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文章编号:1008-2980(2004)02-0078-04

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

的关系研究

韦耀阳,李 晓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心理系,山东曲阜273165)

摘要:以高一、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儿童马氏量表和孤独量表,对高中

生的人际信任程度与孤独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高中生的

人际信任度比乡村低,男生比女生高;(2)孤独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乡村

学生高于城市;(3)人际信任程度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高中生;人际信任;孤独

中图分类号:G 444 文献标识码:A

0 引 言

孤独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社会交往数量的多少和质量好坏的感受. 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令他满意的程度低于他的期望时,孤独感就产生了[1] .临床及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孤独感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2]

.国外对孤独感进行过许多研究,有研究者明确了引起人们孤独感的两种人格特征:一是有孤独感的人倾向于在社交时对他人和自己给予严厉的、苛刻的评价;二是许多有孤独感的人缺乏一些基本的社交技能,从而使他们无法与他人建立持久的关系[3].国内学者俞国良、辛自强等[4]考察了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家庭功能的关系.陈会昌、谷传华等[5]对小学儿童的交友状况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进

行了研究.崔光成、姚齐和[6]对初中生孤独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邹弘[7]考察了同

伴地位和学校适应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发现被同伴拒绝、没有朋友或虽有朋友却不能满足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都与孤独感有关.周宗奎、范翠英[8]研究了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的关系,发现焦虑程度是影响其孤独感的重要原因.而从人际信任、社会支持的角度考察导致其产生孤独感原因的比较研究欠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个人信用体系也逐步建立,这对我国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人际信任问题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中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对其合作精神、共处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林丽、张建新[9]对人际信任从管理学角度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并且研究了影响人际信任的因素.郑信军[10]对青少年的人际信任问题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最低,高中生最高,在性别上没有差异.

本文试图从人际信任的角度来探讨高中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并考察它与孤独感的关系,以期对素质教育实践有所启发.第20卷第2期Vol.20,No.2 滨州师专学报Journal of Binzhou Teachers College 2004年6月

Jun.,2004

收稿日期:2004-02-16

基金项目: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项目(F BB030759)第一作者简介:韦耀阳(1976-),男,湖北襄樊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差异心理研究.

1 方 法

1 1 被试

从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和湖北省汉川市综合高中高一、高二年级随机抽取337名学生作为被试,剔除无效问卷5份,共收回有效问卷332份,其中女生135人,男生197人.

1 2 研究工具

1 2 1 儿童马氏量表 该量表由20个项目组成,其中各有10项分别为正向计分和反向计分,属于自陈式量表,每项最低分为1分,最高分为5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学生的人际信任度越高.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 898.

1 2 2 U CLA 孤独量表 该量表主要是特质量表,含有20个自评项目,每个项目采用1~44级计分法,分为从不、很少、有时、一直4个级别.总分80分,得分越高,表明儿童的孤独感越强烈.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 860.

将上述两种问卷[11]合订成册,测验采取集体方式实施,全部测验内容一次性答完,时间约20分钟.1 3 数据管理与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SPSS for Window s 10 0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 1 人际信任水平的性别、城乡比较

结果显示,乡村的高中学生的人际信任度平均得分为55 32,而城市学生人际信任度平均得分为51 94,经t 检验,差异达到显著水平(t =54 892,P <0 001).在性别差异上,女生的人际信任度平均得分为53 85,男生的平均得分为57 67,经t 检验,差异达到显著水平(t =16 923,P <0 001).2 2 孤独感的性别、城乡比较

结果显示,女生孤独感的平均分和标准差为51 96 6 08,男生为50 67 6 59,经t 检验,差异不显著(t =1 081,P =0 073>0 05);城市学生孤独感的平均分和标准差为50 54 6 52,乡村学生为51 81 6 28,经t 检验,差异较为显著(t =2 490,P =0 010<0 05).

2 3 人际信任与U CLA 之间的相关

人际信任和孤独量表之间的Person 相关为-0 333,马基量表与孤独量表呈显著负相关,说明被试的人际信任度越高,其孤独感越弱.

2 4 高人际信任组与低人际信任组之间孤独得分的F 检验

按马基量表得分均值将被试分为两组,低于平均分的分为低人际信任组,高于平均分的为高人际信任组(表1).方差分析(表2)表明,人际信任在学生的孤独感程度上的主效应显著(F =10 752,P <0 05).

表1 高人际信任组与低人际信任组之间孤独得分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人际信任分组

N M S 高人际信任组

19754 01 6 92低人际信任组

13557 04 9 48全 体33255 67 7 69

3 讨 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人际信任度上,高中生的性别和城乡差异都很显著.在性别差异上,女生的人际信任度要要明显低于男生(t =16 923,P <0 001),这与郑信军[10]的研究结论不一致.女生的人际信任

79第2期 韦耀阳,李 晓 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80 滨州师专学报 第20卷

度要低于男生.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女生的交际范围比男生小,交往过程中更具有感情色彩和自我保护意识,她们不像男生那样很快结交新友,并完全信任他人,因而她们的总体人际信任水平比男生低.城市学生的人际信任度比乡村低,这是因为城市学生的生活环境比乡村学生复杂,对人际世故的了解比乡村学生早.同时,城市中人际关系的距离较之农村更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人际影响相对较小;而农村更多地保持了传统社会中密切的人际交流,个体的行为较多受到他人的影响.城乡差异与被试的文化背景有关,杨中芳、彭泗清[12]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表2 高人际信任组与低人际信任组之间孤独得分的方差检验

变异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 方F Sig

组 间428 9221428 92210 7520 001

组 内13204 77733139 894

全 体13633 700332

在孤独程度上,城乡差异显著(F=2 490,P=0 010<0 05),性别没有差别.乡村学生得分之所以高于城市学生,一种可能是农村学生生活条件较差,在城市求学过程中,在与城市学生比较的基础上,容易产生自卑感,感到自己难以融入周围的环境,尤其是家境贫寒的农村学生更容易产生这种感受.再加上他们的交往范围比较狭窄和他们以对自己和与其相互作用的人过分消极的情绪来处理人际交往,并倾向于认为其他人不信任自己,从而使他们的孤独感更强烈;另一种可能是他们缺乏社交技巧使他们自己置身于孤独的环境之中[13].

