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政道路设计说明书

市政道路设计说明书

市政道路设计说明书
市政道路设计说明书

道路工程施工设计说明书

一、工程概况

本段XX路是南北向交通支路,本工程北起XX大道,南至XX路。施工起点0+19.302,施工终点XXX,道路设计全长XXX米,道路规划红线宽度12米。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二、设计依据

3.建设单位提供的水文资料及相关城建档案资料;

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7.《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8.《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

10.《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 D80-2006);

1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12.《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13.《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4年3月);

1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1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1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17.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18. 本区域按20年一遇洪水频率设计,20年一遇的洪水位为:22.5m。

19.现行相关规范、规程、标准等。

三、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

2.计算行车速度:30Km/h;

3.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10年;

4.交通等级:中;

5.荷载标准:机动车道:BZZ-100KN;

6.抗震标准:道路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7.坐标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

8.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四、设计概要

4.1道路平面设计

道路平面设计以规划的道路中心线作为设计依据。与相交道路均采取平交形式。

4.2道路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标高:道路中心线处路面标高。

XX路纵断控制条件主要为:

XX路-XX大道交口处设计标高;

XX路-XX路交口处设计标高;

五十年一遇防洪水位控制标高;

根据上述竖向控制条件,并结合现状地形,综合考虑土方平衡来进行竖向设计。

本次设计的XX路最大纵坡0.35%,最小纵坡0.3%;最小凹曲线半径13000m,无凸曲线。

4.3道路横断面设计

路幅分配型式如下:人行道1.5 m+车行道9m+人行道1.5 m=12m,填挖方边坡为1:1.5。

4.4 无障碍设计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应符合乘轮椅者、拄盲杖者及使用助行器者的通行与使用要求:

(1) 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在距人行道外边线0.5米处设0.5米宽的盲道,盲道由行进盲道与提示盲道组成,并严格按规范要求设置;

(2) 指引残疾人向前行走的盲道应为条形的行进盲道,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和拐弯处应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

(3) 盲道表面触感部分以下的厚度应与人行道砖一致;

(4) 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盲道应避开井盖铺设;

(5) 沿线交口、道口均设置无障碍坡道,以方便残疾人出行,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

(6) 行进盲道触感条和触感园点规格应符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表4.2.2-1、4.2.3-1的规定。

4.5道路交叉口设计

XX路(XX大道~XX路)是南北向交通支路,沿线与XX大道、XX路、XX路相交(其中与XX大道、XX路交口不在本次设计范围,仅顺接处理),上述交口均采取平交形式。

4.6路面结构设计

路面设计荷载采用BZZ-100标准轴载,以行车荷载和温度梯度综合作用产生的疲劳断裂作为设计的极限状态。

4.6.1设计标准和设计荷载

道路交通等级为中。

结构材料参数如下表(括号内为非机动车道参数)

以上各结构层中,水泥稳定碎石7d无侧限抗压强度要求达到4MPa(人行道为3MPa),压实度≥98%(人行道≥97%);石灰土7d无侧限抗压强度要求不小于0.6MPa(人行道为0.5MPa),石灰土重型压实度≥97%(人行道压实度≥96%),施工中必须按强度要求,以实验为准。结构层沥青采用70号A级沥青,透层及粘层油采用乳化沥青,透层油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微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在新铺沥青砼之前。沥青层之间及路缘石、雨水口、检查井、平缘石与新铺沥青砼接触的侧面必须喷洒粘层油。

考虑到道路建成后,所在区域将进行开发建设,为满足区域开发建设期间行车荷载要求,对道路基层进行了适当加强设计。

4.6.2路面结构组合

(一)机动车行道路面结构设计

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SBS(I-D) 4cm

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8cm

改性乳化沥青透封层

4.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4cm(分两层施工)

10%石灰土底基层20cm

总厚度66cm

(二)人行道路面结构设计

彩色抗滑地砖6cm

水泥干拌黄砂垫层3cm

C20砼基层10cm

级配碎石底基层10cm

总厚度29cm

各种路面结构及路缘石安装大样图详见路面结构设计图。

车行道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应达到36MPa,人行道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应达到30MPa,不能满足要求时须采取措施提高土基强度。

4.7路基结构设计

1.路基边坡设计

道路两侧采用不大于1:1.5放坡,填方段浸水路堤在设计水位以下的边坡坡率不陡于1:1.5,且填料应采用碎石等渗水性好的材料。边坡应结合绿带景观设计对两侧放坡的要求具体考虑,道路两侧可不设挡土墙,采用放坡形式结合绿化较为美观。

2.路堤填料要求

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特征的土。

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需要使用时,必须采取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措施处理,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若采用膨胀土作为路堤填料时应经掺灰改性处理后方可填筑。弱膨胀土作为路堤填料时,若膨胀率不超过0.7%,可直接填筑,并采取防水、保温、封闭、坡面防护等措施。

3.路堤施工方法

根据地形情况的不同分别采用水平填筑法或纵向分层填筑法两种形式。水平分层填筑法,按设计断面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每填一层,需经压实符合规定后,再填筑上一层。纵向分层填筑法,当原地纵坡大于12%的路段,应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采用机械碾压时,分层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30cm。

4.挖方路堑的施工

当挖方路基开挖到设计标高时,对路基顶部表层的土,应做土工试验。当路堑路床的表层下30~80cm内为有机土、难以翻拌晾干的过湿土、暴露后易风化的软岩,其CBR值应大于规范规定要求,如不符合规定,应清除进行换填。当路堑路基顶部以下位于含水量较多的土层时,应换填透水性良好的材料,换填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整平凹槽,设置盲沟,将地下水引出路外,再分层回填压实。

5.填挖接合段的施工

在路线纵向和横向填挖交界段,地面自然横坡度陡于1:5的斜坡上(包括纵断面方向),

路基基底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1m,台阶底应有2%~4%向内倾斜的坡度,挖台阶前应清除草皮及树根。

对土质路基填挖衔接处应采取超挖回填措施并进行压实。

6.桥涵等结构物处的填筑

1)填料:按设计要求选用符合规范的材料。

2)填筑:应适时分层回填压实,分层松铺厚度宜小于20cm。当采用小型夯具时,松铺厚度不宜大于15cm,并应充分压(夯)实到规定要求。

结构物回填处顺路线方向长度应按设计规定,并挖成台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才能分层回填。回填处如有泄水孔或其它构筑物时,按设计或规范要求碎石、粗砂或砂砾层。

回填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时,必须注意两边对称同时进行,直至管顶。回填时特别要注意管道两侧腋下的回填压实。桥台、涵身背台和涵洞顶部的填土压实度标准,从填方基底或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均为96%。

