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的组成和分层练习

大气的组成和分层练习

大气的组成和分层练习
大气的组成和分层练习

基础训练题

一、选择题

1. 地球大气中,下列变化是上升趋势的有

A.水气和固体杂质的含量随高度增加的变化 B.对流层的高度由高纬向低纬的变化

C.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的变化 D.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2. 下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

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

下图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据此回答3~4题。

3. ①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

A.3000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 B.3000~6000米高于垂直递减率

C.6000米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 D.6000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

4. 飞机可以在5000米高度平稳飞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 关于地球的热量收支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A. 地球不断吸收太阳辐射,结果终将变得越来越热

B. 高纬地区接收的太阳辐射少于其支出的长波辐射,高纬地区将变得越来越冷

C. 高纬地区热量的收入少于支出,但因温室效应的作用,高纬度地区并不会越来越冷

D. 由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作用,高低纬度地区间不断进行热量交换,地球热量收支总体处于平衡状态

读某地近地面(地面和大气)多年平均热量收入状况图,据此回答6~9题。

6. 阴影①反映近地面空气热量,所以此段时间气温呈

趋势

A. 盈余、上升

B. 亏损、上升

C. 盈余、下降

D. 亏损、下降

7. 曲线A表明了年内的变化,这种变化与的年变化

基本一致

A. 热量支出、太阳辐射

B. 热量收入、太阳辐射

C. 热量支出、地面辐射

D. 热量收入、大气逆辐

8. 曲线B表明了年内的变化,这种变化与的年变化基本一致

A. 热量支出、太阳辐射

B. 热量收入、太阳辐射

C. 热量支出、地面辐射

D. 热量收入、大气逆辐射

9. 该地位于半球,最高气温可能出现在。

A. 北、6月底或7月初

B. 南、6月底或7月初

C. 北、1月底或2月初

D. 南、1月底或2月初

下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据此回答10~11题。

10. 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B.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大陆西侧

C.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

是地形以平原为主

D.从甲处到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

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11. 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甲处附近的原因是

A. 地处内陆高原、山地,受海洋影响小

B. 地处高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小

C. 地表缺少植被覆盖

D. 地表分布有大量沼泽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拟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比较说明某种地理现象。实验步骤:①放臵在阳光(或者其它有较强的光源)下,保证两个玻璃盘接受同样的光照射,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温度计,并记录温度;②将一些土壤分别放入两个玻璃盘,用剪刀将塑料瓶拦腰剪断,将底部碗状部分倒扣在盛有土壤的一个玻璃盘中;③在塑料瓶顶部钻一个小洞,将一温度计插入其中,并将另一个温度计悬挂到另一个玻璃盘上。据此完成1~2题。

12实验能证明的现象及其正确的步骤是()

A.热力环流,①②③

B.地面热容量比较,③①②

C.温室效应,②③①

D.城市热岛效应,②①③

13.上述实验结论应为

A.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同,两盘之间空气交流显著

B.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完全相同,因为两盘内土壤热容量相同

C.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有所不同,塑料瓶内的温度明显高于瓶外温度

D.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无法进行比较

图4是“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图5是“该城市冬季近地面层不同时刻气温随高度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13.该城市计划新建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最合适的厂址应布局在

城市的

A.东北方 B.西南方 C.东南方 D.西北方

14.该发电厂烟囱的设计高度不低于

A.50米B.75米C.100米D.150米

二、综合题

12. 读右图“南亚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⑴概括7月南亚地区气温分布的特点。

⑵说明等温线在北部地区稠密的原因 。

⑶该季节,由图中P 地前往利物浦(英国)的轮船在途径该地区西部海域的航行状况为 。

13. 下图中甲图、乙图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 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 ℃,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 ℃; ⑵ 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 ,风速日变化幅度较 ;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 ,风速比荒漠 。白天(6时至18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 ,风速比荒漠 。由此可见,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

17.(2009〃海南海口质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悉尼晨峰报消息:2007年7月4日,悉尼气温突然升高,特别是西南部某些城区的气温,在几分钟内急剧上升了好几度,如Bankstown 机场在13分钟内上升了

5.3度,而Campbelltown 在17分钟内上升了5度。悉尼西南其他城区也都发生过类似现象。气象台称这是“逆温效应”所致。

材料二 某地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图

(1)逆温是大气环境发生变化的表现,对人类的影响主要是( )

