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校WORD版--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精校WORD版--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精校WORD版--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精校WORD版--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一、先秦:世卿世禄制为主

1、宗法制和嫡长子继承制

2、客卿、食客等制度

3、军功授爵制

二、两汉:察举制、征辟制

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对于被察举的人,朝廷会提出一些治国和经义方面的问题进行考核,叫做策问,应举者回答朝廷提出的问题,叫做射策或对策。

董仲舒就是在汉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以贤良方正连对三策而被录用的。

征辟制地位仅次于察举制,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辟除制在汉武帝以前就已推行,直到隋朝被废。

察举的主要科目:

(1)孝廉:孝敬廉洁者(郡推举)

(2)秀才:才能优秀者,汉光武帝为避讳改为茂才(州推举)

(3)明经:通晓经义者

(4)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三、魏晋:九品中正制

魏文帝曹丕时的吏部尚书陈群创议的。到西晋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

但类别却只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二品至三品为上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品至五品为中品;六至九品为下品)三类

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

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家世﹑道德﹑才能。

四、隋唐:科举制

隋朝:起源

唐朝:

1常科:每年分期举行

1、进士:时务策和诗赋、文章。宰相大多进士科出身

2、明经:时务策与经义

3、秀才: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4、明法、明算、明字

5、俊士:不经常举行

6、……(共50多种)

考生生徒(学馆出身)、乡贡(经经州县考试)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2制科: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

武则天时期,出现殿试、糊名、武举(科目: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新郎官:最早出现于唐代,是称呼考试登科及第的学子郎是古代一种高级官员的称呼,唐代祝贺新科进士称为新郎官

五、宋朝:科举制

宋太祖时期,共开15次科场,共录取455名进士。宋太宗扩大录取人数,太平兴国二年榜就录取了507人,太平兴国三年榜录取144人,太平兴国五年榜录取119名进士。而且待遇高,提拔快。

唐宋两代,探花郎指为年纪最小的进士。

宋英宗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解试(州试)、省试(礼部)和殿试。科举及第成为天子门生。

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

南宋设立琼林宴,作为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

六、元朝:铨选制度

(1)高级职位中有相当部分被世勋子孙所占据;

(2)中、下级官员中的绝大部分,多由吏员出职,甚至由官复吏,再出职升任品级较高的官位;

(3)元代前期一直没有设科取士,后来虽然实行科举,对整个官僚构成的影响,也远不能与唐宋诸朝相比较。此外,元朝铨选制度的另一个特点,是优待蒙古、色目人。

七、明朝:科举制

明代的进士,70%以上都是江西、福建、浙江人。

(一)考生的称呼

童生: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

生员:俗称秀才,童生院试合格,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分为廪生、增生、附生三类。

贡生:各府、州、县学中的生员选拔出来。

监生:明代入国子监学习。分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明初时期,监生可以直接做官。

(二)考试内容:四书五经、八股取士

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

顾炎武: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三)考试的流程

1、院试:州县,童生考中即为秀才,免除一人的徭役,见到县长大人可以不下跪

2、乡试(秋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每三年一次。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3、会试(春闱):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乡试的第二年举行。考中的称贡士,

第一名为会元

4、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会试后当年举行。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

八、清朝:科举制

满人做官可不经过科举途径。汉人需科举为官。

(一)考生的称呼

童生:参加童试的人

生员:童生被录取,入学进入府、州、县学。分为廪生、增生、附生

秀才:在学宫肄业

(二)考试的流程

1初步考试

1、童试:又叫做小考,

,童生经过一定的考试选拔,在县里面选拔了以后到

督学进行考试,督学考试合格就可以称做秀才

2、岁试:秀才每一年考一次,这也是一个选优的过程。

3、科试:每三年秀才还要参加一次大的考试,主要是为了推举举人考试的资格

2正式考试

1、乡试: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考中为举人。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

2、会试: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

3、殿试: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称为进士,可以直接做官。

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隋唐开始科举后,连中三元的只有十三人,分别是唐朝两人,宋朝六人,金一人,元一人,明二人,清两人,明朝出现在洪武年间的黄观,正统年间的商辂。

九、科举制度下的那些名人

1、李白:

终其一生,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

一方面,政审通不过。他是商人之子、而且是罪人之后,唐朝律法规定商人、罪人不得参加科举考。另一方面,李白特有的诗人气质。自言天生我才必有用、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孟郊

科举屡屡落榜,空有抱负而无施展之机。45岁时终于进士等第。压抑几十年的苦闷如决堤之河狂泻而出,作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杜甫

当朝宰相李林甫害怕士人泄露当时之机,因此一人不取,致使举子全部落榜,而后,他有上表玄宗说野无遗贤。因此杜甫也落榜。

4、黄巢

曾几次应试进士科,皆名落孙山,于是他满怀激情地写了一首诗《不第后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最终成为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

5、高明

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以《春秋》考中进士。代表作《琵琶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6、唐伯虎

30岁那年,踌躇满志地赴京会试,不料卷入科举舞弊案,经过一年多审讯,唐伯虎被判终生不得参加科考。明朝官场少了一个有才气的官吏,但明代文坛多了一个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7、张居正

天资充盈,12岁考中秀才,13岁参加乡试,只因湖广巡抚顾璘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练几年,才未中举。16岁中举。后官至内阁首辅,实行著名的张居正改革。

8、蒲松龄

聊斋先生,出身没落地主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成了秀才。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1岁时才破例补为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触。

