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公司介绍(2013年11月版)

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公司介绍(2013年11月版)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池州文化旅游人才发展规划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池州文化旅游 人才发展规划(2015-2020年) 一、背景与基础 1.宏观背景 国家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把发展旅游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国家发改委批复《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了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的三大战略定位,明确要将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打造成为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并要求池州建成世界佛教文化观光胜地和国际生态休闲城市。池州市委市政府已经将旅游业上升到与工业经济并重的全市两大主导产业之一。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就是要以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迫切要求我市建设一支在规模、素质、结构、类型等方面能适应全市旅游转型升级发展新需求的文化旅游人才队伍。 2.基本现状 根据2014年7月对全市文化旅游人才调查统计,全市共有旅游

相关单位3898家,文化旅游人才15360人。其中,旅游行政管理人才1147人,占全部文化旅游人才7.5%;旅行社人才1797人,占全部文化旅游人才11.7%;旅游星级饭店人才2326人,占全部文化旅游人才15.1%;旅游景区人才1558人,占全部文化旅游人才10.1%;旅游其他企业,包括旅游车队、旅游商品生产、旅游商品销售、农家乐、旅游星级餐馆、大型餐馆、非星级宾馆等,共有文化旅游人才8167人,占全部文化旅游人才53.2%;文教体系统涉旅单位,包括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遗址遗迹、文艺演出单位、文保单位等,共有文化旅游人才191人,占全部文化旅游人才1.2%;全市旅游高等院校和中等旅游学校共6所,有专业教师125人,另有旅游专业培训机构4家,专业教师约49人,共占全部文化旅游人才1.1%。 3.存在的问题 (1)文化旅游人才总量不足。池州旅游业快速增长,对文化旅游人才的需求总量大,而且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市文化旅游人才直接缺口接近10000人,间接旅游从业人员总量明显不足; (2)文化旅游人才总体层次偏低。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明显缺乏,全市文化旅游人才以高中、中专学历为主,大专及以上学历较少,还不足30%。管理类、技术类、技能型人才层次不高,全市旅游类高级管理人才稀少,高级技师缺乏,高级导游员空缺,这些都限制了行业总体水平的提升。 (3)文化旅游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结构存在关键、紧缺岗位

中国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

中国旅游文化A卷 一、填空(每空分,共10分) 1、旅游资源按其基本成因和属性,可分为()和()两大类。 2、旅游文化的特征有()()() 3、中国的四大宗教有()()()() 4、中国八大菜系包括()()()()()()()() 5、社会景观文化包括()()()三部分内容。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旅游文化 2、民俗文化 3、茶文化 三、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旅游文化是否等同于文化旅游?二者有何关系? 2、中国古城建筑有哪些特征? 3、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分类?各具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4、简述酒文化的属性及其研究对象。 四、分析与论述(第一小题20分,第二小题15分,共35分) 1、宗教有哪些功能?促成宗教旅游兴起的宗教式情感有何吸引力?(20分) 2、分)15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对中国的旅游文化有何影响?(A卷答案 一、填空(每空分,共10分) 1、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1分) 2、双重性、大众性、双向扩散性(分) 3、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2分) 4、山东菜系、广东菜系、四川菜系、江苏菜系、浙江菜系、安徽菜系、湖南菜系、福建菜系(4分)(或者答鲁菜、川菜、苏菜、浙菜、粤菜、闽菜、皖菜、湘菜也可) 5、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以旅游客体为依托,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综合性社会文化聚合,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结果和过程。(5分) 2、民俗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它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水乳交融的基础文化,是创造民族高雅文化的基础和前提。这种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志,制度的规范,又有具体的社会行为、风尚习惯的鲜活体现。(5分) 3、茶文化:茶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特指人类创造的有关茶的精神财富,如茶史、茶诗、茶道、茶艺、茶叶制作学等,其中最核心的是茶道和茶艺。(5分) 二、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旅游文化不能等同于文化旅游,(2分)旅游文化属文化的范畴,是文化的一个门类。文化旅游属于运动的范畴,是旅游的一种类型。文化旅游可以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但其构成要素要比旅游文化简单的多。(8分) 2、(1)按照一定的制度进行规划和设计(2分) 分)2)重视城市的选址(2(. (3)以方格网街道系统为主,区划整齐。(2分)

