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习题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习题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习题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习题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儿童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B从婴儿到成年的认知发展

C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

D从出生到死亡的人格变化

2、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

A心理的种系发展

B心理的种族发展

C社会团体的心理发展

D个体心理发展

3、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B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

C从动物到人的心理变化

D从幼儿到成人的心理变化

4、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

A人群中每个人的心里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

B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C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速率不同

D人一生各个阶段智力发展的速率不同

5、第一发展加速期是指()。

A从出生到幼儿期

B从幼儿期到童年期

C从童年期到青春期

D从青春期到青年期

6、第二发展加速期是指()。

A幼儿期B童年期

C青春发育期D青年期

7、心理发展进程表现为()。

A只有连续性,没有阶段性

B只有阶段性,没有连续性

C既没有连续性,有没有阶段性

D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8、普莱尔(W.Preyer)是()的奠基人。A科学心理学

B科学儿童心理学

C科学发展心理学

D科学社会心理学

9、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冯特B奥尔波特

C普莱尔D弗洛伊德

10、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时间为()年。

A1879 B1882 C1900 D1905

11、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标志是()。

A达尔文于1876年写成《一个婴儿的传略》

B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成立心理学实验室

C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一书

D霍尔于1922年出版《衰老:人的后半生》

12、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是()。

A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文章的名称

B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版了《发展心理学》

C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

D1922年霍尔出版了《衰老:人的后半生》

13、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

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这种研究方式叫()。

A横断研究B纵向研究

C个案研究D因果研究

14、最常用的设计方式是()。

A横断研究B纵向研究

C个案研究D组群研究

15、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这

种研究方式叫()。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

C相关研究D因果研究

16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其特点包括()。A兼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两方面的优点

B兼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两方面的缺点

C是一种完美无缺的设计方式

D在无法实施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后迫不得已选择的一种研究方式

17、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达尔文B高尔顿C华生D施太伦

18、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达尔文B高尔顿C华生D施太伦

19、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

A皮亚杰B普莱尔C吴伟士D施太伦

20、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

A先天的成熟B后天的经验C动作D吸吮

21、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叫()。

A图式B同化C顺应D平衡

22、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

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叫()。

A整合B同化C顺应D平衡

23、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刺激,就要按新刺

激的要求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这个过程叫()。

A整合B同化C顺应D平衡

24、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

A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

B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C图式、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

D成熟、经验、同化、顺应

25、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个阶段。

A.2 B.3 C.4 5.D

26、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

A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

B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情

C获得了守恒概念

D思维具有可逆性

27、客体永久性是指()。

A客体是永久存在的

B前运算阶段儿童具有的思维特征

C客体的耐用性

D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

28、泛灵论是指()。

A儿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B儿童认为所有动物都是有生命的

C儿童认为所有生物都是有生命的

D儿童的思维还没有掌握守恒的概念

29、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

A客体永久性

B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

C物质的总能量是不变的

D物质的形态不会改变

30、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划分为()。

A信任-怀疑、自主-羞耻、主动-内疚、勤奋-自卑

B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C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判断阶段、自律道德判断阶段D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31、处于前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有()。

A尚不能进行道德判断

B注重行为的后果

C注重行为的动机

D以父母的标准进行判断

32、处于自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有()。

A尚不能进行道德判断

B进行道德判断时主要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

C道德判断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D道德判断受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

33、艾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个阶段。

A.3 B.4

C.6 D.8

34、艾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阶段的标准是()。

A力比多B心理社会危机

C自我的调节作用D心里防御机制

35、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前期(0岁~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B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C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36、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前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A希望品质B意志品质

C目标品质D能力品质

37、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后期(2岁~4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38、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后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A希望品质B意志品质

C目标品质D能力品质

39、艾里克森认为幼儿期(岁4~7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40、艾里克森认为幼儿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A希望品质B意志品质

C目标品质D能力品质

41、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7岁~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42、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A希望品质B意志品质

C目标品质D能力品质

43、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12岁~18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B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D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44、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A诚实品质B爱的品质

C关心品质D智慧、贤明品质

45、艾里克森认为成年早期(18岁~25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C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D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46、艾里克森认为成年早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A诚实品质B爱的品质

C关心品质D智慧、贤明品质

47、艾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25岁~50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B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C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D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48、艾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A诚实品质B爱的品质

C关心品质D智慧、贤明品质

49、艾里克森认为成年后期(50岁以后)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C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50、艾里克森认为成年后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A诚实品质

B爱的品质

C关心品质

D智慧、贤明品质

51、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

A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性理论

B认知心理学的代表性理论

C皮亚杰理论的源头

D精神分析理论的一种

52、观察学习是指()。

A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受到奖励或惩罚而产生的学习

B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野外学习

C有意识地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

D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

53、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为()。

A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B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

C个人的心理发展决定于生理成熟

D心理发展是跨文化心理学和历史心理学研究的和核心内容54、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认为()。

A心理发展就是由低级心理向高级心里转化的过程

B心理发展是指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

C心理发展是一个外化的过程

D心理发展取决于一个人的成长经历

55、“最近发展区”是指()。

A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B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C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D儿童先天具有的水平和后天发展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56、维果斯基认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应该是()。

A发展要走在教学的前面

B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C发展和教学齐头并进

D发展和教学相互决定

57、学习的最佳期限是指()。

A心理机能已经发展成熟的时候

B学习条件都已经具备的时候

C心理机能开始形成之前

D心理机能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之时

58、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

A对偶故事法

B道德两难故事法

C临床法

D心里测验法

59、柯尔伯格将人的道德发展划分为()。

A2种水平和4个阶段

B3种水平和6个阶段

C4种水平和8个阶段

D4种水平和6个阶段

60、在柯尔伯格将人的道德发展理论中,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的个体特征是()。

