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复习: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全4册)

中考复习: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全4册)

中考复习: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全4册)
中考复习: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全4册)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习地理

一、学会看地图:1、地图制作过程:鸟瞰图形----平面图-----地图(P6)

(学习基础) 2、最早的地图:距今4700多年苏美尔人 3、地图的种类:(P7) 二、地图三要素:

1、方向:

(1)通常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地图:箭头指向北方

(3)有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 (4)室外看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5)确定地平面方向: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年轮;树叶疏密;山两侧的潮湿程度 2、比例尺:(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2)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大小比较:分子为1分母大,比例尺小 (4

(5)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

(6)学校平面图宜用约1/1000的比例尺

3、图例与注记:(1)图例与注记的区别(P10) (2)常用图例符号(P10)

4、看地图的顺序:图名——方向——图例——比例尺——图的内容

5、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习之本):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社会实践等

6、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学习关健):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成因、联系等

7、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重要途径):准备好地图、指南针、笔记本、照相机等

第一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探测

即天圆地方—张衡的“天之包地,犹地之裹黄”—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麦哲伦航行的时间和路线:(P15)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海边看船;(2)草原看马;(3)麦哲伦环球航行;(4)月食时月球表面的圆弧形阴影;(5)现代探测技术及照片;(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登高望远

二、地球的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三、 地球仪

1、 几个概念:地球仪;地轴;北极;南极;赤道;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本初子午线

°

赤道

、重要的经纬线:

(1)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经度起点线

(2)180°经线:只有一条

(3)西经20°和东经160°: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4)0°纬线:又称赤道,经过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5)北纬23.5°与南纬23.5°: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

(6)北纬66.5°与南纬66.5°:北极圈与南极圈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60°——90°

低中高

6、东西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西经20度向东到东经160度为东半球,西经

20°向西到东经160°为西半球

7、相对应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之和为180°,符号相反。

三、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的任何一点的位置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一、海陆分布大势: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71 %/ 29% );

无论怎样把地球分成出两个半球,都是水半球面积大于陆半球面积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几人概念:大陆;大洲;岛屿;半岛;洋;海;海峡;

2、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太大及印北

3、洲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4、绘制海陆轮廓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一、陆地地形

1、海拔与相对高度:两者的概念与计算

安第斯山)西岸为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组成的岛弧

(2)横穿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大陆北部的山脉带: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和阿特拉斯山

二、海底地形

大陆架:坡度缓,水深在200米以内

大洋中脊:新海洋诞生的地方

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

海沟:最深的地方(马里亚纳海沟)

三、学看地形图

1、地形图的绘制过程:鸟瞰图—平面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2、五种地形部位的等高线表示图

3、五种地形类型的表示图

4、颜色与地形:黄色——陆地,蓝色——水域,绿色——平原,大面积黄色或棕色——高原,长条

形黄色或棕色——山脉,众多小块黄色——丘陵

4、重要的经纬线:

(1)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经度起点线

(2)180°经线:只有一条

(3)西经20°和东经160°: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4)0°纬线:又称赤道,经过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5)北纬23.5°与南纬23.5°: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

(6)北纬66.5°与南纬66.5°:北极圈与南极圈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60°——90°

低中高

6、东西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西经20度向东到东经160度为东半球,西经

20°向西到东经160°为西半球

7、相对应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之和为180°,符号相反。

三、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的任何一点的位置

5、绘制海陆轮廓

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

海沟:最深的地方(马里亚纳海沟)

四、学看地形图

1、地形图的绘制过程:鸟瞰图—平面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2、五种地形部位的等高线表示图

3、五种地形类型的表示图

4、颜色与地形:黄色——陆地,蓝色——水域,绿色——平原,大面积黄色或棕色——高原,长条

形黄色或棕色——山脉,众多小块黄色——丘陵

5、山脊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山谷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

6、坡陡处等高线密集,坡缓处等高线稀疏

7、如何利用等高线爬山

第四节海陆变迁

一、地表形态变化:处于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

海洋——陆地: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海洋生物化石;地中海不断缩小

陆地——海洋:台湾海峡森林林遗迹;东非大裂谷将形成海洋

二、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和假说内容(P33)

三、板块构造学说:(P35)1、内容:3点2、六大板块名称与分布3、解释了大陆漂移

四、火山和地震: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喜马拉雅—地中海火山地震带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三、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下雨的可能性越大。

四、天气预报:报气温和降水;中央电视台:卫星云图—天气形势图—城市天气预报图

五、天气与气候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一、气温

1、概念与单位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1)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A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递减;B同纬度的海陆气温不同C南半球等温线平直;D海拔低处气温高海拔高处气温低(P61)

(2)一月平均气温分布(最冷月);七月平均气温分布(最热月)(P62、P63)

(3)最热的地方是非洲大陆;最冷的地方是南极洲

3、气温的测定:一日4次;日均温(除以4),月均温(除以月天数),

年均温的计算(除以12)

三、降水

1、降水的条件:三方面:水汽;气温下降;有凝结核

2、降水的类型及区别: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

3、降水量的测定: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计总和)

4、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A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B沿海地区降水多,

内陆地区降水少;C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5、世界的雨极和干极:乞拉朋齐、夏威夷群岛卡维金尼山;撒哈拉沙漠

6、气候资料的统计方法

(1)表示方法:横坐标表示时间,左侧纵坐标表示气温,右侧纵坐标表示降水量

(2)绘制过程:先描点,画光滑的气温曲线,再画逐月降水量柱状图

(3)分析方法:A看气温最高月与最低月及其气温值和年温差

B看降水逐月分布情况、季节分配情况、总降水量情况

(4)特殊值:热带:全年T >20度(16度) 亚热带:最冷月T>0度

温带:最冷月T<0度最热月T>16度寒带:最热月<5度

多雨:月R>100MM 适中:月R=50MM左右少雨:月R<30MM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地球的形状即纬度位置

太阳高度角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变小——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

二、地球的运动

2、公转示意图和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交角图(P69)

3、地球上的五带

(1)名称(2)分界线(3)太阳直射情况(4)极昼极夜现象(5)获的光热情况

1、屏障作用:阴坡气温低湿度大,阳坡气温高湿度小

2、阻挡作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垂直作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约降低0。6度,导致高山高原气温低,平原气温高。

四、人类活动

1、影响局部气候:缓和与恶化

2、导致气候反常:产生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旱涝灾害

1、城市热岛效应:城区和郊区气温和降水不同

三、洋流影响:暖流经过地区增温增湿,寒流经过地区降温降湿。

四、地球变暖的结果:海平面上升,热带风暴加剧,干旱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一、划分标准:各地气温和降水的组合而形成的气候特征。

