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警惕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警惕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53

青龙满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 高维维

摘 要:学前教育小学化是目前学前教育领域的一种非常普遍现象,就是学前教育小学化。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教育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很多小学的实际入学年龄的提前,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是,学前儿童过早的接触小学教育是否真的会促进其身心发展呢?这也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学前教育;小学化;影响分析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成为了一种趋势。所谓的学前教育小学化,主要指的是学前教育机构和表部门(主要是一些幼儿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学前适龄儿童的相关教学要求设定为对一般小学生的要求,从而起到快速的促进孩子身心发展与认知水平进步的目的。但是实际上,这样的教育可能完全违背了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也背离了学前教育的规律和宗旨。因此针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就具备了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了。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表现

学前教育小学化就是让学前儿童尽早的接触小学教育,在所学习的知识、习惯的养成方面都要遵循小学教育的标准去执行,其具体的表现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点:

1.小学化的行为规范。小学化的学生行为规范,就是要求学前儿童像小学生一样的一样遵守相关的几率,少动、少玩,认真学习。在实际情况中,不少的幼儿园将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完全的搬到了学前教育中来。这些要求用来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尚且有失偏颇,用于规范幼儿的行为则就更为的不妥。

2.观念的小学化。对于家长和很多的学前教师而言,都普遍的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在学前教育中,作为现实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是为了让孩子通过学前教育阶段的学习来适应小学的生活,因此很多人认为在学前教育中,孩子们需要感受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从而避免孩子在真正上小学的时候能够完全适应,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就出现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一种观念的和倾向。小学化的观念去教育、约束上幼儿园的孩子们,很容易对孩子的天真的个性造成约束,让幼小的孩子在本应该天真快乐的时候去面对那本不属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负担。

3.教育方式的小学化。教育方式的小学化很容易导致教师机械的传授知识,采用一些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而忽视幼儿的自主学习,学前教育中的游戏时间将会大为减少。剥夺了孩子们游戏的机会,这学前教育阶

段的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小学化的学前教育,会让孩子们过早的成熟,这种逆生态的生长真不敢想象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1.办学宗旨的不清晰。很多的学前教育机构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这些学前教育机构一味的为迎合家长望子成龙和社会拔苗助长的心态,往往忽略了学前儿童的年龄、身心、心理、接受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的学前机构就会开设一些不该开设的课程,从而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以满足家长的虚荣。这就违背了学前教育的基本的宗旨,完全是为了提高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而不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2.教师的专业素质偏低。在学前教育工作中,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需要教师需要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其本身的专业素质是需要很高的。但是目前学前教育领域中教师队伍鱼目混杂诸多问题还是很多的,教师的素质是有待提高的,急功近利的心情和行为还是普遍存在的。

三、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不良影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学前教育需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但是学前教育小学化却违背了这样的要求,具体的不良影响可以归结为如下:

1.容易引发学生的厌学倾向。学前教育需要幼儿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需要尽量的简单一些,学生学习的形式就应该要以游戏为主。如果过早的让孩子们接触高深的知识,而此时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还是达不到实际需求的。很多学生都会觉得其很难学会,这就会让学生出现厌学的情绪,让孩子过早的丧失学习的热情,出现厌学的情绪。

2.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从生理学的角度上看,幼儿阶段的孩子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身心各部分系统都是比较脆弱的。长时期的接受小学知识的学习,课业压力的加大,很容易导致孩子们出现身心发育的不良情况,让孩子出现各种身心上的伤害。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其不注重孩子的接受能力,不管孩子是否喜欢,就把一切知识内容都灌输到孩子的头脑里。这就会很早的让孩子过早的就失去了对书本的兴趣,

形成厌学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将会严重的影响到孩子的发展,也会造成诸多的社

会问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