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式的加减》单元复习课教学反思

《整式的加减》单元复习课教学反思

《整式的加减》单元复习课教学反思
《整式的加减》单元复习课教学反思

《整式的加减》单元复习课教学反思

《整式的加减》单元复习课教学反思

2016年1月12日,中国教师报李炳亭主任对我校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指导。我有幸上了一节单元复习课,我所教学的内容为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整式加减的复习课。上完课后得到了李炳亭主任的亲自指导。

对于整式及其加减的复习课,我主要从导学案的设计和课堂教学两方面进行一下反思:

一、通过知识建构图对本章的主要概念和法则相关知识进行回顾、梳理,使学生整体系统地感悟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重新构建完善的“知识链”;本章主要内容:单项式与多项式的相关概念,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整式加减;

二、通过“经典练习习题回顾”以练习的形式,对本章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巩固提高,综合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弥补知识和技能上的缺陷,提高掌握知识的水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掌握双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选题”进行提高拓展训练,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整式、单项式、多项式的相关知识;能熟练地进行合并同类项;掌握去括号法则,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重点放在整式的加减运算;

回顾这节课的大致过程,上课开始通过学生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解读学习目标使学生整体把握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接下来以互助组为单位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讨论交流,组内解决导学案上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把本节课的三个学习主题分配给六个学习小组,每两个学习小组准备一个学习主题,最后通过两个小组间的PK 确定展示小组。课堂展示流程如下:

(1)三个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和展示“第三章整式的加减”知识结构图和教师选题;学生的讲解中有了明显的思维提升,说明学生的思维可以在不断地指导和锻炼中提升。再次说明小组合作的方法是比较有效的做法。

(2)各小组展示完成后由学生评价各小组的展示情况,并及时对个小组展示情况进行补充和质疑。

(3)结合在学生自研自探的过程中教师进行的批改和搜集的易错点、混淆和不懂地方,及各小组展示情况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补充。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体验了如何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是朋友,是合作者;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创造了一种宽松、平等、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后李炳亭主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我进行了指导:

一、学习目标的设计要做到知识问题化,要更具体。

二、导学案的设计可以更多的留白,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知识智识化。

三、课堂教学教师要更多关注学生习惯的养成,关注学生活动的每一个细节。

四、整理随堂笔记时提醒学生总结难点易错点,应用规律、创造新知识。

通过这次课,我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一名课改教师,自己要多阅读,多钻研,多反思,无论是设计导学案还是上课都要多研究学生的学情,把握住教师主要在“引导”学生才是学习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地效果。另外,作为一名教师自己要率先垂范,站在一个高的层面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学会思考,让其得到长足发展。

小学科学科优质课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 《了解空气》教学设计 湄江镇东南逸夫小学申茂林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要占据空间。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经历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 2.能够提出问题,并通过思维设计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 注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发明创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探究思路获得知识,懂得空气也像其他物体-样,要占据空间。 2、难点:通过设计、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发明创造的能力。 三、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水槽、乒乓球、塑料瓶、塑料杯、石块、漏斗、水瓶等。 2、学生准备:水槽、水、烧杯、、塑料杯、餐巾纸、吸管、剪刀、气球、塑料瓶、橡皮泥、白纸 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老师这一瓶水要倒到这个空瓶中,大家帮助我想想办法怎样倒水才不会倒到外面来?(用漏斗……) 好,我们就用漏斗试一试,(教师演示)你发现什么现象?(水不能很好地倒进入瓶中)这是怎么 回事呢? 你们猜猜看水为什么倒不进去了呢?[里面有空气]你看见了吗?[没有]那你怎么知道呢?这样吧,我们就用今天这节课一起来揭示其中的秘密,好吗?[好]。引出课题:了解空气

