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本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

人教版本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

人教版本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
人教版本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在容积为672 mL的烧瓶中充满NO和NO2的混合气体,将其倒立在水槽里,去塞后再通入280 mL氧气,恰好完全反应,且液体充满烧瓶(气体体积都已折合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总反应为NO+NO2+O2+H2O===2HNO3

B.总反应为4NO+8NO2+5O2+6H2O===12HNO3

C.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30 mol·L-1

D.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060 mol·L-1

2.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氯分子、氯离子和氯的含氧化合物的是()

A.氯水

B.液氯

C.氯酸钾

D.次氯酸钙

3.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CO2属于大气污染物

B.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

C. 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天然二氧化硅俗称硅石

B.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C.水晶是无色透明的石英晶体

D.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单质硅

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上方有白色烟雾

B.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蓝绿色

C.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的浓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浅绿色

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白色固体

6.“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该消毒液无色,pH大于7,对某些有色物质有漂白作用。已知,强酸弱碱形成的盐溶液呈碱性,则你认为“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A.氯化氢

B.次氯酸钠

C.高锰酸钾

D.碳酸钠

7.相同状况下,在体积相同的三个烧瓶中分别盛NH3、HCl和NO2气体,并分别倒立在水槽里,充分溶解后烧瓶内三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设烧瓶内液体未扩散到水槽里)()

A. 1∶1∶1

B. 2∶2∶3

C. 3∶3∶2

D. 2∶2∶1

8.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飘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氧气接触时,二氧化硫会部分转化为三氧化硫,使空气的酸度增加,环境污染更为严重。其中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载体

9.一种盐X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Y经一系列氧化后再溶于水可得Z溶液,Y和Z 反应又生成X,则X是()

A.硫酸铵

B.硝酸铵

C.氯化铵

D.碳酸氢铵

10.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干燥的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A.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溶液)—无色喷泉

B.氨气(水含有酚酞)—红色喷泉

C.硫化氢(硫酸铜溶液)—黑色喷泉

D.氯化氢(硝酸银溶液)—白色喷泉

11.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过量的铜粉反应,生成的氮的氧化物()

A.只有一氧化氮

B.只有二氧化氮

C.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D.无法确定

12.常温下单质硫主要以S8形式存在。加热时,S8会转化为S6、S4、S2等。当温度达到750 ∶时,硫蒸气主要以S2形式存在(占9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S8转化为S6、S4、S2属于物理变化

B.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硫

C. S2、S4、S6、S8都是硫元素形成的单质,为同种物质

D.把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到750∶即得S2

13.下列关于硅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硅酸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含氧酸

B.硅酸不溶于水,是一种非电解质

C.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D.硅酸可由二氧化硅与水反应制得

14.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 -与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21∶5

B. 11∶3

C. 3∶1

D. 4∶1

15.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漂白效果更好,原因是()

A.漂白粉被氧化了

B.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C.漂白粉跟空气中的CO2反应充分,生成了较多量的HClO

D.漂白粉溶液蒸发掉部分水,其浓度增大

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在50 mL锥形瓶中盛有20 mL浓氨水,向氨水中鼓入空气并迅速将烧红的铂丝伸入瓶中并接近浓氨水的液面。

(1)向浓氨水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反应叫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铂丝保持红热,说明此反应是________反应,生成的红棕色气体是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有时看到白烟,此白烟是__________,生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为验证氧化性:Cl2>Fe3+>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的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经检验完毕)实验过程如图:

∶.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形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弹簧夹K2。

∶.打开活塞b,使约2 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阳离子。

∶.打开弹簧夹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K3。

∶.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

(1)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导致步骤∶中溶液变黄的离子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写试剂化学式)检验氧化产物,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说明氧化性Fe3+>SO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Cl2>Fe3+>SO2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

18.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进行铜跟浓硫酸反应等一系列实验。

(1)根据什么现象可判断铜跟浓硫酸反应有二氧化硫生成:______________;根据什么现象可判断铜跟浓硫酸反应有硫酸铜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甲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在实验室中进行这个实验时,除了(1)小题中指到的实验现象外,还可以观察到许多其他的实验现象,请写出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乙的试管口部放有一团浸有碱液的棉花,棉花中通常是浸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写出棉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9.标准状况下将3.36 L硫化氢通入含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全部吸收,氢氧化钠也全部反应,然后在低温下小心蒸发,得到不含结晶水的固体10.6 g,问所得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其质量各为多少克?

20.钾玻璃中含有18.4%的K2O,11.0%的CaO,70.6%的SiO2。

(1)计算三种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2)若需制造5.1 t 钾玻璃,需用碳酸钾、石灰石、石英各多少吨?

