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城市规划历史变迁介绍

南京城市规划历史变迁介绍

南京城市规划历史变迁介绍
南京城市规划历史变迁介绍

南京城市规划历史变迁介绍

一、南京城市规划历史介绍

南京市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辖10区5县,面积6597平方公里,人口537.44万人;其中市区面积975.82平方公里,人口265.79万人。南京位于长江下游宁镇丘陵区,东距长江出海口300公里,西达荆楚,南接皖浙,北连江淮。境内江河纵横,低山丘陵起伏,物产丰富,景色壮丽秀美,文物古迹众多,融山、水、城、林于一体。

南京历史悠久,东郊汤山发现的猿人头骨化石,证明3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生活于此。5-6千年前出现大批原始村落。南京以北阴阳营聚落为代表的大批古文化遗址属于这一发展阶段。南京地区在夏商二代,未见有城邑的记载。春秋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作为军事前沿,吴、越、楚三国先后建有城邑。最早有记载的城邑是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吴在今高淳县固城镇境内设濑渚邑。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范蠡筑越城于古长干里(今中华门外雨花路西),此为南京城区筑城之始,楚灭越,在今清凉山一带(当时长江岸边)建金陵邑,以上城邑均为军事城堡性质,当时手工业作坊、商市及居民都在城堡之外。至今南京建城历史已达2470余年。南京建都史自东吴定都建业开始。其后,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前后十代定都南京共450年。东吴、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时期,都城规划是以“君”为本。都城形制受《周礼》影响,并融合山丘环抱,河湖萦绕散布的自然地形,表现出礼制规划与因地筑城的巧妙结合。

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在江宁府建都,突破了六朝建康以“君”为本的单一功能。都城南移,跨淮立城,包含了秦淮河两岸经济富庶的居民区、商市区,建造坚固宏伟的都城,体现了“造廓以守民”的规划思想。

明朝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式奠都南京,称京师。明南京城为四重环套配置形制。庞大的都城,充分体现了大一统王朝的气势。京城与外郭城垣形态,顺应山峦湖泊、水系等地形限制与旧城制约,是深受管子“城郭不必中规矩”务实思想的体现。宫城部分严格按礼制体系,布局规整,轴线对称。宫城轴线与旧城轴线同时并存,各有分工。

公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此时期城市建设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出于军事需要,改造加固明代城垣,加筑城外营垒。另一是建设天朝宫殿及众多的大小王府,天朝宫殿、各王府及明代建造的七彩琉璃大报恩寺塔均毁于天京陷落前后。

图1 南京都城变迁示意图

进入近代,1858年《天津条约》南京开埠,加速了南京近代化进程。1917年,孙中山发表《建国方略》,认为南京“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觅

此佳境也”,“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从1919—1949年的30年间,共进行了大小深浅不同的城市总体规划7次。为1919年的《南京新建设计划》、1920年的《南京北城区发展计划》、1926年的《南京市政计划》、1928年10月的《首都大计划》、1929年12月的《首都计划》、1930—1937年的《首都计划的调整计划》和1947年的《南京市都市计划大纲》。建国后,从1950—2000年共进行了深浅不同的总体规划7次,为1954年《城市分区计划初步规划草案》、1957年的《南京城市初步规划草图(初稿)》、1960年的《南京地区区域规划》、1975年的《南京城市轮廓规划》、1980年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年)》、1992年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1998年的《南京城市近期建设规划(1999—2001年)》。其中最有影响的当推1929

年编制的《首都计划》和1980年、1992年编制的经国务院批准的总体规划。

1927年,国民政府设立“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1929年编制完成的《首都计划》,是南京城市规划史上第一部正规的设计文件。按照该规划进行的道路建设,构成了今天南京城市的基本框架。

“一五”时期,以苏联城市规划的理论、方法和布局形式进行规划,城市人口规模按劳动平衡法计算,近期132.7万人,用地规模130平方公里,远期人口规模200万人,用地规模260平方公里。布局采用功能分区理论分七种用地,追求平面构图形式。“一五”末,根据中央“发展中小城市,控制发展大城市”的原则及提倡节约反对形式主义的倾向。1957年编制的规划,缩小规模,远期人口控制在130万人,用地139平方公里,超过规模则安排到外围卫星城镇。此规划过于迁就现状。

“大跃进”时期,建工部提出:城市建设、城市规划也要来个大跃进,……共产主义的宏伟理想要提前实现。南京规划部门先后完成了一系列的人民公社规划、卫星城镇规划等。1960年编制的《南京地区区域规划》是大跃进时代产物,存在“规模过大、占地过多、标准过高、求新过急”的“四过”现象。紧接着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国家计委提出三年不搞规划、下放精简规划人员和机构,以至造成这一时期内城市建设布局混乱。1974年重设规划处,1975年编制《南京城市轮廓规划》,提出“改造老城区,充实配套新市区,控制发展近郊工业区,重点发展远郊城镇”的规划原则,并以内外交通为规划重点。1978年,市规划局成立后,组织力量开始编制《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年)》,明确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布局,根据南京的实际,提出富有创意的“圈层式城镇群体布局”,于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首次具有法律依据的规划文件。

二、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介绍

1、首都计划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1928年定南京为特别市,1月成立首都建设委员会,着手国都规划建设,下设"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国民政府本着"用材于外"的原则,聘请美国建筑师墨菲和工程师古力治"使主其事",聘请吕彦直建筑师等国内专家相助。1929年12月,《首都计划》正式由国民政府公布。《首都计划》是南京在民国时期编制的最完整的一部城市规划。

《首都计划》的指导思想:提出"本诸欧美科学之原则"、"吾国美术之优点"作为规划的指导方针,宏观上采纳欧美规划模式,微观上采用中国传统形式。城市空间布局以"同心圆式四面平均开展,渐成圆形之势"。明确提出避免使城市发展呈"狭长之形",避免"一部过于繁荣,一部过于零乱"的非均衡发展。道路系统引进了林荫大道、环城大道、环型放射等新的规划概念与内容,以美国矩形路网为道路规划的理想模式。规划者对欧美模式采取三种态度分别对待,第一,在欧美得到实践检验、具有普遍使用价值的规划模式,直接运用于《首都计划》。如道路、铁路的设计,规划形式及指标都直接借用了欧美规划的成功经验;第二,不符中国国情,不能直接用于南京发展的,进行调整后再予运用,如确定城市人口、城市分区用地方面,大都参照欧美的规划指标稍加修改;第三,欧美国家实践后出现问题的规划模式,则弃之,以新的规划观念和模式代替。如城市干道布局力避"对角线式"。

城市建筑形象提倡"以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为最宜"。中央政治区、市行政区及新街口、秦淮河地区都充分体现了上述规划思想与观念。《首都计划》还在规划方法、城市设计法案、规划管理等诸多方面批判地借鉴了欧美模式,在规划理论及方法上开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实践之先河。

《首都计划》的主要内容:共编制了南京史地概略、人口预测、都市界线、中央政治区、市行政区、建筑形式的选择、道路系统规划、路面、市郊公路计划、水道的改良、公园及林荫道、交通的管理、铁路与车站、港口计划、飞机场站的位置、自来水计划、电力厂的地址、渠道计划、市内交通的设备、电线及路灯规划、公营住宅的研究、学校规划、工业、浦口计划、城市设计及分区授权法草案、分区条例草案、实施之程序、款项的筹集等二十八项规划内容。

规划的国都界线,南起牛首山,北至常家营,西至和尚路,东至青龙山,界线全长117.2公里,面积855平方公里。远期人口规模预测至百年后,远期南京城市人口为200万人,以六年为近期期限,

规划分区为:中央政治区在中山门外紫金山麓;市行政区在鼓楼以北的傅厚岗;两个工业区在长江两岸;住宅区分三个等级除旧城区外在城北另设高级别墅区;商业区在明故宫;文化区在鼓楼、五台山一带。

道路系统规划采用方格网,路网密度高,交通组织灵活。规划的干道有:中山路(今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陵园路、子午路(今中央路)、热河路、太平路、朱雀路、白下路、玄武路、中华路等。此外还有专为党政军机关规划的国府路(今长江路)、黄埔路、中央党部路(今湖南路)。计划还拟将旧城墙辟为环城大道,成为"风景路"。市内交通保留从下关至建康路的"宁省铁路"(即"小火车")。计划在新街口建立环形广场,周围成为全市交通、商业、金融中心。

工业区规划是根据孙中山"南京新建设计划"安排于沿江两岸,江南片为第一工业区,以发展不含毒、危险小的工业为主;江北片为第二工业区,作为污染性工业之基地。

商业中心拟在明故宫旧址处,这一规划安排目的在于引导全城向东发展,实现城市以同心圆式向四周均匀拓展的目的。

文教区规划基本保持现状,以鼓楼、鸡鸣寺一带为基础。公园区除在市中心设新街口公园之外,还计划以林荫大道联系全城公园,使之浑然一体。

在交通规划上,城内道路拟分干道、次干道、环城大道、林荫大道四种类型。环城大道拟利用明代城垣改筑为能行驶小汽车的"高架"道路,城垣内侧拟筑林荫大道相辅,供游人通行。市郊公路共设九条,以城市为中心向外放射,并以横路联络"状如蛛网"。铁路规划考虑了新线铺设的走向、总客站位置的调整以及火车渡船、过江隧道的设计构想。其中作为近期规划的客站选址,拟模仿欧美模式,总客站设于将来市中心位置--明故宫、富贵山之间,意在"促其为一优美繁盛之商业区域,与纽约中部铁路之总站,具有同一之效力",以此引导城市中心区向东迁移。港口规划以美国各大内河港为样板,试将南京建为国际贸易港口。南京港分为下关、浦口两部分。飞机场规划设有红花圩、皇木场、沙洲圩及小营四处。红花圩机场紧接中央政治区之南,平时作为民用,战时可作军用机场,用来保护政治区。

图2 《首都计划》国都界线图

图3 《首都计划》首都道路系统图

2、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年)

编制过程:

1979年初,南京市规划局根据中发[1978]13号文《认真抓好城市规划工作》的精神,组织铁路、水运、公路、民航、市政、公用等有关部门和部分工厂、企业技术人员并邀请南京工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专家,参加编制南京城市总体规划。1979年6月,形成初稿。1979年7月17日和7月30日,市规划局分别向国家城建总局、江苏省、南京市和南京军区领导汇报"南京城市总体规划初稿"。1980年3月,市规划局邀请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工学院的教授和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广州、沈阳等地的城市规划专家对"南京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进行讨论、征求修改意见。1980年6月18日,市政府原则同意"南京市总体规划草案"。1980年9月2日,历时一年半、三易其稿的"南京市总体规划方案"在玄武湖梁洲展出,征集市民和各方面的意见。1981年6月,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南京城市总体规划"。同年7月14日,市政府向省政府报请审批。9月,省建设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南京城市总体规划"进行技术鉴定。1982年7月23日,江苏省城市规划审议鉴定委员会举行会议,会议由副主任委员杨廷宝副省长主持。经讨论,原则同意"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技术鉴定综合报告。1982年8月22日,省人民政府以苏政发[1982]151号文报请国务院审批。1983年11月8日,国务院以[83]国函字238号文予以批复(见附件),原则同意苏政发[1982]151号文《关于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报告》和"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并提出"要严格按照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建设和改造,使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成为经济繁荣、文教科技事业发达、环境优美、有古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主要内容:

