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研究生统考07年真题

心理学研究生统考07年真题

心理学研究生统考07年真题
心理学研究生统考07年真题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真题及精析

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内省法”作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心理学派是

A.格式塔B.人本主义C.构造主义D.行为主义

[答案]C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学理论观点的了解与掌握。格式塔心理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而不能人为肢解。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强调心理学应该以正常健康人为研究对象,人是最重要的,其本性是善良的,并蕴涵着无限的潜力。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意识经验。个体经验是由感觉、意象和激情三个基本元素构成的,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激情是感情的元素,所有复杂心理活动都由这些元素构成,故可以通过内省法,即个体对自己体验的反思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对人的心理现象作出解释。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可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而不是看不见。摸不着。无法客观研究的意识。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2.通过搜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推知其行为原因的方法是

A.凋查法B.个案法C.测验法D.观察法

[答案]B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了解与掌握。调查法是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意见或态度,以此分析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个案法是对被试各个方面及其状况进行深人而详尽了解,搜集有关信息,经分析推知其行为真正原因的研究方法。测验法是使用标准化测验工具度量个体间对同一事物反应的差异,或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或情景中的反应差异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对个体的心理现象与行为表现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记录,经分析以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3 有关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的言语活动中枢在

A.杏仁核B.边缘系统C.大脑左半球D.大脑右半球

[答案]C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和行为的神经机制的了解与掌握。边缘系统是由下丘脑、海马、杏仁核组成。在边缘系统中,海马在外显记忆或长时记忆中起着重要作用。杏仁核在情绪控制和情绪记忆的形成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大脑皮层则与言语活动存在密切关系。但是,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同。研究表明,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按不同方式加工语言信息。说话、写作、言语理解等言语活动主要是由大脑左半球来控制与调节的,如果大脑左半球受损,言语能力将随受损的不同程度而受到影响。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4.根据拉什利(K.S.Lashley)的脑功能“整体说”,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受损伤的面积及部位之间的关系是

A.与面积大小成反比,与部位无关

B.与面积大小成正比,与部位无关

C.与面积大小成反比,与部位有关

D.与面积大小成正比,与部位有关

[答案]A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和行为的脑神经机制的了解与掌握。美国心理学家拉什利(K.S.Lashley)的脑功能“整体说”认为,人的学习活动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任何学习活动都是一种整合过程,与大脑皮层各个部分都存在着紧密联系,并不存在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都与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相联系。人的学习活动与受到损害的大脑皮层的部位关系不大,而与大脑皮层被损害部位的面积大小有关,被损害的区域越大,对学习活动的影响就越大。由此得出推论,学习活动效率并不依赖于大脑皮层的精细结构定位,而与大脑皮层广泛的神经细胞的活动有关。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5.电风扇高速转动时,人们看到的不再是一扇一扇的叶片,而是一个整体的圆盘在旋转,这种现象反映的是

A.视觉掩蔽B.视觉适应C.运动后效D.闪光融合

[答案]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视觉心理现象的理解与掌握。视觉掩蔽是眼睛在受到两次闪光后,第二次闪光掩蔽第一次闪光的视觉效应。视觉适应是视觉感受器在刺激的持续作用下,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运动后效是个体在长时间持续注视一个向某一方向运动的物体后,立即将视线转向旁边另一静止的物体,会觉得这一静止的物体在同向缓慢运动。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会得到融合的感觉。刚刚能引起融合感觉的刺激的最小频率,称为闪光融合。闪光融合频率依赖许多条件。当刺激强度低时,临界频率低;随着刺激强度上升,临界频率明显上升。根据题意,本题正确答案是闪光融合而不是视觉掩蔽。因为视觉掩蔽是当一个闪光以一定时间间隔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能够影响对前一个闪光觉察的视觉心理现象。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6.在汤里放10克盐,要使汤的咸味尝起来刚好有差异,需要增加2克盐。根据韦伯定律,如果最初放20克盐,要使汤的咸味刚好有变化,则需要加盐

A.2克B.4克C.6克D.8克

[答案]B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感觉阈限及其测量的理解与掌握。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量。韦伯定律主要说明差别感觉阈限,即觉察刺激微弱变化需要的变化量与原有刺激之间存在着的内在关系。韦伯定津指出,刚刚能觉察出刺激有差别时,刺激新增加量(即差别感觉阈限)和原有刺激(即标准刺激)成正比。但对刺激的差别感觉,不取决于刺激增加的绝对量,而取决于刺激增加量与原刺激量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ΔI/I=K,其中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Δ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变化量;K为常数,即韦伯分数或韦伯比率。不同感觉通道的韦伯分数(即K值)是不同的。咸味的韦伯分数(K值)为0.200,即1/5。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7.“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答案]C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觉基本特性的理解与掌握。知觉选择性是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知觉整体性是个体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部分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知觉理解性是个体在知觉过程中,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解释,并用语词加以概括标志以赋予其意义的组织加工过程。知觉恒常性是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的客观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其知觉映象的过程。根据题意,同一个知觉对象,具有不同知觉经验背景的人对它的组织加工是不同的,由此形成的知觉经验也就会存在差异。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8.把右图知觉为圆形时,遵循的知觉组织原则是。

A.闭合原则 B.连续原则C.相似原则D.邻近原则

[答案]A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觉组织原则的理解与掌握。知觉的闭合原则是指人倾向于将图形刺激中的特征聚合成形,即使其间有断缺之处,也倾向于形成一个连续的完整形状。知觉的连续原则是人倾向于把具有彼此连续或运动方向相同的刺激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觉活动。知觉相似原则是人倾向于把大小、形状、颜色、亮度和形式等物理属性相同或相似的刺激物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觉过程。知觉的邻近原则是人倾向于在视野中,把在时间或空间上相邻或接近的刺激物知觉为整体。根据题意,人在知觉过程中,常常会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地对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补充或简约,借以获取有意义的或合乎逻辑的知觉经验。因此,人在知觉右图时,在心理上将断续的线条闭合起来,产生主观轮廓而形成了完整图形的知觉经验。故本题正确答案是A。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深度知觉单眼线索的是

A.空气透视B.结构梯度C.运动视差D.视轴辐合

[答案]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深度知觉的理解与掌握。深度知觉也称立体知觉、距离知觉,是人将远近物体判断或辨识为立体的视知觉。人对空间的知觉是与若干深度线索相结合而产生的。在距离和宇间位置线索中,包括环境中的各种特征和有机体内部的各种信息、深度知觉必须借助各种主客观条件,即深度知觉线索,包括视觉的双眼知觉线索和单眼深度线索。双眼知觉线索包括水晶体调节、视轴福合和双眼视差。运用单眼视物时,根据刺激物本身的特征来获取深度知觉线索,即单眼线索。单眼深度线索有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纹理梯度。明暗和阴影和运动视差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10.注视右图时,出现的小正方形时而凸起时而凹陷的现象称为

A.注意起伏B.注意转移C.注意分配D.注意分散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注意稳定性品质的理解与掌握。注意稳定性是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能持续的时间,是注意在时间上的品质。由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原因,长时间注意同一个对象,人的注意会不随意地离开该事物,出现一种周期性变化现象,即注意的周期性加强或减弱,也即注意起伏。注意起伏的周期包括一个正时相和一个负时相。处于正时相时,人的感受性提高,感知到有刺激或刺激增加;处于负时相时,人的感受性降低,感知没有刺激或刺激减弱。注意转移是个体根据一定目的,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卜去的过程。注意转移不同于注意分散。注意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指向与集中的对象或活动,而把注意指向于其他对象或活动上的过程。注意分配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注意特性。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11.上课时,学生被突然飞进的小鸟吸引,这种心理现象是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前注意D.随意后注意

[答案]B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注意种类的理解与掌握、随意注意是一种自觉的、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积极主动形式。不随意注意是事先元预定目的,也不需作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发生的注意。随意后注意是指具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后注意是由随意注意发展而来,是人类所特有的注意的高级表现形式,也是人类从事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根据题意,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发生的注意是不随意注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12.在人工概念形成过程中,有人每次采用一种假设,逐次进行检验,保留正确的假设,放弃错误的假设,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根据布鲁纳的研究,这个人使用的策略是A.保守性聚焦B.冒险性聚焦C.同时性扫描D.继时性扫描

[答案]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概念形成策略的理解与掌握。在概念形成的选择性策略中,存在保守性聚焦策略。冒险性策略、同时性扫描策略和继时性策略。保守性聚焦策略是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做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而建立假设,然后每次只改变其中一个属性来对这个假设进行检验。冒险性聚焦是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做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而建立的假设,然后同时改变聚焦点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属性来检验这个假设。同时性扫描策略是根据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部分属性形成多个部分假设,然后对多个部分假设进行检验;继时性扫描策略是在已形成的部分假设基础上,每次只考验一种假设,如果这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就保留它,否则就采用另一个假设,并逐一排除错误假设。根据题意,本题正确答案是D。

13. 小张阅读《西游记》时,根据文字描述在脑中呈现出孙悟空形象,这是

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 C. 无意想象D.幻想

[答案]B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想象的理解与掌握。想象分为大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根据有意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不同,把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出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某种新形象的心

理过程。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符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事物新形象的过程。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的作用下,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幻想是与个人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发展的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根据题意,本题正确答案是B。

14.演讲采用的言语形式主要是

A.书面言语B.内部言语 C.对话言语D.独白言语

[答案]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言语活动种类的理解与掌握。根据人类的言语活动,把言语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外部言语是用来与他人进行交际的言语,表现为外显的、他人看得见或听得见的语音或文字符号的言语。外部言语包括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书面言语是个体以文字形式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言语。对话言语是指由两个或几个人直接进行交际的言语活动。独白言语是指由个人独自进行并完成的言语。讲演、授课、作报告等,都是独白言语。内部言语是一种伴随个体思维活动和感情的不出声的言语。根据题意,演讲是由个人独自进行并完成的言语活动,它要求连贯、前后呼应、语法结构严谨、完整。具有逻辑性,这样才能系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15 某患者发音器官正常,但说话困难,出现“电报式”言语,其病变可能发生在

A.威尔尼克区 B. 布洛卡区C.潘菲尔德区D.角回

[答案]B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言语活动中枢机制的理解与掌握。人类的言语中枢具有非常复杂的脑机制,大多数言语活动都需要不同的大脑皮层的整合作用。研究表明,与言语活动相关联的大脑皮层中枢有布洛卡区、威尔尼克区和角回。布洛卡区是言语运动中枢;威尔尼克区是言语听觉中枢,角回是言语视觉中枢。题目中的患者发音器官正常,但说话困难,其病变主要是发生在布洛卡区受到损伤而引起的“布洛卡失语症”,它主要表现为吐字困难,说话勉强,语句不清,即“电报句”。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16.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

A.诱因B.需要C.兴趣D.信念

[答案]A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动机内涵的理解与掌握。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行动,使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动机产生是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能够满足需要的事物,即诱因,它们经常诱发动机。诱因是驱使个体产牛一定行为的外在条件,是引起动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诱因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凡是个体因趋向或接受它而得到满足的诱因是正诱因;凡是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到满足的诱因是负诱因。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17.“仓凛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

A.整体性B.选择性C.层次性D.动力性

[答案]C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需要层次的理解与掌握、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要和社会要求的反映,是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马斯洛把需要层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是个体维持生存的需求。安全需

