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中考语文课内必考文言文复习讲义 精品

人教版中考语文课内必考文言文复习讲义 精品

人教版中考语文课内必考文言文复习讲义 精品
人教版中考语文课内必考文言文复习讲义 精品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备课补充

教学提纲

第一部分: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第1节古诗文默写

第2节字词的识记、理解及运用

第3节名著阅读

第4节修辞与仿写

第5节病句修改

第6节句式变换

第7节句子的衔接与补写

第8节活动策划

第9节材料的搜集与探究

第10节口语交际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

第1节说明文阅读

第2节议论文阅读

第3节记叙文阅读

第三部分:文言文阅读

第1节课内文言文阅读

第2节文言文比较阅读

第3节课外浅易文言文阅读

第四部分:写作

教学内容第1节《论语》十则

教学目标【课文关键词】:学习方法;学习态度;道德修养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备课补充

原文译注

七上:《论语》十则

1、子曰【子:先生,指孔子】:“学而时习之【时习:时常地复习。时,时常(又:按一定时间)。习,温习、复习】,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有朋自远方来【朋:同门,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不亦乐乎?【亦:也】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发怒】,不亦君子乎?【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学而》)

2、曾子曰:“吾【吾:我】日三省【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省,反省】吾身:为人谋【为:替,给。谋:谋划,指办事】而不忠乎?【忠:尽心竭力】与朋友交【交:结交,交往】而不信乎?【信:真诚,诚实】传不习乎?【传:老师传授的知识】”(《学而》)

3、子曰:“温故【故:指学过的知识】而知新【新:这里指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以:凭借】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思而不学则殆【殆(dài):有害】。”(《为政》)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诲(huì):教,教导】知之为【为:就是】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此,这。知:通“智”,聪明、智慧】”(《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贤:贤人,有才德的人。齐:看齐。焉:兼词,相当于“于之”】,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内:指内心】”(《里仁》)

7、子曰:“三人行【三:几个】,必有我师焉【必:一定】。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者:指优点、长处。善,好。从:跟从,这里指学习。】”(《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士:士人,封建时代称读书人。这里指有抱负或有特殊地位的人。弘毅:刚强,勇毅】,任重而道远【任:责任、职责。重:重大】。仁以为己任【以为:把……作为】,不亦重乎?【乎:语气词,吗】死而后已【已:停止】,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岁寒:寒冷的冬天。岁,指时间。】,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然后:这样之后。凋:凋谢】”(《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一言:一句话】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行:奉行】”子曰:“其恕乎!【其:大概。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希望。勿(wù):不要。施:施加。于:给】”(《卫灵公》)

一、

文学常识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宋代宰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被后人尊为“至圣”“圣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他反对残暴统治,同情人民疾苦,孔子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我国历史上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首。

二、

词语总结1、【通假字】

(1)说:“悦”的古字,愉快。

(2)女:同“汝”,你。

(3)(是)知(也):通“智”,聪明、智慧。

2、【一词多义】

(1)为①为人谋而不忠乎(介词,替、给)

②知之为知之(判断动词,就是)

③仁以为己任(动词,作为)

(2)自①有朋自远方来(介词,从)

②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名词,自己、自我)

3、【古今异义】

(1)有朋.自远方来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义:朋友、伙伴

(2)吾日三.省吾身古义:指多数或多次今义:数词,三

(3)可以

..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表示许可

(4)是.知也古义:代词、这今义:动词,表判断

4、【词类活用】

(1)温故.而知新.故:形作名,学过的知识;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2)见贤.思齐焉贤:形作名,贤能的人

(3)五日.三省吾身日:名作状,每天

(4)学而时.习之时:名作状,时常地

(5)传.不习乎传:动作名,老师传授的知识

5、【积累成语】

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择善而从;一日三省

三、

课文分析【第一则】

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问题探究:

(1)这一则告诉我们要有怎样的学习方法、学习乐趣(态度)和为人态度(个人修养)?

①学习方法:学后要时常复习。②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探讨学问。③为人态度:对不了解自己的人,毫不怨恨。

(2)学后复习本是一件艰苦的事,孔子怎么说是愉快呢?

在复习中巩固了所学,加深了理解,收获增多,这对一个渴求知识和技能的人来说一定是愉快的。

(3)“有朋自远方来”,孔子为什么会感到快乐?

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投奔自己,向自己学习,且双方可以探究学问,这自然是十分快乐的事情。

(4)从第三句来看,我们应学习孔子什么美德?胸怀宽广,为人大度。

【第二则】

属于个人品德修养,启发人们加强自律,多做自我反省。

问题探究:

从曾子“三省”来看,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什么?你怎样看待这种做法?重视品德修养。德乃为人之本,治学之基。一个人首先应该有德,有才无德,其人会遭人鄙视,其才也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却会引起消极的影响。

【第三则】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问题探究:“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在学习中要及时温习旧知识,通过独立思考,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有新发现,从而将知识融会贯通,增长自己的能力。

【第四则】

第四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问题探究:为什么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学是基础,只学不思,是死学;只思不学,是空想。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真正领悟知识的精髓。

【第五则】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要谦虚诚恳,实事求是。强调不要不懂装懂。

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第六则】【第七则】

第六则第七则是学习态度,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学习别人优点,反省自身不足。

问题探究:

(1)这两则讲了怎样的学习态度?

要善于向一切人学习。既要学习长处,又要借鉴短处,从而反省自己。(2)用一个成语概括第七则的主要意思。取长补短。

(3)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你能联想到孔子的哪句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八则】

第八则是品德修养,鼓励树立远大目标,要胸怀宽广,意志坚定,为理想而奋斗。

问题探究:

(1)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鼓励门人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2)曾子为什么要强调“弘毅”?

“弘毅”是刚强、勇毅的意思,只有刚强、勇毅才能接受重任并为之奋斗。

【第九则】

第九则是品德修养,借松柏比喻社会现象,比喻仁人志士。只有在险恶环境下,才能显示出君子的操守。(深刻含义)

【第十则】

第十则是品德修养,讲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忠”和“恕”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关于“仁”说过许多话,细分析起来,都跟这两点有关。由于子贡问的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实即问“道”),所以孔子拿“恕”来回答他。

问题探究:

(1)“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关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恕”的诠释。

(2)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点?

