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大特色产业园区

六大特色产业园区

六大特色产业园区
六大特色产业园区

六大特色产业园区

汽车改装与零部件产业园

汽车改装与零部件产业是白城经济开发区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支柱产业。派克公司是世界500强美国德尔福公司旗下的子公司。金事达是国内最大的专业生产汽、柴油电控发动机线束总成的企业。借助我省“十二五”期间汽车产能达到400万辆、50%零部件省内配套汽车发展规划和市区工业“腾笼换鸟”向开发区、园区集中的有利时机,汽车改装与零部件产业园规划占地11.5平方公里,按照“扩大配套、形成基地”的发展方向,园区将依托现有派克和金事达公司,加强技术改造,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带动配套企业呈链条式集群发展。重点发展汽车电线束、发动机电控线束为主的汽车零配件产品,积极谋划铜杆、原线项目,积极引进实施建设龙头项目及上下游企业,发展壮大汽车拆解、零部件再制造等朝阳企业,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协作化分工、集约化经营的汽配工业体系。

目前,园区一期15万平方米用地已通过省土地预审,道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即将展开,并已规划汽车零部件制造、专用车生产、汽车节能环保、汽车创意5个产业发展方向。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主要以现有派克、金士达等汽配企业和配套产品为主体,面向长春、吉林、哈尔滨、大庆开展配套、再配套招商,承接白城现有汽车零部件企业异地整合重组,吸引国内

外企业投资建厂。专用车生产基地重点围绕市场需求,发展罐式车、厢式车、半挂车、自卸车等专业车,扩展到内外饰改装车、优质卡车底盘改装车、巴士改装车、个性化改装车等专用车和国家缺少的专业车品种,开发边缘产品,打造边缘市场。汽车贸易基地依托白城区位优势,建设展示交易中心、二手车交易中心、专用车交易中心、汽车名品4S城、机动车检测中心、维修美容中心、交易服务中心等多个板块,搭建产品展示、交易一站式服务平台。汽车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按照“回收—拆解—加工—再制造利用—无害化处理”操作流程,对废旧汽车进行拆解。同时,发挥白城能源优势,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汽车创意产业基地主要突出“车”文化,展现“车”主题,积极与汽车科研机构、国内外科研单位、高校和研究所以及技术创新个人寻求信息共享,开展智能汽车研发、概念车设计和私家车个性设计。力争在“十二五”末期园区引进投资3,000万元以上各类企业30户,实现产值50亿元,利税10亿元。

背景链接:

我市的汽车零部件产业,起步于60年代,兴盛于80至90年代。当时汽配企业有22户,主要产品及品种多达近千种,汽配行业总资产、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与利税总额,均占全市工业总份额的三分之一以上,特别是汽配产业在省内的市场占有率高达25%以上。凭借综合实力和市场占有率,我市被誉为

“吉林省汽车配套基地市”。

近十几年来,由于客观上受一汽等集团型企业“瘦身自保”,收缩零部件配套战线等因素的影响,加之主观上我市的汽配企业在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等方面,没能迅速跟上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大潮,特别是这些企业在市区内分散布点,“只见项目,不见产业”,没有形成链式发展的良性格局。大部分企业被“拍”在了汽车与零部件“大退潮”时期的沙滩上。

新一轮汽车产业的大发展,为我市振兴汽车零部件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达到1300万辆,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汽车零部件产值高达1.2万亿元。到2012年,我省汽车产能将达到200万辆,产值4,000亿元,其中汽车与零部件产值将达到1,300亿元,汽配产品配套量将不断增加,优势不断增强,发展前景将更加可观。

生物与制药产业园

医药产业是白城经济开发区的优势产业,现有规模以上医药企业5户,主要产品为中成药、西药、注射液等。生物与制药产业园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主要是在做强、做大道君、泰合源等企业的同时,以“改造提升、自主研发”为发展方向,优化医药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天然制药、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产品,延伸医药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做优医药物流、药材种植基地、医疗器械、包装等配套产业。加快提升医药企业整体水平,把骨干企业培育成产值超亿元的强势企业。通过五年的发展,把生物与制药产业园建设成为产业化环境好、国际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医药产业集聚地。

目前,园区正全力推进总投资3321万元的道君药业年产1.6亿片野马追片生产线扩能改造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的广春药业大输液生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的白城市多邦药业有限公司合资合作项目,总投资1348万元的百琦药业消炎胶囊扩能改造项目和百琦药业同国药集团整体合作总投资1亿元建设医药物流体系项目,同时还积极规划了精制活性蛋黄卵磷脂、医用生物蛋白胶、PET聚脂管胚、耐高温聚脂瓶、新型医疗器械、关键部件、注塑、吹塑等医药内包装和彩印标签、纸箱等外包装等项目,力争到“十二五”末期,园区新增医药企业10户,实现产值20亿元,利税5亿元。

煤电与煤化工产业园

充分利用蒙东丰富的煤炭资源,以白城火电厂和引嫩入白工程为依托,规划建设煤电与煤化工产业园。园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按照“煤电一体、煤化一体”模式,通过建立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水平为手段,全力支持中电投白城发电厂的一、二、三期建设,形成装机532万千瓦的发电能力。围绕煤炭资源的上下游产品和以煤炭为原料的新产品开发,延伸相关产品,拉长产业链条,改变传统煤炭产业“资源-产品-废弃物”构成的物质链单向流动方式为“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流动方式,延长煤炭价值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延伸相关产品是,规划并建设大型煤制化工项目,形成年产80万吨尿素的生产能力。规划建设城市煤气厂项目;拉长产业链条以粉煤灰为基础原料,规划并建设年产20万吨氧化铝、20万吨白碳黑、20万吨硅肥、80万立方米砌块等项目。力争通过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在未来10年内,使煤电与煤化工产业园基本成型、煤电化工业基地初具规模。

