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染病学作业

传染病学作业

传染病学作业
传染病学作业

传染病学作业

第一章总论

一、名词解释

1、传染病:

2、潜伏期:

3、传染期:

4、传染源:

5、病原携带者:

6、隔离:

7、血清疗法:

8、人工主动免疫:

9、人工被动免疫:

10、败血症:

11、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12、传播途径:

13、易感者:

14、免疫:

15、爆发:

16、流行:

17、大流行:

18、散发:

二、填空题

1、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2、传染源包括:---------------------------、-----------------------------、--------------------------------.

3、传染过程的五种表现是:---------------------、----------------------、--------------------、

-----------------------、---------------------.

4、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

-------------------------------------------、------------------.

5、根据传染病病程发展的规律性,可将其分为--------------------、------------------------、

-------------------------、-------------------------------.

6、出疹性传染病出疹时间有一定规律性,-----------出疹在病程的第一天,------------第二天,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

7、病原体及其毒素在体内扩散可引起---------------------------、-----------------------------、

------------------------------、--------------------------------.

8、在传染病的免疫调节治疗中,常用的免疫增强剂有-----------------、------------------等.常用

的免疫抑制剂有---------------------、--------------------等.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使很多传染病的全身中毒症状得到减轻,但对----------------------、---------------------- 和-------------------的传染病不用激素治疗.

9、血清疗法用于------------------、----------------------、-------------------等主要由外毒素引起的

少数几种传染病的治疗中.

10、传染病的治疗原则为-----------------与-----------------相结合,----------------与----------------

相结合,中西医结合.

11、传染病的血清疗法,在进行皮试或脱敏疗法时,应准备-------------------------与----------------------,以备急救用.

12、细菌性传染病应用激素时用足量而有效的抗生素,对------------------------及----------------

感染的疾病禁用.

13、对传染病人的管理必须做到五早:------------------、------------------、---------------------、

-------------------、--------------------.

14、儿童基础免疫制剂种类包括:-------------------------.-------------------------.-----------.- ---------------------.-------------.

三、单项选择题: .

1、病原体由一个宿主排出体外,经一定的途径传给另一个宿主,为传染病的哪项基本特征

A.特异病原体

B.传染性

C.免疫性

D.流行性

E.地方性、季节性

2、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为

A. 疫源地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病原携带者

E.易感人群

3、曾患过某种传染病,目前也无症状,而能排出该病病原体的人为

A.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B.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C.健康病原携带者

D. 病原携带者

E.传染原

4、某人因为手术,输1000ml同型血液,5个月后经化验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该病的传播径

A.食物传播

B.经水传播

C.经血传播

D. 母婴传播

E.接触传播

5、用已知抗原检测血清中抗体,或用已知抗体检查血清中未知抗原属下列何种检查

A.一般实验室检查

B.病原学检查

C.血清学检查

D.生化检查

E. 其它检查

6、某急性菌痢患儿,体温高达40度,应该为他首先采取哪项护理措施

A.补液

B. 物理降温

C. 镇静

D. 给解热镇痛剂

E.吸氧

7、传染病的特效疗法是

A. 免疫调节疗法

B. 病原疗法

C.对症疗法

D.支持疗法

E.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8、以减轻症状和解除病人痛苦,或作为急症抢救之用的治疗方法是

A.病原治疗

B. 并发症治疗

C. 对症治疗

D. 支持疗法

E.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9、抗毒素血清疗法属于哪种治疗方法

A.对症疗法

B.支持疗法

C.病原疗法

D.免疫调节疗法

E.并发症治疗

10、脱敏疗法常在对哪类药物过敏时采用

A.抗生素

B. 化学疗法

C.血清制剂

D.中药制剂

E.激素类

11、某病人患急性细菌痢疾,体温3⒐5度,该病人首要的治疗方法是

A. 补液

B. 强心

C.退热

D.防治酸中毒

E. 抗休克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

A.二大类21种

B.三大类31种

C.三大类36种

D.三大类28种

E.二大类35种

13、甲类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间为

A.城镇发现后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

B. 城镇6小时内,农村6小时内

C.城镇12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

D. 城镇12小时内,农村6小时内

E. 城镇6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

14、据1989年9月1日公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

传染病包括

A. 鼠疫、霍乱、天花

B.鼠疫、霍乱、非典

C. 鼠疫、天花

D.霍乱、天花

E.霍乱

15、传染过程中最常见的表现是

A.病原携带状态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E.病原体被清除

16、某妇女向你询问:她应为她的新生儿作哪种制剂的预防接种

A.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糖丸

B.百、白、破三价混合制剂

C.卡介苗、乙肝炎疫苗

D. 麻疹活疫苗

E.其它

17、一邻居已怀孕8个月,她向你询问:宝宝出生后何时可以给他口服小儿麻痹糖丸

A. 1月龄

B. 2月龄

C.3月龄

D.4月龄

E. 6月龄

18、病人在住院或门诊过程中,病人与病人之间及病人与职工之间,通过各种传播途径而

引起的感染为

A.医源性感染

B.交叉感染

C.自身感染

D..隐性感染

E..潜伏性感染

19、传染病流行过程必需具备的三大环节是

A.病原体,人,环境

B.病原体,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C.病原体的数量,毒力及人的免疫力

D.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E.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20、传染期的临床意义是

A.确定某种传染病传染性的大小

B.确定隔离期限

C.确定检疫期限

D.确定病原治疗期限

E.以上都不是

四、问答题:

1、简述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2、简述传染过程的五种结果 .

3、简述儿童基础免疫程序.

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

一、名词解释

1、胆酶分离:

2、麻疹粘膜斑(科氏斑):

3、机会感染:

4、艾滋病:

5、野毒株、

6、HBV感染的窗口期:

二、填空题

1、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相似,但是以-------------------------为主要的传播方式.

2、乙型肝炎特异性血清病原学检查项目中-------------------为保护性抗体,-------------------------

阳性提示HBV复制活跃,传染性强.--------------------------------持续阳性提示转为慢性.

3、HDV的核心主要有-------------------和-------------------------.包膜由------------------------形成.

4、人体感染HA V后, 血清中---------------------出现早,是甲型肝炎早期诊断和近期感染的特异

性指标. ----------------------------出现迟,可持续终生,多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5、甲型肝炎潜伏期为-------------------天,接触者医学观察-------------------天.

6、乙型肝炎可经------------------------.------------------------.--------------------------------途径传播.

7、脊髓灰质炎病人的典型热型是-------------------------------------.

8、脊髓灰质炎在-----------------------具有传染性,-----------------------和--------------传染性最大.

9、脊髓灰质炎的预防重点是-------------------------,预防接种后可获得------------------------免疫.

10、脊髓灰质炎瘫痪的特点是------------------------------,------------------------.---------------------.

不伴--------------------------.

11、脊髓灰质炎患儿发热时,可因注射用药而促发或加重---------------------------------发生.

12、脊髓灰质炎病毒按其抗原性不同分为---------------------------型,各型间------------------免疫-

13、脊髓灰质炎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直---------------------------.------------------------------------.

14、对未服过脊髓灰质炎疫苗而与脊髓灰质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5岁以内儿童,应及时肌注

--------------------------或--------------------------------------防止发病或减轻症状.

15、流感是由-------------------------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

症状较轻,以-----------------------------症状较重.

16、流感病毒分为-----------------.----------------------.---------------------------三型,曾引起多次世界

大流行的是----------------型.

17、狂犬病是由----------------------------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18、狂犬病.的临床表现为--------------------------.--------------------.------------------.------------------.

其中以--------------------------------较为突出.

19、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狂犬病人发病后病死率-------------------------.-

20、狂犬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的平均潜伏期为----------------------,主要侵犯的是-------------------

和-------------------等处的神经细胞

21、狂犬病的典型经过为-----------------------------------------------.-----------------------------------

.---------------------------------------------------.

22、人被狂犬咬伤后是否发病取决于---------------------------.------------------------.----------------

.--------------------.------------------------------.

23、人被狂犬咬伤后的处理措施包括--------------------------------.-----------------------------------.

----------------------------------------------.

24、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麻疹病后可获得---------------------------免疫.

25、.麻疹发病率以----------个月至--------岁最高.近年来麻疹发病率显著降低的原因是普遍应

用-------------------的结果. 麻疹传染期为出疹前后各--------------天,有并发症者延迟至出疹前后-----------天.

26、水痘和带状疱症是由同一病原体---------------------------------------引起.

27、水痘皮疹分批发生,与--------------有关. 水痘皮疹呈------------------分布,多见于------------.

28、水痘于发热第-----天见疹,同一部位可见---------------------------------皮疹,愈合后不留疤痕.

29、水痘的传染源主要是---------------------------,主要经---------------------------传播,病后可获得

-----------------免疫.

30、流行性腮腺炎的病理变化特征为----------------------.其病原体是----------------------------.

31、.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时采取局部冷敷处理的作用于是--------------------------------.

32、流行性腮腺炎病人血中及中淀粉酶升高的原因是--------------------------------------------------.

33、艾滋病的全称是---------------------------,其病原体是---------------------.预防艾滋病的最好办法是--------------------------------.防止艾滋病的医源性传播必须做好--------------------------. 34、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有------------------------------.-----------------------------.-------------------------.

-------------------------------.--------------------------------------------.

35、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

36、艾滋病病人最常见的条件病原体感染是------------------------------------------------------,

感染的部位是---------------------------------------------.

