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烛之武退秦师第二课时

烛之武退秦师第二课时

《烛之武退秦师》第二课时

曙光中学赵春雷语文教学目的: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利用矛盾,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初步了解《左传》在写作上特点。

3.注意烛之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思想上的渗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文章主要的人物形象的把握。

难点: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方法:

研讨点拨法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谋略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有时候,一个小小的计谋就可以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明朝的刘伯温就说过:“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打开中国的谋略宝库,其能人志士不可谓不多也,比如双腿残废的孙膑、轻摇羽扇的孔明、运筹于帷幄的张良。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春秋时期郑国的大夫烛之武是如何运用离间计,在秦晋联盟的危急关头,而使弱小的郑国得以保全的。

二.时代背景介绍

1.历史事件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秦晋两国联合攻郑国,是因为秦晋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秦晋在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2.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资料显示秦晋围郑形势图

三.找一位同学复述一下故事情节。

四.分析人物:

(一)分析烛之武

提问:烛之武是怎样一个人?(本节课的重点)

学生先讨论,从整体上感知一下,找一到两位同学回答一下。

引导:要分析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一下课文中哪些部分提到了烛之武?

那么我们就来逐段讨论一下这两节的内容各涉及到烛之武的哪些性格特征?

第一段:

(首先找同学把第一段读一遍)

提问:烛之武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出场的?

明确: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情形: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

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提问: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明确:“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但是面对佚之狐的推荐和郑伯的从谏如流,烛之武是怎么表现的?

明确: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探究学习: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郑伯一直不任用他,埋没了他的才能。

提问: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避”后“受”,有什么作用?

探究学习: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提问:那我们在这一段中看出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具有一种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二段:

第二段: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提问:在此段中,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

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2)提问:烛之武是从哪几个角度对秦伯进行劝说的?

明确:烛之武是就地理位置、历史事实和逻辑推理诸角度,从四个层面进行“利害”关系的劝说的。

第一,“亡郑”于秦无利可图。“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秦在西,郑在东,中间隔着晋国,秦要跨越晋国,把郑国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作为自己的边邑,这是很难办到的。“亡郑”之后,郑国的土地不为秦所得,反为晋所有,结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从而提醒秦国不可“亡郑以陪邻”。

第二,“舍郑”于秦可得实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郑”,就是放弃郑、不灭郑。这是烛之武从正面向秦穆公提出的建议。郑国在秦国的东方,以此可作为“东道主”,那么秦国使者往来,遇到资粮不足,郑国便可尽地主之谊,给予供给,让秦有利可图,得到实惠,这有什么不好呢?

第三,晋君不可信。20年前,晋公子夷吾流亡时期,秦穆公接夷吾人秦,然后帮助他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惠公,所以说,“君尝为晋君赐矣”。当时,夷吾曾把晋的焦、瑕二邑许给秦国,作为酬谢。但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设版筑城,修建工事,与秦国对抗。晋君如此忘德背信,如若与之共事,决不可能共享其成,利益均分。

第四,损秦利晋不可为。晋君欲壑难填,已经在东边向郑国开拓土地,又要恣意向西边开拓,“若不阙秦”到那里取利呢?从而提醒秦君不要做“损秦以利晋”的蠢事。

春秋无义战。烛之武在“利”字上做足了文章,既瓦解了秦晋联盟,说退秦师,又保全了郑国的利益。

(3)那这一段表现出了烛之武的性格特征?

明确: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总结一下,有三点:①能够整体把握政治局势,高瞻远瞩。

②能够准确的揣摩秦伯的心理,从而打动对方。③能言善辩,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

小结:那么我们整体把握一下,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①深明大义,爱国。

②高瞻远瞩。

③能够准确揣摩别人的心理。

④能言善辩。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五.整体把握本文的写作特点:

1.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请举例分析这一写法特点。

探究学习:文章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较多,如:①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②“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的有关内容。③“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文章预后瞻前,巧施伏笔,简练而不失谨严,自然而耐人玩味。