背景链接:

内蒙霍林河煤矿是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距离白城仅

150公里,探明储量130亿吨,按正常年开采量计算,能够稳定开采100多年,煤质牌号为褐煤2号(又称老年优质褐煤),平均发热量3100大卡/公斤,具有低硫、低磷、高挥发分、高灰熔点“两高两低”的环保特点,享有“绿色燃料”的美誉,是火力电厂、化工和民用的理想燃(原)料。

长期以来,我市化工行业处于微不足道的弱小地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较低。2010年4月,《东北四省区合作框架协议》明确提出联动发展煤化工,这无疑给白城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随着白城电厂新建工程的快速启动以及锡霍乌铁路建设工程、“引嫩入白”供水工程等配套工程的相继实施,将为我市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提供了可能。在白城建设大型火电基地的同时,将会验证“有火电就有煤化工”的产业伴生现象,打破过去那种立足本地资源发展工业的封闭模式,实现煤炭资源跨区域优化配置,激发我市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未来的发展中,这一新兴产业必将成为我市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园

借助吉林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聚集区建设的有利时机,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以优惠的产业政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吸引文化产业的各种要素向园区集聚,构建文化产业群,培育文化支柱产业。注重文化和经济发展、文化与旅游的相互渗透、影响和带动作用,突出白城文化特色、文化品牌,逐步形成集文化创意、影视休闲、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和动漫为一体的多功能、立体化、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区和旅游休闲区。

重点规划项目是:充分发挥风雷科技公司软件开发优势,积极开发网络游戏和动漫产品;引进高档彩印项目,专门设计、印刷精美包装、广告宣传;以旅游一条街为载体,建设文化工艺商品街,经营旅游工艺品、民间工艺品及文化商品;以白城欧亚购物中心为依托,引进长春万达影院,建设高档院线,提高市民文化品味。借助我市二人转演出的深厚底蕴,以市直吉剧团、市歌舞团为依托,建设文化综合演艺广场,打造文化演艺平台;提升保胜饮食一条街,引进国内有特色的餐饮、小吃项目,培育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文化风景线。

背景链接: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大

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并制定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09年吉林省《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确定了“在全省打造3-5个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建设10-20个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构建文化产业投融资、技术支撑、人才培养引进、展示交易等4个服务保障平台,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6%以上,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

文化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建设的灵魂和核心。我市适时提出在白城经济开发区建设白城文化产业园的发展构想,就是要借助有利时机,激发全民文化创造活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构建文化产业群,培育文化产业支柱,使文化产业软实力不断增加,成为辐射周边的支柱性产业。

纺织与服装产业园

纺织服装产业是白城市发展最早的产业之一,是全市外向度最大的支柱产业。纺织与服装产业园位于白城经济开发区中心位置,基础条件优越,已全部实现“七通一平”,园区规划面积为5平方公里。园区建设以吉林四季盛宝纺织有限公司为依托,以国内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上品种、上水平、上规模、增效益”,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工艺、装备、材料和设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增强纺织工业对外的辐射扩张能力和带动作用,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面料生产和服装加工企业落户纺织服装产业园,力争在未来10年内,把纺织服装产业园建成吉林西部最大的纺织服装产品生产出口基地和贸易中心集聚地。

围绕园区建设,重点规划并实施了增加40万纱锭项目、轻纺城项目、年生产200万件服装加工项目、印染加工线项目、添置无梭织机项目等5个亿元投资以上项目和高档织物及后整理、印染、污水处理、信息化建设、物流管理中心等项目。其中,投资20亿元,占地100万平方米的轻纺城项目已经进入实质洽谈阶段。

背景链接:

吉林四季盛宝纺织有限公司(原白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棉纺织重点骨干企业之一。是东北三省规模最大,装备

实力最强,品种档次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的纺织企业。公司位于白城市西郊,占地面积27.2万平方米,始建于1969年,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现有职工4700余人。年产中、高支纱20000吨,高档衬衫面料高档装饰布2000万米。公司先后荣获“省质量管理奖”、“全国纺织工业先进企业”、“全国纺织行业实现利税前50强排头兵企业荣誉称号”等多项殊荣,2006年9月“绿原牌”坯布被国家质监总局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现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棉纺纱锭20万枚,线锭2.3万枚,国际先进水平的各种规格的日本丰田喷气织机454台。产品档次已达到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水平。公司在1993年获得三类产品自营出口权的基础上,于1997年又获一、二类纺织产品自营出口权,可全方位进行纺织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活动,产品主要出口美国、欧洲、日本、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深受用户好评。

商贸与物流产业园

建设商贸与物流产业园,主要是立足于“长吉图”规划主轴线、“中蒙大通道”重要节点,按照发展大物流的构想,依托铁路、公路和产业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建设南北两大功能区,总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引进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大力发展大型仓储、城市配送、长途货物转运及交易,促进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商贸繁荣、业态丰富的市区新商圈,形成区域商品集散核心区,新增商贸业收入3亿元,税收2000万元,使商贸物流服务业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财政收入新的增长源。