(二)、教学新课: 1、认识“空间”、“占据” 这是倒水的瓶子,它里面空的部分就是瓶子的空间。而这个杯子里面空的部分叫做杯子的空间。 现在我把我水倒到这个杯子里,杯子的空间被水水给怎样了?[占了] 换句话说水占据了烧杯的空间。如果老师把这个石块放进这个杯子里,你们猜,会有什么现象呢?[水会满出来]真的吗? 我们来试一试:(演示实验)我再加满水,再试一次:(演示实验) 汇报:你看到了什么?而且,将石块慢慢的放进杯子以后,杯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这说明了什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看来,在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石块要占据空间,水就必须跑出来。(教师拿出去一个杯子给 学生观察) 2、了解空气 (1)、设计方案、动手实验 刚才,我们讲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得物体占据了空间,那么,上课前我们猜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空 气,到底要不要占据空间呢? 让我们一起来动动脑筋,想办法。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水槽、水、塑料杯、餐巾纸、塑料袋、剪刀、 气球、塑料瓶、乒乓球、吸管等器材,(师逐一摆出)现在,老师就请四个人一个小组,先讨论一下怎样 充分利用这些器材设计实验,来证明空气到底要不要占据空间;讨论完了就动手试一试。而且在实验中要 注意对比,一个小朋友做的时候,其他的要仔细观察,然后轮流做一做。我们来比比看,哪个小组设计的 实验又多又好。 (2)、交流实验、形成共识 在刚才的实验中,老师发现每个小组设计的实验都各有不同,而且还都很捧呢!!现在那个小组愿意派个代表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设计呢? 1:你们是用什么器材来设计的? 2:是怎么做的?还有什么好的设计吗?其他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3:在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 3: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大家开动脑筋,积极配合,设计了各种的实验,老师觉得你们真是太出色了。那么现在大家能 不能再想想看这几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空气要占据空间)

怎样上好单元复习课

怎样上好单元复习课 洪山一中郭爱香单元复习课以复习和巩固某单元所学内容,把知识贯彻执行起来,使知识系统化为主要目的,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而是学生认知的补充、深化和提高。单元复习课是以复习一单元或一章、一节所学的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复习课,一般安排在新授课、习题课之后,根据需要安排一至三节课进行复习。而要上好一堂单元复习课,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是怎样上复习课的: 一:首先:认真设计、明确目的。 我在设计单元复习课时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 教学内容中包含哪些知识是以后学习所必须的,重难点是什么? 2. 平时学生对这些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等掌握得如何?出现过哪些普通性、典型性的错误,原因是什么? 3. 学生哪些地方还没掌握好?他们的困难在哪里? 复习课的教学目的在于: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将其连成一有机的整体,以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巩固、熟练基本技能,促使技能类化,培养相应的能力;总结、提炼教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的策略水平,结合所复习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单元复习课主要是在于如何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合理地整合学生学习方式,

教材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与师生互动方式,引导学生建立自主、探索、发现、提升以及合作学习的复习课机制,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单元复习课的教学目的往往没有被清楚地认识和正确地贯彻,把单元复习课上成了单元重复课,单纯罗列知识,温故而不知心,温故而不求新,复习效果不佳。因此,正确地认识单元复习课的教学目的,遵循正确的途径进行复习,对提高单元复习课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二、其次,组织内容,精讲精练。 单元复习课往往内容较多,关系复杂,所以首先要进行知识的梳理,教师在课上怕浪费时间往往包办代替,我通常在上复习课前一天布置一次书面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复习章节知识,根据自己的喜好用自己的方式来整理章节知识,第二天上课时从学生作业中挑选一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欣赏、交流、评析。一次基础知识的总结、比较,就是一次复习,不同形式的展示,就有不同的感受,学生的印象也很深刻。教学中还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疑难,这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精心组织复习,以提高单元复习课的教学效益,常用方法是单元复习法:在各知识点中找出一条主线,作为本单元复习的总的指导,并以此来覆盖所复习的主要内容,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其次单元复习课中选取典型例题来讲解也是一关键的环节: (1)例题的来源:第一类是学生作业中易错的题。平时我有一个记载本,每次作业批改后,我认真记录学生作业中错误的题目及错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 一、教学指导思想: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获取、交流、加工与处理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注重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与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应对未来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 二、教学基本情况: 由于小学校际之间实施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求参差不齐,学生家长对信息技术课程态度的差异,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差异很大,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有所改观,但这种差异是无法消灭的。教学

中我们针对客观存在的起点不齐和个性差异,要求授课教师要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具体到每一堂课的教学,我们将采用这样一些应对方法。 (一)在学习内容上,一方面,针对个性差异设计多种类型的任务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另一方面,针对起点不齐设计不同难度水平的学习任务,设计基础任务、进阶任务和拓展任务,基础任务要求所有学生完成,在进阶任务中提供不同学生兴趣的任务主题,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需求,而拓展任务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可以做到“让后进生吃饱,让优秀生吃好”。 (二)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有效使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将集体教学、小组合作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适应不同认知特征和知识水平的学生。如对于基础性的内容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的共性问题,采用集体讲授的形式;对于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特殊问题采用个别辅导的方法;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小组合作方法,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优势资源,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 (三)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贴近学生的已有经验,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并以此作为出发点,更好地改造和拓展学生已有的经验,实现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整合。 三、教学目标: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