(3)生产过程中释放出多少吨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21.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现有铜、氧化亚铜组成的混合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其组成情况,取35.2 g混合物加入0.5 L 3.4 mol·L-1的稀硝酸,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氮4.48 L(标准状况)。向所得溶液中加入a L 2.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铜离子沉淀完全。

(1)氧化亚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物中,铜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氧化亚铜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3)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共3小题)

22.硝酸和硫酸是常见的两种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浓H2SO4常用作气体干燥剂,是因为它具有。

(2)常温下可以用铝、铁制容器来盛装浓硝酸或浓硫酸,这是因为;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了方程式是。若生成标准状况下11.2 L气体,转移mol电子。

2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集氧化、吸附、絮凝于一体的新型多功能水处理剂。其生产流程如下:

(1)配制KOH溶液时,是在每100 mL水中溶解61.6 g KOH固体(该溶液的密度为1.47 g·mL-1),它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mol·L-1。

(2)在溶液∶中加入KOH固体的目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与溶液∶中过量的Cl2继续反应,生成更多的KClO

b.KOH固体溶解时会放出较多的热量,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

c.为下一步反应提供碱性的环境

d.使KClO3转化为KClO

(3)从溶液∶中分离出K2FeO4后,还得到副产品KNO3、KCl,写出∶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铁酸钾(K2FeO4)与水反应时,生成红褐色胶体的同时释放出一种具有氧化性的气体单质,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图为浓硫酸与铜反应及其产物检验的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试管a、b、c中产生的实验现象:

∶a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a试管中的溶液慢慢倒入水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设反应前NO 2的体积为x ,NO 的体积为y ,则:

解得{x =448mL y =224mL

。 故参加反应的NO 2与NO 的物质量之比为2∶1,则总反应为4NO +8NO 2+5O 2+6H 2O===12HNO 3。根据氮元素守恒可得生成的HNO 3为0.03 mol ,烧瓶内充满液体则硝酸的体积为0.672 L ,故c (HNO 3)=0.03mol 0.672L ≈0.045 mol·L -1。

2.【答案】A

【解析】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次氯酸分子、氢离子、氯离子、次氯酸根离子等微粒, A 符合题意;液氯为液态氯分子,B 不符合题意;氯酸钾电离为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不含氯分子、氯离子,C 不符合题意;次氯酸钙为化合物,不含氯分子和氯离子,D 不符合题意。

3.【答案】D

【解析】CO 2是大气的组成成分,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故A 错;酸雨是pH 小于5.6的雨水,故B 错;CO 2不会导致酸雨,NO 2、SO 2会导致酸雨,故C 错;CO 2是温室气体,其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故D 正确。

4.【答案】D

【解析】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单质硅存在。

5.【答案】B

【解析】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氯化氢能与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产生白雾, A 不正确;铁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红褐色的烟(氯化铁固体小颗粒),溶于水所得溶液呈棕黄色,C 不正确;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产生黄色火焰, D 不正确。

6.【答案】B

【解析】pH 大于7,说明溶液显碱性,氯化氢溶于水显酸性,淘汰A ;“消毒液无色”,高锰酸钾溶液显紫红色,淘汰C ;碳酸钠溶液虽显碱性,但碳酸钠不能杀菌消毒,淘汰D 。

7.【答案】A

【解析】设标准状况下三个烧瓶的体积均为V L ,

NH3:V(溶液)=V L,n(NH3)=,

故c(NH3)=mol·L-1;

HCl:同NH3,c(HCl)=mol·L-1,

NO2:V(溶液)=V L,n(HNO3)=×mol,

故c(HNO3)=mol·L-1,故选A。

8.【答案】C

【解析】飘尘在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过程中,结构和性质未改变,只是促进了二氧化硫转化,所以飘尘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9.【答案】B

【解析】铵盐与碱反应产生氨气,Y为氨气;由NH3+O2

→NH4NO3,可知,

→HNO3+NH3

→NO+O2

→NO2+H2O

Z为硝酸,X为硝酸铵。

10.【答案】A

【解析】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且不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不能形成喷泉,A符合题意;氨气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遇酚酞变红色,形成红色喷泉,B不符合题意;硫化氢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被吸收,使烧瓶内气体的压强减小,并有黑色硫化铜生成,可形成黑色喷泉,C不符合题意;氯化氢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被吸收,使烧瓶内气体的压强减小,并有白色氯化银生成,可形成白色喷泉,D不符合题意。

11.【答案】C

【解析】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浓度逐渐降低,当成为稀硝酸时,与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12.【答案】B

【解析】硫单质之间的转化为化学变化,A项不正确;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硫,B项正确;S2、S4、S6、S8都是硫元素形成的单质,但是,构成分子的原子数不同,不是同种物质,C项不正确;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会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可能与S2相互转化,D项不正确。

13.【答案】A

【解析】硅酸是一种含氧酸,在水中很难溶解、很难电离,酸性极弱,其酸性比碳酸还弱,是一种电解质;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与水不反应,不能由二氧化硅与水反应制取硅酸。

14.【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Cl2与NaOH溶液反应,Cl2既被氧化又被还原,被氧化的氯元素的产物ClO-、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被还原的氯元素的产物是Cl-。若反应中生成1 mol ClO-,失去 1

mol电子,生成3 mol ClO,失去15 mol电子,即共失去16 mol电子,则必有16 mol的氯原子被还原成Cl-。所以,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mol∶(1 mol+3 mol)=4∶1。

15.【答案】C

【解析】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漂白效果更好是因为漂白粉跟空气中的CO2反应充分,生成较多量的HClO。故正确答案为C。

