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程学习方略】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第1章运动的描述(精讲优练课型)单元质量评估鲁科版必修1(新)

【全程学习方略】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第1章运动的描述(精讲优练课型)单元质量评估鲁科版必修1(新)

【全程学习方略】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第1章运动的描述(精讲优练课型)单元质量评估鲁科版必修1(新)
【全程学习方略】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第1章运动的描述(精讲优练课型)单元质量评估鲁科版必修1(新)

第1章运动的描述

(6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6分,其中1~8题为单选,9~12题为多选,共72分)

1.正在乘坐电梯下楼的一位同学看到身旁的大楼拔地而起,大声惊叫:“楼不是静止的吗?怎么动起来了?”对于大楼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楼只能是静止的,不可能运动

B.楼实际在运动,不可能真的静止

C.看到楼在运动是以乘坐的电梯为参考系

D.看到楼静止是以乘坐的电梯为参考系

【解析】选C。电梯向下运动过程中,距离地面越来越近,以电梯为参考系,感觉大楼是上升的,我们平时所说大楼是静止的,通常是以地面为参考系,A、B、D错,C正确。

2.(2015·瑞安高一检测)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的大小和路程总是相等的,只不过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

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可以描述曲线运动

C.只要物体发生了一段位移,则它一定通过了一段路程

D.运动会上参加400 m比赛的同一组的8位同学,他们通过的路程和位移都是相同的

【解析】选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则A错误;位移和路程都能描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则B错误;只要有位移一定有路程,则C正确;400 m比赛路程相同,位移不同,则D错误。3.假设有甲、乙两船同时从龙口港出发,甲船路线是龙口——旅顺——大连,乙船路线是龙口——大连。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以下关于两船全航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在研究两船的航行时间时,可以把船视为质点

B.两船的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

C.题中所述的“两天”指的是时间,“下午三点”指的是时刻

D.两船的平均速度相同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两船的运动路径不同,但出发点与终点的位置相同。 (2)两船的运动时间相等。

【解析】选B 。从山东龙口到大连的距离远大于船的大小,研究船的航行时间时,船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可把船看作质点,选项A 正确;两船运动的初、末位置相同,但运动路线不同,故两船的运动位移相同,但运动路程不同,选项B 错误;“两天”是指船从龙口到大连的时间,“下午三点”是两船到大连的那一时刻,选项C 正确;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式知,两船的运动位移相同,运动时间相等,因此,两船的平均速度相同,选项D 正确。

【补偿训练】厦深高铁自厦门北站出发,沿鹰厦铁路南侧,经漳州市、广东省潮汕地区,至深圳北站。下表是D2315次动车运行时刻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D2315次动车从厦门北到深圳北的运动位移大小为513.5 km

B.D2315次动车从厦门北到深圳北全程做匀速直线运动

C.D2315次动车10:17到达深圳,其中“10:17”表示时间

D.研究D2315次动车从厦门北到深圳北的运行时间,可以将动车看成质点

【解析】选D 。从厦门北到深圳北的旅行距离513.5 km 是高速列车的运行路程,不是位移,选项A 错误;动车从厦门北站出发到深圳北站停车,全过程不是匀速直线运动,选项B 错误;10:17是到达深圳北站的时刻,选项C 错误;动车车身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运动路程可以忽略不计,可将动车看作质点,选项D 正确。

4.(2015·厦门高一检测)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在同一点开始运动,从A 、B 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可知,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 、B 两物体同时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

B.A 、B 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且同时出发

C.A 、B 两物体速度大小均为10m/s

D.A、B两物体在A出发后4s距原点20 m处相遇

【解析】选D。由位移—时间图像可知,A、B两物体都是从规定的原点位置开始运动,位移都是正方向,故运动方向相同,由图像知B物体比A物体晚2s出发。因此选项A、B错误;A物体的速度大小v A=m/s=5m/s,B物体的速度大小v B=m/s=10m/s,因此选项C错误;两图像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同时到达同一位置,即相遇,因此选项D正确。

5.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 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此处到青岛还有150 km。上述两个数据表达的物理意义是( )

A.80 km/h是平均速度,150 km是位移

B.80 km/h是瞬时速度,150 km是路程

C.80 km/h是瞬时速度,150 km是位移

D.80 km/h是平均速度,150 km是路程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该理解以下两点:

(1)限速标志所标的数值是最大速度,最大速度是瞬时速度。

(2)路线指示标志上标出的距离是两位置之间沿道路的实际长度,是路程。

【解析】选B。限速标志设计的速度是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要求车辆行驶的最大速度不得超过80 km/h,是指瞬时速度;此处到青岛还有150 km是指沿着公路行驶到青岛的路程为150 km,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均错。

6.某质点沿一直线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该质点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先上坡,后走平路,再下坡

B.质点先做匀速直线运动,接着停了一会儿,后来做反向匀速直线运动

C.2 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前2 s内位移为负值,2~8 s内位移为正值,所以

2 s末质点改变了运动方向

D.0~2 s内质点的位移为零,0~4 s内质点的位移为0.2 m

【解析】选B。s-t图像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A错误;根据s-t图像,质点在0~4 s内一直沿正方向运动,在4 s之后静止了一会,之后又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B正确,C错误;根据位移是物体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可知,0~2 s内质点的位移为0.2 m,0~4 s内质点的位移为0.4 m,D错误。

7.如图所示,F1赛车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运动。F1赛车不仅加速快,而且有很强的制动特性,可以在1.9s内从200 km/h减速到0,则其制动加速度大小约为( )