37、艾滋病病人发生机会性肿瘤,最常见的是---------------------------------------.

38、对艾滋病病人的排泄物及分泌物,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是--------------------------------------.

39、艾滋病的临床过程分为-------------------.----------------------.----------------------.------------------.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征

A.食欲减退、恶心

B. 乏力

C.大便呈陶土色

D.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

E.部分病例出现黄疸

2、病毒性肝炎并发腹水时,低盐饮食的标准是每日食盐摄入量为

A.<0.5g

B.<0.1g

C.<⒈5g

D. <2g

E.<3g

3、慢性病肝炎患者避免摄入过高热量的目的在于

A.没有必要

B.为减轻肝脏的负担

C.避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D.防止脂肪肝、糖尿病发生

E. 以免诱发肝性脑病

4、急性重症肝炎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

A.黄疸迅速加深

B.顽固的恶心、呕吐

C 肝性脑病的表现 D.出血倾向 E.腹水

5、急性黄疸型肝炎早期的主要临床特征是

A.皮肤、巩膜黄染

B. 畏寒、发热及头痛

C纳差、厌油、恶心呕吐及乏力 D. 尿呈浓茶色

E. 肝脏明显肿大

6、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的传播方式是

A. 饮食的污染

B.水源污染

C.输入污染的血液

D.共用牙刷、剃须刀

E.经体液传播

7、HA V和HEV的感染过程大多呈现为

A.急性自限性肝炎

B. 慢性肝炎

C. 慢性病毒携带状态

D.易发展长肝硬化

E.易转变为肝

8、预防乙型肝炎的最佳措施是

A.隔离病人

B.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C.注射丙种球蛋白

D.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E.防止医源性传播

9、提高重症肝炎病人存活率的关键措施是

A.早期监护治疗

B.运用胰高血糖素及胰岛素防止肝细胞坏死

C. 控制感染

D.控制出血

E.控制肝肾综合征

10、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病程多为

A.<2月

B.2—3月

C. 3—4月

D. 1月以内

E.半年以内

11、甲型病毒性肝炎的隔离期是

A.发病后2周

B. 病后3周

C.病后2月

D.病后3月

E.以上均不是

12、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 经血液传播

B. 经体液传播

C.经飞沫传播

D.垂直传播

E. 类口传播

13、某患者血清中HBgAg(+)、HBeAg(+),说明该患者为

A.乙肝病毒携带者

B.乙肝患者,传染性强

C.乙肝患者,传染性减弱

D.获得免疫力

E. 以往感染过HBV

14、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为

A.1—2周

B.2—4周

C.1—2月

D.2—3月

E.6周—6月

15、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为

A.1—2周

B.2—3周

C. 2—4周

D.2—6周

E.1—8周

16、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lg)主要用于

A.阻断母婴传播和HBV意外暴露者

B.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

C.防止HDV重叠感染

D.乙型肝炎的

E.婴幼儿及年老体弱者

17、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检出抗-HBS,说明

A. 转为慢性

B.HBV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C.有免疫力,无传染性

D.需继续隔离治疗

E.HBV 复制减慢,传染性

18、目前临床常用于肝炎病毒的化学消毒剂

A.75%酒精

B.次氯酸钠溶液

C.来苏

D.福尔马林

E.新洁尔灭

19、男性,18岁,体检发现HBsAg ( + )、肝功正常,无症状及阳性体征.次年8月,因

发热数天、乏力、恶心、尿黄,巩膜黄染入院.查ALT 3334 nmol.. s-1 / L,总胆红素

68 μmol/L,甲型肝炎抗体>1∶1000(酶联免疫试验),该病人考虑为

A.慢性肝炎轻度

B.慢性肝炎中度

C. 乙型肝炎合并甲型肝炎

D.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HBsAg携带者

E.丁型肝炎

20、黄女士患淤胆型肝炎住院,该患者最突出的临床特点为

A.严重的消化道症状

B.明显而持久的黄疸

C. 血清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

D.肝功能严重受损

E.以上都不是

21、某小儿患甲型急性黄疸性肝炎近愈,其母亲十分担心孩子的病会转变成慢性或肝癌,您

该怎样回答

A.有转变为慢性或肝癌的可能

B.仅有转变为慢性的可能

C. 仅有发展成肝癌的可能

D. 不会转为慢性或肝癌

E.预后不佳

22、某幼儿园,近2月连续发现8名小朋友出现精神不振、纳差,其中2人巩膜发黄伴发热.

这些小朋友可能患有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 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E. 戊型肝炎

23、刘某,发现HBsAg(+)已8个月,但无任何自觉症状及体征,肝功能正常.该患者为

A.乙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B.乙型慢性肝炎轻度

C.乙型肝炎潜伏期

D.乙型肝炎恢复期

E.以上都是

24、张某,血清单项HBsAg(+),为防止家人感染,最有效的措施是

A. 家中做到分餐制

B.衣被、用具单独使用

C.坚持餐前、便后洗手

D.家中用物及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擦试一次

E.家中其他成员进行乙肝疫苗预防接

25、某一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对其采取下列保健措施中,哪项不对

A. 全休半年

B.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C. 适当隔离

D. 忌饮酒 E . 加强随访

26、脊髓灰质炎发病时的典型热型是

A. 稽留热

B.弛张热

C. 双峰热

D.间歇热

E.持续低热

27、脊髓灰质炎病的传染期是在

A. 潜伏期末

B.瘫痪前

C.瘫痪期

D.潜伏期末和瘫痪前期

E.整个病程中

28、脊髓灰质炎患者应隔离至病后

A.14天

B. 20天

C. 25天

D. 30天

E.40天

29、下列哪项不是脊髓灰质炎瘫痪的特

A.热退后瘫痪进展停止B.非对称性瘫痪C.软瘫

D.伴感觉障碍E.以下肢瘫痪多见

30、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犯

A.植物神经丛B.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C.脊髓后角感觉神经细胞

D.大脑皮层运动中枢E.大脑皮层感觉中枢

31、.脊髓灰质炎病人患肢的功能锻炼与针灸理疗,应于

A.体温开始下降时进行B.瘫痪停止进展后进行

C.肢疼完全消失后进行D.瘫痪一出现就进行

E.尽可能早的进行

32、脊髓灰质炎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

A.控制传染源B.作好饮食卫生C.管好粪便

D.预防接种E.消灭苍蝇

33、脊髓灰质炎病人瘫痪前期的临床特点是

A.头痛、咽痛、发热,无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B.发热、胸痛、皮他疹、呕吐、腹泻

C.发热、咽痛、腹泻、感觉障碍、脑反射减弱

D.再次发热、头痛、全身肌肉疼痛、拒抱、多汗、呕吐

E.发热、头痛、嗜唾、惊厥、昏迷

34、脊髓灰质炎患儿用夹板或石膏托保持患肢于功能位,其目的是

A. 减轻肢体疼痛

B. 减轻神经细胞水肿

C. 使患儿感到更舒适

D. 防止或减轻畸形发生

E.改善患肢血液循环

35、脊髓灰质炎患儿出现三脚架征、吻膝试验阳性见于

A. 潜伏期

B. 前驱期

C. 瘫痪前期

D. 瘫痪期

E. 恢复期

36、下列哪项不是脊髓灰质炎的临床特征

A. 多见于<5岁儿童

B.前驱期以上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为主

C. 瘫痪前期出现全身疼痛、感觉过敏等神经系统症状

D.热退后瘫痪停止进展

E.脑脊液细胞数增高,蛋白增高,糖及氯化物下降

37、4岁男孩,于5 天前因咽痛曾发热2 天,今又发热,头痛,呕吐,肢痛,烦躁不安,拒

抱,于9月8日入院查颈强硬,膝腱反射减弱,腹壁反射消失.脑脊液清亮、白细胞数50×106/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30,糖、蛋白质、氯化物均正常,涂片细菌检查阴性,未服过“脊髓灰质炎糖丸”,该患儿最可能患有

A. 流行性乙型脑炎

B. 脊髓灰质炎

C. 中毒性脑病

D. 结核性脑膜炎

E. 化脓性脑膜炎

38、3岁患儿左下肢弛缓性瘫痪,并有膈肌及肋瘫痪,腱反射消失,呼吸浅速、声音低微,

咳嗽无力,考虑患有脊髓灰质炎,该患儿目前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

A.有传播感染的可能

B. 躯体移动障碍

C. 有清理呼吸道无效的可能

D.有吞咽障碍的可能

E.以上都不是

39、单纯型流感各种症状逐渐减轻至消失的时间是

A.2周左右

B. 1周左右

C.3—4周

D. 1个月

E. 3天

40、流感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

A.潜伏末期

B.发热期

C.病初2—3天

D. 病后体虚期

E.热退期

41、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是依据

A.所致疾病的特点

B.流行特点

C. 核蛋白抗原性

D.神经氨酸酶抗原性

E.表面抗原血凝素

42、流感病程早期鼻咽拭子涂片检查应见

A.流感病毒

B.嗜酸性包涵体

C.吞噬细胞

D.脓性分泌物

E.溶血性链球菌

43、流感减毒活疫苗用于面临大流行的人群,双侧鼻腔各喷疫苗

A. 0.1ml

B. 0.25ml

C. 0.5ml

D. 1ml

E. 2ml

44、用于消毒流感病室空气的漂白粉液浓度是

A.0.2%

B. 20%

C.2%

D.0.02%

E.10%

45、用于消毒流感病室空气的乳酸按

A.50—60ml/100m3

B. 30—40ml/100m 3

C. 3—5ml/100m 3

D .10—20ml/100m 3

E .1—2ml/100m3

46、一位62岁女性患者,高热持续不退5天,伴剧烈咳嗽,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发绀,肺

