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扶贫开发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恢复重建及环境保护问题研究_尚明瑞

扶贫开发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恢复重建及环境保护问题研究_尚明瑞

66

扶贫开发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

生态恢复重建及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尚明瑞

(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文章通过回顾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及其扶贫开发的特殊历程,探讨了新的历史条件下资源环境问题对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构建了扶贫开发与民族地区生态恢复重建及环境保护的耦合机制,提出关于扶贫开发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恢复重建及环境保护之间协同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西北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环境保护;耦合机制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11)04-0066-11

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与扶贫开发

1.西北民族地区的界定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国内外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中国学术界理解也不尽一致。一般情况下至今还是沿用斯大林对“民族”一词下的定义,即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①。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按照官方的划分,中国目前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是人口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民族。汉族之外的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因此,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少数民族地区”或“民族地区”主要是指少数民族聚居区。根据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相关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目前全国共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在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少数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占全国总人口的13%。②本文所讲的西北民族地区主要是指地处西北的陕、甘、宁、青、新5省(自治区)所属的民族自治地方,主要包括新疆、宁夏全境和甘肃、青海的自治州、县等部分地区,习惯上陕西省基本上不作为研究西北少数民族问题的地域对象。因此,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一般包括“回族、东乡、保安、撒拉、土族、裕固、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俄罗斯等民族。上述14个民族又相对集中分布于以新疆为主和以甘宁青为主的两大区域,其中以新疆为主要聚居区的民族主要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塔塔尔等;以甘宁青为主要聚居区的民族有:回族、东乡、保安、撒拉、土族、裕固族等”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7X J Y023)。

作者简介: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和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

① 《斯大林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294页。

②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97页。

③ 宋蜀华、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16页。

2.贫困的概念及贫困生成的原因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消除贫困已成为一种人类道德、社会和政治的需要。从19世纪中期开始,国际上众多社会政策研究专家和学者对贫困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和研究,尤其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贫困问题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关注。

(1)什么是贫困

国际社会关于贫困的定义主要有:

英国的汤森(T o w n s e n d )在其著作《英国的贫困:家庭经济来源和生活标准的调查》中指出:“所有居民中那些缺乏获得各种食物、参加社会活动和最起码的生活和社交条件的资源的个人、家庭和群体就是所谓贫困的。”①

英国的奥本海默(O p p e n h e i m )在《贫困的真相》一书中指出:“贫困是物质上的、社会上的和情感上的匮乏。它意味着在食物、保暖和衣着方面的开支要少于平均水平。”②

美国的雷诺兹(L l o y d G .R e y n o l d s )在《微观经济学》一书中进一步指出:“所谓贫困就是指许多家庭没有足够的收入可以使之有起码的生活水平。”③

美国的西奥多·W .舒尔茨认为:“贫困是作为某一特定社会中特定家庭的特征的一个复杂的经济状态。”④

印度的阿马蒂亚·森认为:“有很好的理由把贫困看做是对基本的可行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对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可以表现为过早死亡、严重的营养不良、长期的流行疾病、大量的文盲以及其他一些失败。”⑤

世界银行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贫困所下的定义为:贫困是“当某些人、某些家庭和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得社会公认的、一般能够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1980);贫困是指“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1990);“贫困的涵义不仅仅指低收入和低消费,还指在教育、医疗卫生、营养以及人类发展的其他领域取得的成就较少”

(2000)

⑥。欧共体委员会《向贫困开战的共同体特别行动计划的中期报告》中也给贫困下了一个定义:“贫困应该被理解为个人、家庭和人的群体的资源(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如此有限以致他们被排除在他们所在的成员国的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的生活方式之外。”⑦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 N D P )认为:“我们应该关注的不是人们拥有或缺乏什么,而是他们能够或不能够干什么,最基本的收入不是衡量福利的总和,贫困不仅仅是收入不足,而是对人们最基本发展(过上长寿、健康、有创造性的生活,享有体面的生活标准和自由、尊严、自尊及他人的尊敬)机会和选择的否定,这就是人文贫困。”⑧

国内学术界关于贫困的定义主要有:

吴忠民、刘祖云认为:“所谓贫困,是指社会成员由于社会资源占有量的不足或获得社会资源机67扶贫开发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恢复重建及环境保护问题研究①

②③④⑤⑥⑦⑧T o w n s e n d ,P o v e r t y i n t h e K i n g d o m ,AS u r v e y o f t h e H o u s e h o l d R e s o u r c e a n d L i v i n gS t a n d a r d ,L o n d o n :A l l e nL a n e a n d P e n g ui n B o o k s ,1979.

O p p e n h e i m ,P o v e r t y :T h e F a c t s ,L o n d o n :C h i l dP o v e r t y A c t i o nG r o u p ,1993.

苏埃德·雷诺兹:《微观经济学———分析和政策》,马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430页。

西奥多·W .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郭熙保、周开年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65页。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第15页。郑宝华、张兰英主编:《中国农村反贫困释义》,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4年,第10-11页。欧共体委员会:《向贫困开战的共同体特别行动计划的中期报告》,转引自A t k i n s o n ,“T h e I n s t i t u t i o no f a nO f f i c i a l P o v e r t yL i n e a n d E c o n o m i c P o l i c y ,”W e l f a r e S t a t e P r o g r a mP a p e r S e r i e s ,V o l .98,1993。

转引自李秉龙、张立承等:《中国农村贫困、公共财政与公共物品》,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第3页。

会的缺乏而导致的生活水准低下、发展机会缺乏以及发展能力不足的一种生活状态。”①中国社会科学院唐钧认为:“贫困存在于三个不同的层面:贫困是一种社会上客观存在的生活状况;贫困是一种社会上普遍公认的社会评价;贫困是一种由社会环境造成的社会后果。”②林闽刚认为:“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称,是由低收入造成的基本物质、基本服务相对缺乏以及缺少发展机会和手段的一种状况。”③

赵冬缓等认为:“贫困是指在一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条件下,人们在长期内无法获得足够的劳动收入来维持一种生理上要求的、社会文化可接受的和社会公认的基本生活水准的状态。”④

国家统计局“中国城镇居民贫困问题研究”课题组和“中国农村贫困标准”课题组对贫困的看法是:“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困难,即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他们缺乏某些必要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生活处于困难境地。”⑤

综上所述,对“贫困”的概念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不一而足。它表明贫困既是一个绝对的概念,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同时说明我们对贫困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从认为贫困是经济困乏到认为贫困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落后;从认为贫困是肉体的非健康舒适到认为贫困是追求自由、尊严、体面生活的无保障状态;从认为贫困是能力的缺乏到认为贫困是发展机会的非均等,从而使贫困的概念不断升华和饱满。

(2)关于贫困生成的原因

关于贫困生成的原因,国际、国内形成了相当数量的关于贫困的经济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主要有:“社会结构贫困论”、“功能主义贫困论”、“福利制度贫困论”、“生态环境贫困论”、“贫困恶性循环论”等等。从中国贫困发生的具体情况来看,目前中国贫困人口的分布及现状呈现如下特征:第一,数量较多。“到2005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还有2365万人,他们的收入上限(683元)仅仅是全国农民人均收入(3255元)的20%;低收入贫困人口还有4067万人,他们的收入上限(944元)仅仅是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29%。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和刚刚越过温饱线但还不稳定的低收入人口总计6432万人,而建档立卡的工作对象有近1亿人。按照国际标准,我国的贫困人口总数仅次于印度,列世界第二位。”⑥据2008年新华网北京7月8日电(记者郝亚琳、董峻),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已从2.5亿下降到1479万,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由30.7%下降到1.6%。第二,分布相对集中,全国592个国家贫困县连片分布,绝大多数分布在18片贫困地区,其中东部有大约32个县,中部有230多个县,西部有近260多个贫困县成片状分布在定西干旱地区、陕北地区、西藏地区、滇东南地区、横断山区、九万大山地区、乌蒙山区和桂西北地区。第三,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592个国家级的贫困县中,绝大部分分布在中西部的寒区、旱区、山区、边区和少数民族地区。

3.西北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特殊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欠发达国家,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民族地区的发展。西北民族地区不仅在生态上具有多元生态体聚合的意义,而且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是主要的多民族聚居、融合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丰富的资源与脆弱的生态并存,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相对的欠发达并存,使得西北民68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4期·区域经济问题研究

①②③④⑤

⑥吴忠民、刘祖云主编:《发展社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87页。

唐钧:《中国城市居民贫困线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林闽钢:《中国农村贫困标准的调查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4年第2期。

赵冬缓、兰徐民:《我国测贫指标体系及其量化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4年第3期。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中国城镇居民贫困问题研究》,《统计研究》1991年第6期;国家统计局课题组:《中国农村贫困标准

研究》,《统计研究》1990年第6期。

国务院扶贫办网上资料库:h t t p://w w w.c p a d.g o v.c n/d a t a/2006/0330/a r t i c l e1065.h t m。