A.10m/s2

B.20m/s2

C.30m/s2

D.40m/s2

【解析】选C。其制动加速度

a==m/s2=-29.2m/s2,

即制动加速度的大小约为30m/s2,C项正确。

8.中国游泳选手孙杨,为国家夺取了多枚金牌。孙杨之所以能够取得冠军,取决于他在比赛中( )

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B.触壁时的瞬时速度大

C.平均速率大

D.任何时刻的速度都大

【解析】选C。孙杨取得冠军,说明他游完全部路程用时最短,所以他的平均速率最大,但并不表明他在某时刻的速度一定就大,C正确,A、B、D错误。

【总结提升】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三点注意

(1)求解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v=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3)粗略计算时我们可以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求某时刻的瞬时速度。

9.(2015·福州高一检测)如图所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km,实际从A运动到B用时5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增加了15km,当他经过某路标C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

A.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80km/h

B.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08km/h

C.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瞬时速度为150km/h

D.赛车经过路标C时速度方向为由A指向B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把握以下三点:

(1)赛车运动的位移为9km,赛车运动的路程为15km。

(2)赛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计算公式为=。

(3)确定赛车经过路标C时瞬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选B、C。赛车运动的位移为s=9km,平均速度为==108km/h,故A错误,B正确;车内速度计的示数为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瞬时速度大小,速度方向应沿实际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并不一定由A指向B,故C正确,D错误。

10.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5m/s2,那么任意1 s内( )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5倍

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5m/s

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末速度大5 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初速度大10 m/s

【解析】选B、D。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为5 m/s2,即1 s内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5 m/s,并不表示末速度一定是初速度的5倍,故A错误,B正确;在任意1 s内,物体的初速度就是前1 s的末速度,而其末速度相对于前1 s的初速度已经过了2 s,即当a=5m/s2时,速度变化应为10m/s,C错误,D正确。

11.(2015·济南高一检测)下表表示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

A.飞机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火车出站时的加速度最大

C.舰艇出航时速度变化最快

D.自行车下坡与公共汽车出站的平均加速度大小相同

【解析】选A、D。飞机虽然初速度和末速度均为300.0 m/s,但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正确;火车出站时的加速度a1==m/s2=0.2m/s2,舰艇出航时的加速度a2==m/s2=2m/s2;自

行车下坡时的平均加速度a3==m/s2=3.0m/s2;公共汽车出站时的平均加速度a4==m/s2=3.0 m/s2,故D正确,B、C不正确。

【易错提醒】(1)速度“增加”或“减小”的快慢决定加速度的大小。

(2)加速度虽然由a=定义,但a与Δv及Δt无关。

12.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用正、负号表示方向的不同,根据给出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下列对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B.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C.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

D.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解析】选B、C、D。若初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若初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减速运动,故A错误,B、C、D正确。

【总结提升】理解加速度的八个“不一定”

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学和力学的纽带,正确理解它至关重要。以下是加速度的八个“不一定”:

(1)物体具有加速度,但不一定做加速运动。

(2)物体的速度方向改变,但加速度的方向不一定改变。

(3)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变,但加速度方向不一定不变。

(4)物体的速度大,但加速度不一定大。

(5)物体的速度变化大,但加速度不一定大。

(6)物体的速度等于零,但加速度不一定等于零。

(7)物体的速度增大(减小),但加速度不一定增大(减小)。

(8)物体做加速(减速)直线运动,但加速度不一定大于(小于)零。

二、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8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3.(14分)一门反坦克炮直接瞄准所要射击的一辆坦克,射击后,经过时间t1=0.6s,在炮台上看到炮弹爆炸,经过时间t2=2.1s才听到爆炸的声音。问坦克离炮台的距离为多远?炮弹飞行的平均速度多大?(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空气阻力不计)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光速很大,光经过有限距离所用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2)t1=0.6s是炮弹从炮台到坦克所用的时间。

【解析】射击后,经过时间t1=0.6s,在炮台上看到炮弹爆炸,经过时间t2=2.1s才听到爆炸声,则声音从炮台到坦克的时间为

t=t2-t1=1.5s (4分)

则坦克离炮台的距离为

s=vt=340 m/s×1.5 s=510 m (3分)

炮弹从炮台到坦克所用时间为t1=0.6s (3分)

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得

v==m/s=850 m/s (4分)

答案:510 m 850 m/s

14.(14分)(2015·泉州高一检测)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制订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10m/s2),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问:

(1)一辆以72km/h的速度行驶的货车与一辆以54 km/h行驶的摩托车相向而行发生碰撞,碰撞时间为2.1×10-3s,摩托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2)为了防止碰撞,两车的驾驶员同时紧急刹车,货车、摩托车急刹车后到完全静止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

4s、3 s,货车的加速度与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多少?

【解析】(1)摩托车与货车相撞瞬间,货车的速度几乎不变,摩托车的速度反向,大小与货车的速度相同,因此,摩托车的速度变化为

Δv=72km/h-(-54km/h)=126km/h=35 m/s (3分)

所以,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等于

a==m/s2=16 667 m/s2>500g,因此摩托车驾驶员有生命危险。(3分)

(2)紧急刹车时,设货车、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根据加速度定义得:

a1=,a2=(4分)

所以a1∶a2=∶=∶=1∶1 (4分)

答案:(1)有生命危险(2)1∶1

【补偿训练】如图所示,图中两条直线a、b分别是两辆赛车启动时的v-t图像。通过计算两辆赛车加速度的大小,比较哪辆赛车启动性能较好?

