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语文知识要点归纳93页

大学语文知识要点归纳93页

大学语文——要点归纳

1、阅读《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教材选篇中的材料予以辨识: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类别: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论证方法:归纳法(含例证法)、演绎法(三段论)、比较法(包括对比法、类比法、层递比较法)。

驳论着眼点:驳斥论点、驳斥论据、驳斥论证。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判断标准:看文章开头是否有驳论点的提出,如有,可判断为驳论,如没有,只有作者正面提出自己的论点,可判断为立论)

立论:提出论点,加以论证。

驳论:引用已有论点,加以反驳。

2、阅读《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教材选篇中的材料予以辨识:

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平叙。

人物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在叙事中抒情、在议论中抒情。

议论方式:夹叙夹议、叙后评议。

3、阅读《诗歌的抒情方法》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具体作品予以辨识:

古代诗歌文体:楚辞、汉乐府、乐府旧题、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慢词、小令。

抒情方法:直抒胸臆、意象表现;借景抒情(包括自然天成、融情入景、移情于景、因情造景)、借事抒情、借举止抒情、借比喻抒情、借象征抒情、借典故抒情。

4、阅读《小说的艺术特点》一文,结合具体作品,理解下列名词术语: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个性特点;人物描写方法。

心理刻画:直接心理描写、间接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表现方法:倒叙方式、前后照应、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对比、铺垫、烘托、反衬、类比、象征等。

1.议论文总体考核要求:

归纳文章的分论点和中心论点。

认知文章所用论据的类别及其所证明的论点。

辨识文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和驳论着眼点。

识别文中所采用的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层递、设问、反诘等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主要表达作用。

2.10篇议论文的具体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

(1)《寡人之于国也》

一、作者作品: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孟子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暴政虐民,反对掠夺战争,重视后天的教化和环境对人的影响。孟子散文常采用“欲擒故纵”的论辩手法,并以多种多样的比喻来增强论辩,文章中有大量整齐对称的排偶句。孟子是历史上有名的雄辩家,通过谈话内容纳入核心论点。

关于《孟子》这本书,共有7篇组成,作者:孟子和他的学生万章等人共同编写。

儒家学派的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

二、中心论点:“阐述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

三、文篇论据——所用论据的类别及其所证明的论点。

①事实材料: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来说明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

四、文中采用的修辞手法

①排比句:

A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B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运用排比句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使相同句式紧密排列组合,使文章具有雄辨的气势,使其更易于达到说理的效果

②类比法:

A 用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B 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

③对比法:

“狗彘食人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来反映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揭露说明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

五、论证方法和驳论着眼点

A归纳法:孟子在论证如何实行王道时,论述在逻辑上是“民养生丧死无憾”为小前提,得出结论“王道之始”,实为演绎推理,省去一个大前提,“王道要求两条:养民,教民”。演绎推理论证在这里起验证、辅助的作用,从总体上来说,属于归纳论证。

B演绎法:孟子认为实行王道的基本标准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是大前提;而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不能“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是小前提;于是孟子就得出结论,认为梁惠王并没没真正实行王道。这是一个完

整的三段式演绎推理。

六、写作特点

A说理抑扬兼施、循循善诱 B善用比喻,生动形象 C运用排比,增添气势磅礴

七、思考简析

1、概括本文所体现的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答:体现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包括:初步措施——养生丧死无憾;根本措施——发展生产,使百姓解决温饱,办教育,使百姓懂孝悌,老有所养,缓和阶级矛盾,社会达到和谐,孟子的治国思想是以民为本。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2、归纳文章的层次内容。

答:全文可分三个层次。三个部分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等句收束。

第一层次为第一自然段。梁惠王提出在灾荒之年,移民移粟,但是“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层次为二、三、四段。孟子以战为喻,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办法,仍然与邻国无本质区别,分析了“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层次为五、六、七段。孟子具体而详细地阐述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和应持的正确态度。其中指出要使民加多,就要有新举措,要不违农时,发展生产,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使人民的衣、食、住、育均能得到发展并能从中受益,富而教民,并且不把过失归罪于年成,那幺“斯天下之民至焉”的良好愿望就会实现。

3、文章是以什么线索展开论述的?

答:文章是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为线索展开论说的结构特点。

3、***本文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艺术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文章具有(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首先孟子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以批评的态度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马上又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这都是(先抑后扬),先使梁惠王认识自己的错误,同时又给予其希望,让梁惠王明白他的错误其实是可以改正的,只要改正了就可以解决“民不加多”的困惑。

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程序:这都是循循善诱的体现。让梁惠王认识到,只要实行王道,那幺就有称王天下的可能性。

4、本文的艺术特点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A论点鲜明

B 善用修辞,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手法

C 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D 语气逼真,接近口语,生动风趣

E 用对话的形式展开论述,具有趣味性,引人入胜。

5、文章开头梁惠王拿自己国家与邻国之政相比较时,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

答:因为梁惠王“好战”,用其最熟悉的“请以战喻”更有利于启发梁惠王,使他接受自己的观点。

6、孟子为什么要用“五十步笑百步”来进行劝说?

答:运用“五十步笑百步”可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的“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罢了。这为下一步接着阐述“施仁政,行王道”作好了铺垫。

7、“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其含义是什么?

答: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8、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阐明了孟子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发展生产,富而教民,充分体现了他的王道思想。

9、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这段话的中心旨意是什么?