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义。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四、

迁移运用学了本文,你受到哪些教益?

作为学生不应死学书本,应该以正确的学习态度、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更应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的各方面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需要。

(补充课本中提及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道德修养)

五、

理解背诵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要求人们对待先进和落后的态度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2008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京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⑦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补充:

⑧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注释:敏,天资聪颖/好,喜好/耻,以……为耻/问,请教)

⑨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注释:逝者,流逝的时光/斯,指河流/不舍,不停/译文:时光如水流,一去不回头;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惜。)

⑩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注释:知,懂得/之,指学问和事业/乐,以……为乐趣/好,喜好、爱好/理解: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变被动为主动,提高效率,加深理解)

教学内容第2节桃花源记(陶渊明)

教学目标【课文关键词】:世外桃源;理想社会;美好愿望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备课补充

原文译注

八上: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为:作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沿着、顺着】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夹岸:指(桃花林)夹在溪流两岸。数:几】,中无杂树,芳草鲜美【鲜美:(花草等)鲜艳美丽】,落英缤纷【落落英:落花。缤纷:繁多的样子】。渔人甚异之。【异:对……感到诧异】复前行,欲穷其林。【穷:穷尽,指走到尽头】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得:发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放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的样子】。便舍船,从口入【舍:丢下、弃臵】。初极狭,才通人【狭:窄。才:仅仅、刚刚】。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土地平旷【平旷:平坦空旷】,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类】。阡陌交通【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鸡犬相闻【相闻:可以相互听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悉:全、都】。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并:全、都。怡然自乐:怡然:喜悦的样子,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见渔人,乃大惊【乃:竟然】,问所从来。具答之【具:详细、详尽】。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闻:听说】,咸来问讯。【咸:都。问讯:打听消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云:说。乱:战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的人。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复:再】,遂与外人间隔【遂:于是。间隔:断了来往】。问今是何世【世:朝代】,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乃:竟然。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言:详细地说出】,皆叹惋【叹惋:感叹、惋惜】。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辞:告辞。去:离开】。此中人语云【语:告诉】:“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不值得。为:对、向】”

既出【既:已经】,得其船【得:找到】,便扶向路【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处处志之【志:做记号。】。及郡下【及:到】,诣太守【诣:到、拜访,特指到尊长那里去】,说如此【说:禀告、报告】。太守即遣人随其往【遣:派】,寻向所志【志:所做的标记】,遂迷【遂:终于】,不复得路。【得:找到】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高尚士:德高望重的名士】,闻之【之:这件事】,欣然规往【欣然:高兴的样子。规:计划】。未果【未果:没有实现】,寻病终【寻:不久】。后遂无问津者【遂:于是、就。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一、

文学常识

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诗人、散文家,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创始人,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文的主要题材。本文选自《陶渊明集》,是他的《桃花源诗》的序言。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二、

词语总结1、【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2、【一词多义】

(1)舍①便舍船(动词,丢下、弃臵)

②屋舍俨然(名词,房屋)

(2)寻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②寻病终(副词,不久)

(3)复①复前行(副词,又)

②不复出焉(副词,再)

(4)志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②寻向所志(名词,所做的标记)

3、【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

..古义:(花草等)鲜艳美丽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2)欲穷.其林古义:穷尽,走到尽头今义:生活穷困,缺少钱财

(3)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5)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

4、【词类活用】

(1)复前.行前:名作状,向前

(2)欲穷.其林穷:形作动,穷尽

(3)渔人甚异.之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4)未果,寻病终果:名作动,实现

5、【积累成语】

(1)世外桃源:与世隔绝,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后用此成语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

(2)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理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津:渡口。没有人来问渡口。后用此成语比喻没有人过问受到冷遇。

(4)落英缤纷:落英:落花。缤纷:繁多凌乱的样子。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三、

课文分析1、【结构简析】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无意间发现桃花源入口。

第二部分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2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发现桃花源中人们生活美满;第二层(第3段)写桃花源中的人热情接待渔人。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别的人也没能找到桃花源。

小结:(1)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2)顺序:时间先后

2、【内容概述(主题)】

本文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生动的叙述了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情景,虚构了一个人人劳作、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渴望摆脱剥削、压迫,追求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四、

内容探究1、第二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进行了描写?

从居住环境、活动、穿戴、精神状态等方面。

2、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让人向往的原因)?

(1)环境方面(优美);(2)物质方面(富足);(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4)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

3、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在文中也有暗示,请找出相应的一两处语句。

①“忽逢桃花林”“渔人甚异之”②“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③未果,寻病终。

4、虚构目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一方面,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另一方面,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5、作品意义:尽管这种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6、试分析:“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透露出桃花源中人什么样的心理?担心外人知道后,打破他们平静的生活。

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

7、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①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增添神秘色彩。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隐含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8、在我国四大名著中,各有一处所谓的“世外桃源”,请列举出两处来,并说说是何人所居。

答:诸葛亮居住的南阳;一百单八将聚义梁山;贾宝玉及众姐妹住的大观园;孙悟空住的花果山等。

五、

写作特色1、层层设疑的写法

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似有若无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层层设疑的写法。

开头虽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年代和地点,但是主人公也只是一个无从查考其姓名的“渔人”;

接着写桃花林奇景,渔人已“忘路之远近”,所以说不出它的确切地点;

写通往桃花源的通道更为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狭”而又可“通人”,正是“别有洞天”;

渔人进入桃花源之后,眼前的景象又是人间生活的场景;

渔人出而复寻,做好标记却又找不到,桃花源似乎又成为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无迹可寻;

最后说当时高士刘子骥“欣然规往”,但刘子骥“未果”而“病终”,又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

2、成功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

作者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使人感到桃花源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但同时实中又有虚。桃花源人的叮嘱以及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刘子骥寻访“未果”等情节,虚实结合,微妙暗示,使桃花源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3、准确精炼、朴素自然的语言特色

如“具答之”“诣太守,说如此”等处,用语精炼简洁。

此外,陶渊明的文章不事雕琢,接近口语,与当时魏晋风行的骈俪文风有很大的区别。而这一点也正是《桃花源记》的语言特色。

文章仅用300余字就异常形象地描绘出一个理想的社会,清新如画,诗意盎然,内涵丰富。

教学内容第3节陋室铭(刘禹锡)

教学目标【课文关键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备课补充

原文译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出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变得灵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惟:只。德馨:美好的品德。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上:长上。入:映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鸿儒:学识渊博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弹奏。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金经:指佛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扰乱。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累。形:身体】。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何:什么。】?