马基量表与孤独量表呈显著负相关,说明被试的人际信任度越高,其孤独感越弱.人际信任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个人的信任经验和个性特质得到交往对象的认可,因而产生信任行为,这种信任行为的重要表现就是对信任者的物质和精神的支持.交往主体的信任度得到认可,并且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了支持,其孤独感显然较弱.

以人际信任各项得分的平均分为分界线分为高人际信任组和低人际信任组,考察他们与孤独感的关系发现,无论是高人际信任组还是低人际信任组,通过方差分析和F检验发现,其高低组均与孤独感的差异较为显著.这表明,人际信任是影响其孤独感的重要因素.

4 结 论

(1)在人际信任度上,城市高中学生得分低于乡村学生,女生得分低于男生.

(2)孤独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乡村学生高于城市.

(3)人际信任度得分与孤独感得分呈显著负相关.

参 考 文 献:

[1] Peplau L A,Russell D,Heim,M.The ex perience of loneliness.In I.Frieze,D.Bar-Tel,&J.Carroll

(Eds.),New approaches to social probloms.San Franciso[M].Jossey-Bass,1979,53~78.

[2] 黄洁华.人本主义对孤独感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1(8):29~30.

[3] Jones W H,Freemom J E,Gosw ick R A.The persistence of loneliness:Self and other determinate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82,49:27~48.

[4] 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

学报,2000,32(1):59~64.

[5] 陈会昌,谷传华,贾秀珍,等.小学儿童的交友状况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18(3):160~163.

[6] 崔光成,姚齐和.初中生孤独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

(3):195~196.

[7] 邹弘.同伴接纳、友谊与学校适应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55~59.

[8] 周宗奎,范翠英.小学儿童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24(4):442~444.

[9] 林丽,张建新.人际信任及其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2,3(10):323~329.

[10] 郑信军.青少年的人际信任的调查研究[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62~

66.

[1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S],2000.

[12] 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2):1~

21.

[13] [美]Jerry M.Burg er 著,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of Interpersonal Belief and

Loneliness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I Yao yang,LI Xiao

T he Faculty of Education ,Quf u Nor mal Univer sity ,Quf u 273165,China

Abstract:This research investigats the relationship of interpersonal belief and loneliness on Senior M iddle School students.239students sampled randomly from the first and second grades in Senior M iddle School,are adm inistered by Interpersonal Belief Scale (the third version)and UCLA Loneliness Scale.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 ing.(1)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ositive difference betw een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 in interper sonal belief is significant,and extremely sig nificant positive difference exists betw een the boys and the girls.

(2)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 een the boys and the girls in loneliness,but the averag e of the city students is low er than that the of country.(3)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ex ists between interpersonal belief and loneliness.

Keywords:Senior M iddle School students,interpersonal belief,loneliness 81

第2期 韦耀阳,李 晓 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人际信任程度低,十个大学生一个冷冰冰

人际信任程度低,十个大学生一个冷冰冰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在校大学生学习、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近日,哈师大心理咨询中心对部分在校大学生有关人际信任的研究资料表明,有11.13%的大学生因对他人缺乏信任而自感苦恼。专家认为,学生在人际间交往的不适应很可能使之产生不必要的焦虑、困惑,形成心理亚健康。 在这项研究资料的抽样调查中显示,仅有17.44%的大学生对他人行为、他人承诺或(口头或书面)陈述之可靠性具有较高的信赖程度,以开放的心态进行人际交往。70.93%的大学生只具有一般性的信赖程度,不足以协调好自身与他人的关系。人际信任程度较低者有11.13%,他们不能在集体中找到恰当的自我角色定位,不能与同学和老师和睦相处、融洽共事。 针对一些在校大学生对人际交往信任程度低的情况,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在哈高校就读的大学生。哈市某高校的大四学生立新说,现在自己正忙着找工作,刚刚接触社会,他就觉得社会复杂得像个大黑洞,无法看清它的真面目。社会上

的信息的真假需要辨别,同学间也有就业竞争,这让他做时总是小心翼翼的。立新觉得,别人大多是居心叵测,不可相信。因此,他现在与人交往时,经常疑虑重重,唯恐丢掉很好的求职机会,谨防上当受骗。而今年刚刚上大学一年级的小巍说,在上大学前父母就告诫自己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更不要什么真话都和同学说。父母认为学校也相当于一个小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怕天真单纯的小巍因为单纯实在而被人利用。所以,自从上大学后,她按照父母的教导谨慎行事,很少和同学说心里话。 google_ad_client="pub-0149582512245117"; /*250x250,创建于08-6-17*/ google_ad_slot="7907118103"; google_ad_width=250; google_ad_height=250;

安全生产心得体会10篇

安全生产心得体会(一): 安全是企业兴亡的基石,是企业的生命线,效益的前提,安全生产事关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所以作为一名开危化行业的员工,更就应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学习,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提高个人的安全应变潜力。 透过这次公司公司组织的典型事故调查报告的学习,心里十分震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在想这些事故为什么会发生呢是人的原因还是制度的原因依我个人的理解,根本原因在于人的安全意识不够高,使我意识到在工作、生活中要强化超前意识,预防为主的理念,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生产安全事故一旦发生,讲给个人、公司以及社会带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多少年轻的生命会因为一次安全事故而终止,多少人又所以失去了温暖的家,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即使多加几个不放过也时为晚矣。所以安全工作贵在防患于未然,务必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灌注在每个人的意识里,时时刻刻牢记安全。 认真贯彻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日常工作中透过对人的安全意识的提高来提高对物的安全状态的管理,所以人员的定期安全培训、安全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仅有从根本上提高了人的安全意识,提高人自身安全防范应对潜力,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才能更好的发挥对物的安全状态的管理以、对突发事件的控制以及保证物的安全状态发挥正常的价值作用。对于物的安全状态的管理,透过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检修管理,有效防止设备处于亚健康状态。人员按章操作及设备的良好状态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利用率,保证正常生产运行,杜绝安全事故。提高自身素质不

