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湿热

风湿热

风湿热
风湿热

风湿热

【概述】

风湿热(rheumatic fever,RF)是上呼吸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有全身结缔组织病变,尤好侵犯关节、心脏、皮肤,偶可累及神经系统、血管、浆膜及肺、肾等内脏。本病有反复发作倾向,心脏炎的反复发作可导致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和发展。

本病多发于冬春阴雨季节,潮湿和寒冷是重要诱因。初发年龄以9-17岁多见,主要发生在学龄期,4岁以前发病很少见,而18岁以后也不常见。男女比例相当。居室过于挤拥、营养低下、医药缺乏,有利于链球菌繁殖和传播,多构成本病流行。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本病的发病率已有大幅度下降,但在发展中国家,如东南亚、非洲和中南美洲广大地区的发病率仍甚高。受链球菌感染而未经治疗的患者风湿热的发病率为0.1%~3%。1992-1995年我国中小学生年发病率为20/10万,风湿性心脏病为22/10万,风湿热患病率约80/10万左右。城乡发病率比较,农村高于城市。

【临床表现】

1、症状与体征

(1)前驱症状在典型症状出现前2-6周,常有咽喉炎或扁桃体炎等呼吸道链球菌感染表现,如发热、咽痛、颌下淋巴结肿大、咳嗽等症状。但临床上超半数患者因前驱症状轻微或短暂而未能主诉此现病史。(2)典型表现:风湿热有五个主要表现: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舞蹈病。这些表现可以单独出现或合并出现,并可产生许多临床亚型。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表现不常见,通常只发生在已有关节炎、舞蹈病或心脏炎的患者中。50-70%患者有不规则发热,中度发热较常见,亦可有高热,但发热非特异性。

①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呈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以膝、踝、肘、腕、肩等大关节受累为主,局部可有红、肿、灼热、疼痛和压痛,有时有渗出。关节疼痛很少持续一个月以上,通常在2周内消退。关节炎发作之后无变形遗留。水杨酸制剂对缓解关节症状疗效颇佳。关节痛可继气候变冷或阴雨而出现或加重。轻症及不典型病例可呈单关节或寡关节、少关节受累,或累及一些不常见的关节如髋关节、指关节、下颌关节、胸锁关节、胸肋间关节,后者常被误认为是心脏炎症状。

②心脏炎患者常有运动后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主诉。二尖瓣炎时可有心尖区高调、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或短促低调舒张中期杂音(Carey coombs杂音)。主动脉瓣炎时在心底部可听到舒张中期柔和吹风样杂音。窦性心动过速(入睡后心率仍>100次/分)常是心脏炎的早期表现。风湿热的心包炎多为轻度,超声心动图可测出心包积液,心脏炎严重时可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轻症患者可仅有无任何其他病理或生理原因可解释的进行性心悸、气促加重(心功能减退的表现),或仅有头晕、疲乏、软弱无力的亚临床型心脏炎表现。心脏炎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与其他症状同时出现。在初次发作的风湿热中有关节炎的患者大约50%有心脏炎。在大约50%的受累成年患者,心脏损害在更晚时才被发现。

③环形红斑出现率6-25%,皮疹为淡红色环状红斑、中央苍白,时隐时现,骤起,数小时或1至2天消退,分布在四肢近端和躯干。环形红斑常在链球菌感染之后较晚才出现。

④皮下结节呈稍硬、无痛小结节,位于关节伸侧的皮下组织,尤其在肘、膝、腕、枕或胸腰椎棘突处,与皮肤无粘连,无红肿炎症,常与心脏炎同时出现。发生率2-16%。

⑤舞蹈病常发生于4-7岁儿童。为一种无目的、不自主的躯干或肢体动作,面部可表现为挤眉眨眼、摇头转颈、呶嘴伸舌。肢体表现为伸直和屈曲、内收和外展、旋前和旋后等无节律的交替动作,激动兴奋时加重,睡眠时消失,情绪常不稳定,需与其他神经系统的舞蹈症相鉴别。国内报告发生率3%左右,国外报告有高达30%。

⑥其他症状多汗、鼻衄、瘀斑、腹痛也不少见,后者有时误诊为阑尾炎或急腹症,此可能为肠系膜血管炎所致。有肾损害时,可出现尿红细胞及蛋白。至于肺炎、脑炎、胸膜炎近年已少见。

2、实验室检查可测出链球菌感染指标、急性期反应物出现以及多项免疫指标异常。咽拭子培养,链球菌阳性率在20-25%左右,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及抗DNA酶-B阳性率分别在50-85%左右,后者持续高峰时间较长,对判断链球菌感染病因有较大意义。初发风湿热急性期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阳性率较高,可达80%。但在来诊较晚或迁延型风湿热,ESR加速的阳性率仅60%左右,CRP阳性率可下降至25%或更低,但血清糖蛋白电泳α1及α2增高可达70%,较前二者敏感。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如免疫球蛋白(IgM、IgG)、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和补体C3C增高约50-60%。

特异性免疫指标对诊断风湿性心脏炎有重要意义。其中抗心脏抗体(AHRA)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ELISA法测定阳性率分别为48.3%和70%,抗A组链球菌菌壁多糖抗体(ASP)阳性率70-80%,外周血淋巴细胞促凝血活性试验(PCA)阳性率在80%以上,后者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3 、心电图及影像学检查对风湿性心脏炎有较大意义。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发现窦性心动过速、P-R间期延长和各种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可发现早期、轻症心脏炎以及亚临床型心脏炎,对轻度心包积液较敏感。心肌核素检查(ECT)可测出轻症心脏炎及亚临床型心肌炎。

【诊断要点】

1、典型的急性风湿热传统上采用1992年修订的Jones标准,

其内容包括:

(1)主要表现:心脏炎,多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皮下结节。

(2)次要表现:关节痛,发热,急性期反应物(ESR、CRP)增高,P-R间期延长。

(3)有前驱的链球菌感染证据:即咽拭子培养或快速链球菌抗原试验阳性,链球菌抗体效价升高。

如有前驱的链球菌感染证据,并有两项主要表现或一项主要表现加两项次要表现者,高度提示可能为急性风湿热。但对以下三种情况,又找不到其他病因者,可不必严格遵循上述诊断标准,即:

(1)以舞蹈病为唯一临床表现者;

(2)隐匿发病或缓慢发生的心脏炎;

(3)有风湿热史或现患风湿性心脏病,当再感染A组链球菌时,有风湿热复发高度危险者。

2、不典型或轻症风湿热常不能达到Jones(1992年)修订标准,可按以下步骤作出诊断:

(1)细心问诊及检查以确定有无主要或次要表现。如轻症的心脏炎常表现为无任何原因而出现逐渐加重心悸、气短。低热需作定期体温测量才能发现,临床上可仅有头晕、疲乏主诉。

(2)有条件医院可作特异性免疫指标检查。如抗心脏抗体,只需荧光显微镜即可实施,ASP和PCA阳性高度提示风湿性心脏炎存在。

(3)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心肌核素检查可发现轻症及亚临床型心脏炎(有时对临床表现单纯关节炎的病例也可测出阳性结果)。

