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卢卡奇的实践的主体性思想11

卢卡奇的实践的主体性思想11

卢卡奇的实践的主体性思想11
卢卡奇的实践的主体性思想11

卢卡奇的实践的主体性思想

摘要:乔治·卢卡奇(Georg Lukacs,1883-1971)是匈牙利思想家,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他的理论创作始终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他的物化理论、总体性理论、阶级意识理论构架起他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他的理论中,实践的主体性思想占有突出的地位。正因为如此,卢卡奇对后来的众多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有很大的影响。1983年卢卡奇诞生一百周年时,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对其一生做出公正评价,认为他是“20世纪的一位伟人,马列主义思想的卓越代表”。本文拟阐释卢卡奇的实践的主体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关键词:卢卡奇,主体性思想,实践,理论创作

一、重视实践的主体性

在当代,实践的科技化程度空前提高,实践的效应的两重性也空前突出。科学技术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力量,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文化问题,这些问题束缚着、困扰着现代人。因而如何正确地加强和发挥实践的主体性,以便进一步提升实践的正效应,抑制和防止实践的负效应,成了当代人们普遍关注的迫切问题。

卢卡奇看到了物化使人失去了实践的主体性。他指出:“人自身的活动,他自己的劳动变成了客观的、不以自己的意志转移的某种东西,变成了依靠背离人的自律力而控制了人的某种东西。”在物化的条件下,人的实践活动失去了主体性,变成了一种控制人和支配人的力量。

物化使人失去了实践的主体性,变成了抽象的数字符号。卢卡奇指出:“如果我们遵循着劳动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从手工业经过合作生产和工厂手工业到机器生产的道路加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存在着一种不断地向着高度理性发展,逐步地清除工人在特性、人性和个人性格上的倾向。一方面,劳动的过程逐渐地分化为抽象的、合理的、专门的操作过程,以致工人失去了同最终产品的接触,工人的工作被归为一个专门的固定动作的机械重复。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合理化被加强,工人完成一件工作的必要时间期限(这是合理化计算的基础)发生了转变,开始从仅仅是一种经验水平上的数字变为一种客观的、能计算的工作定额,使它作为一种固定的和既定的现实与工人所相对。随着对工人工作过程的近代‘心理学的’分析(在泰勒制中),这种合理的机械化被一直扩展到工人的‘心灵’中。”在物化的过程中,劳动者被整合到机构化之中,失去了实践的主体性,变成了一个专门化的纯粹数字符号。一切都遵循着数字化的原则,即“建立在被计算和能被计算的基础上的合理化原则。”这样,在物化的条件下,人的实践活动就变成了一个专门化的机械活动,而不再是一个具有实践的主体性的活动。

卢卡奇指出:“由于工作过程的合理化的原因,当主体与根据预测的正在发挥作用的那些抽象的特殊规律相比较时,工人的人的属性和特征日益表现为只是错误的源泉。人既不是在客观上也不是在他同他的工作关系上表现为劳动过程的真正主人。相反,他是被结合到机械体系中的一个机械部分。他发现这个机械系统已经存在并且是自给自足的,它的作用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无论他是否乐意,他都必须服从于它的规律。由于劳动被逐渐地理性化和机械化,随着人在这个过程中活动力的减少,他丧失的热情也越来越多。他的意志的沦丧日益加重。人们对于它自己所机械地面对着的客体采取了被动的态度,这种客体就是被固定的规律和被确定的独立于人的意识,不受人的干涉所影响的客观过程即完全被封闭的系统。”

在物化的情况下,人的实践活动遵循可计算性原则,表现为机械化过程。这样,实践主体只是一个机械零件,只是一个数字符号。在实践过程中,每个人的实践的主体性受到生产过程的理性原则的排斥

二、强调实践优先性

卢卡奇重视实践的主体性,但对实践的主体性作本体论的解释,提出实践优先性的观点。他指出:“我仍必须回答一下我抛弃认识是反映这种观点的原因。这有两个根源:第一,我非常憎恨机械宿命论,而在机械唯物主义中,宿命论总是伴随着反映论。我思想中的救世主义和乌托邦主义,实践优先性的观点都极其强烈地反对这种机械唯物主义。再说一次,这种对机械唯物主义的反对也并非全错。第二,我认识到了在劳动中有实践的起源和根基。在某种最原始的劳动中,例如在原始人采掘石头的劳动中,就暗含着原始人对于他所涉及的石头的正确反映。如果没有对被实践所涉及的现实的反映,无论这种映象多么粗糙、简单,人的有目的活动就不能实现。只有当实践被建立在人对现实正确反映的基础上,实践才能使自己实现并成为理论的标准。在这里不值得花更多的笔墨去讨论对当前十分流行的关于反映类似照相的这种观点的批驳。”[5] 可见,卢卡奇的实践的主体性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其中有些是很难得而光辉夺目的,在现在还有很可贵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卢卡奇的上述理论对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很大的影响。卢卡奇因此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奠基人。

三、结论

卢卡奇非常重视实践的主体性。他关注人的境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富有启迪性的见解,有助于在20世纪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当代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本质性关联。因而他的实践的主体性思想,在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演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尽管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以及20世纪其他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在阐述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主体作用等方面存在着

