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nternet教案

Internet教案

Internet教案
Internet教案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课程教案手册(2015 — 2016 学年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王欣娜

课程名称Internet应用

授课班级15Z计信、15W计信

所属部门信息技术学院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编写要求与说明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学基本信息表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案首页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案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案首页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案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案首页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案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案首页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或导入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在社会上已广泛应用,本章向大家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使同学深化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技能,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章的操作在全国一级中占10分,而高校一级中占20分,主要考使用Outlook2000收发电子邮件题目难度不大,望大家在认真做好相关实验,争取在考试中拿到满分。 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设计、具体实施步骤)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阶段划分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的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emi-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SAGE)开始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在SAGE系统中把远

程距离的雷达和其他测控设备的信息经由线路汇集至一台IBM计算机上进行集中处理与控制。世界上公认的、最成功的第一个远程计算机网络是在1969年,由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组织研制成功的。该网络称为ARPANET,它就是现在Internet的前身。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诞生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 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终端是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 和内存。如图1 随着远程终端的增多,在主机前增加了前端机(FEP)。当时,人们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但这样的通信系统已具备了网络的雏形。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见图2)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主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由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转接后互联的。IMP和它们之间互联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了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负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成了资源子图1 图 2

《网络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第一节、网络基础知识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信息技术》教科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下册第十章“走进网络世界”第一节“网络基础知识”的内容。主要学习的是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常见应用,理论性和技术性较强,内容也比较抽象。本课内容属于新授课,1课时。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大部分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基础应用,网络以及网络的应用一直是学生特别有兴趣的,特别期待的,他们对网络知识的了解及应用已不是从零开始,特别是对因特网的使用已相当的熟悉,对电子邮件的使用已不陌生。然而网络知识模块的内容理论知识偏多,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对网络系统知识了解少之甚少,让学生了解、熟悉这些相关网络设备并培养对网络基础知识学习的兴趣显得非常重要。(三)教学设计思想 利用任务驱动法,采用技能掌握—应用的教学模式,通过呈现一系列的具体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同时掌握新的知识,并通过技能应用达到理解、消化和深化知识的过程。 (四)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 1)了解计算机网络概念、功能以及分类 2)掌握网络的IP地址知识 3)掌握域名基础知识 2、技能领域 1)初步认识基础网络设备 2)学会判别正确的IP地址 3)能够依据网站名称拼写出域名 3、情感领域 1)培养学生在主动探究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 和研究的信息素养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 1、IP地址 2、域名的含义、组成结构

(六)教学过程设计

本教学设计通过诗句引入网络,较好的抓住了学生的吸引力,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本节课知识点较多,在内容设计上环环相扣,通过布置详细、有针对性的教学任务,保持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利用技能掌握----应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消化新知识,教学效果较好。 本教学设计的特色:①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吸引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将新知识和身边的事物联系,把枯燥的知识蕴藏于任务中,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②利用网页作为学件,通过有效组织和呈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利于分层次教学,有助于学生知识拓展。

《网络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网络基础知识》教学案例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信息技术》教科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下册第十章“走进网络世界”第一节“网络基础知识”的内容。主要学习的是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常见应用,理论性和技术性较强,内容也比较抽象。本课内容属于新授课,1课时。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大部分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基础应用,网络以及网络的应用一直是学生特别有兴趣的,特别期待的,他们对网络知识的了解及应用已不是从零开始,特别是对因特网的使用已相当的熟悉,对电子邮件的使用已不陌生。然而网络知识模块的内容理论知识偏多,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对网络系统知识了解少之甚少,让学生了解、熟悉这些相关网络设备并培养对网络基础知识学习的兴趣显得非常重要。(三)教学设计思想 利用任务驱动法,采用技能掌握—应用的教学模式,通过呈现一系列的具体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同时掌握新的知识,并通过技能应用达到理解、消化和深化知识的过程。 (四)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 1)了解计算机网络概念、功能以及分类 2)掌握网络的IP地址知识 3)掌握域名基础知识