山西省旅游文化节大型系列活动策划方案

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山西省旅游文化节大型系列活动策划方案策划公司:一方水土(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策划时间:2009年3月展三晋文明 现千年古韵促旅游文化迎四海嘉宾引言258亿美元——美国好莱坞电影每年的票房收入;3000亿日元——日本动漫产业每年的发行收入;11400亿人民币——2008年中国旅游总收入;2000亿人民币——2008年山东省旅游总收入;1600亿人民币——2008年河南省旅游总收入;在文化产业上,我们可以挖掘的更多,;在旅游产业上,我们可以走的更远……第一部分策划背景旅游业作为山西七大优势产业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八大战略工程之一,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山西省政府与省旅游局从山西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和国内外旅游市场需求出发,对山西旅游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推出人文古建艺术、自然风光、红色旅游、工农业旅游和自然科技游等旅游产品,初步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多样化旅游产品新格局。2008年山西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93.9万人次,同比增长27.3%;旅游外汇收入3亿美元,同比增长35.6%。全省接待国内旅游人数达9383.8万人次,同比增长10.1%;国内旅游收入达到721.3亿元,同比增长 26.96%;旅游总收入达到739.3亿元,同比增长27.1%。总体上看,2008年我省旅游业发展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能呈现稳步发展的势头,主要得益于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机制,市场主体不断壮大,产业素质不断提升。在旅游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旅景点吸引力度不断加大。数据显示,山西省旅游行业的整体发展良好,但在全国同类行业相比之下,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2008年洛阳牡丹节旅游总收入突破49亿元,扬州烟花节旅游总收入34.2亿元,长春冰雪节旅游总收入更是达到79亿元,山东国庆黄金周旅游总收入达129.3亿元,而同样是文化大省的山西,国庆黄金周的总收入为42亿元。2009年,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华诞,全国各地都会围绕“六十大庆”开展一系列活动,这将有助于增强国民消费信心、丰富旅游活动、吸引入境游客。加之2009年国庆期间连续8天的假日,将会有助于旅游产业需求的大幅提升。基于上述对山西旅游行业的分析,结合山西旅游市场现状、国内外旅游行业的开发经验与市场消费导向,特提出在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的良好契机下,对山西旅游市场及产品进行统一的整合、包装、提升,并推出“山西省旅游文化节”的整体形象推广活动。第二部分策划思路山西拥有国内最多的地上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在国内外声名远播。华夏之根、黄河之魂、佛教圣地、晋商家园、边塞风情、关圣故里、古建瑰宝、太行神韵,丰富的旅游资源点缀在山西省内的各个角落,而分散的旅游资源,和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化体系,也成了制约山西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在纷杂的文化环境中寻找出一条主线,将是我们研究策划的重点。为整合山西分散的旅游景点资源,提炼山西旅游文化的精神内涵,提升山西旅游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旅游产业迅速的发展,本次推出的“山西省旅游文化节”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策划:一、出发点以文化为基础出发点,以新中国六十周年华诞为契机,提炼山西旅游产业和产品中的共有文化基础与独到文化特点,进行统一的整合,并进行跨越空间的串联,形成独特的山西旅游文化资源线,再扩展成为全面的旅游文

安徽省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其旅游区布局特点(评优的中国旅游地理学期末论文哈)

安徽省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其旅游区布局特点 学校:上海海事大学学号:201110710205 班级:经济116 姓名:张国庆 安徽地处江淮咽喉,襟江近海,承东启西,沟通南北;安徽山河壮丽,气候温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安徽全境,将全省划分为淮北(亦称皖北)、江淮(亦称皖中)和江南(亦称皖南)三大自然地理区域。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中部江淮之间,西耸崇山,东绵丘陵,山地岗丘逶迤曲折,丘波起伏,岗冲相间;长江两岸和巢湖周围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平畴沃野,属于著名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皖南山区层峦叠峰,峰奇岭峻。 安徽是中国旅游资源独特丰富的省份之一,自然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璨若星辰,充满着天然神韵和历史魅力。据统计,全省共有国家级、省级各类旅游点260多处。其中,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黄山;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世界地质公园2处:黄山、天柱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0处: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采石、巢湖、花山谜窟-渐江、太极洞和花亭湖;国家自然保护区6处;国家森林公园29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个:歙县、寿县、亳州、安庆和绩溪;国家优秀旅游城市10个:黄山、合肥、亳州、马鞍山、安庆、芜湖、池州、铜陵、宣城和淮南;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个等等。旖旎的自然风光和特色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安徽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 一、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一)地文景观 1.山岳形胜 安徽省可划归为皖赣名山旅游区,因而安徽省可以说是以名山著称,名山众多。安徽的名山,虽没有一座列入“五岳”之尊,却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山”、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称的黄山,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铁九华”---九华山,道教名山齐云山,汉武帝祭封的“南岳”南天一柱天柱山,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绘的蔚然深秀的琅琊山,天下独有的“海门第一关”长江绝岛小孤山,“相看两不厌”的江南诗山敬亭山,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而扬名的古战场八公山,禅宗发祥地司空山,人间仙境天堂寨,国家级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牯牛降、鹞落坪等名山。以下重点介绍一下黄山和九华山。 (1)黄山 安徽旅游资源中最负盛名的当属黄山了。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景区由市直辖),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黄山古称黟山,因为山石黑而发亮,古称黟,因此得名。传说古代轩辕黄帝曾在这里修真炼丹,得道升天,于是唐玄宗亲自下令,改名为黄山。黄山跨黄山区、徽州区、歙县、黟县和休宁县两区三县,南北约40公里,东西约30公里,风景区方圆154平方公里,总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号称“五百里黄山”。 黄山最大的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独特。黄山景区内无处不景、无处不奇,以奇松、怪石、温泉、云海“四绝”著称于世。徐霞客曾称赞:“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而后天下无山,观止矣。”黄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85年黄山作为唯一的山岳风光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TOURISM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CHIZHOU [2004-2020] 文本及图则 同济大学风景科学与旅游系 Department of Landscape Science & Tourism,Tongji University 同济大学风景科学研究所 Landscape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Tongji University 池州市旅游局 Tourism Bureau of Chizhou City 二0 0四年三月

项目名称: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项目委托单位:池州市旅游局 项目承担单位:同济大学风景科学与旅游系 同济大学风景科学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刘滨谊博士教授博导项目组成员:刘滨谊博士教授博导 王云才博士副教授 刘颂博士副教授 冯学刚教授 王兴斌教授 宋雁研究生 蔡光宇研究生 制图:金秋爽本科生 丁玉华本科生 魏怡本科生 李晓霞本科生