A.逆温时空气稳定,给人类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有利于人类生活和健康

B.逆温时空气对流强烈,不利于飞机飞行

C.逆温时近地面会出现烟雾,影响人们的出行和身体健康

D.逆温时空气水汽凝结较多,天气比较湿润,有利于人们生活

(2)对图中气温分布情况的说明,正确的是 ( )

A.a 、b 、c 曲线均符合对流层的气温变化规律

B.a 曲线表示1 200~2 000米以内有逆温

C.b 曲线表示对流层底部有逆温层存在

D.c 曲线表示对流层中的气温分布规律

(3)逆温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则对流层大气的热源主要来自于哪里?为什么?

15202525301520

25.A .C P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B;

3. B;

4. D;

5. D;

6. A;

7. B;

8. C;

9. A;10. C;11. A

二、综合题

12. ⑴①全地区夏季普遍高温;②大部分地区温差不大;③高温中心出现在西北部地区;④北部温度变化明显;⑵北部为喜马拉雅山地,地势落差大,温差大,所以等温线密集;⑶逆风逆水;

13. ⑴11℃~13℃之间都可以;16℃;⑵低;小;高;小;低;小;

⑷湿度、降水、气压等;绿洲和戈壁湿度、降水、气压等特征的对比分析;

14(1)C (2)B (3)地面。从大气的受热过程看,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很少,绝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能透过大气到达地面;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多。

大气的成分与垂直分层知识点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 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低层大气主要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的。低 组成成分在地理环境中作用 干 洁 空 气 氮含量78%、组成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氧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CO2光合作用的原料、“温室效应” O3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水汽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影响气温 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凝结核) 注意: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成分和含量的变化。例如,人类活动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尽管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成分的变化缓慢的,但已直接构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而且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具有潜在的重大影响。 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是不均匀的,人们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的垂直变化,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1)对流层贴近地面的大气最低层。整个大气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杂质都集中在这一层。是大气中最活跃、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层。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对流层有以下特点: 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因为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因此离地面越高,气温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②对流运动显著。该层上部冷下部热,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对流层即因此得名。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面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高度高,可达17~18千米;中纬地区对流层高度为10-12千米;高纬度地面受热少,对流微弱,对流层高度仅8~9千米,平均高度为12KM。同一地区,夏季高于冬季。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例题与讲解

专题8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基础过关】 读图,回答1~3题。 1.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 A.箭头a表示的辐射B.箭头b表示的辐射 C.箭头c表示的辐射D.箭头d表示的辐射 2.当大气中的云量或水汽含量增加时( ) ①箭头f可能增强②箭头e可能增强③箭头c可能增强④箭头a可能 增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晚秋晴朗的夜晚,箭头b减弱,霜冻出现机会多 B.人造烟雾使箭头c增强,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C.月球因箭头c、f、d减弱,因此昼夜温差大 D.大气对箭头a和b几乎是透明的 答案 1.C 2.D 3.B 解析分析图中的箭头,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d、 e、f为大气的散射作用,g为未被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其中对地面起保温 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大气中的云量或水汽含量增加时,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加,导致c、e、f均增强;晴朗的夜晚c减弱导致霜冻出现机会多; 在月球上由于几乎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因此昼夜温差大。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分钟后,同时测玻璃

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

3℃。据此完成4~5题。 4.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5.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答案 4.D 5.B 解析该实验可看出,底部有土的玻璃箱里气温高,说明地面辐射的强弱影响气温高低。地面是对流层主要、直接的热源。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图回答6~8题。 6.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高中地理: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案 人教版必修1