要是个体对组织、秩序、安全感和可预见性的需求。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个体渴望与人建立一种充满感情的关系以及在群体和家庭中拥有地位的需要。尊重需要是个体基于自我评价产生的自重、自爱和期望受到他人、群体和社会认可等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个体的才能和潜能在适宜的社会环境中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并已达到个性充分发展和人格的和谐。需要层次按由低到高不同层级排列,人的需要开始于基本需要,逐渐满足后达到最高层次,即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根据题意,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18、小徐骑车经过路口,突然窜出一个小孩,他急忙刹车。停车后,心怦怦乱跳,并出了一身冷汗,这时他才感到“太可怕了”。这种现象所支持的情绪理论是A.詹姆斯一兰格理论B.坎农一巴德理论

C.阿诺德“评定一兴奋”理论D.沙赫特“认知一评价”理论

[答案]A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情绪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情绪理论主要有詹姆斯一兰格理论、坎农一巴德理论、阿诺德“评定一兴奋”理论和沙赫特“认知一评价”理论。詹姆斯一兰格理论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即情绪是因身体器官对特殊的兴奋刺激的反射性变化而产生的。情绪经验的产生过程是,先有引起个体反应的刺激,刺激会引起个体的生理或身体的反应,正是由于这些身体上的生理反应,导致了个体的情绪经验,产生情绪、坎农等人认为,情绪产生是刺激信息作用于感官后所引起的神经冲动首先传递到丘脑,再由丘脑加工后同时把信息传递到大脑及机体的其他部分。传递到大脑皮层的信息引起情绪体验,传递到内脏和骨骼肌的脑急激活生理反应,引起相关的情绪表达。阿诺德提出情绪与人对事情或事物的评估有关,强调来自环境的影响需要经过认知评价才能产生。情绪,人的认知与评价会左右人对情绪的解释与反应。沙赫特认为,个体的情绪经验来自个体对两方面的认知:一方面是对刺激情境性质的认知,一方面是对自己身体生理变化的认知,即个体对当前情境的评估和过去经验的回忆,在情绪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题意,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19.当获悉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时,人们欣喜若狂。此时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

[答案]B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情绪状态的理解与掌握。情绪状态是在某种事件或情境影响下,人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情绪体验。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心境是一种较微弱、平静而持续的带有渲染作用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激情往往由与人关系重大事件引起,一般表现为取得重大成功后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和沮丧等。激情的特点是具有爆发性、冲动性、持续时间较短、确定的指向和明显的外部表现。应激是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受到威胁时出现的非特异性的身心紧张状态,表现在出乎意料的紧张状况下所引起的情绪体验。应激是人对意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热情是情感状态,是个体对某人、某事、某物等肯定的、强烈的、稳固而又深厚的主观体验。根据题意,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20.普拉切克认为情绪的二个维度是

A.愉快一不愉快、紧张一松弛、激动一平静

B.愉快一不愉快、注意一拒绝、激活水平

C.强度、相似性、两极性

D.愉快度、紧张度、确信度

[答案]C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情绪分类的理解与掌握,根据普拉切克对情绪的分类,他以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把情绪分为情绪二维模型。在锥体截面上的八个扇形分别代表八种基本情绪:狂喜、警惕、悲伤、惊奇、狂怒、恐惧、接受和憎恨,它们都有其相应的适应及行为模式。相邻的情绪是相似的,对角位置上的情绪是对立的。锥体的垂直方向表示情绪的强度,自上而下表明情绪由强逐渐到弱的感受。普拉切克认为情绪的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人的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成分的是

A.逻辑一数学智力B.空间智力C.社交智力D.情绪智力

[答案]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智力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观点,智力是一个多元结构,由八种元素构成:身体运动智力、语言智力、逻辑一数学智力、音乐智力、自我认识智力、社交智力、空间智力和自我观察者智力。语言智力是一个人运用语言思维、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逻辑一数学智力是一个人能够计算、量化、思考命题和假设,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空间智力是一个人在脑中形成的外部空间世界模式。音乐智力是一个人能够敏感地感知音凋、旋律、节奏和音色等的能力。身体运动智力是一个人运用整个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社交智力是一个人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或与他人交往及合作的能力。自我认识智力是一个人能够深人自己的内心世界,建立正确而真实的自我模式,并且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有效地运用这个模式的能力。自我观察者智力是一个人能够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的能力。每种智力都是一种特定符号系统,具有一组特定的操作功能,它们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22.“大五”人格结构模型中的五个因素是外倾性、开放性、情绪稳定性、宜人性和A.习俗性B.自制性C.责任心D.特异性

[答案]C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人格特质理论的理解与掌握。人格特质理论对当代心理学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大五”人格结构模型采用“神经质、外向性和开放性人格调查表”(NEO-PI),通过因素分析揭示出在人格特质中存在着五对相对稳定的因素:开放性(OPen -ness),具有想象、情感丰富、求异、创造、审美和智能等特质。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具有胜任、公正、有条理、克制、谨慎、自律、成就、尽责等特质。外倾性(extraversion),具有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和乐观等特质。宜人性(agreeableness),具有利他、信任、依从、直率、谦虚、移情等特质。情绪稳定性(神经质,neuroticism),具有焦虑。敌对、压抑启我意识、冲动和脆弱等特质。根据五个特质的起始字母,构成了“OCEAN”一词,代表人格的海洋。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23.根据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具有强、平衡、不灵活特点的神经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

[答案]C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气质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气质是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巴甫洛夫根据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性的独特组合,把个体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划分为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四种。兴奋型的神经活动过程为强而不平衡,其特点是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极易兴奋而难以抑制为特点,与胆汁质相对应。活泼型的神经活动过程为强、平衡而灵活,其特点是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比较强,以反应敏捷、活泼好动为特点,与多血质相对应。安静型的神经活动过程为强、平衡而不灵活,其特点是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比较强,但不容易替代或转换,以安静、沉着。有节制和反应迟缓为特点,与黏液质相对应。抑制型的神经活动过程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比较弱,以胆小畏缩、消极防御和反应缓慢为特点,与抑郁质相对应。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24.人格的核心成分是

A.气质B.能力C.性格D.意志

[答案]C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人格内涵的理解与掌握。人格是构成人的思想、感情和意向特有整合的独特行为模式,其中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气质是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性格是与社会道德评价相联系的人格特征,表现为个人的品行道德和行为风格。性格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行为方式中。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的独特结合,构成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格。性格内涵包含在人格概念中,是人格结构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品质,体现人的本质属性。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据此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内外部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25.艾里康宁和达维多夫划分儿童年龄阶段的标准是

A.生理发育B.智力发展C.个性特征D.活动特点

[答案]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对年龄特征的划分标准的掌握情况。根据以往资料,20世纪60年代以后,艾利康宁在维果茨基的思想基础上,借鉴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系统地提出其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他的学生达维多夫是这个理论的积极推崇者,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个理论。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分期的标准是儿童发展的主导活动。其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强凋主导活动与儿童心理,特别是个性形成的一致性。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26.根据艾里克森的理论,儿童逐渐从异性同伴中找到替代自己异性父母的对象,使恋父或恋母情结得到解决的原因是

A.个体成熟B.在游戏中获得自我教育

C.父母和其他成人的教育D.大众媒体的影响

[答案]B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发展心理学理论中的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理论知识和发展阶段的掌握情况。艾里克森提出“人的八个阶段”以及各阶段发展任务,其中的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游戏期,从4岁到7岁左右。在本阶段,艾里克森认为男女儿童虽然对自己的异性父母产生了罗曼蒂克的爱慕之情,但能从现实关系中逐渐认识到这种情绪的不现实性,遂产生对同性的自居作用,逐渐从异性同伴中找到代替自己异性父母的对象,使俄狄浦斯情结在发展中获得最终的解决。在这一阶段中,游戏执行着自我的功能,在解决各种矛盾中体现出自我治疗和自我教育的作用。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27.一个婴儿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拒绝母亲的爱抚,其依恋类型是

A.安全型B.回避型C.反抗型D.迟缓型

[答案]C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婴儿的依恋类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艾斯沃斯等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认为婴儿依恋存在三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和反抗型。其中,反抗型依恋婴儿表现出:每当母亲要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当母亲回来时,其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比如抱他时,生气地拒绝、推开。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又不太容易,不时朝母亲这里看。所以,这种类型又常被称为“矛盾型依恋”。故本题的上确答案

是C。

28.对儿童脑电变化的研究表明,大脑各区域成熟的顺序为

A.枕叶→颞叶→顶叶→额叶B.颞叶→枕叶→顶叶→额叶

C.顶叶→颞叶→枕叶→额叶D.额叶→颞叶→顶叶→枕叶

[答案]A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幼儿神经系统发展中儿童大脑成熟情况的掌握。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了自然物质基础。在4-7岁这一年龄阶段,自发电位的特征最突出地反映了之间的斗争。斗争先从杭叶开始,然后再向领叶与顶叶发展延伸。结果是α波在大脑皮层逐渐扩大领域,而θ波则逐渐缩小领域。8岁以后,θ波开始从枕叶、领叶、顶叶消失,α波占主要地位。通过儿童脑电波的变化表明,儿童大脑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且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儿童大脑各区成熟的程序是:枕叶一颞叶一顶叶一额叶。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29.儿童能够自发运用记忆策略,对羊与牛、作业本与教科书、苹果与草莓的图片进行分类记忆的年龄是

A.4-5岁 B.6-7岁C.8-9岁D.10-11岁

[答案]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儿童记忆策略的形成和发展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弗拉韦尔等人以5-11岁儿童为被试的研究,刺激物为一组图片,图片可以分为四类:动物、家具、交通工具和衣服。以归类作为策略考查不同年龄阶段被试的记忆效果,结果发现,10-11岁儿童基本上是自发应用归类策略以提高记忆效果的,其他年龄儿童则不能。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本题由于考查点较细,难度较大,考生在四个选项上出现随机猜测作答现象。

30.在成人中期,一般不随年龄增长而衰退的能力是

A.逻辑推理B.知觉速度C.图形识别D.机械记忆

[答案]A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成人智力发展特点的掌握情况。众多成人智力发展研究表明,中年人的智力发展模式是晶体智力继续上升,流体智力缓慢下降;智力技能保持相对稳定,实用智力不断增长。其中,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地不受教育与文化的影响,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则可以排除B、C、D三个选项。逻辑推理是与思维的基本形式紧密相关的智力技能,主要功能在于负责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的组织,在中年期仍保持相对稳定。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31.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A.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B.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C.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D.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答案]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标志的掌握情况。根据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的资料分析,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但是其内容只是对与教育实践有关的心理学知识的总结,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和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上的早期代表著作,但它们同样只是介绍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上的应用。而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则首次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从而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独立。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32.奥苏伯尔认为,影响知识学习的三个主要认知结构变量有稳定性和

A.可利用性、清晰性B.可利用性、灵活性

C.可辨别性、清晰性D.可辨别性、可利用性

[答案]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掌握情况。根据奥苏伯尔的观点,影响知识学习关键要素是个体先前的认知结构。其中,原有认知结构中是否具备可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可利用性)是影响知识学习的首要变量;其次,个体能否辨别原有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与新知识之间的异同(可辨别性或可分离性),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变量;再次,原有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的巩固性(稳定性或清晰性),也是影响知识学习的重要因素。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33.蕴涵“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学习理论是