一、

文学常识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唐顺宗时,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屡遭贬谪,本文即作于此间。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是作者在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任上写的。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通常用韵文写成。

二、

词语总结1、【古今异义】

(1)无案牍之劳形.古义:形体、身体今义:样子、形状(2)无丝竹

..之乱耳古义:泛指管弦乐器今义:指丝绸和竹子2、【词类活用】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作动,出名、有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形作动,灵验、变得灵异

(3)无丝竹之乱.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扰乱(4)无案牍之劳.形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3、【特殊句式】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判断句

(2)何陋之有宾语前臵局(倒装句)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倒装句

三、

课文分析本文起首四句,以正衬发端,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比兴手法),自然引出正题:颂扬陋室。点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再通过对陋室环境的描写,交友及室主人所做之事的叙述,表现了作者的情怀,后又以诸葛、扬雄自比,充分表现了作者不慕荣利、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

内容探究1、这段文字从哪几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作者从室外环境之幽雅、室中人交往之雅和室中事(日常生活)的情趣之雅三个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

(补充:①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③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示例:对偶、拟人,“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

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示例: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换负。

4、文中前面说“斯是陋室”,结尾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

答:从建筑和室内布臵来看是简陋,但由于室的主人品德高尚,所以就不显得简陋。

5、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引用孔子的话,反问句式呼应前文“斯是陋室”,点明了文章主旨,表明作者高洁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何看法?

示例一: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示例二: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五、

理解背诵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用类比手法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7、《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教学内容第4节爱莲说(周敦颐)

教学目标【课文关键词】:①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②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③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备课补充

原文译注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蕃:多】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只】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盛:大多】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独:只,仅。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而:却。染:沾染(污秽)】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蔓:长枝蔓。枝:长枝节】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远:形作动,远播。益:副词,更加。亭亭:挺立的样子。植:(竖)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亲近而不庄重。亵玩:玩弄】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谓:认为。隐逸者:隐士】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君子:品德高尚的人】噫!【噫:叹词,相当于“唉”】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少】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何:什么】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宜:应当。众:(很)多】

一、

文学常识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北宋文学家、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二、

词语总结1、【词类活用】

(1)不蔓.不枝.蔓:名作动,长枝蔓枝:名作动,长枝节(2)香远.益清远:形作动,远播、到远处

2、【古今异义】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古义:(竖)立今义:种植(2)陶后鲜.有闻古义:少今义:新鲜

三、

课文分析1、【结构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总提,以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做衬托(分别是正衬和反衬),用“予独爱莲”引出作者心意,继而描绘“莲”的美好形象。

第二部分(第2段):对菊、牡丹、莲这三种象征不同品格的花进行比较和评论;在篇末,用感叹句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2、【内容主旨】

本文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对莲花的赞美,表现了作者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以及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四、

内容探究1、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作者对各种花的态度:叹惋菊花;鄙薄牡丹;赞美莲花)

2、作者要赞颂莲花,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

答:写菊和牡丹的目的是衬托莲的高贵品质,写菊是正面衬托,写牡丹是反面衬托。

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答:莲花代表的可贵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特立独行,不拘繁文苟礼;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5、本文所用的修辞手法有:排比、反问、比喻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托物言志

五、

理解背诵①周敦颐《爱莲说》中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③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④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⑤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⑥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⑦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⑧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教学内容第5节三峡(郦道元)

教学目标【课文关键词】:①总写三峡地貌特征;②分写三峡四季雄壮景色;③抒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备课补充

原文译注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介词,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略无:毫无;阙:通“缺”,中断、缺口】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隐:隐没、遮蔽】,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非:如果。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月:太阳,月亮。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襄:(漫)上。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绝:断】。或王命急宣【或:有时候。宣:宣布、传达】,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朝:早晨。发:出发。暮:傍晚】,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即使。奔:飞奔的快马。御:驾。不以:不如。疾:快。】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白色。湍:急流的水。潭:深水】,绝巘多生怪柏【绝巘:极高的山峰】,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飞漱:急流冲荡】,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良多趣味。【良:实在、真】

每至晴初霜旦【晴初:雨后初晴。霜旦:下霜的早晨】,林寒涧肃【寒:清凉。涧:山涧。肃:寂静】,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属:连接。引:延长。凄异:凄厉怪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哀转:悲哀婉转。绝:消失】。故渔者歌曰【故:因此】:“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几】

一、

文学常识

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作品:《水经注》

《水经注》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该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还收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二、

词语总结1、【通假字】

阙:通“缺”,中断、缺口

2、【一词多异】

(1)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

②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如果(2)属①属引凄异动词,连接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名词,类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动词,嘱咐(3)绝①沿溯阻绝动词,断

②绝巘多生怪柏副词,极

③哀转久绝动词,消失

3、【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作名,飞奔的马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湍:形作名,急流的水清:形作名,清波(3)每至晴初霜.旦霜:名作动,下霜

(4)空谷

..传响空谷:名作状,在空旷的山谷里

4、【古今异义】

(1)自.非亭午夜分古义:如果今义:从

(2)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许、或者

(3)良.多趣味古义:实在、确实今义:好

三、

课文分析一、【结构思路】

按景物分,作者是先写山,后写水;按季节分,作者是先写夏,再写春冬,再写秋。总体来看,作者是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第一部分(段1):总写三峡地貌,突出山连绵、高峻的特点。

第二部分(段2-段4)分写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色。

先写夏季水势——江水迅猛、水流湍急;(奔放美)

再写春、冬二季水势,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荣峻茂”等美景,突出山高水清、草木茂盛的特点;(清幽美)

与春、冬之景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林寒涧肃”的秋天,而此时“高猿长啸”,更从侧面衬托了秋景的冷清萧瑟。(凄婉美)

二、【内容主旨】

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先总写三峡的地貌特征,再分写三峡的四季景色。在四季变化中展现三峡奇异诡谲(guǐ ju?)的美景,描写了大自然的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四、

内容探究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

答: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补充:夏季的景色——水流湍急;春冬景色——清荣峻茂;三峡的秋天——寂静凄凉)

2、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答: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3、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是先写夏季景色?

