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教材分析

唐朝618年建立,907年结束。以“安史之乱”为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处于繁荣阶段,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期。前期8位皇帝中著名的有三个。唐太宗以隋亡为戒,任贤纳谏,调整统治政策:推行三省六部制、合并州县、大兴学校、发展科举、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形成“贞观之治”。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唐高宗时武则天掌权,后来称帝,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统治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的政策,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唐玄宗统治的前期,任用名相,整顿吏治,继承唐太宗和武则天业绩,唐朝进人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我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唐朝的建立和统一;“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

2.思想教育:①农民战争对调整政策的作用和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②统一安定的局面,符合实际的政策,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保障。

3.能力培养:①通过“为什么说唐太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②通过总结封建治世的共同点,培养综合归纳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贞观之治”

难点:“贞观之治”的概念

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的综合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提问:隋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学生回答)在隋朝土崩瓦解的形势下,唐朝建立起来。唐朝从太宗时期开始进入繁荣阶段,史称“贞观之治”。到玄宗前期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今天将学习唐朝前期这一段我国封建社会极盛时期的历史。(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

一、晋阳起点(板书)

正当隋末农民战争蓬勃发展的时候,有些隋朝官吏也趁机打起反隋的旗号。隋朝的太原留守李渊在晋阳起兵,攻占长安。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唐高祖同他的儿子秦王李世民,经过七八年的争战,镇压了农民起义军,又消灭了各地的割据势力,逐步统一了全国。

二、玄武门之变(板书)

李渊称帝时,仅控制了关中、巴蜀、山西一带,统一全国平定众雄的任务主要是李世民统兵完成的。在长期的征战中,李世民雄心奋发,功勋显赫,有军政实权。随着统一战争的结束,皇室内部争夺帝位继承权的斗争日益激化。626年,李世民发动政变,在玄武门杀死太子李建成等。不久,唐高祖退位,李世民做了皇帝,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

三、“贞观之治”(板书)

1.以隋亡为戒(板书)

唐太宗亲眼目睹了隋朝盛极而衰的历史,亲身经历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经常和群臣一起探讨隋朝灭亡的教训。君臣认识到,隋炀帝身死国灭是因为“驱天下以纵欲”以致“民不堪命”起而反抗。唐太宗引用古人的一个生动比喻,警惕自己,告戒子孙。(出示古文“君,舟也;……”)他认识到君民关系如同舟水。“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因而采取了一系列开明政策和措施。

2.任贤纳谏(板书)

形成贞观之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太宗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唐太宗求贤诺渴。他不因亲旧取庸劣,不因关系疏远甚至政敌舍贤才。他的武将有原农民起义将领秦琼等,有突厥降将阿史杜那尔。文官有李建成的谋臣魏征,长于谋略的房玄龄,临机善断的杜如晦。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唐太宗以重视纳谏著称,多次对大臣们说:“隋炀帝不纳谏诤,身戮国灭,我每思之。”在他的鼓励下,大臣们经常提出有益的建议,其中最突出的是魏征。(请学生讲魏征进谏的故事)魏征前后进谏200多次,太宗从谏如流,能及时纠正避免很多错误,使统治较少失误。

3.调整统治政策(板书)

(1)发挥国家机关效能(板书)唐朝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贞观时增加了宰相人数。唐太宗除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外,还用参知政事等名义任用其它一些大臣为宰相。这样反宰相班子扩大为变动不定的集体,避免了宰相专权,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名额,可以集思广议。旧史称唐政府处理政务很少有误。唐太宗还合并州县,精简中央、地方各级政权机构。仅中央文武官员就由2000多人减为643人。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省了财政开支,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

(2)发展科学大兴学校(板书)唐朝初年,科举制进一步发展了。科举每年定期举行,并且增加了考试科目。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太宗时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进士科隋朝考策论,唐初加试经史,后来还增考杂文和诗赋等,录取比例不过百分之一二。统治者利用科举制度有效地笼络读书人,选拔人才。唐太宗重视文化教育,中央设国子学、太学等,地方州县也有学校,他常到国子学、太学视察。在他支持下,校舍增建1200间,生员增至3260人。学校还有了医学、天文学等专业分科。连高昌、吐蕃等周边少数民族和新罗等邻国贵族子弟都来入学,“国学之盛,近古未有”。

