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技巧一至六观察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列提纲

作文技巧一至六观察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列提纲

作文技巧一至六观察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列提纲
作文技巧一至六观察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列提纲

作文技巧(一至六):观察、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列提纲

作文技巧(一):观察

一、观察与积累

1、生活积累。生活好比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水才能长流不断。要写好作文就要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可从以下几方面积累:(1)自然景物;(2)家庭生活;(3)社会生活;(4)校园风采。

2、阅读积累。大千世界内容丰富,人们靠直接观察所获得的材料,只能是凤毛麟角,因此,要写好作文就必须借助别人的经验积累来大量补充,这就要靠阅读。阅读是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渠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情感积累。世间万物,最具震撼力和穿透力的莫过于真情,难怪元好问会发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感叹。父母的关心,亲人的呵护,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帮助,无不是我们感动。满怀感恩之心,才能写出动情之作。

二、观察与思考

人类的高明之处在于思考,观察也一定是伴随着思考的。要勤于提问、勇于请教、善于分析,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且看一考生对“茶”的一段思考:“用温水泡茶,茶叶漂与水上,平静但无茶香、茶味;用沸水泡茶,茶叶几经沉浮,终于落定,茶香袅袅,茶味宜人。浮生若茶,你可以厌恶苦难,但换个角度,也得感谢苦难。不正是若沸水般的苦难让你在人世中翻转沉浮,才使你最终释放出生命的翠绿与人生的清香吗?”这位小作者通过对身边熟悉的事物的观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发出来独特而深刻的生命感悟,可见思考于作文之重要。

三、观察与练笔

阅读积累属于无形积累,要形成有形的文字必须通过练笔,只有勤于练笔,才能提高运用语言的技能。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应用从阅读中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的作。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的练的。”只有认真观察,用心感受,善于思考,用观察日记、随笔、读后感、观后感等形式将有意义的材料形成有形的文字,才能切切实实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写作没有秘诀。

作文技巧(二):审题(原创)

1、命题作文的审题

(1)弄清题目的限制和要求。命题作文常对文体、时间、地点、数量、和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内容等有限制,弄清这些,就好确定选材范围。例如《我班最近发生的一件新鲜事》,“我班”限制了事情发生的空间,“最近”限制了事情发生的时间,“一件”则限制了数量,“新鲜”是指事情的性质。

(2)抓住题眼,确定中心。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就是“题眼”,大多数情况下,是由题目中的定于或状语来充当的,如《我们的新班长》,“新”是题眼。有时,中心词也是题眼,如《妈妈笑了》,“笑”是题眼。

(3)通过题意引申。有些作文的题目,具有象征意义,如《路》、《荷叶》、《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路”可以指人生之路,“荷叶”可以象征奉献精神,而“钥匙”则可以理解为走向成功的方式方法。

2、话题作文的审题

(1)看导语是否暗示了选材范围。如:“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眼神,一句温馨的鼓励或劝告,一次意外的相遇或碰撞,甚至于一滴雨水、一缕春风、一行文字、一幅画面等,于

不经意间怦然波动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它其实为“怦然心动的感觉”这一话题指明了选材范围。

(2)看导语是否点明了立意角度。如:“跨入青春的门槛,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家园,享受爱心的阳光,触摸科学与时尚......生活是多么精彩!”这一话题点明了“精彩”的内涵:美丽、向上、健康等。

(3)看导语中是否出现了题眼。如:“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可不少。灯红酒绿、金钱美色、名誉权位......甚至赌与毒,都能让你的心灵经受考验。面对诱惑,人怎样才能拥有一个充实的、高尚的、有意义的人生呢?”请以“战胜诱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个话题中,“战胜”是题眼,千万不要大写特写“诱惑”。

3、材料作文的审题

(1)找出关键词。如:“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短,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宽度。”这段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是“展现笑容”、“改变心情”、“把握今天”、“事事尽力”、“拓展宽度”,抓住其中的一点来写即可。

(2)概括材料中心。可运用联想想象,多角度把握材料,对材料进行概括。如:“有一个渔夫从海里捞到一颗珍珠,爱不释手。珍珠上面有一个小黑点,渔民总觉得碍眼,心想,如果将小黑点去掉,珍珠就会变成无价之宝。可是,剥去一层,黑点仍在;再剥一层,黑点还在;剥到最后,黑点没了,珍珠也不复存在。”由材料我们可以联想:人生也是如此,总会有缺陷,不可能十全十美。也可以这样想:生活中有得必有失,想要得就要有所失。

作文技巧(三):立意(原创)

1、什么是立意?

立意,是指作者确立文章的主题(或称主旨、中心思想、中心论点),主题是统帅文章的“纲”。

2、立意的要求

(1)立意要正确

正确,就是指确立的主题健康、有意义,符合客观实际,能表达积极向上的情感,能给人以教育和启发。

(2)立意要集中

集中,就是说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中心只有高度集中,文章才能打动读者的心,在读者头脑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3)立意要新颖

新颖,就是不落俗套,有新的观念、新的见解、新的思考角度,不人云亦云。

(4)立意要深刻

深刻,就是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见解。这种感受和见解,是从生活中挖掘出来的。

3、怎样提升文章的立意

(1)写出真情。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话……”强调的就是作文要讲究真实,“真实”是作文的生命。但作文仅做到真实还不够,还要有情感。如朱自清的《背影》,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尤其感人,写出了父亲在艰难日子里对儿子的一片关切之情,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如果朱自清不是深爱着自己的父亲,又怎么能写出这种情感呢?写作文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胡编乱造。

(2) 化实为虚。借助于虚拟的形象,可以迅速打开思路。如“家园”,理解为家乡固然可以,但从“精神家园”的角度去理解,内涵就比较丰富:伦理道德、文明修养、亲情友情、文学艺术等,这样一来,思路得到拓展,立意层次也得到提高。

(3)联想想象。可以由此及彼,由小到大。由物到人,由个人及社会。如“处处留心皆学问”,有一位学生从竹联想到人,由竹笔直、空心的特点,联想到做人要虚怀若谷、正直朴素,立意自然高人一筹。

(4)以小见大。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通过小事情反映深刻的主题。如莫怀戚的《散步》,看似朴素简单通常的散步,作者却写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从《散步》中我们读出了生命、和谐、责任和希望……

(5)借助景物。借助景物描写,可以使文章生动形象,有利于更好的抒发情感。如冰心的《谈生命》,借“一江春水”的东流和“一棵小树”的成长,抒发了对生命的感悟,既有形象性,又有哲理性。再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通过对白杨树枝、干、叶、皮的外形描写以及其内在的精神气质的刻画,热情的歌颂了具有白杨树精神气质的北方抗日军民,立意含蓄而深刻。

(6)对比衬托。对比法,就是通过人、物、事之间某一方面或全方位的对比,突出人物个性、反映社会现象的写法。衬托法,就是为了突出主要对象,用一些另外的人或物来陪衬或烘托。通过对比衬托,可以更好的突出文章的主题。如艾青《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

中写道:“一个黑,黑的像紫檀木;一个白,白的像棉絮。一个多么舒服,却在不住的哭;一个多么可怜,却要唱欢乐的歌。”通过对比,揭示了种族歧视给黑人带来的悲惨命运,具有特别感人的力量。又如周敦颐的《爱莲说》,用菊花正面衬托,用牡丹花反面衬托,把莲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文技巧(四)——选材(原创)

1、选材的口诀

熟悉最重要,真实才可靠;典型方有用,新颖为最好;不在大和小,关键在于巧;品味要求高,情真应记牢。

2、选材的要领

(1)求“真”。尽量写自己生活中熟悉的人和事,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如实的表现客观事物。如《背影》中的父子情,《藤野先生》中的师生情,无不真实感人。

(2)求“精”。要选择典型有意义的材料,以少胜多,从而深刻而全面的反映事物本质。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选取3个典型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崇高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感人至深。而作者写这篇文章之前,准备了20多个事例,如果全部写上去,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吗?