为确保沟槽回填土质量,管、涵顶30厘米以下及雨水口、检查井肥槽均采用8%石灰土回填。

7. 路基处理

(1) 清表处理

业主未提供本道路的岩土工程地堪报告,故参考周边已设计道路的地勘报告,全线清表深度暂按0.5米计算,清表总挖方约0.43万方。

(2) 填浜路基处理

桩号1+20~1+80等处有形状不规则的现状水塘、沟渠。上述水(鱼)塘及沟渠的路基处理方法参见道路结构设计图(四),即填浜路基处理图。道路全线遇沟塘处按1m淤泥深

度清淤填浜路基处理总面积约380平方米。

(3) 一般路基的处理(弱膨胀土路基)

全线均按膨胀土地段路基处理:

1) 清表后填方≤40cm、挖方段及零填零挖路段:自路床顶向下0-20cm深度均用6%石

灰改良土换填(场拌),20-40cm深度6%石灰改良土换填(原土改良);

2) 清表后填方>40cm的路段:先做20cm6%石灰原土改良,路床顶以下均以6%石灰改

良土(场拌)换填。

为防止人行道外侧渗水对路基的浸泡影响,采用土工膜进行隔水,土工膜施工至路床顶面以下1米深度即可。

(4) 软弱地基的处理

若本段道路存在软弱地基,处理措施如下:

1)车行道清表后原地面反挖40cm,用级配碎石换填。人行道清表后原地面反挖20cm,用级配碎石换填。

2)其它路段局部若清表后原土含水量较大,不易碾压成型,经业主、设计、勘察现场共同确认后可先铺设20cm级配碎石,压实后再用6%石灰改良土分层填筑。(详见道路结构设计图)

上述路基处理中所用到的级配碎石最大粒径控制在80毫米以下,且有一定的级配,其技术要求可参照填隙碎石。所有材料回填时,必须满足各层位设计的压实度及强度(CBR值)的要求。

五、设计与施工技术要求

5.1道路路基

路基压实应采用重型压实标准,路基压实度要求见下表:

表列深度范围均由路槽底算起,新建车行道道路槽底面处理后的回弹模量值不小于36MPa ,新建人行道道路槽底面处理后的回弹模量值不小于30MPa 。 5.2道路基层、底基层

本次设计底基层采用石灰土,石灰土施工要求如下: (1)必须首先清除干净土基表面的石块等杂物。

(2)每隔10~20m 挖一小洞,使洞底标高与预定的石灰土层的底面标高相同,并在洞底做一标记,以控制翻松及粉碎的深度。

(3)用犁、松土机或装有强固齿的平地机或推土机将老路面或土基的上部翻松到预定的深度,土块应粉碎到符合要求。

(4)应经常用犁将土向路中心翻松,使预定处治层边部成一垂直面,防止处治宽度超过规定。

(5)用专用机械粉碎粘性土。

(6)用刮板将石灰均匀摊开,石灰摊铺完后,表面应没有空白位置。量测石灰的松铺厚度,根据石灰的含水量和松密度,校核石灰用量是否合适。

(7)用平地机或多铧犁将石灰翻到土层中间,但不能翻到底部。 (8)采用专用稳定土拌合机进行拌合并设专人跟随拌合机。

雨季施工应精心安排施工计划,应集中人力和机具设备等,分段突击,本着完成一段再开一段的原则,当日进度当日完成,做到随挖、随填、随压。

管、涵顶面填土厚度,必须大于30cm 方能上压路机,当排水管采用UPVC 塑料管时,其顶面填土厚度必须大于50cm 方能上压路机。桥涵、管道沟槽、检查井、雨水口周围的回填土应在对称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分层回填压(夯)实。填土材料宜采用砂砾等透水性材料或石灰土。

基层的施工气温应在5℃以上,路面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宜采用初凝时间4h 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 以上)的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考虑偏差系数及95%的保证率,车行道水泥剂量4%~5%,人行道水泥剂量3%,具体剂量通过配合比设计试验确定。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在满足基层各项物理力学指标的前提下,尽量减低用量。车行道水泥稳定碎石重型压实度≥98%,其7天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3.0~4.0MPa ,碎石集料压碎值≤30%;人行道水泥稳定碎石重型压实度≥97%,其7天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2.5~3.5MPa ,碎石集料压碎值≤35%。

车行道水泥稳定碎石采用骨架密实型混合料,集料级配范围参见下表:

人行道水泥稳定碎石采用悬浮密实型混合料,集料级配范围参见下表: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用12t以上的压路机碾压或振动压路机碾压。施工时,严禁用薄层补贴的办法进行找平。基层、底基层必须保湿养生,养生期一般为7天。基层上未铺面层,应严禁开放交通(施工车辆除外)。

底基层采用石灰土。石灰应采用Ⅲ级或Ⅲ级以上的生石灰或消石灰,并注意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应进行有效CaO、MgO含量试验,达到Ⅲ级或Ⅲ级以上石灰要求时才允许使用。车行道

石灰土重型压实度≥97%,其7天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0.8MPa。人行道石灰土重型压实度≥96%,其7天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0.7MPa。

5.3透封层与粘层

1、透封层

水稳基层的透封层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前提下喷洒,透入深度>8mm

;如洒了透封层油后不能马上铺筑沥青层,可在喷洒透封层油后一破乳立即撒布用量为3~4m3/1000m2的石屑保护。透封层油应采用沥青洒布车一次喷洒均匀,使用的喷嘴应根据透层油的种类和粘度选择,确保均匀喷洒。透封层油采用乳化沥青PC-2或PA-2,用量为1.6~2.4L/m2,透层油洒布后,应及时铺筑下封层。

2、粘层

粘层油宜在当天洒布,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紧跟着铺筑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粘层油应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喷洒的粘层油必须成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不得有洒花漏空或成条状,也不得有堆积;喷洒不足的要补洒,喷洒过量处应予以刮除。粘层油采用乳化沥青PC-3或PA-3,粘层油用量应通过试洒确定,一般为0.3~0.6L/m2。在新铺沥青砼之前、沥青砼层之间、沥青砼层与水稳层之间还有路缘石、雨水口、检查井等构造物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侧面必须喷洒粘层油。

5.4沥青混凝土面层

(一)面层材料技术要求

道路各层沥青面层选用的沥青标号如下表:

沥青选用A级沥青,其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

改性沥青的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根据江淮地区多年夏季的最高气温,适当提高了改性沥青的软化点)

道路石油沥青的其它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2.1-2的要求(气候分区1-3)。道路改性沥青的其它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6.2的要求。改性剂量根据指标要求,通过实验确定。