六、学习方法:1、本章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世界气温分布和降水分布的各三大规律要与影响气候的

主要因素一一对应分析。2、世界气候类型要用比较法来学习,认真查阅图表:如热带、亚热带、温带气候的异同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异同点;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异同点。3、了解热带雨林气候的功能,热带草原气候的动植物,地中海气候的硬叶林和旅游,温带大陆性气候内部景观差异,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南北极地区的动物,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对称特点。

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和欧洲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洲名的由来

2、亚欧大陆的的含义

3、亚洲的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2)半球位置,(3)海陆位置

二、地形:

1、亚洲:(1)类型上: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2)起伏上: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3)地势上:中部

高四周低;(4)最典型的特色地形: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群岛

2、欧洲:(1)平均海拔最低的洲;(2)地面起伏较小;(3)地形类型: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在南北两侧(4)典

型地形:冰川地貌广布

三、气候

1、亚洲:(1)类型:除温带海洋性气候缺失外,其它气候类型都有

(2)特点: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大陆特征显著③季风气候典型

2、欧洲:(1)类型上: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

(2)特点:①温带气候占优势②海洋性气候特征典型③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特征显著

四、河湖:

1、河流:(1)主要河流:长江、湄公河等

(2)河网特点:放射状分布;内流区面积广大

2、湖泊:课本P10活动题3。

五、人口与国家:

1、人口:亚洲最多,分布在东南部和南部;欧洲人口密度大自然增长率最低,分布在西部

2、人种:亚洲以黄色人种为主,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

3、国家:亚洲48个,欧洲43个

4、时区和日界线:

(1)、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

(2)、东边时区时刻比西边时刻早,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小时

(3)、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1、地理大发现

2、巴拿马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

3、中美地峡:(P25)范围:;地形、作物、居民

4、白令海峡:亚洲与北美洲、俄罗斯与美国的分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三线”穿过

5、西印度群岛:(P25)位置、哥伦布

第三节西亚

一、西亚的范围和主要国家

二、地理位置:沟通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分布指什么,能填图)

1、自古以来是东西方交通要冲:(1)古代丝绸之路(2)现代海陆空交通要冲

2、两个交通要冲和战略要地:土耳其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

三、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

1、气候: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沙漠面积广大。

2、畜牧业:安卡拉羊、紫羊羔皮、地毯。

3、农业:多灌溉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上,如两河平原。

4、以色列的节水农业:2个技术(P49)

四、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

1、西亚是阿拉伯人的聚居区

2、西亚是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的发源地。

3、两圣城:麦加和耶路撒冷

五、世界的石油宝库

1、地位:储量、产量、输出量最多(分别占世界的1/

2、1/4、3/5)

2、分布: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

3、输往国家:西欧、美国、和日暮途穷本

4、石油特点:储量大、埋藏浅、成本低、出油多、油质好

第四节欧洲西部

一、范围和位置及国家

1、范围:欧洲的西半部

2、地理位置:亚欧大陆向西伸出的大半岛。

(1)纬度位置:36°N—71°N,北半球西风带内;

(2)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3、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和海湾,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洲。

3、国家:30多个,大多数是发达国家。(大国的空间分布---填图)

二、雄厚的经济实力

1、资本主义经济最早发展的大洲,发展水平居各大洲之首。

2、工业部门齐全,工业地带密集

3、农业比重小,但生产水平高,农牧业结构合理

4、交通运输网发达

5、特色产业:瑞士——钟表;瑞典——造船;丹麦——欧洲牧场和食品库

挪威——渔业;荷兰——花卉

三、繁荣的旅游业

1、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记住P55的旅游资源和国家的一一对应。

2、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

3、袖珍国:梵蒂冈、摩纳哥、圣马力诺、马耳他、安道尔

1、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浮冰广布

2、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冰盖广布,平均海拔最高的洲。

一、自然资源

1、淡水资源:占全球的68%。

2、矿产资源:220种,煤、铁

3、生物资源:800种,地衣、苔藓、藻类。动物:北极有北极熊、北极狐、南极洲有企鹅、磷虾,共有海象、海

豹。

二、居民:北极有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无人定居

三、科考宝地:1、科考价值:(1)未经雕刻的原始环境;(2)淡水矿产生物资源丰富;

(3)可以找到其它洲所找不到的资料

1、长城站和中山站:位置和方向;北极科考站:斯瓦尔群岛

2、科考时间:南极:11月至次年3月;北极:6—8月。

第二章走近国家

第一节日本

一、东亚岛国:能填图

1、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部,纬度:24°N—48°N

2、组成: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及附近3900个岛屿

3、首都——东京;语言——日语;民族——大和民族

4、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和海湾

二、地形:

1、以山地丘陵为主,占3/4

2、多火山地震:介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三、温湿的气候:

1、类型: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温带季风气候

2、特征:四季分明,降水较多,海洋性特征明显

四、东西融合的文化:受中国和西方科技文艺影响大。

五、经济发达:

1、有利条件:(1)岛国多港湾,便于海运。(2)气候适宜。(3)高素质的劳动力。(4)发达的科技。(5)高效率

的管理。(6)渔业和森林资源丰富。

2、不利条件:(1)矿产资源稀缺,(2)国内市场狭小,(3)过分依赖国际市场

3、经济概况:

(1)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位

(2)进出口贸易:发达;对象:美国、中国、欧洲

(3)工业:发达,竞争力强

(4)农业:耕地面积小,劳力不足,但水平高,稻米、畜产和蔬菜中三大部门。

(5)渔业:北海道渔场,附近有寒暖流交汇;近海、远洋捕捞和海水养殖。

(6)交通业:国际货运以海运为主,客运以航空为主;国内以沿海航运和高速公路占优。

(7)工业布局:(P69能填工业带和主要工业城市图)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资源缺乏,需进口,国内市场狭小,需出口,而日本海运便利,有利降低成本。

六、主要城市:东京、筑波、大阪、横滨、名古屋、神户、广岛、京都、奈良

第三节俄罗斯

一、面积最大的国家:

1、跨亚欧两洲和东西半球,面积最大,传统上的欧洲国家

2、河流: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内流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二、平原面积广大:

1、四大地形区及分界线:

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乌拉尔山叶尼塞河勒拿河

2、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平原面积占70%。

三、温凉的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东西部差异明显

四、丰富的资源

1、淡水资源:世界第2位,贝加尔湖(世界最深,淡水最多)

2、森林资源:亚寒带针叶林(世界最大)

