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涉诉信访的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研究——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为例

涉诉信访的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研究——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为例

涉诉信访的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研究——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为例
涉诉信访的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研究——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为例

上海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涉诉信访的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研究——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

民法院为例

姓名:蒋晴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法律

指导教师:沈大明

20081130

涉诉信访的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研究

—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为例

摘要

随着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日益提高,大量纠纷进入法院,司法呈现过热发展趋势,近年来针对已经进入法院诉讼程序的案件进行的信访数量也空前高涨。在此情势下,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将此类信访定名为“涉诉信访”并设法予以解决,解决的途径是通过对《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的修改,设想通过申请再审的诉权化改造解决“申诉难”。本文立足直接处理涉诉信访的法院部门的视角,通过对所掌握数据的比对、分析,提示法院现实面临的涉诉信访形势。认为《民事诉讼法》修改不能缓解涉诉信访的高发态势。涉诉信访不是由当事人单纯缺乏诉权保护而造成,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由于欠缺法律环境、法律文化,欠缺系统的司法理念、司法理解,当具体案件当事人的诉求得不到法院支持,不能正确反思自身原因,而法院工作又存有瑕疵的情况下,所有因素堆积而引发。涉诉信访本是公民正当行使申诉权的渠道,但也容易为无理缠诉、闹访者所利用,由于对恶意信访没有惩处,个别情况下他们的要求还得到满足,并被渲染,在传统上访鸣冤思想和个案效益的影响下,涉诉信访越演越烈。尽管涉诉信访成因复杂,但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强政府依法行政、强化司法保障机制、加强法院内容建设等方面的努力,借助综合治理,逐步消减矛盾、增强纠纷应对能力,遏制涉诉信访高发是有可能的。

关键词:涉诉信访,成因分析,对策建议

4

THE RESEARCH OF CAUS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PROPOSITION ON PROSECUTION-RELATED LETTERS AND VISITS ——demonstration analysis of Shanghai No.2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ABSTRACT

With the position of law improved in social life, a lot of dispute has rushed into court which causes over-hot improvement on administration of law, and the amount of letters and visits to the cases which have been in court proceedings have raised unprecedentedly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is situation, in 2004, letters and visits of this kind was defined as prosecution-related letters and visits by Supreme People’s Court which tried to settle it by the way of amending justice supervision proceedings of , and remoulding re-trial application as right of peti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ifficulty to petition application”.

In this article, in the sight of court which processes the prosecution-related letters and visits directly, through the contrast and analysis of known data, the situation of prosecution-related letters and visits the court faces realistically is indicated and the alleviation of high-speed improvement by amending is impossible. Prosecution-related letters and visits are not caused by the pure lack of protection on petition right of party. During the special historical period, owing to the deficiency of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of law and the lack of systemic concep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when party of a specific case cannot make their petition get support from court and cannot think about themselves correctly as well as there are shortcomings with the job of court, prosecution-related letters and visits appears. Prosecution-related letters and visits is a way for

5

citizen to justly exercise right of petition, but sometimes it is easily utilized by people who have no reasonable causes. Because of no punishment for malicious letters and visits whose requests are satisfied sometimes, prosecution-related letters and visits is over-ho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mind of complaints and efficiency of specific cases. Although the causes of prosecution-related letters and visits are complicated, it is possible to restrain the over-hot improvement of prosecution-related letters and visits with the efforts of strengthening legal education, legal administration, justice assurance and court construction, together with reducing contravention and enhancing the ability of replying dispute gradually by integrative governing.

KEY WORDS:prosecution-related letters and visits, cause analysis, countermeasure proposition

6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蒋晴

日期:年月日

2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蒋晴指导教师签名:沈大明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3

前言

涉诉信访1是指与诉讼案件相关的当事人或其亲属,针对人民法院审判和执行案件的行为或结果,向司法机关或其他国家机关及领导人写信或走访,反映情况并要求支持其诉求的行为。目前,涉诉信访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法院工作的一大难题。最高人民法院2004年工作报告显示,最高人民法院当年共办理来信来访147665件(人次),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当年共办理群众来信来访422万件(人次)。2此后,尽管最高人民法院一再要求全国法院清理涉诉上访案件,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2004年至今,涉诉信访的“洪峰”并未消退。现实涉诉信访问题的存在,不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学界也引发了对涉诉信访解决机制的讨论,并进而影响到了国务院对《信访条例》的修订工作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民事诉讼法》的修改。由于涉诉信访是针对已经进入法院诉讼程序的案件进行的信访,因而对当事人的信访申诉进行诉权化改造,是《民事诉讼法》修改的思路以及解决涉诉信访问题的设想。但是,应该认识到,仅靠一部程序法的修改,不可能解决当前越来越突出的涉诉信访问题。基于此,本课题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涉诉信访形成原因的分析、研究,寻找相应对策,以期消除公众对涉诉信访现象的片面认识,拓展解决涉诉信访问题的思路。

本课采集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审监庭2003年至2007年涉诉信访的相关数据,从社会现状、文化影响、法制程度以及法院工作等方面对涉诉信访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自己的对策建议,以期消除公众对涉诉信访现象的片面认识,拓展解决涉诉信访问题的思路。

1“涉诉信访”是最高人民法院2004年4月在长沙召开的全国涉诉信访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的概念,以此将法院涉诉信访与涉法及其他信访区别开来。关于此概念的含义,下文将予以界定。2参见最高人民法院2004年工作报告。

1

第一章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涉诉信访的内涵

根据2005年5月1日起实施的《信访条例》第二条的规定,信访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国家机关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依法应当由有关国家机关处理的活动。信访包括涉法信访和一般信访。3

涉法信访,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针对行政执法活动、司法活动以及其他执法活动的信访行为,包括针对国家行政机关行政执法行为的行政信访和针对公、检、法机关司法行为的司法信访。

涉诉信访是最高人民法院2004年4月在长沙召开的全国涉诉信访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的概念,是指与某一具体诉讼案件相联系,针对人民法院审判和执行案件的行为或结果,要求人民法院启动司法程序、实施一定诉讼行为的人民群众的来信和来访。其内容既包括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的案件要求予以受理,也包括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和申请再审;既涉及案件的实体处理问题,也涉及诉讼程序、案件执行、办案效率、审判作风,以及法官的工作态度、方法和司法礼仪等问题。4

比较上述概念,涉法信访是信访的一部分,而涉诉信访又是涉法信访的一部分,涉诉信访的外延比信访及涉法信访要窄。与其他信访比较,涉诉信访的特殊性就在于涉及诉讼,即涉诉信访是针对已经进入法院诉讼程序(包括执行程序)的案件进行的信访。这是涉诉信访与公民到行政机关和其他司法机关信访的最大区别。

第二节涉诉信访的表现形式

一般来说,当事人选择信访谋求权利救济,一是对常规权利救济不信任,在涉诉信访中体现为案件尚在审理过程中或者案件尚未走完法律程序,只要有败诉可能或一审败诉,当事人即采取写信、上访等手段以给办案法院和法官造成压力。二是

3参见2005年1月5日国务院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2005年5月1日起实施的《信访条例》第二条。

4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涉诉信访与现代司法理念》,http//https://www.doczj.com/doc/a016394338.html,t-woinfocontent.

jspinfoid=1100,最后访问日期:2008年7月8日。

2

通过常规权利救济途径已无法获得支持,进而采用信访手段,这在涉诉信访中体现为对生效裁判不服,通过上访乞求引起上层领导注意而能撤销生效裁判。

不可否认,涉诉信访确有引起生效案件改判、发回重审或驳回起诉的个例,但涉诉信访所涉及的案件存在实体处理错误和程序违法等问题的极少,因而在涉诉信访中有相当部分属于无理访。上访人采用各种方式以达到其不合理利益诉求:有的重复信访,上访人书写同一内容向人大、政协等不同部门投寄,涉诉信访案件经处理答复后仍信件不断、来访不断;有的越级信访,上访人不向涉案的基层法院、下级法院反映问题,而直接向高级法院申诉甚至进京上访;有的暴力上访,上访人采用谩骂、恐吓、阻塞交通、拦截领导车辆甚至围攻法院工作人员等非正常方式,以达到个人目的;有的集体上访,个别上访老户串联和纠集其他上访人,有组织的群访遍访所涉案件。无理访、重复访、越级访、暴力访、遍访、群访,不仅耗费了法院大量的审判资源,也严重干扰了法院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秩序。

第三节涉诉信访的特点

一、反映问题类型集中

涉诉信访案件在诉讼各阶段均存在,案件涉及法院各业务庭,但反映的问题相对集中,对民商事案件的信访居多,而其中民事申请再审案件所占比例较重。据不完全统计,在各类民事申请再审案件中居前六位依次是:财产权属类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类纠纷、买卖合同纠纷、婚姻家庭类纠纷、劳动(雇佣)关系类纠纷、租赁合同纠纷。一方面,此类案由原本就是人民法院办理民事案件的“重头戏”,另一方面案件的审理直接关乎当事人的个人利益,因而此类案件的信访量最大,但与之相对应的是申请再审驳回比例高,在所有的民商事申请再审案件中,驳回申请再审的占83.74%。5