走向偏颇或极端的可能性,并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失误和偏差,但是,我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们的理论突破和建树,因为,他们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实践学说,另一方面直面了20世纪人类的文化和历史困境。无论这些理论探索成功与否,无论这些理论观点正确与否,它们都将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正是从这样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充分肯定卢卡奇在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和20世纪人类思想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卢卡奇对实践的主体性的探索,富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但是,卢卡奇的上述探索也存在着失误。卢卡奇倾向于对实践的主体性作本体论的解释,他提出实践优先性的错误观点。实践作为人的对象性活动,是以对象自然的先在性、客观性为前提的主体性活动。因此,实践的主体性必须是与实践的客观性相统一的,不能把实践的主体性本体化。如果把实践的主体性作本体论的解释,那就陷入唯心主义。实践是物质与意识、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但并不因此而消除了两者之间的矛盾。实践既具有主体性,又具有客观性。不存在实践优先性。只有坚持实践的主体性与实践的客观性相统一,实践的主体性才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才坚持实践唯物主义,而不背离唯物主义。国外学者提出实践优先性的思维方式,这无疑是错误的。只有坚持实践的主体性和实践的客观性的辩证统一,才能坚持实践观上的辩证唯物主义原则。

参考文献:

[1][2][3][4](匈)乔治·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96页,第97-98页,第98页,第99页。

[5]同上书,新版序言(1967),第30页。

[6]衣俊卿、丁立群、李小娟、王晓东:《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98页。

浅论卢卡奇物化思想

浅论卢卡奇的物化思想 【论文摘要】乔治·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山鼻祖,其作《历史与阶级意识》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伟大的思想家们往往能以其敏锐的洞察力穿越时空达到理论的惊人契合,《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发表早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问世10年,但卢卡奇在研究马克思《资本论》的基本上就已经提出了物化的学说,可谓殊途同归。本文主要探讨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所提出的物化理论的含义、具体表现及物化的消除,并把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与马克思的异化思想相对比,以求对卢卡奇物化思想达到完整的把握。【关键字】物化物化表现物化消除意义 一、物化的含义 卢卡奇是通过分析马克思《资本论》中对拜物教的阐述得出物化的理论的,他引用马克思的话说:“可见, 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 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 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 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卢卡奇认为,物化 ..就是“人自己的活动, 人自己的劳动, 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 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 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 同人相对立。”因此, 物化就其本质可以分为两层含义。第一,物化就是商品中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就是所谓的“人的一切关系的物化”。马克思也认为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同时,人通过劳动所创造的物反过来控制着人。因此,物化现象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获得物的性质,并从而获得一种‘幽灵般的对象性’,这种对象性以其严格的、仿佛是十全十美和合理的自律性掩盖着它的基本性质、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所有痕迹。”第二,人通过劳动创造的物反过来支配控制着人。在商品世界中,物与物的关系体现为商品的交换运动,尽管人们能够逐渐认识商品运动的规律,但是人在这个规律面前是无助的孱弱的。人作为劳动者只能在商品世界中无能为力的任商品规律自发的运行,即商品的交换运动完全与人相对立,并且更加无可奈何的被自己所创造的商品所支配和控制。 二、物化的具体表现 当追究物化产生的深层原因时,卢卡奇说道,物化的产生是由于商品交换及其结构性后果影响了资本主义整个外部的和内部的社会生活, 成为一个社会进行物质代谢的支配形式。商品形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并进而按照自己的形象来改造这些方面,商品形式成为世界的统治形式。那么“物化”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呢?卢卡奇先是论述了物化在经济领域的具体表现,进而延伸到政治和思想领域。 (一)经济领域中的物化 经济领域的物化表现为人的主体性的丧失并被数字化所取代。生产的机械化、合理化不断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进步立下悍马功劳。然而,机械化、合理化同时也为人的自由解放带来了无穷的灾难。资本家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迫使工人在工作中完全按照商品形式所要求的标准和方式“提供”自己的劳动力,他们逐渐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农民工工作环境的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交通状况的日益改善,务工人员的流动也日益频繁。由于在城市能够找到报酬相对较高的工作,许多原本生活在农村的人来到城市寻找工作以改善自己的生活。这些外出的农民工得生活状况和工作环境究竟如何?为了切实的了解外出农民工的工作环境,特此展开此次调查。此次调查以杭州郊区小型工厂和个体户为主体,深入走进农民工的生活,以寻求相关信息。 关键词:农民工、工作环境 一、概述 根据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细则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社会实践将于今年暑期展开。为了完成我校这一暑期实践教学环节的任务,特此展开了此次调查。此次调查主要采取实地参观、实习和访谈的形式,以在杭州郊区小型工厂和个体户中从事工作的外来农民工为调查主体,以切实了解这些农民工的工作环境而开展的。通过实地的参观和访谈,基本掌握了这一地区所调查的范围内农民工的工作环境现状,和一些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对的改善意见。经过这次调查我自身也有很多收获。 二、活动的展开 工作环境不仅包括工人工作所在地的生态环境,还包括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住宿和饮食的环境,工作之余的生活状况(精神文明生活)等等许多与工人工作息息相关的各类各式各样的周边环境的总和。 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能够让人工作愉悦,身心健康,十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丰富精神生活,可以说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往往能够事半功倍。由此可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极其重要的。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的工作环境究竟如何,以便更好的改善农民工的工作环境,特以此次暑期实践调查为契机,开展了对杭州城东农民工的工作环境的调查。 杭州城东郊区地形复杂,街道纵横,工厂种类和数量众多,情况十分不利于个人开展逐一的参观和调查。所以我对工厂进行了分类,主要对从事轻工业加工和物流运输的