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教学目的 1.了解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认识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知道大气的结构,掌握 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的特点。 2.培养读图、阅读和概括能力;运用对比法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树立人类与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念和意识。 ★重点、难点 1.重点:大气主要成分的环境意义;对流层、平流层大气的特点;人类活动与各层大气的关系 2.难点: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对流层、平流层大气的特点。 ★教材内容分析 本章是讲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第一章地球的宇宙环境相比,它所揭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密切,阐明为人类提供的生存空间的条件更为广阔。大气环境是人类三大环境,即大气、海洋和陆地环境之一,是海洋和陆地两环境的物质、能量交换的动力和媒体。本节教材的涉前、涉后的知识较多,是整个单元的基础。如:臭氧对紫外线的吸收,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等等,对于这些内容要主要不要讲得太细,要点到为止,考虑到以后的教学。 ★教学方法 启发式;读图分析法;对比讨论法;资料分析法 ★课时安排: 1.5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一颗行星,特殊的是它拥有生命,正是因为有了大气才使得生命的形成有了可能,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学习第二单元“大气环境”。 新课讲授: [板书]第二单元大气环境 读书第28页,思考:地球表面的大气有什么作用? [板书]引言 围绕在地球周围的厚厚的大气,阻挡了来自宇宙和太阳的有害辐射,成为地球上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保护层;大气既提供了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气体,又对地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例如,地面上的水蒸发成水汽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汽又凝结成雨、雪等降落地面,使得地球上的水循环不止。又如,增温、降温、刮风、下雨等大气现象,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不断地雕塑着地球表面的形态。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也就没有生物界,没有人类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大气是地球自然环境最活跃的组成部分。过渡:下面,我们先了解一下大气的组成和结构。 [板书]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一、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大家想一想,在我们周围的大气中,除了纯净的空气,还有些什么物质? 读表2-1,"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各有什么作用? 氧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大气中的微量成分二氧化碳和臭氧,含量虽少,但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作用。二

大气的组成及分层练习试题

大气的组成和分层 例1:下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判断1~3题。 1.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影响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 .地面辐射 B .CO2气体 C .臭氧气体 D .人类活动 3.有关该大气层的正确叙述有 ( ) A .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 B .天气晴朗,对流旺盛,有利于高空飞行 C .上部冷下部热,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D .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约50℃左右 例2::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 A.工作在太空中的人造卫星表面温度总是特别低,一般都是在零下几十度 B .在没有阴雨天气的月球上看天空总是特别蓝 C .一般说来,在远日点时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于在近日点时的 D .早晨与傍晚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于中午 例3:读“气温垂直变化图” ,完成下列各题。 第1—3题图

1.图中a、b、c、d四条曲线中,正确反映地球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是 判断依据是。 根据A层大气气温随高度的变化特点,可知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2.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集中于层(填字母),原因是。 3.人类目前利用平流层最主要的方式是,原因是。 4.B层和D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分析其增温原因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例4: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下图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据此回答问题。 1. ①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 A.3000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 B.3000~6000米高于垂直递减率 C.6000米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 D.6000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 2.飞机可以在5000米高度平稳飞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20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大气的垂直组成和垂直分层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9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探究一大气的组成 考向1 大气成分及其作用 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据此回答1~2题。 1.地球的大气圈( ) ①由包围着地球的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②主要成分是氧和二氧化碳③与其他圈层之间没有联系④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D 解析地球的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①正确;水汽和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中的含量很小,②错误;大气圈和其他圈层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传递,③错误;地球上的低层大气中的干洁空气,主要成分是氮和氧,④正确。故选D项。 2.关于大气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②水汽和杂质是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③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物质原料 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排除④。 考向2 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的影响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组成会产生一定的变化。据此回答3~4题。

3.就全球来说,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含量明显增加的大气成分是( ) A.氧气B.氮气 C.二氧化碳D.臭氧 答案 C 解析氧气和氮气含量不会有明显的变化,A、B两项错误;受矿物燃烧和森林破坏的影响,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故C项正确;受氟氯烃化合物排放的影响,臭氧含量明显减少,D项错误。 4.下图所示曲线反映了城市绿地具有的作用是( ) A.改变大气成分、净化空气 B.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C.调节气温、改善城市小气候 D.防风固沙、防止沙尘暴发生 答案 A 解析图示曲线反映了城市绿地覆盖率越高,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减少,说明城市绿地的作用是改变大气成分、净化空气,故A项正确。 探究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考向1 对流层 对流层是靠近地面的大气层,与人类的关系密切。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对流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②对流运动显著③云雨雪雾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练习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 层练习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1.关于大气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②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氢③水汽和杂质集中在高层大气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A.①②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水汽和杂质集中在对流层。 答案:C 2.下列成分中,属于现代大气中人类活动产生的是( ) A.氧气B.氮气 C.二氧化碳D.氟氯烃 解析:氟氯烃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答案:D 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3~4题。 3.②层大气( ) A.随海拔的上升气温逐渐降低 B.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多发 C.人造卫星多在此运行 D.分布有臭氧层 4.与①层大气相比,③层大气( ) A.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更小B.厚度更厚 C.大气密度更大D.气压更低 解析:第3题,②层为平流层,随海拔升高气温升高;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发生在平流层;人造卫星运行在地球大气层之外;臭氧层分布在平流层。第4题,①层为高层大气,③层为对流层。与高层大气相比,对流层密度大,厚度小,气压高,与人类活动关系更