3、矿产资源:煤、铁、石油

五、改革中的经济:集中在欧洲部分

1、四大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2、工业中心: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

3、农业:分布在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有谷物马铃薯亚麻乳肉制品

4、城市: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海参崴(太平洋)、摩尔曼斯克(北冰洋不冻港)

六、西伯利的开发: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铁路、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炭

1、悠久的历史,葡萄酒畅销世界。

2、工业:发达,汽车与制造业为主,核电比重最大的国家。

一、文化与旅游

1、旅游资源: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和罗浮宫是巴黎的象征,时装、香水、艺术表演等。

2、接待外国游客最多的国家。

3、旅游业成为经济支柱。

第二节美国

一、美国的领土

1、本土48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2个海外洲: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2、国旗:星条旗含义。

3、位置:(P84)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4、地形:西部是高原山地(落基山),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低矮的山地(阿巴拉契亚山)

二、高度发达的经济

1、工农业总产值一直居世界首位。

2、农业大国:小麦、玉米、大豆产量高

(1)农业地区专门化:含义(P85);六大农业区的分布;

(2)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气候温暖湿润,平原面积广,耕地多,多港湾便运输。

(3)农业生产专门化:P85

(4)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进口咖啡、可可、天然橡胶

3、工业大国:

(1)有利条件:资源丰富,交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

(2)三大工业地区:东北部工业区:最早发展;南部工业区:石油飞机等;西部工业区:电子信息等

(3)传统工业衰落,新兴工业崛起。逐渐由东北部向南部发展。

(4)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出口贸易额最大,进口汽车、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4、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P86

三、人口与城市

1、人口:2.8亿,由移民及其后裔组成。以白人为主,有色人种有黑人、华人、和印第安人。主要分布在沿海平

原和五大湖附近。

2、主要城市:华盛顿——首都;纽约——人口最多、最大港口、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

洛杉矶——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口,电影城好莱坞和迪斯尼乐园;

圣弗朗西斯科——硅谷,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芝加哥——交通中心;底特律——汽车工业;匹兹堡——钢铁工业。

3、黄石国家公园——世界最早的国家公园;科罗拉多大峡谷——世界最长的河流峡谷。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位置)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经纬度位置:4°N—53°N;73°E—135°E,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南北跨纬度

近50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二、辽阔的疆域:

1、领土的四端:最北:漠河镇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曾母暗沙

最西:帕米尔高原;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2、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第3位。。

1、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及太平洋。海岸线长1.8万千米。

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三、众多的邻国

1、陆界线:2万多千米

2、陆上邻国:14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缅、老、越

3、隔海相望的国家:日、韩、菲、马、文、印尼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历史上的行政区划:早在春秋战国,清朝影响最大。

二、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三级及特别行政区

2、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1)名称:P6的三字经

(2)简称和行政中心:P8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一、地势西高东低

1、我国地势的突出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1)对气候:使暖湿气流从东至西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2)对河流: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3)对交通:东西向的河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4)对经济: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

(5)对水能:在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有利发电。

二、山脉纵横交错

1、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

(1)山脉纵横交错,把全国分成若干地形区

(2)山脉成为地形区的界线P27的表格1

2、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P20——P21

(1)三列东西向的山脉

(2)三列东北—西南向的山脉

(3)西北—东南向的山脉

(4)南北向的山脉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3、中华五岳: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

三、地形复杂多样

1、地形特点:复杂多样,五种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地形比例图)

2、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主要地形区特征:

(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雪山连绵,大江大河发源地;

内蒙古高原——地表坦荡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黄土广布;

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地表崎岖

(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丰富的

油气资源

准噶尔盆地——绿洲和垦区,受大西洋湿润气流影响。

柴达木盆地——内陆高原盆地和聚宝盆;

四川盆地——紫色盆地,内有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3)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林业和牧业

(4)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最大,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

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一、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

(1)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①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成因:纬度位置

②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普遍高温。成因:纬度位置

③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P30—31表格和图2、16。

(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与干湿地区

①空间上分布即地区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内陆递减。成因:受夏季风影响。

②时间上分布即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降水年际变化大。(由南往北降水的月数渐少,总量渐少,但集中在7、8月;降水年际变化渐大)

③我国的干湿地区:P33表格

2、季风气候显著

(1)什么是季风:夏季——偏南风;冬季——偏北风

(2)夏季风影响降水和时空分布

(3)夏季风影响雨带推移及带来的旱涝灾害,P36第二段

(4)冬季风几乎不带来降水

(5)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大兴安岭—阴山—冈底斯山为界线

(6)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南部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差异大。

3、大陆性特征强烈: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它地区相比,气温冬季明显偏低,夏季明显偏高。

二、特殊天气

1、寒潮:概念、侵入路径和影响范围(青藏高原海南省、台湾、云贵高原等不易受影响)

危害:农作物受冻等。

2、梅雨与伏旱:6月中旬—7月中旬与7月中旬---8月中旬;江淮地区。

3、台风:夏秋季节

4、沙尘暴:在干燥的春季多发生。

三、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旱涝灾害

1、洪涝:夏秋季节

2、干旱:影响最大、最常见、范围最广。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一、外流区为主

1、流域与水系、外流河与内流河、外流区与内流区的概念。

2、内外流区的划分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阴山—冈底斯山

3、外流区

(1)主要外流河及注入的海洋

注入太平洋:黑龙江、乌苏里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闽江、珠江、澜沧江

注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怒江。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见表格

4、内流区

(1)主要内流河:塔里木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

(2)内流河的水文特征:见表格

(1)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流湖,也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2)东部平原湖区:鄱阳湖(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二、滚滚长江

1、长江的源流概况

(1)发源地、流经的省区和主要地形区、注入海洋;

(2)长度、入海水量、流域面积;

(3)上、中、下游的划分;

(4)主要支流及湖泊

2、长江的水能开发

(1)水能最集中的河段:集中在上游河段①源头至宜宾段②三峡段;原因:落差大,降水丰富。

(2)长江三峡:由矍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位于第二和第三阶梯的交界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供水、灌溉、旅游等功能,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3)葛洲坝、二滩、龚嘴、丹江口等

3、黄金水道

(1)有利条件:降水丰富,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干支流通航里程长约7万千米。

(2)运输价值:水运成本低;流域经济发达,资历源丰富;与南北向的铁路线相交,联系广泛。

(3)货运量占全国的60%。

4、长江之害在于中下的洪涝灾害:上游地区植树造林;中下游地区兴建分洪蓄洪工程,加固江防大堤。

三、滔滔黄河

1、黄河的源概况

(1)发源地、流经省区和主要地形区、注入海洋;