A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的态度,以免受到惩罚

B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图和需要

C认识到必须尊重他人的看法和想法

D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

61、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好孩子定向阶段的特征是()。

A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的态度,以免受到惩罚

B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图和需要

C考虑到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

D开始从维护社会秩序的角度来思考什么行为是正确的

62、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的特征是()。

A认识到法律不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条文

B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

C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的态度,以免受到惩罚

D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

63、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的特征是()。

A认识到法律不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条文

B开始从维护社会秩序的角度来思考什么行为是正确的

C认为除了法律以外,还有诸如生命的价值、全人类的正义等更高的道德原则

D认识到必须尊重他人的看法和想法

64、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的特征是()。

A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的态度,以免受到惩罚

B开始从维护社会秩序的角度来思考什么行为是正确的

C认为除了法律以外,还有诸如生命的价值、全人类的正义等更高的道德原则

D认识到法律不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条文

65、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

A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

B儿童道德发展的次序是不分先后

C儿童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慢后快

D儿童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66、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

A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不能改变道德内容

B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不能决定道德发展的速度

C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不能改变一个人道德发展的顺序

D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可以改变一个人道德发展的顺序

67、婴儿期的年龄范围是()。

A.0岁~1岁B.0岁~3岁

C.1岁~2岁D.1岁~3岁

6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成熟是训练的前提条件,训练对成熟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B训练决定机体成熟

C训练是机体成熟的前提条件

D训练对个体的成熟没有影响

69、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A动作B感觉

C知觉D条件反射

70、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A是被动的过程

B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

C过程非常缓慢

D成熟较晚

71、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这是()。

A兴奋B抑制

C习惯化D去习惯化

72、在习惯形成之后,如果换一种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这是()。

A习惯化B去习惯化

C兴奋D抑制

73、优先注视范式()。

A也称习惯化范式

B也称刺激偏爱程序

C是一种研究婴儿动作发展的技术

D是一种研究婴儿深度知觉的技术

74、优先注视范式的指标是()。

A转移速度B眼球转动的灵活性

C注视时间D聚焦程度

75、婴儿偏爱注视()。

A灰色B正常人的脸

C静止不动的物体D扭曲的人脸

76、视崖是一种研究婴儿()的装臵。

A形状知觉B颜色知觉

C动作发展D深度知觉

77、产生深度知觉的年龄是()。

A.3个月B.6个月C.1岁D.2岁

78、感觉能力发展的干预和训练的关键时期是()。A婴儿期B幼儿期

C胎儿期D童年期

79、出现“认生”现象的年龄大致在()。

A.1个月~3个月

B.3个月~4个月

C.4个月~5个月

D.6个月~12个月

80、婴儿期思维的典型特征是()。

A直觉行动思维B表象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D动作形象思维

81、直觉行动思维表现为()。

A在动作之外思考

B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

C借助表象思维

D队行动结果有预见性

82、言语发展的后天学习理论强调()。

A生理成熟对儿童获得言语的决定作用

B环境对儿童获得言语的决定作用

C文化对言语习得的影响

D言语学习的性别差异

83、强化说运用()来解释言语的获得。

A无条件反射B操作性条件反射

C模仿学习D语言获得装臵

84、社会学习说运用()来解释言语的获得。

A选择性模仿B语言获得装臵

C操作性条件反射D文化历史理论

85、言语发展的先天成熟理论认为儿童言语的发展决定于()。A发声系统的完善B种族C成熟D环境

86、言语发展的先天成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B班杜拉C皮亚杰D乔姆斯基

87、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创始人是()。

A斯金纳B班杜拉C皮亚杰D乔姆斯基

88、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主要概念有()。

A语言获得装臵、普遍语法、个别语法

B操作性条件反射、正强化、负强化

C同化、顺应

D观察学习、选择性模仿

89、言语发展的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的代表人物时()。A斯金纳B班杜拉C皮亚杰D乔姆斯基

90、婴儿发音的发展顺序是()。

A简单发音阶段、多音节阶段,有意义的语音

B简单发音阶段、有意义的语音,多音节阶段

C多音节阶段,有意义的语音,完整句子

D多音节阶段,有意义的语音,电报句

91、基本上能掌握母语全部发音的年龄是()。

A8个月B1岁左右C2岁左右D3岁左右

92、婴儿期句法的发展顺序为()。

A简单发音阶段、多音节阶段,有意义的语音

B无修饰句、有修饰句

C单词句、双词句、电报句、完整句

D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

93、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社会行为技能,以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的发展过程,叫()。

A内化B社会化

C个性化D外化

94、婴儿期笑的发展按顺序分为()等阶段。

A自发性微笑、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B无条件发射性的笑、条件发射性的笑

C对声音的笑、对陌生人的笑、对熟悉人的笑

D无笑、无条件发射性的笑、自发性微笑

95婴儿出生一两天后就有笑的反应,这种笑的反应属于()。A条件发射性的笑

B自发性微笑

C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D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96、5周至4个月的婴儿对熟人与陌生人都可以报以微笑,这种笑的反应属于()。

A条件发射性的笑

B自发性微笑

C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D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97、4个月以后的婴儿对熟悉的人比不熟悉的人有更多的微笑,这种笑的反应属于()。

A条件发射性的笑

B自发性微笑

C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D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98、婴儿恐惧可分为()。

A生理性恐惧和社会性恐惧

B无条件发射的恐惧和条件发射的恐惧

C先天恐惧和后天习得的恐惧

D本能的恐惧、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怕生、预测性恐惧

99、由想象引起的恐惧,如害怕黑暗,害怕“狼外婆”,属于()。A本能的恐惧怕生

B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C怕生

D预测性恐惧

100、托马斯和切斯把婴儿的气质类型分为()。

A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

B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C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D兴奋型、抑制型

