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期施用不同无机肥对旱地红壤线虫群落的影响_张微 (1)

长期施用不同无机肥对旱地红壤线虫群落的影响_张微 (1)

长期施用不同无机肥对旱地红壤线虫群落的影响_张微 (1)
长期施用不同无机肥对旱地红壤线虫群落的影响_张微 (1)

长期施用不同无机肥对旱地红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

张 微1,2

 刘满强

1**

 何园球2,3

 樊剑波2

 陈 晏

2

(1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210095;2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18;3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昌330200)

摘 要 红壤生态系统中土壤生物群落对于维持土壤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

基于持续25年的红壤旱地化肥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无机肥组合,包括氮磷钾(NPK )二氮磷钾补充石膏(NPKCaS )二氮磷(NP )二氮钾(NK )和磷钾(PK )对花生生长季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线虫总数二营养类群以及各生态指数在处理间差异显著(P <0.01).线虫总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为PK>NPKCaS>NPK>NP>NK.除5月外,NPK 二NP 二NK 处理的线虫总数均显著低于NPKCaS 和PK 处理.NPKCaS 处理的优势类群为食细菌线虫,平均丰度为42.1%,其它处理均以植食性线虫为优势营养类群,其平均丰度为38%~65%.NPKCaS 处理线虫群落较高的成熟度指数二瓦斯乐斯卡指数和结构指数说明土壤食物网结构较为成熟和稳定,同时表明氮磷钾补充石膏通过缓解土壤酸化创建了良好的土壤健康状况.仅施氮钾的处理则相反.本研究证实了施用石膏和磷肥是改善红壤质量的有效措施,土壤线虫群落分析能较好地反映不同无机肥对红壤旱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关键词 土壤线虫 长期施肥 无机肥 旱地红壤 土壤质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263)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41B0,2012BAD05B04)资助.**通讯作者.E?mail:liumq@https://www.doczj.com/doc/a313994792.html, 2013?12?20收稿,2014?05?21接受.

文章编号 1001-9332(2014)08-0000-04 中图分类号 S154.38 文献标识码 A Responses of soil nematode communities to long?term application of inorganic fertilizers in upland red soil.ZHANG Wei 1,2,LIU Man?qiang 1,HE Yuan?qiu 2,3,FAN Jian?bo 2,CHEN Yan 2(1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China ;2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China ;3

Nation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Red Soil Improvement ,Nanchang 330200,China ).?Chin.J.Appl.Ecol .,2014,25(8):-.

Abstract :Soil biota plays a key role in ecosystem functioning of red soil.Based on the long?term inorganic fertilization field experiment (25?year)in an upland red soil,the impacts of different in?organic fertilization including NPK (nitrogen,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s),NPKCaS (NPK plus gypsum fertilizers),NP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ertilizers),NK (nitrogen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s)and PK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s),on the assemblage of soil nematodes during the growing period of peanut were investigated.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treatments were observed for total nematode abundance,trophic groups and ecological indices (P <0.01).The total nematode abundance decreased in the order of PK >NPKCaS >NPK >NP >NK.The total number of nematod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NPKCaS and PK than in NPK,NP and NK except in May.Plant parasitic nematodes were the dominant trophic group in all treatments excepted in NPKCaS,and their proportion ranged between 38%and 65%.The dominant trophic group in NPKCaS was bacterivores and represented 42.1%.Furthermore,the higher values of ma?turity index,Wasilewska index and structure index in NPKCaS indicated that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NPK and gypsum could remarkably relieve soil acidification,resulting in a more mature and stable soil food web structure.While,that of the NK had the opposite effect.In conclusion,our study suggest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both gypsum and phosphate is an effective practice to improve soil quality.Moreover,the analysis of nematode assemblage is relevant to reflect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inorganic fertilizer on the red soil ecosystem.

应用生态学报 2014年8月 第25卷 第8期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Aug.2014,25(8):-

网络出版时间:2014-06-03 10:05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a313994792.html,/kcms/doi/10.13287/j.1001-9332.20140603.001.html

Key words:soil nematodes;long?term fertilization;inorganic fertilizer;upland red soil;soil quali?ty.

我国南方地区的旱地红壤退化严重,肥力水平低下,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1].施肥是提高土壤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保证,也是改变土壤质量状况的主要农业措施,特别是对肥力贫瘠的红壤,施用化肥常作为提高红壤肥力的主要手段被广泛采用.然而已有的研究表明,化肥的连续施用会对土壤的物理结构特性二肥力状况以及土壤生物多样性等产生不利影响[2-4].

线虫作为土壤生态系统中最丰富的后生动物,在土壤碎屑食物网的结构和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土壤线虫群落组成能够反映土壤健康或质量状况,特别是在反映自然或人为等扰动因素对土壤影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5-6].因此,土壤线虫常被看作是农业生态系统受到农业管理等干扰的敏感性指示生物[7].在线虫群落分析方面,除了常用的多种生物多样性指数外,20世纪90年代以后还发展了许多结合营养功能类群和生活史特征的指数,如成熟度指数(maturity index,MI)[8]二瓦斯乐斯卡指数(Wasilewska index,WI)[9]二富集指数(en?richment index,EI)和结构指数(structure index, SI)[10]等,这些生态指数在评价土壤环境受干扰程度方面具有重要的用途[11].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统计软件的发展也促进了其他群落生态学分析方法在线虫群落分析上的广泛应用,如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二典范对应分析及冗余分析等可以比较群落结构的差异及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联系.上述指数和方法的结合运用推动了线虫群落分析作为土壤健康指示生物的研究.

已有研究表明,土壤线虫对不同施肥能够产生不同的响应[12-14].对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研究可以提供大量有关土壤肥力状况的信息.例如,土壤线虫对施用全量化肥(NPK)和特定元素化肥均响应敏感[15].王雪峰等[16]研究干旱区培肥措施对农田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肥能够抑制植物寄生线虫但提高食细菌和食真菌线虫在线虫总数中的比例.近年来关于南方红壤线虫群落也已开始受到关注,包括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二有机肥施用下土壤线虫群落的响应等[17-19].红壤旱地土壤的突出特点是酸化严重,养分含量低,磷素严重缺乏[3],而关于线虫群落对红壤酸化和磷素丰缺的响应还鲜有报道.本文利用20年以上的无机肥长期试验地,研究土壤线虫群落对缓解土壤酸化和磷素缺乏施肥措施的响应,为合理施肥以及红壤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 长期试验地概况

长期试验地(始于1988年)位于江西省余江县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28°04′ 28°37′N,

110°04′ 117°09′E).供试土壤为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的典型红壤.试验前土壤pH为4.60,有机质为5.8g四kg-1,碱解氮为0.28mg四kg-1,速效磷为3.7 mg四kg-1,速效钾为69.0mg四kg-1.试验区设氮磷钾(NPK)二氮磷钾补充石膏(NPKCaS)二氮磷(NP)二氮钾(NK)和磷钾(PK)共5个处理.此外上述各处理均施用过钼酸铵,以补充土壤对微量元素的需求.小区面积为35.1m2,每处理设3个重复,随机排列. 1995年以前进行花生和油菜轮作,后改为一季花生,冬季休田.试验区各肥料投入量如表1.

表1 试验区各肥料投入量

Table1 Total input of fertilizers in the experimental plot (kg四hm-2)

肥料处理

Fertilizer

Treatment

尿素

Urea钙镁磷肥

Ca?Mg

phosphate

氯化钾

Potassium

chloride

石膏

Gypsum钼酸铵

Ammonium

molybdate NPK239570285/0.3 NPKCaS2395702854270.3 NP239570//0.3 NK239/285/0.3 PK/570285/0.3

1.2 研究方法

在花生生长季即2012年5月13日(苗期), 2012年6月13日(花针期),2012年7月16日(结荚期),2012年8月20日(成熟收获后)共进行4次土壤样品采集,采用5点法取样,取样深度为0~20 cm.样品采集后放在自封袋中,带回实验室处理后置于4℃冰箱保存.

土壤理化性质采用常规分析方法[20]:pH,水土比2.5:1,采用酸度计测定(PHS?3C精密pH计);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速效磷,盐酸氟化铵浸提,钼酸铵比色法测定;速效钾,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法测定;碱解氮,碱解扩散法测定.

土壤线虫采用改进的蔗糖离心漂浮法提取[21].

2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5卷

线虫总数通过解剖镜直接计数,并表达为每100g 干土中线虫的数量,每个鉴定线虫属的相对丰度表达为各线虫属占线虫总数的百分比.线虫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种属鉴定.

线虫分为不同营养类群(植物寄生线虫及捕食/值[22].线虫鉴定参照文献=∑v i f i ;2)Wasilewska 指数结构指数[10]SI =100[s /(s +100[e /(e +b )].式中:FF(虫;BF(bacteria feeders)parasites)为植食性线虫.v i 一科/属(i )总数中所占的比例.c?p 值属线虫分别被赋予的c?p 食物网中的基础成分,线虫和食真菌线虫;s (构成分,分别为c?p 值为3菌线虫和杂食性线虫以及线虫;e (enrichment)指c?p 值为1线虫[10].

