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7-2013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007-2013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007-2013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007-2013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007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

1.某教师通过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研究本地区十几所学校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他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属 ( )

A.实验研究B.个案实验C.描述性研究D.实验室实验

2.某学生对待事物的态度容易受到同学、老师的影响,善于察言观色,其知觉方式属于 ( )

A.沉思型B.场依存型C.冲动型D.场独立型

3.某同学每周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出小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他这种行为属 ( )

A.自我认识B.自信C.自我体验D.自我调控

4.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

A.建构学习论B.结构学习论C.认识学习论D.联结学习论

5.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相似的单词不能加以正确区分的现象属于 ( )

A.分化B.泛化C.消退D.遗忘

6.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

A.认识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交往内驱力

7.学习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 ( )

A.逆向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正迁移

8.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这属于 ( ) A.并列结合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相关类属学习

9.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 )

A.过度学习B.深度加工C.组块化编码D.及时复习

10.下列哪种学习策略属于元认识策略 ( )

A.设置目标B.列提纳C.寻求同学帮助D.做笔记

11.学生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了,这种现象属技能学习中的 ( )

A.高原现象B.倒摄抑制C.生理极限D.及时反馈

12.画线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 ( )

A.精加工策略B.复述策略C.组织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

13.在解几何证明题时,学生常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往回走,先确定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条件,然后再将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与问题提供的已知条件进行对比,完成证明过程。这种方法属于问题解决中的 ( ) A.反推法B.算法式C.简化法D.类比法

14.某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协商或修改的,按照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该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 )

A.他律阶段B.前习俗阶段C.自律阶段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15.在课堂上,某教师注重创造自由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该教师对课堂管理的领导方式主要属于 ( )

A.参与式B.监督式C.放羊式D.控制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填空题栏内。

16.教师的教学能力可分为:教学认知能力、

__________和教学监控能力。

17.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1903年前后著书的教育心理学,主要探讨了人的本性、个性差异与__________三大问题。

18.按照维果茨基的观点,学生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__________。

19.根据埃里克森对人格发展的阶段划分理论,

__________人格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发展或建立自我同一感。

20.根据斯金纳的强化观,教育中使用的“警告”,属于__________ 。

21.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学会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__________ .如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评价问题解决的途径以及如何批判性地思考等。

22.马斯洛认为每人都有七种基本需要。由于它们的主要作用和特点不同,这些需要又可分别归属于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其中,自尊的需要就归属于__________ 需要。

23.贾德认为,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能对不同学习活动中的__________进行概括。

24.研究认为,最佳的过度学习,是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__________的学习。

25.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知识直观方式有:

__________ 、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26.在学习的策略教学中,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将新策略与其头脑中的有关知识整合起来,以便能在新的情境中灵活、熟练地运用,这是遵循了策略教学的

__________。

27.根据创造产品的价值意义,可将创造分为真创造与__________ 。

28.迈克卡等人将学习策略主要分为认知策略、

__________ 以及资源管理策略。

29.在知识学习中,正例通常包含了事物的

__________ 。

30.根据问题的结构特点,学科学习中的问题主要属于__________ 问题。

31.已有的研究认为,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是

__________关系。

32.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对于青少年来说,义务感、__________和羞耻感尤为重要。

33.卢家梅等指出,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

__________、多元性与单一性、无知性与盲目性等特点。

34.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注意、情感、意志、定势与思维等状态水平,可以将课堂气氛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__________三种。

35.教学测评可分为__________、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栏内。

36.简述布鲁巴奇等提出的教师教学反思的几种方法。

37.简述学生认知差异研究对教学的主要启示。

38.简述有意义言语学习的条件。

39.简述促进错误观念转变的教学方式。

40.简述中学生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41.简述课堂有效管理的目标。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

42.王小红是高一(2)班一位很不自信的学生。其实,她是以较高的分数考进学校的。只是进入高中后,还没有适应好高中的学习,掌握高中的学习方法。如果你是她的老师,你将怎样帮助她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3.试述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C描述性研究即对某个或某几个课堂教学中特定事件进行描述的研究方法。

2.【精析】B 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是人们在知觉事物时所表现出来的两种不同知觉方式。场依存型指人们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丁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干扰,善于察言观色等。

3.【精析】D调节策略即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4.【精析】A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促进课堂教学形成些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具体教学方法,主要有: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认知师徒法和互惠教学等。

5.【精析】B泛化指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通常,泛化取决于新刺激与原刺激的相似程度。

6.【精析】C 自我提高内驱力指个体因自己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它在青少年中日益显得重要,成为成就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7.【精析】C顺向迁移即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8.【精析】C 七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当认知结构中已形成某些概括

程度较低的观点,在这些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

9.【精析】B深度加工,是指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对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做出推论,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

10.【精析】A元认知策略即监控策略,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和控制。它主要有:制订学习计划、监控和调节策略等形式。其中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11.【精析】A 高原现象即学生在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技能学习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常出现进步暂时停止现象。

12.【精析】B画线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复述策略。

13.【精析】A反推法即学生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往回走,最后倒退到起始状态。得出要达到该目标需要什么条件,最后把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与问题提供的已知条件进行对比。

14.【精析】C在18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他们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规则只是维护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15.【精析】A教师的领导方式可以分为参与式和监督式。主张参与式领导的教师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创造自由空气,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

二、填空题

16.教学操作能力 17.学习心理

18.最近发展区 19.青少年期

20.负强化 21.探究学习

22.缺失 23.共同原理

24.150% 25.实物直观

26.内化性原则 27.类创造

28.元认知策略 29.本质特征

30.结构良好 31.有一定相关的非线性

32.责任感 33.隐匿性与突发性

34.对抗的 35.诊断性评价

三、简答题

36.(1)写反思日记;(2)详细描述;(3)交流讨论;

(4)行动研究。

37.(1)教学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组织形式;

(2)教学应采用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方

式;(3)教学手段与学生认知差异相适应。

38.(1)学生应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2)学习材料应有逻辑意义;(3)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可利用适当观念。

39.(1)创设开放、相互接纳的课堂气氛;(2)注意倾听、洞察学生的经验世界;(3)引发认知冲突;④鼓励学生交流。

40.(1)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的形成;(2)自我意识增强;(3)品德的各方面相互协调,结构更为完善。

41.(1)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2)有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3)学生能自我管理。

四、论述题

42.(1)增强自我效能感:形成适当的预期,以体验到更多的成功。(2)设置合理的目标:目标应是具体、可行的并及时反馈、评价目标的实现状况。(3)进行归因训练:减轻或消除其习得无助感;教授其掌握些有效方法;形成良好的归因模式。

43.(1)遵循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规律;(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3)熟练掌握心智活动规则和课题解答程序;(4)提供心智技能应用的机会。

2008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

1.在西方,被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是 ( ) A.梅伊曼

B.桑代克

C.推孟

D.贾德

2.在学校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开展对某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主要属于( )

A.教育实验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个案实验法

3.根据福勒和布郎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据此,这位教师的成长可能处在下列哪阶段 ( )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感受

4.皮亚杰所提出的影响个体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

A.成熟

B.物理环境

C.社会环境

D.教学

5.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属于下列哪方面的自我意识 ( )

A.生理自我

B. 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理想自我

6.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7.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学习 ( )

A.小孩到一定年龄变声

B.近朱者赤

C.上行下效

D.吃一堑长一智

8.学生通过学习后,能说出“诚信”的含义。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这种水平的学习主要属于 ( ) A.言语信息学习

B.智慧技能学习

C.认知策略学习

D.态度学习

9.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的讲解获得,而是通过他自己的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而生成建构的。这种学习理论是 ( )

A.联结学习论

B.认知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论

D.建构学习论

10.学生为了自己在班级中的成绩排名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主要属于 ( )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认知性动机

D.交往性动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填空题栏16、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基本规律的科学。

17、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来概括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主要关系,即:教师成长= 经验+反思。

18、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是个体获得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时期,也是其人格成熟期。

19、归因即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归究。

20、早期的形式训练迁移理念认为,学科学习的重要意义在于对某种心理能力的改善和提高。

2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错误观念,多具有自发性、顽固性、隐蔽性和广泛等性质特点。

22、根据技能的分类,快速阅读属于心智或智慧(智力)技能。

23、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练习。

24、做笔记是学习时常用的一种精加工策略。

25、人们对越熟悉的事物,越难灵活地想到可能的新途径,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之为功能固着。

26、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成分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像。

27、已有研究指出,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为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28、研究显示,中学的初中二年级年级是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29、个体的从众行为通常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义。

30、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只能用耳朵听、眼睛看,不能随便动口、动手,一旦违背要求,就采用训斥与压服方法来课堂的“稳定”。教师的这种领导方式属集权型类型。

31、某学生因性格太内向,不大和同学交流而影响到其学习成绩。他这种行为问题,主要属于内向退缩型行为问题。

32、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辅导的重点是预防。

33、影响学生品德学习的条件主要有: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和同伴群体。34、通常,学校里的学科学习无度主要属于对学生进行标准或自我参照测评。

35、班图拉认为,强化有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强化三种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栏内。

36.简述教学反思的三种类型。

37.简述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38.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39.简述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40.简述学习策略教学的基本原则。

41.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

42.试运用品德心理的有关观点分析:为什么有时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品德观念教育,但收效甚微?