(3)求“新”。为避免“撞车”,要放弃“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如话题作文“战胜脆弱”,很多人会不约而同的写怎样和疾病作斗争。有位考生却另辟蹊径:写母亲下岗后在校门口摆地摊,自己觉得丢人每次经过校门口故意装作不认识,最后在亲情的感召下,终于战胜脆弱,以母亲为自豪,变得坚强起来。这就避免了“撞车”。

(4)求“小”。有些学生为了创新选取重大的、热点的事情来写,但有时由于并非亲身经历,认识高度不够,反而影响了文章的感染力。要从小处着手,从细处落笔,以小见大,通过一滴水去折射太阳。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的《变色龙》,写的是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这样一件小事,却表现了深刻的社会主题,揭示了沙皇统治下警察制度的黑暗。

(5)求“品”。要想使文章提高品位,就得加强课外阅读,熟悉名言警句、诗词典故等,熟练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及写作技巧,真正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星,梦的开始;月,情的寄托;雨,心的宁静;雪,纯洁无污。星、月、雨、雪,与我常相伴,星、月、雨、雪,我做人的原则。”这段文字,运用排比、反复,揭示文章主旨,语言凝练,效果很好。

(6)求“情”。可以是感情的触发点,一句话、一个动作或一个眼神,如《斑羚飞渡》中老斑羚为了拯救下一代用血肉之躯为后代们搭建生命之桥的情景,是多么感人啊!可以是事理的感情点,即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作者由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可以是生活的情趣点,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一定能收获美的情趣。如《山中访友》,构思新奇,作者满怀对生活的热爱,走进山林,与山中的“朋友们”互诉心声,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作文技巧(五)——构思(原创)

1、析题。

(1)命题作文。一般要明确两点:一是“写作对象”,二是“写作题眼”。如《共享生命》,写作对象是“生命”,写作题眼是“共享”

(2)话题作文。要剖析话题,挖掘内涵。如:据说犹太王大卫的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一位哲人曾说:“成功和失败只代表过去,忘记过去才可能走进新天地。”另一位哲人又说:“过去不能忘,因为历史是一个永远的存在。”到底什么不该记忆,什么该记忆?请以“忘与不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分析如下:a、你爱别人,可以忘;别人爱你,不能忘。b、你帮助过别人,可以忘;别人帮助过你,不能忘。c、你对别人有恩,可以忘;别人对你有恩,不能忘。d、成功和荣誉,可以忘;失败和教训,不能忘。e、小事,可以忘;大事,不能忘。

(3)材料作文。要分析材料,选准感点。如:车轮对方向盘说:“你为什总是要控制着我,不给我自由?”方向盘说:“如果我不控制你,你会走上邪路的。”请从车轮和方向盘的对话中提炼中心,从现实生活中选择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感点:a、没约束的自由能找到吗?b、没约束的自由会导致怎样的结果?c、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2、切入。

(1)大题小做。如《谷多猫贵》,作者不直接写农民如何喜获丰收,而是写农村丰收后,老鼠成灾,猫儿自然成了农民的宝贝,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农村改革后的大好形势,可谓构思巧妙。

(2)欲扬先抑。如杨朔的《荔枝蜜》,先写自己不喜欢蜜蜂,待了解了蜜蜂的习性后,再赞扬蜜蜂,这样构思可以避免平铺直叙,更好的表达情感。

(3)设置悬念。如何为的《第二次考试》,开头即写陈伊玲在初试、复试的表现判若两人,让读者急切的想知道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这就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

3、谋篇。

(1)列小标题。使用简洁的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条分缕析之效,又可减少过渡文字,使重点突出。如《我这一年》,可列“喜、怒、哀、乐”为小标题,重点写自己的情感生活。(2)对比反衬。将对立的人物、事件、景物放在同一篇文章中,形成鲜明的反差,突出主题,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鲁迅的《故乡》,就有许多对比: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闰土和杨二嫂的对比,“我”和闰土的对比,水生和宏儿的对比等等,这些对比,表现了旧中国农村经济的日益凋敝和农民生活的日益贫困,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3)运用排比。以排比的形式布局谋篇,可使文章内容紧凑,结构匀称。如朱自清的《春》,主体部分写到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

(4)首尾呼应。首尾呼应,可以更好的强调主题,加深读者印象, 使文章血脉贯通,结构严谨。如《穿越平凡的伟大》,开头:风从湖边走过,湖面荡起美丽的涟漪;风在田野飘过,染青了沉睡刚醒的禾苗;风在果园徜徉,把花粉撒在了希望的田野上。轻轻地、悄悄地,一种温柔的过往,竟使得这万物萌发出生机勃勃的幽香。风,便是这平凡的奉献者,它成就了一种可以穿越平凡的伟大。结尾:愿为一缕风,让爱和仁慈悄无声息的降临。这,该是一种穿越平凡的伟大吧!

作文技巧(六)——列提纲(原创)

作文前应该写好提纲,这是保证作文成功的一项重要举措。老舍先生说:“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当然,写作水平提高后,也可以采用打腹稿的形式,但切忌“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下面以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为例,具体展示如何列提纲:

1、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那就是森林,地球尚未造就人类,却已经造就了它,植物世界骄傲的代表。

2、可是你,却为什么长在这里?长在这阴森森、黑黝黝的幽深的峡谷。为了寻找你,我爬上了高高的山岭,穿过了长长的石洞。袅袅烟云在我身边飘浮,而你那充满生机的树梢,却刚够得着我的脚尖,不及山坡上小草儿高。你似乎深不见底,宽不可测,没有人见过你的全貌。虽然你拥有珍贵的树木,这大自然无价的财富,然而你沉默寡言、与世无争,多么不公平啊,你这个世上罕见的地下森林。你从哪里飞来?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使你沉入这黑暗的深渊,熬过了那么漫长的岁月? (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

开头:像凤头,小巧精美,写森林是为了反衬地下森林。完成三个任务:

(1)扣题:你这个世上罕见的地下森林。

(2)完成情感定位:然而你沉默寡言、与世无争,多么不公平啊(惊讶、叹息)

(3)引出下文:你从哪里飞来?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使你沉入这黑暗的深渊,熬过了那么漫长的岁月?

