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_王亚鹏

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_王亚鹏

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_王亚鹏
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_王亚鹏

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 

王亚鹏

西北师范大学心理系( 兰州 730070) 

摘要从“认同”的概念界定及其嬗变出发,介绍了西方研究者在民族认同的发展、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民族认同与人格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并且概括了民族认同的一些研究策略。

文章最后指出,在西部大开发的社会背景下,民族心理研究,尤其是宏观层面民族认同心理的研究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族认同,文化适应,研究策略。

分类号B849: C91

在世界多民族国家中,由于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少数民族大都面临民族融合和文化认同的共同问题。在多元民主国家中,由于少数民族往往是弱势民族,因而其文化也就成了主流文化背景下的一种弱势文化。在这种文化和身份双重不利的情况下,许多少数民族成员的民族认同产生了严重的分化:一部分少数民族成员为了摆脱低社会经济地位和低教育成就的阴影,产生了强烈的向上流动的动机,积极学习主流文化背景中强势民族的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使自己尽可能像一位强势文化群体的成员;另一部分少数民族成员则因认定了自己的弱势与不利地位,产生了自卑、悲观、消极的态度,终而无法认同自己的民族[1]。然而,由于少数民族成员与强势民族成员固有的建立在先天基础上的外部差异,他们在放弃自己的母文化认同主流文化的过程中,强势群体并不会积极地接纳他们,其结果是他们既不想认同自己的母文化,主流文化也不会轻易地接纳他们,从而使他们沦落为一种边缘人。 

1 认同概念的界定及其分化 

“认同”(Identity或Identification)一词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2]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个体与一个人有情感联系的最早表现形式。后来,埃里克森在弗洛伊德认同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的概念,进一步对认同进行了解释和阐述。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发展的结构,有时它指一个人对其个体身份的自觉意识,有时指个体对其性格连续统一体的无意识追求,有时指自我综合的无言操作,有时则是指对某个群体的理想和特征的内心趋同……[3]现在意义上的认同研究一般区分了两种水平的认同:个体认同和群体认同,这种区分其实是对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和“集体同一性”的沿袭。?? 

弗洛伊德提出“认同”一词时,认同的外延并没有现在这么宽泛。当初他提出的认同或

收稿日期:2001―04―02 

* 西北师范大学科技创新工程资助项目。 

表同仅仅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现在,随着认同研究的深入,认同一词的外延逐渐扩大。但是有一点非常清楚,那就是有关认同的研究仍然沿袭个体水平和群体水平两条路线展开。 

Carla曾对民族认同下了一个定义[4],他认为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我们姑且不论Carla所下定义的准确与否,但有一点很明确,这种群体水平上的认同一般有四个基本要素,即群体认识、群体态度、群体行为和群体归属感。虽然认知是态度形成的基础,但是在这四个要素中,态度是最关键的,因而现在有关民族认同的研究大都是从态度着手的。而单就态度而言,表现在民族认同上有两种基本的认同模式:即积极的民族认同和消极的民族认同。积极的民族认同指民族成员积极、自豪地看待自己的民族,并且为身为民族的一员而自豪。表现在行为上,积极的民族认同会使民族成员积极地维护本民族的利益,以一种充满优越感的姿态看待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宗教、习俗。积极的民族认同使民族成员具有强烈的内聚性,同时,也会对外群体成员表现出一定的排斥性和抗拒性。这种认同模式在强势民族中表现的比较突出;相反,具有消极民族认同的个体以一种悲观、颓伤的心态看待本民族的一切,他们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宗教、习俗等充满了自卑,甚至有时以自己身为自己所隶属的民族的一员而感到耻辱,因而产生了一种认同的污名感(stigma)。这种消极的民族认同运作的结果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有些民族成员不愿暴露自己的民族身份。这种认同模式在弱势民族的一些成员中有所表现。积极认同和消极认同的分水岭在于前者是积极的、主动的、自愿的,而后者是消极的、被动的、非自愿的。 

2 民族认同的研究现状 

由于国内对民族认同的研究为数有限,即使有一些,也主要局限在人类学视野中的理论推衍和阐释上,因而本文主要对国外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作一介绍。

2.1 民族认同的发展 

有关少数民族认同发展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Thomas 的研究,他提出了一个黑人民族认同发展的五阶段模型,在Thomas提出黑人民族认同发展的五阶段模型后,Cross也提出了一个黑人民族认同发展的阶段模型, 这一模型试图勾画出健康的黑人认同发展的方向。这一模型假定,黑人青少年按照线性发展的方向,从最不健康的白人认同或主流文化认同发展到最健康的黑人认同,而黑人群体过分的白人认同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5]。 2.1.1 Phinnery的民族认同发展模型 

Phinnery, Lochner和Murphy[6]扩展了埃里克森早期提出的认同发展框架,提出了适用于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发展模型。Phinnery提出的民族认同发展模型有三个阶段,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个体克服了消极的民族认同,最终在多元文化背景中获得了一种积极的民族认同。 

阶段一:Phinnery指出那些不能积极探索民族问题,又不承认自己民族身份的个体处于民族认同的第一阶段——弥散的民族认同阶段。这种弥散的民族认同其特点是个体对本民族的问题很少关注,也缺乏兴趣。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常常按照父母的观念或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及态度看待自己的民族。这种弥散的民族认同使个体处于接受或内化消极的刻板印象及信念的危险边缘。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其心理调适能力较差,同时他们在自我控制、各种社会关系分量表上的得分较低,他们的自尊水平也较低。 

阶段二: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民族意识逐渐崛起,他们意识到一味地模仿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对其自身的发展并没有帮助。第二阶段崛起的这种民族意识产生了两个相反相承的结果:一方面他们开始积极地关注本民族的发展,另一方面他们逐渐停止了对主流文化的一味追求和认同。当然,要产生这两个相反相承的结果,个体必须意识到自己母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差异,更多地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及起源是这一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一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是一个反省性的元认知过程。在民族意识崛起和深化的过程中,以及在整个元认知过程中,个体都面临着强烈的情绪紧张度。 

阶段三:在第三阶段,个体接受了自己文化和身份双重不利的地位,同时也达到了Phinnery所指称的民族认同的最高阶段。在这一阶段,个体对自己身份和民族文化的认同再也不是那种表面的外部认同了,他们把自己对自己母文化的积极态度内化和整合进了自己的认知结构。这种内化和整合的结果使个体产生了一种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归属感,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Phinnery和Allpuria认为个体所达成的这种积极的民族认同是个体抵制偏见和歧视消极影响的缓冲器。 