1.3 数据处理

对线虫总数二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间的差异.采用最小极差法(LSD).ysis,RDA)虫群落与土壤其他性质之间的关系.RDA 排序图中,土壤环境因子矢量箭头的长短代表土壤环境因子对线虫功能团的影响程度的大小,矢量箭头越长代表影响越大.采用SPSS 16.0和CANOCO 4.5[24]进行数据统计分析(α=0.05).2 结果与分析

2.1 长期施用无机肥对红壤线虫数量的影响

不同施肥处理中线虫总数不同.从图1可以看出,各施肥处理的土壤线虫总数由高到低顺序为PK >NPKCaS>NPK>NP>NK.除5月外,NPK二NP二NK 处

理的线虫总数均显著低于NPKCaS 和PK 处理.在6和7月,NK 处理的线虫总数明显低于其他4个处理

(图1A).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表2),不同施肥处理之间二不同采样时期,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线虫总数及各营养类群均有显著影响(P <0.05).

图1 不同施肥处理线虫数量

Fig.1 Nematode quantity (ind四100g -1dry soil)in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mean±SD).

A:线虫总数Total nematode;B:植食性线虫Plant parasites;C:食细菌线虫Bacterivores;D:食真菌线虫Fungivores;E:捕食/杂食线虫

3

8期 张 微等:长期施用不同无机肥对旱地红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Omnivores?predators.不同字母表示相同采样时间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Different letters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reatments within the same sampling date.

施肥对土壤线虫营养类群也有强烈影响.本研究中植食性线虫为数量最多的一类线虫.在5 7月,PK处理的植食性线虫数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并在7月达到最高,为120ind四100g-1干土(图1B);食细菌线虫数量仅次于植食性线虫.在各时期,NPKCaS处理的食细菌线虫数量始终最高,并在6和7月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图1C);食真菌线虫是本研究中数量较少的营养类群,最大值出现在7月的NPK处理(43ind四100g-1干土).在5和6月, PK处理的食真菌线虫数量显著高于NPK二NPKCaS 及NK处理,与NP的差异则不显著(图1D);各处理捕食/杂食性线虫数量的变化如图1E所示,NPK?

CaS二NP和PK处理的捕食/杂食线虫数量随采样时间的变化而逐渐升高,其中NPKCaS处理的捕食/杂食性线虫数量最多(114ind四100g-1干土).在整个采样时期内,NK处理的捕食/杂食线虫数量最少,且显著低于NPKCaS和PK处理.同一施肥处理下,各营养类群相对丰度分析显示,植食性线虫为NPK二NP二NK和PK处理的最优势营养类群,其平均相对丰度为38%~65%,NPKCaS处理的优势类群则为食细菌线虫,平均丰度为42.1%(表3).

表2 不同施肥处理和不同采样时期土壤线虫总数二营养类群及生态指数方差分析

Table2 Un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for the total number of soil nematode,trophic group and ecological in?dex under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and sampling times

项目

Item处理Treatment

F P 采样时期Sampling time

F P

交互作用Interaction

F P

线虫总数Total nematodes(TN)139.35<0.00177.38<0.00114.70<0.001营养类群Trophic group

植食性线虫Plant?parasites(PP)54.37<0.00120.32<0.0018.83<0.001食细菌线虫Bacterivores(Ba)43.49<0.0017.020.001 6.60<0.001食真菌线虫Fungivores(Fu)18.44<0.00119.35<0.001 6.73<0.001捕食/杂食性线虫Omnivore?predator(OP)76.29<0.00150.27<0.00116.3<0.001生态指数Ecological index

瓦斯乐斯卡指数Wasilewska index(WI)23.10<0.001 2.320.090 2.660.010成熟度指数Maturity index(MI)28.73<0.001 1.690.185 2.870.006结构指数Structure index(SI)7.45<0.00133.46<0.001 4.34<0.001富集指数Enrichment index(EI)12.37<0.001 4.800.00618.27<0.001

2.2 长期施用无机肥对土壤线虫群落组成的影响

本研究对红壤旱地中的土壤线虫进行调查,共

鉴出21科34属线虫(表3).包括植食线虫6属,食

细菌线虫10属,食真菌7属,捕食/杂食线虫11属.

各处理中cp?2二3的植食性线虫(Pl2二Pl3)比例高低顺序为NK>NP>PK>NPK>NPKCaS.cp?2的食细菌线

虫(Ba2)和食真菌线虫(Fu2)丰度在NPKCaS处理中最高(46.3%),且明显高于NK处理(28.5%). cp?3~5的捕食杂食线虫(Om3?5和Pr3?5)丰度最高的是NPKCaS处理,其次是PK处理,最少的是NK处理.

2.3 土壤性质与线虫群落的关系

长期施用不同无机肥对土壤化学性质有显著影

响(表4).与长期施肥试验前相比,各采样时期内施

用石膏的NPKCaS处理pH有了明显提高,且显著高

于其他4个处理.不施N肥的PK处理的pH则显著高于NPK二NP二NK处理.NK处理的有机质含量明显低于其他4个处理.当土壤中其他养分供应充足而缺施氮二磷二钾中一种时,其对应元素的速效养分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耗竭,其中磷素变化幅度最大

(2.28~43.36mg四kg-1).

冗余分析(RDA)可以比较群落结构的差异及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联系.从RDA排序图可以看出,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线虫功能团的影响明显不同.冗余分析的典型轴1解释量为59.7%,轴2解释量为31.8%,共解释了91.5%的总变异(图2). NPK处理与NP处理的线虫群落组成相近,NPK?CaS二PK和NK处理的线虫群落组成则分异明显. pH二速效钾(AK)二速效磷(AP)和有机质(OM)与线虫功能团有积极响应,其中pH对线虫功能团的影响最大,主要是c?p?3~5的功能团(Ba4二Fu3二Fu4二Om3二Om4二Pr3二Pr4二Pr5),与碱解氮AN呈负相关.

4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5卷

表3 花生生长季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线虫平均丰度

Table3 Mean abundance(%)of soil nematodes of different genera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during growing stage of pea?nut

营养类群

Trophic group属Genus功能团

Functional

guild

丰度Abundance(%)

NPK NPKCaS NP NK PK

植食性线虫38.531.448.364.548.1 Plant?parasites垫刃属Tylenchus Pl219.913.820.717.633.9潜根属Hirschmanniella Pl30.00.00.0 2.00.0

短体属Pratylenchus Pl3 3.80.00.4 2.50.0

半穿刺属Rotylenchulus Pl30.00.00.70.00.0

轮属Criconrmoides Pl38.217.526.542.413.4

根结属Meloidogyne Pl3 6.60.10.00.00.8食细菌线虫34.442.126.521.225.0 Bacterivores中杆属Mesorhabditis Ba1 1.1 1.20.0 1.20.0原杆属Protorhabditis Ba1 3.80.00.00.00.6

盆咽属Panagrolaimus Ba10.00.80.00.00.3

头叶属Cephalobus Ba2 4.4 4.514.29.9 1.9

真头叶属Eucephalobus Ba2 3.2 1.40.7 4.7 1.9

丽突属Acrobeles Ba20.9 1.00.2 1.00.3

绕线属Plectus Ba217.528.27.4 4.414.9

威尔斯属Wilsonama Ba20.00.30.00.00.0

棱咽属Prismatolaimus Ba2 3.0 4.3 3.10.0 4.2

无咽属Alaimus Ba40.50.40.90.00.9食真菌线虫15.510.917.18.514.3 Fungivores滑刃属Aphelenchoides Fu2 4.6 2.1 5.2 4.2 3.9真滑刃属Aphelenchus Fu2 1.0 1.1 2.20.0 2.1

丝尾垫刃属Filenchus Fu2 6.8 1.9 6.4 3.5 2.0

茎属Ditylenchus Fu2 2.5 1.5 2.70.8 1.3

膜皮属Diphtherophora Fu30.0 3.00.00.0 2.0

垫咽属Tylencholaimus Fu40.00.10.00.0 1.6

拟矛线属Dorylaimoides Fu40.6 1.20.60.0 1.4捕食/杂食性线虫11.615.78.0 5.812.6 Omnivore?predator异色矛属Achromadora Om30.0 3.60.00.0 1.6大矛属Enchodelus Om40.00.00.50.00.0

真毛线属Eudorylaimus Om40.00.00.00.00.3

前矛线属Prodorylamus Om4 2.8 1.9 1.80.0 3.4

微矛线Microdorylaimus Om4 1.2 2.60.20.0 1.1

拟桑尼属Thorneella Om40.00.80.20.0 1.5

孔咽属Aporcelaimus Om5 4.8 4.3 4.1 5.4 1.5

单齿属Mononchus Pr40.10.00.00.00.4

锉齿属Mylonchulus Pr40.3 1.10.00.00.8

锯齿属Prionchulus Pr40.00.20.00.00.0 中矛线Mesodorylaimus Pr5 2.4 1.2 1.20.4 2.0丰度Abundance(%):线虫属占线虫总数的百分比Percentage of nematode genus to total number of nematodes.

2.4 线虫生态学指数

各生态学指数随着采样时间变化均有明显波动.不同采样时期,NPKCaS处理的成熟度指数MI 值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且显著高于NK处理,而

NK处理的MI值始终低于其他4个处理.NK处理的瓦斯乐斯卡指数WI在各个时期均为最低.除8月外,NPKCaS处理和NPK处理的WI值均高于其他3个处理.NPKCaS二NPK和PK处理有较高的结构指数,其中NPKCaS处理的SI值随时间的变化而增大,NPK处理变化较平缓.各处理中的富集指数

EI较低,且在各采样时期波动较大(图3).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瓦斯乐斯卡指数和成熟度指数在处理间及两者交互作用上均有显著差异,在采样时期上差异不显著;结构指数二富集指数在处理间,采样时期间及两者交互作用上均有显著差异(P<0.05,表2).