族地区贫困问题呈现出巨大的特殊性。同时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9·11事件以及阿富汗战争的发生导致美军进驻中亚,使得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变得更加复杂。如果西北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发展不均衡的现实势必使得某些地区存在的民族之间的隔膜、戒备、防范心理加强,民族之间的认同感不断下降,从而产生宗教认同以及跨国民族认同高于国家认同的错误民族心理,直接影响我国边疆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具体来讲西北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西北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生成原因的特殊性

西北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产生具有较强的区位特征,主要表现为资源要素缺乏型贫困、地理环境阻隔型贫困、人口素质挤压型贫困、梯度开发非均衡型贫困等。

首先,西北地区深居祖国内陆,位于北纬32°11′—49°33′和东经73°21′—108°46′之间,其地理位置的显著特点是远离海洋。以贺兰山和甘肃的乌鞘岭为界,把西北内陆的半干旱区和干旱区截然分开,贺兰山和乌鞘岭一线以西为干旱区,以东为半干旱区。乌鞘岭同时也是东亚季风到达的最西端。“对于我国这样以东南亚暖湿气流为主要降水来源的国家而言,远离海洋不仅造成西北区海上交通困难,还导致西北降水奇缺和大片地区自然景观的荒漠化。”①因此,资源要素缺乏型贫困是西北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主要类型。西北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事实上主要分布在两类地区,一类是水资源缺乏型贫困地区,如新疆南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1市3县)、喀什地区(1市11县)及和田地区(1市7县),甘肃东部的临夏回族自治州以及宁夏的西海固地区;另一类是光热资源缺乏的高寒山地型贫困地区,如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的福海县高寒阴冷山区,甘肃、青海的沿青藏高原边沿的祁连山高寒阴冷地区,包括甘肃省的天祝藏族自治县、甘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的黄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

其次,西北地区地形复杂,地理单位众多,山地、高原、荒漠、戈壁、冰川、绿洲为主要地貌特色,由此造成的交通不便,直接抬升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成本,降低了投入的产出效率,造成西北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阻隔型贫困。“据统计,在国家592个扶贫重点县中有366个处于西部地区,有391个处于山区,而特困县中的绝大多数都是零散地分布在崇山峻岭之间或大漠边缘地带,不仅远离中心城市,而且县、镇、村之间的距离也较远。在这些地区修路造桥的成本往往数倍于普通的平原地区。”②封闭的交通使得西北民族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举步维艰。

再次,西北民族地区教育、文化的落后造成该地区人口素质挤压型贫困。贫困的经济往往与贫困的经济思想相伴而生。西北民族地区的人口素质偏低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虽然西北地区丝绸之路横穿东西,曾经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为繁荣灿烂的地区之一。但中国传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自宋代开始就出现了“东迁南移”,特别是明、清时期东南沿海地区随着当时国际关系的发展和战事的增加,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作用日益凸现,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入侵后彻底改变了传统中国“头枕三河,面向西北”的局面,沿海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省区率先开始承载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冲突,成为最早受到近现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影响的地区。相对而言,西北民族地区承接的中国儒家历史文化的传承要多一些。同时非农耕区产生的“草原文化”对西北民族地区的

影响也十分深远。“草原文化”的典型特征是文化的宗教化。“宗教哲学是草原民族的思想载体”。

③因此,西北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两个最明显的特质是:儒家化和宗教化。儒家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农耕文化。“其特点是以种植业为`本分',且`本分'意识特强,讲求`耕读第'、`同和居'。血缘关

69扶贫开发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恢复重建及环境保护问题研究①②③赵济、陈传康主编:《中国地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48页。李琨:《消灭赤贫———新农村建设的紧迫任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1页。

无极:《略论草原文化的底蕴、内涵和创新》,《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系和亲缘关系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渠道和模式,认同感强,创新意识差,导致多种经营发展十分缓慢。”①而宗教“是一种精神上的劣质酒,资本的奴隶饮了这种酒就毁坏了自己做人的形象,不再要求多少过一点人样的生活”。“对于辛苦一生贫困一生的人,宗教教导他们在人间要顺从和忍耐,劝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天国的恩赐上。”②所以西北民族地区思想文化上的保守性与因经济欠发达导致的教育文化水平低下叠加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文化因素。

最后,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行了梯度开发和非均衡发展战略,东部沿海地区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国家的政策快速发展起来了,西部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自1992年以来,全国总体基尼系数一直大于或等于0.4,2003年和2004年分别达到0.4430和0.4418。”③已经超出0.4的基尼系数国际警戒线。因此,随着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低收入人群的贫困感将会更加强烈,少数民族地区的相对贫困人口也将会有所增加。

(2)民族地区贫困问题表达方式的特殊性

贫困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家庭的不幸、道德感的下降、社会治安案件的上升以及极端的突发性事件的发生等等。因此,在民族地区由贫困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将会和当地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结合起来,呈现出特殊的表达方式,如政治分裂型表达、资源争夺型表达、民族矛盾型表达和宗教文化型表达等。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政治分裂性表达是指由于民族地区自身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贫困落后与其所属的国家政治体其他区域产生较大差距时,出现的该民族地方可能脱离自身所属国家政治体的倾向性表示。它不利于民族区域自治,更谈不上民族自决,是贫困诱发的民族分裂,甚至是贫困借口下的极端民族主义,是贫困问题在民族地区的非正常性表达。因此,要正确认识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科学地选择最佳经济发展模式才能防止使贫困问题成为极端民族主义者分裂国家的借口。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资源争夺型表达是指在民族地区由于生活贫困,人们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变得更高,而且“越是资源衰竭,人的`个性'弱点(侵略意识)越显露,争夺资源的群体性事件就越多”④。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民族矛盾型表达是指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一定程度上会成为激发民族矛盾的诱因。当前由于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民族矛盾就其性质来说,大量地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其特点更主要的是利益的主导性。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宗教文化型表达是指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在思想文化观念的反映形式上常常采用宗教形式表达出来。

(3)民族地区贫困问题治理模式的特殊性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治理贫困、建立一个无贫困的世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区贫困问题与其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因此,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治理需要特殊的模式。具体来讲,民族地区贫困问题治理模式的选择必须符合民族利益需要、遵从民族传统要求、依托民族力量参与。

4.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及其模式

扶贫开发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措施。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一直是我国治理贫困问题的重点工作,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一般认为我国的扶贫开发从时间上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0年代到1990年代初,国家成立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二个阶段是1990年代国家组织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国的扶贫开发由注重区域经济发展转向突出扶贫工作到村到户”;⑤第三个阶段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扶贫开发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的通过实施为标志进入新的可持续发展阶段。当然也有人认为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大致经历了改革带动战略阶段(1978—1985)、开发式扶贫战略阶段(1986—1993)、扶贫攻坚战略阶段70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4期·区域经济问题研究

①②③④⑤尚明瑞:《试论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哲学意蕴》,《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31页。

程永宏:《改革以来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演变及其城乡分解》,《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引自《寻觅群体性事件的源头和处理途径》,仙居新闻网,h t t p://w w w.r j x j.c o m.c n/N e w s/2008/50516.s h t m l。李秉龙、张立承等:《中国农村贫困、公共财政与公共物品》,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第144页。

(1994—2000)、能力培育战略阶段(2001—2010)等四个时期。

①扶贫开发从组织机构上讲主要有政府部门组织的扶贫开发、国内的社会团体参与组织的扶贫开发、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组织参与的扶贫开发以及国际N G O 组织参与的扶贫开发。从扶贫开发的具体模式来讲主要有生活救济型扶贫模式、经济开发型扶贫模式和赋权参与式扶贫模式。同时在这些主要的扶贫模式下各地又结合当地的特点提出一些更具体的操作模式,如整村推进式、项目带动式、资金带动式、对口支援式、综合开发式、整体搬迁模式等等。

二、新的历史条件下资源环境问题及其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

1.资源与环境的含义

资源(r e s o u r c e s )即财货之源,有两类:一类是自然赋予的自然资源,一类是来自社会劳动的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是自然界形成的可供人类生活与生存所利用的一切物质能量的总称。社会资源,一般有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社会资金、制度因素等等。环境与资源不同,但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般认为,“环境(或称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要素或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它能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如空气、水、土地、矿产等;还能承受和消化人类生活排放的各种残余物,并构成自身的一部分。从这一意义上讲,资源是环境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基本的组成要素”②。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或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所以有时候人们也将“资源”和“环境”结合在一起使用,称“资源环境”或者“环境资源”。可见资源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互相依存的关系,资源的滥用会影响和破坏环境,而环境的恶化必然会带来资源的枯竭。特别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口、经济及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而紧密。资源环境不仅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保障。因此,我们把资源中凡是与农村(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并为其发展所利用的那部分资源就叫农村资源。它具有整体系统性、地域差异性、动态平衡性、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性等特点。同资源的一般分类一样,广义的农村资源也包括农村自然资源和农村社会资源;狭义上的农村资源特指农村自然资源。