整式的加减复习课教案

整式的加减复习课教案 一、复习引入与巩固 (1)单项式、多项式的定义: 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例如, h r 231、r π2、abc 、-m 都是单项式.特别地,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例如,h r 231的系数是 ,r π2的系数是 ,abc 的系数是 ,-m 的系数是 .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例如,abc 的次数是 , yz x 245的次数是 . 注意: 圆周率π是常数; 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将 省略不写,如2 ab ,-abc ; 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通常写成 .如y x 2411写成 . (2)多项式的定义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在多项式中, 叫做多项式的项. 其中, 叫做常数项. 例如,多项式5232+-x x 有 项,它们是 , , .其中 是常数项. 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几项式.多项式里, 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例如,多项式5232 +-x x 是一个 项式. 注意 多项式的次数不是所有项的次数之和; 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重新排列多项式时,每一项一定要连同它的符号一起移动; 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的多项式,常常按照其中某一字母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 (3)同类项的定义 叫做同类项;所有的常数项都是 . 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把同类项的 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 保持不变. 例:k 取何值时,y x k 3与y x 2-是同类项?

如果一个多项式中含有同类项,那么我们常常要把同类项合并起来,使结果得以简化. 例: 5253432222+++--xy y x xy y x 概括:不难发现,合并同类项实际上就是根据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分配律,把各同类项的系数加以合并.因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可以概括为: 例: 求多项式13243222--+--+x x x x x x 的值,其中x =-3. (4)去括号的法则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例:(1)(x +y -z )+(x -y +z )-(x -y -z ); (2)()() 222223223x y y x ---. 补充: 通过观察与分析,可以得到添括号法则: 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 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例:(1)2 22223y xy x +-=3x 2-( ) (2)332223y x y x +-=3x 2y 2-( ) 用简便方法计算: 117x +138x -38x; 125x -64x -36x 136x -87x +57x 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 (1)如果有括号,那么先去括号。(2)如果有同类项,再合并同类项。 (二)强化练习 例1: 计算:()() 32223232y xy y x xy y ---+- 例2:化简求值:()()()3333222y xyz xyz y x xyz x -++---,其中x =1,y =2,z =-3. 例3:已知325A x x =-,2116B x x =-+,求:⑴A +2B ; ⑵、当1x =-时,求A +5B 的值。 例4:- 35xy2+2x2y -29x2y -xy2-21x2y -xy2 例5:3 4,2),231232(23)2312(2221-=-=-+---y x y x y x x 其中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目录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三、教学评价 四、中小学课程教学内容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正文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4.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5.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7.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8.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 课时安排: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复习课)优秀教案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本章内容的认识更全面、更系统化。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章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基本技能(主要是计算)的掌握。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章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基础知识的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本章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基础知识的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 【回顾复习】 1.主要概念: (1)关于单项式,你都知道什么? (2)关于多项式,你又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积极回答所提问题,通过几名同学的回答,复习单项式的定义、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定义,多项式的定义以及多项式的项、同类项、次数、升降幂排列等定义。 (3)什么叫整式?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用投影演示:整式? ?? 升降幂排列)多项式(项同类项次数)单项式(定义系数次数 2.主要法则: ①提问:在本章中,我们学习了哪几个重要的法则?分别如何叙述? 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整式的加减 ? ??合并同类项。去(添)括号。 【练习】P76复习题2 1、找出下列代数式中的单项式、多项式和整式。 3 z y x ++,4xy ,a 1,22n m ,x 2+x+x 1,0,x x 212-,m ,―2.01×105 2、指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次数:a b ,―x 2,53xy 5,353z y x -。 3、指出多项式a 3―a 2b ―a b 2+b 3―1是几次几项式,最高次项、常数项各是什么? 4、化简,并将结果按x 的降幂排列: (1)(2x 4―5x 2―4x+1)―(3x 3―5x 2―3x); (2)―[―(―x+2 1)]―(x ―1);