园区依托白阿线、平齐线、图乌高速、嫩丹高速、洮白公路、二三七处货场等交通枢纽和白城铁路扩能改造有利时机,重点规划了白城内陆港物流中心、白城欧亚购物中心续建、吉鹤广场地下商场、白城汽车4S店集中区、白城农产品批发市场扩建、白城市农机综合市场、白城市汽车(二手车)交易市场、大型粮食市场项目、白城市建材批发市场项目、白城市小商品批发市场、白城市五星级酒店和白城市会展中心等12个总投资近30亿元项目。其中,占地50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内陆港物流中心项目,已被列入全省首批30个现代服务业聚集区,项目可研框架性意见已经完成;占地面积200万、总投资4亿元的白城汽车4S店集中区已有斯巴鲁、长城汽贸、东风日产等汽车

销售4S店成功入驻;以白城欧亚购物中心为龙头,集连锁、代理等现代商业业态为一体的欧亚新商圈正在形成。

背景链接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服务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基础性产业,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城市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物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作为“第三利润源”越来越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视,物流业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城市具备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具有完善、高效的物流服务保障系统也是外来投资者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条件。国家已将物流业确为十大振兴产业之一,并制定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旨在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市位于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便捷,是历史形成的区域商品集散地,是乔巴山-阿尔山-白城-珲春中蒙运输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我市石油、天然气、煤、石灰石等自然资源丰富,特色经济明显,是国家级大型商品粮基地市,被列为全国农业四大开发区之一和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助于统筹推

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有助于全面提高我市城市竞争力和区域发展凝聚力;有助于扩大城市辐射力,拉动相关产业发展。随着全市五大基地、六大建设战略的迅速推进,其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市政府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政府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党的xx大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加强农业,做特农业”产业发展思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优质烟叶产业。做大做强“金三明”烟叶品牌。突出发展“翠碧一号”特色品种和生态型无公害烟叶,保持年种植面积在40万亩以上,年产量6万吨以上。笋竹苗木花卉油茶产业。以竹山集约经营为重点,竹子现代科技园为示范,提高林地产出率,大力发展笋竹精深加工,大力发展苗木花卉和油茶产业。新建丰产竹林6.56万亩,种植苗木花卉2.9万亩,新造和抚育油茶林4.2万亩。畜牧水产业。加快发展肉牛肉羊规模养殖,同时积极推进产品深加工。全市生猪年出栏139.71万头,肉牛出栏4.25万头,肉羊出栏18.82万头,家禽出栏2515.13万只,水产品年产量6.4万吨。中药材产业。重点抓好紧缺中药材和制药企业所需的原料药材品种栽培、引进和示范。全市中药材面积达18.44万亩。食用菌产业。突出抓高海拔地区反季节和珍

稀食用菌以及低海拔区域的草生型和城郊型“菜篮子”食用菌。全年栽培食用菌2.7亿袋,产量7.66万吨。果茶产业。加快品种结构调整,引进推广优质品种,发展水果加工和茶叶精加工,扩大名优茶种植面积。全年茶叶面积达24.66万亩,产量2.4万吨,水果面积114万亩,产量84.71万吨。建莲产业。进一步选育和推广优质高产建莲品种,与旅游观光农业相结合,加强深度开发建莲功能食品和医药原料,延长建莲产业链。 (二)产业经营水平不断提升 现有国家级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和品牌农业金奖企业各2家,省级龙头企业18家,市级龙头企业13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0亿元,带动农户44万户。先后有10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7个县(市)列入福建乌龙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1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2枚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个产品获得出口免检产品,4个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累计拥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三品”认证产品251个,位居全省前列。 (三)产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扩大 全市培育形成泰宁县焦溪村锥栗、大田县大中村大薯、三元区炉洋村脐橙和沙县西霞村蔬菜等225个“一村一品”特色村。烟叶种植户数达4多万户,户均种烟9.82亩,其中20亩以上的种烟户有1984户。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149个,经营林地面积59万亩。生猪规模养殖场270个,年可出栏120万头生猪;规模养羊专业户155户,年

关于开展2020年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厂房

关于开展2020年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厂房建设资金补助政策兑现工作的通知 襄城区经信局、樊城区经信局、高新区产业发展促进局、东津新区(经开区)经济服务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襄阳市委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实现倍增目标的意见》(襄发﹝2017﹞15号)文件精神,经市政府批准,现启动2020年市级特色产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资金补助政策兑现工作。现就兑现落实2020年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厂房建设资金补助政策通知如下: 一、政策内容 《中共襄阳市委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实现倍增目标的意见》(襄发﹝2017﹞15号)第三条第(九)款:对特色园区内三层及以上、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后,按每平方米30元给予项目主体最高200万元补助。 二、申报条件 申报的厂房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位于市中心城区的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四至范围内。具体园区为: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高新区)、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高新区)、市电子信息产业园(高新区)、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高新区)、襄阳云谷产业园(东津新区)、市航空航天产业园(樊城区)、市化纤纺织产业园(樊城区)、市医药化工产业园(襄城区)等八个园区。