101、()是指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

A情感B依恋

C亲子关系D母子关系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1、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以及及时强化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是()。 A. 华生 B. 桑代克 C. 斯金纳 D. 巴普洛夫 2、皮亚杰认为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有()。 A. 思维具有可逆性,能够完成守恒任务 B. 掌握了类包含的概念 C. 能完成序列化问题 D. 掌握群集的概念 3、以下关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叙述正确的是()。 A. 认知发展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故发展有阶段性 B. 发展阶段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 C. 发展阶段是以个体的年龄为根据 D. 发展阶段认知方式的差异为根据 4、认为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既影响儿童,又受儿童影响的复杂交织体的是() A. 心理社会阶段论 B. 社会学习理论 C. 生态学观点 D.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5、精神分析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A. 重视人格的健康成长 B. 重视儿童的早期经验 C. 性教育 D. 多元的成功评价体系 6、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7、弗洛伊德认为代表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高级方向的人格结构是()。 A. 自我 B. 本我 C. 超我 D. 意识 8、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中属于控制系统的是()。 A. 本我 B. 本我和超我 C. 自我和本我 D. 自我和超我 9、弗洛伊德划分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标准是()。 A. 生理年龄 B. 心理年龄 C. 思维特点 D. 力必多的位置 10、认为人格的发展是终其一生的是()。 A. 弗洛伊德 B. 艾里克森 C. 皮亚杰 D. 斯金纳 11、艾里克森认为建立同一感和防止混乱感是哪个阶段的发展任务( )。 A. 6—12岁 B. 12—20岁 C. 15—17岁 D. 20—40岁 12、“发生认识论”的提出者是()。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概括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发心界说 一.普心分类 (一)心理过程(由个性心理抑制) 认知(基础)反映客观事物本身 情感、情绪(生理需要,与社会需要相关)反映客观事物与需要的关系 意志(目的)反映主观目的与客观条件之间的关系 情感情绪和意志相互影响,共同反作用于认知。 (二)个性心理(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发展) 个性倾向性 ↓ 需要(主要)反映个人与社会的客观需求 能力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 性格具有社会意义 自我意识 二.什么是发心? 认知——思维(最复杂) 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路线图 社会性——人格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1)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 2)生理发展(18岁以前); 3)动作与活动的发展; 4)语言的发展。 第二节心理的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 (一)种系心理 1.动物心理怎样变成人类心理? 1)原生动物心理——刺激感应→在一定范围内,动物针对外界环境作出趋利避害的反应2)环节动物——感应阶段 3)知觉阶段——脊椎动物 4)思维萌芽阶段——哺乳动物标志:学会手语,能模仿人的动作,利用工具。 劳动的特点:制造并使用工具,集体劳动。 2.古人心理向现代人心理转变 文化(在劳动中产生):人类创造出现的供人类享用的物质、精神。 (二)个体发展 人类:0~18岁逐渐社会化社会化:完全的自我→非我(环境的限制)→无我

(三) 种系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关系 1. 区别:本质不同, 2. 联系:霍尔复演说→个体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复演种系发展 胎儿的发展复演动物的进化过程 儿童的发展复演人类的进化过程(心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改变) ↓ ↓ 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第三节 发心的研究内容P 8 (一) 心理发展理论 1. 遗传和环境的作用 Which :提出“遗传决定论”——霍尔 提出“环境决定论”——华生 How much ——“共同决定论” How ——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 2. 发展的内因与外因 ↓ 心需要(动力) 3. 连续性和阶段性(量变和质变) (二)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 年龄阶段 0~1s :乳儿期↘ 1~3s :婴儿期→婴儿期 3~6、7s :幼儿期 6、7~11、12s :童年期 11、12~14、15s :少年期 14、15~17、18s :青年初期 18、19~35s 35~60s :成年中期 60~ :成年晚(后)期 2. 个体年龄特征 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内在一致性与不平衡性 ↓ ↓ 认知、情意都不发展 情感、意志滞后

第3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习题讲课教案

第3章发展心理学 知识习题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 2.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心理发展) 3.个体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4.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指(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 5.第一发展加速期是指(从出生到幼儿期)。 6.第二发展加速期是指(青春发育期)。 7. 心理发展进程表现为(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8. 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标志是(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一书)。 9. 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时间为(1882)年。 12.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是(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 )。 13.在短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这种研究方式叫(横断研究 )。 14.最常用的设计方式是(横断研究)。 15.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这种研究方式叫(纵向研究)。 16.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其特点包括(兼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两方面的优点)。 17.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高尔顿)。 18.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 19.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20.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动作)。 21.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叫(图式)。 22.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叫(顺应)。 23.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刺激,就要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这个过程叫(顺应)。 24.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 25.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 4 )个阶段。 26.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 ※27.客体永久性是指(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 ※28.泛灵论是指(儿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29.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 30?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划分为(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判断阶段、自律道德判断阶段)。 31?处于前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尚不能进行道德判断)。 32?处于自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道德判断受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 33?艾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8)个阶段。 34?艾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阶段的标准是(心理社会危机)。 35.艾里克森婴儿前期(0岁~2岁)主要发展任务(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 37.艾里克森婴儿后期(2岁一4岁)主要发展任务(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 39.艾里克森幼儿期(4岁~7岁)主要发展任务(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 41.艾里克森童年期(7岁~l2岁)主要发展任务(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 43.艾里克森青少年期(12岁~l8岁)主要发展任务(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 45.艾里克森成年早期(18岁~25岁)主要发展任务(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 47.艾里克森成年中期(25岁一50岁)主要发展任务(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

发展心理学练习题(附答案)

单选题 1、最先卓有成效地运用临床法于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A)霍尔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普莱尔 2、在同一时间内考查不同年龄组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的研究叫做()。 (A)纵向研究 (B)横断研究 (C)个案研究 (D)追踪研究 3、如果儿童的思维形式能够从具体内容中解放出来,能够提出假设,进行推理、归纳来解决问题,那么这样的儿童的认知就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皮亚杰认为幼儿期儿童的思维带有明显的()性。 (A)直观行动性 (B)具体形象性 (C)抽象概括性 (D)都有 5、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 (A)环境 (B)遗传 (C)性本能 (D)超我 6、在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中,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与自我同一性混乱相冲突的时期是()。 (A)儿童早期 (B)学前期