有意义情境下的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的整体教学设计与研究

有意义情境下的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的整体教学设计与研究 上海市杨泰实验学校杨红华刘伟 摘要: 针对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的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师授课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复习效果不佳的状况,我校英语组开展了“有意义情境下的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的整体教学设计与研究”活动。通过在小学各年级开展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这种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提高了复习课的效率;同时,在重视对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另外,通过本次研究活动,课题组整理出一些单元复习课的设计要点和设计思路,也积累了一些单元复习课的典型课例,为今后的单元复习课教学提供了经验与素材;同时,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也学到了不少单元复习课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设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 英语单元复习课有意义情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一、课题提出的缘由 《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英语课程的目的是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自信心的培养放在英语教学的首要地位,这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真正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我们知道: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基本的课型:综合型新授课和单元复习课。作为第一线的英语教师,我们已经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学到了许多关于新授课方面的先进的课堂教学理论、模式与方法等,这些对于提高新授课的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帮助。但有关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去探索去研究。 我们发现: 在平时的英语单元复习课的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针对某一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通过师讲生练的方法,做相关练习,达到巩固与运用知识的目的。如:通过拼背本单元所学单词、默写本单元所学句型和课文、做本单元的有关习题等,使学生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技能,因此课上主要是重现新授课的各种操练内容。这样的复习虽然也能达到巩固的目的,但机械式的复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最终影响学习的效果。 我们困惑: 由于学校英语组教师在外出教研活动与校本教研活动中,主要是针对新授课的观摩与研讨,对于单元复习课的专题研究接触得较少,研究得则更少。大部分老师上的单元复习课无非是讲讲、练练、做做习题等形式,老师们也觉得这样的复习课比较机械单调、枯燥乏味,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高,完成练习的质量也不好。因此,老师们也非常想尝试以年级组集体备课的形式进行单元复习课的设计与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 1、单元复习课的整体教学设计 把小学英语各年级牛津教材中每个单元看成一个整体,在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后,设计一堂集本单元教学目标与内容为一体的单元复习课,达到既能巩固知识,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2、有意义的情境: 根据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与任务,精心创设一些符合学生认知程度,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快乐参与的有意义的情境,如采用主题式故事、闯关比赛、分组对抗、趣味游戏等形式,将单元内各部分要复习的内容巧妙串联,把本单元中有些不太相关的知识点通过一定的情境有机整合,让学生在巩固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更能从游戏中获得自信与快乐,从故事中明白一些道理,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与心灵升华,从而能更好地提高单元复习课的效率,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模式教学设计30655

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模式——三步、四环节模式 六年级数学组

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是对某一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查漏补缺,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提高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数学课型。数学单元复习课不是简单的知识回顾和巩固的过程,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整理,使知识系统化并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的过程。复习已学的知识并建构起知识网络,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是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目标。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获得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形成建构的意识显得更为重要。这种能力和意识实在自主整理、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的。并通过交流、提升、精讲点拨等,完善知识结构,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我提出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采用“三步、四环节”模式。 操作流程: “三步”指课前自主整理、课上内化巩固复习和课后提升。“四环节”主要体现在课上内化复习这一步。 第一步:课前自主整理 第二步:课上内化巩固复习(包括四个环节)

第三步:课后提升 流程解读: 一、课前自主整理 操作这一步骤通常这样:将自主复习内容作为家庭作业布置下去。即提前一天告知学生下节课要进行某单元的复习,要求学生利用时间整理与复习内容相关的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完成课本或相关材料中的习题,记下自己复习中的困惑之处,以便课上交流。这样无疑使单元复习课的教学时间巧妙地向课前作了延伸。 二、课上内化巩固复习

这一步骤的实施主要从课上的四个环节上来表现。 环节一:交流回顾、调整起点 “交流回顾”是指上课伊始就让学生交流课前自我整理复习的情况,说说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调整起点”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调整自己课前预设的教学起点,使复习更具实效,更具针对性。 开始上课时让学生说一说通过课前自我复习已经掌握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交流的过程既是学生相互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全面了解学生,调整复习起点的过程: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得很好,复习时只要带一带;哪些知识、技能学生掌握得还不到位,复习时应该成为重点。这样就能提高复习的效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提高。学生在交流复习收获的同时,教师可相机板书相关知识,为下一环节学生的梳理建构作好准备。 环节二:自主梳理、引导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我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的过程,如果学习者能抓住知识之