2.1.2 Helms的民族认同发展模型 

从Cross提出的黑人民族认同发展模型算起,民族认同发展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将近30年。这期间,可以说Helms的贡献最大,成绩也最突出。她于1996年提出了白人民族认同发展模型后,又于同年提出了更具有包容性的适合于所有有色人种的民族认同发展模型[7]。她认为这种推广是可能的,一方面所有的有色人种都分享着一些共同的经验,另一方面不管是哪个民族的个体,都会抵制或拒绝消极的民族刻板印象。按照她的提法,所有有色人种认同的发展都包括“对内化了的社会种族刻板印象的克服以及对消极的自我概念与我族概念的克服。”Helms的有色人种认同发展模型深受Cross的黑人认同发展模型和Atkinson,Morten,以及Sue的少数民族认同发展模型的影响。她所提出的有色人种认同发展模型按照认同变化的逻辑顺序,由五种身份(statuses)组成。第一种身份是顺从(Conformity),它类似于接触身份。第二种身份是不一致(Dissonance),处于这一身份的个体在有关自己民族的问题上表现的模棱两可而又略显混乱,并且他们在自我概念上也显得模棱两可。她提出的沉没-浮现(Immersion-Emersion)与Cross所提的沉没-浮现意义相似,但是它与她在白人认同发展模型中所说的沉没-浮现意义完全不同,这是认同发展的第三种身份。处在这一身份的个体沉浸在内群体的文化圈中,并且对外群体有一些消极的行为反应。Helms模型中的第四种身份是内化(Internalization),处于这一身份的个体能积极地看待本民族的文化,同时也能客观地对外群体的成员作出反应。Helms的有色人种认同发展的最后一种身份是综合意识(Integrative Awareness)的出现,处于这一身份的个体能对受压迫的群体产生移情心理。 2.2 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 

民族认同研究的样本采集主要来自两种人:即少数民族和其他边缘群体(包括移民、旅居者、难民等)。当这些人从自己的母体文化中转移到另一种全新的文化背景中后,他们普遍面临着剧烈的文化冲击和文化摩擦,这就引发了研究者对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的极大关注。同时,个体对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现有的民族认同理论也只能解释民族认同的一些侧面。因此,研究者普遍认为,文化适应理论可以帮助研究者理解文化

认同和民族认同这一复杂的过程。与民族认同相反,文化认同主要关注的是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的适应过程,文化适应是个体与其它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多维度适应过程。在文化适应过程中,个体对其母文化和主流文化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态度,这样就形成了整合、同化、分离以及边缘化等不同的适应策略。Donald B等[5]的研究发现,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有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处于前遭遇认同阶段的个体,在文化适应量表上的得分最低,而处于沉没式认同阶段的个体,在文化适应量表上的得分最高,并且个体文化认同的状况可以很好地预测其文化适应的状况。 

2.3.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 

Helms等提出了民族认同的4种分化状态,即顺从(以前称为前遭遇)、不一致(以前成为遭遇)、沉没/浮现,以及内化。有关民族认同和心理健康的研究发现,具有顺从和沉没式民族认同态度的个体其心理健康水平较差。Helen和Roderick[8]以美国黑人大学生为被试,利用民族认同量表聚类离析出了5种民族认同态度:不一致内化、积极内化、卷入式内化、分离性的民族认同和潜伏式的民族认同。对这5种民族认同态度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发现,与不一致性内化的群体相比,卷入式内化的群体不但心理不安感较轻,其一般的心理症状(人际不敏感和精神症状等)也较轻,他们所报告的心理不安感也显著低于具有分离性民族认同态度的个体。同时,那些具有积极内化态度的群体其偏执性观念也比不一致内化的群体为轻。 

Drew, Rosanna和Leigh[9]对移民群体的研究也发现,由于移民在进入新的文化背景后,一般会出现文化冲突和文化休克现象,因而,那些具有较高民族认同的移民,由于他们的这种民族认同能为他们提供一种外部的社会支持,因而他们的心理不安感较轻。当然,在民族认同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太一致的结论,但是有一点很明显,民族认同和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是当前民族认同研究领域中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热点。 

2.4 民族认同与人格的发展 

可以说,有关民族认同与个体人格关系的研究,是民族认同研究方面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由于西方研究者对人格的界定比较宽泛,因而民族认同与个体人格关系的研究有许多兴奋点。在这一领域中,西方研究者早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大胆的探索。像民族认同与自尊、民族认同与自我概念、民族认同与自我实现、民族认同与成就动机、民族认同与控制点等,都是这一领域相当活跃的研究课题。比较一致的结论是,民族认同与个体的自尊、自我概念、成就动机等成正相关,而且民族认同态度积极的个体,其内控的可能性较大[9,10]。近期,Marie 等[11]对少数民族成员的民族认同与自我认同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个体的民族认同冲突或民族认同混乱可以预测其自我认同危机或自我认同混乱。同时,研究也发现,个体由于内化了积极的民族认同而导致的民族认同冲突的解决不但可以预测个体内部定向的自我认同危机的解决,而且可以预测其外部定向的自我认同危机的解决。 

3 民族认同的研究策略 

可以说,民族认同本身是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边缘交叉研究领域,因而,就其研究策略讲,也具有这种性质。概括地讲,民族认同主要有两种研究策略: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策略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策略。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策略在运用到民族认同研究领域时,更具有社会学或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特点。这种研究策略又可细分为两种亚研究策略。具有社会学分野性质的民族认同研究一般从民族成员对本民族语言、文化、宗教、习俗的态度出发,运用大量的问卷调查,来了解民族成员对具有民族象征意义的固化物的外显态度。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要了解民族成员对自己民族身份的看法和态度。这种研究策略所运用的统计方法比较简单,主要是运用百分数等一些描述统计的方法,来了解民族成员的民族认同态度;而具有文化人类学分野性质的民族认同研究一般从个案研究着手,通过神话、历史传记、实物收集等方式,并辅以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来了解和研究民族认同,这种亚研究策略具有典型的质化研究的特点。

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策略在运用到民族认同研究领域时,一般运用实验法和量表法。用实验法研究民族认同,一般是从类化着手,将群体分化为内群体和外群体,通过实验操作,来了解群体成员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态度。运用实验法研究民族认同的优点是一方面它可以探讨因果关系,同时,由于它一般是在外群体参照框架下研究民族认同,因而他还可以了解群体成员对本民族、其他少数民族和强势民族的认同态度。此外,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策略在运用到民族认同研究领域时,还常常使用量表法。比较常用的量表有Helms 编制的黑人民族认同量表(BRIAS)、Parham等人编制的民族认同态度量表(BRIAS)、Helms 和Carter编制的白人民族认同态度量表(WRIAS)等。这三个量表都是李克特五点量表,但前两个量表是以Cross的民族认同发展阶段模型为理论指导而编制的,而白人民族认同态度量表是以Helms提出的白人民族认同五阶段模型为理论指导而编制的。虽然WRIAS的理论基础与BRIAS及BRIAS的不同,但它们的基本假设却是一样的,即个体通过自我反省和自我整合等痛苦的元认知过程,最终克服了消极的民族认同态度,达成了积极的民族认同态度。 