16.【答案】(1)补充氧气并将氨吹出

(2)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O

(3)放热二氧化氮2NO+O2===2NO2

(4)硝酸铵3NO2+H2O===2HNO3+NO、NH3+HNO3===NH4NO3

【解析】浓氨水有挥发性,鼓入空气一是通入氧气,二是将氨吹出。铂丝为氨与氧气反应的催化剂,二者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再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硝酸,硝酸与氨反应生成硝酸铵的小颗粒而产生白烟。

17.【答案】(1)排出装置中的氧气

(2)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l2、SO2,防止污染空气

(3)MnO 2+4HCl(浓)MnCl2+Cl2↑+2H2O

(4)2Fe2++Cl2===2Fe3++2Cl-KSCN溶液变红

(5)2Fe3++SO2+2H2O===2Fe2++SO+4H+

(6)乙丙

【解析】A装置为制取氯气的装置,B装置为氯气氧化亚铁离子的装置,B中盛放氯化亚铁溶液,C装置制备二氧化硫。(1)装置中存在氧气,会氧化亚铁离子,在溶液中可以氧化二氧化硫。(2)Cl2、SO2有毒污染空气,应有尾气处理装置。(3)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与水。(4)当B中溶液变黄时即氯气将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用KSCN溶液检验。(5)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还原剂的氧化性,结合三价铁离子氧化二氧化硫生成二价铁离子和硫酸根书写离子方程式。(6)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也强于还原剂的氧化性。甲,B可能存在溶解的氯气氧化SO2;乙,B中存在Fe3+、Fe2+,说明Cl2氧化性强于Fe3+,且没有Cl2剩余,后有SO生成能说明Fe3+氧化性强于SO2;丙,B中存在Fe3+,说明Cl2氧化性强于Fe3+,后生成了Fe2+,只能是Fe3+被SO2还原。

18.【答案】(1)乙中品红褪成无色甲中溶液显蓝色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装置甲试管内溶液变黑色浑浊、装置甲中试管上部有白雾、反应开始时铜片表面变黑并有气泡产生

(3)Na2CO3+SO2===Na2SO3+CO2

【解析】(1)检验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褪色;检验硫酸铜可用其水溶液颜色呈蓝色。

(2)现象的观察主要是固、液、气三种物质的变化,铜被氧化生成氧化铜从而可观察到黑色浑浊,生成气体溶于水蒸气形成酸雾。

(3)在有毒气体产生的实验中,都必须进行尾气处理,装置乙的试管口部放有一团浸有碱液的棉花,作用就是进行尾气处理。由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所以通常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或者碱液吸收二氧化硫。

19.【答案】所得固体中含Na 2S 和NaHS ,其质量分别为7.8 g 和2.8 g

【解析】标准状况下,3.36 L 硫化氢气体的物质的量n =V V m = 3.36L

22.4L·mol ?1=0.15 mol ,由于硫化氢被完全吸收,而且氢氧化钠也全部反应,故所得的固体物质可能是Na 2S 或NaHS 或两者的混合物。 设所得的固体产物中Na 2S 为x mol ,NaHS 为y mol

根据硫原子的守恒:x +y =0.15 mol ∶

根据所得固体质量:78x +56y =10.6 g ∶

解得x =0.1 mol ,y =0.05 mol 。

故Na 2S 的质量m =nM =0.1 mol×78 g·mol -

1=7.8 g ,

NaHS 的质量m =nM =0.05 mol×56 g·mol -1=2.8 g 。

20.【答案】(1)n (K 2O)∶n (CaO)∶n (SiO 2)=1∶1∶6 (2)若需制造5.1 t 钾玻璃,需用碳酸钾1.38 t 、石灰石1.00 t 、石英3.6 t (3)生产过程中释放出2.64 t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解析】(1)n (K 2O)∶n (CaO)∶n (SiO 2)=18.494∶11.056∶70.660=1∶1∶6

(2)化学式为K 2O·CaO·6SiO 2,其摩尔质量M =510 g·mol -1,

钾玻璃的物质的量n =5.10×106g 510g·mol ?1=104mol

由原子守恒计算可知:

m (K 2CO 3)=n (K 2CO 3)×138 g·mol -1=104mol×138 g·mol -1=1.38 t ,

m (CaCO 3)=n (CaCO 3)×100 g·mol -1=104mol×100 g·mol -1=1.00 t ,

m (SiO 2)=n (SiO 2)×360 g·mol -1=104mol×360 g·mol -1=3.6 t 。

(3)在玻璃熔炉中发生反应:

CaCO 3+SiO 2CaSiO 3+CO 2↑、K 2CO 3+SiO 2K 2SiO 3+CO 2↑, 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与参加反应二氧化硅的物质的量相等,

m (CO 2)=n (CO 2)×44 g·mol -1=6×104mol×44 g·mol -1=2.64 t

21.【答案】(1)3Cu 2O +14HNO 3(稀)===6Cu(NO 3)2+2NO↑+7H 2O

(2)0.1 mol 0.2 mol

(3)0.75 L

【解析】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u +8HNO 3(稀)===3Cu(NO 3)2+2NO↑+4H 2O ,