谈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谈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自主学习是指不听命,不过分依赖他人的积极、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它是以“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宗旨”,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效的学会学习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形式。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主安排学习生活,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中学语文教学有责任、有义务为探索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尽绵薄之力。 一、让学生喜欢上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认为:“在学生大脑这部机器里,兴趣是动力部分的组成部分,它常常决定着着大脑机器工作时的转数。学生自学语文的兴趣越浓,自学的积极性越高。”是的,在学习过程中,外因只起一个辅助作用,而学生的内因才是获取知识的关键,就像一个人渴了要喝水,同样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1、导课要具趣味性。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设计新颖,内涵丰富,有吸引力的导语可以在学习之始,就极大的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满“我要学”的渴望。导语的设计要因不同的教材而有所不同。记人叙事的文章,一般故事性比较强,教师可以抽出其中引人入胜的地方,在讲课前讲给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写景抒情的文章,一般语言优美,音韵为悠扬,适合朗读,教师可在课前声情并茂的朗读其中的片段,感染学生,也可欣赏图片导入新课,也可联系古诗词,历史故事、传说增加文章的意境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能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用多媒体的形式全方位展示文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效果会更好。2、问题要有趣味性。从心理学角度讲,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种渴望,渴望探索未知的领域,渴望发现未知的事物。这种渴望需要一定的媒介激发才能产生。课堂上,教师的问题,就是一种激发学生这种渴望的媒介。教师巧设问题会促进学生思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主动性。 二、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高效率学习 古语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英国著名科学家达尔文也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觉得,首先,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或比较,或分类,或归纳,或概括,或联想,或想象,这些方法都来自于思维,并在思维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其次,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例如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说明文,要注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语言。第一步要通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字、词,通过工具书,课下的注释,扫除这些文字障碍,第二步要找准说明对象,看文章介绍了说明对象的哪些特点,第三步要找出文章所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并学会运用;第四步要分析文章所用的语言,看看它的语言是平实的还是生动的,亦或是既平实又生动。其次,

浅谈卢卡奇与马克思的物化理论

浅谈卢卡奇与马克思的物化理论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化和异化是个经常的话题。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提出了物化和异化理论并据此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与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在《手稿》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卡奇秉承马克思的衣钵,在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以下简称《意识》)中再次对物化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但他的物化概念与马克思的物化理论还是有着较大差别的,拟从两人对物化概念的理解、对物化产生根源的论证等四个方面对此进行浅析。 关键词:物化;卢卡奇;马克思;差异 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就提出了物化和异化理论并据此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与人的关系。在《手稿》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秉承马克思的衣钵,重操物化和异化理论的利器,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矛盾和危机。从而得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不合理的、畸形的、病态的社会的结论。如弗罗姆的“人性异化论”、哈贝马斯的“交往异化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等。尽管上述论者的理论与马克思的物化和异化理论有着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或相同,但毕竟是有着重大的理论差别的。囿于浅陋,本文仅管中窥豹,就卢卡奇与马克思的物化理论的不同之处作些肤浅的比较。 一、对物化概念的理解迥异 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现象是“物

化”。这个概念主要是在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观念的影响下提出来的。它最初出现于卢卡奇在1919年写的《什么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一文中。在此文中,当叙述到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拜物教特征时,他提到了“人的关系的物化”。卢卡奇认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物化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它使人屈从于狭隘的分工范围,把整个社会分解为一块块碎片。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随着劳动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人们的职业愈专门化,他们的生活也被局限在一个越来越小的圈子中,其结果是使人们的目光留恋于周围发生的局部的事情上,失去了对整个社会的理解力和判断力。其次,它使现实(活生生的历史过程)物化、僵硬化和机械化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对物(商品)的追求使他们的目光变得愈来愈近视,他们面对的现实似乎不是历史运动的过程,而是物和一个个孤立的事实的堆积。再次,它使无产阶级在劳动过程中客体化、对象化了,从而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成了转动着的机械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世界变得机械化的时候,它的主体,人也必然地被机械化了”[1]。我们知道,物化和异化其实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但在卢卡奇的《意识》一文中,物化和异化却被置于同等的地位。在卢卡奇看来,物化就是异化,他没有对异化、物化、对象化这三个范畴进行精确的区分。因此,当卢卡奇批评异化现象时,他也就同时批评了物化和对象化。由于把物化、异化、对象化混为一谈,他也就模糊了马克思的异化观点和黑格尔的异化观点之间的本质区别。马克思没有把物化和异化混