答:这段话的主旨是提醒梁惠王检讨自己,强调只有端正态度,以民为本,才能真正实行王道。

10、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这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答:这段话运用了比喻、设问修辞手法。

(2)《秋水》(节选)P5

一、作者作品: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代表人物,后世把他和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

庄子承认事物的相对性,但又否认客观事物的差别。他激烈批判“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黑暗现实。他蔑视富贵利禄,拒绝和统治者合作,一生过着清贫的生活。

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笔调恣肆,辞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

《庄子》一书,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相传是庄周自着,“外篇”十五、“杂篇”十一是他的门人和后学所作。

二、中心论点:

“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这一中心旨意的现实意义:即使在今天,也还有着“消解自我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积极意义”。

从政治思想上看,这段文字的旨意是:古圣贤的认识也都是十分有限的。庄子是以此来否定儒家思想体系,简括为:用相对主义来批判儒家学说。

三、文章艺术特点:

(1)将哲理与形象结合。本文善于将抽象的哲理寄寓在形象的描绘之中,借助“秋水”、“北海若”、“井蛙”、“夏虫”等具体可感的景物人事来表达深奥的哲学道理。

(2)运用比喻进行说理。例如用井蛙、夏虫、曲士来比喻因环境所限而不能与之语大道理的人。

(3)用虚拟的寓言故事来进行说理。虚构了“河伯”与“北海若”进行对话的寓言故事,通过他们的对话来进行说

理,从而阐明观点,显现出寓育特色。

(4)宏肆有力的语言气势。例如第二段中北海若的话几乎都是由排比句组成的,这也就形成了本文滔滔不绝、宏大张扬、铿锵有力的气势。

四、修辞手法:

1、比喻句:

①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用井蛙、夏虫、曲士来比喻那些因环境所限而不能与之语大理的人。

②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③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④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比喻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阐明个人地位、认识之渺小,这一连串的都是用来说明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自我夸耀是愚蠢的,必定会见笑于大方之家。

总之庄子善于用援譬设喻的手段,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理,所用比喻连类而及,层见叠出,引人联想,发人深思,从而将抽象的道理阐发得十分鲜明透彻。

2、排比句:

①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②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③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④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⑤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强调排比句在论证上增强了说理的力量,在语言表达上造成了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增强了论证的雄辩力。

3、反诘句:

①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②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③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运用反诘是更有力的肯定,造成了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增强了说理的力量,体现出庄子散文在语言方面的特色。

五、论证方法

1、类比法:

①“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类比论证人的认识有极大的局限性,比喻人的认识受时间、空间、后天教育的限制。

②“礨空之在大泽”、“稊米之在大仓”、“毫末之在马体”阐明个人的地位、认识之渺小,比喻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

③河伯在见到北海若前“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中国之在海内,似稊米之在大仓。

2、对比法:

①河水和海景的描写

②河伯与海若的对话

③海若讲话中个人与天地之间关系的阐述

3、例证法:

①用五帝、三王、仁人、伯夷、伯尼来证明人的认识有限

②“四海之在天地”“中国之在海内”、“人卒九州”

阐述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道理。

4、演绎法:本文也隐含有一个演绎推理——三段论,大前提是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的认识十分有限,小前提是孔孟是人,所以庄子得出结论说孔孟之道也既“少”又“轻”、十分有限的;在这个推理过程中,由于运用的是类比推理,大前提被省略了,小前提是常识也被省略了,所以只出现了结论。

5、比较法:既有类比法又有对比法。

类比——用“大泽”之“礨空”、“大仓”之“稊米”、“马体”之“毫末”比喻“四海”、“中国”、“人”的相对局限性;对比——用“大泽”与“礨空”、“大仓”与“稊米”、“马体”与“毫末”来突出“四海”、“中国”、“人”的相对“小”。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将“井蛙”、“夏虫”与“曲士”类比,又将“曲士”与“出于崖涘的河伯”对比,认为他可以语大道。

六、思考简析

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在客观上有何思想意义?

答:主旨: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的条件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简要地说,就是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庄子认为孔子的学问“少”,伯夷的道义“轻”,圣贤的学说是“自多”,就是基于这一宏观理念。客观意义:即使在今天,也还有着消解自我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积极意义。

2、本文中的景物描写对表现主旨所起什么作用?

答:文章开头设置了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作者通过主观的视觉感受来表现出客观世界中黄河的宽阔和大海的浩瀚。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对比的直接作用:构成了河伯的态度发生根本性转变的事实基础。

3、文章开头写“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目的什么?

答:目的是形象说明河伯欣然自喜的缘由,并为下文河与海对比作好铺垫。

4、理解例证法与喻证的主要差别。

答:这二者的区别有两点。A是思维、论证的方式不同;B 论据的不同。

论证的方式不同体现在:例证法只以个别以举例子的方式、由个别证明一般(即论点);喻证法是不同类而利用性质、特点相同或相似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证明论点。

论据的不同体现在:例证法以同类的个别事物为论据,喻证法以不同类的个别事物为论据。

5、“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概括这段话中第一句的主旨和三个分句的大意。

答:人的认识要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因而是有限的。“井蛙”句说明认识要受到空间的限制,“夏虫”句说明认识要受到时间的限制,“曲士”句说明认识要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

6、从庄子《秋水》一文中引申出来的成语有“贻笑大方”、“井底之蛙”、“望洋兴叹”。

7、河伯为什么要“望洋兴叹”?

答:因为自以为大的河伯看到了广阔无垠的大海,从而认识到了天外有天、楼外有楼和自己的夜郎自大、狂妄无知。

8、本文的寓意是什么?主旨是什么?对我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什么启迪?什么:这篇文章说明了个人的见识很有限,因此要克服主观性,防止片面性。只有通过与别人的比较,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如果盲目骄傲自大,就难免会贻笑大方。

主旨是: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启迪是:我们不能局限于有限的见闻中,去自满自足,要懂得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应该开阔视野,努力学习,不断上进。

9、文中“尽此矣”的“此”,指代的是什么?

答:什么个“此”字,指代的就是此前的同个比喻的喻意,也就是说,所谓古代圣贤,他们的认识,相对宇宙的无限性来说,也不过是“大泽”之“礨空”,“大仓”之“稊米”,“马体”之“毫末”。这显然是用相对主义思想方法,对儒家思想体系的否定。

10、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A.庄子嘲讽伯夷、仲尼“自多”所依据的理念是什么?