3、那一定是遥远的年代了。那时候这里也许是一片芬芳的草地,也许是肥美的湖沼,美丽的大自然,万物鼎盛。可是突然一次巨大的火山爆发,瞬息改变了一切。狂风呼啸,气浪灼人,沙石飞腾,岩浆横溢,霎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好像到了世界的末日……

4、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或许仅仅是因为它喜欢运动。啊,听苍郁的巨木在风暴中咔咔折断,见地心的“热血”喷射上天,气势之宏伟壮观,连太阳都要肃然起敬。

5、然而它终于息怒了。于是一切都平静下来。平静了,草地变成了明镜似的湖,昔日的湖底成了奇形怪状的石山,它把岩石熔化成沙砾,把峻岭劈成深渊。一切都改变了:烧焦的石头取代了绿色的森林,黑色的岩浆覆盖了娇艳的野花。多么宁静的世界哟,万籁俱寂,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

6、就像那一切火山爆发后留下的痕迹一样,在这里,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距镜泊湖180公里的山林里,早已沉寂的火山留下了7个不规则的深坑,四面均为悬崖,险岩峭立,怪石嶙峋。深处百十米,浅处少说也有三四十米,谷底开阔,散落着万年前山摇地动时崩塌下来的巨石。

7、火山制造了峡谷、深渊,却没有留下生命,山是光秃秃的,谷是光秃秃的,太阳依然高悬,可是山没有颜色,谷没有颜色……

8、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它又不辞辛苦地从远处茂密树林里捎来种子,让雨水把它们唤醒。坡上青翠的小苗讨得阳光喜欢了,阳光便慷慨地抚爱它们。于是,灰黑的火山石变绿了,悬崖上,山岭间,一片郁郁葱葱,鸟儿也回来,为的是歌唱生命。

9、然而那幽暗的峡谷,却依然如故。黑黝黝、光秃秃、阴森森、静悄悄。樵夫听得见泉水在谷底的石洞里激起的滴嗒回声,猎人追踪狼嗥虎啸。至此,除了厚厚的青苔外什么也没有。几千年过去了,大自然的生命无处不在,峡谷却没有资格得到哪怕一株小草……

10、也许鸟儿掠过山崖,衔叼的草茎曾在这里落下过草籽儿,但是草籽儿没有发芽;也许山泉流过谷底,携带过几粒花种,但是小花儿没有长大。都说阳光是公平的,在这里却不,不!它沉湎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却从来没有到这深深的峡谷的底部来过。它吝啬地在崖口徘徊,装模做样地点头。它从没有留意过这陷落的大坑,而早已将它遗忘了。即使夏日的正午偶有几束光线由于好奇而向谷底窥测,也是斜视着,没有几丝暖意。

11、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

12、阳光是公平的么?峡谷莫非不明白?

13、不幸的峡谷,它本可以变成一串明珠也似的小湖,像德都县的高山堰塞湖“五大连池”那样,轻而易举就可赢得人们的赞美。可是它却不。它悄然无声地躺在这断壁底下,并不急于到世上去炫耀自己,它隐姓埋名,安于这荒僻的大山之间,总好像在期待着什么,希望着什么。它究竟在期待和希望着什么呢?

14、长空的大风经过这里,停下了脚步。不等探询,便很快理解了它。它把坑口的石块碾成粉末,一点一点地撒落到峡谷的石缝里去。

15、洁净的山泉日日与它相伴,也终于明白了它。它从石洞里流出来,又一滴一滴渗进石缝里去,把石块碾成的粉末变成了泥土。

16、山顶的鱼鳞松时时顾盼着它。虽然相对无言,却是心心相通。它敬仰峡谷深沉的品格,钦佩峡谷坚韧的毅力,它为阳光的偏爱愤懑,为深渊的遭遇不平。秋天,它结下了沉甸甸的种子,便毅然跳进了峡谷的怀抱,献身于那没有阳光的“地下”,也许为它所感召,纯洁的白桦、挺拔的青杨、秀美的黄菠萝,它们勇敢的种子,都来了,来了。一粒、几十粒、几百粒。不是出于怜悯,而是为了试一试大自然的生命力究竟有多强……

17、几千年过去了,几万年过去了。

18、孱弱的小苗在寒冷霜冻中死去,但总有强者活下来了,长起来了,从没有阳光的深坑里长起来。

19、几千年过去了,几万年过去了,进入了人类的文明时代。终于有一天,人们在昔日的死火山口发现了一个奇迹,一个生命史上的奇迹幽暗的峡谷里竟然柞木苍郁,松树成林。

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立着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只因为它集于井底一般的深谷之中,而又黑森森不见阳光,有人便为它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叫做地下森林。

20、如果它早已变成漂亮的小湖,奇丽的深潭,也许早就免除了这“地下”的一切艰辛。但是它不愿意。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它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向上,爱生命竟爱得那样热烈真挚。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了光明的天顶,把伟岸的成材③无私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和希望已久的荣光。

中间:像猪肚,内容充实,写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完成三个任务。

(1)承接上文:那一定是遥远的年代了。

(2)按时间顺序写:先写火山爆发,地貌面目全非,所有生命毁于—旦。再写环境的恶劣和地下森林生长的艰辛。

(3)详写重点部分:环境的恶劣和地下森林生长的艰辛。

21、我为寻你爬上了高高的岭,原只是因为好奇,却想不到你如此强烈地震动了我的心怀。我不愿离去了。我望见涧底泉水闪烁,我明白那是你含泪的微笑。

22、秋日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瞧!阳光现在多么喜爱它们,好像它从来就是这么慷慨。

23、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愉悦而又深沉的低吟。你的歌是唱给曾在困难中真诚地帮助过你的伙伴们听的吗?它们如今都到哪儿去了呢……

24、干枯的小草儿在我脚下发出簌簌的响声,似乎在提醒我注意它。它确实比你这地下森林要高出好几分呢,这得意的小草儿。然而我却想攀着古藤下去,下到深深的谷底去。那儿的树木虽然远不如山上的小草高,但它却可以自豪地宣布:我是森林!

25、啊,我听见了,听见了那莽莽群峰和高高天庭上震荡的回声:我是森林!

26、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

27、我景仰那些曾在黑暗中追寻光明的地下的“种子”。愿你们创造更多的奇迹!

结尾:像豹尾,简洁有力。描写亲眼所见地下森林的状貌。完成两个任务。

(1)照应开头:我是森林!

(2)写出感想: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

作文提纲范例:

题目:《我不能不感动》

主题:赞扬汶川大地震中那些平凡的人身上所表现出的“大爱”精神

开头:1、扣题:我不能不感动 2、完成情感定位:深深地被震撼 3、引出下文:那是令人永远难忘的记忆

中间:1、承接开头:你可曾记得? 2、按片段写:片段一:一位年轻的母亲临死前死死护住自己年幼的孩子,并在手机上留下短信——孩子,如果你还活着,请记住,

我爱你!片段二:一位年轻战士在余震中竟然跪在地下苦苦哀求战友——让我再去救一个!片段三:谭千秋老师为挽救课桌下的4个孩子——竟伸开双臂趴在课桌上! 3、详写重点部分:谭千秋老师挽救课桌下的4个孩子

结尾:1、照应开头:谁能不为之感动? 2、写出感想:危难时候,方显英雄本色,这些平凡人身上所表现出的“大爱”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

立意与选材作文教案

立意与选材作文教案 高中语文新课程专区——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粤教版、鲁教版的资源仓库 第一课时 (一)导入:给同学们讲文苑拾趣:王安石撕搞的故事,引发学生讨论:王安石为什么把自己论兵的新作撕了?(引出什么叫立意,立意的重要性,怎样才能做好立意呢?) (二)新授: 第一节立意的常见方法 一、讲求立意的新颖性 同学们到49中寄宿班,第一次远离父母,来到新的班集体,第一次经历了军训生活,大家一定在日记中说了很多的心里话,是不是?(学生交流日记内容……) 同学们写的日记,大多数写的是军训生活的收获,强化学习外语和语文的苦和累,宿舍集体生活的有趣和烦恼,对父母和亲人的思念。应该说这都是人之常情,你们都写出了真情实感,但有的同学不一样,XX同学对49中在纪律、卫生方面的管理和自习课的安排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进而生发出对49中有别于来之前的认识,XX同学写到了自己从没感受过的父母给予自己的亲情关爱,让人感受到她的敏感,她的善良和她在长大懂事的那份独特体验。在众多雷同的日记中脱颖而出,令老师刮目相看。立意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鹦鹉学舌。 引导学生读、想、议22页《我渴望有个后妈》,理解立意的新颖性。