43.试述怎样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迁移?

2008年教师资格认定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B在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是桑代克。

2.【精析】C 自然实验即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教学或其他实验处理进行比较长的时间的考察。

3.【精析】B在教师成长的阶段中,关注情景阶段教师所关注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并由此使他们很关心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有关的问题。

他们将注意力转向到关注学生的成绩上了。

4.【精析】D在皮亚杰看来,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5.【精析】C社会自我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力、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

6.【精析】A认知方式为场依存型的人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

7.【精析】A 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由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8.【精析】A 言语信息学习即掌握以言语信息形式传递的内容,或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达出来的。

9.【精析】D建构学习论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的讲解获得,而是通过他自己的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而生成建构的。

10.【精析】B学生为了排名而努力学习,这是属于外部动机中的附属内驱力。

11.【精析】C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12.【精析】D他人支持的利用指善于利用老师的帮助、同学的帮助,以及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讨论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合作学习便体现了他人支持策略。

13.【精析】C根据产品创造的价值意义不同,创造可分为真创造和类创造。

14.【精析】B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

15.【精析】A 在教育过程中强调“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这是重视移情效应的教育方式。

三、简答题

36.(1)对活动的反思;(2)活动中的反思;(3)为活动反思。

37.(1)学习者的心向;(2)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3)学生认知结构中有适当的观念。

38.(1)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强学习效果好;(2)学习材料的难度不同,学生的个性不同,两者的关系不同;

(3)学习效果可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39.(1)深度加工与主动参与;(2)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进行合理复习。

40.(1)主体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生成性原则;(4)效能性原则。

41.(1)情绪稳定、乐观;(2)人际关系和谐;(3)人格完整;(4)正确的自我观;(5)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6)行为合理。

四、论述题

42.(1)指出“苦口婆心”实质上只是重视“说道理”,即道德认识教育。(2)运用品德结构的观点,阐述品德结构及关系.并指出品德教育应该重视品德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能只重视某一方面。(3)指出还应采用多种方法、手段以促进品德结构的各方面都整体地参与、并受到影响。

43.(1)指出有效即积极迁移。(2)具体方法:①在真实情景中学;②注意最初的学习程

度;③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④教授学习法。

2009年教师资格认定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

1.1 9世纪末.美罔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对( )的学习研究,建构了科学教育心理学的体系。

A.动物

B.人类

C.学生

D.儿童

2.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研究最多,研究时间也最长的部分是 ( )

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3.下列( )属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A.认识定义的符号

B.熟练的运用定义

C.叙述定义的含义

D.背诵定义

4.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是( )提出的。

A.皮亚杰

B.布鲁纳

C.维果茨基

D.埃里克森

5.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 )

A.发展勤奋感

B.培养主动性

C. 形成亲密感

D.建立自我同一感

6.学乍对自已认知能力的意识属与自我意识中的( )

A.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理想自我

7( )不属于智力群体差异表现。

A.性别差异

B.年龄差异

C.种族差异

D. 水平差异

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学习的是( )

A.杯弓蛇影

B.蜜蜂采蜜

C.望梅止渴

D.近墨者黑

9.语文课学习作文的写作规则,这类学习主要属于 ( )

A.言语信息学习

B.动作技能学习

C.智慧技能学习

D.认知策略学习

10.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后,掌握了“四边形”的概念。这种学习是( )

A.连锁学习

B.概念学习

C.辨别学习

D.规则学习

11.学习源于对学习内容或结果的兴趣而发的学习动机,属于 ( )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D.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12.“闻一知十”属于学习中的( )现象。

A.定势

B.功能固着

C.迁移

D.创造性

13.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

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4.采用两难故事研究儿童品德发展问题的心理学家是 ( )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埃里克森

D.班杜拉

15.“三个和尚没水喝”表现的是社会心理效应的( )

A.社会助长

B.社会惰化

C.群体极化

D.从众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填空题栏内。

16.教育心理学实验研究法有__________ 、自然实验研究。

17.教师的教学能力可分为教学认知能力、教学

__________和教学监控能力三方面。

18.在个体心理的发展阶段中,初中阶段正好处在少年期,高中阶段正好处在__________。

19.在影响中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中,随年龄增加,__________的影响越来越强。

20.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为 __________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

21.条件学习有经典条件学习和__________ 条件学习两类。

22.奥苏贝尔认为,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的同化主要有三种方式,即__________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23.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只是一种解释或假设,具有__________性。

24.班杜拉将人们事先对自己是否能成功从事某种任务的估计称之为__________。

25.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可因学生的__________而异。

26.贾德通过“水下打靶”实验提出了迁移的

__________ 理论。

27.在课堂教学中,借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呈现直观材料,这种直观方式属__________直观。

28.根据技能的分类,“默读”主要属于__________技能。

29.阅读时的“划线”策略,属于认知策略中的

__________策略。

30.在问题解决中常用的两种一般问题解决策略是:算法式和__________式。

31.观察学习和__________学习是品德学习的两种基本形式。

32.在个体品德的构成中,道德__________是其品德的核心部分。

33.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心理辅导、__________、心理治疗及普及心理有关知识来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

34.在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中,群体对每一成员的吸引力被称之为__________。

35.学生在课堂表现出的问题行为,一般可分为品德性问题行为和__________ 问题行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栏内。

36.简述促进知识概括的主要方法。

37.简述动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38.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中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39.简述心理辅导中常用的行为改变方法。

40.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41.简述专家型教师需具有的主要知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

42.联系实际谈谈,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3.有些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专门开设了学习策略课程,但发现这对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并不明显。试用“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来分析之。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A 桑代克自1896年起,开始从事于动物的学习研究,并依据研究的材料,在1903年著书《教育心理学》。它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体系也由此确立。

2.【精析】B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研究得最多、时间最K的部分。

3.【精析】B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4.【精析】C 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5.【精析】D 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期,埃里克森认为该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建立或发展自我同一感。

6.【精析】A 心理自我指个人对自己心理属性的意识,认知能力属于心理属性方面的内容。

7.【精析】D 智力的群体差异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和种族差异等,水平差异属于个体差异。

8.【精析】D 根据学习的特征:表现为行为的变化;引起的变化相对持久;反复经验引起,可判断只有D 项符合。

9.【精析】C 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对学习进行分类.智慧技能的学习即学习运用概念、规则办事的能力。

10.【精析】B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中,概念学习是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做出反应。

11.【精析】A 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是内部动机,学习兴趣属于内在的需要。

12.【精析】C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闻一知十”是典型的迁移现象。

13.【精析】C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14.【精析】A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5.【精析】B群体对个体活动起到的促退作用称之为社会惰化,“三个和尚没水喝”是其影响表现。

二、填空题

16.实验室实验研究 17.操作能力

18.青年初期 19.同伴

20.认知方式 21.操作

22.类属(下位) 23.主观

24.自我效能感 25.个性

26.经验类化 27.模象

28.心智 29.复述

30.启发 31.亲历

32.认识 33.心理咨询

34.群体凝聚力 35.心理性

三、简答题

36.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的基本方法有:(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概括的目的在于区分事物的本质和非本质,抽取事物的本质要素,抛弃事物的非本质要素。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概括时,不仅要注意抽取本质的一面,也要注意抛弃非本质的一面。为此,必须配合使用概念或规则的正例和反例。(2)提供变式。理性概括是通过对感性知识的加工改造而完成,感性知识的获得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教学实际中,要提高概括的成效,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而全面的感性知识.必须注意变式的正确运用。(3)科学地进行比较。概括过程即思维过程,也就是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行比