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应选用碎石。碎石应用无风化、微风化的石料轧制而成,不含土和杂质,石料坚硬、表面粗糙、洁净、轧成形状方正的碎石。

粗集料应与沥青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表面层所用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应达到5级,其它情况粘附性不应低于4级。当粘附性达不到要求时,应通过惨入适量的消石灰或抗剥落剂等措施,提高粘附性等级及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其技术要求应复合下表:

其它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8.2中其他等级公路的要求

沥青混合料中的细集料必须采用石灰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尽,矿粉应干燥、洁净、不成团块。能自由地从矿粉中流出。矿粉不得掺入沥青混合料搅拌机内回收的矿粉(粉尘),其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

其它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9.2中其他等级公路的要求。

沥青混合料中的填料必须采用石灰石或岩浆岩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不得使用酸性岩石等其它矿物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尽,矿粉应干燥、洁净、不成团块、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

其它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10.1中其他等级公路的要求。

面层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必须满足下表级配范围:

各车道面层均采用粗型(C 型)混合料,各混合料关键性筛孔通过率须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5.3.2-1的要求。

沥青混合料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见下表:

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跟踪检测,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如遇材料发生变化并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技术指

标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二)面层施工技术要求

施工中应采用马歇尔试件密度的压实度(Km )和最大理论密度的压实度(KL )双控标准检验面层的压实度,Km ≥98%,93%≤KL ≤97%控制;沥青混合料试件渗水系数不大于120ml/min ,SMA 的渗水系数不大于80ml/min 。

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场、站)采用拌和机械拌制。 拌和厂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拌和厂与工地现场距离应充分考虑交通堵塞的可能,确保混合料的温度下降不超过要求,且不致因颠簸造成混合料离析。拌和厂应具有完备的排水

设施。各种集料必须分隔贮存,细集料应设防雨顶棚,料场及场内道路应作硬化处理,严禁泥土污染集料。沥青混合料可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或连续式拌和机拌制。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经试拌确定,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间歇式拌和机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45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5~10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适当延长。

热拌沥青混合料宜采用较大吨位的运料车运输,但不得超载运输,或急刹车、急弯掉头使透层、封层造成损伤。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清扫干净,在车厢板上涂一薄层防止沥青粘结的隔离剂或防粘剂,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运料车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脏物,否则宜设水池洗净轮胎后进入工程现场。沥青混合料在摊铺地点凭运料单接收,若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已经结成团块、已遭雨淋的不得铺筑。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辅机前l00mm ~3O0mm 处停住,空挡等候,由摊辅机推动前进开始缓缓卸料,避免撞击摊辅机。在有条件时,运料车可将混合料卸入转运车经二次拌

市政道路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文)

工程设计证书编号:A222000384 工程编号: 龙湖区龙祥街道夏桂埔社区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 初步设计 二○一八年十一月

目录 1 设计说明书 (1) 1.1 概述 (1) 1.1.1 任务依据 (1) 1.1.2 设计标准 (1) 1.1.3 工程概况 (1) 1.1.4 项目研究过程 (2) 1.1.5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2) 1.1.6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2) 1.2 功能定位 (2) 1.2.1 规划情况 (2) 1.2.2 交通量预测 (2) 1.2.3 工程建设意义 (2) 1.3 建设条件 (3) 1.3.1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3) 1.3.2 工程地质条件 (5) 1.3.3 交通设施现状与规划 (6) 1.3.4 沿线环境敏感区(点)分布及对项目建设的影响 (7) 1.3.5 项目区域内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对项目的影响 (7) 1.3.6 沿线市政管线的现状与规划 (7) 1.3.7 各项(地质、地震、环保、水保等)专项评价、评估结论对项目的影响 .. 7 1.3.8 有关部门对重大问题的意见,沿线居民的要求或建议 (7) 1.3.9 其他 (7) 1.4 工程设计 (7) 1.4.1 设计原则 (7) 1.4.2 设计依据 (8) 1.4.3 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9) 1.4.4 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9) 1.4.5 横断面设计 (10) 1.4.6 路基、路面结构设计 (11) 1.4.7 道路附属工程设计 (14) 1.4.8 桥梁、隧道及涵洞设计 (14) 1.4.9 排水工程 (14) 1.4.10 沿线环境保护设施 (15) 1.4.11 近远期结合实施方案 (20) 1.4.12 新技术应用情况及下阶段需要进行的试验研究项目 (20) 1.4.13 设计配合及存在问题与建议 (21) 2 工程概算 (21) 2.1 工程概况 (21) 2.2 编制依据 (21) 2.2.1 工程项目及工程量: (21)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65860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工程名称:株洲市董家塅高科园航空大道望云路段新建工程 编制单位:湖南省株洲森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二O一六年五月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6 第一篇编制说明和依据6 第二篇工程概况6 第三篇施工进度计划7 第四篇施工平面图布置7 第五篇施工部署8 一、施工准备8 二、项目管理机构9 三、施工力量组织10 四、施工作业班次10 五、建立现场协调会制度 11 第六篇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1 一、施工准备11 二、道路施工测量 13 三、道路工程14 (一)、设计概况14 1。主要技术标准15 2. 道路横断面设计15 3。路面结构设计15 (1)机动车道部分16 (2)人行道部分16 (二)、施工要求17 (三)、施工方法 18 1. 路基土方工程19 (1) 施工准备 19 (2) 土方路堑开挖19 (3)填方路基施工 20 2.水泥稳定石粉渣底基层、基层21

(1) 准备工作21 (2)施工要点22 (3)操作方法 22 3. 混凝土路面23 4. 人行道29 5. 沿线设施施工30 三、给水管道工程31 (一)、设计概况31 (二)、施工方法 31 1.管沟开挖:31 2. 给水管道基础:31 3. 管道安装方法;32 4.管道试验34 5。管道回填 35 四、排水管道工程35 (一)、设计概况 35 (二)、施工要求 35 (三)、施工方法36 (四)、排水管道的闭水试验37 (五)、工艺和安全要求 38 五、电缆沟工程40 (一)、设计概况40 (二)、施工要求 40 (三)、施工方法41 六、通信管理工程45 (一)、设计概况 45 (二)、施工要求46 (三)、施工方法46 七、道路照明工程 48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知识点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1 前言 一般来说,城市道路景观是在城市道路中由地形、植物、建筑物、构筑物、绿化、小品等组成的各种物理形态。城市道路网是组织城市各部分的“骨架”,也是城市景观的窗口,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周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要求我们要十分重视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 2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2.1 尊重历史的原则 城市景观环境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往往给人们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也为城市建立独特的个性奠定了基础。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遗产,同时也要向前发展。对于传统和现代的东西,我们不能照抄和翻版,而需要探寻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形式与风格,塑造新的形式,创造新的形象。 2.2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主张不为局部的和短期的利益而付出整体的和长期的环境代价,坚持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统一。这一思想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表现,就是要运用规划设计的手段,如何结合自然环境,使规划设计对环境的破坏性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并且对环境和生态起到强化作用,同时还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2.3 保持整体性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原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从城市整体出发,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体现城市的形象和个性。第二,从道路本身出发,将一条道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统一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绿化、街道设施、色彩、历史文化等,避免其成为片段的堆砌和拼凑。 2.4 连续性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连续性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视觉空间上的连续性。道路景观的视觉连续性可以通过道路两侧的绿化、建筑布局、建筑风格、色彩及道路环境设施等的延续设计来实现。第二,时空上的连续性。城市道路记载着城市的演进,反映出某一特定城市地域的自然演进、文化演进和人类群体的进化。道路景观设计就是要将道路空间中各景观要素置于一个特定的时空连续体中加以组合和表达,充分反映这种演进和进化,并能为这种演进和进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3 各类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思路