答庄子嘲讽伯夷、仲尼“自多”所依据的理念是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

B.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答:运用了例证、类比论证方法。

C.这里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答:采用了排比、对偶、反诘修辞手法。

(3)《五代史伶官传序》

一、作者作品:

欧阳修,别号六一居士,北宋着名文学家、史学家。他的文学主张是“明道”、“致用”、“事信”、“言文”。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遭到守旧派的排挤和打击,屡遭贬谪。

其散文特点主要是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作品有《欧阳文忠公集》、《新五代史》、《新唐书》。

二、全文的中心论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行为。

集中体现本文中心意旨的一组反义词是天命与人事。在全文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作用是开宗明义。

这是一篇着名的史论。作者认为盛衰之理不只是天命还在于人事,因为从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和其失天下,可以看

出即一个王朝的兴衰,除了天命之外,重在人为。

三、本文阐明观点的主要论据:

1)理论材料论据:欧阳修引用《尚书》“满招损,谦得益”的话来揭示后唐庄宗的亡国原因

2)事实材料论据:

①表现了励精图治、意气昂扬,后唐庄宗“所以得天下”的历史事实

②表现了事业衰败、国破人亡,后唐庄宗李存勖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所以失之者”的历史事实,例据典型而有说服力。

四、修辞手法:

五、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贯穿着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可以说全文是通过对比法来阐发道理的。

A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C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奇斗艳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演绎法:

①引用《尚书》中“满招损,谦得益”的名言作为大前提,有力的推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中间省略了小前提“庄宗为报大仇而忧患勤劳,最后战胜仇敌,国势大盛;庄宗因战胜仇敌而骄傲自满,宠幸伶人,招致身死国灭。”,即第二段的事例。

②然后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为大前提,以“故方其盛也……为天下笑”句为小前提,推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的结论,即后唐宗宗是因骄傲、逸豫、宠幸伶人而亡国的道理。

3)归纳法:以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史实为论据,进行论证,属于归纳法。

六、写作特点:

A论点鲜明,开宗明义。

B 论据确凿,并且有力。

C 记叙和议论相结合。

D 对比强烈,效果鲜明。

全文主要通过对比方法表达主题思想。写法上欲抑而先扬,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使“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的结论,显得更加令人信服。文章笔力雄健而有气势,行文跌宕顿挫,表达情见乎辞,篇幅虽然短小,却是一篇搏兔而用全力之作。

七、思考解析:

1、谈谈本文的中心论点和有警句对我们有什么启迪作用。

答: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和警句:“满招损,谦得益”要求以谦戒满勤、“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要求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要求注重小节,不可偏

爱,这些警句都是对中心论点更深一步的阐发、分析、论说。这些语句精辟透彻,发人深省,教导我们事情成败往往在于人为,不要穷奢极欲,也不要耽于淫乐,否则将会导致国家衰败,自我灭亡,另外还要谦虚谨慎,注意细小琐事,要防微杜渐,不可骄傲自满,沉溺丧志。

2、以文中第二段为例,说明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论证的。

答:第二段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使“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的结论,显得更加令人信服。

五组对比词: 1.“满与谦”2.“损与益” 3.“忧劳与逸豫”4.“兴国与亡身”5.“盛与衰”

(4)《论毅力》 P13

一、作者作品

梁启超,别署饮冰室主人,是最早资产阶级史学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也是最早高度评价和极力提倡小说创作的人;是变法维新派领袖康有为的学生,两人主张一致,号称“康梁”;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主办过《时务报》,推动了维新运动。

二、本文的总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作者所强调的核心观点:“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三、文篇论据

1、事实材料:用五种不同毅力的人的不同结果来说明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2、理论性论据:引用孔子、孟子的话来论证成败的关键在于毅力的名人名言。

四、修辞手法

全文通过(正反对比)进行说理。作者眼界宏阔,思路活跃,文章论证周密,结构严谨,很见功力。开头特点:纵横捭阖,大开大合。成文时间是“百日维新”失败不久。

1、层递修辞手法:层递是指为了表达客观事物之间层层发展的关系,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意思递进而形式相近的语句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

1)对身处逆境时五种不同态度的描写,从“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到“次强者”,到“稍强者”,再到“更稍强者”,最后到“至强者”,依次叙述,说明了前四种人毅力从弱渐强,虽有区别,但终究比不上毅力至强者,最后作者顺理得出只有“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的结论,表现了毅力的重要性。

2)通过“譬如操舟”,叙述了“一日而返”、“二三日而返”、“五六日而返”虽然层层进步,但终究不能到达彼岸,说明了“反是者败”的道理,这也从反面论证了毅力的重要性。

阐述意志力强弱的五种结果时和驳斥旁观者的观点时这两次采用(层递)修辞手法,其目的在于(强调只有毅力到强,方能取得事业成功。)

2、比喻:

1)譬如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

2)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

3)孟子曰:“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用“操舟”、“为山”、“掘井”比喻事业,表现了坚持到底的毅力对于成功的必要性,比喻有无毅力的具体表现,说明没有至强的毅力,事业就可能半途而废,目的在于强调只有具备至强的毅力,才能达到最终成功。从而证明毅力

的重要作用,使道理显得深入浅出。

五、论证方法

1、对比法:

全文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法),因为全文贯穿着有毅力与无毅力两种态度、成功与失败两种结果的对比。

1)“有毅力者成,成是者败”。

2)“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突出顺境与逆境的对比。

3)是通过“志务薄弱之士”、“其次弱者”、“稍强者”、“更稍强者”与“至强之人”的五个层次的比较,经及行舟中“一日而返”、“二三日而返”、“五六日而返”与坚持到底四个层次的比较。

3)是注意引用孔子“为山”、“平地”的话来证明论点,是总体说是类比论证,但由于其中又强调了“止”与“进”、败与成的对比,所以同时双包含着对比论证。

2、类比法:“行舟”、“为山”、“平地”、“掘井”之喻,就都是通过类比法来讲道理。

3、直接反驳论点:

在反驳“旁观者”认为别人成功是由于“殆幸运儿”、自己失败是“蹇于遭逢”的观点时说“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再用类比法进行下面论证。

六、写作特点

1、全文采用正反对比的写作说理方法。例如将成与败、逆与顺、强与弱、彼与我、止与进进行对照,处处阐述了有毅力与无毅力会造成成功与失败两种不同的结果,从而突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2、眼界宏阔,纵横开阖,论证周密,结构严谨。文章一起笔就说天下古今成败之林,横贯天下,纵观古今,大开大合,接着论顺、逆、幸、蹇,又以逆水行舟、挖土掘井等圣人之言证明,或理论或现实依据,思路活跃,论证非常周密,结构集中严谨。

3、运用层递、比喻等修辞方法,使文章要阐明的道理具体形象。

七、思考简析

1、结合自身经验,谈谈本文所说道理有何启发意义。

答:本文所提出的中心论点是“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只有毅力至强者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这一道理启人深思,催人奋进。人生要想成功,生活要想幸福一,就必须昂首坦然地去面对困难,正视挫折。为什么生活中什么人能够百折不挠取得成功,而另一些人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呢?关键就在于是否有毅力去克服困难。最终决定命运的是人的毅力,所以当我们在学习工作中遇到困作难时,不应该退缩,而应更加奋勇,加强自己的意志力量,用毅力去克服它、战胜它,这样才会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2、作者在第三段中是如何从顺境和逆境之间的相互转换来论证毅力重要性的?

答:首先作者认为小逆之后会转身小顺,大逆之后会转向大顺,,而关键是要有毅力去克服困难,批评了旁观者看见人家成功就认为是幸运儿的错误见解,从而得出结论顺、逆、幸、蹇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而决定成败的关键就看是否有毅力。接着作者又以操舟为比喻,说明操舟之人遇到逆境时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一种是遇逆而返,终不达彼岸,对比之下,进一步说明要使逆境转为顺境关键在毅力,有毅力者可使逆境转为顺境。

3、作者在第二段中,如何从纵、横两个方面论证了毅力的重要性?

答:首先从纵向的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之六七,顺境居中十之三四,并且顺逆相间,每件事情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的阻力,不可逃避,这为人生要想成功必须要有毅力克服阻力作好了纵向铺垫。

然后作者又从横的方面来分析人们对待逆境和阻力的不同态度,前面论说了四种人,即“志力薄弱之士”、“次强者”、“稍强者”、“更稍强者”,正是因为他们对待逆境和阻力的态度不同,因此就成为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人,但是他们都不是“至强者”,最后作者顺量得出只有“志力至强”之人才能善终,这也就从横的方面论证了毅力的重要性。

4、梁启超引用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这里所包孕的一个成语是“功亏一篑”。

5、为什么说开头什么出作者纵横捭阖、大开大合的视野和思路?

答:纵横捭阖、大开大合:“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是大开——“天下”是横观一切,“古今”是纵观一切,“成败之林”是囊括一切成败现象,“莽然不一途”是包罗万象,都是开到了极点。“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是用设问方式将人们刚张开的广阔视野,又一下子凝聚到共有的成败原因上,于是顺势推出一个普遍规律:“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就完成了大合的任务。从“一切”到“一”,这就是大开大合。可以说“纵横捭阖、大开大合”是梁启超文章一个突出特点。

6、为什么说开头就用了全文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

答:本文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个论点是一个并列复句,两个分句间是对比关系。文章就必须自始至终贯穿对这两个方面的论证,如果只扣住一方面论证,那就犯了半离题或扣题不紧的错误。所以,中心论点的内部对比关系,决定了全文自始至终都必须用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

在写作练习中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7、《论毅力》这篇文章是如何运用正反对举的方法来阐明毅力的重要性的?

答:文章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其中隐含着两个方面:一成一败,论点本身就是正反对举,把两个相对的事物进行比较。本文自始至终都运用了正反对举的说理方法,从论证看,首先反复进行成功与失败两种结果的对比;然后突出顺境与逆境的对比;最后引经据典将“未成一篑”的造山者与“虽复一篑·的填土者对比。总之,作者从成与败、顺与逆、强与弱、彼与我等多个方面比照阐述。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得说理详细、具体、透彻,有力地阐明了毅力的重要性。

8、本文段落、层次分析

答:第一段先提出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全文紧紧围绕总论点,从毅力的作用角度多层次证明。

第二段用假设举例法,以人生必遇顺逆两境、事无大小必有阻力来证明只有毅力至强之人才能最终获得成功,从而从毅力的重要作用角度证明了总论点;

第三段从顺逆两境之间可以转化的角度强调有毅力可以变逆境为顺境;

第四段利用孔孟名言证明成败的关键在于有无毅力。

9、作者写《论毅力》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激励当时从事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者。

(5)《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P16

一、作者作品

蔡元培,中国现代教育家;

①清朝末期积极宣传民主革命思想,1902年组织中国教育会,创办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

②1907年赴德留学,后来在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担任重要领导工作;

③1912年1月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④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学术自由”,主张“兼容并包”

⑤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又与宋庆龄、鲁迅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二、中心论点:

认为上大学是为了研究学问而不是为了升官发财的观点;演说所阐发的“三事”——“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集中体现了他的办学理念。

①抱定宗旨,强调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非为做官致富,其中渗透着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文中作者用假设语气,说明了不勤学的后果:为师则贻误子弟,为政则祸国殃民。表达了作者对北大学子的殷切希望,强调了树立求学宗旨的重要性。

②砥砺德行,强调束身自爱,反对同乎流俗,蕴含着以德治校的思想。

③敬爱师友,倡导以诚相待,道义相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的礼义观念。文中列举作者在德国的所见所闻意在说明随口道谢虽然是小节,但是也是日常交际所必需的,常人都能做到这样,堂堂大学生更应如此。

以上三事体现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大学精神的坚守,对道德品行与完善人格的追求。