9、吴敬梓

生长在累代科甲的家族中。看透了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代表作《儒林外史》,该书中范进中举一文揭露了科举制度的丑陋。

10、洪秀全

出身农家,读过村塾。四次参加乡试均落选。后发起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

11、鲁迅

祖父是因为科举舞弊案受牵连丢官的,家道至此中落。而且鲁迅受进步思想影响很大。因此非常痛恨科举制。代表作《孔乙己》,揭露了科举制对读书人的毒害。

中国古代史——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史——人才选拔制度 人才选拔制度脉络:西周(世卿世禄制)——秦(军功爵制)——汉(察举制、征辟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清 沿用(科举制) 1、秦朝以前 (1)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 (2)战国:出现“军功爵制度”,又兴起“养士”之风(收养门客),招揽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 (3)秦: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据。 2、汉代:察举制和征辟制 (1)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考试是察举制度的重要环 节: ①汉高祖刘邦首下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 开“察举制”先河; ②文帝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且定下了“对策”(考试)和等第; ③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尤其是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 (2)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 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徵”,官府征召称“辟”。 3、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魏文帝曹丕于黄初元年制定)

(1)在各郡、各州设置中正,州郡中正只能由本地人充当、且多由 现任中央官员兼任。 (2)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被评者的族 望和父祖官爵)、道德、才能。 (3)中正评议结果上交司徒府复核批准,然后送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 4、隋唐滥觞的科举制 (1)隋朝:①隋文帝废除维护门阀贵族地位的九品中正制,设“志 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②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因为是分科 取士,所以名为“科举”。——王朝开始用公开考试的方法来甄别人 才高下,从而量才录用,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上的重大改革,为以 后历代所沿用。 (2)唐朝: ①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创立完善科举 的关键人物。 ②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3)明朝: ①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②考试内容基本以"四书五经"为准,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参照朱熹《四书集注》。

中国古代史常识: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史常识:古代官吏选拔制度演变选拔官吏,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关系到统治机器的正常运转,因此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 我国古代选拔官吏制度大约开始于周朝。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争霸图强,纷纷打破原来官爵世袭的制度,按照“选贤任能”“论功赏爵”原则来选拔官吏。汉代在选拔官吏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已经形成明确的选拔官吏制度,即“察举征召”制度。所谓“察举”,是丞相、列侯、刺史等推举的人才经过朝廷考核后,任以官职。所谓“征召”,就是朝廷征召那些有一定能力而又不肯出仕的人才,由皇帝召见,确有才能,即授予官职。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推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其办法是:州、郡、县的中正官负责考察本籍士人,评定出品级,供吏部选官参考。所谓“九品”,是根据德才和门第,将士人分成九个等级,从一品至九品。由于中正官全由士族控制,则形成评定士人品级重门第、不重视真才实学的情况,九品中正制成了士族地主垄断选举的工具。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的出现为庶族地主进入仕途提供了条件。但此时,科举考试及格,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要被授予官职,还要经过一定的考试和选拔。唐代选拔官吏是通过铨选制度来实现的。所谓“铨选”,就是通过朝廷主管部门的选拔,授予科举出身、勋官出身、胥吏出身等人担任官职。唐代铨选种类很多,有“吏部选”、“兵部选”、“小选”、“南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吏部选”。参加“吏部选”的应选人要接受“四才”和“三实”两方面的考察。所谓“四才”,即“身、言、书、判”。身,“取其体貌丰伟”;言,“取其宏词辩证”;书,“取其楷法遒美”;判,“取其文理优长”。所谓“三实”,即“德行、才用、劳效”。“德行”指道德和品行;“才用”指工作才能;“劳效”指在任职期间的考课等级。唐代以后,选拔官吏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的,也就是科举考试一旦通过,便可按名次授予官职。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一、概述 1.谈古代官制,先从“官”字说起 官,作为一个整体,历来有多种称呼和解释。“官”字在商朝的甲骨文中已经出现。西周时又称“寮”,亦作“僚”。《诗.大雅.板》中有“及尔同僚”一语,“寮”被解释为”官”《说文解字》释为“事君也”,官是为君主效命,为君主服务的。君、臣、民三者间,凡称“臣”者都可视为“官”,或已具备了做官资格的人。 祁隽藻(1793-1866),清代著名文人,结合自己的为官经历,在不同场合下,对“官”字作出了自己的理解:“官”者“管”也。古语说“尧舜官天下”,这个“官”字是“公有”的意思,是说尧舜的天下是天下万民的,是天下万民共有的官长。“管”是在“官”字上面加“竹”字头,是说尧舜在治理天下的时候,茅檐不翦,土阶不修,住的是草屋,门前的台阶是土砌的,日子和老百姓完全一样。只有这样,这个“官”才能变成“管”,才能够代替上天管理天下万民。 2.学习官制的重要性 (一)官制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传说从夏朝开始,就有了职官的设置。至少从商朝起,就有了确切有关职官的记载。《左传.定公五年》“职官五年正”,即以“职官”泛指众官。大 约产生于战国时代的《周官》(即《周礼》),表述了“惟王建国,辨方正 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的一套宏大的职官体系。 (二)官制是史学研究的基础 “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变 迁则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因此,它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三)官制是治史的钥匙,入门的途径 3.古代官制的基本特征 (一)官是替君治民的 官为君治民,即官为君而设,这是古代官制最本质的特征。可以说,效忠 皇帝、俯首帖耳、惟命是从,是古代官僚的真实写照。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成为为官者的不变信条; “贞观之治”时代,唐太宗接纳谏诤以“忠君”为前提。 因此,皇帝个人的政治素养以及个性、涵养、兴趣等,对于官僚群体便有 着决定性的影响。 (二)严密的管理机制 1.君主控制官员的选任 从乡举里选,到推荐、保举、征召、察举、九品中正,乃至科举制的推行,这其中体现了君权在选拔官员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化; 2.君权控制下的管理制度 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要官员牢记忠君,为君效力。如实行官员品级、俸禄制,旨在使为官者随时想到“食君之禄,死君之事”,不忘为君效忠。而考课、监察、回避、致仕等制度,则包含了君对臣严密控制的一面。 3.错综复杂的牵制关系