较,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因而,区分对象的一般与特殊以及本质与非本质的比较过程,对于知识的概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为了促进知识的获得,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去进行自觉的概括,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原理、原则.尽量避免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记忆或背诵。

37.(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准确的示范与讲解有利于学习者不断地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向映象,进而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可以调节动作的执行。(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般来讲,反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动觉是复杂的内部运动知觉。它反映的主要是身体运动时的各种肌肉活动的特性。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动觉训练,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清晰性.充分发挥动觉在技能学习中的作用。

38.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中学阶段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并以此指导行动的时期。(2)自我意识增强。在品德发展的过程中,中学生更加关注自我道德修养.并努力加以提高。可以说中学生对自我道德修养的反省性和监控性有明显的提高,这为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提供了有效的前提。(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

巩固。由于不断地实践、练习,加之较为稳定的道德信念的指导,中学生逐渐形成了与道德伦理相一致的、较为定型的道德行为习惯。(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中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者相互协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动态结构,使他们不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且也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39.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

(1)强化法。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2)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

(3)行为塑造法。这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而设计的培育和养成新反应或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主要是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4)示范法。示范法是通过求诊者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1967年由班杜拉等人建立。其基本原理是:人的各种行为,无论是适应性行为还是不良行为,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冈此.同样的方式也可以改变不良行为,或重新学习适应性行为。

(5)处罚法。处罚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为。处罚有两种:一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否定评价、给予处分),二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撤销一个愉快刺激。

(6)自我控制法。自我控制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40.(1)相似性。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两种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较多的共同成分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并导致迁移的产生。

(2) 原有认知结构。原有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迁移方式,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第二原有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3)学习者的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义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此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41.知识是教师生存的基石。没有深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就无法胜任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以下四个方面的知识基础是提高教师素质所必需的。

(1)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在本学科方面具有精深的专业造诣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此外还要具备一定的与本专业相邻的学科知识,以便适应学科分化与综合的需要。

(2)广博的知识领域。具备渊博的知识,对于教师做好教书育人丁作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教师教育教学的效果。

(3)必备的教育科学理论。教师只有熟悉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个别差异,切实按照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所揭示的规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4)丰富的个体实践知识。个体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获得的对学生学习风格、兴趣、需要、潜力、困难的洞察力和全套教学技术和课堂管理技能。这种知识是教师在对本体性知识深刻了解的基础出通过一定的教学情境、时间与经验而形成的

四、论述题

42.第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能支持或容忍标新立异者或偏离常规思维者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曲”,即给学生创造较为宽松的学习心理环境。(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学生一定的权力和机会,让有创造性的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干自己想干的事,为创造性行为的产生提供机会。(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应使考试真正成为选拔有能力、有创造性人才的有效工具。在考试的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应考虑如何测评创造性的问题。

第三,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4)保护好奇心。应接纳学生任何奇特的问题,并赞许其好奇求知。好奇是创造活动的源动力,可以引发个体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应给予鼓励和赞赏,不应忽视或讥讽。(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对学生所提问题,无论是否合理,均以肯定态度接纳他所提出的问题。对出现的错误不应全盘否定,更不应指责,应鼓励学生正视并反思错误,引导学生尝试新的探索,而不循规蹈矩。(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应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并尽量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事物。对平常问题的处理能提出超常见解者,教师应给予鼓励。(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进行丰富的想象,不必拘泥于常规的答案。(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通过给学生介绍或引导阅读文学家、艺术家或科学家传记,或带领其参观各类创造性展览、科学博物馆、与有创造性的人直接交流等,使学生领略到创造者对人类的贡献。

第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1)发散思维训练。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等。(2)推测与假设训练。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3)自我设计训练。这是一种灵活性较强的训练课程,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及其知识经验,并要注意从活动中激发学生创造的积极性。(4)头脑风暴训练。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43.尽管学习策略影响学习效率,人们在学习时也常使用各种策略。但是,学习策略的价值是受具体情境制约的,表现出具体性、个体性等。为此,在学习策略的教学和训练中,必须遵循其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主要有:

(1) 主体性原则,即任何学习策略的训练和使用都有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要向学生阐明策略教学的目的和原理,使其领会,同时,教他们何时、何地与如何使用策略。而且要给学生充分的运用学习策略的机会,并指导他们分析和反思策略使用的过程与效果,以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监控。(2)_内化性原则,即学生学习策略的学习,不但要不断重视学习的实践,还要逐步将新策略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有关策略知识整合在一起,并内化自己的学习能力,以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灵活,熟练地应用,形成新的认识和能力。(3)特定性原则,即学习策略一定要适合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类型。针对学生的发展水平来确定所学的学习策略。同时,还要考虑学习策略的层次,必须给学生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学习:策略。(4)生成性原则,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即高度的心理加工),生成某种新的东西。策略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在策略学习过程中领悟到什么是策略、策略运用的有效性,能有意识地去发现策略、总结策略,从而生成适合自己的新策略。学生能生成新策略也就标志着他们真正的“学会了学习”。(5)效能性原则,即一定要给学生一些机会使学生感受到策略的效力,还要让学生有信心学好学习策略,树立学习策略的个人效能感。同时,教师要在学生具体学习时,不断向学生提问和测查,并根据这些评估给学生定成绩,促进学生使用策略,

以体验到使用学习策略的收获。特别是高中生,他们已积累了很多属于自己的学习策略,对于新的学习策略不愿去尝试,除非能给学习成绩带来 很大的提高。

2010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

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D ) A 、陶行知 B 、潘菽C 、房东岳 D 、廖世承

2. 从事新学习时,学习者身心的发展水平对学习的适合性,被称为(B )

A 、关键期

B 、学习准备

C 、最近发展区

D 、印刻现象 3. 下列哪项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A ) A 、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 B 、学生谐音法记忆单词

C 、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D 、玩走迷宫游戏 4. 下列表述中有错误的是(A )

A 、智商决定学习成绩

B 、性格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

C 、认知方式是习得的

D 、不同个体间智力有质与量的差异

5. 学习是学生通过尝试——错误,使某情境和某行为之间形成稳定的联系。该学习理论观点的提出者是(B ) A 、巴甫洛夫 B 、桑代克C 、布鲁纳 D 、加涅

6. “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属于(C )

A 、外部强化

B 、自我强化

C 、替代强化

D 、积极强化 7. 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归之为缺失需要与成长需要两大类,下列不属于缺失需要的是(D )

A 、安全需要

B 、归属需要

C 、尊重需要

D 、审美需要 8. 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B ) A 、具体内容 B 、学习过程C 、概括 D 、获得策略知识 9. 根据认知同化学习论,从例证规则的学习,属于(B ) A 、下位学习 B 、上位学习C 、并列学习 D 、组合学习 10. “高原现象”通常发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B ) A 、初期 B 、中期C 、后期 D 、各阶段都可能 11.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画示意图方式来表述、分析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这种方式属于采用下列哪种学习策略(C )

A 、复述策略

B 、精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监控策略

12.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份是(D )

A 、直觉思维

B 、聚合思维

C 、逻辑思维

D 、发散思维 13. 研究显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A ) A 、初二年级 B 、初三年级C 、高一年级 D 、高二年级 14. 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D )

A 、诊断问题

B 、克服障碍

C 、行为矫正

D 、寻求发展 15. 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D )

A 、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 、分析使能目标

C 、分析支持性条件

D 、分析学习结果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

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D)

A、德育与智育

B、知识与技能

C、动机与迁移

D、学习与教学

2、小红认为,她喜欢狗,所以每一个人也都喜欢狗。她所表现出来的是前运算思维的何种特征?(C)

A、不可逆性

B、单维性

C、自我中心

D、集中化

3、中学阶段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哪一个人格发展阶段相对应?(D)

A、信任对不信任

B、自主对羞耻

C、勤奋对自卑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4、在解决问题时,强调速度而非精度任意球认知风格是(A)