(4)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①类风湿关节炎:与本病的区别是关节炎呈持续性,伴晨僵,类风湿因子效价升高,骨及关节损害明显;

②系统性红斑狼疮:有特殊的皮疹,如蝶形红斑,高效价的抗核抗体、抗ds-DNA及抗Sm抗体阳性,可有肾及血液系统的损害。

③强直性脊柱炎:有明显骶髂关节炎和肌腱端炎表现,HLA-B27阳性,有家族发病倾向;

④其它反应性关节炎:有肠道或泌尿道感染史,以下肢关节炎为主。伴肌腱端炎、腰痛,HLA-B27阳性;

⑤结核感染过敏性关节炎(Poncet 病):有结核感染史,结核菌素皮试阳性,非甾体抗炎药疗效不佳,抗结核治疗有效;

⑥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有进行性贫血、瘀斑,脾肿大、栓塞,血培养阳性;

⑦病毒性心脏炎:有鼻塞、流涕、流泪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病毒中和试验、抗体效价明显增高,有明显及顽固的心律失常。

上述疾病的早期与风湿性关节炎或心脏炎常易混淆,容易造成误诊,排除性诊断是确诊风湿热的一个不可少的诊断步骤。

【治疗方案及原则】

治疗目标1、清除链球菌感染,去除诱发风湿热病因;2、控制临床症状,使心脏炎、关节炎、舞蹈病及其他症状迅速缓解,解除风湿热带来的痛苦;3、处理各种并发症和合并症,提高患者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具体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注意保暖,避免潮湿和受寒。有心脏炎应卧床休息,待体温正常、心动过速控制、心电图改善后,继续卧床休息3~4周后恢复活动。急性关节炎早期亦应卧床休息,至血沉、体温正常后开始活动。

2、消除链球菌感染灶这是去除风湿热病因的重要措施,否则本病将会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目前公认苄星青霉素是首选药物,对初发链球菌感染,体重27Kg以下可肌注苄星青霉素60万u,体重在27Kg以上用120万u一个剂量即可。对已发风湿热或风湿性心脏病的继发性预防用药:应视病情每1~3周肌注上述剂量一次,至链球菌感染不再反复发作后,可改为每4周肌注一次。对青霉素过敏或耐药者,可改用红霉素0.25g,日4次,或罗红霉素150mg,每天2次,疗程10天。或用林可霉素、头孢类或喹诺酮类亦可。近年有提出,阿奇霉素5天疗程方法,16岁以上患者第一天500mg/日,分两次服,第2~5天250mg顿服,经上述足疗程治疗后,可继用红霉素0.5/日或磺胺嘧啶(或磺胺噻唑)1g/日作长期预防。但要注意多饮水,定期复查血象,以防白细胞减少。

继发预防期限:应根据患者年龄、链球菌易感程度、风湿热发作次数、有无瓣膜病遗留而定。年幼患者、有易感倾向,反复风湿热发作,有过心脏炎或遗留瓣膜病者,预防期限应尽量延长,最少10年或至40岁,甚至终身预防。对曾有心脏炎,但无瓣膜病遗留者,预防期限最少10年,儿童患者至成年为止。对单纯关节炎,预防期限可稍缩短,儿童患者最少至21岁或持续8年,成人患者最少5年。

3、抗风湿治疗对单纯关节受累,首选非甾体抗炎药,常用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开始剂量成人3~4g/日,小儿80~100mg/kg/日,分3~4次口服。对已发生心脏炎,一般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常用泼尼松,开始剂量成人30~40mg/日,小儿1.0~1.5mg/kg/日,分3~4次口服,病情缓解后减量至10~15mg/日维持治疗。为防止停用激素后出现反跳现象,可于停用激素前2周或更早一些时间加用Aspirin,待激素停用2~3周后才

停用Aspirin。对病情严重,如有心包炎、心脏炎并急性心力衰竭者可静脉滴注地塞米松5-10mg/日或氢化可的松200mg/日,至病情改善后,改口服激素治疗。单纯关节炎疗程为6~8周,心脏炎疗程最少12周,如病情迁延,应根据临床表现及化验室检查结果,延长疗程至病情完全恢复为止。

亚临床心脏炎的处理:既往无心脏炎病史,近期有过风湿热,只需定期追踪及坚持长效青霉素预防,无需特殊处理。对曾患心脏炎或现患风湿性心脏病者可根据化验室检查(如血沉、抗心脏抗体或ASP、PCA等)、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体征的变化而制定具体治疗措施:①如仅有轻微体征改变而上述各项检查正常者,无需抗风湿治疗;②如化验室检查变化明显,但无其它原因解释,可试行2周的抗风湿治疗(一般用Aspirin),如2周后化验室回复正常,不需进一步处理,如化验室仍不正常,可再继续抗风湿治疗2周后复查有关项目。如仍不阴转,又有可疑症状及体征或超声心动图或心电图改变者,需进行抗风湿治疗;③如化验室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均有明显的改变,而无其它原因解释者,虽无明显症状,应作进一步观察及作短期抗风湿治疗。

4、舞蹈病应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镇静剂,如安定、巴比妥或氯丙嗪等,应尽量避免强光噪音刺激。

5、并发症和合并症治疗在风湿热治疗过程或风湿性心脏病反复风湿热活动等,患者易患肺部感染,重症可致心功能不全,有时并发心内膜炎、高脂血症、高血糖、高尿酸血症,高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还会合并冠心病以至急性心肌梗塞。上述情况,可能与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或与糖皮质激素和阿司匹林长期治疗有关,亦可能与近年风湿热发病倾向于轻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寿命较过去延长而并发各种老年疾病有关。故在治疗过程激素及非甾体抗炎药的剂量和疗程要适当,以免促使各种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出现和加重。同时在治疗过程需警惕各种可能性出现,加以及时处理,如心功能不全,应予小剂量洋地黄和利尿剂;如感染应针对不同病情,选择有效抗生素;代谢异常及冠心病的治疗亦应及时发现和处理。

痹证的辨证论治

痹证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变形、活动障碍,甚或內舍于五脏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西医学中的结缔组织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骨与骨关节病、软组织疾病等,如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反应性关节炎、肌纤维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硬皮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增生性关节炎、骨软骨炎、慢性纤维组织炎、腰肌劳损、肌腱炎等出现痹证的临床表现时,可参照本病的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正虚卫外不固是痹证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外邪是痹证发生的的外在条件,邪气痹阻肢体筋脉,经脉气血不通是基本病机。 病因: 1、风寒湿邪,侵袭人体。久居高寒潮湿之地,或常处水中、野外潮湿寒冷等环境,或气候突变,冷热交错,或起居不慎等原因,当人体正气不足时,以致风寒湿邪侵袭,留注经络关节而发病。 2、感受风湿热邪,或郁久化热。感受风湿热邪,或风寒湿邪外侵,郁久化热,以致风湿热邪痹阻经络关节而发病。