(3)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板书)唐初社会经济衰敝凋残,人口锐减,政府掌握的户口不到隋盛时期的1/3。唐太宗即位后多次下令减免全国或部分地区的租赋。并用免除几年赋役的办法招抚流亡的农民归业。贞观年间,农民占有一定土地,劳役负担比较轻,生产时间有所保证,大量荒地开垦出来。据统计贞观时期人口平均每年增长近7万户,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4.贞观之治(板书)

(出示资料:其时“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才29人。东至于侮,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资治通鉴》卷193)(提问)“时”指的是什么时期?资料反映了哪些社会现象?唐太宗时期,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步强盛,阶级矛盾缓和,社会安定。历史上把这一时期比较清明的封建统治称为“贞观之治”。

(提问)为什么说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学生回答)历史唯物主义并不否认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出示唐太宗像)唐太宗善于吸取历史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实际的改革措施。他以开明的作风,恢宏的气魄,将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团结在周围,成就了贞观之治,为封建社会的繁荣写下了灿烂的一页。

四、女皇武则天(板书)

唐太宗的儿子高宗多病,皇后武则天替他处理政事,逐渐掌握了大权。高宗去世几年以后,武则天作了皇帝。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出示武则天像)武则天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生产的政策。曾下令奖励农桑,提出做到耕地增加,家有余粮的地方,地方官升官;反之降职,还把百姓免役年龄由60岁下降为50岁,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武则天曾令九品以下官及百姓皆可自我荐举求用,凡推举上来的人允许试做某官,她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开元年间的名相姚崇,宋璟等都是她提拔的。武则天执政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下启开元。

五、开元盛世(板书)

武则天以后,唐朝政局动荡,直到唐玄宗时,才又安定下来。唐玄宗继位后很有作为,任用富有改革精神的姚崇、宋璟为相,唐玄宗整顿吏治,对官吏规定了比较严格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即使是皇亲、宠臣犯法也不庇护。他曾殿试县令200多人,结果只有1人出任县令,最差的45人不再任职,其余的退回到原来的职位上。唐玄宗重视农田水利管理,还经常发布特敕,缓、减、免征租调、土地税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元二十年,全国人口比唐初户口增加1.5倍以上。玄宗前期政治比较安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这时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强盛王朝开国前期的治世?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讨论回答)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策符合社会实际;统治者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生产,就能使经济逐步发展,国家繁荣强盛。

(小结)(提问)唐朝哪一年建立的?前期著名的三位皇帝是谁?各自主要的政绩有哪些?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史称什么?(学生

回答)唐太宗以隋灭为戒,任贤纳谏,调整了一系列政策,促成了贞观之治。武则天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发展生产,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唐玄宗统治前期任用名相、整顿吏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鼎盛阶段。

布置作业。

(完整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舒兰市中小学教师“两修三课”教案用纸(正页) 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了解李世民、武则天和 唐玄宗治国的基本史实,掌握“贞观之治”和“开兀盛世” 局面 形成的原因及对唐朝的贡献。 过程与 通过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方法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具体表现。 教具课件 多媒体课件,卡片 学生出席 56人 教知识与 技能 学 标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谦虚使人进步的道理,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同重点及对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

任务三女皇帝武则天 历史地位或评价 采取措施 作用或影响 史学界对她的统治称为“政启开 元,治宏贞观'又称“贞观遗风” 从 贞观之治 到 开元盛世 计 预 预习“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相关史实 任务一唐朝的建立 建立时间 开国皇帝 都城 唐朝的第二任皇帝