4 民族认同研究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民族认同既有“根基性”的认同,也有“工具性”的认同。虽然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民族认同往往是以文化单元为载体的。主权国家中各个民族对共享的普遍文化的认同是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基础。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各少数民族和亚文化群体在文化交往、文化融合中的心理适应与认同问题。民族是一种以“文化亲近性”(cultural nepotism)为根基,以“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与“结构性健忘”(structural amnesia)为工具,来凝聚及调整人群,以适应现实资源之争的人类社会结群现象[12]。不难排除,不同民族重要的外部差异及血缘关系在形成民族认同时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但利益冲突、共同的命运等在内-外群体的分化中扮演着一个相当显赫的角色。社会关系的变迁导致的人群利益关系的重组,是造成民族认同变迁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移民社会或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迁中的社会是研究认同变迁的重要对象。 

如果对与“认同”有关的文献进行一个检索,我们就会发现,西方研究者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而在我国,有关民族认同的系统研究还很少见。尽管我国的民族问题与西方的不一样,但社会转型导致的社会变迁也是研究民族认同的一方沃土。同时,在西部大开发的社会背景中,由于西部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因而少数民族普遍面临着民族文化重组和文化认同的共同问题。在少数民族面临文化重组和文化认同的情景下,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与民族政策的制订、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的关系、民族认同与

民族刻板印象及民族偏见之间的关系、少数民族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自我意识与民族认同的关系、民族认同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以及其培养等,都是有待解决的研究课题。我国民族认同研究的相对薄弱一方面与社会背景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缺乏系统的对国外研究的介绍有关。社会变迁和西部大开发引发的民族文化重组,必然引起相关研究者对民族群体深层文化心理的关注。从现有的研究看,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民族认同及其相关问题所做的系统研究在我国还比较少见,而民族认同本身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相信,不远的将来,民族认同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将成为我国心理学研究中一个新的热点。 

参考文献 

[1] 陈枝烈.原住民儿童族群认同与文化认知之探讨.原住民教育,1986:55—80

[2] 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75

[3] 卢文格著.李维译.自我的发展.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360

[4] Carla J, Reginald J. Racial identity, African self-consciousness, and career decision making in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women.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1998, 26(1): 28-36

[5] Donald B, William M, Shannon J. African American acculturation and black racial identity: A preliminary.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2000, 28(2): 98-108

[6] Phinney J S, Lochner B T, Marphy P.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in adolescents. In: Stiffman A R,

Davis L E ed. Ethnic issues in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London: Sage, 1990. 53-72

[7] Healms J E. An update of Helm’s white and people of color racial identity models. In: Ponterotto JG, Casas J M, Suzuki LA,

Alexander C M ed. Handbook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Thousand oaks. CA:Sage,1996. 181-198

[8] Helen A, Roderick 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cial identity cluster profile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2000, 28(4): 194-202

[9] Drew, Rosanna ,Leigh. Migrant ethnic identity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97, 28(5):569-588

[10] John A, Jo M, Natalie , Michael J. Social attribution, self-esteem, and social identity. Current in social psychology, 2000, 6(5):56-75

[11] Marie L, Danel, Pat , Brian.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acial/cultural identity and ego identity among African Americans

and Mexican Americans.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2000, 28(4) :208-220

[12] 王明珂. 过去、集体记忆与族群认同:台湾的族群经验. “认同与国家:近代中西历史的比较”论文集,1994. 249-275 

THE PRESENT CONDITION ON STUDY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IDENTITY

 

Wang Yape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Abstract: Written from the definition and change of the identity concept, this paper introduces western researchers’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identity, ethnic identity and mental health, ethnic identity and acculturation, and ethnic identity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etc, and summarizes some study strategies of ethnic identity. The paper finally points out, under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Western Exploration,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f ethnic psychology, and especially of the study of macroscopic ethnic psychology to our country.

Key words: ethnic identity, acculturation, study strategies.

民族服饰研究----服饰与文化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研究 摘要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服饰文化象一朵奇芭熠熠生辉。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服饰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变,形成美丽而具有东方特色的形制风貌,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服饰 服饰的起源与人类文化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同的民族在其特有的人文环境中获得了各自的存在方式,不同的服饰反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如果说,一些大民族或者现代民族的服饰反映的是现代的文化色彩和社会思潮,那么,种类繁多、进步程度不一、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或前资本主义时期的民族的千奇百怪的服饰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就更为丰富了。 服饰是社会文化现象的反映,是区分族群的标志。由于每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信仰、审美等方面的差异,服饰的材料、样式、色彩、图案、配饰、制作工艺等也都千姿百态,风格迥异。不同的少数民族服饰,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装饰习俗和其中蕴藏着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追求。服饰样式的变化、材质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纹样的选择,不但记录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而且反映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烙有特定的时代印痕。服饰的构成要素按一定文化的传统模式所作的编码,就是服饰的符号化形式,它由丰富的符号学“词汇’’构成,这些构成要素可以产生出独立的审美意义。 透过不同的服饰,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和文化环境中所形成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也就可知其大概[1]。下面就介绍几种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及其特点: (1)满族的传统服饰。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我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曾对我国的服饰发展有过很大的影响。现在,旗袍、马褂等不但仍深受满族人民喜爱,而且还受到了汉族等其他民族的欢迎。旗袍经过改进,更是成为现代流行服装之一,享誉海内外。 (2)绚丽多姿、色彩鲜明的维吾尔族服饰。维吾尔族是我国古老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维吾尔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奔放,性格豪迈,并且能歌善舞,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绚丽多姿的服饰便是维吾尔服饰文化的组成部分。维吾尔服饰形式清晰、纹路多样、色彩鲜明。 (3)追求宁静风格的藏族服饰。藏装的基本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肥大。藏族服饰追求宁静的风格,同时又强调华美、富丽。但是,出于藏族劳动生息在雪域高原之上,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加上宗教信仰的影响,所以藏族服饰并非清一色的宽袍大袖,而是丰富多采的。 (4)回族服饰——最洁净之色的服饰。回族的服饰与其他民族之不同处,