2、技能领域 1)初步认识基础网络设备 2)学会判别正确的IP地址 3)能够依据网站名称拼写出域名 3、情感领域 1)培养学生在主动探究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 和研究的信息素养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 1、IP地址 2、域名的含义、组成结构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七)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通过诗句引入网络,较好的抓住了学生的吸引力,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本节课知识点较多,在内容设计上环环相扣,通过布置详细、有针对性的教学任务,保持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利用技能掌握----应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消化新知识,教学效果较好。 本教学设计的特色:①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吸引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将新知识和身边的事物联系,把枯燥的知识蕴藏于任务中,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②利用网页作为学件,通过有效组织和呈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利于分层次教学,有助于学生知识拓展。

网络基础知识教案

《网络基础知识》教案设计 授课时间 6月5日(星期五上午第五节)授课地点永登一中微机室 授课班级高一 13 班授课教师李祖全 教学内容网络基础知识 教学方式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开放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网络的概念、功能、分类、协议等。 2、了解Internet的应用及功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主题研究、任务驱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网络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3、分层教学法4、赏识教育法 教学重点网络及Internet的相关概念 教学难点网络及Internet的相关概念的理解 教材泰山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第一册 教材分析《网络基础知识》是泰山版《信息技术》第一册第4章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以课件展示及任务驱动的方式了解网络及Internet的相关知识。本课的内容主要由网络的相关知识及Internet的相关知识两部分组成。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学生经过上学期时间的学习,对计算机知识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具备了一定的上机操作能力和上网能力,但学生的差异水平较大,有少数学生电脑操作很熟练,但大部分学生操作水平一般,他们对网络、网址也是不怎么熟悉,打字的速度也不甚理想。在本课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校网络的速度影响,可能导致学生上网速度不快,再加上操作水平的差异,有些学生可能无法完成任务。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力求大家都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过程中采取了网上搜索、

网络基础知识教案

《网络基础知识》教案设计 授课时间6月5日(星期五上午第五节)授课地点永登一中微机室 授课班级高一13班授课教师李祖全 教学内容网络基础知识 教学方式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开放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网络的概念、功能、分类、协议等。 2、了解Internet的应用及功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主题研究、任务驱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网络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3、分层教学法4、赏识教育法 教学重点网络及Internet的相关概念 教学难点网络及Internet的相关概念的理解 教材泰山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第一册 教材分析《网络基础知识》是泰山版《信息技术》第一册第4章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以课件展示及任务驱动的方式了解网络及Internet的相关知识。本课的内容主要由网络的相关知识及Internet的相关知识两部分组成。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学生经过上学期时间的学习,对计算机知识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具备了一定的上机操作能力和上网能力,但学生的差异水平较大,有少数学生电脑操作很熟练,但大部分学生操作水平一般,他们对网络、网址也是不怎么熟悉,打字的速度也不甚理想。在本课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校网络的速度影响,可能导致学生上网速度不快,再加上操作水平的差异,有些学生可能无法完成任务。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力求大家都能够完成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概述教案

试讲教案 试讲教师:魏绪建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 讲授章节:第八章计算机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概述 教学对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 教学内容: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网络的拓扑结构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基本功能、网络的分类和网络的拓扑结构的分类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功能、分类及网络拓扑结构的分类教学难点:网络的拓扑结构的分类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 1.0 学时 使用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国铁道出版社, 主编:刘晓燕贺忠华,20XX 年8 月第1 版 一、板书提纲:

第八章计算机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 8.1 计算机网络概述8.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2)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4个阶段)①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时代②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时代③开放式标准化网络时代④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时代 8.1.2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①通信子网②资源子网(2)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功能①资源共享②信息交换③分布式处理④提高系统可靠性 8.1.3 计算机网络分类(1)按网络通信涉及的地理范围来划分①局域网②城域网③广域网(2)按通信方式来划分 ①点对点传输网络②广播式传输网络8.1.4 网络的拓扑结构 (1)网络拓扑结构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结点链路(2)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分类 ①总线形拓扑结构②星形拓扑结构 ③环形拓扑结构④网状拓扑结构 二、教学过程 (一)上一章课程回顾 1.学习了多媒体的基础知识,了解了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 2 .初步具备了处理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能力 3.掌握了如何利用PowerPoi nt创建、编辑和使用演示文稿的方法

