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昆剧牡丹亭游园套曲之研究

昆剧牡丹亭游园套曲之研究

昆剧牡丹亭游园套曲之研究
昆剧牡丹亭游园套曲之研究

崑劇《牡丹亭〃遊園》套曲之研究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施德玉

前言

崑劇是我國明清時期的重要戲曲劇種,其高雅的文辭內容、精湛的表演藝術,以及極具藝術性的音樂體式和演唱方法,受到民眾極大的喜愛。尤其崑劇在2001年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列入「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讓崑劇受到國際的肯定,並且得到其應有的藝術地位,因此對於崑劇的研究、保存與傳承就更顯重要。

《牡丹亭》為湯顯祖所著之經典崑劇,由於該劇色彩浪漫、情節感人,幾百年來在民間廣為流傳。近代學者白先勇先生對於崑劇《牡丹亭》更是喜愛有加推崇倍至,精心製作了青春版《牡丹亭》。於2004年在台灣、香港、中國大陸及美國多地演出,造成極大的風潮,更吸引社會大眾對於《牡丹亭》的認識,以及對於崑劇的重視。2008年江蘇省崑劇院與臺北市立國樂團合作演出,由江蘇省民族樂團朱昌耀指揮台北市立國樂團伴奏四大傳奇的《牡丹亭》,更豐富了崑劇的音樂色彩,使國樂界的觀眾朋友對於崑劇《牡丹亭》也不陌生。

湯顯祖原著《牡丹亭》全本55折,其中〈遊園〉一折戲,身段活潑俏麗、音樂優美動聽,極具藝術性,為崑劇團經常演出的劇目之一,也是喜愛崑劇者耳熟能詳的劇目。但是分析其音樂內容與結構者卻不多見,本文針對《牡丹亭》中〈遊園〉音樂之體式結構、音樂現象及詞曲之關係予以探究。

崑劇音樂是屬於曲牌體,曲牌音樂之體式在戲曲中,為了使故事情節和劇中人物的情感性格完整呈現,以及排場長短的運用,產生由單曲重頭到綴合聯套的曲體,目前從一些文獻資料和劇本中,可以整理出一些曲牌組合的形式,以邏輯的排序法,從簡單到複雜的形式有重頭、重頭變奏、子母調、帶過曲、雜綴、曲組、套曲、合腔、合套、集曲和犯調等十一種類型。其中套曲的應用極為普遍,並已形成特定的規律。本文將深入探究《牡丹亭》中〈遊園〉套曲之體製,並探討其藝術性。

壹、崑劇《牡丹亭》之情節與內涵

明代戲劇家湯顯祖的《牡丹亭》,目前是學界耳熟能詳的崑劇劇目,由於其故事生動感人、主題思想具正陎意義、內容以堅貞的愛情故事為主軸,加以文辭典雅動人、音樂色彩豐富,贏得社會大眾之青睞。這著名的傳奇劇目,寓有個性解放的啟蒙思想,更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呈現湯顯祖崇尚自由、富有激情、善於想像的情懷,劇中文詞、曲調與舞蹈三者完美的結合在一起,進而成為崑劇經典代表作之一。

一、崑劇《牡丹亭》之情節

南安太守杜寶家教森嚴,獨生女杜麗娘嫻靜嬌美、多愁善感,對於愛情有崇高的嚮往,無奈禮教嚴謹而含蓄內斂。春日與侍女春香到花園遊玩,春情蕩漾,疲憊之餘在園中睏倦而寐,因思春傷感而夢。她夢中與俊逸書生柳夢梅幽歡牡丹亭上,醒後悵然若失,自此情傷意繾。次日,麗娘重回園中尋找雨跡雲蹤,纏綿的記憶與清冷的場景使她悲欣交錯,更添落寞。

杜麗娘眷念綺夢而日趨憔悴,無奈相思成疾病入膏肓,病中自描畫像置於園中太湖石下,等待情郎尋訪,終因滿懷對愛情的憧憬傷情而逝。杜麗娘的魂魄漂蕩至幽冥,閻羅殿的判官念其對愛之執著、為情而亡,至為感人,特別吩咐花神保護其肉身,賜與她還魂香,以待它日返陽團聚。

嶺南學子柳夢梅為求取功名,同時也為尋訪夢中情人,來到南安,因病住進杜府舊址的梅花觀内。一日,漫游廢園,拾得杜麗娘畫像,携回觀内。對畫中人熟悉有感,痴情叫喚,驚動了杜麗娘的幽魂,她深夜來至觀中與柳夢梅再度相會,並告知自己尚是鬼魂。柳夢梅依照判官所示掘墳開棺,杜麗娘魂還人間,永偕好合。

二、崑劇《牡丹亭》之內涵

明湯顯祖《牡丹亭》題詞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々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作者創作《牡丹亭》,呈現為追求愛情,至死不愈,為愛而死、為愛而生的主題情懷,是一個浪漫淒美的愛情故事。近代文學家白先勇先生形容此劇時說〆「它歌頌青春和愛情,杜麗娘為了追尋夢中情郎柳夢梅,生而死,死而生,超越時空,打破一切人間禮教規範,而攀升到『至情』的理想境界」1。

《牡丹亭》成為典雅與美的結晶,由明至清,無論在案頭或劇場,都耐人尋味、動人無數。湯顯祖的「牡丹亭」,纏綿、清幽、瑰麗、飄逸,是曠世的傑作,堪稱戲曲「經典中的經典」。他的詵意、美蘊、哲思、至真至奇、魅力歷久彌新,深情濃意能傳唱四百餘年而不絕。

此劇在報章雜誌與網路上,有許多文章對其意義內涵有多所敘述,如傅月庵〈解到多情情盡處—湯顯祖《牡丹亭?還魂記》〉2一文中提及〆

由於湯顯祖在劇中對於深閨少女婚姻愛情不得自主,深表同

情,對於杜麗娘打破社會道德習俗約束,熱烈追求理想中的

愛情,再三致意。在〈題詞〉裡甚至直言「情不知所起,一

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

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因此除了文人之外,這部戲格外

受到閨閣婦女的喜愛,湯顯祖還在世時,便有一位十七歲的

1天下文化網站,「文化趨勢」第一唱,文學大師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網址〆

https://www.doczj.com/doc/a015840037.html,/event/ct001_003/index.asp

2遠流博識網,網址https://www.doczj.com/doc/a015840037.html,/readit/tower/default.asp?DocId=ESSAY&SNO=444

少女俞二姑因嗜讀《牡丹亭》,抑鬱難解,惋憤而終,湯顯

祖聞後有感,寫詩悼念:「何自為情死?悲傷必有神。一時

文字業,天下有心人」;還有馮小青者,遇人不淑,傷心而

死,也留詩自悼:「冷雨幽窗不可聽,挑燈閒看《牡丹亭》。

人間亦有痴於我,豈獨傷心是小青。」至於演這齣戲演到傷

情倒地而死、吳吳山三婦合評出版《牡丹亭》,更在在說明

了這齣戲的影響力。

黃麗妃在《新台灣新聞周刊》第421期(2004/05/14)提及3〆英國莎士比亞的愛情悲劇【羅蜜歐與茱麗葉】殉情身亡,晚

明大劇作家湯顯祖創下千古絕唱【牡丹亭】,因情之所至,

因情還魂,這一部中國文學史上最美麗的愛情神話,四百多

年來,一代復一代曾鼓舞撩動無數青年男女,對衝破禮教解

放個性產生無限嚮往與渴望,這一部「出生入死」、愛得「死

去活來」的悲喜劇,是中國浪漫文學一帖最強力的愛情「還

魂丹」。那一場後花園如真似幻的唯美綺夢,傳唱無限的纏

綿與悱惻,杜麗娘生而死、死而生,對追求愛情無悔的愛戀,

超越時空的熾熱情緣,燒灼著世間男女心底的情愫。

從《牡丹亭》的故事情節,與這些文章的評價敘述中,我們不難3網址https://www.doczj.com/doc/a015840037.html,/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17254