答: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以“夏水”为首来写。春冬两季的景色相似,所以将春冬两季合起来写;秋季凄清,写在最后。

4、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答: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早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答:(1)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寓情于景的写法。

(2)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

6、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语句。

理由①水流急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理由②落差大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7、昔日郦道远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导游词:(示例)各位游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除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逈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橘;登上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8、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天高地厚华夏情。

答:(例)山峻水急三峡景;山峻水清三峡美。

五、

理解背诵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江面狭窄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季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5、以比喻和夸张手法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以动静结合的手法写春冬时节三峡的水清幽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7、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林寒涧肃,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教学内容第6节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教学目标【课文关键词】:①空明澄澈的月下美景;②乐观旷达的阔大胸襟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备课补充

原文译注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解:脱】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入:照进。户:门。欣然:高兴的样子】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为乐:交谈取乐】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于是。至:到】怀民亦未寝,【寝:睡】相与步于中庭。【相与:共同、一起。中庭:院子里】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交横:交错,纵横。盖:原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耳:罢了】

一、

文学常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合称“三苏”。

苏轼其文汪洋恣肆,豪迈奔放,与韩愈并称“韩潮苏海”;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学过他的文章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

二、

朗读节奏1、念/无与为乐者

2、庭下/如积水空明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

课文分析一、【结构思路】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

第一层(第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达方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

补充: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第二层(第4句):观月赏景。(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

第三层(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议论,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

二、【内容主旨】

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空明澄澈的月光美景,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三、【背景知识】

苏轼由于和实行新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因而被捕下狱。出狱后,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是个有职无权的闲差。

本文描写了苏轼和好友张怀民同游承天寺的情景。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对看到的月下美景,同时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四、

内容探究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答:此句用比喻手法,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将竹、柏的影子比喻成水中的藻荇。“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2、“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一句表达作者怎样的胸怀?

答:体现了苏轼乐观旷达的阔大胸襟。

3、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竹都有竹柏。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答: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暗示世人无心流连景色,一心追名逐利。

4、文章表达的感情微妙而复杂,具体体现在“何夜无日?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之中。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

答:“闲人”即清闲的人,并非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之人,首先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表面上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实际却为自己赏月的高雅情趣自豪。其次,“闲人”也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抱负远大,但一贬再贬,心中委屈不快,赏月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5、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闲”。

答: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清楚,两人都很“闲”;结尾的“闲人”是点晴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作者的“闲”。

6、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7、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的,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答:①“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②“怀民亦来寝”。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

③“相与步于中庭”。理由:关系亲密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

教学内容第7节马说(韩愈)

教学目标【课文关键词】:①托物寓意的写法;②讽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③表达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强烈愤慨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备课补充

原文译注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而:可是】故虽有名马【故:因此。虽:即使】,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只是。辱:辱没。于:在。奴隶人:做仆役的马夫】骈死于槽枥之间,【骈死:并列而死。槽枥:喂牲口的食器;马棚,马厩】不以千里称也。【以:凭借。称:著称】

马之千里者,【之:助词,定语后臵的标志。千里:日行千里】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食:吃一顿。或:有时。尽:吃尽。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是:这样的。虽:即使。能:才能、本领】食不饱,力不足,【食:吃。】才美不外见,【才美:才能和优点。见:通“现”,表现出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尚且。常:普通的。等:等同、一样】安求其能千里也?【安:怎么】

策之不以其道,【策:鞭打、驾驭。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食之不能尽其材,【尽:竭尽。材:通“才”,才能,指马的食量】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鸣:指马叫。之:音节助词。而:却】执策而临之,【执:握着。策:鞭子。临:面对、对着】曰:“天下无马!”呜呼!【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其真无马邪?【其:表示反问,难道。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其真不知马也。【其:表示推测,恐怕、大概】

一、

文学常识

韩愈(768-824),字退之,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名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主张文以明道,提出“不平则鸣”“词必己出”等一系列著名的观点。有《昌黎先生集》。

韩愈幼年早孤,由嫂抚养。25岁中进士后,长期得不到任用,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用,这些都使他痛感明主难遇。就是在这种心情下,他大约在贞元十一年(795)至贞元十六年(800)间写了《杂说说》四篇。本文是其中的第四篇。

二、

词语总结1、通假字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出来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指马的食量(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2、一词多义

(1)策①策之不以其道动词,鞭打

②执策而临之名词,鞭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 …… 又北见燕王曰:“先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 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注)①孟尝君:即田文,此时在魏国为相。②效:献,呈献。 (1)下列对句中划线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王闻之闻:听说 B. 寡人愿子之行也愿:愿望 C. 燕王尚未许也许:答应 D. 王且何利利:好处 (2)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B.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C.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D.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 B. 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得到保全。 C. 起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和路途遥远为由婉拒救助魏国。 D. 孟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 ②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答案】(1)B (2)C (3)D (4)①(1)现在魏王出城门盼望燕军,其它诸侯即使想跋涉几千里来帮助,可以做到吗?②魏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割让土地,将半个魏国(的土地)割让给秦国,秦军一定会离开。 【解析】【分析】(1)B.“寡人愿子之行也”翻译为“寡人希望您能出行游说”,“愿”意思是“希望”。故选B。 (2)“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翻译为“于是为孟尝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题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题 一.古诗文填空。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显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 ,;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 2.《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想像的诗句是,。3.《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 ;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的心情的诗句是,;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一辈子美好祝愿的句子是,;直截了当写明月的句子是;富有人一辈子哲理的句子是,;“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 ,;写出词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暗示潼关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写曲人驻远望、感叹横生的诗句是,;曲中的主旨句是。 6.《饮酒》中写出了面对良辰美景向往而迷惘的诗句是,;诗中表达作者爱菊的名句是,;说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适的生活的诗句是,。 7.《行路难》中,说明诗人的政治出路全初权贵堵塞的诗句是, ;暗用典故的诗句是,;表达诗人终将冲出苦闷,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一天会实现的情怀的诗句是, 。 8.《茅屋这秋风所破歌》中,写出诗人从深思中振作起来的句子是, ;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色彩鲜亮、红白衬托的诗句是,;写北方过地风狂风早的诗句是,;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与“孤舟远影晴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10.《己亥杂诗》中,被后人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精神的诗句是, 。 11.《小石潭记》中,能够反映作者心境感伤的句子是。12.《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叙述腾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