密切。 答案:3.D 4.C 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 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 C.距地面20 km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 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是20 ℃~-60 ℃ 6.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B.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C.中纬度大陆地区冬季夜间①层大气易出现逆温现象 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 解析:第5题,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随高度的增加,不同层次温度变化不同;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 m,气温下降约0.6 ℃;由对流层的高度可知其温度变化范围为20 ℃~-60 ℃。第6题,①为对流层,②为平流层。对流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平流层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平流层大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利于飞行。中纬度冬季,由于陆地降温快,导致近地面气温低,易形成逆温现象。 答案:5.D 6.C 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下图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据此回答7~8题。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练习题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班别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知识要点 1、大气主要由、、组成。 2、我们把大气圈分成、、三层。 3连线 N2, 呼吸作用 O2, 光合作用 CO2, 温室效应 O3 成云制雨 水汽蛋白质合成 尘埃吸收紫外线 吸收红外线 4、列表归纳 名称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气温变化 规律 大气运动 特点 其他特征 二、课堂训练 (一)、是非辨析 1、地球的大气全部由氮气和氧气等各类气体组成。() 2、对流层中集中了大部份的水汽和尘埃,地球表面各地区大气中水汽和尘埃的含量基本相同。() 3、大气的遮阳伞是指能减少地面辐射损失,使地表昼夜温差较小。()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表现在大气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 5、大气对流运动的主要发生在对流层。() 6、一架从南极飞往赤道的飞机,如果一直沿着平流层的底部飞行,则该飞机的飞行高度将不断升高。() (二)、原理分析 1、城市的上空比郊区多低云和雾的原因是? 2、平流层是高空最佳飞行层的原因是?

3、和人类活动最密切的是层,在该层的气温分布的特点及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什么?该层天气复杂多变的原因是? 4、地面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候是一年中的(季节),其原因是? 5、我国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纬度位置相当,但获得的年太阳辐射量比青藏高原地区少的原因是? 三、能力提高 (一)回答问题 (1)你知道为什么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吗? (2)交通信号为什么“红灯停”? (3)为什么冬春季节霜冻总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二)选择 1.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A.气压低 B.空气稀薄 C.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D.来自地面的辐射少 2.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叙述正确()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反射作用 B.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作用 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 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的水汽多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

学校:讲课人:日期: 课题专题八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识记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和大气 垂直分层的各层名称; 2.了解干洁空气、水汽和尘埃在大 气中的作用; 3.理解各层的气温变化、气流运动、 天气状况等主要特征以及对人类 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大气组成”相关内容 以及填写表格,归纳大气的组成 成分及其作用; 2.通过阅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 图”,分析大气分层结构、各层气 温变化、气流运动方式以及与人 类的关系。 3.通过绘制大气温度垂直变化图, 充分理解大气温度变化的原因, 同时锻炼地理绘图、读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大气的存在对人类活动的 影响,尤其是对流层和平流层、电 离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树立人类 与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 路的观念和意识。

重、难点重点:大气各垂直分层的名称;对 流层、平流层温度变化特征及应用。 难点:对流层、平流层的温度变化 特征及成因 教学方法谈论法、讨论法 媒体运用PPT 教学过程 内 容 媒体教师活动教后记 导入“大家都知道月球表面遍布着环形山,请 问是什么力量造就了这样的地貌?” “没错,是陨石撞击造成的,但是资料显 示:每年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体物质总 量达上万吨,同在太空环境中,为什么地 球上的景观与月球不同?” “是的,因为大气层的保护,大多数流星 体都在下落过程中因摩擦而燃烧殆尽,我 们的大气层就像一层结实的‘防弹衣’!“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大气层,学习它 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Part 1 大气的组成“包围在地球外部的气体总称为大气,大气的组成和构成十分复杂,首先来看看大气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请同学们翻开书本75页自学这部分内容,以四人为一小组完成大气的组成部分学案,完成后请小组长将结果用ipad拍下来并用蓝牙传输给我,看看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快。”