2.三层及以上且建筑面积2万平米以上的标准厂房建设项目。 3.按照工业行业标准要求,统一规划设计建设的工业企业生产车间(独立的办公、生活等用房不包括在内)。 4.由企业投资开发兴建、提供给其他企业使用的标准厂房。 5.于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之间建成运营,且通过竣工验收。 6.申报主体必须为项目投资建设主体,且在襄阳本地注册纳税。 三、工作程序及时间节点 1.组织申报。各城区经信局(产业发展促进局、经济服务局)负责组织辖区内的特色产业园区,做好政策的宣传、申报工作。申报主体填写《特色产业园区厂房建设资金补助申报表》(附件2),并根据《申报材料明细表》(附件1)如实准备相关材料。所有材料须按顺序装订成册,一式三份,于2020年6月5日前报所在市级特色产业园区。 2.特色产业园区初审。特色产业园区对申报资料按要求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汇总填写《申报信息汇总表》(附件3)并加盖园区公章,连同申报资料一并于2020年6月10日前提交所属地区经信局(产业发展促进局、经济服务局)。 3.属地经信部门审核。各地经信局(产业发展促进局、经济服务局)对各特色产业园区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后,在《申

关于产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产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在我区经济飞速发展的背后,出现了产业结构不合理,税收结构失衡,土地资源紧张等一系列限制我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区领导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几经周折,艰苦探索,提出了发展特色工业园区的设想,并于20**年8月16日成立了杨金产业园区指挥部。指挥部成立后,我认真学习了关于园区建设的相关理论知识,先后到全国多个先进工业园区考察调研,并召开各阶层座谈会,摸清了情况,开展了研讨,提出了对策,较好地完成了调研任务,达到预期目的。 一、XX区建设工业园区的必要性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杨金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能够有效解决XX区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税收结构失衡等问题。 产业结构方面,20XX—20XX年我区二产产值分别为34.1、44.6、54.45(亿元),年均占我区生产总值的18%;三产产值分别为159.1、 188.5、224.5(亿元),年均占到我区生产总值的80%。而XX市20XX—20XX年的二产产值占市生产总值的52%,三产只占市生产总值的 43%。 第二产业应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但我区的第二产业发展明显滞后,二产、三产比例严重不平衡。所以XX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工业经济迫在眉睫。

税收结构方面, 20XX—20XX年仅房地产业占我区地税税收比重高达28%、42%、45%。我区的税收收入过分依赖房地产业,支柱税源过于单一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不利于财政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 房地产业属于一次性税收,且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遗留下来的却是居民医疗、子女上学、社区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只有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才能真正为我区税源经济带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是要充分认识到,杨金产业园区的不断发展壮大,能够大大加快XX区城市化、现代化进程。 通过杨金产业园区建设,引导和组织国内外以及辖区优质企业向郊区聚集,能为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从而扩大城市规模,带动郊区经济发展,增强我区综合实力。同时,园区也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信息、人才等资源共享优势,以项目带开发,以开发促发展,既聚集了分散的工业和人口,又弥补了城市建设资金的不足,从而加快城市化、现代化进程。 三是要充分认识到,杨金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能够使XX区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并抢占先机。 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土地稀少、地价贵、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出现,大量工业企业发展方向已转向内地,国家也适时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战略方针。而作为河南省省会的XX市

特色小镇全产业链全程解决方案

特色小镇全产业链全程解决方案 2016-12-26创新型文旅俱乐部 作者:绿维创景集团董事长林峰 一、旅游投资模式解读 旅游是一个搬运的过程,通过将人从客源地搬运到目的地,实现经济学上的消费搬运。旅游是一个通道,把人有效的运输到目的地,实现人口及消费的聚集。对于特色小镇而言,由于旅游对人群的大规模搬运,最终落实到对文化、体育、运动、养老、农副产品等的消费上,最终形成了增量经济。因此旅游的思维、旅游的方式、旅游的模式、旅游的手法以及如何运用旅游去带动发展,成为特色小镇发展和区域城镇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抓手。 旅游思维方式首先要认清旅游行业的五大特质,即旅游是消费的搬运、依靠吸引核形成吸引力、直接面向市场终端、是一种预卖产品、具备战略统筹作用。旅游思维方式的核心,是创意打造吸引核,强化其互动性和体验型,并依托吸引核聚集人气和消费,以实现产业结构布局和区域综合发展。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旅游思维方式的突破和自我提升,实际经历了四种结构: 服务思维——旅游是一种服务,旅游服务是以人为本的服务过程、体验过程;

产业链思维——旅游是一个跨行业的产业结构,由多个产业构成的产业链结构,包括吃、住、行、游、购、娱、体、养、学、悟; 综合开发思维——旅游不是一个产品或一个区域,而是一个复合型的结构,旅游是区域开发,是跨社会、跨行业的结合,包括景区、项目、目的地、旅游村、旅游小城镇、旅游城市等; 创新思维——互联网+、创客、众筹、投行等新理念作用于旅游,将会产生新的效应。特别是投行思维,用新的投融资的模式来带动特色小镇发展。 其次改革+资本,才能形成创新突破,旅游投行思维是当前在旅游投资风口中如何运用最重要的方面。旅游项目的开发主体应从微观主体培育、投融资渠道、政企合作等多个方面,把握投资热点,从八个方面做好投融资规划。 结合旅游思维与投行思维,绿维总结出了旅游投资的“65533”模型,即六类产品、五类管理、五大角色、三大综合与三大平台。