3、痰浊瘀血。痰浊瘀血是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它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引起新的病证,因此在弊病的发病中亦起重要作用。或暴饮暴食,恣食生冷,过食肥甘,或饮酒过度,脾失运化,痰浊内生,阻滞经脉;或七情郁结,气机运行失和,郁滞不通,气滞血瘀,阻滞经络;或跌打外伤,局部气血凝聚,失于荣养,营卫不调,而易触外邪,发为痹病。 4、正气不足。先天禀赋薄弱,元气不充,或后天营养失调,缺乏体育锻炼,或劳逸不当,或病后失调,以致气血虚弱,腠理疏松,营卫之气不固,外邪乘虚入侵。 病机: 痹证的基本病机为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肢体、筋脉、关节、肌肉,经脉闭阻,气血不通。外邪侵袭机体,又可因人的禀赋素质不同而有寒热转化。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蓄热者,感受外邪,易从阳化热,而成为风湿热痹。阳气虚衰者,寒自内生,复感风寒湿邪,多从阴化寒,而成为风寒湿痹。 病初邪在经脉,累及筋骨、肌肉、关节,以实证为主。由于病邪性质的偏盛,症状表现亦有不同,其中风邪胜者为行痹,病位偏上;寒邪胜者为痛痹;湿邪胜者为着痹,部位偏下;热邪胜者为热痹。各种邪气之间亦可互相转化。 痹证日久可以出现三个方面的病理演变:一是风寒湿痹或风湿热痹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日甚,瘀血痰浊痹阻经络,深入骨骱,导致关节肿胀、僵硬、变形;二是痹证日久耗伤气血,伤及肝肾,虚实

风湿热

风湿热(rheumatic fever)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身性结缔组织炎症,主要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临床表现以心脏炎和关节炎为主,可伴有发热、毒血症、皮疹、皮下小结、舞蹈病等。急性发作时通常以关节炎较为明显,但在此阶段风湿性心脏炎可造成病人死亡。急性发作后常遗留轻重不等的心脏损害,尤以瓣膜病变最为显著,形成慢性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heart disease)或风湿性瓣膜病(rheumatic valvular disease)。由于风湿热造成的关节损害可自行回复,但心脏的损害不可逆,因此有人也以“舔过关节,狠咬心脏”来形容风湿热。 【诊断】 迄今风湿热尚无特异生的诊断方法,临床上沿用修订Jones诊断标准,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辅以实验室检查。如具有两项主要表现,或一项主要表现加两项次要表现,并有先前链球菌感染的证据,可诊断为风湿热。 【治疗措施】 (一)一般治疗风湿热活动期必须卧床休息。若明显心脏受损表现,在病情好转后,控制活动量直到症状消失,血沉正常。若有心脏扩大、心包炎、持续性心动过速和明显心电图异常者,在症状消失,血沉正常后仍需卧床休息3~4周。恢复期亦应适当控制活动量3~6个月。病程中宜进食易消化和富有营养的饮食。 (二)抗风湿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水杨酸制剂和糖皮质激素两类。对无心脑炎的患者不必使用糖皮质激素,水杨酸制剂对急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1.水杨酸制剂是治疗急性风湿热的最常用药物,对风湿热的退热,消除关节炎症和血沉的恢复正常均有较好的效果。虽然本药有明显抑制炎症的作用,但并不去除其病理改变,因而对防止心脏瓣膜病变的形成无明显预防作用。水杨酸制剂以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和水杨酸钠较为常用,尤以阿司匹林效果最好。阿司匹林起始剂量为:儿童每日80~100mg/kg;成人每日4~6g;分4~6次口服。水杨酸钠每日6~8g,分4次服用。使用水杨酸制剂应逐渐增加剂量,直到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或出现全身毒性反应如耳鸣、头痛、或换气过度。症状控制后剂量减半,维持6~12周。水杨酸制剂常有胃部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此时可用氢氧化铝,不宜服用碳酸氢钠,因后者可减低水杨酸制剂在胃肠道的吸收,增加肾脏的排泄,并可促发或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如患者不能耐受水杨酸制剂,可用:氯灭酸(抗风湿灵)0.2~0.4g,每日3次;或贝诺酯(benorilate)每日1.5~4.5g,分次服用,贝诺酯系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的脂化物,对胃刺激较轻,吸收后在血中缓慢释放出水杨酸。 2.糖皮质激素大型临床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与阿司匹林对风湿热的疗效方面并无明显差别,且有停药后“反跳”现象和较多的副作用,故一般认为,急性风湿热患者出现心脏受累表现时,宜先用水杨酸制剂;如效果不佳(热度不退,心功能无改善),则应及时加用糖皮质激素。激素治疗开始剂量宜大,可用:泼

风湿性心脏病健康教育

风湿性心脏病健康教育 【疾病概述】 风湿性心脏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超过1500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同时每年新增50万人患急性风湿热,病因主要是由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属于自身免疫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寒冷、潮湿环境下,初发年龄多在青壮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变累及心脏各瓣膜的发生率不同,据研究结果表明:二尖瓣为100%, 其中单纯二尖瓣病变46.7%,为比例最高,然后依次为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单纯主动脉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病变主要是瓣膜的边缘和基底部发生水肿、渗出,并逐渐扩大到瓣膜全部,甚至累及腱索和乳头肌,使瓣膜交界区的瓣叶融合、腱索融合与缩短以及瓣叶的纤维化、僵硬、卷曲与钙化,从而导致瓣膜开口狭窄或关闭不全等。瓣膜狭窄:瓣膜交界粘连,增厚、变硬,不能完全开放,瓣膜口小,阻碍血液正常流动。瓣膜关闭不全:腱索和乳头肌增生、缩短、硬化,瓣膜不能完全闭合,血液返流。 风湿性心脏病累及的瓣膜部位数量可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的一个或几个瓣膜病变。心脏联合瓣膜病变是指同时累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心脏瓣膜的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双病变,约占联合瓣膜病的48%-87%。 【临床特点】 风湿热初次发作并不会立即引起瓣膜开口改变,往往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以上才会形成瓣膜开口变化。因此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急、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嗽、咯血,直至心力衰竭,引起生命危险。临床上根据病情进展程度,主要有以下主要变化: (1)活动后心悸、气促,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不能平卧;(2)轻微活动或劳累后就出现咳嗽、咳痰带血丝,很容易受凉感冒; (3)食欲不振,也就是说一段时间吃饭不好,胃肠道瘀血可能消化不好,出现肚子胀。尿量减少、下肢浮肿、腹胀、腹水,肝、脾肿大等。 (4)大部分患者出现两颧及口唇呈紫红色,即"二尖瓣面容"。 (5)心悸常常因为房颤或心率失常所致,快速房颤导致患者自觉不适,甚至呼吸困难或使之加重,从而促使患者就医。房颤也是导致患者出现心房血拴甚至出现脑卒中的主要原因。 (6)胸痛,单纯瓣膜病导致的胸痛一般使用硝酸甘油无效。 特殊并发症: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 【健康教育】 (一).入院及一般指导 (1)新入院患者对医院环境陌生,护士应热情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生活环境、作息时间、陪伴制度、医生技术水平、责任护士资历,帮助促进病友之间的良好