(D)成年早期 7、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与弗洛伊德的观点区别在于()。 (A)他承认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的作用 (B)是否承认儿童发展的阶段性 (C)是否属于环境决定论 (D)没有区别 8、下列属于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观点有()。 (A)心理发展包含着量变和质变的矛盾运动 (B)心理发展是平衡的,不间断的 (C)心理发展是匀速的 (D)心理发展只有量变,没有质变 9、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是被()中断,而表现出一个个不同阶段的。 (A)心理发展的暂时停滞期 (B)心理发展缓慢期 (C)心理发展快速期 (D)心理发展周期停滞期 10、最近发展区是指()。 (A)心理发展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最小可能水平 (B)近期个体心理发展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C)个体不依赖外界帮助,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 (D)在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11、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被称为()。 (A)RNA (B)DNA (C)受精卵 (D)核酸 12、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叫做()。 (A)受精卵 (B)核酸 (C)基因 (D)染色体 13、整体而言,儿童身体发展具有()。 (A)匀速性 (B)非匀速性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课件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1、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描述心理发展现象,揭示心理发展规律。 3、狭义理解心理发展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 4、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5、心理发展的整体性不属于心理发展规律性。 6、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人一生的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 7、第一发展加速期是指从出生到幼儿期。 8、第二个发展加速期是指青春期。 9、在某一特定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比较研究叫横向研究。 10、对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角纵向研究。 11、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其特点包括是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两个方面的取长补短。 12、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13、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时间是1882年。 14、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标志是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一书。 15、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是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里学”作为文章的名称。 16、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高尔顿。 17、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 18、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为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19、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由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决定的。 20、“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21、维果茨基认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应该是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22、学习的最佳期限是指心理机能正在开始形成又尚未发展成熟之时。 23、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动作。 24、认知结构或心理组织叫图式。 25、主体将环境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叫同化。 26、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

心理咨询师考试习题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心理咨询师考试习题 · 第三章 · 发展心理学 温馨提示: 请点击上方导航栏连接, 进入相关页面。 单项选择题1、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 )。(A )个体 心 理经常出现波动 (B ) 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随年龄匀速发 展 (C )心理发展过程中会出现阴阳失调 (D )心理发展和行 为发展不协调【答案】 B 【解析】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 在人的一生中心理发展并不随着年龄增长而匀速前进,有发 展的加速期,也有停滞期。 【知识点扩散】本题不常考,相 对简单,容易理解。2、个体心理发展的首个加速期是 ( A 【解析】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呈现不平衡性,有发展的快 速期和非快速期。其中发展的加速期有两个,一是婴幼儿时 期、二是少年期。 【知识点扩散】本题相对简单,这个加速 期主要是指生理发展的加速期,这样结合我们的日常实际, 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3、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 源于( )。(A )先天的成熟(B )动作(C )后天的经验(D )吸吮 答案】 B 【解析】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 作用的结果,即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最早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反射,而后是随之发展起来 的各种活动与心理操作。 【知识点扩散】 在发展心理学中, )。 (A )婴幼儿期 (B )童年期(C )少年期 (D )青年期【答案】 皮亚杰的观点很重要, 注意结合题目理解并记忆。 ★ 4、根据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观点,对儿童心理发展最有利的是 与()交往。 (A )能力比自己差的同伴(B )能力差不 多的同伴(C )能力比自己强的同伴 (D )能力比自己强的大 人【答案】C 【解析】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观点: 知识点扩散】维果斯基提出教育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最近发展区( 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3)、学 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 (以个体的发育成熟为前提;要以 定的心理技能发展为条件。重要的是某些心理特征处在开始 形成而尚未达到成熟的地步时, 进行有关教学效果最佳) 5、 (B)2 ?6、7 岁(C)6、7 岁?11,12 岁 (D )11,12 岁及其以后【答案】 B 【解析】皮亚杰以认 知结构发展特点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年龄阶段,其中前运算 阶段指的是 2-6、 7岁,也就是幼儿时期。 【知识点扩散】皮 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6、用“心理社会危机”来划分人格发展 (A )弗洛伊德 (B )皮亚杰(C )艾里克森 (D )罗杰斯【答 案】 C 【解析】艾里克森提出人格发展学说,他既承认性本能和 生物因素的作用,又强调文化社会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他认为人的心理危机是个人的需要与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 乃至失调所致,故称为心理社会危机,并用此来划分人格的 发展阶段。【知识点扩散】 本题考点较细, 有一定难度。 ★7、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一般在 ( )。 (A)0?2岁 阶段的学者是 ( )。