中考语文 七年级下册 文言文考点复习及答案

中考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考点复习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一)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写出其句中含义。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答案] “扳”通“攀”,牵、引 2.满坐寂然( ) [答案] “坐”同“座” 3.卿今当涂掌事( ) [答案] “涂”同“途”,当涂即当道,当权 4.对镜帖花黄( ) [答案] “帖”同“贴”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答案] “邪”通“耶” (二)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差别较大,请加以区别,并写出其句中含义。1.其文理 ..皆有可观者( ) [答案] 文采和道理 2.会.宾客大宴( ) [答案] 适逢,正赶上,恰好 3.两股.战战( ) [答案] 大腿 4.故水潦尘埃归.焉( ) [答案] 归向 5.即书.诗四句( ) [答案] 写 6.宾客意少.舒( ) [答案] 稍微 7.中间 ..力拉崩倒之声( ) [答案] 中间夹杂着 8.稍稍 ..正坐。( ) [答案] 渐渐 9.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答案] 研究 10.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 [答案] 隐隐约约 11.夸父与日逐走 ..( ) [答案] 赛跑 12.雌兔眼迷离 ..( ) [答案] 迷着眼 (三)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发生变化,请加以区别,并写出其句中含义。1.父异.焉( ) [答案] 对……感到诧异 2.邑人奇.之( ) [答案] 对……感到奇怪 3.稍稍宾客 ..其父( ) [答案] 把……当作宾客

4.父利.其然也( ) [答案] 认为……有利可图 5.妇抚儿乳.( ) [答案] 喂奶 6.一狼径去,其一犬坐 ..于前( ) [答案] 像犬一样坐着 7.一狼洞.其中。( ) [答案] 打洞 8.愿为市.鞍马( ) [答案] 买 9.但闯燕山胡骑.鸣啾啾( ) [答案] 战马 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答案] 钻洞 11.狼不敢前.( ) [答案] 上前 12.止增笑.耳( ) [答案] 笑料 13.道.渴而死( ) [答案] 在路上 (四)一词多义。 1.敌:(1)恐前后受其敌( ) [答案] 动词,敌对,文中是胁迫、攻击的意思(2)盖以诱敌( ) [答案] 名词,敌人 2.意:(1)意暇甚( ) [答案] 名词,神情、态度 (2)意将隧入以攻起后也( ) [答案] 动词,企图,打算 3.指:(1)手有百指( ) [答案] 名词,手指 (2)不能指其一端( ) [答案] 动词,指出 4.绝:(1)以为妙绝( ) [答案] 副词,极 (2)群响毕绝( ) [答案] 动词,消失 5.名:(1)不能名其一处也( ) [答案] 动词,说出 (2)自为其名( ) [答案] 名词,姓名,名称 6.当:(1)当涂掌事( ) [答案] 与“涂”连用译为“当道,当权”(2)但当涉猎( ) [答案] 应当 7.见:(1)见往事耳( ) [答案] 动词,知道 (2)见渔人,乃大惊( )

2020-2021中考语文专题题库∶文言文的综合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石门阎正衡,字季蓉,少喜读书,所居僻陋,书不可得,从友人假得《文选》并注,读之数月,皆能记。同里某翁家有《史记》,请借不许,请就其家读之又不许。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乃许之。正衡朝食荷.薪携笔札往读之,且读且写,数月乃毕。苦下县寡陋,复游学长沙,好事者闻其名而访之,皆谢不见。正衡喜抄书,九经、三史、老、庄、墨子、杜诗等莫不手抄。为文章峭劲雄悍,略如半山老泉①,然不多作。尝曰:“文以达理,理不足则气不充,修辞何为?吾学未至,十年内方当读书,四十后乃谋著作耳。” (节选自《清代名人轶事》)(注)①半山老泉:“半山”“老泉”分别是王安石、苏洵的号。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媵人持汤.沃灌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3)请借不许. (4)正衡朝食荷.薪携笔札往读之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 ..的一项是() A.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 B.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 C.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 D.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 27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十年内方当读书,四十后乃谋著作耳。 4.甲乙两文都表现人物的勤奋好学,但写法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1.(1)热水(2)破(3)答应,同意(4)肩负,扛 2.B 3.(1)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2)十年以内正应该读书,四十年后才考虑写文章罢了。 4.甲文先写自然环境的严酷,再写物质条件的匮乏,与同舍生对比,衬托作者的勤奋好

中考语文古文文言文复习大全(打印背诵版)