呼吸音减低,但无肺实变体征.请您判断一下最可能的诊断是

A.原发型肺炎型流感B.继发性肺炎C.气管炎

D.单纯型流感E.以上都不是

47、一女孩5岁,突然畏寒高热2天,于12月8日就诊,体检后医生说不象麻疹,可能是

流感,这个女孩的表现特征如下,您说医生是根据哪一点考虑诊断的

A.T39度B.眼结合膜充血C.精神不振

D.上呼吸道炎症状不明显E.肺无实变体征

48、.张明,男,10岁,因高热全身酸痛1天,诊断流感入院,主治大夫和护士长查房,

总要嘱咐患,者多饮水你分析他们的主要目的是

A.补充液体消耗B.增加营养C.降温

D减轻中毒症状,缩短病程E.增加血容量

49、有助于麻疹早期诊断,在呼吸道分泌物中能找到的是

A.红细胞B.单核细胞C.多核巨细胞

D.淋巴细胞E.脓细胞

50、.麻疹并发心衰者,使用洋地黄制剂,婴幼儿脉搏、心率低于多少不能给药

A.低于60次/分B.低于70次/分C.低于80次/分

D.低于100次/分E.低于90次/分

51、麻疹并发肺炎时,患儿紫绀给吸氧,湿化瓶内水温应保持在

A.37度B.50—60度C.45度

D.28度E.28—38度

52、麻疹恢复期,皮疹消退后,皮肤会出现

A.糠麸样脱屑B.结痂C.疤痕

D.色素沉着E.红斑

53、麻疹皮疹出齐后体温于多少时间内可降正常

A.1—2天B.12—24小时内C.48小时后

D.3天E.1周

54、给麻疹易感儿初次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的月龄至少是

A.3个月以上B.5个月以上C.8个月以上

D.出生后1个月E.2个月以上

55、为防止麻疹传播,呼吸道隔离时间是

A.出疹后5天B.出疹后10天C.出疹后1个月

D.出疹后3天E.出疹后2周

56、麻疹患儿,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A.高热B.皮疹重C.并发肺炎D.并发喉炎E.腹泻57、麻疹粘斑一般出现于病程第几天

A.2—3天B.4天C.4—5天D.11天E.1天58、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肺炎B.喉炎C.中耳炎D.脑炎E.结核扩散

59、麻疹活疫苗免疫期为

A.1-2周B.3—4周C.6月—1年

D.1-3年E.4-6年

60、麻疹病毒感染人体的途径为

A.从皮肤侵入B.消化道侵入C.输血侵入

D.从上呼吸道及眼结膜侵入

61、小明,女孩,3岁,因麻疹而入院已1周,体温正常,食欲欠佳,近日来因口角干裂,

哭闹不安.你打算给患儿居部涂以下何种药物

A.1%龙胆紫B.红汞C.酒精(75%)

D.甘油4%硼酸软膏E.炉甘石洗剂

62、明明因麻疹入院5天,目前体温正常,精神食欲好转,今查房见面颈部,躯干皮疹己隐

退,下肢仍见暗红色斑丘疹.你认为患者目前处于下列何期

A.潜伏期

B.前驱期

C.出疹期

D.恢复期

E.以上都不是

63、佳佳,女孩,1 岁,因发热,轻咳3天,于昨入院,疑诊麻疹.今查房患儿T 39,5度,

口腔粘膜上有少许白色小点己融合,耳后,前额可见鲜红色斑丘疹,护士长问患儿处于下列哪一期

A.潜伏期B.前驱期C.出疹期D.恢复期E.以上都不是

64、玲玲,2岁,因麻疹入院已4天,患儿突然烦躁,气急,面色苍白,四肢撅冷,皮疹隐

退,心脏听诊:心率速,闻及奔马律,请医生会诊.请你判断会诊结果可能是

A.麻疹继发肺炎B.麻疹并发心肌炎,心功能不全C.麻疹并发脑炎

D.麻疹并发喉炎E.以上都不是

65、某传染病在某些地区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常年一般水平为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E.以上都不是

66、某村一家举行婚宴,100余人参加,当天晚上有40余人发烧、呕吐、腹泻、其发病属

A.散发

B.流行

C.大流行

D.爆发

E.以上都不是

67、某伤寒病人,临床症状消失出院,4月后经大便培养仍有伤寒杆菌生长,此时病人的状

况属于

A.病人

B.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C.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D.健康病原携带者

E.易感者

68、患儿、男性10岁,因流行性腮腺炎住院,对他应采取何种隔离措施

A.严密隔离

B. 接触隔离

C.呼吸道隔离

D.肠道隔离

E. 血液\体液隔离

69、某患儿,麻疹后发生心力衰竭,抢救时应选择哪类药物

A.抗生素

B.抗病毒药

C.强心药

D.镇静药

E.止惊药

70、关于水痘皮疹分布特点,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呈离心性分布B.呈向心性分布C.面部,四肢皮疹较低

D. 躯干部位皮疹稀少

E. 面部无皮疹

71、水痘常见的并发症是

A.原发性水痘肺炎

B.水痘脑疹

C.继发皮肤细菌感染

D.肾炎

E.合并带状疱疹

72、水痘病人的隔离期是

A.出疹后5天

B. 出疹后3天

C.出疹后1个月

D.出疹后2周

E.全部疱疹干燥结痂为止

73、目前可使用疫苗来治疗及带状疱疹,此疫苗是

A.乙脑疫苗

B.腮腺炎疫苗

C.天花疫苗

D.乙肝疫苗

E.麻疹疫苗

74、水痘病人禁用激素是为了防止

A. 皮疹隐退

B. 皮疹泛化、继发感染

C.水钠潴留

D.防止低钾

E.结痂延迟

75、水痘皮疹演变的顺序是

A.丘疹——红斑疹——疱疹——结痂

B. 丘疹——疱疹——结疹

C.疱疹——结疹

D.红斑疹——疱疹——结痂

E. 红斑疹——丘疹——疱疹——结疹

76、嫒嫒,女孩1岁,发热,伴皮疹2天入院,,体检:T38.5度,胸腹部、背部有红斑疹、

丘疹及疱疹,四肢皮疹少,患女有不适、烦躁现象,主治医生交待实习生可用药品,但要禁用一种药物,可他没听清,你能告诉他要禁用的是下列哪种药品

A.青霉素

B. 镇静剂

C. 肾上腺皮质激素

D.龙胆紫外用

E.VitBco

77、欢欢,2岁,她妈妈出差回来,水保姆说欢欢前天发烧,继后身上出现了红疹,又变

成了疱疹,昨晚抓破了2个,欢欢妈说家中有以下几种外用药,但不知用哪种,你能告诉她

A.碘酒

B. 酒精

C.龙胆紫

D . 红汞 E. 油膏

78、流行性腮腺炎腮腺肿大的特点是

A.腮肿面颊为中心

B.腮肿以耳垂为中心

C.腮肿处皮肤红热

D.腮腺管口有脓性分泌物

E.腮肿一般是一侧肿大

79、男性儿童患流行性腮腺炎常易并发

A. 睾丸炎

B.脑膜脑炎

C.肝炎

D.肾炎

E.胰腺炎

80、流行性腮腺炎隔离期应是

A.发病始至腮肿完全消退为止,不少于10天

B.发病至腮腺开始肿大

C. 腮肿后一个月

D.发病至热退

E.腮肿后二周

81、流行性腮腺炎有关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哪项是错误的

A.服板蓝根冲剂3—5天

B.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C..疫苗喷鼻或气雾方法

D. 注射丙球、胎盘丙种球蛋白

E.注射恢复期血清及高价免疫球蛋白

82、对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采用哪项治疗

A.抗病毒药物

B.对症治疗和中医治疗

C.抗生素治疗

D.免疫功能药

E.激素治疗

83、成人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易发

A.脑膜脑炎

B.睾丸炎

C.卵巢炎

D.胰腺炎

E.肾炎

84、流行性腮腺炎出现并发症一般腮肿后

A.2周

B.1周

C. 3周

D. 4周

E.2个月

85、流行性腮腺炎的辅助检查哪项最有意义

A.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有增加

B. 淋巴细胞相对增高

C.血清淀粉酶轻度增高

D. 尿淀粉酶轻度增高

E. 血清lgM抗体升高

86、小红发热2天,伴头痛,二侧耳下肿大,不红,进食咀嚼时感肿胀.老师让回家休息,

并说班上有好几位小朋友都是这样情况.小红患的是下列哪项一种病

A.化脓性耳前淋巴结炎

B.化脓性腮腺炎

C.流行性腮腺炎

D.外耳道炎

E.脑膜炎

87、明明因流行性腮腺炎在家休息,未能上学.家长给予如下护理措施不见好转,反而加重.