舒兰市中小学教师“两修三课”教案用纸(副页) 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一、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几组图片,他们穿着的服饰都是唐装, 在今 天,有很多外国人把中国人叫作唐人。我们到国外旅游, 如果想找到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去哪合适呢?唐人街也称 中国城。无论服装或是建筑名称, 我们能看出来哪个朝代 对世界的影响最大呢?究竟是谁奠定唐朝繁盛的历史呢? 他又是如何做的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探寻,学 习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二、新授 1.唐朝的建立 (1)建立时间 (2)开国皇帝 (3)都城 (4)唐朝的第二任皇帝 师:提到唐朝,首先回忆之前的朝代是隋朝,隋朝的第二任皇帝是隋炀帝,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的种种劣行引发隋末农民大起义,在江都被部下杀死, 618年灭亡。同年,唐朝建立,建立者是李学生回答:唐人街学生回答:唐朝

第3课 开元盛世

第3课“开元盛世” 课程标准: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2.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3.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材料解析练习运用史料、古诗、考古资料等历史信息来验证史实,培养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利用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3.合作探讨促使唐朝经济繁荣的因素,加深对“开元盛世”的理解与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盛唐经济的繁荣与进步,从而加深对我国古代人民聪明才智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对这一时期精美的丝织品和陶瓷工艺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初步认识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形成唯物史观。 二.教材分析 唐玄宗前期,任用贤才,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唐朝开元年间出现了“开元之治”。政治上的稳定为盛世经济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盛世经济的繁荣,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的成就。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教学重点: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 教学难点:曲辕犁、筒车等农业工具的结构和原理和先进性;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唐诗的学习以及接触一些以唐朝的历史剧,对唐朝历史稍有了解并有较浓的学习兴趣。但现在的中小学生几乎不参加农业生产,农业知识相当匮乏。尤其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很多传统的农业工具也已经不再使用,甚至不再存在,所以教学过程中必须借助图片来帮助学生对农业工具的重新认识。 四.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欣赏杜甫的名诗《忆昔》节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同学们,刚才所欣赏的诗中给我们描述了唐朝的一个盛世局面“开元盛世”,那么,“开元盛世”是怎样取得的?当时的社会又繁盛到何等景象呢?今天让我们走进历史,一起感悟唐朝“开元盛世”的盛况。 【推进新课】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发的社会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复习目标】 1、能够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2、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3、能够正确评价唐太宗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2、3两课的内容,找出并掌握以下内容: 1、唐朝时期出现了哪两大盛世局面?它们分别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创的? 2、唐朝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有哪些? 3、唐朝时期出现“开元盛世”的原因又有哪些? 4、唐玄宗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的表现分别有哪些? 5、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是谁?她称帝时将国号改为了什么?她当政期间采取了怎样的治国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后人怎样评价她的统治? 【合作探究】 1、你怎样评价唐太宗? 2、唐玄宗前期的统治和唐太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武则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②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③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④任用房玄龄和杜如晦为宰相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下列史实中不属于唐太宗在位时发生的是( ) A.任用姚崇、宋王景为相 B.重视文化教育,设州县学校 C.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D.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3、史书称开元时期“贞观之风,一时复振”,下列属于开元时期与贞观时期的相似点有:( ) ①皇帝都勤于政事,任用贤臣。②都反对奢侈,提倡节俭,“戒奢从简”。 ③ 都任用节度使。④都抗击突厥。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4、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么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5、唐代瓷器闻名于世界的工艺珍品是:() A. 唐三彩 B. 白瓷 C. 青瓷 D. 景德镇瓷器

上海市浦东新区清流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1.3开元盛世教案新人教版

1.3 开元盛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 难点:曲辕犁、筒车等农业工具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 【教学方法】导学法、问题教学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展示筒车,长安城平面图的图片,指出筒车是当时最先进的耕具。唐朝农民创制的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可以随流水自行转动,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人无灌溉之劳,而田有常熟之利”。同时朗诵白居易描绘长安城的诗句“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点明唐都长安规划整齐,与当时欧洲的罗马和西亚的君士坦丁堡并称为中世纪世界三大名城。然后设问:你还知道唐朝出现了哪些领先世界的生产技术?你知道唐朝都城长安的城市布局和城市繁荣的盛况吗?由此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生成问题: 1.什么是“开元之治”? 2.你能够说出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吗? 3.什么是“开元盛世”? 4.唐朝衰落的原因如何? 三、针对问题,有效点拨: 1.唐玄宗即位以后,“励精为治”:①任用贤才(姚崇);②重视地方吏治;③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2.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 (1)农业方面 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②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 ③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 ④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方面 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②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3)商业繁荣 ①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②长安城: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3.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三课“开元盛世”检测题