文秘写作主体性的内涵

(一)写作主体的双重性质 从表面上看,在职业文秘写作中,写作的立意主体与其写作的表达主体却是基本分离的,这导致了职业文秘写作的操作主体化倾向,即在职业文秘写作中,写作的立意主体不是制作文章的人,而是制文机关,具体的讲,是要求制作文章的机关领导。专职(或兼职)写作秘书只是文章制作的表达主体,他只具有文秘写作的写作行为主体资格。一般来说,这种写作的行为主体(或者说“写”的“执行主体”)只具有写作的“操作主体”的性质。 但是,在文秘写作更高的境界上,文秘写作人员应将自己幻化为,虚拟为文秘写作的立意主体——机关,组织,领导——的思想,视野,境界,风格,口味,气势,权威,使文秘写作的操作主体与立意主体暂时融为一体,即站在组织,领导的立场上,角度上,身份上进行立意,行文。这就是文秘写作中立意主体的再造性特征。这是对文秘写作者的最高和最终的要求。 这样,文秘人员作为制作文章的执行主体具有这样一种双重地位:既处于绝对服从立意主体的他授性的被动性,又具有表达他授性主题,立意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二)写作人格智慧的双重性 文秘写作不仅体现在写作的主体性质的分离性上,还体现为写作人格智慧的双重性——即职业人格智慧和个体生存人格智慧的双向性磨合。职业文秘写作的职业人格智慧体现为一种组织,机关人格智慧,而职业文秘写作的个体生存人格智慧是指文秘写作者作为个体的,创造性的写作者的人格智慧。由于写作秘书在文章制作活动中必须始终以他授性立意,主题为其行为的起点和目标,因此,他必须遵从写作的指令主体的意志,个性,偏好,文化修养和审美趣味的指向,而有意识的淡化自己的个体生存人格特质与倾向,防止制作行为的自由化。在这种情况下,文秘人员作为个体化的,创造性的写作者的写作人格智慧只能在高度契合写作职业人格(即领导人格,机关组织人格,政府人格,国家人格)智慧的表达空间内得到限度性的创造性表达。所以,如果从写作的立意主体这个角度看,职业文秘写作是一种有限度性的表达个体人格智慧的写作形式。这是文秘一般写作主体性的状态,境界。 (三)写作动机与立意主体的再造性转换 因此,对一次具体的文秘写作来讲,它又必须转化为文秘写作者的自动性,自主性内容,一种自主性的写作动力与目标。这一转化过程实际就是对他发性的写作动机的主体化再造转化过程。 这里,关键是文秘写作人员对此次文秘写作的重大原因,重要背景,重大作用,意义,功能的体认,对领导和政府,组织的发文意图的真正理解,对该公文所涉及的人物或时间的真实情感态度的观点的生成,对自己的文秘工作责任感的涌现,对自我实现和自我功利的预想,如此等等。正是在这一系列知,情,意的心理—思维过程中,文秘写作者的自发的写作动机,写作激情,写作积极性便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其实,文秘写作者对他发性的写作动机的主体再造性过程,既是对他发性的写作动机的个体化体验,感受过程,同时也是对他发性的写作动机内容的个体主体化的认知,理解,认同,审查,以致修正,丰富,提升的过程。在这一双向性思维过程中,感受和体验是绝对重要的,但却自始至终贯穿了对他发性的写作动机内容的分析和综合的写作思维过程。因为,对公文主题,立意确定的原因,背景,意义,作用,影响的了解,无一不是通过因果分析的思维操作来实现的。 (四)写作活动的群体性向个体性的整归

浅析卢卡奇总体性思想对物化的克服

浅析卢卡奇总体性思想对物化的克服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提出了物化和总体性两个非常重要的哲学范畴。在卢卡奇看来,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其非常大的一个缺陷就是造成主客二分,使无产阶级被物化,从而失去了自己的阶级意识。因此,卢卡奇认为,人们必须运用主客体相互作用、二者统一的总体性辩证方法来克服物化这一现象,希望通过总体性唤醒无产阶级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和热情,从而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标签:物化;总体性;克服 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人物,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总体性的辩证方法都作了独创性的探索。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敏锐地洞察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物化现象及其危害,坚定地提出了总体性辩证方法的扬弃之路。 一、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必然现象——物化 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物化既不是偶尔有之的现象,也不是专对无产阶级一个阶级而言的,物化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及生活于其中的人必然遭遇到的现实。正像他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所讲到的一样:“物化是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必然的、直接的现实”[1]。 (一)何谓“物化” 在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物化”一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本义是指:“在头脑中使某种抽象的东西表现为一物”[2]。毫无疑问,对卢卡奇而言,马克思《资本论》中对于商品拜物教的论述成为其分析和研究“物化”问题最重要的依据。对于物化的具体含义,卢卡奇认为有两层: 1.第一层含义:是指商品中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把人与人的关系用物所呈现。卢卡奇引证了马克思的话认为,“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3]。不可否认,卢卡奇对“物化”概念此层含义的分析与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研究有着密切关系。 2.第二层含义:是指人通过劳动创造的物反过来控制着人,这也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存在一个非常大的缺陷就是主客二分,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主客体被界定得很清楚,资产阶级更多的是主体,而无产阶级和劳动资料是客体。无产阶级被看成是客体主要就是从他被物化的角度讲,无产阶级的劳动被物化了,本来他们应该作为活动的主体、生产劳动产品的主体支配产品,但事实上他们却被产品所奴役和支配。正如,卢卡奇自己所讲的一样,“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3]。 由此可以看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的主体性作用很难得到发挥。因此,卢卡奇关于物化概念的第二层含义更多的是从主客二分的基础上在谈物化。 (二)资本主义物化及物化意识的危害 卢卡奇在对物化及物化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与分析中,认识到其在生产机械化日益发展的环境下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首先,人们的分工