2.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其表现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由来已久,其中有历史的原因更有现实因素的影响。“就西部经济发展的目前状况来看,还没有迹象表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已经或即将到来,相反,由于中国经济总体上处于工业化阶段,西部地区既要完成自身的工业化任务,又要为中国整体的工业化发展提供资源及其初级衍生品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资源消耗与环境退化加速在其未来的工业化发展中将在所难免。”③当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环境禀赋方面的问题

水资源缺乏。水资源禀赋总量不足,整个西北地区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1635亿m 3

,仅占全国总

量的5.84%。

④西北地区还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干燥地区之一,大气降水的时空分布决定了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基本运动特点是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旱灾频繁发生,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光、风、热等优势

71扶贫开发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恢复重建及环境保护问题研究①②③④张宏:《欠发达地区参与式扶贫开发模式研究———以甘肃麻安村为例》,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林卿、于琳、金彦平:《可持续农业发展理论》,载刘思华主编《经济可持续发展论丛》之一,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

谢丽孀:《西北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融资机制———主体维度分析》,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页。

宋孝玉、江彩萍:《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相互关系问题的研究》,《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年第3期。

资源效能的正常发挥。宁夏的西海固,甘肃的定西、临夏以及新疆南部的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发展都受到水资源的制约。

土地资源贫瘠。西北地区的土地贫瘠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雨热不同期,水资源缺乏制约了土地肥力的发挥;二是地形、地势造成的土地零碎影响了土地生产力的水平。整个西北地区地势高峻,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偏少,少数民族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区和沙漠戈壁边缘,如黄土高原上的东乡族、撒拉族、回族,青藏高原的藏族,沙漠戈壁边缘的维吾尔族等等。

森林覆盖率低。西北大部分地区森林覆盖率很低,如新疆的森林覆盖率为0.79%,宁夏为1.54%,青海为0.35%,甘肃为4.33%,而同期全国的森林平均覆盖率为13.92%。①

生态环境脆弱程度高。一般来讲,生态环境脆弱带是指生物链简单、易断裂、容易发生生态破坏、系统恢复力和抵抗力较差的地区。根据20世纪90年代中国科学院的生态环境脆弱度的划分和评价来看,宁夏、青海、甘肃、陕西、新疆的生态环境脆弱度分别为:0.8353、0.8045、0.7821、0.6613、0.6537,都属于生态环境极脆弱省份,而同期的广东为0.1647、浙江为0.2017。②

(2)资源环境配置和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存在资源的大量低效率行政计划配置,二是资源的市场配置不到位、不完善。

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一是过度开发利用引起的资源枯竭问题,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的枯竭。二是过度开垦引起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问题,如“三西”贫困地区和新疆地区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直接导致这些地区成为我国沙尘暴形成的主要中心。三是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湿地减少问题。“据专家对黄河源区卫星遥感照片判读,20世纪80—90年代草原平均退化率比70年代增加了一半,荒漠化年平均增加速率由70—80年代的3.9%剧增至90年代的20%,21世纪初几年,虽然通过生态修复工程,使局部环境得到改善,但整体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源区荒漠化现象主要发生在海拔4400—4700m的丘陵上部、山麓地带和河流两侧。尤其在山麓地带因过度放牧,加之严重的鼠害,形成大面积的`黑土滩',斑秃面积一般可达40—80%。”③四是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进一步下降的问题。五是生态环境破坏引起的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的问题。六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冰川融化雪线上升和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据新华网兰州2008年12月25日电(记者宋常青),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正在进行的“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变化调查”显示,中国部分冰川总体萎缩面积比例达7.4%,个别地区冰川的萎缩比例甚至达到18%。其中伊犁河流域、准噶尔盆地、雅鲁藏布江上游区等冰川萎缩最明显,萎缩比例在18%以上,祁连山、阿尼玛卿山、澜沧江等地区在10%以上。以祁连山七一冰川1984年的厚度数据进行比较,23年来该冰川总体平均减薄19.6米,在末端区域减薄程度最大,超过50米。

(3)资源环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资源环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分散式的管理体制,导致具体的管理主体不确定,管理权限相互交织,管理责任有待进一步明确。二是自然资源管理方法、手段落后,惯于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缺乏对自然资源统一的调查、登记、核算制度,定价、流转、交易制度,使用、效益评价、监督与赔偿及资源与环境恢复验收制度等。三是资源市场发育不完善,资源的产业化管理不足。我国目前由于没有良好的资源市场,资源的保护、恢复、再生和资源更新所需资金不能通过市场来筹措,资源的再生产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

72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4期·区域经济问题研究

①②③孙成权:《中国西北地区资源与环境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34页。

谢丽孀:《西北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融资机制———主体维度分析》,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王小梅、刘峰贵等:《荒漠化与黄河源区生态安全问题分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3.新的历史条件下资源环境问题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

新的历史条件下资源环境问题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对资源和空间的需要与当前资源环境的有效供给成为一对矛盾,资源短缺日益成为我国重要的环境问题。这一矛盾在西北民族贫困地区突出地反映在资源短缺性供给不足和环境空间的不舒适性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生态破坏现象严重造成西北民族地区部分地方人居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3)西北民族地区的发展依然没有摆脱和超越落后的“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思路,大量的环境污染使得当地经济社会丧失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所面临的新问题

1.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遭遇资源环境约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1)21世纪以降,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例如国家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2010年世界各国(地区)G D P 总值排名中我国仅次于美国,超过日本,排在世界第二位;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我国打下了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坚实物质基础,基本实现了我国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因此,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环境资源产生的大量需求促使国家对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

(2)中国持续推进的工业化过程使得西北民族地区逐步开始承担自身工业化所带来的资源环境方面的负面后果。

(3)1995年9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明确提出:“对于地区差距问题,我们从`九五'开始,就要逐步加大解决整个问题的力度。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逐步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和建设投资,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是调整加工工业的地区布局,引导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因此,西部地区作为后发展地区在承接世界和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过程中主要承接了资源开发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而这些产业本身具有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的特点,如煤炭、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石油炼化以及机械制造和加工等产业。

(4)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本身带有资源开发和产业推进的意蕴,并不是单纯的直接救济,因此不可能脱离当地的工业化过程和民族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

2.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在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所面临的新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强,原有的反贫困理论、方法和对策表现出了较大的局限性。过去旧的扶贫模式和发展思路已不能适应西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新的社会发展需要。因此,研究和探讨环境资源约束条件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所面临的新问题,对于西北民族地区反贫困机制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具体来讲,在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1)扶贫对象的边缘化问题。扶贫对象的边缘化问题是指由于扶贫瞄准机制应用得不恰当,使部分贫困人员被淡出了扶贫开发的对象范围。和20世纪的扶贫开发不一样,进入21世纪以后,以往贫困人口集中连片的分布状况有所改变。一是在极其贫困的国家级贫困县也有一部分人口和家庭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因素和社会条件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二是即使在非贫困县区也还有部分人口因疾病、灾难或偶然事件处于贫困的境地,生活没有着落。三是随着农牧业比较利益的下降和农业行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大量的农业人口被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成为进城务工人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贫困人员的流动性。所以,这种贫困人口分布的日益分散化和流动性日益提高的趋势直接导致扶贫开发目73

扶贫开发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恢复重建及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74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4期·区域经济问题研究

标瞄准的困难程度越来越大。扶贫对象的目标瞄准逐步从区域瞄准、群体瞄准向村落瞄准和人员、家庭瞄准转变,但仍然不能适应社会人口流动的需要。我们需要寻找更加精确动态的扶贫对象目标瞄准机制,才能把钱花在应该花的地方,使贫困人口真正能从扶贫开发中受益,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扶贫工作和扶贫资金的效益达到最大化。

(2)扶贫开发项目的选择与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相互协调的问题。中国的扶贫开发工作从最初单纯的救济性扶贫走到今天的“赋权、机会、安全”等参与式扶贫开发模式,自始至终都存在着博弈。单纯的救济性扶贫容易使贫困人口产生等、靠、要的路径依赖惯性,从而缺乏可持续远景。参与式扶贫开发以项目为依托,以资金为支撑,以贫困者为主体,虽然有利于激发民族地区发展的内源性动力,但项目实施过程中处于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要求必须以资源和环境的投入为前提,因此,扶贫开发到底开发什么,在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成为一个大问题。“扶贫和开发如何统一”、“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如何协调”成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扶贫带有公益性质,但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无限期慈善性赠予,因此扶贫需要通过开发来形成造血机制,但开发要讲效益,效益应该包括生态效益,这是今天社会公认的价值判断。所以,以往扶贫开发项目的选择与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有很多不适应。从我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关于扶贫开发的基本途径选择来看,当时把“加快荒地、荒山、荒坡、荒滩、荒水的开发利用”、“积极发展能够充分发挥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又能大量安排贫困户劳动力就业的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乡镇企业”作为基本的项目选择的路径取向是有问题的。在今天全国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很多发达地区和城市都坚定不移地淘汰了一大批能耗高、产出少、科技含量低的工业项目。因此,西部扶贫开发项目在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过程中如何选择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3)扶贫资金管理手段的异化和目标的缺失问题。扶贫资金管理是扶贫开发过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根据来源的不同,扶贫开发资金主要由三大块组成:一块是中国政府的专项扶贫资金,它是扶贫开发资金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块是社会资金,主要包括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和国际N G O组织筹措的资金以及国内通过社会筹措获得的资金。另外还有一块是当地的资金配套部分。因此,扶贫资金的管理主要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政府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一是国际社会组织主要是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的资金管理。而这些年扶贫开发资金管理问题主要集中在政府的专项扶贫资金的管理上。众所周知,政府的专项扶贫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的预算安排,包括财政部负责的财政扶贫资金、发改委负责的以工代赈资金和农业银行负责的扶贫贴息贷款。在当前的所谓“开发式扶贫”过程中,不但农民出现了持续边缘化现象,扶贫并没有使农民拥有摆脱贫困陷阱的能力,在许多地方,开发式扶贫的工作目标开始异化,其目的不在于消除贫困,而是为地方政府获取更多的资金,把扶贫资金的管理变成了对资金的占有、使用和收益。不但把扶贫资金用于非扶贫项目,甚至用于政绩工程,更可怕的是把公款私存、公款私用。