(2)长度、流域面积;

(3)上、中、下游的划分

(4)主要支流

2、黄河的水能开发

(1)水能集中上、中游

(2)主要水电站: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等

3、“地上河”的成因与危害及治理

(1)成因:①黄土高原土层疏松,地形支离破碎②中游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冲刷作用大

③中游地区植被差④下游地区是平原,水流平缓,泥沙沉积。

(2)危害:在于下游的决口改道。

(3)治理:根本在于加强上中游地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植树造林;修筑梯田;打坝淤地;下游:加固江防大堤;修建分洪工程;修建水利枢纽工程。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一、什么是自然资源

1、概念:

2、主要类型: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

3、自然资源的特征

(1)科学技术进步不断拓展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空间:空气、风景

(2)自然资源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3)自然资源质量的差异

(4)自然资源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

(5)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

一、人多地少

1、土地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2、“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中情:不及世界的1/3。

三、类型齐全

1、各类土地资源齐全:耕地、林地、草地等(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图)

2、草地面积广,居世界前列。

3、林地一比重小。

4、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占世界22%的人口。(1.3亿公顷)

四、区域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

1、耕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2、林地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

3、草地分布在内蒙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4、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青藏高原

1、耕地存在的问题:人均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工矿与建筑用地占用及乱占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对策:

提高耕地的生产力,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利用率。

2、林地存在的问题:管理不力,滥伐现象严重—对策:营林造林护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

3、草地存在的问题:超载,管理不力,造成退化——划区轮牧,防灾。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

一、地区分布悬殊——东多西少,南丰北缺,水土资源配合欠佳。

1、南方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却占全国总流量80%以上。

2、黄、淮、海流域面积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但水资源只占6%。

3、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五个带:P66;图3、17

二、时间分配不均及其对生产的影响。

1、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2、年际变化大。

3、对生产的影响——易造成干旱和洪涝灾害。

三、节约每一滴水

1、地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

2、时间分布不均——修水库

3、污染和浪费——节约和防治

4、缓解缺水问题的根本途径: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5、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条路线:P69图3、19

四、水能资源:P70图3、20中的主要水电站。

八年级下册

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交通运输业

一、重要作用:发展经济的先行官和纽带作用。

四、铁路运输: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四横五纵铁路干线;记P24图和表

1、四横:1)滨洲——滨绥线;2)京包——包兰线;3)陇海——兰新线;4)沪杭——浙赣——湘黔线——贵昆

线;

2、五纵:1)京沪线;2)京九线;3)京哈——京广线;4)焦柳线;5)宝成——成昆线

3、主要铁路枢纽:北京、上海、徐州、郑州、株洲、兰州、包头、哈尔滨、九龙、广州等。

五、海洋运输:

(1)有利条件;

(2)运输航线分沿海航线和远洋航线,沿海航线以夏门为中心,分北方沿海航线(大连和上海为中心)和南方沿海航线(广州和香港为中心);远洋航线以沿海港口为据点。

六、内河运输:长江、珠江、松花江、淮河、和京杭运河为航道。

七、管道运输:西气东输工程

八、航空运输:四大航空港:北京、上海、香港、广州。

第二章沿海万里行

第一节祖国的心脏——北京市

一、位置和地位: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我国的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

中心。历史和文化名城。

二、地形:山地为主

三、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四、科教文化:

1、大学和图书馆和博物馆多。

2、金、元、明、清朝和现在的都城。

3、世界人类遗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故宫、天坛、颐和园、十三陵、明代长城

五、城市建设和人口:多环路、地铁、等;特大城市(1400多万人)

六、环境问题:

1、主要方面:一是自然环境问题:浮尘、扬沙、沙尘暴和水资源缺乏。二是人文环境问题:人口急增,交通

拥护,空气污染等。

2、解决途径:治理内蒙古自治区的沙漠。城市道路改扩建等。

一、自然环境特征: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二、气候特点:温暖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

三、主要资源:森林资源(重要林区,竹林居全国首位);海洋资源:渔场广阔。

四、侨乡优势:

五、发展旅游业的优越条件和旅游区:条件见课文P48;武夷山和“花园城市”夏门。

第三节祖国宝岛——台湾省

一、位置组成与居民。

1、位置:约22°N—26°N,119°E—124°E。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临东海,南临南海。

2、组成:主体台湾岛,周围有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

3、居民:人口2240万,汉族为主,福建籍为主,少数民族有高山族(居东部沿海和山区)。

二、地形与河流:

1、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占1/3,山地占2/3)台湾山脉以中央山脉为骨干,东北—西南向平行分布。平原分布

在西部。

2、河流:浊水溪是最长的河流。

三、自然资源:气候上大部分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北回归线穿中南部。温暖湿润。森林

覆盖率高,矿产、水能和水产丰富。

四、经济特点:1、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水稻、甘蔗、柑橘等)2、工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3、交通运输业发

达(桃园机场是最大的机场,高雄和基隆是大港口)。

4、旅游业发达。

5、经济类型:进口—加工—出口型,即大部分原材料和能源要进口,大量产品要出口,对国际

市场依赖程度高。

五、主要城市:省府——台北市(最大的城市);高雄是—最大的港口——夏门

基隆—港口—福州台南—赤嵌楼

一、浩特

一、西安:省府;著名的古都;周、秦、汉、唐在这里定都。

一、地形与地上河:平原。地上河带来水患(见治理黄河)

二、古都众多:居全国第一。有洛阳、开封、安阳等。

三、城市与人口:郑州:省会,京广线与陇海线交会处。人口最多的省区。

一、基本国情:自然条件复杂多样

1、地形上: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五种地形兼有——农业生产多样化。

2、气候上:复杂多样,有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从南到北由暖变寒,从东到西由湿变干——使北方和南方、沿

海和内陆生态环境不同;农业生产多样化。

3、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

1、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人均少。

2、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二、区域差异:

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沿海与沿边、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

1、沿海:良港多,海外联系便利,80年代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90年代上海浦东新区开发。珠江三

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发展快。

2、沿边:与14个邻国接壤,资源丰富,开放陆疆口岸。

3、黄河流域: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制造业基地,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亚欧大陆桥使黄河流域对外

联系加强。

4、长江流域: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产业带、以三峡和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

游产业带。

三、中国走向世界

经济建设成就:1、由农业国到工业国。2、改革开放以来,吸引外资仅次于美国。3、经济增长速度最快,05年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4位。4、大部分工农业产品居世界前列,其中谷物、肉类、棉花、水果、钢铁、煤炭、水泥、电视机、居第一位。5、01年11月30日加入世贸组织,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