浅析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特点

浅析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特点 浅析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特点 摘要:中国属于多民族国家,而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让我们更加了解服装的内涵和人们平时穿着服装的美学效果,让大家对服装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欣赏。本文主要从民族特色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了民族服饰文化的一般特点。 关键词:民族服饰 我国少数民族种类繁多,分布广阔,且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互相交流困难,因而民族服饰多姿多彩,服饰文化内容丰富,有取之不尽的服饰资源。服饰是民族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引起世界各地服装界、美术界、民族学界人们的探索与思考。 一、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显示出北南方的差异性: 根据中国的地形分为南北两地,我们就根据这个线索来分南北的了解一下我们的民族服饰文化的特点。 居住在南方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由于气候炎热,服装款式风格多为衣裙式或衣裤式.式样繁多,各不相同。有的民族分布较广,如彝族,分布在四川凉山、云南宁蒗峨山、江城、巍山、路南。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彝族,服饰也不同。80年代末,云南。东方彩霞” 服饰艺术团成立时.在收集彝族服饰中据统计有400多种不同的款式。分布在西双版纳的潦族只穿小上衣和筒裙,但是在其他地区,如瓤平、元江地区,却有花腰傣、汉傣、水傣、傣卡、傣雅、傣仲等不同支系的傣族之分。其服饰也不相同。 在这些风格不同的服饰中长款比人高.如藏袍短款则只有 l5—20厘米如峙尼族的 叶车人支系所穿的短裤凉山彝族的男装其裤脚宽的达170厘米.窄的只有30厘米。 北方气候寒冷,风雪交加,森林草原丰厚,居住在这一地域的少数民族,多靠狩猎、畜牧业、渔业为生,其服饰多有防寒保暖及适应马上生活的功能,款式多为袍式.通常以“宽袍大袖,厚实庄重”概

少数民族服饰教案

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学习 领域 高一课时 1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地了解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服饰,懂得服饰是人类文化的显性表征,是民族特征中的因素。 教学重点 各个少数民族的服饰 特点。 教学 难点 通过对各族服饰的了解,体会服 饰作为民族特征重要因素的意义。 教学内容 一、导入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提问学生对歌词中“56个民族,56枝花”的理解。 2、播放一段民族服饰的服装表演,让学生感受一下民族服饰的绚丽多彩。 (这段服装表演是2003年10月在“世界时装之都”巴黎举办的一次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服装展览,展出的服饰既不是全球知名设计师的秋冬新款,也不是纽约、伦敦等时尚之都的流行新潮,而是来自古老的中国的300多套少数民族服饰。) 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了解的知识——中国少数民族服饰 二、以北纬40度为界,中国除汉族的55个少数民族分别生活在中国的北方和南方。 1、南方气候温热多雨,山地和丘陵相间。 2、北方气候严寒多风雪,森林草原宽阔,年平均气温在零度左右。 三、北方气候严寒多风雪,森林草原宽阔,年平均气温在零度左右,这里生活着满、回、蒙、藏、鄂伦春、哈萨克、塔吉克、土家等20多个少数民族, 1、鄂伦春族 世世代代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大小兴安岭山脉之中,那里到处是高山雪原和茂密的原始森林,为抵御严寒,鄂伦春人选用袍子皮做衣服。 2、蒙古族 千百年来,为适应马上生活的需要,蒙古人创制了便于骑乘的蒙古袍。

教学内容腰带的作用除扎紧大袍便于行动外,还有利于在骑马时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 3、满族 300年前的另一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服饰——满族的旗袍,成为今日中国女子服饰的代表。 4、在中国新疆一带生活的哈萨克、乌兹别克等少数民族服装色彩艳丽,风格别致,妇女爱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外套坎肩。 ①吾尔、乌兹别克族连衣裙宽大、胸前打褶。 ②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连衣裙下摆多褶皱。 ③塔吉克族妇女还喜欢在裙子上系上围裙。 ④戴花帽是新疆大多数少数民族共同的爱好,维吾尔族无论男女老幼都戴绣有各种花纹的“花帕”。 ⑤新疆一带的少数民族妇女都以长辫为美,要梳十几条长辫子。 5、藏族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不分男女普遍穿长袍、系腰带,藏袍的材料用粗纺的厚毛呢,或者锦缎、素不做成,牧民多用羊皮。 四、在我国的南方尤其是云南、贵州一带,生活着彝族、傣族、白族、布依族、苗族、高山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那里的地形气候条件多种多样,“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少数民族的服饰自然也以各不相同为特色。 1、傣族 傣族妇女的服饰就像孔雀开屏一样,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娇小、面目清纯娇美,有“金孔雀”的美称。

关于兰州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兰州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状的调查报告 https://www.doczj.com/doc/a115260331.html, 2012-07-16 14:46 近些年来,我市逐渐成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重要流入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我市后,基于自身在族属、传统文化、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文化素质、生活技能等方面的特殊性,在城市生活的适应中遇到了很多难题,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全面、准确地了解我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缘由,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进一步搞好我市的民族工作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我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现状 最新的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当前,我市共有少数民族51个,少数民族常住人口约12.7万人,其中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人口约11万,约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7.7%。每年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有6万,以回族、东乡族、撒拉族等民族为主体。现根据我们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主体的调查,就其流动类型、就业情形、居住方式、居留倾向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做如下详述。 (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类型。我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依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第一,按照其在流入地的时间特征分类,可分为过往型与居留型两种,超过一天者即为居留型。前者又可分为当日往返型与交通中转型,后者可分为短期居留型和长期居留型。具体说来,兰州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有很多属于交通中转型(即过往型)流动人口,其在城市停留时间较短,对城市的影响较小。长期居留型又可以称为暂住人口,对城市的影响较大。 第二,根据其流向可分为流向城市者与流向农村者,以及流向国外者与流向国内其他省区市者。其中,流向我市的国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是主体,流向农村者与国外者的情况在我市还比较少见。 第三,根据其流动的动因可分为劳务型、经营服务型、公务型、文化型、社会型等,或简化为经济型与非经济型两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最主要的目的是寻找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改善自身生活,他们以务工、经商等多种形式出现在城市中。对我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分类,我们更多地依据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动因将其划分为经济型与非经济型两类。 第四,由于宗教纪念活动、宗教传播活动以及宗教学习活动的开展而出现的相对规模较大、局部影响较深远的宗教型流动人口,包括宗教活动参与者、宗教职业人员以及宗教活动学习人员三种亚型。宗教型流动人口既不完全类同于文化型流动人口,因为其在进行宗教活动时还伴随有探亲访友、治病疗养、经商等活动;也不能简单列入其他类型,因为其数量巨大,影响较大,应该单独列出以示重视。我市目前共有清真寺和拱北等宗教场所83处,其中66座主要分布在回族人口较多的城关区和七里河区。这显然会吸引周边各县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群众进入我市从事宗教活动,从而使得我市基于伊斯兰教形成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类型的特色突出。 关于兰州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状的调查报告 https://www.doczj.com/doc/a115260331.html, 2012-07-16 14:46