(4)扶贫开发面临成本日益增高的问题。扶贫开发面临成本日益增高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在社会经济水平的持续增长与扶贫开发工作进一步深入的当前,仍未脱离贫困的地区、家庭和人员本身的发展条件比较差,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肯定要比以往付出更多的成本代价。二是扶贫开发中的生态成本随着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稀缺性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从而造成扶贫开发成本增加。三是扶贫开发的机会成本增加导致的成本提高。四是其他可以影响扶贫开发成本增高的因素作用。

(5)扶贫开发效果的评价如何摆脱纯粹性的经济评价的问题。西北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相对迟缓,经济的发展仍然是今天评价地方政府工作业绩的主要指标,吃饭仍然是头等大事,因此,对扶贫开发项目的最直接最有力的评价就是为当地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这样的短期评价目标。所以,如何在评价指标中增加生态环境指标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6)扶贫开发如何激发民族地区内源动力,以及如何更好地将外部拉动与内源激发相结合的问题。扶贫开发以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为目标期待,但其实质是通过一定的干预诱导机制作用来帮助贫

困者走出贫困,而不是对贫困者贫困的生活负全部的无限期责任,因此,扶贫开发的关键是要通过外部拉动来激发民族地区的内源动力,进而从根本上解决西北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但实质上我们现在还做得不够。因此,如何通过参与机制的设计,把项目的实施与农民的收益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激发他们内源性的创造动力是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四、如何建立扶贫开发与民族地区生态恢复重建及环境保护的耦合机制

建立扶贫开发与民族地区生态恢复重建及环境保护的耦合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概念耦合———在贫困的概念中植入环境因子

物质生活的匮乏 (对贫困的理解) ※ 物质匮乏

精神匮乏 ※ 物质匮乏精神匮乏环境恶化(或称空间不适)→ 概念偶合———环境保护2.追求目标的耦合———生活目标、生产目标、生态目标的统一

生活资料的救济(扶贫开发的目标) ※ 生活救济型扶贫

(生活富裕目标)经济开发型扶贫(生产发展目标) ※ 生产发展目标生活富裕目标生态文明目标 → 目标偶合———环境保护3.评价指标耦合———构建由经济指标、社会文化指标与生态指标构成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

评价指标的耦合实质上是要求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扶贫开发指标体系。对贫困的认识及扶贫理念的发展与实施过程如下:

目标层A (扶贫开发)指标体系B

(篇幅有限指标体系略)

扶贫开发生活富裕(A 1)(救济扶贫)

经济发展(A 2)(开发扶贫)

文化进步(A 3)(文化扶贫)

↑ 指标体系B (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A 4)(生态扶贫) →———环境保护

4.运行机制耦合

所谓扶贫开发运行机制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刘新平等人提出了桂西北喀斯特地区环境移民异地科技扶贫开发及市场经济特色的扶贫机制,即“科技项目+扶贫公司+示范基地+移民农户”的市

场经济特色的科技扶贫机制。

①李兴江、陈怀叶等人提出了参与式扶贫模式的运作机制,它包括贫困人口的参与机制、有效的扶贫资金管理模式、完善的村级扶贫规划制度、政府主导下的一体化服务机

75扶贫开发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恢复重建及环境保护问题研究①刘新平、王克林等:《喀斯特区域科技扶贫开发市场经济机制探索》,《开发研究》2002年第3期。

制、政府和市场互补的开发机制以及扶贫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等。①笔者认为由于中国政府扶贫开发的运行机制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的扶贫开发项目的运行机制有很大区别,所以关于扶贫开发与民族地区生态恢复重建及环境保护的运行机制的耦合有待在将来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5.管理体制耦合

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管理和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管理都采取了垂直管理体制,这与我国单一制国家的整体管理模式相一致。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加强国务院扶贫开发办公室与各部委、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关系。

五、关于对扶贫开发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生态恢复重建及环境保护之间协同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强西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恢复重建及环境保护工作。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都是人们生存、生活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最起码的前提基础。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在民族地区欠账太多,因此,今后应该作为扶贫开发和投资建设的重点。其中,基础设施主要是道路、农田、水利、电力、学校以及一些基本的生活设施。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则应该侧重于生态脆弱地区和生态关键性地区的修复与保护。

(2)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东西部发展,统筹自然资源和人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更新换代与升级,防止落后的高污染产业与淘汰的工艺流向贫困落后地区。

(3)建立生态与环境资源的补偿机制,杜绝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4)加强对农牧民的教育和培训,着力开发人力资源的巨大优势,以保证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走上依靠科技进步的道路。

(5)鼓励进行自愿的生态移民,并从国家层面进行制度的跟进,如废除户籍制度,在《宪法》里增加公民迁徙自由的条款,并为人口的流动和迁徙创造条件。

(6)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自发型内源动力的激励,并整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源动力,使之形成合力。②

责任编辑:李 华

76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4期·区域经济问题研究

①②李兴江、陈怀叶:《参与式扶贫模式的运行机制及绩效评价》,《开发研究》2008年第2期。

文章部分内容应邀在2009年7月2—3日于北京召开的“扶贫开发与少数民族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上进行了宣讲,该学术

研讨会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主办,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协办,香港乐施会提供支持。

第十二章 生态恢复与重建

第十二章生态恢复与重建 生态恢复研究综述 ?恢复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生态学过程与机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国内外生态恢复研究特点 ?注重恢复过程中植物多样性和小气候变化研究,相对忽视动物、土壤生物研究 ?生态恢复生态效益评价研究多,生态恢复重建生态功能和结构综合评价少?新技术应用有待提高,定性和半定量多,缺少系统的、连续的、动态的定量研究 未来恢复生态学研究趋势 生态恢复理论研究 三大理论基础与生态恢复 ?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恢复都要求对生态系统进行程度不同的调控,目的是为了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恢复基本理论问题 生态恢复原理及相关理论基础 ?限制因子原理 ?生态适宜性原理和生态位理论 ?生物群落演替理论 ?生物多样性原理

?斑块-廊道-基底理论 限制因子原理 ?生态因子概念?a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温度、湿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 ?生态因子一般特征?a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 ?生态因子限制性作用?a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任何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就会成为这种生物的限制因子。有时会出现多个因子起限制作用。 ?生物恢复工程与限制因子原理?a生态恢复工程是从多方面进行设计与改造生态环境和生物群落。但必须找出该系统的关键因子,才能进行恢复工作。 生态系统的结构理论 ?生态系统结构?a物种结构(种群数、量)、时空结构(空间层次、发展演替)、营养结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合理的生态系统结构?a生物环境相互适应、系统综合功能、高效物流能流; ?结构理论在恢复生态工程中的应用?a恢复工程应采用多种生物物种结合,实现物种之间的能量、物质和信息的流动。 生态适宜性原理和生态位理论 ?生态适宜性原理?a生物由于经过长期的与环境的协作进化,对生态环境产生了生态上的依赖,其生长发育对环境产生了要求。如植物中有喜光、喜阴、喜湿植物等。 生物群落演替理论 ?原生演替 ?次生演替 ?生态恢复工程?a在群落演替理论指导下,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技术手段,控制待恢复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和发展方向,恢复或重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使系统达到自维持状态。 生物多样性原理 ?生物多样性的表现层次;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 复治理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实施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战略,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次生地质灾害控制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建立矿山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强化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三同时"制度,土地复垦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积极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状况。 一、避免和减轻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实行矿山开发"六个禁止,三个限制"的准入条件。禁止在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重要风景区、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限定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严格控制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开采矿产资源,禁止批准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性影响和不可恢复利用的矿产资源开采的新建项目,禁止土法采选冶金矿和土法炼油、炼焦、炼硫。限制新建、改建含硫大于1.5%的煤矿,禁止新建含硫量大于3%的煤矿,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开采矿产资源,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严禁在崩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多发区和易导致自然景观破坏的地区采石、采砂、取土,严禁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取土烧砖,严禁在生态功能保护区进行露天开采活动,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采矿。 新建矿产资源开采项目,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采取生态环境保护及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的措施,避免或减少对大气、水源、土地、草原、森林等的不利影响和破坏。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必须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方案、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并按照规定程序报经有关部门审批。同时,建立完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履约保证金制度。 二、加强现有矿山和闭坑矿山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 矿山企业必须依法履行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义务。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要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达标;逾期不能达标的,实行停产或者关闭。建立相对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系