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工业污染、自然灾害加剧,使我们不能在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之后,再回头治理环境污染。

2、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

【强烈推荐】全套中考地理复习资料(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 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表示方式:A线段式:如 0 40 80 120千米 B数字式:如1:4000000 C文字式:如: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40千米 4)大小:A、比值确定:分母小比值大比例尺大 分母大比值小比例尺小 B、图幅相同:比例尺大范围小内容详细 (地图大小相等)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略 C、同一地区:比例尺大图幅大内容详细 比例尺小图幅小内容简略 D、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则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2)方向a、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指向标定向法:按指向标判别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示正北方向。 c、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记P10,图1-17一些常用图例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南极、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经线、纬线 (1)

(2) —90°为高纬度。 ⑶、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赤道将地球划分为南北两半球;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如:15°W位于东半球;165°E位于西半球。 五、世界的海陆分布 1、海洋与陆地:海洋占71%,陆地占29%。 2、海陆分布特点: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 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2、七大洲,四大洋 ⑴、识记七大洲的名称和基本轮廓(世界地理P 23 的图)。 (2)、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亚洲、大洋洲; (3)、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 (4)、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洲:南极洲 (5)、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南极洲、北冰洋 (6)、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7)、大西洋的形状呈“S”形 (8)、面积最大,最深的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小,最浅的大洋:北冰洋。 3、洲界线: 亚、欧两洲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亚、非两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亚、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八、海陆变迁 1、地球表面形态处在永不停止的变化之中。如:地震、火山等(地中海面积的 缩小,红海面积的扩大,东非大裂谷的扩张等都说明地球内部在运动)。2、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证据:南美洲的东岸和非洲的西岸可以嵌合在一 起。 2、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共分为六大板块,(见初一地理(上册)P 35 图)。(1)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2)澳大利亚大陆、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 (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板块碰撞挤压形成高山高原(如: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喜马拉雅山脉),张裂拉伸形成海洋或裂谷(如:红海,东非裂谷) 3、火山与地震: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⑴、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⑵、地

新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整理归纳

新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整理归纳 目录 1.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1) 2.认识地区 (2) 3、我国的人口 (5) 4、我国的民族 (6) 5、我国的地形 (6) 6、我国的气候 (9) 7、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12) 8、我国的交通 (13) 9、我国的农业 (14) 10、我国的工业 (15) 1.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1)亚洲的海陆位置:在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纬度位置:从东西半球来看,大部分在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大部分在北半球。(2)归纳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亚洲: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气候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河流分布受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的影响,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3)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亚洲人口最多,占全球总人口61%,亚洲众多的人口给资源环境产

生了沉重的压力;同时亚洲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2.认识地区(在地图上找到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1)日本。在我国的东面,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岛屿和海域组成,首都是东京。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日本的经济是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原料和燃料从国外进口,产品出口。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为主,具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首都是东京。 (2)东南亚。在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处在亚洲与大洋州、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本区的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东南亚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使水稻成了这里主要的粮食作物。中南半岛的山脉和河流相间南北延伸,纵列分布,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同时,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本区旅游资源丰富,比如缅甸仰光的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越南的 下龙湾,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花园城市新加坡。 (3)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南亚最大的国家,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印度水旱灾害频繁,20世纪60年代,实行“绿色革命”改良生产技术,粮食自给有余,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印度的核技术、软件工业和卫星发射技术居世界前列。首都新德里。印度著

2020年整理中考复习: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全4册).doc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习地理 一、学会看地图:1、地图制作过程:鸟瞰图形----平面图-----地图(P6) (学习基础) 2、最早的地图:距今4700多年苏美尔人 3、地图的种类:(P7) 二、地图三要素: 1、方向: (1)通常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地图:箭头指向北方 (3)有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 (4)室外看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5)确定地平面方向: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年轮;树叶疏密;山两侧的潮湿程度 2、比例尺:(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2)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大小比较:分子为1分母大,比例尺小 (4 (5)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 (6)学校平面图宜用约1/1000的比例尺 3、图例与注记:(1)图例与注记的区别(P10) (2)常用图例符号(P10) 4、看地图的顺序:图名——方向——图例——比例尺——图的内容 5、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习之本):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社会实践等 6、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学习关健):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成因、联系等 7、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重要途径):准备好地图、指南针、笔记本、照相机等 第一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探测 即天圆地方—张衡的“天之包地,犹地之裹黄”—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麦哲伦航行的时间和路线:(P15)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海边看船;(2)草原看马;(3)麦哲伦环球航行;(4)月食时月球表面 的圆弧形阴影;(5)现代探测技术及照片;(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登高望远 二、地球的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三、 地球仪 1、 几个概念:地球仪;地轴;北极;南极;赤道;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湘教版) 满分100分 时量60分钟 制卷人 肖义成 考试形式 开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地图的四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注记。 2、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确定方向。 3、图例 ▲ 的含义是山峰 ,的含义是首都。 4、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5、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的线叫经线,这些线指示南北方向。 6、七大洲是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7、根据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特征,世界居民分为黄色、白 色、黑色三个人种。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把地球划分成东、西半球的经线圈是 ( ) A 、0o和180o经线圈 B 、东经20o和西经160o经线圈 C 、西经20o和东经160o经线圈 D 、任何一个经线圈 2、对图中点A 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东半球和西半球 B 、北半球和东半球 C 、北半球和南半球 D 、东、西、南、北半球都在 3、世界上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是:( )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佛教 D 犹太教 4、在比例尺为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 那么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 ) A 、10千米 B 、100千米 C 、60千米 D 、90千米 5、下列语言使用最广泛的是 ( ) A 、汉语 B 、英语 C 、法语 D 、俄语 6、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最终证实地 球的真实形状是 ( ) A 、“天圆地方” B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C 、不规则的球体 D 、“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7、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的语言是:( ) A 葡萄牙语 B 英语 C 法语 D 西班牙语 8、有关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所有的纬线长度都相等,指示东西方向 B 、经线相互平行,指示南北 方向C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D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9、下列纬线中,长度最长的是 ( ) 70 66.5