3Cu 2O +14HNO 3(稀)===6Cu(NO 3)2+2NO↑+7H 2O

Cu(NO 3)2+2NaOH ===Cu(OH)2↓+2NaNO 3。

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4.48 L÷22.4 L· mol -1=0.2 mol ,

设混合物中铜、氧化亚铜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

x ×64 g·mol -1+y ×144 g·mol -1=35.2 g ,

23

x +23y =0.2 mol , x =0.1 mol ,y =0.2 mol ;

原硝酸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0.5 L×3.4 mol·L -1=1.7 mol ,

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1.7 mol -0.2 mol) ÷2.0 mol·L -1=0.75 L 。

22.【答案】(1)吸水性

(2)浓硫酸、浓硝酸都具有强的氧化性,常温下能够使铁、铝钝化,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反应进行8H +++3Cu===3Cu 2++2NO↑+4H 2O 1.5 mol 【解析】(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常用浓H 2SO 4作气体干燥剂。

(2)浓硫酸、浓硝酸都具有强的氧化性,常温下能够使铁、铝钝化,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反应进行,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8H +++3Cu===3Cu 2++2NO↑+4H 2O ;标准状况下NO 物质的量为0.5 mol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0.5 mol×3=1.5 mol 。

23.【答案】 (1)10.0 (2)ac (3)2Fe 3++3ClO -+10OH -===2FeO

+3Cl -+5H 2O (4)4FeO +

10H 2O===4Fe(OH)3(胶体)+3O 2↑+8OH -

【解析】

24.【答案】(1)∶试管中铜丝表面变黑,有气泡逸出

∶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试管中的紫色石蕊溶液逐渐变为红色

(2)溶液变为蓝色

(3) 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解析】浓硫酸与铜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试管a 中的铜丝受热表面变黑,铜丝伸入浓硫酸因生成二氧化硫而有气泡逸出;二氧化硫能使试管b 中的品红溶液褪色,能使试管c 中的石蕊溶液变为红色。试管a 中生成的硫酸铜为白色固体,加水稀释溶液变为蓝色。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打印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 班别:姓名: 一、选择题 1.(北师附中)保护环境,就是关爱自己。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 ...的是() A.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目的是树立人们环保意识,同时也让人们知道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 B.酸雨是指pH小于7的雨水 C.为了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工业废气排放到大气之前必须进行回收处理D.居室污染是来自建筑,装饰和家具材料散发出的甲醛等有害气体 2.(2010年东北师大附中期末考试)下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A.水泥B.水玻璃C.氨水D.液氯 3.高层大气中的臭氧保护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其作用是() A.消毒B.漂白C.保温D.吸收紫外线 4.下列物质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 A.NaHCO3B.HNO3C.AgI D.HClO 5.下列实验能证明某无色气体为SO2的是()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 ④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②③④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③使用二氧化硫或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 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 7.为了加速漂白粉的漂白作用,最好的方法是() A.加入苛性钠溶液B.用水湿润C.加少量稀盐酸D.加热干燥使用8.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氯气分子(Cl2)和氯离子(Cl-)的是() A.食盐水B.氯酸钾溶液C.新制氯水D.液态氯化氢 9.香烟烟雾中含有CO、CO2、SO2、H2O等气体。用a.无水硫酸铜、b.澄清石灰水、c.红热氧化铜、d.生石灰、e.酸性品红溶液等可将其一一检出,检出的正确顺序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汇总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e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汇总

必修1全册基本容梳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或硼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7)若水银温度计破裂,应在汞珠上撒上硫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防止液体暴沸,应在底部加一些沸石或碎瓷 片。水冷凝管中进水应下进上出。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 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 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如用四氯化碳或萃取碘水里的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里的碘后再分液 三、离子检验 (1)Cl-离子的检验: 待测溶液+AgNO3生成白色沉淀+少量稀HNO3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有Cl-(2)SO42-的检验: 待测溶液+稀HCl无明显现象+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SO42-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例:粗盐提纯加入试剂顺序氯化钡(除去硫酸盐)→氢氧化钠(除去氯化镁)→碳酸钠(除去氯化钙、氯化钡)→过滤→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

物理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为了研究加速度跟力和质量的关系,应该采用的研究实验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B.假设法C.理想实验法D.图象法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不变,a正比于F,对F、a的单位不限 B.对于相同的合外力,a反比于m,对m、a的单位不限 C.在公式F=ma中,F、m、a三个量可以取不同单位制中的单位 D.在公式F=ma中,当m和a分别用千克、米每二次方秒做单位时,F 必须用牛顿做单位 3.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球之间系着一根不计质量的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球紧靠竖直墙壁,今用水平力F将B球向左推压弹簧,平衡后,突然将F撤去,在这瞬间() ①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 F ②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m ③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之后,A才离开墙壁 ④在A离开墙壁后,A、B两球均向右做匀速运动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①B.②③C.①④D.②③④ 4.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访一质量为m的物体A用轻绳通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物体B相联接,如图所示,物体A的加速度为a1,先撤去物体B,对物体A施加一个与物体B重力相等的拉力F,如图所示,,物体A的加速度为a2.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a1=2 a2 B. a1= a2 C. a2=2 a1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对物体的惯性有这样一些理解,你觉得哪些是正确的?() A 汽车快速行驶时惯性大,因而刹车时费力,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有关 B 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惯性比在月球上大 C 加速运动时,物体有向后的惯性;减速运动时,物体有向前的惯性