A.社会学习理论B.人本学习理论C.认知学习理论D.联结学习理论

[答案]A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掌握情况。根据班都拉实验研究结果,在影响个体观察学习效果的因素中,榜样的作用至关重要。其中,榜样身教的作用远远胜于言传。而人本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师生互动关系和个体情感体验的价值,认知学习理论重视的是个体认知结构和知识掌握的价值,联结学习理论强调的则是行为习惯的养成,不重视榜样的作用。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3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

A.抽象性和结构性B.情境性和结构性

C.抽象性和非结构性D.情境性和非结构性

[答案]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掌握情况。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批判,它认为传统的学习理论只能解决结构良好领域(结构性)知识的学习等简单问题,而不能解决结构不良领域(非结构性)知识的学习问题;过于强凋概括性和包容性(抽象性)的知识的迁移价值,而导致教学脱离真实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情境性)。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别强调对学习的情境性和非结构性问题的解决。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35.内控型学生通常将个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

A.能力高低B.努力程度C.运气好坏D.任务难度

[答案]B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学习动机的成败归因理论的掌握情况。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个体通常将成败归结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运气好坏和任务难度等四个因素。其中,能力高低是内部不可控的因素,运气好坏和任务难度是外部不可控的因素,只有努力程度是内部可控的因素。因此,当个体在长期的成败过程中形成内控型的归因风格时,他通常将个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程度。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36.提出学习迁移概括化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贾德B.苛勒C.伍德沃斯D.鲁宾斯坦

[答案]A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主要学习迁移理论的代表人物的掌握情况。苛勒是学习迁移的关系转移理论的代表人物,伍德沃斯是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理论的代表人物,鲁宾斯坦是学习迁移的分析一概括理论的代表人物,贾德则通过实验提出了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37.在一个2×2的完全随机设计中,若每种处理使用6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

A.6 B.12 C.18 D.24

[答案]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多因素实验设计中完全随机设计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完全随机设计指的是每一个被试只参与一种实验处理。本题为2×2的完全随机设计,其实验处理有4个,每种处理需要6名被试,因此整个实验设计所需被试为24名。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38.库柏(L.A.Cooper)和谢帕德(R.N.Shepard)在“心理旋转”实验中发现,每种反应都包括最基本的选择反应时即基线反应时,反映基线反应时的刺激旋转角度是A.0°B.90°C.180°D.270°

[答案]A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心理旋转”实验这一经典的表象实验范式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库柏和谢帕德采用不同旋转角度的刺激让被试来判断它们是否与靶刺激相同,然后根据被试所需要的判断时间长短来考查表象这一心理过程的规律。他们在呈现刺激时,0°刺激反映了被试的基线反应时。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39.加工水平效应的研究表明:最初知觉的加工水平越深,对经验的记忆越好。若要求被试对同一组汉字进行汉字结构判断或汉字词性判断,然后对这些汉字进行再认测验,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汉字结构判断后的再认成绩与汉字词性判断后的再认成绩之间的关系可能是A.前者高于后者 B. 前者低于后者C.没有差异D.无法判断

[答案]B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加工水平对记忆影响等一系列实验研究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加工水平效应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加工水平越深,对经验的记忆越好。对词性进行判断的加工水平比对结构的判断要深。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40.一项实验拟考查图片材料是否比文字材料更容易识记,则材料是

A.自变量B.因变量C.控制变量D.无关变量

[答案]A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实验设计中变量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实验中实验者主动加以操作、变化和控制的变量就是自变量。本题中,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是要加以操作和控制的变量,所以是自变量。本题中的因变量应是识记成绩。控制变量是指会对因变量产生影响,使实验发生混淆,必须加以控制的变量,材料显然不是使实验发生混淆的变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41.通过双盲法来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属于

A.匹配法 B.平衡法C.排除法D.恒定法

[答案]C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实验中控制额外变量的几种主要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双盲法就是通过在实验过程中让主试和被试都不知晓实验真实意图,从而排除实验者效应和被试者效应对实验结果的污染的方法。恒定法是使额外交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的方法;匹配法是指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匹配从而来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平衡法是指通过平衡实验组和控制组中额外变量的效果予以抵消平衡的方法。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42. 在感觉阈限测定中,标准刺激由主试呈现,随后由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其与标准刺激相等。这种方法是

A.恒定刺激法 B. 平均差误法C.最小变化法D.系列探索法

[答案]B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古典心理物理三种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古典心理物理法主要有恒定刺激法、平均差误法和最小变化法三种。恒定刺激法的特征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只呈现几个固定的刺激;最小变化法是指刺激差别由小到大、由大到小予以改变,从而来探索感觉阈限,所以也叫做系列探索法。平均差误法则是标准刺激由主试呈现,随后由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其与标准刺激相等,然后通过计算被试各次调整出来的数值与标准刺激的差误量的平均值来确定感觉阈限。放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43.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果击中率的纵轴值为0.11,虚报率的纵轴值为0.33,则该实验中的β值为

A.一0.22 B.0.22 C.0.33 D.3.00

[答案]C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信号检测实验的理解与掌握程度。采用古典心理物理法测定感觉阈限时,无法将个体的感受性与其反应偏向加以辨别和分离,信号检测论则通过信号检测的实验程序,将感受性与反应偏向加以分离并计算出具体数值。β值也叫似然比,表示的是个体所选择的作为产生“信号”、“噪音”两种反应的分界点,称为判断标准。它以实验中被试的击中概率和虚报概率通过转换后的O值来表示,即击中率的纵轴值与虚报率的纵轴值的比值。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44.在知觉实验中,常用动景盘来研究

A.真动知觉B.诱导运动 C. 自主运动D.似动现象

[答案]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似动现象以及研究知觉现象的常用仪器设备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要完成本题,考生首先要能分辨诱导运动、自主运动和似动现象,然后要掌握动景盘是用来研究何种现象的。动景盘是研究似动现象的常用工具。实验中,将设计好的卡通片放人景盘,使之紧贴内壁,随着景盘的旋转,观察者从窗口向内能看到卡通片上的静止图形随之活动起来。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45.斯腾伯格(S.Sternberg)揭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加法反应时法B.减法反应时法

C.简单反应时法D.选择反应时法

[答案]A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记忆研究中几种经典的实验范式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本题考查其中的一个经典范式,即斯腾伯格加法反应时法范式。加法反应时法由斯腾伯格在减法反应时法的基础上提出的,指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

时间总和。加法反应时法的基本逻辑思想是:如果两个因素中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这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斯腾伯格采用加法反应时法来探讨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结果发现个体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方式是自始至终的系列扫描方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46.在2×3的实验设计中,研究的因素有

A. 2个 B.3个 C.5个 D.6个

[答案]A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多因素实验设计中设计模式和表示方式的理解与掌握程度。2×3代表的是本实验设计中有两个因素,其中第一个因素有两个水平,第二个因素有3个水平,整个实验由此有6种实验处理。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47. 研究情绪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中情绪与其他心理变量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是

A.形容词检表法 B. 时间抽样法C.情绪诱导法D.刺激反应法

[答案]C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情绪实验研究的几种主要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情绪的常用实验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刺激反应法和情绪诱导法。刺激反应法是通过外部的刺激与反应来推断个体的内部情绪,这种方法只能研究情绪本身,无法研究情绪变量与其他心理变量的关系。对情绪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中情绪与其他心理变量之间关系进行探讨的方法是情绪诱导法。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本题由于考查点较细,难度较大,考生在四个选项上出现随机猜测作答现象。

48.在心理学实验中,要求特征(demand characteristics)是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之一。反映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是

A.Stroop效应B.练习效应C.霍桑效应 D. 序列效应

[答案]C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学实验中几个影响实验效果的典型效应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在心理学实验中,被试在实验中并非消极被动地接受主试的操作,而总是以某种动机、

态度来对待实验。被试很可能会自发地对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测,然后用自认为能满足目的方式进行反应。这就是要求特征。要求特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霍桑效应和安慰剂效应。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49.系列位置效应常被看做是支持短时存储不同于长时存储的有效证据,可通过对单词等的自由回忆测验获得。如果改变单词频率。单词呈现速度、单词系列长度,对系列位置效应最有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对渐近线和近因效应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首因效应

B.对首因效应和渐近线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近因效应

C.对首因效应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渐近线和近因效应

D.对近因效应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首因效应和渐近线

[答案]B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经典的系列位置效应实验中不同自变量操纵与所引起的因变量变化之间关系的理解与掌握。单词频率。单词呈现速度、单词系列长度等的变化会导致不同的系列位置效应模式。要准确地回答该题,考生不但要识记经典的系列位置效应中渐

近线。近因效应、首因效应的典型特征,更要通过教学实验通过操纵单词频率、单词呈现速度、单词系列长度等变量,认识和检验它们与渐近线、近因效应、首因效应等之间的各种变化关系,从而获得对系列位置效应的进一步理解与掌握。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50.在学年开始时,实验者测试了所有儿童的智商,然后从每班随机抽取几名儿童,告诉他们的班主任这些儿童“智力超常”。学年结束时,再对所有儿童进行同样的测试,发现“智力超常”儿童智商分数提高的幅度明显超过其他儿童。这种现象称为

A.罗森塔尔效应B.安慰剂效应C.反应定势D.肯定偏向[答案]A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学实验中几个影响实验效果的典型效应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典型的实验者效应。实验者效应是指实验者在实验中可能会有意无意地以某种方式如动作、表情和语言等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期望的现象。罗森塔尔用一个实验论证了实验者效应的存在,故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在本题中,班主任被告知某些儿童智力超常,他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就会以各种形式将这些信息传递给这些所谓的智力超常者,从而使得他们的智商分数在后来的测验中果真得到提高。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51.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是

A.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B.斯坦福一比纳智力量表

C.韦克斯勒智力量表D.瑞文推理测验

[答案]A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智力测验发展历史的掌握情况。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心理学界一般认为,这是心理学界编制的标准化量表之一。斯坦福一比纳智力量表是在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的基础上,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教授于1961年经过修订而成的。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于1939年编制了韦克斯勒一贝勒维智力量表(W-BI),于1949年初发表韦氏儿童智力量(WISC)。1955年韦克斯勒将量表进行了重新修订和标准化,编制成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瑞文推理测验是英国心理学家瑞文于1938年创制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52 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时,如果虚无假设正确,但被拒绝。这类错误被称为

A.α型错误B.β型错误 C H0型错误D.H1型错误

[答案]A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有关假设检验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假设检验的原理和方法是由样本推断总体,由于总体的真实情况往往是未知的,根据样本推断总体就有可能犯两类错误:虚无假设H0本来是正确的,但拒绝了H0,这类错误称为弃真错误,即α型错误,也称I错误;虚无假设H0本来不正确,但却接受了H0,这类错误称为取伪错误,即β型错误,也称Ⅱ错误。但没有H0型错误和H1型错误的说法。故本题正确答案是A。

53.真分数模型X=T+E中上表示的是

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抽样误差D.标准误差

[答案]B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真分数理论模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真分数模型是经典测验理论的基石,其基本公式为X=T+E,即观测分数是真分数与误差分数的函数。其中,误差是随机出现的,每次测量所产生的误差是独立的。系统误差是指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对象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抽样误差是指由于随机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对总体各单位结构的代表性差别,而引起的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如抽样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绝对离差等;标准误差是指各测量值误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的平方根,故又称为均方误差。故本题正确答案是B。