仅仅仅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在班组绩效考核中要把自身的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潜力相结合,使自我具有较高的技能,较强的分析决定和紧急状况处理潜力,实现安全工作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认真贯彻落实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执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并将安全生产工作放在自我的职业价值中去。 安全生产心得体会(二): 在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中,人们通常把管理者对员工提出安全规范要求称之为“要我安全”,而把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称之为“我要安全”。两种提法,不仅仅表述了语言概念不一样,且安全实现方式和管理效果也不一样。“要我安全”,是从客体出发,由外因发出安全生产约束控制信息,作用于安全生产行为的主题,最终到达生产安全;“我要安全”则是从主体出发,由内因产生安全生产的动机,主观能动地实现安全生产。从管理角度来说,“要我安全”和“我要安全”是辨证统一的关系,“要我安全”是外因,是动力;“我要安全”是内因,是根据。两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从不一样方应对实现安全生产起到推动或决定作用。 如何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呢?笔者工作在电力建设企业,立足于生产第一线,对于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安全是生产的保障,有了安全才有效益,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着眼人的安全心理进行安全教育

从人际信任的角度探究人机信任的影响因素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8, 7(4), 556-561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8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a315984735.html,/journal/ass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a315984735.html,/10.12677/ass.2018.74086 Explor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uman-Robot Tru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personal Trust Yunxia Cao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Received: Apr. 7th, 2018; accepted: Apr. 21st, 2018; published: Apr. 28th, 2018 Abstract Trus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Is there an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ust mechanism of human and AI system and interpersonal trust?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I system itself (such as reliability, false alarm rate and failure rate, etc.) and attributes (such as appearance, physical contact) and the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of human beings all affect the establishment of human-machine trust. Fortunately, these factors that affect human-machine trust, such as performance and attributes, can be promoted by human design. Keywords Human-Machine Trust, Interpersonal Trust 从人际信任的角度探究人机信任的影响因素 曹云霞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北京 收稿日期:2018年4月7日;录用日期:2018年4月21日;发布日期:2018年4月28日 摘要 信任在人际交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人与人工智能系统的信任机制是否与人际信任有区别?研究表明,人工智能系统本身的性能(如可靠性、误警率和故障率等)和属性(如外观,身体接触)以及人所处的

(完整版)人际信任量表(ITS)

摘自《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戴晓阳 人际信任量表(ITS) 【概述】 人际信任是个体将他人的言词、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认为可靠的一种概括化的期望(Rotter,1967)。高信任者可能较少撒谎、作弊或偷窃。他们可能会更多地给他人第二次机会以及尊重他人的正当权利。高信任者可能较少出现不快乐、与他人发生冲突或者环境适应不良,他们通常更讨人喜欢,并且不论是高信任者还是低信任者都愿把他们当作朋友(Rotter,1977)。 人际信任量表(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 ITS)是由Rotter JB于1967年编制。该量表用于测查受试者对他人的行为、承诺或(口头和书面)陈述的可靠性。 【内容及实施方法】 人际信任量表测查内容包括各种处境下的人际信任,涉及不同社会角色(包括父母、推销员、审判员、一般人群、政治人物以及新闻媒体),共25个条目,采用Likert五点自评式量表,从“完全同意”至“完全不同意”分别评定为1~5分。故量表总分从25分(信任程度最低)至125分(信任程度最高),测验时间为10~15分钟。 【测量学指标】 人际信任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76,其中男性为0.77,女性为0.75。平均间隔7个月的重测信度为0.56(P<0.01,n=24),而间隔3个月的重测信度为0.68(n=42)。有关结构效度的研究提示该量表得分反映出受测者的部分人口学特征(家庭背景、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等),但量表得分没有性别的差异(Rotter,1967)。 因子分析发现该量表有2个因子,分别是特殊信任因子(对同伴或其他家庭成员的信任)和普遍信任因子(对无直接关系者的信任)。也有研究证实量表有3个因子,分别是政治信任、父辈信任和对陌生人的信任。 由于选择项目时避免了与其他量表显著相关的条目,故量表的区分效度较好。大量研究(包括实验室研究、问卷调查、自我报告以及同伴评定等)证实了人际信任量表可以较好地测查被试的人际信任水平(Geller,1966;Hamsher,1968;Rotter,1967;Schlencker,Helm&Tedeschi,1973;Wright,1972)。 【结果分析与应用情况】 本量表共有13个条目为反向计分,它们是1、2、3、4、5、7、9、10、11、13、15、19和24。如得1分则记5分,如得5分则记1分,以此类推。所以25个条目得分之和即为该量表的总分,反映了被试人际信任的总体状况,得分高者人际信任度也高。 政治信任因子反映个体对政坛和媒体的可靠性的信任;父辈信任因子测查对于自身有利的权威者个体所感知到的信赖感;对陌生人的信任因子测量对自身可能接触到的陌生人的信任程度(Wright&Tedeschi,1975)。 (雷辉) 附:人际信任量表(ITS) (Rotter JB年编制) 指导语:使用以下标准表明那你对下列每一陈述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 1=完全同意2=部分同意3=同意与不同意相等4=部分不同意5=完全不同意 1、在我们这个社会里虚伪的现象越来越多了。…………………………1 2 3 4 5 2、与陌生人打交道时,你最好小心,除非他们拿出可以证明其值得信任的依据。 ……………………………………………………………………………1 2 3 4 5