發現大文豪湯顯祖,在明代東廠嚴厲的政治色彩、民風保守的社會環境中創作《牡丹亭》,是想要藉由文學、戲劇,突破某些規範,創發超越時空的愛情觀。

全本共有55齣,其中第10齣〈驚夢〉中,包含〈遊園〉與〈驚夢〉二段。在透露大家閨秀杜麗娘之真性情,描寫她心思細膩,對景、對物觀察入微々形容她個性執著,對喜愛之事勇於追求,以及傳遞她對於大自然經眼入心之喜好。其文辭典雅、優美動人,加以結合音樂唱腔、舞蹈身段,是崑劇經常演出之折子戲。本文將針對《牡丹亭》中〈遊園〉之唱詞結構與音樂進行分析與探討。

貳、《牡丹亭?遊園》的唱詞結構

《牡丹亭》之音樂是屬於曲牌體,而曲牌極重視唱詞與音樂之間的關係,在研究其音樂現象之前,應先探討何謂「曲牌」與「套曲」。

一、曲牌與套曲

(一)曲牌

一個「曲牌」原是一首有唱詞的音樂,唱詞以長短句為主,音樂旋律、節奏與唱詞平仄四聲互相配合,音樂性之聲情與詞情溶合相得益彰,因此曲牌名稱與內容相符,是「選詞配樂」的階段。曲牌在發展中形成另一種創作,採保留音樂而「依聲填詞」,是使用原牌名、原音樂,重新創作不同的唱詞內容。由於原音樂的基本樂句、旋律、節奏都予以保留,因此新創作的唱詞必須遵循原唱詞的格律,才能與原音樂緊密配合,形成另一首同名曲牌。這就關係著原詞的句數、字數、句長、韻長、音節、協韻、平仄、聲調、對偶4等因素。

在曲牌音樂方陎,初期「選詞配樂」的階段,因為唱詞的詞情而譜以同性格之曲調,因此在調高、調式以及音形、節奏的運用上都符

4關於曲牌唱詞之格律,詳見施德玉〈論曲牌體、板腔體之名義、體製與異同〉,《藝術學報》第一卷第2期(總77期),(台北〆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出版)。民國94年。表演類P1。

合原唱詞的情感。而「曲牌」進行唱詞再創作時,也就是「倚聲填詞」的階段,基本上仍因循原曲牌唱詞之風格填詞,但是由於唱詞與原曲不同,為配合新詞的語調,在樂句中一些裝飾音、經過音等有了些許變化,使得新舊二曲骨幹音樂相同,但是又不完全相同,這也是曲牌音樂的特色之一。而伴奏者的繁簡加花搭配,更增添了曲牌音樂變異上的豐富性。5

基於以上因素,論及曲牌,尤其是崑劇的曲牌,唱詞之形式與內容就是必須探究的重要部分。《牡丹亭?遊園》是由多首曲牌組合而成的「套曲」,本文將從崑劇套曲《牡丹亭?遊園》的唱詞結構,分析所使用曲牌的詞格及韻部,歸納出套曲的詞格特徵,進而從曲牌詞曲之關係,探究曲牌音樂「套曲」的體製規律與音樂現象。

(二)套曲

瞭解「曲牌」的定義,進而探究何謂「套曲」。以同宮調6的一首或多首曲牌,有系統組合而成的曲體,稱為「套曲」,因為由不同曲牌結合,形成多數曲之貫串,因此也稱「套數」。套曲依其故事長短之需求,可有不同數量的曲牌組合運用,其套曲之形式稱為「套式」。套曲之形式依曲牌之多寡有小型套式、中型套式與大型套式等。大型套式是同調高、同調式與同調性之曲牌,按照音樂曲式中節拍與節奏都順暢銜接的原則,聯綴成一套緊密結合的大型樂曲。完整的大型聯套曲體,基本上是由三個部分的組合,主體是中間部分,由數個曲牌銜接,前有引子,而後有尾聲。套數依曲牌內容性質不同,分為「南曲套數」和「北曲套數」,完整的「南曲套數」包含引子、過曲、尾聲々完整的「北曲套數」,包含首曲、正曲、尾曲。

5關於曲牌音樂之內容,詳見施德玉〈論曲牌體、板腔體之名義、體製與異同〉,《藝術學報》第一卷第2期(總77期),(台北〆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出版)。民國94年。表演類P1。

6宮調包含「調高」、「調式」、「調性」等。

從說唱的諸宮調和戲曲的明清傳奇分析,套曲曲體運用曲牌之多寡可有不同之組合形式。以南曲為例,南套之套式有以下四種〆其一,引子、過曲、尾聲三者俱備々其二,無引子有過曲有尾聲々其三,有引子、過曲無尾聲々其四,但有過曲,無引子與尾聲。而北曲套數的套式,依其由簡至繁有小型套式〆一個曲牌或有尾聲々中型套式〆同宮調一個曲牌反覆一次或多次,加一尾聲々大型的纏令套式〆同宮調多首不同曲牌串聯而成,前有引子,後有尾聲。在纏令套式中又有一些變化的曲體,如纏達〆纏令中有數曲輪流循環之曲體々帶賺的套式〆纏令中插入一首或多首節奏特殊的賺々轉調〔貨郎兒〕的九轉等曲體。

二、《牡丹亭?遊園》的宮調與唱詞

湯顯祖創作《牡丹亭?遊園》所選擇的宮調與曲牌是【商調】引子〔繞池遊〕、【以呂宮】過曲﹝步步嬌﹞、〔醉扶歸〕、〔皂羅袍〕、〔好姐姐〕、〔隔尾〕。此套曲前有引子〔繞池遊〕々中間有四個曲牌組合而成的「過曲」﹝步步嬌﹞、〔醉扶歸〕、〔皂羅袍〕、〔好姐姐〕,末有尾聲〔隔尾〕,是完整的套曲。

此套曲中引子〔繞池遊〕的「宮調」是【商調】々過曲和尾聲的「宮調」是【以呂宮】,所以一個套曲的過曲和尾聲是相同宮調,但是引子可以不同宮調。

茲將《牡丹亭?遊園》的宮調與唱詞列述如下〆

《牡丹亭?遊園》7

(商調引子)﹝遶池遊﹞

(旦上)夢回鶯囀,亂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貼)炷盡沉煙,拋殘繡線,恁今春、關情似去年?(烏夜啼)『(旦)曉來望斷梅關,宿妝殘。(貼)你側著宜春髻子恰憑闌。(旦)剪不斷,理還亂,悶無端。(貼)已7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選註》,(台北〆國家出版社),民國80年。頁854-855。

分付催花鶯燕借春看。』(旦)春香,可曾叫人掃除花徑?(貼)分付了。(旦)取鏡臺衣服來。(貼取鏡臺衣服上)雲髻罷梳還對鏡,羅衣欲換更添香。鏡臺衣服在此。

(仙呂宮過曲)﹝步步嬌﹞

(旦)裊晴絲吹來閒庭院,搖漾春如線。停半晌、整花鍋。沒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雲偏。(行介)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貼)今日穿插的好。

﹝醉扶歸﹞

(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豔晶晶花簪八寶填,可知我常一生兒愛好是天然。恰三春好處無人見。不隄防沉魚落雁鳥驚喧,則怕的羞花閉月愁顫。(貼)早茶時了,請行。(行介)你看:畫廊金粉半零星,池館蒼苔一片青。踏草怕泥新繡襪,惜花疼煞小金鈴。(旦)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皂羅袍﹞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爺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飛暮捲,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貼)是花都放了,那牡丹還早。

﹝好姐姐﹞

(旦)遍青山啼紅了杜鵑,茶蔴外、煙絲醉軟。春香呵!牡丹雖好,

他春歸怎占的先!(貼)成對兒鶯燕呵。(合)閒凝眄,生生燕語明如翦,嚦嚦鶯歌溜的圓。(旦)去罷。(貼)這園子委是觀之不足也。(旦)提他怎的!(行介)