A、冲支型

B、反思型

C、场依存型

D、场独立型

5、一位学生这样来管理自己的学习,“如果我能在40分钟内完成好学习任务,那么就出去和玩。”这里他所运用的是(C)

A、外部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6、教师在开始讲授“雷达的工作原理”时,先让学生讨论了对“回声”的了解,接着他将雷达的工作原理与类似的回声联系起来。他使用了下列哪种技术?(B)

A、陈述性先行组织者

B、信息论生先行组织者

C、标

记 D、提示策略

7、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生表现出来的对稳定、可预测环境的需要,属于(B)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需要

D、自尊需要

8、“形式训练说”所讨论的迁移实际上属于(D)

A、正迁移

B、负迁移

C、特殊性迁移

D、普遍性迁移

9、某学生在学习“gas-煤气”这一单词时加入中介词,将其加工成“gas-该死—煤气”。该学生所使用的策略是(A)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计划监控策略

10、知识学习中,理解某一原理意义的学习属于(A)

A、陈述性知识学习

B、程序性知识学习

C、策略性知识学习

D、操作性知识学习

11、下列活动中,属于心智技能活动的是(A)

A、下棋

B、体操

C、书法

D、游泳

12、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这类问题主要属于(B)

A、结构良好问题

B、结构不良问题

C、界定清晰问题

D、非现实问题

13、学生李亦看到自己的朋友体育课不守纪律,随便离开操场却没有遇到麻烦,于是他下次也参与进去,朋友行为对他产生了影响。这种学习属于(B)

A、直接学习

B、替代学习

C、亲历学习

D、试误学习

14、班主任采取通过全班同学讨论协商建立行为准则并约束行为的方式来实现课堂管理。这种管理利用的是(B)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课堂气氛

D、从众

15、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的是课堂气氛以及学生的整体状况,并据此安排自己的教学。按福勒和布朗所划分的教师成长阶段,该教师所处的成长阶段是(C)

A、关注生存

B、关注学生

C、关注情境

D、关注结果

二、填空题:

16、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中所涉及的学习与教学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评价与反思过程。

17、国内的研究表明,初中二年级是中学观察概括性发展的转折点。18、迁移认知结构论认为,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辩性与稳定性是影响迁移的最关键因素。

19、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分为两类:追求成功与回避失败或避免失败。

20、加里培林认为心智形成经历五阶段,即:活动定向、物质或物质化、有声言语、无声的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21、已有研究表明,创造与智力的关系表现为一定条件下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22、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23、教师对教育教学在学生学习行为及学习成绩中影响作用的主观估计被称之为教学效能感。

24、在师生关系上,教师扮演着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的角色。

25、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成正比或是一致的。

26、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提出的课堂纪律四类型是:教师促成的纪律、群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和自我促成的纪律。

27、有效的课堂管理要达到的三个目标是:争取更多时间用于学习、争取更多学生投入学习和帮助学生自我管理。

28、由对某种具体道德情境的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被称之为直觉式的道德感。

29、根据自编测验题的构成特点以及对学生的反应限制来区分,“是非题”属于客观题类型。

30、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31、高原现象一般出现在技能练习的中期。

32、研究表明,与适度学习相比较,学习某材料的熟练程度达到150% 时,记忆效果最好。

33、学习动机具有激发、指导和维持或调节,或强化功能。

34、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观认为,学生学习包括三个过程,即获得、转化和评价。

35、自我意识从观念上区分,可分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投射自我。

三、简答题:

36、概述学生特征差异的表现方面。

①性格的态度特征②性格的理智特征③性格的情绪特征

④性格的意志特征

37、简述意义学习的基本条件。

①学习者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②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适当的观念

38、简述三种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①瞬时记忆,保持时间0.25—2秒②短时记忆,保持时间2秒—1分钟

③长时记忆,保持时间1分种以上,直至终身。

39、简述资源管理策略的主要构成。

①学习时间管理②学习环境管理③努力与心境管理④社会资源与社会支持的管理

40、简述发散思维的主要特点。

①流畅性②变通性③独特性

四、论述题:

41、根据观察学习的有关研究,论述榜样示范法在学生品德培养中的实施要求。

①应注意榜样的特点,选择可接近或可信服的榜样。

②应注意榜样示范行为的呈现方式。

③应注意榜样示范行为的性质及后果。42、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违规行为,教师常采用不同的办法进行处理。下面是3个实例,请用行为主义学习观点,分析说明各实例中处置学生不当行为的教育措施的心理学依据(即采用的行为矫正策略)。

例一:课间,学生张明和王林吵架。前来上课的老师厉声制止,毫无效果,围观的学生越来越多。老师于是决定用8分钟时间让两个学生吵个够,而让其他学生在一旁静观。结果两个学生很快就不再吵架了。

例二:肖云上课总是不遵守课堂纪律,经常干扰同学的学习。他多次承诺改,很快又重犯。今天上课时,他趁李军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不注意,抽掉李军的椅子使其重重地摔了一跤。老师这里严肃宣布,取消肖云很期待的和全班同学一起去春游活动的资格。

例三:对于平时课堂上经常讲闲话的学生,一旦他在某节课不讲闲话,老师就及时予以表扬。

上述3个实例中对学生不当行为的处置措施,集中体现了行为主义学习观点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个体行为改变的过程视为条件反射的形成与消除过程,而影响这一过程的重要条件是强化、惩罚和消退等外部条件。

例一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餍足法(过度满足法)。他在采用其他方法无法终止学生违规行为的特殊情况下,让学生过量的重复其原有行为,使其因得不到强化、失去意义而自动消退。

例二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代价法(负惩罚或取消惩罚)。该学生违规行为多次发生,现为促使他放弃,教师采用违反了要付出代价的惩罚性措施,来使其错误行为发生的概率降低。

例三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强化法(正强化)。他对平时在课堂上经常讲闲话的学生“不讲闲话”的表现,及时予以

表扬,实际是通过强化与学生原有错误行为不相容的行为,来制止学生的错误行为,并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2012年湖南省教育心理学(中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教育心理学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并注重与教育实际相结合。这一时期是教育心理学的()

A、初创时期

B、成熟时期

C、发展时期

D、完善时期

2、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个体的心理社会性任务是发展( C )

A、自主性

B、主动性

C、自我同一性

D、勤奋感

3、乘坐校车时,系好安全带就可以中止刺耳的提示噪音,这种强化属(A)

A、负强化

B、正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需要的是(B)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认知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5、高中阶段学生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深化了他们对初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理解,这种迁移属于()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负迁移

D、逆向正迁移

6、下列选项中属于陈述性知识的是()

A、学习的定义

B、产品的使用说明

C、汽车驾驶方法

D、问题解答思考过程

7、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当动觉反馈已经成为动作程序的调节器时,技能的学习就进入到了(C)

A、定向阶段

B、模仿阶段

C、熟练阶段

D、整合阶段

8、为了巩固学习的效果,小明每天放学回家后,将当天所学内容给爸爸妈妈讲一遍,这种学习策略是(B)A、寻求他人支持策略 B、复述策略 C、时间管理策略 D、监控策略

9、某学生过分害怕猫,教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看笼子里的猫,并接近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教师对该生所采用的行为矫正方法是(D )

A、理性情绪法

B、自我控制法

C、松驰训练法

D、系统脱敏法

10、某中学生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为维护社会公正,每个人都必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但同时他也认为,契约可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大众权益。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该生的道德判断处于(C)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普遍伦理取向

11、下列选项中属于结构良好问题的是(D)

A、建筑设计

B、剧本创作

C、技术革新

D、演员根据剧本表演角色

12、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领域的心理学家是( B )

A、弗洛伊德

B、布卢姆

C、皮亚杰

D、杜威

13、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C)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课堂气氛

D、人际关系

14、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征或品质的指标被称为(A)

A、效度

B、区分度

C、信度

D、难度

15、在师生关系中,“亲其师而信其道”反映教师哪项特征对学生的影响?(C)

A、知识

B、认知

C、人格

D、技能

二、填空题

16、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17、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并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8、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心向与定势。

19、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区分,主要包括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

20、品德学习包括亲历学习和观察学习两种形式。

21、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可分为评估性会谈和影响性会谈两种类型。

22、某学生为提高复习效率,主动将所学概念进行分类整理和比较,这一学习策略属于组织策略。

23、根据新旧知识的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三种。其中,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