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文化概论 ?我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所谓“古代人才选拔”,实则指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而非今天所言的各种专业人才的选拔。由官府主持的人才选拔制度用五个字概括,便是“学而优则仕”。 ?一、先秦的选拔制度 ?1、世卿世禄 ?在中国的夏商周时代,还没有成熟的人才选拔机制,由于奴隶主贵族把持政权,各级官吏实行“世卿世禄”,即奴隶主

贵族凭借血缘关系,子孙世代为官,占据统治地位。 ?一、先秦的选拔制度 ?2、商周时代——访贤任能?伊尹 ?傅说 ?姜尚 ?一、先秦的选拔制度 ?3、战国时期——养士、奖励和“客卿制” ?养士:是贵族以其威势蓄养各方人才,以便为其效力的方法。?战国“养士四公子”——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和楚国春申君

?秦代的吕不韦。 ?奖励(军功、耕织): ?以功得禄,以功授爵,这种方法以秦国的影响最为深远。?二、汉代的选拔制度 ?纳赀 ?任子 ?察举 ?征辟 ?任子 官僚子弟不按才学、能力、仅凭门弟和父兄职位跻身于 政治舞台。汉代颁布“任子令”:“吏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年, 得任同产若子一人为郎,为以

德选”。 ?纳赀 纳,捐纳;赀,赀选。即纳钱财换取官职的一种做官制度——卖官鬻爵。 ?察举征辟制 ?察举: ?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有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将士人或下级官吏推荐给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授予一定官职或予以提升。 ?察举的科目主要有四种:?(一)贤良方正。贤良方正常与能直言极谏者。 ?(二)孝廉。颜师古注云:“孝

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孝子廉吏。?(三)秀才(茂才)学识卓著者。?(四)明经:通晓经义者。 ?征辟制 ?(一)征召 ?征召是皇帝对社会上个别名流、贤达采用的临时选官方法,因此在方法、程序 及授职等方面都无一定常规。①被征召 者大都为社会有名望的品学兼优之士。 ②被征召者礼遇隆重——“安车蒲轮”。?(二)辟除。 ?辟除,亦称辟举、辟召,是中央和地方长官自行任用属员的一种作官制度。汉 制规定,公府上自丞相(或司徒)、御 史大夫(或司空)、太尉(或司马)、九卿及州郡长官等,都可自行聘用其属 员。 ?征辟与察举的不同点在于:察举是举主对举者

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特点与启示

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特点与启示 内容摘要:中国古代考核机制推行纵横有序、层层考核的制度,在两千余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完整且严密的制度体系。中国古代考核机制中考核内容合理全面、考核标准实绩与品德并重,在实施过程中与监察、奖惩、退休制度相结合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用人机制,通过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选贤任能、奖勤罚懒、澄清吏治的作用。中国古代官吏考核机制中制度的设置及运作机理仍可以为现代领导干部考评机制的完善提供本土资源的借鉴。 关键词:古代考核机制特点启示 政绩考核制度在古代称为考课,也称考核、考绩、考查,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由专门的人员和机构对在职官吏的政绩、功过和德行进行考核。考核是各个朝代奖勤罚懒、选贤用能、改善吏治的重要制度措施,通过考核,分出优劣加以奖惩黜陟,也是历代统治阶层约束内部成员的基本手段。 一、古代考核机制的特点 早在三代时候已经有考核机制的雏形,战国以来,初具规模,秦汉以降,历代不断加以完善,在两千多年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严密且运作有效的考核机制。 第一,考核内容合理、完整、系统 传统考核制度在内容上规定上,将责权一致的考核原则制度化,包括:按照职务分工制定考核的内容和标准、考核对象进行分类,考核人员和机构的实行责任制和专业化,考核期限明文规定。 首先,按照职务分工制定考核标准和内容。考核的内容从实绩上讲,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各级行政主官的考核,另一类是对其他担任专门业务官吏的考核。对各级行政主官的考核重点一般集中在民生与稳定上,对教育也十分重视。对专门业务官吏的考核,其考核的内容则根据不同的职事制定不同的标准。如唐朝的“二十七最”,宋代的监司七事考,金代的十七最等都是考核不同职务官员的依据和标准。 其次,考核的对象实行分类。考核对象涉及到京官与外官,文官与武官,高级官与中低级官等的分类。隋唐以前,官吏考核的对象主要是地方诸侯和郡县长官,自唐朝开始,中央和地方官吏不论职位高低都要经过考核,又分京官考和外官考。宋代三品以上由皇帝和宰臣裁决,五品以上的文官由宰职负责,五品以上的武官由枢密院负责。明清之际,京官、外官仍分别考核,对京官的考核称为“京察”,每六年一次;对外官的考核称为“大计”,每三年一次。