什么是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的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生态修复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和概念,涉及到的有生态恢复、生态修复、生态重建、生态改建、生态改良等方法。其实简单的来说它就是对以往遭受环境破坏的土地系统进行修复,重建。本文从广义上界定“生态修复”,即包括生态修复和重建的双重含义。 一、生态修复和重建 生态修复主要包含修复和重建两个方面,两者所包含的内容截然不同。生态修复的原意可以被翻译为“自然回复到原来的事物,即生态系统被干扰前的生态结构的过程”,并且这里的修复是不在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自然发生的。而生态修复要强调自然环境需要回复到被干扰被污染之前的情况。而生态重建是人为干预的事件,可能需要生物、化学、工程的方法来帮助重建生态系统环境,生态修复更多的是技术层面的。打个比方,在边坡还绿过程中 生态修复比生态保护更具积极含义,又比生态重建更具广泛的适用性,也可用于人工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既具有恢复的目的性,又具有修复的行动意愿。 二、生态修复的方法 生态修复中土壤改良是基础,土壤改良的修复和重建主要是工程措施辅以生物措施和农耕措

施,减少水土流失,保存土壤养分。其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土壤改良方法就是土地盐碱化治理。中国有大量盐碱地,其中18亿的可耕地中的三分之一都在受到盐碱化的危害。而解决土壤盐碱化的问题,可以直接增加国家土地供给,粮食供给,增加就业,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开发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盐碱地改良技术方案对国计民生,对生态环境的改善都是十分必要的。 而木纤维利用无土喷播技术,通过土壤改良剂与木纤维的混合使用,降低土壤的含盐量、酸碱度、改善了土壤结构,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创造了理想环境,再施入有机肥和微生物肥,调解土壤的PH值以及理化特征,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作物品质和肥料利用率,让光秃秃的土壤再次还绿。 最后,无论生态修复抑或生态重建,其最终目的都是使退化或受损的生态系统回归到一种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东南生态修复有限公司,属东南集团旗下生态板块,专业从事矿山修复、边坡绿化、土壤改良、固废覆绿等生态修复领域材料及工艺的研发与应用。公司自主研发的薄层、厚层无土喷播木纤维基质材料,荣获国家多项发明专利,填补国内热处理植物纤维喷播基质的空白;自主研发的SPF复绿工艺,以成本更低、效果更好、效率更高的市场需求为导向,成功解决生态环境修复领域“快速复绿”“永久持绿”两大难题。公司目前拥有专家、工程师23名,配套有126个专业的生态修复工程队及各项地质灾害资质和园林绿化资质,专业提供从勘察、设计、施工及养护的整体生态修复方案。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研究进展_白降丽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5,22(4):464~468 Journal of Zhe jiang Forestry C ollege 文章编号:1000-5692(2005)04-464-05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研究进展 白降丽1,彭道黎1,庾晓红2 (1.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2.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四川雅安625014) 摘要:如何保护好现有的健康生态系统,并恢复和重建退化的生态系统,已成为生态系统研 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介绍退化生态系统及其恢复与重建等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退化生态 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目标、基本原则、方法以及程序,并进一步阐述了退化森林生态系统、退 化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湿地生态系统、废矿地、退化海岛生态系统、退化水生生态系统等恢 复与重建的研究进展。指出了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研究趋势,主要包括生态系统退化 的预测预报机制的研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和机理的研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 关键技术体系研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技术和评价指标 体系研究以及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参47 关键词:恢复生态学;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718.5 文献标识码:A 人类在改造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伴随着对自然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长期的工业污染,大规模的森林砍伐以及将大范围的自然生境逐渐转变成农业和工业景观,形成了以生物多样性低、功能下降为特征的各式各样的退化生态系统(degraded ec osystem)。这些变化都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综合整治与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系统,以及重建可持续的人工生态系统,已成为摆在人类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几个相关概念 1.1 退化生态系统 陈灵芝等[1]认为退化生态系统是指生态系统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形成的偏离自然状态的系统。章家恩等[2]认为退化生态系统是一类病态的生态系统,是指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或者在二者的共同干扰下,生态要素和生态系统整体发生的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的量变和质变,其结构和功能发生与其原有的平衡状态或进化方向相反的位移(displacement),具体表现为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固有功能的破坏或丧失,生物多样性下降,稳定性和抗逆能力减弱,系统生产力下降。这类系统也被称之为“受害或受损生态系统(damaged ecosystem)”。 不同的学者对退化生态系统类型的划分是不同的。余作岳等[3]将退化生态系统分为裸地、森林采伐迹地、弃耕地、沙漠化地、采矿废弃地和垃圾堆放场等类型。章家恩等[2]认为退化生态系统应分为 收稿日期:2004-09-09;修回日期:2005-03-28 基金项目:“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1BA510B) 作者简介:白降丽,博士研究生,从事森林生态学研究。E-mail:bjl wtx@s https://www.doczj.com/doc/a215367001.html,

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

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 海岸带区域涉及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11个省(区、市)的近岸近海区,涵盖黄渤海、东海和南海等重要海洋生态系统,含辽东湾、黄河口及邻近海域、北黄海、苏北沿海、长江口—杭州湾、浙中南、台湾海峡、珠江口及邻近海域、北部湾、环海南岛、西沙、南沙等12个重点海洋生态区和海南岛中部山区热带雨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本区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对外开放程度最高、人口最密集的区域,是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主要区域,也是保护沿海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一、自然生态状况 本区域是陆地、海洋的交互作用地带,纵贯热带、亚热带、温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海水表层水温年均11—27℃,沿海潮汐类型和潮流状况复杂。区域内大陆岸线长度1.8万公里,分布1500余个大小河口、200余个海湾,滨海湿地面积约为580万公顷。本区拥有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盐沼、海岛、海湾、河口、上升流等多种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区域内海洋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丰富,记录海洋生物约28000多种,约占全球海洋物种总数的13%,是我国乃至

全球海洋生物重要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及洄游通道,是重要的候鸟迁徙路线区域。 二、主要生态问题 本区域受全球气候变化、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等影响,局部海域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显著退化,部分近岸海域生态功能受损、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脆弱,风暴潮、赤潮、绿潮等海洋灾害多发频发。具体表现为,17%以上的岸段遭受侵蚀,约42%的海岸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超载;局部地区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滨海湿地等生态系统退化问题较为严重,调节和防灾减灾功能无法充分发挥;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遭到破坏,有害生物危害严重,生物多样性损失加剧。 三、主攻方向 以海岸带生态系统结构恢复和服务功能提升为导向,立足辽东湾等12个重点海洋生态区和海南岛中部山区热带雨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面保护自然岸线,严格控制过度捕捞等人为威胁,重点推动入海河口、海湾、滨海湿地与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多种典型海洋生态类型的系统保护和修复,综合开展岸线岸滩修复、生境保护修复、外来入侵物种防治、生态灾害防治、海堤生态化建设、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海洋保护地建设,改善近岸海域生态质量,恢复退化的典型生境,加强候鸟迁徙路径栖息地保护,促进海洋生物资

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

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 摘要: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是国内恢复生态学研究与实践所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总结了受损生态系统的类型、特征以及修复方法等,以期能够对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有更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受损生态系统;类型;特征;修复; 受损生态系统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干扰、人为干扰、或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位移(改变),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和障碍,并发生了生态系统的逆向演替。当外来干扰因素(如火山爆发、地震、岩石流、雷击、火烧、人类建造大型工程、排放有毒物质、人为引入或消灭某些生物等)超过生态阈值时,生态系统本身无法缓解胁迫,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功能就会受到损害,系统难以回到原初的生态平衡状态,从而引起生态平衡失调。此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和障碍,形成破坏性波动或恶性循环。 1、生态系统的受损类型 主要包括: (1)、突发性受损;特点为时间短、速度快,局部受损严重。例:泥石流、火山爆发。 (2)、跃变式受损;特点为生态系统受到持续干扰,最初不表现明显损伤,破坏性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突然剧烈变化的一种形式。 (3)、渐变式受损;特点为在强度均衡的干扰下,缓慢的、不断加重的受损。例如:使用化肥引起的土壤退化。 (4)、间断式受损生态系统;其为因周期性的干扰而受到损害的一种形式。(5)、复合式受损:生态系统在受损过程中,经历了两种以上的受损形式。 2、受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受损生态系统首先是其组成和结构发生了退化,导致其功能受损和生态学过程