《网络基础知识》教案

网络基础知识(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以及网络在人类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重大作用。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能够认识常见的联网设备。 (3)、了解因特网的发展过程,理解因特网的两类网址及其对应关系。 (4)、了解常见的因特网的接入方式,知道因特网接入所需的软、硬件及简单原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与对话,理解网络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2)、通过上网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教学难点: (1)、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网址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提问,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上过网吗?上网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2)、学生思考并回答。 (3)、教师导入新课。在走进网络世界之前,先来看一看我们身边的各种网络。 设计意图: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乐情。 2、探究讨论、师生互动 活动一:讨论通常说的网络说的有哪些? 关系网电话网电视网电报网因特网 学生讨论时完成教材40页的表格填写 教师总结并概括其实,人类一出生就身处各种网络之中,古代的信件系统,现代的公路、铁路等都可以看作是网络。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丰富。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构建起信息高速公路,把我们带入信息时代,本节课我们主要来讨论计算机网络世界。 活动二:看书思考: 自学书本p40至43页,思考: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有什么功能? (2)计算机网络如何分类? (3)计算机网络模型中,那些是网络设备?常见的网络设备有哪些》 让学生讨论一下哪些设备学生看见过,哪些没有看见。教师也可出示几种设备让学生辨认或教师予以介绍。 重点看书p42-43。教师介绍或出示实物设备。理清学校计算机房的相关设备。 交换机网卡网络线 3、小结

网络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网络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熟悉网络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的作用。 2.能熟练区分不同类型的网络,如局域网、广域网。 3.认识常见的设备,了解它们在网络中的位置及功能,会连接简单的设备拓扑图。 4.学会认识和设定本机IP地址。 (二)过程与方法: 课件展示,任务驱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获得新知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分类。 2.常见的网络设备的识别及应用。 3.IP地址的认识及查看方法。 教学难点: IP地址的设定。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你们好!非常高兴能在启秀中学这样一所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百年名校与同学们进行一次美丽的邂逅。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陈,是来自如皋市的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同学们,你们家里都有电脑吗?电脑可以上网的举个手我看一下,几乎都可以上网,那你们平时上网都干什么呢? ………… 大家的网络生活都丰富多彩。 那网络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呢?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今天的《网络基础知识》。 活动一: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分类。 请同学们带着三个问题自主学习课本上P50-51§2.1计算机网络及其功能及2.2计算机网络分类内容。 一、计算机网络定义是什么? 计算机网络定义:将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 二、计算机网络有什么功能,能否举出实例说明? 计算机网络功能:信息传递、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 事例一:同学们举例{我在网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网站上看到一则通知,根据通知内容我知道5月23日要到启秀中学致远楼参加活动。——信息传递}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

授课章节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授课内容计算机网络功能应用与系统组成 首授班级首授时间课时4节 教学目标(1)能明白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2)能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从而能明白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是什么。(3)能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从宏观上把握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 教学重点(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 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网络网络协议; 教学地点407机房教具教案、演示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学 1、职业应用 热门专业未来展望网络人才依然很吃香 2、专业发展前景 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的最大依托就是网络。因此可以说“未来的社会就是网络的社会”。网络专业已经成为最热门的专业之一。成为了当今有志青年的首选专业。 3、就业形式 网络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专门人才的大量需求。 4、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我们将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互相连接起来,使用功能完整的网络软件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二、计算机网络的演变与发展 1、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系统。 ①以主机为中心,面向终端。 ②分时访问和使用中央服务器上的信息资源。 2、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这一阶段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即所谓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网(ARPAnet)

教学过程3、第三代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化网络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了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时代。这一时代的网络,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标准化使得不同的计算机能方便地互连在一起。 国际标准化组织IS0(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在1984年正式颁布了一个称为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Basic Reference Model, 0SI/RM)的国际标准ISO 7498。 4、第四代计算机网络—信息高速公路阶段。 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 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 资源共享 (2) 数据通信 (3) 均衡负载和分布式处理 (4) 提高计算机的安全可靠性 (5) 综合信息服务 2、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四、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 从系统组成讲,一个计算机网络主要分成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网络软件及协议三大部分; 从系统功能讲,一个计算机网络又可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大部分。 1、计算机系统 (1) 主机(Host)(2) 终端(Terminal) 2、数据通信系统 (1) 通信控制处理机(CCP)(2) 传输介质(3) 网络连接设备 3、网络软件系统 (1)网络操作系统 (2)网络协议 (3)通信软件、管理和服务软件等。 课后作业:P8、P10和P13练习题 教学后记