全市工业园区发展计划情况,存在问答及其对策建议

全市工业园区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 (2015年5月) 一、我市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一)总体发展概况。我市工业园区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十一五”期间开始快速发展,“十二五”时期进入发展黄金期。截止2014年底,全市工业园区建成面积近90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超过800家,规上企业454户,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以上,利税总额20亿元,工业集中度已达到75%,基本形成以南充经济开发区、市区共建的南充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园和9县(市、区)工业集中区为重点的“2+9”工业园区发展格局。南充经济开发区、南充航空港工业集中区、南部县工业集中区、四川蓬安工业园区被纳入全省“51025”产业园区发展计划。其中:南充经济开发区被纳入全省千亿产业园区发展计划,并正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充航空港工业集中区、南部县工业集中区、四川蓬安工业园被纳入全省500亿产业园区发展计划。南充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与嘉陵工业集中区正在联合申报全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西充县工业集中区被列为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阆中市工业集中区成功创建为全省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园区。 表一全市“2+9”产业园区基本情况

注:数据截止期为2014年。 (二)产业发展概况。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紧紧围绕油气化工、汽车汽配、丝纺服装、轻工食品四大传统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新兴产业,不断优化园区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推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园区产业发展格局。顺庆集中发展机械汽配、新材料产业,高坪重点发展丝纺服装、电子信息产业,嘉陵突出发展新能源汽车和轻工食品产业,南部大力发展板材建材、机械机电、食品饮料产业,阆中围绕旅游休闲产业,加快发展食品药品、清洁能源产业,仪陇、营山、蓬安、西充作为农产品主产区,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兼顾发展1—2个特色产业,其中西充的有机食品、仪陇的制鞋产业已初具规模。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发展重点分析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发展重点分析 2005年10月12日 目前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仍在继续扩大,除了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发展长期滞后、生态环境脆弱等原因外,突出的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化程度低,自我发展能力弱。在"十一五"乃至更长的时期内,西部地区还必须加快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依托特色资源,发挥比较优势,一些产业已经在全国工业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是能源建设。通过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大型煤炭基地等一批重大工程的建设,初步形成新疆、青海、陕甘宁、川渝等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黄河上游、长江上游水电基地,陕北、蒙西、宁夏和云贵等煤电基地。 2004年西部地区主要能源产量及在全国所占比重 产量在全国所占比重(%) 煤炭51866万吨32.7 原油4071万吨23.3 发电量5099亿千瓦时23.9 其次是原材料工业。甘肃、云南的铅锌、四川的钒钛、内蒙古的稀土等得到较快发展。青海100万吨钾肥工程建成投产,成为我国重要的钾肥生产基地。贵州和云南磷肥企业通过改造,使我国高浓度磷肥自给率提高到50%以上。 第三是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新疆的优质棉和果蔬、内蒙古的乳业和羊绒制品、云

南的烟草、广西的制糖等已逐步成为优势产业。 第四是旅游业。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各地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度假旅游和探险旅游,丝绸之路、长江三峡、香格里拉、青藏雪域高原等跨区域旅游线路已经形成。九寨沟、喀纳斯、黄果树、兵马俑、桂林山水、草原风光等一批旅游景点已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精品。 此外,西安、成都、重庆等地的航空航天、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等也渐成气候。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金祥分析,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四大有利条件:一是资源优势明显。二是基础设施的改善。三是巨大的市场潜力(全国对能源、原材料和农副产品的需求十分旺盛)。四是毗连众多国家的区位优势显现。 虽然成绩不小,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前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仍然存在如下四个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产业结构不够协调仍是西部地区的首要突出问题。其次,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第三是产业链条短。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齐同生介绍,宁夏目前的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为1:2.1,显著低于全国1:1的水平。当前煤转电效益可增加5倍,煤转化工效益可增加10倍,煤转油效益可增加20倍。但从内蒙目前情况看,主要以输出原煤为主,加工转化率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第四是在个别地区和个别领域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 西部地区近五年来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五年前现在 内蒙25:39.7:35.318.7:49.1:32.2 陕西18.43:1.38:38.913.7:49.1:37.2 青海14.6:43.3:42.110.6:51:38.4

云南省50个产业园区情况介绍

云南省50个产业园区情况介绍 1、云南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云南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开发区于1992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规划管理面积157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达6.2平方公里,按“一区三园”空间布局。20年来,开发区依托曲靖的资源、区位和产业优势,发展形成了有色金属、光伏电子、汽车及装备制造、轻工和生物五大优势产业,已成为曲靖重要的工业聚集区、城市建设的主战场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水、电、路、燃气、通讯和生活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截止2011年,入区企业总数913户,其中工业企业11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户,另有个体工商户3216户;完成工业总产值290.34亿元,增长45.02%;工业增加值87.02亿元,增长38.5%;固定资产投资80.12亿元,增长31.75%;主营业务收入283.95亿元,增长45.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25亿元,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2亿元,增长2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47元,增长16.1%。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30%的增速。 开发区已进入了经济社会加速、提质、增效的跨越发展新阶段,“十二五”期间,以打造“百亿产业、千亿园区、和谐新城”为目标,将全力做大做强主导优势产业,努力推动开发区跨越发展的步伐越走越快、越走越好。 2、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主城东部,成立于1992年,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增设出口加工区,是云南省唯一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为一体的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56.6平方公里。是未来5年昆明城市重点开发的新区域,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环境优势。入区企业近10000余家,园区内已聚集了昆船集团、云内动力、北方夜视集团、康恩贝、康师傅、统一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或品牌,初步形成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饮料业、机械设备制造产业、烟草制品及配套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医药制造业六个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雏形。2011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7.3亿元,同比增长28.1%;主营业务收入290亿元,同比增长29.46%;利税总额22.08亿元,同比增长25%。 “十二五”期间,经开区着力打造光电子产业基地、出口加工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王家营商贸物流园、阿拉乡片区产业园和大冲片区工业园六大产业基地,全力支持现有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加大与央企、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企业的产业合作力度,加快培育以装备制造、光电子、生物医药、食品饮料、新能源、新材料和烟草加工及配套等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努力把经开区打造成为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园区。 3、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