1.3开元盛世 一、选择题 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2.在美国的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作“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你知道唐朝的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3.农具的改进以及广泛采用,对唐朝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下列农具中在唐朝改进并推广的是() A.耧车B.翻车 C.筒车 D.曲辕犁 4.“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反映的是右图所示的生产工具使用时的情景,它是()A.水排B.翻车C.筒车D.耧车 5.如果你是唐代的农民,下列现象符合你的生活实际的有() ①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②政府修建四十多处水利工程,有利于农业灌溉。 ③开始种植原产于西域的蔬菜新品种。④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史书称开元时期“贞观之风,一时复振”,下列属于开元时期与贞观时期相似点的是( ) ①皇帝都勤于政事②都反对奢侈,提倡节俭,“戒奢从简”③都任用贤臣 A、①③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7.唐代瓷器闻名于世界的工艺珍品是() A. 唐三彩 B. 白瓷 C. 青瓷 D. 景德镇瓷器 8.假如你漫步在唐朝长安街头,你能看到的有趣现象有() ①城市规划科学,街道整齐②许多外国人在学习中国文化或经商 ③人们买东西要走很远的路④众多读书人边喝茶边吟诗作对,其乐融融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9.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七年级历史教案《开元盛世》说课稿

七年级历史教案《开元盛世》说课稿 说课内容:《中国历史》第二册第一单元第3课开元盛世 1、教材地位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3课的教学内容。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阶段,唐玄宗开元年间的空前繁盛更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在隋唐史乃至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为使学生对“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和盛世全貌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在隋唐史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调整:《开元盛世》一课主要内容包括“开元之治”,盛世经济的繁荣,上承“贞观之治”,下启盛唐民族、对外交往和科技文化。 2、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的新发展、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2、能力与方法:通过课前让学生分组搜集资料,进行信息加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图片、史料展示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对比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这一时期精美的丝织品和陶瓷工艺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本课重点及处理:“盛世经济的繁荣”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盛世最重要的反映在经济繁荣方面,盛唐经济的发展主要反映在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上。利用课本导读框中杜甫诗《忆惜》,让学生朗读后,依据内容分析开元盛世的社会情景,利用课本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归纳盛唐经济繁荣的具体表现,并利用图片资料直观感受。 4.本课难点及突破:对曲辕犁、筒车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的理解: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而且,现在的学生对于农具的了解又极少,因此农业工具的改进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根据学生对直观形象事物容易接受的特点,我分别展示出:曲辕犁和直辕

部编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创新七下历史352课堂导学案编制:毛明学班级: 姓名;第组号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求要求: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一、学习目标 1.记住唐太宗的治国措施和“贞观之治”的含义。 2.记住“开元盛世”的含义。 3.归纳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二、本课思维导图 三、自主预习 1. 贞观之治: (1)措施:吸取的历史教训,,。唐太宗,知人善任。政治上,进一步完善,明确及;制定,减省;增加,鼓励,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在经济上,减轻,鼓励。 (2)含义:在位23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百姓生活有所改善。这一时期的统治政策和治国成效史称“”。 2.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打击敌对的,大力发展,创立,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他继续推行贞观以来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她在位期间,得到持续发展,持续增长,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的“”局面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开元盛世:年间,励精图治,任人唯贤,整顿,。发展经济,改革。注重、,这一系列措施使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 力强盛,唐朝逐渐进入时期,史称“”。 四、合作探究 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杜甫《忆昔》 请回答:这首诗反映了开元时期怎样的社会状况?“全盛”表现在哪些方面? 开元时期,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个社会欣欣向荣。