网络基础知识教案

网络基础知识 一、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会区分不同类型的网络,如局域网、广域网等。 2、了解域名的分类,知道域名代表的含义。 3、理解IP地址的表示法。 能力目标: 1、掌握不同类型网络的特点。 2、学会解析域名,能处理IP地址冲突引发的问题。 情感和态度目标 1、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域名的组成和分类 [设计根据]:学生会操作会上网,聊天打游戏个个都是高手,但缺乏理论的支持,一遇到问题就束手无策。 教学难点:IP地址的表示法 [设计根据]:二进制、十进制数的转换,许多同学认为没有用处,在此也可以复习过去所学的知识。 二、教法、学法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提出问题,引领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理解涉及到的知识点。 问题引领----自主探究----合作提高”。为实现教学目标我以许多问题为主线,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前准备: 1、下载和节选赵本山小品《钟点工》片段。 2、调试机器,将提出的问题保存在计算机上,并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 3、准备文字、图片等素材。 4、课前分组每两人一组。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赵本山小品《钟点工》片段,在学生开怀的大笑后,发问“同学们一定不会犯那种低级错误,大家都非常喜欢上网,但是你们了解网络吗?谁能告诉老师咱们的机房是属于哪一类型的网络呢?”。 学生回答:局域网。 2、讲解重点、点拔难点 A、首先以“提问法”引出,我设计了3个问题供学生思考。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2):网络的分类,以及不同类型网络的特点。 (3):校园网属于哪一类网络? 让学生们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针对提出的问题寻找最佳答案。 学生们会选择看教材,或是上网查找来解决以上的问题,请同学回答。 通过自己上网查找答案,同学们的记忆比较深刻。学生们知道网络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校园网和电子教室属于局域网,INTERNET是广域网,并学会区分不同类型的网络。 课件出示网络的分类: 按网络覆盖的范围分: 局域网(LAN):1~10KM 城域网(MAN):10~100KM 广域网(WAN):100KM以上 比较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的优、缺点。 B、通过“演示法”使学生了解域名的组成:主机名.网络名.机构名.最高域名。出示国际顶级域名的释义表和按机构分类的顶级域名,如COM表示商业机构,EDU 表示教育机构,GOV表示政府组织,ORG表示非盈利性组织……同时可以让学生提前学习几个英文单词,然后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域名,让他们分析这些域名的类型和所在国家。 (1)、访问郑州中学内网可以在地址栏输入:10.1.147.249

网络基础知识教案

网络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会区分不同类型的网络,如局域网、广域网等。(2)、了解域名的分类,知道域名代表的含义。 (3)、理解IP地址的表示法。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不同类型网络的特点。 (2)、学会解析域名,能处理IP地址冲突引发的问题。 3、情感和态度目标 (1)、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域名的组成和分类 [设计根据]:学生会操作会上网,聊天打游戏个个都是高手,但缺乏理论的支持,一遇到问题就束手无策。 (2)、教学难点:IP地址的表示法 [设计根据]:二进制、十进制数的转换,许多同学认为没有用处,在此也可以复习过去所学的知识。 三、教法、学法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提出问题,引领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理解涉及到的知识点。 问题引领----自主探究----合作提高”。为实现教学目标我以许多问题为主线,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用时、环境:1课时、网络教室