最新发展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发展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 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前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每题的4 )( 1.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部分是 婴幼儿心理学中老年心理学 BA 个体发展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 DC )( 2.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 B社会心理学A普通心理学 D心理测验学C发展心理学)3.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 B民族心理学A儿童心理学 D个体发展心理学C比较心理学)4.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个体心理发展规律A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D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活动规律C人的心理活动的最一般的规律).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是(5 B婴幼儿心理发展A个体心理发展 D中老年心理发展C青少年心理发展).发展心理学是研究( 6 民族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A动物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B 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C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D )( 7.20世纪中期以前,个体发展心理学被除数称为比较心理学A儿童心理学 B 中老年心理学C青少年心理学 D )( 8.儿童心理学早期的代表作《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年的作者是 福禄贝尔卢梭 BA 普莱尔达尔文 DC )( 9儿童心理学的创使人是 格塞尔霍尔 BA D达尔文C普莱尔)10.世界上第一本较系统的,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是( B《青少年心理学》A《儿童心理学》 D《儿童心理之研究》C《一个婴儿的传略》).正式提出“发展心理学”的名称,始于乎(11 年代 B2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纪30~40A 年代 D20世纪20~30C20世纪初.用“发展心理学”作一书章的名称,从而以“发展心理学”取代了长期惯用的“儿童心理学”名12 )(称,始于年鲍德温的《儿童与种族的心理发展》发表A1895 年代古德奈弗的《发展心理学》的出版世纪30~40B20 世纪初霍尔的《青少年心理学》问世C20 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发行D1957 )13.对成人心理的发展从多方面开展研究,始于( B20世纪初期之后世纪90年代之后A19 世纪末期之后C20世纪中期之后 D20 )( 14.据文献记载,我国已经开始有丰富的发展心理学思想是在多年前多年前 B1500A2500 D4500多年前C3500多年前).在西方,最早对成年心理学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 15 荣格弗洛伊德 BA 艾里克森 DC阿德勒)(.我国最早的儿童心理学研究始于乎16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A18世纪30~40年代 B17世纪30~40年代 C19世纪30~40年代 D20世纪30~40年代 17.我国最早的儿童心理学著作是() A葛承训的《一个女孩子的心理》 B费景瑚的《均一六个月心理的发展》 C陈鹤琴的《儿童心理之研究》 D黄翼的《儿童心理学》 18.我国几乎全面学习前苏联的儿童心理学是在20世纪() A30年代 B50年代 C20年代 D60年代 19.我国儿童心理学家身负发展中国儿童心理学的重任,努力开括新的研究工作开始于 () A1968年 B1988年 C1978年 D1998年 20.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突破性进展,也出现在了某些新的发展趋势是在20世纪()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n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心理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矛盾是() A.自主对羞怯、怀疑的矛盾B.勤奋对自卑的矛盾 C.主动对内疚的矛盾D.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矛盾 2.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是() A.成熟B.练习和习得经验 C.社会经验D.平衡 3.在某个发展阶段,儿童的心理从见不到物体就认为其不存在发展到物体从眼前消失了仍然认为它可能存在。该阶段为()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4.皮亚杰研究心理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A.实验法B.测验法 C.临床法D.问卷法 5.常见的由染色体异常导致的疾病为() A.唐氏综合症B.苯丙酮尿症 C.杭亭顿舞蹈症D.红绿色盲 6.婴儿期的思维主要是() A.具体形象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觉行动思维D.辩证思维 7.婴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 A.生活活动B.游戏活动 C.学习活动D.劳动活动 8.婴儿有选择的社会性笑一般出现在() A.初生时B.5周时 C.3个月时D.5、6个月时 9.言语发展的单词句阶段是在() A.9~12个月B.1~A.5岁 C.A.5~2岁D.2~3岁 10.托马斯、切斯在对婴幼儿进行大量追踪研究的基础上,将婴幼儿的气质类型划分为 ()A.三类B.四类

C.五类D.六类 11.幼儿理解性别不会因一个人的服饰、形象或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的年龄阶段是() A.2~3岁B.4~5岁 C.5~6岁D.6~7岁 12.根据Selman的角色采择理论,到一定年龄时儿童逐渐认识到即使得到了相同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仍可能会有冲突。这个年龄阶段在() A.6~8岁B.8~10岁 C.10~12岁D.12~15岁 13.研究表明,可以自发使用复述策略,并不断纠正自己的复述行为的年龄一般是() A.5~6岁B.6~8岁 C.8~10岁D.11 岁以上 14.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成分,其中()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遵循现实原则。 A.本我B.自我 C.超我D.潜意识 15.根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从2岁到4岁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A.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B.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 C.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D.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耻感 16.小学儿童寻找“标准量”的水平逐步提高,推理的间接性不断增强,这反映了儿童思维的()的发展。 A.敏捷性B.灵活性 C.深刻性D.独创性 18.对发展心理现象的活动过程与特点的形成原因、发展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等做出说明,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 A.描述B.解释 C.预测D.控制 19.对研究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和控制,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 C.测验法D.问卷法 20.按照托马斯-切斯的分类,饮食、睡眠等生理机能活动方面缺乏规律性,对新事物、新环境接受很慢的婴儿属于()

发展心理学 第三章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通过搜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推知其行为原因的方法是()。[统考2007研] A.调查法B.个案法C.测验法D.观察法 【答案】B 【解析】个案法是对被试各个方面及其状况进行深入而详尽的了解,搜集有关信息,经分析推知其行为真正原因的研究方法。A项,调查法是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意见或态度,以此分析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C项,测验法是使用标准化测验工具度量个体间对同一事物反应的差异,或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或情景中的反应差异的研究方法。D项,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对个体的心理现象与行为表现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记录,经分析以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2.在同一时间内观察不同年龄组的心理发展水平的研究是()。[2003年8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比较研究B.追踪研究C.横断研究D.组群研究 【答案】C 【解析】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的方法。A项,比较研究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的方法;B项,追踪研究也称纵向研究,是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反复观测的方法;D项,组群研究是针对个案研究而言的。 3.下列哪一项不是问卷法的优点?() A.标准化程度较高B.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C.能得到最客观的资料D.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答案】C 【解析】问卷法的缺点之一是被试的回答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而由此获得的有些数据资料还需用其他方法加以印证。 4.在一项经典的实验研究中,研究者选定出生后2个月、5个月和8个月三个年龄段的儿童,把毛巾(刺激变量)分别放在他们的脸上,以考察不同年龄儿童的反应。这种研究方式属于()。 A.整体研究B.横断研究C.纵向研究D.个案研究 【答案】B 5.某中学教师从初一到初三对几位学习困难学生的发展变化一直进行追踪研究。他的研究方法是()。 A.横断研究法B.纵向研究法C.群体序列研究D.调查研究法 【答案】B 【解析】纵向研究也称跟踪研究,主要指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所选取的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记录的方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质的变化规律。 6.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综合起来所构成的研究设计称为()。 A.聚合交叉设计B.单因素实验设计C.多因素实验设计D.跨文化研究设计 【答案】A 【解析】聚合交叉设计是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综合起来所构成的研究设计。单因素实验是指研究的自变量只有一个的实验方法。多因素实验是指研究的自变量多于或等于两个的实验方法。