2.设计表格比较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这三位帝王的主要功过,你对哪位帝王评价最高?为什么? 五、知识结构:(见右图) 六、随堂演练 1.“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关“贞 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重视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 C.轻徭薄赋 D.任用姚崇为相 2.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A.任用魏徵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科举制度3.唐太宗在位期间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是() A.轻徭薄赋 B.知人善任,重视纳谏 C.加强中央权力 D.完善科举制度 4.唐太宗说:“……用人当镜子,可以知道自己长处和短处,如今他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唐太宗所说的“他”指的是敢于直言进谏的名臣() A.房玄龄 B.魏徵 C.姚崇 D.杜如晦 5.唐朝时发明的农具有:①耧车②曲辕车③翻车④筒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可覆舟。” 材料二唐太宗说:“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 材料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魏徵既殁,吾痛失一镜矣! 材料四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1)材料一中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能认识到这一道理? 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 唐太宗经历过隋末农民战争,他认识到农民反抗是由赋役繁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引起的,只有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才能巩固统治。因此,他明确了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 (2)为实现材料二中的“家给人足”,唐太宗采取了什么关注民生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太宗的可贵品质。唐太宗统治时出现了什么局面? (4)材料四中所叙述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社会状况: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成群遍布四野,住宅向外的门几个月不关闭,米价便宜,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安定的状况。

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习题新人教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右图人物叙述正确的是() A.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B.626年即皇帝位,改元“贞观” C.在位时期,曾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D.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 2.唐太宗非常善于纳谏,他常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作为一面镜子的大臣是() A.魏征 B.长孙无忌 C.房玄龄 D.杜如晦 3.唐太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写《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它颁布前需要通过() ①尚书省②中书省③门下省④皇帝 A.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列是四为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 B.推行科举制,重用贤人,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5.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贞观遗风 D.开元盛世 6.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或改革统治政策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任用人才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杜甫的诗句“忆昔与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是描述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文帝 D.武则天 8.分析图表与下列哪个事例无关 ( ) A.隋朝的繁荣 B.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C.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D.唐玄宗时,进入鼎盛时期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为君之道?他的哪些统治措施体现了这一思想?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 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开元盛世》学案

第3课“开元盛世” 【学习目标】 1.了解开元年间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 2.识记唐玄宗时期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包括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 3.知道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 【学习重点】 盛世经济的繁荣 【学习难点】 开元时期农具的新发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1.开元之治 (1)出现“开元之治”的原因(措施): (2)带来的后果: 2.盛世经济的繁荣

3.唐朝的衰亡(唐玄宗后期) 原因: 转折: 瓦解: 灭亡: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 ⑴材料中指的哪个朝代哪位皇帝当政时期? ⑵根据材料分析此时国家繁荣的原因? ⑶但是后来国家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客观评价这位皇帝?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怎样重视人才的?他们的这些做法给当时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对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有何启示? 四、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五、巩固练习 1. 杜甫的诗句“忆昔与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是描述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文帝 D.武则天

2. 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为()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3.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史称()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4. 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6.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复习提纲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导言 1、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是何时?唐朝。 2、唐朝前期出现了哪两个盛世局面?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3、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武则天。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4、隋末在太原起兵的隋朝官僚是谁?李渊。 5、唐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李渊(唐高祖)、618年、长安。 6、唐朝第二代皇帝是谁,其年号是什么?李世民(唐太宗)、贞观。 7、唐太宗的革新措施(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体现在哪些方面?或“贞观之治”局面怎出现的原因?) (1)主观方面: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客观措施:①广纳贤才,知人善任。任用敢于直言的魏征、善于谋略的房玄龄、敢于决断的杜如晦等。②政治方面: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③经济方面: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8、举出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三例。敢于直言的魏征、善于谋略的房玄龄、敢于决断的杜如晦。 9、如何评价唐太宗时期的统治?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被称为“贞观之治”。 10、唐朝在中央机构的设置上实行什么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 11、唐太宗时科举考试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进士科。 12、唐太宗统治时期历史上称为什么?贞观之治。 13、如何评价唐太宗? 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共有4小点),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有作为的封建帝王。 二、女皇帝武则天 14、唐朝第三代皇帝是谁?(武则天是哪位皇帝的皇后?)唐高宗。 15、武则天改国号为什么?如何评价武则天? 武则天改国号为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16、武则天巩固统治的措施有哪些? 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③继续实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到的一定的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①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起始位置; ②科举制创立的标志。 二、导入新课 以一首唐诗即杜甫的《忆惜》:“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