二、申请再审个人居多

根据对所有申请再审当事人主体的抽样统计,自然人提出申请再审的比例占到全部申请再审当事人的81.89%,是单位申请再审的4.5倍。由于财产权利的归属对自然人的生活、工作的密切联系程度远远高于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故自然人

5参见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监庭情况2007年4月9日第16期

3

对涉及财产问题的生效判决提出申请再审的数量远远高于单位对于同类判决的申请再审数。6

三、利益驱动反复信访

在目前社会各种民事关系中,人身损害(包括医患关系)、劳动关系和婚姻家庭关系是矛盾高发区,也由于这些案件涉及到社会基本分子的自然人保护其生命健康权、劳动就业权等基本生存权利、经济权利及家庭内部成员的基本利益,故争议往往比较激烈,而无论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劳动争议案件还是权属纠纷案件,都和财产相关,即使在婚姻家庭案件中,当事人也主要是为财产的认定、分割不服诉诸法院。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特别是医患纠纷,患者不是已经死亡,就是留有较严重的后遗症,事关善后处理。劳动者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当事人的今后生活着落。权属纠纷往往为房屋确权、动迁款的分割,有的直接关系到一辈子的积蓄,因而尽管当事人间的争议已经经过了一审、二审,申请再审也已被驳回,但当事人仍不断信访,试图通过各种非正当方式竭力保护自己的利益,甚至争夺不属于自己的利益。

第四节法院对涉诉信访的处理

我国各级法院都设有接待和处理涉诉信访的专门机构,这种做法是自建国以来沿袭至今的传统,但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部门设置不同。在1987年最高人民法院告诉申诉庭设置之前,法院的信访机构纯粹是行政性质的部门,工作程序和方法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告诉申诉庭设置之后,各级法院的涉诉信访一般由告诉申诉庭处理。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对申诉和申请再审案件实行立审分离,撤销告诉申诉庭,设立审判监督庭,涉诉信访的接待和审查转由立案庭办理,这种方式延续到现在。

目前,各级法院的立案庭一般都设立信访处、信访办公室或者信访组,负责对涉诉信访进行接待和审查。一般处理程序是:接访人员接访后,信访人反映的是办案人违反审判纪律及办案作风等问题的,移交法院纪检部门处理;反映执行中存在问题的,移交执行庭处理;反映原审判决错误要求改判的(这类信访在涉诉信访中占绝大多数,其性质应属于申请再审,为与其它信访原因相区别,下文以“申请再审”陈述),如终审判决是下级法院作出且该院未接访过和未审查过的,告知信访人向下级法院申诉或将信访材料转交作出终审判决的下级法原处理。对原审判决是本院作出的,接待部门审查后,如认为申请再审理由明显不成立,通过做说服教育工作,

6参见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监庭调研2007年4月9日第5期

4

申请人能接受的,直接口头告知申请人本案不予立案审查,如申请人坚持申请再审,则信访部门将该案件转交由立案庭法官组成的合议庭调卷审查。合议庭的审查形式根据情况有的是书面审查,也有一部分是召集当事人进行听证审查。经过审查合议,认为申请再审理由不成立的,直接向申请人发送驳回申请再审通知书,驳回申请再审并说明理由。认为申请再审理由成立,原审判决可能错误的,有的法院是由立案庭直接报审委会研究或报院长审判后,立再字号案件转审判监督庭进行再审,进入再审程序。有的法院是由立案庭立监字号案件后转审判监督庭进行审查,此时尚未进入法律规定的再审程序,还属于申诉审查程序。审判监督庭对立案庭转过来的监字号案件必须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如认为原判可能存在错误的,报审委会研究和院长审批后转入再审程序。如认为申诉理由不成立的,做出驳回申请通知书,驳回申诉并说明理由。7

根据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八条的规定,2008年4月1日后,当事人申请再审由作出生效裁判的上一级人民法院管辖,删去了当事人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规定,保留了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规定。此后,为顺应《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各地高级、中院法院纷纷新设了申诉审查庭,专门负责对当事人再审申请的审查处理。8

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为例,1999年成立审判监督庭后,涉诉信访的接待由立案庭的信访组办理,审查由申诉复查合议庭办理,申诉复查合议庭经审查认为申请再审理由不成立的,直接向申请人发送驳回申请再审通知书;认为申请再审理由成立,原审判决可能错误的,由合议庭说明原因移交审监庭法官组成的合议庭做进一步审查。审监合议庭的审查形式:少量刑事案件采用书面审查,绝大部分民商事案件则召集当事人进行听证审查。经过审查合议,合议庭认为申请再审理由不成立的,作出驳回申请再审通知书,驳回申请再审并说明理由。合议庭审查认为原审判决可能存在错误的,报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由院长审批后转入再审程序。2008年7月,申诉审查庭设立后,申诉审查庭负责受理、审查当事人对下级基层法院所作生效裁判的申请再审,承担原本由立案庭、审监庭对申请再审的审查工作。合议庭经审查,认为申请再审理由不成立的,作出民事裁定书,驳回申请再审。认为申请再审理由成立的,报请院长审批后作出再审民事裁定。

7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审判监督制度改革与有条件三审终审制的构建-关于审判监督制度改革情况的调查报告》,载《人民司法》,2003年第2期,第33页

8参见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0次会议通过,2008年4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八条。

5

第二章涉诉信访的高发及成因分析

第一节目前涉诉信访的形势

近年来,涉诉信访数量居高不下,给法院正常的审判工作带来很大冲击。2003

年至2007年,全国法院申诉复查案件总量达到82.5万件,年均16.5万件;来信来访总量达到1876.4万件(人),其中来信年均79.7万件,来访年均295.5万人。9 2003年至2007年,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来信来访总量为76179件,其中来信年均9630件,来访年均5605件,来信与来访每年的上升比例交替上升、下降,但总量基本维持在每年15000件左右,在来信来访中属申请再审,立案受理的案件2006年、2007年形成小高峰,同比上升了50%多。10

表1 信访案件收案情况

年份来信上升比例来访上升比例立案复查上升比例

2003年8732 -27 8655-78 892 16

2004年9905 13.4 5269-39.1 885 -7.8

2005年9042 -8.7 53209.7 878 -7.9

2006年9177 1.5 4834-9.1 1325 50.9

2007年 11296 23.1 3949-18.3 1405 6

合计(平均)

48152 0.46 28027-26.9 5385 11.4 虽然来信来访绝对数量大,但立案复查、进入再审的案件较少。2003年至2007年,全国法院立案复查数(即申诉、申请再审的收案数)为82.5万件,立案复查的比例为41.68%;经过复查,决定进入再审的12.1万件,占立案复查案件结案数的14.7%。11而根据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至2007年,较之来信来访总量76179件,实际立案复查的案件仅5385件,所占比例为7%;经过复查,决定进入再审的43件,仅占立案复查案件结案数的0.98%。从再审案件处理情况看,2003年至2007年再审案件改判率为25.1%,发回重审率为14.6%,二者总比例为39.7%。由此可见,当事人通过信访为立案复查的案件中,能够使生效案件被改判、发回重审的比例约为0.39%,信访所涉及的案件存在实体处理和程序违法等问题的极9佟季:《全国法院申诉信访案件情况分析》,载《人民司法》2008年第9期,第34页

10参见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2003-2007年工作总结。

11佟季:《全国法院申诉信访案件情况分析》,载《人民司法》2008年第9期,第34页

6

少。12

表2 申诉信访案件处理情况

年份复查结案其中:决定再审比例其中:驳回比例

2003年 892 17 1.9768 86.1

2004年 885 12 1.36794 89.7

2005年 654 5 0.76582 89

2006年 884 4 0.45820 92.8

2007年 1055 5 0.47994 94.2

合计(平均) 4370 43 0.983958 90.3

第二节民诉法修改及其效果预测

一、民诉法修改解决申诉难的动意

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申诉难”、“执行难”问题,2007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湖南团江必新等30名代表提出《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以解决“执行难”、“申诉难”的议案》,并提出了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建议稿。在此基础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吸收其他代表有关议案的意见,并考虑专家的建议,会同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多次研究修改,形成了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13经审议后,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原有民事审判监督制度进行了创造性变革,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于2008年4月1日实施。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苏泽林对民事诉讼法修改的立法精神曾有过论述:“近年来,为解决当事人反映的‘申诉难’问题,全国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然而,通过修改立法加强审判监督工作,保障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才是破解‘申诉难’问题的关键。这次民事诉讼法修改,立法机关把

