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本溪市教育内涵发展行动研究项目可行性论证表

本溪市教育内涵发展行动研究项目可行性论证表

本溪市教育内涵发展行动研究项目

可行性论证表

项目名称构建农村中学“体验式”德育模式行动研究申请人贾忠连

申请人所在单位本溪市第七中学

填表日期2009-4-28

本溪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二、项目论证

三、项目申请人所在单位意见

四、专家组评审意见

五、本溪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意见

附件一:项目论证报告内容

一. 项目研究的现实意义

1、从本溪教育的发展阶段来看,“双高普九”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无论办学硬件还是教育规模,都已形成良好的格局,但学校更多的还是比较注重学校物质层面的变化,如学校规模的扩张、校园环境的变化等,学校发展仅局限于这种外延的形式,眼光没能完全放在学校组织效能、教育质量、社会满意度、综合实力这些软实力的提升上,教育如果缺少这些自觉地、丰厚的内涵式发展的支撑,就有可能流于浅薄。

2、“十五”以来,我市各阶段教育发展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效益较高,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学段之间差距逐渐缩小,教育均衡发展步伐加快,教育资源得到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学校的工作在“精细化”程度重视不够,也就是说,我校教育的精品少,特色少,值得推广的经验少,普遍缺乏对工作的精雕细琢。提出教育的内涵发展就是要让教育的决策者——校长能明确办学思想和育人理念、形成鲜明的办学目标,打造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执行严明的规章制度、扎实有效的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形成简捷高效的管理模式,塑造精良进取的师资队伍等等。

3、“十五”以来,学校科研工作积极性高涨,但又因缺乏统领全局的科学的长远规划引领,普遍存在困惑。学校在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之余,学校的整体发展越来越处于一个新的“高原期”,这就是有对突显学校特色,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需求,但苦于无法破解学校所面临的发展“瓶颈”问题,教育内涵式发展行动研究就是要秉承将学校的潜在资源提升到显在的层面上加以整合,使学校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的科研行动,宗旨就

是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将本研究方案与学校发展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品牌的创建结合在一起。

二、项目涉及的主要概念

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对于德育范畴的具体理解与界定从不同的角度往往可以得出十分不同的结论。不同的德育定义是不同德育观的反映,对德育实践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德育概念具体理解的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二是如何理解德育过程。

所谓体验式学习,其主要的教育哲学及理论架构是整合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其他学者的理论而形成的学习框架。体验式学习注重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和活动,让学习者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再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体验式学习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研究目的、研究内容

研究目的

在社会各界都很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今天,我们从学生心理特征、年龄特点、贴近农村学生生活实际方面出发,从学生心理健康、德育常规要求、学生自治管理、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和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等

方面入手,力求寻找到科学有效的综合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达到提高农村中学德育创新教育效果的目的。

研究内容

(1)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人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通过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3)通过对学生自治管理教育,提高学生自强自立、自我约束能力。(4)通过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使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

(5)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网络管理,加强沟通环节,形成教育合力,提升管理效率。

四、研究措施与研究方法

研究措施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思想中极其重要的理念。学校德育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也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行为规范的重要教育渠道。我们想方设法,多途径开展学校德育创新教育,有效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我们特别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教育模式的研究,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吸引全社会的关注,发扬家长亲情教育的优势,从而激发学生主体参与自我教育的意识,并采用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内心体验,把外部影响“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感、品德意志等自觉行为。

1、以科研牵动发展学校特色及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2、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和督导帮助班级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突出实效性。

3、对学校负责的德育工作的老师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德育工

作水平,使其更好的开展工作。

4、制定并落实个项制度及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研究方法:

1、历史文献法。

以管理学和德育教育理论作指导,并借鉴有关已有的研究成果,从而探索德育规律的德育研究法。

2、观察、归纳法。

以观察研究学生道德行为或德育活动为主。

3、调查研究法。

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访谈、发问卷等方式来了解德育现状,收集有关事实、数据等材料。

4、个案研究法。

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行为予以分析总结。

5、对比、分析法。

以测量学生思想品德和检查评定德育效果为主的研究方法。

五、实施阶段

准备阶段(2008.11-2009.3)

(1)成立课题小组。

组长:贾忠连;

副组长:王经业、王金辉、郭琼智

组员:孙丹、蒋南阳、王典奇、荆范、刘广发、胡生玲、孙琰砚、曹明

珠、陈立军、王小庆、孙雪梅、刘艳杰、陈杰

(2)制定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3)确立课题进行可行性论证,编写调查问卷,探索尝试。

初步实施阶段(2009.4-2009.12)

(1)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人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通过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德育行为习惯。

(3)实施课题研究,收集阶段性成果材料。

实施阶段(2010.3-2010.7)

(1)通过对学生自治管理教育,提高学生自强自立、自我约束能力。(2)通过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使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

(3)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网络管理,加强沟通环节,形成教育合力,提升管理效率。

(6)开展活动,各子课题成果整合。

总结阶段(2010.9-2010.11)

(1)形成构建农村中学“体验式”德育模式行动研究的总结报告

(2)形成构建农村中学“体验式”德育模式行动研究的案例集和反思集。(3)整理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总结,撰写结题报告及相关论文

三、研究的可行性进行说明

为主抓教育教学的贾忠连校长担任,贾校长先后担任省级科研课题《生命教育》和市级科研课题《美育艺术教育研究》,具有一定的科研组织能力、扎实的作风、科学严谨的态度,良好健康的心态。同时,始终坚持不断学

习、完善理论,更有在新课程理念下转变教育观念、思想的决心,面对科研工作的开展,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课题组成员:为学校教学、科研骨干,对新形势下教育发展走向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具有多年的科研工作经验,有很高的教育科学研究水平、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以及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同时,拥有为教育事业执著奉献的崇高理想和热忱。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课组成员有充足的时间和能力来完成研究工作,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理论高水平和提高科研水平。

学校条件:良好,科研机构健全,档案管理规范;研究氛围浓厚,科研手段先进,为教师个人教育教学和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理论依据;学校在科研方面能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