5

8期 张 微等:长期施用不同无机肥对旱地红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表4 不同采样时期各施肥处理对土壤化学指标的影响

Table4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on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at different sampling times(mean±SD)

指标

Item处理

Treatment时间Time

2012?052012?062012?072012?08 pH(H2O)NPK 5.18±0.04c 4.84±0.15c 5.33±0.09c 4.82±0.06c NPKCaS 5.81±0.03a 5.64±0.09a 6.16±0.06a 5.57±0.04a

NP 4.92±0.08d 4.56±0.04d 5.13±0.08d 4.60±0.05d

NK 4.23±0.02e 3.86±0.04e 4.17±0.11e 4.17±0.02e

图2 土壤线虫功能团与土壤因子之间相关性的冗余分析(RDA)排序图

Fig.2 Redundancy analysis(RDA)diagram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nematode functional guild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环境因子Environmental factors;---→:功能团Functional guild; AN:碱解氮Alkaline N;AP:速效磷Available P;AK:有效钾Availa?ble K;OM:有机质Organic matter.功能团缩写及含义见表3Abbre?viations for functional guilds referred to Table3.

3 讨 论

长期施用不同无机肥显著改变了土壤的肥力性质.本研究中,添加石膏的NPKCaS处理土壤pH有了明显提高,相比于不施用氮肥的PK处理,NPK二营养类群组成及生态学指数均发生了变化.其中,线

虫数量最大值出现在PK处理,且其线虫数量在各

个时期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其次为NPKCaS处理,而

不施磷肥的NK处理线虫总数在所有时期中均为最

低,这与Zhang等[26]的研究中NK处理的线虫总数高于全量施肥(NPK)处理的结果相反.施肥导致不

同种类线虫丰度的增加或减少,这是植物二微生物和

土壤环境因素等复杂因素共同造成的[27].石膏除了能提高土壤pH外,硫元素的补充也满足了作物对

其他营养元素的需求,刺激了作物根系生长和微生

物繁殖,为食物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资源,进而增加

了线虫的丰度[28].根据田间观察,本研究中NK处

6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5卷

理小区内的花生几乎不生长,而极低的pH 和有机质含量使得土壤养分状况贫瘠,地下部根系生物量少,微生物活性弱,这可能是导致该小区土壤线虫丰度贫乏的主要原因.各营养类群的丰度对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是不同的.植食性线虫是NPK二NP二NK二PK 处理的优势类群,与来自其他土壤类型上的化肥

侵染机会,NPK 膏的NPKCaS 究结果也表明丰度.而Zhang 等[26]的研究则表明不平衡的施肥(NK二NP)处理中食细菌线虫为优势类群.NPKCaS 和NPK 处理食细菌线虫比例较高,可能是由于平衡施肥改善了土壤的养分状况,pH 的升高改善了土壤的酸性环境,使得作为其食物来源的细菌数量增加所致[30-31].c?p 值高的捕食/杂食线虫对环境更敏[22,28]./杂食

.c?p 图3 不同采样时期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线虫生态指数变化

Fig.3 Changes in different nematode ecological indice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and sampling dates (mean±SD).

为了更深入地揭示出外界扰动条件下线虫群落结构的变化,Bongers 等[8]综合了营养类群和c?p 类群划分的信息,提出了线虫功能团(guild)的概念.

施用石膏的NPKCaS 处理中pl 2和pl 3功能团的丰度最低,Ba 2二Fu 2二Om 3?5及Pr 3?5丰度高于其他处理.冗余分析也表明高c?p 值的功能团对pH 有积极响应.由此可见,不同施肥改变了土壤资源的有效性,进而对土壤线虫群落或碎屑食物网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

影响[14].进一步明确了添加石膏处理可以抑制植食性线虫的比例,促进了食细菌线虫和捕食/杂食线虫的数量.

成熟度指数(MI)常被用来评价土壤线虫对外

界干扰的响应[18].本研究中,NPKCaS 处理较高的MI 值表明土壤生态系统演替正向更成熟的阶段发展.NK 处理较低的成熟度指数MI 则与土壤酸化严重二养分含量低相一致,说明土壤环境处于受胁迫状

7

8期 张 微等:长期施用不同无机肥对旱地红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态,食物网结构退化[18].瓦斯乐斯卡指数WI是指食细菌线虫与食真菌线虫之和与植食性线虫的比值,反映土壤线虫种群结构组成与健康程度[9].采样时期内,NPKCaS处理的WI值始终大于NK处理,表明前者的有益自由生线虫比例比后者高,土壤健康状况更好.结构指数SI和富集指数SI能反映土壤环境和食物网的变化[11].NPKCaS处理中线虫的结构指数较高,富集指数较低表明土壤线虫食物网可能处于结构化状态,受到的扰动较小.而其较高的SI值取决于捕食/杂食线虫的数量,这反映了NPK?CaS处理土壤环境相对稳定,土壤线虫食物网拥有较多的营养层次.各处理EI值的波动则可以反映食物网资源的可利用性以及初级分解者对资源的响应[28].

4 结 论

长期施肥影响了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相比于其他土壤理化性质,pH是影响酸性红壤旱地线虫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添加石膏缓解了红壤的酸性环境,增加了土壤线虫的丰度以及食细菌线虫的数量,抑制了有害植食性寄生线虫的比例,使得土壤生态系统趋于健康二成熟的方向发展.磷素的严重缺失使得土壤肥力状况更加贫瘠,土壤线虫丰度减少,食物网结构逐渐退化.本研究从红壤线虫群落分析角度,证实了土壤酸化和磷素缺失是限制红壤肥力的主要影响因子,暗示了施用石膏和磷肥是改善红壤土壤生态环境行之有效的措施,为合理施肥和退化红壤生态系统生物功能培育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Zhao Q?G(赵其国),Wu Z?D(吴志东),Zhang T?L

(张桃林).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f red soil hilly area

in southeast ChinaⅠ.Advantages,potential and prob?

lems.Soils(土壤),1998,30(3):113-120(in Chi?

nese)

[2] Nie J(聂 军),Zheng S?X(郑圣先),et al.Effects

of long?term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pig ma?

nure and rice straw on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 reddish

paddy soil.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中国农业科

学),2010,43(7):1404-1413(in Chinese) [3] Wang Y?L(王艳玲),He Y?Q(何园球),Li C?L(李

成亮),et al.Effects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sus?

tained P supply capacity of red soil.Acta Pedologica

Sinica(土壤学报),2010,47(3):503-507(in Chi?

nese)

[4] Marschner P,Kandeler E,Marschner B.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in a long?term

fertilizer experiment.Soil Biology&Biochemistry,

2003,35:453-461

[5] Yeates GW.Nematodes as soil indicators:functional

and biodiversity aspects.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2003,37:199-210

[6] Xue H?Y(薛会英),Luo D?Q(罗大庆).Characteris?

tics of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in Abies georgei var.

smithii forest gaps in southeast Tibet,China.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应用生态学报),2013,24

(9):2492-2502(in Chinese)

[7] Ugarte CM,Zaborski ER,Wander MM.Nematode indi?

cators as integrative measures of soil condition in organic

cropping systems.Soil Biology&Biochemistry,2013,

64:103-113

[8] Bongers T,Bongers M.Functional diversity of nema?

todes.Applied Soil Ecology,1998,10:239-251 [9] Wasilewska L.The effect of age of meadows on succes?

sion and diversity in soil nematodes communities.Pe?

dobiologia,1994,38:1-11

[10] Ferris H,Bongers T,de Goede RGM.A framework for

soil food web diagnostics:Extension of the nematode

faunal analysis concept.Applied Soil Ecology,2001,

18:13-29

[11] Li Y?J(李玉娟),Wu J?H(吴纪华),Chen H?L(陈

慧丽),et al.Nematodes as a bioindicator of soil

health:Methods and applications.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应用生态学报),2005,16(8):

1541-1546(in Chinese)

[12] Okada H,Harada H.Effects of tillage and fertilizer on

nematode communities in a Japanese soybean field.Ap?

plied Soil Ecology,2007,35:582-598 [13] Hu C,Qi YC.Effect of compost and chemical fertilizer

on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in a Chinese maize field.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Biology,2010,46:230-236 [14] Wei CZ,Zheng HF,Li Q,et al.Nitrogen addition reg?

ulates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composition through am?

monium suppression.PLoS One,2012,7(8):1-9 [15] Gruzdeva LI,Matveeva EM,Kovalenko TE.Changes in

soil nematode communities under the impact of fertiliz?

ers.Eurasian Soil Science,2007,40:681-693 [16] Wang X?F(王雪峰),Su Y?Z(苏永中),Yang X(杨

 晓),et al.Responses of soil nematode communities

to long?term fertilization in arid region of China.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中国沙漠),2011,31(6):1416-

1422(in Chinese)

[17] Li H?X(李辉信),Liu M?Q(刘满强),Hu F(胡 

锋),et al.Nematode abundance under different vegeta?

tions restored on degraded red soil.Acta Ecologica Sini?