的弱化,引起系统自我维持能力减弱且不稳定。但系统成分与其结构的改变,是系统受损的外在表现,功能衰退才是受损的本质。基本特征,如下:(1)、物种多样性的变化;(2)、系统结构简单化;(3)、食物网破裂;(4)、能量流动效率降低;(5)、物质循环不畅或受阻;(6)、生产力下降(;7)、其他服务功能减弱;(8)、系统稳定性降低。 3、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 对于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根据生物群落演替的基本规律,首先要考虑对生态系统最基本功能的修复,然后再进一步完善物种组成及结构。因此,“优先性”是受损生态系统修复是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同时,人类可以根据生态学原理,有目的地采取摹写措施,是受到损害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以恢复和完善,实现生产力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系统趋于稳定的目的,这个过程被称之为“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 (1)、受损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 森林生态系统由于虫害、干旱、洪涝和地震等自然灾害,但最主要的是由于人类的活动所导致系统受损,其变化的特点通常都是生产力减低,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节气候、涵养水分、保育土壤、贮存营养元素能力等生态功能明显降低。目前,对受损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法主要有:封山育林、林分改造、透光抚育或遮光抚育、林业生态工程等措施等。 (2)、受损草地生态系统的修复 世界草地资源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38%。我国有392万km2 的草地,约占国土面积的41%。草地生态系统受损原因主要归结为人类干扰。人类干扰的原因中,主要是过度放牧、垦殖和污染。另一方面,我国草原区所处的自然条件都比较恶劣,春季干旱,夏季少雨,冬季严寒,自然灾害频繁,这是造成草原退化的自然因素。所以,造成草地生态系统受损和退化,应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结合。受 植被的密度和生物多样性的下降,这种结构的改变还导致了群落的矮化。土壤退化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一般方法研究

现代生态学 课程论文 题目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一般方法研究姓名胡节学号2016303110112 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中国·武汉 2016年12月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一般方法研究 ——以休斯顿植物园与自然中心修复规划为例 胡节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伴随而来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环境污染、景观破坏、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增加了对生态系统的胁迫。人类面临着合理恢复、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的挑战,因此对破坏的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成为现代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本文从生态恢复性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着手,探讨出了生态恢复性设计的一般方法,并以休斯顿植物园与自然中心规划为例详细分析了其从诊断分析生态破坏的原因,到制定方案、评估检测,再到实施实践后期的管理与监测整个恢复过程。以此推广到更多的恢复性设计中。 关键词:破坏;恢复;生态;恢复性设计 The Study of Common Approach for The Restoration of Ecosystems --Taking The Rehabilitation Plan of Houston Plantation & Natural Center As An Example Hujie Abstract: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landscape destruction, land degradation and loss of biodiversity are the challenges of ecological system, which is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reasonable recovery,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general method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the causes of ecological destruction of Houston's botanical garden and Nature Center. Detection, and then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te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of the entire recovery process. Key words:Destruction; Restoration; ecological;restoration design 1.绪论 近年来,因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科学与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环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使得植被受大规模的破坏,甚至全球生态系统在逐渐退化,生物多样性在不断丧失,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遭受到极大威胁。环境污染、植被破坏、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增加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胁迫。合理恢复、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已变成人类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破坏了的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以成为现代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 1.1相关概念辨析 1.1.1恢复 恢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受损状态恢复到未被损害前的完美状态的行为,既包括回到起始状态,又包括完美和健康的含义;广义则包含将一个目标或对象带回到相似于先前(并非原有)的状态;但目前所说的恢复是仅作为一个概括性词语存在,它包含改造(reclamation)、修复(rehabilitation)、挽救(redemption)、更新(renewal)以及再植(replantation)等术语[1]。 1.1.2景观生态学理论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生态环境恢复方案

千 户 祥 砂 石 厂 生 态 修 复 方 案 2013年7月9日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生态环境恢复方案 玉树县联合执法大队: 在4.14的强烈地震后,为了保障灾后重建期间的石料供应,加快重建的步伐,我千户祥砂石厂加入到建材料供应组,该项目组地于青藏高原腹地通天河谷间,采挖后,项目地区环境恢复首要任务是通过采取覆地坑填整措施在不破坏原有的基础上开采,将拟治理区高低不平的落地整理成一定坡度的平顺地面,减少控制水土流失,然后利用土改,客土回填等于段改善裸地的土壤状况,为设有土壤或母质的裸地皮面创造土壤环境。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建产环境保护机构,配备专(兼)职环保人员,尊重当地民俗,保障当地群众饮用水安全,切实采取措施确保不影响当地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并与当地政府积极配合,加强周边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的保护。对于工程采取的各项环保措施及其效果,应主动接受当地环保主管部门的验收检查,以利于本工程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对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如山体崩塌,泥石流、尾跨 坝等应作出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监测预防措施。 2、要做好本工程的施工组计划,明确工程可能扰动和破 坏的范围,应做到少占地。 3、加强开采砂石施工期间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施工 人员的环境保护知识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

因此减少认为因素对植被的破坏。 4、加强对生产人员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培训,增强的环境 保护意识。 5、在原有的生态基础上加以保护及时平整压实,黑土尽 可能集中堆放,防止到处散落,影响生态景观。 6、确保场地坡脚稳定,必要时加强挡护,防止地质灾害 发生。 7、高山的植物是世界既有的草植物,为了留下美好的三 江源自然风景,不擅自开采不属于砂石的范围,我公司将 予以平整,在规定开采砂石内进行采砂,不随意采挖,原 有的自然生态环境。 8、自觉服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监督和 管理鉴定相关生态环境保护协议,落实管理制度和保护措 施。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在施工过程中,不 得随意破坏植被,同时车辆不得下道行驶。 二、生态环境恢复方案 1、使用工程措施,平整弃料堆和恢复植被工程,防治土 址砂化,临时堆的废石全部回填采砂坑改善当地牧民的生 存环境,提高牧民的生产条件,消除开采点地质灾害隐患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在植被破坏干拢区通过播种牧草建设植被,多草种混 种,提高生物多样性,防治了土址沙漠化的发展,提高土

生态保护和恢复及乔木保护方案

. 目录 一、绿色建筑标准要求 (1) 二、项目分析 (1) 三、水土保持方案 (15) 四、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17) 五、公园修复措施 (18) 六、乔木保护方案 (19) 七、场地绿化分析 (20) 7.1 施工期 (20) 7.2 运营期 (21) . . 一、绿色建筑标准要求 根据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50/T-066-2014 中“4.2.12 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采取生态恢复措施,充分利用表层土,对建设项目进行了土石方平衡。”的规定。 本项目对场地内原有树木、水系和表土进行有效的保留、利用,并制定相应的保护和利用方案。 二、项目分析 项目用地原位于悦来新城会展城国际博览中心片区,土地开发使

用权是通过政府“土地招拍挂程序”而取得的,无生产性企业在此分布,因此不存在工业“三废场”导致场地环境土壤污染的可能性。拟建地块呈原始地貌为构造剥蚀浅丘地貌,由于受国博中心及国博大道、国博城等的建设影响,人工改造强烈,人类活动频繁,原始地形遭到破坏,地面经人工改造成草坪绿化带,地形平缓,地势总体东高西低,地形坡角5~10°,地面高程307.00~339.60m,相对高差约32.6m。场地位于城区,原始地貌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现已被整平,地表覆盖条件较好,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和地下管网渗漏补给,根据沿线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沿线地下水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场地地下水总体较贫乏。 . .

. .

. .

. .

. .

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

附件3 “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 2016年度申报指南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按照《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要求,科技部会同环境保护部、中科院、林业局等相关部门及西藏、青海等相关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紧紧围绕“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科技需求,重点支持生态监测预警、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治理、退化草地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模式研发与典型示范,发展生态产业技术,研究生态补偿机制、资源环境承载力等评价方法体系,形成典型退化生态区域生态治理、生态产业、生态富民相结合的系统性技术方案,在典型生态区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 本专项执行期从2016年至2020年,2016年第一批支持项目不超过专项总任务的30%。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5年。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任务,其他经 —1—

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10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20个。 本专项2016年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 生态监测与评估技术 1.1 生态系统监测设备研制及产业化 研究内容:研制用于各生态要素和参量的数据自动采集器、远程控制的无线传感器及其节点和基站等立体综合生态监测设备,构建生态物联网监测体系,并进行示范。 考核指标:研制针对不同生态要素的数据采集器10-12种,无线传感器2-3种,实现产业化应用,构建生态物联网监测系统,逐步满足国家实时生态监测的需求。 1.2 生态系统多源数据融合与评估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不同途径、手段和方法获得的生态要素数据,开展多源数据生态要素同化和空间尺度转换、长时间序列及精细和标准化生态参数数据集生成等技术研发;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遥感参数驱动的生态系统过程模型、生态质量评估模型。 考核指标:突破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加强部门数据共享,实—2—