【解析】a赛车的加速度为

a1==m/s2=5 m/s2

b赛车的加速度为

a2==m/s2=4.17 m/s2

赛车启动时加速度越大越好,故a赛车的启动性能较好。

答案:见解析

物理高一上册 运动和力的关系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易错题培优(难) 1.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的汽车上,固定着一个正四棱台,其上、下台面水平,如图为俯视示意图。在顶面上四边的中点a 、b 、c 、d 沿着各斜面方向,同时相对于正四棱台无初速释放4个相同小球。设它们到达各自棱台底边分别用时T a 、T b 、T c 、T d ,到达各自棱台底边时相对于地面的机械能分别为E a 、E b 、E c 、E d (取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忽略斜面对小球的摩擦力)。则有( ) A .a b c d T T T T ===,a b d c E E E E >=> B .a b c d T T T T ===,a b d c E E E E ==> C .a b d d T T T T <=<,a b d c E E E E >=> D .a b d d T T T T <=<,a b d c E E E E ===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根据相对运动规律可以确定小球的运动状态,根据功的计算式,通过判断力和位移的夹角可判断弹力做功的情况,从而确定落地时的动能。 【详解】 根据“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的汽车上,固定着一个正四棱台”,因为棱台的运动是匀速运动,可以选棱台作为参考系,则a 、b 、c 、d 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故有 a b c d T T T T === 判断a 、b 、c 、d 的机械能的变化,只需比较弹力做功的情况即可,根据弹力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可知,由于b 、d 弹力不做功,机械能不变;a 弹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加;c 弹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小。故有 a b d c E E E E >=> 结合上面二个关系式,故A 正确。 故选A 。 【点睛】 本题要注意正确选择参考平面,机械能的变化看除重力之外的其它力做功的情况即可。其它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加;其它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小,其它力不做功,机械能守恒。

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2教案 第一章抛体运动 第一节什么是抛体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曲线运动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的性质 2.知道曲线运动的条件,会确定轨迹弯曲方向与受力方向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体验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区别 2.体验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及它的速度方向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领会曲线运动的奇妙与和谐,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1.什么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方向的判定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难点】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探究学习】 1、曲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方向。 3、曲线运动的条件: (1)时,物体做曲线运动。(2)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共线时,运动轨迹是___________ (3)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为定值,运动为_________运动。(4)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不为定值,运动为___________运动。 4、曲线运动的性质: (1)曲线运动中运动的方向时刻_______ (变、不变),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指向运动轨迹凹下的一侧。 (2)曲线运动一定是________ 运动,一定具有_________ 。

【课堂实录】 【引入新课】 生活中有很多运动情况,我们学习过各种直线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我们知道这几种运动的共同特点是物体运动方向不变。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几组图片中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展示图片) 再看两个演示 第一, 自由释放一只较小的粉笔头 第二, 平行抛出一只相同大小的粉笔头 两只粉笔头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讨论。 结论:前者是直线运动,后者是曲线运动 在实际生活普遍发生的是曲线运动,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新课讲解 一、曲线运动 1. 定义:运动的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2. 举出曲线运动在生活中的实例。 问题: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速度的方向呢? 引出下一问题。 二、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看图片:撑开带有水滴的雨伞绕柄旋转。 问题:水滴沿什么方向飞出? 学生思考 结论:雨滴沿飞出时在那点的切线方向飞出。 如果球直线上的某处A 点的瞬时速度,可在离A 点不远处取一B 点,求AB 点的平均速度来近似表示A 点的瞬时速度,时间取得越短,这种近似越精确,如时间趋近于零,那么AB 见的平均速度即为A 点的瞬时速度。 结论: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新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pdf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一、修订背景 1.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 ——源于2014年教育部的文件《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对正在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把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始终。 2.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开发特色课程。 ——2010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刚要中提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开发特色课程,本次修订也贯彻了该刚要的精神。 3.课改实验十余年的成果和经验积累。 04开始,宁夏等四省区率先开始新课程改革,之后全国其他省市相继进入课改,到17年经历了十余年的实践,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已深入人心,这一轮的课改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了新的、科学的认识,对新课标的修订给出依据。 4.国际科学教育的最新发展(学习进阶、核心概念、STEM教育……) 1997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率先提出核心素养,引发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美国等进行了研究,我国也是同样,这次修订可以说是与世界同步。 本次修订物理课标内容和变化有哪些?→▲▲ 二、物理课标的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 (一)关于课程方案 1.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 2.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 (1)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2)进一步明确了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 (二)关于学科课程标准 1.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始终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甲、乙两辆赛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平直公路行驶。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 s时,甲车在乙车的前方 B.20 s时,甲、乙两车相距最远 C.甲、乙加速时,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 D.40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且相距900m 【答案】AD 【解析】 【详解】 A、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由图象可知60s时,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所以甲车在乙车前方,故A正确; B、40s之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40s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40s时,甲乙相距最远,在20s时,两车相距不是最远,故B错误; C、速度?时间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象可知,甲加速时的加速度小于乙加速时的加速度,故C错误; D、根据图象可知,40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都为40m/s,甲的位移 ,乙的位移,所以甲乙相距,故D正确; 故选AD。 【点睛】 速度-时间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根据两车的速度关系知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由位移求相距的距离。 2.物体沿一条东西方向的水平线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运动的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1 s末,物体速度为9 m/s B.0~2 s内,物体加速度为6 m/s2 C.6~7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西的加速运动 D.10~12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东的加速运动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所给图象知,物体1 s末的速度为9 m/s,选项A正确;B.0~2 s内,物体的加速度 a= 126 2 v t ?- = ? m/s2=3m/s2 选项B错误; C.6~7 s内,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为负值,表明它向西做加速直线运动,选项C正确;D.10~12 s内,物体的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正值,表明它向西做减速直线运动,选项D 错误. 3.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即x 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1s末运动方向改变 B.物体做匀速运动 C.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5m/s D.2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根据图象可知物体一直向负方向匀速运动,故A错误、B正确; C.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5m/s,故C正确;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重难点(精心集合直接打印)