1、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1)解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指导教师黄燕 1、课程性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是一门全校所有专业必学的公共教育必修课。 2、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知识。通过不同的实践内容逐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 3、学时:32学时(课堂2学时,课外30学时) 2学分 4、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5、实践类型及组织形式: 覆盖全体学生,由“校内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公益和志愿者服务”及“校外参观、考察、社会调查”三部分组成。

“校内主题教育活动”根据开课当年学校的主要工作及社会热点以讲座、演讲、辩论等形式进行; “社会公益和志愿者服务”由学生自行参与; “校外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选题(见附件),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自行参观、考察、调研,并撰写和提交报告。 6、教师职责:指导教师要组织学生集中讲解社会实践的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实践和撰写调研报告,并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成绩评定。 7、成绩评定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成绩由三部分构成: “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占25%、 “社会公益和志愿者服务”占25%、 “校外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占50% 学生参加“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公益和志愿者服务”应填写西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指导教师以此评定学生该

部分成绩。“校外参观、考察、社会调查”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调研报告评定。 附件 西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选题 一、校内主题教育活动 实践内容包括: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学术讲座,学习观看国家重大活动(如G20峰会、一二九运动、国庆、国家宪法纪念日、教师节、世界反法西斯抗战纪念日等) 二、社会公益和志愿者服务 1、参加几次公共场所中的服务活动(如;公园、电影院、环保部门、街道、小区的秩序维护或卫生工作的“义工”),体验公共生活和公共秩

主体性的内涵_结构及其存在形态与主体性教育

第31卷 第1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月Vol.31 No.1Journal of S outhw 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Jan.,2005主体性的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与主体性教育 和学新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天津市300191) 摘 要:主体性是主体性教育的基本概念,全面、科学、完整地理解和把握主体性的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直接影响到主体性教育的时代价值取向、影响到主体性教育的设计和实施,对此必须给以科学的解答。 关键词:主体性;主体性内涵;主体性结构;主体性存在形态;主体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77(2005)01-0065-07 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历程,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开展教育教学实验也有10余年的历史了。但迄今为止,人们对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仍缺乏一个基本的理解和把握。这势必影响到主体性教育的时代价值取向,影响到主体性教育的设计和实施。本文拟对主体性概念的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等基本理论问题做一探讨,以期对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有所裨益。 一、主体性教育必须辩证、综合地理解主体性的内涵 目前来看,人们对人的主体性的认识,更多的是从自在规定的角度来界定主体性,如认为主体性就是人性,主体性就是人的主观性,主体性就是人的自主性、自为性、能动性、创造性,等等,这些认识主要是从作为主体人的自身来看待主体性。主张主体性就是人性,是就人与自然、与对象世界的动态区别而言的。应当说主体性是人性,但主体性不等于人性,正如说主体是人但不等于人一样。说主体性是人性是因为它的确是人所独有的东西,动物不会有主体性。说它不等于人性,是因为它只是许许多多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即人在活动中的自觉能动性。人性是人在与外物的关系中所显示的区别于动物的那些性质。主体性则是人作为主体在与客体的关系中所显现出的区别于客体的那些特性。“主体性即是人性”把主体性界定得过于宽泛,没有揭示出主体性是人性中的哪一部分,哪一层次的东西。况且人也可以是客体,作为客体的人同样具有人性,显然客体的人是不具有主体性的。主张主体性就是人的主观性,是就人作为主体区别于客体物的性质而言的。应当说主体性与主观性有密切联系,但二者实质上不是一回事,不能等同。人的主体性包含着主观性的因素,但不能简单归结为主观性。从本质上说,人的主体性是对主观性的超越。主观性范畴主要是一个属性范畴,指的是人所特有的主观世界的特性,如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特殊本性。而主体性则更倾向于关系范畴,是主体在与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主体对客体的主从关系、支配关系、隶属关系等。如果主观性与客观性结合,则会走向主体性;如果主观性与客观性相背离,则会远离主体性,受到客观性的惩罚。主张主体性就是人的自主性、自为性、能动性、创造性,这是教育界人士经常使用的说法。这种主张认为人的主体性只是人性中最本质的那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人性。它的本质内容就是人在自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自主性、自为性、自立性、能动性等,这些都是人之所以为主体的根本共性,不管他是实践主体、认识主体,还是评价主体。这种认识主张到“主体活动中的人”身上去寻找主体的根本特性。这无疑有助于找到人的主体性的生成机制及其表现形式。但自主性、自为性、能动性、创造性等都是主体性的外在表现和具体形式,还不能说就是主体性本身。 在西方认识论发展史上,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家要么强调主体性的理性因素, 65 收稿日期:2004-09-21 作者简介:和学新(1966-),河南获嘉人,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完整版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 践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云南财经大学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报 告 题目:在校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法律现状 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班级:市场营销16-1 学生姓名:冯静 任课教师:陈泫伊 日期:2016年11月17日 题目:在校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法律现状摘要:大学四年是人生最青春的时光,同时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是未来祖国的顶梁柱,国家需要有着正 确的三观和良好思想道德修养的大学生。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作为法治国家的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确实需要对法律有着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我国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的文化大国,从古至今,对于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一直都是非常重视的,对一个人的评价也是从思想道德修养方面作为首要因素考虑的,在一些公众场合我们的行为修养代表了一个家庭,而当我们在国外我们的行为修养就代表了国家,由此可见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所以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现状和对法律的认知情况,了解道德修养与法律的关系。其中,希望通过道德修养积极的一面,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法律现状建议