ca(生态学报),2002,22(11):1882-1889(in Chi?

nese)

[18] Jiang C(江 春),Huang J?H(黄菁华),Li X?Q(李

修强),et al.Responses of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to

long?term application of organic manure in upland red

soil.Acta Pedologica Sinica(土壤学报),2011,48

(6):127-132(in Chinese)

[19] Jiang YJ,Sun B,Jin C,et al.Soil aggregate stratifica?

tion of nematodes and microbial communities affects the

8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5卷

metabolic quotient in an acid soil.Soil Biology&Bio?

chemistry,2013,60:1-9

[20] Bao S?D(鲍士旦).Soil and Agricultural Chemistry A?

nalysis..Beijing:China Agriculture Press,2001(in

Chinese)

[21] Liu M?Q(刘满强),Huang J?H(黄菁华),Chen X?Y

(陈小云),et al.Aboveground herbivory by the brown

planthopper(Nilaparvata lugens)affects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under different rice varieties.Biodiversity

Science(生物多样性),2009,17(5):431-439(in

Chinese)

[22] Bongers T,Ferris H.Nematode community structure as

a bioindicator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Trends in E?

cology and Evolution,1999,14:224-228 [23] Yin W?Y(尹文英),Hu S?U(胡圣豪),Shen W?F

(沈韫芬),et al.Pictorial Keys to Soil Animals of Chi?

na.Beijing:Science Press,1998(in Chinese) [24] ter Braak CJF,81309437

milauer P.Canoco Reference Manual and CanoDraw for Windows User’s Guide:Software for

Canonical Community Ordination(Version4.5).New

York:Microcomputer Power,2002

[25] Malhi SS,Nyborg M,Harapiak JT.Effects of long?term

N fertilizer?induced acidification and liming on micronu?

trients in soil and in brome grass hay.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1998,48:91-101

[26] Zhang XK,Jiang Y,Liang L,et al.Response of soil

nematode communities to long?term application of inor?

ganic fertilizers in the black soil of Northeast China.

Frontiers of Biology in China,2009,4:111-116 [27] Liang WJ,Li Q,Jiang Y,et al.Nematode faunal anal?

ysis in an aquic brown soil fertilized with slow?release u?

rea,Northeast China.Applied Soil Ecology,2005,29:

185-192

[28] Liang WJ,Lou YL,Li Q,et al.Nematode faunal re?

sponse to long?term application of nitrogen fertilizer and

organic manure in Northeast China.Soil Biology&Bio?

chemistry,2009,41:883-890

[29] Hu C(胡 诚),Cao Z?P(曹志平),Bai Y?S(白娅

舒),et al.Effects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nematode

community.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7,23(3):31-35(in

Chinese)

[30] Liu Y?J(刘艳军),Zhang X?L(张喜林),Gao?Z?C

(高中超),et al.Effects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nematode community structure.Agricultural Science Bul?

letin(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1):287-291(in

Chinese)

[31] McSorley R,Frederick JJ.Nematode population fluctua?

tions during decomposition of specific organic amend?

ments.Journal of Nematology,1999,31:37-44

作者简介 张 微,女,1987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壤生态学研究.E?mail:Zqural@https://www.doczj.com/doc/a313994792.html,

责任编辑 肖 红

9

8期 张 微等:长期施用不同无机肥对旱地红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植被恢复对退化红壤轻组有机质的影响3

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D0510021)与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60394001)资助 作者简介:谢锦升(1972~),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土壤侵蚀、生态恢复与碳循环研究。E 2mail :jshxie @1631com 收稿日期:2006-08-23;收到修改稿日期:2006-11-22 植被恢复对退化红壤轻组有机质的影响3 谢锦升1,2 杨玉盛1 解明曙2 陈光水1 杨智杰1 黄石德3 (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 350007)(2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 100083) (3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州 350002) EFFECTS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SOI L ORG ANIC MATTER OF LIGHT FRACTION IN ER ODE D DEGRADE D RE D SOI L IN SUBTR OPICS OF CHINA X ie Jinsheng 1,2 Y ang Y usheng 1 X ie M ingshu 2 Chen G uangshui 1 Y ang Zhijie 1 Huang Shide 3 (1College o f G eographical Science ,Fujian Normal Univer sity ,Fuzhou 350007,China ) (2College o 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 sity ,Beijing 100083,China )(3College o f Forestry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 sity ,Fuzhou 350002,China ) 关键词 轻组有机质;密度分组;土壤有机质;侵蚀退化红壤;植被恢复 中图分类号 S1531621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亚热带山地丘陵红壤区植被受人为严重破 坏后,表土易遭侵蚀,是我国仅次于黄土高原的严重侵蚀区,并形成了大面积的侵蚀退化生态系统。该区先后对此类退化系统生态进行了许多恢复与重建工作,植被覆盖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在植物多样性、土壤肥力、水源涵养、营养元素循环、能量流动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研究与探索[1~6],但目前有关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质尤其是轻组有机质影响的研究比较缺乏。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质量和健康的重要指标,对维持土壤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7]。利用密度分组技术可将土壤有机质分成轻组(Light fraction ,LF )和重组(Heavy fraction ,HF ),轻组有机质主要由部分分解的植物残体组成,C 和N 含量高,周转时间短,代表着土壤易变有机质的主要部分,在C 和N 循环中起显著作用,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活性,是土壤养分的重要来源[8]。侵蚀地的植被恢复改变了土壤中C 的输入和输出,对轻组有机质有显著影响,而轻组有机质的恢复为植被生长提供营养物质,因此研究土壤轻组有机质对评价退化土壤质量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是我国的革命老区,长期以来土壤侵蚀极为严重。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 今,福建省省委和省政府对长汀县的水土保持生态恢复工作均极为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显著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本课题组成员已从不同侧面报道了强度侵蚀地植被恢复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3~6],本文的目的是揭示红壤侵蚀裸地植被恢复后土壤轻组有机质的变化,为生态恢复与重建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1 研究区概况 长汀县河田镇地处福建西部,东经116°18′~116°31′,北纬25°33′~25°48′,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降雨量1737mm ,年均气温1715~1818℃,平均无霜期260d ,平均日照时数1925h ,≥10℃积温为4100~4650℃。河田镇属河谷盆地,低山高丘环抱四周,海拔300~500m 。土壤为燕山运动早期形成的中粗粒花岗岩发育的红壤,抗蚀能力低。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破坏殆尽,现有植被主要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结构简单,生长差。河田镇是全国极强度水土流失区之一,许多地方表土层流失,地表干热化严重,土壤 第45卷第1期 土 壤 学 报 V ol 145,N o 11 2008年1月 ACT A PE DO LOG IC A SI NIC A  Jan.,2008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土壤氮的转化迁移的影响