三、论证方法:文中始终贯穿着对比论证方法,有破有立、观点鲜明使主旨突出,针对性强。

例如:1)“研究高深学问”和“皆有做官发财思想”形成对比;

2)“爱惜分阴,孜孜求学”与“放荡冶游”、“光阴虚度,学问毫无”、“误已误人”形成对比;

3)“束身自爱”、“有以励人”与“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形成对比;

4)“敬爱师友”、德国商店文明待客与“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形成对比。

四、写作特点

1)本文情理并重,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文中既有痛心的指陈,又有激越的阐发,还有设身处地的忠告。

2)善用反问。讲述“三事”的三个段落中,都有反问句,不仅使人警醒,而且还语重情长。

3)语言明晓通畅,古朴典雅,又催人警醒。当时还处于文言文、白话文交替之期,语言亦文亦白,言简意赅,将文言的简练典雅与口语听通俗明快融于一体,诚为中国现代演讲之经典。

4)主题突出,针对性和现实性强。当时北大校风颇不尽如人意,文中列举的各种腐败现象确实存在,演讲中虽说对“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但实际上却是对这类现象痛加针砭,大有催人猛醒之势。演讲中提出的三个要求,都含有匡下时弊的功用。

5)结构精简,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五、思考简析

1、你怎样理解“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答:这是蔡元培先生在谈到“抱定宗旨”这个观点进所提出的一个观点,蔡先生之所以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这与当时北大的腐败有关,作者想让青年学生明确大学的性质,来大学学习不是为了做官致富,这才有可能消除当时北大所存在的弊端。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还渗透着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即是要身处象牙塔的师生们不要受外界不良风气的侵袭,也不要受外界思想的束缚,而是发扬自由、独立的精神,用深邃的思想、深刻的见解、朴实的作风,去研究高深的学问,使自己处于社会思想、人类科学的最前端,并用研究出的成果启发人们的心智,造福于社会。

2、蔡元培在担任北大校长之后,计划想做的两件事是: 1)改良讲义 2)添购书籍

3、蔡元培先生为什什么提出“抱定宗旨”的要求?

答:因为当时北大风纪败坏,腐败不堪,因此他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大学的性质,明确求学的目的并指出,大学不是作官发财的跳板,而是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这一观点在当时可谓一声惊雷,振聋发聩,直指北大多年弊端。接下来他尖锐指出,以前的北大学生多抱做官发败的思想来“混文凭”,专业多以实惠取巧的法科为主,对于教师不以学问的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阶之大小等等。之所以产生这些现象,其深层次原因正在于北大办学宗旨不明,大学日渐急功近利和庸俗化。因此,在批判腐败现象的基础上,蔡元培明确提出,来北大求学的青年学子一定要抱定宗旨,这样才会珍惜大好光阴,孜孜苦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从演讲稿中可以看出当时什什么的社会现实?

答:当时的社会非常腐败,道德沦丧即便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的北京大学,也难脱流俗。

1)很多学生不以学业为重,而是皆有做官发败思想,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所谓的学习只是平时敷衍塞责,放荡冶游,考试突击讲义,只图蒙混过关。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

2)因为热心做官,很多学生对于教师,不问其学问深浅,只问其官阶大小。官阶大者,特别受欢迎。

3)精于政法的人才,多入政界,学校中专任教授很少。

4)有些学生,不重视道德修养,沾染了社会的恶劣风气,不自觉砥砺德行,被人看不起。

5、本文段落、层次分析

答:第一部分即为第一段,开门见山,讲明本次演讲的目的“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第二部分由第二、三、四段组成,针对当时时弊,对北大学子提出三点要求,即“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第三部分即是第五段,简单说明眼下所要做的改良讲义、添购书籍这两件事,显示出作者求真务实的作风。(6)《容忍与自由》 P20

一、作者作品

胡适,字适之,现代着名诗人、文史学者、思想家,青年时留学美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宣扬民主、科学,倡导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等文章,率先从事白话新诗与文学史的写作,成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一位主要代表人物。主要着作有《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胡适文存》(共三集)。

二、中心论点:“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有三个分论点:三个层次是逐层深入的

第一,是“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还重要”,说明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

第二,是“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揭示出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

第三,是我们应当戒约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强调“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

备注:人性上的普遍“喜同恶异”,心理上的总觉得自己“不会错”,政治上的经常标榜“绝对之是”,充分显示出容忍度量的难能可贵。而不承认“绝对之是”的存在,则是建立在“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理性观念基础之上的明智态度。

关于容忍的理念、度量和态度中渗透着一个精神内核,那就是和而不同。面对当今多极并立的世界、多元共存的文化,包涵容忍雅量在内的各而不同原则,越来越显现出它的普遍积极意义。

三、文篇论据

1、事实材料:胡适用自己的、高尔文的和陈独秀的三个实例来说明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的三个分论点;

2、理论材料:胡适引用布尔“我的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话来展开他对容忍自由之关系的论述。

四、论证方法

1、归纳法例证法。(本文善于运用例证法来阐发道理。)

作者选用了三个典型事实论据:这三个典型例证,分别证明了文章中三个层次的分论点,都具有十分鲜明而强劲的启示力和说服力,作者无需多说,读者就能从事例本身悟出诸多至理深意。

①以年少时援引《王制》专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的事例,论证了“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证明了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②以宗教史上宗教改革派的高尔文活活烧死了敢独立思想、批评高尔文的教条的学者等科学家的事例,证明了心理上认为自己“不会错”是不能容忍的根源。高尔文烧死塞维图斯的原因是因为他具有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的心理,深信他的良心确是代表上帝的命令,他的口和他的笔确是代表上帝的意志。高尔文发表一篇文字为他自己辩护,因为他受到不少人的批评,而他却认为自己没有错。这里论证了“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

③以提倡白话文时独秀“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的事例,证明“认为自己的主张为‘绝对之是’是不能容忍的政治思想根源”,证明了“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

2、演绎法:

①如文章开始,布尔先生的话“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是大前提,我自由也有这样的感想是小前提,最后一句“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是结论。

②先提出“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普遍原理,接着举宗教史上宗教改革派的高尔文活活烧死了敢独立思想、批评高尔文的教条的学者等科学家的事例为小前提,证明了“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的分论点。

五、写作特点: 1)层次分明,中心突出。 2)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3)语言朴实,言之有物。

六、思考简析

1、谈谈你对“容忍”与“自由”之关系的理解。

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只有容忍别人、给别人以自由,别人才容忍你,给你自由,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没有容忍作保障,所谓的自由也就只会是空中楼阁。

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这是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因此为了他人,也为了让自由得到自由,人类要努力改正“喜同而恶异”的心理惯性。

2、胡适认为不存在“绝对之是”你的看法如何?