我国少数民族的衣着服饰

我国少数民族的特色——衣着服饰,生活习俗 汉族: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汉族人装饰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喜饰玉佩玉。 蒙古族: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阿巴嘎蒙古族服饰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喜穿软筒牛皮靴,长到膝盖。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膝盖处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回族: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一种是六棱形的。讲究的人,还在圆帽上刺上精美的图案。回族妇女常戴盖头。盖头也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显得洁白大方;中年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未婚女子戴绿色的,显得清新秀丽。不少已婚妇女平时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带沿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用白漂布制成的,一种是用白线或黑色丝线织成的,往往还织成秀美的几何图案。服装方面,回族老汉爱穿白色衬衫,外套黑坎肩(老乡称“马夹”)。回族老年妇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头巾,夏季则戴白纱巾,并有扎裤褪的习惯。青年妇女冬季戴红、绿色或兰色头巾,夏季戴红、绿、黄等色的薄纱巾。山区回族妇女爱穿绣花鞋,并有扎耳孔戴耳环的习惯。 苗族: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东南苗族服饰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从造型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从制作技艺看,服饰发展史上的五种形制,即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东南苗族服饰中均有范例,历史层级关系清晰,堪称服饰制作史陈列馆。 傣族:各地傣族男子的服饰差别不大,一般都比较朴实大方,上身为无领对襟或大襟小傣族男子服饰袖短衫,下着宽腰无兜长裤净色长裤,多用白色、青色布包头,有的戴毛呢礼帽,天寒时喜披毛毯,四季常赤足。这种服装在耕作劳动时轻便舒适,在跳舞时又使穿着者显得健美潇洒。保留着古代“衣对襟”、“头缠布巾,喜挂背袋、带短刀”的特点,但衣料已很少再用自织“土布”。中山装和西装,已成傣族青壮男子的时装。近年来出现了有领对襟或大襟的小袖衫,头巾改为水红色、绿色、粉红色的绸子,裤子依旧。傣族男子一般不戴饰物,偶尔也会发现他们的手腕上有一只闪闪发亮的银镯。镶金牙、银牙是他们的喜好。 僳僳族:身着民族盛装的僳僳族姑娘僳僳族服饰典雅、美观、大方。不同地区的僳僳族妇女因服饰颜色的差异而被称为白僳僳、黑僳僳、花僳僳。白僳僳妇女普遍穿右衽上衣、素白麻布长裙,戴白色料珠;黑僳僳妇女多是右衽上衣配长裤,腰系小围腰,缠黑布包头,戴小珊瑚之类的耳饰;花僳僳妇女喜穿镶彩边的对襟坎肩,搭配缀有彩色贝壳的及地长裙,缠花布头巾,耳坠大铜环或银环,摇曳多姿,风情万种。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调研报告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摸清我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及生活现状,加快我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的建设步伐,促进社区和谐。全面了解我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现状。对进一步提高我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了调研。 一、我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现状 (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类型。我社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依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第一、根据其流向可分为流向城市者与流向农村者,以及流向国外者与流向国内其他省区市者。第二,根据其流动的动因可分为劳务型、经营服务型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最主要的目的是寻找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改善自身生活,他们以务工、经商等多种形式出现在城市中。(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情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除了依托民族身份与民族文化实现在民族特色经营行业集中就业外,还有一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民族特色缺乏的大众行业从事某些文化。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及分析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来到陌生的城市后,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专业技能,以及语言、文化迥异等因素的影响,其在适应城市社会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碰到很多问题。具体来说,我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工作、生活期间所遭遇到的相关问题

是就业困难问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目前的就业形式主要有务工和经商两种类型。加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自身具有的民族性和在宗教生活方面的特殊需求,使得其就业面更窄,就业机会更少。所以,从总体上来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比较艰难。 三、对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思路建议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具有特殊性,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的管理和服务必须兼顾民族和宗教因素,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城市民族工作部门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提高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当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已成为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对象,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也成为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民族工作的任务是广泛的,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做好本城市少数民族事务的管理工作,帮助他们发展经济文化教育事业;二是做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充分保障他们的各项平等权益,帮助他们增强城市适应能力;三是做好与城市功能相应的面向全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工作。 因此,必须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放到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推进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的高度来认识,维护城市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好抓实。

少数民族服饰欣赏复习题汇总

少数民族服饰欣赏复习题 1. 擦尔瓦:彝族服饰之一,类似于斗蓬。凉山彝族地区服装的季节性不强,四季均穿单衣,但为了适应气候寒暑变化,男女老少均披这种擦尔瓦,日可挡风,夜可作被,生不离身,死亦同焚。 2. 英雄结:彝族男子头饰之一,一般用深色布匹在包头之外缠绕定型,青年男子的细如长笋,老年男子的粗似螺髻。 3. 勇士坎肩:满族男子服饰之一,分前后身两片,两肩和前胸上都装有排扣,因此,只要解开前面和两侧的排扣,便可隔袍穿脱,十分方便,满族八旗子弟将此坎肩穿在长袍外面,以示其英武。 4. 鱼皮衣:赫哲族服饰之一,居住在黑龙江下游的赫哲族人多以鱼皮制作衣服,具有耐磨、不透水、保温、轻便的特点。 5. 袷袢:维吾尔族的男子服饰之一,是一种宽袖对襟无领无扣的长袍,根据季节分为单、夹、棉三种。 6. 瑶族女子服饰五大件:无领无袖贯头衣;衣身两侧只用带子连接(冬季穿右衽有袖衣);蜡染或刺绣花背牌;蜡染白褶裙;腰带和绑腿。 7. 瑶族服饰色彩:P47,在近于黑色的深蓝色服装上装饰红、黄、绿、白、蓝色,色彩趋于红绿黄白黑五种。 8. 瑶族有13种不同族称,列举6个:盘古瑶、过山瑶、茶山瑶、平地瑶、背篓瑶、红头瑶、蓝靛瑶、白裤瑶、青裤瑶、花篮瑶、花瑶、平顶瑶、长衫瑶 9. 朵巴:维吾尔族的四楞小花帽,男女老少必须配戴,不同的地区、季节、年龄、性别、身份、场合各有区别。 10. 假壳:贵州省镇宁扁担山一带的布依族姑娘头顶一块头巾,用发辫压住,已婚妇女在包头内衬箕形竹皮,近一尺长,很有特点,俗称“假壳”。 11. 五彩花袖长袍:土族妇女的服饰之一,从肩部至袖口用红、绿(或蓝)、黑、黄、白五种颜色的布或彩缎拼接而成,排列教有规律,颜色各有寓意,红色象征太阳,绿色象征青草,黑色象征土地,黄色象征五谷,白色象征乳汁,以期待带来丰收和吉祥。 12. 阿德拉斯:维吾尔族妇女连衣裙面料,是一种采用经向扎染方法制作的丝绸。另一说法是指用这种面料制作的连衣裙。 13.维吾尔族服饰面料和纹样,服饰特点。 服饰特点是:式样宽松、洒脱,色彩对比强烈。妇女爱穿宽袖轻盈的连衣裙,衣料一般选用