某市政道路方案设计说明书

xxx路市政工程 方案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1.地理位置 xxx路位于机荷高速以南、水官高速以北、布澜路以东、广深铁路以西,隶属南湾街道办辖区。本次设计起于规划水背路,止于xxx市区粮食储备库配套市政工程二号路,全长1.914km。起点坐标X=30050.550,Y=122817.596;终点坐标小X=31895.424,Y=122521.309。 2.建设意义 2006年9月1日,xxx家电产业集聚基地工作会议举行,会议通过《xxx家电产业集聚基地建设战略研究报告》、《xxx市家电产业集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拟投资9亿元,用10年至15年在布吉建设xxx家电产业集聚基地,到2015年建成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家电产业集聚基地,将成xxx市新的经济增长带。 现状布吉镇高速公路及干线主干道系统较完善,在区域有深惠公路、水官高速、机荷高速等。但镇联系各片区的主干道及次干道却较缺乏,断头路较多,没有形成有效的道路网络。 为了配合家电产业基地的建设,完善周边市政配套设施,xxx路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将金融路、联东路等多条东西走向道路有效

的联系起来,加强了该区域的交通联系,方便了该基地的货物疏导。 受小星星委托,我院进行xxx路市政工程设计。本次设计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桥涵工程、给排水工程、燃气工程、电气工程、交通监控工程。 二、设计依据 ●《xxx市中部物流组团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6); ●《xxx市龙岗区布吉镇市政工程详细规划》(中国市政工程中 南设计研 究院2006); ● xxx路市政工程勘察设计中标通知书; ●沿线区域1:1000地形图及地质勘察报告; ●其他相关国家及地方规程、规。 三、道路工程 1、采用的规和标准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城市道路设计规》(CJJ37-90); ●《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

市政道路设计要点探讨

市政道路设计要点探讨 发表时间:2018-01-24T15:26:32.88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作者:游正茂[导读]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市政道路建设事业虽得到了大力发展。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重庆 40002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各项基础设施施工质量与效果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的扩容和改建离不开市政工程建设,市政工程就在市民的身边,方便与否一目了然。如果设计合理,则会使市民生活指数提高,反之则会造成城市的发展受阻和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并且随着城市发展,车辆增多、人口增长等因素,各项设施已经严重落后,只有通过 科学严谨的市政施工,才能提升城市容量,保证城市良好形象,同时促进经济的增长。在众多市政工程中,市政道路施工则是重中之重,道路关系到百姓的出行交通,需要合理的规划和建设才能形成便利的交通环境,市政道路设计作为市政道路建设中的一部分,其作用不可忽视。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要点 1 引言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市政道路建设事业虽得到了大力发展,但仍不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与交通需求,由此影响了居民生活的舒适感。想要改变目前市政道路的现状,就要从其基础方面开始改善,即通过优化市政道路设计来缓解交通压力,从而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2 市政道路设计理念2.1 基于舒适性新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追求程度也越高,特别是人们由观念的转变,而引起的对自身需求的改变,导致人们已经不再是单纯性的个体追求,而是从纯粹物质需求上升到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对自身生活的区域情况自然也更加关心。道路是一个城市的形象,人们对道路交通的要求是不断变化提升的。以往,人们对道路的要求标准不高,只要宽阔平坦就可以了,但现在却不同了,人们不但要求道路交通顺畅、路面干净,而且还需要舒适和美观,可见市政道路设计的理念也需要跟随人们的观念不断转变。 2.2 体现城市的特色城市是人们生活工作的集中区,不论城市大小均有自己的特色,有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要想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精神需求,就要在城市发展特色上下功夫。体现在道路设计上则需要个性化道路,也就是说,对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时,需要设计人员能突出城市特点,展现出设计者对城市当地的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诠释。道路设计可以根据城市环境、自然条件、地形等,把城市独特的风貌展示出来,使道路和城市相融合,展现出城市的独特魅力,这样才能得到人们了充分认可和全面接受。 2.3 体现功能特色 道路是具备功能性的,任何一条道路的开建都是有目的的,道路连接两端,沿线还要有自由的出入口,那么进行道路设计时,一定要在功能上得以体现。设计人员要全面了解城市的生活节奏,进行设计城市道路的时候,就要对城市特色做出综合性的考量,不能为了满足道路的游览功能而损害交通功能,一定要避免出现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保证人们出行的方便快捷。 3 市政道路的设计要点3.1 横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交通情况复杂,需要满足行车、行人、运输等多种通行方式,所以,进行道路设计时,一定要全面考虑到机动车道、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中央/机非隔离带和路缘带等细节,使市政道路横断面各个要素形成紧密配合,实现良好分配,这样,道路横断面设计则显得非常重要。要想设计好横断面,则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需要考虑城市内行车速度和行车数量,要通过全面调研,合理考虑到各项标准,能在节约土地、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划分出有效的行车道。在保证行车速度的同时,确保断面合理有效,机动车道宽度是保证行车质量的关键。另外,道路改造升级时,需要对道路交通情况做预测性分析,对原有车道数量做出相应调整与拓宽。最后还要优化隔离带,保证对各类车辆进行分隔,使行车更加快速安全,全面保证行人、车辆的安全。 3.2 线性设计中的人性化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线形设计占据重要的地位。如果道路的线形设计理想,不仅能够对生态环境予以美化,同时还能够缓解司机驾驶的疲劳,有效地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便于人们的出行。而在设计市政道路的时候,无需对短线与长线进行考虑,而是要注重曲线的设计,但排除交通干道与主干线。实际建设的时候,道路应存在适当的转折,这样才能够欣赏周边建筑与自然环境变化,尽可能降低审美疲劳,规避交通事故发生。除此之外,还能够降低交通拥堵的几率,充分彰显道路建设的人性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市政道路建设方面,应严格遵循环境美观以及人性化的基本原则。其中,规划市政道路的建设,要综合衡量以上两方面的内容,确保整体规划的合理性。特别是道路线条设计,因为线形的设计会在司机驾驶过程中展开相应的引导,尤其是转弯的位置。在此基础上,道路纵断面的线形应与平面保持平衡。与此同时,曲线之间的半径设计同样要合理,进而增强平衡效果。在此基础上,实际建设的时候,还应高度重视市政工程排水的重要作用,并在整体规划中予以充分地考虑。 3.3 特殊人群道路设计特殊人群主要是指盲人等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出行,为了满足盲人出行交通需要,则需要在盲道设计上标准规范。城市中盲道设计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常常会降低盲道的功能价值,体现不出特殊性交通的便利,使用后也没有达到效果等。那么为了照顾特殊群体,对盲道设计时需要全面综合考虑。城市盲道有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两种,但却不能提示方向,造成走错路的问题时有发生,大型超市、商场、单位出入口、道路两端、居民点等地方的盲道突然出现中断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避免问题出现,则需要在盲道设计中使用盲道北向砖,对地理位置做出指引,道路节点及盲道两侧位置,设置导盲牌,方便盲人判断位置与环境,保证通行安全。 3.4 路面结构设计要点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案例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篇编制说明和依据 9 第二篇工程概况 9 第三篇施工进度计划 10 第四篇施工平面图布置 10 第五篇施工部署 12 一、施工准备 12 二、项目管理机构 13 三、施工力量组织 15 四、施工作业班次 15 五、建立现场协调会制度 15 第六篇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6 一、道路施工测量 20 二、道路工程 21 (一)、设计概况 21 1. 主要技术标准 22 2. 道路横断面设计 22 3. 路面结构设计 22 (1) 机动车道: 22 (2) 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 23 (二)、施工要求 23

