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案例:基于把字句宾语属性的研究。

(本案例取自俞志强《论把字句宾语属性明确性与句子语境的匹配》,《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第一期)

一、问题的提出

第一,把字句的宾语该不该有定①? 无定的宾语是错误还是例外? 如果有定、无定不是问题的关键,那么关键到底在哪里? 对这些问题,学者们历来争论不休。

第二,习惯上很多学者认为把字句的宾语必须有定。有全部有定说、大多有定说、形式无定说等。

第三,认为把字句的宾语是否有定并非关键,更重要的是看宾语的属性明确性与句子语境要求之间能否互相匹配。如果不匹配,把字句的宾语可能产生属性不够明确或者过

于明确的错误。如果匹配,宾语有定、无定都可成立。

二、问题研究的展开

(一)解释什么是宾语的属性明确性

1、为了看清问题,作者比较了各种术语的利弊,从而说明他为什么要提出新的概念和研究

角度。

(1)有定和无定:“有无”是对立关系,这种对立的关系容易引起一个误解,好像两者之间很难容下其他的状态。

(2)定指、不定指:同有定、无定的问题一样,把字句的宾语定指、不定指的两者均有,所以尽管可以使用定指、不定指的说法来指称,但是仍然需要一个更有效的解释把

字句宾语的说法。

(3)高可及性:“可及性”本质上就是通常的“有定性”,没必要“另起炉灶”。如前所述,“有定、无定”的说法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即使改称为“可及性”以后也

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2、提出宾语的属性明确性宾语属性的明确性就是宾语的特点和范围被刻画的详尽程度。换

句话说,凡是属性表述得较丰富、特点刻画得较具体、范围规定得较清楚的就是属性明确性较高的宾语。

(二)研究“(一) + 量词+ 名词”的属性明确性问题,以展现属性明确性的高低特点。

研究过程中列出了八种“(一) + 量词+ 名词”的小类,充分说明了“(一)个”这个结构并非都是“不定指”的,它也可用作把字结构的宾语。

i.研究把字句宾语的属性明确性与句子语境之间的匹配

作者举出同样是“无定”的词组,有的在“把”字句里不可成立,有的却可成立。并依此提出宾语属性明确性与语境可以匹配的情况。

1、属性明确性高的宾语与要求高的语境相匹配

2 、属性明确性低的宾语与要求低的语境的匹配

(1)不留神、失手

(2)听者不在场

(3)宾语细小

(4)从句从轻

(5)信息填补

(6)诧异状态

三、问题研究的结论

1、过去强调宾语是否有定,现在我们看重宾语的属性是否明确;

2、过去只关注把字句的宾语本身,现在我们更关注把字句宾语与语境的和谐关系;

3、过去认为宾语有定是常规现象,无定是例外情况,现在我们发现没有什么例外,所谓的常规和例外都是同一个匹配机制的自然产物,它们有着内部紧密的联系;

4、过去认为把字句宾语越有定越好,现在我们看到所指或属性过分明确的宾语也可能犯“明确过当”的错误,所以我们应强调宾语属性明确性要适当;

5、过去以为宾语不定的错误要靠加强宾语的有定性来解决,现在我们看到调整宾语属性的明确性、语境,或通过临近几个句子来补充信息,也可以解决。

案例分析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在对外汉语教学上,对把字句宾语属性明确性与句子语境的匹配机制的认识可以指导学生不仅要注意宾语的特点,还要注意观察把字句的语境。这对提高学生使用把字句的准确性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第二,做研究要敢于跳出常规思维,不能因为很多权威学者的一致认可而从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