24、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实施前的一项创造性工作,它主要包括设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过程和选择教学策

略三项任务。

25、分析教学任务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确定学生原有基础、分析教学目标和分析支持性条件。

26、课堂教学环境包括课堂的社会环境和课堂的物理环境两方面。

27、影响有效课堂管理的因素主要有教师的领导方式、班集体的特点、学生的责任感及对教师的期望。28、学校的期终考试通常是对全学期教学情况的测评。这种测评类型属于总结性评价。

29、加涅根据学习的水平、层次将学习分为由低到高八类,经典条件学习属于其中的信号学习层次。

30、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31、具有追求成功倾向的学生,通常多选择成功概率为50 %的任务。

32、练习曲线可反映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三种练习进步状况,即练习进步先快后慢;练习进步先慢后快和练习进步前后一致。

33、问题空间由起始状态、目标状态和存在的限制和障碍三部分组成。

34、在师生关系上,教师应扮演学生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者的角色。

35、教学效能感可分为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三、简答题

36、简述最近发展区的内涵及其教育意义。

37、简述发现学习的主要特点。

38、简述问题解决中常用的三种启发式策略。

39、简述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及其构成。

40、简述课堂教学中提高知识直观的方法。

四、论述题

41、论述技能与能力的区别与联系。

42、热衷于“奥数”培训的人持有这样一个观点:“奥数”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其它能力相应就会有所提高。就象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一样,其肌肉发达了,运动技能水平也会有所长进。

历史上有种迁移理论与上述观点相似,请论述该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

一、选择

1、B.成熟时期

2、C自我同一性

3、A负强化

4、B自尊的需要

5、D逆向正迁移

6、A学习的定义

7、C熟练阶段

8、B复述策略

9、D系统脱敏法10、C后习俗水平 11、D演员根据剧本表演角色12、B布卢姆 13、C课堂气氛 14、A效度 15、C人格

二、填空

16、学习过程 17、理论型 18、相似性(共同因素) 19、伦理式道德感 20、模仿(观察) 21、评估性会谈 22、认知(组织) 23、下位 24、选择教学策略 25、分析支持性条件 26、课堂的物理环境 27、班集体的特点 28、总结性评价29、信号(最低) 30、学习期待 31、50% 32、练习进步前后一致 33、算子(认知操作)(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34、管理员 35、个人教学效能感

三、简答题

36、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2分)

最近发展区阐述了教学促进儿童发展可能性,即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有水平。(4分)

37、强调学习的过程;(2分)强调直觉思维;(2分)强调内部动机;(1分)强调信息的组织提取。(1分)38、手段目的分析法;反推法;简化法;类比法。(任选3点,每点2分)

39、认知策略指对信息进行加工时使用的有关方法的技术。(2分)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共4分,少一点扣1分)

40、灵活运用多种直观形式;(2分)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1分)运用感知规律,(1分)突出直观性对象的特点(1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1分)

四、论述题

41、区别:性质不同:技能是活动方式,(2分)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2分)范围不同:技能的活动方式的特定性(具体性),(1分)能力的个性心理特征有普遍性。(1分)

联系:技能以一定的能力为基础。(2分)技能的形成促进能力的发展。(2分)

42、与上述观点相似的是形式训练说。(3分)

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认为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这些官能可以象肌肉一样训练,而且得到训练的官能可以自动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迁移是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4分)

在形式训练说看来,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训练和改进各种官能,而且越难越深奥的项目,越具有训练价值,忽视教学内容,忽视知识的实用价值。今天的奥数训练实际上是形式训练说的翻版,虽对开发学生智能具有价值,但容易与现实生活实际技能相脱节。(3分)

2013年湖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申请认定教育心理学(小

学)考试

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1.以下不属于学习的是()

A.入乡随俗

B.感觉适应

C.谈虎色变

D.上行下效

2.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以培养自我同一性为主要发展任务的年龄阶段是()

A.3-6岁

B.6-12岁

C.12-18岁

D.18-24岁

3.学生对自己性格特点的意识属于()

A.理想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心理自我

4.当学生改正了做事不认真的行为后,教师就撤销了不让其参加课外活动的决定。这种教育措施属于()A.正强化

B.替代强化

C.负强化

D.自我强化

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学生结交朋友、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需要属于()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尊需要

6.在学习上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常将学业失败的原因归之于自己能力水平低下。这种归因属于()

A.内部稳定性归因

B.内部不稳定性归因

C.外部稳定性归因

D.外部不稳定性归因

7.下列不属于迁移的是()

A.温帮知新

B.近朱者赤

C.举一反三

D.因噎废食8.形式训练说强调,促进学习迁移应重在训练()A.心理官能

B.利用相同因素

C.原理概括

D.理解水平

9.英语默读方法属于()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言语性知识

D.策略性知识

10.错误观念现象既可能发生在多学科的学习中,也可表现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中。这表现了错误观念具有()

A.顽固性

B.自发性

C.广泛性

D.隐蔽性

11.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是()

A.讲解

B.示范

C.强化

D.练习

12.下列学习策略中,属于复述策略的是()

A.关键词法

B.做笔记

C.记忆术

D.下划线

13.已掌握了“问题”的概念,新学习“结构良好问题”的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组合学习

D.并列学习

14.某学生认为,只要违反了规则并给他人带来了伤害,不论动机如何都是不道德的。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观,其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处于()

A.自律水平

B.他律水平

C.习俗水平

D.前习俗水平

15.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以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结果进行的教学评价属于()

A.常模评价

B.配置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填空题栏内。

16.构成学与教过程的主要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__________。

17.某学生知觉事物时很容易受他人影响,由此可推知他的认知方式主要属于__________。

18.研究表明,到高中阶段后,学生的__________记忆发展迅速,具体形象记忆则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

19. 布鲁纳的教学观强调: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__________。

20.相似性是影响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常见的相似性有: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和__________的相似性。

21.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学生的方言对其英语读音的影响属于__________迁移。

22.根据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形成阶段论,学生的某类心智活动需要借助教具来操作,表明该心智技能处于__________阶段。

23.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出现的进步暂时停止现象,被称之为__________。

24. 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__________。25.问题解决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将问题从起始状态转变为__________的过程。

26.道德情感有直觉式道德感、形象式道德感和伦理式道德感三种,学生的责任感属于其中的__________道德感,

27.一般认为,个体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__________和内化三阶段。

28.心理健康既指一种良好的状态,也是一种持续的__________。

29.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制定出了两种评估模式,即疾病模式和__________模式。

30.当学生每次表现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教师就发给他们一些象征性强化物,如筹码、卡片等。这些筹码和卡片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可兑换成有实际价值的奖励,以此来改变学生的行为。这种行为改变方法被称之为__________。

31.艾里斯认为,人的情绪是由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他所提出的用以解释人的行为的理论被称为__________理论。

32.教学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而__________则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

33.研究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教师的热心和__________、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可显著

影响教育效果。34.知识概括学习时,运用反例最有利于传递___________的信息。

35.研究表明,当个体对学习材料的熟练程度达到__________%时,记忆效果最好。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栏内。

36.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

37.简述奥苏伯尔关于学习动机的分类。

38.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39.简述布鲁姆关于教学目标的认知目标层次。

40.简述福勒和布朗关于教师成长的阶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

41.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42.论述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表现类型及三种以上的处置方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 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5:BCDCC 6-10:ABABC 11-15:DD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6.教学环境

17. 场依存型

18. 抽象(逻辑)

19. 基本结构

20. 学习情境

21.顺向

2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

23.高原现象

24. 资源管理策略

25. 目标状态

26. 伦理式

27. 认同

28.(心理)过程

29. 健康

30. 代币奖励法

31. ABC

32. 教学评价

33. 同情心

34. 辨别

35. 150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 简述教育心理学具有的作用

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分)为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1分)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2分)帮助教师结合实践教学进行研究(1分)

回答: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也可同样计分。

37. 简述奥苏伯尔关于学习动机的分类

认知内驱力(2分)自我提高内驱力(2分)附属内驱力(2分)

38. 简述学习策略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1分)内化性原则(1分)特定性原则(1分)生成性原则(1分)有效监控(1分)个人自我效能(1分)