答:从哲学角度看,世界上一切道理都是相对的,根本不存在绝对真理;从历史角度看,所有强调自己是“绝对正确”的人,都在历史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并被历史的潮流抛弃了;从认识的角度看,凡认为自已是“绝对之是”的人,主观都超越了客观,因此不能全面、深刻、发展地认识客观世界,都要犯错误。

3、谈谈本文“言之有物、明白清楚”的大家风范。

答:本文是一篇具有哲理思辨性的文章,作者从自身的经验谈起,坦诚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以身说法,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心灵距离,极具亲和力。作者不摆理论架势,将至理深意融化在平易的白话之中,剀切道来,排除了读者阅读和理解的障碍,极易被读者接受。这种文笔和态度,充分体现了胡适所倡导的“言之有物、明白清楚”的文风。这种文风,是一种胸有成竹、透彻于心、而后返璞归真、深入浅出的极高境界,故被誉为“大家风范”。

4、结合课文试述《王制》中“诛”的目的是什什么其对社会有什什么害?

答:《王制》中“诛”的目的是:利用封建国家专制政体,禁止新思想、新学术、新信仰、新艺术的产生传播,其本质是扼杀自由。其对社会的危害有三:

1)摧残宗教信仰的自由;

2)禁绝艺术创作的自由,“杀”掉许多发明“奇技异器”的科学家;

3)是摧残思想的自由,言论的自由,着作出版的自由。

5、文中作者为什么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

答:因为作者当时青春年少,是一个无神论者,抱着“卫道”态度,所以要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发出摧除迷信的论调。

6、段落层次分析

答:全文花骨有二十七段,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从第一段到第十四段,首先从“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说起,说明“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这一层次的主要事实论据是:作者年少之时痛骂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榜》。

第二层次从第十五段到第二十一段,指出“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揭示出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这一层次的主要事实论据是:宗教史上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

第三层次从第二十二段第二十七段,指出“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极其错误的,强调“绝对之是”

根本不存在。这一层次的主要事实论据是:提倡白话文时陈独秀“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

(7)《咬文嚼字》P27

一、作者作品

朱光潜,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青年时曾赴欧洲留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和哲学三者熔为一炉的美学思想。代表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等

二、中心论点:“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三、文篇论据

1、理论材料:朱光潜用西方心理学中的“套板反应”和韩愈的“惟陈言之务去”来反对陈词滥调,提倡创新

2、事实材料:在误用联想易生流弊那段话中,使用了事实论据。采用了类比和归纳论证。

运用“推敲”典故说明的是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情感上“推敲”。

四、论证方法

1、归纳法。逐层归纳、概括的论证方法。文中运用了大量的事实论据来进行论证。

①用郭沫若修改一句台词的具体实例证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②金朝的王若虚妄改《史记》中有关李广射石的文字为例,证明“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道理

③用韩愈为贾岛改诗句的例子,运用“推敲”这个典故,证明“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的观点;

④用含“烟”的不同词语为例,证明了文字的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的不同,联想意义比直指意义更加丰富多彩;引用《文料触机》等俗例

⑤用大量使用“套语”的列举写作中的种种陈词滥调,来张扬语言表达中的创造精神。证明了“套板反应”的严重存在和没有一点新奇意味的特点。说明的道理是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

在阐述论点时,往往先说结论,再广征博引,列举小说、诗歌、戏剧等方面的大理实例,凿凿有据,且能将抽象的概念或陌生的道理讲得有如日常生活经验那般浅显易懂,读来生动隽永。本文所擅长归纳认证方法。

2、演绎法:

文章以理论论据——“套板反应”的心理学名词解释和韩愈的话为大前提,以人的心理习惯、写作弊端为小前提,最后得出“文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来的”即“文贵创新”的结论。

3、类比法: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是类比。

文中的“月轮”、“月晕”具有不同的比喻意义:“月轮”比喻文字的直指意义,“月晕”比喻文字的联想意义。

泡茶:“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蓝田日暖玉生烟”属于联想意义。

五、写作特点

这是一篇文艺专论,论述文学写作与阅读中讲究文字运用的道理,提倡“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

1)结构简洁明了,条理清晰,主题明确。2)持论公允,能深入浅出。3)文风自然,见解独到新颖。

六、思考简析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这一中心的论点的?

答:本文的中心论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作者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1)先讲斟酌文字与表达思想感情的关系。

指出“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的”,例如《史记》李广射虎;“文字的推敲其实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并不仅仅是为了语句的通畅或漂亮,例如韩愈贾岛关于推敲的故事。

2)再阐述文字的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的关系、文字的习惯性与创造性的关系。

强调语言应该贵在创新,指出“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则必须照顾到联想意义”,语言的习惯性联想造成套语滥调,“惟陈言之务去”才是创造的态度。

2、体会文字的“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的不同特点和作用。

答:1)直指的意义是直接、明显而确实、易懂的,是一般文章中常见的;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

联想的意义是在了解了原事物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相似、相关联想而派生的意义,与作者当时所处的状况、情感相一致的,迷离而不易理解,但是在文学作品中却含蓄地表达一种意境美和情感美。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

2)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

3)直指的意义是固定的,偏于类型,因此易用;

联想的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因此难用。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

3、文中有些自然段的开头是这样的:“这是炼字的好例”,“这番话不免噜嗦”,“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试问,这些话在文章的结构中起什什么用?