请你指导一下,哪条措施是不对的

A.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B.给予如意金黄散

C.腮腺疼痛难忍给予热敷

D.给流质饮食

E.避免酸辣,甜,硬食物

88、狂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

A.病犬

B.病猫

C.病狼

D.病人

E.病猪

89、狂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主要是

A.逍化道传播

B.呼吸道传播

C.感染动物的咬伤

D . 蚊虫叮咬 E.经血传播

90、狂犬病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是

A.兴奋狂躁

B.怕风畏光

C.大汗

D.恐水

E.流涎

91、被狂犬咬伤后下列哪种情况发生率较低

A.头面部咬伤

B.颈部咬伤

C.手部多处咬伤

D.咬伤三天后进行预防接种

E.及时处理伤口并预防接种

92、狂犬病前驱期特征性表现是

A.低热,头痛,乏力,烦躁

B.极度恐怖

C.恐水

D.原咬伤处出现麻木,发痒

E.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

93、狂犬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的

A.皮肤组织

B.肾脏

C.呼吸道和肺

D.消化道和粪便

E.神经组织和唾液

94、某医务人员接触了狂犬病人后,需要泡手消毒,你建议最好用

A.0.5%的过氧乙酸或次氯酸钠B.5%的来苏

C.3%的石炭酸D.0.1%的新洁尔灭

E.0.2%洗必泰

95、.某人被狂犬咬伤后,护士进行了下列处理,你认为哪项是错误的

A.用20%肥皂水和0.1%新结尔灭替冲洗伤口

B.彻底冲洗伤口达30分钟

C.冲洗后涂擦70%酒精

D.在伤口周围及底部注射免疫血清

E.伤口不缝合,不包扎

96、艾滋病侵入人体后,主要侵犯体内哪些细胞

A.中性粒细胞

B. 辅助性T淋巴细胞

C.抑制性T淋巴细胞

D. 单核细胞

E.巨噬细胞

97、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A. 性接触传播

B.静脉药瘾经注射器传播 C 输血传播

D.母婴传播E其它

98、艾滋病的确诊方法是

A.周围血淋巴细胞减少

B.血清抗-HIV阳性

C.血培养阳性

D.X线胸片于肺部感染

E.病理活检证实卡波西肉

99、目前唯一获准使用的抗HIV药物是

A.干扰素

B. 白细胞介素-2

C.三氮唑苷

D.叠氮胸苷E双脱氧肌苷

100、对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毒感染者应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A. 肠道隔离

B.呼吸道隔离

C.血液/体液隔离

D.接触隔离

E.虫媒隔离

101、艾滋病毒对下列何种理化因素不敏感

A.热

B.75%乙醇

C. 0.2%次氯酸钠

D.2%煤酚皂

E.紫外线

102、艾滋病急性期的表现是

A.类似上感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

B.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

C.持续性消耗性疾病综合征

D..反复严重的条件病原体感染

E.特殊少见的机会性肿瘤

103、某女性,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毒,你应建议她作下列何种检查

A.作尿常规

B.作血培养

C.作病毒分离

D. 作抗体检测

E.以上都不是

104、某病房住进一位抗-HIV阳性的病人,对他采取的下列护理措施中,哪项不正确

A.立即采取血流/体液隔离措施

B.马上告诉同院病房所有住院病人,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C.作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D.为病人提供良好的营养,增强抗病力

E.对患者一般性感染予以积极治疗,以免产生重病并发症

105、开始接种麻疹疫苗的适宜年龄是()

A.3个月以上

B.6个月以上

C.8个月以上

D.10个月以上

E.12个月以上

106、接种麻疹疫苗后,机体产生抗体水平最高的时间是接种后()

A.2周时

B.1个月时

C. 3个月时

D.2个月时

E.6—8周时

107、1岁麻疹易感儿接受被动免疫三周后又接触了麻疹患儿,处理应

A.立即接种麻疹疫苗

B.立即于5天内接受被动免疫

C.无需再接受被动免疫

D.可以5天后再接受被动免疫

E.以上都不是

108、在接触了水痘的易感儿,至少应停止检疫()

A.7天

B.10天

C.14天

D.21天

E.28天109、麻疹传染性最强时期为()

A.潜伏期

B.前驱期

C.出疹期

D.恢复期

E.发热后两周内

110、麻疹的出疹时间和表现是()

A.发热2—3日出疹,出疹时仍有发热

B.发热1—2日出疹,出疹后体温高

C.发热3—4日出疹,出疹时体温高

D.发热1—2日出疹,以后热渐退

E.发热3—4日出疹,热退疹出

111、典型麻疹的出疹顺序是()

A.先四肢,而后颈部,渐延面部、躯干

B.先躯干、四肢、后手掌、足

C.先前胸、上肢、后背部、下肢

D.先耳后、发际、渐延面部、躯干、四肢、最后手心足心

E.先额部、面部、后四肢、躯干

112、典型麻疹皮疹的特点是()

A.皮肤普遍充血,上有鲜红粟粒疹

B.小斑丘疹,疹退后无色素沉着

C.大小不等的斑丘疹,无正常皮肤

D.红色斑丘疹,疹退后有色素沉着及脱屑

E.红色出血性斑丘疹,疹退后无色素沉着

113、麻疹早期诊断最有特殊意义的是()

A.接触麻疹患者10—12天后发热

B.发热、流涕、喷嚏、咳嗽、结膜充血和畏光

C..Koplik氏斑

D.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

E.发热3、4天时,耳后发际出现斑丘疹

114、无并发疹的麻疹患儿,从出疹日计算,应隔离的天数是()

A.3天

B.5天

C.7天

D.10天

E.14天115、2个月婴儿昨天接触麻疹,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A.注射麻疹疫苗

B.注射青霉素预防感染

C.口服维生素C增强低抗力

D.注射丙种球蛋白

E.以上都不是

117、降低麻疹发病率的关键措施是()

A.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B.隔离麻疹患者,易感儿不到人群密集场所

C.病人停留过的房间应开窗通风半小时

D.易感者按时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

E.注射丙种球蛋白

118、麻疹并发症中最常见的为()

A.肺炎

B.喉炎

C.中耳炎

D.心肌炎

E.麻疹脑炎

119、有并发症的麻疹患者,从出疹后应隔离的天数()

A.5天

B.7天

C.10天

D.12天

E.14天120、1岁营养不良的麻疹易感者,昨天接触麻疹.应采取什么措施()

A.注射疫苗

B.注射青霉素

C.注射干扰素

D.注射丙种球蛋白

E.注射转移因子

121、幼儿急疹的病因学下列哪点是正确的()

A.柯萨奇病毒

B.埃可病毒

C.轮状病毒

D.腺病毒

E.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122、先天性风疹患儿排病毒的时间可长达()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 1.5 年

E.2年

123、中毒性菌痢的突出病变是()

A.肠道病变

B.肺水肿

C.肾上腺皮质出血

D.脑干水肿

E.以上都不是

124、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期为()

A.腮腺肿胀前7天至肿胀后9天

B.腮腺肿胀前7天至腮腺肿胀消失

C.可疑病儿应暂时隔离,一般可隔离3周

D.腮腺肿胀开始至腮腺肿胀消失

E.腮腺肿胀开始至腮腺肿胀消退后7天

125、流行性腮腺炎的最主要病理特征是()

A.非化脓性腮腺炎

B.腺体及其周围组织充血水肿

C.腮腺管上皮呈水肿,细胞坏死、脱落等

D.腮腺导管口红肿

E.腮腺呈囊性变

126、流行性腮腺炎临床上最为常见并发症()

A.脑膜炎、脑膜脑炎

B.多发性神经炎

C.病毒性卵巢炎

D.病毒性睾丸炎

E.非化脓性胰腺炎

127、脊髓灰质炎病人瘫痪前期的临床特点有()

A.发热、头痛、无明显神经系统性体征

B.发热、皮疹、咽痛、呕吐、腹泻或便秘

C.发热、咽痛、呕吐、感觉障碍、腱反射减弱

D.再次发热、头痛、烦躁或嗜睡,全身肌肉疼痛,拒抱

E.发热、头痛、烦躁不安或嗜睡、惊厥或昏迷

128、脊髓灰质炎瘫痪前期的脑脊液改变为()

A.细胞数10×106/L以下(<10/mm3=.蛋白正常

B.细胞数>10×108/L糖明显减少、蛋白增加

C.细胞数20—50×106/L,糖减少,蛋白增加

D,细胞数10×106/L糖正常,蛋白增加

E.细胞数50—500×106/L,蛋白稍增加且持久

129、脊髓灰质炎瘫痪期的主要特点为()

A.对称性弛缓性瘫痪,感觉消失、低热

B.对称性弛缓性瘫痪,感觉消失、不发热

C.对称性痉挛性瘫痪,感觉障碍,高热

D.不对称性弛缓性瘫痪,感觉存在,有发热

E.上升性对称性瘫痪.感觉存在,不发热

130、麻疹前驱期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A.发热3—5天

B.有呼吸道卡他症状

C.口腔内颊粘膜有Koplik斑

D.有麻疹接触史

E.耳后发际的斑丘疹

131、.脊髓灰质炎的急性治疗最主要措施为()

A.加强护理,局部热敷

B.早期严格卧床休息

C.应用维生素C、地巴唑

D.肌注丙种球蛋白

E.肌注加兰他敏

132、服小儿麻痹症糖丸疫苗下列哪项做法是错误的()

A.每次服三型白色糖丸一粒,每次相隔一月,共三次

B.可于1岁、2岁、7岁入学前各服一次,加强免疫力

C.吞服糖丸时必须用冷开水送服

D.发热、活动性肺结核,免疫缺陷者均忌服本疫苗

E.为了增强免疫力,在口服本疫苗的同时肌注丙种球蛋白

133、以下哪项不符合水痘表现()