单元复习提高课教案

单元复习提高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集合,空集,子集,全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培养提高学生应用集合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帮助学生进一步正确运用相关的术语,符号和图形,表示和理解元素和集合,集合和集合之间的关系,并用这些观点去研究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关集合的基本概念,术语和符号. 难点:上述问题的含义,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提出例题,先由学生试作,然后教师进行分析,讲述及小结. 例1:(1)已知集合M={y|y=x2+1,x∈R},P={y|y=x+1,x∈R},则M∩P=________ [ ] A.{(0,1)} B.{0,1,2} C.{(0,1),(1,2)} D.{y|y≥1} [ ] A.M=P B.M P C.P M D.M∩P=φ 解:(1)本题中集合的元素是y,它表示函数值的取值范围, ∴M={y|y≥1},P=R,∴M∩P={y|y≥1}, 应选D.

数,则P={1,3,9},∴M∩P=φ, 应选D. 教学意图:帮助学生弄清集合的基本概念,术语和符号,并让学生知道在具体情景下辩认集合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时,关键是抓住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征?从而确定集合中的元素的具体内容以及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例2:已知集合A={5,a2,1-a},B={a+5,2a-1,1-a2},若A∩B={5},求实数a的值. 解:∵A∩B={5},∴5∈B, (1)若a+5=5,则a=0; (2)若2a-1=5,则a=3; (3)若1-a2=5,则这样的实数a不存在. 当a=0时, A={5,0,1},B={5,-1,1},这时A∩B={5,1},与已知不合. 当a=3时, A={5,9,-2},B={8,5,-8},这时A∩B={5}符合题意,∴a=3. 教学意图:让学生明白,由A∩B={5},知5∈B,据此可列方程求出a;但由5∈B,只能满足{5}A∩B,并不一定能满足{5}=A∩B,因此对求出的a值还必须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结论.这里向学生介绍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很重要,今后学习中会经常用到. 例3:已知集合S={x|1<x≤7},A={x|2≤x<5},B={x|3≤x <7}. 求:(1)(C S A)∩(C S B); (2)C S (A∩B); (3)(C S A)∪(C S B);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复习《妈妈的账单》 A、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B、交流对两份账单的体会 C、父母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应该去做些什么? 2.复习并运用日积月累 A.我的发现:理解同一个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的意思。 B..读读认认:要求熟背。 C.读读背背:要求熟背 D.同学们讲诉自己和爸爸妈妈的故事,从故事中感悟那一份亲情。 课时达标检测设计 项目检测内容检测的目标点与用时预设:反馈、矫正方法预设与达标效果补充 当堂 达标测试 一、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渴()恰()稚()掩()舔() 喝()给()维()淹()添() 二、一锤定音,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1.小姑娘有一颗钻(zuānzuàn)石般的心灵。 2.只有刻苦钻(zuānzuàn)研,才能攻克难关。 3.他一口气喝(hēhè)了满满一大杯水。 4.运动员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赢得观众的一片喝(hēhè)彩。 5.他渐渐觉(iàué)得自己似(sìshì)乎也成了一个小商人。 6.小彼得将(iāngiàng)小脸蛋藏(cángzàng)进妈妈的怀抱里。 三、词语积累。 ()气()足左()右()()在()睫 ()口()声()愿()偿()面()方 四、变色龙,我会辨。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轻①重量小,比重小(跟“重”相对);②数量少,程度浅; ③用力不猛;④不重要;⑤不庄重,不严肃;⑥轻视。 1.教我们英语的老师很年轻。() 2.油比水轻,所以油浮在水面上。() 3在.这次活动中,我只给搬搬桌子,责任轻。() 4.我只轻轻推了他一下,没有想到他就倒了。() 五、对号入座。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因为……所以……如果……就…… 虽然……但是……不但……而且…… 1.妈妈()没有指责小彼得,()小彼得已经感到很羞愧了。 2.()她是我的朋友,()我要献血给她。