我给大家讲一下发生在2001年CCTV模特大赛上的事,有五位选手脱颖而出,角逐冠军。在比分相当接近的情况下,最后一道问题的回答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问题是:在聪明、富有、美丽三者之中,你选择哪一样?同学们,如果你是参赛者,你会选择哪一个?……四位选手选择了“聪明”,这应该是大多数人都会做出的选择,但选手龙蕾选择了“富有”。这个答案颇出人意料,引起了评委的浓厚兴趣。龙蕾解释到:她所选择的“富有”不仅指物质上的富有,还有知识素养的富有、感情的富有等等。这样的富有,能使她拥有聪明、美丽,也能使她更好的付出、回报社会。特别的答案,加上合情合理的解说,获得了评委们一致的好评,龙蕾击败了其余选手,夺得了桂冠。 教师总结:新颖别致的立意,可使文章熠熠生辉,意蕴深刻,要做到文章见解新颖,就要在立意创新上下功夫。 立意创新还可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针对题目和材料从反面阐述自己的独到见解。引导学生读教材22页反向立意的方法。 二、注重立意的健康 给学生出示病例作文,学生讨论分析。 1、我在小学里当班长,而她只是个小组长,进了中学,她窜上去了,入了团,当了班长,我却只是个小组长。我想:看她美的,又是升旗,又是主持班会。有什么了不起?想当年还不是我的手下? 2、有些同学多次考试作弊而安然无恙,我只作弊一次却被老师发现了,于是感叹“成功需要机遇,机遇不好,再努力也是白费劲” 3、我一心想考上重点高中,而竟考不上,平日比我差的同学倒考上了,我怎么也想不通,我简直巴不得地球毁灭。

高考话题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高考话题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一、单概念类审题 1、名词类 (1)诗人顾城有句出名的诗:“你看云时,我觉得很近,你看我时,我觉得很远。”这里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成语中有“咫尺天涯”一词,意思是说虽然近在咫尺,却远如天涯。海南省海边有一块石碑,上书“天涯海角”,那里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涯”,现在飞机几小时就到了。美国在地球的那一边,似乎也是“天涯”,但卫星电视一下子将它拉到我们面前。这是现代科技的神威,它使我们生存空间的距离相对缩短了,难怪有地球村之说。 以上材料说明距离的远和近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你有这样的体会吗?同意这样的观点吗?请以“距离”为话题写一篇“三自”文章。 提示:由话题我们可以进行发散性思维,如从美学角度写“距离产生美”,从交往角度写“距离可以保持一个人的独立个性”,从认知角度写“距离可以保证客观性”,从物理角度写“距离可以提供活动空间,保证安全”等,但结合材料聚合思维,则不能这样随意去写了,材料告诉我们距离的远近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一、两则材料二从心理角度讲咫尺可以成为天涯,这是因为人与

人之间心灵的隔膜;三、四两则材料从科技角度讲天涯可以变为咫尺,这是因为科技进步的力量。写作时从这两个角度切入方为正点。至于文体选择,“你有这样的体会吗”,暗示你写记叙文,从心理或者科技角度写距离由远变近或由近变远的体会,“同意这样的观点吗”,则是要写议论文,同意不同意皆可,体现话题的开放性。如同意,则是因心灵隔膜,人与人之间咫尺如天涯,不同意可写只要人与人心灵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一位科学家对两只老鼠进行了“精神压力”实验:他把两只小白鼠放在一个仿真的环境中,把其中一只小白鼠的压力基因全部抽取出来,另外一只则维持原样。结果那只被抽取压力基因的小白鼠天天兴奋异常,它大摇大摆地在仿真环境中乱跑,有时竟爬上陡峭的假山。而另外一只老鼠则“胆小如鼠”,走路小心翼翼,遇上风吹草动,便警觉起来,唯恐避之不及。 最后结果是:那只没有压力的小白鼠在登上13米高的假山时摔死了,而另一只老鼠却鲜活地生存着。 请以“压力”为话题写一篇“三自”文章。 提示:此题看似开放,如可写①什么是压力、②压力有什么作用、③如何对待压力、④一个人有了压力将非常可怕、⑤人们需要压力没有压力是可怕的等,但结合材料,抓住小白鼠最后的结果,就可以知道只有第五个审题才是准确的。

高中生作文题目大全:作文审题立意训练题

高中生作文题目大全:作文审题立意训练题精选 这篇关于高中生作文题目大全:作文审题立意训练题精选,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附思路指导) 安义中学胡家道 作文审题类型 1、命题作文[完全式、填充式(半命题)、倾向式(材料+题目)] 2、材料作文(文字材料、图画材料) 3、话题作文(联想想象型、比喻象征型、定向暗示型、关系型) 三、审题应怎样切合题意呢 “切合题意”是作文命题都每一忠告.忠告考生务必准确审题.审题的本质就是正确把握行文的方向.面对话题作文,考生就像站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是首要问题.如果出发的方向错了.那无论行进中如何经营都无济于事。 为此我们提出三个切题具体要求: A、实扣:作文内容与作文题所供话题或材料有实际的本质的联系和契合,而不貌合神离. B、明扣:作文内容与作文题所供话题或材料有明显的相似语句. C、全扣:作文的标题、开头、主体段落、过渡、结尾等处处都应体现作文题的命题寓意. 四、审题三忌: 一忌无视材料或话题,另起炉灶;二忌游离话题,喧宾夺主;三忌主旨不明,云山雾罩。 一、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的审题决定着立意,也就是说文章的立意取决于审题。审题不清,那么立意就不准;立意不准,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棋失一着,全盘皆输”就是这个道理。审题时要注意点。①整体性原则;②多角度原则;③明限制原则。审题方法:找关键词句法,领会寓意。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森林边住着一个猎人,他平日里总习惯带上自己那条忠实的猎狗到山上和林中打猎。 猎狗品种优良,追捕猎物时速度飞快,反应敏捷。对于锁定的目标,几乎从未失手过。猎人对此很满意,经常嘉奖它,更是对它特别信任。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教学设计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教学设计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之法》——中考作文复习专题 刘佳炜 2017年10月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之法 ——中考作文复习专题 学习目标: 1、通过中招作文试题的展示,了解中招命题作文的特点。 2、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及教师点拨,掌握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并能在练习中选择恰当的方法审准命题,正确立意。 一、激趣导入: 首先,请大家看几个历年中招考试命题作文的题目: 1.远方 2.在同一个屋檐下 3.闲对风光独自游 4.春天,毕竟是春天 5. 就这样被美征服 什么感觉? 大家之所以觉得不好写,是因为这些题目太抽象、不明确,而面对这类的命题我们又该如何入手呢?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定能有所收获!(出示目标) 二、学习过程: (一)方法一: 1.命题: 我心灵的甘露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分析: (1)你认为命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甘露 (2)关键词有什么特点:甜美的、滋润的 (3)立意选材:积极向上的思想、亲情、友情等等 3.方法归纳:(小组交流)重点分析“题眼”——抓关键词

第一步:找出命题中的关键词 第二步:分析关键词本身的特点 第三步:选择能够突出关键词特点的内容 同类命题:只要有希望、你是我的太阳、你辛苦了…… (二)方法二: 1.命题 在春光里奔跑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分析:(小组交流) (1)这个命题有关键词吗?是什么?春光 (2)关键词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特点?春天的风光、春日里的阳光美好、打动人心 (3)命题的意图是什么?美好的情感 (4)命题中包含的其它含义是什么?(立意)父母的深情呵护、朋友的关心、老师的殷殷教导等等 3.方法归纳:(小组交流)分析关键词——抓比喻义、引申义 第一步:找出关键词 第二步:针对关键词的本义和比喻义、引申义来立意选材 4.实战演练:(自主完成) 一缕馨香暖人心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立意选材:可以是自然的芬芳,也可以是父母的深情呵护、朋友的关心、老师的殷殷教导等等 (三)方法三: 1.命题:

话题阐释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话题阐释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庄照岗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1.兰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英国诗人 瓦特?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在人类生活中,竞争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英国经济学家 马歇尔:竞争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800意的范围。③不少于年全国二卷高考作文题:2.2019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读了上面六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字。800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年高考全国多则多元型的名言警句阐释作文有常见的三句型,也有创新型的17这些类型的阐释型作文审题,要求从六句名言中任选两三句为基础立意。二卷作文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考生拿到题目之后,首先要全第一,明确材料类型,整体把握材料的核心指向。面地关照各个句子,虽然几句名言在形式、内容上可能并不相同,但在内涵上却有共通性、互补性,会有共同的指向,核心的话题,考生就要抓住这个核心话题展开构思立意,这样可以保证符合题意,不偏题、不跑题。比如题目一,三句名言都围绕“竞争”展开,考生审题时就要抓住“竞争”这个核心展开思考,纲举目张,接着进行具体化的分层论述。把握住了名言的核心指向,这只是审题展开的第第二,逐则分析,找出关系点。一步,接下来需要逐则分析每一句名言的涵义,清晰而具体地把握其表层意思、深层指向与潜在针对性,并理清句子涵义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对立,可能是互补,可能多元,还可能一句是另外两句的整合。比如作为“竞争”,瓦特?兰德的话强调不争,突显的是一种达观、自在、自信的人生态度,普列姆昌德的话从正面 突出的竞争的意页 1 第 义,马歇尔的话比较辩证,整合了前两句的涵义,既看到了竞争的建设性,也预料了竞争可能带来的破坏性。比较其异同,权衡其利弊,选择自己赞同又有话可第三,比较分析,综合确定立意。说的一句进行立意构思,从多角度、多层次去阐释概念、论证观点。这里角度可以是并列式的,也可以是递进式的,还可以是对立式的,可以由个人到社会,由个性到共性,由历史到现实,由结果到影响。比如如果赞同普列姆昌德的话,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构思:竞争源于压力,产生动力,竞争对个人的激励鞭策作用,让竞争对个人的意义:人不在懈怠;竞争能让我们更加努力拼搏进步;竞争使人更勇敢;竞争能增强人的自信心;竞争激发个人潜力;给各行各业带来活力,各出精品,竞争使大家各呈奇技,竞争对社会家国的意义:让国家在竞争中不断强大,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敢于竞争,直面竞争,在竞争中赢得先机,占据优势,国家与民族才能兴旺发达。世界也会在竞争的多姿多彩。任何观点都不是绝对正确的,都需要一定的第四,思考观点成立的条件与语境。前提与条件,也只有在这些前提与条件下讨论才有意义,才有价值。比如我讨论竞争的意义,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个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任何获得都需要拼搏争取的,即竞争不可避免,竞争无所不在,竞争必须是公平,也必须是理性的,而消极懈怠,不思进取,必将被社会、时代所抛弃,淘汰出局。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

六年级作文立意与选材

六年级作文立意与选材

条条大道通罗马 ——材料作文多角度立意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并学会运用从多个对象角度给材料作文多向立意 2、理解并学会逆向思维给材料作文立意 3、理解并学会给材料作文选择最佳立意 情感与价值观:学会多角度思考生活,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 过程与方法:情景创设—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简点拨—拓展训练—回顾总结 教学重点:1、理解并学会逆向思维给材料作文立意 2、理解并学会给材料作文选择最佳立意 教学难点:理解并学会逆向思维给材料作文立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替国王画像

古时候有个国王,为了庆祝七十大寿,邀来了不少画师为他画像。这个国王相貌丑陋,瞎了一只眼,瘸了一条腿。第一位画师,将国王画得身高体壮,双目炯炯有神。国王看了愤怒的说:“什么,这画的是我吗?,推出去,斩了!“。第二个画师战战兢兢的替国王画像,如实地把他的容貌画了下来,国王看了,十分气愤,当即就把他杀掉了。第三个画师认真地将国王看了几眼,思索了一番,很快就画好了一幅《国王打猎图》。国王看了,连声叫好,并奖赏了画师。 画师是怎么画的呢? 原来第三个画师把国王画成他正在打猎。国王一条腿跪着,一条腿弯着;闭着一只眼睛,另一只却炯炯有神,皑皑白雪映衬国王黑色的脸,庄严而威风。 教师总结: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有产生不同的效果,甚至会有眼前一亮之感。画画如此,作文也如此。大家想不想写作文时也如第三个画师一样得到别人的连声叫好呢?要做到这点,我们首先得学会多角度看问题,今天就我们让一起来探讨材料作文多角度立意方法。

作文审题选材

作文题目审读训练 ——中考记叙文写作指导审读文题,除了细读题目附加要求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准确全面地解读文题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主题、拟定重点、规划布局。 怎样做到准确全面地解读文题的内涵这里介绍几种常见方法。 (1)为有源头活水来——读清文题中的提示。 试题一:只要拥有,哪怕点滴,用心珍惜,人生常乐。一段难忘的经历,一份温馨的情谊,一种独特的体验,一方自由的空间,乃至一本好书,一缕阳光,一个好心情……真的,拥有不在乎多少,在乎感知,在乎呵护。让我们为拥有而快乐吧! 请以“我拥有,我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2007年浙江衢州市) 【点拨】:中考作文文题在命制过程中为了减少审题的难度,常常要加上一段提示性的文字,这段提示性的文字往往给考生或多或少地指出了写作的方向和内容。因此在审题时,应注意对提示语进行研究。一般来说提示语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指出选材范围,暗示立意角度。试题一就用“难忘的经历”、“温馨的情谊”、“一本好书”、“一缕阳光”等词语来提示了选材的范围。 (2)心有灵犀一点通——读明文题中的关系。 试题二:生活,因变化而精彩(2007年浙江湖州市) 【点拨】:有一类文题,题目中的词语之间构成了各种不同的关系,只有把关系明确了,写作重点才能确定下来。此题中的“变化”和“精彩”就构成了因果关系,“变化”是因,因此宜浓墨重彩写;“精彩”是“果”,只需要寥寥数笔画龙点睛即可。 (3)掀起你的盖头来——读懂文题中的比喻。 试题三:带着微笑出发(2007年江苏南通市) 【点拨】:“微笑”比喻“乐观的生活态度”,“出发”比喻“开始”,对于文题中的比喻,只有置换成它的本义,立意才能深刻切题。 (4)吹尽黄沙始得金——读透文题中的虚词。 试题四:其实并不是这样(2007年山东德州市) 【点拨】:这里的“其实”指的是“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那么文章应该先也“是这样”,再在此基础上转折写“不是这样”,来强调“不是这样”。 【实战演练】: (1)请你运用所学方法,分析下面微型例文的失分原因。 七点一到,我背上书包就出了家门。到学校一看,竟然是第一个到校的。教室门是关着的,我试着推了推,竟然推开了。原来,门是开着的,原来门根本就没有锁。 ————《门其实开着》(三类文) 【点拨】:“门”在这里不仅指生活中的门,还可以指“心灵的门”、“文学的门”等,是所有暂时蒙蔽我们的东西。作者审读文题时末能透彻理解题意,没有把“门”的象征比喻义表现出来,立意流于肤浅因而沦为一篇考场三类文。 (2)请你运用所学的方法审读下面的文题。 把正在迷恋的网络游戏放下,到郊外去感受春的烂漫;把那只伸向邻居家果树的手放下,保持心灵天空的蔚蓝;把手头紧张的工作放下,为家人送去温馨;把过去的回忆放下,投身到新的生活……以“真应该放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点拨】:此题提示语即提供了选材的思路,又提示着文章的立意。为什么真应该放下因为放下后可以感受春的烂漫,可以为家人送去关爱,可以更轻松地投入