A.潜伏期8—21天

B.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

C.皮疹一般在3—5天内分批出齐

D.同一时期内有丘疹、疱疹和结痂

E.皮疹最多见于面部与四肢

134、6个月小儿接触水痘后,立即给予标准丙种球蛋白0.25ml/kg则()

A.常可防止发病

B.毫无预防作用

C.可减轻症状

D.可防止继发感染

E.以上都不是

135、关于麻疹皮肤出疹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发热3—4天后开始出疹

B.皮疹先后于耳后,颈部,面部、然后自上而下遍及全身

C.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皮疹间可见正常皮肤

D.出疹时体温更高,全身症状加重

E.疹退后面部皮肤脱皮,四肢有大片状脱皮

136、.防止麻疹发病,制止流行的最佳措施是()

A.每个月注射丙种球蛋白一次

B.每年春季注射胎盘球蛋白一次

C.肌注成人全血或血浆

D.流行季节前一个月注射麻疹疫苗

E.接触麻疹患者后立即口服病毒灵

137、家属问医生在接触麻疹后超过多少天注射,就不能达到完全保护或减轻症状的目的

A.3天

B.5天

C.7天

D.9天

E.11天138、3岁患儿有左下肢弛缓性瘫痪,并有膈肌及肋间肌瘫痪,腱反射消失,呼吸浅速,声音低微,咳嗽无力,应诊断为脊髓灰质炎哪一型()

A.脊髓型

B.延髓型

C.脑炎型

D.延髓脊髓型

E.混合型

139、幼拖机构发生麻疹病例,为控制流行,应采取的措施为()

A.体弱多病的易感儿,应注射丙种球蛋白

B.易感者接触麻疹后,隔离检疫3周

C.暂不接受感儿入托

E.体健易感儿,接触麻疹后2天内进行应急麻疹疫苗接种

140、4岁女孩,主诉为发热4天,伴咽痛、头痛、呕吐,昨晨起热稍退,且发现左下肢不能站立,呈弛缓慢性瘫痪,腱反射消失.应选择哪项治疗()

A.左下肢保持功能位

B.应用抗生素、输液

C.加兰他敏肌注

D.能量合剂、强的松

141、一般说来,第1—6天出疹性传染病出疹次序是()

A.猩红热、天花、水痘、麻疹、伤寒、斑疹伤寒

B.水痘、天花、麻疹、猩红热、斑疹伤寒、伤寒

C.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D.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E.猩红热、水痘、麻疹、天花、伤寒、斑疹伤寒

142、麻疹前驱期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A.发热3—5天

B.有呼吸道卡他症状

C.口腔内颊粘膜有Koplik斑

D.有麻疹接触史

E.耳后发际的斑丘疹

143、脊髓灰质炎的急性治疗最主要措施为()

A.加强护理,局部热敷

B.早期严格卧床休息

C.应用维生素C、地巴唑

D.肌注丙种球蛋白

E.肌注加兰他敏

144、服小儿麻痹症糖丸疫苗下列哪项做法是错误的()

A.每次服三型白色糖丸一粒,每次相隔一月,共三次

B..可于1岁、2岁、7岁入学前各服一次,加强免疫力

C.吞服糖丸时必须用冷开水送服

D.发热、活动性肺结核,免疫缺陷者均忌服本疫苗

E.为了增强免疫力,在口服本疫苗的同时肌注丙种球蛋白

145、以下哪项不符合水痘表现()

A.潜伏期8—21天

B.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

C.皮疹一般在3—5天内分批出齐

D.同一时期内有丘疹、疱疹和结痂

E.皮疹最多见于面部与四肢

146、6个月小儿接触水痘后,立即给予标准丙种球蛋白0.25ml/kg则()

A.常可防止发病

B.毫无预防作用

C.可减轻症状

D.可防止继发感染

E.以上都不是

147、脊髓灰质炎的病理变化主要在()

A.脊髓颈段

B.脊髓胸段

C.脊髓颈段和腰段

D.脊髓锥体传导束

E.颅神经运动神经核

148、对脊髓灰质炎患儿应隔离()

A.7天

B.14天

C.28天

D.35天

E.42天

149、未服过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幼儿与本病有接触者应()

A.立即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白色糖丸

B.接触本病3日内口服灰质炎疫苗

C.接触后3日内用丙种球蛋白

D.接触后7日内用丙种球蛋白

E.接触后7—10日内用种球蛋白

150、下列哪项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

A.马、牛、驴

B.猪

C.蝙蝠

D.鸡、鸭、鹅

E.侯鸟

151、乙脑患者引起脑性低钠血症的原因是()

A.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B.患者进食过少

C.肾小管排钠过多

D.补液过程给钠盐太少

E.醛固酮分泌过多

152、下列哪点不是流行性脑炎极期的主要特点()

A.持续高热、伴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昏迷)

B.全身性或局限性惊厥

C.严重病例易发生呼吸衰竭和脑疝形成

D.有明显脑膜刺激征和颅内压增高

E.易发生休克或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153、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的下列脑脊液中哪一项与预后有关()

A.脑脊液压力增高明显

B.脑脊液中白细胞数≥500×106/L

C.脑脊液中蛋白增高≥50mg/L

D.脑脊液中糖和氯化物异常

E.病程1—2周内脑脊液中SGOT增高

154、下列哪一项血清学检查可作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早期诊断方法()

A.补体结合试验

B.血凝抑制试验

C.中和试验

D.特异性lgM抗体

E.特异性lgM抗体

155、下列哪点是目前确定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血清学检查测方法

A.中和试验

B.血凝抑制试验

C.补体结合试验

D.特异性lgM抗体

E.特异性lgM抗体

156、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最常见并发症为

A.肺不张

B.褥疮

C.金葡菌败血症

D.支气管肺炎

E.泌尿道感染

四、问答题:

1、简述急性黄疸性肝炎的治疗.

2、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抗体系统有哪几种?临床上获得各项检测的阳性结果分别有什么

意义?

3、简述急性黄疸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4、简述麻疹的临床表现.

.

5、简述水痘皮疹的形态及分布特征.

6、简述流行性腮腺炎的腮腺肿大的特点.

7、鉴别流行性腮腺炎和化脓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实习指导一答案

实习一描述性研究 【课题一】 (二)疾病的三间分布 1、疾病的时间分布 【课题三】脊髓灰质炎是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夏秋季高发,意大利在北半球,因此,随着夏秋季的来临,脊髓灰质炎发病率逐渐升高,到9-10月份达到发病高峰;而阿根廷在南半球,季节正好与意大利相反,因此,其发病高峰集中在3月份左右。 脊髓灰质炎是肠道传染病,而麻疹是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夏秋季高发,而冬春季比较干燥,因此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 2、疾病的地区分布 【课题四】 各国冠心病死亡率存在差别的可能原因有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在分析时应注意各国收集资料的完整性不同可能造成的偏倚。各国诊断水平不同也可能产生偏倚。 【课题五】 从资料可以看出,在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地区,该病的发生与当地环境中的碘含量有关。(相关资料,海洋是地球上碘的重要蓄积场所,来自海洋的碘蒸汽和微量碘尘与空气混合后,流向地区各地区时,引起分子量叫空气的平均分子量29大,所以距海洋远或被高山隔绝的地区,空气中含碘量也较少,此外,一地区的环境含碘量还与地势变化和被水冲刷,淋失有关。)3、疾病的人群分布 【课题六】 一方面,婴儿由母体获得的抗体在出生后即逐渐下降, 另一方面,6个月龄后婴儿麻疹发病率逐渐上升,使感染者血清中出现相应抗体。 【课题七】 红绿色盲和血友病是X连锁隐性遗传病,由于女性体细胞有两条x染色体,当隐性致病基因

在杂合状态(XAXa)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或遗传病不显示出来,这样的女性为表型正常的致病基因携带者。只有当两条X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都是隐性致病基因纯合子(XaXa)时才表现出来。在男性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Y染色体上缺少同源阶段,所以只要X 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XaY)就发病,因此红绿色盲和血友病的发病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 一. 感染过程的表现: 1.清除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结局:病原体被清除,感染者获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免疫力不牢固,再受感染而发病;小部分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5.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在此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系非感染源,不同于病原携带状态)。注意:1)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 2)上述五种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 二.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1)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1)呼吸道传播(2) 消化道传播(3)接触传播(4)虫媒传播(5)血液、体液传播 3.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susceptible person),他们对病原体都具有易感性(susceptibility)。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的周期性(periodicity):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的现象。 三.传染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坚持综合治疗的原则即治疗、护理、隔离与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病原治疗并重的原则 (二). 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及支持治疗2.病原治疗3.对症治疗4.康复治疗5.中医中药治疗 四. 我国法定传染病包括几类几种?按甲类传染病预防,管理的包括哪几种? 法定传染病分为3类38种(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1种)。 甲类 (1.鼠疫、2.霍乱)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2h内,农村不超过6h上报。 乙类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4.艾滋病、5.病毒性肝炎、6.脊髓灰质炎、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8.麻疹、9.流行性出血热、10.狂犬病、11.流行性乙型脑炎、12.登革热、13.炭疽、14.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15.肺结核、16.伤寒和副伤寒、1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8.百日咳、19.白喉、20.新生儿破伤风、21.猩红热、22.布鲁氏菌病、23.淋病、24.梅毒、25.钩端螺旋体病、26.血吸虫病、27.疟疾 ) 为严格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6h内,农村不超过12h上报,其中,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丙类(28.流行性感冒、29.流行性腮腺炎、30.风疹、3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2.麻风病、33.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34.黑热病、35.包虫病、36.丝虫病,37.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38.手足口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