发展心理学 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布郎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划分为(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 2.生态系统理论中,布朗芬布伦纳的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型),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 3.儿童认知结构的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过程,认识结构就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环境的过程。 4.个体认知发展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5.图式经过不断的(同化)、(顺应)、(平衡)过程,形成本质不同的图式,即形成了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 二、名词解释 1.微观系统:指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这个环境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是系统的最里层。 2.同化: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获得知识(本质上是旧的方法处理新的情况)。例如,学会抓握的婴儿看见床上的玩具,会反复用抓握的动作去获得玩具。 3..顺应:调整原有的图式或建立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即改变认知结构以处理新的信息。(本质上改变旧观点以适应新情况)。 4.图式: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 最初的图式来自遗传,如婴儿的吸吮、哭叫及视、听、抓、握等行为是是先天性遗传图式,是在人类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 5.形式运算:指对对象的假设或命题进行逻辑转换。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的假设进行推理。 三、简答 1.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①成熟:成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自然经验:与物理环境而获得的知识 物理经验:指个体抽象出物体的物理特性的经验 数理-逻辑经验:理解物体动作间的协调关系而经验 ③社会经验: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 ④平衡: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适应的过程 平衡状态不是绝对静止的,打破平衡建立新的平衡,平衡的这种继续不断的发展,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 2.社会生态系统的特点 ①稳态②分化③非总加性④均衡⑤交互性 3.心理发展的标志: ①随意机能②抽象概括性③以词为中介④个性化 4.心理发展的原因: ①社会历史文化因素②掌握语言符号③内化 5.感知运动阶段的表现 ①形成客体永久性意识。 ②建构了时空的连续性。 ③出现了因果性认识的萌芽。

04462设计艺术心理学第二章--《设计艺术心理学发展概述》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2)

《设计艺术心理学》 教材版本:柳沙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练习题集: 第二章设计艺术心理学发展概述 一、复习要点及主要概念 1.设计艺术心理学的发展线索 2.距离说 3.实验心理美学 4.格雷夫斯的用户心理研究 5.感性工学 6.有限理性 二、问题与讨论 1.简要论述工业心理学与人际工程学的发展阶段及发生转变的原因。 2.目前国内外设计艺术心理学研究现状如何? 练习题集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复习要点及主要概念 1.设计艺术心理学的发展线索: (1)心理美学的思想最早起源于哲学家们的思辨。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迷狂说”,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净化说”,中国古代老子、庄子提出的“虚静说”、“天人合一说”,以及之后出现的“顿悟说”、“意境说”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发表《美学》一书,标志着美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许多重要的美学论断仍是由哲学及所提出来的,他们的美学理论主要是从认识论的高度通过抽象思辨来探讨“美”的本质以及审美活动及其规律等问题; (2)心理美学受到科学心理学影响而倾向实证研究之后,成为了现代科学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相比,较重视探索情绪、情感及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感受、体验,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3)实验心理美学,早期代表人物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将心理实验引入到心理美学研究中,通过心理学实验对各种审美现象进行研究,从他开始,心理美学进入实验心理美学的

阶段; (4)20世纪初与实验心理美学同时兴起的重要理论还有“移情说”和“距离说”,也是运用心理学的观点来分析美感和审美体验; (5)20世纪现代心理美学蓬勃发展,精神分析学派对心理美学影响最大,该学派重视无意识,强调无意识对于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的作用; (6)其后,心理美学主要沿着科学心理美学和实验心理美学的路线前进,并且将新尽的心理学理论、知识融入其中; (7)此外,与西方的心理美学流派相比较,俄国心理美学的发展具有特殊性,并且对我国影响较大,如“社会历史文化美学”。P20-25 2.距离说:认为审美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即所谓的“距离产生美”,要摆脱功利的、实用的考虑,用一种纯粹的精神状态来关照对象,才能产生美感;距离过远或过近都无法引起美感。P22 3.实验心理美学:通过心理学实验对各种审美现象进行研究.P22 4.格雷夫斯的用户心理研究: 师格雷夫斯,1951年出版了《为人民设计》(并开始有意识地将人机工程学理论运用到工业设计中。书中介绍了设计流程、材料、制造、分销以及科学中的艺术等。对于他而言,设计师不仅是将美学原则运用于产品的表面,“诚实的设计工作应从内至外,而非从外至内"。书中的第2章主要介绍了人体测量和人机工程学研究,提出人与人的体形和尺度存在差异;在第4章(测试的重要性)中他提出一种可用性测试以了解设计的产品表现如何。格雷夫斯的测试不同于一般人机工程师的测试,虽然组织严格,但没有严格的测试流程,他只是想看看人们是如何看待他的设计,如何理解其工作模式;或者设计的哪些方面难以理解以便修正。他认为过于正式的测试使人感觉紧张而不可能得到与真实场景类似的结果,而通过询问(焦点小组)可能会获得被误导的答案,因为被试可能会说出你希望的答案,因此测试应使被试尽可能自然,因此他认为观察法,特别是使用情境下的观察非常重要。使被试尽可能自然,因此他认为观察法,特别是使用情境下的观察非常重要。 举例:(他还在书中列举了如何设计测试环境,比如他模拟了一一个客机内部舱位,让“乘客”呆10多个小时(这个时间是那时一个远洋飞机通常航行的时间)以检验人在这一空间中的活 动。在接下来的几个章节中,他利用实例介绍如何在设计中运用人机工程学提高产品使用性,例如针对老年人设计电话时应该考虑到他们难以阅读细小的数字;或者设计飞机场座椅时,应适应不同人身形的需要。除了可用性以外,他还提出设计师应考虑时尚对于设计的影响,一个最有趣的观点就是所谓的“残余造型,即设计师应将“旧”与“新”混合起来,所谓的“新”应是“新的和改进的"。) 虽然格雷夫斯没有在书中明确提出所谓的“设计心理学”,可是书中的许多内容都紧密