人际关系对安全生产与管理的影响

人际关系与安全 CLUE ●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 ●人际关系对安全的影响原理 ●人际关系对安全的影响因素 ●人际关系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人际关系对安全管理的影响 CONTENT ●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 人际关系指人们之间在相互交往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心理上的关系。人际关系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社会与个人直接联系的媒介,是人们进行社交的基础。 ●人际关系对安全的影响原理 安全生产需要劳动者在稳定的情绪、平静的心境下集中精力地工作,但是不良的社会人际关系会给个体带来各种复杂的心理状态。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很难把这些心理矛盾和杂念排除在工作之外,以致造成分心或反应迟钝等情况,使作业失误增加、不安全行为增多,甚至导致事故的发生。 如果发生不愉快的事件: ?工作中的同事或上下级之间——受到处分或不公正批评,上下级关系不正常 ?生活中的家庭成员之间、亲戚朋友之间——亲友亡故、失恋、家庭闹矛盾 ?邻里之间——邻里之间不团结 ?与陌生人之间——不愉快的事件 导致: ?紧张、焦虑、恐惧、易怒、抑郁等心理, ?精神疲劳,观察力、注意力、理解力下降. ?人在生产活动中心理和行为的不稳定, ?甚至导致事故的发生. 美国心理学家通过调查研究,列出了涉及人际关系中各种事件的心理紧张等级表。 表1 心理紧张平均值与相对应的后果 一年内心理紧张平均值后果 超出150 可能导致疾病或发生意外事故 超过300 几乎100%会生病,发生意外事故或工作中发生差错的可能性 更大. 低于30 心理稳定、身体健康 表2部分事件的心理紧张平均值 序号事件心理紧张平均值 1 配偶死亡100 2 离婚73

3 夫妻分居65 6 解雇47 8 工作调动39 10 子女离家29 30 与上级相处不好23 38 睡眠习惯的变化16 ●人际关系对安全的影响因素 1、人际关系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 ?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企业群体凝聚力增强,使人心情舒畅、工作积极性提高,使群体 成员团结一致,提高群体及成员的安全生产绩效。 ?发生矛盾和冲突且没有妥善解决:双方产生冷淡、敌视、忧虑或苦闷等心理状态,使人 紧张、注意力分散,影响个人身心健康,人在生产活动中心理和行为不稳定、导致事故。 2、家庭关系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 家庭关系: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影响极大、家庭是调节情绪和消除疲劳的场所。 ?家庭关系和睦:回到家里就能得到休息和调养、恢复体力和精力;在单位里不顺心通过 向家人诉说会得到安慰和劝解、平复心绪。 ?家庭关系不好:加深烦恼,工作表现消极,不能集中注意工作,发生事故。 ?每一个对家庭怀有深厚感情的职工都应在生产中遵章守纪,这是对个人和家庭负责。 ?家庭对职工有亲情关怀和教育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职工家属、子女给职工写平安信,由 伤亡职工的家属讲述事故,激励职工的家庭亲情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感。 3、群体行为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 群体的社会环境和动力状态影响劳动者的思想、情感及个性的形成。群体规范有正式规定的,也有不成文的标准,人们通过模仿、暗示、服从等心理因素互相制约。 ?如果有人违反这个标准,就会受到群体的压力和“制裁”。群体非正式“领袖”的言行 常被别人效仿,如果群体规范和“领袖”是符合领导期望的,众人行为的方向和动机正确时,就产生积极的作用,反之则产生消极作用。 【许多刚进入单位的新人,由于对单位不是特别了解,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低,显得较为不自信,那么这些新人特别容易产生从众行为。若使安全作业规程真正成为群体规范,且有“领袖”的积极履行,就会使规程得到贯彻。许多情况下,违反规程的行为无人反对或有人带头违反规程,这个群体的安全状况就不会好。】 4、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与市场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 国家政策、法规对于企业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样对于员工的心理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政策法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醒员工按规章作业。 ?市场需求上涨,企业的利润增加,工人工资提高,工作干劲更高,也可能为了片面追求 产量而发生不安全行为。 ●人际关系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人际关系对安全生产的正作用力 (1)生产工作负责人必须既有过硬的技术又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号召力(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工作组中人员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保证这个工作组技术过硬、关系融洽,圆满地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 (2)在班组日常工作中,班组成员间互相尊重、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互相帮助,会形成一个融洽的工作氛围。人的有限的精力就会投入到工作当中,就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工作过程中的相互关心,也会提升工作的安全系数,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卡耐基沟通与人际关系

《卡内基沟通与人际关系》 本书作者戴尔.卡内基,此作已经被译为36种语言,帮助数千万读者良好与他人沟通。对我而言,看了这本书也是受益匪浅。在读的过程中也明白了不少。 如果你想采蜂蜜,别踢翻了蜂巢:我们一定要记得,我们的相处对象并不是绝对理性的动物,而是充满了情绪变化,持有成见,自负以及虚荣的人。所以,我们不能随意的苛责他人。在生活中我们也应尽量不要说他人的缺点,多说说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会批评,指责,和抱怨他人。当然,善解人意和宽恕他人,需要足够的修昂的自制力。卡莱尔说过:”伟人是从善待小人物的行为中显示其伟大“。所以设身处地为他人去想,这比批评责怪要有益,有趣得多。 我们不要总想着自己的成就,需求,而是尽量发现别人的优点。但是这并非是廉价的赞美——阿谀奉承和谄媚的讨好,而是发自内心,”真诚慷慨的赞美他人“;同时,人们也会把你的言语珍藏在记忆里。 这是个充满掠夺,自私自利的世界,所以少数表现的无私,并且愿意帮助别人的人,便能得到极大地益处,因为很少有人在这方面跟他竞争。 ”首先要激发别人的渴望。凡是能做到的人,世人必与他在一起,这样永不寂寞“。 真诚的关心他人,你必然收到欢迎,人类忠实的朋友——狗狗,便是如此,他应该是唯一不用谋生的生物,他能借着对他人的关爱赢得很