传染病学课程作业

延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商洛函授站第四学期课程作业 课程名称 授课年级 专业 班级 姓名

《传染病学》课程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干性霍乱:即暴发型霍乱以休克为首发症状,而吐泻症状不明显或缺如,病情发展迅猛,多死于循环衰竭。 2.脑膜炎球菌病: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的学名是脑膜炎奈瑟氏球菌,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 3、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4、潜伏期: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从病原体侵入体内开始,直到最初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各种疾病潜伏期的长短不一,如细菌性食物中毒可短至数小时,而麻风病可长达数年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可确定留验和检疫期限,判定传染源,了解流行特性,并在适当的时间安排预防接种或药物预防。 5、传染: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6、AIDS: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缩写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 7.病毒性肝炎:由多种肝炎(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HIV所引起的主要经性接触和体液传播的慢性传染病。 8.医源性感染:指感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9、再燃:急性疟疾患者由于抗疟治疗不彻底,或由于机体产生免疫力,消灭大部分红细胞内疟原虫而停止发作,在一定条件下,由残存在红细胞内的少数疟原虫大量增殖,经数周或数月,在无再感染情况下,再次引起发作称为再燃。四种人疟原虫都可以引起再燃。 10.钩体病后发症:简称钩体,种类很多,可分为致病性钩体及非致病性钩体两大类。致病性钩 体能引起人及动物的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在世界各地都广泛流行的一种人畜共患者。 菌体纤细,长短不一,一般为6~20um,宽~,具有细密而规则的螺旋,菌体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常为“c”、“s”等形状。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钩体象一串发亮的微细珠粒,运动活 泼,可曲屈,前后移动或围绕长轴作快速旋转(见图16~2)。电镜下钩体为圆柱状结构,最外层 是鞘膜,由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其内为胞壁,再内为浆膜,在胞壁与浆膜之间有一根由两条轴 丝扭成的中轴,位于菌体一侧。钩体是以整个圆柱形菌体缠绕中轴而成,钩体的胞壁成份与革兰 氏阴性杆菌相似。 二、选择题 1.关于传染病病原体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C) A.隐性感染极为少见 B.病原体感染必然引起发病 C.每种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性感染 D.显生感染的传染病不过是是不同的表现之一 E.病原体必定引起炎症过程和病理改变 2.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B ) A.艾滋病 B.鼠疫 C.乙型肝炎

兽医传染病学考试试题(二)

兽医传染病学考试试题(二) 一、B1型题(子母单选)(共14小题,共14.0分)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第1题 A.支原体B.猪链球菌2型 C.副猪嗜血杆菌D.多杀性巴氏杆菌 E.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能致猪呼吸道症状,CAMP试验阳性的是( )。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能致猪呼吸道症状,并称为猪肺疫的病原是( )。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能致猪呼吸道症状,并能致猪败血症、脑膜炎和关节炎的是( )。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能致猪呼吸道症状,并能致猪、鸡、鸭等出血性败血症的是( )。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A.炭疽B.猪气喘病 C.流行性乙型脑炎D.传染性法氏囊病 E.鸡产蛋下降综合征

可以经卵传播的传染病是( )。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主要经虫媒传播的传染病是( )。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7题 可以经土壤传播的传染病是( )。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8题 A.包含体检查B.平板凝集试验 C.血凝抑制试验(HI) D.鸡胚干扰试验E.抗力诱导因子试验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 )。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9题 传染性支气管炎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 )。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10题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 )。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11题 A.犬细小病毒B.犬瘟热病毒 C.狂犬病病毒D.伪狂犬病病毒E.犬传染性肝炎病毒 能致犬肠炎,属腺病毒科的病毒是( )。

流行病学复习要点

(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按研究设计类型分类,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试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3、流行病学认识疾病的途径是: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病因与疾病的分布) 1、病因:与疾病发生和流行有关因素的总和。一般认为,那些能使人群的发病概率升高的一切因素都是病因。 2、疾病发生的三要素(病因三要素):致病因子、宿主、环境。 3、共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因果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例如:甲肝的发病率与生食毛蚶的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4、流行病学探索病因的一般程序是:从统计学关联(相关)到因果关联。(相关不等于因果,因果也不一定相关)。 5、衡量疾病危险度的指标是:发病率。 发病率=某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 同期暴露人口× K 一般为1年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6、较短时间内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是:罹患率。 罹患率=观察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 同期暴露人口× K 7、适用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指标是: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患病率=某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现(新+旧)患病例数/ 同期平均人口× K 8、续发率又称“二代发病率”。 续发率=接触者中二代病例数/ 接触原发病例的易感者人数× K 9、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10、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人群、地区、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家庭)、地区分布(国家间、国内、城乡、局部地区)、时间分布(流行、爆发、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 11、横断面分析(属描述性研究)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年龄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分析。 12、易感人口增加,导致麻疹流行:宿主因素发生变化,宿主比重增加。 13、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引起流感流行:环境因素不变,病因比重增加。 14、夏季气温高、雨量多、蚊媒密度增加,引起乙脑流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病因比重加重。 15、战争年代因饥荒、贫穷、流离失所、生活条件恶劣,引起传染病流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宿主比重加重。 16、自然疫源性疾病: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是依靠自然界的野生动物绵延繁殖,人只在偶然的情况下才感染该疾病。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森林脑炎、狂犬病、鼠疫、莱姆病等。 (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对病因不明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寻找病因线索。主要用途是:提出病因假说。 2、进行爆发调查时的首要工作是:核实诊断。 3、某病的流行曲线只有一个高峰,所有病例都集中在该病的常见潜伏期内,据

传染病学临床作业

(一)选择题 1.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 A.机体的保护性免疫 B、病原体的侵入途径与特异性定位 C、病原体的毒力与数量 D、机体的天然屏障作用 E、病原体的致病力与机体的免疫机能 2.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寄生在机体的某些部位,机体免疫功能使病 原体局部化,但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疾病。此种表现是: A.机会性感染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E.病原携带状态 3.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 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与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此种情况属于: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4.病原体侵入从体后,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同时通过病原体本 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此种情况是: A.隐性感染 B.显性感染 C.重复感染 D.潜伏性感染 E.机会性感染 5.下列五种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是(B)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6.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临床上不显示出任何症状、体征,但可产生 特异性免疫,被称为(C) A、潜伏性感染 B、病原体被清除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E、病原携带状态

7.在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中,所占比例最低,但最易识别的是(C)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 潜伏性感染 8.甲类传染病是指(D) A、SARS,狂犬病 B、黑热病,炭疽 C、高致病性禽流感,天花 D、鼠疫,霍乱 E、伤寒、肾综合征出血热 9.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 A.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B.周围性、地区性、季节性 C.散发、流行、暴发流行 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E.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10.熟悉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 A.协助诊断 B.确定检疫期 C. 追踪传染来源