答:这此句子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使行文流畅而又紧密关联的作用。

4、根据文章的论述,试举例说明什什么做“套板反应”?

答:所谓“套板反应”就是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板反应”。例如,讲到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说到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到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述离别不外乎“柳岸灞桥”,说到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

5、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这够味1)这段话在全文中起的作用是:从郭沫若修改一名台词的具体实例出发,引出本文关于“炼字”的话题。

2)为什么“无耻的”三个字没有改“是”为“这”好?

因为这是剧本,注重口语化,如果说成“你是没有骨气的无耻的文人”,感觉太书面化,并且强烈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将“是”改为“这”的话,就又能表达出感情,又具有口语化特征。

3)将是“是”改为“这”好在哪里?

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什么式的语法,将“是”改为“这”正好与之吻合,另外“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更能表现出极端憎恶的情感。

6、段落、层次分析

答:第一部分是第一、二两段,从郭沫若修改一句台词的具体实例引发出“炼字”的话题,并就此例表明了自己的意见和理由。

第二部分是第三、四、五、六段,作者为通常被视为贬义的“咬文嚼字”一词翻案,并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一安不肯放松的谨严。”接着作者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先讲斟酌文字与表达思想感情的关系,接着阐述了文字的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的关系、文字的习惯性与创造性的关系。指出科学的文字限于直指意义,文学的文字则必须照顾到联想意义;语言的习惯性联想造成套语滥调,“惟陈言之务去”才是创作的态度。

第三部分即第七段,从运用文字的谨严精神进一步提出文学创作的普遍道理:“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与语文的精炼与吻合,他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7、《咬文嚼字》是如何运用归纳论证方法的?

答:《咬文嚼字》这篇文章中采用了归纳论证方法,就是通过列举、分析小说、诗歌、戏剧等方面的大量实例,广征博引,归纳它们所共有的性质,从而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不仅凿凿有据,而且能将抽象的概念或陌生的道理讲得有如日常生活经验那般浅显易懂。

(8)《吃饭》 P34

一、作者作品

钱钟书,着名学者、小说家,毕业于清华大学,曾留学英国、法国,曾任教过西南联大、湖南蓝田师范、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清华大学。着有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学术着作《谈艺录》、《管锥编》等。他的小说和散文都具有机智隽永的独特风格。

二、中心论点:揭示、嘲讽隐藏在“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揭示吃饭背后名实不符的社会人情世态,针砭时弊”;分论点是认为现实生活里名与实常常错位、悖谬的观点。作者写《吃饭》这篇文章的最主要目的是,发表他对人生、社会诸种现象和问题的看法。

各段中心旨意:本文共有四段:

第一段以“吃饭有时很像结婚”为喻,说明了其中旨意是: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嘲讽了政治家的虚伪。

第二段通过古罗马诗人波西蔼斯的慨叹入手,表述了其中心旨意是: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动,不仅表示头脑的充实,并且证明肠胃的空虚,嘲讽了吃菜者的自讨苦吃。

第三段通过论述音乐和烹调,表达的中心旨意是:提倡“和而不同”的社会理想。

第四段通过论述吃饭的社交功用,表达的中心旨意是:提示隐藏在“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针对“给人弄得混乱颠倒”的社会现实,作者阐发了“和五味以调口”的传统思想,倡导了多元“相成相济”的“和而不同”社会理念。

三、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有

①愿意通过请吃饭“增进朋友的感情”

②批判爱钱不爱人的金钱婚姻观

③提出了“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的哲理性结论

④倡导多元“相成相济”的“和而不同”的社会理念

⑤嘲弄政客心口不一和以公权谋私利的世风

四、修辞手法

1、善于联想,巧借“吃饭”为题,通过各种类比联想和巧妙的比喻。

1)“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这种名实错位的现象,通过相似联想,想到讨阔人的小姐”,目的并不在女人,而是在于其所有的金钱和地位的现象,批判了爱财不爱人的金钱婚姻观;

2)想到某些人研究艺术,总说是为了真和美,实际上是为了利用艺术达到另外的目的,嘲讽了某些学者的虚伪嘴脸;3)想到最巧妙的政治家知道怎样来敷衍民众,把自己的野心装点成民众的意志和福利,嘲弄了政客心口不一和以公权谋私利的不良世风。

例如:“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佬的小姐”、“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引用老子所说的“治国如烹小鲜”、做宰相比为“和羹调鼎”。

2、反问

“它还不是上帝是什什么”其本意是肚子其实就是“上帝”。

五、论证方法

1)文章主要采用了类比论证方法。从吃饭说到结婚,说到艺术,说到政治,都是通过相似性联想展开的。其中,巧设陌生化的比喻是一个最显着的艺术特色,具有出奇制胜的审美效果。

①“吃饭有时很像结婚”比喻名实错位;用吃饭与吃菜的名实错位类比结婚、艺术、政治的名不符实;

②“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比喻和谐关系;用肠胃和头脑的关系类比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强调物质生活的基础地位、作用和精神生活的派生地位和反作用;

③“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比喻和谐社会,用音乐和烹调的和谐类比和而不同的社会;

2)广征博引,让读者感受到知识和智慧的乐趣。从柏拉图、波西蔼斯、拉柏莱、白洛柯斯到孔子、老子、孟子、伊尹、柳下惠,从政治到经济,从音乐到烹调再到社会,从人情世态到人生观等等,作者似乎信手拈来,但处处涉笔成趣。

六、写作特点

1)巧设陌生化比喻,生动活泼,形象有趣。

2)善用联想,类比论证

3)广征博引,以理服人

七、思考简析

1、“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动,不仅表示头脑的充实,并且证明肠胃的空虚。”请就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吃饭是头脑充实的基础,吃饭发展了头脑。人的生活中,物质生活的需要是第一位的,精神生活的需要是第二位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以物质生活的需要为基础,但精神生活的需要是高级的生活需要,有时反倒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者是相成相济的。

2、文中“母猪和癞象结成了相得益彰眷属”的原因是他们成了可分而不可离的综合。

3、为什么作者写作本文的意趣其实不在“吃饭”本身?

