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某校区国防科技实验室等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某校区国防科技实验室等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某校区国防科技实验室等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你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名称 (1)

1.2报告编制单位 (1)

1.3报告编制依据 (1)

1.4报告编制内容 (2)

1.5项目实施单位 (2)

1.6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 (2)

1.7项目建设地点 (2)

1.8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3)

1.9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

1.10结论 (4)

第二章项目实施单位介绍 (5)

2.1学校概况 (5)

2.2机构设置 (8)

2.3重点学科 (8)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 (28)

3.1是加快发展国防科技工业,早日实现国防现代化的需要 (28)

3.2是培养国防科技人才和建设国防科技创新基地的需要 (29)

3.3是实现某某工业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需要 (30)

第四章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 (33)

4.1建设地址 (33)

4.2建设条件 (33)

第五章建设方案 (37)

5.1设计原则 (37)

5.2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37)

5.3总平面布置 (38)

5.4土建工程 (40)

第六章环境保护 (44)

6.1环境状况 (44)

6.2环境保护设计标准 (44)

6.3项目建设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采取的措施 (44)

6.4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采取的措施 (46)

第七章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48)

7.1设计依据及原则 (48)

7.2资源供应状况 (48)

7.3项目能耗状况 (49)

7.4节能措施 (49)

第八章组织机构、人员配置及培训 (52)

8.1组织机构 (52)

8.2人力资源配置 (52)

8.3人员培训 (52)

第九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安排 (53)

9.1项目管理 (53)

9.2项目招标 (53)

9.3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56)

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7)

10.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及说明 (57)

10.2总投资估算 (57)

10.3资金筹措 (57)

第十一章经济和社会效果分析 (59)

11.1项目实施经济效果分析 (59)

11.2项目实施社会效果分析 (59)

附件:

一、陕发改社会[2008]70号《关于某某工业大学某某校区国防科技实验室等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二、国防科工委、教育部、某某省人民政府、某某市人民政府科工人[2002]101号《关于重点共建某某工业大学的决定》

三、项目选址意见书

四、某某省国土资源厅陕国土资规发[2004]101号《关于某某工业

大学某某校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批复》

附图:

一、项目建设区域位置图二、项目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

某某工业大学某某校区国防科技实验室等建设工程

1.2 报告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名称:某某省工程咨询中心

工程咨询资格等级:甲级

工程咨询资格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工咨甲

法定代表人:某某注册咨询工程师高级经济师

上级主管单位:某某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3 报告编制依据

1、某某工业大学与某某省工程咨询中心签订的关于编制《某某工业大学某某校区国防科技实验室等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协议书。

2、某某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发改社会[2008]70号《关于某某工业大学某某校区国防科技实验室等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3、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颁布试行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2年试用版)》。

4、某某工业大学某某校区总体规划。

5、某某工业大学提供的有关资料。

1.4 报告编制内容

包括项目实施单位、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建设方案、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机构设置、人力资源配置及培训、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安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和社会效果分析等内容。

1.5 项目实施单位

本项目实施单位是某某工业大学。具体介绍详见本报告第二章。

1.6 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

1、是加快发展国防科技工业,早日实现国防现代化的需要。

2、是建设国防科技创新基地和培养国防科技人才的需要。

3、是实现某某工业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需要。

1.7 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某某市某某区东大街道办事处所辖东大村、北大村和索庄交界处,高冠河西侧,秦岭北麓脚下,东临高冠河,西临东祥路,北为城市道路,南为某某工业大学某某校区建设用地。

项目占地面积30.0259公顷,其中代征道路及绿地1.7838公顷。

1.8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包括国防科技实验室、鱼雷技术研究中心、空间动力研究中心、弹道技术研究实验室、水中兵器实验室、自控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配电中心、天然气调压站及道路、管线等室外总体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8.91万平方米。具体如下:

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

1.9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50362万元,其中工程费用40090万元,其他费用5898万元,预备费用4374万元。

资金来源为某某工业大学自筹。

1.10 结论

经分析,本项目建设将完善某某工业大学国防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科研条件、提高国防科研质量,加速科研成果向国防专业转化。项目的建设对增强国家安全、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以及发展国防科技工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提高某某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实验室等硬件配套设施提供保障,增强该校国防科研实力,拓宽科研面,以便为国防科技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为创建我国国防科技创新基地做出贡献。项目的实施利国利民,符合国家、某某省和某某工业大学的“十一五”规划要求,对促进我国的航海、航空、航天事业以及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本项目建设依据充分,建设地址落实,建设条件较好,项目实施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建议有关部门对本项目给予大力支持。

第二章项目实施单位介绍

2.1 学校概况

某某工业大学老校区位于某某市友谊西路127号,新建的某某校区规划占地3900亩。该校是我国唯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以工、理为主,管、文、经、法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多科型和开放式的大学。

该校前身是1938年成立的国立某某工学院(由北洋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组建而成)和1952年成立的华东航空学院(由交通大学航空系、浙江大学航空系、南京大学航空系组建而成)。1957年两院合并组建某某工业大学,1970年哈尔滨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整体并入该校。

经过70年的建设,该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七五”、“八五”均被国务院列为重点建设的全国15所大学之一;“九五”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立项建设;“十五”又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是全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高校之一。该校拥有基础研究院、国防研究院、某某工业技术研究院和全国最大的无人机研究与发展基地。

该校秉承“公诚勇毅”的校训,发扬“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开拓创新”(三实一新)的校风,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已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2007年该校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学生251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100余人,硕士研究生6100余人,本科生14700余人,留学生100余人。