54.某考生在一项测验中得分60,经换算百分等级为70,这表明在所有考生中,得分低于该考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A .30% B.40%C.60%D.70%

[答案]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描述统计中百分等级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百分等级分数是一种相对地位量数,它根据分布中某一原始分数,求这个原始分数在分布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百分等级,作为经常使用的一种测验分数,对分数解释有较大的意义。故本题正确答案是D。

55.用于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统计图是

A.直方图 B.线形图C.条形图D.散点图

[答案]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描述统计中有关统计图方面的知识的掌握情况。散点图是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点的散布图形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及联系模式,适用于描述二元变量的观测数据。

直方图是由若干宽度相等、高度不等的直方条紧密排列在同一基线上构成的图形;线形图是以起伏的折线来表示某种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及演变趋势的统计图,适用于描述某种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也适用于描述一种事物随另一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模式,还可以适用于比较不同的人物团体在同一心理或教育现象上的变化特征及相互联系;条形图是用宽度相同的长条来表示各个统计事项之间的数量关系,通常应用描述离散性变量的统计事项。故本题正确答案是D。

56.根据默瑞需要理论编制的人格测验是

A.卡特尔16人格因素问卷(I6PF)

B.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C.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f)

D.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PPS)

[答案]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人格测验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PPS)是一种自陈量表,它以默瑞的需要理论为基础,所测的十五种人类需要包括:成就。顺从、秩序、表现、自主、亲和、省察、求助、支配等。卡特尔16人格因素问卷的理论基础是个性特质论;艾森克人格问卷是在艾森克三维人格论基础上编制的;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是以人格理论为基础编制的。故本题正确答案是D。

57.将测验对等分半后,两半测验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60,校正后该测验的分半信度是

A.0.70 B.0.75 C.0.80 D.0.85

[答案]B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测量信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利用分半法计算测验的信度,可能会低估原长度测验的信度,所以需要用斯皮尔曼一布朗公式对分半信度系数进行修订,根据校正公式可知校正后该测验的分半信度是0.75。故本题正确答案是B。

58.将Z分数转换成T分数时,需要进行

A.正态化转换B.非正态化转换C.线性转换D.非线性转换

[答案]C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测量基本理论中分数转换的掌握情况。T分数是从Z分数经过转化而来的一种正态化的标准分数,公式为=10Z+50,由公式可知本题正确答案是C。

59. 主题统觉测验属于

A.成就测验B.自陈测验C.情景测验 D. 投射测验

[答案]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有关人格测验类型的掌握情况。心理测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按照测验的功能可以分为成就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特殊能力测验;按照测验方法可以分为自陈测验(问卷法)、投射测验和情景测验(作业法)。主题统党测验是由默瑞及其同事开发的,是投射测验中的一种,故本题正确答案是D。

60.等距量表的特点是

A.无绝对零点,无相同单位B.无绝对零点,有相同单位

C.有绝对零点,无相同单位D.有绝对零点,有相同单位

[答案]B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描述统计中等距量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等距量表是一种有相同单位但没有绝对零点的量表,它只能做加减运算,不能做乘除运算。没有绝对零点,也没有相同单位的量表为顺序量表;有绝对零点和相同单位的量表为等比量表。故本题正确答案是B。

61.某次测验的标准误为2,被试甲在此测验中得分为80,则其真实水平99%的置信区间为

A.[74.24,85.76] B.[74.84,85 .16]

C.[76.64,83.36] D. [76.04,83.96]

[答案]B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推断统计中区间估计的了解和应用能力。推断统计的结论没有100%的准确,只能以一定的概率,即“小概率事件发生与否”作判断,而判断的准确性需要用一个区间来表示,是应知应会的内容。根据区问估计的公式可知本题正确答案是B。

62. 已知某次学业成就测验的平均分数是80,标准差为4。如果某考生得分为92,则该分数转换为标准分后是

A.1 B.2 C.3 D.4

[答案]C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测量理论中分数转换的了解和应用能力。根据标准正态分布的公式可知本题正确答案是C。

63.在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正、负1个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占曲线下总面积的

A.25.00%B.34.13%C.50.00%D.68.26%

[答案]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推断统计中概率分布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根据标准正态分布的性质,查正态分布表,可知本题正确答案是D。

本题难度为0.715。

64.现有一列数据,它们是4,4,5,3,5,5,2。这列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全距依次是

A.4,4,2 B. 4,5,3 C.5,4,4 D.5,5,1

[答案]B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描述统计中集中量数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平均数是用以度量连续变量次数分布集中趋势最常用的集中量数,其计算公式就是将所有的数据相加,再用数据的个数去除数据的总和。众数是指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的数值。全距又称两极差,是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用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是说明离散程度的最简单的统计量。故本题正确答案是B。

65.以学习成绩为效标,得到某一智力测验的效标关联效度为0.80。将此测验用于预测时,其测验结果可解释学习成绩变异的

A.16%B.20%C.64%D.80%

[答案]C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测量效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效标关联效度就是学习成绩和智力的相关系数,如果用智力来预测学习成绩,效度系数的值也就是智力对学习成绩的回归系数。在一元回归的情况下,复相关系数也就是由自变量能够解释的变异量,复相关系数为R2。故本题正确答案是C。

二、多项选择题:66-75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6.强调注意选择过程发生在信息加工某个特定阶段的理论有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理论

C.后期选择理论D.认知资源理论

[答案]ABC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注意认知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注意认知理论涉及注意的实质,以及人脑对信息选择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某个阶段。注意的过滤器理论认为,刺激信息在感觉登记后,经过过滤器选择某个输人信息,同时把某个刺激信息“过滤掉”,仅有被选择的刺激信息接受认知分析。因此过滤器理论认为,注意选择是在知觉水平上进行认知分析的,即是对刺激信息物理特征的分析,处于语义分析之前。注意的衰减理论认为,注意的输人既存在对刺激信息物理特征的加工处理,也存在对刺激信息的高级分析水平的意义(语义)加工处理,即根据语义特征选择信息。注意的后期选择理论认为,输人感觉通道的刺激信息都可以进人高级分析水平阶段,信息的选择依赖刺激的知觉强度和意义,壮意并不仅仅在于选择知觉刺激信息,而是选择对信息意义的反应,即中枢神经分析结构可以识别输人的刺激信息,人只对自己感到是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因此,注意的选择发生在刺激信息加工的后期,而不是在前期,至少是在刺激信息已得到辨识之后。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67.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将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其中个人特质包括

A.中心特质B.首要特质C.根源特质D.次要特质

[答案]AB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人格特质理论的理解与掌握。人格特质是个体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保持行为稳定的持久的心理品质,表现为个体稳定的、能反映其人格特征的行为倾向。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认为,人格的基本构成单位“特质”具有激发与引导适应性和表现性行为一致的形式,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决定着个体的行为。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区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在同一文化形态下的群体所共有的特质,它们是在共同生活方式下形成的,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个人身上。个人特质是代表某特定个体所具有的特质,并表现出个人独具的人格倾向。个人特质又分为三个部分: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首要特质代表人格中最典型、最概括、最具独特性的人格特质,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渗透并影响着人的整个行为倾向与表现。中心特质由多种特质组合构成,其典型性是具有相对概括的几个特质对个体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作用。次要特质包括个人的独特偏好,以及自己对偏于某种观点的看法。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68.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各种活动都具有最佳动机水平,而且动机最佳水平随任务难度的不同而有差异,具体表现为

A.在低难度任务中,处于较高动机水平的工作效率最高

B.在中等难度任务中,处于中等动机水平的工作效率最高

C.在高难度任务中,处于较低动机水平的工作效率最高

D.在高难度任务中,动机水平的高低与工作效率无关

[答案]ABC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的理解与掌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动机强度太弱,兴奋性过低,达不到相应的唤醒水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潜能很难发挥,解决问题的效率就比较低,因此不能很有效地解决问题。随着动机强度的增加,个体心理激活水平提高,思维活动积极,解决问题的效率就会逐渐提高,并促进问题的解决。但是,如果动机水平超过适宜强度,人就容易出现情绪紧张,导致思维紊乱,注意范围狭窄,动作混乱,失误增多,使问题很难解决。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揭示了问题解决的操作与情绪激动水平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情绪状态对问题解决的影响作用,即问题解决的效率受到问题难易和问题解决者的情绪状态的影响。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69.问题解决过程中常用的启发式策略有

A.手段-目的分析B.爬山法C.算法D.逆向搜索

[答案]AB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问题解决策略的理解与掌握。问题解决策略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搜索问题空间、选择算子系列时运用的策略的总称。问题解决策略分为算法和启

发法。其中,启发式策略是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问题空间内采取较少认知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常用的启发式策略有手段一目的分析策略、逆向搜索策略、爬山法、类比迁移策略等。手段一目的分析是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先确定一系列子目标,把每个子目标作为达到最终目标的手段,通过逐步缩小问题的现存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最终达到目标状态,使问题得到解决。爬山法是通过个体评价面前的问题状态,从而缩小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行,最终达到问题解决总目标的策略。逆向搜索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的问题解决策略。逆向搜索策略是将问题解决的目标分解成问题解决的子目标,直到使子目标按照逆谁的途径以及所给定的条件建立起直接联系或等同起来。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70.导致纵向研究使用较少的原因有

A.样本因时间延续而丢失B.阶段性资料不易保存

C.研究人员变动频繁 D.反复测查影响数据的可靠性

[答案]A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纵向研究设计的应用情况的掌握,涉及纵向研究的局限性;第一,样本的减少,随着研究时间的延续,部分被试可能会因各种原因而失掉;第二,反复测量,这可能影响被试的发展,影响被试的情绪,从而影响到某些数据的可靠性;第三,时间较长,长期追踪要经历时代、社会、环境的变化,这通常会造成变量的增多。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D。

71.关于成就目标定向与内隐能力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有

A.掌握目标的学生持能力不变观 B. 掌握目标的学生持能力发展观

C.表现回避目标的学生持能力不变观 D. 表现接近目标的学生持能力发展观[答案]BC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成就目标定向理论的掌握情况。根据成就目标定向理论的观点,个体的成就目标定向类型是以个体的内隐能力观为基础的。掌握目标的个体一般持有能力增长观,即认为能力是随着学习的进行而发展提高的(也称能力发展观);而表现目标(不管是表现接近目标还是表现回避目标)的个体一般持有能力实体观,即认为能力不会随着学习的进行而变化,是相对稳定的(也称能力不变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

72.有人想检验课堂教学中屏幕上呈现的四种类型的文字颜色与背景色搭配是否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没有发现这四种搭配类型的学习效果之间存在差异。可能的解释是

A. 文字颜色与背景色搭配本来就与学习效果无关

B.所挑选的文字颜色与背景色的四种搭配类型之间差异过小

C. 对学习效果的测量不准确

D. 授课教师的差异削弱了文字颜色与背景色搭配类型的影响效果

[答案]ABC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学实验结果解释和推断的能力水平。一个实验结果为“零结果”(null result)时,其原因有多种。(1)可能是该实验结果确实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关系,如答案A所说明的;(2)可能是自变量操作不当造成的,如答案B所陈述的;(3)可能是因变量测量不当造成的,如答案C所述;(4)由于在实验中其他的额外交量的干扰,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偏差,如答案D所说明的,因为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与不同的教师相关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73.采用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感觉阈限时,容易产生的误差有