12参加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审监庭2003-2007年工作总结。

13参加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审监庭2003-2007年工作总结。

7

“解决当事人申诉难和执行难,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作为修改法律的目的,对原有民事审判监督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明确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规范并列举申请再审事由,明确区分审查再审申请程序和审理再审案件程序并予以规范化,为有效保障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切实解决‘申诉难’问题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14从中可以看到此次修改民诉法的设想在于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进行诉权化改造,赋予当事人针对生效裁判寻求救济的部分行动以“诉权”或“诉讼权利”性质。其出发点在于1991年民诉法对申请再审事由、审查程序等规定不够具体,过于强化审判监督概念,而忽视了对当事人诉权应有的程序保护,民诉法虽赋予当事人申诉权却不必然启动再审程序,结果是大量申诉案件得不到处理,由于提起再审程序的决定权完全掌握在法院手里,许多当事人对按照正常程序向法院申请再审失去信心,涉诉信访不断增多,形成了“申诉难”的局面。构建再审诉讼程序就是要平等、公平、高效地确保当事人申诉权的行使。当事人的申请只要符合法定条件,法院就必须启动再审程序。

二、民诉法修改不能缓解涉诉信访的高发

“申诉难”实质是涉诉信访的一个突出反映。应该看到,为破解“申诉难”,全国人大采纳了法学界、有关部门完善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议,最高人民法院为起草、修改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亦可谓煞费苦心,但以我个人之见,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申诉难”,不能根治涉诉信访高发的态势。

首先,申诉与申请再审并存格局,即便申请再审程序已得到保障,涉诉信访仍可通过申诉形式出现。从本质上,申诉和申请再审属于不同的制度。《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因而,申诉权是当事人的民主权利,申诉可以向检察机关、人大等各级机关提出且没有任何时间、次数限制。而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极力强调申请再审属于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多数人只能向法院提出,且有2年的时间限制(特殊情况除外),因而实践中申诉与申请再审并存:当事人对生效时间未满2年的裁判向法院申请再审,而对生效时间超过2年的裁判则转为提出申诉,或在申请再审的同时,又向党委、人大、检察机关提出申诉等等。修改的民诉法针对的申请再审,而对当事人行使申诉权则无任何限制性条件,没有申诉时间的

14苏泽林:《准确把握立案精神正确处理审判监督若干关系》,载《人民司法(应用)》2008年第3期,第7页

8

限制、次数的限制、申诉法院级别的限制、案件种类的限制。15当事人的申诉虽然不能直接启动再审程序,但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促使法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民诉法修订迫切解决的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申诉难”问题,但采用对现行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进行诉权化改造的方法,而未从根本上将民事申诉制度归并入再审程序,难以期冀民诉法的修改对改变涉讼信访高发态势起到预想的作用,法院的信访部门仍需要面对大量申请再审已被驳回当事人的申诉。

其次,司法权威缺失,当事人皆不认同法院的工作,不信服法院的判决,皆以生效判决错误为由申请再审,涉诉信访案件绝对数也不会下降。民诉法的修改扩大了申请再审的事由,生效裁判被再审的概率增大,而当事人申请再审又无须缴纳诉讼费用,即便再审申请不被采纳也不必承担任何法律后果,在此情况下,激发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欲望,加之民事案件本身财产利益的驱动,生效判决的既判力在当事人心目中将被淡化甚至被遗忘,“既然有程序走就一路走到底”的想法将蔓延,其结果是严重损害了二审程序应有的终审程序地位,再审也不再是应该意义上的非常救济程序,而变成了一审、二审的必然延伸,审判监督程序无形之中扮演了两审终审后第三审甚至第四审的角色,可想而知,在当事人对生效裁判申请再审普遍的趋势下,由此而生的涉诉信访总量不可能减少。

15章武生等:《司法现代化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建构》,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31页

9

第三章涉诉信访成因分析

涉诉信访本身是社会矛盾发展的结果,在涉诉信访高发态势的背后,有其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存在,也有法院司法现状及信访人自身素质的关系,因此,只有深入分析涉诉信访的成因,正确看待涉诉信访现象,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节社会因素

一、经济原因:社会转型期利益冲突带来的负面效应

涉诉信访的大量出现,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一些社会问题发展和积累的必然结果。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时期,社会利益分配格局不断分化、调整,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各类纠纷进入易发多发阶段:离婚案件高发,凸显家庭矛盾;合同纠纷突出,凸显诚信危机;劳动争议上升,凸显社会保障问题;土地纠纷频发,凸显利益分配问题;房地产纠纷多发,凸显城市管理问题,破产改制纠纷凸显社会就业问题。这些矛盾属于发展中的问题,只能通过发展的方式来解决。人民法院是裁判争议的司法机关,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诉讼外的问题,不能解决当事人的全部诉求,但是随着民众“法律意识增强”和公民个人维权意识的提高,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权利得不到实现,或是在利益调整过程中利益受到损失,如果通过司法途径不能正确加以解决,往往会引发各种信访。社会对司法的倚重,这本来是法治社会的应然现象,但是当诉讼不是被作为纠纷解决的最终途径,而是成为纠纷解决的第一甚至唯一的选择时,法院的案件数猛增,随之而至的涉诉信访高发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二、管理原因:法律法规不健全与经济发展不相配套

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法律法规制定、修订相对滞后,一方面新类型的案件层出不穷急需解决,而另一方面法律法规的空白使得法院在实际判案时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例如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01年受理的外商投资纠纷案件仅涉及三资企业股东间的合同纠纷和出资纠纷,自2002年起,外商投资纠纷案件类型呈多样化趋势,除三资企业合同纠纷外,还包括隐名投资、企业承包合同纠纷、特许加盟引发的纠纷及各种类型的合作经营合同纠纷,并出现了涉及公司利润盈余分配、股东知情权、股东会会议召集权和董事、经理损害公司利益等新类型案件。我国加入世

10

贸后,更多的外资小型企业和个人进入我国进行投资,由于此类投资者在对投资方向的把握、政策法规的熟悉程度、合同签订技巧以及纠纷处理能力等方面均不如大型企业,投资经营过程中中外双方较易发生矛盾且矛盾容易激化,致使出资纠纷案件大量增多。而与此同时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对有些新领域如股东代表诉讼甚至是空白;而涉及隐名投资的出资纠纷等案件虽早已存在,理论上已经做了大量探讨,实践操作中各地法院均有不少判例,但相关法律法规却仍迟迟未出台。对当事人起诉资格、地位等难以确定,对案件的最终处理认识不一致,导致各地法院对同类案件作出的判决往往大相径庭。16

三、舆论因素:媒体不恰当介入为涉诉信访推波助澜

传媒和司法有着各自的制度逻辑和价值追求。现实中,有少数媒体,特别是一些带有商业性的新闻媒体,经营者想方设法追求自身商业利益,记者则全力捕捉各种“热点”、“卖点”进行炒作,追求新闻效应,仅凭当事人一面之词,根据自身对案件事实的初步了解和对法律的初浅认识随意对案件评头论足,恶意炒作,使本来简单的案件复杂化,也有的媒体时常报导,某个案件在某个领导的关注下得以较好地解决。这种媒体的宣传报道的直接结果,就是更进一步加剧了百姓对所谓“青天”的依赖心理,助推了上访人的上访心理。例如:目前物业管理问题引发的纠纷有的也引起媒体的关注,但媒体往往侧重激发居民的维权意识,把居民放在弱势群体一方,多报道物业管理企业做的不好或不对的地方,而不少业主往往并不清楚事情的对与错,造成维权的盲目性。

第二节文化因素

一、传统上访鸣冤的影响

我国传统文化历来重人治轻法治,民众普遍缺乏对司法的亲近感和信任感。在老百姓心目中,官就是法,法就是官,一旦有冤,只有找更大的官才有希望伸张。历史上,拦轿告状、赴京喊冤的故事不胜枚举。时至今日,仍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尚未真正摆脱人治的思想观念,对法治社会建设缺乏信心,存在唯官、唯上等心理,信官不信法,信权不信法,信情不信法。受“上访鸣冤”传统的影响,一些当事人

16参见第二中院审判研究2005年5月26日第23期

11

败诉后,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要上告、上访,希望遇到能“管”法院、“管”法官的更大的官来为自己伸冤。

二、现代法律文化的缺失

我国司法传统强调的是实质公正。自古就不强调对裁判的固定,自隋唐时期确立严格意义上的上诉制度以来,各朝代基本上实行无审级限制的逐级上诉制度,第一审终结不服的案件,提起上诉后,既可以由原审机关重审,也可以由第二审机关复审,仍不服判决的可再依次向其上级机关上诉,直到最高司法审判机关,乃至皇帝;除了正常的上诉制度之外,还存在包括上诉御史机关、击登闻鼓、邀车驾等申诉制度。日本学者兹贺秀三教授对此的评价是,在中国历史中“不惮改错”被视为天经地义、不可动摇的原则与常识。17

今天,尽管我们已经步入法制社会,但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尚未真正摆脱人治的思想观念,由于缺少现代法律文化的足够积累,一旦当事人认定法院的终审裁判没有体现实体公正,就会在古代申诉制度的影响下,逐级上诉、申请再审、申诉,直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三、现实社会信用的危机