中国少数民族服装(文字)

中国少数民族服装 相关专题:服饰百科 时间:2012-02-20 13:12 中国各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以及节庆礼仪场合穿用的民族服装。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着装,由于地理环境、气候、风俗习惯、经济、文化等原因,经过长期的发展,从而形成不同风格,五彩缤纷,绚丽多姿,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阿昌族女子穿统裙,以青布包头;未婚者穿长裤,盘辫簪花。男子着黑衣裤,背通帕(挂袋)、阿昌刀。阿昌刀属长刀类,为滇缅边境各民族所喜爱。 白族女子穿白上衣、蓝裤、黑紫丝绒背心,扎绣花围腰,用花包头、银首饰,着百节鞋(翘头绣花鞋)。男子为白衣裤、黑背心、白或蓝布包头,绣花挂包;高寒地区常穿羊皮披肩。 保安族女穿高领大襟花短衣、镶花边长背心,罩盖头,穿双梁鞋。盖头还是回、东乡、撒拉等族的女子头饰,通常披垂及腰,婚前用绿色、婚后黑色、老年白色。男子冬季穿斜襟皮袄、春夏为白衬衫,黑背心,白布便帽,挂保安刀。保安刀挂于腰左边,刀把叠嵌“十样景”图案。 布朗族女穿黑色或红绿纹相间的统裙,扎大包头。男穿无领上衣、黑色宽大长裤,黑或白布包头。 布依族女穿大襟上衣、长裤、绣花围腰,或蜡染百褶长裙;黔南地区穿传统栏干服。栏干服是衣裤套装,衣襟、领口、衣袖、裤脚均镶花边。男子为对襟衣或大襟长衫,蓝或白地蓝方格头巾。 朝鲜族尚素白,有“白衣民族”之称。女子穿传统的襦裙套装,上襦称则高利,为小灯笼袖斜襟短衣,以花结襻带系合;下裙称契玛,是高腰长裙,少女为统裙式,婚后缠裙式;配穿鞋头尖翘的船形鞋。男子穿无纽扣上衣、深色背心、灯笼裤(称佩吉),戴漆纱围檐圆顶高帽。 达斡尔族女穿蓝袍、绣花鞋、白布袜,胸佩银饰。男子穿高领袍、皮靴(称奇卡米)、白布包头。节日多穿各色绸袍。 傣族西双版纳地区女子为窄袖对襟短衣、统裙、银腰带;德宏地区女子婚前穿大襟短衫、长裤、小围腰,婚后是对襟短衫,黑统裙;新平、元江一带,女上衣的腰际处和裙腰处常绣花、饰银泡银穗,故有“花腰傣”之称。男子一般为小袖短衫、长裤,白或青布包头,冷天习惯披毛毯。 德昂族女子上为对襟短衣,下着饰横条图案的长统裙,并装饰藤腰箍。男子穿圆领大襟衣和肥短裤,打裹腿,男女均用白或黑布包头、男子还饰绒球。 东乡族女子穿大襟衣、绣花背心、长裤,罩盖头。男子穿长袍,束带,佩小刀等;或穿对襟衣、黑背心;戴黑或白色平顶软帽。 侗族女子为无袖上衣、宽脚裤或百褶统裙,佩带银饰。男子为无领短衣、统裤、侗帕(大头帕)。多用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 独龙族穿用披毯:将麻布毯披于衣外,由腋下抄向胸前结角(男左结、女右结)。此外,女子用头巾,男子佩砍刀和箭包。 俄罗斯族女子穿布拉吉(连衣裙)或褶裙,戴艳丽的头巾。男子穿西装和白色绣花边的套头衫。 鄂伦春族穿皮袍:大襟,开二衩或四衩,领、袖、襟处镶异色皮边,衩处补绣团花图案。此外,女子戴毡顶皮帽;男子为狍头皮帽、皮裤、皮靴。

浅论西南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

浅论西南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 历史学2010级本科201016031211 许谋 摘要:服饰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创造物,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参照物和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作为我国服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基于对生产、生活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逐步形成的,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其产生和发展都与地理环境的紧密相连。它的材料、结构、色彩、图案等文化内容,反映了西南各民族历史上形成的蕴含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传统风尚。是对传统服饰文化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服饰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漫长过程中发挥创造力的结晶。在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中,“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它不但作为防寒保暖和美化生活所必须的日常用品,也一度成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西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文化作为我国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的产物,值得深究。 一、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与地理环境的紧 密联系 服饰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外在形式,最基本的功能是实用性。自然地理环境不仅决定着服饰的实用性,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个民族服饰特点的形成与发展。 聚居于西南边陲山区水乡的壮、彝、苗、瑶、普米、傈僳、怒、独龙等三十多个民族因为居住于亚热带地区,以稻作农耕为主,穿着短装型衣裙、衣裤显然比袍式服装更适宜水田劳作,其服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是轻巧、利落、短衣、短褂、短裤和薄裙、裸露部位多。[1]以稻作农耕为主的西南各少数民族,其服饰以布、麻为主要材料,辅以披羊皮毡或皮褂子,为的是适应晴雨无常的自然环境。如苗族服装材料用家织机棉布或织锦,多为蓝、青、白三色。 西南少数民族服饰结构清晰,多表现为上衣下裙,如苗族女子一般上着短衣,下着短裙或长裙,佤族女子上着无袖或连袖短上衣,下身着筒裙。这些结构注重服饰合身、突出人的形体,轻巧灵活。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