[摘要]目前我国己成为世界上氮肥年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单位面积的施用量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我国氮肥利用率却仅为30-50%, 即有一半左右的氮肥施入土壤后通过各种途径而损失掉。全世界的农药和化学肥料使用量在增长,造成了有机肥使用不足,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土地板结,土壤质量下降,河流和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深入研究了国内外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土壤氮的转化迁移的影响,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关键词]化肥;土壤氮;转化;迁移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土壤氮的转化迁移的影响 赵世红 (河南省郑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食品化工部,河南郑州450006)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氮肥施用量不断增加,但过量施肥,不仅造成氮肥的浪费和生产成本的提高,而且会严重污染环境,有关资料分析表明,氮肥中仅有1/3~1/2被作物所吸收,大部分残留在土壤中,随灌溉水或降雨下渗,造成对农业水土环境的污染。因此,如何合理科学地施用各种肥料,以及肥料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对土壤中氮素的转化和迁移已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热点。 1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有机肥能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并可以有效地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增加和更新,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等肥力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培肥效果好。施用有机肥也能防止土壤酸化。施用有机肥减少了土壤硝态氮的淋失,阻碍了硝态氮向下迁移,纯化肥处理土壤硝态氮呈明显下移趋势。在农肥,秸秆,化肥三因素中,以农肥土壤全氮的贡献最大,秸秆次之,化肥最差,土壤碱解氮的变化表明,农肥对增加碱解氮作用最大,秸杆次之,化肥最差,在耕作措施处理中,玉米连作和休闲处理增加土壤碱解氮含量不明显,证明利用休闲方式恢复土壤氮库容量是消极的,而绿肥处理后,土壤碱解氮含量有明显地上升趋势。有机肥与无机肥按照一定比例配合施用,能获得与单施等氮量速效无机肥同样高的产量,同时增加有机质和土壤速效磷的含量,培肥了土壤地力,减少了土壤氮素损失对环境的污染。 2国外氮素运移、转化规律及模型研究现状2.1溶质运移理论的研究进展 对氮素运移、转化规律的研究是随着土壤溶质运移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国外对土壤溶质运移问题的研究,己有五十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初,Lapidus 和Amundson 提出了一个类似于对流一弥散方程(CDE )的模拟模型,从此揭开了溶质运移研究的序幕。随后,为了搞清溶质运移的客观规律,国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室内外试验。如美国的Jury 教授(1971)在砂土中拌盐用灌水入渗淋溶试验观测溶质在均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澳大利亚的Ross ( 1971)在室内一维土柱上进行了溶质运移的试验研究,并测了穿透曲线;美国的VanGenuchien 教授,在进行了一系列室内土柱试验后,系统地论述了室内土柱试验的初边值条件等问题;Bevel 和Germane (1982)对土壤中的优势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势流是土壤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他的存在降低了水和养分的可利用性,同时,由于它同土壤基质接触面积小,使得许多污染物来不及降解就开始向下运移,从而增加地下水污染;美国的Ellsworth (19%)在露天试验场进行了2m ×2m 的微区试验,研究了NO 3-N 随水流在非饱和土壤中的运移规律等。国外对土壤NO 3-N 淋失已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在土壤硝化作用、NO 3-N 淋失条件、NO 3-N 运移动力学与数学模型以及NO 3-N 淋失的防治和对策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了定量描述溶质运移规律,国外许多学者提出了溶质运移的定量计算模型,总体上可分为确定性模型和随机模型。早期的研究多采用以CDE 为控制方程的确定性模型来模拟土壤中的溶质运移,且取得了不少成果。对于(CDE )求解的关键参数的确定,国外学者也提出了各自的方法,如美国的wagner (1986)提出了溶质运移参数的估计方法,以色列Bresler ( 1987)提出用极大拟然法进行溶质运移参数估计,日本的Yamaguchi (1989)提出用穿 透曲线估计水动力弥散系数的方法等。后来,随着随机理论的发展,开始用随机过程的方程来研究溶质运移的数量特征,Jury ( 1982)提出了模拟非饱和土体溶质运移过程的随机传递函数模型(TFM ),该模型对土壤溶质运移的机理没有任何限制,通过研究溶质从土壤表面运移到土壤某一深度所需时间的概率分布,来推求溶质平均浓度与时间和土壤深度的关系,并以此来模拟溶质在土壤中的运移。对TFM 进行简化,提出采用研究入渗条件下土壤盐分的对流运移的传递函数修正模型。此外,研究土壤中溶质运移的随机方法还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谱分析法,矩分析法等。 2.2氮素运移模型及软件的开发研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外研究工作者建立了大量的模拟土壤中水分和氮素行为的联合模型,如美国盐土实验室开发的用于模拟非饱和介质中一维水分、热和溶质运移过程的Hydrus-1D 水氮联合模型;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开发的LEACHM 数学模型,能够描述土壤中水分、氮素及农药迁移转化的物理化学过程,对土壤水中的氮素运移,LEACHM 模型采用对流一扩散方程求解;美国国家盐土实验室开发的模拟饱和一非饱和介质中水分和溶质迁移的维数值模型SWMS-2D 等。此外,还有模拟氮素在土壤中运移、转化机理的DRAINMOD 模型、CREAMS 模型等。但这些模型分别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提出,在模型构成和过程考虑上各有侧重,有严格的适用范围和限定条件。软件开发方面,1991年,美国国家盐改中心的Kool 和Van Genuchter 教授共同研制了一维饱和流的溶质运移模拟软件:HYDRUS Version 3.31;1992年,美国衣阿华州大学P.singh 博士开发了根区水质模型软件:RZWQM 。国外针对土壤水分渗漏和氮素淋失的研究,也提出了很多模型,其中常见的有简单的平衡模型,比较复杂的动力学模型等。 3国内氮素运移、转化机理及模型研究现状 国内有关氮素运移、转化规律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氮素去向及有效利用率研究,如周祖澄等用N15示踪、盆栽法及微区法研究了固体氮肥施入旱田的去向。近年来,注意到国外溶质运移研究的动向,国内土壤物理学者及农学者开展了一些室内、室外的溶质运试验研究。叶自桐、黄康乐(1987)分别对饱和一非饱和土壤溶质运移进行了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武晓峰等(19%)对冬小麦田间根层氮素迁移转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冯绍元等较系统地综述了农田氮素的转化与损失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等。此外,随着节水灌溉的普及,国内学者对节水灌溉条件下氮素运移规律进行了研究。冯绍元等研究表明,喷灌条件下不同深度土层中硝态氮含量与施肥量呈正相关关系,但与灌水量的相关关系不明显。武晓峰等的研究也得出了以上结论。李久生等珠以用室内试验,对滴灌点源施肥灌溉条件下硝态氮和钱态氮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硝态氮在距滴头一定范围内呈均匀分布,在湿润边界上硝态氮产生累积。王康、沈荣开对节水条件下氮素的环境影响效应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节水条件下土壤氮素损失和环境评价概念型模型。对土壤氮素、特别是硝态氮淋失的研究表明,土壤氮素的淋失量与土壤质地、耕作方式、氮肥类型、作物种类、生长密度、降雨以及地下水位都有很大的关系。刘春增等、李晓欣分别针对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中硝态氮累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大量且单一施用氮肥是导致土壤中NO 3-N 累积的重要原(下转第178页)

植物线虫病害及防治

植物线虫病害及防治 1、什么是植物寄生线虫?它是什么样子? 线虫又称蠕虫,是一类较低等的动物,它们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种类繁多。在淡水、海水、池沼、沙漠和各种土壤中都有存在,而其中最大量是存活于土壤及水中;也有不少类群寄生在动物上,如常见的蛔虫、钩虫等,对人畜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还有一些类群寄生在植物上,引起植物发生病害,这些寄生在植物上的线虫、就称为植物寄生线虫。植物寄生线虫是植物侵染性的病原之一,它们广泛寄生在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芽和种实上,使植物发生各种线虫病。 植物寄生线虫绝大多数为雌雄同形,即雌雄虫均呈线状,细长透明,虫体很小。一般体长仅1毫米,体宽0.05毫米左右,要借助解剖显微镜才能看清。这类线虫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多,分布又广泛,凡是有土壤和水的地方都有可能存在。还有少数植物线虫是雌雄不同形状的,雌虫呈梨形、球形或囊状,而雄虫仍呈线状。最常见的如根结线虫、胞囊线虫、肾状线虫等,它们都是最重要的病原线虫。 由于线虫是一种低等动物,虽然个体细小,但肝胆俱全。所以,线虫虫体内部构造既简单又全面,它有发达的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这样才能从植物体内吸取它所需要的营养,以使自己顺利生长发育和繁衍大量后代,才能生存于自然界中。但神经系统和排泄系统就很简单了,一般要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这些内部结构。 2、植物线虫怎样为害植物?有什么危害性? 植物线虫和其它植物的病原不同之处在于它有主动侵袭寄主和自行移动为害的特点,它们对植物为害,除吸取寄主的营养和对植物组织造成机械损伤外,主要在于植物线虫的食道腺可分泌有毒物质,这些物质是多种消化酶,诱发寄主组织发生各种病理变化,可使植物组织细胞发育过度,形成巨型细胞,或使细胞中胶层溶解引起细胞分解,细胞壁被破坏,造成根部和皮层形成空洞及细胞死亡。 最常见的是植物细胞体积膨大,最典型的就是根结线虫为害植物后所形成的巨型细胞,结果在根上可形成大小不等的瘤叫“根结”;又如穿孔线虫为害柑桔后,使细胞壁分解,结果被害根部的皮层形成典型的空洞,最后导致根腐烂;也有的线虫分泌物则表现强烈的抑制作用,使根停止生长,植物生长受到抑制而表现矮化。以上表现,说明植物线虫分泌物的化学作用能对植物细胞及组织产生的影响,最终使植物生长衰弱,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 此外,有的线虫可以传播病毒,而使植物发生某种病毒病,这样,增加和扩大了病毒病的发生,这种危害性也是相当大的。同时,线虫还与其他病原如真菌、细菌互相作用,共同致病,造成复合病害,加重病害的发生。所以,线虫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应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植物病原线虫学思考题

植物病原线虫学复习题 一. 填空 1线虫的胚胎发育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2植物线虫生长发育的过程可分为、和。 3影响线虫孵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和。 4一般线虫的食道可分为4部分,包括、、和。 5线虫分类中纲的划分是以为判别依据。 6雄虫的肛门与共同开口于。 7植物线虫分类鉴定的依据主要包括、、、 和五方面。 8目前植物寄生线虫主要归属于、、和这四大类中。 9线虫的体壁具有性、性和性。 10在线虫背索、腹索内有,侧索内有。 11目前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共已描述90多种,其中、、、是最常见的根结线虫。 12在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五大病原中,植物寄生线虫的危害超过和,仅次于真菌病害。 13植物线虫引起的根部症状主要有、、、、五类。 14 1743年,英国T. Needham发现的是最早被发现的植物病原线虫。 15 1943年,美国W. Carter发明杀线虫剂,该项研究奠定了植物线虫化学防治 的基础。 16线虫学研究的代表性期刊杂志有《》、《》、《》等。 17植物病原线虫绝大多数为雌雄同形,呈线状,如、等。少数植物线虫是雌雄异形的,雄虫呈线状,而雌虫呈梨形、球形或囊状,如、等18线虫只有肌而无肌,虫体只能弯曲而不能变粗或变细,只能借助腹肌和背肌的同时收缩,向前呈波浪状蠕动。 19线虫的口针基本上由3部分组成,前端尖锐部分为,中段为,后部为3个膨大的;而齿针分为两部分,包括前段的部和后段的部,在锥体部和膨大部之间有。 20在线虫的食道与肠交界处的瓣膜结构称为,其功能是。 二. 名词解释 1)植物病原线虫 2)植物线虫分类学3)孤雌生殖4)迁徙性外寄生5)线虫的老化 6)假受精生殖7)蜕皮8)植物病原线虫9)过敏性坏死反应10)植物线虫病害防治 三. 简答 1.植物线虫形态分类中雌虫的特征依据有哪些? 2.根结属鉴定中的主要形态特征有哪些?