高中物理必修2全册复习 一、 第五章 曲线运动 (一)、知识网络 (二)重点内容讲解 1、物体的运动轨迹不是直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条件可从两个角度来理解:(1)从运动学角度来理解;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2)从动力学角度来理解: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沿曲线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曲线运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为了简化解题过程引入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个复杂的运动可根据运动的实际效果按正交分解或按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分解。合运动与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它们具有独立性和等时性的特点。运动的合成是运动分解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等四边形定则。 2、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具有水平初速度且只受重力作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是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将复杂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其运动规律为:(1)水平方向:a x =0,v x =v 0,x= v 0t 。 (2)竖直方向:a y =g ,v y =gt ,y= gt 2 /2。 (3)合运动:a=g ,2 2y x t v v v +=,22y x s +=。v t 与v 0方向夹角为θ,tan θ= gt/ v 0,s 与x 方向夹角为 曲线运动

α,tan α= gt/ 2v 0。 平抛运动中飞行时间仅由抛出点与落地点的竖直高度来决定,即g h t 2= ,与v 0无关。水平射程s= v 0g h 2。 3、匀速圆周运动、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几个物理量、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正确理解并掌握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频率、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的概念及物理意义,并掌握相关公式。 圆周运动与其他知识相结合时,关键找出向心力,再利用向心力公式F=mv 2/r=mr ω2 列式求解。向心力可以由某一个力来提供,也可以由某个力的分力提供,还可以由合外力来提供,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合外力即为向心力,始终指向圆心,其大小不变,作用是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在非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般不指向圆心,各力沿半径方向的分量的合力指向圆心,此合力提供向心力,大小和方向均发生变化;与半径垂直的各分力的合力改变速度大小,在中学阶段不做研究。 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应结合受力分析,找准圆心的位置,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列方程求解,要注意绳类的约束条件为v 临=gR ,杆类的约束条件为v 临=0。 2. 平抛运动的规律 [例2]小球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为v 1,阻力不计,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以水平初速度v 0方向为x 轴正向,以竖直向下方向为y 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 (1) 小球在空中飞行时间t (2) 抛出点离地面高度h (3) 水平射程x (4) 小球的位移s (5) 落地时速度v 1的方向,反向延长线与x 轴交点坐标x 是多少? [思路分析](1)如图在着地点速度v 1可分解为水平方向速度v 0和竖直方向分速度v y , 而v y =gt 则v 12=v 02+v y 2=v 02+(gt)2 可求 t=g v v 2 021- (2)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 h=gt 2 /2= 2g ·21g 2 021v v -= g v v 220 21- (3)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x=v 0t= g v v v 2 210- (4)位移大小s=22h x += g v v v v 2324 1402120+- 位移s 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的正切值 tan θ=x h =02 0212v v v - (5)落地时速度v 1方向的反方向延长线与x 轴交点坐标x 1=x/2=v 0 g v v 22 21-

高中物理学习心得体会3篇

高中物理学习心得体会3篇在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中,教法是先导,学法是中心。有的教师只是仅仅关心学生是否“学会”知识,而对学生是否“会学”缺乏思考。叶圣陶先生早有“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论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中也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研究教材,研究大纲,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学生,研究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个性特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想学、会学、学得主动、学得积极,让学生对掌握的物理知识既扎实又灵活。鉴于学习方法对学物理的重要性,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下面我谈几点学习物理的方法指导: 一、重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存在不可代替的作用。”可见,重视物理实验,掌握科学的观察、实验方法是实验教学成功所在。 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科,在教学中应把课本上的一些实验进行合理的科学改进创新,可以使学生在认识、情感、意志、行为、态度、思维和方法等获得较大提高,这不仅是通过实验掌握物理知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是学生学好物理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1、改进实验,加强教学的探索性 在实验教学中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 边实验,把习题中的叙述实验改为操作实验,以及实验装置、器材的改进等,挖掘科学内容的学术性,尝试实验设计、操作,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创新功能。挖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在讲授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特点的时候,我 试着把石蜡的熔化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发现学生的参与性得到了很大程度上 的提高。并且能根据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和图象清晰的描述固体熔化的过程 及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2、在实验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思维动机的激发。为演示过程创 设良好的问题情况,有意识的创造一种探索的氛围,激发学生求解的愿望和 热情,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强的特点,把学生知与不知,深知与浅 知之间的问题带到教学中去,使学生参与思考,努力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例如:在讲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时,先用条形磁铁的N极对准小磁针的 S极,然后又用条形磁铁的N极对准小磁针的N极。这个实验同学们小学自然课上做过,很熟练,却很少有学生思考有什么问题,一旦他们仔细观察, 并口述观察的现象时,发现条形磁铁先是吸引小磁针后又推开小磁针,于是 引出“为什么吸引”“为什么推斥?两个问题情境,学生们为弄清原因,积 极思考期待得到科学的答案,如此一来,不仅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开