河流湖泊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政策性原则和措施

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指导性文件 现在一直在说水生态修复,生态修复的手段摆脱不了植物、动物、微生物,所谓水生态修复,实际上不单单是指工程恢复,种植物、投鱼虾、培养微生物等。 一、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技术指南 2014年生态环境部出台了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技术指南系列,其中有一个就是湖泊流域入湖河流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指南。该指南适用于江河湖泊流域中小型河流河道的生态建设与修复工程,中小河流是指流域面积在200-3000平方公里的河流,从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角度,将河道结构划分为河道基地、河道岸坡和河道缓冲带三部分。

(1)河流生态调查。包括河流水文、水质、河流基底情况,河流生态调查对象包括河岸带植被、大型水生植物、鱼类、大型底栖动物和浮游生物。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列举了不同的调查方法。 (2)问题诊断。包括水质、河道形态、基底和岸坡问题,特别是岸坡,它是河流水陆交错带的主要组成部分,要分析岸坡是否发挥了以下功能:1.生物生息环境的功能包括移动路径、生息生育及繁殖空间、避难场所;2.良好的河流景观等。 (3)河流生态修复总体设计要求。要将河流上下游,左右岸整体纳入生态修复范围,整体规划设计。要遵从河流自身的功能和生态定位,保持自然河道现有良好的河岸及河床走向,确保河床的安定性与连续性,不宜恶化现有河流的流势、流态等水流特征。河道水质净化是河道生态修复的前提条件,应在流域实施污染源控制措施与对策的基础上,实施河道的水质净化工程。要避免出现河流横纵断面几何形态规则化,自然河流呈现出的蜿蜒形态,急流、缓流、浅滩相间的格局,规则化会导致河道生境的异质性降低,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随之变化,特别是生物群落多样性将随之降低,生态系统走向退化。 (4)岸坡带植被修复总体设计。要考虑种类选择、布置、种植及景观等,应充分考虑工程河段的场所特性,进行因地制宜的布置,植被配置应符合原有的生态结构,充分利

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研究综述

土壤生态学作业 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研究综述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土壤退化是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恶化导致肥力下降的总称,因此可分为土壤物理退化、土壤化学退化、土壤生物退化,土壤荒漠化是土壤退化的终极形式。土壤退化的原因非常复杂,有些完全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所引起的,大部分是人类活动与自然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以土壤侵蚀的形式致使土壤退化。 ①土壤物理退化:土壤物理退化主要有土层变薄、土壤沙化或砾石化、土壤板结紧实等,前三者主要是由土壤侵蚀引起的,而土壤板结紧实主要是耕作栽培措施不当所致,特别是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提高,机械作业导致土壤压板也越来越严重。 土壤侵蚀也称水土流失,是指表层土壤或成土母质在水、风、重力等力量的作用下,发生各种形式的剥蚀、搬运和再堆积的现象。可见土壤侵蚀包括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类型。 水力侵蚀是指由于地表水的径流,导致土壤随水流走的现象,是最普遍、最广泛、最严重的一种土壤侵蚀,所以一般将土壤侵蚀视为水土流失。 风力侵蚀是指风将表层土壤吹走的现象,一般当风速>4~5米/秒时,就会产生风力侵蚀的现象,当风速达8米/秒时,风力侵蚀就很严重。风力侵蚀的结果往往导致表层土壤沙化或砾石化,最终成为沙漠。 ②土壤化学退化:土壤化学退化包括土壤有效养分含量降低、养分不平衡、可溶性盐份含量过高、土壤酸化碱化等。长期单一的耕作种植制度,不仅过度消耗某些养分,造成土壤养分不平衡;而且有害有毒的物质增加,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 主要是由于土壤氮磷不平衡,因此,九十年代前后施用磷肥的效果格外显著,但不久又出现大面积缺钾,钾肥效果越来越好,特别是高产农田,钾肥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肥料,微量元素肥料也有很好的效果。

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总体仍较为脆弱,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不足,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保护压力依然较大,部分地区重发展、轻保护所积累的矛盾愈加凸显。同时,在推进有关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中,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理念落实还不到位,也影响了治理工程整体效益的发挥。 一、生态系统质量功能问题突出 全国乔木纯林面积达10447万公顷,占乔木林比例58.1%,较高的占比会导致森林生态系统不稳定,全国乔木林质量指数0.62,整体仍处于中等水平。草原生态系统整体仍较脆弱,中度和重度退化面积仍占1/3以上。部分河道、湿地、湖泊生态功能降低或丧失。全国沙化土地面积1.72亿公顷,水土流失面积2.74亿公顷,问题依然严峻。红树林面积与上世纪五十年代相比减少了40%,珊瑚礁覆盖率下降、海草床盖度降低等问题较为突出,自然岸线缩减的现象依然普遍,防灾减灾功能退化,近岸海域生态系统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二、生态保护压力依然较大 我国在生态方面历史欠账多、问题积累多、现实矛盾多,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且面临“旧账”未还、又欠“新账”的问题,生态保护修复任务十分艰

巨,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一些地方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还存在差距,个别地方还有“重经济发展、轻生态保护”的现象,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活动大量挤占和破坏生态空间。 三、生态保护和修复系统性不足 对于山水林田湖草作为生命共同体的内在机理和规律认识不够,落实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理念和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权责对等的管理体制和协调联动机制尚未建立,统筹生态保护修复面临较大压力和阻力。部分生态工程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治理措施相对单一,一些建设项目还存在拼盘、拼凑问题,以及忽视水资源、土壤、光热、原生物种等自然禀赋的现象,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提升成效不明显。 四、水资源保障面临挑战 水资源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经济社会用水大量挤占河湖生态水量,水生态空间被侵占,流域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用水保障、水质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面临严峻挑战。一些地区长期大规模超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引发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生态环境问题。部分城市过度挖湖引水造景,加剧水资源紧缺,破坏水系循环。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居高不下,不少河流污染物入河量超过其纳污能力,部分地区地下水污染严重。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技术体系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技术体系 恢复类型恢复对象技术体系技术类型 非生物环境因素土壤 土壤肥力恢复技术 少耕、免耕技术;绿肥与有机肥施用技术;生物培 肥技术(如EM技术);化学改良技术;聚土改土 技术;土壤结构熟化技术 水土流失控制与保持技术 坡面水土保持林、草技术;生物篱笆技术;土石工 程技术(小水库、谷坊、鱼鳞坑等);等高耕作技 术;复合农林牧技术 土壤污染控制与恢复技术 土壤生物自净技术;施加抑制剂技术;增施有机肥 技术;移土客土技术;深翻埋藏技术;废弃物的资 源化利用技术 大气 大气污染控制与恢复技术新型能源替代技术;生物吸附技术;烟尘控制技术全球变化控制技术 可再生能源技术;温室气候的固定转换技术 (如利用细菌、藻类);无公害产品开发与 生产技术;土地优化利用与覆盖技术 水体 水体污染控制技术 物理处理技术(如加过滤、沉淀剂);化学 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氧化塘技术;水 体富营养化控制技术 节水技术 地膜覆盖技术;集水技术;节水灌溉(渗灌、 滴灌) 生物因素物种 物种选育与繁殖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种子库技术;野生生物钟的 驯化技术 物种引入和恢复技术 先锋物种引入技术;土壤种子库引入技术; 乡土种种苗库重建技术;天敌引入技术;林 草植被再生技术 种群 物种保护技术 就地保护技术;迁地保护技术;自然保护区 分类管理技术 种群动态调控技术 种群规模、年龄结构、密度、性比例等调控 技术 种群行为控制技术 种群竞争、他感、捕食、寄生、共生、迁移 等行为控制技术 群落 群落结构优化配置与组建技术 林灌草搭配技术;群落组建技术;生态位优 化配置技术;林分改造技术;择伐技术;透 光抚育技术 群落演替控制与恢复技术 原生与次生快速演替技术;封山育林技术; 水生与旱生演替技术;内生与外生演替技术 生态系统结构功能 生态评价与规划技术 土地资源评价与规划;环境评价与规划技 术;景观生态评价与规划技术;4S辅助技 术(RS、GIS、GPS、ES) 生态系统组装与集成技术 生态工程设计技术;景观设计技术;生态系 统构建与集成技术 景观结构功能生态系统间链接技术生物保护区网络技术;城市农村规划技术;流域治理技术

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课题名称: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作者:薛子学号:2016b18022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老师:白福青 2017年 1 月 5日