多朋友,关心,需真诚,这样才会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这样的人到哪境遇都不会差的。 在我国有句格言:笑脸通神,恶脸不开门。所以微笑是留给他人好印象的法器,对于那些愁眉苦脸,闷闷不乐的人来说,你的微笑就如阳光一般穿过云层,微笑承载善意,能使他人的生命充满希望。 在生活中我们接触形形色色的人,我们“很难”记住他们的名字,或许是会用记性不好来搪塞,其时不过是没有留心,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名字为荣。当我们在交谈中记住他人的名字,可以使人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这样很容易就会赢得他人的好感。姓名对任何人而言,都是悦耳的音符。 我们都希望自己是个谈话高手,可是很多时候我们似乎只为了表达自己所想,而忽视了他人,所以你才会迫不及待的打断他人,却没有留意到他人是不是愿意听你说。更多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个倾听者。要风趣,要对周围的实物保持兴趣,多谈别人喜欢的问题,鼓励他们多谈自己以及取得的成就。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不可否认,这样可以使我们成为“谈话高手”。在交谈中尽量多的谈论他人感兴趣的话题这对双方都有好处,不仅可以从每个人那里得到难能可贵的汇报,而且重要的是,这类谈话也扩大了自己的生活领域。每个人都渴望被重视,所以当你让一个人觉得自己很受重视,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就会变成一件很愉快的事。 有时候我们会想着让他人的想法和我们的一致:这样我们不能强行让他人接受我们的想法,这样只是徒增噪音罢了,我们避免争吵,

人际信任量表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

人际信任量表 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 (Rotter,1976,1971) 简介 本量表用于测查受试者对他人的行为、承诺或(口头和书面)陈述之可靠性的估计。共有25个项目,其内容涉及各种处境下的人际信任,涉及不同社会角色(包括父母、推销员、审判员、一般人群、政治人物以及新闻媒介)。多数项目与社会角色的可信赖信有关,但也有一些项目与对未来社会的乐观程度有关。采用五分对称评分法,1分为完全同意、5分为完全不同意。故量表总分从25分(信赖程度最低)至125分(信赖程度最高),中间值为75分。测查时间约为10-15分钟。编制者曾在60年代用此量表对4605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Hochreich&Rotter,1970) 信效度 本量表的劈半信度为0.76,其中男性为0.77,女性为0.750平均间隔7个月的重测信度为0.56 (P (0.01,n=24),而间隔3个月的重测信度为0.68 (n=42)。有关结构效度的研究提示本量表得分反映出了家庭背景、社会阶层、宗教信仰的不同,但与人性的哲学量表不同,本量表得分没有性别的差异(Boroto,1970;Geller,1966;Hamsher,Geller,&Rotter,1968;Mulry,1966;Roberts,1967;Rotter,1967).由于选择项目时避免了与其它量表显著相关的项目,故保证了本量表的区分效度。 应用与评价 本量表的优点是同时强调了信任这个术语的理论定义和操作定义。因子分析发现本量表有两个因子,其一是对同伴或其他家庭成员的信任,其二是对无直接关系者的信任。

人际信任量表 指导语:使用以下标准表明你对下列每一陈述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1-完全同意2=部分同意厂3=同意与不同意相等4=部分不同意5=完全不同意 1.在我们这个社会里虚伪的现象越来越多了。 2.与陌生人打交道时,你最好小心,除非他们拿出可以证明其值得信任的依据。 3.除非我们吸引更多的人进人政界,这个国家的前途将十分黯淡。 4.阻止多数人触犯法律的是恐惧、社会廉耻或惩罚而不是良心。 5.考试时老师不到场监考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人作弊。 6.通常父母在遵守诺言方面是可以信赖的。 7.联合国永远也不会成为维持世界和平的有效力量。 8.法院是我们都能受到公正对待的场所。 9.如果得知公众听到和看到的新闻有多少已被歪曲,多数人会感到展惊的。 10.不管人们怎样表白,最好还是认为多数人主要关心其自身幸福。 11.尽管在报纸、收音机和电视中均可看到新闻,但我们很难得到关于公共事件的客观报道。 12.未来似乎很有希望。 13.如果真正了解到国际上正在发生的政治事件,那么公众有理由比现在更加担心。 14.多数获选官员在竞选中的许诺是诚恳的。 15.许多重大的全国性体育比赛均受到某种形式的操纵和利用。 16.多数专家有关其知识局限性的表白是可信的。 17.多数父母关于实施惩罚的威胁是可信的。 18.多数人如果说出自己的打算就一定会去实现. 19.在这个竞争的年代里,如果不保持警惕别人就可能占你的便宜. 20.多数理想主义者是诚恳的并按照他们自己所宣扬的信条行事。 21.多数推销人员在描述他们的产品时是诚实的。 22.多数学生即使在有把握不会被发现时也不作弊. 23.多数维修人员即使认为你不位其专业知识也不会多收费。 24.对保险公司的控告有相当一部分是假的。

人际交往—信任团辅方案

路上有你,真好! ——我们幸福牵线(团辅)[教学对象]:高一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理念]:罗杰斯认为,作为心理和谐的人,他们愿意相信自己的感觉,能够深刻而敏感地体会自己的情感,产生同理心产生信任,构成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信任是在人际交流中,主体人对客体人言行的表里及跨时空一致性的正面期望。其次所有人际关系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如图所示)。 注意,这里所谈到的“信任”不是对个人能力方面的信任(例如,让别人相信我能把某项工作做好),而是指对人格、态度或价值观方面的信任(例如,让别人信任我的出发点是好的,相信在我面前不必要刻意设防或遮掩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人们的相互信任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从而使团队或者集体更加团结。[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是属于90后的个性奔放复杂群体,在学习和生活上班级 里很少出现一致性,大家都各有各的目标与打算,同学之间缺少信任,所以整个班级给人呈现出的是一种不团结与不和谐。班级的不和谐与同学们的不团结都是班级不良人际关系问题的呈现,人际关系是以信任为基础,只有增进同学们之间的信任感,才能改善高一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增进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沟通。 [教学目标] (1)人际关系理论证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利于同学们相互的沟通和信任,高一学生中有许多同学是自我中心和自我防御的,安排“一路有你,真好”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实地体验和感悟信任、互助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享受同伴间爱与被爱的幸福感和认同感。 (2)团体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此活动中的互助体验可以让同学们