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倶丰实。”开篇,引导学生回答此诗描绘了怎样的盛世景象?教师叙述:诗中描写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那么,这种盛世局面是怎样形成的,社会到底繁荣到何等景象?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学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三、讲授新课 (一)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都城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随后平定了全国。 2. 继唐高祖之后,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3.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人才,知人善任。 4. 唐朝时沿用并发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以进士科最为主要),唐太宗重视文化教育,大力兴办学校。 5. 在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6. 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7.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本课的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二是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三是治世局面的形成。 (二) 女皇帝武则天

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并全面地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虢国夫人游春图 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伟大的、开放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既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还有“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学生回答:唐朝) 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伟大的时代是由谁开创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繁荣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了解这段历史。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1.教师讲述:唐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 2.教师讲述:李世民的年号和庙号是什么? (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的庙号是唐太宗。) 3.读教材,合作探究,在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答案提示:(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客观措施:①任用贤能。唐太宗广纳贤才,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②政治方面。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③经济方面。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4.史料解读。 材料一:(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材料二:昔者唐之太宗,以神武之略起定祸乱,以王天下,威加四海矣。然所谓固天下之势,以遗诸子孙者,盖未立也。于是乎藉兵于府,置将于卫,据关而临制之。处兵于府,则将无内专之权;处将于卫,则兵无外擅之患。然犹以为未也,乃大诛四夷之侵侮者:破突厥,夷吐浑,平高昌,灭焉耆,皆俘其王,亲驾辽左而残其国。凡此者,非以黩武也,皆所以立权而固天下之势者也。 5.根据材料讨论唐太宗采取这些措施的结果如何。 答案提示: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目标导学二:女皇帝武则天 1.图片展示。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特点和作用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部编版初级中学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第二课内容。《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这一单元讲述了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等各方面的情况。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阶段。因此,是我国封建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时候的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中国文化对世界特别是亚洲产生了深远影响。世界学者们公认的“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就是这时候形成。所以,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具体到本课,本课介绍的正是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以及李隆基统治前期唐朝的政治 经济情况。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统治,使唐朝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达的景象,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将唐朝的发展推向顶峰。它上承隋朝文明,下启盛唐新气象,应该说,学好《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学好这一单元和整个唐朝历史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材料分析和历史故事,加深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的认识,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掌握开元盛世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多媒体展示影视图片,引导学生自主获得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组讨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贞观之治唐太宗虚心纳谏。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 ②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 3、教学重点:贞观之治武则天开元盛世 「依据」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发展,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教案 新人教版

第2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课程讲授 一、唐朝的建立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会二世而亡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 学生识记唐朝建立的基础知识:强调唐朝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以及唐都长安城的位置。 二、贞观之治 教师提出问题:1.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繁盛时期,出现的第一段政治治世局面叫什么呢?贞观之治 2、这一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先阅读课文,分组讨论,总结归纳由小组长发言。 学生从政治、经济、个人品质三方面归纳唐太宗的治国政策:贞观时期:①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②经济上,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③唐太宗个人品质: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知人善任。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由于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3.教师点拨为什么唐太宗把君主与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原文出自《荀子·哀公》,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末农民起义推翻隋王朝的事实,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吸取隋亡的教训,因此他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负担,故有此说。 三、开元盛世 1.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课文P12《武则天》画像,简介武则天的经历。 郭沫若评价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什么如此评价?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概括武则天的统治。展示交流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武则天的统治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她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不失为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女政 治家。 2.教师引导思考:在你心中,你认为武则天是怎样的皇帝? 武则天的开明思想及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基础。 小结 作业 布置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完整版)教案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分析?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基本史实,通过分析唐太宗、唐玄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老师讲解为主,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对学生正确的评价唐太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虢国夫人游春图》)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伟大的、开放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既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又有“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学生回答:唐朝)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伟大的时代是由谁开创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继续繁荣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去探究这一历史之谜。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1.(多媒体出示问题:唐朝建立的基本概况)教师讲述:唐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618年,李渊推翻隋朝,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 2.(多媒体出示问题:李世民登基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李世民的年号和庙号是什么?(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的庙号是唐太宗。) 3.(多媒体出示问题: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读教材,合作探究,在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多媒体出示图片:从唐太宗的名言,他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由此总结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观原因)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第3课开元盛世