风湿热的病因病理

风湿热的病因病理 *导读:风湿热与甲组乙型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密切关系,可分为渗出期,增殖期和硬化期。…… 风湿热是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免疫性全身性疾病厂其特征 为全身结缔组织的炎症反应,主要累及心脏租关节,其次为皮肤、浆膜、血管及脑组织。临床主要表现有关节炎、心脏炎、皮肤环形红斑、皮下结节、舞蹈病以及发热等。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可留下心瓣膜病变。为引起小儿及成人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小儿风湿热对保证儿童的健康和防止发生风湿性心瓣膜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风湿热的发病率逐渐下降,这是广泛开展防治工作以及正确应用抗链球菌药物的结果。 小儿风湿热五表现 发病年龄以5~15岁为多(尤以7~8岁最常见),3岁以下罕见。本病多发生于寒冷潮湿地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多见。 病因风湿热与甲组乙型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密切关系,可以下列事实推论: 一、风湿热与链球菌感染的地区分布、季节及气候特点相一致。 二、湿热发病前1-5周常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峡炎、

扁桃体炎,猩红热等。患儿咽部常可培养出该菌,血中抗链球菌抗体滴度增高。 三、取控制链球菌感染和清除慢性病灶(如摘除扁桃体)等措施后,风湿热发病率明显下降,初次发病后用青霉素或磺胺药预防链球菌重复感染,可减少此病复发。 虽然风湿热与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但并非此菌直接引起的局部病变,理由是: (一) 链球菌感染后1-5周才发病,故与感染的直接蔓延不符,而和一般产生免疫的规律相符。 (二) 从病人的血液,浆膜渗出液及病变组织中从未找到溶血性链球菌。 目前认为此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由于链球菌感染后,某些病人对具有高度抗原性的链球菌体及其代谢产物产生相应抗体,抗原抗体相结合沉积于结缔组织,这种破坏的组织又可起抗原作用,使人体产生针对该组织的抗体,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亦有认为心瓣膜的糖蛋白同链球菌的多糖成分是类似的抗原,人体感染链球菌时可产生能损害心瓣膜的交叉抗体。 病理病理过程分为以下三期,几种改变常并存。 一.渗出期胶原纤维肿胀、分裂、变性及坏死,伴有非特异性炎性细胞浸润及浆液渗出。渗出期临床症状明显。关节与心包的病理改变以渗出为主。 二.增殖期局部结缔组织细胞增生,形成风湿性肉芽肿或

(完整版)儿科题库儿科习题风湿热

风湿热、麻疹复习题 单选题 1. 10岁男孩,因发烧,关节肿痛,皮肤呈现环行红斑,心率快呈现奔马律,血沉增快,经治疗上述症状、体征消失后。 需继发性预防的方法是D A.禁止关键关键毁伤B.忌海鲜C.裁减体育活动D.长效青霉素肌注E.激素吸入维持2.风湿性关节炎特点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 A.主要累及大关节 B.呈游走性和多发性 C.局部可呈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D.经治疗后可治愈 E.但常留有畸形 3.治疗风湿性心肌炎的首选药是E A.阿司匹林 B.维体舒 C.消炎痛 D.布洛芬 E.肾上腺皮质激素 4.风湿热最常见的皮肤表现是E A.猩红热样皮疹 B.荨麻疹 C.结节性红斑 D.多形红斑 E.皮下小结 5.关于风湿热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判定。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抗链“0”增高。只能说明近期有过链球菌感染 B.20%病人抗链0不增高 C.舞蹈病患儿抗链0一定增高 D.血沉增快是风湿活动的重要标志 E.C反应蛋白可提示风湿活动 6.下列哪项不是诊断风湿热的主要表现C A.心脏炎 B.舞蹈病 C.关节酸痛 D.皮下结节 E.环形红斑 7.以下哪项不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皮疹的特征(E ) A.一般在高热时出现 B.皮疹随体温升降出现或隐退 C.多呈淡红色斑点,可融合成片 D.见于身体任何部位,但以胸部和四肢近端多见 E.皮疹多见于面部 8.急性风湿热抗链“O”增高与下降的时间是C A.链球菌感染后7天增高,持续2周下降 B.链球菌感染后l0天增高,持续4周下降 C.链球菌感染后l周增高,持续2个月下降 D.链球菌感染后4周增高,持续2个月下降 E.链球菌感染后2周增高,持续l个月下降 9.有关风湿热的预后下述哪项有错误E A.舞蹈病的预后一般良好 B.首次发作累及心脏者,预后较差 C.反复发作累及心脏者预后不良 D.并发心功能不全者预后不良 E.伴发心包炎者预后良 10.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病理改变是( D ) A.急性化脓性滑膜炎 B.慢性化脓性滑膜炎 C.急性非化脓性滑膜炎 D.慢性非化脓性滑膜炎 E.一过性关节损害 11.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受累的瓣膜为( A ) A.二尖瓣 B.主动脉瓣 C.肺动脉瓣 D.三尖瓣 E.二尖瓣及三尖瓣 12.确诊风湿热的次要表现不包括C A.发热 B.关节疼痛 C.皮下结节 D.血沉加快 E.有风湿热既往史 13.急性风湿热青霉素治疗至少需要( 1 )周时间。 14.风湿热舞蹈病系由于风湿病变累及(锥体外系)所致。

风湿热痹者是什么体质

风湿热痹者是什么体质 文章目录*一、风湿热痹者是什么体质*二、风湿热是什么引起的*三、风湿热痹型食疗 风湿热痹者是什么体质1、风湿热痹者是什么体质热痹的产生,多因直接感受火热之邪,或风寒湿邪郁久化热 而成,亦可由脏腑功能失调,如阳热体质,内有蕴热,或阴血亏耗、阴虚阳亢之体,感受外邪侵袭,邪气入里化热,流注经络关节;或 风寒湿邪日久缠绵不愈,邪留经脉,郁久化热,气血痹阻而致。 2、风湿热痹症状 2.1、发热:可分为低热、中等度发热、也可为高热,往往可表现为不规则的发热,一般无寒颤,抗生素无效,同时血沉快,如 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斯帝尔病、急性嗜中性发热性皮病、脂膜炎等均可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2.2、系统损害:风湿热痹包括多种类型的疾病,有些类型的风湿类疾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可有多个器官的损害。 2.3、雷诺氏征:见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指(趾)端遇冷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发白,然后发紫、发红或伴有指(趾)真个麻痹、,严峻的可有皮肤溃破。 3、风湿热怎么治疗 3.1、一般治疗