文本目录 一总则 (1) 二池州市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分析 (1) 三旅游发展战略 (2) 四旅游产品策划 (4) 五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5) 六旅游品牌形象与宣传营销 (8) 七旅游产业及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10) 八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12) 九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建设 (13) 十旅游环境保护规划 (14) 十一分期投资建设与经济效益 (16) 十二旅游发展管理工程:机制、政策与法规 (18) 附则 (19)

图纸目录 现状图纸: 图号图名 1-01 区位及空间联系图 1-02 池州市行政区划图 策划规划图纸: 图号图名 2-01 池州市旅游资源分布图 2-02 池州市旅游资源分类与分级评价图2-03 安徽省南部地区旅游产品竞争图2-04 池州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布局图2-05 池州市旅游区分区图 2-06 池州市旅游发展功能结构图 2-07 池州市旅游形象与主题塑造策划图2-08 池州市旅游产品与项目图 2-09 池州市旅游线路规划图 2-10 池州市旅游通道建设规划图 2-11 池州市旅游景镇景村建设规划图2-12 池州市旅游发展市场图 2-13 池州市旅游服务中心与设施规划图2-14 池州市旅游发展近期建设图 2-15 池州市旅游发展中远期建设图

池州市民俗旅游风情

安徽民俗文化之池州石台县传统风俗池州古老而神奇,民风纯朴,风情独特。美丽的山川,丰富的饮食,寻常的起居,日常的劳作,都演绎成美好的传说和地方掌故,寄托着池州人民对真善美的憧憬和追求。 饮食:大米为主食,兼食面粉。逢年过节,夹吃面条、汤园、糯米粑、饺子等。菜肴口味重,喜酸好辣,常以辣椒为佐料,冬季家家腌菜、腌肉、晒干菜、做豆腐乳。喜用火炉砂罐吃炖菜,俗称“吃炉子锅”。居民习惯喝绿茶。 居住:民间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建筑十分考究宅基方位。旧时,凡建房均先请地理先生架罗盘定门向,若为地形所限,门向不吉,则将大门一侧内移直至对上“吉”向。这种风俗,在乡村中仍有时兴,多注重坐北朝南。建房架梁,民间视为大事,须择吉日良辰,亲友要送礼祝贺,屋主要大宴宾客。 礼仪:民间注重礼尚来往,据县志所载,凡“冠、婚、丧、祭”都要送礼,名目繁杂。现在送礼除物品外,常另加红包。另外,民间结婚、丧葬(俗称“红白喜事)的礼仪与习俗仍然繁琐。 贺婚礼:亲友对男家送贺联、烟、酒、钱以及糕点等;对女家送衣物、被面、枕头及梳妆用品等,称为“劝嫁”。 丧葬礼:亲友馈送香箔、食物、挽联等,儿女姻亲还要送豆米等。现送烟、酒、被面、花圈者居多。 祝寿礼:老人过大生日(一般为六十岁),亲友一般送寿联、寿桃、寿面、滋补品及衣物、生日蛋糕等。 月子礼:生孩子没有满月前,亲友馈赠老母鸡、鸡蛋、面条、糯米、干豆角、孩子衣物等,称“月子礼”。产妇上半月吃婆家亲属的食品,下半月吃娘家亲属送的食品。今送月子礼仍盛行,但产妇分吃食品已废。 建房入宅礼:建亲房,亲友赠红绸、烟、酒等之类贺喜。住时新房时,贺联文“乔迁之喜”。亲友分发米相赠,以示“祝发”。

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史

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史 孔若水1006101207 中国旅游历史很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并且从未间断过。这几千年的时间里,中国旅游逐渐发展为一种文化。 早在几千年前的神话传说中,就出现过好多类似于现代的旅游的事情,比如皇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尧舜禹都曾经云游四方。大禹为了治水,走遍了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与故事虽然属于虚构的畴,但依然是远古时代人们现实生活在某种程度上的客观反映。它们至少说明:旅游几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旅游的第一个重要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道路交通比商周时期有了提高,商旅因此而兴盛,于此形成了中国早期的旅游思想。 此时期,交通比以前有所发展。陆路交通方面,当时已有“国中之道”和“野鄙之道”的区分。驿路四通八达,形成了陆路交通网。还有许多历尽艰难筑成的道路工程,如国修筑的褒斜道栈道,齐鲁建设的黄淮交通网络等。水陆交通方面,这时期不仅利用自然河道,还广为开凿人工运河。比如吴国开凿的邗沟,国开凿的鸿沟等等,大大便利了南北航运。此时的造船业已较为发达,吴越两国是其代表。战国时期中国的造桥技术也臻于成熟,国建造的中渭桥是中国古代相当著名的一座桥梁,充分显示了当时造桥技术的高超。随着旅行活动的频繁,此时期的旅游业也有较大的发展。 此时期各诸侯国为了自己的生存与争霸,竭力发展经济,并非常