大气的组成及分层练习试题

大气的组成和分层 例1下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判断1?3题 1?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A.① B .② C .③ D .④ 2?影响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面辐射 B . CO2气体 C?臭氧气体 D .人类活动 3.有关该大气层的正确叙述有() A.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 B?天气晴朗,对流旺盛,有利于高空飞行 C.上部冷下部热,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D.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约50C左右 例2::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工作在太空中的人造卫星表面温度总是特别低,一般都是在零下几十度B?在没有阴雨天气的月球上看天空总是特别蓝 C?一般说来,在远日点时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于在近日点时的 D.早晨与傍晚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于中午 例3:读“气温垂直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a 、b 、c 、d 四条曲线中,正确反映地球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是 _____________ _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A 层大气气温随高度的变化特点,可知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4. B 层和D 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分析其增温原因的异同 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4: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 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 温)。下图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据此回答问题。 1. ①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 A . 3000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 率 saw pm 2.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集中于 ___________ 层(填字母),原因 3.人类目前利用平流层最主要的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 ,原因 B . 3000?6000米高于垂直递减 高度(km ) 140r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高一地理潘君萍 2017.9.6 新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基础知识梳理: 一、大气的组成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规律 (一)对流层 特点: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原因:是近地面(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2. 运动显著。

原因:热空气膨胀上升,冷空气收缩下沉。 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 低纬度地区:17~18千米,中纬度地区: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8~9千米。 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多阴雨天气)。 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 (二)平流层 特点: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原因:平流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大气温度升高。 2.气流以运动为主。 大气稳定,天气晴朗,能见度高,利于高空飞行。 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提供天然屏障; 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 (三)高空大气 特点:1.气压很低,密度很小。 2.80—500KM处含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原因: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 三、逆温 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2.特征:(1)天气稳定(上热下冷,没有空气的对流运动) (2)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3.最易发生逆温的时间:冬季日出前后

最易发生逆温的地形:盆地、河谷 4.影响:(1)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 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 (2)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3)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 随堂练习: 1.读大气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层主要的直接热源是____________,该层气温随高度 增加而_________。 (2)B层_______部冷,________部热,空气以________运动 为主。 (3)A、B、C三层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_______层, 现代飞机多在____层飞行,因为该层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层是人类生存环境的 天然屏障。 (4)______层的电离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 (5)某地近地面气温是28℃,这里的对流层高度为17千米,那么,这里对流层顶的气温是( ) A.—102℃ B.—74℃ C.—130℃ D.—158℃ 读某工业区不同时段气温垂直分布图,完成2~3题。 2.该地当日大气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 A. 地面辐射减弱 B. 大气逆辐射减弱 C. 空气水平运动减弱 D. 空气对流运动减弱 3.下列时段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 )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

学校:讲课人:日期: 课题专题八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识记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与大气垂直分层的各层名称; 2.了解干洁空气、水汽与尘埃在大气中的作用; 3.理解各层的气温变化、气流运动、天气状况等主要特征以及对人 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大气组成”相关内容以及填写表格,归纳大气的组成 成分及其作用; 2.通过阅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分析大气分层结构、各层气 温变化、气流运动方式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通过绘制大气温度垂直变化图,充分理解大气温度变化的原因,同 时锻炼地理绘图、读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大气的存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尤其就是对流层与平流层、 电离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树立人类与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 道路的观念与意识。 重、难点重点:大气各垂直分层的名称;对流层、平流层温度变化特征及应用。 难点:对流层、平流层的温度变化特征及成因 教学方法谈论法、讨论法 媒体运用PPT 教学过程 内容媒体教师活动教后记 导入“大家都知道月球表面遍布着环形山,请 问就是什么力量造就了这样的地貌?” “没错,就是陨石撞击造成的,但就是资料 显示:每年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体物质 总量达上万吨,同在太空环境中,为什么地 球上的景观与月球不同?” “就是的,因为大气层的保护,大多数流星 体都在下落过程中因摩擦而燃烧殆尽,我 们的大气层就像一层结实的‘防弹衣’!“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大气层,学习它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Part 1 大气的组成“包围在地球外部的气体总称为大气,大气的组成与构成十分复杂,首先来瞧瞧大气究竟就是由什么组成的?请同学们翻开书本75页自学这部分内容,以四人为一小组完成大气的组成部分学案,完成后请小组长将结果用ipad拍下来并用蓝牙传输给我,瞧瞧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快。” “请一组的同学来给我们分享一下她们的成果。” “完成得很好,那老师有一个疑问,一般情况下,一年中城市出现雾的次数多于郊区,这主要就是什么原因呢?” “尘埃就是水汽的凝结核能促成雾的形成,由于城市里的废气排放量要比郊区的大,尘埃较多,所以城市出现雾多于郊区” “拿出ipad 完成大气的组成练习,有错题的同学可以打开书库中的相应的课本点击来观瞧视频” Part 2 大气的垂直分层“大家做的还不错,那大气形成的连续圈层称为大气圈或大气层。由于地球引力的影响,大气总质量的90%集中在15km高度以内,99、9%集中在50km以内,2000km高度以上,大气及其稀薄,逐渐向星际空间过渡,无明显上界。” “所以大气圈的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 除此以外,大气的温度、大气的运动状况也