发展心理学 复习题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图式 2、遗传传递模式 3、多通道知觉 4、平衡 5、时间系统 6、生命过程观 7、习性学 8、最近发展区 9、自传记忆 二、简答题 1、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型发展阶段中,青年期的基本特征. 2、简述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反映形式。 3、简述鲍尔比的依恋类型。 4、简述朱智贤儿童心理发展观的四大基本理论问题。 5、简述鲍姆林德四种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6、简述三层智力理论。 7、简述幼儿符号技能的特点。 7、简述幼儿期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 9、简述成人友谊涉及的三个主题。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 2、试论语言发展的三种理论观。 3、试论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复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图式(schema)代表的是最初的思维模式,或者人们用以应对环境中发生的事件的心理结构。 2、遗传传递模式指的是来自父母的基因相互作用的方式,大体上有五种基本模式,即简单的显性—隐性遗传、共同显性遗传、伴性遗传、基因印刻、多基因遗传。 3、多通道知觉指的是把不同感觉通道获得的信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知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 4、“平衡”是指在同化和顺应之间获得一种平衡。它指的是因为个人所经历的现实与他所学到的是匹配的,所以觉得舒服的状态。 5、时间系统就是时间纬度,包括家庭构成、居住地或父母职业的变化,以及重大事件的发生,比如战争、移民潮等。

6、“生命过程观”(1心courseperspective)描绘的是不同代的人在自己的历史背景中,其发展是如何受到生物学的、心理社会性的及社会文化的因素的影响的。生命过程观的主要特征是个人与社会的动态交互作用,这反映在三个主要的方面:一是个人生活事件发生的时刻与外部历史事件的关系;二是个人生活的转换与家庭转换的同步性;三是由历史事件塑造的早期生活事件对后来的影响。总之,它强调是时间、背景、过程及其意义在发展中的重要性。 7、“习性学”(eth010gy),也就是动物行为学,关注的是行为的适应价值或i存价值及其进化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达尔文的工作,而欧洲的两位动物学家月拉德·洛伦兹(Konrad Lorenz)和尼可·廷伯根(NikoTinbergen)则奠定了现代习性学的基础。习性学强调决定行为的进化因素,即基因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8、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儿童已经能够组的或与其自己尚不能很好完成得之间的差距。 9、自传记忆即对自己生活中重要的时间和记忆的记忆。自传记忆对大多数人来说始于4岁,在3岁以前较少,在5—8岁期间缓慢增长,从这时起的记忆可能保持几十年。 二、简答题 1、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型发展阶段中,青少年期和青年期的基本特征. 青少年期处于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阶段。这一时期,青少年试图回答“我是谁”、“我在社会中的位置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他们通过探索价值观和职业目标,进而形成个人的自我认同。消极的结果就是特们对未来的成人角色的人是含混不清。至一时期同伴团体是关键的社会代理。 青年期处于亲密对孤独阶段。青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深厚的友谊,从另一个人那里获得爱和陪伴感,或共享的自我认同.孤独感或孤立感可能是源于无力建立友谊或亲密关系.这时候关键的社会代理是爱人\配偶、亲密朋友。 2、简述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反映形式。 “限渠道化”(canalization)是指遗传基因对某些人类特质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制,使其局限在少数几种可能性上(Waddington,1966)。 反应区间实际上,基因并不是僵硬地对行为产生渠道化限制。相反,个人的基因型为各种生活经验的可能反应建立了一个范围,即所谓的“反应区间’’。基因型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通常指的是相似的环境条件对不同遗传素质个体[影响。比如,很多人都会接触到花粉和灰尘,但是具有某种遗传倾向的人与其4人相比更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环境经常反映或强化了遗传差异。也就是说,某种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往往是以相同的方向发生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基因型与环境的相关”,或“基因与环境的协变性”, 3、简述鲍尔比的依恋类型。 其一,“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这些婴儿把母亲当作安全基地,在分离时,他们可能会哭,也可能不哭。如果他们哭,那是因为母亲不在场,他们更喜欢母亲而不是陌生人。母亲一回来,他们就会主动寻求接触,哭啼也马上停止。 其二,“回避型依恋”(avoidant attachment)。这些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似乎对母亲没什么反应。母亲离开时,他们也不难过,他们对陌生人的反应与对母亲差不多。母亲回来时,他们却回避,或者过很久才和母亲打招呼。当母亲抱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3)1、(2)乳儿期,1)新生儿期,参照国内外现行的年龄阶段划分方式,我们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7)青年早期。(5)童年中期,(6)童年晚期或少年期,婴儿期,(4)童年早期或幼儿期,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信息加工经历这几个阶段:感觉登录、注意、知觉、短时记忆、长时记忆。2、

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对抗性条件作用、系统脱敏法、模特塑造法、认知疗法。3、在有关人格发展阶段的理论阐释中,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作用,自我是伊底和超我的奴仆;埃里克森4、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相信超我能引导心理性欲向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4)(3)创造性游戏,(2)教学游戏,5、按照进行的目的性分类,幼儿的游戏分为:(1)建筑性游戏,活动性游戏等几类。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通过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观察与模仿范性获得6、 的。儿童获得道德认识上的发展必须摆脱自我中心和实在论,理解到别人有着与自己不同的看法,从而发7、 展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自我概念。 二、选择: 1、我国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的是儿童心理学家(2)。 (1)肖孝嵘(2)陈鹤琴(3)黄翼 2、(3)是具有特定遗传功能最小单位,是储存特定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 (1)染色体(2)DNA (3)基因 3、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中,3—7岁儿童处于(3)阶段。