第一单元复习课 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教案 海四中刘晶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⑵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会判断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⑶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重要的学习方法。 ⑷初步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⑸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称量、过滤、蒸发、配制溶液等基本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 ⑴以与生活、社会等息息相关的问题为背景,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⑵通过比较等方法,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⑶结合实物对常用仪器的名称、性能和用途做重要的的介绍和操作的演示,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对容易出错的操作要做特别提醒。 ⑷运用实验探究的思路和方法来解决实际的化学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从生活中发现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规范初中化学基本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遵守实验室规则及实验规范的重要性认识以及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中考热点】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基本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探究 【教学方法】比较法.讨论归纳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初中化学常见仪器 【教学时间】2011-5-9 【课时】一课时 【复习流程】 一、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二、化学有什么作用?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页 [练习]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 B.化学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C.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 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三、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 ⑴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仅是形状、状态等的变化。 ⑵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 特征:①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变化中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联系: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浅谈单元复习课的课堂教学

浅谈单元复习课的课堂教学 教学经纬 浅谈单元复习课的课堂教学 广西博白县王力中"~(537600)朱贤锋 化学学科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中的普遍 反映是:化学易懂,难记,更难应用.如何较好地解决这 个问题?作为教师,我们要针对本学科的特点,即教材 中每一章内容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结合学生 学习化学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实际情况,每讲授完一个章 节,都应安排一至两课时的单元复习课,包括习题课,引 导学生将零碎的化学知识联为一体,学会知识的迁移, 力争达到单元过关,人人过关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讲究单元复习课堂设计艺术,是上好复习课的前 提.上课前教师当然要深入钻研教材,教参和教学大纲, 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做到有的放矢.现就此谈谈 本人的一些看法和作法. 一 ,要有新鲜感 布鲁纳提出的动机原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学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生对ZHONGXUEJIAOXUECANKAO 师精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就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了. 单元复习是对已学习过的化学知识的一个加深,巩 固和提高的过程,是旧材料在新情况下的重新组合,不 是旧内容的机械重复.如果讲课没有新内容,仅仅是旧 知识的简单重复,即教师授课时单纯的"炒冷饭",学生 肯定会昏昏欲睡,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得到

的收获肯定甚微. 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教跟学生主动学两者密切配 合的活动过程.教师主导教是前提,诱出学生主动学;而 学生的主动学是整个过程的关键. 因此,单元复习时应该采取相应的不同的教学方 法,比如采取类比或对比归纳,典型错解分析,设计新的 实验,采用典型例题,练习讨论,逆向,变题,变式训练等 教学方法,以新鲜的刺激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获得知识,把潜在的素质和能力发 学习的兴趣,欲望和认识.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挥出来. ¨◆Il¨◆…l◆…l◆…l◆…1◆…I◆…f◆…I◆…I◆…I◆…1.…I◆…{◆…I ◆…l◆…l◆…l◆川l◆…I◆…I◆川l◆…l◆川l◆…l◆…l◆…i◆…}◆…l◆…l◆川l◆川l◆川l◆…I◆…}◆…l◆…j◆…l◆…I◆…I◆…l◆川l◆…I◆…}◆…f◆…f◆…1.…I◆ll 质量比是定值.然后尝试计算已知反应物(生成物)的质(3)可能含一CoOH,鉴别方法:①与Na2CO.反应 量求生成物(反应物)的质量.最后练习含有混合物和纯放出C02;②与指示剂反应; ③与Cu(OH)反应使蓝色 净物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整个复习过程由浅及沉淀溶解成蓝色溶液. 深,由简单到复杂,既尊重知识上的内在联系又考虑到要确定葡萄糖分子中是否含有以上官能团,可以通 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气呵成.过实验验证. 四,问题讨论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学生分组实验:(1)在一支洁净的试管里配制2mL 问题讨论式就是根据教和学的重,难,疑点以及分银氨溶液,加入1roLl0的葡萄糖溶液,振荡,然后在水 析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控浴里加热3~5rain. 制下,以学生自觉,主动地讨论,质疑,辨析为主,使学生(2)在试管里加入2mLl0%的NaOH溶液,滴加