第3课“开元盛世”导学案 【教师寄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政治上(开元之治):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他采取的措施有:①任用名相(如熟悉吏治、富有改革精神的);②整顿地方吏治;③崇尚节俭。这些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史称“”。 2、经济的繁荣: ⑴农业:①兴修水利工程;②农作物种植上: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蔬菜品种增多、饮茶之风盛行;③农具改进:唐朝时发明了新的生产工具和;④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 ⑵手工业: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②陶瓷业:代表作有越窑、邢窑和 最著名。 ⑶商业:①唐朝的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扬州和。②长安:不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的大都市。 3、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时期,历史上称为“”。 了解: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后在唐末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907年唐朝灭亡。 二、合作探究 1、制作并完成以下表格,学会归纳概括知识。 2、假如你是唐朝一位农民,请你向同学们描述你一天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当时你都使用什么

劳动工具?种什么? 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用什么? 三、巩固训练: 1、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是() 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2、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史称()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3、以上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②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为()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元 D、康乾盛世 5、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反映了唐朝的() A、经济繁荣 B、政治清明 C、对外开放 D、文化昌盛 6、“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唐玄宗励精图治 B、唐玄宗崇尚节俭 C、有贤臣魏征为其处理政事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7、关于唐朝人日常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A、饮茶之风盛行全国 B、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C、在越窑可以买到最好的青瓷制品 D、长安城内的居民居住在坊里 9.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么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10.唐代瓷器闻名于世界的工艺珍品是()A.唐三彩 B. 白瓷 C.青瓷D. 景德镇陶瓷11.如果你生活在唐代,下了选项中最能体现你所穿的丝织品技术高超这一特点的是() A. 唐朝的丝织品花色品种多样 B. 唐朝的丝织品颜色丰富多彩 C. 唐朝丝织品数量多 D. 身穿五件丝绸衣服,仍能清楚看见胸口的黑痣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B唐都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 C安史之乱后唐朝日趋衰落 D唐太宗时,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 13、下列哪项措施是唐玄宗所为

华师大版历史第二册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第十四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一、贞观之治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626年,李世民继位,为唐太宗,年号贞观。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国防,平息边患,改善民族关系。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史称“贞观之治”。唐太宗后唐高宗继位,但大权掌握在武则天手中。武则天建立了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当政期间延续了太宗的政策,唐朝经济继续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阐释、讨论、自学、朗读、划线、互动等教学过程认识并理解“贞观之治”出现的客观原因:隋亡的鉴戒,社会经济凋敝,人口锐减;主观原因:唐太宗个人丰富的阅历,皇帝个人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疏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等,用人上广招贤才、知人善任,并且能居安思危;对待少数民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个人的积极作为对于社会或历史的影响,进一步唤醒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意识。 2、操作程序: (1)朗读——划线与阐释:本目所有大字内容。 (2)划线——自学——阐释:本目所有小字内容。 二、开元盛世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唐朝鼎盛时期出现在唐玄宗时期,玄宗在位前期开元年间,励精图治,锐意革新,出现政治清平,社会安定,经济高度繁荣景象,史称“开元盛世”。玄宗晚年唐朝开始由盛转衰。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阐释、自学、划线、互动等教学过程,使学生认识并理解——“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武则天当政期间基本延续了贞观年间的政策;唐玄宗本人励精图治,锐意革新;法律上宽简慎刑;政治上革除弊端,抑制腐败,精简机构,裁汰冗官,提高行政效率;用人上重用贤臣,鼓励直言直谏;经济上重视生产,清查户籍,减免徭役,努力缓解社会矛盾。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唐玄宗个人态度和政策的变化是重要原因:由英明果断转向昏庸荒怠,耽于声色,怠问政事,宠信佞臣等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为国家领导人个人的品行及其施政状况,对于江山社稷的重大影响;体会民族政策的施行对于国家发展的影响。 2、操作程序 (1)—— A、自学与归纳性阐释:P57/4/(括弧里的内容), B、划线与阐释:P57/4。 C、问答或互动:P57/文献选读。 (2)朗读——划线——互动——阐释:P57/3。 (3)划线——朗读——互动——阐释:P58/2。 (4)解读——划线——自学:P58/3。 三、练习与测评(参考答案) 1、 (1)李世民有丰富的阅历,又能从隋亡的历史中得到鉴戒,使他善于体察民情。 (2)实行疏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使社会日趋安定、生产逐渐

