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题库 试题及答案

毛概题库 试题及答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 D )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A、《反对本本主义》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论新阶段》

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建设是(A )(教材12页)

A.思想理论建设B.组织建设 C. 制度建设 D. 作风建设

3.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C )上确立的。

A、遵义会议

B、六届六中全会

C、党的七大

D、延安整风运动

4.全党同志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重要性是在( D )以后。

A、八七会议

B、党成立

C、遵义会议

D、延安整风运动

5.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于( B )。

A、第一次国内革命革命时期

B、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6.1948年,毛泽东在( C )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内容。

A、《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D、《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7.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人是( B )。

A、张闻天

B、王稼祥

C、张如心

D、刘少奇

8.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D)。

A、实事求是

B、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

C、中国的具体国情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9.党的(A )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10.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据是(C )。

A、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

B、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C、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D、“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11.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 B )。

A、南方谈话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三大

12.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D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A )。

A、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B、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C、邓小平理论的指导

D、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是( B )。

A、先进生产力

B、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C、社会发展规律

D、综合国力

1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 C )。

A、坚持执政为民

B、坚持与时俱进

C、坚持党的先进性

D、坚持立党为公

17.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 A )

A、十六大上

B、十七大上

C、十五大上

D、十四大上

18.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基本要求是( C )

A、以人为本

B、执政为民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19.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 A )。

A、历史唯物论

B、辩证唯物论

C、实践论

D、认识论

20.科学发展观创造性的回答了(B )的问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样建设党

D、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么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标要求是(ABC )。

A、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

B、把中国的经验提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

D、从现实出发,改造马克思主义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这是因为(ABCD )。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B、它们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它们都有相同的社会理想

D、它们都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3.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CD )。

A、国外革命和建设经验的传播

B、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C、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D、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ABC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统一战线

5.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毛泽东的精辟论述有(BCD )。

A、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B、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C、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D、从一定的政治形势出发制定政策和策略

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ABCD)。

A、哲学思想

B、世界观

C、方法论

D、精髓

7.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ABCD )。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8.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基本要求是(ABD )。

A、全面发展

B、协调发展

C、统筹兼顾

D、可持续发展

9.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里的先进文化是指(ABCD)。

A、面向现代化

B、面向世界

C、面向未来

D、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10.我们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BC)。

A、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B、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C、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D、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主要文章是( A )。

A、《反对本本主义》

B、《改造我们的学习》

C、《反对党八股》

D、《整顿党的作风》

2.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是在( B )。

A、土地革命时期

B、抗战时期

C、遵义会议上

D、六届六中全会上

3.初步界定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的代表作是(D)。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改造我们的学习》

C、《整顿党的作风》

D、《反对本本主义》

4.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 B )。

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D、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5.毛泽东对实事求的科学含义进行马克思主界定的代表作是( D )。

A、《反对本本主义》

B、《古田会议决议》

C、《论新阶段》

D、《改造我们的学习》

6.江泽民认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C )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 )

A、实事求是

B、毛泽东思想

C、与时俱进

D、解放思想

8.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B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一切从实际出发

9.党的十七大提出(A)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A.实事求是B.与时俱进C.解放思想D.求真务实

10.坚持与时俱进的核心是创新,在各个方面的创新中最重要的是(B)。

A、实践创新

B、理论创新

C、制度创新

D、文化创新

11.改革开放的前提和先导是(D )的拨乱反正。

A、组织路线

B、政治路线

C、文化路线

D、思想路线

12.1978年,邓小平支持和领导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具体针对的问题是(C)。A、用阶级斗争为纲B、“文革”C、“两个凡是”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A )。

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C、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4.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D)。

A、坚持制度创新

B、坚持不断发展生产力

C、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D、坚持理论创新

1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C )。

A、解放思想

B、学以致用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群众观点

16.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是( C )。

A 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

B 地区发展不平衡

C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17.毛泽东是在(D )一文中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A 《反对党八股》

B 《古田会议决议》C、《反对党八股》D、《反对本本主义》18.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 A )。

A、富于创造性

B、具有科学性

C、体现民族性

D、保持先进性19.1980年,邓小平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D )。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D、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20.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针对长期存在的(B )。