规划的范围包括南京市区及六合、江浦、江宁三县共4,717平方公里。规划期限近期为1985年,远期至2000年。规划内容包括:一、城市性质;二、市区规模;三、总体布局;四、工业规划;五、城市交通规划;六、园林绿地规划;七、城市住宅及主要公共建筑规划;八、城市水源和给排水规划;九、城市燃料动力规划;十、电讯规划;十一、环境质量保护规划。规划成果包括规划说明书、专项规划说明27件、图件37张。

城市性质经国务院批准确定为:著名古都,江苏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城市布局:在"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方针指导下,为了达到"城市要控制,事业要发展"的目的,规划提出以利用现有城镇基础为前提,有所控制,有所发展,互相配合,互相依存,分工协作,使大、中、小城镇和郊外广阔的"绿色海洋"有机地结合,以圈层式城镇群体的布局构架进行规划建设的思想。

总体布局--圈层式城镇群体的结构以市区为主体,围绕市区由内向外,把市域分为各具功能又相互有机联系的五个圈层。即:①中心圈层--市区,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化古都的遗址;科研文化国际活动的中心。②第二圈层为蔬菜、副食品基地和风景游览区。此圈层是市区和主要卫星城的绿色隔断地带。③第三圈层有沿江三个卫星城、三个县城和两浦地区。这些城镇和地区为南京外围相对独立的生产基地,以接纳市区疏散外迁的单位和人口以及外地迁入的工矿企业和科研教育单位。④第四圈层是市域内大片农田、山林。⑤第五圈层是远郊小

城镇。农田、山林,是南京地区生态平衡的重要基础。远郊小城镇包括:湖熟、横溪、冶山、竹镇、桥林等,是农工商综合发展的基地。这种布局被概括为"市-郊-城-乡-镇"的组合形式。

市区的功能布局工业、仓库用地布局:将污染严重和威胁交通、安全的工厂和仓库,逐步扩散到卫星城或相对集中于门类相近的工业、仓库地带,便于处治管理。运输量大的中转、外贸、储备及危险品仓库,则结合现状在建成区外独立布置。城墙外围工业区根据现状作适当分工配套。

规划市区内以鼓楼--新街口为轴心,约2公里半径的椭园地带为核心区,范围东到龙蟠路,西到虎踞路,南到内桥,北到新模范马路,主要由党、政、军领导机关、重点大专科研单位、大型商业设施和质量较高的居住区组成。核心区外围3至4公里半径的环带地区,主要是机械加工、仪表、轻纺工业及相应的住宅区。它的外侧,南北是铁路、仓库和江、河、港口,作为客货运输集散地,是市区对外交通枢纽。市区东部为风景游览区,西侧是沿江沿河主要蔬菜副食品基地之一。

图4 南京地区圈层式城镇群体规划布局图(1981-2000)

图5 南京市区总体规划图(三稿)(1981-2000)

城市规模:人口规模确定的条件是自然增长率,并与城市可能提供的生产、生活用地等条件相适应。预计自然增长率1985年降到5?,2000年达到0?,市区人口1985年为136万人,2000年为142万人。规划将市区人口规模控制在120万人左右,需自1985年起,逐步向主城外有发展可能的沿江三个工业城镇(大厂区、西善桥-板桥与

栖霞-龙潭)、三个县城(六城镇、东山镇和珠江镇)以及两浦地区疏散22万人。国务院批复时,关于市区人口规模要求控制在150万人以内。

用地规模:1978年南京建成区面积116.18平方公里,人口113.76万人,平均每人用地达102平方米,在全国城市中位居前列。考虑到南京地理地貌特点,规划市区控制在122平方公里左右。规划市区用地范围东北到笆斗山,东近马群,西南至安德门,西至茶亭,北达长江。规划认为从自然地理条件、资源条件、生态平衡和土地潜力来看南京市区的用地,已经步入山穷水尽的境地。因而,市区用地尽可能控制在122平方公里左右的用地范围为宜。

对外交通规划:利用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是沪宁、津浦、宁芜三条铁路交会点的优势,规划把南京建设成为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七线汇集的铁路枢纽,形成"南三条,北四条,当中轮渡加大桥"的南京铁路枢纽布局。实行深水深用,浅水浅用,长航短航分工配合。建成长江主要港区九处,江河联运港区4处,内河港区7处,发展江海、江河、水陆联运的"百里港区"。在104、205和312三条国道的基础上,新辟六(合)扬(州)市际公路,改建、新建一批公路,利用南京"明外郭土城头遗址"改造为江南各卫星城镇和小城镇的主要联系公路。另外,结合鲁宁输油管道穿江工程,规划在龙潭附近三江口设过江汽车隧道,在板桥与桥林江面设汽车过江轮渡线,使大江南北的公路联系有天上(长江大桥)、水面(轮渡)和地下(过江隧道)三个方式,适应战备需要。在湖熟安排现代化国际机场,将原大校场机场作为国内航线用,在江北老山205国道附近予留军用大型备用机场位置。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以长江大桥南岸引桥和从长江大桥落地桥(回龙桥)平台附近引出高架快速道路等措施,设置疏解过境和入城交通的线路。以南北向干道三条,东西向干道八条构成市区"经三纬八"的主要干道网。在"经三纬八"主干道大约2公里间距之间,分别设置若干次干道,共同组成市区道路系统骨架。同时,要打通城北、城南各三个出口,改善这六处的通过能力,使之能与"经三纬八"配套。

主要建设用地规划:工业根据当时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对工业设置提出以下基本要求:(1)工业发展方向从严控制。新建和较大扩建的项目,原则上应安排到卫星城镇。(2)市区内"三废"污染严重、布局分散经济效益差的工厂,通过关、停、并、转,逐步迁并到有关大型厂矿企业用地中去,或集中迁至郊区工业区形成专业生产中心(如电镀、铸造、锻压等)。(3)市区内用地规模小、干扰少的工厂,可通过组织工业街坊的办法解决。(4)卫星城镇的发展,取决于大、中型工业的布点。要做好新工业区的城市规划,重视轻、重工业和男、女职工的比例关系,统一安排生产性建设和住宅、市政公用等生活性服务设施。

生活居住规划要求老城区以改造为主,新市区配套为主(新市区指九个城门外,新辟的城市用地)。住宅建设坚持成街成坊分片配套建设,改造一片,建设一片,完成一片;反对见缝插针、侵占绿地、庭园、操场或滨河空地。规划远景人均居住面积在1978年5.03平方米的基础上提高到10平方米,近期力争达到6平方米。人均居住用地保持在18平方米的水平,平均住宅层数为五层,沿干道以六层及六层以上为主,严格控制建设四层以下住宅。规划要求新市区的居住用地按独立居住小区进行规划设计,旧城区以居住街坊形式为主。规划生活居住用地53.86平方公里,占市区规划总用地的44%,人均生活居住用地44.8平方米。

公共建筑公共建筑要有计划地调整布局,按市、区和居住区三级分别设置。规划公共建筑用地指标达到人均8平方米。(1)卫生医疗事业--市区医院病床规划由4.82床/千人提高到16床/千人。近期在原有医院基础上扩建,远景在光华门、五贵里、太平门外、太平村、孝陵卫等设置居住区级医院。(2)中、小学教育--重点解决学校和幼儿园的用地不足问题和提高校舍用房质量,使中、小学用地标准分别达到12平方米/生和9平方米/生。(3)文化--文化娱乐、体育系统要解决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增设歌剧院、音乐厅、儿童剧院、科技会堂和杂技场等使千人指标达到60-80座。(4)商业服务系统--市区按市级、区级和居住区三级标准设置。市级中心集中在新街口-鼓楼一带。恢复夫子庙、新建迈皋桥为次中心。区级中心共设大行宫-杨公井、三山街、雨花路、水西门-莫愁路、山西路、下关车站-热河路、光华门和珠江路八处,每处服务居民10万左右,服务半径不超过2公里。居住区级中心每处服务居民3-4万左右,服务半径不超过1公里,共计有26处。

绿化系统 1978年市区平均每人有公共绿地8.13平方米,但是分布不均衡。规划要求:(1)充实提高公园园林艺术水平。(2)结合江、河、湖、山、城、路网形成绿化系统。(3)合理分配绿化比例,达到绿地接近群众的要求。

(4)整理发掘名胜古迹和风景资源,充实游览内容,提高风景旅游层次。(5)市区内的山头应开放恢复为城市公共绿地。城墙与护城河之间划为文物环境保护区,只能绿化,不能安排生产、生活建筑。(6)沿城墙和河道两侧作为绿化用地,每边应严格控制不得少于15米。(7)促使各大单位内大搞绿化,增加专用绿地总面积。按照城市园林化的要求,以中山陵、玄武湖、雨花台、清凉山、燕子矶等块状绿地或名胜为基点,通过带形绿地分别组成城东、城西、城南以及城北四大绿化片。人均占有绿地总面积可达24.2平方米。

3、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

编制背景和过程:

1983年国务院批准的总体规划,对南京市的各项建设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规划的近期目标基本实现。为了不

断深化总体规划的内容和深度,使之能更加符合南京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规划部门开展了深入地研究,完成《南京外围城镇的建设发展对市区性质、规模的影响》、《南京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体系布局的研究》、《南京沿江地区规划研究》、《南京城市交通综合规划》、《南京对外交通规划调整》、《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南京外环公路可行性研究》、《南京工业布局调整规划》、《新街口-鼓楼市中心规划》、《南京主城分区规划》等课题研究及重点地段(夫子庙、鼓楼广场、新街口、下关沿江、火车站等地段)的城市设计等工作。专题规划和研究为总体规划修编积累了新的规划内容提供了理论基础。

1989年成立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的工作班子,经过一年的调查研究,编写了"南京总体规划修编"的工作计划,王荣炳市长改为"工作方案"。1990年6月23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批转同意市规划局《关于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的工作方案》,总体规划的修订工作正式开始。1990年底完成了《南京市城市规划纲要(送审稿)》。1991年,规划编制单位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修订初稿。1991年4月1日,南京规划建设委员召开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南京市城市规划纲要》。对城市性质、城市布局和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古都风貌保护、城市交通、环境质量等内容提出了审议意见。1992年12月1日至4日,市政府召开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专家咨询论证会,通过对总体规划方案的论证。1993年1月16日经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审议通过。同年4到6月,在省美术馆公开展览,以广泛征求市民和各方面的意见。据此修改完善后,于4月上旬上报省政府。1993年10月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以苏政发[1993]126号文向国务院作了《关于报请审批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12月中旬市规划局向建设部作了专门汇报。1995年1月26日,国务院以国函[1995]8号文批复(见附件)。原则同意《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并明确规定了南京的城市性质、发展规模。强调要切实加强对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要求把南京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融古都风貌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江滨城市,为南京的建设明确了发展方向。这项总体规划成果获建设部和江苏省优秀规划设计1995年度一等奖、国家工程设计1996年度铜奖。

主要内容:

这次总体规划内容包括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市域城镇体系和人口规模、南京都市圈、主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环境保护、交通、长江岸线利用、市政公用设施、城市防洪、近期建设、城市规划的实施。规划修订的重点内容是:优化市域城镇格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优化都市圈布局,合理分布产业和人口;优化主城用地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古都特色;优化城市基础设施,提高整体服务水平。规划的地域范围分为三个层次:城市规划区--都市圈--主城。南京城市规划区,即市域范围,总面积6,516平方公里。南京都市圈是城市规划区内以长江为依托,以主城为核心,以主城及外围城镇共同组成的高度城市化地区,总面积约2,753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42%。主城是指长江以南、绕城公路以内的地域,面积约243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3.7%。

以主城为核心的南京都市圈是总体规划修订的重点地域。

规划期限为20年,即1991-2010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至2000年,远景展望到下世纪中叶。规划成果包括总体规划文本、说明书、专项规划说明22件、图件30张。

城市发展目标:近期目标:国民生产总值翻三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本世纪末,城市综合实力水平居国内同类城市领先地位。市域、都市圈城市化水平分别达到60%和75%左右。

远期目标:进一步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使南京在2010年前后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同类城市水平,成为我国高度现代化的重要科技、教育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重要的外贸口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金融、贸易、信息中心。市域、都市圈城市化水平分别达到70%和80%左右。

远景目标: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长远奋斗目标,促进和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下世纪中叶跻身世界发达城市行列。把南京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融古都风貌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的江滨城市。

城市性质:国务院批复的南京城市性质为: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

南京的城市性质主要依据其在全国、长江流域及江苏省所承担的主要功能加以确定。南京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及科研、文化、教育基地,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人民政府在1993年10月9日上报国务院的《关于报请审批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中的提法是:"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中心城市"。

城市布局: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提出市域城镇发展和布局的总方针是:以长江为主轴,以主城为核心的都市圈为主要发展空间,多元一体,带动长江南北,逐步实现市域的城镇化。

城镇发展布局的总体设想是以长江两岸沿江束状交通走廊作为市域城镇的主发展轴,以沿宁溧公路、机场专用路为市域城镇的次发展轴,形成"干"字型城镇带。位于主发展轴上的主要城镇有;长江南岸--主城、板桥、西善桥、东山、沧波门、仙鹤门-西岗、尧化门--栖霞、龙潭等;长江北岸-珠江、浦口、大厂、六城、瓜埠等。位于次发展轴上的主要城镇有东山、秣陵、禄口、在城、淳溪等中小城镇。

图6 南京市域城镇布局规划图

都市圈都市圈包括完整的长江南京段,北岸88公里,南岸98公里,主城和沿江重要的外围城镇;以"山、水、城、林"为主体构成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和风景旅游区;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而需要宏观控制的绿色空间;沿江和跨江的陆上交通干线、航空港、大型交通枢纽及主要基础设施用地。

都市圈城镇布局结构是:以长江为主轴,东进南延,南北响应;以主城为核心,结构多元,间隔分布。最终形成现代化大都市的空间格局。

都市圈产业布局的总思路是:主城以内涵发展为主,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强化金融、贸易、信息中心职能;外围城镇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发挥沿江城镇区位、交通、水资源和现有工业基础的综合优势,发展基础工业、港口工业,加快形成沿江工业走廊,加速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都市圈的城镇根据各自的职能分工,共同发挥中心城市的整体功能。主要城镇由作为核心的主城和仙鹤门-西岗、浦口、板桥、西善桥、东山、沧波门、尧化门-栖霞、龙潭、大厂、珠江、六城、瓜埠等12个外围城镇组成。

城市建设的重点将有计划地逐步向外围城镇转移:(1)仙鹤门-西岗作为南京的新市区,要逐步形成国际化大都市的又一核心; (2)浦口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水陆交通枢纽,作为都市圈的江北中心;(3)板桥是以钢铁冶炼、机械加工为主的工业城镇,是南京向皖南辐射的门户;(5)东山是江宁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南京都市圈南部的吸引中心;(6)沧波门是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区;(7)尧化门-栖霞是重要的外贸港口、铁路交通枢纽、石油化工基地和著名风景名胜区;(8)龙潭是重要的深水外贸港口,是以建材、电力、石化为主的港口工业城镇;(9)珠江是江浦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科学城、南京通向皖北的门户;(10)大厂是以化工、电力为主的工业城镇;

(11)六城是六合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南京通往苏北的门户;(12)瓜埠将发挥港口和区位优势,形成有一定规模的加工和精细化工工业区。

都市圈内,重点发展江宁、淳化、凤凰山、汤山、方山、铜井、桥林、永宁、汤泉、乌江、东沟、横梁等建制镇。为保证未来南京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都市圈内要以城镇之间的山林、水体、基本农田、人工防护林作为主骨架,城镇内部的绿地系统作为次骨架,沿主城对外放射的交通走廊和河道的绿化带作为连接体,共同构成生态防护网。

图7 南京都市圈总体规划图

主城主城是都市圈的核心,以金融、贸易、科技、信息、综合管理、服务职能为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点改善道路交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质量,保护古都特色;完善城市防灾体系,保障城市安全。主城布局以河流、铁路、城墙等为自然边界,分为5个片区:以第三产业用地为主的中片,以河西生活居住区为主体的西片,以中央门外工业区为主体的北片,以钟山风景区为主体的东片,以纪念风景区、对外交通设施为主体的南片。

城市规模:总体规划范围分为三个层次:城市规划区(市域)-都市圈-主城。

南京城市规划区的总面积为6516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2000年为600万左右,2010年680万左右;其中城镇人口2000年为340-360万,2010年为460-480万。

图8 南京主城总体规划图

南京市都市圈的总面积约2753平方公里,都市圈总人口2000年为430万左右,2010年为500万左右;其中,城镇人口2000年为310-320万,2010年为390-400万。其中:主城人口2000年200万左右,2010年210万左右;外围城镇2000年110-120万,2010年160-170万,建制镇2000年10万左右,2010年30万左右。都市圈外的在

城、淳溪城镇人口2000年合计10万左右,2010年合计20万左右;其它建制镇城镇总人口2000年20万左右,2010年40万左右。

主城土地利用:优化主城用地结构,严格控制主城用地发展规模,总用地控制在绕城公路以内(约243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约195平方公里。

居住用地居住用地从现有的33平方公里增加到约39.5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20%左右,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保持在19平方米左右。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提高居住水平和设施配套水平,实现每户有一套住宅。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12平方米。

公共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增加约10平方公里左右。以增强南京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功能为目标,加快主城公共设施的建设,形成由市中心区、1个副中心、7个地区中心及若干个居住区中心组成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其中市中心用地20.5平方公里,范围东至龙盘路,西至虎踞路,北至新模范马路,南至建康路-升州路。1个副中心是指茶亭副中心。7个地区中心是指:中片-热河、中央门;西片-中保、沙洲;东片-孝陵卫;北片-迈皋桥;南片-光华门。在新街口附近地区培育、开辟具有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商业、文化和商务办公等多种服务功能的中心商务区。按照大市场、大流通的要求,在中央门、赛虹桥附近建设具有全国性影响,体现中心城市功能的区域性市场;在丁家庄、热河南路、小行、铁心桥、卡子门、马群等地建设若干专业市场,使南京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生产资料交易中心之一。

工业用地主城工业用地略有压缩,工业用地31.4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设总用地16%,人均工业用地15平方米。主城内一般不再新增工业用地,保留的工业以内涵发展为主。工业用地的调整以搬迁、转化和改造为主。旧城(包括下关地区)内各级公共活动中心、历史文化保护地段内的工厂要加快搬迁、转变用地性质。主城内的三个主要工业区为:燕子矶精细化工工业区、中央门机械、电子、光学仪器工业区及城东电子工业区。

绿化用地主城内绿化用地规划面积有极大增加,绿化用地46.7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设总用地24%左右,人均绿地达22平方米。主城以园林化城市为目标,建设高水平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并与主城外围都市圈生态防护网主骨架联为一体,形成内外交融的绿化空间。规划提出要充分依托主城内的6个环境风貌保护区,增加方便居民使用的公共绿地。将明城墙风光带内的工业用地均转化为绿地。主城公共绿地指标力争达到14.3平方米/人,生产绿地达到2万平方米/平方公里的标准。结合绕城公路、机场、工业区、水源保护区等,建设一批防护绿地。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充分发挥南京气度恢弘的山、水、城、林交融一体的城市特色,从整体上综合考虑保护环境风貌、城市格局、文物古迹、建筑风格和发掘历史内涵五个方面,建立完整的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划定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避免城市建设活动对历史文化遗迹的破坏。结合各个地段建筑风格、古街巷格局的保护和对历史文化的再现与创新,全面加强12片重要历史文物保护地段的保护工作。要保护中华路、御道街、中山路三条历代都城遗存的中轴线。保护明代四重城郭。继续保留民国时期形成的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的以浓郁的绿化相间隔的三块板式道路形式和若干有代表性的环形广场。规划还提出要做好门东、门西、大百花巷、金沙井、南捕厅等5片传统民居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对外交通规划规划南京对外交通发展的总目标是:以国家及区域交通构架为依据,以加快建设沿江和跨江通道为重点,逐步完善交通网络和客货站场,建立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促进南京及更广大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南京铁路建成"七线汇集"枢纽,建设京沪高速客运专线南京段、长江铁路二桥。建设永宁编组站和沧波门编组站,新增安德门和丁家庄货场,新建南京南站。将经过南京的104、205、312和328四条国道建成一级以上公路,新建沪宁、宁合、宁芜和宁杭高速公路。将宁杭、宁丹(小丹阳)、宁乌(江)等十二条省道逐步建成二级以上的公路,形成南京与省内外其它城市和地区之间的重要通道。解决过江交通通道,规划大胜关、长江大桥、八卦洲、石埠桥、三江口5个架空或水下过江走廊。发展江海、江河、水陆联运,完善改造长江沿岸老港区,建成下关新客站;发展建设新港区,新建板桥公用码头、新生圩汽车滚装中转泊位、龙潭江海联运深水港等。建设禄口机场,作为我国东部重要的干线机场和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的备降机场,并逐步建成为现代化国际机场;预留六合城西机场场址。在现有鲁宁输油管道的基础上,新建由沿海地区至南京的输油管道,预留过江管位,以便向南京炼油厂和龙潭石化工业基地输送原油。

市域内的交通要与城镇布局相适应,强化都市圈内城镇之间的联系,并与对外交通及各城镇的内部交通相衔接。以公路环形放射网为主骨架,以其它地方公路为补充,联系市域各城镇。建设八卦洲、大胜关长江公路桥,连通江南、江北的绕城线,形成跨江公路环线。

城市道路网规划主城道路网由快速道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组成。快速道路网由外环线、内环线及放射性快速道路组成。快速道路采取高架与地面相结合,交叉口全部采用立交形式。形成主城"经五纬八"的主干道系统,主干道的平均间距为2公里。进一步加强次干道和支路的网络建设,使主次干道的平均间距为1公里。规划建设4

条城市地铁(快速轨道交通):地铁1号线由小行至燕子矶,全长21.9公里,并与市郊铁路相衔接;地铁2号线由东山经光华门、下关至浦口;地铁3号线由上新河经新街口、中山门至仙鹤门;地铁4号线纵贯河西地区至下关,沿建宁路、宁镇公路至仙鹤门。