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全4册)-

---------------------------------------------------------------最新资料推荐------------------------------------------------------ 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全4册)- 湘教版地理中考复习提纲 1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一、解开地理之迷:我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是公元前5 世纪《易。 系辞》西方:公元前 2 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写出第一本地理专《地理学》二、地理与日常生活:熟悉生活环境、确认方向、识别天气、了解风土人情、提高生活适应能力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1、地理与农业生产 2、地理兴建工业企业 3、地理与交通、商业网点、区域规划、解决全球性的问题等四、地理与风土人情:西伯利亚居民、狂欢节、圣诞节、斗牛、阿拉伯人的服装等。 第二节一、学会看地图: 1、地图制作过程:鸟瞰图形----平面图-----地图(P6)(学习基础) 2、最早的地图:距今 4700 多年苏美尔人 3、地图的种类:(P7)二、地图三要素: 1、方向:(1)通常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有指向标地图:箭头指向北方(3)有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4)室外看地图:面朝北背朝南(5)确定地平面方向: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年轮;树叶疏密;山两侧的潮湿程度 2、比例尺:(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2)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3)大小比较:分子为 1,分母大,比例尺小(4)用比例尺量算:注意线段式比例尺的应用(5)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大比例尺小比例尺范围小范围大内容详细内容简单经度本初子 1/ 70

2018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8年七年级地理湘教版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5小题,计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请将第Ⅰ卷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只交答题卡和第Ⅱ卷。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关气温分布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非洲大陆最炎热B.一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方突出 C.夏季,大陆气温比海洋气温高D.沿海湿润地区温差大 2.地理老师要求画一幅学校平面图,比较合适的比例尺是 A.1:100 B.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千米 C.1/1000000 D.1:5 3.图例“”表示的是 A.铁路B.公路C.洲界D.国界 4.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为 A.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降低B.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 C.从亚洲中部向两极降低D.从海洋向陆地降低 5.读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指气流从市区流向郊区 B.B是指市区气温较高,上升气流显著 C.这种现象被称为孤岛效应 D.这种现象的产生和人类的活动无关 6.在地中海气候区,许多树木的叶子比较小, 表面多为“蜡质层”,以减少水份的蒸发。这种树林被称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热带雨林 7.下列四幅图是我市一同学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绘制的正午日照图(分别选取不同季节的一天),你认为我们期末考试期间的正午日照最可能接近哪一幅

ABCD 8.青岛市白昼最长时 A.北极圈内出现极夜B.北半球昼短夜长 C.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D.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9.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依据是 A.人口多少B.经济发展水平C.开发历史早晚D.军事力量强弱 0.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于政治、经济等方面问题的商谈是 A.南北差距B.南南合作C.南北对话D.和平与发展 11.下列哪种天气适合篮球比赛 ABCD 12.我国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白昼最长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明天北方会有一股冷空气南下,与暖空气交汇,在江淮流域形成降雨”,请你分析该天气预报所描绘的降雨类型是 A.对流雨B.地形雨C.锋面雨D.暴雨 14.娜娜去热带沙漠旅行,你认为下列哪个景观图,是娜娜可能拍到的照片? A B C D 15.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正确的地理现象是 A.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已是冬季B.我国的河流已结冰 C.南极有极昼现象D.哈尔滨的白昼比广州短 16.“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降水影响最大的是 A.日常生活B.交通出行 C.农业生产D.工业生产 17.小明业余喜欢摆弄电脑,他发现自家的电脑、电源产于马来西亚,硬盘产于日本,主板产于美国,内存条产于韩国……,对此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A.国际竞争激烈B C.国际矛盾和冲突剧烈D.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各成一体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总复习 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总复习 第一章辽阔的疆域 1、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5个。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8、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9、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1、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0年),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 1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4、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15、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积最大的新疆省。 16、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18 各民放分布具有大杂聚,小集中的特点。 20、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21、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2、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23、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4、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5、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 26、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27、开发和利用山区和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 28、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 29、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测试卷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认识地球,爱护地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读图,完成1~3题。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能说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A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B.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C.春夏秋冬,四季轮回D.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2.由世界海陆分布图可以看出( D ) A.陆地全部集中在北半球 B.地球表面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 C.南极地区是海洋,北极地区是陆地 D.赤道依次穿过南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 3.“这里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描述的是( C )A.赤道地区B.极地地区C.温带地区 D.寒带地区 第1~3题图第4~5题图第6~7题图

读经纬网图,回答4~5题。 4.图中丁地的经纬度是( B ) A.20°S,150°W B.20°S,150°E C.20°N,150°W D.20°N,150°E 5.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B.乙地位于丙地的东北方 C.丙地位于甲地的西北方D.丁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读经纬网图,回答6~7题。 6.对地球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地球绕日旋转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地球公转周期约为一年D.地球是标准的球形 7.对各地描述不可信的是( B ) A.甲点位于温带B.乙点位于西半球 C.丙点位于中纬度D.丁点有极昼极夜现象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计划到2020年完全建成,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地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组网而成,届时可在全球范围内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据此回答8~9题。 8.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其运行周期约为( C ) A.1年B.1月C.1天D.1小时 9.北斗-G1卫星定点位置为“140°E,0°”,其位置在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A )

地理湘教版地理中考复习资料(300题)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地球纬线的最大周长是,长约。地球的表面积是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最小的大洲是。四大洋中最大的是,最小的大洋是,纬度最高的大洋是。 . 地图上如果比例尺大,则表示的范围,但内容。比例尺一般有三种形式、、。地球上的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地图的三要素是、、。世界最大的岛屿是。 . 陆地地形一般有五种形态,即、、、、。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和。五带中,地面得到太阳光热最少的是。 .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我国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地球表面上,陆地总面积占总表面积的。 .在世界的七大洲中,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大洲是。世界最大的沙漠是。 .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国科学家提出来的。世纪年代人们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组成,即、、、、、。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世界最长的河流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 .地球上的陆地从南半球和北半球看,主要分布在。.在地球两半球的划分上,南北半球是以划分的,东西半球是以划分的。 .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来表示,如果该数值(大、小),则对人体健康有利。世界遗产可分为、、三大类。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线,指示的方向是。所有该线的长度。 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的是,绿色表示,白色表示。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零度经线叫,零度纬线叫。面积最大的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赤道穿过的大陆有、。 . 年月日,世界人口总数达到亿。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用减去。人口密度。大陆向海洋延伸的浅海区叫。.北美的土著居民有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属于人种。各大洲中,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低处凸,此处的地形是。 .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和,和,从全球看主要分布在。 .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万人。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过快对、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的发展相适应,与、条件相协调。 .世界上三个主要的人种是、、。世界上的三大人种都是的,没有优劣之分。黑种人的故乡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世界的三大宗教是、、。其中教徒最多的宗教是。联合国的工作语、、、、、。 .人口稀疏区主要分布在:干旱的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地区,终年严寒的地区或地势高峻的、。 .亚洲东部的主要人种是,欧洲的人种主要是,非洲南部的主要人种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 .聚落发展的标志主要有、、 。纵贯南美洲西部的山脉是。 .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等。地图上的比例尺小,则表示的范围。 .聚落是指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可分为和两大类。降水的三种类型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复习提纲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复习提纲教案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复习提纲 § 亚洲及欧洲 亚细亚(亚洲):东方日出之地?欧罗巴(欧洲):西方日落之地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世界最大大陆)。 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一大洲。 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 亚洲地形三大特征:1.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异: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着;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大河众多的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内流区面积广大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 非洲 “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有54个独立国家,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 气候普遍暖热,被称为“热带大陆”。 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 炎热的气候:非洲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非洲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 气候特点:气温高;干旱地区广;气候类型成南北对称分布。 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 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非洲供出口的经济作物有咖啡、可可、花生、棉花和剑麻。非洲人口居世界第二位,自然增长率最高。 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 世界最大盆地——刚果盆地世界最长裂谷带——东非大裂谷 § 美洲: 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 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山脉 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北美洲和亚洲的分界线,美国和俄罗斯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测试