主要是针对不同的症状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急性期患者均应卧床休息。如有心脏受累应避免体力活动或精神刺激,并应在体温和血沉恢复正常、心动过速控制或明显的心电图改善后继续卧床3-4周,然后逐渐恢复活动,心脏扩大伴有心力衰竭者,约需6个月左右才可逐渐恢复正常活动。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还应适当限制盐和水分。 3.2、抗生素的应用 应用抗生素的目的是为消除残存的链球菌感染灶。推荐应用青霉素一次肌内注射,或者口服青霉素10天。对少数耐青霉素菌株感染或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一天4次,疗程10天。对红霉素的耐药,可选用其他药物替代,包括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盐、新大环内酯类及头抱霉素类等。 3.3、抗风湿治疗 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为非类固醇抗炎药。其中阿司匹林仍然是首选药物,分3~4次口服,一般疗程6~8周,有轻度心脏炎者宜用12周。 风湿热是什么引起的1、病毒感染学说 近年来有关学者对病毒感染学说较为关注,认为风湿热可能与柯萨奇B3、B4病毒感染有关,不少学者认为,病毒感染可能为链球菌感染创造条件,在风湿热发生过程中起诱因作用。

风湿热的发病原因

风湿热的发病原因 风湿热的发病原因风湿热的话是一类严重损伤关节和心脏的疾病,也是容易引起风湿性关节炎很风湿性心脏病的源头,所以说我们在生活中了解好风湿热的话是很有必要的,下面的话我给大家描述下风湿热的发病原因来帮助大家预防好风湿热。 风湿热的话是一类严重损伤关节和心脏的疾病 (一)发病原因 1.链球菌感染和免疫反应学说风湿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公认风湿热是由于甲族乙型链球菌咽部感染后,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 2.病毒感染学说近年来有关学者对病毒感染学说较为关注,认为风湿热可能与柯萨奇b3、b4病毒感染有关。 3.遗传因素最近发现风湿热患者中有遗传标记存在,应用一种含有称为883 b细胞同种抗原(allogeneicantigen)的血清,大约72%风湿热患者呈阳性反应。 4.免疫功能免疫功能状态的变化也可能参与风湿热的发生。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1)链球菌感染和免疫反应学说:虽然风湿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公认风湿热是由于甲族乙型链球菌咽部感染后,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业已证实,人体组织和链球

菌的某些结构有交叉抗原性,因此机体可错将链球菌误认为是“自体”,而不产生正常免疫反应将其清除;一旦机体免疫功能发生改变,链球菌作为抗原进入人体可产生相应抗体。目前已能检出多种自身抗体,如抗心肌抗体、抗m蛋白抗体、抗心瓣膜多糖抗体、抗神经元抗体等。 该类抗体不仅与链球菌有关抗原发生反应,同时也可作用于自身心肌、心瓣膜、神经组织及结缔组织的有关抗原,造成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相应组织损伤,引起风湿热的发生。在风湿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免疫机制也起重要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证实风湿热病灶以t淋巴细胞浸润为主。 风湿热患者血循环中有淋巴细胞反应增强以及一系列细胞免疫反应标记物激活,如白介素(il-1、il-2)、肿瘤坏死因子-γ(tnf-γ)增高,白细胞移动抑制作用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和单核细胞毒性增高,t淋巴细胞对链球菌抗原反应加强,吞噬细胞产生自由基,外周血和心脏组织细胞中促凝血活性增高等,均表明细胞免疫在风湿热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病毒感染学说:近年来有关学者对病毒感染学说较为关注,认为风湿热可能与柯萨奇b3、b4病毒感染有关,其根据是:①在部分风心病患者血清中柯萨奇b3、b4抗体滴定度明显升高;②风心病患者左房及心瓣膜上曾发现嗜心病毒;③当爪哇猴感染柯萨奇b4病毒后,可产生类似风心病的病理改变。但此学说尚未被普遍接受,且难以解释青霉素确实对预防风湿热复发有显著疗效。不少学者认为,病毒感染可能为链球菌感染创造条件,在风湿热发生过程中起诱因作用。

2020年护士考试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第五节 风湿热病人的护理

2020年第五节风湿热病人的护理 一、A1 1、风湿热的发生与以下哪项感染有关 A、军团菌 B、肺炎球菌 C、病毒 D、溶血链球菌 E、幽门螺杆菌 2、小儿风湿热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 A、高热 B、心肌炎 C、关节肿痛 D、血沉加快 E、风湿小体 3、预防风湿热的关键是 A、防治链球菌感染 B、手术摘除感染的扁桃体 C、注射长效青霉素 D、磺胺类药物预防性治疗 E、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 4、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药物中,为防止风湿热的发生应用哪种药物 A、青霉素 B、链霉素 C、万古霉素 D、抗生素 E、糖皮质激素 5、小儿长期应用泼尼松的副作用是 A、药物依赖 B、体重不增 C、可抑制骨骼生长 D、过敏性增强 E、慢性出血 二、A2 1、患儿女,7岁。因风湿热入院,目前使用青霉素和阿司匹林治疗。近日该患儿出现食欲下降、恶心等胃肠道不适,护士可以给予正确的指导是 A、饭后服用阿司匹林 B、暂时停用阿司匹林 C、暂时停用青霉素 D、两餐间注射青霉素 E、阿司匹林与维生素C同服

2、患儿,7岁,因风湿性心内膜炎入院,病情较重,护士为其采取的绝对卧床休息的时间为 A、2~3周 B、3~4周 C、6~12周 D、4~5个月 E、5~6个月 3、患儿,5岁。因发热3周,双膝关节痛2周入院。查体:体温38℃,脉搏101次/分,咽稍充血,心肺(-),双膝关节红、肿,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示:血沉98mm/小时,C反应蛋白阳性,心电图示P-R间期延长。为确诊需化验的指标是 A、血常规 B、24小时动态心电图 C、黏蛋白 D、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 E、血清抗核抗体 三、A3/A4 1、患者,女性,28岁,风湿性心脏病10年。患者于上楼、打扫卫生等活动时即感胸闷、心悸、气促,休息片刻可缓解。洗脸、进餐等无此症状。 <1> 、患者对预防风湿活动措施的复述,能说明健康教育有效的一项是 A、卧床休息 B、防治链球菌感染 C、有规律的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D、低盐饮食 E、做好避孕 <2> 、护士发现患者突然出现偏瘫。生命体征不稳定,治疗时不宜使用的药物是 A、肠溶阿司匹林 B、桂利嗪(脑益嗪) C、低分子右旋糖酐 D、甘露醇 E、复方丹参注射液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风湿热是由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发生的一种全身结缔组织病。本病常侵犯关节、心脏、皮肤,也可累及神经及其他脏器。故选D。 【该题针对“第五节-风湿热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小儿风湿热的特征性病理改变为风湿小体。 【该题针对“第五节-风湿热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2011风湿热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1风湿热诊断和治疗指南