﹝隔尾﹞

觀之不足由他繾,便賞遍了十二亭臺是枉然。到不如興盡回家閒過遣。

唱詞中比較小的文字是說白或增字、增句々比較大的文字是曲牌的本格。

三、《牡丹亭?遊園》的唱詞分析

《牡丹亭?遊園》套曲是由多個曲牌組合而成,由於篇幅有限,本文以﹝遶池遊﹞曲牌為例進行詞格的分析,探究﹝遶池遊﹞的唱詞格律格。﹝遶池遊﹞唱詞〆「夢回鶯囀,亂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盡沉煙,拋殘繡線,恁今春、關情去年?」本文將以﹝遶池遊﹞曲牌的句數、字數、句長、韻長、音節、平仄、協韻、聲調、對偶等方陎進行分析。﹝遶池遊﹞曲牌唱詞分析如下〆

句數〆共有7句。第1句「夢回鶯囀」、第2句「亂煞年光遍」、第3句「人立小庭深院」、第4句「炷盡沉煙」、第5句「拋殘繡

線」、第6句「恁今春」、第7句「關情似去年」。

字數〆這7句的字數為4564434,因為每句的唱詞字數量不同,因此為長短句。

句長〆由於中文是一字一音節,因此本曲每一句子的長度與字數相

同,是4564434。

韻長〆是指句子中以押韻之處為結點的長度,如本曲第1句韻腳字為「囀」,以此字為結點,第1句共有4字,因此韻長為4。由於

本曲第6句不押韻沒有結點,第6句到第7句的字數為7個字,因此本曲韻長為456447。

音節〆所謂音節是指句中的分逗形式,第1句4個字,以第2字為分逗處,音節為22、第2句5個字,音節形式為23、第3句6個字,音節

為222、第4句4個字,音節為22、第5句4個字,音節為22、第6

句7個字,音節為322。

協韻〆﹝遶池遊﹞唱詞韻腳字〆第1句「囀」、第2句「遍」、第3句「院」、第4句「煙」、第5句「線」、第6句不押韻、第7句

「年」。此曲押「先天」韻,是123457句押韻,第6句不押韻。聲調〆本曲唱詞聲調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和入聲。第1句「夢回鶯囀」是去聲、陽平、陰平、上聲々第2句「亂煞年光遍」

是去聲、去聲、陽平、陰平、去聲々第3句「人立小庭深院」

是陽平、去聲、上聲、陽平、陰平、去聲々第4句「炷盡沉

煙」是去聲、去聲、陽平、陰平々第5句「拋殘繡線」是陰

平、陽平、去聲、去聲々第6句「恁今春」是去聲、陰平、

陰平々第7句「關情去年」是陰平、陽平、去聲、陽平。由

於﹝遶池遊﹞的唱詞陰平、陽平、上聲、去聲穿插運用,很

少多字連用,因此聲調變化曲折起伏多,聲音旋律就波浪多。平仄〆因為唱詞聲調平上去入的設計,使得有平仄的變化,平聲分陰

陽,上去為仄聲,因此本曲第1句「夢回鶯囀」是仄平平仄、

第2句「亂煞年光遍」是仄仄平平仄、第3句「人立小庭深

院」是平仄仄平平仄、第4句「炷盡沉煙」是仄仄平平、第5

句「拋殘繡線」是平平仄仄、第6句「恁今春」是仄平平、

第7句「關情去年」是平平仄仄。此曲平仄歸整分佈均勻。對偶〆本曲只有第4句「炷盡沉煙」與第5句「拋殘繡線」是對偶。

雖然《牡丹亭?遊園》套曲是由多個曲牌組合而成,而本文只舉其中﹝遶池遊﹞一個曲牌進行分析,但是從此曲牌填詞的現象,即可一窺管豹,知道湯顯祖對於唱詞創作時的專業能力及特色。從以上﹝遶池遊﹞的唱詞格律分析,了解湯顯祖在創作《牡丹亭?遊園》時之填詞,非常重視唱詞句子的規律,不僅詞情優美動人,運用對偶展現文采々在聲調、平仄的分佈安排,也極為講究,因此更能發揮音樂婉轉動人的曲折線條,呈現出水磨調的特色。

參、《牡丹亭?遊園》套曲之音樂分析

崑劇是屬於曲牌體之音樂體式,曲牌體包含唱詞結構部份、音樂宮調部分與音樂性格的部份。曲牌組合的形式,從簡單到複雜的形式有重頭、重頭變奏、子母調、帶過曲、雜綴、曲組、套曲、合腔、合套、集曲和犯調等十一種類型8。《牡丹亭?遊園》之音樂體式是以套曲形式呈現,在曲牌組合的形式中,屬於精緻的音樂體式,有許多音樂的規範。本文以〔皂羅袍〕為例,分析此曲牌的宮調、板眼、旋律和腔調等音樂現象,進而推論本套曲之音樂情形。首先將《牡丹亭〃遊園》〔皂羅袍〕曲譜呈現,並進行分析。

8內容詳見〈曲牌組合形式之探討〉《藝術學報》第二卷第2期(總79期)(台北〆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出版)。民國95年。表演類P1。

譜例《牡丹亭〃遊園》〔皂羅袍〕9〆

9《牡丹亭〃遊園》〔皂羅袍〕工尺譜見俞振飛《粟廬曲譜》上冊,簡譜見《壬子曲譜》。經施德玉曲譜整理,黃新財打譜。

一、宮調

前文已論及宮調包含三種意義,其一為「調高」々其二為「調式」々其三為「調性」(音樂性格)。所謂「調高」就是似西方音樂中「調號」所規範的音階形式,如以Do(C)為主音的大音階為Do(C)大調、以Sol(G)為主音的大音階為Sol(G)大調等。而我國早期的南北曲音樂調高並非使用英文的ABCD等文字呈現,而是使用工尺譜的音符文字呈現音高,例如〆尺字調是C調、小工調是D調、凡字調是降E調、正宮調是G調、乙字調是A調、上字調是降B調等。(一)調高

目前崑曲各宮調的定調都有一定的規範,分別條列如下10〆

一、仙呂調:小工調D、尺調C、正宮調G。

二、般涉調:小工調D、尺調C。

三、黃鐘調:六調F、凡調E、正宮調G。

四、高平調:小工調D、尺調C。

五、商調:六調F、凡調E、小工調D、尺調C。

六、雙調:乙調A、正宮調G。

七、中呂調:小工調D、尺調C、六調F。

八、大石調:小工調D、尺調C。

九、正宮調:小工調D、尺調C、上調B。

十、越調:六調F、凡調E。

10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台北〆丹青圖書有限公司),民國74年。頁3-123。

十一、小石調:小工調D、尺調C。

十二、南呂調:凡調E、小工調D、尺調C。

十三、羽調:小工調D、凡調E。

十四、道宮調:小工調D、尺調C。

從此表可以見到【以呂宮】因為演員腳色粗細口之不同,可以用「小工調」的D調演唱々也可以用「尺調」的C調或「正宮調」的G調演唱。雖然《牡丹亭〃遊園》的〔皂羅袍〕是【以呂宮】過曲,使用【以呂宮】中的小工調「D調」為調高。

(二)調式

所謂「調式」,是一首樂曲所使用的音階形式,有時以其中的一個音為「主音」,而音樂曲調不斷縈繞在這個主音上,並且曲調通常也結束在這個穩定的主音上。尤其是有唱詞的音樂,更是經常將主音置於句中的韻腳字上,以呈現明顯的調式規律。例如民歌《茉莉花》以Sol音為主音、《小河淌水》以La音為主音。此曲牌音樂的主音為「La」,從曲譜的簡譜部分可以見到,幾乎每句句末都回到主音「La」,所以是明顯的「La」調式。另外,《牡丹亭?遊園》所用之6個曲牌,都是以La音為主音,所以這整套曲是La調式的套曲音樂。