A、经验主义、实用主义

B、教条主义、思想僵化

C、本本主义、自由主义

D、官僚主义、实用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存在过两种错误倾向是(AB)

A.从书本出发的教条主义B.从狭隘经验出发的经验主义

C.从判断出发的主观主义D.从逻辑出发的本本主义

2.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称之为(BC)。

A、经验路线

B、思想路线

C、认识路线

D、思维路线

3.解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指导下(ABCD)。

A、打破习惯势力

B、打破主观偏见的束缚

C、研究新情况

D、解决新问题

4.坚持与时俱进意味着(AC)。

A、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B、要不断修正我们党的性质和阶级基础

C、要用理论创新来带动各方面的创新

D、要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进行修改

5.胡锦涛指出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是(ACD)。

A、认识规律

B、创新规律

C、把握规律

D、遵循运用规律

6.解放思想是(ABCD)。

A、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B、实事求是的基础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D、常提常新的事情

7.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ABCD)。

A、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B、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

C、服务和落脚于实践创新

D、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

8.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是(ABC)。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B、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C、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D、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一回事

9,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走自己的路,体现了(BCD)。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D、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0.邓小平在重新恢复和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过程中,提出(ABCD)。

A、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B、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C、思想僵化,就要亡国亡党

D、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是( C )。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

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A)。

A、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仍然是落后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体

C、正在发生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D 、逐步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3.下列不属于近代中国革命根本任务的是(B)。

A、推翻封建主义

B、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C、推翻帝国主义

D、推翻官僚主义

4.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D)。

A、无产阶级革命B、新民主主义革命

C、农民革命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阻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根本原因是(A)。

A、帝国主义的侵略B、封建主义的腐朽统治

C、民族资本主义的软弱

D、官僚资本主义的垄断

6.1939年毛泽东在( B )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

路线的基本内容。

A、《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D、《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7.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 A )。

A、分清敌友

B、认清国情

C、武装斗争

D、独立自主

8.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 D )。

A、工人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农民

9.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A )。

A、农民问题

B、土地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

D、党的建设问题

10.毛泽东否定“城市中心论”,提出“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著作是( C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11.在民主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B )。

A、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C、革命根据地建设、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D、武装斗争、统一战线、革命根据地建设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建立( A )。

A、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工农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13.在革命统一战线中适用又联合又斗争的阶级是( D )。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1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中心内容是(C)。

A、军队建设

B、武装斗争

C、政权建设

D、党的领导

1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是在(D)。

A、党的一大

B、党的二大

C、党的三大

D、党的四大

16.近代中国社会中,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是(B)。

A、资产阶级

B、地主阶级

C、买办阶级

D、农民阶级

17.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是(A )。

A、人民民主专政

B、工农武装割据

C、坚持统一战线

D、农村包围城市18.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由(C)决定的。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人民

C、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

D、中国国情19.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是坚持(A)。

A.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建设新型人民军队D.保持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

2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是(B)。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根据地建设

D、统一战线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事件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的是(ABC )。

A、辛亥革命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一 二九运动

2.新民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ABCD)。

A、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工人阶级

D、小资产阶级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是(ABC )。

A、辛亥革命的失败

B、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C、世界革命形势的新变化

D、无产阶级的觉醒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革命阶段问题,党内出现的错误主张有(AB)。

A、一次革命论

B、二次革命论

C、无产阶级专政下革命论

D、三次革命论5.新民主主义国家具有中国特色,表现在(AC)。

A、不同于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B、基本类似于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C、不同于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D、类似于英国式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

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ABCD )。

A、知识分子

B、小商人

C、手工业者

D、自由职业者

7.毛泽东关于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主要代表著作是(BCD)。

A、《新民主主义论》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8.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其原因是(AC )。

A、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到封建主义的压迫

B、得到共产国际的支持和援助

C、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D、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经历的主要阶段有(ABCD )。

A、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0.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包括(BCD)。

A、消灭富农

B、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C、保护民族工商业

D、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A )。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下列几种经济成分,不存在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有( C )。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地主土地私有制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3.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指( D )。

A、1949年10月到1952年12月

B、1953年1月到1956年12月

C、1957年1月到1966年4月

D、1949年10月到1956年底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D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5.土地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B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利益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C、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形式是( C )。