我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和影响

一、我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 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是为政之本。在我国通过一定形式选拔、考核并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做法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在原始社会,选贤任能成为推举首领的主要方式在氏族社会曾长期存在。“能者”,是指有某项发明或专长者;“贤者”是指用氏族的传习衡量,品德高尚者。原始社会末期,被推举为联盟首领的接班人,除了才能出众,其道德高尚也是被考虑的重要因素。 夏商西周是我国奴隶制国家由诞生到发展直至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诸如兴办官学选才制、“乡兴贤能”制、贡士制、世卿世禄制等,主要是采取世卿世禄制。在这种制度下,只有王公贵族子弟才能世代为官。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主要实行“察举征辟制”。察举制是通过地方官的考察、推荐,将一些符合朝廷要求的人才推荐出来,供朝廷直接任用或经过一定形式的考核再加以任用。所谓征辟制,就是皇帝直接下诏“征召”人才为官和政府行政长官自行“辟除”(聘任)属员制度。征辟者无需考核即被授予高官。察举制度和征辟制度,虽然比夏商西周的“世卿世禄”制有进步,也选拔出了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治国的人才,但由于缺乏客观的人才选拔的标准,加上有荐举权的官吏营私舞弊,滥用职权,以至于出现了“权贵子弟多以人事得举,而贫约守志者常以穷退见遗”[①]的现象。甚至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反常现象。这首古谚谣深刻揭露和无情嘲讽了荐举制的弊端。这种现象到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时发展到了极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比汉代多了一条以推荐考核为选官途径的“九品中正制”。它是在对东汉察举制的反思与损益的基础上创设的,但在其实际操作过程中,选举大权几乎全部被盘踞朝廷的士族高官所垄断,而品第士人的标准也就逐渐舍弃才德,不论贤愚,专讲家世门第。南北朝后期,察举制实施的重心开始向考试方面转移,依靠门资选士的九品中正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腐败局面。于是,时代呼唤一种新的、相对合理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应运而生。 从隋唐到明清,我国推行科举考试制度约1300年。正如清代著名学者张之洞所说:“取士之法,自汉至隋为一类,自唐到明为一类……汉魏到隋,选举为主,而亦间用考试……;唐宋到明,考试为主,而亦参用选举。”[②]科举考试制度的创造性,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考试制度表明了中国封建时代以知识选拔官员标准的确立,这在一千多年前的世界范围内是绝无仅有的创举。在此之前,从察举制重长官意志和重知识的结合,征辟制度重声名,至赀选制重金钱,九品中正制重血统、重家世,古人经历了数以千年的探索,终于找到了一种新制度。它排除了察举制度中长官意志起决定作用的成分,保留了其中重知识的标准,终于通行了千年之久,体现了它长久的生命力。其二,考试制度体现了选拔官过程中的公正,平等的原则。当然,在阶级社会中,平民子弟不可能“公正”地受到教育,自然不可能公正地受到选拔和任用。这里所说的公正,是指在统一的知识标准下,科举制毕竟为庶民子弟的入仕提供了可能。据潘光旦、费孝通对近世900名进士的研究,明清时代的一半进士来自农村,科举考试是我国历史上具有一定平等竞争的选官制度。其三、各王朝所建立的具有一套完备的考试方法和惩戒舞弊的规定,如锁院制、糊名制、回避制、复试制、殿试制、校验制等,科举考试由礼部(有时也为吏部)主持,但有检察机构进行监督。考官因徇私舞弊、违犯考试规条,轻则流放、革职,重则斩首。这都是对封建官僚特权的严格约束,体现了公正的原则。

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一、先秦:世卿世禄制为主 1、宗法制和嫡长子继承制 2、客卿、食客等制度 3、军功授爵制 二、两汉:察举制、征辟制 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对于被察举的人,朝廷会提出一些治国和经义方面的问题进行考核,叫做策问,应举者回答朝廷提出的问题,叫做射策或对策。 董仲舒就是在汉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以贤良方正连对三策而被录用的。 征辟制地位仅次于察举制,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辟除制在汉武帝以前就已推行,直到隋朝被废。 察举的主要科目: (1)孝廉:孝敬廉洁者(郡推举) (2)秀才:才能优秀者,汉光武帝为避讳改为茂才(州推举) (3)明经:通晓经义者 (4)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三、魏晋:九品中正制 魏文帝曹丕时的吏部尚书陈群创议的。到西晋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 但类别却只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二品至三品为上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品至五品为中品;六至九品为下品)三类 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 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家世﹑道德﹑才能。 四、隋唐:科举制 隋朝:起源 唐朝: 1常科:每年分期举行 1、进士:时务策和诗赋、文章。宰相大多进士科出身 2、明经:时务策与经义 3、秀才: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4、明法、明算、明字 5、俊士:不经常举行 6、……(共50多种) 考生生徒(学馆出身)、乡贡(经经州县考试)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2制科: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 武则天时期,出现殿试、糊名、武举(科目: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新郎官:最早出现于唐代,是称呼考试登科及第的学子郎是古代一种高级官员的称呼,唐代祝贺新科进士称为新郎官

明朝官吏制度

明朝官员品级 ]明朝(中央官员品级) 1、三公、三孤: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 令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 这些均为加官,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2、六部: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顺序) 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 等。 吏部: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等 户部:有十三个司,分别管理各地的收支与报销 礼部:主管国家凶吉大典,教育与考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 兵部:管理天下军政(军令由五军都督府管理) 刑部:管理天下刑名。 工部:管理建筑、后勤、水利、制造等