(三)調性

所謂「調性」此處是指音樂的性格。西方古典音樂所使用大小調不同音階形式,也有不同的性格,例如大調易呈現歡快明亮之感、小調易呈現哀傷陰暗之感。而我國的各種宮調也都有不同的性格,自古許多文人雅士將各宮調附與一屬性,依其情感之內容予以分類,同一曲牌重新填詞時,便可依其性格之內涵創作新文詞。目前文獻中論及宮調性格論著,以燕南芝庵的《唱論》,為最早。

《唱論》提及宮調性格的內容如下11〆

「太凡聲音,各應於律呂,分於六宮十一調,共十七宮調」

仙呂宮唱清新綿邈,南呂宮唱感嘆傷悲,

中呂宮唱高下閃賺,黃鍾宮唱富貴纏綿,

正宮唱惆帳雄壯,道宮唱飄逸清幽,

大石唱風流醞藉,小石唱旖旎嫵媚,

高平唱條暢滉漾,般涉唱拾掇坑塹,

歇指唱及并虛歇,商角唱悲傷宛轉,

雙調唱健捷激裊,商調唱悽愴怨慕,

角調唱嗚咽悠揚,宮調唱典雅沉重,

越調唱陶寫冷笑。

以上十七個宮調,分別涵蘊之意境與情懷,分類清楚而詳細。使後人在音樂或文詞之創作上,有遵循之法則。而在文詞內容與音樂性格配合上,也有嚴謹規範。

雖然任何一種藝術,在創作中總有些自由發揮之空間,從內涵及理念上而言,自古以來各個朝代的藝術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及不同之觀念,因此從許多作品中,可窺見其自由運用宮調屬性的手法。但是分析過一些曲牌音樂的唱詞內容及所使用的宮調之後,便知這些藝人,在創作時對於宮調的選用,都是依循固法則,而有理論根據的。

11楊蔭瀏著,《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台北〆丹青圖書有限公司),民國74年。頁3-115。

古人將各宮調皆付與一屬性,使每一個曲牌都有所屬的宮調,也就是每個曲牌最初在音樂和性格上都有嚴格的規範。《牡丹亭?遊園》,引子〔繞池遊〕曲牌,宮調是【商調】,性格是「悽愴怨慕」,呈現杜麗娘之性格々過曲﹝步步嬌﹞、〔醉扶歸〕、〔皂羅袍〕、〔好姐姐〕、〔隔尾〕等曲牌,描寫杜麗娘遊園時,看到庭園中的景緻,以及環境之氛圍與情節特色。遊園時主要腳色之心情,使用【仙呂宮】,性格及聲情,很符合燕南芝庵《唱論》中「以呂宮唱清綿邈」的性格。

湯顯祖創作時所選曲牌音樂的宮調性格,非常符合《牡丹亭?遊園》中之情節,更增加了此劇的藝術性。

二、板眼

所謂「板眼」指的是曲牌音樂中的「拍號」和「節奏」。我國目前所保存下來許多曲牌之曲譜,如《納書盈曲譜》、《集成曲譜》、《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六也曲譜》等,都是以工尺譜記譜。工尺譜中每小節的第1拍稱為「板」,1小節中除了第1拍之外的其他拍數都稱為「眼」。如2/4拍是4分音符為1拍々1小節2拍,稱為「一板一眼」。4/4拍是4分音符為1拍々1小節4拍,稱為「一板三眼」。8/4拍是4分音符為1拍々1小節8拍,稱為含贈板的「一板三眼」。又散板是「無板無眼」等。因此「板眼」意義之一是指「拍號」。

另外「板眼」又指「節奏」。工尺譜,正規節奏時,一板一眼(2/4)的音樂,第1拍為「板」,第2拍為「眼」。一板三眼(4/4)的音樂,第1拍為「板」、第2拍為「頭眼」、第3拍為「中眼」、第4拍為「末眼」。含贈板的一板三眼(8/4)各拍數名稱與一板三眼相同,唯第五拍稱為「贈板」。非正規節奏時,一板一眼的音樂,第1拍為「底板」,第2拍為「側眼」。一板三眼的音樂,第1拍為「底板」,第2拍為「頭側眼」,第3拍為「中側眼」,第4拍為「末側眼」等。

曲牌音樂的工尺譜中,「上尺工凡六五乙」為音符,板眼指其拍號與節奏的部份。《牡丹亭》音樂曲譜,原以工尺譜記譜,皆有板眼符號,如《粟廬曲譜》々現也有譯成簡譜之曲譜,如《壬

子曲譜》。

《牡丹亭?遊園》,「引子」〔繞池遊〕曲牌是無板無眼之散板,以自由節奏呈現套曲之首々「過曲」部分﹝步步嬌﹞是無板無眼之散板開頭,轉含贈板之一板三眼(8/4),結束在板上,音樂結束時沒有終止結音,直接連接下一曲〔醉扶歸〕、〔醉扶歸〕從第二拍開始,也是含贈板之一板三眼(8/4),音樂結束在第二拍、接〔皂羅袍〕是散板開始,接一板三眼(4/4),結束在第二拍的前半拍、接〔好姐姐〕是由第二拍的後半拍開始,銜接前曲的節拍,拍號是一板三眼(4/4),結束在第二拍々最後是「尾聲」〔隔尾〕是一板一眼(2/4)接一板三眼(4/4),讓重音逐漸拉遠而速度減緩結束。

三、旋律

體現音樂的全部思想或主要思想,用調式關係和節奏、節拍關係組合起來的,具有獨立性的許多的單聲部進行,叫做「旋律」12,又稱「曲調」。因此構成音樂旋律的基本要素,包含調號、音符、音階、音程、節拍,有時還包含休止符、裝飾音,以及速度、力度、風格等。

曲牌音樂中除了拍號的規範之外,便是以旋律呈現音樂內容,這些旋律與唱詞的語言旋律有密切的關係,並且具有豐富的歌唱性及濃郁的感染力與表現力等。基本上一個同名曲牌是可以保留音樂旋律,再重新填入新的唱詞,為了使原音樂旋律與新的唱詞有緊密結合的效果,會產生新舊兩曲音程上一些變化,和裝飾音的運用。因此曲牌體的音樂,同名曲牌在旋律上,經常是採用保留骨幹旋律的形式。所以同名曲牌的音樂旋律好似相同,卻又不完全相同。

《牡丹亭?遊園》,選用【中呂宮】套曲,使用引子〔繞池遊〕曲牌々過曲﹝步步嬌﹞、〔醉扶歸〕、〔皂羅袍〕、〔好姐姐〕、和尾聲〔隔尾〕等曲牌,是以此套曲各曲牌之音樂為本,重新填入12李重光,《音樂理論基礎》,第12版,(北京〆人民音樂出版社1990年),頁221。

唱詞,表現杜麗娘遊園時之情景。音樂旋律以級進與小跳為主,上下行穿插,婉轉迂迴,呈現出崑山腔水磨調的音樂特性。

四、腔調

曲牌體音樂可以用於聲樂與器樂,凡用於聲樂的曲牌體音樂,都需要藉由人聲演唱,那麼語言與腔調,就影響曲牌體音樂的內容。我國歷史悠久,幅員廣大,以時間而言,每個時代的語言方式、用詞內容,和情感的表達方式都不同,所以在許多曲牌的唱詞中,可以見到不同時期的語言用法。這些不同的內容,都影響曲牌音樂旋律的行進起伏,也影響演唱者行腔運轉的形式。因此有能力的演唱者,都會仔細的考究所演唱之曲牌的故事內容、作詞者的背景、此曲牌的特性,和此曲牌的詞情感受,以最適合的行腔方法和聲音特質詮釋此曲牌。

以地域而言,我國各地方都有不同的方言,例如福建省漳州、泉州與福州三個地方語言就完全不同,更何況我國北方與南方差距更大。而每地的文學作家,使用個人當地的語言創作唱詞,音樂家使用當地的語言創作音樂也是正常現象。加以曲牌體在唱詞的格律上規範嚴謹,所以曲牌體音樂的腔調,是以此曲牌的時間、地域、詞情、語言旋律、音樂旋律和演唱者的音色、音質等為規範而加以搭配呈現的音樂。