风湿热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1 概述 风湿热(rheumatic fever,RF)是一种由咽喉部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后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的全身结缔组织炎症,主要累及关节、心脏、皮肤和皮下组织,偶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浆膜及肺、肾等内脏。临床表现以关节炎和心脏炎为主,可伴有发热、皮疹、皮下结节、舞蹈病等。本病发作呈自限性,急性发作时通常以关节炎较为明显,急性发作后常遗留轻重不等的心脏损害,尤其以瓣膜病变最为显著,形成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或风湿性瓣膜病。 本病多发于冬春阴雨季节,寒冷和潮湿是重要的诱因。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最常见为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3岁以内的婴幼儿极为少见。男女患病概率大致相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风湿热密切相关,并且感染途径也至关重要,链球菌咽部感染是本病发病的必要条件。发病率的高低往往与生活水平有关,居室过于拥挤、营养低下和医药缺乏有利于链球菌繁殖和传播,多构成本病的流行。20世纪中期世界各国风湿热发病率明显下降。尤其是发达国家,但近20年风湿热发病率开始回升,且城市中产阶级、比较富裕家庭的儿童发病率高,说明急性风湿热的流行病学规律在发生改变。而且随着流行病学的变化,风湿热的临床表现也发生变异,暴发型少,隐匿型发病较多,轻度或不典型病例增多。

2 临床表现 2.1 症状与体征 2.1.1 前驱症状 在典型症状出现前1~6周,常有咽喉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表现,如发热、咽痛、颌下淋巴结肿大、咳嗽等症状。50%~70%的患者有不规则发热,轻、中度发热较常见,亦可有高热。脉率加快,大量出汗,往往与体温不成比例。但发热无诊断特异性,并且临床上超过半数患者因前驱症状轻微或短暂而未能主诉此现病史。2.1.2 典型表现 风湿热有5个主要表现: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舞蹈病,这些表现可以单独出现或合并出现,并可产生许多临床亚型。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表现不常见,通常只发生在已有关节炎、舞蹈病或心脏炎的患者中。 2.1.2.1 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呈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以膝、踝、肘、腕、肩等大关节受累为主,局部可有红、肿、灼热、疼痛和压痛,有时有渗出,但无化脓。关节疼痛很少持续1个月以上,通常在2周内消退。关节炎发作之后无变形遗留,但常反复发作,可继气候变冷或阴雨而出现或加重,水杨酸制剂对缓解关节症状疗效颇佳。轻症及不典型病例可呈单关节或寡关节、少关节受累,或累及一些不常见的关节如髋关节、指关节、下颌关节、胸锁关节、胸肋间关节,后者常被误认为心脏炎症状。 2.1.2.2 心脏炎:患者常有运动后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主诉。二

风湿热痹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风湿热痹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风湿热痹是一种对全身的关节,都有着极大威胁的疾病。风湿热痹会使患者在寒冷天气里关节疼痛僵硬,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由于病程长、痛感强,所以在治疗风湿热痹的时候,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要保持患者居住环境的通风干燥,同时患者也要多卧床休息。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 ★一、概述 风湿病是一种可以危及到全身关节,或者是肌肉的疾病,并且风湿病是会发生到各种年龄当中的,不过一般来说会发生在十五岁左右的儿童身上的,还有的发病人群就是老年人的,这种疾病是会反反复复进行发作的,尤其是在天气比较冷的时候,会觉得自己的关节部位特别的疼痛的,并且就连走路都是不可以的,关节没有办法弯曲的,那么到底应该怎么样去治疗风湿热痹的呢? ★二、治疗方法 1 风湿病的病程是非常长的,而且病情会反复无常的,如果病情发展过于严重的话就会让患者没有办法自理的,这样就会导

致悲观的情绪产生的,甚至是会导致轻生的念头,所以对于心理上面的疏导是非常重要的,要减轻他们心理上面的压力。 2 患者居住的房间是需要通气的,还要干燥的,这样就可以保持自己室内的空气比较的新鲜的,特别是患者睡的被子要经常的拿出去清洗的,如果出现了潮湿的话,患者的关节部位会疼的更加的厉害的,晚上还要用温水泡脚的。 3 最后,患者除了在发病的那段期间里面要卧床休息的,其他的需要适当的进行锻炼的,特别是在清晨的时候,要让自己的关节部位尽量的去活动活动的,不然的话会变得更加的僵硬的,防止自己的肌肉进行萎缩的。 ★三、注意事项 风湿热痹的患者一定要吃一些高热量,并且还要容易消化的食物的,但是饮食方面还是要注意滋补自己的身体的,不可以去偏食的,要注意均衡自己的营养的。

风湿热86589

风湿热 什么是风湿热? 风湿热(rheumatic fever,RF)是由甲组链球菌(甲链菌)感染后发生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以风湿小结为特征,主要累及心脏和关节,亦可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神经系统、血管、浆膜、肺及肾脏等组织器官。急性期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多发性、游走性关节炎,心脏炎,皮下结节,皮肤环形红斑等。本病由于风湿活动迁延不愈及心脏病损的反复加重,易遗留心脏损害,形成慢性心瓣膜病。 流行特点如何? 风湿热发生于全世界,其流行病学即为链球菌的流行病学。风湿热发病无种族差别。年龄分布与链球菌感染高峰相一致,以7~14岁最多见,但风湿热在青年人中仍相当多见。急性风湿热的发生季节大致与链球菌性咽炎相平行,寒冷地区的发病高峰在晚冬及早春,温带及热带地区终年均可发病。对我国5~18岁儿童及青少年22万余人同步进行的风湿热、风心病发 /患病率、甲链菌流行病学和群体风湿热一级预防等系列研究显示,我国风湿热年发病率为20.15 / 10万,风心病患病率为0.22 %。 风湿热病因及发病机制 1.感染 (1)链球菌感染早在1931年,Coburn和Collis就阐明了甲链菌感染与风湿热发病有关,其依据为:a.甲链菌感染与风湿热流行季节和地域分布相一致;b.风湿热常因咽部链球菌感染诱发;c.初发或复发的风湿热患者咽部可培养出甲链菌,且血清甲链菌抗体滴度升高;d.链球菌感染初期应用抗生素治疗,可预防风湿热的发作。 a.细胞壁蛋白抗原为链球菌的特异性抗原。其中M蛋白分子结构与人体的原肌凝蛋白有明显的同源性。国外文献报道,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抗M1、M3、M5、M6、M19、M24抗体明显升高。风湿热患者体内存在较高的抗M蛋白C区抗体。 b.细胞壁多糖成分为链球菌组的特异性抗原。该抗原与人体心瓣膜糖蛋白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抗甲链菌细胞壁多糖抗体(ASP)测定对瓣膜病具有特异性诊断意义。A c.粘肽由丙胺酸等组成,具有抗原性。可能与本病结缔组织的轻型慢性结节性病变有关。 ③细胞膜甲链菌细胞膜结构和哺乳类动物的组织有许多共同的抗原决定簇,如抗甲链菌细胞膜及其提取物的抗体与人的肾小球基底膜抗原可有交叉反应;抗链球菌膜的兔血清可与兔及人肌肉纤维膜抗原(包括心肌)结合,亦能与血管壁的平滑肌结合, ④细胞浆无抗原性。 但也有研究表明,部分风湿热患者无任何链球菌感染证据,亦未检出甲链菌。临床上给风湿热患者应用大剂量青霉素,并不能减少心瓣膜病的发生。同时,应用链球菌感染动物不能复制动物模型。 (2)其他有报道认为,病毒也可能是引起风湿热的病因,或与细菌协同作用。动物实验显示,采用CVB 病毒接种后可产生类似风湿热的表现。风湿性心瓣膜病活检组织中亦可发现病毒抗原。 2.遗传因素 单卵双生子的风湿热共同发生率较双卵双生子高。80年代Zabriskie等已从风湿热患者的B淋巴细胞表面发现有遗传标记833+,称为833+ B淋巴细胞同种抗原(alloantigen)。世界各地约72 %~75 % 风湿热患者该遗传标记呈阳性反应,而正常人群仅约20 % 呈阳性。目前认为,这些人是风湿热的易感人群,但其实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儿科学是儿科主治非常重要的学科,在儿科主治考试中占着比较大的比分,很多考生感觉儿科学的考题很容易出错,为了帮助考生解决这个问题,小编整理了儿科学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科学考试需要知道的知识点: 1.胎儿期:受精卵形成至出生共40周。新生儿期:胎儿娩出至28天。婴儿期:出生至1岁。幼儿期:1岁至满3岁。学龄前期:3岁至6~7岁。学龄期:6~7岁至青春期。青春期:10~20岁。 2.儿科学知识点生长发育规律:连续有阶段性(两个高峰:婴儿期+青春期),各系统器官不平衡(神经系统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体格发育快慢快,淋巴系统儿童期迅速青春期高峰以后降至成人水平),存在个体差异,一定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3.出生时:3kg,50cm。 <6个月:体重=3+月龄×0.7,身高=50+月龄×2.5。 7~12个月:体重=6+月龄×0.25,身高=65+(月龄-6)×1.5。 1岁:10kg,75cm。 2~12岁:体重=年龄×2+8,身高=年龄×7+75。 4.儿科学知识点头围: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出生时34cm,前三个月、后九个月各增6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 5.胸围:乳头下缘绕胸一周,出生时32cm,1岁时46cm,以后=头围+年龄-1。 6.前囟1.5岁闭合(过早:头小畸形,过迟:佝偻病、甲减、脑积水),后囟6~8周闭合。 7.3个月抬头时颈椎前凸(第1个生理弯曲),6个月能坐时胸椎后凸(第2个生理弯曲),1岁站立行走时腰椎前凸(第3个生理弯曲)。 8.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岁数+1,10岁出全10个。 9.乳牙共20个,4~10个月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为延迟,2.5岁出齐,2岁内=月龄-(4~6)。恒牙骨化从新生儿期开始。 10.粗细动作: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太阴风湿表证