支持商业,因此商业旅行十分兴盛。而君主贵族的狩猎旅游活动十分普通,楚襄王、蔡灵侯、楚昭王等人都是典型的旅游君主。此外,民间的旅游娱乐活动已相当普遍。此时期的孔子就是一位大旅行家。他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周游列国,足迹遍及、、、四个省份。 汉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初盛期。远行成为这一时期的旅游活动的主要特色。 始皇统一全国后,规定车宽一律六尺,一边通行全国。水路交通方面,凿修了长34公里,沟通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使南方地区只经水路便可与中原荆楚吴越相通。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相继修筑了“回中道”、“褒斜道”、“子午道”等,并最终形成了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面辐射的交通网。汉代又不断开拓对外交通。当时有著名的丝绸之路,还有一条通向南方的“灵关道”。汉时代的交通工具较以前也有很大发展。 此时期的旅游活动中,最突出的是帝王巡游,代表人物是始皇和汉武帝;使者远行,突出实例是骞通西域;学者周游考察,典型为司马迁周游写《史记》。 旅行与旅游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进行一种文化交流,不同的旅行者就是不同文化的传播者。汉时代,通过众多的旅行者,中国文化从东西南三个方向与外部世界展开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广泛交流。 而且,游记在此期间萌生。比如枚乘《七发》和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除游记外,汉时期还有一些反映旅游活动的诗歌。

0826《中国旅游文化》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旅游文化》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中国旅游文化概述 1、如何理解旅游文化的概念? 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之间相互碰撞、作用而产生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及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 2、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如何? (1)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与“文化”并蒂连生;(2)中国文化孕育了旅游;(3)中国旅游启动着中国文化的创造;(4)旅游与中国文化之间相互制约。 3、中国旅游文化可分为哪几类?有哪些特征? 中国旅游文化可分为: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聚落文化、旅游景观与山水文化、旅游园林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民间工艺文化、旅游文学艺术、旅游宗教文化等。 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1)综合性,即形态的多样性和消费的广泛性;(2)传承性,即旅游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和演进性;(3)民族性,即旅游文化的民族特征;(4)地域性,即旅游文化具有的地方特色;(5)时代性,即旅游主体文化子系统具有时代性特点。 4、试述旅游文化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1)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石。从旅游者角度看,旅游文化刺激旅游动机,丰富旅游活动,并且产生教育功能;从旅游业角度看,旅游文化具有强大的宣传作用,同时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旅游文化起指导作用。(2)中国旅游业发展对中国旅游文化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章中国旅游历史文化 1、以具体某一朝代为例,简述其主要文化内容。

2、“三皇”、“五帝”分别指的是什么? “三皇”主要是指:伏羲、神农、女娲;“五帝”主要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3、帝王的谥号是一些固定的字,大致可分为哪三类?并举例说明。 (1)褒扬类;(2)贬抑类;(3)同情类。举例略。 4、中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有哪些特征? (1)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其极具历史吸引力;(2)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地位,使其成为重要的旅游集散地;(3)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使其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5、简述中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 文化开发策略:(1)文化导向;(2)文化主题定位;(3)文化内容策划;(4)文化形象设计。 自然景观开发策略:(1)自然景观的科学内涵发掘;(2)自然景观的美学内涵发掘;(3)自然景观的附会文化资源。 人文景观旅游区开发策略:(1)民族性;(2)艺术性;(3)神秘性;(4)特殊性;(5)传统性 第三章中国旅游建筑文化 1、中国古代建筑大致可分为哪几种类型?最能代表古代建筑水平的是哪一种? 中国古代建筑大致可以分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国古代陵墓建筑、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国古代宗教建筑以及中国古代军事、水利、桥梁建筑和中国古城镇、古民居。由于所采用的是当时最高级的建筑材料,利用的是最精湛的建筑技艺,故最能代表古代建筑水平的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 2、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布局遵循哪些原则? (1)严格的中轴对称;(2)左祖右社(左庙右社);(3)三朝五门;(4)中庭配置;(5)前朝后寝;(6)前宫后苑。 3、比较中国古代早期与晚期伊斯兰教建筑的区别。 (1)早期的清真寺在建筑上都保持了较多的外影响:高矗的光塔、葱头形尖拱券门和

安徽旅游文化之天堂寨旅游文化

安徽旅游文化之天堂寨旅游文化我一直都很喜欢旅游,因为喜欢和自己所在乎的人一起出去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感受亲近自然生活的乐趣,喜欢去慢慢的了解一个地域的风土人情,喜欢和当地的人们打交道,了解他们的文化,领略不同世界的景色,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丰富自己的视野。 这学期选修了安徽旅游文化学这门课程,这一学期下来,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许多地方的不同的风景,教了我们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我也知道了原来旅游不仅仅是领略一个景点的客观存在的景物,更多的还是属于一个地域的文化宝藏、领略其文化魅力,做一名有文化的旅行者。虽然这门课没有教材,不过也确实有些可惜,老师也给我们播放了许多地域风景的PPT,画面确实优美。 今年夏天暑期去了天堂寨,一个位于六安市的生态旅游景点,一处适合养生的原始森林,那边湛蓝的天空让我感到震撼、清澈的山泉让我身心舒畅,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绝对不失为一旅游散心的好去处。那边的人很是客气,居住的旅店老板很是客气,生怕我们迷路,一下车便开着车将我们接到住宿的地方。下面我将来介绍这个美丽的地方。 天堂寨古称衡山,又名多云山,是大别山脉第二高峰。它雄踞于皖鄂大别山主峰接壤处,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处,帝王巡幸之所,名人登临之境。 “五霸”争雄,皖西处于“吴头楚尾”之地,天堂寨号称“吴楚东南第一关”。据查证,天堂寨的第一座屯兵大寨、第一座锋火台为楚国所建。吴楚江淮之战近百年,有史料记载的大仗就有二十余次。 公元前570年,楚子重伐吴,克鸠鹚,曾至于此。 南宋末年,文天祥抗元,派同榜进士程纶入大别山组织西义军,多云山义民傅高率众响应,于1277年在多云山重建天堂寨,后兵败溃散。 元末,当地布贩徐寿辉、江西僧人彭莹玉、麻城铁匠邹普胜共商反元起义,推徐主盟,并于1351年重建天堂寨,聚众数万揭竿而起,号称“红巾军”。同年8月,取罗田,克浠水,称帝清泉寺,国号“天完”,建元“治平”。声势浩大,席卷东南数省,割据一方,称帝11年。在天堂寨留下的天塘、走马场、造钱凹、逍遥宫、无敌碑、神谷仓等遗址尚依稀可辨。 明初,设多云巡检司,驻军防守。 明末1641年,活动于大别山区的农民军马守应、罗汝才、贺一龙等为与张献忠合兵,曾猛攻天堂寨,多云巡检孙大奇率军民10万任山势天险,死守天堂寨。农民军久攻不下,乃久围以困之,直到过时寨内粮尽,又逢大疫,军民皆殁。寨内饿殍遍地,白骨成堆,因称饿殍垸。遗址尚可考辩。 1646年,归陷家乡罗田大河岩葫芦脑的原明河南监军王鼎出山组织反清义军,被永历帝封为兵部尚书,总督凤阳义军。王以天堂寨为中心,指挥义军转战鄂豫皖三省十余州县,达四、五年之久,使天堂寨声名远扬。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练习题有答案