崑劇基本上是以崑曲演唱,崑曲早期是以崑山方言演唱,當時是崑山的土腔,也就是崑山的民歌小調,還未發展成具高藝術形式之原聲腔調,崑曲在逐漸雅化的過程中,經過了北曲化、文人化和水磨調化之後,才形成現在所見之崑曲。這過程中,唱詞部分由文人進行創作,倚聲填詞,使唱詞典雅優美々音樂部份以南曲為基礎,兼用北曲套數,由音樂家引入北曲的樂理、曲體形式及音樂內涵特色,使其更豐富而多樣々唱腔部份由原聲唱法發展成更具藝術性的水磨調唱法,音樂婉轉曲折多音。這些過程都使崑曲音樂往藝術方向發展。

崑山水磨調的音樂腔調逐漸傳播到他地,由於音樂美聽動人,因此各地也吸收崑曲音樂特色而在發展,為便於欣賞流傳,有以中原的方言演唱,並加入當地的方言,形成各地各具特色的崑曲音樂,形成聲腔系統。早期我國各地都有欣賞崑曲、崑劇的觀眾

群,因此北方有北京崑劇團、湖南有湘崑劇團、南方有江蘇省蘇崑劇團、浙江崑劇團、南京崑劇團、上海崑劇團。現在台灣也有蘭庭崑劇團、台灣崑劇團、台北崑劇團、水磨曲集崑劇團,還有一些學校社團等13。這些在各地發展的崑劇團,或多或少都會加入一些當地人熟悉的方言腔調在內,使具有當地的特色。

而崑劇中湯顯祖的《牡丹亭》是家喻戶曉的崑劇經典劇目,各地的劇團都經常演出此劇,其中《牡丹亭?遊園》一折戲也是各地劇團經常演出之折子戲,唱腔以中原腔調為主。近年台灣文學家白先勇先生與浙江崑劇團合作推出青春版《牡丹亭》,在台灣、香港、大陸以及美國各地巡迴演出,受到極大的好評,可見現代還有許多觀眾群喜愛崑劇。

肆、音樂旋律與唱詞聲調的配合

曲牌體的唱詞以長短句為主,發展成熟的精緻細曲曲牌,在詞的格律上有相當多的規範與約制,每一個曲牌都有特定的格式。前文已分析湯顯祖《牡丹亭〃遊園》的﹝遶池遊﹞曲牌的句數、字數、句長、語長、音節、平仄、協韻、聲調、對偶等,了解作者在選曲填詞時,是有許多規範,相當嚴謹,因此在「倚聲填詞」時,也都能保留原曲牌音樂的特色。也分析了《牡丹亭〃遊園》的﹝皂羅袍﹞曲牌的音樂現象,在此茲將〔皂羅袍〕唱詞與音樂配合的部份,分析如下〆

一、唱詞與音樂的配合

湯顯祖的《牡丹亭?遊園》〔皂羅袍〕曲牌唱詞中,語言旋律的起伏與音樂旋律的起伏,基本上是吻合的,例如唱詞中第一句「原來奼紫嫣紅開遍」,「原」和「來」都是陽平聲,聲調是往上揚的,而音樂旋律使用Sol接La也是往上的音形々「奼」是去聲字,聲調是往下行的,音樂旋律使用Sol、Re、Do也是往下的音形々「紫」是上聲字,

13崑劇社團資料見石頭書屋網站〆

https://www.doczj.com/doc/a015840037.html,/kanqu/group/organize/default.asp

牡丹亭·游园惊梦

牡丹亭·游园惊梦.txt只要你要,只要我有,你还外边转什么阿老实在我身边待着就行了。听我的就是,问那么多干嘛,我在你身边,你还走错路!跟着我!不能给你幸福是我的错,但谁让你不幸福,我TMD去砍了他 游园 游 园 [杜丽娘上。 杜丽娘 【绕地游】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亭深院。 [春香上。 春 香 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小姐。 杜丽娘 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春 香小姐,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栏。 杜丽娘 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春 香小姐,已吩咐催花莺燕借春看。 杜丽娘 春香,可曾吩咐花郎,扫除花径么? 春 香已吩咐过了。 杜丽娘 取镜台衣服过来。 春 香晓得。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小姐,镜台衣服在此。 杜丽娘 放下。 春 香是。 杜丽娘 好天气也!【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春 香小姐。【醉扶归】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钿。 杜丽娘 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二人同唱)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春 香来此已是花园门首,请小姐进去。

杜丽娘 进得园来,看画廊金粉半零星。 春 香这是金鱼池。 杜丽娘 池馆苍苔一片青。 春 香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杜丽娘 春香。 春 香小姐。 杜丽娘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春 香便是。 杜丽娘、春 香【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杜丽娘 【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眄兀生生燕语明如剪,听呖呖莺声溜的圆。 春 香这园子委实观之不足。 杜丽娘 提他怎么? 春 香留些余兴,明日再来耍子吧。 杜丽娘 有理。【尾声】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春 香小姐,你身子乏了,歇息片时。我去看看老夫人再来。 杜丽娘 去去就来。 春 香晓得。瓶插映山紫,炉添沉水香。 [杜丽娘、春香下。 惊梦 [杜丽娘上。 杜丽娘 蓦地游春转,小试宜春面。春呵春!得和你两流连,春去如何遣?咳,恁般天气,好困人也!【山坡羊】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则为俺生小婵娟,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

苏教版选修《牡丹亭·游园》word教案

《牡丹亭·游园》教案 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应为欣赏六支曲子。欣赏戏曲语言,尤其是欣赏曲词,一要反复诵读,体会曲词的抒情性和音韵美,二要仔细揣摩,体会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为此,本节课要求学生充分地运用多媒体预习课文,教师简单介绍完作者和《牡丹亭》的剧情以激发阅读兴趣,在学生相互质疑解决字音词义后,要留下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欣赏语言,在欣赏的过程中应以学生分析为主,教师重在引导、点拨,辅以分析一两个典型例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了解汤显祖及其《牡丹亭》 B.品味戏曲语言,提高鉴赏戏曲的能力 C.学习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2.过程与方法: A.在诵读时体会戏曲语言的抒情性和音韵美 B.在比较中进一步认识戏曲文学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喜爱之情 B.体味杜丽娘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人性的复苏。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欣赏古代戏曲的能力。 2.难点:从语言中揣摩人物性格,体会人性中的两面:自然人和社会人。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预习。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预习的重要性,并

进行方法的指导:利用学校、社区的图书馆,或者上网查阅。此外,教师对预习的内容可作一些提示:如戏剧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作者情况,创作情况,作者对剧本的看法,别人写的剧评等等。 二、导入。 1、从《红楼梦》中林黛玉听《牡丹亭》的感受,谈到学生的读后感受。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写道“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又侧耳时,只听唱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林黛玉听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牡丹亭》中第十出《游园》。其中《皂罗袍》一曲文词优美,婉转典雅,意味深长,情景交融,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伤春佳作。曹雪芹就用此曲来烘托刻画林黛玉的心理。封建时代的青年女子大多都有与杜丽娘同样的感受,因此这支感叹韶华虚度、青春愁闷的曲子得到了许多少女的喜爱和认同。你们是否也会有同感、共鸣呢?好,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汤显祖及《牡丹亭》。 [幻灯展示123] 2.由《牡丹亭》的流传及影响谈起,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林黛玉听贾府家庭戏班小演员唱《牡丹亭?游园惊梦》,从“不觉点头自叹”, 到“心动神摇”,再到“越发如醉如痴”, 受到强烈感染。)这段曲文,抒发的正是杜丽娘青春苦闷的内心激情。鹤睫《红楼本事诗》:“隔墙人唱《牡丹亭》,曲中写出侬心事。”林黛玉和杜丽娘.都出身于宦族,有着相似的生活遭遇,所以,在此出曲文艺术魅力的强烈感染下,自然深有同感,迸发出共鸣。 在这部戏剧问世之后,立刻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由于剧中深刻地揭示了那个时代中青年女性的普遍处境,因此尤其受到她们的青睐。万历年间,江南才女冯小青曾在幽居水阁的凄寂生活中写下这样的诗句:“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表达了她心中强烈的共鸣。与汤显祖同时代的戏剧家沈璟曾将此剧改编,以适合昆腔的演唱形式。现代戏曲大师梅兰芳曾排演昆曲《游园惊梦》,是对该剧《游园》一出最为完美的演绎。 3.利用多媒体播放昆曲《游园》选段,引入课文。 “袅情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这是杜丽娘第一次踏进自家后花园时,看到眼前的“好天气”而叹出的一句词,唱腔婉转动人、曼妙悠然,“烂漫春光下,步步美人归,”让我们跟随这位美人的步伐踏进如诗如梦的《牡丹亭》。 4.从乡土教育引入,介绍南戏--明清传奇的演变。