太阴风湿表证(一) 姚梅龄撰 一、定义 (一)、定义: 风湿阻滞太阴之表的病变,称之为太阴风湿表证。 (二)、定义伸述: 1、太阴的涵义:指六经中的太阴经,即手足太阴经络及其所系的肺与脾。 2、太阴之表的涵义: (1)手足太阴经络: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 (2)脾肺所主的体表组织和器官: 脾--四肢、肌肉、口(咽)。 肺--皮毛(玄府)、鼻(喉)、气道。 (3)与脾肺功能关系密切的体表活性物质: 充养于体表的卫气、营气、津液、水谷之精微、脾肺之气、经脉 之血。 3、太阴表证的实质: 以淫邪直接作用于太阴之表为征结的变病,称之为太阴表证。 4、太阴风湿表证的实质: 以风湿杂合直接作用于太阴之表为症结的病变,即为太阴风湿表证。 5、太阴风湿表证的发病机理: (1)风湿有余,肺及/或脾之气不足。 风湿绝对有余,但可轻可重;肺及脾往往绝对不足,否则邪气难害三阴,否则不会仅手足自温;少数为肺脾相对不足;所以此证往往是在脾肺不足的基础上形成的。 (2)风湿是直接病因: 体表风湿之邪之形成,可由体外的风湿外邪干忤体表而产生,也可

以是其他有害因素影响太阴之表,影响了脾肺功能,形成了太阴之表的风湿表邪;反过来风湿表邪又进一步直接损害太阴之表,使太阴之表的多组织及其功能,以及体表生物活性物质及其生理作用产生异常;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脾肺功能,故而形成太阴风湿表证。 (3)此证的关健病机,在于阻滞气机,即风湿阻滞于太阴之表。 (三)太阴风湿表证的实质: 病因:风湿;病机:阻滞;病所:太阴之表 二、太阴风湿表证的提出 (一)文献与理论依据: 1、主要文献依据: (1)《伤寒论》: 190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也。” 277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99条:“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 273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2)《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二十一、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右坐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渣,温服。有微汗避风。” (3)《温病条辨,中焦篇》: “(六十五)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舌色灰滞,面目痿黄,病名湿痹,宣痹汤主之。宣痹汤方:防已五钱,杏仁五钱,滑石五钱,连翘三钱,山栀三钱,薏苡五钱,半夏三钱醋炒,晚蚕