第一章旅游概述练习题 第一节旅游的产生 一、填空题 1.旅游活动经历了一个从、、而日趋成熟的过程。 2.享乐旅行实质上就是具有现代和的古代旅游活动 3.就个体而论,旅游者的产生,是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和成熟的结果 4. 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5. 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二、单项选择题 1.采猎生产活动的最大特征是()的迁移和集散 A定居性 B团体性 C季节性 D规律性 2.“迁徙”与“旅行”共同的外部特征是() A都是自然行为 B都是自由行为 C都是空间移动 D都具有非功利性 3、采猎生产活动受()的影响最直接 A社会生活 B自然环境 C经济条件 D人类意识 4.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是( )的产生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旅游业 5、()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A农民 B手工业者 C牧民 D商人 6、人类有自觉目的意识的旅行萌芽于() A原始社会的初期 B原始社会的末期 C世界的文明古国 D原始社会的中期 三、多项选择题 1.早期人类远途迁徙的主要原因有() A气候的变化 B自然灾害 C采猎生产方式的流动性 D战争 2.具有现代意义的旅行和旅游活动首先在( )出现 A古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古印度 四、判断题 1、()旅游是在人类产生的同时产生的 2、()商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 一、填空题 1、萌芽产生发展 2、旅游意义本质特征 3、文化意识经济条件 4、享乐旅行 5、经商 二、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C 5D 6B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D 四、判断题 1错 2错 一、填空题 1、旅游是以“”为主,集、、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活动 2、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即具有功能和相结合的活动形式 二、名词解释 旅游 三、单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旅游的有() A远古人狩猎迁徙 B乞丐沿途要饭 C帝王巡游 D阿波罗号飞船登月 2、旅游的前提是() A游览 B旅行 C为获得精神上的愉快感受 D具有包容性 3、旅游最主要的目的是() A游览 B旅行 C为获得精神上的愉快感受 D具有包容性 4、“会议旅游”也属于旅游,说明旅游概念具有() A异地性 B非功利性 C包容性 D广泛性 四、多项选择题 1、旅游的内容包括()等活动 A游览 B旅行 C娱乐、餐饮 D购物、住宿 2、旅游活动追求的精神上的愉快感受包括() A人身的自由感 B精神上的解放感 C特定需要的满足感 D人生的幸福感 3、旅行的目的广泛,包括() A就业 B商贸活动 C求学 D精神上的愉快感受 4、在一段完整的旅行时间内内,存在着或者发生着非功利性的游览观赏活动,从理论上说,同样可称为旅游,如() A会议旅游 B探亲旅游 C公务旅游 D商务旅游 五、判断正误 1、()旅游一经产生,便有了固定统一的定义 2、( )“商务旅游”属于旅游 3、()安徽民工到上海打工属于旅游

山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山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作者简介:宋琳英(1992-),女,汉族,山西省洪洞县,硕士,大理大学政法与经管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摘要:“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生存环境、历史渊源,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最终形成了不同的各自独具特色的民俗。不同的民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是留给我们的重要遗产,他是一种价值很高的旅游资源。甚至可以说,特色民俗旅游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因素之一。山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淳朴的民风、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将为山西旅游带来更多的魅力和活力。以大槐树为切入点,对民俗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探讨,为现实条件下山西省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开发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入境旅游接待1.35亿人次,国内旅游超过2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8935亿元,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近1500万人,2012年全年国内出游人数29.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1%;国内旅游收入22706亿元,增长17.6%。

在此之中,民俗旅游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民俗旅游项目以其鲜明的民俗特色、独特的文化内涵、浓烈的民俗气息、显著的地域特征以及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对中外旅游者形成了巨大诱惑和感染。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明代以来的数百年间,这首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到处流传,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叙述了明朝初年山西人民向各地迁移的情况,也在华夏民族心目中留下了悲欢离合的血泪回忆。 一、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的文化生境 (一)大槐树景区的移民历史 大槐树旅游区位于洪洞县内,洪洞县位于临汾北30公里,位于临汾盆地北端,东靠南同蒲铁路与霍侯一级公路,南临309国道,西接汾河与大运二级公路以及大运高速公路,北依洪三公路,交通极为便利。从洪武六年开始至永乐十五年间,发生的数以万计的大规模移民总共18次,主要是从山西迁往周边主要的省份等地。直到元末明初时期,由于灾害越来越多,战争不断,导致中部地区人空虚,耕地荒芜,同时山西因太行山、吕梁山、黄河作为屏障,这个地利优势导致易守难攻,所以人民生活安定,农作物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和相邻的其他省份相比,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正因为这些原因,各地各省的难民大量涌入山西,是的这里