作文复习审题立意点拨训练

作文复习审题立意点拨训练 作文复习审题立意点拨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有一个梦想是上世纪评出的全世界最有名的十句名言的第一句,它是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提到的,他的演讲现在也成为世界有名的演讲之一。 我有一个梦想为什么成为世界名言? 200年前的康德有一句话:人的本性就在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如果没有这个本性,人与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分了。人的创造性就在于,通过自己的不懈追求去实现那些原先被认为不可能甚至于不可思议的事情。这是非常深刻的见解。 仔细阅读上述材料,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点拨] 材料中包含两个主要信息:我有一个梦是世界名言;康德的话以及对康德话的阐述。这里,后者是对前者的诠释。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中的梦是指实现那些原先被认为不可能甚至不可思议的事情,即目标、理想等。这么多年来这句话备受推崇,是因为它给了我们追求的勇气和力量。可以围绕这一立意确定自己的论述范围和观点,避免写成我的理想之类的空泛文章。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教授做过一项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了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最后,教授语重心长地说道:不是说凡事一定要站在最前面,永远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漫长的一生中,你们一定要勇争第一,积极坐在前排呀! 请以坐在生活的前排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 坐在生活的前排,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一种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心态。它是敢为天下先,它要求自己尽己所能,去争取尽可能好的成绩,去争取成功,但并不奢望自己一定成功。尽了力就没有遗憾,更不会后悔。因此,写这篇作文时,首先要准确地理解材料,把握它的内涵,选取符合话题要求的材料,安排好文章的结构,表现自己确定的主题。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过去的20年中,韩国女子射箭队获得了几乎所有女子单项的世界冠军。她们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锻造钢铁般的意志是她们制胜的法宝。据悉,韩国射箭队进行了可以被称之为残暴的赛前训练,其中包括蹦极、10米台跳水、在严冬的深夜进行24千米远足,甚至清扫城市的下水道、检查尸体和背负小舢板登山。主教练认为这样的训练必要,而且作用显著。 请以磨炼意志与取得成绩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点拨] 磨炼意志与取得成绩是一个关系型话题。审题时要认真分析前后两个部分存有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该话题构成了一个必然的、内在的因果关系,磨炼意志是取得成绩的前提条件,是关键因素。任何成绩的取得都不是轻而易举、随随便便的。材料中韩国女子射箭队取得的单项世界冠军的骄人成绩是与她们赛前残暴训练磨炼出的钢铁般的意志分不开的。 写作时要注重打开思路,可写成记叙文,通过几件事的记叙负载磨炼意志与取得成绩的

2021年1月八省联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选材指导及优秀范文:铭记历史,迎接挑战

八省联考:铭记历史,迎接挑战 郑镇濠 【郑镇濠:新兴县第一中学教师,多次参与高三模拟题的命制,对试题解读详细,帮助学生理解透彻,在教学中秉持“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殷都玄鸟:河南省名师,安阳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国学吟唱化石级爱好者。】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危急关头,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奋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先后有290余万志愿军将士赴朝参战,十九万七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中华大地,万众一心,支援前线。历时一年的捐献武器运动,募得的捐款可购买3700多架战斗机。两年零9个月的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 校团委举行“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 本题来自2021年八省联考语文试卷,查看更多作文解析请关注“新课标大语文”微信公众号。 【命题方向】 责任担当:国家认同、社会责任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 命题者选择“抗美援朝”作为作文材料的核心关键词,在作文材料中陈述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奋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壮举。并评价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的伟大意义,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

浅谈作文的选材与立意

浅谈作文的选材与立意 作文的选材与立意,是写作的关键。两者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一篇好的作文,应该要做到选材新、立意高,能使人看了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被你所写的人与事感动,并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但是要取得这样的效果,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 纵览学生作文,一般有两个倾向。一种是立意高但材料陈旧。学生对立意有不正确的看法,认为立意高就要写一些高大的形象、惊人的事情,不这样就感到不放心。于是,胡编乱造者有之,照抄硬搬者有之。有一个班级,写一篇《我的老师》的作文,三分之一的同学都写老师带病坚持工作,“面孔苍白,两手硬撑在讲台上,最后昏倒过去”。这类描写在同学作文中到处可见。事后问学生,有没有这种事呢?学生都说没碰到过。后来又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学生都说,不这样写老师的形象不高大。还有一次,我出了一个作文题目《美的心灵》,学生都写了拾金不昧的事情,这个拾到五元,那个拾到十元,我问学生:“怎么你们能拾到那么多的钱啊,但为什么又不见你们交出来呢?”学生们也笑了起来。由此可见,学生对立意高的理解是不透彻的。学生在这种想法的主导下,选材就既不能新颖,也不会真实。由于文章中所选的材料不是从生活中来的,所以就显得生硬。而且,类似的材料确实在很多作文选上见过,一看上去就觉得似曾相识。这样的作文,哪怕写得再好,立意哪怕再高,也不是一篇好作文。另外一种倾向是材料新但是立意不高。这些学生在写作文时,只在意文章的材料要新,要生动感人,但却忽略了文章的立意。在写题为《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时,一个同学用流畅的语言,向大家有声有色地叙述了他看到的一件事。几个青年因为自行车相碰而大打出手,最后两败俱伤,“眼眶乌青,头上长出了包”,在文章的表达上特别令人感到满意的是,他以“乌云翻滚,雷声隆隆”的环境描写揭示事件发生的原因,衬托激烈的打斗场面。这个同学作文基础不错,但他就忽略了立意。这篇文章的材料,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谈资料还可以,但要作为作文,就缺少了思想性。他所选的这个材料,只能使人看到野蛮和愚昧,看到社会的阴暗面,对人们不会有什么教育意义。当然,社会的阴暗面不是不可以写,但作为初中生学写作文,就一定要注意文章要有积极的思想意义,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立意要高。 在作文时,要做到材料新、立意高这两点,确实是要下一番功夫的。首先谈谈新颖的材料从哪里来的问题。实际上,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作文的材料,就看你是不是做一个有心人,是不是仔细观察。作文材料重在积累,而这种积累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天长日久持之以恒。你要时刻留意你周围的人和事,观察他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性格脾气生活习惯怎样,有什么不同的特征。例如,要写一篇《记一个诚实的同学》的作文,当然首先要考虑的是写什么,这就要看你平时的观察是不是细致了。如果你对班中同学的言行举止平常能注意观察,你就会发现诚实的同学是很多的。有些同学作业从来都是独立完成的,有些同学从来不说谎,有些同学勇于承担责任,这都是诚实的表现,把你平常的观察写下来,就是一篇材料新颖的作文。有一次,我出了一个作文题目是《理解》,很多同学所用的材料很陈旧,都是同桌在考试时要看我卷子,我不让他看,后来他生气了,最后我们又和好了。但有些同学写了一些看似平常却很新颖的事