高一物理下册 抛体运动(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一、第五章抛体运动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竖直固定,直径AB水平,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 质点)由直径AB上的某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小球落进碗内与内壁碰撞,碰撞时速度大小为2gR,结果小球刚好能回到抛出点,设碰撞过程中不损失机械能,重力加速度为g,则初速度v0大小应为() A.gR B.2gR C.3gR D.2gR 【答案】C 【解析】 小球欲回到抛出点,与弧面的碰撞必须是垂直弧面的碰撞,即速度方向沿弧AB的半径方向.设碰撞点和O的连线与水平夹角α,抛出点和碰撞点连线与水平夹角为β,如图,则由2 1 sin 2 y gt Rα ==,得 2sin R t g α =,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 2sin y v gt gRα ==,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为 22 (2)(2sin)42sin v gR gR gR gR αα =-=-,又 00 tan y v gt v v α==,而2 00 1 2 tan 2 gt gt v t v β==,所以tan2tan αβ =,物体沿水平方向的位移为2cos x Rα =,又0 x v t =,联立以上的方程可得 3 v gR =,C正确. 2.一阶梯如图所示,其中每级台阶的高度和宽度都是0.4m,一小球以水平速度v飞出,欲打在第四台阶上,则v的取值范围是()

A 6m/s 22m/s v << B .22m/s 3.5m/s v <≤ C 2m/s 6m/s v << D 6m/s 23m/s v <<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若小球打在第四级台阶的边缘上高度4h d =,根据2 112 h gt = ,得 1880.4s 0.32s 10 d t g ?= == 水平位移14x d = 则平抛的最大速度 1112m/s 0.32 x v t = == 若小球打在第三级台阶的边缘上,高度3h d =,根据2 212 h gt = ,得 260.24s d t g = = 水平位移23x d =,则平抛运动的最小速度 2226m/s 0.24 x v t = == 所以速度范围 6m/s 22m/s v << 故A 正确。 故选A 。 【点睛】 对于平抛运动的临界问题,可以通过画它们的运动草图确定其临界状态及对应的临界条件。 3.一个半径为R 的空心球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上有两个与球心O 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小孔A 、B ,且60AOB ∠=?2 gR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汇总重点题型新人教版

第五章曲线运动知识汇总(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 曲线速度方向:沿轨迹 (1) 方向 运动运动条件:合外力与速度方向(2) 运动的合合运动:物体的实际运动 成和分解运算法测:(3) 运动性质: (4) 曲线运动 平具有水平初速度 抛运动特点 运只受(4) 作用 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v x=v0,x= v0t 运动规律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v y=gt,y=1/2gt2 合运动:v=(6) ,s=(7) 线公式: (8) =(9) 速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 度 线物关系 理角 v= 曲运量速公式:ω=(10) =(11) (13) 线度物理意义:描述物体(12)的快慢 运实 动周公式:T=(14) 例期物理意义:描述物体沿圆周运动的快慢 圆向心公式:a=(15) =(16) 周加速 = (17) 运度物理意义:描述(18) 变化的快慢 动向心力公式:a=(19) =(20) F n=ma n =(21) 匀速定义:(22) 处处相等的圆周运动 圆周特点:线速度大小(23)方向 运动 两个模型(绳和杆) 竖直面内绳模型中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v min=(25) 的圆周运动临界条件绳模型中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v min=(26) 火车转弯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车过拱桥 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 离心现象 核心归纳整合 一、小船渡河问题和速度关联问题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是解决曲线运动问题的有效方法,关键是找准合运动和分运动,认清物体的实际运动为合运动,其参与的运动为分运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1.小船渡河问题:处理小船渡河问题的方法是沿流水方向和垂直水流方向将小船 的实际运动(合运动)进行分解,如图甲,然后根据两个方向的运动(分运动)规律解决有关问题,设河宽为d,水速为v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2。 甲 (1)渡河时间:根据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时性关系可得:t=d/(v2sinθ),与水速v1无关。当θ=90。,即船头垂直河对岸时,渡河时间最短,t min=d/v2. (2)渡河航程:渡河航程由实际运动的方向决定,当v1v2时,船不能垂直河岸过河, 最短航程可由图丙所示方法确定,最短航程 2 1 sin x v d v d = = θ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乙 (3)船渡河问题规律总结: ○1船头指向垂直河岸时,航行所用时间最短,最短时间为t min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d/v2。○2在v1v2时,船不能垂直渡河。 ○4渡河时间与河水流速v1无关。 2.速度关联问题:速度关联问题主要是指由绳子、杆一端所连接的物体的运动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关键是分清哪个是合运动,哪个是分运动。 方法总结: (1)找合速度:连接点(包括绳端、杆端或其端点所连接的物体)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 注意:沿绳或杆方向的运动一般不是合运动,只有与实际运动方向相同时才是合运动。(2)分解运动:将各端点的合速度沿绳或杆的方向及与绳或杆垂直的方向分解。 (3)关联:合速度在沿绳或杆方向的分速度与绳端或杆端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等。 【典例1】已知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1=4m/s,现让船渡过某条河,假设这条河的两岸是理想的平行线,河宽为d=100m,水流速度为v2=3m/s,方向与河岸平行。 (1)欲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航向怎样?最短时间是多少?船发生的位移有多大? (2)欲使船以最小位移渡河,航向又怎样?渡河所用时间是多少? (3)若水流速度为v2=5m/s,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1=4m/s不变,船能否垂直河岸渡河?

