(1885)等,以《马丹姑娘》最佳。 莫泊桑的小说思想深刻而富有教育意义。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段,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本质。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惟妙惟肖,人物语言精采生动,故事结尾耐人寻味。 莫泊桑的长篇、中篇小说也不乏名作。 莫泊桑著名的长篇小说《一生》(1883),以19世纪四十年代为背景,通过少女约娜对幸福生活幻想的破灭,孤苦度过一生,描写了资产阶级利己主义肆无忌惮地冲击一切,使夫妻、母子关系受到践踏;使封建贵族的文化、道德遭摧残和践踏,女仆梦莎丽是唯一有德有同情

《项链》教案设计

《项链》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概述故事内容; 2、分析小说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体会小说构思的精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小说构思的精巧。 难点: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是谁? 明确:他们是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他们的短篇小说不仅数量众多,文学价值更是不容忽视,因而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莫泊桑的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项链》(板书课题),亲身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速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1、提问: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项链 2、提问:围绕项链主要写了几件事? 明确: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发现项链是假的。

三、跳读课文分析小说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那么本文所着力塑造的人物是谁?是如何塑造这个人物,主要采用了何种人物描写方法? 明确: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是玛蒂尔德,主要采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等。用的最多的,也是最典型的是何种方法? 明确:是心理描写。 请大家从文中找出心理描写的有关语句,并简要分析主要刻画人物的何种性格? 教师归纳总结。 A:第一部分中的七个“梦想”: 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写出了玛蒂尔德爱慕虚荣,醉心奢华,渴望过上流社会贵夫人生活的心理。 B:舞会部分中的四个“陶醉”: 一连用了四个陶醉写出了玛蒂尔德梦想得到实现、虚荣心得到满足时的狂热兴奋,她欣喜若狂,忘乎所以,简直有些飘飘然了。 C:十年艰辛部分中的一个“回想”: 十年艰辛并没有使玛蒂尔德彻底抛弃虚荣,可见其虚荣心是如何深入骨髓。 心理描写的目的就在于深刻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而本文

莫泊桑《项链》(教案)

莫泊桑《项链》(教案)

《项链》教案 教学目的: 1、体会作者独具匠心的结构。 2、体会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 3、分析玛蒂尔德形象的典型意义。 教学重点:结构和心理描写。 教学难点:巧设契机;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 教学课时:两课时。 一、导入 她如昙花一现,她如流星一闪, 她有过夜会狂欢,她曾受尽十年辛 酸,,她是谁呢?今天,让我们走进《项链》那浮华的社会看看主人公是怎样生活的?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一个快乐方程式:快乐=物质消费/欲望。从经济学观点看,物质消费越大欲望越小,快乐就越多,所谓知足常乐。反之,一个物质消费有限,欲望无穷大,那将怎样呢?我们来看小说《项链》,从中寻找答案。 二、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另两位是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莫泊桑出身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自幼受到他母亲文学素养的熏陶,中学时便养成了对诗歌的特殊爱好,一心向往着做一个诗人。1880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羊脂球》,一跃而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在短短的十年创作生涯中,他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一生》、《俊友》(又名《漂亮朋友》)、《温泉》、《皮埃尔和若望》、《像死一般坚强》、《我们的心》。这些作品抨击了统治集团的腐朽、贪婪、尔虞我诈的荒淫无耻。莫泊桑还创作了350多部中短篇小说,在揭露上层统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会风气盼同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三、课文的结构 (一)故事情节 序幕部分——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得知项链是假的 (二)几个问题

项链教学设计

项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及其表现主题的作用。 2、体会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及其对于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3、学习根据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创作背景等要素理解小说的主题,训练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过程与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 正确认识评价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1、2 [教学难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3 [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通过自主阅读文本和小组合作探究完成目标1、2,第二课时学生小组展示、老师引导,第三课时完成目标3,并总结全文。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阅读训练与基础知识检测 2、小组合作品析、讨论情节,体会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目标