池州市全域旅游专项规划

池州市全域旅游专项规划(2016——2025) 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院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2017年08月

目录 第一篇重点旅游区(带)专项规划 (3) 第一章大九华国际佛教文化养生旅游度假区 (3) 第二章唐风宋韵山水城市 (10) 第三章牯牛降—仙寓山生态旅游区 (19) 第四章升金湖生态湿地旅游区 (25) 第五章峡谷桃源生态旅游区 (30) 第六章沿江(长江)生态旅游带 (35) 第七章秋浦仙境文化旅游带 (38) 第二篇池州市全域旅游目的地专项规划 (41) 第一章旅游市场开发体系专项规划 (41) 第二章旅游交通体系专项规划 (44) 第三章池州市全域旅游服务要素体系规划 (48) 第四章池州市全域旅游基础公共服务体系规划 (52) 第五章池州市全域旅游人才建设体系 (55) 第六章池州市全域旅游特色产品体系规划 (56) 第七章池州市全域旅游城镇乡村体系规划 (59) 第八章自然文化遗产与自然社会环境综合整治优化 (65) 第九章城乡风貌导则 (67) 第十章池州市全域旅游旅游用地导则 (69) 第三篇投融资专项规划 (71) 第一章池州全域旅游项目开发结构 (71) 第二章池州全域旅游PPP投融资模式 (74) 第三章池州旅游投融资平台体系 (74) 第四章池州旅游投资集团设立方案 (74) 第五章池州市智慧旅游产业生态体系 (75) 第六章池州市全域旅游基金与资本导入 (80) 第七章池州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方案 (82)

第一篇重点旅游区(带)专项规划第一章大九华国际佛教文化养生旅游度假区第一节现状分析 以九华山风景区为核心,北到蓉城镇、南到陵阳、七都镇,东到朱备镇,西到杜村乡,包括九华乡、庙前镇、陵阳镇、朱备镇等乡镇。京台高速G3、国道G318、省道S103、S219以及县道、乡村道路构成的道路骨架。九华山范围内A级景区众多,质量等级较高,分布相对集中;旅游产品以宗教朝拜、生态观光为主,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资源未得到深层开发。旅游景区景点的游客量及旅游收入稳步增长,在全市范围内,各项经济指标均遥遥领先。旅游产业体系日臻完善,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九华山依托自身的资源禀赋,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旅游+”行动,旅游产业链不断延长。旅游配套配套设施较完善,接待水平不断提升。中高低档酒店宾馆齐全,索道缆车、旅游客运、旅行社、商品零售等业务链发达,通讯、电力、环卫、银行、邮政等基础设施运行良好。 1-1大九华国际佛教文化养生旅游度假区资源列表

安徽的旅游资源及其发展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姓名:绿先生摘要:作为一名安徽人,当我打算写点什么去形容她、赞美她的时候。一时间我竟语塞,脑海中只有一句话在不断的闪现“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留下的千古绝唱,意思是一辈子想去人间仙境,可做梦也没梦到人间仙境原来在徽州。也就是说,徽州之美是人的想象力抵达不到的地方。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我想这是对安徽最高的评价了吧,作为一名安徽人,我顿时觉得十分的的自豪和幸运。这句话是古人对古徽州的向往与期盼,在上一个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最富有的人群并不是我们现在的沿海地区,而是徽商和晋商,其中尤以徽商创造的经济文化业绩最为突出。古徽州不仅山川秀丽,文风昌盛,民间习俗也自成一统。走近徽州,步入那一个个由白墙青瓦、高低错落的马头墙、精美的雕刻和让人无限遐思的天井组成的徽州民居,仿佛走进了梦中的故园,回到过往的淳朴岁月。那么今天的安徽又是怎样一番容貌呢?如何加强安徽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对于提高旅游行业素质,增强市场生存能力和竞争力,促进旅游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安徽位于我国东南部,居近海内陆。处华东腹地。地形复杂,山川壮丽。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北延淮北平原,东临江淮丘陵,西接大别山脉,南迭皖南峰峦,长江、淮河横贯其中。安徽山河秀丽,风光优美,人杰地灵,文化灿烂,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这为安徽特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情与山水的结合让安徽更加的扑朔迷离,令人向往。 一、浓浓的安徽情 安徽的符号可在下面的一些诗句中体会到: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这些诗句描写的虽是寻常景物,但却惹得多少人向往,不仅仅为的是那份美景,更多的是那份心境那种怡然自得,与世无争的安静和安然。安徽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它已经成为一种记忆、一种情怀深深烙进了文人心里,所有的普通景物在他们的作品中都被赋予了灵性和情感,恍惚间让人相信了一切都可以这么美好。我想最能表达情感的诗句莫过于“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吧。 而安徽另一个不能让人忘怀的便是它的风月文化。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产生于淮河流域的老庄道家学派,与儒家学说一起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两大支柱,徽文化是明清时期最有影响的文化流派。徽剧是京剧的主要源流之一,安庆的黄梅戏是中国四大戏曲门类之一,池州的傩戏号称“戏剧活化石”,淮河两岸流行的花鼓灯被誉为“东方芭蕾”。安徽的美食文化也是古今闻名,比如符离集烧鸡、徽香源烧鸡等以及由此繁生的烧鸡文化。 徽文化:徽州文化,是历史上的徽州(前称新安郡)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包括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主要流传在安庆市一带,与京剧、评剧、越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一个剧种。但形成一个完整的剧种,吸收了京剧、汉剧、昆剧、越剧、评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代表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小辞店》等。