中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完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种此起彼伏的突发事件一再表明,我们的社会缺少诚信,社会危机实际上凸显了诚信危机。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还没有建立起与其相适应的、有效的社会信用约束机制,诚信陷入危机。市场主体的欺诈、逃税骗税、假冒伪劣等诚信缺失问题,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守法经商、诚实信用的原则。在此情形下,经济领域失信违约现象严重,交易安全难以保障,社会诚信体系严重缺失。一方面当事人双方在纠纷发生以及解决过程中缺乏自律和协商,不能心平气和地解决纠纷,诉讼的合作和宽容度降低,另一方面,当事人滥用权利,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的案件不断增多,当事人由此申请再审,申诉不断,法院判决的公信力由此受到严重损害。

第三节信访人的因素

一、法治观念落后

17转引自江伟、徐季军:《论我国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改革》,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2期,第28页

12

当前公众法律意识和心理的普遍落后,公众对司法程序的规则和要求等都缺乏普遍的认识和理解,因而对司法过程和结果不能形成正确评价,甚至产生误解。

现代法学理论与社会现状之间的落差客观存在,也在所难免。中国现代法学全方位地移植和借鉴了西方国家的法律概念、法律术语、法律制度、法律体系、法律部门、法律推理、审判技术等。例如,对公民、权利、义务、法治、侵权、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犯罪构成、数罪并罚等概念的了解;对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法律部门的划分;对诚信、意志自由、罪行法定、无罪推定、程序正义、实体正义等法律原则的理解;对形式理性化的国家法的接受等,都带有十分明显的西方色彩。“可以说,对西方法律的移植从整体上构建了当代中国法律知识的框架。对于这样一种与我们所处的传统社会完全“难以理解”的专门知识,除了法学家以及法律从业者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外,一般公众能留下印象的也就只有一些“公平”、“正义”、“法治”等抽象概念。”18

司法活动通过事后调查反映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但是由于证据缺失、认识的失误、角色的差异,对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的标准认同并不完全一致,这是司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当事人必须要面对和承担的诉讼风险,但是有的当事人文化水平低,不理解或片面理解法律法规,打官司时自认为有理,既缺少法律知识,又不请律师,也不咨询专门的法律工作人员,凭良心、凭个人感觉进行诉讼。一旦公民通过诉讼主张自己的权利,但得不到法院支持时,当事人就坚信法院不公,于是不断申诉、集体上访。

二、诉讼能力低下

当前,我国加强了对公民进行法律条文知识的宣传普及,但在法治精神、司法规则等方面的培养则相对不足,导致公民实际诉讼能力不高,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法制建设的进程。

司法活动是依照特定的程序和方式宣示法律正义的过程,公众主要通过司法的具体运作来感知和认识司法。在一次具体的民事诉讼活动中,当事人的程序参与和证据提供有助于事实真相的揭示,当事人为证明自己的诉讼主张,应该提供证据,法官据此进行事实认定。然而现实生活中,参与诉讼的当事人只知道通过诉讼维护自身的权益,而不知诉讼中自身应承担的义务,表现为1).证据意识淡薄:不知道为自我保护要留存证据,不知道如何收集证据,不知道何为有效的证据,不知道何时

18任强:《法律思想的形成-面对古典的创造》,载《政法论坛》2006年第1期,第16页

13

该提供证据等。2). 诉讼程序意识缺乏:不及时行使诉权,不按时到庭应诉、不重视庭审,不遵守诉讼规则等。3).诉讼终局意识缺乏。不懂得审判权是一种终局性权力。法院的裁判一经生效,非经法定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改变,必须履行和维护。

民事诉讼的目的是解决私人利益纷争,民事诉讼的发起、进行、终结过程,诉讼权利与诉讼义务同时存在,当事人在进行民事诉讼时应按诉讼进行的步骤,在适当、必要时间为一定诉讼行为,否则可能因自身怠于履行诉讼义务而导致实体权利的丧失。然而,一方面当事人抱着对法律的盲目期待参加诉讼,一方面却消极放弃自己应尽的诉讼义务,完全寄希望于法院,一旦案件因证据不足败诉,不是从法律规定、事实证据等方面找原因,而是主观臆断办案人员偏袒对方、办案不公、徇私枉法,进而不停申诉,到处上访。

三、风险意识淡漠

司法不是万能的,诉讼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债务人一贫如洗,债权人即使胜诉,法院也无法兑现裁判结果。然而在很多执行案件当中,一些当事人持有一种超出法院强制执行制度本身不合理的心理预期,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理应无条件得到保护,因而不顾案件的实际情况,由法院理所当然地代为承担执行不能的后果,把法院当作“债权银行”,对执行寄予过高期望,一旦得不到满足就缠诉缠访。甚至个别人对法院执行救助行为毫不领情,认为:法院救助行为实际上间接承认了执行不当,在他们看来救助或补偿是理所当然的,这些非理性的心理,在普遍的舆论上强化了法院的主动性强制责任,除去了当事人应负的执行风险分担,从根本上违背了执行规律,与成熟的社会心理相悖。

四、利益诉求膨胀

对个人利益追求的无止境化,导致当事人的维权意识普遍增强,但义务意识普遍较弱,往往因利益诉求未获得完全实现而归罪于法院,不断信访、上访,更有一些投机型的上访人,明知自己上访无理,但存在只要把事情闹大就会有利可图的错误思想,他们通过选择在重大活动、重大节日期间上访,通过组织集体上访,通过肆无忌惮闹访,以要挟法院满足其不合理、不切实际的要求。涉诉信访本是公民正当行使申诉权的渠道,但也容易为无理缠诉、闹访者所利用。例如:信访人鲍惠珍曾因住房问题多次到虹口区人民政府、市政府闹访,要求政府解决其住房困难。市、

14

北京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琼瑶诉于正著作权侵权案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三中民初字第07916号 原告陈喆(笔名:琼瑶),女,汉族,1938年4月20日出生,作家、编剧,住所* * * * * *。 委托代理人王军,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王立岩,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余征(笔老:于正),男,汉族,1978年2月28日出生,编剧、制作人,住所* * * * * *。 委托代理人马晓刚,北京市浩天信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陶鑫良,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湖南经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金鹰影视文化城主楼8楼801房。 法定代表人何瑾,执行董事。 委托代理人李向农,上海普世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邱鹏飞,上海普世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东阳欢娱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住所地浙江省金华市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C1-026-D。 法定代表人马金萍,执行董事。 委托代理人马晓刚,北京市浩天信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韩颖,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3号院12号楼2001号。

法定代表人丁本锡,执行董事。 委托代理人于军,北京市道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谢彤,北京市道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东阳星瑞影视文化传煤有限公司,住所地浙江省金华市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 C1-016-D。 法定代表人詹娜,经理。 委托代理人俞蓉,北京市浩天信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朱玉子,北京市浩天信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陈喆诉被告余征、湖南经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经视公司)、东阳欢娱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阳欢娱公司)、万达影视传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公司)、东阳星瑞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阳星瑞公司)侵害著作权纠纷一案,本院于2014年5月28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理。被告余征、湖南经视公司、东阳欢娱公司、东阳星瑞公司在答辩期内分别提出了管辖权异议申清,经本院开庭审理认定,被告万达公司系电视剧《宫锁连城》的出品单位之一,其住所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在本院辖区内。因此,本院对本案具有管辖权。本院据此裁定驳回了被告余征、湖南经视公司、东阳欢娱公司、东阳星瑞公司对本案管辖权提出的异议。在该民事裁定书作出后的法定上诉期限内,本案当事人均未提出上诉,本院关于管辖权异议的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本案进入实体审理程序后,本院分别于2014年9月15 日、2014年10月15日组织原被告进行了庭前质证,在正式开庭前,本院建议各方当事人分别委托具备影视剧本创作专门知识的人作为本方的专家辅助人,原告陈喆委托了职业编剧汪海林出庭。本案于2014年12月5日公开开庭进行了案件审理。原告陈喆的委托代理人王军、王立岩,被告余征及被告东阳欢娱公司共同委托的代理人马晓刚,被告余征的委托代理人陶鑫良、被告东阳欢娱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韩颖,被告湖南经视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李向农、邱鹏飞,被告万达公司的委托代理人于军、谢彤,被告东阳星瑞公司的委托代理人俞蓉、朱玉子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陈喆起诉称:原告陈喆(笔名琼瑶)于1992年至1993 年间创作完成了电视剧本及同名小说《梅花烙》,并自始完整、独立享有原告作品著作权(包括但不限于改编权、摄制权等)。原告作品在中国大陆地区多次出版发行,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与社会认知度、影响力。2012年至2013年间,被告余征(笔名于正)未经原告许可,擅自采用原告作品核心独创情节进行改编,创作电视剧本《宫锁连城》。被告湖南经视公司、东阳欢娱公司、万达公司、东阳星瑞公司共同摄制了电视连续剧《宫锁连城》(又名《凤还巢之连城》)。原告作品全部核心人物关系与故事情节几乎被完整套用于该剧,严重侵害了原告依法享有的著作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7)沪01民终4050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王仲裕,男,1961年10月6日出生,汉族,住上海市虹口区。 上诉人(原审被告):秦志芳,女,1965年6月16日出生,汉族,住上海市虹口区。 上列二上诉人之共同委托诉讼代理人:胡萍,上海震大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列二上诉人之共同委托诉讼代理人:郭默涵,上海震大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王敏娣,女,1958年3月1日出生,汉族,住上海市浦东新区。 委托诉讼代理人:侯毅,上海市申房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诉讼代理人:马海燕,上海市申房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王仲裕、秦志芳因与被上诉人王敏娣共有物分割纠纷一案,不服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2016)沪0115民初28812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7年 3月21日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王仲裕、秦志芳及二人共同委托诉讼代理人胡萍、郭默涵,被上诉人王敏娣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马海燕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王仲裕、秦志芳上诉请求:撤销原判,依法改判:上海市浦东新区XX路XX弄XX号XX室房屋(以下简称1204室房屋)及XX路XX弄XX号XX室房屋(以下简称1304室房屋)产权归王仲裕、秦志芳共同共有,上海市浦东新区XX路XX弄XX号XX室房屋(以下简称402室房屋)产权归王敏娣所有;上海市虹口区XX路XX弄XX号XX室(以下简称涉迁房屋)拆迁所得的安置款88,456元(人民币,下同)由上诉人分得33,171元,被上诉人分得55,285元;上诉人给予被上诉人折价款442,894.05元(19.485平方米×22,730元/平方米)。事实和理由:一、双方签署的《保证书》性质应属赠与协议,而非一审认定的拆迁利益分配协议,因此,上诉人享有任意解除权,有权撤销赠与。在上诉人撤销赠与后,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各占涉迁房屋二分之一产权份额,故动迁安置房产权份额应对半分割;二、即便该《保证书》为拆迁利益分配协议,上诉人处分的也只是具有金钱性质的安置费及各类补贴奖励等动迁款项,而不涉及具有居住性质的动迁安置房的产权份额,故应根据双方所占动迁利益份额分别分配安置款及动迁安置房产权,且原审将全部剩余安置款判归被上诉人明显错误;三、分配动迁安置房产权时应考虑上诉人家庭有三口人而被上诉人只有一口人这一人口因素。 王敏娣辩称,不同意上诉人的上诉请求。一、《保证书》的签署时间是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的确权纠纷诉讼期间,是双方达成的一致意见,一审对《保证书》性质认定正确;二、不管从面积还是动迁款角度计算,一审将两套小房屋判归被上诉人都是合理的,被上诉人现在身体不好,其中一套用于居住使用,另一套用于出售治病,故不同意上诉人的分配方案。综上,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6)佛中法民三初字第3号