3、督察院: 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 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 再往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管每个省的检查工作(当时中国分十三个省)十三道监察御史与直 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统称‘科道‘属于言官范畴。 4、六科: 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 给事中品级虽低,权利很大,皇帝交给各个衙门办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销一次,如果有脱拉 或者办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报告。六科还可以参与官员的选拔,皇帝御前会议,审理有罪 的官员。最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还皇帝敕书的权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认为不妥可以封还,不 予执行。 5、五寺:

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 太常寺:主管祭祀 光禄寺:主管宴享 太仆寺:管马 鸿胪寺:管招待外宾 6、詹士府: 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 詹士府设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 7、太医院: 太医院是管理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的,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 人,从九品吏目若干人。 8、翰林院:

古代官职,汉朝官吏制度东汉官制

古代官职,汉朝官吏制度东汉官制 篇一:东汉官制简表 东汉官制简表 州 刺史(牧) 县 县令(县令) 乡 乡佐游徼三老有秩 亭 亭长 里 里魁 篇二:汉代官吏选任制度 汉代官吏选任制度 在大规模农民起义之后建立的西汉王朝,最高统治阶层注意总结前人尤其是秦朝用人经 验和教训;根据当代政治经济发展的情形,建立和推行了一套新的选官用人制度。 一、惩秦之弊,信用士人 “士人”、“士子”、“儒(生)”都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俗称。西汉创建者刘邦,由秦的泗水亭 长起家,曾经对“儒”等有识之士颇为轻视。《史记》郦食其传载 “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 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称帝后,著名辨士陆贾劝导他,在马上打天下,不能在马上 治天下,应该依靠武力夺取政权,而以知识治理天下国家,“长久之术”在于“文武并用”。刘邦 从此开始改变对士人的态度。 在倒秦战争中, 刘邦又亲眼目睹了秦王朝短命而亡的情景。 因此, 当西汉王朝一建立,刘邦便比较重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吸取了秦朝排斥士人参政暴 虐而亡的教训,开始信用士人。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百端待举。原秦博士、投奔刘邦的大儒叔孙通提出建议:制定朝 纲国典、礼仪制度。刘邦采纳了,征集原鲁国地区的儒生 30 人,研究和制定国家礼仪,以明 君臣、上下的尊卑秩序。刘氏朝廷因之威风肃凛,等级森严。刘邦情不自禁地说: “吾今日乃 知为皇帝之贵也。”他懂得了信用士人作用何在。此后,西汉王朝政府对知识分子是比较信用 的。 汉武帝时,大儒董仲舒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采纳后,儒家思想定于一尊,此 后长期成为封建国家统治人民的指导思想。董仲舒做了一件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很不利的事 情。但由于对汉王朝专制统治益处很大,所以备受重用。从此汉朝君主已经不再存在信用士人 与否的问题,而是要更重用代圣立言的儒士。汉昭帝死后一度掌管朝政的霍光,也曾深有体会

我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及其贡献

我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及其贡献 安徽师范大学房列曙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批准号为98BZS008),其最终成果为系列论文。课题组成员:裘士京、庄华峰、李琳琦、谭文凤、刘灿华、沈世培、陈孔祥。 一、我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 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是为政之本。在我国通过一定形式选拔、考核并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做法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在原始社会,选贤任能成为推举首领的主要方式在氏族社会曾长期存在。“能者”,是指有某项发明或专长者;“贤者”是指用氏族的传习衡量,品德高尚者。原始社会末期,被推举为联盟首领的接班人,除了才能出众,其道德高尚也是被考虑的重要因素。 夏商西周是我国奴隶制国家由诞生到发展直至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诸如兴办官学选才制、“乡兴贤能”制、贡士制、世卿世禄制等,主要是采取世卿世禄制。在这种制度下,只有王公贵族子弟才能世代为官。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主要实行“察举征辟制”。察举制是通过地方官的考察、推荐,将一些符合朝廷要求的人才推荐出来,供朝廷直接任用或经过一定形式的考核再加以任用。所谓征辟制,就是皇帝直接下诏“征召”人才为官和政府行政长官自行“辟除”(聘任)属员制度。征辟者无需考核即被授予高官。察举制度和征辟制度,虽然比夏商西周的“世卿世禄”制有进步,也选拔出了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治国的人才,但由于缺乏客观的人才选拔的标准,加上有荐举权的官吏营私舞弊,滥用职权,以至于出现了“权贵子弟多以人事得举,而贫约守志者常以穷退见遗”[①]的现象。甚至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反常现象。这首古谚谣深刻揭露和无情嘲讽了荐举制的弊端。这种现象到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时发展到了极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比汉代多了一条以推荐考核为选官途径的“九品中正制”。它是在对东汉察举制的反思与损益的基础上创设的,但在其实际操作过程中,选举大权几乎全部被盘踞朝廷的士族高官所垄断,而品第士人的标准也就逐渐舍弃才德,不论贤愚,专讲家世门第。南北朝后期,察举制实施的重心开始向考试方面转移,依靠门资选士的九品中正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腐败局面。于是,时代呼唤一种新的、相对合理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应运而生。