答:作者写作本文的意趣其实不在“吃饭”本身,而是假借“吃饭”为由发表试论。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巧借以“吃饭”为题,通过各种类比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他对人生、社会诸多现象和问题的看法,其最终的目的是要提示、嘲讽隐藏在“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

4、试分别叙述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论述了哪几种吃饭的种类?

答:一共论述了四种吃饭的种类:

1)“请饭”,也就是把饭给自己有饭吃的人吃;

2)“赏面子”,也就是自己有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

3)“施食”,也就是把饭给予没饭吃的人吃;

4)“丢脸”,也就是自己无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赏面子就一变而为丢脸。

5、用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说孔子“未得吃道三昧”,其原因是孔子不懂得音乐和谐与烹调是相通的。

6、作者批评说“舌头拣精拣肥,贪嘴不顾性命,结果是肚子倒楣受累”,要讲的道理是吃菜与吃饭要和谐。

7、作者说“恭候诸君的邀请,努力奉行猪八戒对南山大王手下小妖说的话:‘不要拉扯,待我一家家吃将来’”,其意思是奉行以吃饭增进朋友的感情的原则。

8、以“吃饭与吃菜不和谐”为喻体的本体事理包括:

1)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

2)研究哲学或艺术,总说为了真和美

3)政治家把自己的野心装点成民众的意志和福利

4)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

以“吃饭与吃菜要和谐”为喻体的本体事理包括:

1)把做宰相总比为“各羹调鼎”

2)老子也说“治国如烹小鲜”

3)在伊尹眼里,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

4)完美的人格,“一以贯之”的“吾道”,统治尽善的国家,不仅要和谐得像音乐,也该把烹饪的调和悬为理想。

9、不过,可口好吃的莱还是值得赞美的。这个世界给人弄得混乱颠倒,到处是磨擦冲突,只有两件最和谐的事物总算是人造的:音乐和烹调。一碗好莱仿佛一只乐曲,也是一种一贯的多元,调和滋味,使相反的分子相成相济,变作可分而不可离的综合。请回答:

A.为什么说“可口好吃的菜还是值得赞美的”?

答:因为“可口好吃的菜”是一种一贯的多元,调和滋味,是一种和谐,因此作者认为它“还是值得赞美”。

B.这段话中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有何特点?答: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文中的比喻具有陌生化的特点。C.从这段话中可以推导出作者提倡什么样的观点? 答:作者提倡调和的、多元化的和谐。

10、伊尹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厨师,在他眼里,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吕氏春秋·本味篇》记伊尹以至味说汤,把最伟大的统治哲学讲成惹人垂涎的食谱。这个观念渗透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意识,所以自从《尚书·说命》起,做宰相总比为“和羹调鼎”,老子也说“治国如烹小鲜”。

A.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B.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答:类比、例证

C.这里采用了怎样的联想方式和修辞手法?答:相似联想;比喻

(9)《我的世界观》

一、作者作品

爱因斯坦,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相对论成为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二、中心论点: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

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人生观、政治思想和“宗教感情”。

①本文重点阐述了作者的人生基本理念:是“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这也是作者的人生观。自己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的劳动”、“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是这一人

生观产低碳钢的原因,体现着他对人的短暂生命价值的透彻感悟。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对俭朴生活方式的向往,对别人的足够宽容,则是人生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他的真情流露。对“善、美和真”的追求是他的生活理想,是这一人生理念的标准。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是他对社会正义和社会责任感的强烈而具体的体现,是他报偿别人的按劳动的最好方式。作者从多个角度深刻阐述了自己的人生观。身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如此平淡,如此谦虚,如此真诚,正体现了作者深邃的见识、坦荡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实在难能可贵。

②作者的政治理想是民主主义,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很快就会腐化堕落”的专制制度的极度反感和对“罪恶渊薮”的战争的深恶痛绝。

③他的“宗教感情”,指的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奥秘”的虔诚心态,是对“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追求和坚守,而决不相信有万能上帝和死后灵魂的存在。是基于“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理念的献身精神,同时也说明科学和艺术确有相通的底蕴。这一切,无不昭示出一个伟大科学家深邃的见识、坦荡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

三、论证方法

1、归纳法

本文开头,先提出论点“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再说明原因,再用自己的具体生活态度加以证明论点。

2、演绎法:引用叔本华“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名言是大前提,“我青年时代的感受”是小前提,最后是结论:“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要证明的论点是当面临困难时,安慰自己,宽容别人,就是通过演绎法来说明对人对已都要宽容的人生道理。源于他对他人的尊重,源于他对人的短暂生命价值的透彻感悟,源于他坦荡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

3、对比法:

1)“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他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是迷糊不清的”与探求“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到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形成对比;

2)作者的三个“无法想象”与与探求“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到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形成对比。热爱科学,追求真理。

四、写作特点

1)思理深远而言语朴实。2)见解独到而态度谦逊。3)坦率自然而真情涌动。

上面三点是这篇演讲词的主要特色,也是作者人品在文风中的体现,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图名、不图利,虽然他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但是他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对俭朴生活方式的认同,对别人足够宽容。本文清纯朴实、深刻锐利、坦诚自然、洞明清晰的文风。

五、思考简析

1、作者为什什么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

答:因作者认为“自已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2、作者认为,人生“目的何在”、“不必深思”,但却得出一个“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结论,这如何理解?

答:因为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从知道”那当然就“不必深思了。他之所以得出一个“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结论的原因是:因为他认为“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其次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

3、作者既认为“客观世界”是“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却又坚持探索“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宗教感情”,这如何理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