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06)佛中法民三初字第3号 原告左伯良,男,汉族,1975年11月16日出生,住(略),身份证号码(略)。 委托代理人庄丽凤,女,汉族,1976年6月10日出生,住(略),身份证号(略)。 被告陈宏芝,男,汉族,1967年10月21日出生,住(略),系佛山市南海区九江大谷联兴五金家俱厂业主,身份证号码(略)。 委托代理人丁亚妮,广东通法正承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权限签收有关法律文书。 原告左伯良诉被告陈宏芝专利侵权纠纷一案,本院于2005年12 月19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6年2月24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左伯良的委托代理人庄丽凤、被告陈宏芝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在本案审理前,原告于2005年11月15日向本院提出财产保全、证据保全和诉前禁令的申请并提供了相应的担保。本院于2005年11月21日作出了保全的裁定并于同年12月2日作出了诉前禁令的裁定。 原告诉称:原告于2003年3月13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椅脚,并于同年10月1日被授予专利权,专利号为ZL 03 3 20526.4。被告大量生产销售侵犯原告专利权的产品,其行为严重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因此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赔偿原告经济损失30000元,并承担诉讼费用。 原告向法庭提交了以下证据: 证据1,原告企业资料,证明原告主体资格;证据2,被告身份证、企业资料,证明被告主体资格;证据3-5,专利证书、专利年费发票、专利检索,证明专利合法有效;证据6,(2005)穗证内经字第70708号公证书,证明被告生产、销售侵权产品;证据7,(2005)穗白内民证字第5548号公证书,证明被告持续恶意侵权;证据8、被控侵权实物,证明被告侵权事实。 被告辩称:被告生产、销售的产品与原告的专利不同。被告于2003年10月16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脚架(虎爪),并于2004年7月7月被授予专利权,专利号为:ZL 2003 3 0114906.9。被告的产品是按照上述专利进行生产的,因此被告不存在侵犯原告专利权的行为。 被告向法庭提交了以下证据: 证据1,专利证书(专利号为ZL 2003 3 0114906.9)、专利权公告书、专利年费发票,证明被告的专利合法有效。

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中国知识产权裁判文书网.doc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08)一中民终字第6833号上诉人(原审被告)深圳市凯立德计算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住所地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南 区高新技术工业村W2A栋3楼西侧。 法定代表人张文星,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石磊,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侯仰坤,男,北京劳尔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住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路175号。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北京长地万方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法定代表人黄小池,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陈晖春,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杨建序,男,北京长地万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住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77号24楼1206号。 原审被告北京中微恒业商贸中心,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路52号2层222室。 法定代表人杨荣香。 上诉人深圳市凯立德计算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凯立德公司)因侵犯著作权纠纷一案,不服北 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简称一审法院)(2007)海民初字第8848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 法组成合议庭,于2008年7月9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凯立德公司之委托代理人石磊、侯仰坤; 被上诉人北京长地万方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长地万方公司)之委托代理人陈晖春、杨建序到庭参加诉 讼,北京中微恒业商贸中心(简称中微恒业中心)书面表示不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一审法院判决认定:长地万方公司对自己制作完成的《“道道通”导航电子地图》(简称《道图》)享有著作权,在他人侵害其权利时有权请求给予著作权保护。现其主张凯立德公司的《凯立德全国导航电 子地图(335城市)》(简称《335图》)抄袭其《道图》,凯立德公司予以否认,法院将根据查明的事 实作出判断,经将《道图》与《335图》比对可见,《335图》中至少99处错误与不规范之处与《道图》 相同,虽然我国著作权法允许作品的雷同,但前提是需经作者各自创作完成,而不是基于未经许可对他 人作品的使用。就涉案导航电子地图而言,虽然相关的道路、结点、行政区划、地物要素、道路名称等 信息要素是客观的,属于公共资源,但对同一地理信息的筛选、取舍以及如何表达等具有创作的属性, 受著作权法保护。有关导航电子地图的信息采集和注记国家没有明确规范,企业据自己作业情况制作完 成,即会体现出企业自己的制作风格、特色。外业采集中因不同人对相关信息感受不同,决定了对同一 区域采集、选取信息和注记的不同,不同的企业不可能存在大量基本信息之外的雷同,如在信息筛选取 舍数量、内容、表达方面,特别是在错误及不规范方面的雷同。由于当事人双方属于国内为数不多几家 从事电子导航的企业,企业间相关的产品信息在主管部门网站上均有公示,凯立德公司有能力接触并了 解到长地万方公司的《道图》作品,对于上述雷同事实是否源于创作,其有责任提供证据给予证明。凯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中竞业限制纠纷审判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竞业限制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 目 录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中竞业限制纠纷审判 情况通报 (1) 一、近三年竞业限制纠纷案件数据分析 (1) 二、竞业限制纠纷案件新特点 (4) 三、竞业限制纠纷案件审理难点 (6) 四、竞业限制纠纷案件审理主要举措 (10)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中竞业限制纠纷 典型案例 (14) 一、海舟公司与余某竞业限制纠纷上诉案 (14) 二、光顿公司与张某竞业限制纠纷上诉案 (18) 三、滕某与锋亚公司竞业限制纠纷上诉案 (21) 四、张某与布料公司劳动合同纠纷上诉案 (23) 五、外国人安某与提普公司竞业限制纠纷上诉案 (25)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竞业限制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劳动争议案件中竞业限制纠纷审判情况通报 人才是核心竞争优势。上海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与我国经济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全球创新城市,需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不仅要充分发挥企业家在推进创新和成果产业化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要打通人才便捷流动、优化配置的通道。而人才流动,必然涉及企业商业秘密等利益保护,反映到劳动争议案件中,则需要在审理竞业限制纠纷中,在社会、企业和个人三者发展之间做好利益平衡。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一中院)在竞业限制纠纷案件审理中,妥善处理保护商业秘密与自由择业、竞业限制与人才合理流动的关系,促进形成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为此,上海一中院对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审理的竞业限制纠纷案件进行梳理分析,并选取了五件具有代表性的案件予以发布。 一、近三年竞业限制纠纷案件数据分析 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上海一中院共受理劳动争议二审案件8390件,审结劳动争议二审案件8416件。其中,受理竞业限制纠纷案件48件,审结竞业限制纠纷案件47件。从结果上看,维持原判36件,占76.60%;调解6件,撤诉4件,改判1件。 1. 案件数呈上升趋势。2015年审结竞业限制纠纷案件12件,