(三)、施工方法 24 1. 路基土方工程 24 (1) 施工准备 24 (2) 土方路堑开挖 25 (3) 填方路基施工 26 2. 水泥稳定石粉渣底基层、基层 28 (1) 准备工作 28 (2) 施工要点 29 (3) 操作方法 30 3. 混凝土路面 31 4. 人行道 40 5. 沿线设施施工 41 三、给水管道工程 42 (一)、设计概况 42 (二)、施工方法 42 1. 管沟开挖: 43 2. 给水管道基础: 43 3. 管道安装方法; 43 4. 管道试验 47 5. 管道回填 48 四、排水管道工程 48 (一)、设计概况 48 (二)、施工要求 49 (三)、施工方法 50

(四)、排水管道的闭水试验 52 (五)、工艺和安全要求 53 五、电缆沟工程 56 (一)、设计概况 56 (二)、施工要求 56 (三)、施工方法 57 1. 施工条件 57 2. 测量放线: 57 3. 沟槽开挖: 57 4. 基底处理: 58 5. 墙体砌筑: 58 (1) 施工准备: 58 (2) 拌制砂浆 59 (3) 操作工艺 59 6. 内外壁抹灰 60 (1) 基层处理 60 (2) 做灰饼(打墩): 60 (3) 基层施工 60 (4) 抹底灰 60 (5) 装饰面层 61 (6) 质量保证措施: 61 7. 盖板预制及安装 61 (1) 构件预制 61 (2) 构件安装 62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试要点

一、道路交通基础 1、城市道路分类分级城市道路的分类 1、快速路也叫快速干道 通一一■-快速、长距离交通;全市性干道 2、主干路也叫主干道通为主一一以交通功能为主;全市性干道,连接各主要分区 3、次干路也叫次干道 通兼达一一以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分区干道 4、支路也叫一般道路或地方性道路达一一以服务功能为主; 连接次干道与街坊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 城市道路分级 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按城市规模分I、n、川级。 特大、大城市一一I级,中城市一一U级,小城市一一川级 2、交通三参数Q、K、V及三者关系关系式 基本关系:Q 二K V ? 线性关系:V = V f(1 K2 抛物线关系:Q = V f(K - ) K j V f――自由车速 K ――阻塞密度 3、通行能力与Q区别 概念: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车辆数(行人数)。 通行能力与交通量的区别: 通行能力:是“能力”,检验道路是否充分发挥作用的依据。交通量:道路上实际的通行数量。 二、交通规划、路网规划 1、城市交通模式 2、交通规划步骤 1.交通调查。 2.交通预测---由调查资料,建立交通需求模型,进行现状分析和未来交通预测。 3.交通规划 1)提出交通战略方案 2)提出交通网络规划方案,并评价优化。 3、OD调查出行,区内(间)出行 OD调查的概念 含义:对交通的发生,终止所做的调查。必要性:因为Q,V调查,道路交通状况的 调查,道路上的流量流速。 OD调查:对客流流向调查(包括起讫点,路径??:.)出行 定义:人,车,货从出发点到目的点的全过程。

特点:一个目的,两个端点。 区内(间)出行 区内出行定义:起讫点在同一交通区的出行。 区间出行定义:起讫点在不同交通区的出行。 4、交通预测四步法,出行分布预测的方法:平均增长系数法 四步法 1.出行产生预测:预测各交通区出发,吸引的出行总量。 2.出行分布预测:预测各交通区之间的出行量分布。 3.交通方式的选择预测:按交通方式的选择将预测的出行量换算为交通量。 4.交通量分配预测:将预测交通量分配到路网(道路)上。 平均增长系数法 内容:由现状出行分布表(0D表),出行产生预测的发生吸引出行总量,预测未来各交通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 方法:平均增长系数法。 :.(F—i 区间出发量增长系数,Fj—j 区间吸引量 增长系数) 计算过程:修改系数,多次迭代,不断逼近,直到|Fi(n\Fj w-l| <=? 5、交通规划 公共交通规划内容:M , V 6、路网规划:规划指标、路网类型 规划指标 衡量路网是否满足交通需求指标有: 非直线系数p 路网密度S 道路面积率丫 人均道路面积入