A、和平赎买

B、利用、限制、改造

C、国家资本主义

D、国家没收

7.国民经济恢复是在(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时

B、1949——1951年

C、1949——1952年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8.在如何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上,毛泽东认为严重的问题是(B)。A、推翻封建主义剥削的问题B、教育农民的问题

C、土地改革的问题

D、处理富农的问题

9.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D )。

A、先机械化后合作化

B、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C、依靠贫农团结中农

D、积极领导稳步推进

10.下列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是(A )。

A、农业初级社

B、人民公社

C、农业互助组

D、农业高级社

1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时,党和政府把与资本家的矛盾作为(B)。

A、人民外部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对抗性矛盾

D、敌我矛盾

12.我国之所以能顺利地开展对资本主义的和平赎买,其中重要的政治原因是(D)。

A、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D、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建立

1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二步骤是(A)。

A、实行个别行业的公私合营

B、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C、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D、对工农业产品实行统购包销、计划订货

14.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 C )。

A、基本完善

B、基本建成

C、基本确立

D、初步完善

15.20世纪中叶中国划时代的历史巨变是指(D )。

A、新中国的成立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土地革命的完成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6.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和颁布实行( C )。

A、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度的结束

C、为我国各族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条件和保证

D、标志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正式提出

17.社会主义改造前,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性质是(A)。

A、私有制

B、半社会主义性质

C、新民主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18.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B )。

A、新中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C、新中国第一步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19.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是(D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20.中国共产党提出把中国“稳步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思想是在(C )。

A、党的七大

B、党的七届三中全会

C、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八大

二、多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的基本的阶级力量是(ACD )。

A、工人阶级

B、官僚资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2.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是(ABD )。

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国家强制

D、国家帮助

3.我国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是(BCD )。

A、手工业者生产初级组

B、手工业供销小组

C、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D、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4.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指(BC )。

A、没有剥削工人但有取得利润的一面

B、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

C、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D、又对帝国主义妥协的一面

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方式是(ABCD )。

A、计划订货

B、经销代销

C、统购包销

D、委托加工

6.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参与企业“四马分肥”利润分成的因素有(AC )。

A、资方红利和国家所得税

B、工人福利和个人所得税

C、企业公积金和工人福利

D、企业公积金和个人所得税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的道路包括(ABC )。

A、采取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

B、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C、用和平赎买的方式进行

D、没收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

8.从1955年夏天开始,我国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问题有

(ACD )。

A、改造要求过粗

B、行政命令过慢

C、工作过粗

D、形式过于单一

9.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结束标志着(ABD )。

A、剥削阶级在我国不复存在

B、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C、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全确立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

10.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根本的变化是(ABCD )。(教材107页原话)

A.原地主与富农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

B、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

C、知识界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服务

D、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变成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的著作是( A )。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与革命》

2.毛泽东提出“以苏联经验为借鉴,走自己的路”的思想的主要著作是( C )。

A、《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C、《论十大关系》

D、《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

3.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指导思想是( B )。

A、既反对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4.党的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渐偏离了正确方向,开始于( B )。

A、1957年初期

B、1957年下半年

C、1958年

D、1959年

5.1990年12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 C )。

A、发展生产力

B、人民当家作主

C、共同富裕

D、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6.在中共八大上,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领导人是( A )。

A、陈云

B、李富春

C、薄一波

D、周恩来

7.60年代初,最先提出农业中要实现生产责任制观点的领导人是( D )。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邓子恢

8.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D )。

A、社会主义公有制核按劳分配

B、高度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

C、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B )。

A、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B、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10.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在(C )。

A、党的十二大上

B、党的十三大

C、1992年南方谈话中

D、党的十四大上11.邓小平认为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是关键要靠( D )。(教材123页)

A、强大的人民政权

B、强大的人民军队

C、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D、自己的发展 12.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D )。

A、什么是解放思想,怎样坚持解放思想

B、什么是实事求是,怎样坚持实事求是

C、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实施改革开放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3.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C)。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按需分配

C、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D、消灭剥削14.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有两条,一个是公有制占主体地位,还有一个是( A )。