渭源县蒲川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七年级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其代号填入下表,每小题 3分,共60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一般为 2. 、下列四幅地图的图辐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3、 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 A 、北极 B 、40 N C 、70 N D 、赤道 4、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大多发生在 () A.板块内部 B .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带 C.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D 、岩层褶皱、断裂地带 5、国际上习惯用哪个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A . 20 E 和 160W B 、20 W 和 160 E 6、 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A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 7、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A.苏伊士运河 B .巴拿马运河 中海 8、在一幅1: 5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直线距离 为 B.300千米 ) B. 欧洲、亚洲、北美洲 D .南美洲、非洲、亚洲 ( ) B.北美洲,大洋洲 D.南美洲,欧洲 ( ) C 、英语 D 、俄语 A 、东方 B 、南方 C 、西方 D 、北方 A 、世界地图 B 、中国地图 C 、甘肃省地图 D 、渭源县地图 C 、0 和 180 D 、20 E 和 20 W B .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 D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C .土耳其海峡 D .地 A.1300千米 D.3000千米 9、赤道穿过的一组大洲是 ( A.北美洲、非洲、大洋洲 C.只有非洲和南美洲 10、面积最大和最小的洲是: A.亚洲、南极洲 C.亚洲、大洋洲 11、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是 A 、汉语 B 、法语 12. 甲地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 6厘米,这两地实际距离是 C.1500千米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会考复习提纲教案

二、 1.我国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53°N附近)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约135°E)最西端:帕米尔高原(约73°E)2.我国南北跨纬度约50度,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东西经度相差60多度,跨五个时区 3.幅员辽阔、疆域广大,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世界居第三。(俄罗斯1710万平方千米,加拿大997万平方千米,美国937万平方千米,欧洲1060万平方千米) 4.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 一;四大领海(北-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均属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台湾岛东岸直接面向太平洋;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两大内海:渤海、琼州海峡;我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三、 1.与我国相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东——朝鲜;北——俄罗斯、蒙古;西北——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西部—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南——缅甸、老挝、越南。(顺口溜):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 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顺口溜):印尼马文菲日韩。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郡”、“县”的名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清朝的“省”、“县”行政区划,对我国现行行政区划有很大影响. 二、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国家根据需要设立特别行政区。34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一、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外,印度的人口是第二大国二、1.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出生率明显上升; 2.人口增长趋势:人口增速减缓,但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人口总重持续增加一段时期,在渡过高峰期后,人口总数将呈下降趋势。 三、1.人口分布疏密不均,地理分布特点:以黑河、腾冲为界,东多西少;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七上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1.以风车而著名的国家是荷兰,其国花是郁金香。 2.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亚和北非,男子的传统打扮多是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头戴头巾,原因是这里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 3.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4.地图上的八个方向(右图) 5.描述公路的走向和河流的流向 公路:XX走向,如:南北走向;东西走向;东北—西南 走向等。 ! 河流:自___向___,如:自东向西;自南向北等 6.地图上的方向: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7.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8.比例尺的三种方式: 数字式:1:1000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千米。线段式。 9.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如:①1:1000和②1:2000两个比例尺,较大比例尺是①,较小比例尺是②。 10.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范围以及地图详细程度之间的关系:尺大围小内容详,尺小围大内容简。如在同样大小的两张纸上(图幅相等),一个画山东地图,一个画聊城地图 & 表示范围表示内容 比例尺的大小 山东省地图 聊城市地图~ 11.画一幅某学校或者某乡镇地图,选用_ __的比例尺; 画一幅中国地图或者世界地图,就要选用的比例尺。 12.图例:地图中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和数字。 13.地图的分类: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重点图:课本P10 1-19,P112附录二) ?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总复习提纲湘教版配有地图

最新-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总复习提纲 【湘教版配有地图】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亚洲(东、北半球) 1、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 2、亚洲地形特征: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世界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3、亚洲面积广大,所跨纬度最大,东西距离最大;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与季风气候为主,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其中北半球的“寒极”是奥伊米亚康。 4、亚洲气候,大陆性特征显著;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典型。夏季风的源地是太平洋和印度洋。 5、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顺地势向四周流入海,辐射状分布; 6、世界最深、淡水储量最多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一半咸水一半淡水:巴尔喀什湖。亚洲最长、世界第三长的河流:长江。湄公河(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

7、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以下是亚洲的地理位置,仔细观察一下哦 欧洲(东、北半球) 1、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欧洲河网密布,水量丰富但短小。其中流经国家较多的是多瑙河,欧洲最长的河流是俄罗斯的母亲河---伏尔加河。 2、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洲,也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人口老龄化最严重。 3、欧洲北部和南部多冰川地貌,如挪威的峡湾、芬兰冰川湖、阿尔卑斯山角峰、东欧平原起伏的低丘。 非洲(东半球西部) 1、非洲地跨赤道南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60个国家和地区。 非洲与欧洲分界线: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非洲与亚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与地中海。 2、非洲高原面积广大,称为“高原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法国得地势特征也是东南高,西北低。 3、非洲屋脊是埃塞俄比亚高原。最高峰是的乞力马扎罗山,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世界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初中地理总复习试题(湘教版)