中考语文古文文言文复习大全 重点讲解:1、古今异义词 2、通假字 实词(有实际意义的词)3、一词多用 4、词类活用 包含: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没有实际意义的词,例如介词、助词) 包含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 1、判断句 2、被动句 3、省略句 4、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 古今异义: 文理……..古:文采和道理例: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今:文章内容或词句方面的条理 稍稍……古:渐渐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今:稍微 中间……古:其中夹杂着例: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今:指里面或中心 股古:大腿例:两股战战(《口技》) 今:臀部 交通….古:交错相通例: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今:男子的配偶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例:无论魏晋(《桃花源记》)今:连词,表示条件关系。 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鲜美.古:鲜艳美丽例:芳草鲜美(《桃花源记》)今:指食物味道好 不足古:不值得例: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今:不充足,不满,不够。 走古:跑例: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今:行走 汤古:热水例:滕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今: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假古:借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今:虚伪的,不真实的。 明年古:第二年例: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今:今年的下一年 往往古:到处、处处例: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今:常常 会计…..古:聚会商议例: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今:指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 谢古:道歉例:长跪而谢之(《唐雎不辱使命》)今:感谢 开张…..古:扩大例: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今:指店铺开业 卑鄙…..古: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例: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今:指言行恶劣、不道德 涕古:眼泪例: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今:鼻涕 亲戚…..古:内外亲属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今: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池古:护城河例: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今:池塘 所以……古:用来……的方法例: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今:表示因果关系 可以……..古:可以凭借例:可以一战(《曹刿论战》)今:表示许可,可能。 牺牲古: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例:牺牲玉帛《曹刿论战》今: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 忠古: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例:忠之属也(《曹刿论战》)今:忠诚 狱古:诉讼案件,罪案。例:小大之狱(《曹刿论战》)今:监禁罪犯的地方 词类活用: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指导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指导 一、文言文背诵方法 抓关键词语背诵 所谓关键词语,一是指需要背诵的文句、语段的领头字 词;二是紧紧抓住容易联想背诵内容的关键性动词。 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历数担当大任的人遭 、“拂乱”等意义、艰难情状的句子,可抓住“苦”、“劳” 、“空乏” 、“饿” 用法独特和在文中作用显著的词语来记忆。 按写作顺序背诵 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按照写作顺序来梳理文章的思路,寻找利于背诵的策略也是 常见的背诵途径。 例如《核舟记》的写作是空间顺序,背诵时就可以按照 这个顺序来处理:整舟→船中→船头→船尾→船背。文章中的 每一段都有一个暗示空间顺序的语句,同学们可以先将这些 语句记熟。然后再拆分每一段的结构,梳理每一个段落的背 诵思路。 整分联背诵法 整分联背诵法是指整体背诵法、分段背诵法与联合背诵 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用途,并有一定的联系。 一般而言,整分联背诵法要求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阅

读,然后对每个语段进行分别背诵,将每个段落背熟记牢, 然后再将所有的段落联合起来进行记忆。 对于较长篇幅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如《曹刿论战》、《出师表》等篇目,这种方法是切实、有效而便捷的。 尝试回忆背诵法 朗读有助于背诵,但若一遍又一遍地单纯重复,记忆效 果还是欠佳的,最好的办法是在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 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背诵的效果。 二、文言文虚词顺口溜 之: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1、用作代词 (他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 (它们)。 们)、“它”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 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a、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b、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虚词考点分类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虚词考点分类总结 “之”字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 (它们)。 称。译为“他”(他们)、“它”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 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a.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 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b.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c.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 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d.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 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其”字 ;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 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 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以”字 ,因为、按照、在、凭、从; “以”作介词“把、拿、用” 又作连词如同“而”,偶尔通假要分清。 1.作为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曹刿论战》)例:乃入见。问:“何以战?”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一、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 1、基本字词归纳(一)文言实词:文言实词的基本词汇和现代汉语词义相同,但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不少文言实词在词义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的已经不用,所以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有助于扫除文言文阅读上的障碍。①古音通假即通假字,文言文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来使用的现象叫通假。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用另一个同音字代替。如《愚公移山》中“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中的“厝”通“措”,放置之意。二是本无其字,有音无字,用同音字表示。通假的方式包括同音通假(“说”通“悦”,高兴之意),双声通假(“亡”通“无”,没有之意),和迭韵通假(“徧”通“遍”之意)。通假现象在文言中普遍存在,在复习时要进行系统的汇总,便于掌握。②古今异义由于语言的发展变迁,不少文言词汇的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词形完全相同而古今意义有别的双音词,在现代为双音词而在古代为偏义词或短语的语言现象。例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妻子和 https://www.doczj.com/doc/a513170991.html, 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为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境地。《曹刿论战》中“可以一战”中的“可以”古义是两个词,可以凭借之意,今义是一个词,表示许可或可能。③古今词义变化词义的变化,大致有三个途径:一是词义的扩大。例如“江”和“河” 在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可以指任何的江河,词义扩大了;二是词义的缩小。例如“臭”在古代是“气味”的意思,现在专指不好闻的气味,词义缩小了;三是词义的转移。例如“涕”在古代指“眼泪”,而现在却指鼻涕了,词义发生了转移。 ④一词多义在古汉语中,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法,不同的读音,表达不同意义。例如: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命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出名,著名)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说出)⑤词类活用在古汉语的实词中,某个词属于哪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失去了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而临时充当另一类词,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复习词类活用首先要区别“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 https://www.doczj.com/doc/a513170991.html, 指一个词经常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语法功能,如“指”解释为“手指”是名词,解释为“指点”“指出”是动词。其次分析词类活用还要和同音词区别开来。有的词读音相同,写法也相同,但如果它们在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就不是词类活用。如“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中的“足”是指“脚”,是名词;而“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句中的“足”是“充足”的意思。(1)故故虽有名马。——《马说》(所以)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学过的知识)公问其故——《扁鹊见蔡桓公》(原因、缘故)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特意)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因此)广故数言于亡。——《陈涉世家》(故意)(2)间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隔开)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夹杂)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参与)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一会儿)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中间)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暗中)(3)绝以为妙绝。——《口技》(极点) https://www.doczj.com/doc/a513170991.html, 群响毕绝。——《口技》(停止、消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隔绝)(4)观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观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景象、景观)但坐观罗敷——《陌上桑》(看)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高频知识考点:醉翁亭记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高频知识考点:醉翁亭记 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之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在它西南的各个山峰中,树林和