有机无机复混肥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Organic-inorganic compound fertilizer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前言 本标准第4章、第6章、第7章和第8章中8.1、8.2条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是对GB18877-2002《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修订。 本版与前版的主要差异是: ——进一步明确了范围; ——增加了腐植酸的定义; ——对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产品进行了分型并对指标进行了调整; ——水分测定增加了GB/T8576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测定真空烘箱法; ——增加了总腐植酸的测定方法; ——总养分、有机质、氯离子及总腐植酸含量的测定,采用烘干样品; ——细化了产品包装标识的规定。 本标准代替GB18877-2002。 自标准实施之日起,出厂产品应执行新标准;标准实施之日六个月后,市场上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产品外包装禁止标注GB18877-2002。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中肥(河源)农资有限公司、湖南金叶肥料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宾、黄培钊、刘刚、王以拉、黄清明、朱朝霞、肖汉乾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8877-2002《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人及畜禽粪便、动植物残体、农产品加工下脚料等有机物料经过发酵处理,添加无机肥料制成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本标准也适用于腐植酸添加无机肥料制成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250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6679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7959-1987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8569固体化学肥料包装 GB/T8573复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测定 GB/T8576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测定真空烘箱法 GB/T8577复混肥料中游离水的测定卡尔·费休法 GB15063-XXXX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GB/T17767.1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 GB/T17767.3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总钾含量的测定 GB18382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neq ISO7409:1984) GB XXXXX肥料中砷、镉、铅、铬、汞生态指标 GB/T XXXXX肥料中氮磷钾的自动分析仪测定法 HG/T2843化肥产品化学分析中常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 3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肥料fertilizer 以提供植物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物料。 3.2无机(矿物)肥料inorganic(mineral)fertilizer 标明养分呈无机盐形式的肥料,由提取、物理和(或)化学工业方法制成。 3.3有机肥料organic fertilizer 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 3.4复混肥料compound fertilizer 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化学方法和(或)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 3.5有机-无机复混肥料organic-inorganic compound fertilizer 含有一定量有机肥料的复混肥料。 3.6总养分total primary nutrient 总氮、有效五氧化二磷和总氧化钾之和,以质量分数计。 3.7腐植酸humic acid

生物菌肥与化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注意事项

生物菌肥与化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效果好,但要想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意施用时间 1.有机肥见效慢,应该提前施用,一般要在播种前或者在定植之前一次性底施,使用之前最好选择完全发酵腐熟的有机肥,后期追施效果不如作底肥明显。 2.化肥见效快,作基肥时提前一周左右施入,追肥时应在作物营养临界期或吸收营养高峰期前施入,以满足其所需。 3.生物菌肥在土壤中经大量繁殖后才能发挥以菌抑菌的作用,故要在定植前后提早施入,使其有繁殖壮大的时间,可随有机肥一起施入土壤,也可在定植之前或定植时穴施。 二、注意施用方法 1.有机肥主要作用是改善土壤,同时也可以提供养分,一般是要在农作物之前把有机肥施入土壤,所以要结合深耕,使有机肥和土壤完全混合在一起,以达到改善土壤的目的,土壤问题严重时要使用带腐殖质有机肥,它可以改善土壤重金属可更好地改善土壤环境,均衡营养,增加土壤团粒结构等。

2.基肥中有机肥中的养分以磷、钾、氮为主,搭配用化肥要少施。磷肥和钾肥可以作底肥一次施入,磷肥因移动性差,后期追施效果很差,所以磷肥应作底肥施入土壤。 3.追施的化肥最好用全溶性速效肥为主,如磷钾源库等,这样的肥料分解后可被蔬菜迅速吸收,对土壤影响较小。 4.生物菌肥因其用量少可集中施在定植穴内或随有机肥底施。后期可多次追施同一种生物菌肥,以壮大菌群,以提高解磷解钾能力和防病效果。 三、注意施用量 不同的农作物不同的生育期,它们所需要的肥量也不同,不能多施也不能少施。应该根据它们所需要肥的比例去施肥,同时还要注意一点,要考虑到土壤中的营养元素,要做好全盘考虑。最好进行一次测土,按照测土配方进行施肥。 武汉达鑫源有机肥有限责任公司是湖北地区专业从事发酵有机肥,液态有机肥,颗粒有机肥,果树有机肥,豆粕有机肥,蔬菜有机肥,微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和销售,厂家直销,质量保证!欢迎咨询。

植物线虫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5分,每个3分) 1、口针:植食性线虫口腔中常有一个中空的针,用于穿刺植物组织,吸取汁液。 2、会阴花纹:根结线虫雌虫阴门周围角质膜形成的特征性花纹,是根结线虫属下 “种”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3、线虫生活史:线虫从卵开始到又产生卵的过程,包括卵、幼虫、成虫三个虫态, 幼虫又分为4个龄期。 4、迁移性内寄生线虫:线虫虫体进入植物组织后不是固定不动,而是在组织内移 动,最后造成大范围根组织坏死,如短体线虫属。 5、连作障碍:同一作物或近缘作物连续多年种植后,即便在正常的管理条件下, 作物的生长发育缓慢或者病虫害发生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的状况。 6、交合伞:在线虫的雄虫尾部侧面常有透明的膜状结构,又称抱片,交配时起定 向和固定的作用。 7、泄殖腔:是雄虫的特殊结构,雄虫的消化管和生殖管共同开口在泄殖腔中。泄 殖腔内有一对交合刺,有的还有引带和交合伞等附属器官。 8、德曼(氏)公式:依据显微测定的线虫形态学特征,所制定的一套线虫分类鉴定的指标体系。 二、翻译拉丁学名成中文属名(十选五,10分,每个2分) Meloidogyne 根结线虫属Heterodera 孢囊(异皮)线虫属 Bursaphelenchus 伞滑刃线虫属Xiphinema 剑线虫属 Radopholus 穿孔线虫属Ditylenchus 茎线虫属 Aphelenchoides 滑刃线虫属Tylenchorhynchus 矮化线虫属 Anguina 粒线虫属Pratylenchus 短体线虫属

三、判断题(20分,每小题2分,正确划√,错误划×) 1、只有孢囊线虫是雌雄异型,其他线虫雌雄虫均为线形。(×) 2、只有极少部分的植物病原线虫生活在土壤中或寄生植物根部。(×) 3、根结线虫繁衍后代的方式既有两性生殖,又可进行孤雌生殖。(√) 4、阴门锥是鉴定根结线虫“种”的重要依据。(×) 5、植物病原线虫的侵染期虫态为3龄幼虫。(×) 6、茎线虫能够传播烟草环斑病毒,因为它是外寄生线虫。(×) 7、线虫头部的唇区能够感觉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化学刺激。(√) 8、甘薯茎线虫是在20世纪有日本传入我国的。(√) 9、我国是香蕉穿孔线虫病的主要疫区之一。(×) 10、甜菜孢囊线虫病在欧洲的爆发流行直接推动了植物线虫学的发展。(×) 11、顾名思义,所有植物“线虫”均为线形。(×) 12、植物根结线虫的侵染期虫态为2龄幼虫(J2)。(√) 13、植物线虫病害常常被称为“隐蔽性敌害”。(√) 14、植物线虫的长距离传播是主动移动的结果。(×) 15、水稻干尖线虫、柑橘根结线虫均为迁移性内寄生线虫。(×) 16、美洲剑线虫是内寄生线虫,能够传播烟草环斑病毒。(×) 17、水稻干尖线虫病在20世纪由日本传入我国,并首次在天津被发现。(√) 18、线虫头部的口针能直接分泌含有酶类的消化液,从而使植物致病。(×) 19、中国是香蕉穿孔线虫病非疫区,该病原被我国列为一类检疫对象。(√) 20、大豆胞囊线虫病在欧洲的爆发流行直接推动了植物线虫学的发展。(×) 四、填空题(20分,每空2分)

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技术

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技术 有机无机复混肥(以下简称“有机复肥”)是以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经过一定处理后,按一定的标准配比加入无机化肥,充分混均并经过造粒等流程生产出来的既含有机质又含有化肥的产品。 一、有机复肥的优点 (一)养分供应平衡,肥料利用率高 有机复肥既有化肥成分又有有机物,两者的适当配合,使之具有比无机复肥和有机肥更全面、更优越的性能。有机复肥既能实现一般无机复肥的氮、磷、钾等养分平衡,还能实现独特的有机—无机平衡。有机复肥中来源于无机化肥的速效性养分, 在有机肥调节下,养分供应快而不过猛,而来源于有机肥的缓效性养分又能保证有机无机复混肥养分持久供应,使其具有缓急相济、长短结合、均衡稳定的供肥特点,既避免了化肥养分供应大起大落的缺点,又避免了单施有机肥造成前期养分供应往往不足,或者需要大量施用有机肥费工费时的弊端。而且,有机复混肥保肥性能强,肥料损失少。另外,由于有机质的存在使复肥中磷不像无机磷肥那样易于被土壤固定,因此,肥料利用率高。与无机复混(合)肥相比,它在较低氮、磷、钾含量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作物产量。 (二)可改土培肥 一般无机复混(合)肥用地而难养地,一般有机肥养地作用大而当季供肥不足。有机复混肥则兼有用地养地功能。因为有机复混肥中通常含有占总质量20%~50%的有机肥,含相当数量的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 (三)活化土壤养分 通过有机复肥的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可活化土壤中氮;磷、钾及硅、锰、锌、硼等养分。一方面,有机复肥可增强土壤中微生物,包括磷细菌、钾细菌和硅细菌的活性,既促进有机质的分解,释放氮、磷及微量元素养分,又可使矿物态磷、钾、硅等有效化;另一方面,有机复肥还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土壤pH值,使微域土壤pH值处于有利于大多数养分活化的