浅谈高中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浅谈高中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摘要]物理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学习的难度也在不断地增加,教材中涉及到的物理概念和物理现象更为抽象,学生本来对于新知识是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但是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却普遍出现了畏难情绪。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的这种消极情绪呢?本文将结合高中物理教学实践工作,深入分析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出现的学习困难及原因,并且积极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以积极健康的心理迎接每一天的挑战。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习困难;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230-01 引言 高中物理由于比较复杂,对学生学习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与初中物理相比,不是研究物理的定性和静态,而是进行更加复杂和抽象的研究,而且大多数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运用定量分析和推理论证等方法。再加上一直以来学生存在着物理难学的心理阴影,造成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一筹莫展。近年来,通过了解高中物理的学习经历和对周围学

生的调查,学生学习物理就是为了应付应试教育,大量练习做题。很多同学,虽然阅题无数,但是学习成绩总是无法提高,通过深入理解物理学习,再加上老师的指导,本文研究物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建议。 1 学习高中物理存在的问题 1.1 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比较简单、机械,习惯于背,不习惯推理和归纳,习惯于模仿,不擅长创新不习惯独立思考。高中物理在学习过程中本来就很难,要是没有掌握好学习方法的话,学习物理就会更加的困难。有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不注意听老师讲课,课后也不会复习,这样下去物理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导致失去学习高中物理的信心。 1.2 浮躁心理明显,基础重视不足 进入高中之后,我们的学习心态很大程度上会被即将到来的高考成绩所左右,都普遍急于提高成绩,但是通常情况下在有限时间内想要大幅度地提升分数,很容易产生急躁情绪,尤其是在进入学科整体复习阶段,企图通过看参考书,找复习捷径的方式提升成绩,都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简单地来说,无法掌握以能力提升促进成绩提高的正确方法。 1.3 没有把握住物理学习提升的相关规律

高中物理运动学复习

1 运 动 学 复 习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at v v t +=0 202 1at t v s + = as v v t 22 02=- t v v s t 20 += 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前1秒、前2秒、前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4∶9∶…… (2)第1秒、第2秒、第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3)前1米、前2米、前3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3∶…… (4)第1米、第2米、第3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 ( ) 12-∶(23-)∶…… 对末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相应的运用这些规律。 一、s-t 、v-t 图像及应用。 要正确理解图象的意义: 要清楚地理解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的物理意义。 ①点:图线上的每一个点对应研究对象的一个状态,特别注意“起点”、“终点”、“拐点”,它们往往对应一个特殊状态。 ②线:表示研究对象变化过程和规律,如v -t 图象中图线若为倾斜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③斜率:表示横、纵坐标上两物理量的比值,常有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之对应。如s -t 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大小,v -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 ④面积;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常与某一表示过程的物理量相对应。如v -t 图象与横轴包围的“面积”大小表示位移大小。 ⑤截距:表示横、纵坐标两物理量在“边界”条件下的物理量的大小。由此往往能得到一个很有意义的物理量。 尤其注意: E - x , E P - x 等的图像。

2 1.s-t 图象。能读出s 、t 、v 的信息(斜率表示速度)。 2.v-t 图象。能读出s 、t 、v 、a 的信息(斜率表示加速度,曲线下的面积表示位移)。可见v-t 图象提供的信息最多,应用也最广。 位移图象(s-t ) 速度图象(v-t ) 加速度图象(a-t ) 匀速直线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 (a >0,s 有最小值) 抛物线(不要求) 匀减速直线运动 (a <0,s 有最大值) 抛物线(不要求) 备注 位移图线的斜率表示速 度 ①斜率表示加速度 ②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横轴上方“面积”为正,下方为负 二、小船渡河问题。 处理方法:轮船渡河是典型的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小船在有一定流速的水中过河时,实际上参与了两个方向的分运动,即随水流的运动(水冲船的运动)和船相对水的运动(即在静水中的船的运动),船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 1.渡河时间最少:在河宽、船速一定时,在一般情况下,渡河时间θ υυsin 1 船d d t = = ,显然,当?=90θ时, 即船头的指向与河岸垂直,渡河时间最小为v d ,合运动沿v 的方向进行。 2.位移最小: V 水 v 船 θ v 2 v 1

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怎样学习高中物理才能提高物理学习成绩

物理这门自然科学课程比较难学,靠死记硬背是学不会的,即使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出个题目还是照样不会作。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科是相对较难学的一科,学过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同学,特别是物理成绩中差等的同学,总有这样的疑问:上课听得懂,听得清,就是在课下做题时不会。这是个普遍的问题,值得物理教师和同学们认真思考。下面浅谈一些在高考状元李晓鹏新浪博客里看到的关于如何学好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分享给大家,以便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要想学好物理,第一条就是要珍惜时间,要不屈不挠地去学习。树立信心,坚信自己能够学好任何课程,坚信有几分付出,就应当有几分收获。制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总结→课外学习。这里最重要的是: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总结,这五个环节。在以上八个环节中,存在着不少的学习方法,下面就针对物理的特点,针对就如何学好物理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具体的学习方法。 (一)三个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 关于基本概念,举一个例子,比如说速率,它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如在匀速圆周运动中),而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指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关于基本规律,比如说,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有两个,经常用到V=s/t、V=(vo+vt)/2,前者是定义式,适用于任何情况,后者是导出式,只适用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关于基本方法,比如说研究中学问题,常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就是一个典型的相辅形成的方法。 (二)独立做题。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物理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