风湿热的诊断与治疗

风湿热的诊断与治疗 发表时间:2013-05-24T11:06:48.2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4期供稿作者:张卫星[导读] 向病人讲解风湿热的相关知识,急性发作缓解后应立即给予预防性治疗。 张卫星(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五官医院 163114) 【中图分类号】R593.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4-0203-02 【摘要】目的讨论风湿热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风湿热活动期必须卧床休息。宜进食易消化和富有营养的饮食。 【关键词】风湿热诊断治疗 风湿热(rheumatic fever)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主要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临床表现以心脏炎和关节炎为主,可伴有发热、毒血症、皮疹、皮下结节、舞蹈症等。急性发作时常以关节炎较为明显,但此阶段风湿性心脏炎可使病人死亡。急性发作后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心脏损害,尤以瓣膜病变最为显著,形成风湿性心瓣膜病。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A组链球菌感染与风湿热密切相关,链球菌咽部感染是风湿热发病的必须条件,其发病可能是由于机体对链球菌产生交叉性变态反应。风湿热的炎症病变累及全身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早期以关节和心脏受累为多,而后以心脏损害为主。 二、临床表现 急性风湿热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常见于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男女患病率大致相等,容易复发。多数病人发病前1~5周先有咽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时周身疲乏,食欲缺乏,烦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关节炎,心脏炎,皮下小结,环形红斑及舞蹈症等。关节的典型表现是游走性多关节炎,常对称累及膝、踝、肩、腕、肘、髋等大关节;局部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但不化脓。通常在链球菌感染后1个月内发作。急性炎症消退后,关节功能完全恢复,不遗留关节强直和畸形,但常反复发作。心脏炎为临床上最重要的表现,儿童病人中65%~80 %有心脏病变。急性风湿性心脏炎是儿童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最常见原因,可发生急性风湿性心肌炎、心内膜炎以及心包炎。渗出性皮肤表现可为荨麻疹,斑丘疹,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及环形红斑。以环形红斑较多见,且有诊断意义。增殖性皮肤表现即皮下小结。结节较硬,触之不痛,常位于骨质突出或肌腱附着处,与皮肤无粘连。皮下小结多伴有严重的心脏炎,是风湿活动的表现之一。舞蹈症常发生于5~12岁的儿童,女性多于男性。多在链球菌感染2~6个月发病,是风湿热炎症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舞蹈症可单独出现,亦可伴有心脏炎等风湿病的其他表现。风湿热偶可引起风湿性胸膜炎、腹膜炎、脉管炎等,应引起注意。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对风湿热尚无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目前主要从两方面协助诊断:①确立先前的链球菌感染;②阐明风湿活动过程的存在和持续。 迄今风湿热尚无特异性的诊断方法,临床上沿用修订的Jones诊断标准,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辅以实验室检查。如具有2项主要表现,或1项主要表现加2项次要表现,并有先前链球菌感染的证据,可诊断为风湿热。 本病需与类风湿关节炎、结核感染过敏性关节炎(Poncet综合征)、结核性关节炎、白血病、淋巴瘤、肉芽肿、莱姆(Lyme)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毒性心肌炎、链球菌感染后状态(链球菌感染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鉴别。 四、治疗 风湿热活动期必须卧床休息。宜进食易消化和富有营养的饮食。风湿热一旦确诊,即使咽拭子培养阴性,也应给予1个疗程的青霉素治疗,以清除溶血性链球菌。根治链球菌感染是治疗风湿热必不可少的措施。抗风湿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两类。对无心脏炎的病人不必使用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对急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1.非甾体抗炎药至今仍首选阿司匹林(丙酰水杨酸)。儿童80~100mg/(kg·d),成人4~6g/d,分4~6次口服。 2.糖皮质激素急性风湿热病人出现心脏受累表现时,宜先用阿司匹林。如效果不佳(热度不退,心功能无改善),则应及时加用糖皮质激素。 五、转院要求 1.初诊怀疑风湿热病人要转往上一级医院确诊,由上一级医院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已确诊的风湿热病人出现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时,应及时转院。 3.转院时,医生应告知病人及其家属转院途中应注意的问题。对病情较重的病人,社区医生应当陪同转院,并做好途中的抢救准备。 六、预后及病人教育 向病人讲解风湿热的相关知识,急性发作缓解后应立即给予预防性治疗。最佳方案注射青霉素G 120万U肌注,4周1次。长期预防可使用链球菌疫苗。本病应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尽管关节症状持续时间短暂且呈自限性,但心脏后遗症都是慢性的,且危及生命。 参考文献 [1]王美若.风湿热临床表现的变异[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年03期. [2]马沛然,李桂梅,董太明,等.小儿风湿热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4):241.

心内科风湿热试题集答案

第十四章 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 单选题 1. 可见于风湿热心内膜炎的杂音是:(A) A. Carey-Coobms 杂音 B. Graham-Steell 杂音 C. Austi n-Fli nt 杂音 D. 二尖瓣收缩期杂音 E. 海鸥音 2. 不属于风湿热关节炎的特征的临床表现是:(B) A. 游走性 B. 炎症消退后关节功能不能完全恢复 C. 表现为红、肿、热、痛,活动受限 D. 大关节受累 E. 对称性 3. 二尖瓣重度狭窄的瓣口面积是:(D) A. v 3.0cm2 B. v 2.0cm2 C. v 1.5cm2 D. v 1.0cm2 E. v 0.5cm2 4. 单纯二尖瓣狭窄心脏腔室会发生的变化是:(E) A. 左房大右房大 B. 左室大左房大 C. 右房大左室大 D. 左室大右室大 E. 左房大右室大 5.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早期喷射样咯出大量鲜红色血的原因是:(D)

A. 支气管粘膜微血管破裂 B. 肺梗死 C. 急性肺水肿 D. 侧支循环支气管静脉曲张破裂 E. 合并肺部感染 6. 不属于主动脉关闭不全的周围血管体征的是:(C) A. 水冲脉 B. 毛细血管搏动征 C. 奇脉 D. Duroziez双重杂音 E. 枪击音 7. 风心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B) A. I度房室传导阻滞 B. 心房颤动 C. 室性早搏 D. 心室颤动 E. 房性早搏 8. 最易发生脑血管栓塞的心血管疾病是:(巳 A. 二尖瓣关闭不全伴心房颤动 B. 主动脉瓣狭窄 C. 高血压动脉硬化 D. 心力衰竭 E. 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 多选题 1风湿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包括:(ABE A. 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 B. 心界向两侧扩大 C. 第一心音增强 D. 多无心律失常

儿科学重点知识点:风湿免疫性疾病

风湿免疫性疾病 【考点】专业综合-儿科疾病-风湿免疫性性疾病; 【概述】本章内容重点突出,主要是风湿热、川崎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一、小儿免疫系统特点 1.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已发育完善,但缺乏辅助因子,故功能差; 2.中性粒细胞:早期高,后期低,最后接近成人水平,因而较易发生感染; 两个六:在生后6天和6岁,N和L相等(即6天到6岁,N%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第四单元)模拟试卷1-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第四单元)模拟试卷1 总分:150分及格:90分考试时间:120分 A1型题(共75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与婴儿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不符的是 A. 发热 B. 流涕 C. 食欲缺乏 D. 前囟膨隆^-^ ^-^ E. 咽部充血 (2)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最有诊断意义的是 A. 右上腹肿块 B. 黄疸 C. 消瘦、脱水 D. 呕吐 E. 胃蠕动波 (3)早产儿跖纹外观特点是 A. 足底纹理多 B. 足底纹理少 C. 足跟纹瑚多 D. 足底血管多 E. 足底纹理呈网状 (4)2~12岁小儿体重(kg)计算公式是 (5)子宫平滑肌瘤最常见的变性是 A. 肉瘤变 B. 脂肪变性 C. 玻璃样变 D. 囊性变 E. 红色变性

(6)属于骨折早期并发症的是 (7)诊断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基本条件是 A. 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 B. 常伴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痰少,运动后加重 C. 临床无感染征象^-^ ^-^ D. 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 E. 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 (8)咽-结合膜热的病原体为 A. 合胞病毒 B. 流感病毒 C. 柯萨奇A组病毒 D. 腺病毒3、7型 E. E,鼻病毒 (9)1岁以内小儿基础代谢所需的能量为 A. 60kcal/(kg·d) B. 70kcal/(kg·d) C. 80kcal/(kg·d) ☆★ D. 30kcal/(kg·d) E. 40kcal/(kg·d) (10)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的特点是 A. 白细胞数<10×106/L,糖量正常,氯化物正常,蛋白量降低 B. 白细胞数<10×106/L,糖量正常,氯化物降低,蛋白量增多∮∮ C. 白细胞数(50-200)×106/L,糖量减少,氯化物下降,蛋白量增多 D. 白细胞数(50-200)×106/L,糖量正常,氯化物正常,蛋白量增多 E. 白细胞数>1000×106/L,糖量减少,氯化物稍下降,蛋白量降低 (11)枕先露时,通过产道最小径线是胎头的 A. 枕额径 B. 枕顶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