D 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物体原有运动状态如何,物体的惯性是客观存在的,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6.从地面竖直上抛一小球,设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t1,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为t2,若考虑到空气阻力的作用,则() A t1 > t2 B t1 < t2 C t1 = t2 D 无法判断t1 , t2的大小 7.质量为8×103kg的汽车以1.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阻力为2.5×103N。那么,汽车的牵引力是() A 2.5 ×103N B 9.5 ×103N C 1.2 ×104N D 1.45×104N 8.(多选)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空题第二题图 A.若小车向左运动,N可能为零 B.若小车向左运动,T可能为零 C.若小车向右运动,N不可能为零 D.若小车向右运动,T不可能为零 9.(多选)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这个实验实际上是永远无法实现的 B. 只要接触面相当光滑,物体在水平面上就能匀速运动下去 C. 利用气垫导轨,就能使实验成功 D. 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是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 10.(多选)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后最后又落回地面,在空气对物体的阻力不能忽略(假设阻力大小一定)的条件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上升的加速度大于下落的加速度B.物体上升的时间大于下落的时间C.物体落回地面的速度小于抛出的速度D.物体在空中经过同一位置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二:填空题: 1.给出以下物理量或单位,请按要求填空。 A.米B.牛顿C.加速度D.米/秒2E.质量F.千克G.时间 H.秒I.位移J.厘米2K.千克/米2L.焦耳 (1)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单位的是__________。(2)属于导出单位的是___________。 2.如图,A、B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体之间用一根轻弹簧(即不计其质量)连接,并用细绳悬挂在天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2010年东北师大附中期末考试)保护环境,就是关爱自己。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 ...的是 () A.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目的是树立人们环保意识,同时也让人们知道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B.酸雨是指pH小于7的雨水 C.为了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工业废气排放到大气之前必须进行回收处理 D.居室污染是来自建筑,装饰和家具材料散发出的甲醛等有害气体 2.(2010年东北师大附中期末考试)下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 A.水泥B.水玻璃 C.氨水D.液氯 3.高层大气中的臭氧保护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其作用是 () A.消毒B.漂白 C.保温D.吸收紫外线 4.下列物质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 () A.NaHCO3B.HNO3C.AgI D.HClO 5.下列实验能证明某无色气体为SO2的是 ()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 ④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③④D.②③④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③使用二氧化硫或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会对人体健 康产生损害;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 有害; 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 鱼。 A.①②③B.①④⑤ C.②③④D.③④⑤ 7.为了加速漂白粉的漂白作用,最好的方法是 () A.加入苛性钠溶液B.用水湿润 - 1 -

高中化学_全册精品教案_新人教版必修1

化学必修1全册精品教案全集 教案编号:1 课题:初中知识复习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学习的基本操作 2、复习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掌握各种基本操作技能 【道德情感目标】建立从实验学化学的观点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难点】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器材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归纳整理]一、混合物分离与提纯,填上分离的物质及应用举例及二、离子的检验。并交流答案。 [板书] 一、混合物分离与提纯 [投影] [讲述] 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中各物质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将其彼此分开的 过程,分开后各物质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物质的提纯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物质的过程。 [ 思考]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 [提问]过滤、蒸馏注意事项 [投影] [讲述] 1、过滤操作应注意做到“一贴、二低、三接触”,如图:

①“一贴”:折叠后的滤纸放入漏斗后,用食指按住,加入少量蒸馏水润湿,使之紧贴在漏斗内壁,赶走纸和壁之间的气泡。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略低约 1cm),以防止未过滤的液体外溢。 ③“三接触”:漏斗颈末端与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相接触;使滤液沿烧杯内壁流下;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要使玻璃棒一端与滤纸三折部分轻轻接触;承接液体的烧杯嘴和玻璃棒接触,使欲过滤的液体在玻棒的引流下流向漏斗。过滤后如果溶液仍然浑浊,应重新过滤一遍。如果滤液对滤纸有腐蚀作用,一般可用石棉或玻璃丝代替滤纸。如果过滤是为了得到洁净的沉淀物,则需对沉淀物进行洗涤,方法是:向过滤器里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水面浸没沉淀物,待水滤去后,再加水洗涤,连续洗几次,直至沉淀物洗净为止。[板书] 1、过滤操作应注意做到“一贴、二低、三接触” [投影] [讲述并板书]2、蒸馏操作应注意的事项,如图: ①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②温度计水银球部分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方约0.5cm处;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为防止爆沸可在蒸馏烧瓶中加入适量碎瓷片; ⑤蒸馏烧瓶的支管和伸入接液管的冷凝管必须穿过橡皮塞,以防止馏出液混入杂质; ⑥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思考与讨论] 蒸馏与蒸发的区别 [提问]蒸馏与蒸发的区别:加热是为了获得溶液的残留物(浓缩后的浓溶液或蒸干后的固体物质)时,要用蒸发;加热是为了收集蒸气的冷凝液体时,要用蒸馏。 [讲述]蒸发操作应注意的事项:注意蒸发皿的溶液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溶液溅出;如果蒸干,当析出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灭酒精灯,利用余热蒸发至干。 [投影] [讲述并板书]3、萃取的操作方法如下: ①用普通漏斗把待萃取的溶液注入分液漏斗,再注入足量萃取液; ②随即振荡,使溶质充分转移到萃取剂中。振荡的方法是用右手压住上口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反复倒转漏斗并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环上静置,待分层后进行分液; ④蒸发萃取剂即可得到纯净的溶质。为把溶质分离干净,一般需多次萃取。 (6)分液的操作方法:

2015-2016学年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质量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15·新题调研)丰富多彩的颜色变化增添了化学实验的魅力,下列有关反应颜色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新制氯水久置后→浅黄绿色消失 ②淀粉溶液遇单质碘→蓝色 ③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搅拌→白色 ④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 ⑤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红色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全部 【解析】浓H2SO4具有脱水性,使蔗糖脱水碳化变黑,③错误。 【答案】 C 2.(2015·安庆高一检测)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或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 A.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 B.探究NO和N2O可能化合生成NO2 C.探究NO2可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 D.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酚酞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还是HClO的漂白作用 【解析】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二氧化硫氧化,A正确;NO和N2O反应不可能生成NO2,因氮元素的化合价均升高,但没有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而NO2可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该过程中氮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故B错误,C正确;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酚酞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也可能是HClO 的漂白作用,D正确。 【答案】 B 3.(2015·衡阳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 B.二氧化碳和C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二氧化硅和烧碱溶液反应,使溶液的碱性一定减弱 D.在常温下,浓硫酸不与铜反应,是因为铜被钝化 【解析】硫燃烧的产物是SO2,不是SO3,A错误;CO2与CaCl2不发生反应,因为碳酸酸性比盐酸弱,B错误;SiO2与NaOH溶液反应为SiO2+2NaOH===Na2SiO3+H2O,消耗OH-而使碱性减弱,C正确;常温下,浓硫酸与铜不反应,但不是钝化的原因,D错误。 【答案】 C 4.(双选)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氯水和过氧化钠使红墨水褪色 B.浓硫酸和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D.SO2可使品红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解析】A项,氯水和过氧化钠都是因强氧化性而使红墨水褪色;B项,浓硫酸吸水,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C项,二者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D项,前者利用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后者利用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答案】AC 5.(2015·新题调研)下图所示仪器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无水FeCl3,仪器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

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教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3.掌握物质过滤、蒸发操作的方法,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除杂质方案。 情感目标: 1.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2.能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教学重点难点:过滤、蒸发操作的掌握及应用。 实验准备:(4人一组)烧杯(15)、玻璃棒(15)、过滤装置(15)、蒸发装置(15)、试管4×15、稀硝酸、氯化钡。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将P2及P3化学家做实验及实验室投影到教室前面,引导学生从思想意识中进入化学世界。

[讲述]故事:1774年,拉瓦锡在发现氧的著名实验中,经过科学分析得出了反应事物本质的结论:空气是有两种气体组成的。拉瓦锡通过严谨的化学实验拭净了蒙在氮元素上的尘土,人们终于科学的认识了空气的基本组成。 [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规律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发现、探究和反复验证形成的。化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方法,所以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掌握实验方法以及完成实验所必须的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板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问题]回顾初中我们所学习的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固体、液体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以及基本仪器的使用。 [问题]一般情况下,怎样取用固体、液体? [学生回答] 固体盖住试管低、液体1~2ml。 [讲解]为了完成更多的实验,我们还需进一步学习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板书]一、化学实验安全 [投影]以下图片,请同学们想一下在哪些地方见过?你知道什么意义吗?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第四章周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保护环境,就是关爱自己。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 ...的是() A.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目的是树立人们环保意识,同时也让人们知道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 B.酸雨是指pH小于7的雨水 C.为了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工业废气排放到大气之前必须进行回收处理D.居室污染是来自建筑,装饰和家具材料散发出的甲醛等有害气体 2.下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A.水泥B.水玻璃 C.氨水D.液氯 3. 为某玻璃上精美的花纹图案,雕刻此图案所用的刻蚀液为() A. HF溶液B、HCL溶液 C、H2SO4溶液 D、HNO3溶液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盐酸与Na2SiO3溶液混合:SiO32-+2H+===H2SiO3 B、CL2和H2O反应:CL2+H2O===2H++CL-+CLO- C、NO2通入水中:H2O+3NO2===2H++2NO3-+NO D、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制CL2:MnO2+4H++2CL-===Mn2++CL2+2H2O 5、下列操作不能 ..用于检验NH3的是() A.气体使湿润的酚酞试液变红B.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气体与蘸有浓H2SO4的玻璃棒靠近D.气体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胶不能用作干燥剂 B.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玻璃塞 C.硅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主要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 D.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 7、有经验的阿姨在用氯气消毒过的自来水洗有色衣服之前,都会将自来水在日光下暴晒 一段时间,目的是() A. 使水中的杂质沉淀B、使水中的HCLO分解 C、起到杀菌作用 D、增加水中O2的含量 8、右图是化学实验常用装置之一,若气体从右管进入,可用来收集的气体 是() A.NO B.NO2 C.NH3 D.SO2 9、下列物质中不能与二氧化硅作用的是() A.氢氧化钙B、苛性钠C、氧化钙D、水 10、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新版