初中地理总复习试题(湘教版) (本卷共两大题,40小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中国B.印度C.埃及D.英国 2.世界上华侨、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A.南亚B.东南亚C.西亚D.欧洲西部 3.在当今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 A.法语B.汉语C.英语D.德语 4.下列发达国家中分布在南半球的是()。 A.加拿大B.法国C.澳大利亚D.日本 5.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 )。 A.亚马孙平原B.西欧平原C.东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6.世界上唯一地跨两大洲和东西两半球的国家是()。 A.巴西B.俄罗斯C.土耳其D.巴拿马 7.两极地区最丰富的资源是( )。 A.铁矿资源B.石油资源C.淡水资源D.煤炭资源 8.台湾的小黄同学要到泉州西湖边参观闽台缘博物馆,最适宜选择的地图是( )。 A.泉州市交通旅游图B.福建省地形图 C.中国政区图D.世界政区图 9.关于右图所示国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B.甲地降水量比乙地降水量多 C.风向为西北风 D.该国领土大部分位于热带 10.卫星云图中表示云雨区的是()。 A.蓝色B.绿色C.红色D.白色 11.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 A.四季如春B,风和日丽C.暴风骤雨D.晴转多云 12.“预计48小时后将有台风袭击本市,严禁渔民出海捕鱼,请沿海养殖场注意防患。”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

A.生活B.生产C.交通D.旅游 13.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温室效应”会导致( )。 A.气候变冷B.臭氧层空洞C.降水量增多D.全球气温上升 14.目前我国人口的基本政策是( )。 A.保持人口数量稳定B.合理人口分布C.减少人口数量D.实行计划生育15.下列地区中冬季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 A.黑龙江和内蒙古最北部B.新疆北部地区C.内蒙古地区D.海南岛16.台湾有80%居民祖籍在福建,这说明了台湾与福建五缘关系中的()。 A.商缘B.文缘C.地缘D.血缘 17.黄河与长江上游共同的特征是( )。 A.水力资源丰富B.含沙量大C.有冰期D.流量小 18.我们一般把聚落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 A.工业和农业B.农田和村庄C.工厂和城市D.乡村和城市 19.我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A.水资源丰富B.雨热同期C.热量丰富D.耕地面积大 20.读右图,我国土地资源中按利用类型比较,面积最小的是( )。 A.耕地B.草地 C.难利用土地D.工矿、交通、城市用地 21.台湾素有“海上粮仓”之称是因为盛产( )。 A.小麦B.玉米C.水稻D.谷子 读右图,回答第22~29题。 22.“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是新疆的() A.轮南B.鄯善C.库尔勒D.哈密 23.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南段已通车到 ()。 A.格尔木B.西宁C.当雄D.拉萨 24.图中山脉①是()。 A.天山B.阿尔泰山C.昆仑山D.祁连山 25.图中②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 )。 A.青海湖B.西湖C.太湖D.洞庭湖 2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 )。 A.西宁B.乌鲁木齐C.兰州D.呼和浩特

新编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全册教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 全册教案

目录 1.1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教案 1.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教案 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教案 2.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教案 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教案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 2.4我国的虫灾与鼠灾教案 3.1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教案 3.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教案 4.1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教案 4.2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教案 4.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1.1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其自然和社会的两种属性,能正确识别自然现象、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区别与联系,确认什么是自然灾害。 2.会描述自然灾害在空间分布上的广泛性和区域性,时间上的频繁性、不确定性、周期性和不重复性,灾害的联系性和严重性及其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的特点,并能举例说明每一种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材图片和音像资料的展示,用对比的方法区分自然灾害、自然现象和人为灾害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用对比法进行简单概念界定的能力。 2.通过自然灾害特点的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演绎推理的能力;通过搜寻和分析典型的自然灾害范例,培养学生收集、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自然灾害的广泛性、频繁性、不可确定性和不可避免性的特点,强化学生的灾害意识、忧患意识,进一步树立尊重自然、尊重客观的正确人地观。 2.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区域性、周期性的特点,强化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习惯。 3.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可减轻性特点,坚定学生防灾减灾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热情,并理解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全世界共同合作的观点。 [教学重点] ①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②自然灾害的特点。 [教学难点] 自然灾害的周期性、不重复性、联系性的特点 [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1988年岁末,美国《时代》周刊一年一度评选的世界风云人物不是当代任何一名风云人物,而是一张由条条绳索捆绑着的地球照片。这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看看1988年的地球吧:美国中西部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粮食减产30%~40%;前苏联亚美尼亚地区里氏7.1级大地震,3座城市被毁,5.5万人丧生,50万人无家可归,直接损失几百亿卢布;非洲大陆持续干旱并出现罕见的特大蝗灾,亿万蝗虫漫天遍野横扫数国,所到之处粮食作物被吞噬一空;巴西亚马孙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25万公顷原始森林被

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大汇编

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大汇编 湘教版通用 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七年级上册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 1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2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3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①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 ②地球的自转周期地球的自转一周为一天就是24小时 ③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④自转产生的地球现象 昼夜交替现象 地方时国际上规定每隔经度15o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相差N个时区则相差N小时按照东加西减的方法注北京时间就是中国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o经线上的地方时

2地球的公转 ①地球的公转的定义地球绕太阳的旋转就是公转公转一周即周期为一年 ②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注公转轨道面与地轴总是保持66o34′的夹角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③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球现象 一年四<>季<>的变化注a任何一天赤道地区均昼夜平分b 任何地点春秋二分均昼夜平分c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半年3月21日至9月23日越向北方向昼越长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冬半年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越向南方向昼越长D凡太阳直射的地区都昼长夜短除赤道外b.地球的五带 a 地球五带的划分依据主要是根据有无太阳直射现象或者是有无极昼极夜现象来划分的 b 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划分为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热带有太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南北温带既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比较明显南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二地球仪 1地球绕着固定的轴转动称之为地轴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北极N南极S 2经线与纬线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会考复习提纲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部(海陆兼备、世界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属北半球、东半球(4°N--53°N,73°E--135°E) 二、 1.我国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53°N附近)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约135°E)最西端:帕米尔高原(约73°E)2.我国南北跨纬度约50度,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东西经度相差60多度,跨五个时区 3.幅员辽阔、疆域广大,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世界居第三。(俄罗斯1710万平方千米,加拿大997万平方千米,美国937万平方千米,欧洲1060万平方千米) 4.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 一;四大领海(北-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均属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台湾岛东岸直接面向太平洋;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两大内海:渤海、琼州海峡;我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三、 1.与我国相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东——朝鲜;北——俄罗斯、蒙古;西北——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西部—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南——缅甸、老挝、越南。(顺口溜):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 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顺口溜):印尼马文菲日韩。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郡”、“县”的名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清朝的“省”、“县”行政区划,对我国现行行政区划有很大影响. 二、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国家根据需要设立特别行政区。34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一、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外,印度的人口是第二大国二、1.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出生率明显上升; 2.人口增长趋势:人口增速减缓,但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