A.习惯误差B.疲劳误差C.练习误差D.空间误差

[答案]ABC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古典心理物理法中最小变化法的操作过程和特点的了解与掌握程度。由于在用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感觉阈限的实验中,刺激是按一定顺序呈现的,被试会因习惯于前面几次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偏向而造成习惯误差,反之。则造成期望误差、同时,采用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感觉阈限,次数通常很多,被试可能由于逐渐熟悉了实验情况或产生了学习效果,从而导致反应加快和准确性提高,形成练习误差;相反,由于实验多次重复,疲倦或厌烦情绪随实验进程逐渐发展,也导致反应减慢和准确性下降,产生疲劳误差、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74.某项测验中,绝大部分题目的难度值P较大,那么被试的分数

A.集中在高分端B.平均数小于中数

C.中数大于众数D.分布呈现负偏态

[答案]AB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测量基本理论中题目难度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根据项目难度值P的定义及估计方法可知,P值越大的项目,其难度越小,在这种情况下,被试的分数大多比较高,平均数小于中数,这个分布呈现负偏态。故本题正确答案是A、B、D。

75.描述数据离中趋势的统计量有

A.方差B.标准差C.平均差D.四分位差

[答案]ABC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描述统计中差异量数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描述数据离中趋势的统计量称为差异量数,差异量数包括平均差、方差与标准差、四分位差、全距、百分位差等。故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

三、简答题:76-80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76.简要说明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参考答案要点]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水平有高低差异,呈正态分布。

(2)能力发展的类型差异。能力按照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表现出类型上的差异。

(3)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有的人能力表现较早,有的人能力表现较晚。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能力发展差异性的理解与掌握。人与人之间在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条件下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后天环境条件,诸如社会环境、家庭生活、学校、从事的职业以及主观努力等因素,使人在能力发展出现某些差异。能力发展的差异可以分为量上的差异和质上的差异。能力的量的差异存在着两种情况:能力的水平差异和能力表现早晚上的差异。能力水平有高低差异,呈正态分布。有的人能力表现较早,有的人能力表现较晚。能力的质上的差异也存在着两种情况:能力的类型差异和能力的性别差异。能力按照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表现出类型上的差异。能力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部分能力方面上的差异。

77.试根据斯金纳的理论,简述正强化、负强化、惩罚三者之间的区别。

[参考答案要点]

(1)正强化与负强化的目的都是提高反应发生概率,但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而负强化则是通过撤销厌恶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

(2)正强化与惩罚都是通过呈现刺激来达到目的,但正强化是现愉快刺激,惩罚呈现厌恶刺激;正强化的目的是提高反应发生概率,惩罚则是降低反应发生概率。

(3)负强化与惩罚都有可能涉及厌恶刺激,但负强化是撤销决恶刺激,惩罚则是呈现厌恶刺激;负强化的目的是提高行为发生概率,惩罚则是降低行为发生概率。

[分析]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中,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三者之间的区别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也是考生经常混淆的难点部分。为此,本题要求考生对这三个概念进行两两比较,以考查考生对它们之间关系的理解情况。

正强化与负强化的目的都是提高反应发生概率,但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而负强化则是通过撤销厌恶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正强化与惩罚都是通过呈现刺激来达到目的,但正强化呈现愉快刺激,惩罚呈现厌恶刺激;正强化的合的是提高反应发生概率,惩罚则是降低反应发生概率。负强化与惩罚都有可能涉及厌恶刺激,但负强化是撤销厌恶刺激,惩罚则是呈现厌恶刺激;负强化的目的是提高行为发生概率,惩罚则是降低行为发生概率。

78.什么是测验的信度?影响信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要点]

(l)信度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或一致性程度。

(2)影响因素:①被试;②主试;③施测情境;④测量工具;③施测时间间隔;⑤评分计分。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测量基本理论中有关测量的信度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信度是评价测验质量优劣的有用指标,在其他所有条件都等同的条件下,信度系数越高,测验质量越好。影响信度的主要因素有被试、主试。施测情境。测验工具本身、实测时间间隔。信度评估方法以及测验误差来源等。

79.某研究者假设:海马与复杂思维加工有关,与简单思维加工无关。该研究者随机选出20只白鼠平均分成两组,切除它们的海马,让第一组学习简单迷宫,第二组学习复杂迷宫。第一组经过10次学习就出现完全正确的情况,第二组在学习30次后才出现完全正确的情况。研究者据此认为最初的假设成立。请找出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完善原有的实验设计。

[参考答案要点]

(1)存在问题——任何白鼠学习复杂迷宫所需要的次数都要比学习简单迷宫多,所以实验结果可能与是否切除海马无关,用不切除海马的白鼠为被试可能会得到相同的结果。尽管设计体现了两个独立变量(任务难度和有、无海马),但只改变了其中一个独立变量。

(2)完善的方案——2×2因素设计:一个因素是有、无海马,另一个因素是迷宫的难度。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实验设计正确与否的判断能力,考查的水平介于理解与运用之间。该题是一个不完整的2×2的两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是本科阶段应该掌握的典型实验设计方法。该题的实验设计缺陷在于,实验中涉及两个自变量,一个是海马切除与否,另一个是学习的复杂程度,实验操纵了学习的复杂程度因素,而海马切除与否的因素操纵错误。考生若掌握了两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方法,就能逐项对照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操纵与观察,发现该缺陷,并结合实际问题提出正确的设计方案,达到检验假设的目的。

80.在一项英语单词记忆实验中,要求一批被试分别采用机械式、联想武。理解式方法记忆100个英语单词。各组被试正确回忆量的方差如下表所示。试检验各组方差是否齐性。(取α=0.05)

[参考答案要点]

(1)已知:最大方差S2max=4.5,最小方差S2min=2.5

三组被试人数分别为n1=29,n2=30 n3=31

(2)计算F值

F=S2max/S2min=1.8

(3)计算自由度

分子自由度:df=31-1=30

分母自由度:df=29-1=28

(4)查表

查表F0。05(30,28)=1.87

(5)结论

F<F0.05(30,28)因此,方差齐性。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推断统计中方差分析的原理、基本过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方差分析是根据变异可加性,将实验数据的总变量分解为不同来源的变异,并根据不同来源的变异在总变异中所占比重对造成数据变异的原因做出解释。方差分析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各处理内的方差齐性。在进行方差分析时,为确保方差齐性,要对各实验处理内的方差做齐性检验。由于本题中各组的被试人数不同,题目的难度较大。

四、综合题:81-83小题,每小题30,共90分。

81.试述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各自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参考答案要点]

(1)内隐记忆是指在无意识状态下,个体已有的经验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作用的记忆,是个体过去经验对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影响。

外显记忆是指人在意识的控制下,主动搜集某些知识经验来完成当前任务时表现出来的记忆,是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有意识影响。

(2)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

①信息加工水平不影响内隐记忆的效果,但对外显记忆的影响明显。

②一般而言,内隐记忆的消退速度比外显记忆慢。

③外显记忆的成绩随识记数目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但内隐记忆则不受其影响。

④感觉通道的改变会影响内隐记忆,但不影响外显记忆。

⑤外显记忆容易受到无关因素的干扰,但内隐记忆很少受到影响。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根据记忆过程中意识的参与程度,记忆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内隐记忆是指在无意识状态下,个体已有的经验对当前任务能自动产生影响作用的记忆。这种记忆是在不需要对特定的过去经验进

行有意识或外显回忆的测验中表现出来的对先前获得信息的无意识提取操作。

内隐记忆强调信息提取过程中的无意识性,表现为人在操作某任务时,在不需要对先前经验进行有意识回忆的情况下,已存储在脑中的经验或信息会在提取和操作中自动起作用,从而影响到作业的绩效。外显记忆是指人在意识的控制下,主动地搜集某些知识经验来完成当前作业任务时表现出来的记忆,是对过去经验的有意识检索和提取的过程,其突出的特点是强凋信息提取过程中的有意识性,而不是信息识记过程的有意识性,即个体能意识到自己正在积极地检索或提取记忆中的信息,从而实现回忆或再认。外显记忆能够用语言进行比较准确的描述。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无论在识记或刺激信息的输人,还是在刺激信息的保持或存储阶段,两者其实并无本质区别。两者的根本差别体现在刺激信息的检索和提取阶段,即外显记忆对信息的检索和提取是有意识进行的;内隐记忆对信息的检索和提取是无意识进行的。

82.下面是一位I4岁男生的日记摘抄,试分析日记内容反映的初中生的典型心理特点。

大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其实他们并不了解我们。不到两年,我长高了,吃得多了,有了自己的主见,而不再是“小小少年”。但是在父母眼里,我仍然还是个孩子,逛公园、逛商店或外出散步,妈妈还是像过去一样,拉着我的手,生怕我会走丢似的。要是被同学看见了,真是丢死人了。更让我苦恼的是,妈妈总是事无巨细地管着我,每天骑车上学,妈妈总是不断地嘴叨:“马路上多加小心”;晚上做完作业,刚打开电视想看看体育新闻,

妈妈又会问:“作业做完了吗?早点休息,明天一大早还得上学呢广运动鞋想买阿迪达斯的,妈妈却非要买耐克的……

走进教室,我总觉得有几十双眼睛在盯着我,跟女同学打个招呼会感到脸红心跳;一次考试取得好成绩会欣喜若狂,一次小考考砸了会垂头丧气;为了一个小问题,会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当答不出老师的提问时,又会觉得羞愧难当……

在同学的眼中,我帅吗?在老师和同学的心目中,我是一个好学生吗?……尽管有这么多烦恼,父母却浑然不知,有时候想和他们交流,但又总觉得有些难以启齿。真不知道该向谁诉说。仔细观察班上其他同学,虽然他们表面上显得若无其事,但似乎又都与

我有同样的问题、困惑和迷茫…

[参考答案要点]

日记内容主要反映出初中生在青春期前后的自我意识和。情绪情感两个方面的心理变化特点。

(1)自我意识的发展

①自我评价的发展: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增强,表现在有主见、注重同学和老师的评价;自我评价更加全面,从关注生理的自我(关注身高。外貌)向心理的自我转变(关注自己的烦恼。感受〕,更多关注自己内心世界。

②自我体验的发展:成人感显著增强,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希望独立于父母,产生反抗心理;心理上出现闭锁性,很多事情难以启齿,无从倾诉;自我体验更复杂、深刻,日记显示该学生对于自我的思考更加深人。

(2)情绪。情感的特征

①两极性,如强烈、狂暴与温和、平静共存,从日记中的许多情绪描述如“欣喜若狂、垂头丧气”等可以看出。

②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从“难以启齿”和希望倾诉之间的矛盾可以看出。

(如果没有明确针对自我意识或情绪情感作答,而从有关青春期独立或反抗意识、有关与异性朋友关系、有关与父母关系的变化等方面回答的,酌情给分)

[分析]本题的考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明确考查的对象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再结合日记摘抄,反映了该阶段青少年心理变化特点的两个典型方面:自我意识和情绪情感发展。

第一,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了自我评价的发展和自我体验的发展。其中,自我评价的发展表现为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增强,更有主见。注重同学和老师的评价;自我评价更加全面,从关注生理的自我(关注身高、外貌)向心理的自我转变(关注自己的烦恼、感受),更多