高一化学必修-知识全点 第一章从科学实验中学习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用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8)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9)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③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5)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二、常见事故的处理 三、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6.02x1023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m 公式:n=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V 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附答案)

第4章测试 (基础过关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原创)下图字母分别表示扩散、渗透作用和水分子的转运。对a、b、c的判断正确的是() A.a、b、c依次表示扩散、渗透作用和水分子的转运 B.a、b、c依次表示渗透作用、扩散和水分子的转运 C.a、b、c依次表示水分子的转运、渗透作用和扩散 D.a、b、c依次表示扩散、水分子的转运和渗透作用 2.(原创)比较酒精分子和氧气的跨膜运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属于自由扩散 B.都属于渗透作用 C.前者只属于自由扩散、后者只属于渗透作用 D.前者只属于渗透作用、后者只属于自由扩散 3.如果把成熟的植物细胞看成渗透系统,则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是( ) A.细胞膜B.液泡膜C.叶绿体膜 D.原生质层 4.人体中,K+很容易穿过细胞膜,但许多细胞内部K+的浓度比外部K+的浓度要高,如人的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中K+的浓度高30倍。这种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被动运输 D.主动运输 5.把数条5cm长的马铃薯条分别浸在蒸馏水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每隔一段时间测量马铃薯条的长度。下图显示马铃薯条在不同浓度溶液中长度改变的百分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马铃薯条通过渗透吸(失)水改变其长度 B.在0.10 g·mL-1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质壁分离 C.马铃薯细胞液浓度相当于0.30 g·mL-1的蔗糖溶液 D.在0.40 g·mL-1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失水皱缩 6.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1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在该实验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甲<乙,被动运输 B.甲>乙,被动运输 C.甲>乙,主动运输 D.甲=乙,主动运输 7.一位科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而面积增大,这是由于细胞膜的什么特性所决定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测试题

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B卷) 广州市高一化学中心组提供 2007.12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测试时间40分钟。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理由是 A.SiO2是非金属氧化物B.SiO2溶于水得到相应的酸 C.SiO2不能与任何酸反应D.SiO2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2.关于硅的叙法不正确的是 A.高纯硅是良好的半导体B.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 C.单质硅既不能与酸反应又不能与碱反应 D.硅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但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存在 3.在下列反应中,硫元素表现出还原性的是 A.稀硫酸与锌粒反应B.三氧化硫与水反应 C.浓硫酸与铜反应D.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 4.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稀HNO3和活泼金属反应时主要得到氢气 B.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C.利用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 D.铵盐受热易分解,贮存氨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5.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固体Na2O2,可做为呼吸面具的供养剂 B.液氯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C.氯气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 D.氯水具有杀菌、漂白作用是因氯水中含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 6.下列操作不能 ..用于检验NH3的是 A.气体使湿润的酚酞试液变红B.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气体与蘸有浓H2SO4的玻璃棒靠近D.气体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7.下列物质的变化,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完成的是 A.SiO2→ H2SiO3B.S → SO3 C.Al2O3→ Al(OH) 3D.Cl2→ NaClO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必修一全书复习检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A.“天宫一号”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合金的硬度可以大于它的纯金属成分C.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铁 D.“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物质,其主要成分是NaClO 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下列对概念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C.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D.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3、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 B.1 mol Fe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转移3 N A个电子 C.常温常压下46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 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水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4、下列化学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表示的是( ) A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 B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C .盐酸和氢氧化铁 D .碳酸和氨水混合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MnO 2与浓盐酸反应制Cl 2:MnO 2+4H ++2Cl -=====△ Mn 2++Cl 2↑+2H 2O B .水玻璃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Na 2SiO 3+CO 2+H 2O===2Na ++CO 2-3+H 2SiO 3 C .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Cu+4H ++SO 42—=====△ SO 2↑+CO 2↑+Cu 2++H 2O D .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4OH -===-2AlO +2H 2O 6、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 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肯定不能.... 共存的是( ) A .Fe 3+、NO 3-、Cl -、Na + B .Ba 2+、Mg 2+、HCO 3-、AlO 2- C .NO 3-、Na +、K +、CO 32- D .NO 3-、K +、AlO 2-、OH - 7、下列除杂方法不.正确.. 的是( ) A .Fe 2O 3中含Al 2O 3杂质,可以加入足量NaOH 溶液然后过滤除去 B .CO 2中含有CO 杂质,可以通入盛有CuO 的玻璃管且加热 C .Cl 2中含有HCl 杂质,可以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的洗气瓶 D .FeCl 3溶液中混有FeCl 2杂质,可以向溶液中通入Cl 2 8、下列关于物质的保存,说法错误.. 的是( ) A .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里 B .氯水应装在棕色瓶中密封避光保存 C .可以用玻璃瓶盛放NaOH 溶液 D .因为铁会与浓硝酸反应,所以铁罐不可以盛放浓硝酸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精编版