兽医传染病试题库

兽医传染病试题库: 一、判断 1. 小鹅瘟由我国兽医科学家方定一首先发现和研究; (绪言,对) 2. 兔病毒性出血症由我国兽医科学家罗清生首先发现和研究; (绪言,错) 3. 《动物防疫法》于 1998 年1月起正式实施; (绪言,对) 4. 非典型感染属于隐性感染( 第一章第二节,错) 5. 常以病畜的发病率作为判定传染病严重性的主要指标( 第一章第二节,错) 6.家畜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为: 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 ( 第一章第四节, 对) 7. 直接接触传播方式是传染源与易感动物之间直接接触引起的传播。 8. 传染病的诊断方法很多,在每一种传染病诊断工作中都需要全面进行。 错) 9. 当发生一类传染病或当地新发现的传染病时, 对) 第一章第四节,对) (第二章第二节, 应立即报告上级政府机关。 第二章第二节, 10. 口蹄疫、炭疽、 A 型禽流感、猪传染性水疱病、牛瘟等都属一类传染病。 节,错) 11. 传染病的治疗一般采取对症治疗为主。 (第二章第五节,错) 12. 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免疫程序进行防疫,就能取得理想的预防效果。 (第二章第七节,错) 13. 由于饲料添加剂有防病和促生长的双重功效, 且无副作用, 故应大力提倡和使用。 (第二 章第七节,错) 14. 病原性大肠杆菌与人畜肠道内正常寄居的非致病性大肠杆菌在形态、染色反应、培养特 性和生化反应等方面没有区别,仅抗原构造不同。 ( 第三章第一节,对) 15. 牛的巴氏杆菌病按病状可分为败血型和浮肿型。 (第三章第五节,错) 16. 猪链球菌病急性病例常表现为关节炎,心内膜炎和组织化脓性炎。 ( 第三章第十二节, 错) 17.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家畜中以猪的感受性为高。 十八节,错) 18. 在破伤风常发地区,应对易感家畜定期接种破伤风抗血清。 ( 第三章第二十节, 19. 鹦鹉热和鸟疫是一种病原引起的不同疾病名称; ( 第三章第二十七节,对) 20. 动物衣原体感染后,可选用磺胺嘧啶钠治疗; ( 第三章第二十七节,错) 21. 牛羊发生衣原体病时可选用磺胺药治疗。 (第三章第二十七节,错) 22. 猪、牛、羊、马都是口蹄疫病毒的易感动物。 (第三章第三十节,错) 23. 狂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由患病动物咬伤或伤口被含有狂犬病毒的唾液直接污染。 章第三十三节,对) 24. 检出内基氏小体,即可诊断为狂犬病; ( 第三章第三十三节,对) 25. 在神经细胞胞浆内检出内基氏小体,可诊断为狂犬病。 (第三章第三十三节,对) 26.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媒介为蜱; ( 第三章第三十四节,错) 27. 流行性感冒在人和动物中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 28. 轮状病毒主要感染多种幼龄动物,成年动物多呈隐性感染。 29. 疯牛病多发生于 10 岁以上的牛。 ( 第三章第三十八节, 30. 猪淋巴结脓肿以颌下淋巴结发生化脓性炎症最为多见, 错) 31. 发生关节炎时应怀疑是猪丹毒。 ( 第四章第一节,对) 第二章第四 第三章第 错) 第三 第三章第三十六节,对) ( 第三章第三十七节,对) 错) 其死亡率很高。(第三章和第四章,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一、总论 1、感染过程出现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最常见)、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病原携带状态(重要传染源)、潜伏性感染。(即五种表现) 隐性感染---又称为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的感染,其表现约超过显性感染的10倍以上。 2、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毒力---包括毒素和毒力因子。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 外毒素内毒素 代表菌群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 作用机制通过与靶细胞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而起作用激活单核-吞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起作用 3、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染途径、人群易感性(即三个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经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易感者---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他们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而又有传染源和传染途径时,则容易发生该传染病的流行。 4、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即四个特点) 5、再燃与复发 再燃---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 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6、传染病的预防: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包括:鼠疫和霍乱。要求城镇发现后2小时内上报,农村不少过6小时。 小结:传染病过程包括三个条件、四个特点、五种表现 二、病毒性肝炎 1、乙肝的抗原抗体系统: A.HbsAg(表面抗原)和抗HBs:表面抗原是HBV感染后首先出现的抗原,该抗原只有免疫性,无传染性。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在其抗原转阴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其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肝恢复期、过去感染及疫苗接种后。 B、HBcAg(核心抗原)和抗HBc:核心抗原因存在于Dane颗粒中,在肝脏,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出现较晚于HBcAg,其存在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有较强传染性。抗HBcIgM较早出现,其阳性提示急性期或者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抗HBcIgG出现较迟,可保

传染病学作业

第1章 一、名词解释 1.潜伏期 2.感染 3.病原携带 4.隐性感染 5.复发 6.再燃 二、简答题 1.简述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的异同。2.简述传染病感染过程中有哪些表现。 第2章 一、名词解释 1.窗口期 2.胆酶分离 3.血清转换 4.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二、简答题 1.简述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特点。 2.简述HBV感染后主要的复制指标有哪些。 3.典型乙脑患者极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4.简述乙脑治疗的“抢三关” 5.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包括哪些?如何对高危人群预防措施? 6.试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第3章 一、简答题 1.简述恙虫病的临床表现。 2.试述恙虫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第4章 一、名词解释 1.感染性休克 2.脑膜炎球菌病 3.第二次菌血症 4.伤寒复发与再燃 5.干性霍乱 6.Pastia线 二、简答题 1.何种征象提示存在感染性休克的可能?2.简述感染性休克扩容治疗的要求。3.普通型流脑的临床表现特点是什么?4.典型伤寒的极期临床表现有哪些?5.简述霍乱的治疗原则。 第5章 一、名词解释 1.黑尿热 二、简答题 1.细菌性肝脓肿与阿米巴肝脓肿如何鉴别? 2.疟疾引起黑尿热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第1章至第2章 一、名词解释 1.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2.传染源 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二、简答题 1.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受损的病因有哪些? 三、论述题 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第3章至第5章 一、名词解释 1.伤寒复发与再燃 2.霍乱肠毒素 二、简答题 1.中毒性菌痢与乙型脑炎如何鉴别。 三、论述题 1.试述肠阿米巴病的治疗原则 2.间日疟典型的临床经过包括哪几期?各期表现是什么?

兽医传染病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1.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并引起病理反应的过程称为【】 A.外源性感染B.感染C.传染D.显性感染E.隐性感染 2.出现临床症状的感染称为【】 A.显性感染B.隐性感染C.内源性感染D.外源性感染E.恶性感染3.潜伏期长,发病呈渐行式,最后以死亡而告终的感染称为【】 A.良性感染B.恶性感染C.病毒的持续性感染D.慢病毒感染E.显性感染 4.属于慢病毒感染的病是【】 A.日本乙型脑炎B.狂犬病C.疯牛病D.伪狂犬病E.禽流感 5.患传染病耐过的动物【】 A.可再次发病B.终身不发病C.在一定时间内不发病 D.与其他病混合发生E.与其他病继发 6.属于传染源的是【】 A.病畜B.污染有细菌、病毒的圈舍C.用具 D.饲养员E.污染的饲料饮水 7.外表健康,但经过病原学检测为阳性的动物,该动物是【】 A.可凝健康动物B.假定健康动物C.传染源D.病畜E.带毒带菌动物8.属于垂直传播的是【】 A.消化道传播B.呼吸道播C.经过产道D.经过饲料和饮水E.经过用具9.对某种病原微生物无抵抗力的动物称为【】 A.易发病动物B.耐过的动物C.易感动物 D.易死亡动物E.可凝健康动物 10.病死率是指【】 A.发病死亡数与动物总数之比B.发病死亡数与发病数之比 C.发病死亡数与最后存活数之比D.发病死亡数与整个地区动物数之比E.发病死亡数与疫区易感动物数之比 11.根据传染病发生的季节,发病史,发病动物的日龄、种类等进行的【】A.临床诊断B.病理剖解诊断C.实验室诊断 D.流行病学诊断E.分子生物学诊断 12.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A.重视预访B.重视治疗C.在隔条件下治疗 D.发病后扑杀E.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13.利用各种诊断方法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的诊断称为【】 A.检疫B.隔离C.封锁D.临床诊断E.实验室诊断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指动物防疫不包括【】

传染病-实习报告

传染病-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学院: 动物医学院 课程: 兽医传染病学实习 班级: 动医10*班 学号: 171102** 姓名: ** 指导教师: 王先炜职称: 副教授 实习时间2013年5月26日至2013年5月31日实习地点逸夫楼4017 2013年6月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以副猪嗜血杆菌病和蓝耳病为模型,学习传染病的 临床诊断技术; 2.通过对感染猪体内病毒和细菌的分离鉴定,学习掌 握细菌性猪病、病毒性猪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3.掌握畜禽传染病的临床诊断技术。 4.掌握畜禽传染病实验室诊断方案的设计、诊断试剂 的准备和检测结果分析判定。 5.掌握畜禽细菌与病毒混合感染的病原分离与鉴定 技术。 6.掌握细菌药敏试验指导畜禽临床用药。 二、实习安排 时间地点内容 星期一 5月26日白天 逸夫楼4017 诊断试剂的配制; 器皿的准备以及灭菌的处理 星期二 5月27日白天 逸夫楼4017 病料的采取与处理; 细菌的涂片检查与分离培养 星期三 5月28日白天 逸夫楼4017 病毒的分离接种(病料过滤和接种细 胞);分离细菌镜检和增殖 星期四 5月29日晚上 逸夫楼4017 细菌的生化试验、药敏试验和细菌鉴 定; 观察接种细胞 星期五 5月30日 江浦农场参观学习 星期六 5月31 日下午 逸夫楼4017 病毒细胞病变观察、菌落鉴定 三、实习内容 日期:2014.5.26 星期:星期一白天 王先炜老师讲解本周传染病学实习的主要内容和实习目的,包括传染病临床诊断的主要方法及及操作,实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将48名同学分为12小组,本组为第12组。分组进行实验器材的领取和准备。 准备实验器 采集病畜病 1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

概述: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 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 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infection )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 )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 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reinfection )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coinfection )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 )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sec on daryi nfection )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 其他病原体感染。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1. 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 ):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 ):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及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題 第一套:单选题(分数:20分)得分:20 1.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1.甲类1种、乙类23种、丙类11种 2.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3.甲类3种、乙类28种、丙类9种 4.甲类3种、乙类24种、丙类9种 5.甲类3种、乙类30种、丙类10种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2.在感染过程的5种不同表现中,最常见的是 1.病原体被清除 2.隐性感染 3.显性感染 4.病原携带状态 5.潜伏性感染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3.传染病的临床病程发生、发展规律是 1.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2.发热、皮疹、毒血症、败血症 3.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后遗症期 4.病原体入侵、生长、繁殖、排出、消灭 5.有病原体并能产生感染后免疫 你所选的答案:1是正确的 4.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称为1.前驱期

2.潜伏期 3.症状明显期 4.恢复期 5.复发期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5.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 1.最短潜伏期 2.平均潜伏期 3.最长潜伏期 4.传染期 5.前驱期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6.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1.隔离治疗病人 2.隔离治疗带菌者 3.切断传播途径 4.疫苗预防接种 5.接触者预防服药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7.关于传染病的区域划分错误的是 1.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2.病室、厕所、浴室是污染区 3.医护办公室是半污染区 4.更衣室是清洁区 5.医护值班室为污染区 你所选的答案:5是正确的