大气组成与分层、大气运动练习题答案(1)

大气组成与分层、大气运动练习题答案 张立顺 9.29 1.C【详解】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地面辐射①大气逆辐射①大气辐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排放到大气中的CO2少了,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少了,大气逆辐射降低,①减弱,C对。2.A3.D 本题组以城市热力环流为背景,主要考查热力环流和等值线的综合分析。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 2.根据等值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理,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甲位于等温线的闭合中心,气温最高,最有可能为市区,A项正确。故选A。 3.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高空水平气流由城市上空流向郊区,近地面由郊区流入城市,城郊之间形成了小型热力环流,①图正确。故选D。 【点睛】 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消耗大量矿物燃料,汽车尾气、居民生活释放大量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 4.A5.B6.B 4.读图可知,ab位于近地面,cd位于高空,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CD 错误。在近地面水平方向,气流由a流向b,说明a地气压高于b地,因此,气压最高的是a地,B错误,A正确。选A。5.读图可知,ab位于近地面,cd位于高空,在热力环流图中,近地面气温高于高空气温,CD 错误。ab相比,a地气流下沉,说明气温低,气体冷却收缩下沉,b地气流上升,说明b地气温高,气体受热膨胀上升,所以,气温最高的是b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读图可知,ab相比,a地气流下沉,说明气温低,b地气流上升,说明气温高,如果ab表示城郊,那么a是郊区,b是城区,A错误。ab相比,a地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b地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B正确。a地气流下沉,说明气温低,b地气流上升,说明气温高,如果是沿海地带,则夏季时a为海洋,b为陆地,冬季时a为陆地,b为海洋,C错误。a地气流下沉,说明气温低,b地气流上升,说明气温高,如果是山谷地带,那么夜晚时,a是山,b是谷,白天时,a是谷,b是山,D 错误。故选B。【点睛】 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B8.B 7.读图可知,在近地面水平方向上,乙、丙两地的气流流向甲地,说明在近地面水平方向上,乙、丙两地为高压,甲地为低压;在垂直方向上,甲地气流上升,所以近地面形成低压,则乙、丙两地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所以,图中a、b线段上箭头方向均向下,B正确。ACD 错误。故选B。8.图中陆地盛行下沉气流,海洋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说明两者相比较,陆地气温较低,则图中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夜晚或冬天,与海洋相比,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快,夜晚或冬天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B正确。白天或夏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形成低压,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ACD错误。故选B。 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太阳辐射不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A错误。大气辐射:大气辐射是大气获得热量后,向外辐射能量,并不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B错误。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也是长波辐射,其大部分辐射向地面,称大气逆辐射,补充地面热量的损失,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不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C错误。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因此,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D正确。选D。10.B气压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随高度的增高,大气密度降低,气压降低,故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故A错,B正确,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正常情况下海拔高度相等气压相等,但当大气产生垂直运动时,会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发生高低变化,故C、D错。故选B。 11.C12.A13.D14.C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原理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11.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人口密集、工厂及车辆排热、居民生活用能的释放、城市