(1)口唇期(2)肛门期(3)性器期(4)潜伏期(5)生殖器 4、(1)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1)家庭(2)幼儿园(3)儿童游乐场所 5、(3)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冲动与攻击性行为,还有助利他行为的实践。 (1)观点或角色的采择(2)交往技能的训练(3)角色扮演 三、判断: (√)1、儿童的先天素质不是单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儿童的先天素质是遗传基因和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2、儿童大脑各区的成熟程序是由前往后分别进行的,其程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3、后天环境的优劣将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水平和特点。 (√)4、情绪作为一种适应能力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 (√)5、儿童的个性,从一开始就带着自身已有的特点在于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 (×)6、男女两性认知差异的年龄倾向反映了男女儿童在认知差异上的不平衡性。 (√)7、儿童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个性和社会性成熟的重要标志。 (√)8、游戏是一种现实与想象相结合的,为了满足认识和身体需要的轻松自由的学习活动。 (×)9、儿童社会化的内容就是使儿童了解社会,成为一个适应社会的人。 (√)10、道德情感的发展是一个从外部控制向内部控制转移的、不断内化的过程,有了良心和羞愧感,就有可能使儿童自觉地克制不良行为。 四、概念解释: 1、元认知:儿童对自己认知功能的认识和控制力。 2、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学习的能力;是抽象思维能力,是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3、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4、移情: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映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映,是理解和共享其他人的感情的能力。

单项训练之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

班次:学号:姓名:成绩:……………………………………………………………精品资料推荐………………………………………………… 单项训练之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一部分 一、单选题 1、最先卓有成效地运用临床法于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 (A)霍尔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普莱尔 2、在同一时间内考查不同年龄组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的研究叫做( )。 (A)纵向研究 (B)横断研究 (C)个案研究 (D)追踪研究 3、如果儿童的思维形式能够从具体内容中解放出来,能够提出假设,进行推理、归纳来解决问题,那么这样的儿童的 认知就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皮亚杰认为幼儿期儿童的思维带有明显的( )性。 (A)直观行动性 (B)具体形象性 (C)抽象概括性 (D)都有 5、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 )。 (A)环境 (B)遗传 (C)性本能 (D)超我 6、在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中,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与自我同一性混乱相冲突的时期是( )。 (A)儿童早期 (B)学前期 (C)青年期 (D)成年早期 7、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与弗洛伊德的观点区别在于( )。 (A)他承认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的作用 (B)是否承认儿童发展的阶段性 (C)是否属于环境决定论 (D)没有区别 8、下列属于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观点有( )。 (A)心理发展包含着量变和质变的矛盾运动 (B)心理发展是平衡的,不间断的 (C)心理发展是匀速的 (D)心理发展只有量变,没有质变 10、最近发展区是指( )。 (A)心理发展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最小可能水平 (B)近期个体心理发展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C)个体不依赖外界帮助,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 (D)在指导下解决问题水平与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13、整体而言,儿童身体发展具有( )。 (A)匀速性 (B)非匀速性 (C)突变性 (D)平缓性 15、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其中"中心外周指向"是指( )。 (A)大小原则 (B)上下原则 (C)远近原则 (D)里外原则 16、( )等都是揭示婴儿感知能力的关键性研究方法。 (A)习惯化范式和手眼协调范式 (B)习惯化范式和优先注视范式 (C)手眼协调范式和优先位移范式 (D)手眼协调范式和优先注视范式 17、( )使用视崖装置实验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 (A)吉布森 (B)范兹 (C)洛克 (D)詹姆斯 18、美国人工“野孩”的个案研究公布以后,对( )理论的冲击最大。 (A)班杜拉的模仿理论 (B)皮亚杰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理论 (C)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说 (D)斯金纳的强化说 19、儿童身体发展遵循“近远原则”的含义是( )。 (A)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 (B)儿童运动的发展顺序是从躯干向四肢 (C)先发展手指和脚趾的小肌肉运动 (D)通过不同范围的活动促进儿童身体发展 20、根据托马斯-切斯关于儿童气质类型的划分,( )的儿童行为反应积极,所以更容易得到成人的最大的关怀和喜爱。 (A)容易型 (B)困难型 (C)迟缓型 (D)混合型 21、( )的形成是人最初的社会稳定交往的开始。 (A)气质 (B)依恋 (C)思维 (D)情感 22、婴儿依恋的性质最根本的取决于( )。 (A)婴儿的体型 (B)婴儿的气质 (C)与婴儿有关的母亲的行为 (D)与其他家庭成员有关的母亲的行为 23、皮亚杰的单的判断的三个阶段中( )又叫做道德相对主义。 (A)前道德判断阶段 (B)他律道德判断阶段(C)自律道德判断阶段 (D)完全道德判断阶段 24、( )的出现标志着儿童记忆发展上的一个质变。 (A)理解记忆 (B)意义记忆 (C)抽象记忆 (D)有意记忆 26、( )是个性发展水平的标志。 (A)情绪特点 (B)自我意识 (C)日常心态 (D)社会关系 27、( )是自我意识、心理自我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的时期。 (A)青春期到青年后期(B)少年期到青年后期(C)青年期到成年早期 (D)少年期到成年早期 28、人的“第二个青春期”是指( )。 (A)青少年时期 (B)更年期 (C)成年中期 (D)成年晚期 29、( )流体智力发展达到最高峰。 (A)青少年期 (B)中年早期 (C)中年晚期 (D)老年期 30、( )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 (A)习惯化 (B)去习惯化 (C)二次习惯化 (D)习惯化范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