四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四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指导意 见 【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四政发[2010]2号 【发布部门】四平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0.01.26 【实施日期】2010.01.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四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四政发〔2010〕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辽河农垦管理区、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为加快我市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努力创建国家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依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吉政发〔2009〕28号),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是推进工业立市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特色工业园区既是一种空间形态,更是一种产业发展特征。国内外经济发达地区的成功发展经验表明,特色工

业园区作为以工业为主体、产业特色明显、专业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紧密的专业化产业集群,能够突出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产业主题,高效地吸引人才、市场、资金、技术等要素,推动大量同类产业、关联企业及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能够优化结构、降低成本,促进工业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增强竞争能力,是区域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使四平工业成功走出低谷,进入快速、高效、协调发展的轨道。工业发展速度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位,工业经济总量由全省第五位跃升至第四位,工业利润由全省第七位跃升至第四位。经过持续不断的改革、调整和改造,全市工业逐步形成了基础厚实、门类齐全、特色鲜明、体制灵活的产业体系。特别是200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骨干企业为主导,围绕资源、产业、产品优势及重大项目,出台了十大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工作方案,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大力推进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使我市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呈现出投资不断增加、集聚趋势明显、发展特色突出、产出效益提高的良好局面,成为我市工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全市列入省规划管理的四平市换热器、公主岭汽车零部件、公主岭农副产品加工、吉林省梨树红嘴畜产品加工、伊通县汽车零部件、伊通县鹿业加工和伊通县满族服饰等七个特色工业园区累计完成投资63.9亿元,建设项目121个,项目完成投资54.4亿元,入园企业达到204户,就业人数达到26404人,实现产值130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地域、资源、产业、产品品牌效应开始显现,创新、研发、检测、融资、物流、信息等专业性和服务性平台开始起步和发展。实践证明,建设特色工业园区,完全符合我市实际。当前,我市正处于夯实基础、积聚能量、加快复兴的关键阶段,尽快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是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既是国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明确要求,也是我市解决工业经济规模小、关联度低、产业链短、初级产品多等主要问题的有效办法。因此,进一步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是我市推进工业立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指南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指南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组织机制 第三章:编制内容 第四章:成果要求 第五章:审议程序 第六章:规划实施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概念定义: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集聚高端要素,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载体。发展特色小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第二条编制依据: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6〕2125号)和《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情况,规范《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本导则。 第三条建设发展规划要求:

(一)产业特色鲜明。根据城市发展定位,聚焦支撑未来发展的优势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选择一个所在镇(区)最具基础优势、最具成长空间的细分产业作为特色小镇主攻方向,促进产业做精、做特、做强,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独特产业生态。《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统筹协调周边镇(区)发展,鼓励跨镇(区)协同发展及整合资源共建特色小镇。 (二)规划布局合理。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多规合一”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区块环境禀赋和存量资源,升级改造区块内锌铁棚区、传统工业园区,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空间。规划面积要适当控制,要设立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推动核心建设区紧凑布局、高效利用。其中,规划须选址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社区服务完善的区域,促进产业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融合发展。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须选择与“三规”相符合、规划建设条件优越、产权清晰的区域,便于发展建设。规划须坚持“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理念,落实智慧城市、健康城市、海绵城市、公交示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等规划建设要求,完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以及公共产品供给。 (三)功能融合完备。规划须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对优质工作生活环境的需求,突出产业、景观、文化、生态等特色。规划须加强非遗等传统文化和岭南地域文化保护传承,活化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和名村,保护山水人文,增强绿色休憩空间。 (四)创新创业活跃。规划须立足高新、高端、高质、高效,推动技术、产业、业态、模式、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全方位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规划须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汇聚创新人才、风投资本、众创空间、孵化器等高端要素,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漯河市特色优势产业 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我市特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我市制定优惠政策,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在成为全国食品加工基地的基础上,形成中部地区重要的造纸基地和全省重要的盐化工基地。目前盐化工、造纸等优势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经济效益优势突显。 一、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 1、食品工业。我市食品工业起步较早,截止到2007年底,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92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37.4%,资产总计达217亿元,从业人员8.1万人;实现增加值115.2亿元,同比增长15%,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2.2%,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38.6%;实现销售收入626.2亿元,同比增长33.6%,出口交货值达7.9亿元;实现利润67.1亿元,同比增长48.9%;实现利税89.4亿元,同比增长42.3%;目前,我市已培育出年销售收入超300亿元的企业1家,超40亿元企业3家,超10亿元企业8家。主要产品近20种,年产小麦粉350.7万吨,鲜冷藏冻肉41.4万吨,畜肉制品88.6万吨,配混合饲料82.3万吨,饼干28.5万吨,速冻米面食品35.4万吨,方便面35.5万吨,乳制品10.6万吨,饮料酒4亿升,软饮料114.4万吨。全市已形成肉食品加工、粮食加工、饮料生产、绿色无公害果蔬加工四大产业链,年屠宰生猪1400万头,是全市生猪饲养量的4倍;年转化粮食300