长江岸线综合利用规划稳定长江南京段河势,建设七坝、大胜关--梅子洲头等11处护岸工程。按照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原则进行港口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宜港岸线,提倡货主码头社会化。八卦洲长江大桥下游以万吨级以上泊位为主,陆域纵深500-800米,新建深水港区陆域纵深控制1000米;长江大桥上游以5000吨级泊位为主,陆域纵深300-500米。

划定江宁子汇洲、夹江、上元门、燕子矶等9个饮用水源保护区,严格执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的有关规定,确保水源安全。规划利用水源保护区、过江通道和其它不宜建港岸线,开辟滨江绿带。

4、近期建设规划(1999-2001年)

编制背景:

南京市规划局基于对多年城市规划工作实践的总结思考,认识到城市规划要改变"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局面,必须将城市长远发展的美好蓝图演绎为近期可操作实施的建设规划,并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才能得以体现。为此,在该市的"三年面貌大变"城市建设计划迈入"决战年"之际,1998年,市规划部门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和政府发展目标,将近期建设规划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项规划,编制了1999至2001年的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切实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将城市总体规划的长远目标蓝图转变为滚动实施的工作过程。根据近期建设规划的重点内容,规划部门成立了交通、市政公用、环境、住宅、公共设施等专项规划小组,在充分吸收了各专业主管部门和各区县的发展构想和以往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有关的专项规划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综合性的规划意见。为南京市政府第二个三年城市建设思路的确立和1999年建设项目的具体安排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规划的期限为1999至2001年,内容包括近期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对外交通、城市道路、市政公用、城市环境、居民住宅和公共设施建设以及1999年主要建设项目。

规划的指导思想是:

坚持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近期建设和长远规划相结合。强调整体的推进及质量的提高。在搞好以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突出环境建设,改善生活居住质量,树立一流省会城市的形象,为下世纪的更大发展创造条件。

城镇和产业发展布局主城建设将继续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环境建设力度。建设的重点继续向外围地区转移。采取集中成片的综合开发方式,在河西、城南、城东等地建设若干大型现代化生活园区,展现南京城市新区的新面貌。适当控制旧城改造规模。旧城改造以用地结构的调整为主,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加快以县城、开发区和沿江工业城镇为基地的外围城镇建设,推动"城市现代化、乡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使郊县城市化水平再提高5-6个百分点。

适度控制新街口、夫子庙地区商贸设施建设的总体规模,改善环境和交通条件,提升南京商业中心形象。完善山西路──湖南路商业中心;提高中央门地区商业中心的档次;重点培育河西、泰山新村商业中心。在交通区位好的城郊结合部培育有特色的大型商品批发市场。后三年的重大工业项目主要布局在浦口、新港、江宁三大开发区内。主城内新增工业用地集中安排在河西沙洲、上新河和石门坎等地的工业小区。新建的乡镇工业要在规划的乡镇工业小区集中安排。

对外交通设施建设以国家及省域大交通格局为构架,抓好公路和机场建设,加大港口和铁路建设及客运站场的力度,发挥南京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提高中心城市地位。建成长江公路二桥,开展长江公路三桥的前期工作,改善南京的过江交通格局。建设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约100公里,实现高等级公路通达每个县。建设二级和三级公路共300公里,基本做到等级公路通达每个乡、镇,油路通达每个行政村。继续拓宽宁六公路(高新区至葛塘)和312国道(浦口至珠江镇段和宁栖公路至绕城公路段),拓宽改造宁丹公路、老宁杭公路等一批城市出入口公路。新建小红山、中山门外、浦口公路客运站,扩建中华门公路客运站。建成王家湾货运东站、丁家庄货运站。建成龙潭一期工程3个万吨以上和2个千吨以上泊位。建成新生圩的万吨和千吨级商品汽车滚装泊位。建成南京港新客站工程。继续建设禄口国际机场,达到比较完备的国际机场服务水准。配合国家进行京沪高速铁路(沪宁段)的有关建设。开工建设宁西铁路南京段。完成铁路南京车站扩建和车站地区的综合改造。

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三年建设100公里城市道路,打通快速外环,建设城东和城西的快速通道;基本建成"经五纬八"主干道网架;新建一批次干道;改造一批交叉口。新增城市道路面积300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由1998年的7.6平方米增加到9平方米。建设城东干道的高架路(小营─双桥门)和城西干道的汉中门、水西门跨线桥两条纵向快速通道。城市干道网拓宽改造贯通性的东西向主干道,以改善城区的东西向交通条件。开工建设地铁1号线,

使南京的客运交通进入到快速、大运量、立体化发展的阶段。

图9 城市道路交通(1999-2001)

住宅建设三年住宅建设总量将在900万平方米左右,到2001年,南京主城人均居住面积可望从8.9平方米增加到10.5平方米,住房成套率从76%上升到85%。坚持以新区开发为主,适当兼顾旧城的方针。坚持集中、规模开发的方针,严禁零星建设。基本改变住宅建设分散无序的现状,新开工住宅项目尽量按居住区、居住小区规模集中拨地,推动形成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精品小区。三年内规划安排居住建设用地7.10平方公里,在新区安排约6.20平方公里,占87%;在旧城安排约90万平方米,占13%(主要分布在现状棚户居民区)。近期重点建设的长巷新区、宁南新区、兴隆新区、中保新区和黑墨营等五大片新区和马群地区、杨庄、四方村小区、洪家园小区、普德小区、燕江小区、门东门西地区、安品街地区、八宝东街地区和姜家园等十小片小区。配合居住区建设,提高停车设施标准,增加社区服务设施和休闲设施。严格按居住区人均公共绿地2平方米配套建设,保证每个建成的居住区都拥有一块集中成片的公共绿地。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抓住城市道路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大管线建设力度;配合新区开发,重视新区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使市政公用设施基本进入适度超前建设、良性循环发展、从容运行保障的轨道,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供电:全面完成"金龙计划"。基本实现南京电网不限电、不拉路、不停电。建成下关电厂,扩建完成东善桥500KV 变电站2号输变电工程;争取开工建设金陵电厂和龙潭500KV输变电工程。新建下关、中央门、晓庄等10个220KV 输变电工程;扩建殷巷、钟山等5个220KV输变电工程;建成长江二桥220KV电缆通道工程,构成城区220KV双环网格局。基本完成全市中低压配电网和居民楼用户线的改造,切实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

电信:以"三楼四网"为建设重点,建成一个规模容量、技术层次和服务水平继续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的信息基础通信网络,推进南京的信息化进程。局用交换机总容量从140万门发展到250万门( 其中移动交换机容量70万门),城区电话普及率达50部/百人以上。建成第二长途通信枢纽楼、江北电信枢纽楼和鼓楼多媒体中心大楼,为江苏省、南京市与全国、全世界之间通讯联系提供先进的传输手段。加速进行公共信息传输网、用户光纤接入网、公众多媒体数字网和移动通讯网的建设,实现数据节点到乡、镇,通信线路到每个小区、每座大楼,提高南京的信息化水平。

供水:完成城北水厂一期工程25万吨制水能力,开工建设城南水厂20万吨扩建工程,使主城供水能力由150万吨/日提高到205万吨/日。新建和扩建光华门外、中山门外和五棵松等增压站,敷设100公里输水管道,提高供水能力,消除主城区低压供水片。

供气:建成容积50万立方米的轻油制气厂和配套的城西储气柜;建设一批配套的中压管;新增15万管道煤气用户和3万管道液化气用户。

防洪排涝:全面建成长江南京段防洪堤达标工程、城区外秦淮河和外金川河防洪堤达标工程。完成内秦淮河、

开展内金川河及部分护城河段清淤护砌工程。建设河西的中保、大陡门(或小陡门)和里圩等排涝泵站。改造总长约20公里的排水管道,基本完成城区淹水片整治改造。

环境建设以绿地广场建设和水环境治理为重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保持"国家园林城市"的称号。绿地广场建设,充分发挥山、水、城、林交融一体的特色,宏扬著名古都的历史文化,以滨江风光带和明城墙风光带建设为重点。提高城市绿地总量,提高居住区的绿地水平,尤其要提高新区的绿地建设标准。三年内,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50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

景区建设:建设栖霞山风景区、幕府山-燕子矶风景区和狮子山风景区3个滨江风景区。建设河西中保滨江绿地示范段。建设二桥桥头公园、太平山公园和宝船厂遗址公园3个公园。明城墙风光带:建成阅江楼,建设狮子山公园,初步形成狮子山景区。建设石头城-清凉门景区。完善月牙湖景区。建设中山陵竹海公园、玄武湖菱洲的主景区、雨花台南大门景区、红山森林动物园二期工程、南湖公园五个公园;汉府广场、水西门广场、正洪街广场、朝天宫广场4个广场。配合长江二桥及连接线的建设,绕城公路两侧建设景观绿带各100米。

环境保护:实现地面水质全面达江苏省规定标准,大气环境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14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江苏省规定的范围之内,工业企业全面实现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使南京市的总体环境质量比前三年有明显改善。主城建成区噪声达标率上升到60%以上。建设天井洼垃圾处理场和两座建筑垃圾弃置场。完成水阁、轿子山垃圾场污水达标排放工程,基本解决城市生活和建筑垃圾出路。

公共设施建设抓住中国第六届艺术节在南京召开的机遇,配合省里做好一批大型文化设施的建设。建设省国际展览中心、江苏图书馆新馆、省彩电中心二期工程、省近代史博物馆、南京文化艺术中心、朝天宫六朝艺术博物馆、南京市广播电视大厦和南京市广播中心大厦。新建江宁足球训练基地。完善五棵松射击基地。在河西新区新建两所医院。

三、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介绍

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十朝都城,给南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和众多的古迹。但是,由于千百年来自然和人为的破坏,现代化建设与古都保护的矛盾日臻突出。

1982年2月18日国务院以(国发[1982]26号)文公布了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24个),南京位于其中。1983年底国务院在对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明确地将“著名古都”定为南京的城市性质之一。并强调:“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的建设和改造,一定要保护好文物古迹和城市特有风貌。对革命历史文物、古建筑及重要的古建筑遗址,要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对其周围地区建筑高度的体量要有所限制,建筑风格要与文物古迹相协调。对城市风貌的保护要抓住重点,突出特色。钟山、玄武湖及其毗邻的地区集中表现了南京山、水、城的特色,要扎实保护好。”南京市规划局、规划院自1983年开始,会同市文化局、文管会、园林局、房地局,在现状调查、分析特色的基础上,先后开展了二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重要历史地段的保护规划和近现代建筑保护规划等工作。

图10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图(1984年)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1984年编制的《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984年,规划部门按照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的要求,编制了《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方案》。

规划总的设想是:从进一步发挥南京的山、水、城、林交融一体、气度恢弘的特色出发,综合考虑城市的环境风貌、城市格局、建筑风格和文物古迹四个方面,划出市内五片、外围四片自然风景和文物古迹比较集中的重点保护区,以及一批分散的重点建筑群的保护范围。同时,以明朝城垣、历代城濠、丘岗山系和现代林荫大道为骨干,形成保护性的绿化网络,连接各个片区和建筑群,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保护体系。