感受到彼此的关心,增强同学们的集体归属感、班级成员的认同感以及班级的凝聚力。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同学间的信任 2、学会信任其他同学以及如何让其他同学信任自己 [教学准备] 1、眼罩(领带)、气球、小塑料凳 2、笔记本电脑、小音箱、便签纸 3、督导员若干名 [活动设计] 信任2+1 握紧我的手让我们亲如一家人 (1)热身活动1:雨点变奏曲(5)分钟 操作程序: 1、引导大家渐渐形成四种声音发出的方式: (1)手指互相敲击 (2)两手轮拍大腿 (3)大力鼓掌 (4)跺脚 2、想象一下,我们发出的声音和下雨会不会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1)“小雨”——手指互相敲击 (2)“中雨”——两手轮拍大腿 (3)“大雨”——大力鼓掌 (4)“暴雨”——跺脚 6、引导者随意说出下什么样子的雨,然后全提同学便发出与此种雨相对应的声音。 7、最后,“让我们以暴风骤雨的掌声迎接……” 8、引导词 以前的雨都是天在变,而今天的雨将由我们大家一起来变,下面,让我先来跟大家说一下这雨该怎么变。

浅谈职工工作心理状态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浅谈职工工作心理状态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摘要:本文对职工工作心理状态与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单分析,在此基础上解析了导致职工心理状态变化的因素,并对消除职工负面的工作心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心理状态、安全生产、以人为本 青岛港历来强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也积累了丰富的安全工作管理经验,集中体现在各类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上。但是我们在许多事故教训中也看到,人的因素在安全生产中往往是决定性的因素。人的行为靠思想来指挥,所谓“定位关乎成败、心态决定一切”。心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职工的日常工作行为,因而工作时的心理状态对于安全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职工心态良好,不仅能保证职工的人身安全,还能保证装卸生产和设备维修保养等工作的质量。如果职工心态不好,敬业爱岗精神及事业心差,工作责任心不强,就容易导致职工的安全意识淡薄,工作中安全措施不周全、不完善,事故和故障率就会增加,安全生产就不可能得到保证。作为基层队的管理人员,必须对职工的心态变化引起高度警觉和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 一、影响工作心理状态的两方面原因 1、工作中影响心态变化的因素 人在进行某项作业时,工艺过程本身的复杂性、作业环境、员工本身的熟练程度、自我感觉、工作任务的强度、压力等因素都会影响人的心理或精神状态,使之发生变化。适度的紧张,在工作中是正常和必要的。然而在某些情况容易使员工形成恶劣的心态,如:工艺操作较复杂与职工个人的实际能力(如体力、经验及技能等)不符;承担的工作责任重大;某些工作的危险性较大;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兼职过多、工作时得不到信任与支持;工作环境恶劣等等。这些因素使人的神经长期处在一种紧张状态下,而这些因素又是人本身的能力难以控制或改变的,这进一步导致心理压力的调节失常,进而导致了职工心理上的疲惫。而疲劳感会使人的惰性增强,警觉能力下降,在工

人际关系与沟通的意义

一、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重要性 人际交往与沟通是一门学问。它对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和谐的人际氛围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 社会不是抽象、窃同的,而是由具体的人及其相互之间的交往编织起对于大学生来说,与周围的同学、教员交往、沟通中融洽相处,这就为自己减少烦恼,心身愉快,集中精力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二)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健康的心理。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没有身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这个定义中可看到,心理健康是一个健康的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过去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中产生孤独感、自卑感、或喜欢过孤独的生活,往往不会从心理不健康的角度去认识问题。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一个乐于交往的人,既愿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又能坦然接受别人的言谈举止,容易与周围的同学保持一种和谐的交往关系,而离群索居、喜欢孤独、乱离朋友、不愿交往的人往往不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交往是人类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由于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人的情绪体验往往会决定人的心理状态,而情绪的困状又大多表现在人际关系上。人有相互交往的需要,当一个人有了群体归属感才会有安全感,才会消除孤独感,形成愉悦的情绪体验。大学生正处于自我与社会外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种群体感的获得显得尤为重要。而群体感的获得需要通过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达到相互了解、理解和认同。因此,大学生健康的心理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 (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是大学生未来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 一个人要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要素很多,其中良好的人际交往是不可忽视的前提条件。因为人际交往是青年人增长才学、开启心智;适应社会、准确定位;认识自我、

李强_人际关系_全集_笔记

谁允许你堕落,谁允许你放弃,因为你不在为自己活 抓住产业链当中的价值点,将它发展壮大成为核心竞争力 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 应用技巧 赞美时注意:1、要符合其身份2、恰到好处3、有独到之处 送礼:投其所好 欲做事先做人 信任是根本 1.别人的猜测与怀疑是人际关系的“最大障碍”,破解的密码是“真诚”。 2..赢得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必须先做给别人看。 三。人际关系不单单是一种互利,更是一种彼此的欣赏,甚至于吸引。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友 成功是靠朋友加自己的努力 大师讲缠------心中充满玫瑰全世界都是美好的 你在有才华是千里马,没有伯乐发现你就是一批野马 你在有能力,没人提拔重用你就是一个庸才 今天你再有该是的才华没人去认同,那也只能算是自我的一种贱知,你说是不是 一个人如果能到了自我反思的时候,他将步入一个伟大的起点------政治家,列宁 不是技巧不是智慧,是真诚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 静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朋友是天朋友是地,有了朋友顶天立地 这就是我的家,这就是我要来的地方,这就是我向往的企业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也许只有走过路的人,才知道这条路的艰辛,也许只有真正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才能理解他说话真正的含义 四。用心了解别人不要成为别人的负担 交朋友的宗旨:帮忙不添乱 主随客便: 不是不爱,怕只怕爱也是一种伤害,有谁能把爱说的明白 交什么样的朋友,首先从服装上要达到共识 明星结婚,粉丝换台 我为什么跟谁在一起,我都可以很大方自然,因为很简单,你再有本事,我不会求你,只有你有一天真正和我成为兄弟,我有事才会求你,但是我求你一次我永远记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朋友:需要锦上添花,更需要雪中送炭 人情张张薄如纸,世路难行钱做马,愁城欲破酒为军 人在难处帮一把,马在难处莫加鞭 最好的东西不是最贵的,而是别人最喜欢的 纵使金钱叫能力,淡化金钱叫境界