39. 简述布鲁姆提出的教学认知目标六层次

知识(1分)领会(1分)应用(1分)分析(1分)综合(1分)评价(1分)

40. 简述福勒和布朗提出的教师成长三阶段

关注生存(2分)关注情境(2分)关注学生(2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形成有组织的知识结构,以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3分)

教授学生运用策略(2分)

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以促使技能达到自动化水平(2分)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3分)

42. 论述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表现类型及三种以上的处置方法。

课堂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学生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2分、主要表现类型外向攻击型问题行为、内向退缩型问题行为。或者品行性问题行为与心理性问题行为。(一种类型计1分,共2分)

三种以上课堂问题行为处置的适宜方法:预防、非言语暗示、表扬其他人的良好行为、言语提醒、有意忽视、转移注意。只要能说出其中三种以上即可。(三种计5分,三种以上计6分;少于三种,每少一种减2分)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最终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版)试题库(2009年7月) 一、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心理学:指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2、教师角色: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3、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 4、自我效能感: 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可能后果的判断,如学生对顺利答完试卷产生结果的推测。而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如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顺利答完试卷的主观判断。 5、教学效能感: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自己教学活动能力的主观判断。 6、动机与学习动机: 动机是引起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部动力。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人的需要、兴趣、爱好、价值观等都要转化为动机后才对活动产生动力作用。动机包括两方面容:一是对人的行为发动、维持和促进的能量,直接影响行为的强度和效果;二是具有某种动机的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使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特点,它是在学习需要基础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部动力。 7、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8、问题解决: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存在三种状态:初始状态,中间状态以及目标状态。 9、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我”分解为主体我和客体我。自我意识也就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意识。概括地说,自我意识包括人体对自身的意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个方面。 10、心理健康教育:指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11、教师期望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种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暗示手段。 12、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13、教师胜任力: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应具备的进取心、责任感、理解他人、自我控制、专业知识与技能、情绪察觉能力、挑战与支持、自信心、自我评估等特征。 14、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15、学习: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在较短时间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广义的学习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16、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 17、品德与品德心理结构: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5-03-07 分类: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项不归之于学习与教学的系统过程中。(C )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反应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2、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作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 D )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下列规律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论的主要规律的是(D )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接近律 4、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B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5、举一反三属于(A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6、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C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7、运算技能属于哪种技能(B )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动作技能 D、运动技能 8、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B )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9、创造思维的核心是(C ) 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0、根据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 11、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D ) 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2、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D )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13、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C ) A.群体凝聚力B.群体规范C.课堂气氛D.人际关系 14、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征或品质的指标被称为(A ) A.效度B.区分度C.信度D.难度 15、福勒等认为,当教师较多地关注"学生是否喜欢我"、"同事怎样看我"、"领导怎样评价我" 时,他此时主要处在教师成长历程的( A ) A、关注生存阶段B 、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成就阶段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6、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7、在中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卷 1、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 2、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3、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 A学习需要B认知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理想 4、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沉思型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布鲁姆 C朱志贤 D柯尔伯格 6.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学思想。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目 一、单选题(共20题,每小题1.5分) 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C)。A.理论科学 B.应用科学 C.交叉科学 D.实践科学 2.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少数或个别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多方面深入研究的方法,称为 (B)。A.测验法B.个案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3.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是(A)。A.个体内部矛盾B.个体心理水平C.个体生理水平 D.个体遗传条件 4.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C)。A.遗传条件 B.社会环境C.学校教育.实践活动 5.大学生的情绪一旦被激发,往往会在较长时间内影响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这说明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发展具有(B)。A.丰富性 B.心境化 C.波动性 D.复杂性 6.下列属于负强化的例子是(D)。A.杀鸡骇猴 B.当孩子犯错时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C.孩子去医院看病不再发烧了D.孩子表现不好就饿他一会儿,表现好才给吃的 7.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D)。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8.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D)。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9.在教学中,教师采用模型、图片、幻灯、电影及录像等进行教学,这种直观形式属于(B)。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综合直观 10.如果要想记忆效果好,过度学习的程度应保持在(D)。A.120%B.130% C.140% D.150% 11.在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程的暂时停顿观象,称为(D)。A.平原观象B.起伏观象C.低谷观象D.高原观象 12.关于个人自己认识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称为(B)。A.认知B.元认知C.技能D.操作 13.以下各项中属于认知策略的是(A)。A.精加工策略 B.计划策略 C.监视策略 D.调节策略 14.以下问题属于无结构的问题是(B)。 A..数学应用题B.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C.《背影》的作者是谁D.2008年奥运会主办方是哪个国家 15.(A)问题解决是指使用常规方法来解决有结构的、有固定答案的问题。A.常规性B.发明性C.创造性D.无结构的 16.以下不涉及问题解决过程的学说有(C)。 A..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B.苛勒的顿悟说C.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D.杜威的分阶段说 17.个体对自己在各种我念关系中角色、地位、权力、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属于(B)。A.生理自我B.我念自我 C.心理自我D.理想自我 18.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期”是(C)。A.大学一年级B.大学二年级C.大学三年级D.大学四年级 19.某人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有极强的自尊心,同时又有自卑,好嫉妒,看问题主观、片面,常常言过其实,怪癖古怪、、、。该人的人格属于(C)。A.冲动型人格 B.强迫型人格C.偏执型人格D.焦虑型人格 20.大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疾病是(B)。A.恐惧症 B.神经衰弱 C.强迫症D.焦虑症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10年4月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C )9-300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分为( C )9-305 A.实践归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B.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思维求索与得出结论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 D.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文献查阅与得出结论 3.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B )2-49 A.同化模式 B.生成模式 C.顺应模式 D.启发模式 4.下列说法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是( D )2-56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5.智力技能按其性质可分为( A )6-200 A.感知技能与思维技能 B.决策技能与推理技能 C.元认知技能与决策技能 D.监控技能与反思技能 6.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 C )6-218 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 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 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D.走的动作、抓握动作与书写动作 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D )1-18 A.自然科学 B.偏重自然科学的边缘科学 C.社会科学 D.偏重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 8.“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9.“中介变量”的概念首先是由谁提出来的?( C )3-87 A.格思里 B.赫尔 C.托尔曼 D.卡特尔 )3-74 10.关于概念的结构,目前心理学中主要有哪两种理论?( C )7-233 A.分析说与综合说 C.特征说与原型说 B.模板说与分析说 D.演绎说与归纳说 11.教材中未提到的幼儿概念学习水平的检测方法是( D )7-252/253 A.守恒法 B.分类法 C.排除法 D.两难故事法 12.教育活动设计程序有五种观点,以下选项中教材中未提及的是( D )10-354/355 A.媒体观 B.胚胞期系统观

2018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2013模拟考试题及答案1 一、选择(每题1.5分,共30分) 1、提倡发现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B)。 A、奥苏伯尔B、布鲁纳 C、班杜拉D、加涅 2、一般来说,我们在早晨和临睡前记忆效果较好,这一现象可用(B)来解释。 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 C、检索困难说D、同化说 3、每个人都有使他的潜能得到实现的需要,这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属于(B )A、生理与安全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D、尊重需要 4、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学会了把直接宾语变成间接宾语,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是一种(A)的学习。 A、智慧技能B、言语信息C、认知策略D、动作技能 5、某学生把学习的成功归结为自己能力强,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这个学生所作的是(A)A、稳定的内部归因B、稳定的外部归因 C、可控的内部归因D、不可控的外部归因 6、美国心理学家米勒研究发现,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为( C)信息单元。 A、1~3B、2~6 C、5~9D、15~20 7、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研究发现,学习程度为(C)时,记忆效果最好。 A、80% B、100% C、150% D、200% 8、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依据是(A)。 A、学习的方式 B、学习的内容 C、学习的目的 D、学习的层次 9、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D)。 A、成正比 B、成反比 C、线性关系 D、倒U型关系