提倡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

农民日报/2011年/12月/30日/第008版 农化服务 提倡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曹一平 随着我国农牧业生产的高速发展,有机废弃物产生量以年均1.03%的速度逐年增加,有机废弃物总资源中的氮素折纯达2422.6万吨,这一大笔含在有机肥中的营养资源是宝贵的,但是有机废弃物空间分布极不平衡,主要分布在我国种植业和养殖业发达的地区。而有机肥不宜长途运输,由此造成目前的再生利用率很不平衡,以有机肥中养分还田率看,磷的还田率最大,达78%,钾其次,为61%,氮的还田率最小,仅为40%。 有机肥产业近年来在政府大力支持与推动下发展加快,这些商品有机肥主要用于经济作物的生产田,而粮食作物的生产田很少施有机肥。据考察,从北方到南方的蔬菜、果树有机肥的用量每亩少则3~5吨,多则10~20吨。可想而知,有的老菜地出现了次生盐渍化等土壤质量下降的问题。所以,应该全面了解有机肥的特性和合理施用。 在现代可持续农业种植中,合理施用有机肥对于实现高产优质和可持续发展都有很好的作用。但是,目前中外各国都发展了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以达增产增收又可培肥土壤的目的。有机肥优点是含养分种类多、具有各种大量和微量营养元素的完全肥料,并含有维生素等活性物质。合格的有机肥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常年施用有机肥能使土壤有机质得到更新或提高,改善理化性状,起到明显的改土作用。但其养分含量低,有机态的养分要经过土壤微生物逐步分解,才能转化成植物可以吸收的养分。 以畜禽粪尿类有机肥来说,这类有机肥目前数量很大,随着畜产品生产的快速发展而增长极快。如果重视不够,不花大力气去抓紧对畜禽粪便的科学施用,其后果将是严重的。那不仅使蔬菜果树以及烟叶、茶叶、马铃薯等众多经济作物失去一类价廉物美的肥料资源,而且影响到它们的产量和品质,还将造成农业居民区环境恶化,不利于新农村的文明建设。因此,首当其冲地要在经济类作物生产中充分而合理地施用粪尿类养分资源,进而把它们推向大田粮食作物生产中。另外,粪尿类有机肥的主要特点是碳氮比比较窄,一般C/N比值在6~10之间;而一株成熟而风干的玉米秸秆的C/N比为80∶1。由此可见,大量施用粪尿类有机肥可以部分替代化学肥料对作物的氮磷养分供给,完全可减少化肥的施用量。但是,大量施用粪尿类有机肥对于土壤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有机质的循环与更新,而对于土壤有机质的提高则没有贡献。因此,粪尿类有机肥应主要用在新菜地、新果园等,而对于老菜地土壤来说,大量长期施用,还会导致土壤微生物活性变差等问题。因此,在现代集约型经济作物栽培体系中,粪尿类有机肥的科学施用要注意:其一,不能施用生粪,必须腐熟和经过堆制转化。要将大量分散的原生粪尿堆制成合格的有机肥,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劳动力。在当前农村壮劳力很缺乏的条件下,人们可随处见到生粪起出后,数月甚至半年堆积在路边与村头,任其日晒雨淋,造成粪尿类肥料的氨气挥发和氮钾养分的流失和虫卵病菌传播的严重现象。等到了生产用肥的时候,就直接上到地里。这种现象应该改变。 其二,适量施用的原则。控制粪肥用量的做法,在欧盟国家已经提出了控量施用的规定。以英国为例,将施用量定在170公斤(氮)/公顷之内。然而,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的蔬菜和果园生产中,每亩粪肥的施用量平均达到2吨以上,有的菜地还达10吨,这样盲目而普遍超高的粪肥施用量,造成了菜地养分富集和水体污染的形势。由于粪肥富含有机氮其分解的最终产物也是硝酸盐,同样对水体和环境可能产生污染,粪肥还可能有重金属超标等问题。 因此,我国在高投入集约化经济作物生产中,也应该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同时规范有

红壤退化的阻控和定向修复与高效优质生态农业关键技术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红壤退化的阻控和定向修复与高效优质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 课题申请指南 中国科学院 二〇〇九年五月

第一章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本项目针对南方红壤丘陵区日益严重的土壤退化、生态脆弱和生产效益低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严重制约区域农村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通过关键技术创新与技术集成示范,研发红壤侵蚀、酸化、养分贫瘠化和生态功能退化的阻控和修复关键技术体系,提高红壤的土地生产力;以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果和油料作物为核心,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林牧相结合的高效优质生态农业模式和示范区,提高经济效益;构建红壤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与人才培养基地。为保障红壤区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拉动内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二、项目课题设置 本项目围绕水土流失、土壤酸化、土壤肥力贫瘠等制约红壤丘陵岗地综合利用和高效优质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设置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类课题3个,根据我国东南红壤丘陵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土地退化与水土流失特征、农业结构现状与生态建设目标,设置典型区域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类课题5个。具体包括: (一)共性技术研究 1、红壤水土流失阻控关键技术研究 2、红壤酸化阻控和修复关键技术研究 3、退化红壤肥力重建及生态功能定向培育技术研究 (二)典型区域技术集成与示范 4、赣东北低丘岗地区红壤退化防治与生态农业技术集成和示范 5、湘中南低山丘陵区红壤退化防治与生态农业技术集成和示范 6、闽西中高丘陵区红壤侵蚀快速治理与生态农业技术集成和示范

7、粤东南低山丘陵区植被快速恢复与生态农业技术集成和示范 8、桂西岩溶丘陵区石山综合治理与生态农业技术集成和示范 三、经费预算 项目总经费6000万元,其中国拨经费3000万元,承担单位自筹和部门配套资金3000万元。 四、项目实施期限 本项目实施期限为3年(2009年1月-2011年12月)。 五、申请管理 1、本项目由中国科学院牵头负责组织实施。 2、根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遵循“公开申报、统一评审、优势优先”的原则,以“公开发布、自愿申报、专家评审、择优选择”方式评审择优选择并落实优势承担单位。 六、申请资格 (一)申报单位的条件和要求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均可单独或联合申报,不接受个人申请。 2、课题承担单位要具有从事过本领域的研究经历和相关成果,拥有丰厚的技术积累和研究开发经验,以及课题所涉及的部分或全部研究基础设施和条件。积极鼓励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以“产学研联盟”的方式联合申报课题。每个课题的联合申请方原则上不超过5个法人单位。 3、申报单位应对某一课题整体研究内容进行申报。联合申请各方须签订共同申请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或所属部门科技(科教)司审定盖章后,进行申报。 4、课题申报单位(包括联合申报中的任意一方)和主要申报人,

生物有机肥、化肥、有机肥、菌肥的优缺点比较

生物有机肥、化肥、有机肥、菌肥的优缺点比较 1 生物有机肥与化肥相比: 1)生物有机肥营养元素齐全;化肥营养元素只有一种或几种。 2)生物有机肥能够改良土壤;化肥经常使用会造成土壤板结。 3)生物有机肥能提高产品品质;化肥施用过多导致产品品质低劣。 4)生物有机肥能改善作物根际微生物群,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化肥则是作物微生物群体单一,易发生病虫害。 5)生物有机肥能促进化肥的利用,提高化肥利用率;化肥单独使用易造成养分的固定和流失。 2 生物有机肥与精制有机肥相比: 精制有机肥是畜禽粪便经过烘干、粉碎后包装出售的商品有机肥。 1)生物有机肥完全腐熟,不烧根,不烂苗;精制有机肥未经腐熟,直接使用后在土壤里腐熟,会引起烧苗现象。 2)生物有机肥经高温腐熟,杀死了大部分病原菌和虫卵,减少病虫害发生;精制有机肥未经腐熟,在土壤中腐熟时会引来地下害虫。 3)生物有机肥中添加了有益菌,由于菌群的占位效应,减少病害发生;精制有机肥由于高温烘干,杀死了里面的全部微生物。 4)生物有机肥养分含量高;精制有机肥由于高温处理,造成了养分损失。 5)生物有机肥经除臭,气味轻,几乎无臭;精制有机肥未经除臭,返潮即出现恶臭。 3 生物有机肥与农家肥的区别: 1)生物有机肥完全腐熟,虫卵死亡率达到95%以上;农家肥堆放简单,虫卵死亡率低。 2)生物有机肥无臭;农家肥有恶臭。 3)生物有机肥施用方便,均匀;农家肥施用不方便,肥料施用不均匀。 4 生物有机肥与生物菌肥的区别: 1)生物有机肥价格便宜,每吨在800元左右;生物菌肥价格昂贵,每吨上万元。