高中物理教材解读

高 中 物 理 教 材 解 读 一:高中物理知识体系 1. 力和运动 2. 动量和能量 3. 电磁场 4. 近代物理、振动和波 二:高中物理高考考点分析 第一部分:力和运动 力和运动这一部分是高中物理的基础,学生学完这部分知识后能够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规律的分析,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运动学(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难点:追及、相遇问题 2.静力学(必修1 第二章:力 ; 第四章:物体的平衡) 重点:弹力、重力、摩擦力; 难点:物体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 直线运动 参考系、质点、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 速度、速率、平均速度 加速度 运动的描述 典型的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s=v t ,s-t 图,(a =0) 匀变速直线运动 特例 自由落体(a = g ) 竖直上抛(a =g ) v - t 图 规律 at v v t +=0,202 1at t v s += as v v t 22 02=-,t v v s t 20 += 力 概念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能离开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而存在。 效果: 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图示) 使物体发生形变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分类 效果:拉力、动力、阻力、支持力、压力 性质: 重力: 方向、作用点(关于重心的位置) 弹力: 产生条件、方向、大小(胡克定律) 摩擦力:(静摩擦与动摩擦)产生条件、方向、大小 运算——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 |F 1-F 2|≤F 合≤F 1+F 2

3.动力学(必修1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重点:牛顿第二定律; 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4.曲线运动(必修2 第一章:抛体运动;第二章:圆周运动。近几年在北京高考题中,常与动能定理、电磁场综合考察) 重点: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 难点: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6.天体运动(必修2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近几年北京高考的必考内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重点:万有引力定律; 难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第二部分:动量和能量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重、难点梳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重、难点梳理 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5.1 追寻守恒量 教学要求: 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 2、知道自然界中能的形式多样性及其转化。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能量的概念几乎是与人类对能量守恒的认识同步发展起来的,能量的概念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个守恒量。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关系。“机械能守恒”这个词学生并不陌生,但是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它的认识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自己阅读教材,提出一些问题。 教学难点: 让学生建立守恒的观点,教师除了演示斜面的实验以外,还可以演示滚摆实验和单摆实验,同时说明: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物体好像“记得”自己初始的高度,即某一量是守恒的。 教学疑点: 能量为何守恒,如何守恒的 易错点:

能量转化不是能量消失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伽利略斜面实验; 2、重要的思想方法:守恒的思想。 5.2 功 教学要求: 1、理解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要素; 2、知道功是标量,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 lcosα,并能进行有关分析和计算; 3、理解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4、通过实例说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教学重点: 1、理解功的概念; 2、掌握功的计算。 教学难点: 1、对正、负功的理解; 2、总功的计算。 教学疑点: 1、公式W=F l cosα并不是普遍适用的,它只适用于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恒力做功; 2、公式中各字母正负取值:F、l均取正值,W的正负取决于cosα的正负;

3、l的确切含义:本教材中指出l是物体位移的大小,因为高中阶段研究的是质点。物体的位移与“受力作用的质点”的位移是一致的; 4、功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运动形式无关。 易错点: 1、参考系问题:位移l是相对于参考系的。对不同的参考系,同一过程中算出的功也会不同,为了避免这种“不确定性”,一般中学物理约定,计算功都以地面为参考系,而不随便取其它物体为参考系。 2、α角含义和取值范围:α角是“力方向和位移方向”夹角可结合教材中问题与练习第1题来提醒学生。 3、F、l同时性。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题目:例题,书后习题:1、 2、 3、4; 2、重要思想方法: ①W=F lcosα公式:一种分解力:垂直位移方向和平行位移方向分解 W=(F cosα)l,第二种分解位移:沿力方向和垂直力方向分解W=F(lcosα)。 ②总功求解:一种是求合力W=F合lcosα,一种是求各个力做的功 W=W1+W2+…… 5.3 功率 教学要求: 1、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的定义及定义式;

提高高中学生物理学科能力培养创新人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e16040327.html, 提高高中学生物理学科能力培养创新人才 作者:王维留 来源:《成才之路》2013年第10期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要求最为强烈。目前,对于基础教学中研 究最为一致的看法,是让学生在教育资源之上进行自主式学习。这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就是,在面对学习上的问题时,要敢于问为什么,要在自己提问的基础之上找出问题的答案,要在学生时代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并勇于迈出行动的一步。这样在日后的生活中才能养成迎难而上的好品质,这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探究能力;创新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的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要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贯彻课堂教学的改革体制,努力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培养具备创新和科研能力的新一代英才。 一、新课程改革和高中物理教学的关系 新改革对于高中物理而言,其实就是为了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它趋向于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呈现发展的理论,这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个变革。正是基于这样的关系,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 (1)教育观念的变化。教育中出现的困难是各种各样的,对此,每个人的想法也都是千奇百出的,因为每个人对于教育的理念是不一样的。这之间可能存在是非的观念,可能囿于环境的约束有先进和落后之分。那么具体到高中物理而言,它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因为需要严谨的科学思维,要能够对一些抽象的事物进行合理想象。其实,对于高中物理而言,最基础的就是对一些基本的东西的理解和运用。因为未来世界是千变万化的,是不断在发展的,要想利用自己在学校学到的东西获取工作的效率,那么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 (2)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首先,对于任何科目而言,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物理这门学科也是这样,要想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首先就必须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只有主动去学习,教师才能将自己的要求传达下去并贯彻下去。其次,在对物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进行举例,因为高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就是比较枯燥,比较抽象,只有这样进行举例,才能使课堂显得更加生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一旦被激发出来,求知欲才能被激发出来,才有可能对物理知识的一些结构、概念等过程进行探索。最后,为了维持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积极性,还可以有限制地组织一些教学活动,这是和我们的课程改革相统一的。只有多多参加一些这样的活动,学生的整体素质才能不偏不倚成长,才能得到全面的健全的人格。