大气的组成和分层

大气的热力课时练习(一) 某气象台2011年10月12日7时10分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3小时内,中卫市及以北大部分地区有能见度小于200米的浓雾且可能持续。据此完成1~2题。 1.由材料知,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原理是() A.昼夜温差较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较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朗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2.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D.大雾增强大气逆辐射 大气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大气每时每刻都处在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根据所学知识完成3~4题。3.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力环流中气温越低的地方,气压一定越高B.近地面气温高,空气作上升运动,气压较低 C.近地面大气气温低的地方,高空的等压面向上拱起D.热力环流与气旋、反气旋一样都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4.城市和郊区之间设置炼油厂需要注意将其设置在城市与郊区环流的外围主要是因为() A.防止将有污染的大气带到城区B.取材方便C.环境优美D.地价便宜 下图是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气压值分别为P M、P 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完成5~ 6题。 5.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 M>P N,则O点风向为() A.⑥或⑦B.②或⑥C.④或⑧D.③或④ 6.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 M

地球大气层的结构

地球大气层的结构 按热力学垂直分布对大气分层(热分层),可以分为以下几层: 一,对流层(Troposphere):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低层,其厚度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在赤道附近为17-18km;在中纬度地区为l0-12km,高纬度为8-9km。夏季较厚,冬季较薄。在对流层中,因受地表的影响不同,又可分为三层。在0.6~1.5km 以下叫扰动层(或者叫摩擦层);2m以下叫贴地层;扰动层以上称自由大气.这里平均温度在17~-52℃. 二,平流层(Stratosphere):从对流顶层(tropopause)到约55km的大气层为平流层,这里气流呈水平运动,25km以下温度随高度变化较小,气温趋于稳定,所以又称同温层;25km以上,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在高约10~60km范围内,有厚约20km的臭氧层,因臭氧具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故使这里的平流层温度升高。这里平均温度在-3℃. 三,中间层(Mesosphere):从平流顶层(stratopause)到距地面85km高度称为中间层。这一层空气更为稀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这里也是电离层的底部,流星,极光都诞生在这里.这里平均温度在-93℃. 四,热层:从中间顶层(mesopauce)到约600km称为热层。顶部温度可达1000k°(太阳大年可达2000k°).电离层的中上部都在这里.这里平均温度在1727℃. 五,逃逸层(Exosphere):600km以上叫逃逸层又称外大气层.它的边界可达6400km.温度可达数千k°,这里有极光,流星. 按电磁学垂直分布对大气层分层(电分层),可以分为以下几层: 一,中性层(Neutral layer):对流层,平流层里的空气分子基本没有电离,以分子状态存在,空气呈中性. 二,电离层(ionosphere):在中间层,热层里,由于太阳紫外线强烈照射,气体分子中的电子挣脱了原子的束缚,形成了自由电子和离子,所以叫电离层.由于气体分子本身重量的不同以及受到紫外线不同强度的照射,电离层形成了四个(D,E,F1,F2)具有不同电子密度和厚度的分层,每个分层的密度都是中间大两边小。这里也是我们DXers非常关注的地方,掌握它们分布,变化的规律,才能了解无线电波在这里传输的特性. 三,磁层(Magnetosphere):在逃逸层外已经基本没有什么地球大气物质,只分布着地球磁场和被其捕获到太阳风粒子,磁鞘(Magnetosheath)目前可以看作地球大气层的边界了,因为再向前(太阳方向)已经是太阳与星际物质的范围了.)的分布曲线图.Blue)与电离度(Red下面是一张大气层的温度(. 这张是中文的: 在太阳风作用下,地球磁场的变化,这个图对于理解太阳与电离层的关系非常重要!(下次继续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一、填空题 1.现代大气的组成 2.人类活动影响大气成分 (1)近300年来,二氧化碳含量不断_______,增加的二氧化碳基本上都来自________的燃烧和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是毁林等)。 (2)大气含氧量对人体产生的影响:适当的缺氧可以激发运动员的________,但含氧量太低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3.大气的垂直分层 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我们地球上空的大气,是由水汽、杂质和干洁空气组成的。( ) 2.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和臭氧尽管含量较少,但它们能够吸收地面辐射和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起到保温作用,且能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 3.来自非洲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国的中长跑运动员往往成绩优异,这是由于这些国家地处高原地区,运动员经常在大气含氧量特别低的环境下训练的结果。( ) 4.飞机之所以多选择在平流层飞行,主要是由于平流层大气上冷下热,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 5.我们在地球上能经常看到流星现象,但在月球上是看不到的,这是因为月球太小,不能吸引流星体到达月球表面。( ) 三、选择题