第一章 浙江旅游概述

第1章第一章浙江旅游概述 1.1 1.1 浙江来由及历史 浙江因钱塘江(又名浙江)而得名。它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的南翼,北接江苏、上海,西连安徽、江西,南邻福建、东濒东海。地理坐标南起北纬27°12′,北到北纬31°31′,西起东经118°01′,东至东经123°。陆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海区面积22.2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486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长1840公里。浙江素被称为“鱼米之乡,文物之邦,丝茶之府,旅游之地”。 1.2 1.2 浙江地形及气候特点 浙江地形的特点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地、丘陵占70.4%;平原、盆地占23.2%;河流、湖泊占6.4%。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浙中金衢盆地、浙南山区、东部沿海平原和濒海岛屿。浙江地势南高北低,山地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如下图所示。

浙江地形图 1.3 1.3 浙江旅游资源 浙江旅游资源丰富,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中的八大主类、三十一个亚类,浙江省都有分布。截止2005年底,全省共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一处;省级旅游度假区1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6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6处;省级森林公园5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9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4A级旅游区(点)38处。浙江省旅游资源单体类型如下表所示。 浙江省旅游资源表

络。浙东风情之旅,途经绍兴、宁波、舟山等地,是一条文物古迹众多,陆路与海路融为一体的黄金旅游线。浙西名山名水之旅,沿钱塘江上溯至千岛湖,是一条融江、湖、山、洞为一体的神奇旅游线。浙南奇山奇水之旅,经金华、丽水至温州。浙北运河古踪之旅,经嘉兴或湖州而至江苏。此外,还有钱江观潮、农家乐、书法旅游、古文化旅游、畲乡风情、端午龙舟节等许多特色旅游项目。全省及国内旅游收入情况,以2004年为例,如下表所示。 第2章第二章浙江主要自然旅游资源 2.1 名山 1. 西湖群山 杭州地形的特点是兼有山岭、平原、溪泉洞石、江河湖海。西湖群山,起自天竺,终于天目,内峙外耸,大致构成马蹄形的三个骨架。外围以岩屑砂岩、石英砂岩为主,海拔300~400米,如虎跑山、天马山、五云山、天竺山、北高峰、老和山等,其中天竺山最高,海拔412米。中圈以石灰岩为主,如玉皇山、南高峰、飞来峰等,海拔200~300米。因石灰岩中的碳酸钙易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蚀,形成岩溶,为洞穴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内圈海拔50~100米,也以石灰岩为主,如紫阳山、南屏山等。

资本引入对打造山西省文化旅游产品的利弊分析以及应对措施(2)(3)(1)(2)(1)

● 1.引言 ●提到旅游,很容易会让人产生遐想,想象着或者计划着去哪里哪里旅游,看一下那里的 风土人情,而提到山西旅游,我会想起一句歌词,那就是“人说山西好风光”,这句词肯定不是无缘由来的,从字面意思可以看出山西有风,这个也不难理解,毕竟山西位于太行山的西侧方位,属于高原,自然风大,还有光,并且是好风光,侧面意思就是山西有美好的风景,更深一层就是说明山西有旅游的好风景,因为旅游景点的风景自然是美好的。其实早在两千多年以前,那个时候还是春秋战国时期,山西就是晋国的国土。所以山西的简称是晋。 ●话说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注意这里说的是之一并不是唯一,山西也可以说是 中华文明的古国,创造了辉煌,还创造了灿烂美好的文化意蕴,留下了古代时期国家的名胜古迹,是拥有古代文化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旅游资源的省市,无疑,是国内著名的适合旅游,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经济提升发展的省市,体现中国旅游水平以及格局。 例如:云岗石窟、昔阳大寨、乔家大院等。 ●因此,分析山西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市场,研究旅游投入资产中存在的现有的还没得到解 决的问题,找准引导旅游投入资产方,并找对的正确方向,带动其他产业主要是促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 2.山西省文化旅游产品投资现状及优劣势 ● 2.1政府由投资主体转变为引导投资 ●尽管山西是旅游资源大省,但政府对山西旅游资源以及文化旅游产品的投入资金有限。 政府在对山西产业机构进行调整的过程中,政府加大对旅游资源及文化旅游产品的资金投入,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以促进山西的经济增长。目前,政府引导投资旅游业,让山西不少景区对旅游景点进行开发,然后地方政府以出让经营权的方式来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帮助山西旅游资源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逐步向旅游业经济转型发展。如绵山旅游景区就是通过出让经营权的方式,个人出资自己经营,发展成为旅游景点后,吸