规划确定市区内钟山风景区、石城风景区、大江风貌区、雨花台纪念风景区、秦淮风光带五片为重点保护区。其中秦淮风光带的保护范围界定为沿河两侧街巷以外各30米的地带。规定在今后的改造中,要尽可能保持整个风光带(包括门东、门西城区)的古街巷格局,并以乌衣巷、琵琶巷、殷高巷、鸣羊街、高岗里为重点保护范围。栖霞风景区、牛首祖堂风景区、汤山温泉、阳山碑材疗养游览区、江浦老山森林风景区为市区外围的四片重点保护区。

市区内划定朝天宫、天王府、瞻园、梅园新村、渡江纪念碑、明故宫遗址、鼓楼、五台山体育馆、江东门南京惨案万人坑纪念地、长江大桥、民国时期有代表性的公共建筑、民国时期有代表性的新住宅区等12片处为重点保护的文物与重要的建筑群。

市区内的保护网络则包括城墙、河道水系、道路街巷格局。规划要求城墙两侧,特别是城、河之间,全部辟为环城绿带。城墙已经拆除了的地段土坡上也应植树绿化。城墙内侧15米以内、外侧与护城河之间均为保护范围,要逐步拆除与景观无关的建筑。规划从控制市区规模、规定保护范围、整顿与清理、恢复利用与开发、继承和发展、加强宣传与立法六个方面提出保护规划措施。规划要求文物古迹、古建筑、古树名木和风景区都要划定保护范围。

2、1992年编制的《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991年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修订工作的同时,在继承、发扬1984年编制的名城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对原规划进行了完善和充实,从名城风貌、古都格局、文物古迹、建筑风格的保护及历史文化的再现和创新五个方面提出了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对于名城风貌的保护,规划在明都城内原“五片”的基础上,增加了明城垣保护带。要求对明城垣的保护采取“全面保护、整治环境、逐步修复、开发利用”的保护措施,建立城、河、林、路四位一体的概念,对城墙进行抢救性维修,清理城墙两侧的违章建筑,修建环城路,整治护城河网,在护城河两侧种植环城林带,充分展示南京山水城林交融的城市风貌。近期重点维修中华门至东水关、中山门至神策门、狮子山至定淮门三段城墙,远期整修清凉山段,凤台路至西干长巷段城墙。在原明都城外“四片”的基础上增加金牛山金牛水库风景区、无想寺风景区、固城湖风景区三片,形成明都城外的七片重点保护区。规划对钟山风景区等七片风景区分别划定了绝对保护区和环境控制区。在老山森林风景区规划中提出了依托浦口、汤泉两镇,规划建设“南京长江旅游开发区”。

古都格局的保护中分别对城市的三条中轴线、明代四重城郭、道路街巷格局、河道水系提出了保护要求。文物古迹的保护则按三种方式划定文物古迹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对分散分布的单个文物古迹,分别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文物古迹集中分布的重要区域,或具有独特风貌的历史地段,划为“历史文化保护地段”,对区内的各文物古迹分别划出保护范围,明故宫地区、朝天宫地区、夫子庙地区、天王府梅园新村、传统民居保护区(五片)、中山东路近代建筑群、“公馆区”、杨柳村古建筑群等八片;对重要的遗址、墓葬划定地下遗存控制区,区内凡有建筑工程,必须先行文物勘探,保护地下文物,并为考古发掘提供依据。建筑风格的保护分别对传统民居、近代建筑、民国时期有代表性的新住宅区提出保护要求。对于传统民居,规划提出有重点地分片保护的原则,在立足现状与可能的基础上,划出门东片、门西片、大百花巷、金沙井、南捕厅五片重点保护区。近代建筑包括民国时期有代表性的公共建筑和民国时期有代表性的新住宅区(公馆区)两部分,规划分别提出保护要求。从逸仙桥至中山门,沿中山东路两侧各100米范围,作为近代建筑环境协调区。

历史文化的再现和创新则通过利用历史建筑改变功能建立古代历史博物馆、近代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历史名人纪念馆、民俗风情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科技博物馆七大博物馆系列和城市雕塑系列来予以实现。提出重视旧城内的历史文化积累,体现隐形文化的内涵,在旧城改造中创造出富有特色的新景观。

古城南京的城市演变与现代规划

古城南京的城市演变与现代规划 陈静学号:514113001875 摘要:南京古城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代都城尤其是江南都城的杰作。本文主要介绍南京的历史演变和现代城市规划格局,并提出一些南京城市规划的建议。 1 南京概况 南京市简称宁,位于长江下游沿岸,北连江淮平原,东接长江三角洲,处于长江下游中心,是距中原和华北最近的江南中心城市。南京的地理坐标范围在北纬31°14′至32°37′、东经118°22′至119°14′之间,南北最大直线距离140余公里,东西最大直线距离80公里。全市总面积约6587.02平方公里。南京位于江苏省西南部,东邻省内的扬州市、常州市、镇江市3市,南、西、北三面分别与安徽省宣城市、马鞍山市和滁州市相邻,市界总长约730公里,见图1。 图1.南京地理位置 南京历史源远流长,原始村落在6000年前就逐步形成。纵观这6000年,首先是自然山水提供了优越的发展条件,“龙盘虎踞”几乎专门用来描述南京的山川形势,成了南京的代名词,而且确也当之无愧。南京的地理位置,在我国的东部,长江下游,地跨大江南北。在历史的长河中,特别是在文化层面上,南京曾经是东西南北交融的结合点。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从来就是城市统治者意志的反映。在

古代、在都城更是如此。南京的辉煌都是在成为都城时发生的,有“十朝之都”的美誉,与长安、洛阳、燕京合称“中国四大古都”。 1.1气候条件 长江三角洲由于其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自汉以后,逐渐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南京在长江三角洲的西端,东望大海,西接荆楚,南连皖浙,北达江淮。南京属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但冬夏长而春秋短。冬季干旱寒冷,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温度为15.7℃,最高气温43℃(1934年7月13日),最低气温-16.9℃(1955年1月6日),最热月平均温度28.1℃,最冷月平均温度-2.1℃。年平均降雨117天,降雨量1106.5毫米,最大平均相对湿度81%。最大风速19.8米/秒。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09米。夏季主导风向东南、东风,冬季主导风向东北、东风。地震基本烈度7度。无霜期237天。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中旬为梅雨季节。年度最佳气节为秋季9~11月。 1.2 地形地貌 南京的山川形成了南京地域的丘陵岗地和平原洲地,成为先民生存的土壤,成为一代代风云人物施展才华的舞台,也是历来塑造南京城市特色的主要元素。南京属江苏省西南部低山、丘陵地区,长江自西南至东北流经市境中部。境内地形以低山、丘陵为骨架,组成了一个低山、丘陵、岗地和平原、洲地交错分布的地貌综合体。低山、丘陵和岗地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4.5%,植被良好。低山、丘陵之间为河谷平原或滨湖平原,土地肥沃。江北六合境内多方山丘陵,孤立散布,山体较小,脉络不清,如金牛山、方山、灵岩山、平山等。江浦境内沿长江一线,东北一西南延伸着老山山脉,山体绵延。长江以南,宁镇山脉自镇江一带逶迤而来,在市区东侧分成三支:北支龙潭山、栖霞山、幕府山、狮子山;南支汤山、青龙山、牛首山、祖堂山和云台山;南北两支分别围绕着市区北、南边缘西去,直至大江之滨。中支钟山屹立于市区东郊,其余脉从太平门附近延伸入城,自东向西有富贵山、九华山和鸡笼山,一直深入到市区中部。江宁南部苏皖交界处东西延伸着弧形的横山山脉。市境东南茅山山脉自北向南伸展,至句容、溧水两县交界处分为两支,一支向西经东芦山、双尖山,至小茅山西与横山山脉相接;另一支往南经回峰山、芳山、小游山,至高淳县南部与自南向北伸人的天目山余脉大金山相连。 境内除高淳东部和六合北部小部分地区分属西太湖水系和淮河水系外,大部分地域均属四大水系:长江水系、秦淮河水系、石臼湖一固城湖水系和滁河水系。 2 南京规划简史 2.1 东汉末建业 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孙权始自京口(今镇江)徙治秣陵。十七年(212),改秣陵为建业。这是南京大发展的起点。建安二十六年(221),其年始置丹阳郡,

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些内容

按照规划南京将形成“中心城—新城—新市镇”三级城镇体系,其中中心城由主城,东山、仙林和江北3个副城构成。新城包括龙潭新城、汤山新城、禄口新城、板桥新城、滨江新城、桥林新城、永阳新城、淳溪新城。新市镇则是指建制镇和街道所在地的集中建设地区。 都市区将形成城市中心、城市副中心、新城(地区)中心组成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其中城市中心由“新街口—河西—南站地区”共同构成,承载南京区域中心城市服务职能。三个副城的设置,规划形成江北(浦口)、东山和仙林三个城市副中心,江北将“相对独立发展”。江宁规划的城市中心是在目前的凤凰港一带。仙林新市区,目前是集中主要精力在发展大学城片区,而预留的城市中心是百水桥一带。江北新城的城市中心,则不是在珠江镇,而是位于石佛寺一带,这是江北新城的一个滨江城市中心 【南京构建城际交通圈,两小时通达长三角中心城市】南京交通将构建以“2133、3155”为畅达目标,“2133”是指长三角中心城市2小时内通达;南京都市圈1小时通达;都市区通勤交通3刻钟(45分钟)通达;主城内30分钟通达。“3155”是指城市任意一点驱车15分钟上快速路、高速公路,市域所有规划村(或集中居民点)15分钟内能通达国省干线公路网;城市居民步行5分钟内可达公交、地铁车站。【将建成16条过江通道、16条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道路上,南京将规划形成“井字三环、轴向放射、组团快联”的城市快速路系统。同时将规划有16条过江通道,建成16条城市轨道交通线。 【南京规划提升公共服务】[仙林江北江宁都有三级医院] [步行8分钟到社区中心][打造30处地区商贸中心][9大片区集中供热] 南京在文化设施上建立五级文化设施体系,及市级文化设施集聚区、市级文化设施副中心、地区(新城)级文化设施中心、社区(新市镇)级文化设施中心、基层社区(村)级文化设施中心。 教育设施上,将把幼儿园服务半径控制在250米足有,小学服务半径控制在500米左右,初中服务半径控制在1000米左右。 医疗卫生方面,将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同时在仙林和江北两个副城中心各建一所三级医院,河西将增设一所三级医院,江宁也将扩建一家三级医院。实现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覆盖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辐射的功能。在保障设施方面也将全面发展。 主城划分5大片区重点发展服务业。产业布局上,现代服务业主要在主城发展,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商贸商务、信息服务、软件研发、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 主城将形成四大服务产业聚集区,分别是老城服务业集聚区,河西服务业集聚区,南部新城服务业集聚区,北部新城服务业集聚区。 主城外结合副城和新城,以产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精细化工、钢铁、航空物流以及高新技术等产业,并规划引导形成十二个先进制造业板块。 1、南京的城市性质与定位是什么 南京的城市性质被定位为“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长三角承东启西的重要中心城市”;