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开元盛世》教案

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开元盛世》教案 一、 学习目标: 1、了解唐玄宗用人和节俭的史实;盛世经济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的繁荣概况。 2、理解“开元之治”与“开元盛世”之间的内在联系。 3、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唐太宗和唐玄宗在治国措施和结果上的共同之处。 重点难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农业工具的改进。 学法指导:“读、议、展、点、练”相结合。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熟读教材,自主完成下列各题,并把有关内容标注在课本上 (一)“开元之治” 1.改革措施(1)任用等人当宰相。(2)重视地方 (3)崇尚节俭,不用物品 2.改革成效: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1):大型水利工程共修建多处。

(2):技术有很大发展。 (3):有许多新品种。 (4):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5):创制新的生产工具和。 2.手工业(1)丝织品: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 (2)陶瓷业:越窑最为有名,界工艺的珍品。 3.商业(1)大都市有、和 (2)长安城内分为,分别是 (3)长安既是当时的大都市。 4.开元盛世(1)时间:统治前期。 (2)概况:充实,唐朝进入时期。 二、合作交流:根据下列问题分组讨论,教师深入学生,适时点拨。 1、材料分析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请回答: (1)、这是唐朝那位诗人的诗句? (2)、“开元”是指哪位皇帝的年号?当时出现的繁荣景象在历称为什么? (3)、“开元之治”与“开元盛世”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2、假如你是唐朝的一名导游,当你领一个旅游团到达长安时,你是怎样向游客介绍长安的情况的?(就是写一篇介绍长安的导游词) 三、探究展示:根据学生展示情况适时进行点拨。 小结:唐朝建立以后,经过贞观之治、武周统治,到唐玄宗的开元盛世达到鼎盛,安史之乱后,唐朝衰落。 四、课后检测: 1.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作“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称为() A.文景之治B.开皇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2.唐玄宗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意在表明() A、这些锦绣已经不可再用B.自皇帝始崇尚节俭,致力发展的决心 C、唐朝此后对丝织业进行限制D.皇帝以后决不穿丝织品 3.种茶、制茶、饮茶的发源地是() A、中国 B、日本 C、朝鲜 D、印度

第三课开元盛世教案

第三课开元盛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盛世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 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2、过程与方法: 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科学习, 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 一个朝代,而且居于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 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 【教学过程】 (课前发学案,学生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由教师批阅) 1、开元盛世 (1) 措施: 唐玄宗任用、的姚崇等人当宰相,“励精图治”。他尤其重视,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方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察县令的政绩。还命人 表的决心。 (2)结果:这些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 2、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方面:①共修建四十多处 。②农业技术也有很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 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③蔬菜有许多品种,大多是从引进的。 ④饮茶之风在盛行。 ⑤唐朝农民改进梨的构造,制成,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 (2)手工业方面:①的花色品种很多,技术高超。②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的发展,、和最为有名。 是世界工艺珍品。 (3)商业方面:唐朝商业繁荣,大都市有、、和。既是当时各民族的交往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城内分为和, 是居民住宅区。 (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经济,仓库,人口 ,唐朝进入时期。 一、出示学习目标 “开元之治”的含义;开元年间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 二、出示引导材料 请学生欣赏歌曲《新贵妃醉酒》问: 歌词反映的是那个朝代的事?歌词中的两个历史人物是 谁?这位皇帝在位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出示课题及《忆昔》,请大家解释一下这几 句诗是什么意思? 三、新课 (一)开元之治 1.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片总结唐玄宗开元之治出现的原因? 2.比较设疑:唐玄宗前期和唐太宗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出示表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