安全生产中“人”和“物”的作用和影响

安全生产中“人”和“物”的作用和影响 安全与不安全是相对的概念。如果把安全描述为平静、正常、没有事故,那么,发生了事故一定是不安全的。因此,事故与安全生产也就是相对的事件了。“有不安全的思想和行为,就会有不安全的隐患,就可能演绎出安全事故”。探求事故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管理两方面去探讨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一、人的安全心理分析 安全心理分析是指导生产过程中,为确保安全,对事故的原因进行的心理活动分析。它包括心理定势,即心理的准备状态。一旦客观条件破坏了人的心理定势就极易产生懊丧的心情,使行为表现异常,不顾安全;环境与心理因素,环境影响心理形成不舒适或不能忍受感觉,从而导致事故;社会心理因素,包括人际关系、家事、业余活动需要等;情景气氛因素。 人出现一次不安全行为,不一定就会发生事故,造成伤害,然而出现事故必然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发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一定违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盲目自信,迷信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忽视工作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 2、认为问题不大,图省事,麻痹大意的思想往往是最大的安全隐患;

3、没有预感到危险,盲目作业,对于安全培训过程中的再三强调置之不理,粗干、蛮干,从而导致事故; 4、受情绪影响,未考虑到危险; 5、认为作业太简单不会出问题; 6、有依赖思想,包括对于安全器械和管理机制的依赖,如安全卡控制度、各种防护设备等,对于安全用器的老化与工作动态性的忽视以及安全管理方式的相对落后都是导致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二、物的安全状态分析 人机系统把生产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的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统称为物。物都具有不同形式、性质的能量,有出现能量意外释放,引发事故的可能性。由于物的能量可能释放引发事故的状态,称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如果从发生事故的角度,也可把物的不安全状态看作为,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物的状态。 在生产过程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极易出现。所有的物的不安全状态,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操作、管理失误有关。往往在物的不安全状态背后,隐藏着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为失误。物的不安全状态既反映了物的自身特性,又反映了人的素质和人的决策水平。 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运动轨迹,一旦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运动轨迹交叉,就是发生事故的时间与空间。所以,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正确判断物的具体不安全状态,控制其发展,对预防、消除事故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 第二节 人际关系与跨文化交际

第二节人际关系与跨文化交际 一、人际关系及其制约因素 (一)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的属性 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是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是社会中每个个体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得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际关系是通过交际实现和完成的,但实现某种关系的交际方式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 人际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是指人们通过交际活动所产生的心理接触,即:心理距离. 2.人际关系的类型 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纷繁复杂,多种多样。总体上看,存在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和政治关系。 台湾有些学者把人际关系概括为“五同”,即:同宗(血缘关系),同里(地缘关系),同学,同事,同好(这三者都属于业缘关系)。 (二)制约人际关系的因素 制约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有: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地理因素。 1.文化因素 文化主要包括价值观念以及一系列的角色规范。 2.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指特定地区,特定时代的群体心理取向。它是通过交际方式影响人际关系,不同的社会通过不同的交际方式来影响人际关系。 3.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指交际个体的性格,态度,能力等因素。 4.地理因素 地理因素指一个国家,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可以说,地理因素是造就不同文化的“根”。 二、人际关系的文化对比分析 (一)中国社会传统的参序格局及人际关系 任何社会的人际关系都是以其社会的传统结构为依托的,宗法社会结构是中国社会最典型的社会结构。 维护宗法社会制度并为其服务的是社会伦理,而社会伦理是家庭伦理的延伸。“国”与“家”彼此相通。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在这样的家国同构的社会格局中,伦理则成为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规范。“伦“是社会等级类别的次序,即辈分;”理“是这种等级次序所遵循的规则。因此,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差序格局,与其相对应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可以概括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五伦”不仅构成人们普遍遵循的道德标准,也成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在以伦理支配下的人际关系中,有三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1.服从权威和长辈 中国社会是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即本质上是一个等级社会,这样的社会以维护上尊下卑

沟通与人际关系

沟通与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概述 人际关系是指人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人与人在社会生活中建立起来的一定的联系。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际关系是指个体所形成的对他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及其相应的心理行为,也就是特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联系;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与他人由于血缘、地域、情感、工作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形成的社会联系。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了解和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是非常必要,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成功,不仅来自于他的知识与专来技能,良好的公众形象,而且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关系非常重要。如果你想在事业和生活中有所成就,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纵然你有天大的本事而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难成大事。 (一)人际关系的状态和品质 1.按照人际关系的实用性标准,人际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状态: ①理想状态。②互补状态。③互利状态。④障碍状态。⑤冲突状态。⑥封闭状态。 反映人际关系的质量,还常常用人际关系的品质来进行研究。 ①人际关系的稳定度。②人际关系的密切度。③人际关系的灵活度。 (二)人际吸引

人际交往是建立在满足交往双方某些需要的基础之上的。 1.外表吸引。2.品质吸引。3.能力吸引。4.邻近吸引。5.熟识吸引。6.相似吸引。7.互补吸引 二、人际沟通 人际关系与信息沟通密切相关,信息沟通的不同深度决定了人际关系发展的不同程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建立在良好的人际沟通基础之上的,沟通是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一)人际沟通的特点 1.沟通双方要有共同的沟通动相。 2.沟通双方都是积极的参与者。 3.沟通过程会使沟通双方产生相互影响。 4.沟通双方要有相通的沟通能力。 (二)人际沟通的本质 人际沟通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心理沟通,是一种受多种心理作用和影响的复杂的心理活动。由于人际沟通行为是受特定沟通动机支配,并且涉及人际间意见和情感的交流,因此,对于人际沟通而言,研究沟通动机、意见沟通和情感沟通具有重大的意义。 (1)沟通动机 ①归属动机。②实用动机。③探索动机。 2.意见沟通 意见沟通和信息沟通是有关系的,因为广义上理解的意见沟通就是一种信息沟通。但是,意见沟通和信息沟通又有很大的不同。信息

安全生产培训(绝对经典和全面)