南京古城城市形成与发展

南京古城城市形成与发展 蒋涵2012013157 地理科学 摘要南京古城(本文中所指南京古城以明城墙为界定要素,以护城河、秦淮河、金川河及玄武河东北岸为界,总面积49.75 平方公里的范围)地处江南,坐落于以中山陵为主峰的宁镇山脉的核心地带,属于丘陵城市。本文主要介绍了南京古城形成及未来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南京古城区域文化格局发展 一南京古城城市建设格局的发展演变及特征。 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著名古都。政区建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六世纪。春秋时开始建城,经东吴、晋、南朝、明、民国等重要发展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先后有十个朝代以南京作为国都。 1 、吴、东晋古城是南京首次成为区域政治和文化中心。 古城位于今南京城中部偏东,城周二十里一十九步,城形状为北宽南窄之倒梯形。古城设篱立栅为城围,未筑城垣。古城整体规划,大体可分为都城中部和北部的宫苑区、都城南部及苑路两侧的官署区、南城外秦淮河两岸的居民区和西城外沿江以及石头城为中心的军卫区。在外围又修筑了石头城,冶城,金城,白马城,吴王城等五个城堡作为辅助防御。 其空间格局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充分发挥作为水乡城市的航运优势,积极发展城市经济。 二,合理利用地形,加强城防,以确保国都安全。地形极为有利城防,规划充分发挥了这种地理优势,运用地形,层层设防。 三,城市总体虽然承天工、就地势,但是仍然保持严谨的整体性,结合群山起伏,江河环抱的地形,充分体现了作为都城的宏伟气质。宫廷区以中心方位及城廓环卫之势,显示其尊贵地位,同时以宫城中轴线作为全城规划结构的主轴线,遵循宫北市南的礼制规则秩序。晋及南朝时期南京虽几易其名,但都是在东吴建都基础上进行扩建整修,整体未作太大变化。 2 、明南京城南京首次成为一统中国的首都。 明南京城形状并不规整,没有遵循传统的都城方形规制,而是因天时、就地利结合地形特征,凸显南京虎踞龙蟠的特点。明代南京城规划思想明确,结构明晰,奠定了目前南京城发展的主要格局。首先表现为明晰的功能分区:城东为政治活动综合区,包括宫城,官署;城中、城南以原有前朝秦淮河一带商业为基础形成经济活动综合区;城西结合南京城的天工地势部署城防区,包括驻军卫所、教场、军事仓库等军事机构。其次表现在其多重轴线上:东区的政治轴线由于宫城位置选择的偏向性而并不成为城市的主轴线;而处于中部的商业和公共活动中心成为城市主轴线所在,这完全突破了前朝的北宫南市的宫市由一条轴线串连的传统布局。“四重城廓”亦是南京古城空间格局的主要特征:内为宫城,外为皇城,再外为京城,再环以广阔的外廓。明南京城形成的一些规划形制成为后来明清北京城仿效的样板。 3 、民国南京城.1927 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对南京城市曾作了一些规划。 主要思想体现在以古力治、墨菲为顾问,吕彦直为助手的1929年颁布的“首都计划”中。民国南京城的规划由于其时代性、设计者的特殊性,特点表现在两

试谈南京总体城市规划

南京总体城市规划 指导思想: 1、立足宏观战略的思考; 2、体现区域发展的思路; 3、坚持空间布局规划与经济发展协同的理念; 4、表达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宗旨; 5、妥善处理好弹性和刚性的关系; 6、妥善处理好长远与近期、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规划范围和期限: 现行总体规划规划期为2010年(近期2000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现行总体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南京都市圈—主城,本次规划调整对此没有修改。市域以及主城范围也没有改变,仅对南京都市圈作局部调整:鉴于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把以南京为核心的宁镇扬地区称为“南京都市圈”,本次规划调整把现行总体规划中的“南京都市圈”改称“都市发展区”。都市发展区范围根据乡镇行政区划撤并,以乡镇为完整单位作了局部调整。 南京城市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南京市位于北纬33゜31′,东经118゜47′,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热冬冷,春秋短暂,雨量集中,历年平均气温16゜C,主导风向夏半年为西南风,冬半年为东北风。

南京地处我国东西水运大动脉长江与南北陆运大动脉京沪铁路的交汇点,素有“东南门户,南北咽喉”之称。南京境内绵亘着宁镇山脉西段,城东钟山若长龙蟠绕,城西石头山似猛虎雄据,故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说。万里长江自西向南滚滚而来,折向东去;秦淮、金川两河蜿蜒城中;玄武、莫愁两湖依偎东西山水之间,气势雄浑而景色秀美。 二、城市性质 南京是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 南京为我国六大古都之一,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规划和建设要继承古都历史精华,创造融古都风貌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城市特色。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也是该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要保证省级管理职能的顺利行使,并形成省内最发达的金融、贸易、信息中心和科教文化对外交往中心。 南京作为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和长江三角洲西部枢纽城市,要充分发挥沿江、近海的优势,增强跨省域的辐射功能和吸引力。 三、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 ?全市总人口2010年为680万左右,远景按1000万人口预留,城镇人口2010年为520万左右,远景按870万左右预留。 ?都市发展区总人口2010年为530万左右,远景按800万左右预留。都市发展区城镇人口2010年为450万左右,远景按740万左右预留。 ?主城人口2010年控制在300万以内,远景下降到260万以内。 2、用地规模 主城城市建设用地为24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2010年为81平方米,远景为93平方米。新市区、新城和重点镇人均建设用地按100平方米左右安排。 四、主城功能布局特征 主城布局以河流、铁路、城墙等为自然边界。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片区。以明城墙围合的主体中片(旧城)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强调环境品质的提升和历史文化特色的体现;东、西、南、北四片区要在继续保持原区特色的同时,加强设施配套和功能完善,形成居住就业相对平衡,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综合性片区。 西片是主城的重要新区,具有以商务、体育、文化等功能为主的新城区的中心功能;居住与新业相协调的中高档居住区的功能;以滨江风貌为特色的主城西部休闲游览功能。

城市规划思想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与羁绊—以南京市为例

城市规划思想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与羁绊 ——以南京市为例 城规一班祁建树 n151002112 【摘要】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是城市内部包括地理、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生态等诸多因素、诸多矛盾关系交互作用发展变化的外在表现。本文就南京城市空间布局与发展上若干关系问题,提出了探讨意见。 【关键词】空间布局发展;若干关系; 南京未来5年城市总体新格局:“一核两翼三极四城”:一核:主城;两翼:江北新区和东南科技创新示范带;三极:空港、海港和高铁三个枢纽经济区;四城:东山、仙林、溧水、高淳四个副城。未来5年南京的城市格局将发生重要变化,将形成“一核两翼三极四城”的城镇化格局,江北新区被定位为新南京发展的新龙头,将与“东南科技创新示范带”成为主城的腾飞之翼。 相比于当下正热的江北新区概念,东南科技创新示范带可能让人有点陌生。这是指南京市域东南方向北起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至雨花软件谷的地区,要形成以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麒麟科技创新园、仙林大学城、江宁大学城、软件谷、无线谷、液晶谷、智能电网谷、徐庄软件园、白下高新园区为骨干载体的,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的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域。 江北新区将建设江北大剧院、国际会展中心。在国家级江北新区建设方面,将建设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全面推进新区国际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以浦口、高新-大厂、雄州三大组团为中心,构建沿江城镇发展带。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合理新增学校,新建鼓楼医院江北分院、南医大第四附属医院等医院,做好过江通道免费改革后续工作,规划建设铁路南京北站。推进江北大剧院、城市规划展览馆、国际会展中心等重大公益性项目落地。 根据这一模式进一步提炼出“一疏散、三集中”(即:疏散老城人口、建设向新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大学向大学城集中)、“一城三区”(即:河西新城、仙林新市区、东山新市区、江北新市区)的城市发展战略,通过这几年贯彻实施这一模式和战略,南京扭转了以老城为中心蔓延发展格局,迈出了多心组团、拉开框架跨越式发展关键性的第一步。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一空间布局模式及其战略符合南京的实际,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应当继续坚持并进一步深化。 “一疏散”与“三集中” 在“一疏散、三集中”发展战略指导下,南京的发展空间拓展到“一城三区”,老城人口过密的状况得到初步缓解,工业、大学、建设逐步向新城、新区集中,一个“以长江为轴”,“结构多元,间隔分布,多中心,开敞式”的都市发展区格局的雏形已经显现。但是在“一疏散、三集中”推进方面仍有不尽人意之处。其一,人口疏散依托的不是就业与消费场所的发展,而是新区住宅开发,致使城市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开始是河西北部,一个睡城,人们住到河西,工作在老城,带来大量交通拥堵,接着蔓延到江宁、仙林,带来新的交通告急,改善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后来又蔓延到江北,带来大桥更大的交通流。大量的交通需求推动着交通建设,交通的改善又刺激着私家车的剧增,引发更多的远距离购房,形成新一轮循环并引发更大的交通流量。其二,在推进上过于依赖市场机制,缺乏有力的整体调控。每年的十大重点工程大部分仍集中在老城,老城的开发强度和建筑密度不降反升,新区建设点多面广、相对分散、支持力度不足,老城人口疏散相对迟缓且随开发建设速率呈波动状态。这些问题的症结说到底都离不开一个关系─即“一疏散”与“三集中”关系的准确把

南京历史沿革

?南京城市历史沿革 ? ?2006年03月21日来源: ? 根据最新考古证明,南京地区在30万年前就是人类聚居地;约在公元前6000-4000年,南京地区就出现了原始居民部落;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命范蠡筑城在今中华门外、秦淮河畔长干里,为南京建城之始,至今已有2470余年的建城史;公元前333年,战国时期楚国在清凉山西的石头山上建金陵邑,由此南京又称金陵。 ? ? ? 吴越楚地图 ? 公元229年,三国时期孙权迁都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尔后有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五个朝代连续在此建都共272年,史称“六朝”。六朝是南京古代史上一个极盛时期,到南朝梁武帝时,人口总数超过一百万,成为当时江南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朝诗人谢眺描绘南京是“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

建业城位于淮水北五里,北依鸡笼山(北极阁)和覆舟山(九华山),城周二十里十九步。中心为宫城,外为内城。城市格局为市南宫北,北面内城聚集了宫、仓城以及主要官署等,南面则分布市、手工作坊、居民闾里,为城市经济活动区。 ? ? 孙吴都建康图 ? 公元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此建立东晋王朝,都城名建康。东晋都城大体沿用东吴建业旧城,并在内城外加筑篱栅式外郭城,至成帝咸和七年(公元332年)又重新建成宫城。建康城以宫城为中心,沿南北中轴线规划布局。 宋、齐、梁、陈四朝以建康为都,对都城随时因势作了一些改造,但城市整体格局未发生显著变化。 ? 东晋建康图

?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灭陈,并下令荡平建康城邑宫室,六朝都城300年繁华化作了荒烟蔓草。 ? ? ? ? 隋将州图 ? ? 公元914年,杨吴昇州刺史徐知诰(即后来的南唐皇帝李昪)“始城昇州”,公元937年,南唐正式定都此,改称“江宁府”,南京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此后近千年里它一直是江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南唐都城摆脱了六朝建康城的框架,向南作了迁移,把秦淮河两岸经济富庶区包入城内。该城前依聚宝山(雨花台),后枕鸡笼山,东望钟山,西凭清凉山,规模宏大,周长达二十五里四十四步。城辟东门(大中桥)、南门(中华门)等。宫城位于今洪武路一带,为都城中心。南出宫门就是御街(中华路),这一南北走向线为都城之中轴线。南唐都城为后来宋元时期所沿用。 ?