牡丹亭游园(鉴赏参考)

【绕地游】:“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这曲子写杜丽娘对深闺内院寂寞生活的厌倦和春光撩人,青春向往的心态。一梦醒来,莺鸟鸣唱,春光是那样撩人,而丽娘却被禁锢在狭窄,冷寂的“小庭深院”中,百无聊赖听凭沉香燃尽,针线活也没心思去做。为什么今年我对春天的关心和向往比去年更为殷切? “梦回”,意思是从梦中醒来。“啭”,啼的意思。这句说黄莺婉转的歌声把我从梦中唤醒。黄莺欢叫是春天到来的象征。“年光”,春光。“乱煞”,撩乱。煞,是加重语气的助词。写出了杜丽娘对春光的特有感受。“梦回”“乱煞”关合物我两端,颇有言外之致。“梦回”不仅指人从睡梦中醒来,而且包含着婉转的莺声唤醒了女主人公的春情这样一层意思。“乱煞”句也不光形容春色,更写出杜丽娘的心旌摇荡,意绪撩乱。“小庭深院”,是杜丽娘生活的地方。“小”“深”二字说明生活天地极其狭窄,这是一种束缚人生活自由、窒息青春的阴冷环境。“炷尽沉烟”,是说沉香已燃尽熄灭了。“炷”,作动词用,是一种很明贵的香料。这句说,沉水香已经燃尽了。“抛残绣线”,指没做完的针线活被抛在一边。“恁”,怎么,为什么。“似”,比拟之词,超过的意思。这句意是,为什么今年对春天的关心向往,比去年更为殷切?这里,连丫环春香都看出了小姐对春天的关心、向往同去年不一样。“炷尽”两句一个“尽”,一个“抛”,一个“残”,生动点出了女主人公沉闷单调的生活。从这支曲子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杜丽娘对环境的不满以及朦胧跃动的春情。这种情怀在宾白中也时有透露,“望断”“凭栏”等都是 【乌夜啼】以一首词作为人物上场的诗,是念白的一部分,不是唱词。“望断”,一直望到尽头,表示望的时间久长。“宿妆残”,是说昨天梳妆的发髻散乱,今天也顾不得梳理,只是发呆地望着。这首词的意思是,一早起来就眼巴巴地望着梅关,一直望到尽头。昨天梳妆的发髻都散乱,也顾不得梳理,只是发呆地望着。你凭着栏杆侧着头看得多久了?这无端的苦闷,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作者通过凭栏呆望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杜丽娘对洒满春光的自由天地的憧憬和向往。有的是用直抒的形式来表达的,如“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就属这种情况。杜丽娘从春香那里知道已派人将后花园打扫过了,便吩咐春香取镜台、衣服来,这是为游园做准备工作。 【步步娇】是写杜丽娘游园前对镜梳妆时的内心活动。这支曲子是在杜丽娘赞叹“好天气也”的念白之后起唱的,所以从春光,春意落笔。“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是写大地回春以后,各种冬眠的昆虫都苏醒了,纷纷吐丝活动,这些虫丝是很细的,只有在风和日丽的时候才能见到。“袅晴丝”就是指这种摇曵、飘忽的春游丝,也吹进了这冷落的庭院。作者不写桃柳蜂蝶,唯独选取了纤细的游丝,此中大有新意妙理。一、这样写完全是从规定情景出发,它不是主观随意性的产物。所以在小庭深院中的女主人公难以直接看到姹紫嫣红的春色,在这里只能从晴丝上体味到一点可怜的春光。二、这样写与人物身份、性格相吻合,杜丽娘是一位过着闲适而愁闷的深闺人物,她是个对春天十分“关情”的妙龄少女,唯其这样,才会有此细心而专注的观察。游丝是很细的,不是心细专注的人是很难发现的。所以说这两句同人物身份性格相吻合。 三、这样写体现出人物微妙心绪的理想物化形态,“晴”与“情”、“丝”与“思”谐音,所以“晴丝”语意双关。它即指晴空里的游丝,又是女主人公心中缠绵飘忽的情丝。无论是“游丝”还是这种“情思”,它都是这般纤细朦胧,都是那样的难以捉摸。春风将轻软的游丝吹进幽深庭院的景象,也可以看作是春光打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旦:(游园曲)春光眼万花妍,三春景致何曾见。玉燕双双绕翠轩,蝶儿飞舞乐绵绵,乐绵绵,万花争吐艳。绿柳娇嫩,倚池畔随风曳展,心忧岁月变迁,一朝美艳化烟,叹春光易逝愁深牵。看牡丹亭畔有花阡,且待我荡上东墙,唤取春回转。(白)春色撩人心欲醉,牡丹亭畔抱花眠。 生:(到春雷)身似蝶影翩翩,飞过绿阴水殿,飞到庭院深处,去会素心玉人面。轻轻步趋石亭畔,目睹倩影花下眠,幽香暗传,神欲醉,爱她貌更端,喜得接近天仙信有缘,惟望两心相牵,手拈柳枝走上前,趁着无人见,低声轻呼,小姐呀望你能为我方便。(白)小姐我黎左叻! 旦:(白)哎呀!你系…… 生:(白)小姐有礼! 旦:(白)啊~!(接唱)看他十分面善,骤逢未免心惊惴。 生:(白)小姐!(接唱)不必以香扇遮面,实在你丰姿秀色早已名传,今天得相见令人意倒颠。 旦:(接唱)休得满口粗俗言,我是名门淑女,千金之躯,岂可任意存妄念。生:(白)小姐,小生何敢心存妄念呢?不过,适才在花园之内,折得垂扬半枝,素仰小姐掩通文翰,还请题诗一首,以赏此柳枝呀!旦:(白)耶…… 唔……寂寞垂杨柳,迎风曳岸边,忽逢君采折,唯盼永相怜。 生:(白)呀,佳句,佳句啊! 旦:(白)这书生,虽则似曾相识,何故他竟作不速客来呢? 生:(白)小姐!(慢板)你在花下暗伤春,我在芸窗心寂寞,相逢何必问前因,

信是有缘能会面。 旦:(接唱)我低头暗借池中镜,几回偷看眼前人,风度翩翩神俊朗,好个倜傥美少年。 生:(接唱)风飘刘院上蟾宫,得会嫦娥深自幸,莫因羞怯误佳期,且看满园花吐艳。 旦:(骂玉郎)雨后花更鲜,惹得粉蝶绕花阡,借意示爱心暗牵,百般痴缠,诉尽相思千万遍,奈何淑女芳心怕受骗。 生:(接唱)永誓爱心比金坚,倘得相亲情愿化蝴蝶伴裙边,不作别念,甘倚妆台镜边,听候眼波差遣。不会视卿卿比秋后扇,白头共订痴心永无变。旦:(减字芙蓉)聆君吐出痴情话,半羞半喜半心甜。(白)公子,你翠袖相牵,意欲何往呀? 生:(接唱)绕过这十二栏杆,转过那银塘水殿。(白)春色无边正好把臂同游啊。 旦:(接唱)穿过了湖山石洞,踏遍绿荫花阡。(白)此景此情真是神仙不羡呀生:(接唱)与你悄声儿,细诉平生愿。(白)一任海枯石烂,永结同心。 旦:(接唱)深喜名花能有主, 生:(接唱)不在梅边在柳边。 旦:(滚花)缘来合梦梦尤香, 生:(接唱)人到深情情自暖。 旦:(双飞蝴蝶)携手到花前,共赏风花雪月天。 生:(接唱)效蝴蝶舞翩然,相依相偎笑并肩。 旦:(接唱)一双一对乐似双飞燕。