法院判决书样本

甘肃省定西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0)定中民三初字第01号 原告张爱祥,男,汉族,甘肃省通渭县人,个体户,住通渭县平襄镇北街56号。 委托代理人李小娥,甘肃三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张礼,男,汉族,定西市安定区人,个体户,住定西市汽车站立交桥对面交通宾馆左侧“弘古斋”古玩店。 委托代理人倾兆滨,甘肃恒亚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张爱祥与被告张礼著作权侵权纠纷一案,本院于2010年8月9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适用普通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及其委托代理人、被告及其委托代理人均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经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原告父亲张守忠系通渭县人,2007年1月16日(农历2006年11月28日)去世,系甘肃省及定西市的著名国画家,擅长禽鸟画。原告父亲去世后,被告在其经营的“弘古斋”古玩店明目张胆制作出售仿冒原告父亲张守忠名字的禽鸟画牟利,给原告造成巨大精神损害和经济损失。如果按被告每年最低出售25幅画,每幅画为1200元计算,年侵权

金额为3万元,原告父亲去世三年半则侵权金额为10万元。因被告及其他人非法制作、出售仿冒原告父亲名字的书画作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请求法院:一、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对原告父亲张守忠著作权的侵害;二、判令被告消除影响,向原告公开在《甘肃日报》、《定西日报》上赔礼道歉;三、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00000元,精神损失44500元,实际支出5500元(律师费5000元,租车500元),共计150000元;四、由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 被告辩称:被告不存在侵害原告著作权的事实。被告没有制作过原告父亲的国画牟利。在被告处的国画,是被告从书画爱好者丁珍瑞处交流来的。并且被告不是从事书画交流的,对于收到藏品的真伪没有能力鉴定,往往是凭借双方的经验判断。至于说在被告处的国画,是否属于仿制品,被告也不清楚。故被告没有制作过原告父亲的国画牟利。原告的诉讼请求缺乏明显的证据证实,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原告提供以下证据,以支持其诉讼请求: 1、张守忠常住人口登记卡1张,证明张忠守系通渭县人。 2、张守忠高级职务资格证书1份,证明张守忠生前系中学高级教师。 3、张守忠甘肃美术家协会会员证1份,证明张守忠系甘肃美术家协会会员。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调整北京市三级法院管辖第一审民商事案件标准及高院执行案件的通知

【发布部门】北京市其他机构【发文字号】京高法发[2011]270号 【发布日期】2011.08.16 【实施日期】2011.08.16 【法规类别】司法【唯一标志】17303001 【全文】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调整北京市三级法院管辖第一审民商事案件标准及高院执行案件的通知 (2011年8月16日京高法发[2011]270号) 市第一、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北京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各区、县人民法院,北京铁路运输法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执行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报送民商事案件级别管辖标准调整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法院审判工作实际,现对本市法院第一审民商事案件级别管辖标准和高级法院执行案件进行调整,请认真贯彻执行。 具体调整方案如下: 一、基层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商事案件 1、区、县人民法院、铁路运输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在1亿元以下的第一审民商事案件; 2、婚姻、继承、家庭、物业服务、人身损害赔偿、交通事故、劳动争议案件以及群体性纠纷案件。 二、中级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商事案件 1、诉讼标的额在1亿元以上的第一审民商事案件; 2、诉讼标的额在5000万元以上且当事人一方住所地不在本市辖区的第一审民商事案件。 三、高级法院管辖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商事案件。 四、高级法院不再受理执行实施案件。 五、对重大疑难、新类型和在适用法律上有普遍意义的案件,由上级法院自行决定由其审理,或者根据下级法院报请决定由上一级法院审理。 六、实行集中管辖的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和知识产权案件,仍按现行规定执行。

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06)穗中法民四初字第352号原告(反诉被告):陈德先,男,汉族,1950年10月13日出生,香港特别行政居民,住址香港九龙湾太平洋贸易中心616室。身份证号:D297247(7)。 原告(反诉被告):蔡林礼,男,汉族,1949年10月30日出生,住址广东省汕头市龙湖苑1栋802房。 两原告共同委托代理人:宋伟国,广东潮之荣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反诉原告):广州市有一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广州市中山四路248号信德商务大厦1708-1712室。 法定代表人:宋楚明。 委托代理人:邹苑青,该公司职员。 委托代理人:吴成柱,广东安华理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陈德先、蔡林礼诉被告广州市有一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合同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陈德先、蔡林礼的共同委托代理人宋伟国,被告广州市有一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邹苑青、吴成柱到 .1.

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被告原名称为“广州市正大有一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2004年底被告为吸引原告投资,自称是正大集团附属的企业,并向原告提交了一系列以正大集团名义招商的宣传资料。原告相信被告作为正大集团附属公司作为“有一居”项目的经营者具有的信誉和潜力,决定投资参与合作。2004年12月31日和2005年5月23日,原告分别和被告签订了《“有一居”投资协议书》二份。投资协议书约定,原告作为投资人“乙方”分别对广州市新粤新酒店有限公司和深圳海联招待所“有一居”项目向被告(甲方)投资,由被告利用原告的投资资金经营管理,双方按约定的方式由甲方每月向乙方结算并支付当月收益。合同生效后,原告依约向被告实际投资人民币249.98万元(此外新粤新项目有部分投资收益转为海联项目的投资),原告履行了合同义务。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原告发现被告变更企业名称(将原名称中的“正大”二字删除)、股东和股份、地址,上述重大变故使得现在的被告和正大集团没有关系。自原告投资后至起诉前,被告根本没有经营“有一居”项目的能力,尤其是正大集团退出“有一居”项目后,被告已无力和无意继续履行合同。被告没有依约定期向原告呈送财务报表,也未定期举行沟通会,自2005年8月开始也未按期向原告支付收益款项,私自截留扣押原告的投资收益。被告的高层管理人员变动频繁。2006年底,被告打算将企业和“有一居”经营项目另行转让,通知包括原告在内的“有一居”相关投资人与案.2.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执行裁定书 (2019)京03执249号 申请执行人:北京中绿投资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5号院甲1号北岸1292三间房创意生活园区7-323。 法定代表人:吴法顺,董事长。 被执行人:杨颖洁,女,1977年2月1日出生。 被执行人:于海滨,男,1966年7月19日出生。 被执行人:北京中徽安泰投资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西大街24号。 法定代表人:杨颖洁,总经理。 被执行人:徐州华通厉湾金属矿业有限公司,住所地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养殖场办公楼及院内。 法定代表人:于宝秋,总经理。 本院作出的(2015)三中民(商)初字第09176号民事判决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申请执行人向我院申请执行,本院于2019年2月14日立案执行后,依法向被执行人于海滨、杨颖洁、徐州华通厉湾金属矿业有限公司、北京中徽安泰投资有限公司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接到执行通知后立即履行该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为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第一款第十一项、第二百四十条、第二百四 - 1 -

十二条、第二百四十三条、第二百四十四条、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裁定如下: 一、冻结、划拨被执行人杨颖洁、于海滨、北京中徽安泰投资有限公司银行存款四千万元及相应利息(以一千万元为基数按照年利率百分之二十一计算,自二〇一〇年十月十三日起至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二日止;以一千万元为基数按照年利率百分之二十四计算,自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三日至实际支付之日止;以一千万元为基数按照年利率百分之二十一计算,自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起至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止;以一千万元为基数按照年利率百分之二十四计算,自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起至实际支付之日止;以五百万元为基数按照年利率百分之二十四计算,自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九日至实际支付支付日止;以一千五百万为基数按照年利率百分之二十四计算,自二〇一一年七月四日至实际支付之日止,扣除已支付一千五百五十万元利息)。 二、冻结、划拨被执行人杨颖洁、于海滨、北京中徽安泰投资有限公司应支付的迟延履行期间的迟延履行利息。 三、冻结、拍卖、变卖徐州华通厉湾金属矿产有限公司位于徐州市王陵路45号徐州华通厉湾金属矿产有限公司大王庙铁(铜)矿采矿权。 四、冻结、划拨被执行人杨颖洁、于海滨、北京中徽安泰投资有限公司、徐州华通厉湾金属矿产有限公司应负担的申请执行费人民币十七万一千五百九十二元及执行中实际支出的费用。 - 2 -

上海法院本部地址与立案庭地址(2015)

目前上海很多法院本部地址与立案庭地址不一致,为避免大家立案来回折腾,特向大家奉上最新各法院通讯录及立案窗口地址电话。 法院本部地址、电话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肇嘉浜路308号电话:63080000 立案窗口东兰路248号4号楼电话:64511123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下辖: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虹桥路1200号电话:62751200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中山北路567号电话:56700000 上海市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上海市武进路527号电话:63648355 上海市铁路运输法院中华新路60号电话:51235588 上海市海事法院浦东新区迎春路567号电话:68567567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下辖: 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上海市丁香路611号电话:38794518 闵行区人民法院上海市雅致路99号电话:64120000 立案窗口雅致路215号置业大厦三楼电话:64120000 徐汇区人民法院上海市宜山路188号电话:64680966 立案窗口文定路209号,靠近凯旋路电话:54896200 长宁区人民法院上海市虹桥路1133号电话:52574999 金山区人民法院上海市金山大道2288号