2.1.1 院系专业设置

现设有航空、航海、航天等20个学院,54个本科专业,101个硕士点,57个博士点和12个博士后流动站,13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建有凝固技术、翼型叶栅等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专业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1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2.1.2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员工35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400余人,博士生导师380余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3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7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5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0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16人,“新世纪优秀人才”44人。

2.1.3 教育教学成绩

“十五”以来,共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68项,建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专业被国防科工委确定为重点建设专业,16个专业被某某省确定为某某省名牌专业,有19门“国家精品课程”、47门“某某省精品课程”;“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是教育

部首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国防科工委重点投资建设的“国防科技研究生创新实验基地”;已获“国家优秀博士论文”10篇。

2.1.4 科学研究成果

“十五”以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780多项,其中牵头主持的国家重大项目104项。共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技奖288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2项、国防科技奖160项。此外,还参与了“神舟系列”飞船研制任务,是“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作出贡献单位”的两所高校之一。有两项科研成果分别入选2004、2006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奖项。科研经费连年递增,2005年为9.07亿元,2006年为9.39亿元,均位居全国高校第6位。2007年达11.93亿元。

2.1.5 人才培养

建校以来,已为国防科技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了14万余名高级科技人才,其中博士3000多人,硕士15000多人。培养了6个学科的第一位博士,34名博士和教师获得德国洪堡基金,30多位获得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0多位将军和6名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一大批学员成为国防科研、生产单位的领军人物和栋梁之材。

2.1.6 国际合作

已与美、俄、德、法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高等院校、企业和研究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是“中法博士生学院项目”建设院校;为“国家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

训基地”;建立了25个中外联合研究机构;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在内的120多位国际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为学校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

2.2 机构设置

学校党政职能部门设置齐全。设有党政办公室、发展计划处、组织部、研究生院、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科学技术处、学生处、实验室与设备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团委、财务处、机关党委、监察处、离退休工作处、审计处、工会、国际合作处、图书馆、基建处、出版社、公安处、医院、保密处、高教研究所、工程训练中心、档案馆、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后勤产业集团、基础教育中心、体育部、某某校区建设办公室、某某校区管理委员会、365所、科技产业集团、国防科技研究院、某某工业研究院、某某西南科技协作中心等部门。

2.3 重点学科

某某工业大学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3个,其中机械电子工程、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水声工程为2007年新评定的国家重点学科。2.3.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

该学科于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1997年被批准为某某省重点学科,其所在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于1998年获一级学科学位授

权。该学科现有教授1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3人。1986年以来,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项,863高技术项目4项,以及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防重大型号项目、企业合作及国际合作项目等1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2项。近五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5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30篇),年均科研经费622万元。该学科已建成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和4个专业实验室,成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学科基地。

目前,该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

1、计算机控制理论及应用,包括面向复杂控制系统的并行处理与并行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复杂系统控制与信息安全,学习控制与随机模糊神经网络系统;

2、智能控制、非线性系统最优化理论及应用;

3、复杂系统的动态估计与控制,包括动态系统的多模型多尺度自适应估计与控制,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无人机和无人作战平台控制系统设计;

4、非线性控制系统理论及应用,包括非线性系统建模,鲁棒估计与鲁棒控制,飞行管理与控制;

5、控制理论的现代数学方法,包括分布参数系统控制,非线性系统的几何理论。

今后五年该学科的主要建设目标是通过教育部“211工程”(二期)、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发展规划以及学校学科建设的投入,将该学科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将现有部级重点实验室升级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特聘教授”上岗等高层次队伍建设方面取得进一步的成效;在网络环境下复杂系统控制与信息安全、新型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器、多尺度系统理论、非线性控制理论与应用等研究领域做出具有自己特色、部分方向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的成果,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在论文、专著和国际合作方面有比较大的发展,特别是被三大索引收录率有一个大的提高。通过五年的建设,使该学科居于国内一流学科水平,接近或部分达到同类学科国际水平。

2.3.2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

创建于1958年,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批准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一级学科授予权,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授权的学科。

曾参与了60年代我国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系统-441B的开发与研制;以康继昌教授为首主持研究、设计、开发、定型我国第一台应用于航空火力控制的机载数字计算机-114机,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强5火控计算机115机,具有技术创新的导弹指挥控制计算机系统-622计算机,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应用于红2乙导弹制导系统,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80年代面向领域研究应用技术,航空领域的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应用软件包获国家级科技进步

三等奖;自行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基于1553总线规范的机载分布实时信息处理原型与仿真系统、626 FFT实时信号处理机;90年代承担了专用并行处理技术、面向航空领域的软件技术,结合航空电子综合化和航空测试应用的分布实时计算技术,面向军事应用的ASIC技术,基于国防应用背景的智能实时信息处理技术等17 项国家课题,作为主要单位参与研究的“1750 军标计算机及其开发环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变后掠飞机测试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计算机组成原理系列改革”获国家优秀教学一等奖;PD-100并行仿真计算机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要研究特色为:突出实时计算,面向国防领域。目前已形成专用处理器设计技术、面向国防领域的并行与分布计算技术、嵌入计算及其应用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工程数据库及其应用技术学科方向,在国内同学科中具有注重技术创新与面向国防领域的特色与优势。

在专用处理器正向设计、分布实时对象计算应用技术、数字图象处理新算法、基于面向对象与关系相结合的工程数据库设计、航空分布式测试技术方面取得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目前已承担国防信息技术基础研究课题2项,启动10项“十五”国防先进计算及其应用技术预先研究课题和2项国家高技术重大专项的研究课题,与美国、英国、比利时、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以及香港地区的高等院校相关学科,IBM、NEC 等著名IT企业的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