骆驼巷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服务基本情况 一、社区基本情况,总人口数、少数民族人口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流动人口中的主要少数民族成份,来的目的。 1、骆驼巷社区地处兰州市的南大门,管辖范围处于铁路三角地带。北侧是兰新铁路,南侧是阿干铁路专线,西至建工中街铁路涵洞,东侧地处人口比较密集的硷沟沿大街,也是进入省会兰州的必经之路、重要的集散地。各类暂住人口流动频繁。辖区总面积约0.3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1685户,共4374人。辖区少数民族人数:1968人,占辖区总人数的45%。登记在册流动人口1334人,房屋出租户210户。该地区属于多民族居住区,常住本地无户口人员较多,暂住人口流动性较大,许多临夏、康乐、东乡、广河等市县进城务工人员自愿聚集,也是一个少数民族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聚散地。还有浙江、江苏、云南、贵州、安徽等的登记的经商户多年住在本辖区形成了“城中村”的格局。 2、流动人口中的主要少数民族成份有: 回族、东乡族、撒拉族、藏族。 3、xx的目的是经商务工。 二、目前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基本工作,具体办法。 社区加大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管理力度,专人专管。对无本市户口、在本社区居住的暂住人口,进行了申报暂住登记和办证工作,全面掌握流动人口动态和特点。协同公安部门对外来人口做好登记、发证、管理、服务工作,特别对房屋出租户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使流动人口有人管、有人问。掌握流动暂住人口动态和特点,从而引导少数民族暂住人口合理流动。社区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员“星级管理、分级管理、双重管理”管理机制。以房管人“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对出租房屋的有关情况造册记建档,纳入管理。对出租房屋的房主办理房屋租凭证。派出所与社区双重管理。

2020中国卒中后认知障碍防治研究专家共识

2020中国卒中后认知障碍防治研究专家共识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2010年,全球卒中患病率为502.3/10万,年发病率为257.96/10万,病死率为88.41/10万,而我国卒中患病率为1114.8/10万,年发病率为246.8/10万,病死率为114.8/10万,且卒中已成为我国首位致死性疾病。卒中等脑血管病常导致认知损害,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成为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第二大痴呆原因。 PSCI特指卒中后发生的认知功能下降,是VCI的一个重要亚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同AD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引起的痴呆相比,PSCI有其自身特点,如斑片状认知缺损、病程波动性等,其中可预防和可治疗性是PSCI的一个重要特点。2015世界卒中日宣言明确提出“卒中后痴呆是卒中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6年的国际卒中大会(International Stroke Conference)也倡导将卒中和痴呆整合的干预策略。 在过去30年间,国内外学者通过对VCI的临床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诊疗指南,如我国学者编写的《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中国痴呆诊疗指南》、《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疗指导规范》、《卒中后认

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17、2019)等。当前对我国PSCI的研究有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探讨。本次中国卒中学会圆桌会议召集从事卒中和认知障碍的同行,对我国PSCI的流行病学、发生机制、诊断标准、生物标志物、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未来探索重点进行商讨,推动实现PSCI可防可治的目标。 1我国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现状和挑战 我国脑血管病和痴呆的疾病负担沉重,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的患病率为1.50%,是仅次于AD的第二大常见痴呆类型。而65岁以上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总体患病率为20.8%,其中脑血管病和血管危险因素所致的轻度认知障碍占所有轻度认知障碍的42.0%。目前我国尚无关于PSCI发病率的全国性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013年国内PSCI流行病学特征系统评价表明,卒中后3个月内PSCI和卒中后痴呆(post-stroke dementia,PSD)的发病率分别为56.6%和23.2%。2015年,一项我国北京和上海社区人群的研究报道,依据MoCA量表、MMSE量表和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Hachinski ischemic score,HIS)等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显示,PSCI的总体患病率高达80.97%,其中PSCI非痴呆(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PSCIND)患者占48.91%,PSD患者占32.05%。国际上PSCI研究报道的发病率差异较大,为19.3%-96%。伴随人类寿命的延长及卒中后生存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调查研究综述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调查研究综述 方敏、姚月、区键聪 摘要: 55个少数民族加上一个汉族,便是56个民族汇成的大好中华。少数民族有着与汉族不一样的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传承,这些不同的文化内涵在他们的服饰上有着鲜明的表现。 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是少数民族数学文化的一个重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是少数民族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各少数民族通过对自然物象的观察、提炼和归纳,用抽象的几何元素所创造的服饰纹样充分展现了各少数民族的数学智慧和应用数学的创造力.文章以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实物纹样图片为背帚,对纹样的构成形式、构成要素及其设计思维进行了探索,以期为研究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的数学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为指导,探索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同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的关系,在心理学、美学方面的特点和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在非言语交往中的功用,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在文化生态学、文化人类学、美学、社会心理学和符号学研究中的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服饰;发展;综述

一、中国少数民族服装特点 (一)[1]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是少数民族数学文化的一个重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是少数民族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各少数民族通过对自然物象的观察、提炼和归纳,用抽象的几何元素所创造的服饰纹样充分展现了各少数民族的数学智慧和应用数学的创造力.文章以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实物纹样图片为背帚,对纹样的构成形式、构成要素及其设计思维进行了探索,以期为研究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的数学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2]从色彩、款式、饰纹到少数民族诞生礼、婚礼、祭祀礼等特殊仪式上的礼服,我们都能看到一些图腾的象征,不同的图腾崇拜象征了不同的民族文化,而不一样的款式设计,也与其地处区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对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了解,你便能够感受到中华服饰的博大精深,也便能了解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二、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 (一)[1]服饰作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其形成过程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中非常鲜明的表征。服饰风格都是适应自然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鄂温克族服饰也不例外,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形成了其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也形成了民族服饰

我国少数民族的衣着服饰

我国少数民族的特色——衣着服饰,生活习俗汉族: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 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汉族人装饰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喜饰玉佩玉。 蒙古族: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阿巴嘎蒙古族服饰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喜穿软筒牛皮靴,长到膝盖。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膝盖处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示吉祥如意。 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回族: 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一种是六棱形的。讲究的人,还在圆帽上刺上精美的图案。回族妇女常戴盖头。盖头也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显得洁白大方;

2019年政协关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政协关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情 况的调研报告 9月25日,市政协民族宗教台侨属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副主席xx的带领下,调研我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xx市清真寺,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市民委主要负责同志关于我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情况的通报。委员们在实地察看和听取通报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 我市城区有回、维、蒙、彝、满等31个民族,流动人口约400多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10%。其中,80多人在工业企业工作,100多人在商贸领域工作,60多人在农业合作社(含种植业、养殖业)工作,100多人从事牛羊肉供应、小吃、羊皮袄买卖等生意。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主题,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建立了城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系,提高了服务管理能力和水平,保障了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网络。成立了xx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领导组,建立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站,站点设在xx市民族团结促进会xx分会(地点在xx市清真寺),并以xx街道