10、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C) A、成人每天早晨做广播体操 B、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C、幼儿上幼儿园不再怕见生人 D、成人用筷子吃饭 11、“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A ) 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 C、负迁移D、逆向迁移 12、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A)。 A、领会B、实践 C、知识经验D、技能 13、从记忆方式的发展来看,高中生擅长于采用的记忆方式是(A ) A、理解B、机械 C、内隐D、无意 14、下列各项中运用了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中的强化手段的是( D ) A、对违纪学生给予批评B、对成绩下降学生给予提醒 C、对舞弊学生取消其成绩D、对犯错误学生因表现好而取消记过 15、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D) A、命题B、命题网络 C、图式D、产生式 16、我国古代先哲早就提出,学习可以“温故而知新”,从迁移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 B )。 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 17、在男女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有无差异这个问题上,心理学的结论是(A)。 A、无任何差异B、男优于女 C、女优于男D、尚无定论 18、根据皮亚杰关于思0维发展阶段的划分,半数或更多的大学生思维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C)。 A、前运算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D、前运算和具体运算阶段之间 19、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A) A、命题B、网络 C、图式D、产生式 20、做了坏事就一定要接受惩罚,这种道德观念水平处于皮亚杰认为的( B )。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模拟试题与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诞生于() A.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B.20 世纪 50 年代 C.20 世纪 60 年代末D.1903年 2.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3.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迁移理论是() A.共同要素说 B.概括原理说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4.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A.言语信息 B.态度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 5.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的行为 6.小明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A.言语信息 B.态度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 7.在学习分数后学习百分数,这种学习最宜用哪种模式进行教学()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发现学习 8.下列对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描述不正确的是() A.单维思维 B.思维的不可逆性 C.思维的可逆性 D.自我中心

9.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除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10.奥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有意义接受学习 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探究学习答案:1-5:DCCBD 6-10:ABCBA 二、概念比较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正强化和负强化 2.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3.成就动机与自我效能感 4.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5.上位学习与下位学习 6.算法式策略与启发式策略 三、简述题(每小题 8 分,共 40 分) 1.简述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2.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有何特点,高校教师如何帮助他们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 3.按照维纳的观点,人们对成功或失败的解释主要涉及哪三个维度? (举例说明) 4.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容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5.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联系高校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教育心理学部分历年真题

教育心理学(2003年)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A 并列结合学习 B 类属学习 C 下位学习 D 上位学习 2.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A 组织策略 B 精加工策略 C 元认识策略 D 复述策略 3.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应对的年代() A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B 20世纪80年代以后 C 20世纪60到70年代末 D 20世纪90年代起 4.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A 前运算阶段 B 感知运动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5.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是() A 2岁 B 4-5岁 C 4岁 D 6岁 6.“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 A 强化说 B 认知失调论 C 从众说 D 观察学习理论 7.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考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 A 场依存性 B 场独立性 C 冲动性D沉思性 8.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给学习者提供() A 图表 B 新知识 C 认知框架 D 以上都对 9.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份是() A 认知成份 B 情感成份 C 行为倾向成份 D 认知与情感成份 10.以概念同化的学习方式获得概念主要发生在() A 学龄时期 B 学前期 C 成人 D 以上都是 11.奥苏泊尔的同化模式中,总括性同化又称() A 下位学习 B 上位学习 C 并列结合学习 D 相关类属学习 12.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A 积极作用 B 消极作用 C 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 D 没有作用 13.儿童能运用表象来表现他们的世界所发生的事并能据此进行想象,从而获得知识。这种认知表征是() A 动作表征 B 符号表征 C 映像表征 D 表象 14.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 最新获得的能力 B 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 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D 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15.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是() A 言语信息 B 智慧技能 C 认知策略 D 动作技能 16.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A 痕迹消退说 B 动机说 C 同化说 D 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17.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A 顺向正迁移 B 逆向正迁移 C 顺向负迁移 D 逆向负迁移 18.在哪个阶段,学生的理论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A 学前阶段 B 小学阶段 C 初中阶段 D 高中阶段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教育的特质是( )。 A.认识活动 B.生存活动 C.传递活动 D.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3.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禄 B.霍尔 C.利托尔诺 D.华生 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义务教育法》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5.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 )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教育 B.遗传 C.环境 D.社会活动 7.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 )。 A.外铄论的观点 B.内发论的观 C.多因素论的观点 D.反映论的观点 8.“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情境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个别性 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A.关心学生的学习 B.教书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学 10.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课本 1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 A.法国的左拉 B.英国的斯宾塞 C.中国的孟子 D.苏格拉底 12.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复式教学 D.小组教学 13.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 B.受教育者与教育者 C.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 D.教育者与德育方法 14.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2009-08-30 11:19:15) 标签:摘自湘雄杂谈分类:教师资格考试 1、个体心理及其构成 答: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所发生的心理现象。它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人的心理过程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个体的不同心理状态体现着主体的心理激活程度和脑功能的活动水平。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征就是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2、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的关系 答: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其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与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和水平。 3、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 答: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称为独立科学的标志。 4、对心理学创建时期著名的学派: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理论观点有所了解,并评伦其理论。掌握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学派名称/创始人/代表人物/基本观点: 构造主义/冯特/铁欣纳/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像和激情三种元素。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内省的方法。意识经验是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了解它,只有依靠实验者对自己经验的直接观察和描述。 机能主义/美国的詹姆士/杜威/不把意识看成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把意识看成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行为主义/美国的华生/斯金纳/否定意识,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德国的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反对把意识分解成元素,而主张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组织来研究,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正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与意义;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的弗洛伊德/重视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它们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着人的思想,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 认知心理学,在认知心理学看来,环境的因素不再是说明行为的最突出的因素。环境提供的信息固然重要,但他是通过支配外部行为的认知过程而加以编码、存储和操作,并进而影响到人类的行为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计算机模拟。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涉及( )。 、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般被认为产生于( )。 A 18世纪末 B 、19世纪末 C 、18世纪中期 D 、19世纪中期 2、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 A 、 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 年代 B 、 20世纪 80 年代以后 3、美国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4、美国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5、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8、 1924 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 A 、陶行知 B 、蔡元培 C 、潘菽 D 、廖世承 9、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于 1867~1869 年出版了( ),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 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 A 、《大教学论》 B 、《人是教育的对象》 C 、《教育心理学》 D 、《教育心理学大纲》 10、 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俄国的( ) 1 877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 A 、卡普杰列夫 B 、乌申斯基 C 、维果斯基 D 、布隆斯基 11、 (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 、教学环境 B 、教学过程 C 、教学媒体 D 、教学手段 12、 ( )在 1994 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 80 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 A 、布鲁纳 B 、皮亚杰 C 、维果斯基 D 、乌申斯基 13、主张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分支来进行研究,反对把普通心理学的成果简单的移植到教育心理学, 并创立 了心理学的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并从这一理论出发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他是前苏联著名 的心理学 家( )。 A 、维果斯基 B 、布隆斯基 C 、鲁宾斯坦 D 、列昂节夫 14、确立了心理与活动相统一的原理,认为心理过程不但在活动中表现出来,而且也是在活动中形成的,是前苏联 著名的 教育心理学家( )。 A 、鲁宾斯坦 B 、维果斯基 C 、布隆斯基 D 、列昂节夫 15、 在教育心理学中, ( )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 要 内容。 A 、教学内容 B 、教学媒体 C 、教学环境 D 、评价/反思过程 16、 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A 、教学过程 B 、教学手段 C 、教学内容 D 、教学媒体 17、 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A 、教学媒体 B 、教师 C 、学生 D 、教学环境 18、 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它起作用。 A 、教师 B 、教学环境 C 、学生 D 、学校领导 19、 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以 1903 年《教育心理学》的出版为标志,其作者是( ) A 、华生 B 、桑代克 C 、布鲁姆 D 、詹姆士 20、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 、教学过程 B 、学习过程 C 、评价过程 D 、反思过程 21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 A 、学生 B 、教师 C 、教学内容 D 、教学媒体 E 、教学环境 22、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 ( ) A 、学习过程 B 、教学过程 C 、评价/反思过程 D 、管理过程 E 、互动过程 23、 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即( )。 A 、如何教 B 、如何评价 C 、如何学 D 、如何管理 E 、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C 、 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 D 20世纪 90 年代以后 A 、 19世纪 20年代以前 B 、 19 世纪 80 年代 C 、 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 、 20 世纪 80 年代 A 、 19世纪 20年代以前 B 、 19 世纪 80 年代 C 、 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 、 20世纪 80 年代以后 A 、桑代克 B 、斯金纳 6、 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 A 、斯金纳 B 、布鲁纳 7、 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C 、华生 D 、布鲁纳 )编著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C 、华生 D 、桑代克 )。 ,这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 、华生 B 、桑代克 C 、布鲁纳 D 、加涅