A、共同富裕

B、人的全面发展

C、党的领导

D、依法治国

15.“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邓小平在(D)中提出来的。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南方谈话

16.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B )。

A、生产工具

B、人

C、科学技术

D、劳动对象

17.1956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 D )的口号。

A、“实现四个现代化”

B、“依法治国”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向科学进军”

18.科教兴国,首先要落实邓小平关于( C )。

A、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思想

B、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思想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

19.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B )。

A、合作与竞争

B、和平与发展

C、革命和战争

D、改革和发展

20.下列属于毛泽东在“文革”期间提出的正确观点是( A )。

A、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

B、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C、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D、斗私批修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一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有(AC )。

A、公有制占主体

B、党的领导

C、共同富裕

D、发展生产力

2.邓小平对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进行深刻的剖析时指出(ABCD)。A、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B、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

C、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

D、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3.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说,社会主义的原则是(AB )。

A、发展生产

B、共同致富

C、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D、人民当家作主

4.邓小平一再强调: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CD)。

A、人民民主

B、依法治国

C、公有制占主体

D、共同富裕

5.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ABCD)。

A、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B、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的

C、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D、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6.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ABCD )。

A、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

B、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C、实现党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D、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7.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ABCD )。

A、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B、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基础

C、为我们在实践中创造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D、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8.江泽民认为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BC )。

A、发展前提

B、集中体现

C、主要标志

D、重要载体

9.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是(CD )。

A、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D、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地发展10.(AC )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不可缺少的飞轮。

A、国民教育水平

B、独立的名族意识和民族精神

C、科学技术实力

D、民族团结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 B )。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2.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D )。

A、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

B、人口多,底子薄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是在( B )。

A、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报告中

B、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

C、十二大报告中

D、十三大报告中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B )。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然经历的起始阶段

B、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C、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D、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5.毛泽东认为,认清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是认清( C )。

A、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

B、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C、中国的国情

D、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 C )开始,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100年时间。

A、1949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58年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B )

A、落后的生产力同先进的生产关系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矛盾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8.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 C )

A、社会主义国家的立国之本

B、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

C、社会主义国家的富民之路

D、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

9.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 A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改革开放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自力更生不动摇

1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D )

A、社会主义道路

B、人民民主专政

C、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D、共产党的领导

11.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 C )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社会稳定

D、依法治国

1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的第三步,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B )

A、发达国家水平

B、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C、发展中国家水平

D、中等发展中国家水平

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目标是( D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实现四个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4.正式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 C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四大15.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是( A )通过的党章。

A、2007党的十七大

B、2002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四大

1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中的“富强”,是指( B )的目标与要求。

A、政治领域

B、经济领域

C、文化领域

D、社会领域

17.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 A )。

A、立国之本

B、强国之路

C、政治制度和组织建设的保证

D、依法治国的保证

18.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为了( D )。

A、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B、给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C、依法治国的顺利进行

D、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19.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C )。

A、基本要求

B、基本方针

C、基本纲领

D、基本政策

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具体规定了( B )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目标

C、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D、“三步走”的战略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未来社会大体要经历(ABC )。

A、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

B、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C、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D、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认为(ABCD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能要分为两个阶段

B、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C、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D、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揭示了我国当前社会的(AC )

A、社会性质

B、社会发展方向

C、社会发展程度

D、社会发展前途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实现(ABC )

A、工业化

B、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

C、经济的现代化

D、经济的全球化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条件所决定的,具体地说是因为(ABC )

A、由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B、由我国社会主义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决定的

C、由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客观条件决定的

D、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

6.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是(ABC)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B、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C、二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

D、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7.四项基本原则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保证作用主要是(ABD )

A、保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B、保证稳定的政治局面

C、保证共同的真理标准

D、保证稳定的社会环境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ABCD )

A、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C、保证人民共享改革成果促进可持续的发展

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ABCD )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0.“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的行动纲领,这一发展战略(ABCD )

A、坚持雄心壮志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B、坚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C、是对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

D、是对现代化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外开放是( C )

A、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

B、赶超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C、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加快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 A )

A、长期的基本国策

B、一项特殊政策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政策

D、一项权宜之计

3.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是(B )