中国古代官吏管理制度博大精深

中国古代官吏管理制度博大精深,有许多优秀、合理成份,我们可以进行科学总结,为当今干部管理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因为这些丰富的官吏管理制度, 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起到过巨大的作用和对于今天我们国家行政部门的管理也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世界近现代文官制度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治国首先治吏,"吏者,民之本纲者也,故圣人治吏不治民",这是历史上诸多政治家的共识.封建集权专制的政治法律制度,决定了中国古代社会必然是一个"人治"的社会,即如孔子在《礼记?中庸》中所言:"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在古代政治机制中,实现"人治"的核心是"吏治".在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中,中国的官吏管理制度源远流长,中国历代统治者在漫长的政治实践及对前朝兴亡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中,逐渐认识到,要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及统治的稳定,必须建立一支高效廉洁的官吏队伍.于是,聪明的古人们想出了许多有效地管理人事的制度。 中国古代思想家从治理国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举贤才”的主张。他们认为进行社会管理的本质就是管人。荀子更是强调国家的管理或其他包括经济管理在内的各种管理实质上是人的管理和对人管理,贤人和用人是管理的首要条件,离开了人的选用和培养,一切管理,尤其是统治好一个国家将是一句空话。因此,“举贤才”以及“人才”的培养成为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要想帮助君主建立和巩固天下,就要为其推荐身边的贤能之士。 毫无疑问,贤才的标准,古今已有了很大区别,但“举贤才”的方法、举措及尚贤的思想,仍有现代价值,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出现了—些世界性的危机,而人才危机已成为全球的焦点,国际间的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我国作为东方古老文明的国度,几经盛衰,如今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富强,靠什么:当然是人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最重要的,最迫切的,是人才。因此,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需要各种人才,只有各尽其用,才能使现代事业顺利开展,才能使中国成为国际竞争舞台上的强者。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职官管理制度的成功经验有: 一、推进官吏选拔制度。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主要经历了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几个阶段,科举制是中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就举例科举制度来说,科举制虽有本身的缺陷,而且在后期它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摧残了人才,但它是我国历史上最主要的选官制度,延续了1300多年,其积极作用是深远的。它打破了原来世家大族操纵仕途的局面,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它使大批中下层地主通过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它把读书、考试、做官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制的特点是“怀牒自进”,不需荐举,直接报名,它所体现的公开考试、公平竞争、层层挑选、择优录取的原则不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和追求的吗?西方国家借鉴并发展了中国科举制的这些进步因素,建立了现代西方文官制度。中国是公认的现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创始国,有些学者还把科举制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不充分说明了科举选官具有先进性和广范影响吗? 二、健全官吏考核、回避制度。为了选贤用能,赏善罚恶,奖勤惩懒,防止官吏徇私枉法,从而改善吏治,稳固江山社稷,各朝代不断完善官吏考核制度、回避制度。中国古代对官吏的考核不断走向成熟化、制度化。 为了避免官员的徇私,自东汉后实行回避制度。东汉实行“三互法”,基本精神是本地人不得为本地长官,婚姻之家不得相互监临。汉代还规定兄弟子侄及有婚姻戚属关系的,不得在一个部门或地区为官,如果选在一个部门或地区为官,其中一人要申明回避。唐代不仅规定官