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精编版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精品教案全册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教材分析 教科书把化学实验作为专题内容安排在第一章,突出了化学实验的基础性,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穿针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章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本章以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和线索,结合基本概念等化学基础知识,将实验方法、实验技能与化学基础知识紧密结合。全章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对于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在复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一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萃取。本节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则是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验介绍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的配制方法作为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也作为对知识的应用。而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作为化学实验中的计量来呈现,从而突出实验主题。 因此,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是以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包括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为主要内容,也包括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章是高中化学的第一章,课程标准所提到的有关实验的要求,不可能在本章一步达到,这些要求将在整个必修化学的教学中逐步完成。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复习初中相关实验、预习本节内容,让学生获取实验安全方面的知识,加强实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亲自实践让学生体验注意实验安全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阐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提问〗在初中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有哪些实验安全问题是要注意的? 〖学生思考并交流〗制取并收集氧气、制取氢气并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浓硫酸的稀释三个实验从实验安全的角度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要注意这些问题?假如这些问题我们忽视了,容易引起什么后果?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讲解〗在做这几个实验时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测试卷.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第四章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 Ba 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生活和生产中的化学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工业上用活性炭给红糖脱色和用SO2给纸浆脱色的原理相同 B.今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频繁出现的“雾霾”是对一种新分子的描述 C.工业上用澄清石灰水和氯气反应制漂白粉 D.Al(OH)3、NaHCO3都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D 解析:活性炭脱色是利用吸附原理,SO2脱色是因为其和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A项错误;雾霾不是新分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成分,B项错误;工业上用消石灰(石灰乳)和氯气反应制漂白粉,C项错误。 2.2015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规范操作,强化安全意识,防止发生事故。下列做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 A.对浓硫酸进行稀释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B.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不用设计尾气吸收装置 C.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D.切取6.0 g Na进行Na与水的反应 答案:C 解析:稀释浓硫酸应该将浓硫酸倒入水中,A项错误;氯气有毒,实验室制备氯气应该进行尾气处理,B项错误;进行Na和水的反应时,应该切取黄豆粒大小的Na与水发生反应,6.0 g Na的质量过大,反应时容易发生危险,D项错误。

3.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SiO2超分子纳米管,其微观结构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该超分子性质稳定,不与任何酸发生反应 B.SiO2是酸性氧化物 C.SiO2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SiO2与碱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A 解析:SiO2超分子纳米管由SiO2组成,SiO2能与氢氟酸发生反应,A项错误。 4.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都承载着相应的教学功能,学生通过对插图的观察学习可以锻炼和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信息整合能力。下列插图中的操作不合理的是( ) 答案:B 解析: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应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5.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Cu2+、NO-3、SO2-4 B.H+、K+、HCO-3、SO2-3 C.Ba2+、Mg2+、CO2-3、Cl- D.Fe3+、NH+4、OH-、Cl- 答案:A 解析:H+与HCO-3、SO2-3会反应,B项不符;Ba2+、Mg2+与CO2-3会反应,C项不符;Fe3+、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1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2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3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4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5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 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 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 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A 5.摩尔质量(M)(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 g..mol-1(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 n = m/M ) 六、气体摩尔体积

第四章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

第四章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7.5 第I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物质中,不含有硅酸盐的是 ( ) A .水玻璃 B .硅芯片 C .黏土 D .普通水泥 2.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为证明其想法,有同学拿磁铁来吸引一下。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 .实验 B .假设 C .观察 D .做结论 3.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 2的量 B .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 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 .pH 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 .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4.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④过滤;⑤浓缩结 晶。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 A .②④⑤③① B .③②④①⑤ C .③④②⑤① D .②④③⑤① 5.食盐、食醋、纯碱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 .鉴别食盐和纯碱 B .验证蛋壳的主要成分为Ca CO 3 C .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 D .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 — 6.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 ) A .CO +H 2O CO 2+H 2 B .3NO 2+H 2O =2HNO 3+NO C .2Na 2O 2+2H 2O =4NaOH +O 2↑ D .2F 2+2H 2O =4HF +O 2 7.在体积为V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 和b molO 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 ) A . B . b a 2 C . D .无法确定 8.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的用量和浓度,可以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 ) A .硅与氢氟酸反应 B .铁粉与硫粉混合加热 C .Al 2O 3与强碱反应 D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9.在下列反应中,硫酸只表现氧化性的是 ( ) A .Cu+H 2SO 4(浓) B .C+H 2SO 4(浓) C .Ba (OH )2+H 2SO 4 D .FeO+H 2SO 4(浓) 10.若N A 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 mol Cl 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N A B .在0℃,101kPa 时,22.4L 氢气中含有N A 个氢原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