一、调研背景和意义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可以说有着较高较好的文化水平和文化教育,同样的,对于我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也该有着相应的提高。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有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应。这就是道德的本质。从原始社会到现在,人类最初的道德以风俗习惯的形式表现出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特别是随着人类文明时代的开始,到的逐渐从风俗习惯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意识形式。 因此道德对于个人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自觉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调研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了价值标准,是法律正义性和合法性的基础,对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法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法律的实施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对基本思想道德原则予以确认,并把某些重要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法律规范,提供法律支持。 道德是法律的最高准则,法律是道德的最低诠释,所以我们不仅仅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同时也要具备法律意识,了解法律知识。 法律意识是每个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所具备的,具有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意识不去挑战法律权威,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我国作为法治国家的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 由此可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相辅相成,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也要掌握基础法律,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二、调研方法与步骤 1.调研对象:云南财经大学和外界大学在校大学生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于国峰 论文提要: 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三要义”之一,在提倡“以人为本”,教育要直面学生生活的今天,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真的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是否实现了师生间真正的“人格教育”。我认为没有,至少现在不全是。 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谈一点个人不成熟的见解。其中心观点是:教师要站在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高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XX与对话的教育情境中不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精神,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论文从两个大方面加以论述: 一、学生的主动性是体现其主体性的前提。 具体分成如下五点: 1、XX和谐的师生关系。 2、给学生自由、自主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3、创设合作学习与平等探求真理的氛围。 4、拨动学生情感之弦。 5、“以学定教”,将语文阅读教学根植于学生的生活。 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体现其主体性的重要保证。 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2、明确目标,扎实训练。 总而言之,在阅读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主体性教育,必须注重学习主体的能动参与,教师客体的巧妙引导,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等关系问题。要创设情境,促使学生进入乐学的境界。只有学生乐学,阅读教学才能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直面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学科的需要,更是目前语文教学,学生大多被动参与,教学效率不高,从而扭转这种局面的迫切需要。 就阅读教学而言,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语文素质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养成和发展起来的,绝不是在被动的听课状态下获得的。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一味的满堂灌。 我认为针对此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始终。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控制力差,兴趣的激发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提问、直观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或就文发挥个小故事,做个小游戏,来个小表演,这些都不亚于播洒兴奋剂,会使疲惫的学生又振奋起来,进入主动求知状态。 二、要引导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去学知识。 由于学生知识少并且有限。能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理解课文的内涵尤为困难。所以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 写人的文章 1、写了什么人的什么事,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特点,什么品质,什么精神)? 2、写这个人的目的是什么? 3、怎样写的(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 4、赏析文中优美语句。 写景的文章

1、写了什么景色? 2、景物有哪些特点? 3、采用什么结构写的? 4、写景的目的是什么? 5、赏析文中优美语句 写小动物的文章: 1、小动物外形的特点有哪些? 2、有哪些生活习性?如吃食、居住、睡眠、活动、性情。 3、写小动物的目的是什么? 三、要讲究课堂上的评价技巧。 不论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还要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展学生自身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进行评价。如当学生的回答远离标准完全不对,或根本无价值时,就可以从他发言的声音、说话的口齿、站立的姿势等其他的方面去鼓励。记得,我在上课时,一次在讨论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时,平时一个从不敢发言的同学举起了手,我请了他回答,他的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但这个同学还是坚持把话说完,就从这一点上表扬了他,使他树立了信心,逐渐由敢于举手发言到有问必答,而且回答问题的结果越来越好。对于基础差的同学,他们在学习中常常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学习的状态,他们能主动回答问题,那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评价时就要鼓励其积极参与。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如有些同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报告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目的 实践让我走向科技应用,走出课堂。当前,我们缺少的主要不是知识,而是缺少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与在实际当中遇到的是不尽相同的。其往往具有不具有明显的特征,这需要我们进行抽象概括才能解决各种问题。所以在大学期间我觉得多与社会接触,多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多了解你将会面对的种种问题,对以后的发展和继续深造都是非常非常有益处的。 二、实践方式 采用“小分队式”社会实践,组员有15人 三、实践内容 (一)采取了以黑板报、广播、短信、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法制宣传、平安宣传 我们在洪村和锁园利用黑板报的形式向当地村民介绍有关婚姻法、财产继承等和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及有关平安的诗歌。同时我们总结了宣传标语:平安在心,普法在行。另外我们利用网上的村民信箱给澧浦镇村民写了一封普法平安宣传的信,取得了良好的效应。也在广播上进行法律知识三字经的宣传,受到当地村民的好评。 (二)我们来到幼儿园给小朋友们进行平安知识的宣讲 在实践期间,我们也注意到儿童这一相对弱势的群体,认为很有必要对其进行平安知识的教育。于是我们联系了一家当地的幼儿园,给小朋友们上课。我们教他们学认交通标识、知识问答,还进行了简单的儿歌朗诵比赛。不仅他们学到了知识,我们也体会到了当老师的感觉,专业理论知识更好的结合了实际,这也是不可多得的经历。 (三)配合区政法委等部门进行问卷调查