A、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4.对外开放是对( D )

A、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B、资本主义国家开放

C、发展中国家开放

D、全世界开放

5.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头阵地是( D )

A、经济技术开发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保税区

D、经济特区

6.“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 A )

A、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

7.我国的改革开放的实质是(B )

A、对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

B、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

D、对原有经济体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8.改革是下列哪一项的必然结果(C )

A、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运动

B、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运动

C、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D、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次要方面运动

9.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评价和判断改革的成败与是非得失的标准,是(D )

A、坚持“一大二公”为标准

B、坚持维护人民利益为标准

C、坚持是否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为标准

D、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10.我国改革的重点是(B )

A、政治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D、教育、文化体制改革

11.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把(B )

A、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作为改革的目标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C、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改革的目标

D、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改革的目标

12.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A )

A、改革

B、开放

C、民主法治

D、人民当家作主

13.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D )

A、不断发展

B、大力发展生产力

C、依法治国

D、改革

14.“三个有利于”标准回答了(B )

A、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B、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怎样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问题

D、怎样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15.邓小平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 C )

A、改革开放

B、经济建设

C、稳定

D、发展

16.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的是(A)

A、改善人民生活

B、政局的稳定

C、民主程度

D、发展的力度17.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基本国策,实行的前提和基础是(D )

A、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B、科学的开放

C、实行全方位、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8.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途径是(A )

A、实行改革

B、对外开放

C、加强法制

D、发展民主

19.对外开放是我国的(C )

A、基本原则

B、基本路线

C、基本国策

D、基本纲领

20.中国正式成为WTO的成员国是在(B )

A、2002年12月

B、2001年12月

C、2003年12月

D、1999年12月

二、多项选择题。

1、改革开放是(ABD )

A、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

C、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

D、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2、对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出现的矛盾、困难和问题,认识正确的是( ACD )

A、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得到解决

B、是在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过程中出现的,是主流而不是支流

C、希望一蹴而就,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

D、同任何伟大变革一样,不可能不遇到困难和问题

3、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ACD )

A、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B、有利于推进改革开放

C、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

D、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ABCD )

A、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B、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C、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D、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5、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的最重要依据是( AC )

A、现在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B、当今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C、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D、世界大战是可以推迟的

6、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ABCD )

A、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B、这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它始于20世纪第一次产业革命开启了世界市场

D、表现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

7、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ABCD )

A、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的资金和资源

B、中国的发展需要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C、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市场

D、中国的发展需要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8、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ACD )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的立足点

B、讲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是要关起门来搞建设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

D、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9.社会主义改革和革命的不同点是(CD )

A、目的和作用

B、领导力量

C、内容和对象

D、形式和手段

10.改革开放是(ABC )

A、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之路

B、中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

C、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D、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于20世纪( A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2.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C )

A、改革与开放的关系

B、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C、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D、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3.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 D )的新概念

A、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

B、计划与市场在内的统一的经济

C、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D、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D )

A、实现共同富裕

B、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C、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全民所有制

C、集体所有制

D、混合经济

6.任何社会发展阶段上的所有制结构,都不是由人们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B )A、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决定的

C、国家的性质决定的D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决定的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所有制结构应该是( D )

A、以个体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

B、以私营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C、以混合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

D、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应当是( C )

A、私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外资经济

9.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B )

A、公有资产占优势上

B、控制力上

C、集体经济大发展上

D、国有资产占优势上

10.按劳分配依据( C )进行分配。

A、需要

B、资本

C、劳动

D、工作能力

1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经济中(B)

A、按劳分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

B、除按劳分配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

C、按劳分配能按统一的标准实现。

D、劳动者的个人受辱支取决于自己的劳动贡献

12.按劳分配原则是要在劳动报酬上承认(B)

A、阶级的差别

B、劳动的差别

C、劳动力价值的差别

D、社会地位的差别13.分配方式是由(A)决定的

A 、生产方式B、交换方式C、消费方式D、可供分配的产品数量

14.在私营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得到的工资收入是( D )

A、按劳分配的收入

B、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

C、风险补偿收入

D、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入

1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是(B)

A、民主和法制的问题

B、农业、农民、农村问题

C、消费和积累的问题

D、公平和效率的问题

16.党的十五大提出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必须把按劳分配和( C )