五、课前准备: 1、下载和节选赵本山小品《钟点工》片段。 2、调试机器,将提出的问题保存在计算机上,并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 3、准备文字、图片等素材。 4、课前分组每两人一组。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赵本山小品《钟点工》片段,在学生开怀的大笑后,发问“同学们一定不会犯那种低级错误,大家都非常喜欢上网,但是你们了解网络吗?谁能告诉老师咱们的机房是属于哪一类型的网络呢?”。 学生回答:局域网。 2、讲解重点、点拔难点 A、首先以“提问法”引出,我设计了3个问题供学生思考。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2):网络的分类,以及不同类型网络的特点。 (3):校园网属于哪一类网络? 让学生们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针对提出的问题寻找最佳答案。 学生们会选择看教材,或是上网查找来解决以上的问题,请同学回答。 通过自己上网查找答案,同学们的记忆比较深刻。学生们知道网络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校园网和电子教室属于局域网,INTERNET是广域网,并学会区分不同类型的网络。 课件出示网络的分类: 按网络覆盖的范围分: 局域网(LAN):1~10KM 城域网(MAN):10~100KM 广域网(WAN):100KM以上 比较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的优、缺点。 B、通过“演示法”使学生了解域名的组成:主机名.网络名.机构名.最高域名。出

网络基础及因特网应用教案修订版

网络基础及因特网应用 教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网络基础及因特网应用教学设计 丹阳市第六中学魏宏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知识。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分类。 (3)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协议及其网络应用。 (4)知道因特网的主要服务功能及发展过程。 2、能力目标: 借助多媒体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网络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内容:通过学习网络的基础知识,功能、分类、协议、发展过程以 及因特网的应用,培养学生对网络的兴趣。 2、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3、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的协议 4、突破方法:这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使用协作学习方法,以活跃学生思 维,降低学习难度。所以安排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上课。找一些最新的或者最典型的例子(如电子邮件聊天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对象分析

网络这部分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但是对于网络基础知识也是比较抽象,因此利用FLASH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动画效果丰富的特点可以调 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对学生思考问题起了 辅助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以“趣”促学。 四、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有多种,本节采用的定义描述使学生都能理解,主 要强调两点:一是网络是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组合,二是需用网络软件来 实现资源共享。对于因特网的应用教学时采用大家比较感兴趣的上网聊 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网络环境的运用和教学媒体设计 利用FLASH动画特点,把收集的与网络有关的图片做成动画,交互灵 活,教学中多媒体贯穿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视觉上给学生一个 直观的感受。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其连接起来,用功能较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是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一般分为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和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 两大类。局域网是在同一建筑物内或地理位置在一定范围内的多台计算机组成的网络。 局域网在学校的应用有各种多媒体教学网络和校园网 广域网的覆盖面积辽阔,通常是以连接不同地域的大型主机系统组成的。如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和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连网(CHINANET)等 (三)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计算机网络包括硬件配置和软件两大部分。下面以局域网为用FLASH动画演示网络给学生一个直观认识。使学生对网络的定义做进一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教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教案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及其作用; 2、了解因特网的产生与发展; 3、了解因特网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4、掌握因特网的主要功能; 5、了解因特网的工作方式; 6、了解接入因特网的方式;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在网上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及其作用 2、因特网的主要功能 教学准备:熟悉教材、准备教案、制作网络课件, 教学方法: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讲解指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作为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信息网络已成为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在未来信息化社会里,人们必须学会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工作、交流。

今天我们就通过因特网来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一起走进网络世界,去发现、探索网络的奥秘。(教师讲述) 二、新课教学 1、指导学生进入学习网站。 教师演示:启动IE浏览器输入网址进入专题学习网站 2、布置学习任务 本节主要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和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因特网的产生和发展、因特网的功能、因特网的接入等知识。点击网页左侧的按钮即可进入学习页面(教师讲解)。 3、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网络基础知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三、课堂在线测试 新授完毕,学生进入课堂测验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进入在线测验页面。学生进入测试页面,对所学知识进行测验,巩固提高。教师记录学生成绩,测试完毕,教师讲评测试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四、讨论交流,提高升华 通过论坛,提出讨论问题,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通过发帖子交流、共同讨论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巩固、升华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五、课堂小节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网络世界,探索网络知识,感受到网络奥妙,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在网上学习的方法、技巧。培养自己在网上获取知识的兴趣和