古今中外人们是怎样选拔人才的

古今中外人们是怎样选拔人才的 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从孔子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至孟子的“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短长”再到诸葛亮的“示其危,示其勇,示其利,观其志。”后到19世纪、20世纪形成的近代企业人事管理制和政府公务员制度,大致体现了对人才选拔工作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过程。 察举制 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就发生了根本变化。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经,秦统一之前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到了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等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 九品中正制 在汉末军阀混战的冲击之下,乡里组织遭到破坏,“乡举里选”的传统做法难以为继。在此情况下,三国时的曹魏御史大夫陈群制定和推行了“九品中正制”。在朝官中推选有声望的人担任各州、郡的“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吏部依据中正的报告,按品级授官。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经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此后的三百年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 科举制 古代均田制实行后,中小地主势力增长,非常渴望进入统治阶层。隋唐时期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为革新政治、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在选官上实行了科举制。 唐代科举有常举和制举两类。常举每年举行;制举由皇帝临时立定名目。科举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用,但到了明清时期,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文取士,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西方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国的科举制度被介绍到了西方。科举制用考试选拔人才的原则备受推崇,对欧洲文官制度的确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世纪欧洲各国政府实行赐官制,文职官员的录用不进行任何考试。因此,像大哲学家培根这样有才华的人,为了求得一管半职,只好去巴结宫廷权贵。赐官制必然导致吏治腐败,“朝有南郭,野有遗贤”的现象相当普遍。 新航路开辟以后,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潜心研究中国的典章制度,不断向欧洲传递东方的信息。16世纪中期来华的传教士克鲁兹,发现科举制与西方人事制度迥然不同,实行“学而优则仕”的原则,随后在游记中把中国科举制介绍到欧洲。这个世纪末,欧洲就有了关于中国科举制度的详细报道。18世纪介绍中国最有影响著作是阿尔德的《中国概况》,其中介绍了中国科举制度。至1810年,《大清律例》被译成英文,也有关于科举的法律条文。 16世纪的门多萨认为,中国是世界各国中治理得最好的一个,他把原因归于中国竞争性的科举制度,说中国通过竞争开放一切官职,从而利用了所有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中国只有通过严格考试的人才能出任官职,“中国由那些及第的人治理着”,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选士、养士制,历经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定型为隋唐及后世的科举制。它直接影响了当时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考试方法。通过科举考试,向平民百姓开放仕途,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矛盾、扩大统治基础。科举制度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调研2某学者写道:“(经济全球化时代)富国尽管受到新的竞争的巨大压力,毕竟日子好过得多……穷国自己又怎样呢?……我们必须养成一种持怀疑态度的信仰,避免教条,善于聆听和善于观察,努力明确目的并使之逐渐完善,选择更好的手段以促其实现。”该学者认为“穷国”面对全球化应该持有的态度是 A.怀疑、选择 B.排斥、抵制 C.独立、自强 D.顺应、理性 关键信息:经济全球化穷国善于聆听和善于观察选择更好的手段 解题突破:首先,审题干,题干材料主要是说穷国应当如何面对全球化;其次,明确设问方向,本题要求选出“穷国”面对全球化应该持有的态度;最后,结合选项和题干参照法对本题进行分析。观察四个备选项可以发现,A和B属于同一种类型,C和D属于同一种类型,只要能在这两组之间确定一个错误选项,就可轻松推断出答案。根据材料“努力……选择更好的手段”可知,该学者认为穷国不应该排斥全球化,故排除A、B;而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为最佳选项。 能力提升有关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关键句 (1)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新科技革命——物质条件、根本原因,市场经济——市场条件,国际金融——催化剂,跨国公司——主要推动力量。 (2)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实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本课是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第4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本课通过三个子目(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讲述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并进行辩证评价,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认识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日益严密化、制度化,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解读古代中国选官、考核和监察制度发生变化的特点与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发展过程中统治者的设计初衷,了解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对于世界的影响。 1.重点:秦汉至明清的选官、考核与监察制度的内容 2.难点:秦汉至明清的选官、考核与监察制度的特点与评价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东汉举孝廉图,右图是进士题名碑。大家思考一下,两者各反映了什么制度?对!察举制和科举制。那么,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自主学习 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2、春秋战国:鼓励荐举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3、两汉: (1)察举制: A.形成:汉武帝下诏,“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标志着察举制形成。 B.内容和程序:先考察而后推举,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察举分常科和特科, 常科为岁举,如孝廉、茂才(秀才)等;特科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C.作用:是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 (2)九品中正制: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演示教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 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选士、养士制,历经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定型为隋唐及后期的科举制。它直接影响了当时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及考试方法。 选举意义重大 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选举发展 周代:家族血缘关系与国家组织合为一体的世卿世禄制。 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发生了根本变化。 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径。秦统一后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专断任意,无一定之规) 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汉文帝时,首次实行与察举相匹配的“策问”考试方式。 汉武帝以后,除了贤良文学外,察举又增加了孝廉、秀才、明经、明法等。 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进士科。 隋唐科举制。 察举制 察举也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汉代察举的标准,大致不出四条,史称“四科取士”。 四科取士大约起于西汉,下迄东汉未改。不过有时单举其中的一二科,或全举四科,均有诏令临时规定。察举的标准虽仅有四科,但察举的具体科目却很多,主要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通常指经学)以及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兵法、阴阳灾异等临时规定的特殊科目。这些都是功名,有了功名,便可实授官职。上述察举诸科,实际上分为岁举和特举,岁举是常制,特举由诏令临时规定,二者都是由下向上推选人才的制度。汉代选官以“乡举里选”为依据,体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但是,舆论评价一旦与仕途沉浮相联系,就容易被某些有权势、有影响的人物或社会集团所控制、所利用。曹操审时度势,提出了“惟才是举”的用人原则,这既是对处于乱世求贤的需要,也是对汉代“选举失实”的刻意纠正。 征辟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征聘之方,由来已久,如秦孝公公开下令求贤即属征聘性质。秦始皇时叔孙通以文学征,王次仲以变仓颉旧文为隶书征,亦皆属征召性质。到了汉代,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求贤诏,也是继承了这一方式。以后自西汉武帝以至东汉,相沿成例。对于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且特予优待。如武帝即位之初,即“使使者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可谓开了汉代安车蒲轮以迎贤士的先例。皇帝征聘,为汉代最尊荣的仕途,被征者来去自由,朝廷虽可督促,如坚不应命,亦不能强制;且于既征之后,地位也不同于一般臣僚,大都待以宾礼。 辟除是高级官员任用属吏的一种制度。汉代辟除官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三公府辟除,试用之后,由公府高第或由公卿荐举与察举,可出补朝廷官或外长州郡,故公府掾属官位虽低,却易于显达。一种是州郡辟除,由州郡佐吏,因资历、功劳,或试用之后,以有才能被荐举或被察举,亦可升任朝廷官吏或任地方长吏。