有人读完莫泊桑的代表作《项链》后,对玛蒂尔德的命运很是感慨,写了这样一副对联来形容:一夜风头出尽,项链成锁链;十年辛酸熬空,饰品是赝品。而其主人公玛蒂尔德历来被视为追求虚荣、追求奢华的牺牲品,是作者嘲讽、批判的人物,但近来却有人认为她的身上有着许多美好品质,是作者理想的化身。是什么原因促使人们感慨?又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对同一个人物褒贬不一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来共同学习莫泊桑的《项链》(从对玛蒂尔德这一形象的概括和所引起的争论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消除先入为主的负面影响) 二、整体快速阅读训练 要求:扫除文字障碍,掌握语言基础;理清小说的情节,明确线索、顺序;批注人物描写,将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词句批注出来。 1、本文构思精巧,一波三折,情节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请整理出本文的故事情节,并说说其中哪些情节让你既感意外又觉合理?说说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 2、人们对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评价历来不一,你是如何看待玛蒂尔德这个人的?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三、整体阅读练习与基础知识检测 一.字词 1.选择正确的注音。 寒伧(A、chán B、chen) 誊(A、t?ng B、juàn)写 租赁(A、lìn B、ran)皱褶(A、zhěB、zh?) 莅(A、lìn B、wai)临妩媚(A、fǔmai B、wǔmai) 2.根据拼音补全词组 面面相__(qù)气__(gài) ____(w?i)幕自惭形__(hùi) 明确:(一)1、B、A、A、B、A、B。2、觑、概、帷、秽

《项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项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2.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小说精巧的构思 难点: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是谁? 明确:他们是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他们的短篇小说不仅数量众多,文学价值更是不容忽视,因而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莫泊桑的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项链》(板书课题),亲身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分析 1、品析情节,体会情节的作用 1)小说以“项链”为标题,与作品内容有何联系?(小说原题是“首饰”。) “项链”是小说情节结构的线索。 2)小说在“项链”这条线索牵动下,都写了哪些情节?(用三个字概括每一个情节) 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还债务――识项链 3)品读小说的重要情节 “失项链”是命运变化的转折点。作者对此有一段感叹,请找出。作者说: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段话很明显是针对“失项链”这件事而发出的感叹。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失项链”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结合文中的有关片断来谈) 明确:性格决定命运,情节的发展是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的。 孤立地看“失项链”是一件偶然的事,但联系全文(尤其是前文),可以看出其中的必然性,一方面,是由其性格决定的,如果她不去借,那么也就不会丢,但她的性格促使她要去借,即便这次不丢项链,也会有其它甚至是更惨的事等着她;另一方面,在晚会上的“狂热”“兴奋”“沉迷”“陶醉”及后来的“赶快逃走”,在这种慌乱陶醉中丢失东西也是很合乎情理的。 4)其实,这篇小说中只有“失项链”这一个“偶然”吗?小说的结尾作者才说出这挂项链是假的,这个结尾“有些也出人意料”,它合理吗?前面作者有没有暗示?为什么不在玛蒂尔德去赔项链的时候设置一个情节,让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不用经受十年的磨难? 明确:一方面欣赏结尾的艺术,体会前面三处铺垫的效果;另一方面进一步理解情节的发展对于表现人物和主题的作用。如果在前面就让她知道项链是假的,也就不能充分表现虚荣的代价,也无法表现作者对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讽刺。情节的发展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 2、当然造成玛蒂尔德悲剧并非仅仅是个人的原因,还有其社会原因: 开头“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是她们唯一的资格。女性只有凭着美貌与风姿才可得到社会的认可,女性的意识与价值只有在男人目光以观照下才得到承认。妇女毫无社会地位可言,她们只是作为男性的玩物而存在于当时的社会之中,遗憾的是玛蒂尔德追求的正是这样一种玩物式的生活。所以,以貌取人,金钱万能的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及上流社会奢侈腐朽的生活方式毒害了路瓦栽夫人,是造成她悲剧的客观原因,是制约玛蒂尔德们人生理想的一幅精神枷锁。 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合在一起就是文章的主题。 3、作者对玛蒂尔德到底是一种什么态度?(用三个词语概括) 讽刺(主要是讽刺)同情赞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