8.疾病已进入恢复期,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 1.再感染 2.重复感染 3.复发 4.再燃 5.重叠感染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9.关于消化道隔离,错误的描述是 1.最好同一病种病人收住同一病室 2.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帽子及口罩,穿隔离鞋 3.病室应有防蝇、灭蝇设施 4.病人出院后不必进行终末消毒 5.病人的用品、食具、便器等应专用 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 10.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1.输血传播 2.唾液传播 3.母婴传播 4.粪-口传播 5.飞沫传播 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 11.乙肝病人血清中检出抗-HBs,说明 1.免疫耐受,病情迁延不愈 2.获得免疫,疾病已治愈 3.仍有传染性,需继续隔离

中农大2013兽医传染病学作业1及答案

欢迎您:W329901121051 | 退出系统 ?在线作业 ?成绩管理 您的目前成绩为:85.0 查看详情 详细信息 兽医传染病学-在线作业_A 用户名:W329901121051最终成绩:85.0 一单项选择题 1. __________________叫感染。 由于病原微生物的侵入而引起动物发病和死亡的现象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 动物对某病原微生物无免疫力称为感染 能够引起动物机体发生病理反应的叫感染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 知识点: 2. 流行过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跨越省界流行的动物传染病 动物个体感染发病到动物群体发病的过程 动物传染病在动物中的直接传播 传染病在动物中的流行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动物个体感染发病到动物群体发病的过程 知识点: 3. 病死率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动物群体死亡总数与该群体动物平均数之比 死亡数与动物总数之比。 某时期内该病死亡动物总数与同期患该病动物数的百分比 某病死亡数占动物平均数的百分比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某时期内该病死亡动物总数与同期患该病动物数的百分比 知识点: 4. 检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各种兽医诊断方法,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 为防止疫病发生和传播,对家畜家禽进行疫病检查 对烈性传染病或危害大或防治困难的疫病进行检查。 主要是对我国没有发生而国外常发生的疫病进行检查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用各种兽医诊断方法,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 知识点: 5. 消毒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指消灭被消毒对象上的所有微生物 是指消灭被传染源散播在外界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 用化学药物杀灭环境中的微生物 用药物杀灭环境中的微生物、用生物热使粪便无害化、通过阳光,紫外线,高温等杀灭环境和物体上的微生物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是指消灭被传染源散播在外界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 知识点: 6. 疑为炭疽动物的诊断方法是___________。 在剖检过程中,可取肝、脾、心血等进行涂片和培养,进而再做鉴定 用血清学诊断方法中的环状沉淀反应进行快速诊断 生前采取耳静脉血或取尸体的耳朵(双结扎,断端消毒),送实验室进行细菌学诊断 通过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和病理剖检变化综合判断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0.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用血清学诊断方法中的环状沉淀反应进行快速诊断 知识点: 7. 口蹄疫病毒的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南非1、南非2、南非3和欧洲1共7型

传染病学复习重点(人卫版)

总论 概述: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传染病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3.有流行病学特征 (1)散发性发病:某传染病在某地区近几年来发病的一般水平。 (2)流行:当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时称为流行。 (3)大流行:若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流行。 (4)暴发流行: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 4.有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传染病临床特点: 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1)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 (2)前驱期:从起病至临床症状明显开始的时期,通常是非特异性的。 (3)症状明显期:在此期间该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都通常获得充分表现。 (4)恢复期:当机体的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的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在此期间体内可能还有残余的病理改变或生化改变。 ①再燃: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②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③后遗症:指某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多见于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传染病。 2.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1)发热:(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五种热型:稽留热、弛张热、减息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2)发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发疹,称为发疹性传染病。 皮疹分为外疹和内疹即粘膜疹(疹子出现的时间和先后次序:水痘风疹第1天,猩红麻疹次第连(2、3日),斑疹伤寒第5日,伤寒再接第6天)。形态包括斑丘疹、出血疹、疱疹、荨麻疹 (3)毒血症状: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细菌毒素在内,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症状。 (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充血、增生,肝脾淋巴结肿大 3.临床类型:急性、亚急性、慢性型、轻型、典型(中型、普通型)、重型、暴发型

兽医传染病学复习思考题.doc

在某地一段时间内,某种传染病仅仃少数(零星)病例发生。 传染病在动物与动物间或群体间的传播。 动物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横向平行的传播方式。 因某病死亡头数与同期某种动物总头数的口分比。 参照教科书。病原体侵入动物机体后,动物表现出该病特有的临床症状的过程。 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学的方法杀灭消毒对象上面的病原微生物。 容易患某种传染病的动物。 SPF 动物:无特定病原的动物。 病死率:死亡数与患病动物的百分比。 病原携带者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山传染源排出,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历的途径。 传染病山病原微生物引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具仃传染性的疾病。 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性 参照教科书。 传染病流行的周期性某些动物传染病发生后,经过一段时间(通常以数年计),还可再次流行。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木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传染性法氏囊病 传染源指体内右某种病原体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如患病动物和病原携带者。 垂直传播 经胎盘、经卵和分娩过程的传播。 单纯感染 山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地方流行性 指在一定地区或动物群中,疫病流行范围较小并具有局限性传播的特性。 发病率 参照教科书。 封锁当发生法定一类传染病时,为了防止疫情扩散以及安全地区健康动物的误入,而对疫区或其动物群进行隔 高、扑杀、消毒等措施。 感染指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引起不同程度病理反应的过程。 隔离 指对病畜和可疑感染的动物进行管理,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蔓延。 隔离将患病动物和疑似感染的动物控制在一个有利于防疫和生产管理的环境中进行单独饲养和防疫处理的方 法。 混合感染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获得性免疫 动物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和接种某种疫病的疫苗所获得的免疫力。 继发性感染 当动物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后,机体抵抗力下降造成另一种或儿种新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检疫 参见教科书44页。 紧急接种某些传染病发生后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该病的流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应急性免 疫接种。 局部感染 病原体局限在机体内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一定程度的病变。 抗感染免疫 在多数情况下,动物机体的内环境不适合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或动物机体能迅速动员全身 的防卫 力量将该病原微生物消灭,使其不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 流行性 内源性感染 参照教科书。 潜伏期 从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到动物表现临床症状前的这段时间。 全身感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扩散到全身并引起全身症状。 散发流行 水平传播 水平感染 死亡率 外源性感染 显性感染 消毒 易感动物 疫病预防 疫情报告基层兽医人员当发现有重大传染病发生时,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当地发生的疫情。 隐性感染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后,动物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的感染。 原发性感染 山病原微生物引起机体的首次感染过程。

苏州大学流行病学实习答案

实习一疾病频率指标的测量 课题一 1. 一定期间某人群中某病的新病例数 发病率= *K= 5/1.5万= 3.33/万 同期暴露人口数 某年某病总死亡人数 死亡率= *K=2/1.5万=1.33/万 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 一定期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病死率= ×100%= 2/12×100%=16.7% 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 2. 某观察期间一定人口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期间患病率= 同期间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口数) =×K=9/1.5万=6/万 某一时点一定人口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时点患病率= 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口数) ×100% (说明在进行续发率计算时应注意须将原发病例从分子及分母中去除,对在同一家庭来自家庭外感染,或短于最短潜伏期,或最长潜伏期者均不应计入续发病例). 课题二 1.(1)1990年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176/91098×10000=19.33/万 患病率=(176+59-2)/91098×10000=25.36/万 死亡率=119/91098×10000=13.06/万 病死率=119/(176+59-2)=51. 52% (2)1990年1月1日恶性肿瘤的 时点患病率=59/89769=6.57/万 (3)1990年细菌性痢疾的 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 续发率=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 家庭内续发率=31/102×100%=30.39%(二代家庭内续发感染率?) 家庭外续发率=26/272×100%=9.56%(二代家庭外续发感染率?) 注意:在计算有关率的指标时,理论上分母指暴露人口,但样本量很大时,某年某病危险人群可粗略地用该年的平均人口数代替。如果正在患病人多,去逝的人比较多时,暴露人口又比较少的时候,分母要减去死去的人或正在患病的人。 另外这是一个队列研究,要计算累积发病率或死亡率时,要以开始时总人数为分母。(此研究样本大,人口较固定,观察时间短。) 2.(1)1991年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反映了恶性肿瘤的疾病的分布,发病率的升高或降低意味着影响疾病发生因素的变化。发病率适合于病因学研究。根据发病率,帮助确定可能的病因,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评价防治效果。 患病率可表示恶性肿瘤在该地的流行因素以及检测疾病的防治效果,估计恶性肿瘤对疾病的危害程度,为卫生管理人员制定卫生保健服务规划提供依据。患病率不适于病因学研究。 死亡专率是一项重要指标,对于病死率高(如本例的恶性肿瘤)的疾病,常用来反映发病水平。但对于不至死的疾病如普通感冒,以及病死率低的疾病,用死亡率分析不合适。(与粗死亡率的区别?自己考虑)。 病死率可用来衡量疾病对人生命威胁的程度。它受疾病严重程度和医疗水平的影响。同时也与能否被早期诊断,诊断水平以及病原体的毒力有关。 1990年1月1日恶性肿瘤的时点患病率表示在该时点该监测点的人群中恶性肿瘤新旧病例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