关注自己内心世界。而自我体验的发展表现为成人感显著增强,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希望独立于父母,产生反抗心理,心理上出现闭锁性,很多事情难以启齿,无从倾诉;自我体验更复杂、深刻,日记显示该学生对于自我的思考更加深人。

第二,日记中体现了该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方面的错综复杂,表现为内向性与表现性矛盾以及情绪情感的两极性。前者可以从“难以启齿”和希望倾诉之间的矛盾可以看出;后者表现为强烈。狂暴与温和、平静共存,从日记中的许多情绪描述如“欣喜若狂、垂头丧气”等可以看出。

另外,青春期特有的独立或反抗意识,因自身变化带来的与父母关系的变化和关注异性等,也是本考题需要考生关注的考点。

83.某研发机构开发了一套适合于5岁幼儿阅读能力训练的游戏产品,欲通过比较该产品使用三个月前后幼儿阅读能力的变化,以确定其有效性。请针对该目的提出具体实验设计方案,说明理由;并对预期的实验数据给出具体统计分析方法。

[参考答案要点]

答:(1)试验内容如下:

试验对象:5岁儿童60名,各方面条件均衡。

试验方式:将60名儿童随机分成A、B两组。测量两组儿童的阅读起始水平。A组使用该游戏产品,B组不使用。三个月后,再次测量两组儿童的阅读水平。

试验结果:假如三个月后进行阅读水平的测量,A组儿童的阅读提高程度显著高于B 组,则证明游戏产品有效;反之,若没有明显的差异,则说明这种产品无效。

注意:试验过程必须确保测量A、B两组阅读能力的材料的一致性,排除可能的干扰因子。

(2)理由说明

y2-y1=d(代表接受游戏产品训练的实验组前后阅读能力变化)

y`2-y`1=d`(代表未接受游戏产品训练的控制组前后阅读能力变化)

d-d`代表是否接受游戏产品训练引起的阅读能力变化即产品的有效性

(3)具体统计分析方法

依据实验设计方案,考生只需答出①或②中任意一种即可给分。

①实验组前、后测相关样本t检验;控制组前。后测相关样本t检验;后测的实验组、控制组独立或相关样本(匹配组设计)t检验。

②进行方差分析:说明方差分析中变量名称(组别。测试时间)与水平数目门(2×2);说明方差分析的原理;列出方差分析公式或方差分析表;对方差分析的预期结果做出解释。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实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针对所提问题,典型的解决方案是采用控制组与对照组相结合的前后测实验设计,也就是说,选取两组5岁儿童,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控制组,实验前均进行阅读能力测验,然后,实验组使用该游戏产品3个月,控制组在这3个月期间不使用该产品。实验结束后,对这2组儿童再次进行阅读能力测验,检验他们之间的阅读能力是否存在差异。这是基本的检验逻辑。基于上述基本逻辑,考生可有几种不同变式,如独立组设计还是匹配组设计,数据分析方法是t检验还是方差分析。额外变量如何控制也取决于考生的周密思考水平。因此,该题一方面考查了考生解决实际问题时反映出的对基本实验方法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由于存在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也考查了考生之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异。

心理学考试题目

一、名词解释 1.知觉 把感觉的信息,组成一定的模式并对它加以解释的过程就是知觉。它具有整体性、恒常性、理解性、选择性四个方面特征。 2.比率智商 是一个相对数,它表示儿童智力年龄与实足年龄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智商(IQ)=智龄(MA)/实龄(CA)x100 3.思维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4.气质 是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表现在个体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 5.前摄抑制 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6.心理学 是研究个体行为及其背后的心理过程的一门科学。 7. 性格 是指在对人、对己、对事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8. 智力 我国较多的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般能力,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现在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包含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能力。 9. 有意后注意 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10. 想像 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即通常所谓的形象思维。 11.情商 情绪智力,心理研究学家梅耶和塞拉维认为它是由感知表达情绪、情绪促进思维、理解情绪、管理情绪等能力组成的能力群。 12.个性 个性,在心理学中解释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13.记忆

2013在职研究生真题及答案

2013在职研究生真题及答案:GCT语言[1] 2015年3月13日来源:网络综合【相关推荐】【加入收藏】 【网络综合-2013在职研究生真题及答案:GCT语言】: 语言表达能力测试 (50题,每小题2分,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下面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是 A.蹒跚呕气言简意赅矫揉造作 B.肆业暮霭不落窠臼自顾不暇 C.杀戮作祟美轮美奂耳濡目染 D.辍学真缔出其不意怨天尤人 2.下面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②经全力抢救,他才从昏迷中清醒过来 B.①小李思想敏锐,工作深入,作风扎实 ②他们以扎实有效的措施强化质量管理 C.①光这一家公司就购买了十几套这种设备 ②人员精简后,这个部门就剩下十几个人 D.①虽经风吹雨打,墙上的字迹依然十分清楚 ②企业的领导者对产品存在的问题十分清楚 3.下面句子没有歧义的是 A.他站在山坡上,远远地看见有个人向自己走过来 B.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小王借同学的书还没有还 C.足球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这里的人们却看不上 D.刚上映了一部电影,李华和张明的朋友都想去看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从全国范围来看,虽然体育系统高度重视,全运会却乏人喝彩,其原因之一是全民参与度较低,公众缺乏关注和认同 B.中国政府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对钓鱼岛的领土和主权的归属,对于日本政府的蓄意挑衅行为和煽动性言论将坚决回击 C.智能手机集成了传统手机的通讯功能和掌上电脑的信息处理功能于一体的特点,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受欢迎 D.在物质基础不断完善的今天,自我修养的提高对于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提升人生品质,保障身心健康,都有极大作用 5.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1月联考2017在职研究生管理类数学考试分析

1月联考2017在职研究生管理类数学考试分析2017年一月联考管理类数学考试结束后有些考生还是不会,想要知道这一次考试的分析情况。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2017年一月联考管理类数学考试分析。 一、算术 算术部分是考纲中的第一模块,今年考试中这部分的题目难度较低。整除问题是该模块的一个高频考点,属于基础类题目。结合整系数不定方程考察整除性特征依旧是一个热点,呈现出出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解决问题的趋势,所以考生如果稍微粗心一下就容易出错。 二、代数 代数部分是考纲中的第二模块,这部分的题目难度往往稍大。这是因为代数部分的知识点多,计算量大,综合性强。在今年的考试中,综合性强是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每一个题目会涉及到4、5个知识点,在这些知识点中如果有一个掌握的不扎实,就会导致该模块的解题出错。一定要掌握各个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总体来说,该部分知识点较多、推理计算量较大,但整体而言,今年该部分的难度不太大,重视考查考生基本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 三、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部分是考纲中的第三模块,这部分的题目难度不大,在今年的考试中共考查5道题目。由于高中阶段部分文科学生没有学习过这部分内容,为了照顾所有的考生,这部分的题目今年依旧不难。计数问题依旧是本部分考查的一个

重点,概率是另一个重要考点,古典概型是必考内容,今年难度有所下降。今年的条件充分性判断中对概率问题的考查,只有了一道相对简单的伯努利概型。数据描述是今年出题的另一个重点,考查的题目围绕着方差和图表展开。 四、几何 几何部分是考纲中的第四模块,这部分的题目难度较低,在今年的考试中考查了7道题目。近两年该部分的题目发展趋势是题量大,计算简单。该部分是考生朋友复习产出比最高的部分。该部分题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只要考生朋友能够熟记公式并灵活应用,就可以应对这部分题目。考试过程涉及了2道解析几的题目、2道空间几何的题目,3道平面几何的题目,空间几何的问题相对简单,对解析几何的考查,涉及到了圆的方程、抛物线等知识点。可见今年的考查比较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因此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五、应用题 应用题是考纲规定外的另一部分重要的考查内容,应用题类型主要包括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增长率问题、利润问题、容斥问题、最值问题。本次考试考查了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增长率问题、容斥问题,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应用题的处理方式都有固定的思路和方法,为了能够很好的处理这部分题目,要求考生朋友们一定要熟记一些基本的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附: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表

2017年在职研究生考研英语二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在职研究生考研英语二真题及答案解析 考研教育英语教研室 Section I Use of English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ext. Choose the best word (s) for each numbered blank and mark A, B, C or D on the ANSWER SHEET. (10 points) People have speculated for centuries about a future without work.Today is no different,with academics,writers,and activists once again 1 that technology is replacing human workers. Some imagine that the coming work-free world will be defined by 2 . A few wealthy people will own all the capital,and the masses will struggle in an impoverished wasteland.. A different and not mutually exclusive 3 holds that the future will be a wasteland of a different sort,one 4 by purposelessness:Without jobs to give their lives 5 ,people will simply become lazy and depressed. 6 today’s unemployed don’t seem to be having a great time. One Gallup poll found that 20 percent of Americans who have been unemployed for at least a year report having depression,double the rate for 7 Americans. Also,som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8 for rising rates of mortality,mental-health problems,and addicting9 poorly-educated middle-aged people is shortage of well-paid jobs. Perhaps this is why many 10 the agonizing dullness of a jobless future. But it doesn’t 11 follow from findings like these that a world without work would be filled with unease. Such visions are based on the 12 of being unemployed in a society built on the concept of employment. In the 13 of work,a society designed with other ends in mind could 14 strikingly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for the future of labor and leisure. Today,the 15 of work may be a bit overblown. “Many jobs are boring,degrading,unhealthy,and a waste of human potential,” says John Danaher,a lecturer at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in Galway. These days,because leisure time is relatively 16 for most workers,people use their free time to counterbalance the intellectual and emotional 17 of their jobs. “When I come home from a hard day’s work,I often feel 18 ,” Danaher says,adding,“In a world in which I don’t have to work,I might feel rather different”—perhaps different enough to throw himself 19 a hobby or a passion project with the intensity usually reserved for 20 matters.