作文选材立意

作文选材与立意 立意要使文思畅通,关键在于立意。 何谓立意?简单地说,就是一篇文章的主题,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明确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我们在选材,布局,语言的选择,感情的倾向上才有方向性,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如文章的灵魂,它统领全文,贯穿首尾。 一般来说,初中生的记叙文大都是表现出赞同、赞美、欣赏、歌颂什么,或者是反对、批判、揭露、讽刺什么,当然也有表达自己的怀念、感叹、倾诉、情趣等等的。应该说,写文章的立意是比较自由的。但是,中考作文的立意并不是绝对自由的,它是有很多的限定的,它也是有很多的评价标准的。作为一名学生当然也应该有一个受教育的方向,而在中考作文中也体现了这个方向性,所以,我们的中考作文立意也符合这些方向标准。 所以,好的立意应该力求做到: 一、方向要正确 所谓正确,就是立意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一般来说,我们的立意要与我们目前国家社会倡导的公德相一致,要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一致。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提倡以人为本、爱国、诚信、环境保护、无私奉献等等。决不能表现一些厌世消极的思想,或者是为那些腐败分子、迷信分子歌功颂德。 二、情感要鲜明 情感的鲜明是指在文章中的情感指向要明确,该批判的批判,该歌颂的歌颂,并且在你的语言中要饱含感情。最好不要出现那些让读者都想不透的模棱两可的情感倾向。这不仅仅会减弱对主题的表现,也会伤害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感情的鲜明最忌的是故作姿态,夸大其辞,没有分寸,这样反而会让人感觉作呕。所以说,我们的感情表达真实可信才会感人,才会打动人。 三、思考要深刻 深刻的思考就是要求我们能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人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能给人以启示。思考的深刻需要我们对眼前的事物作仔细深入的思考,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能用文章的语言表达出来。 深入的思考也不能随意引申,更不能无原则地提高和升华。它必须结合生活实际,要具体、真实、可靠。对于记叙文的深刻更多地是关于人生社会的启示与感悟。 四、思维要创新 思维的创新是指克服以往的思维定势,打破常规去思考、分析,找到我们自己独特的创见,给人以启迪。 考场作文不论以何种形式出现,一般都会给考生以思想驰骋的余地,我们就可以突破常规的思维习惯模式,从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方向思考,进行有积极意义的创新思考,拿出与众不同的立意,再用自己充满个性化的语言,向我们真实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察、感受、思考和认识,让读者也从中得到启示。 但是,创新决不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标新立异的胡编乱造,它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这样才能让人感到入情入理而眼前一亮。 具体的立意内容: 一、符合当今社会公德和时代精神的 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提倡以人为本、爱国守法、诚信、环境保护、无私奉献、敬业、自强、与时俱进等等。 二、表达个人感情的 如:爱戴、崇敬、怀念、赞美、爱好、情趣、愿望、讽刺、批判、抨击等等。 三、思考生活内涵的 主要是指对某人或某事的感悟与启迪。 四、追求个性表达的 主要是表达个人独特见解的。 立意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盲目跟别人的风,无论是怎样的题,选择立意时,一定要选自己熟悉的平时训练过的内容从小处切入。切忌一时心血来潮写一些不熟悉的东西,勉为其难,这是写不出优秀作文的。 如何精深立意 1.由表及里,开掘深意。 如鲁迅在《风筝》里回忆自己少年时代对弟弟放风筝的粗暴干涉行为。事件的表层意蕴是:“自己的行为是对儿

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

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谋篇 第一、作文如何审题? 审题就是细致、周到地理解、诠释题目的含义,以便按照题目的要求去作文,要通过审题正确理解题目的含义和要求,确定写作的内容、重点和文章的体裁。有些同学写作文时常常“跑题”,就是因为不会审题或审题不认真。 同学们在审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审题要认真,不贻误任何信息 无论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都要认真审题。审题时要细致阅读作文题,对题目中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都要加以咀嚼、推敲、辨析,然后综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文题的要求。有些作文题对于写作的体裁、范围、时间、地点等做了明确的限制,或不许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这都是应该引起大家注意的信息,是不容忽略的,否则将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成绩。 二、审题要仔细,抓住关键词语 审题时要善于抓住“题眼”。所谓题眼就是题目中的关键性词语,它往往显示题目的特殊性,有时还能反映出文章的中心和写作时应该重点叙述的部分。抓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题目的核心,抓住了纲领,就能成竹在胸了。如《这件事教育了我》一题,“教育”是题眼,作文是应写出这件事的教育意义来。 三、审题要深入,挖掘隐含信息 审题不能只停留在字面意思,而要深入分析,挖掘文题中的隐含信息。隐含信息就是题目的深层含义,常常是丰富幽微,是颇具内涵的,是命题者对作文者思想认识水平的重要检测。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审题时要深察多思,快速调动生活积累,准确捕捉文题的确切含义,三思而后得。例如《路》这个题目,如果写自然界的路就没有什么新意,要挖掘“路”的深层含义,可以写“成功之路”“人生之路”等等。 第二、作文如何立意? 立意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来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们写作文就是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感情倾向,这种思想认识和感情倾向就是文章的主题,即中心思想。“意”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作文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作文时立意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作文立意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立意要正确健康

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话题作文。 2、了解话题作文中话题的类型。 3、掌握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 4、了解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易犯错误,注意避免。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区别。 1、以“这里也是课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注意:①题目中的“课堂”不是指学校里的课堂。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边。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所以高山雄壮无比。 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涯。 请就所给的这几句诗的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以“座右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二、话题作文题目的结构: 话题作文题目的结构一般包含三个部分:导语、话题、写作要求。 导语(有些空缺导语,有些用材料代替了导语):一般对话题作出了具体的诠释,暗示了话题的含义或选材的范围。审题时要理清材料的关系,把握材料的内容。(用材料代替导语,就成为“材料+话题”的新题型。) 话题:一般提出本次习作所要写的具体内容,如话题、写什么等。审题时要看清话题,了解话题的特点。 写作要求:一般提出平时习作中要注意的常规问题,如拟题、字数、书写等。包含“三自”: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 例题一: 生活中,一句夸奖的话可以使我们备受鼓舞,但也可以使我们沾沾自喜,甚至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一句批评的话常常使我们垂头丧气,甚至失去进取之心,但也可以使我们心灵警醒,精神振奋,从此奋发向上。面对夸奖或批评的心态不

同,对日后的影响也会不同。(以上为导语) 请你以面对“批评”或“表扬”为话题(话题),写一篇作文,或记叙事情,或抒发情感,或发表议论,联系自己的实际,写出你心灵深处的真切感悟。 要求:可以从一方面来写,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写,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要求) 例题二: 请具体解读下面的习作训练题,分别找出导语(或材料)、话题、写作要求。 文华爱发怒,说伤人的话,爸爸说:“你每发一次怒,就往墙上钉一枚钉子;每控制住一次,就拔一枚钉子。后来,文华终于控制住自己的脾气了。爸爸指着钉疤累累的墙说:“你发了脾气,伤害了人,可以道歉,但却在那人的心中永远留下了疤,难以平复了。(以上为材料)。请以“伤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以上为话题)。①文体不限。可记述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等。②自拟题目。③不少于800字。(以上为要求) 分析明确: 虽然其中有“为话题”三个字,但不是纯话题作文,而是用材料代替了导语,成为“材料+话题”的新题型。 题目材料包含的信息:1、不正确的行为会伤害人;2、这伤害是难以平复的; 3、呼吁和谐相处;(主题) 话题作文构思过程: 分析话题及导语(材料)——确定写作范围和中心——选取相关具体材料——通过写作表现文章中心。 三、话题作文题型与材料作文题型的区别: 材料作文题的立意受材料的限制较严。话题作文题要求写作内容在话题范围内就行,不一定限制立意。跟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的审题难度较小。“材料+话题”的新题型,立意受材料的限制也较严。 材料作文的题型组成构件包括“材料”、“提示语”和“要求”。话题作文的题型组成构件一般包括“导语”“话题”“要求”三个部分。话题作文审题时要对这三个部分仔细阅读,明确试题的要求。例如“导语”中的提示、“要求”中对字数、文体、写作方法的要求等。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教案 作文技法指导——选材技巧 教学目标: 1.了解了解作文写作中选材的技巧 2.掌握基本的选材技巧并运用到写作当中 教学重难点: 学习如何将选材技巧运用到写作当中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学生自由谈在写作的时候,在选材方面有什么困惑? 二、看一看:了解广东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选材部分)。 三、品一品:点评同学的作品,围绕选材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习作一: 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 一年一度的校运会又准备开始了,回想当年的画面,让我沉醉、流连……