因为今年我们浙江省正在进行“平安浙江”创建活动,金东区也进行了具体的实施。现在活动开展差不多了,要进行群众满意度调查以发现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更好的改善。正好这和我们实践队平安宣传相一致,加上我们大学生也有这样的经验,于是我们利用一天的时间在澧浦镇上进行了问卷调查。 (四)举行法律知识灯谜活动 法律条例是枯燥而乏味的,为了增加村民们的兴趣使他们主动且更好的了解法律知识,我们特地准备了法律知识灯谜活动。我们从专业书上找了一些题目,写在卡纸上,绑上漂亮的丝带,系在红绳子上,非常的漂亮。当天村民们也非常的热情,竞相回答问题,也得到了一份小礼物。一位老爷爷说这种活动应该经常举行,形式很好,这给了我们莫大的鼓励。 (五)进行流动模拟法庭的表演 我们给政府工作人员、村官们以及村民代表进行了一场模拟法庭的表演。我们精心准备了一场民庭和一场刑庭,都是生活中经常存在的案例。之后镇长说我们这样的表演很有实际意义,现在是法制社会,村民们更应该知道要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问题。 (六)进行宣传模式的调研 因为前几天我们进行了群众满意度的调查,发现这的群众普遍反映宣传不够到位。于是我们觉得很有必要进行新农村宣传模式的调查,以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出谋划策以找到可行的科学的宣传模式。 四、实践体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10天短暂而又充实的实践,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 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学长和领导的教导,这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践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

从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看资本主义物化的消除.

2007.9理论界 □ 王永战 从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 看资本主义物化的消除 卢卡奇认为 , 资本主义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物化现象造成了人们的物化意识 , 使人们用直接性的观点孤立地对待局部事实 , 割裂客体与主体的关系 , 抹杀了人们的主体性意识。他认为 , 人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即总体性的辩证法思想方法 , 深入批判物化现象和物化意识 , 最终克服和消除物化 , 从而达到全人类的共同解放。那么怎样运用总体性的辩证方法来消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物化呢 ? 一、作为马克思主义实质的总体性辩证方法 卢卡奇认为 , 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并不是它的现存结论 , 它的实质是它的辩证方法。他认为 ,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实质上是一种总体性的辩证法 , 它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资产阶级思想方法的决定性差别所在。他认为 , 总体性就是指所有存在的东西都是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 个别的东西总是寓于整体之中 , 寓于那种揭示出矛盾关系的中介范畴之中。总体性的范畴就是要求我们着眼于全体、整体 , 而不是从局部、个别出发。他认为 , 整体并不是部分的机械相加 , 其作用和价值也不等于部分之和。总的说来 , 总体性范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性 : 首先 , 总体性是一种整体统帅局部的原则。卢卡奇认为 , 整体具有优于部分的地位 , 部分不能孤立地说明自己 , 它们的意义只有在与整体的关系中才能显示出来 , 因为部分的性质是由整体来规定的。总体性保留了个体的特殊性存在和其相对独立性 , 但最重要的是它再现了事物的整体联系。他认为 , 资产阶级正是由于不能运用总体性的方法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 , 因

而把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无法忽视的矛盾看作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关的表面现象 , 看不到资本主义的暂时性 , 从而把资本主义看成是永恒的东西。 其次 , 它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辩证法。卢卡奇认为 , 社会历史的总体性辩证法体现为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与统一。他认为 , 个体的主体和思维的主体都不能成为历史的真正主体 , 只有阶级才能成为历史的真 正主体 , 并且这个阶级只能是无产阶级。因为只有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才能形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性认识 , 并自觉地干预社会现实 , 从整体上加以改造 , 使理论与实践、思维与存在统一于社会历史的过程中。 再次 , 总体性表现为一个历史的趋势和过程。卢卡奇认为 , 马克思主义是在历史的运动中把握主客体统一的。在奴隶社会中 , 人们控制自然的能力很低 , 受自然的牵制很大 , 因而主体不能意识到自身的主体性。这时历史表现为自在的主体与自在的客体的统一。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 人们控制、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 对自然的规律性也逐步加深了认识。这样 , 自在的客体变为自为的客体 , 主体也逐渐意识到自身 , 由自在的主体变为自为的主体。主体在劳动过程中 , 把自己的劳动与劳动结果联系在一起 , 当劳动结果回到主体时 , 他就可以用来发展自身。只有当无产阶级通过对“ 物化”的深入认识 , 并作为一个自觉的阶级参加实践 , 克服物化 , 才能实现整体性主体与整体性客体的统一。 卢卡奇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辩证方法 , 因为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普遍的物化现象和物化意识 , 它们阻碍着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形成 , 因而无法使工人阶级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和使命。那么什么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物化呢 ? 二、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物化 卢卡奇的物化概念直接依据了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商品拜物教的分析。马克思论述说:“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 :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