《网络基础知识》教案

《网络基础知识》教案 张胤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网络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认识常见的通信设备。 (3)理解协议的作用,知道TCP/IP。 (4)知道物联网的概念与常识。 2、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区分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客观地认识因特网的正面和负面效应。 (2)树立发挥因特网的积极作用,主动抵制其消极影响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 (2)计算机网络中网址的理解。 (3)网络道德规范及其意义。 2、难点:计算机网址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1)课前展示祖国各地风景名胜,激发学生春游踏青的打算。邀请学生谈谈春游踏青准备去哪并采用何种交通工具。(由现实的铁路公路网引出传递信息的网络) (2)总结不同网络传输的信息形态并出示课题。 2、新课讲授 (1)计算机网络及其功能

围绕四个问题,展开讲授:A、为什么把计算机连接起来?B、上网能带给我们什么便利?C、计算机网络有何功能?D、计算机网络究竟是什么?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是将地理位置不同、操作相对独立的若干台计算机通过传输介质及传输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局域网:分布范围小,几米到几千米之间。 城域网:是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网。 广域网:分布范围较广,覆盖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 (3)常见的网络设备 记忆口诀:网络卡最基础,上网互联少不了;交换机Switch,同组电脑可互访; 路由器本领大,连接不同的网络;服务器性能高,提供资源来共享。 (4)网址 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和互联协议。 IP地址(二进制)——IP地址(十进制)——域名。 常见的机构名和国际域名的缩写。 3、分组辩论 围绕“初中生上网利与弊”这个主题,将全班分为正反与反方两大组。让学生在辩论过程中,正确区分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客观地认识因特网的正面和负面效应。 4、课堂小结

教案模板(计算机网络基础为例)

教案模板(计算机网络基础为例)

XXXXXXX大学XXX学院 教案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授课教师: 授课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研室:计算机网络技术 2017-2018年度第2学期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班级 授课教师课程类型必修课□;选修课□ 学时分配总学时:课堂讲授: 实训:其它: 考核形式考试□;考查□;其它□ 教学 目的和要求在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已有的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 教 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数据通信基础、。。。。。。。。 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计算模式、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TCP/IP协议、。。。。。。。 考核方式课程成绩:平时考核成绩(30%)+实践考核成绩(30%)+期末考核成绩(40%)。 平时成绩: 实践成绩: 期末成绩:笔试。 教 材 和 参 考 书 《计算机网络基础》备注

教案(第 3 章)章节名称第3章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和要求1. 理解数据传输方式、数据同步技术、数据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2 了解数据交换技术、信道复用技术、传输媒体的类型与特点 3. 理解通信接口及设备、通信接口及设备,掌握常用双绞线的线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数据的传输方式、数据的同步技术、多路复用技术 难点:数据编码技术、数据交换技术、传输介质的类型与特点、差错控制技术 本章内容学时分配实训安排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2 数据的传输 3.3 数据传输的同步方式3.4 数据的编码和调制技术3.5 数据交换技术 3.6 信道复用技术 3.7 传输媒体的类型与特点3.8 通信接口及设备 3.9 差错控制技术 本章教学分析数据通信就是以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通信方式,为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可靠通信环境。 备注