南京城市规划历史变迁介绍

南京城市规划历史变迁介绍 一、南京城市规划历史介绍 南京市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江流 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辖10区5县,面积6597平方公里,人口537.44万人;其中市区面积975.82平方公里,人口265.79万人。南京位于长江下游宁镇丘陵区,东距长江出海口300公里,西达荆楚,南接皖浙,北连江淮。境 内江河纵横,低山丘陵起伏,物产丰富,景色壮丽秀美,文物古迹众多,融山、水、城、林于一体。 南京历史悠久,东郊汤山发现的猿人头骨化石,证明3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生活于此。5-6千年前出现大批 原始村落。南京以北阴阳营聚落为代表的大批古文化遗址属于这一发展阶段。南京地区在夏商二代,未见有城邑的记载。春秋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作为军事前沿,吴、越、楚三国先后建有城邑。最早有记载的城邑是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吴在今高淳县固城镇境内设濑渚邑。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范蠡筑越城于古长干里 (今中华门外雨花路西),此为南京城区筑城之始,楚灭越,在今清凉山一带(当时长江岸边)建金陵邑,以上城 邑均为军事城堡性质,当时手工业作坊、商市及居民都在城堡之外。至今南京建城历史已达2470余年。南京建都 史自东吴定都建业开始。其后,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前后十代定都南京共450年。东吴、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时期,都城规划是以“君”为本。都城形制受《周礼》影响,并融合山丘环抱,河湖萦绕散布的自然地形,表现出礼制规划与因地筑城的巧妙结合。 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在江宁府建都,突破了六朝建康以“君”为本的单一功能。都城南移,跨淮立城,包含了秦淮河两岸经济富庶的居民区、商市区,建造坚固宏伟的都城,体现了“造廓以守民”的规划思想。 明朝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式奠都南京,称京师。明南京城为四重环套配置形制。庞大的都城,充分体现了大一统王朝的气势。京城与外郭城垣形态,顺应山峦湖泊、水系等地形限制与旧城制约,是深受管子“城郭不必中规矩”务实思想的体现。宫城部分严格按礼制体系,布局规整,轴线对称。宫城轴线与旧城轴线同时并存,各有分工。 公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此时期城市建设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出于军事需要,改造加固明代城垣,加筑城外营垒。另一是建设天朝宫殿及众多的大小王府,天朝宫殿、各王府及明代建造的七彩琉璃大报恩寺塔均毁于天京陷落前后。 南荒都诚变迁示倉烂 ■■ ■ ■ ? ■ ■■II 曹 图1南京都城变迁示意图 进入近代,1858年《天津条约》南京开埠,加速了南京近代化进程。1917年,孙中山发表《建国方略》, 认为南京“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

南京市地块城市设计图则技术标准(试行)

南京市地块城市设计图则 技术标准 (试行) 南京市规划局 2013年12月

一、总则 1、为加强和规范我市地块城市设计工作,规范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的内容、形式、制图标准等要求,特制定本标准并试行。 2、本标准适用于对《南京市出让地块城市设计工作暂行规定》(宁规字〔2013〕431号)明确的需提出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的地块。在规划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地段城市设计)阶段,以及单独编制地块城市设计(已编制的上位规划中尚未明确地块城市设计图则)时,应遵守本规定。 3、本技术标准作为地块规划条件的组成部分,强调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的简明有效、便于操作,并能确保建筑设计的灵活性。本图则编制的基本原则包括:(1)合理性原则——图则内容应在满足地块规划条件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和该地段城市设计研究的相关要求。 (2)有效实施原则——突出图则对城市空间秩序的有效控制引导,利于规划管理的具体实施和控制。 (3)可操作性原则——图则制定应因地制宜,图则内容和表达应简单、准确和明晰,便于土地出让和规划管控中各环节的操作。 (4)灵活性原则——图则制定以控制城市空间秩序中不利情况的发生为基本目的,同时为用地布局和建筑设计留出空间。 4、位于城市中心区以及其他一般地区的地块应按照本标准执行;位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风景(名胜)区内的地块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二、内容与要求 1、地块城市设计及其图则是对各层次上位规划和城市设计的落实和表达,是对

地块规划条件的补充和完善,其主要内容是在地块层面对“空间形态、交通流线、地下空间、界面类型、建筑设计、环境设计以及其他方面”提出城市设计的控制和引导要求。具体地块编制本图则应根据该地块所涉及问题的具体情况,在本技术标准所列的地块城市设计内容框架中,选择需要表述的内容提出控制与引导的要求。特殊情况,也可适当增补表述内容。 2、图则的具体要求在“图则说明”中以文字形式归类表述,包含对各大类问题进行综述的“控制引导意图”和对各分项提出要求的具体“说明”两个部分。 3、为体现执行操作中严格程度的差异,图则说明应区分“控制性要求”与“引导性要求”的用词与表述方式。其中,“控制性要求”的表述相对严格,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引导性要求”的表述具有一定弹性,表示允许稍有选择或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图则内容的分类、图则说明的要求、图件的内容与形式等,如表1所示。

南京市城市建设格局演变及其规划思想(DOC)

南京市城市建设格局演变及其规划思想摘要:南京古城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代都城尤其是江南都城的杰作。本文从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天剑、地形地貌、空间组织与结构变迁等方面叙述 了南京城市格局的演变过程。并通过总结其各个时期城市格局的特征来阐述南京 城市建设的规划思想。 关键词:南京城市建设建设格局演变规划思想历史 The construction pattern evolution and its planning thought of Nanjing city ABSTRACT: Nanjing city has a long history, it is the ancient Chinese capital City especially the capital of Jiangna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Nanjing city pattern from Nanjing's geographical location, climate, topography, sword of spatial organization and structure change. And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period of the city’s pattern to elaborate planning through of Nanjing city construction. 1、概述 南京市简称宁,位于长江下游沿岸,北连江 淮平原,东接长江三角洲,处于长江下游中心, 是距中原和华北最近的江南中心城市。南京的地 理坐标范围在北纬31°14′至32°37′、东经 118°22′至119°14′之间,南北最大直线距离 140余公里,东西最大直线距离80公里。全市总 面积约6587.02平方公里。南京位于江苏省西南 部,东邻省内的扬州市、常州市、镇江市3市,

南京城市发展

地形 南京市平面位置南北长、东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线距离150公里,中部东西宽50~70公里,南北两端东西宽约30公里。南面是低山、岗地、河谷平原、滨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地貌综合体。 地貌为宁镇山脉的一部分,低山山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4.52%。长江南京段长度约95km;江南有秦淮河,江北有滁河,为南京市境内两条主要的长江支流,其河谷平原为重要农业区。水面占全市总面积11.4%,平原、洼地占24.08%。 南京市位于长江下游中部富庶地区,江苏省西南部。市域地理坐标为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市中心新街口地理坐标为北纬32°02′38″、东经118°46′43″。全市行政区域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629.77万,比上年末增加5.31万人。其中,市区545.98万人,比上年增加4.73万人。

南京市跨江而居,北连辽阔的江淮平原,东接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与镇江市、扬州市、常州市及安徽省滁州市、马鞍山市、宣州市接壤。市区东倚钟山,山高海拔448.9米,恰似龙蟠,气势雄伟;西傍长江天堑,大江从西南滚滚奔腾而来,向东北滔滔而去,下关江面最窄处有1公里多,流经南京段长约95公里,浩荡磅礴,万吨海轮可终年通航,市区距长江入海口347公里。孙中山先生于1918年在《建国方略》中说:“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中诚难觅此佳境也。” 南京地貌特征属宁镇扬丘陵地区,以低山缓岗为主,低山占土地总面积的3.5%,丘陵占4.3%,岗地占53%,平原、洼地及河流湖泊占39.2%。南京地区的土壤在北、中部广大地区为黄棕壤(地带性土壤),南部与安徽省接壤处有小面积的红壤。全市森林覆盖率为13%。 南京城四周山峦起伏,宁镇山脉和江北的老山横亘市域中部,南部有秦淮流域丘陵岗地南界的横山、东庐山遥相呼应。市区除宁镇山脉最高峰紫金山外,北有幕府山峭壁如屏;西有清凉山(古名石头山)犹如蹲踞之虎,南麓有清凉寺、扫叶楼;城南的雨花台,是一座出产色彩鲜艳的花纹卵石的山冈;西南有牛首山、祖堂山,层峦叠翠,绚丽多姿;栖霞山在城东北,入秋后红枫黄槲,层林尽染;城东北临江兀立的燕子矶,山体虽小,但险峻峭拔,宛如欲飞的燕子。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专题研究报告 公众意见采纳情况报告 (送审稿) 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009年8月

目录 一、公众参与的工作组织 (1) (一)工作原则 (1) (二)工作阶段 (1) 1、前期阶段 (1) 2、纲要阶段 (2) 3、成果阶段 (2) 二、公众参与的基本概况 (2) (一)前期阶段 (2) 1、工作方案 (2) 2、意见梳理 (3) 3、采纳情况 (4) (二)纲要阶段 (5) 1、社区宣传 (5) 2、问卷调查 (6) 3、社区访谈 (6) 4、采纳情况 (8) (三)成果阶段 (8) 1、工作组织 (8) 2、问卷设计 (9) 3、参与对象 (9) (四)区县部门意见 (10) 1、基本概况 (10) 2、分析采纳 (11) 三、成果草案公众意见梳理和采纳情况 (11) (一)总体评价和认识 (11) (二)公众意见和规划采纳情况 (15)

1、关于城市性质和发展定位 (16) 2、关于市域城镇发展布局 (17) 3、关于城市发展方向和重点 (19) 4、关于产业发展与布局 (20) 5、关于城乡交通规划 (21) 6、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3) 7、关于市政和综合防灾规划 (28) 8、关于公共设施规划 (29) 9、关于绿地与环境景观规划 (30) 10、关于住房规划 (32) 11、关于规划实施政策 (32) 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期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纲要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成果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

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促进 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各项建设工程,必须遵守《条例》和本细则。 第三条南京市规划局是本市城市规划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 区、县规划管理部门按照《条例》及本细则规定的权限负责本区、县范围内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合做好城市规划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四条市规划管理部门可以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在其职 权范围内委托区、县规划管理部门或者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规划许可。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制定 第五条城市规划应当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进行动 态调整或者修订。 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或者修订后,相关城镇的总体规划应当进行相应调整或者修订。调整或者修订由原组织编制部门负责。调整或者修订后的总体规划应当按照原报批程序报批。 城市总体规划调整、修订后或者必需对分区规划调整、修订的, 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对分区规划进行相应的调整或者修订。分区