浅谈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浅谈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捷尔吉·卢卡奇(1885-1971),是匈牙利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1923年由柏林玛里克出版社出版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是卢卡奇的影响最大、争论最多的一本论文集,收录了卢卡奇写于1919-1922年的8篇论文和1篇序言。其中1920年的《物化和无产阶级意识》一文阐释了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卢卡奇的物化概念直接依据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关于商品拜物教的分析。马克思的“物化”指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成了一种在市场上买卖的商品,人成了物,劳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丧失了情感和知性。卢卡奇更进一步,指出了物化概念的另一个含义,即人通过劳动所创造的物反过来控制着人。因为《历史与阶级意识》先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十年发表,因此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是上世纪最早、最系统提出物化理论的一部著作。 一、提出物化理论的背景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非常丰富,在西方所引起的震动是强烈而广泛的。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影响如此之大有其深刻的时代原因和理论原因。 (一)时代原因 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战争、危机与矛盾的交织,帝国主义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整个人类社会在现实和心理上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同时,欧洲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一次又一次地斗争,胜利者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失败者则损失惨重。但由于各种社会历史原因和自身因素,各社会主义国家既取得过巨大成就,也有重大失误,甚至是错误,这给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各自的弊端给民众的现实生活和思想情感上造成的创伤,不但没有愈合,而且是旧伤痕上又添新伤。 (二)理论原因 人们开始思考现实,但深思需要理论依据。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以后仍保持乐观主义态度的科学主义思潮,如同它所依托的社会母体一样,虽然自身不断花样翻新,修修补补,也的确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总体上,它以反传统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一、主体教育思想的探索:从主体——主导论到双主体论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与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问题,则一直是教育学一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如何处理师生在教育中的关系,教育史上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模式,其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观点模式主要是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这种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所倡导的教育模式,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显现其落后性。 第二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这种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所倡导的教育模式,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削弱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忽视人类长期积累与总结的间接经验的学习,往往使学生的学习陷入一种自发性、盲目性的探索过程,同样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第三种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观点。这是我国现行许多教育学教科书的主流观点。这种“主体——主导论”的出发点,是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又充分发挥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良好的愿望本无可厚非。然而,由于“主体”与“主导”概念内涵的重叠性,理论上的观点模式实施于教育过程时,往往会出现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甚至会出现一种倾向抑制另一种倾向。最为常见的是,这种观点模式导致一种误解,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凌驾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上,教师时时处处都成为主导。这必然使学生从属于甚至时时处处从属于教师,并非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围绕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目标等问题,人们进行新的理性选择,经过许许多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实践的检验,这就逐渐形成了主体教育思想。主体教育思想要求教育工作者确立一种现代的教育本质观,这就是:教育是学生在教师为其创设的学习生活环境中,经过自身知、情、意、行等身心活动,消化吸收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达到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基于这种新的教育本质观,主体教育思想认为,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教育行为的主体,而学生则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实现这一核心目标的关键是真正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双主体论”是主体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实质参与、师生平等互动”的教育活动模式,则是主体教育思想的基本模式。 二、主体教育思想的发展: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哲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之先导。哲学思想的变化和发展反映到人文社会科学之中,必然影响和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变化和发展。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之一的教育学,也必然如此。随着哲学主体性的转向,主体教育思想也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

第二章 卢卡奇的哲学思想

第二章卢卡奇的哲学思想 李庆霞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乔治·卢卡奇(1885~1971)——传奇的一生 考试题:简要说明卢卡奇物化思想的理论基础及其基本内涵。(黑格尔、马克思、西美尔、韦伯) 第一章卢卡奇的哲学思想 引言: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的开头,便引用马克思的一句话:“以往的哲学家只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光是思想竭力体现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460页) “只有当意识同现实有了这样一种关系时,才可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只有当意识的产生成为历史过程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来自人的意志,但不取决于人的任意妄为,也不是人的精神发明的)所必须采取的决定性步骤时;只有当理论的历史作用在于使这一步骤称为实际可能时;只有当出现一个阶级要维护自己的权利就必须正确认识社会这样的历史局面时;只有当这个阶级认识自身就意味着认识社会时;只有因此这个阶级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认识的客体,而且按这种方式,理论直接而充分地影响到社会的变革过程时,理论的革命作用的前提条件——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才能成为可能。” ——《历史与阶级意识》49页 关键词:物化总体性阶级意识无产阶级意识正统马克思主义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卢卡奇的历史概念? 2.如何理解卢卡奇对辩证法的界定? 3.如何理解物化的基本内涵? 4.比较卢卡奇物化概念与马克思异化范畴的异同?(共同点: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通过商品拜物教揭示异化。不同点:背景不同、自由时期和稳定时期;表现不同,四种形式,具体内含;消除方式不同,消灭分工和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无产阶级意识和无产阶级革命) 卢卡奇思想总概括: 一、历史是马克思社会哲学的本体论基础 二、批判异化是马克思社会哲学的主题 三、总体性原则是马克思社会哲学方法论的实质 一、卢卡奇简介:思想历程;政治生涯;国际影响 乔治·卢卡奇(1885~1971),(韦伯1864-1920)匈牙利哲学家,文艺理论家。1885年4月13日,卢卡奇生于布达佩斯一个富商家庭,他祖父原是维也纳工厂主。父亲则从银行家变成奥匈帝国的册封贵族。母亲出身德国犹太名门。她下嫁卢家后,素以德语管教子女。礼仪之争,导致母子冲突不断。卢卡奇《自传》称:“我出生在布达佩斯富人区,来自一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