高中物理全套培优讲义

U x 第1讲 运动的描述 质点、参考系 (考纲要求 Ⅰ) 1.质点 (1)定义: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叫质点. (2)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 2.参考系 (1)定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它的物体做参考,这个被选作参考的物体叫参考系. (2)选取:可任意选取,但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的参考系不同,运动的描述可能会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 ) (2)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就能被看作质点. ( ) (3)参考系必须要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 ( ) (4)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取同一参考系. ( ) 答案 (1)√ (2)× (3)× (4)√ 位移、速度 (考纲要求 Ⅱ) 1.位移和路程 (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2)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2.速度 (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x t ,是矢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3.速率和平均速率 (1)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2)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一个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 (2)一个物体在直线运动过程中路程不会大于位移的大小. ( ) (3)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 ) (4)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该时刻(或该位置)物体运动的方向.( ) 答案 (1)√ (2)× (3)√ (4)√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重难点梳理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重、难点梳理 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5.1 追寻守恒量 教学要求: 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 2、知道自然界中能的形式多样性及其转化。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能量的概念几乎是与人类对能量守恒的认识同步发展起来的,能量的概念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个守恒量。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关系。“机械能守恒”这个词学生并不陌生,但是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它的认识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自己阅读教材,提出一些问题。 教学难点:

让学生建立守恒的观点,教师除了演示斜面的实验以外,还可以演示滚摆实验和单摆实验,同时说明: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物体好像“记得”自己初始的高度,即某一量是守恒的。教学疑点: 能量为何守恒,如何守恒的 易错点: 能量转化不是能量消失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伽利略斜面实验; 2、重要的思想方法:守恒的思想。 5.2 功 教学要求: 1、理解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要素; 2、知道功是标量,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 lcosα,并能进行有关分析和计算; 3、理解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4、通过实例说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教学重点: 1、理解功的概念; 2、掌握功的计算。 教学难点: 1、对正、负功的理解;

2、总功的计算。 教学疑点: 1、公式W=F l cosα并不是普遍适用的,它只适用于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恒力做功; 2、公式中各字母正负取值:F、l均取正值,W的正负取决于cosα的正负; 3、l的确切含义:本教材中指出l是物体位移的大小,因为高中阶段研究的是质点。物体的位移与“受力作用的质点”的位移是一致的; 4、功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运动形式无关。 易错点: 1、参考系问题:位移l是相对于参考系的。对不同的参考系,同一过程中算出的功也会不同,为了避免这种“不确定性”,一般中学物理约定,计算功都以地面为参考系,而不随便取其它物体为参考系。 2、α角含义和取值范围:α角是“力方向和位移方向”夹角可结合教材中问题与练习第1题来提醒学生。 3、F、l同时性。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题目:例题,书后习题:1、 2、 3、4; 2、重要思想方法: ①W=F lcosα公式:一种分解力:垂直位移方向和平行位移方向分解W=(F cos α)l,第二种分解位移:沿力方向和垂直力方向分解W=F(lcosα)。 ②总功求解:一种是求合力W=F合lcosα,一种是求各个力做的功 W=W1+W2+……

高中物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高中物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高中物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万盛犹广友 我有幸参加了高中物理能力提升研修培训的学习.通过这个难得 的学习机会,与来自全市各地的高中物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一起 学习和交流,聆听了周智良、黄全安、唐果南、阮享彬等多位专家的 精彩讲座.现场听了吕桂芳等十多位优秀教师教师的精彩献课,能够参加这次学习,是荣誉,更是责任,因此我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次培训收获最大的是专家 和名师们对我思想上的冲击.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通过培训,使我对教育教学的内涵有了新 的理解,领会到在新课改的形式下教育教学的新理念;通过理论的学 习,更进一步理解学校的功能,教师的职能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通过 观课议课,真正的领略到什么才叫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通过观摩教学,真正的领略到那些优秀教师是如何在课堂上创设情景.如何进行实验探究性学习;通过到西师附中、重庆八中、聚奎中学、 重庆七中、南开中学、重庆一中名校听课、评课学习到直属学校的 办学理念和方法.通过这十天的学习,虽然很辛苦,但是很充实,更多的 是收获. 首先,我收获了许多朋友.有知识渊博、风趣机智的周智良老师,睿智、大气的彭大国班长,漂亮、大方的谢东挽学委,认真肯干的宣传委 员李熙凯,积极、进取的生活委员宋毅,踏实、沉稳的纪律委员雷鸣, 真诚,亲切的组长杨定安,真诚、淳朴的向永林大哥,乐观、豪放的徐 廷山兄弟,认真、好学的李永春学妹,内秀、矜持的陈海燕学妹······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愿今生我们是朋友. 其次,我感受不同名校的特色和氛围.“以人为本,有教无类”. 校风正、学风浓、质量高的重庆八中.院士的摇篮,中学里的大学,允公允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