规划调整的内容应当报市人民政府备案。修订后的分区规划应当按照原报批程序报批。 第六条市区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规划管理部门组织编制, 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县域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县规划管理部门组织 编制,报县人民政府审批。 控制性详细规划分为总则和执行细则。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调整或者修订由原组织编制部门负责。其中, 对总则的强制性内容修订的,按照原报批程序报批;对总则的非强制性内容以及执行细则调整的,由规划管理部门审批。总则的强制性内容由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七条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区、县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建 设单位组织编制,并应当取得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的城市规划编制技术 要求。 城市环境风貌地段、历史文化特色地段等特色意图区(以下简称特色意图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市规划管理部门组织编制,或者由市规划管理部门会同区、县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组织编制。 第八条市区内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市规划管理部门审批。县 域内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县规划管理部门审批。 特色意图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审批。风景名胜区等特殊地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审批,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与城市规划有关的专业规划由其主管部门组织编制, 或者由其主管部门会同市规划管理部门组织编制。

南京市发展史

南京城市发展史 南京市位于长江下游中段,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总面积6515.74 平方公里。跨越黄金水道——长江,东距长江入海口340 余公里,自六朝以来一直是滨江通海的港口城市。南京古城(本文中所指南京古城以明城墙为界定要素,以护城河、秦淮河、金川河及玄武河东北岸为界,总面积49.75 平方公里的范围)地处江南,坐落于以中山陵为主峰的宁镇山脉的核心地带,属于丘陵城市。其三面环山,西面临江,城区内尚有雨花台、钟山、幕府山等山丘,多处水域或穿越、或依附、或环绕。城北部是幕府山脉,其西端的狮子山被明城墙包围于城内;东部是钟山,余脉向城内延伸,由龙广山(富贵山)、小九华山、北极阁山、鼓楼小山、石头山等成为古城的东西方向轴线并直接导致古城中央地势较高;玄武湖地处钟山与幕府山之间,与长江共同构成古城的西北部防线;南部的聚宝山(雨花台)是古城的对景山脉,西南部的三山与白鹭洲是南京的休闲美景之地;内外秦淮河更是南京文化发展的母亲河。2 、水系的演变在远古时期(约6500-300万年前的第三代时期),长江、秦淮河等就渐渐发育起来。长江也称大江,是南京古城重要历史地位得以呈现的重要保证,其发展演变与南京在不同朝代建城位置的选择有很大关系。长江河床由于冲淤频繁,岸线及河水河床都常有变迁:南唐以前,长江水从石头城下流过,才有“石头城凭长江天险”之说,后来江水西移,逐渐变成目前的河岸状况。 礼制的主要内容是尊卑有别。《周礼·考工记》的《匠人》营国制度 ,则是礼制观念的集中体现 ,它对城邑规模、规划形制、城邑数量、布局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对于王城形制 ,它规定: “匠人营国 ,方九里 ,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秦淮河又名淮水,与南京古城外部防御、内部发展都有着重要关联。不同朝代在建设南京城时或多或少都对秦淮河做出改造和利用。秦淮河自南京武定门外分成两股,一股为干流,称为外秦淮河,另一股称内秦淮河,内秦淮河在淮清桥又分为南北两支,南支为“十里秦淮”,北支即古运渎。南唐以前,长江在石头城下流过时,秦淮河就在附近入江,后来江水西移,秦淮河就沿着较深的残留江道往北流入长江。秦淮河有多条支流,先后多为人工开凿:三国孙吴时期,东凿青溪以为护城河,西凿运渎作为从长江向宫城运输的通道;五代杨吴筑城时填了部分青溪,又沿城墙周围筑城壕;这些大小河道分支相互连通,皆向南汇入秦淮河,而成为秦淮河水的城内分支。 玄武湖又称后湖,湖内有 5 座人工岛,系疏浚湖泥堆筑而成,湖水主要纳紫金山西坡来水。西、北与十里长沟、护城河相接,通过金川河汇入长江,南侧为泄水口,经珍珠河汇入秦淮河。历代多成为南京古城的护城河,同时也是王侯将相的游览胜地。近年来由于公园旅游开发、单位占用等原因湖面面积大幅下降。莫愁湖,因相传六朝时莫愁女居此而得今名。是秦淮河与长江原交汇处残留水道形成,成湖年代较晚,至北宋方见于记载。后世变迁至今, 其岸线水域在近些年的城市化过程中也受不同程度的破坏。3、山体及城市绿化 的变迁约1.3亿年到6500万年的燕山及其他地壳运动,改造了南京附近的原有 山地,形成了今南京地区的主要山岭。在约6000 年前,受地壳运动、海水起降 影响,长江两岸河漫滩逐渐形成雨花台等50-60 米高的长江三级阶地,清凉山 等35-45米高的二级阶地和其他12-20 米高的一级阶地。这些不同高度的阶地 受流水冲刷逐步形成当今南京的山川形势。山体在近千年没有太多变化,但是随 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需要,尤其是近现代,推山建设的现象比比皆是。以南京古城 中心区的五台山为例,从民国开始,山顶建设体育馆,建国后体育馆规模扩大, 其山体北侧的绿化又受到很大破坏,目前的五台山已只是南京市体育中心而难见 山的痕迹了。 城市绿化方面,古代城市绿化除了行道树、城郊景观等少数绿化形式可供大 众共同欣赏外,主要都是皇族、官员的私家游乐场所。比如孙吴时期筑建邺城时 于城北建后苑(又称建平园),作为皇家苑囿和宫廷禁卫园地,又引运渎之水建 设太子的御花园,称太子西池;六朝时国力逐渐强盛,兴建皇家苑囿20 余处, 主要分布于玄武湖畔、青溪、秦淮河沿岸以及钟山南麓,其景色佳丽之处,几尽为皇家占为游乐场所;明代建设更多,从分类来说就有皇家苑囿、私家园林(如瞻园是中山王徐达府邸)、城郊风景名胜(牛首山、白鹭洲等等)。民国至现代逐渐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绿化公园与公共广场,在此不一一细述。 南京古城城市建设格局的发展演变及特征。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著名古都。政 区建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六世纪。春秋时棠邑、濑渚开始建城,经东吴、晋、 南朝、明、民国等重要发展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先后有十个朝代以南京作为国都。 本文以孙吴时期、明代、民国时期等重要发展阶段作重点论述。 1 、吴、东晋建邺城孙吴建邺城是南京首次成为区域政治和文化中心。建邺都城位 于今南京城中部偏东,城周二十里一十九步,城形状为北宽南窄之倒梯形。建邺都城设 篱立栅为城围,未筑城垣。建邺城缺乏整体规划,大体可分为都城中部和北部的宫苑区、 都城南部及苑路两侧的官署区、南城外秦淮河两岸的居民区和西城外沿江以及石头城为 中心的军卫区。在外围又修筑了石头城,冶城,金城,白马城,吴王城等五个城堡作为 辅助防御。其空间格局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充分发挥作为水乡城市的航 运优势,积极发展城市经济。二,合理利用地形,加强城防,以确保国都安全。建邺虎 踞龙盘,地形极为有利城防,规划充分发挥了这种地理优势,运用地形,层层设防。三,城市总体虽然承天工、就地势,但是仍然保持严谨的整体性,结合群山起伏,江河环抱的地形,充分体现了作为都城的宏伟气质。宫廷区以中心方位及城廓环卫之势,显示其尊贵地位,同时以宫城中轴线作为全城规划结构的主轴线,遵循宫北市南的礼制规则秩序。晋及南朝时期南京虽几易其名,但都是在东吴建都基础上进行扩建整修,整体未作太大变化。 2 、明南京城南京首次成为一统中国的首都。明南京城形状并不规整,没有遵循传统 的都城方形规制,而是因天时、就地利结合地形特征,凸显南京虎踞龙蟠的特点。明代 南京城规划思想明确,结构明晰,奠定了目前南京城发展的主要格局。首先表现为明晰 的功能分区:城东为政治活动综合区,包括宫城,官署;城中、城南以原有前朝秦淮河 一带商业为基础形成经济活动综合区;城西北结合南京城的天工地势部署城防区,包括 驻军卫所、教场、军事仓库等军事机构。其次表现在其多重轴线上:东区的政治轴线由 于宫城位置选择的偏向性而并不成为城市的主轴线;而处于中部的商业和公共活动中心 成为城市主轴线所在,这完全突破了前朝的北宫南市的宫市由一条轴线串连的传统布局。 “四重城廓”亦是南京古城空间格局的主要特征:内为宫城,外为皇城,再外为京城,

2017年中考江苏省南京市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

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5分) 1.(1分)(2017?南京)考古学家在西安附近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粟粒,据此,该处原始居民可能() A.种植粮食作物B.制造陶器C.发明舟车D.铸造青铜器 2.(1分)(2017?南京)“(武王)封功臣谋士,……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材料体现的是() A.周初分封B.商鞅变法C.秦设郡县D.汉初分封 3.(1分)(2017?南京)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为其提供物质条件的是()A.甲骨文B.造纸术C.圆周率D.印刷术 4.(1分)(2017?南京)“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概述的是() A.都江堰修筑的功效B.张骞通西域的结果 C.佛教传入中原的过程D.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5.(1分)(2017?南京)如图诗句反映的史实是() A.秦朝暴政B.赤壁之战C.贞观之治D.安史之乱6.(1分)(2017?南京)《马关条约》签订后,将领刘永福表示“万死不辞”,“愿合众志成城”,反对日本侵略暴行。这里的“暴行”包括() A.火烧圆明园 B.割占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C.镇压义和团 D.在南京大肆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7.(1分)(2017?南京)1876年,李鸿章说:“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他强调兴办 ()A.军事工业B.民用工业C.出版机构D.新式学堂8.(1分)(2017?南京)“我们党用28年时间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缔造新中国,彻底改变了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党建立这一功勋的起始时间是() A.1840年B.1919年C.1921年D.1949年9.(1分)(2017?南京)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西藏的和平解放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0.(1分)(2017?南京)“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工人。”“他”的

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

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 (试行) 编制说明 为进一步凸显南京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定位和山水城林特色,提高城市设计成果质量,规范各类城市设计的编制技术和管理要求,以《江苏省城市设计导则(试行)》为基础,结合《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规划内容,南京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 本《导则》通过明确城市设计编制的技术要求,有助于编制单位加强对南京城市特色的把握。各城市设计项目可根据自身特点对设计内容进行拓展,鼓励对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本《导则》于2013年10月起试行,《导则》中所确定的市级特色意图区以及空间特色要素等内容,随着城市设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和适当增补。 本《导则》由南京市规划局负责解释;在实施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至南京市规划局。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彰显南京城市空间特色,提高城市设计编制质量,规范城市设计编制技术要求,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和管理,特制定本导则。 1.2 指导思想 城市设计理念和方法应贯穿于城市规划全过程,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目标定位,坚持“绿色、人文、智慧、集约”的发展导向,突出南京“山水城林”的空间特色。 1.3 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全市各层次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重在明确和规范各层次城市设计内容和设计成果要求。 1.4 基本原则 1.4.1 以人为本 从市民角度出发,由满足人的基本功能需求转向满足审美、认知及体验需求,促进公共资源合理使用,引导慢行交通出行,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 1.4.2 特色美观 在南京特有山水环境、人文背景下,建立城市空间秩序,突出城市整体空间形象,彰显城市空间特色,美化城市景观环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