校运会的开幕,对我们班来说是“重头戏”。我们一点也不敢马虎,我们的班主任张老师也为我们出谋划策。设计、彩排我们都是真心去练,班主任也不是闲着的,她站在太阳底下观看着,我们哪里做的不好,不正确都会进行修改。几个星期的彩排为的不仅仅是台上的三分钟的表演,更是代表了我们班的力量与精神。比赛的项目也非常多,短跑、长跑、跳高、跳远、铅球……在比赛前的那段日子我们是不敢放松的,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去训练,争分夺秒,不到最后一刻都永不放弃。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训练虽然辛苦,但也为了比赛打下了基础。到了比赛那一天,运动员们都十分紧张,也怕自己的成绩会影响整个集体,自己发挥失常怕对不起老师、同学的期待。 等站到200米起跑线的那一刻才发现自己的训练是有效的。比赛的过程中观众们也是卖力喊着加油,鼓舞着选手们,给他们掌声,给他们的支持……运动难免会有受伤,我们也会为他们拿水、按摩。互相帮助的画面让我们沉醉、流连…… 习作二: 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 人连桥,心连心,同学情。 ——题记 “这边快点过来一个人将椅子扶好!”“抱稳了!一,二,三,起……”密集的雨声中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详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话题作文准确审题立意的技巧 2.让学生掌握话题作文的特点和类型 教学重难点:话题作文如何准确审题立意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表现,一篇好的作文可以说是集写作者的思想认识、品德情操、审美情趣、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以及专项技能之大成。很多学生觉得作文难写,有的甚至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我认最主要的是在作文审题立意上出现了偏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技巧。 二、什么是话题作文?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引发谈话的由头。“话题作文”,很自然的就是围绕某某话题进行写作,因此“话题作文”是一种指明写作范围,启发人们去思考的作文。一般来说,话题不是作文题目。 三、话题作文的特点 1、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组成。 材料:引出划定的范围和思考对象。可以由材料出发,又不能机械地拘泥于材料。 提示语:对材料解释说明,或补充介绍,帮助理解,扩展思维,明确要求。 话题: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主旨,所写内容只要与话题有关就行。 要求:是规定作文角度、内容范围、体裁规定、写法要求、字数限定 2、在文体选择上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可以根据内容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 3、不限定文题,可以依据话题材料和自己的选材特点、文体特点自拟题目,展示自己文题的个性。

四、对审题的理解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功的关键性的一步。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 从信息论角度看,审题就是要求我们对试题提供的信息能准确全面地获取和把握。这种信息无非是两类:提示和限制。提示,是告诉你应该写什么;限制,是告诉你不该写什么。我们在审题阶段掌握好这两大信息,就能完成审题任务。 五、怎样审题 1、材料(文字、漫画、图表) 审材料 2、提示性的语言审提示性语言 话题要求 3、要求文体要求审话题、审要求 字数要求 话题作文,所提供的话题的结构形式通常是三个因素相加,即“提示性材料+话题+写作要求”其中“话题”是构思立意的主要因素。话题作文有几种类型,就会有几种审题立意的技巧。 六、审题立意技巧 (一)观点型话题 这种话题本身就是论点,亦即文章的主旨,写作时只要在文章中表现主旨就行了。 教学案例: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中考作文的立意和选材

作文的立意和选材 文章的内容是由立意和选材决定的。意是内容的核心、灵魂,材料是内容的物质外壳,二者不可分离,而意是主导,材料要受意的指导和制约。因此,在实际的构思过程中,一般都是立意在先,选材在后。下面就按这个顺序来说。 立意 要使文思畅通,关键在于立意。我们大概都有这样的体验:作文之初,头脑里往往是乱纷纷的,想来想去,总觉得“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难下一字;有时似乎想出了一点眉目,可是刚写了一段话,又觉得写不下去。对于这种现象,推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文意未立或虽立而不甚明朗。待到文意已明,文思也跟着旺盛起来,有时甚至妙绪泉涌,不吐不快,下笔千言也不见得是件难事。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立意之于文思,正是这样:立意越精细越明朗,写起来就越顺畅。这是文章写得成功的基本保证。 立意有哪些要求呢? 一是贵在创新。我们文章里所需要的“新”,不是尽人皆知的大道理,不是冠冕堂皇的套话、空话,而是那些既符合时代精神又闪耀着个性色彩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对周围事物独有的见解和体会,它们小得如同一滴水,却能照见太阳。“新”,又是发人之所未发。在现实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为人们所熟视无睹的事物,也会有一些习非成是的观念;这些都是未被开发的题材,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发现了再经过深思熟虑,把自己的看法写出来,必能使人感到耳目一新。 立意上能创新,全在于思维活跃。这就要多读多看多思考。多读多看才能视野广阔,联类不穷;多思考才能辨析事理,有所发现。思维活跃起来了,就不会受制于旧的思维定式,而敢于创新。还要善于运用联想和想像,因为联想和想像常常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能使我们从普通事物上看出它们所包含的新的意义来。立意也有技巧,常见的有借题发挥、小题大做、大题小做、画龙点睛、一字立骨、抑扬互用等等,名目繁多,不胜枚举。知道一点有好处,但切不可生搬硬套。技巧也是为内容服务的,抓住这个根本才能用得活,用得巧。 选材 选材服务于立意,但材料往往不完全受“意”的限制,好的材料往往可以丰富、扩展文章的主旨,给读者留下隽永的回味。 好的材料有三条标准:(1)切合文章的旨意。这一条至关紧要,也最难把握。材料和旨意的切合度怎样,凭直观感觉不易判定,最好是在材料初步选定后,就把文章的基本格局构想出来,再从这个格局出发来审视所选定的每一个材料。这样做,材料的切合度就比较容易显现出来,使用与否,也就有了把握。 (2)有比较丰富的意蕴。意蕴,就是材料的内在含义。意蕴丰富才能引发读者的情思,给读者以某些启示。一件材料有无意蕴,要先用读者的眼光来看,要用心感受它,你果真动了情,那就是有。这种鉴别方法是很有效的,不妨一试。(3)要新一点。这一条不言自明,凡是别人没有用过的都可以算作新,有一点时代色彩自然更好。 按照这几条标准来选材本不是一件难事,因为中学作文命题一般都不会超出学生经历见闻和感受体验的范围,可供选择的材料决不会少;说难,其实另有原因。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些同学听老师在班上念优秀习作后,总这样说:“这些材料连同它们的细节我全知道呀,为什么当时竟然没有想到?”有些同学刚把作文交上去,就暗自埋怨起来:“唉!可惜有一个材料没有写上。”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在限时作文里尤其显得严重。从表面看,这是由一时的紧张心态造成的;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你还没有占有这些材料,你不占有它们,它们怎能听从你的调遣呢? 要想占有材料,就得做个有心人,遇事都要问个“为什么”,要往深处想。这样,许多非常平常的事物就会带着奇异的闪光奔向你的笔端,成为你的写作材料。材料也需要不断地积累,办法是平时多写点札记,把自己见到的和想到的随手写下来,因为既经写过,就不容易忘记,用起来就会方便得多。 一片段作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