2.本文叙事波澜起伏,请结合课文,谈谈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探究学习:文章开头写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由此渺茫。而郑伯的自责,又使故事有了转机,增添了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文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就是这样有张有弛,曲折有致,生动活泼,颇具感染力。

3.语言上的特点:

①详略得当。本文在描写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辞时非常详细,但是叙写事件非常的简洁,比如,从“公从之”直接过渡到烛之武的“辞曰”,中间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内容。

②人物的语言也很贴切。比如烛之武推辞郑文公的一段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不仅讲出了他已经是一个垂垂老矣的老臣,而且讲出了他对郑文公不能早用他的抱怨之情,非常生动的表明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因为本文是《左传》的一篇代表作,所以它的许多特点也是《左传》的特点以上特点也代表了《左传》在写作上的特点。

六.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

2.写一篇200字以上的评价烛之武的小文章。

附《烛之武退秦师》板书:

局势:国势严峻秦晋围郑

临危授命弃积怨担国忧

中心人物亡郑有利于晋

烛之武说服秦伯存郑无害于秦

借秦立场离隙秦晋

郑秦结盟

. 大功告成秦晋撤离

教学说明:

(一).教学目标说明:

我的教学目标是按照我的教学要完成的任务来设计的,因为我的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讨论烛之武的这个主要人物的形象以及从中归纳《左传》的写作特点,所以我设计了前两点目标,第三个目标的设计是考虑到德育渗透的目标,于是我安排了烛之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思想上的渗透。

(二)、教学重、难点说明:

我教学的重、难点都是从教学目标一衍生出来的,教学重点也就是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因为在分析人物时,烛之武的语言是表现他的性格

的一个主要方面,而且正是因为他精彩的说辞,说服了秦伯,说明他语言具有高超的艺术性和说服力,于是我就把学习烛之武的语言艺术作为教学的难点,这也是学生需要重点把握的地方。

(三).教学方法说明

因为这一课时主要是分析课文,让学生充分把握在秦晋围郑的危急关头,郑国君臣力挽狂澜的表现,特别是烛之武那一篇关键的令秦国退兵的精彩说辞,所以我主要采用研讨点拨法,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这种方法以学生讨论为主,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充分的思考问题,也注重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符合上海市二期课改的精神。

(四)、课时说明: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般第一课时主要是介绍作家作品和初步疏通文意,这种内容作为公开课来上相对来说是枯燥的,所以我选择了第二课时的分析人物。这样既可以完成课文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又可以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 (五).教学过程说明:

导入部分我选择了学生们感兴趣的军事谋略在一场战争中的作用,还提问让学生们回答了历史上著名的谋士有哪些,进而引出今天要讨论的主要人物烛之武。

接着,回顾了一下故事发生的背景和故事的起因。

然后,讨论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并完成这个任务,这个任务的完成就意味着教学重点的完成。

在课文的第二段分析烛之武的说辞时,我分析了他是从

哪几个方面对秦伯进行劝说的,这四个方面不仅表现了烛之武的性格,更表现了他说辞艺术的高超,正是他的这篇精彩的说辞,说动了秦伯,解救了郑国的危机,于是这一教学难点也在完成教学重点的同时被轻松的完成了。

同时,我还精心设计了对《左传》写法特点的总结归纳部分。因为《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的代表,所以《烛之武退秦师》的写法特点也反映了《左传》的写作特点。

(六).课后作业说明

这一篇课文要求学生全文背诵,于是我设计了第一题:课后背诵全文。

因为这节课我们主要完成了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讨论,所以我针对设计了第二题:写一篇200字以上的评价烛之武的小文章。

这就是我关于《烛之武退秦师》第二课时的教学说明。

教后反思:

整堂课上下来,虽然教学任务完成了,但感觉自己还是没有期望中的那么好,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对学生的期望值太高,有些问题看似简单,但他们回答起来还是有些吃力,当然这篇课文相对比较难也是一个重要原因。2.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没有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我想这个还需要我以后在课堂上对他们胆量和积极性的培养。

3.有的细节的地方处理的过于详细,使整个课堂的提问过于频繁,教学过程显得过于烦琐。

这就是我关于《烛之武退秦师》第二课时的教学后的整个想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