在职研究生全国联考艺术硕士真题练习

在职研究生全国联考艺术硕士真题练习 2017在职研究生全国联考艺术硕士真题练习 一、单选 1.欧洲巴洛克音乐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 A莫扎特B亨德尔C鲍罗丁D德魁西 2.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合唱部分的歌词是取自德国诗人()的作品 A席勒B海涅C普希金D歌德 3.《列宁格勒交响曲》亦称《第七交响曲》,其作者是() A柴可夫斯基B舒伯特C肖斯塔科维奇D普罗科菲耶夫 4.《黄河大合唱》是作曲家冼星海代表作,其中女高音独唱的名曲() A保卫黄河B黄河颂C黄河谣D黄河怨 5.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是影片()的主题歌,创作于1935年。 A,《风云儿女》B《渔光曲》C《马路天使》D《大路》 6.《兰亭序》是()的作品 A张旭B王羲之C欧阳修D王献之 7.《富春山居图》是()的作品。 A黄公望B徐渭C虚谷D倪瓒 8.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拉斐尔创作了()

A《最后的审判》B《自由领导人民》C《雅典学派》D《日出·印象》 9.法国雕塑家罗丹创作了() A《加莱义民》B《大卫》C《舞女》D《骑士像》 10.()是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代表作之一。 A《向日葵》B《紫丁香》C《睡莲》D《郁金香》 11.“离间效果”或“陌生化效果”理论是由()提出的。 A斯坦尼斯拉夫斯基B布莱希特C格洛托夫斯基D阿尔托 12.西方戏剧在中国于20世纪()被改成为话剧。 A30年代末B40年代初C20年代末D30年代初 13.金子是曹禺剧本()中的人物。 A《原野》B《北京人》C《雷雨》D《日出》 14.()是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多芬的作品。 A《美狄亚》B《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C《安提戈涅》D《鸟》 15.()不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剧本。 A《玩偶之家》B《樱桃园》C《社会支柱》D《培尔金特》 16.《伪君子》是()的作品。 A高乃依B拉辛C莫里哀D萨特 17.()是中国著名的芭蕾表演艺术家,被誉为中国的第一只“白天鹅”。 A胡蓉蓉B薛菁华C白淑湘D石忠琴 18.“英歌”是具有()地区特色的舞蹈。 A福建B安徽C江苏D广东

2010心理学统考试题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心理学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所择优录取,确保硕士研究生的质量。 I考查目标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普通心理学约100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约70分 实验心理学约60分 心理统计与测量约7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III考查范围 普通心理学 [考查目标] 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观察法 2. 实验法 3. 测验法 4. 调查法 5. 个案法 (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 构造主义心理学 2. 机能主义心理学 3. 行为主义心理学 4. 格式塔心理学 5. 精神分析 6. 人本主义心理学 7. 认知心理学 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1. 神经元 2. 突触 3. 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1. 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2. 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3. 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4. 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三)脑机能学说 1. 定位说 2. 整体说 3. 机能系统说 4. 机能模块说 三、意识和注意 (一)意识与无意识 1. 意识的含义 2. 意识的各类 3. 意识的功能 4. 睡眠与梦 (二)注意概述 1. 注意的含义 2. 注意的功能 3. 注意的种类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1. 注意的生理机制 2. 注意的外部表现 (四)注意的品质 1. 注意广度

在职硕士:管理类联考逻辑真题练习及解析(5)(6)

在职硕士:管理类联考逻辑真题练习及解析(5)(6) 在职研究生:对于在职研究生来说,做好考试备考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在职考生离开校门很久了,因此参加在职研究生考试的考生更需要不断掌握做题技巧。本文为广大考生分享管理类联考逻辑真题练习及解析(5)。 1.学者张某说:“问题本身并不神秘,因与果也不仅是哲学家的事。每个凡夫俗子一生之中都将面临许多问题,但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却很少有人掌握,无怪乎华尔街的大师们趾高气扬、身价百倍。”(2015-34)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张某的观点 (A)有些凡夫俗子可能不需要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B)有些凡夫俗子一生之中将要面临的问题并不多。 (C)凡夫俗子中很少有人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D)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对多数人来说很重要。 (E)华尔街的分析大师们大都掌握了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2.实验发现,孕妇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降低新生儿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风险。科研人员检测了156名新生儿脐带血中维生素D的含量,其中54%的新生儿被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这当中有12%的孩子在出生后一年内感染了呼吸道合胞病毒,这一比例远高于维生素D 正常的孩子。(2015-35)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科研人员的上述发现提供支持 (A)上述实验中,54%的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是由于他们的母亲在妊娠期间没有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造成的。 (B)孕妇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降低新生儿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特别是在妊娠后期补充维生素D,预防效果会更好。 (C)上述实验中,46%补充维生素D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有一些在出生一年内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 (D)科研人员实验时所选的新生儿在其他方面跟一般新生儿的相似性没有得到明确验证。 (E)维生素D具有多种防病健体功能,其中包括提高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新生儿呼吸系统发育、预防新生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等。 1.【答案】B。有些凡夫俗子一生之中将要面临的问题并不多。 解析:考查反驳张某的观点。通过题干可知,张某的观点为:每个凡夫俗子都将面临许多问题,华尔街的分析大师们都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找反驳,可以找张某观点的矛盾命题。每个凡夫俗子都将面临许多问题,即所有凡夫俗子都面临许多问题,“所有……

2019考研管理类联考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 综合能力 (科目代码:199)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须在试题册指定位置上填写考生编号和考生姓名;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填写报考单位、考生姓名和考生编号,并涂写考生编号信息点。 2.考生须把试题册上的“试卷条形码”粘贴条取下,粘贴在答题卡的“试卷条形码粘贴位置”框中。不按规定粘贴条形码而影响评卷结果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选项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书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册上答题无效。 4.填(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迹清楚; 涂写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5.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试题册按规定交回。 (以下信息考生必须认真填写) 考生编号 考生姓名 综合能力试题第 2 页(共 30 页)

综合能力试题 -1-(共 16 页) 一、问题求解:第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某车间计划10天完成一项任务,工作3天后因故停工2天.若仍要按原计划完成任务,则工作效率需要提高 A .20% B .30% C .40% D .50% E .60% 2.设函数2 ()2(0)a f x x a x =+ >在(0,)+∞内的最小值为0()12f x =,则0x = A .5 B .4 C .3 D .2 E .1 3.某影城统计了一季度的观众人数,如图.则一季度的男、女观众人数之比为 A .3:4 B .5:6 C .12:13

硕士统一考试《心理学》真题试题—单选

硕士统一考试《心理学》真题试题—单选

硕士统一考试《心理学》真题试题单选 一、单选 1.研究人与机器相互作用问题的心理分支学科是() A.管理心理学 B.社会心理学 C.工程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2.心理过程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它包括() A.认知、情感、行为 B.感觉、知觉、行为 C.情感、意志、行为 D.认知、情感、意志 3.当你的手不小心被针扎的时候,手会立刻缩回来。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主要是() A.脊髓 B.大脑 C.丘脑 D.小脑 4.一位中风患者的右侧肢体瘫痪,其大脑皮层左半球的病变区域位于()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5.通常用来测量持续注意的是() A.警戒作业 B.双作业操作 C.双耳分听 D.负启动 6.司机可以边开车边听音乐,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最恰当的理论是()

A.衰减理论 B.过滤器理论 C.反应选择理论 D.认知资源理论 7.不属于基本味觉的是() A.酸 B.甜 C.苦 D.辣 8.他人在场减少了人们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干预措施的可能性,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从众 B.社会学习 C.社会比较 D.责任分散 9."鹤立鸡群"中的"鹤"和"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的"红"容易被人们知觉到,这种现象所体现的知觉特性是()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0.先给被试呈现线段a,待其消失60毫秒后,再呈现线段b,人们会看到线段a向线段b 移动,这种现象称为() A.诱发运动 B.动景运动 C.自主运动 D.运动后效 11.属于深度知觉双眼线索的是() A.线条透视 B.视轴辐合 C.运动视差 D.纹理梯度 12.属于界定清晰的问题

往年在职研究生考试真题--整理

往年在职研究生考试真题--整理 职研究生考试之前怎么备考尤为关键,近年来关于在职研究生生历年真题可谓是备受考生关注,因为在职研究生考试的题型是没有多大变化的。这些真题能够帮助考生掌握答题技巧,提高考生答题的效率。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工商管理和心理学专业的真题介绍,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工商管理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组织结构 2.平衡计分卡 3.分销组合 4.资本成本 二、简答题 1.利润最大化的缺点 2.生产者借助哪些力量赢得中间商的合作 3.新兴产业的战略选择 4.矩阵制的优点

三、论述题 1.论述产业组织模型与资源基础模型的不同 2.论述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四、案例题 1.价格策略 2.目标市场策略 (计算题考4个比率:销售净利率、所有者权益比率、流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B ) A.比较与分类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与概括 D.系统化与具体化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音高听觉理论的是( C ) A.电话说 B.神经齐射说 C.拮抗过程说 D.行波理论 3.鲁利亚认为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的机能属于( B ) A.行为调节系统 B.动力系统 C.信息接受系统 D.信息存储系统

4.镶嵌图形的特点可以用于测量的认知风格是( D ) A.自动化加工与意识控制加工 B.冲动与沉思 C.同时性与继时性加工 D.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5.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C ) A.可逆性 B.抽象性 C.具体形象性 D.去自我中心性 6.在新生儿阶段通常不具备的是( D ) A.吸吮反射 B.巴宾斯基反射 C.抓握反射 D.初级循环反应 7.在被试内实验设计中,控制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的常用方法是( B ) A.恒定法 B.平衡法 C.双盲设计 D.纳入处理 8.一定属于多因素实验设计的是( A ) A.混合设计 B.被试内设计 C.随机区组设计 D.被试间设计 9.下列实验中不能用来论证社会学习理论的是( B ) A.抗拒诱惑实验 B.水下击靶实验 C.攻击反应的学习实验 D.言行一致实验 10.建立在“官能心理学”基础上的迁移理论是( A )

在职研究生管理类联考和经济类联考干货收藏!

在职研究生管理类联考和经济类联考干货收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上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管理类联考相对经济类联考,两个考试都包含了多个专业,那么你弄懂这两个考试了吗?下面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介绍双证在职研究生管理类联考和经济类联考。 包含专业 ?管理类联考专业 管理类专业硕士包含七个专业学位,分别是会计硕士(MPAcc)、图书情报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审计硕士。 ?经济类联考专业 经济类专业硕士包含六个专业学位,分别是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及资产评估硕士。 考试科目 ?管理类联考考试科目 管理类联考是指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包括"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与"英语二"两科,总分300分。

(1)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卷面结构:数学、逻辑推理、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论说文),共三大部分。满分为200分。 (2)英语二,卷面结构:语言知识运用(即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第一部分四篇、阅读理解新题型、翻译(英译汉)、小作文、大作文,共六个部分。满分为100分。 ?经济类联考考试科目 经济类联考是指经济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包括“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政治”、“英语”、“专业课”四科,总分500分。 (1)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卷面结构:数学基础、逻辑推理、写作,共三大部分。满分为150分。 (2)政治,卷面结构:单选题、多选题、分析题,三部分,满分100分。 (3)英语一和英语二,卷面结构:英语知识运用(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第一部分四篇、选择搭配题、英译汉、小作文、大作文,共五个部分,满分100分。英语一难于英语二。 (4)专业课,为全国统一规定代码的招生单位联合命题或自命题科目,根据专业而定,满分150分。 考试难度 ?管理类联考考试难度

在职研究生考试(英语)试题

在职研究生考试(英语)试题 2019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试卷 Paper One Part I Oral Communication (10 points) Section A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there are two incomplete dialogues and each dialogue has three blanks and three choices A, B and C, taken from the dialogue. Fill in each of the blanks with one of the choices to complete the dialogue and mark your answer on the Answer Sheet. Dialogue One A. It's the other man I'm talking about B. They had been in there for about 5 minutes C. I thought you said there were three men Burney: There were two men, I think. No, three. They ran into the bank and the one with the gunme all your money” and the other one - Police officer:_____1______? Burney: No, there were two men and a girl. ___2___the one carrying the suitcase,well, he goes up to the other guy - Police officer: The one with the gun? Burney: Yes, and he opens the suitcase and the cashier, well, she - well, all the other people behind the window - they hand over piles of money and two men put it into the suitcase and they run out. It was l:35._____3_____ Dialogue Two A. They still make movies like that B. I like a good story C. People today don't like that Speaker A: I like watching old movies and I think they are the best. Speaker B: I agree with you, even though they're in black and white. I think a good stor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color. Speaker A: And there was no violence in old movies. Speaker B: No, there wasn't._____4_____. Speaker A: They like lots of action. Speaker B: ____5____. Speaker A: I like to see actors who are like real people. Speaker B: Like real people with real problems. Speaker A: ___6____. Speaker B: Yes, but they never make much money. ,the tall one, he runs up to the window, and starts shouting something, I don't know, “Give