万吨,是全市粮食年产量的2.5倍;鲜冻肉出口占全省的90%以上,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先后获得“河南省食品工业基地市”、“河南省无公害食品基地示范市”、“全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市”等荣誉称号,并成为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 2、盐化工业。漯河盐矿总面积77平方公里,赋存盐层36层,累计厚度225.43米,储量400亿吨,是全国品位第一,储量第二的大型盐矿。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盐矿资源优势,以建设河南重要盐化工基地为目标,通过招商引资、战略重组等多种措施,成功招引了金大地、永银等一批盐化工项目。2007年,全市盐化工业实现增加值4.9亿元,同比增长83.9%;实现销售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80.1%;实现利税3.8亿元,同比增长116.7%;实现利润2.9亿元,同比增长112.4%;年产原盐11.5万吨,纯碱38.5万吨。盐化工业将成为漯河新的主导产业和经济支柱。 3、造纸及纸制品业。2007年,全市造纸及纸制品业共完成增加值19.3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销售收入62.9亿元,同比增长10.7%;实现利润7.7亿元,同比增长14.1%;实现利税9.7亿元,同比增长10.4%;目前我市机制纸及纸板产量达74.5万吨,纸制品10.6万吨,纸浆13.5万吨。造纸龙头企业银鸽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9.8亿元,增长19.3%;实现利润2.1亿元,增长23.9%;实现利税3.3亿元,增长25.0%。银鸽集团5万吨特种纸项目,目前已完工,累计完成投资15000万元;年产15万吨高强瓦楞纸项目总投资20607万元,已完成投资9150万元。2008年银鸽集团产品产量可以达到100万吨。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防城港市六大重点工业园区概况

防城港市六大重点工业园区情况介绍 时间:2011-07-12 16:18来源:未知作者:lj 点击: 574 次 防城港市重点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 94.99 平方公里,其中防城港钢铁产业园区规划面积 37.80 平方公里、大西南装备制造业产业园规划面积 21.39 平方公里、防城港市粮油食品产业园规划面 防城港市重点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94.99平方公里,其中防城港钢铁产业园区规划面积37.80平方公里、大西南装备制造业产业园规划面积21.39平方公里、防城港市粮油食品产业园规划面积3.49平方公里、东兴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规划面积5.41平方公里、防城港市茅岭东盟特色资源开发加工产业园规划面积14.06平方公里、上思县钢铁辅助产业园规划面积12.84平方公里。 (一)防城港市粮油食品产业园 防城港市粮油食品产业园位于防城港市港口区渔万岛南部,北至中华路,南至港区9号路,西至铁路1号调车场,东至港区1号路。规划总面积3.49平方公里,规划期为2008-2025年,主要布局粮油精深加工、生物饲料加工、仓储物流及粮油加工配套的上下游产业,园区规划期末产值1000亿元左右。目前已建成面积1平方公里,剩余面积2.49平方公里。园区进驻主要企业总计15家,包括大海粮油、嘉里粮油、岳泰饲料、惠禹饲料蛋白、益海大豆蛋白、新宏光仓储、中外运仓储、自治区储备粮防城港直属库、防城港中储粮仓储有限公司粮食中转库等项目。企业项目总投资23.22亿元,年产值180亿元。 产业园功能定位及目标:立足于大港口,集粮油糖生产加工、产品进出口、大宗商品交易、仓储物流于一体的亚州最大的粮油糖产业综合体。2012年产值达350亿元;2015年产值达500亿元。 (二)防城港钢铁产业园 防城港钢铁产业园是企沙工业区的核心区,规划面积37.80平方公里,已开工建设用地面积(含道路、安置点等)8.8平方公里,剩余面积29平方公里。 产业园功能定位:依托优良的深水岸线资源,以发展临港重化工业为主要方向,以钢铁产业为龙头,主要发展钢铁、重型机械、能源、修造船、有色金属加工及其它配套或关联产业,成为以工业港为主导的多功能的现代化国际工业园区。 目前,防城港钢铁产业园已入园和正在洽谈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0个,总投资1086亿元。其中:①已建成投产项目1个,即防城港火电厂,规划建设规模为装机容量4×60万千瓦机组,一期2×60万千瓦机组已投产,2008年产值16亿元,二期工程正在加快推进;②已签订合同确定入园项目主要是钢铁项目;③招商洽谈项目16个,主要是钢铁项目上下游配套。该20个产业项目建设正常投产后,估算年产值999亿元,利税161亿元。

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报告

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报告 今年以来,全市产业园区按照建设“创新型”园区的总体要求,加快平台拓展,增强功能保障,狠抓项目建设,培育产业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再掀新高潮。 一、主要成效 (四)功能配套有了新提升。积极规划布局园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商业、学校、医院、污水处理、质量检测等项目,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快速提升。邻水经开区建设省级汽摩零部件质量检测中心和电镀园先后通过省上批复,已启动建设;华蓥工业发展区加速推进中小企业孵化中心和综合配套服务区建设进展顺利,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平台建设已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武胜经开区公共服务中心、银刚广场等项目即将投入建设,城市综合体和生态长廊项目已启动前期设计工作;岳池回乡创业园污水处理厂项目已确定BOT建设模式,正在编写设计方案;XX经开区积极跟踪华润集团希望小镇、北大教育城等项目,大力完善城市功能。

总体来看,园区建设发展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园区配套不够完善,污水处理、垃圾中转、商贸、金融、物流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园区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还有差距,个别产业园区还没有真正形成主导产业和产业特色。 二、下步要求 下半年,全市产业园区要按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实施“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力争完成工业产值500亿元,拓展面积20平方公里,完成投资120亿元。 (一)立足扩容升级,做好规划修编。按照布局优化、特色突出、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于承接转移,做好新一轮产业园区修编扩容,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格局。要突出园区产业特色,明确每个园区2-3个主导产业定位,实施差别化发展,在园区供地、招商、优惠政策的兑现、运行要素的保障方面,给予调控。规划既要考虑切实可行,又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更要注重土地利用率和投资产出率。