市政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初步设计说明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 本项目位于XX市XX工业区内,按《XX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地规划,本次设计道路位于XX工业区芝麻地块,与XX路相交。 随着XX开发区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负责南城经济开发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地XX南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于2012年7月份委托我单位进行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设计,设计内容为本道路工程和排水工程地设计。2012年8月业主委托XX市测绘中心进行工程测量,于2012年11月完成工程地形图和横纵断面测量地任务交我单位进行工程初步设计。 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道路起点在XX路,桩号为K0+000,并向西布线,道路终点与原村庄道路相接,桩号为K0+232.992,路线全长232.992米。路线路福宽度9.0米。与本道路工程同步实施地还有排水管线。 (二)设计依据 1、业主XX南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计任务委托书; 2、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3、《XX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4、由XX市测绘中心提供地现状地形图及道路横纵断面资料; 5、XX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关于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地批复 文件。X开经【2012】99号。 二、主要技术规范及设计标准 (一)技术规范 本工程设计采用现行国家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2.1.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1.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2.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1.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2.1.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2.1.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2.1.8《公路砼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二)道路设计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支路 设计时速:20 km/h 圆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半径:70m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20m 设超高推荐半径:40m 设超高最小半径:20m 平曲线最小长度:40m 圆曲线最小长度:20m 凸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m 凹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m 竖曲线最小长度:20m 最小坡长:60m 停车视距:20m 设计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载100KN 设计年限:水泥混凝土路面20年 三、道路工程设计 (一)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本项目起于XX路(0+0.000),止于村庄道路(0+232.992),东西走向,路线全长232.992米,路线路福宽度为9.0米。 道路平面设计详见道路平面设计图。 道路全线设2处平曲线半径R为:40m、50m。 (二)道路纵断面设计

完整版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完整版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第一节编制说明 (1) 第二节工程概况 (4) 第三节工程场地条件 (7) 第二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8) 第一节施工准备 (9) 第二节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16) 第三节施工机械设备选用及布置 (20) 第四节施工组织与管理措施 (22) 第五节施工重点难点分析 (32) 第六节施工测量及监测 (34) 第七节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37) 第八节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80) 第九节软基处理施工方案 (91) 第十节电力工程施工方案 (95) 第十一节季节性施工措施 (96)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107)

第一节质量目标 (107) 第二节质量管理人员组织网络 (107) 第三节质量控制及保证体系 (108) 第四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ISO体系) (112) 第五节材料、设备质量保证措施 (137)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48) 第一节施工总进度计划 (148) 第二节主要工程施工进度安排 (148) 第三节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149) 第四节劳动力及材料供应计划 (154) 第五章安全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157) 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方针及原则 (157) 第二节安全组织管理体系 (158) 第三节施工安全生产总体保证措施 (162) 第四节防火防爆及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174) 第五节民工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178) 第六章文明施工体系与保证措施 (180) 第一节文明施工目标及管理体系 (180)

第二节文明施工总体保证措施 (180) 第三节文明施工方面的承诺 (192) 第七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193) 第一节环境保护目标及管理体系 (193) 第二节环境保护总体保证措施 (193) 第三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环境管理措施 (204) 第四节施工现场噪音及振动控制管理措施 (206) 第八章附图表 (209) 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209) 附表二劳动力计划表 (212) 附表三主要材料计划表 (214) 附表四施工进度计划 (218) 附图五施工总平面图 (220)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19-05-21T17:21:53.8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作者:赵哲华 [导读] 摘要:道路景观设计的风格和特点是城市的名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发展程度。 棕榈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道路景观设计的风格和特点是城市的名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发展程度。城市道路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交通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我们重视景观设计的协调。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如何提高道路景观的美与道路的完美结合。本文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基本内容 导言:目前,城市道路已不再仅仅是人们出行的基本需要,与之一致的景观设计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保证交通运输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根据其特点和实际情况对道路进行景观设计已成为有关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因此,有关部门应重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规范化、美感和实用性,充分发挥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意义。 1城市道路景观的内涵与功能 1.1城市道路景观的内涵 要了解道路景观的内涵,首先要了解城市景观的内容。城市景观主要包括街道、广场、公园等基础设施。它还包括建筑房屋,如商业商店和住宅。道路景观主要指城市街道周边的景观设计。城市道路有比较宽阔繁荣的路段,适合各种机动车行驶,以及安静的林荫大道,道路狭窄,人行道交错。城市道路景观包括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它由各种商业或住宅建筑、花卉植被、路标、栏杆和供路边休息的长椅组成。 1.2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及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渐走上文明的阶梯,但却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破坏了地球的生态平衡。日益恶劣的环境提高了公众对保护自然环境必要性的认识。在城市交通中,道路是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最重要的语境,贯穿城市主体。公共种植花木将减缓城市热岛效应,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区域平衡状态,逐步凸显道路景观的生态效应。“城市形象”认为,道路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首要要素,起主导作用。其余的环境要素围绕道路设计的核心,相互补充。形成的具体空间性质是:在公共场所和商业区实现迁移时,将居民的社区和办公区相匹配,组合起来表明采用多样化配置具有渗透性特征。基于物质和精神构成,道路相当于城市的血液,也是形成城市印象的主要因素。街道承载着公共生活和精神,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和城市的印记,这就相当于城市的灵魂;例如,浦东世纪大道见证了上海的繁荣,南京东路见证了该市的历史。道路的建设要体现城市文化的内涵,使街道与整体呈现完美的平衡,从而优化城市的功能,塑造城市的良好形象。 2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在当前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中,要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更好地满足道路设计和使用的要求。同时,城市道路的布局必须与道路的功能性质相协调。即城市道路系统规划需要与城市景观系统规则、绿地系统规划等保持协调与整合,以建设城市道路景观,使其成为城市环境中非常美丽的景观。在城市道路景观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还必须保证景观特征与城市景观特征、历史文化特征等相一致。道路景观要保持整体的统一和一致性。针对道路的不同性质和要求,需要设置不同的景观特征,以保证景观在环境中的独特性。即城市道路景观需要布局清晰,空间扩张顺序完整,形式、色彩、纹理协调处理,并根据功能要求和审美原则合理组织各种景观要素,以更好地发挥道路环境的生态绿化作用. 3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内容 3.1道路绿化景观 道路绿化是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在绿化植物栽培过程中,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如在隔离地带和人行道周围种植植物。在建筑物密集的城市,绿化应充分考虑到车辆和行人的方便。此外,在道路绿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空间感和植物分布层,以通过绿化提升道路的美感。同时,它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绿色植被的生态作用,以及对道路的隔离和保护作用。根据我国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适当缩小草坪面积,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不同层次的植被,如树木或树冠较大的树木。从宏观角度看,它有利于呈现城市的轮廓;从微观角度看,它有利于增强道路空间的凝聚力。 3.2道路铺设 道路铺设从直观的角度突出了城市的界面。不同的道路铺装方式可以更直观地体现城市道路的空间特征。因此,在城市道路铺设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景观设计的环保性能及其对城市排水的影响,还要注意其与周围风景的和谐。根据城市的地域、文化等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有特色的铺面材料来引导行人。在铺筑城市道路时,应避免选择俗气的颜色,注意周围事物的着色,并根据道路的位置充分发挥铺筑的装饰效果。颜色、形式和纹理是道路的主要形式。这三种关系的协调可以大大提高道路铺设的效果。 3.3路侧绿带 路侧绿带是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一侧设置的一定宽度可减少人流、车辆的噪声,阻滞灰尘的绿化带。包括基础绿带、防护绿带、花园林荫路、街头休息绿地等。路侧绿带是阻隔建筑与道路的防护屏障,可保护建筑内部不受外界的干扰。对于路侧绿带的设计,不同性质的区域,植物配置方式也会有不同。 商业区的绿地宜采用规则式种植,作为街头休闲绿地,将绿地适当地隔离,创造出不同的休闲或是观赏空间,使绿地与建筑广场形成一个整体。居住区旁的人行道绿带宜采用自然式种植,由于居住区内人的活动较为频繁,为减少道路行车的尾气、噪声对居住环境的影响,可通过种植绿化作为防护措施,既能美化环境,又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空间允许的条件下可设置人活动、休憩的场所,使人们在绿地内,既可以观赏景致或休息片刻,也可以漫步其中。绿地通过不一样的景观设计与建筑、山石、植物灯相映衬,显示出城市的绚丽空间、多复色彩的美学效果。 3.4照明设计和道路公共设施 在照明设计中,选择灯具的灯柱在满足亮度要求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其造型。照明设计要对道路照明、建筑泛光照明和广场绿地照明等综合照明效果进行考虑,确保照明能够满足道路的多种使用需求,具有实用性。为了增强空间环境的文化内涵,可以根据城市的历史、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设计与施工要点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设计与施工要点 伴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城市建设在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都有着举足轻重地位,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城市发展水平。在城市建设中,给排水管道建设更是尤为重要。下文将大致介绍建设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设计和施工方面的问题。 标签: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设计;施工 随着人口的不断涌入,也给我们在城市的规划中对于市政管网的设计提出比较大的挑战。在进行相关的管网的设计、施工时,一定要对管网的质量进行控制,因为市政道路的管网质量与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于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中设计与施工中的要点控制。 1、在市政道路中给排水管道的地位 在市政道路中的排水管道在我们的正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城市处于雨季的时候,城市中会有大量的雨水,大量雨水的排出工作大多数是依靠市政道路的雨水管道。如果雨水管道不能够把降雨及时排出的话,就会给人们的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如果大量的降雨在城市当中,就会对于城市的交通道路产生影响,影响正常的道路通行,如果水量特别大,有可能会影响整个路面的路基,甚至渗到道路的结构层中去,造成道路使用中出现路面塌陷等严重的安全质量问题。还有在路基下面最近的是地面的水层,因为水会受到重力的作用而在地下的局部位置形成一个水坑,按照这种情况来说的话,路面基础由于受到水的作用,很容易失稳,使整个道路的稳定性降低从而出现安全质量问题。由于路面的大量积水,不能够进行及时的排出,水通过路面进入到地下的软土层,会使整个积水路面发生比较大的坍塌,使道路周围的建筑受到影响。 2、在进行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1 对市政道路路面进行路面排水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市政管网给排水的路面排水设计时要考虑两个方面:分别是人行道排水设计和非人行道的排水设计。在对人行道进行排水的设计时应该注意坡度朝向的设置,一般情况下人行道的横坡设置朝向与非人行道一致,这样的设计是想让人行道中的雨水通过设置的坡度流向非人行道上的排水口。当所设计的路段进行土方的工作时,一般的做法是在道路的两侧设置挡土的设施,在挡土设施的上部设置拦水设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于不让因为雨水流到人行道的一侧。在进行设计时也要考虑特殊情况,有时因为雨水过大,已经可以漫过挡水装置上方的泄洪孔的时候,可以在泄洪孔的下方设置排水装置,以免造成人行道上出现积水,影响人们的正常通行。在城市当中,道路有宽也有窄。在进行相对来说比较宽的道路进行道路给排水的设计时,一般都会采用双坡的排水方法。因为在相对来说比较宽的道路只用单边坡进行排水的话,在离排水孔比较远的地方的水无法进行