电话:57968100 奉贤区人民法院南桥镇解放东路199号电话:37190666 松江区人民法院南青路701号 电话:67735555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下辖: 黄浦区人民法院上海市延安东路1234号电话:53584777 立案窗口合肥路213号 电话:63856666 杨浦区人民法院上海市河间路29号电话:35124588 立案窗口杨树浦路1360号电话:65430055 虹口区人民法院上海市北宝兴路531号电话:56333300 静安区人民法院上海市武宁南路448号电话:62718212 闸北区人民法院上海市共和新路3009号电话:36034666 普陀区人民法院上海市铜川路1433号电话:52564588 立案窗口铜川路1472号电话:62656265 宝山区人民法院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989号电话:26078989 嘉定区人民法院嘉定区德富路1221号电话:59521000 青浦区人民法院青浦区城中北路55号电话:69201478 崇明县人民法院崇明县人民路25号电话:59611568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汉仪公司诉笑巴喜公司字体商标侵权纠纷案(标注版)

汉仪公司诉笑巴喜公司字体商标侵权纠纷案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l1)宁知民初字第60号 原告:北京汉仪科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区翠微路2号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A座2层法定代表人:陈彦,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王佩佩,江苏纵联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鲁丽莉,北京赛思博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昆山笑巴喜婴幼儿用品有限公司 住所地: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善浦西路28号 法定代表人:杨根云,该公司董事长 被告:上海笑巴喜婴幼儿用品有限公司 住所地:上海市虹口区广灵四路62l号 法定代表人:杨臻,该公司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杨根云,男,昆山笑巴喜婴幼儿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被告苏果超市有限公司 住所地: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解放路53号 法定代表人:马嘉樑,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陈耿、孟兰凯,江苏法德永衡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北京汉仪科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仪公司)诉被告昆山笑巴喜婴幼儿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山笑巴喜公司)、上海笑巴喜

婴幼儿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笑巴喜公司)、苏果超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果超市)侵害著作权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1年4月12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汉仪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王佩佩、鲁丽莉,被告昆山笑巴喜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同时又是上海笑巴喜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杨根云、被告苏果超市的委托代理人陈耿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汉仪公司诉称:汉仪公司成立干1993年,是中国最早的专门从事研究、开发和销售数字化中文字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汉仪公司于l998年12月26日创作完成了美术作品汉仪秀英体(简、繁)字体,并于1999年3月23日在北京首次发表,汉仪公司对该美术作品依法享有著作权。该作品经著作权登记,登记号为2009-F-020548。近来,汉仪公司发现被告昆山笑巴喜公司、上海笑巴喜公司在其注册商标中,未经许可使用原告享有著作权的秀英体,并在其生产、销售的产品上,使用该注册商标。为此,汉仪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在位于南京市白下区光华路上的被告苏果超市处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购买了由被告昆山笑巴喜公司、上海笑巴喜公司共同生产、销售的型号为MC638的笑巴喜全实木婴儿床一张,并当场取得了盖有“苏果超市有限公司发票专用章”的“苏果超市有限公司工商业统一发票”一张,江苏省南京市石城公证处对整个购买过程进行了证据保全公证。该产品上使用的注册商标,申请注册时间始自2006年,距今已使用五年。被告昆山笑巴喜公司、上海笑巴喜公司生产使用“笑巴喜”商标的产品,销售范围广(遍及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销量巨大(销量居全国前三位)、侵权时间持续长(涉嫌侵权商标,ijiI年申请注册),给原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请求判令:1、被告昆山笑巴喜公司、上海笑巴喜公司立即停止使用侵犯原告著作权的“笑巴喜”注册商标:2、在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3、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人民币50万元,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09)一中民终字第04470号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 (2009)一中民终字第04470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张延华,男,汉族,1953年8月17日出生,住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4号院12楼9号。 委托代理人徐新明,北京市铭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原审被告)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住所地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546号。 法定代表人刘传铁,主任。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科学技术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2号。 法定代表人梁桂,主任。 被上诉人(原告被告)晏明春,男,汉族,1950年9月5日出生,武汉明春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住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50-4-3-6号。 被上诉人(原告被告)武汉明春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0号5栋10单元201室。 上诉人张延华、上诉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简称东湖管委会)因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一案,均不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简称原审法院)于2008年12月9日作出的(2008)海民初字第29003号民事裁定书(简称原审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诉。 上诉人张延华的上诉理由为:一、本案的主要侵权行为地是北京市海淀区而非武汉市,上诉人张延华有权选择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理本案。本案诉讼指向的主要侵权行为是晏明春及武汉明春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简称明春公司)违法使用上诉人张延华的LETORP 软件著作权及技术资料向科学技术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简称科技部基金中心)申报项目,明春公司、东湖管委会签订的《基金项目合同》,科技部基金中心立项、签订《基金项目合同》及拨付资金的行为。上述行为共同指向了同一对象,即上诉人张延华的LETORP软件著作权。上述行为均围绕科技部基金中心发生在北京市海淀区,因此,北京市海淀区是本案的主要侵权行为地。科技部基金中心的立项及签订《基金项目合同》的行为是否属于行政行为、《基金项目合同》是否属于行政合同,均不影响明春公司、东湖管委会签订《基金项目合同》的侵权性及可诉性,更不影响本案侵权行为地的判断。二、科技部基金中心签订《基金项目合同》的行为不是行政行为,而是民事行为,《基金项目合同》不是行政合同,而是民事合同。科技部基金中心是本案的适格被告。 知盟网计算机软件频道https://www.doczj.com/doc/a016394338.html,/weiquan/ShowClass.asp?ClassID=153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侵犯商业秘密判例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刑事裁定书 (2008)沪二中刑终字第432号 原公诉机关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魏成刚,男,1968年7月15日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汉族,大学文化,原系上海欧本表面处理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暂住本市杨浦区延吉东路125弄3号501室(户籍在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和平新华委08 新华街53-7号)。因本案于2007年4月2日被刑事拘留,同月30日被逮捕。2008年9月22日被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取保候审。 辩护人廖海涛,北京市东元律师事务所广州分所律师。 辩护人孔德峰,北京市权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李迪准,男,1972年10月19日出生于上海市,汉族,大学文化,原系上海欧本表面处理技术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经理,暂住本市松江区兰天新村190号302室(户籍在本市金山区朱泾镇西林街2街2弄20号)。因本案于2007年4月11日被刑事拘留,同月25日被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取保候审,同年7月6日被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取保候审。 辩护人王荣,上海市道恒律师事务所律师。 辩护人常海梅,北京市权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审被害单位梯爱司表面处理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原名上海舍福表面处理技术有限公司,2005年10月31日经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批准变更为现名称,住所地本市松江区松江镇中山东路70号。 诉讼代理人骆美玲、黄震尧,上海市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审理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 魏成刚、李迪准犯侵犯商业秘密罪一案,于二00八年六月十九日作出(2007)杨刑初字第751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人魏成刚、李迪准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指派检察员杜民霞出庭履行职务,上诉人魏成刚及其辩护人廖海涛、孔德峰,上诉人李迪准及其辩护人王荣、常海梅,原审被害单位诉讼代理人骆美玲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北京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P2P网络借贷 司法审判行政监管行业自律 新闻通报会 (2017年12月18日)

通报会议程 时间:2017年12月18日(周一)下午14:00 地点:三中院105会议室 主持:三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双玉 内容: 1.三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双玉主持并介绍与会人员 2.宋毅庭长通报法院受理涉互联网借贷平台案件现状、案件呈现特点、原因及下一步司法审理的思路 3.北京市金融工作局郝刚处长介绍当前P2P行业发展、监管基本情况及今后工作的重点 4.互联网金融协会沈一飞处长介绍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针对P2P行业开展的工作和今后重点工作 5.媒体互动交流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关于P2P网络借贷纠纷案件审理情况的通报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板块之一,P2P网络借贷行业近年来扩张迅速,但风险也日益暴露。随着监管政策与措施的落地,P2P行业面临着从野蛮生长到合规发展的转变,当前正处于关键的过渡期。 在这一背景下,今天,我院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北京市金融工作局联合召开新闻通报会,对P2P网络借贷纠纷案件的审理情况以及P2P行业发展状况、监管措施等进行通报,目的是促进司法裁判标准与行政监管、行业自律协调对接,实现P2P行业合规发展的事前规范与事后调整的整体化效果。 下面,我就司法裁判领域的内容向各位进行通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案件审理基本情况及特征 (一)收结案情况 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三中院及辖区法院共受理P2P网络借贷纠纷案件两万余件,以一审案件为主。 1.案件呈现出集中爆发趋势 2015年我院辖区收案尚在二三十件,自2016年起开始集中爆发,到2017年达到了高峰水平,截至12月中旬,已