有关我国古代官吏绩效考核

有关我国古代官吏绩效考核 一、古代考核机制的特点 早在三代时候已经有考核机制的雏形,战国以来,初具规模,秦汉以降,历代不断加以完善,在两千多年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严密且运作有效的考核机制。 第一,考核内容合理、完整、系统 传统考核制度在内容上规定上,将责权一致的考核原则制度化,包括:按照职务分工制定考核的内容和标准、考核对象进行分类,考核人员和机构的实行责任制和专业化,考核期限明文规定。 首先,按照职务分工制定考核标准和内容。考核的内容从实绩上讲,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各级行政主官的考核,另一类是对其他担任专门业务官吏的考核。对各级行政主官的考核重点一般集中在民生与稳定上,对教育也十分重视。对专门业务官吏的考核,其考核的内容则根据不同的职事制定不同的标准。如唐朝的“二十七最”,宋代的监司七事考,金代的十七最等都是考核不同职务官员的依据和标准。 其次,考核的对象实行分类。考核对象涉及到京官与外官,文官与武官,高级官与中低级官等的分类。隋唐以前,官吏考核的对象主要是地方诸侯和郡县长官,自唐朝开始,中央和地方官吏不论职位高低都要经过考核,又分京官考和外官考。宋代三品以上由皇帝和宰臣裁决,五品以上的文官由宰职负责,五品以上的武官由枢密院负责。明清之际,京官、外官仍分别考核,对京官的考核称为“京察”,每六年一次;对外官的考核称为“大计”,每三年一次。 此外,考核期限基本与任期制相结合。历代对于考核期限的规定不尽一致,如秦汉实行有一年一考,三年一次总评定;唐代实行一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宋代时候,定为一年一考,三年一大考;明清则实行三年一考,六年再考,九年考满。 再次,考核人员和机构实行责任制和专业化。两汉时期,由皇帝考核三公,三公考核郡国守相,郡国守相考核县令长,县令长考核乡三老等,实行分级负责,层层考核的体制。此外,中央政府部门还按职能向全国实行单项考核。唐代出现了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标志着官吏考核机构专业化的开始。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清由主要由吏部负责,由都察院协同工作,还有六科给事中负责监督,徇私者按保举连坐法予以处分。 第二,考核标准实绩与品德并重 历代的政绩考核准都既重实绩也重品德。从实绩上讲,如前文考核内容中所述,根据官吏不同职务而分别制定,虽然不同朝代都会根据本朝的具体情况有所更改变化,但总体上都是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考核。除了按照职务分工制定的对实绩考核的标准外,所有的官吏还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即道德品行的标准。考核的标准从品德上讲,主要概括为官吏的“善”,即为官的道德、品行、修养,这些都受到执政者集团的重视,体现在制度化的考核指标中。在隋以前,按照清正、治行、勤谨、廉能等进行评价;唐宋则是“四善”,即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不懈;明清的德行标准则为清、勤、慎。 儒家文化认为官吏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执政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官吏自身端正、恪尽职守,廉洁奉公,老百姓看在眼里,自然信服,官吏所做的事情才能得到百姓的认同。“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生明,廉生威。”(《清稗?官箴》)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官员的道德品行所产生的影响力比制度法令的约束更为重要,所谓“有治人,无治法”(《荀子?君道》)并不完全没有道理。制度是人制定的,也要依靠人来执行,制定制度的人如果率先破坏制度,那么再严密的

4古代官吏管理制度 (1)

古代官吏管理制度 朝代内容 汉朝1、选拔和任用官吏:荐举和考试:·察举 ·征召 ·辟举 ·任子 ·太子补官:中央设立太学,经考试成绩优良者 2、官吏选任的回避制度:“三互法”,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对相监临 3、官吏政绩考核:上计的方式考课。上计律 4、致仕:70岁 唐朝1、官吏来源:·科举:各级官学考试选拔的生徒; 地方州县审核身份并初试合格的乡贡; ·门荫:父祖为高官,子孙无需考试直接取得出身。 ·科举考试中第者:取得做官的身份,并不即时“释褐” 真正入仕还需要经过吏部的考试,称“释褐试”。 ·吏部择人方法4种:身、言、书、判。 2、考课:·每年一小考,由本司or州县长官主持;4年一大考,四品以下官员皆由吏部负责。 ·“四善二十七最”; ·定上中下九级。小考优者加禄,劣者夺禄;大考优者晋升,劣者降职甚至免官or依律惩治。 3、致仕:70岁 宋朝1、官吏来源:科举取士:·录取和任用的范围较宽:不仅录用人数比唐朝大增,而且一经录用便可任官。 大大放宽了应试者的资格限制,僧道也可参加考试。

·殿试成为常制:考生一律成为天子门生,避免了考生和主考官之间以师生之名结为同党。 ·创造了“糊名”(弥封)、“誊téng录”、回避等方法以防科场舞弊。 ·考试内容虽仍侧重诗赋、经义,但切近国家实际治理的策论受到重视。 2、考课:京朝官--由审官院考核;州县官--由考课院掌考(对地方州县官以“四善三最”标准考核)。 3、官制:差遣制: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脱离,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由皇帝灵活授予。 ·官:品级和俸禄高低; ·职:文官的荣誉虚衔; ·差遣:实际的职事。 元朝1、科举考试长期停废,后来才恢复; 2、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3、结束了以诗赋取士的历史,首创以程朱理学为内容的经义取士制度。 明朝1、建立了完整的科举制度; 2、只有官学的学生才可参加科举考试; 3、中央设国子监为最高学府,学生称“监生”,由各地官学选送; 4、各府州县均设官学,学生称“生员”,俗称“秀才”; 6、生员----->可参加每三年一次的省级考试,考取即为“举人”----->举人经6年一次的“大挑”可直接任官,监生也可以被选为官, 但一般只能担任教官or辅助性官职; ----->3年一次的全国性会试,考中再经殿试合格,即为“进士”。 ----->也可经考试推荐为监生; 7、考试专用四书五经命题,考生只能按照程朱理学的注解答题,后创立了“八股”的格式。 8、明朝任官:籍贯回避制度:基本上三年一换,地方官严格实行“北人官南,南人官北”的籍贯回避制度。 9、致仕:60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