山谷尤其美丽。远远望去树木茂盛、(景色)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在山中行走六七里,渐渐听见潺潺的流水声,远远望去(看见)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就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座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靠近在泉水边的亭子是醉翁亭。建造亭子的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亭子取名字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们来这里饮酒,稍微饮上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是席间最大的,所以给自己取号叫醉翁。醉翁的意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的景色。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至于太阳出来时,树林间的雾气就消散,烟云聚拢,山谷洞穴就显得昏暗了;(或)阴暗(或)明亮交替变化的景象,是山中早晚的景色。(到了春天)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到了夏天)美好的树木繁茂滋长,形成浓郁的绿荫,(到了秋天)秋风高爽霜色洁白,(到了冬天)溪水滴落山石显露的景色,就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前往(山里),傍晚归来,四季的景致不同,因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在出游。靠近溪边来打鱼,溪水深而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清洌而酒色香醇,野味野菜,交错地在面前摆放,这是太守在宴请宾客。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玩投壶的射中了目标,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或起或坐大声喧哗的是宾客们欢乐的样子。(有一个)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及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①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②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余曰:“太多矣。”乃尽湿③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余曰:“太少矣。”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 (节选自吕坤《呻吟录》)【注】①僮:未成年的仆人。②病:担心,忧虑。③湿:名词活用作动词,淋湿。(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人有馈一木者馈:________ ②木小不堪也堪:________ ③为余生炭满炉余:________ ④乃尽湿之乃: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3)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常常为此担心。请你从小明的角度,结合这篇文言文内容,给妈妈说几句话,加以劝慰。 【答案】(1)馈赠,赠送;胜任,胜用;我;于是,就 (2)你听我说这个道理,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哪里只是木头才这样呢? (3)示例1: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我性格内向,也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 示例2:正如炉火太大太小都不好,我也会在性格上作一些改变的。 【解析】【分析】⑴①有人送来一根木料。馈,赠送。②木料太小,不能做房梁。堪,能承受。③为我生炉子,装了满炉子炭。余,我。④就都用水浇灭了。乃,就。 ⑵对重点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词语有:宜,合适;岂,难道;句意为:小子,你听我说,物品各有它的用处。岂只是木料呢! ⑶本文通过同一木料“我”的不同评价,告诉了我们的道理是:事物都有它合适的用途。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大可不必为此担心。不是说内向就是坏事,其实内向的人思维缜密和谨慎,外向的人是发散性的思维,很明显的一点是外向的人是先说话再考虑,内向的人是先考虑再说话。 故答案为:⑴① 馈赠,赠送;② 胜任,胜用;③ 我;④ 于是,就。 ⑵你听我说这个道理,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哪里只是木头才这样呢? ⑶示例1: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我性格内向,也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 示例2:正如炉火太大太小都不好,我也会在性格上作一些改变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答题时应注意,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一教案

文言文复习专题一 教案 一、复习目标: 1.复习《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两课。 2.掌握两课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迁移训练。 二、复习重点难点: 1.掌握两课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迁移训练。 三、复习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作业。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齐师.伐我望其旗靡. 衣食所安.小惠未徧. 牺牲 ..玉帛弗敢加.也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忠之属.也 公将鼓.之齐师败绩 .. 下视其辙.既克. 再.而衰彼竭.我盈. 肉食者鄙.谓.其妻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今齐地方.千里 王之蔽.甚矣面刺.寡人之过者 能谤.讥于市朝邹忌修.八尺余 期年 ..之后朝服.衣冠. 宫妇左右 .. 2.辨析词义。

又何间.焉 时时而间.进 何以.战 必以.分人 必以.情 可以.一战 皆以.美于徐公 民弗从.也 战则请从. 客从.外来 必以信. 小信.未孚 虽.不能察 虽.欲言,无可进者 战于.长勺 欲有求于.我也 皆以美于.徐公 能谤讥于.市朝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肉食者谋之. 小大之.狱 忠之.属也 公将鼓之. 公将驰之. 公与之.乘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王之.蔽甚矣 又何间焉. 惧有伏焉. 朝.服衣冠于是入朝.见威王 皆朝.于齐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视之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闻.寡人之耳者 燕、赵、韩、魏闻.之登轼而.望之 而.形貌昳丽

3.划分停顿(划一处)。 可以一战 战于长勺 下视其辙 惧有伏焉 朝服衣冠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今齐地方千里 (三)学生读课文和书下注释,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和虚词。 (四)课堂迁移训练。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伐崇为民 文王欲伐崇,先宣言曰:“予闻崇侯虎,蔑侮父兄,不敬长老,听狱不中,分财不均,百姓力尽不得衣食,予将来征之,唯为民乃伐崇,令毋杀人,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崇人闻之,因请降。 注释: 崇:又称有崇氏,相传在唐虞之时,为鲧之封国,在今河南嵩县。 崇侯虎:崇侯即崇国国君,虎为名。 父兄:古代君主对同姓臣子的敬称。 六畜:指马、牛、羊、猪、狗、鸡,这里泛指牲畜。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予.闻崇侯虎听狱 ..不中 毋伐.树木死无赦. 2.下面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先宣.言曰:宣布 B. 不敬长老 ..:年老长辈 C. 唯为.民乃伐崇:为了,替 D. 毋动.六畜:杀 3.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敬长老,听狱不中,分财不均,百姓力尽不得衣食

初中语文 中考17篇课内文言文过关复习(学生版+教师版)

2019年中考17篇课内文言文过关复习 班级姓名 1、《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复习 一、文学常识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它以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共20篇,世人称“半部《论语》治天下”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二、生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愠()三省()传()不习乎 逾()矩()罔()殆()哉()箪()陋巷()堪()肱()笃()志陬邑() 三、重点字词解释及翻译 第一章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字词解释:时:说:朋: 愠:君子: 2.译文: 3. 课文探究:第1句:讲学习方法第2句:讲学习的乐趣第3句:讲个人修养 第二章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字词解释:日:三省:省;。三:忠: 信:传: 2.译文: 3.课文探究: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道德修养 第三章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字词解释:有:立:惑: 逾:矩: 2.译文: 3.课文探究: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第四章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字词解释:故:知新:可以:。以:为:2.译文: 3.课文探究:本章谈学习方法。(强调“温故”,还要能“知新”,新旧知识相融合) 1