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七)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以1903年《教育心理学》的出版为标志,其作者是 ( ) A.华生 B.桑代克 C.布卢姆 D.詹姆士 2.研究发现,教师期望效应的大小要受到学生年龄的影响,一般而言更易受到期望效应影响的是 ( ) A.年龄较大的学生 B.年龄较小的学生 C.中等年龄的学生 D.年龄上无明显差异 3.在中小学,非正式群体的规模一般是 ( ) A.10~15人 B.男女生混合群体 C.男生群体较女生大 D.女生群体较男生大 4.根据齐卜勒等的分类法,心因动作的教学目标依发展的程序有四个步骤,即整个身体的运动、协调细致的动作、非言语交流和 ( ) A.应用 B.统合 C.价值的性格化 D.言语行为 5.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分期的理论,二至七岁的儿童处于 ( ) A.感觉运动阶段 B.思维准备阶段 C.思维阶段 D.抽象思维阶段 6.学习是动物和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习是 ( ) A.奖惩的结果 B.接受讲述 C.获得事实材料 D.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必要条件 7.学生学习不具有的特点是 ( )

A.间接性 B.组织计划性 C.有效性 D.社会性 8.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先对遗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遗忘的规律,他认为遗忘是 ( ) A.均衡的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D.没有一定规律 9.奥苏贝尔提出了三个主要影响迁移与保持的认知结构变量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的是 ( ) A.可利用性 B.可辨别性 C.稳定性和清晰性 D.目的性和合理性 10.多方面呈现各种直观材料或事例的形式,以便突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方法是( ) A.变式 B.定势 C.具体化 D.系统化 11.技能是通过练习逐步形成的,动作技能的形成大体要经过比较明显的三个阶段,其第二个阶段是 ( ) A.练习阶段 B.认知和定向阶段 C.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 D.动作协调和完善阶段 12.在学习过程中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原因是 ( ) A.学习目的 B.学习动机 C.学习态度 D.学习兴趣 13.研究表明,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故意表扬组比错误校正组成绩要好;而对中年级学生,故意表扬组比错误校正组成绩要差,这说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学习评定时要注意评定的 ( ) A.客观与公正性 B.正确性 C.指导性和激励性 D.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14.客观测验的缺点之一是 ( ) A.过于客观 B.过于简明扼要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含答案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提出观察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 )。 A.班杜拉 B.斯金纳 C.华生 D.皮亚杰 2.下列概念中,( D )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 A.同化 B.顺应 C.图式 D.反射 3.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A )。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4.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C )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A.学习行为 B.社会理论 C.社会生活实践 D.文化视野 5.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C )。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6.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7.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于刺激(C )。 A.获得 B.消退 C.分化 D.泛化 8.( B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 B.布鲁纳

D.加涅 9.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D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10.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C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11.在发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 A )。 A.促进者和引导者 B.领导者和参谋 C.管理者 D.示范者 12.由特定团体的相对标准决定最终成绩的测验是( B )。 A.标准参照测验 B.常模参照测验 C.描述性测验 D.团体测验 1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C )。 A.消退 B.刺激比较 C.刺激泛化 D.刺激分化 14.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D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一反应联结 15.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C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16.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C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17.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C )。 A.斯金纳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高校教师资格考试)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A、比较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9、(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 B、洛克 C、冯特 D、缪勒 10、(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 B、1879 C、1798 D、1897 11、(A)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冯特 B、洛克 C、笛卡儿 D、缪勒 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C)创立的 A、笛卡尔 B、华生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认知 D、人本主义 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B)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A、罗杰斯 B、华生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二、多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C) A、心理过程 B、认知过程 C、个性心理 D、情感过程 E、意志过程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一、选择 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A] 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D] 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1) 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 A] 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 A.2-3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B ]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养[ C] 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 A.控制B.基本看法C.改造D.意识[ D] 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 A.地升华B.发挥C.表现D.持久的变化[ D] 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D ]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A.苏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D.英国医生[C ]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C ]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4.1)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C] 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直接性动机[ A] 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A ]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C] 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 A] 16.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对活动的影响C.对记忆的促进D.对智力的影响[ A] 1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 A] 18. 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有一种是错误的。 A.态度学习迁移B.情感迁移C.知识与技能迁移D.气质迁移[ D] 19. 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A.形式训练迁移说B.同化学习迁移说C.经验类化迁移说D.认知结构迁移说[ A] 20.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6.1) A.感受与体验B.前人经验C.记忆的内容D.信息及其组织[ D] 21. 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A.程序性知识B.实用的知识C.直观的知识D.可应用的知识[ A] 22.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及答案吐血整理版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一个人的思维发展处于"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时,其思维发展处于 C.相对论阶段 2.影响小学生性格发展的最直接的因素是 A.家庭教育方式 3.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C.高中阶段 4.“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 D.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得分 5.根据个体认知发展水平作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B.皮亚杰 6.在弗洛依德的人格动力结构中,受快乐原则支配的部分是 A.原我 7.可以为“教育万能论”提供支持的心理学理论是 B. 行为主义理论 8.在小学阶段,小学儿童的识记A.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效果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9.下列人际关系属于小学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是 B. 同学关系 10.曾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如果给他十几个健康的婴儿,他可以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训练成医生、律师或是乞丐,无论他们的出身及种族是什么。他完全否认遗传的作用,认为环境和教育可以造就一切。这位心理学家是属于下列哪一个心理学流派的? B. 行为主义 1.最早对成人期的心理进行发展理论研究的心理学家是D.荣格 2.对研究的问题了解有限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实验,称为 B.探索性实验 3.将内部图式加以改变,以适应环境现实的过程叫 C.顺应 4.埃里克森认为,幼儿阶段(3~6岁)心理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矛盾是 C.主动性对内疚感 5.以下称为先天愚型的是 A.唐氏综合症 6.选出一个具有某一特征的对象作为指标个案,然后从这个指标个案出发,调查其家族史中出现相似特征的对象的数目。这种方法称为C.家谱分析法 7.婴儿(2岁左右开始)表现出怕黑、怕狼、怕坏人,属于B.预测性恐惧 8.幼儿获得知识经验,发展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言语能力,以及培养良好个性的最佳途径是 B.教学游戏 9.婴幼儿动作发展是从身体中部开始的,越是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越是远离身体中轴的部位,动作发展越迟。这体现了婴幼儿身体发展遵循 B.由近及远原则 10.对客观事物运动的延续性和顺序的反映属于A.时间知觉 11.初中生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渴望参与成人的活动,要求独立,希望得到自尊的体验,属于 D.成人感 12.情绪情感表现可以用“疾风暴雨”来形容的是 B.初中生 13.有的高中生对“现实的我”的认识和评价过低,对“理想的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他们属于B.自我否定型 14.在心理学领域,衡量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一般使用的概念是C.智商 15.以下不属于元认知成分的是 D.元认知结构 16.动物心理实验的首创者是 A.桑代克 17.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 D.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18.区分多种刺激的不同之处,如区分戌、戍、戊、戎四个字属于 B.多重辨别学习 19.陈述性知识的核心成分是C.概念和命题 20.对具体加工方法的选择、运用和调整指的是B.精加工策略 21.学习之间发生迁移时,学习者原有经验的组成要素没有发生变化,即抽象的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经验的组成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于另一种学习之中。这种迁移属于D.特殊迁移 22.在动作技能的习得过程中,必须排除过去经验中的习惯的干扰是在B.联系形成阶段 23.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儿童绝对地尊敬和顺从外在权威,说明其道德发展处于 D.权威阶段 24.道德认知形成的关键是 A.道德信念的确立 25.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B.海德 26.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 B.自我实现的需要 27.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及能根据新的、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果断采取恰当教育教学措施的一种独特的心理品质,称为D.教育机智 28.在教学过程之前,为准确了解每位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准备状态,或者为准确了解学习落后学生困难原因而进行的学习评价,称为 D.诊断性学习评价 29.参照某种特定标准解释学生测验分数的测验,称为B.准则参照测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