最新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pdf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 设计说明书 1.1概述 1.1.1 道路地理位置图 示出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1.1.2设计依据 设计委托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的批复意见、相关评审报告、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 1.1.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如技术标准、规模有重大变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1.1.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1.5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1.1.6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 1.2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 1.1.1道路现状评价 1.2.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 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1.2.3沿线基本情况 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1.2.4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 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等。 1.2.5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1.3 工程概况 1.2.1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 1.3.2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 1.3.3规划简况 着重阐述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 路的性质、功能。 1.3.4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1.3.5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 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1.3.6工程修建的意义 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减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根据以上内容,

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1.4 工程设计 1.4.1方案设计思路 1 对规划思路及各项指标进行说明,阐述对规划的理解,分析项目实施的意义。 2 提出主要技术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 3 结合规划提出优化或更改思路,阐述合理性。 1.4.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1 列表说明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道路等级、设计年限、设计车速、标 准路幅宽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凹曲线凸曲线 半径、停车视距、最小净空、交织段长度、设计荷载、抗震设防标准等。对以上 指标与规范要求进行对比分析。 2 对设计年限、设计荷载、最小净空、抗震等级结合规范进行说明。 3 对因条件限制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所有非强制性技术指标需特别说明。 1.4.3道路平面设计 1 提出平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用地、道路、管线、轨道、隧道、桥梁、文物、其它构筑物、以及工程费用控制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2 阐述各方案平面布置情况,结合以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各方案设计合理性。 1.4.4道路纵断面设计 1 提出纵断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坡度、控制标高、坡长、挖填土方、排水、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2 阐述各方案纵断面布置情况,结合以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各方案设计合理性。 1.4.5方案比选 列表对方案的交通功能、占地、工程费用、景观效果、近远期结合情况、技 术要求、工期、拆迁与施工组织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推荐方案。 1.4.6道路路幅分配 说明道路总宽度以及车行道、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路缘带、中央分隔(绿化)、人行道绿化带宽度分配。结合规划及交通分析论证路幅分配合理性。(结合综合管网布置确定路幅分配) 1.4.7道路路基、路面设计 1 说明道路边坡坡率以及支挡构筑物、桥梁、隧道的确定情况,结合现状地形与地勘分段说明其设计合理性。 2 提出特殊路基处理措施。