2)生物有机肥含有功能菌和有机质,能改良土壤促进被土壤固定养分的释放;生物菌肥只含有功能菌,通过功能菌来促进土壤固定肥料的利用。 3)生物有机肥的有机质本身就是功能菌生活的环境,施入土壤后容易存活;而生物菌肥的功能菌可能不适合有的土壤环境。 5有机肥的功效: 有机肥俗称农家肥,是指含有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物等物质的缓效肥料。有机肥中不仅含有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有机养分,有机肥是最全面的肥料。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有机肥料施入土壤后,有机质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状况和生物特性,熟化土壤,增强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和缓冲能力,为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二、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各种营养元素,为农作物提供营养。有机肥腐解后,为土壤微生物活动提供能量和养料,促进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活性物质等能促进作物的生长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三、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有机肥含有养分多但相对含量低,释放缓慢,而化肥单位养分含量高,成分少,释放快。两者合理配合施用,相互补充,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有机酸还能促进土壤和化肥中矿质养分的溶解。有机肥与化肥相互促进,有利于作物吸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退化红壤的恢复治理模式和措施体系

退化红壤的恢复治理模式和措施体系 (一)侵蚀红壤的肥力功能恢复及治理模式 恢复与治理侵蚀退化红壤的关键,应从水土流失区整个生态系统着眼,统一规划,寓水土保持于水土资源治理保护与开发利用之中,把各种有效措施进行合理组合和配套组装,特别要强调把养殖种植业配套作为恢复重建的措施,强调生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采用强化综合措施,方可收到明显效果。 1、对侵蚀退化地的保护治理 一方面,对侵蚀坡面采取7项治理工程技术措施,包括在山丘坡面开挖水平台地;在薄土层坡面开挖鱼鳞坑;在切沟床内建谷坊;崩岗壁削坡筑阶;建环山竹节沟、撩壕和建沉砂池等。另一方面,结合工程措施在坡面上应实施生物措施,栽植乔、灌、草植物。此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合理匹配,植物种类的选择都很重要。只有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才能为水土资源恢复发挥最佳效益。 (1)第四纪红粘土区的侵蚀劣地治理模式(江西余江)。 该区为浅丘的边坡地形,由于人们铲草皮等不合理活动,植被严重破坏,并形成严重的切沟侵蚀。年土壤流失量达每平方公里7000吨以上。植被快速恢复重建的程序是:在陡坡面挖营养穴栽植胡枝子和刺梨;在沟床内用红石层层建谷坊或栽植紫穗槐作生物谷坊,谷坊内栽胡枝子和象草等;在陡坡面开挖水平台地,其内栽植刺槐和草类等;对于一般较平缓的坡面栽植胡枝子和多花木兰;与此同时,组合成如下的植物群落结构:马尾松-木荷-胡枝子-马鞭草群落;刺槐-胡枝子-垂叶画眉草群落;刺槐-多花木兰-百喜草群落;樟树-胡枝子-百喜草群落;桉树-胡枝子-象草群落;柏木-多花木兰-垂叶画眉草群落;百木-胡枝子-香根草群落等。在条件较好的地方,用以栽植板栗,油桐等经济作物,日前均长势良好。通常在栽植3~5年以后,可形成乔、灌、草多层植被结构,水土流失得到根治、退化土壤的肥力也得到恢复重建。 (2)花岗岩区侵蚀退化土壤肥力的恢复模式(广东博罗)。 在严重侵蚀退化的白沙土上,采用强化恢复措施,亦可在短期内使土壤形成生产力,以栽果树为例,其措施是:搞好坡面的水土保持和水平台地的修建;按栽植规格挖大穴(长、宽、深为50×50×60~80cm),并在秋冬季,每穴放稻草10kg或垃圾肥30kg,钙镁磷肥0.5~1kg与土拌均、春季将果树栽植到安全深度;地表栽植豆科绿肥或豆科作物并必须施用磷肥(每亩25~50kg)和少量氮肥;每棵果树每年需施用腐熟农家肥10~20kg,磷肥0.5~1.0kg,随果树的长大而用量增加;在果树产果期,每棵树每年应施高质农家肥40~50kg,磷肥10~15kg,尿素10~20kg和适当补充钾肥;并随产果量的增加,肥料施用量也需相应增加。 2、红壤低丘岗地退化红壤治理的立体种养模式 退化红壤治理的“立体”种养模式,是整个红壤区的治理方向。 80年代中科院在江西建立的“红壤生态试验站”即开始进行了红壤退化恢复重建研究,

烟草根结线虫病

烟草根结线虫病 Tobacco Root Knot Nematode 烟草根结线虫病是世界各国烟草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一般在温暖地区轻砂质土或砂壤土发生严重。我国根结线虫病分布范围很广,据90年代初统计,我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浙江、安徽、福建、陕西、四川、河南和山东等13个省市烟区不同程度地发生根结线虫病。特别是近年来烟草根结线虫病扩展迅速,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烟草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症状 根结线虫病在苗期和大田期均可发生。苗期因温度低,危害时间短,一般发生较轻,症状不明显。受害重的烟苗,长势弱,叶片黄白色,拔起后可见根系发育不良,并有少量米粒大小的根结。 成株期发病的典型特点是根部形成大小不等的瘤状物即根结,根结大小、形状差别很大,小的如米粒,大的如花生米,圆形,纺缍形或不规则形。有时一条根上多个根结串生在一起,使整个根系粗细不匀,形成鸡爪状畸形根。剖开根结,内有一至多个黄白色或乳白色粒状物,为病原线虫的雌虫。由于根部受害地上部也会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化,叶片变黄,形如缺肥或缺水状。叶片变黄先从中、下部叶片开始。起初,下部叶尖和叶缘出现褪绿斑,后整株叶片由下而上逐渐变黄,整个植株因生长缓慢而比正常植株矮小,特别在干旱条件下更加明显。重病烟株根部变短,后期土壤湿度大时根系腐烂仅留根部表皮和木质部,整个植株萎蔫枯死。 病原

据研究,我国主产烟区烟草根结线虫为混合种群,主要有4种,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称南方根结线虫,M. javanica(Treub) Chitwood,称爪哇根结线虫,M. hapla Chitwood,称北方根结线虫,M. arenaria (Neal) Chitwood称花生根结线虫。其中南方根结线虫为优势种,不同地区分布略有差异。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还存在小种分化现象。 发病规律 根结线虫主要以卵、卵囊及幼虫在病残体或其他寄主的根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田间可通过灌溉、耕耙、锄等农事操作传播,移栽带病烟苗、施用带虫粪肥等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条件适宜时,土壤中的线虫卵开始孵化,幼虫从根的表皮侵入寄主。线虫以口针穿刺根表皮细胞取食,由于线虫的刺吸,根部中柱鞘细胞大量分裂形成多核的巨形细胞,周围细胞以此为中心而形成肿瘤。随虫态发育成熟,雌虫开始产卵。寄生部位不深的,雌虫将卵排在根外,卵孵化后可重复侵染。寄生部位深的,所产的卵留在根组织内,孵化后继续在组织内发育完成生活史,也可迁移离开根结而侵染新根。一般在南方地区发生代数较多,在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代数较少,据河南报道,烟草根结线虫在河南省许昌地区一年约发生4代,第一代于3月上旬至5月中下旬完成,历时60~70d;第二代于5月下旬至7月上旬完成,历时40~50d;第三代于7月中旬至8月中旬完成,历时30~40d;第四代于10月下旬完成,历时50~80d。发生代数越多危害越重。 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土壤温度对其发生起主导作用。温度可影响线虫活动的早晚、线虫发育、发生代数及群体数量,当土壤温度超过25℃,线虫20天即可完成一代。因此在较温暖地区,根结线虫活动早,发生代数多,危害时间长,群体密度大,危害重。一般认为,线虫侵染越早,危害越重,侵染越晚,发病越轻。据观察,在临近作物收获季节,大约80%的根系都有被线虫侵染的迹象,但此时根系受害很轻,地上部几乎看不到明显的症状。土壤质地及含水量是影响线虫病的另一重要因素。线虫喜在轻质透气好的砂壤土中活动,黏性土壤对线虫发生不利。土壤湿度过高也会影响线虫活动,一般土壤相对湿度40%~80%时比较适于线虫活动。常年病田连作,可增加土壤中线虫群体密度,也是加重病害的原因。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应以利用抗(耐)病品种与栽培管理、药剂防治相结合。 1.抗病品种的利用 G28、K326、G80、中烟14等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可根据各地情况选用。 2.苗床期控制采用水田土或其他非烟田、非菜园土育苗,或对苗床土消毒处理,可用57%磷化铝片,按每m2放1片药后埋土,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3~5 d后揭膜通风,有良好防效。磷化铝高毒,应注意安全。移栽时应剔除病苗,防止带病烟苗进入大田。 3.加强栽培管理轮作是病区防治根结线虫的有效措施,可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水旱轮作,效果更好。 4.药剂防治烟草移栽时将药剂施入穴内,施药深度10~15cm防效最好,施药太浅,效果较差。常用药剂:15%铁灭克颗粒剂,每hm2用药2~3kg(a.i);10%克线丹颗粒剂,每hm2用药2~7.5kg(a.i)/hm2。其他药剂如呋喃丹、克线磷、涕灭威、甲基异柳磷等也有较好的防效。这些药剂毒性都很大,要特别注意安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