安全基本知识培训 “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不安全就不能生产;只有安全才能使生产正常进行。” 抓好安全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卫生、舒适的工作环境,可以更好地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安全也是生产效益的保障。 一、什么是“安全”? 安全生产的概念:是一种生产经营单位的行为,是指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为避免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生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二、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 物的因素:机(工具)的因素+环境因素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教育培训不到位、疲劳作业等。 三、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四、从业人员的“八大权利”和“三项义务” “八大权利”: a. 知情权 b. 建议权 c. 批评权和检举、控告权 d. 拒绝权 e. 紧急避险权 f. 依法向本单位提出要求赔偿的权利 g. 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 h. 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三项义务”: a. 自觉遵章守纪的义务: 即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

用劳动防护用品; b. 自觉学习安全知识的义务: 要求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c. 险情报告义务: 即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 五、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 1、认真、自觉参加各种安全生产活动学习和培训,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掌握安全操作技能,不断增强生产劳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2、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服从管理,不违章、不冒险作业,并劝阻他人也不要违章、冒险作业,正确穿戴劳防用品。 3、按照安全规章操作,按时、清晰、准确地做好各项记录。在操作中发生事故或发现有不安全因素时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4、做好设备、工具、模具等维护保养工作,保持作业现场的整洁、正确使用,妥善保护、保管各种安全装置、防护设施和个体劳动防护用品。 5、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也可直接向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反映或举报。 六、伤亡事故等级分类 轻伤事故:轻伤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只有轻伤但没有重伤和伤亡的事故; 重伤事故:指一次事故中只有重伤(包括伴有轻伤)但没有死亡的事故; 一般事故:死亡1-2人; 重大事故:死亡3-9人; 特大事故:死亡10-29人; 特别重大事故:死亡30人及以上。 七、安全生产中的非理智行为 a. 侥幸心理或冒险心理; b. 省能心理或偷懒心理; c. 逆反心理; d. 紧张心理; e. 疲劳心理; f. 从众心理。 除此之外,人的品德、修养等心理是影响安全生产的一个因素,许多违章作业事故都是在群众精神文明差的条件下发生的。所以对从业人员进行道德、理想等精神文明教育,是搞好安全、保障安全的重要途径。还有,心理相容可以密切个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安全生产。心理不容造成关系不和与人事紧张,妨碍安全制度的落实,事故常常发生。心理学认为友谊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谊,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友谊在安全生产中常常是一种鼓舞前进的心理力量。作为一个集体,提倡互相体贴、团结友爱清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对于搞好安全生产有积极的作用。心理学非常重视心理相容在人才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心理相容是合作成员的特点协调一致的结合,这种结合保证了共同心愿与安全健康的共同要求,这样就使大家有心理相容的重要因素。 八、事故处理的原则及步骤 1、原则: a. 及时性和准确性原则;

大学生控制信念及其与人际信任的关系_池丽萍

1 问题提出 最早对控制信念进行界定和分类的是美国心理 学家Rotter (1966),他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了“控制点” (locus of control )概念来说明人们对生 活事件发生的可控性及控制因素的不同看法:那些相信自己能够控制行动后果的人被称为“内控者”,他们认为事情成败取决于自己的努力;而那些“外控”信念较强的个体则认为自己无法控制事情的成功与失败,起决定作用的是运气、机遇或者有势力的他人等外部因素。Rotter 的“控制点”理论强调的只是“初级控制” (primary control ),即个体无 论依靠自己还是求助他人、期望机遇,其控制目标都是要改变外部世界(如他人、环境和事件)来满足自身需要。上世纪80年代后,研究者(Roth - baum,Weisz,&Snyder,1982)逐渐认识到,面对 生活事件人们除了初级控制之外,还可能将努力控制的目标指向自己,通过改变自身的认知、情绪或者行为来应对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因此,他们在原来的初级控制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二级控制”的概念。二级控制(secondary control )指个体通过调整自身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以适应外部世界及外界对自身的影响,可进一步划分为认知控制(通过合理的认知解释尽量看到事件的积极意义)和情感控 制(情感控制指从情感体验上接受现实及影响)。新加坡学者Chang 等(Chang,Chua,&Toh,1997)还编制了相应的工具———初级控制和二级控制量表(primary and secondary control scale ,PSCS )来测量控制信念。该量表被认为更适合测量亚洲文化中个体的控制信念,因为在很多学者看来,亚洲文化不强调自治,而看重对环境的理解和适应。最近,我国学者根据中国文化背景对该量表进行了修订并进一步将初级控制明确划分为直接控制(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直接应对事件)和间接控制(通过寻求他人或外界的帮助来解决问题)。因此,控制信念量表中文版共包括四个维度:直接控制、间接控制、认知控制和情感控制,目前该量表已经被用于测量我国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学生的这四种控制信念(辛自强,赵献梓,郭素然,2008)。 在提出控制点概念不久,Rotter (1971)又提出人际信任概念,即个体对他人或团体的言词、诺言、口头或书面的陈述可以相信和依靠的信念。他将人际信任看作一种对非特指的他人的普遍信任,因此类似人格特质。有关中国人人际信任水平的研究表明,中国人的信任度较高,但自1993年到 2002年都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中(马得勇,2008)。国内研究者采用Rotter 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测量了 我国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状况,发现我国大学生的人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11(1):115~119 Studies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115 收稿日期:2011-5-8 *本研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SH046)的资助。 作者简介:池丽萍,女,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Email:lipingchi@https://www.doczj.com/doc/a315984735.html, 。 大学生控制信念及其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池丽萍 (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北京 100101) 摘要以29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量表法考察其控制信念和人际信任的特点及两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 明, (1)被试的认知控制信念得分最高,情感控制最低,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信念得分居中;且控制信念得分 存在显著性别和生源地差异,女生的认知控制和情感控制得分都高于男生,农村生源学生的间接控制信念得分显著低于城市生源学生; (2)被试人际信任得分较低,且不存在性别和生源地差异; (3)控制信念与人际信任的 关系因被试性别和生源地的不同而有差异,对于女生和农村生源大学生来说,直接控制、认知控制信念得分越高,人际信任得分也越高;而对于男生和城市生源学生而言,两变量之间不存在相关。关键词控制信念,人际信任,初级控制信念,二级控制信念,大学生。 分类号 B84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