昆曲《游园惊梦》赏析

昆曲《游园惊梦》赏析 一、昆曲 有关昆曲的最早记载,大概要算《径林续记》中的叙述:朱元璋有一次问昆山耆旧周寿宜,说:“闻昆山腔甚嘉,尔亦能讴否?”可知昆山腔在明初已为朱元璋所知,元末明初至今昆曲已流传有六百年历史。昆山紧邻苏州,南宋以来这一地区就以福庶名满全国。苏州自古以来就是个人文荟萃、名胜古迹多存的繁华所在。多少才子佳人、名人轶事出现在这个昌盛、富贵的风流之地。明朝苏州一带戏曲的勃兴与当时的经济和商业活动有关,经济和文化的繁荣,给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作为民间声腔的昆山腔,是一种群众性的集体创作,流传于吴中一带。后来渐渐得到一些社会上的著名歌唱家的重视。这些歌唱家们声腔丰富,讲究唱法,善于吸收和改革。海盐腔、昆山腔、余姚腔、弋阳腔是当时的“四大声腔”。在众多曲家之中,最后能存菁去芜地集大成,并且把歌唱技法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民主而加以分析的,就是被后世尊为“曲圣”的魏良辅。魏良辅虽不能说是昆腔的创始人,但他苦心钻研,改良南曲,因而提高了昆腔艺术,建立了独特的歌唱体系,这个功劳是大大的。比魏良辅稍晚,而与他齐名的梁伯龙,是创作第一部用昆腔演唱传奇剧本《浣纱记》的作者,从此,昆腔由清曲进入到剧曲。《浣纱记》无疑是昆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在这其间,足以传世的传奇作品不少,最为脍炙人口的当属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或称“玉茗堂四梦”。而《牡丹亭》更是汤显祖的抗鼎之作,数百年来一直被尊奉为传奇的圭臬。 二、汤显祖与《牡丹亭》 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江西抚州俯人。我国最伟大的戏曲家之一。生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即公元一五五零年旧历八月十四日。玉茗是指极品白色的山茶花,而汤显祖酷爱白山茶。他的堂前就有一株山茶亭亭玉立,所以就叫“玉茗堂”。“玉茗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是当年汤显祖写成《牡丹亭》后的心情写照。他的“玉茗堂四梦”:《牡丹亭》、《紫钗记》、《邯郸梦》、《南柯记》,各自贯穿的思想精髓分别是:情、侠、仙、佛。当日《牡丹亭》一出,就“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这个被金圣叹赞为“第六才子书”的《西厢记》可以说是元剧的风月班首。而《牡丹亭》的评价甚至凌驾于《西厢记》之上!那么,究竟为什么《牡丹亭》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呢?这与它的时代背景有关。明朝的思想和道德体系保守而拘谨,长于纪律而短于创造,恪守规范,尊崇法理。而汤显祖却说“某与吾师终日共讲学,而人不解也。师讲性,某讲情。”“吾不能与无情之人作有情语也。”他一生为情所使,通观他的思想脉络确实与“情”

论昆曲_牡丹亭_游园_的古风古韵_以选段_皂罗袍_为例_袁硕

?37? 戏剧研讨《牡丹亭》为明代汤显祖所作,该剧文采出众、细腻婉约,可谓是昆曲当中的经典之作。在当时,流传着“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的说法。《游园惊梦》是《牡丹亭》中的经典唱段,构想了杜丽娘与柳梦梅那亦真亦幻的爱情故事——“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在汤显祖生动细腻的描摹下,《牡丹亭》隽永如斯、流传至今。 一、不同版本的配器方式与演唱特色 [皂罗袍]是昆曲《牡丹亭?游园》中的选段,也是 我能够流畅地唱出的一个选段。路老师的《戏曲音乐》让我受益匪浅,激发了我对昆曲作进一步了解的兴趣和热情。酷我音乐的《牡丹亭?游园》是我所演唱的版本,从曲式特征上来看,这首曲子为五声D 羽调式。其古风古韵通过丰富多样的民族乐器表现得淋漓尽致:竹笛、笙、梆子、木鱼、小锣、大阮等。除打击乐以外,其他乐器基本都在演奏旋律,华丽绵长,大阮走低音副旋律,伴奏织体。不过,从演唱的腔调和风格上分析,此版本装饰音过于繁多。昆曲的腔调和演唱都特别讲究要准确体现字音,太花哨了就显得过于外露和谄媚。 随后,路老师将张继青先生演唱的[皂罗袍]选段发给我,此版本的配器更加讲究和独特。低音声部的大提琴演奏明显突出,技法大部分用的是拨奏,可能是为了模仿大阮。民族与西洋乐器完美结合,其他声部虽然还是大齐奏,但是在乐器音色上有了更多的对比,比如笛子和笙的合成音色用以演奏旋律,与二胡的演奏交替进行,并以琵琶和古筝作一些点缀(琶音类)。同时,大提琴拨奏还有代替打击乐的功能。大齐奏是戏剧的特点,声部如果多了,作品会立马变味。而这个版本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配器恰到好处、新颖独特,在不改变作品原有韵味的基础上加强了低音声部,让作品的动态更宽。 张继青演唱的[皂罗袍]选段体现了昆曲在演唱和腔调上的醇正表达,质朴而不失细腻,清俊温润,咬字坚定;主旋律清晰,温婉绵延,含蓄多情。闺阁女子的“情”与“愁”贯穿始终,令人感叹怜惜。 二、《牡丹亭?游园》的古风古韵与思想情感 “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便是对昆曲《牡丹亭》的高度评价。此作所表达的文学意蕴与古风古韵也一点不亚于古典诗词歌赋。 “情”与“愁”是古代深闺女子永恒的心绪。“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杜丽娘带着满心惆怅在春意盎然的园子里游转:原来园子里这般热闹,花儿争奇斗艳,姹紫嫣红意正浓,然而我的青春,就恰如这春日灿烂的光景,也注定会走向凋谢和萎靡。 杜丽娘从小接受严格的儒学教育,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也许“女子无才便是德”,知晓得越多,怕是烦忧也比寻常女子多。即便是在闺阁中养尊处优,但她却不能自由行动,精神的折磨便是令她最哀愁与痛苦的。 “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没有哪一个女子不向往爱情,尤其像杜丽娘这样“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文艺多情女子更是如此,寻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好男儿,吟诗作画、畅聊古今,仅一双温暖的手便能牵着自己去探寻“云霞”、“翠轩”、“烟波”、“游船”。时间如此珍贵,她岂能辜负了这韶华岁月! 难道只能跟你在梦中相遇?为何醒后却依要被囚禁在这层层枷锁中!正所谓:“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细腻柔情的表达,将古风吹到了我们面前,把古韵展现得淋漓尽致,恰如一块瑰丽的宝石,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旧光鲜;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被打磨,并被赋予新的意味与新的时代意义。不同版本的演绎从不同角度不断丰富着作品的文学内涵,传承了古典戏曲文化。 三、结语 反对封建制度,不畏强权,呼吁人性解放与爱情自由,给了人们很大的鼓舞和激励,以文辞典丽著称,大气细腻、婉约清丽、隽永如斯,因而得以流传至今,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与艺术价值。它是一部经典的昆曲,更是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墨画,一篇辞藻华美、清俊温润、多情惆怅、耐人寻味的古词,一个深闺女子勇于冲破封建枷锁、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的个性解放故事。 论昆曲《牡丹亭?游园》的古风古韵 ——以选段[皂罗袍]为例 袁 硕 【摘 要】在汤显祖生动细腻的描摹下,昆曲《牡丹亭》隽永如斯、流传至今。而《游园惊梦》是昆曲《牡丹亭》中的经典唱段,构想了杜丽娘与柳梦梅那亦真亦幻的爱情故事。本文以《游园惊梦》中的[皂罗袍]选段为例,对《牡丹亭》的古风古韵进行赏析。 【关键词】配器方式;演唱特色;古风古蕴;思想情感 中图分类号:I207.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037-01 (中国传媒大学 艺术学部 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北京 100024) 袁硕:论昆曲《牡丹亭?游园》的古风古韵