浅谈安徽区域文化

浅谈安徽区域文化 安徽,简称皖,位于东经114°53′—119°30′、北纬29°22′—34°40′,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约13.96万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5950.1万人,地处华东腹地,属于中部省份。 安徽建省,较为公认的说法是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析江南省分臵江苏、安徽两省而成;至于省名的得来,乃是取所辖府州中安庆、徽州两府的首字而成。安庆和徽州,在当时分别是省域内江北和江南的两大首府,一为桐城文派发祥地,一为“贾而好儒”的徽商故里,人文蔚盛,科举取士在全国均名列前茅。康熙建省,采取的是跨江(淮)而治的办法,既反映出在政治上防范因划江(淮)而治、易滋生分裂割据弊端的雄才大略,也含有经济上调剂南北、贫富相济的意图。但这样一来,势必在文化上形成省内不同地区间较大的差异性和较为复杂的多样性。从总体上看,安徽虽然建省较迟,但在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所形成的历史文化底蕴,则十分厚重,而又丰韵灵秀。 一、安徽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 安徽省域,正处在横贯全球四大文明古国的北纬30°线上下,分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两个气候带,四季分明,季风明显,雨量适中,气候宜人。省域内地貌多样,多山多水,山河壮

丽,物产丰饶。 在远古时期,长江以北的绝大多数省域,属于淮阳古陆地质板块,江南的省域,则属于江南古陆地质板块,这两大古陆板块,都是在前震旦纪的造山运动中形成的。在皖西,大别山脉以“此山大别于他山也”的与众不同的南北走向,巍然峙立,成为江淮分水岭和暖温、亚热两个气候带分界的标识。山脉东南麓的薛家岗文化,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就是一支自成体系的原始土著文化,在其活动范围内春秋时出现过皖国、皖城、皖山、皖河等,形成独具特色的古皖文化,是整个安徽文化体系中一支较早的亚文化,这也是安徽简称为“皖”的由来。 在皖南,有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美誉的天下第一奇山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山下的古徽州,一府六邑,即是徽文化的发源地,青山绿水,阡陌纵横,白墙黛瓦,书声朗朗,“虽十户之家,不废诵读”。文化的传承及其对于世道人心风俗礼仪的浸润,于此可见一斑。徽文化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对这份文化遗产所做的研究——徽学,已经成为与藏学、敦煌学并立的中国地方学“三大显学”之一。 “皖”字的本义,有如白玉般完美无瑕的意思;“徽”字的本义,也是美好善良,同时还含有团结的意蕴。无论皖文化、徽文化,还是下面要讲到的各种亚文化,都是发生发展在今天安徽省域这片土地上的,都属于安徽文化的大范畴。

池州概况

(一)池州市位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北临浩荡长江,南接雄奇黄山,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和九华山风景区,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总人口154万。全市生态环境良好,经济与人口、环境协调发展,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 文化积淀深厚。自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立州府建制以来,池州已有1380多年历史,其间人文荟萃,佳话连篇。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三上九华、五游秋浦,写下了数十首赞美池州山水的不朽诗篇;晚唐诗人杜牧在任池州刺史时写下的《清明》诗,被后人称作千古绝唱,也使池州杏花村名播青史、蜚声中外;此外,还有陶渊明、白居易、苏轼、王安石、包拯、文天祥、岳飞、朱熹、陆游、李清照等许多文人雅士也曾徜徉在池州山水之间,留下了数千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被称作"千载诗人地"。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九华山,千百年来,古刹林立,飞阁流丹,香烟缭绕,修持佛法,享有"莲花佛国"之称。始于母系社会的贵池傩戏被誉为"戏剧活化石"。 生态环境优美。池州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6℃左右,年降雨量约1500毫米;山川秀丽,地形多样,南部是丘陵山区,北部是长江冲积平原,襟江带湖,江河湖泊错落有致,山光水色天然成趣。境内有二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处是被誉为"中国鹤湖"的亚洲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升金湖,一处是有着"华东动植物基因库"之称的国家级野生 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牯牛降,此外,还有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多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6%以上。 区位交通良好。池州境内有长江黄金水道160公里,沿江达海,承东接西,是长江经济开发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紧邻长江三角洲,有利于承接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池州港是长江干线重点港口之一,现有码头泊位17个,可常年停靠5000吨级船舶,目前年吞吐量达300万吨,为一类开放口岸;贯穿池州的东接上海、西连武汉的沿江高速公路和北连合肥、南通杭州的合黄高速公路已经开工,东接上海、西达重庆的沿江铁路大动脉的铜九铁路即将动工,并且正在筹建九华山旅游机场。不久,池州就能形成比较完善的对外立体交通网络。 物矿资源丰富。池州自古就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盛产水稻、棉花、油料、竹木、茶叶、蚕茧、中药材等农产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出口红茶、茧丝绸和速生丰产林基地,特种水产品养殖和畜禽饲养也初具规模。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仅中药材就有1300多种。已探明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藏40余种,其中铅、锌、锑、锰等有色金属矿产储量居安徽省首位,金、银储量可观,特别是石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英砂等非金属矿产更是得天独厚,不仅品质优,而且储量大,开采方便。 旅游特色鲜明。池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山水洞俱全,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理想的旅游休闲胜地。闻名遐迩的九华山是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色秀美,同时有着灿烂的佛教文化,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且在寺庙、僧尼的数量上居冠,特别是自唐代以来已 有15位大德高僧和比丘尼修成不腐之身,成为海内外佛教史上的奇迹,正成为国际性佛教道场。省级风景名胜区齐山-秋浦仙境、大历山、溶洞群、大峡谷等自然景观和珍贵的贵池傩戏、杏花村等人文景观,各具特色,引人入胜。境内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也正成为森林旅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