河道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 城市河流往往是孕育城市文明的摇篮,城市河流最初的形式是城市边上自然的过境河。后来由于防御、运输、用水、防洪等需要,逐渐出现了护城河(壕)、运河、引水河渠和排洪河道等城市河流。到了近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河流出现了诸多问题:城市硬化面积的高速扩张使得城市河道排洪压力越来越大,而城市有限的土地又让河道面积越来越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入加剧了城市河道的污染。设计逐渐从以水利治水为主转向景观绿化、水利建设、防污治污等全方面的综合治理。 目前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局限性特征 1自然景物:如水面的波纹、岸旁的芦苇、河岸上的树木、浮动的渔舟、闲适的小鸟、和煦的阳光等,有树、草、鱼、鸟及水、土、石等自然景物的河流景观,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称之为河道景观,而怎样保护它们,确保后人能够合理的应用,是当今设计师需要认真分析的问题。 2人造景物: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河流景观设计往往侧重于构成景观的“硬质景观”(如堤防、护岸、沿河的建筑、桥梁等景观构筑),而忽视了绿地林荫一类的“软质景观”的规划设计,而软质景观却更适合大众所需要的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如何减少“硬质景观”,增加“软质景观”是目前河道景观设计中要解决的又一重大问题。 3人与文化:河道景观应该是一种综合体,不但有物质上的,还应该有人文性质的。我们所讲述的景观设计是为人而提供的,而我们的活动又离不开自然以及文化的特征,而目前的设计通常没有注意到这个特征,而且和河道有着密切关联的一些历史要素也应该放到设计中。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 摘要:当前,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转型,以新时代生态文 明理念为指导思想,强调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关注国土空间全要素,以空间结构 调整优化国土空间功能,以资源高效利用提升国土空间质量,以生态系统修复打 造美丽生态国土,以整治修复制度体系建设筑牢美丽国土根基。 关键词:生态;国土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修复 引言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是对当代日趋严重的 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践反思和理论应答,是寻求解决工业文明困境所进行的一种文 明建设活动。生态文明作为全新的理念,成为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迫切需要, 生态文明思想也融入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新 时代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尤其是自然资源部的成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新职责的 明确,土地整治顺应这一时代背景,也须向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转型, 实现外延拓展和内涵提升。 1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的转型态势 1.1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思想 土地整治以“粮食安全”理念为指导思想,目的是增加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兼顾追求节约集约、生态保护。而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是以新时代 生态文明理念为统领,坚持生态文明战略举措,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 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统筹 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保护整治修复国土空间要素,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1.2更强调提升国土空间品质 土地整治的目标是土地的保护性开发,坚持“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 以粮食安全为引领,提升耕地数量质量。而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的目标 是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其含义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调整空间布局, 选择最优的国土空间要素比配,提高区域资源利用效率,修复退化受损的山水林 田湖草生态系统,打造宜居生活空间、宜业生产空间。 1.3对象涉及国土空间全要素 土地整治的对象是未利用、不合理利用、损毁和退化土地,虽强调“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但仍以耕地为核心。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的对象扩展到国土空间全要素,其内涵是国家主权管理地域空间内土地及其上的资源综合。整治 修复对象涵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之下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海域、滩涂各类自然资源,也包括耕作农田、村庄屋宅、废弃矿山、城市景观、道路设施等非自然要素。 1.4范围涵盖全地域、全流域 土地整治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背景下,针对生态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区域, 安排整治工程项目,但项目分散,整体性、系统性不足。而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 保护修复以“四区一带”为基础,推进全地域、全流域整治保护修复,协调时间空间、统筹陆域海域、兼顾地上地下,“山上山下同治、地上地下同治、流域上下游同治”,形成纵向统一、横向联动、条块结合的格局。 1.5更加注重整体施策、多措并举 土地整治关注工程技术手段,土地整治四大工程包括土地平整、农田水利、

生态修复是什么

生态修复近年来开始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这也是因为当下环境可持续发展从土地整治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转型的发展政策决定的。在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出生态修复的相关举措,那么什么是生态修复呢?我们可以先从生态修复的相关概念说起,再深入进行探讨。 一、生态修复的概念 生态修复主要围绕着恢复和重建两个主题。所谓生态重建就是通过一定的生态、生物或者工程技术的方法,人为地改变和消除生态系统退化导致的主要源头和过程。在这其中人类是主体,是生态重建的关键。必须是人为地主导生态系统向一个良性的过程发展。 而生态恢复是把当下的自然环境状态恢复到受到破坏和干扰以前的生态环境结构的一个过程。而恢复的主体是自然,是在没有人之间参与的情况下进行,这点和生态重建有本质的不同,容易发生混淆。 二、生态修复的方式 根据生态系统退化的不同程度和类型,可以采取不同的恢复方式:恢复、重建和保护三种形式,具体如下: 1、恢复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已受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影响经济的发展。采用人为措

施恢复。 2、重建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已受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自然恢复有困难,进行人工生态设计,实行生态改建或重建。 3、保护对生态敏感、景观好、有重要生物资源的地区采用保护的方式。 三、、具体方法 1、矿山修复和边坡改良 地质灾害防治是煤矿废弃地的生态修复的重要内容,主要是针对泥石流、滑坡等。多年采煤产出的矸石堆积在沟谷内,极易诱发泥石流等情况。而泥石流等防治工程主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边坡治理,植被再造等。 其中工程措施是一种直接防御泥石流发生的治理手段,采取排导沟、护坡和挡墙等相结合的治理方案可以稳定沟床和坡面物质,控制泥石流发生发展;生物措施是一种有助于减缓泥石流形成的治理手段,采用科学的方法植树种草,这里一般多采用客土喷播木纤维的方式进行。 所谓的客土喷播木纤维实质就是使用木纤维和种子混合各种适合草籽生长的材料再对边坡进行覆盖的一个过程,而为了使得基质可以更好的吸附于边坡表面防止被雨水冲刷,一般会提前对边坡铺设边坡防护网之后再进行喷播。 而通过矿山的植被覆盖可以有效减少地表径流、保持水土,对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具有显著的效果,从而对缓和泥石流的发生发展、减轻危害,具有工程治理不可取代的作用,大大地改善生态环境。 2、固废覆绿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以卫生填埋为主,封场后的土地如果不及时进行规划并加以开发利用,将会浪费土地、恶化环境,封场后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生态恢复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城市的健康发展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缓解垃圾填埋场封场初期填埋气

退化山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问题的探讨_包维楷

*中国科学院“九五”重点资助项目KZ952-S 1-104的部分研究内容,得到中科院茂县生态站资助。 收稿日期:1998-06-05;改回日期:1998-10-06。 退化山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问题的探讨 * 包维楷 陈庆恒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成都 610041) 提 要 结合近15年来在岷江上游退化山地系统开展恢复与重建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讨论和提出 了退化山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恰当空间尺度、合理目标、恢复和重建的策略、途径及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退化山地系统 恢复和重建 小流域系统 分类号 《中图法》 Q147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急剧增长、需求倍增、经济迅速发展、自然资源的强度开发,生态系统已发生了大规模的区域性、乃至全球性变化[1]。人类活动已经干扰了地球上大部份地方的自然生态,我国亚热带森林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其中严重被干扰的生态系统占73.7%[2]。由于森林大规模采伐和破坏,荒地等非耕地向耕地转变,草场过度载牧和开垦,大量开采矿物,环境污染等干扰,已导致了一些生态系统的退化,甚至彻底崩溃。但要确切描述我国生态系统的退化速度十分困难,各地区退化差异较大,退化程度不一,也没有全国性的退化调查。据保守的估计,我国退化面积达45%以上,退化趋势仍在继续发展[3]。目前对退化生态系统的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大多数集中于对退化系统的调查分类和退化现象的揭示[4~9],缺乏对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特点、退化机制等的研究。相对而言,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的实践开展得较早,举世瞩目的中国十大防护林工程早在70年代就开始了,如今仍在继续进行,国家自然基金也在90年代开始资助有关恢复与重建的基础研究。已经大面积恢复重建了人工林如杨树林、杉木林、松林、柏木林、落叶松林、桉树林等,这些人工林在前期较好,后期多已表现出诸多方面的新的退化问题[10],同时,许多造林不见林,或形成大面积的低效劣质林,大面积恢复重建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过去有关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理论和实践,有必要对恢复与重建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1 关于山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空间尺度 生态系统的发展在时间尺度方面有自己的动态特征。它们可以在几个数量级范围内变化,其组分具有自己特殊的生态空间尺度,其规模和范围可以从局部到区域,一直到全球。在特定的规律制约下,生态系统中的要素或属性,自身之间或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通常以流的形式(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经济流,生物流等)贯穿其中,既维持着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又维持着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呈等级的、分层次的、可以反馈的相对独立的体系,并集中体现了系统可测性、可比性、可控性及定量化的特点[11]。在系统中的每一要素组成只要状态发生了变化,它们一定可以通过“流”的相应改变(包括流的路径改变,方向改变,强度改变,流速改变等)去影响其它组成要素,最终波及整个系统,由此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整体观,也体现了系统的个体效应对于整体效应的贡献。退化的生态系统(逆向变化)也具有整体性的特征。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决17卷1期22~27页1999年2月 山 地 学 报JO U RNA L OF MO U N TA IN SCIENCE Vol .17,No .1pp22~27Feb .,1999论文编号:1008-2786(1999)01-0022-27 DOI :10.16089/j .cn ki .1008-2786.1999.01.00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