复习课教学设计

EEC Unit 5 复习课教学设计 ——初三英语组蒋雪红范春红 一、教学理念 1、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突出语言使用的实用性,使教材内容与实践生活相结合,体现情境交际的真实性。 2、创设情境,开展交际活动,使语言形式与意义紧密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学会尊重他人。 3、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种手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合理构建知识结构,提高语言运用技能,并充分展现个性,发展心智,拓展视野。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EEC初中英语教材初三年级上册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一个单元复习课,主要话题是关于旅行(Travel),通过明信片谈论旅游一事,由此引出关于旅游其它的话题,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宾语从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掌握宾语从句; 难点:通过每一任务的教学掌握宾语从句和本单元知识点的运用。 教学手段: 运用电脑课件、影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课堂生动形象充满活泼的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本单元的任务和目标。 三、学生分析 初三的学生能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识,想象力丰富,但自我表现的积极性相对弱于初一、初二学年,通过创设的情境和任务,引导学生去思考,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既在知识领域提高了水平,又在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得到了完善。 四、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宾语从句和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2、利用情景教学、任务型教学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3、通过学习本单元知识,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体会学习英语的乐趣。 五、教学内容 本课是四年制EEC初三英语教科书上册第五单元的复习课。 第五单元复习课主要是围绕Travel这个主题展开多种教学活动,设置的主要情景和任务是旅游方面的知识,本单元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是旅游词汇用法和宾语从句的用法。 (1)本单元复习以Travel为主线,让学生说去过什么地方旅游,怎么去的,什么时候去的,旅游应该做哪些准备,乘火车好还是乘飞机好?强调了知识的连贯性和迁移性,由学过的知识操练,恰当好处地转向生活实际之中,由北京故宫扩展到整个中国的风景名胜。让学生有一个如临其境的感觉,从中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由一张故宫的明信片谈到旅游,进而转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将书本上死板的文字变成生活中活泼的现实。

数学总结复习课中的“教学目标”

数学复习课中的“教学目标” 布鲁姆认为,有效的教学过程,应用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开始。我们初中数学的复习,就应从教师制定复习目标开始,经过“达标”的教学活动,以及复习评价,实现“达标”的复习过程。知识学完后全面系统地复习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如何复习呢?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通常的做法是:教师依据教材内容,把所学的知识划分成几个大方面,每一方面又划分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按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出教学目的。在复习好每个单元知识内容的基础上,配上成套的跟踪练习题,然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验收。 者有欠缺,势必给该单元复习带来困难,如发现是大部分学生共同存在的学习欠缺,就利用一部分教学时同组织与缺欠相应的学习,只有认真完成上述复习前的诊断性评价后方可进行单元复习。 上课前老师将单元复习目标交给学生,为学生的复习活动定向,上课时教师把教学目标转化成问题情境投向学生,并采取多种适应手段和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感受器官,向大脑输入对“达标”有价值的各种材料信息,在原有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对这些信息进行同化处理,形成结论,从而让学生达到“目标”。 三、“目标”——复习评价的依据 实施“复习目标”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形成性评价,它是以测验或检查的形式,及时地不断

地明确学生的达到“目标”的程度,并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随时修正和调节教学和复习方法。对掌握知识目标的学生,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都要为他们祝贺,对未掌握该单元学习目标的学生,教师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分成智力差型和毅力差型。十个指头伸出有长智短,一个班中有的同学智力稍差点很正常,老师要帮助理解教材内容,完成基本练习,同时教给复习方法。现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毅力较差,没有刻苦钻研精神,学习品质有点问题,对于这些学生要求以鼓励为主,强化要求,给他们提出简单题目以集中注意力,对微小进步,及时表扬,使他们能静下心来,动脑思考,动手操作,逐渐形成习惯,并稍加一定的约束,以顺利完成由“被动”到“主动”的学习过渡。 上述三个环节中的“复习目标”即为复习导向又是评价的依据。教学活动则应具体体现复习目标, 、毅力等。

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模式及教学设计64406

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模式 ——三步、四环节模式 丰南区南孙庄乡杨英庄小学王志娟 理论依据: 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是对某一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查漏补缺,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提高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数学课型。数学单元复习课不是简单的知识回顾和巩固的过程,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整理,使知识系统化并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的过程。复习已学的知识并建构起知识网络,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是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目标。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获得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形成建构的意识显得更为重要。这种能力和意识实在自主整理、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的。并通过交流、提升、精讲点拨等,完善知识结构,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我提出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采用“三步、四环节”模式。 操作流程: “三步”指课前自主整理、课上内化巩固复习和课后提升。“四环节”主要体现在课上内化复习这一步。 第一步:课前自主整理 第二步:课上内化巩固复习(包括四个环节)