A、按资分配结合起来

B、按风险分配结合起来

C、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D、福利性分配结合起来

17.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 D )

A、一部分人先富

B、大多数人富裕

C、先富带动后富

D、共同富裕

18.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为了( B )

A、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B、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C、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D、发展多种分配方式

19.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C )

A、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B、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关系

C、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D、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关系

2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A )

A、在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B、在不需要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完全自由地发挥作用的经济体制

C、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D、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二、多项选择题。

1.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BC )

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2.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是由( ABC ) 决定的:

A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B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 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D 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3.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就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其中包括:( ABCD )

A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B 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C 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D 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4. 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经济主体(ABC )

A、恶性竞争

B、短期行为

C、道德缺失

D、效率降低

5、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是(ABCD)

A、条块分割

B、政企不分

C、权力过于集中

D、忽视价值规律

6.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BC)

A.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B.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

C.沿海和内地的关系D.三次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弥补市场的缺陷应发挥的作用主要有(ABCD)

A、国家宏观调控

B、提供公共产品,治理环境污染

C、调节收入分配

D、调节社会总供需,防止经济波动或危机

8.社会保障体系包括(ABCD)

A、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

B、社会互助和社会福利

C、商业保险和慈善事业

D、优抚安置

9.党的十七大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AC)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B、实现城乡一体化

C、建设创新型国家

D、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ABCD)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管理民主

D、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

1.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方针是(C )

A、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B、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

C、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D、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B )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民主集中制

D、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 B )

A、共产党专政

B、无产阶级专政

C、工农联盟专政

D、新民主主义专政

4.我国的根本政体是( A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B、民主集中制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会议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我国的国体是( B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近年来,我国改进和完善了选举制度,把直接选举人民代表的范围扩大到( C )A、乡一级B、村一级C、县一级D、市一级

7.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D )

A、共产党领导的一党制

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多党制

C、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轮流执政的多党制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8.我国的民主党派是( D )

A、在野党

B、在朝党

C、执政党

D、参政党

9.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C )

A、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

B、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10.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C )

A、指导思想

B、唯一方法

C、基本方略

D、基本政策

11.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 D )(教材237页)A、先决条件B、基本动力C、根本基础D、客观需要

1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A )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D、必须将每一个公民都增强法制观念

13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人民民主专政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4.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是(C )

A、我国是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B、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D、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5.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首次写入中国宪法是在(A)

A、1982年

B、1984年

C、1986年

D、1985年

16.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是在(D)A、党的十五大B、党的十六大C、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D、党的十七大

17.法制是依法治国的(B)

A、过程和结果

B、前提和基础

C、内容和本质

D、手段和目的

18.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C)

A、基本前提

B、核心内容

C、根本保证

D、重要手段

1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A)

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B、各民族一视同仁

C、主权在中央,治权归地方

D、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共同繁荣

20.(C )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教材243页)

A、党的领导

B、依法治国

C、人民民主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AC )

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公民享有无限自由

C、人民当家作主

D、实行民主集中制

2.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ABCD )A、它们的领导力量相同B、它们的性质相同

C、它们的作用、职能相同

D、它们的历史使命相同

3.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ACD )

A、共产党实行对各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

B、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关系

C、各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为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

D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是(ABCD)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5.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是(AC )

A、前者是后者依据和前提

B、前者指国家性质,后者指国家机构

C、前者是国体,后者是政体

D、前者和后者是一回事

6.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含以下主要内容(ABCD )

A、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B、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7.依法治国,是(ABCD )

A、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C、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标志

D、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AC )

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行政机关

C、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

D、最高领导机关

9.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ABC )

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参政议政

D、依法行政

10.民主、自由、人权是(ABCD)(教材242页原话)

A、人类的普遍追求

B、一个历史的范畴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D、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有很大关系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 C )A、社会主义劳动者为目标B、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目标

C、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D、先进思想的传播者为目标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 B )

A、民主法制建设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先进文化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A)

A、崇尚和追求先进性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人为本

D、以教育为本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C)

A、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6.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D)

A、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C、人民民主专政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B)

A、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

B、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C、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发展教育和科学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