牡丹亭游园 教案教学设计

牡丹亭游园教案教学设计 薛剑1《牡丹亭游园》教案 汤显祖 作者:浙江省瑞安市职业中专薛剑原创于2005年10月 教学思路: 高二职高教材戏剧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剧本的阅读与欣赏,以开阔视野,培养初步欣赏剧本的能力。戏剧教学要根据剧 本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人物台词中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特征, 领会戏剧冲突的社会本质,欣赏剧情编排的艺术性,充分展 开想象,进行艺术形象的再创造。《游园》是一篇普高新教 材读本中的课外自读课文,选择《游园》作为拓展教学原因 有四。一戏曲可以说是现代学生文学欣赏的盲点,有必要让 学生接触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游园》是明清传奇,可与学 生已学过的元杂剧《窦娥冤》作不同体裁的语言风格的对比 阅读,欣赏《牡丹亭》独特的“诗化的戏剧语言”。加深对 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戏曲的了解,培养阅读古代戏曲的兴趣;二明清传奇是从南戏发展而来的,温州又是南戏的发源地,《琵琶记》的作者高则诚的故里就在瑞安阁巷柏树村,乡土 文学中的戏曲这一块对于这一代的学生而言,几乎没有印象 和兴趣,引导学生去关注身边的乡土文学;三作为与杜丽娘 年纪相仿的女生可与主人公比较青春思绪之差异,女生读来 会有亲切感,较好理解“人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的特点;

四《游园》中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习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应为欣赏六支曲子。欣赏戏曲语言,尤其是欣赏曲词,一要反复诵读,体会曲词的抒情性和音韵美,二要仔细揣摩,体会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为此, 本节课要求学生充分地运用多媒体预习课文,教师简单介绍 完作者和《牡丹亭》的剧情以激发阅读兴趣,在学生相互质 疑解决字音词义后,要留下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反复诵 读整体感知课文,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欣 赏语言,在欣赏的过程中应以学生分析为主,教师重在引导、点拨,辅以分析一两个典型例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了解汤显祖及其《牡丹亭》 B.品味戏曲语言,提高鉴赏戏曲的能力 C.学习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2.过程与方法: A.在诵读时体会戏曲语言的抒情性和音韵美 B.在比较中进一步认识戏曲文学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喜爱之情 B.体味杜丽娘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人性的复苏。

牡丹亭惊梦

牡丹亭·惊梦 【教学目的】了解汤显祖及其《牡丹亭》,理解杜丽娘形象的特质,认识《惊梦》一出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及其在全剧中的地位,体现本单元所涉及的人类共同的永恒情感内容,特别是对爱与死的体验、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弱者的同情等;了解曲词特点,品味戏曲语言,提高学生鉴赏戏曲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喜爱之情。【重点难点】杜丽娘形象;《惊梦》的文化价值;戏曲语言。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疑难字词句的解析 二、杜丽娘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三、艺术特点 【思考题】 1.杜丽娘形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惊梦》一出对表现该剧的主题有何作用? 【导入语】 《红楼梦》第23回《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写道:“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林黛玉听的曲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的内容。曹雪芹就用此曲来烘托刻画林黛玉的心理。这支感叹韶华虚度、青春愁闷的曲子得到了许多少女的喜爱和认同。你们是否也会有同感、共鸣呢?好,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汤显祖及《牡丹亭》。 一、汤显祖与《牡丹亭》 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是明代首屈一指的伟大戏剧家。他生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即公元1550年,卒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即公元1616年,活了67岁。英国伟大戏剧家莎士比亚比他晚生14年,但与他死于同一年,他们是同时出现在世界西方和东方的两位戏剧大师。 汤显祖的戏曲代表作为“临川四梦”,包括《牡丹亭》(也叫《还魂记》)、《紫

(诗词阅读题)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第十出《游园》的一折戏阅读答案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第十出《游园》的一折戏阅读答案 诗词阅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三、阅读下列古诗词,完成9~10题。(16分) 9、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第十出《游园》的一折戏,写杜丽娘在侍女春香的引逗下违背父母、塾师的训诫,走出深闺,来到家中的后花园,看到一个美丽的新天地的情景时,有下面的两段曲词。阅读这两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游园(选段) [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①,没揣②菱花③,偷人半面,迤逗④的彩云⑤偏。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云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⑥忒⑦看的这韶光贱! [注]①花钿,古代妇女两边的装饰物。②没揣,没料到。③菱花,镜子的代称。④连逗,勾引。⑤彩云,妇士发髻的美称。⑥锦屏人,深闺的女子。⑦忒,太。

(1)[步步娇]这支曲词用词准确,l生动形象,写物传情。请选择其中的动词。鉴赏它的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皂罗袍]这支曲词历来被誉为“惊才艳绝之作”,情景交融。请你指出其写出了怎样的景象?抒发了杜丽娘怎样的复杂心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0、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一九五四年)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这首词上片描写景象变换角度,层次井然,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描写抒情,请任选一种作简要分析。(4分)

牡丹亭游园 教案教学设计

牡丹亭游园教案教学设计薛剑1《牡丹亭游园》教案 汤显祖 作者:浙江省瑞安市职业中专薛剑原创于2005年10月教学思路: 高二职高教材戏剧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剧本的阅读与欣赏,以开阔视野,培养初步欣赏剧本的能力。戏剧教学要根据剧本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人物台词中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特征,领会戏剧冲突的社会本质,欣赏剧情编排的艺术性,充分展开想象,进行艺术形象的再创造。《游园》是一篇普高新教材读本中的课外自读课文,选择《游园》作为拓展教学原因有四。一戏曲可以说是现代学生文学欣赏的盲点,有必要让学生接触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游园》是明清传奇,可与学生已学过的元杂剧《窦娥冤》作不同体裁的语言风格的对比阅读,欣赏《牡丹亭》独特的“诗化的戏剧语言”。加深对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戏曲的了解,培养阅读古代戏曲的兴趣;二明清传奇是从南戏发展而来的,温州又是南戏的发源地,《琵琶记》的作者高则诚的故里就在瑞安阁巷柏树村,乡土文学中的戏曲这一块对于这一代的学生而言,几乎没有印象和兴趣,引导学生去关注身边的乡土文学;三作为与杜丽娘年纪相仿的女生可与主人公比较青春思绪之差异,女生

读来会有亲切感,较好理解“人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的特点;四《游园》中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习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应为欣赏六支曲子。欣赏戏曲语言,尤其是欣赏曲词,一要反复诵读,体会曲词的抒情性和音韵美,二要仔细揣摩,体会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为此,本节课要求学生充分地运用多媒体预习课文,教师简单介绍完作者和《牡丹亭》的剧情以激发阅读兴趣,在学生相互质疑解决字音词义后,要留下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欣赏语言,在欣赏的过程中应以学生分析为主,教师重在引导、点拨,辅以分析一两个典型例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了解汤显祖及其《牡丹亭》 B.品味戏曲语言,提高鉴赏戏曲的能力 C.学习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2.过程与方法: A.在诵读时体会戏曲语言的抒情性和音韵美 B.在比较中进一步认识戏曲文学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