市政道路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况: 郁金香街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城市次干路,北起葵松路,南到雪松路,全长635.039米,红线宽度34米,是沈水生态科技创新城的一条重要道路,建成后将对科技创新城的开发建设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二、设计依据: 1.业主提供的相关规划资料(道路平面规划、道路竖向规划、路基横断面规划) 2.《业主提供的电子版地形图》(1:1000) 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6.《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 7.《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 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9.《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10.《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11.《城市道路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05MR101) 12.《城市道路路基路面及其他设施》(国家建筑标准图集 MR1) 13.国标《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14.《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05MR601) 15.《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1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三、技术规范及标准: (一)道路工程设计技术规范及标准: 四、平面设计: (一)、平面设计原则 1.道路平面位置考虑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布设。 2.严格执行《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二)、平面设计内容 郁金香街起点与葵松路(原杜松路)相接,起点坐标:X= 4615030.390,Y= 41523802.945; 道路由北向南延伸,终点与雪松路相接。终点坐标:X= 4614395.350,Y= 41523802.951。道路全长635.039m。施工范围为K0+013~K0+580。道路路线范围内及周边地块征地基本完成,因此原有水田灌溉沟渠全部取消。主干渠做改渠处理,具体位置详见《道路平面图》。 五、纵断面设计: (一)、纵断面设计原则

市政道路施工设计方案模板(大全)

一、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1.1工程招标文件; 1.2答疑资料; 1.3工程应用的主要法规: 1.4工程参照的现行相关规、规程: 2、编制原则: 实行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资金等物资资源与不断优化的技术等信息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实现快速、优质、高效、有序地组织施工。 2.1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兼顾一致,周密部署,合理安排。2.2平行流水、均衡作业,网络技术控制,保证工期。 2.3规划创优,方案切实,措施到位,确保质量。 2.4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3、编制围: ****************工程施工图纸的道路、排水管线、照明工程及其配套附属设施的工程施工。 4、编制容: 本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对工程施工条件、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组织机构、主要工序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施工承诺)等。 5、工期目标: 5.1招标工期:**个日历天完工并交付使用; 5.2工程计划开工日期:****; 5.3工程计划竣工日期:**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工程项目简介:路基工程7559m2;路面工程7559m2;道路排水工程;路灯安装。 2、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及搜集本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的相关资料,了解到现场实际地质状况,为砂性土,含有粘性土和碎石。 3、工程施工条件: 3.1施工环境: 施工现场环境较好,但不排除其它干扰因素。 3.2地理环境: 路线所经地区场地不平,存在土方的挖填施工要求。 3.3气候条件: 该地区气候主要特点是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2.3℃,历史最高气温37.4℃,高温季节在七、 八、九月份,历史最低气温-16.0℃。 3.4交通条件: 待建工程场地平整;需修建临时施工道路。 3.5水、电、通讯条件: 就近接入供电单位提供的供电点电源。另自备10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作备用。 当地通讯发达,就近接入当地通讯网络。另单位管理人员各配备对讲机一台作为补充通讯网络。 4、工程特点: 工程量较大,且为汛期,多雨季节,工期较紧。 三、施工总平面布置 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市政道路设计要点

一、路线设计 1.1 平曲线半径的取用。平曲线半径的取用,最重要的是考虑曲线附近的运行速度及其前后衔接的线性指标的均衡性及连续性,并非越大越好。 1.2 同向圆曲线间直线段长度的问题。在老路改造工程中,过分强调 6v 的最小直线长度将浪费大段老路,造成新的拆迁量,使工程量和工程造价大幅提高。 1.3 市政道路的纵断面设计不能仅考虑造价。暴雨考验着城市的排水系统,近期全国出现的强降雨使很多城市的道路积水严重,有些城市的排水系统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有些城市的道路在水位较高的季节会出现雨水倒灌现象,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道路纵断面设计偏低造成的。 1.4 老路改造中的平纵组合。条件受限时,尤其是在老路改造中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时,不应片面强调“平包纵”。道路平面线性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结合,并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标准。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尽量采用大的曲线半径,用圆曲线代替缓和曲线的设置,尽量不设置超高、加宽。道路纵断面设计标高主要根据现有道路标高、两侧建成区地坪标高、现状自然地面及地下水位标高、城市防洪标高、桥梁控制标高、相交道路及铁路标高、立交等控制性标高来确定。横断面设计以规划为依据,经过该市规划建设局主要职能科室的论证,并结合道路实际确定了横断面设计方案。道路规划红线宽 40 m。横断面机动车道横坡为 2. 0 %,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横坡为 1. 5%。 1.5 路线设计改进建议。平曲线半径超过 8km,则与长直线类似,容易使驾驶员产生单调感和疲劳感,一般平曲线长度宜控制在 1~3km。同向圆曲线间直线段长度取值建议:①可以将大于不设超高的缓和曲线长度归入直线段考虑。②降低 6v 要求,最小可至 3v(实践检验可取)。市政道路由于其特殊性应更多地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防洪、排水问题,不应过于考虑减少造价而降低纵断面设计的标准。车辆在城市中行驶时,往往达不到道路的设计速度。因此,当道路条件受到限制必须设置超高时,横向力系数μ的取值不超过 0.15 即可。老路改造应尽量以拟合老路为原则,条件受限时可以不“平包纵”。 二、路基路面的设计 2.1 路基拼接。目前为保证新老路面拼接质量的技术措施主要有挖台阶、提高新填土压实度标准、铺设土工格栅等。但是在河塘路段,特别是在软土地基路段不均匀沉降设计处理不到位的地方,经常出现纵向裂缝。 2.2 水泥稳定碎石层设计。水泥稳定碎石作为路面基层,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开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开裂经常会反射到沥青路面面层,若这些裂缝不能及时处理就很容易导致路面破坏。 2.3 桥头跳车。桥头跳车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形成原因很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但桥头跳车的直接原因是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异。处理桥头跳车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加强地基(软基)处理、提高压实度、设置大尺寸搭板、设置过渡路面结构等,本文同时建议设计时可以加强搭板处路面结构和路基顶层的处理。 2.4 路基路面设计。当存在路基拼宽情况时,建议从以下方面考虑:①根据理论计算和近几年道路实际使用情况分析,要控制道路拼接问题的出现需要控制新老路两侧的差异沉降,建议原有路基与拓宽路基的路拱横坡度的工后沉降增加值不应该大于 0.5%。②采用间接拼接方式,新老路基平面不分离,纵断面分离的路基拓宽设计,将拼宽路基沉降标准放宽,按照新建路基处理。既降低了填土高度,减少新征用地,又降低了软土地基处理费用。③土工格栅在路基拼接中应用时,为了保护铺设在路基顶面以下 20cm 处铺设的格栅,设计时应该提出合理的施工注意事项,在压实路基时不能使用路拌机进行现场拌和,只能另找场地拌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