最新-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19)沪一中刑再终字第3号 精品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19)沪一中刑再终 字第3号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19沪一中刑再终字第3号 原公诉机关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 原审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岳峰,男,1983年12月22日出生,汉族,出生地上海市,高中文化,无业,原住本市虹口区虬江路208弄27号。 因本案于2019年5月8日被依法刑事拘留,同年6月7日被依法逮捕。 原审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张世峰,1984年2月3日出生,汉族,出生地上海市,高中文化,无业,原住本市黄浦区徽宁路622号107室。 因本案于2019年5月8日被依法刑事拘留,同年6月7日被依法逮捕。 原审被告人董志诚,男,1984年6月28日出生,汉族,出生地上海市,高中文化,无业,原住本市浦东新区下南路526弄10号101室。 因本案于2019年5月8日被依法刑事拘留,同年6月7日被依法逮捕。 原审被告人戴滢,男,1983年7月30日出生,汉族,出生地上海市,高中文化,无业,原住本市黄浦区方斜路370号。 因本案于2019年5月8日被依法刑事拘留,同年6月7日被依法逮捕。 原审被告人王红梅,女,原一、二审认定1983年11月24日出生,汉族,出生地安徽省阜阳市,初中文化,无业,原住安徽省阜阳市颖东区老庙镇和庄村王大庄42号。 因本案于2019年5月8日被依法刑事拘留,同年6月7日被依法逮捕。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指控上列五名原审被告人犯抢劫罪一案,由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审理后,于2019年9月26日作出2019浦刑初字第1041号刑事判决。 判决后,原审被告人岳峰、张世峰不服,提出上诉。 经本院审理后,于2019年12月23日作出2019沪一中刑终字第663号刑事裁定,驳回岳峰、张世峰的上诉,维持原判。 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2019年3月27日原审被告人王红梅以原判认定其犯罪时年龄与真实年龄不符,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被告人张伟,男,1982年10月20日出生于南京市秦淮区,汉族,初中文化,无业,住南京市秦淮区胜利路25号2幢503室;2013年1月21日因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经南京市白下区公安局被取保候审,同年2月25日被该局刑事拘留,同年3月8日经南京市检察院批准逮捕,由南京市公安局执行逮捕,现在押于南京市白下区看守所。 南京市人民检察院以南检刑诉[2013]74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张伟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于2013年8月22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于同日立案,于2013年11月20日公开开庭对本案进行了审理。本案经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现已审理终结,现在进行公开宣判。 南京市人民检察院指控,2013年1月6日、8日,被告人张伟两次与王胜、李豪等人一起吸食冰毒并在吸毒后驾驶车辆。1月9日15时许,张伟与王胜、李豪在白下区长谷镇幸福村张伟家老宅中再次吸食冰毒。17时许,张伟驾驶悬挂南FE0555号牌(假车牌)的本田雅阁轿车携王胜、李豪、刘兵、刘宁沿环湖大道由东向西行驶返回南京。当行至白下世纪公园东侧约500米处时,张伟驾车越过道路中心双黄实线逆向超速行驶,迎面撞上正常行驶的南LB7191号奇瑞轿车,致该车驾驶员章龙及车内乘员汪清、胡萍、曹喜、杨龙五人全部当场死亡,南FE0555号车内乘员王胜经抢救无效死亡,李豪、刘兵、刘宁及张伟均受伤。经鉴定,死者章龙、杨龙、汪清、胡萍、曹喜、王胜系道路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合并胸部损伤、多发伤死亡,损伤死亡成因均符合道路交通事故所致(车内损伤)。被害人李豪、刘兵、刘宁的损伤程度均属轻伤,符合交通事故车辆碰撞所致的损伤特征。被告人张伟的损伤程度属重伤,符合交通事故车辆碰撞所致驾驶人位置损伤的特征。南京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白下大队认定,被告人张伟负此事故的全部责任。 上述事实,被告人张伟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亦无异议,有丰月、李佳艳、李汉、陈云的证人证言,被害人李豪、刘兵、刘宁的陈述,物证明仁牌苏打水瓶一只,书证接警单、人体尿样毒品检测记录、公安机关提供的交通违章纪录、南京市公安局白下区交通警察支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被告人张伟身份证件等,鉴定意见书以及勘验、检查笔录等证据证实,足以认定。 辩护人补充强调经现场勘验显示两车前部相撞,两条制动印分别长10.3米和10.2米(南FE0555号所留)有现场勘验笔录、手绘的交通事故现场图证据认定。 庭审中控辩双方对于本案的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及因果联系均无争议,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被告人的主观心态是故意还是过失,这是区分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还是交通肇事罪的主要方面。

北京各级人民法院电话

北京各级人民法院(法庭)地址及联系方式 来源::日期:2011-10-11 1、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南大街10号 邮编:100022 电话:85268122 简介: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是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最高审判机关,依据宪法等法律的规定,除行使国家审判权、审判案件外,对在下辖的各中级人民法院和各区、县人民法院以及各专门法院的审判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同时,对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法律规定由它管辖的第一审案件,下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移送审判的第一审案件,最高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移交的第一审案件,抗诉案件和对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监督北京市各中级和基层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2、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地址:石景山区石景山路16号 邮编:100040 接待电话:68639038 68632139 举报电话:59891399 接待日时间:每月第2、4周的星期三为庭长接待日第1、3周的星期三为院长接待日(院长接待须由庭长接待时确定) 简介: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1995年4月21日经市人大常委会批准成立,5月10日正式履职。北京一中院的地域管辖由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海淀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房山区、昌平区、大兴区、延庆县八区一县组成。辖区内集中了80%以上在京的国家党政机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90%以上的金融机构,形成了一个比较特殊的政治、经济、人文环境。北京一中院依法审理辖区内危害国家安全案件、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或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一审民商事案件、知识产权案件、行政案件;对辖区法院裁判不服提出上诉的或检察机关抗诉的二审案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专属管辖的知识产权类行政案件以及最高法院交办的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各类案件呈现出"规格比较高、难度比较大、类型比较新"的特点。 3、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地址:丰台区方庄路10号 邮编:100078 电话:67653221 接待电话:67699933转2372或2371 接待日时间:每周星期三8时30分 简介: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于1995年4月经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成立。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地处北京市丰台区方庄东部的中央商务中心附近,整幢建筑庄严凝重,约近3万余平方米,地上11层,大、中、小法庭33个。受理北京市东部东城、崇文、朝阳、丰台、顺义、通州、平谷、密云、怀柔等9个区县发生的重大一审案件及上述区县基层法院的上诉案件。 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共设12个审判业务庭,分别审理、刑事、民事、行政等一审、二审和审判监督案件;执行本院生效裁判;设有5个职能部门,分别负责法官职业道德教育、纪检监察、法学理论培训、审判实践中适用法律问题的研究以及文秘、警务保障等事务。现全院共有干警402人;具有法学博士、硕士学位和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总人数的85%。

上海各区县人民法院地址电话一览表

上海各区县人民法院地址电话一览表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肇嘉浜路308号电话:63080000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下辖: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虹桥路1200号电话:62751200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中山北路567号电话:56700000 上海市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上海市武进路527号电话:63648355 上海市铁路运输法院中华新路60号电话:51235588 上海市海事法院上海市杨树浦路1360号电话:65191144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下辖: 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上海市丁香路611号电话:38794518 闵行区人民法院上海市闵行区雅致路99号电话:64120000 卢湾区人民法院上海市合肥路213号电话:63856666 徐汇区人民法院上海市宜山路188号电话:64680966 长宁区人民法院上海市虹桥路1133号电话:52574999 金山区人民法院上海市金山大道2288号电话:57968100 南汇区人民法院上海南汇区惠南镇城西路155号电话:58024700 奉贤区人民法院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南奉公路9501号电话:57417490 松江区人民法院上海市松江区文诚路80号电话:67735279 浦东新区人民法院陆家嘴法庭浦东新区源深路161号电话:58214483 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六里法庭浦东新区德州路111号电话:58741454 浦东新区人民法院金桥法庭浦东新区金桥路1490弄4号电话:50701257 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外高桥法庭浦东新区高桥镇学前街80号电话:58670582 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川沙法庭浦东新区川沙镇华夏东路1458号电话:50922990 闵行人民法院民一庭闵行区水清路800号电话:64120000 闵行区人民法院颛桥法庭闵行区颛桥颛盛路333号电话:64890333 闵行区人民法院七宝法庭闵行区沪松公路460号电话:64780088 闵行区人民法院浦江法庭闵行区浦锦路15号电话:64110027 卢湾区人民法院五里桥法庭卢湾区中山南一路1109弄1号101室电话:63032905 金山区人民法院朱泾法庭金山区朱泾镇人民路电话:57311051 南汇区法院周浦法庭南汇区周浦镇繁荣路沪南公路口电话:68131971 南汇区人民法院芦潮港法庭 南汇区芦潮港镇果园桥车站东首电话:68281063 奉贤区法院奉城法庭城中心镇城协路北侧、政苑路东侧电话:57520275 松江区法院泗泾法庭松江区泗泾镇江达南路4号电话:5761094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