高中信息技术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

第一节网络基础知识和因特网 一、网络的概念 ㈠、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把多台处于不同地域的独立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按一定的几何结构互相连接起来,在一定通信协议的控制下能够进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通信设备是指网卡、中继器、网桥、网关、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互连设备。 传输介质是指信息传递的载体,用于连接网络中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主要包括两大类: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其中有线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缆等;无线传输介质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激光等。 ㈡、网络拓扑 网络中计算机系统的几何分布我们通常称之为网络拓扑结构。其类型主要有星型、环型、总线型和网状4种 ㈢、网络的通信协议 网络通信协议是计算机间进行数据交流所必须遵守的规范与约定。 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网络的分类 一般来说,人们按网络的覆盖范围来进行网络的划分。通常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同学们可参考教材。 2、网络登录 网络登录就象一扇门,它只允许网络用户进入网络。当开机进入操作系统时,会弹出登录对话框。这时需要你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其中,用户名是公开的,密码是不公开的。如果密码输入正确,则登录成功。 3、利用局域网工作 通过桌面上的“网上邻居”可以在网络中找其他人的计算机,并共享他人计算机上的共享资源。对网上文件的操作方法和对本地机的文件操作方法一样。不同的是,对网上文件进行操作是有权限的。 至此,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获得的知识:物理网是实现网络通信的基础,协议是计算机在物理网上进行通信所需要共同遵守的规范或语言;在网络上传送信息至少要经过三个协议,即网间协议和传输、控制协议配合工作,实现数据传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TCP/IP协议,应用程序协议将网络传输的数据转换成我们能够识别的信息。 传输速率:传输速率也叫“带宽”,是网络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指传输信号的速度,单位是“位╱秒”。 二、因特网及其提供的服务 ㈠、因特网的由来 因特网(Internet)是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络,它将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部门和机构的计算机及各种类型的网络通过网络互联设备联接起来,因此是一个“计算机网络的网络”。因特网将全世界范围内各个领域的信息资源联为一体,供网上用户共享。 因特网起源于美国,最初是冷战时期的产物。在1969年核战争的阴影下,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资助实施阿帕网(ARPAnet)计划,其目的是建立分布式的、存活力极强的全国性信息网络,这个网络成为因特网的前身。

网络基础教案

第一章网络入门知识 1.1 网络是什么 一、网络的定义 1.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一组自治计算机互连的集合。 自治(或自主):每个计算机有自主权,不受别人控制 互连:用通信介质进行连接,并达到相互通信的目的 用通俗的描述: 计算机网络是把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独立计算机,用通信介质和设备互连,以网络软件进行控制,达到资源共享、协同操作的目的。 网络的目的: 共享资源 1.2 网络类型 即然是计算机互连,连成什么样的网?这就要对网络进行一下分类: 一、网络的简介 简单的网络: 没有网卡没有HUB(集线器),两台计算机用“串口或并口”直接电缆连接 SW(交换机) 有网卡没有HUB,两台计算机用“点到点的线”直连 复杂的网络: 有网卡有HUB,多台计算机用“标准线序的线”互连 LAN与LAN之间的互连,Internet 二、常见网络拓扑结构 1. 总线型拓扑(BUS) 优点:消耗的电缆长度最短,最经济、不便于维护 缺点:重载下性能差,总线上一点故障将导致全网的故障,扩展不容易 说明:1. 适用于同轴电缆 2.属于被动型网络 3.发送信号(在低层基于广播的共享信道) ①在某个时间,只有一台计算机可有效发送信号 ②只有地址信号匹配的计算机才能有效接收信号 4.2个终结器(Terminator):用于吸收信号,起到终端或端子的作用 5.只能一端接地. 2 .星型拓扑(star) 说明:适用于双绞线,属于被动型网络,外观上看是星形,逻辑上是总线 优点:组网容易、一台计算机故障不影响其它计算机通信、改变扩展很容易 缺点:需要的网线比BUS多 HUB /SW故障网络不能工作 我们先分析一下HUB: HUB是一个多端口中继器,多端口共享一个带宽 主动式HUB:(有源)多端口中继器,可放大信号 被动式HUB:(无源)连接器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案 必修课、限选课□、公选□、其它□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或导入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在社会上已广泛应用,本章向大家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使同学深化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技能,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章的操作在全国一级中占10分,而高校一级中占20分,主要考使用Outlook2000收发电子邮件题目难度不大,望大家在认真做好相关实验,争取在考试中拿到满分。 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设计、具体实施步骤)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阶段划分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的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emi-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SAGE)开始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在SAGE系统中把远程距离的雷达和其他测控设备的信息经由线路汇集至一台IBM 计算机上进行集中处理与控制。世界上公认的、最成功的第一个远程计算机网络是在1969年,由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组织研制成功的。该网络称为ARPANET,它就是现在Internet的前身。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诞生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 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终端是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和内存。如图1 图1 图 2 随着远程终端的增多,在主机前增加了前端机(FEP)。当时,人们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但这样的通信系统已具备了网络的雏形。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见图2)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主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由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转接后互联的。IMP和它们之间互联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了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负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成了资源子网。这个时期,网络概念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为目的互联起来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之集合体”,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