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下图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据此回答下题。 1.①圈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 ) A.3 000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 B.3 000~6 000米高于垂直递减率 C.6 000米以上等于垂直递减率 D.6 000米以上均低于垂直递减率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可以分为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将一张白纸置于阳光下,观察投到纸上的阳光。结合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图,完成下题。

3.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习题与答案

湘教版(2020)高中地理课堂练习系列 3.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某地近地面气温为11 ℃,对流层顶气温为-50 ℃,则该地对流层厚度约为 A.10.17千米 B.9.34千米 C.11.47千米 D.12.02千米 2.平流层具有的特点是 ①有一个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②气温基本上不受地面影响 ③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④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②④ 3.关于干洁空气组成成分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①氮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②氧是组成地球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③二氧化碳可以对地面起保温作用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 A. 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②④ 4.关于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被平流层中的臭氧全部吸收 ②电离层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 ③云雨等天气现象只出现在对流层 ④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②④ 5.在3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高达1000 ℃以上,但在此运行的人造卫星却不会烧毁,主要原因是 A.卫星与该层大气处在相对静止状态 B.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地散热 C.大气稀薄,卫星摩擦产生的热量有限 D.该层空间很大,有利于卫星充分散热 图3-1是某地不同时间的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

图3-1 6.甲、乙、丙、丁四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若该地气温由甲逐渐变到丁,则造成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台风过境 B.晴朗无云 C.冷空气南下 D.暖空气过境 8.继南极发现大范围臭氧空洞后,2011年,北极上空也监测到一个明显的臭氧低值区。两极地区最容易出现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对流活动弱,对流层高度低 B.世界各国极地科考活动带来的影响 C.纬度高,气温低,极冰强反射造成 D.臭氧层吸收的紫外线多,形成低值区 9.关于灰霾天气产生的原因分析。 (1)人为原因:大气中人类排放的__________颗粒物多,其来源包括汽车__________、工业__________、建筑__________、垃圾焚烧、燃煤供暖等产生的废气。 (2)自然原因:①地形比较__________,污染物不易扩散;②大气__________速度较小或大气层中出现__________现象,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大气的垂直分层知识点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低层大气主要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的。低层组成成分在地理环境中作用 干?洁?空?气氮含量78%、组成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氧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CO2?光合作用的原料、“温室效应” O 3?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水汽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影响气温 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凝结核) 注意: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成分和含量的变化。例如,人类活动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尽管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成分的变化缓慢的,但已直接构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而且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具有潜在的重大影响。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是不均匀的,人们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的垂直变化,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1)对流层贴近地面的大气最低层。整个大气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杂质都集中在这一层。是大气中最活跃、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层。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对流层有以下特点: 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因为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因此离地面越高,气温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②对流运动显着。该层上部冷下部热,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对流层即因此得名。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面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高度高,可达17~18千米;中纬地区对流层高度为10-12千米;高纬度地面受热少,对流微弱,对流层高度仅8~9千米,平均高度为12KM。同一地区,夏季高于冬季。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层空间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容易成云致雨。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2)平流层自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高度的范围为平流层。这一层有以下特点: ①气温随高度增高。该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吸收大量的紫外线增温。在22~27千米高度处,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臭氧层以上,臭氧含量逐渐减少,但是太阳紫外线辐射强烈,气温随高度迅速增加。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天然屏障; ②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该层上部热下部冷,不易形成对流,而是以平流运动为主,大气稳定,有利于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平流层顶以上的大气,气压很低,空气密度小,到2000~3000千米高空,大气密度已与星际空间的密度接近,这个高度可看作是地球大气的上界,天气稳定少变,有流星、极光等现象出现。 在该层大气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但会受到太阳活动(耀斑)的影响而减弱甚至中断。 高层大气气温自下而上气温先降后升,主要是高空有氧原子吸收太阳辐射。 (三)逆温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 由于逆温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的发展,所以逆温的好处有:①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②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不管是何种原因形成的逆温,对天气和大气污染的扩散都有相当大的影响,都会对空气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它阻碍了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妨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差,使大气污染更为严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