14个社区民族工作站、3个拉面馆、1个牛羊肉供应点为联络点。服务站做到有班子、有制度、有牌子、有经费、有台账、有活动。 2、定期组织活动,畅通沟通渠道。城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代表人士经常列席xx市民族团结促进会xx分会和伊斯兰教协会的相关会议,参加学习、教务、走访调研、议事协商等活动,参与其矛盾调处、文明创建等工作。市民委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在xx生活和工作的实际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3、搭建服务平台,工作成效显著。相关职能部门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履行职权,依法保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并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目前,少数民族流动人员遇到的经营、租房、就医、子女入学等问题,基本都能得到解决;对于就医困难和发生天灾人祸的家庭,多数从“王贵伦阿訇扶危济困慈善会”经费中帮助解决。 4、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民族团结。通过上门入户走访、问卷调查、设立宣传台、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了解党的民族政策,熟悉xx的风土人情,促使他们认同并遵从城市管理规则,融入城市生活。目前我市在城区生活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与本地居民群众相处和睦。 二、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存在偏差。有些部门和极少数基层干部没有认识到民族工作的特殊性,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不重视。他们认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不容易适应城市管理方式;他们在我市城区人口数量较少,经济、文化等各个

十种少数民族服饰

阿昌族服饰 阿昌族是中国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德宏州的陇川县户撒和梁河县九保、囊宋三个阿昌族乡。潞西县江东乡高埂田和盈江、瑞丽有少量分布。此外,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的漕涧、旧州等地,保山地区腾冲县和龙陵县也有部分居住。 除宗教节日外,户腊撒的阿昌族,一年较大的几个节日,如赶摆、蹬窝罗,会街节、尝新节、泼水节、进洼、出洼等,都与邻近的傣族相同。此外还有火把节、换黄单、烧白柴、浇花水、窝罗节、等节日活动。其中以火把节和窝罗节的规模较大,活动内容较多。 阿昌族的服饰简洁、朴素、美观。阿昌族热情好客,尊老爱幼,有许多优良的传统礼仪。

白族服饰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1858063。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还有说法主张白语(白族的语言)、土家语也属于汉语族。绝大部分操本族语,通用汉语文。元明时使用过“僰文”(白文),即“汉字白读”。使用汉字书写,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善经营农业、盐渍杜鹃花。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传统饮茶方式。 平坝地区白族人食稻米、小麦,山区的则以玉米、荞子为主。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善于腌制火腿、弓鱼、油鸡棕、猪肝酢等菜肴,又喜吃一种别具风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将猪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丝,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白族人民还喜喝烤茶。

白族服饰,各地略有不同。大理等中心地区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大理一带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臂环扭丝银镯,指带珐琅银戒指,耳坠银饰上衣右衽佩着银质的“三须”、“五须”;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火把节、三月街(民族节)、清明节、中元节、冬至是白族传统的节日。

56个民族简介及服饰特点

五十六个民族简介 1、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 ——采茶 2、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 ——羊皮袄、保安刀 4、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弹唱 5、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跳板、长鼓舞 7、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 ——剪纸,打曲棍球 8、傣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象脚鼓舞 10、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己的语言。 ——织独龙毯,烤烙饼 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拉手风琴,烤面包 15、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2.6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 ——驯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40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有自己的语言。 ——竿球,龙舟,编织 17、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人口约4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制作糯米团,地戏

轻度认知障碍国内外研究概况与进展述评

轻度认知障碍国内外研究概况与进展述评(节选) 2009年10月14日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08-03 09:26:00 ] 作者:吴正治田先翔 目前使用的所有精神量表对于准确的发现 MCI 或早期 AD 病人都不理想,只能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参考手段。 4.3 影像学诊断 4.3.1 结构性神经影像学 资料显示 MCI 影像学主要表现为颞叶和海马结构萎缩,特别是内嗅区和经内嗅区皮质明显萎缩,同时伴有脑沟增宽、脑室系统对称性轻度扩大,并以幕上脑室扩大为主。DeLeon 等应用 CT、MRI 发现 MCI 至 AD 海马萎缩发生率分别为 76%(MCI)、84%(轻度 AD)、96%(重度 AD),且与年龄无关,在老年人中海马萎缩与延迟回忆成绩有相关性38]。当 MCI 者海马结构改变时即预示着将出现新皮质的改变和 AD 到来。这提示海马萎缩导致了认知下降。 应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定量技术测定海马 - 海马周围和内嗅皮质区容积,海马结构容积越小,AD 转化率越高。连接海马的颞叶新皮质区或前扣带回萎缩是发展为 AD 的最佳预测。此技术测定大脑萎缩率对预测 MCI 转归 AD 较神经心理测量评分价值高[34,35],可不依赖于其他因素,如神经心理评分和 ApoEε 4 基因型[36,37]。 4.3.2 功能性神经影像学 4.3.2.1 脑血流与灌注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PECT)主要是估测脑血流灌注,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主要观察脑部氧代谢、葡萄糖代谢和脑血流。Okamura N[39] 用 I123-IMP(N - 异丙基 - P - 碘 123 苯丙胺,IMP-SPECT)研究发现 MC 患者存在后扣带回血流灌注不足,AD 患者则在额、颞和顶叶皮质均灌注不足。其他研究者运用大脑激活显像技术研究记忆过程及内侧颞叶皮层反应模式时发现,有记忆障碍的老年人在编码阶段右侧海马、左侧前额和左侧颞叶皮层的激活显著降低且没有发现功能代偿[17]。Cardebat 等[40]观察发展 AD 患者的记忆评分与右额前区皮质血流增加显著相关,但该区在对照组中并不激活,提示可能存在代偿机制。SPECT 还显示随着认知功能的衰退脑血灌注量减少也波及其它脑区(如枕区),与正常人、AD 者不同。 4.3.2.2 葡萄糖代谢脱氧葡萄糖荧光标记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18F)- fluoro-deoxy-glucose PET DG-PET〕发现向痴呆转化的 MCI 者右侧颞顶皮质及内嗅皮质局部葡萄糖代谢降低,血流灌注也降低,这些改变比结构改变早 1~2 年。这种神经功能影像的改变可以筛选向痴呆转化的 MCI,其正确率为 56%~75%,若与神经心理评估相结合筛选的准确率为 90%[41]。 MCI 的代谢障碍部位多为颞叶、顶叶,而基底神经核、丘脑等脑区较少受累。这种改变在神经元缺失、神经突触联系减少之前即可出现。MCI 患者的 PET 检查常见颞顶部联络皮质有明显氧代谢与葡萄糖代谢低下,病变双侧对称大脑局部葡萄糖代谢及灌注的差异对预测 MCI 转化可能有帮助。血流量和葡萄糖代谢减少是认知功能进行性降低的高危因素,物质和能量代谢的障碍往往早于痴呆患者的病理学改变。所以 SPECT 和 PET 是诊断 MCI 和早期 AD 的有用工具。 4.3.2.3 活体化学成分磁共振波谱(MRS)可无创检查活体内化学成分。质子磁共振分光谱(H1MRS)检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