第五章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字词解释:而:。罔:殆: 2译文: 3.课文探究: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相结合。 第六章 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字词解释:贤:箪:堪:乐: 2.译文: 3.课文探究: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贫乐道的品质。(学习态度) 第七章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字词解释:之:代词,指学问和事业好:喜欢、爱好乐:以……为乐趣 2译文: 3.课文探究: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第八章 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字词解释:饭:水:肱:于: 2.译文: 3.课文探究: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提倡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第九章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字词解释:焉:于此,在其中择:选择善者:好的方面,优点从:跟从、学习 2译文: 3.课文探究: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第十章 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字词解释:川:逝:斯:舍: 2.译文: 3.课文探究: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十一章 原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字词解释:三军:匹夫:。夺: 1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还有一点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之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及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 鲁公治国,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①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②不能决,事又寝③。 【注】①颠踬:被东西绊倒。②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③寝:停止。 (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固不可彻________ 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________ ③鲁公治国________ ④公犹夷不能决________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 汝心之固公善之 C. 以残年余力以君为长者 D. 而山不加增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②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5)【甲】文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 (6)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答案】(1)筑径通之 / 设栏护之 / 又何忧焉? (2)改变;穷尽;修建;决断或决定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考点分项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考点分项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杭州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居。大德间,江南大饥。道殣①者相望。自度.无所得食,曰:“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等死,何若用吾强壮,少延母旦夕活乎?”即以母属.两弟,自佣回鹘人,乃告母曰:“儿当佣钱塘②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既而,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不数年,使还乡土。生道遇一女子,丫鬟③尾行。问之,则曰:“淮人也,昔因饥,父母弃我,转徙数家。今主家使我归, 君南人,得挟我同归乎?”生许之,于是日操瓢道乞。 渡淮,女上堂见父母,皆涕泣,起相抱持。引生相见,即具.酒炙乐。饮酒半,执盏跪曰:“吾女幸完骨肉,归见乡里,免罹④霜露盗贼,君力也。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吾家尚薄有园田;吾女,实君箕帚妾⑤也。君必无归。”生则毅然谢.曰:“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吾母固衰耄⑥,度尚可活。万一母死,两弟倘或有一存,今 遂不归,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土乎?”遂告归。 (选自朱国桢《涌幢小品》,有删改) 【注】①殣(jìn):饿死。②钱塘:地名,今杭州。③丫鬟:此处意为像丫鬟 那样。④罹(lí):遭受。⑤箕帚妾:持簸箕扫帚的奴婢,此处作为妻的谦称。 ⑥衰耄(mào):年老体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A.自度.无所得食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B.即以母属.两弟神情与苏、黄不属. C.即具.酒炙乐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D.生则毅然谢.曰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B A.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B.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C.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D.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②于是日操瓢道乞。 (4)潘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考点】DB:课外文言文阅读. 【分析】参考译文:潘生者是富阳人,幼年丧父,只与两个弟弟奉母居住.大 德间,江南大饥.道上饿死的人都出都是. 自己估计没办法得到食物,说:“我没有给母亲的东西,那么母子都会饿死.与 其等死,何不用我强壮的身体,稍稍延长母亲的性命呢?”就把母亲托付给两个弟弟,自卖给回鹘人当佣人,于是告诉母亲说:“儿子到钱塘当佣人几个月,得 钱米让家人活下去,母亲不用担心.” 不久,回鹘人把潘生转卖到辽东.不几年,让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潘生路遇一 个女子,还有一个像丫鬟那样的人随行.问他们,说:“是淮人,以前因为饥饿,

人教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余拏一小舟________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 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②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充分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苏的生活方式。 B. 文章白描雪景后,详写喜遇知己,不但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而且绘景写人,相映成趣。 C. 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况且文章末尾还出现了舟子,显得前后矛盾。 D. 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淡淡的愁绪。 【答案】(1)撑(船);哪;尽力 (2)①在湖上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②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散粒人影罢了。 (3)C 【解析】【分析】(1)第一句话的大意是我撑着一叶小舟。故“拏”的意思是撑(船)。第二句话的大意是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故“焉”的意思是哪。第三句话的大意是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故“强”的意思是尽力。 (2)第一句的重难点词语有:焉,哪;更,还。第二句的重难点词语有:惟,只;痕,痕迹。 (3)C项,前后说法不矛盾。在作者看来,芸芸众人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如不在,反映了张岱文人雅士的孤傲性格。故选C。 故答案为:⑴撑(船);哪;尽力 ⑵①在湖上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②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

部编版语文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WORD)

部编版语文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WORD) 《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 一、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 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 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 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他 的同乡说:“吃肉的大官们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曹刿说:“吃肉的大官们目光 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就进宫去拜见鲁庄公。曹刿问庄公:“你凭什么条件(跟齐国)作 战?”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 说:“小恩小惠没有遍及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牲畜、玉 帛,从来不敢虚报数量,一定对神诚信。”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的 充分)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 也一定依据实情来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 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去。”鲁庄公和曹 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要击鼓进攻。曹刿说:“不可以。”齐军三次击鼓 进攻。曹刿说:“可以擂鼓进攻了。”齐国的军队大败。庄公将就要驱车追击齐军。曹刿说: “不可以。”他下车看了看齐军战车的车轮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军败退的 情况,说:“可以追击了。”于是就追击齐国军队。打了胜仗 以后,鲁庄公询问那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打仗,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进攻时, 他们的士兵鼓足了的勇气,第二次(击鼓进攻,士兵们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 进攻,士兵们的勇气)就消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尽,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 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的军事行动)是很难推测的,我恐怕在那里有埋伏。我看 见他们的战车的轮迹很乱,远望到他们的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逐他们。” 三、文言实词 1.师:军队2.伐:攻打3.肉食者:位高禄厚的人4.间:参与5.鄙:鄙陋,指目光短浅6.安:养7.专:独占 8.徧:同“遍”,遍及,普遍 9.牺牲: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10.帛:丝织品 11.信:言语真实 12.孚:为人所信服13.福:赐福,保佑 14.狱:案件(今义:监狱) 15.虽:虽然(即使) 16.察:弄清楚 17.情:实情 18.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19.属:类 20.可以:可以用来,可以凭借21.鼓:击鼓22.败绩:溃败 23.驰:驱车追赶 24.逐:追逐,追赶 25.克:战胜 26.作:振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