2021在职研究生全国联考数学模拟及参考答案

2021在职研究生全国联考数学模拟及参考答案202*在职研究生全国联考数学模拟及参考答案 1. 有一正的既约分数,若在其分子加上24,分母加上54,则其分数值不变,此既约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乘积等于( ) (A)24 (B) 30 (C)32 (D)36 参考答案:(D) 2. 在一个101人参加的聚会上,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每个人必须和奇数个人握手 (B) 每个人必须和偶数个人握手 (C ) 所有人和别人握手的次数的和必为偶数 (D) 所人有和别人握手的次数的和必为奇数 参考答案:(C) 3.曱、乙、丙三人分奖金,三人所得之比为,曱分得900元,则奖金总数为 ( ) (A) 2850元 (B)2580元 (C) 2770元

(D) 3050元 参考答案:(C) 4.一个圆柱底面直径和高都为8,一个圆锥底面直径和高都为4,则圆锥和圆柱的体积比为( ) (A)1:2 (B)1:24 (C)1:2 (D)1:4 参考答案:(B) 5由A地至B地,曱需走14小时,乙需走12小时,曱、乙同时从A地出发,5小时后乙因故要与曱见面,乙此时返行会曱约需走( ) (A) 0.3小时 (B )0.4小时 (C)0.5小时 (D)0.6小时 (取最接近的选项) 参考答案:(B) 6.将一根绳子折5折从正中剪断,这根绳子断成了( )截。 (A)6

(B)10 (C)5 (D)8 参考答案:(A) 7.一艘小艇在江上顺水开100公里用4小时,在同样水流速度下,逆水开90公里用了6小时,这艘小艇在静水上开120公里要用时间是( ) (A)4小时 (B)5小时 (C)4.5 小时 (D)6小时 参考答案:(D) 8.用边长为1的小正方体堆成的几何体,每一层摆的都是正方形。从下向上第一层16块,第二层9块,第三层4块,第一层1块。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 (A) 56 (B) 180 (C) 72 (D) 120 参考答案:(B)

201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全国统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 下列选项中,能缩短程序执行时间的措施是 Ⅰ.提高CPU的时钟频率Ⅱ.优化数据通路结构 Ⅲ.对程序进行编译优化 A.仅Ⅰ和Ⅱ B.仅Ⅰ和Ⅲ C.仅Ⅱ和Ⅲ D.Ⅰ、Ⅱ和Ⅲ 2. 假定有4个整数用8位补码分别表示为r1=FEH,r2=F2H,r3=90H,r4=F8H,若将运算结果存放在一个8位寄存器中,则下列运算会发生溢出的是 A.r1×r2 B.r2×r3 C.r1×r4 D.r2×r4 3. 假定变量i、f和d的数据类型分别为int、float和double(int用补码表示,float 和double分别用IEEE754单精度和双精度浮点数格式表示),已知i=785,f=1.5678e3,d=1.5e100,若在32位机器中执行下列关系表达式,则结果为“真”的是 Ⅰ.i=(int)(float)i Ⅱ.f=(float)(int)f Ⅲ.f=(float)(double)f Ⅳ.(d+f)-d=f A.仅Ⅰ和Ⅱ B.仅Ⅰ和Ⅲ C.仅Ⅱ和Ⅲ D. Ⅲ和Ⅳ 4. 假定用若干个2K×4位的芯片组成一个8K×8位的存储器,则地址0B1FH所在芯片的最小地址是 A.0000H B.0600H C.0700H D.0800H 5. 下列有关RAM和ROM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Ⅰ.RAM是易失性存储器,ROM是非易失性存储器 Ⅱ.RAM和ROM都采用随机存取方式进行信息访问 Ⅲ.RAM和ROM都可用作Cache Ⅳ.RAM和ROM都需要进行刷新

A.仅Ⅰ和Ⅱ B.仅Ⅱ和Ⅲ C.仅Ⅰ、Ⅱ和Ⅳ D.仅Ⅱ、Ⅲ和Ⅳ 6. 下列命中情况组合中,一次访问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TLB未命中,Cache未命中,Page未命中 B.TLB未命中,Cache命中,Page命中 C.TLB命中,Cache未命中,Page命中 D.TLB命中,Cache命中,Page未命中 7. 下列寄存器中,汇编语言程序员可见的是 A.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 B.程序计数器(PC) C.存储器数据寄存器(MDR) D.指令寄存器(IR) 8. 下列选项中,不会引起流水线阻塞的是 A.数据旁路(转发) B.数据相关 C.条件转移 D.资源冲突 9. 下列选项中的英文缩写均为总线标准的是 A.PCI、CRT、USB、EISA B.ISA、CPI、VESA、EISA C.ISA、SCSI、RAM、MIPS D.ISA、EISA、PCI、PCI-Express 10. 单级中断系统中,中断服务程序内的执行顺序是 Ⅰ.保护现场Ⅱ.开中断Ⅲ.关中断Ⅳ.保存断点 Ⅴ.中断事件处理Ⅵ.恢复现场Ⅶ.中断返回 A.Ⅰ→Ⅴ→Ⅵ→Ⅱ→Ⅶ B.Ⅲ→Ⅰ→Ⅴ→Ⅶ C.Ⅲ→Ⅳ→Ⅴ→Ⅵ→Ⅶ D.Ⅳ→Ⅰ→Ⅴ→Ⅵ→Ⅶ 11. 假定一台计算机的显示存储器用DRAM芯片实现,若要求显示分辨率为1600×1200,颜色深度为24位,帧频为85Hz,显存总带宽的50%用来刷新屏幕,则需要的显存总带宽至少约为 A.245Mbps B.979Mbps C.1958Mbps D.7834Mbps 二、(11分)若计算机字长为16位,主存地址空间大小为128KB,按字编址,采用单字长指令格式,指令各字段定义如下:

心理学考研真题 统考 答案与解析

2017年心理学考研真题(统考312)答案与解析2017年心理学考研已经结束,应众多学员的要求,勤思教研室的老师解析了心理学考研真题以及自主命题院校的真题,仅供学员参考和2018年考研的学生做一个参考! 一、心理学考研真题(统考312)选择题 (一)单顶选择题(1-65) 22、向幼儿讲述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告沂幼儿东郭先生让狼藏进了自己的书袋.后来猎人赶来了。这时候向儿童提问“猎人知不知道书袋里藏有狼”,这一问题考察的是() A.空间认识 B.道德判断 C.自我观念 D.心理理论 【勤思解析】D,心理理论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心理状态与外在行为的认知能力(即对自己或他人的信念、愿望和意图的理解能力)。一般认为,对心理状态的成熟认识是建立在“信念-愿望系统”之上,4岁左右开始形成,其成功标志是成功完成“错误信念任务”的任务,6岁以后儿童才能正确理解“二级错误信念任务”。本题中“猎人知不知道书袋里藏有狼”,即为“二级错误信念任务”。 23、根据塞尔曼对观点采择的研究,儿童能从中立的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想法与行为,这属于() A .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 B.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 C .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 D.相互观点采择

【勤思解析】D,自我中心观点采择阶段,3-6岁,不能认识到自己观点与他人的不同;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6-8岁,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原因;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阶段,8-10岁,能考虑他人观点,但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相互观点采择阶段,10-12岁,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从中立的第三者角度来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想法和行为,需要儿童能够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因此属于相互观点采择阶段。 24、认为儿童的侵犯行为是通过替代强化而获得的理论是() A.生态系统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知觉学习理论 D.条件反射学说 【勤思解析】B,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重点研究了社会学习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性别角色的获得及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作用。班杜拉认为强化可以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其中替代强化是通过榜样进行强化来增强或提高学着者某种特定行为出现的概率。 25、在人生的不同发展时期,智力活动的任务(性质)不同,儿童青少年时期智力发展的根本特征是获取,而成年时期智力活动的性质是运用。该理论的提出者是() A .沙伊 B.莱文森 C.哈维格斯特 D.艾里克森 【勤思解析】A,沙伊根据智力适应理论,把人的一生智力发展划分为不同阶段,见图。沙伊认为,儿童、青少年期智力发展的根本特征是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

福建省委党校2012年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含答案)-政治理论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48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4、当前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针。 在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当前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必须坚持的5个重要方针: 5、——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双证在职研究生如何区分199管理类和396经济类联考

双证在职研究生如何区分199管理类和396经济类联考? 随着近几年在职研究生的大热,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和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是双证在职研究生两类专业的考生科目,虽然是两类专业考试科目,但总有人弄混淆,下面小编就告诉你,两者有何区别? 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管理类专业硕士的考试科目,包含七个专业学位,分别是会计硕士(MPAcc)、图书情报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审计硕士。 考试科目设置: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管理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审计硕士初试科目设两个单元,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复试形式一般主要为面试,具体复试办法可查询具体报考院校。 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在职)、南开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同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均成为参加经济类专业学位综合能力考试改革的试点院校。以上试点院校的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及资产评估硕士等经济类专业硕士专业入学考试均使用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替代303数学三。

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与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的区别 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适用于会计硕士(MPAcc)、图书情报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审计硕士等管理类专业硕士。 396经济类能力适用于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及资产评估硕士等经济类专业硕士; 两者考试范围均为数学、逻辑、写作。 但是,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中的数学为算术、代数、几何、数据分析等高中及以前所学的数学知识;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中的数学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等大学期间所学的数学知识。 两者的逻辑、写作部分考纲基本相同。 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试卷满分为200分;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试卷满分为150分。两者考试时间均为180分钟。 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分值分布为:数学基础75分(有两种题型:问题求解45分;条件充分性判断30分)、逻辑推理60分、写作65分。 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分值分布为:数学基础70分、逻辑推理40分、写作40分。

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全国联考真题

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全国联考真题 一、问题求解:第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学科竞赛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比例为1:3:8,获奖率为30%、已知10人获得一等奖,则参加竞赛的人数为 (A)300 (B)400 (C)500 (D)550 (E)600 2、为了解某公司员工的年龄结构,按男、女人数的比例进行了随机抽样,结果如下: 根据表中数据估计,该公司男员工的平均年龄与全体员工的平均年龄分别是(单位:岁) (A)32,30 (B)32, (C)32, 27 (D)30, 27 (E), 27 3、某单位采取分段收费的方式收取网络流量(单位:GB)费用:每月流量20(含)以内免费,流量20到30(含)的每GB收费1元,流量30到40(含)的每GB收费3元,流量40以上的每GB收费5元,小王这个月用了45GB的流

量,则他应该交费 (A)45元(B)65元 (C)75元(D)85元 (E)135元 4、如图,圆O是三角形ABC的内切圆,若三角形ABC 的面积与周长的大小之比为1:2,则圆O的面积为(A)π (B)2π (C)3π (D)4π (E)5π 5、设实数, 满足| - |=2,| - |=26, 则+ = (A)30 (B)22 (C)15 (D)13 (E)10 6、甲、乙两人进行围棋比赛,约定先胜2盘者赢得比赛。已知每盘棋甲获胜的概率是,乙获胜的概率是,若乙在第一盘获胜,则甲赢得比赛的概率为 (A)(B) (C)(D) (E) 7、如图,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 , 分别是四边的中点,, , , 分别是四边的中点,依次下去。得到四边形序列(m=1,2,3…),设的面积为且=1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