第三步:课后提升 流程解读: 一、课前自主整理 操作这一步骤通常这样:将自主复习内容作为家庭作业布置下去。即提前一天告知学生下节课要进行某单元的复习,要求学生利用时间整理与复习内容相关的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完成课本或相关材料中的习题,记下自己复习中的困惑之处,以便课上交流。这样无疑使单元复习课的教学时间巧妙地向课前作了延伸。 二、课上内化巩固复习 这一步骤的实施主要从课上的四个环节上来表现。 环节一:交流回顾、调整起点

“交流回顾”是指上课伊始就让学生交流课前自我整理复习的情况,说说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调整起点”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调整自己课前预设的教学起点,使复习更具实效,更具针对性。 开始上课时让学生说一说通过课前自我复习已经掌握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交流的过程既是学生相互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全面了解学生,调整复习起点的过程: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得很好,复习时只要带一带;哪些知识、技能学生掌握得还不到位,复习时应该成为重点。这样就能提高复习的效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提高。学生在交流复习收获的同时,教师可相机板书相关知识,为下一环节学生的梳理建构作好准备。 环节二:自主梳理、引导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我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的过程,如果学习者能抓住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将零散知识以其逻辑关系串联起来,学习者就能更为系统、更加全面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因此,单元复习课应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梳理复习交流时涉及的相关知识,形成具有个性色彩的知识之间的结构联系。这一环节一般分两步: 1、梳理建构。 这一步是本模式的重要环节,是在学生充分回忆复习内容涉及的各个知识点后,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研究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归纳编织,合理构建,形成结构编码。在学生梳理建构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参与,注意观察,并适时、适当指点。为了使多数学生都能有所建树,平时教学中应该有机渗透编织知识结构的基本方法。如:列表结构编织(比如:除法、分数、比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树状结构编织(如:平

《整式的加减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复习课教学设计 本单元主要内容: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有关概念,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整式的加减运算.课本首先通过实例列式表示数量关系,介绍了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整式等有关概念,然后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类比有理数的运算律,明确了同类项可以合并的道理,明确整式加减的法则以及去括号和添活号法则.这些内容也是对前一章内容的进一步认识. 本章在呈现形式上突出了整式及整式加减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力求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法则的掌握. 1.进一步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以及同类项的有关概念;准确确定单项式的系数、次 数和多项式的项、次数;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和去括号规律,会熟练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通过回顾与思考,帮助学生梳理本章内容,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通 过复习整式的加减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通过列式表示数量关系,体会数学知识在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利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求出结果. 收集相关文本资料,相关图片,相关动画等碎片化资源.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 ◆课前准备 ◆

一、复习回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式加减的有关知识,本节课我们将回顾整理一下本章的内容,查缺补漏,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运算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知识结构图 引导学生回顾本章内容,建立以下知识结构图:(多媒体展示) (二)单项式 ◆教学过程

《走进科学课》教学设计

《走进科学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 “科学课上做什么?”展示了一幅卡通图,其中的卡通人物正分别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分析图中人物的活动感知科学课上要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有趣的探究活动,进而喜欢科学课,喜欢科学探究。 “我们一起做一做。”展示了两个活动:观察叶子和小纸鱼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历一次观察、实验活动,初步感知观察、实验的方法,知道观察、实验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重要方法。 拓展活动让学生从小故事中了解科学家的工作精神,树立榜样意识。将课堂探究延伸到课后,引导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观察、实验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重要方法。 2.善于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观察树叶活动、小纸鱼实验中发现问题。 3.能通过观察树叶和小纸鱼实验的活动感知科学探究的乐趣,对科学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4.通过观察、实验感知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准备 展台、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科学吗?听到“科学”这个词,大家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表想法。) 教师: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请大家翻开教科书,看一看《科学》教科书上有什么内容。 (学生学习翻阅教科书,互相交流。) 二、探究活动 (—)探究科学课上做什么。 1.教师提问:科学课上,我们要做哪些事情呢?要如何来学习科学课呢?请大家先看一组图片。 2.教师展示图片(课件展示教科书中的卡通图),提出问题:看一看图中的都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做什么? (学生汇报。) 3.教师总结:观察、实验、制作、养殖等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在以后的科学课上会经常用到这些方法。 (二)亲历探究活动。 1.观察植物的叶。 教师提出问题:观察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常用的方法。应该如何进行观察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察植物的叶子,看看同学们能发现什么。 (1)教师指导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株植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