昌吉州六大支柱产业发展现状.doc

昌吉州六大支柱产业发展现状 2009年,昌吉州工业总产值337.9亿元,其中:轻工业114.2亿元,重工业223.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1.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87.4亿元,其中:轻工业21.0亿元,重工业66.4亿元。其中规上增加值69.4亿元。规模以上六大支柱产业中,煤电煤化工业增加值28.9亿元;有色金属冶炼业增加值3.7亿元;机电和新型建材制造业增加值8.2亿元;纺织业增加值6. 1亿元;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加工业工业增加值2.2亿元;食品加工业增加值13.2亿元。以上六个支柱产业共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2.3亿元,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3%。 (一)煤电煤化工产业:包括煤炭采掘业、煤电、煤化工三个行业。 煤炭采掘业:截止目前,全州有规模以上煤炭企业42户,自治州境内共有各类煤矿93处。2009年煤炭产量1537.92万吨,占自治区煤炭产量的20%。重点煤矿有新疆北山矿业、新

疆屯宝矿业、木垒凯源煤矿、神东天龙五彩湾煤矿等公司,煤炭产业集群已具雏形。 煤电:昌吉州是自治区的电力大州,火电装机200万千瓦以上,占自治区的18.3%。规模以上电力企业5户,主要有玛纳斯(天山电力玛纳斯发电厂123万千瓦)、昌吉市(华电昌吉热电25万千瓦)、阜康市(鲁能阜康热电25万千瓦)等发电企业,阜康华能2×13.5万千瓦、华电昌吉热电2×30万千瓦机组已开工建设,一批火电项目正在筹备,为西电东送打下基础,煤电产业集群已具雏形。 煤化工:昌吉州是自治区重要的煤化工生产基地。主要以焦炭、兰炭、电石为主。冶金焦产能达到265万吨,重点企业有永鑫煤焦化(90万吨)、鸿基焦化(80万吨)、松迪焦化、晋泰焦化、博达焦化、艾斯米尔焦化等六家公司。兰炭独立核算企业48户,产能达500万吨。 (二)石油石化及中下游产业:包括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和石油化工中下游加工业。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以中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准东公司为主,主要是集中在彩南、火烧山、北三台、盆五、呼图壁、莫北等油气田,年产石油150万吨、天然气11亿立方;2000年以后中石化进入我州进行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在玛纳斯发现储量过亿吨的永进油气田。目前,中石化胜利油田西部开发中心正在做大开发前的准备工作。 石油化工中下游产业:我州石油化学工业包括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重点以高分子材料深加工、凝析油加工为方向。重点企业有蓝山屯河化工有限公司、

建设特色产业园工作报告

建设特色产业园工作报告 随着招商选资时代的来临,建立特色产业园区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它代表了区域核心竞争力。特色产业园区是县域或更大区域特色产业的最新发展。“一村一品”或“一乡一业”甚至“一县一业”、“一县几业”的产业集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其成员企业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及其网络、客户。产业集群具有地理集聚的特征,产业关联及其支撑企业、相应支撑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在空间上集聚,是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 特色产业园区优势明显 从经济学的角度,区域特色产业集聚确实发挥了外部规模经济的优势,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并伴随垂直一体化与水平一体化利润,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形成产业集聚的价格优势。 特色产业园区具体有哪些优势呢? 特色产业园区可以成为特色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从长远看,由于入园企业是具有特色优势的同类产业或相近产业,因此,未来发展中可以为形成较大有竞争优势的支柱企业奠定基础。特色产业园区为专业化协作创造了更为有利的硬件,为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途径,使产业组

织进一步优化。 特色产业园区成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可以引导和组织小企业向城镇集聚,充分共享城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以项目带开发,以开发促发展,既聚集了分散的工业和人口,又弥补了城镇建设资金的不足。从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城市品位的角度来看,在建制镇或中心镇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已成为促进人口城镇化建设和繁荣小城镇的一大途径。通过产业集聚、工业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同时通过附加入园条件,把优势企业引入园区,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 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前厂后店、上厂下店的生产方式和“处处点火、村村冒烟”的个体分散经营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把企业集中起来进行规范化生产,有利于解决消防问题和对污水等“三废”进行集中统一的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开发区的优化升级。一是可以避免“有区无业”的“圈地运动”,提高开发区的建设效率;二是可以避免许多开发区产业之间并联度低,起不到产业集聚效应的弊端;三是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有利于原有开发区的资源融合,整体优化。 特色产业园运作要点 特色产业园区的作用和优势如此明显,那么怎样才

工业园区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解析

目录 CONTENTS 第二篇:苏州工业园区破土建设国内独一无二的湿地中的校园------------------------------------ 2第三篇:贵州思南工业园区入驻项目96个工业园区现状分析 ------------------------------------- 3第四篇:浙江嘉北工业园区液态铝运输工程预计12月完工 ---------------------------------------- 4第五篇:2015年工业园区建设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 4第六篇:昆明市第一批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达5120万元 ---------------------------------------- 5第七篇:黑龙江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浅析 ------------------------------------------------------------ 6第八篇:2014年中国十大工业园区排名------------------------------------------------------------------ 7 2014年中国十大工业园区排名 ------------------------------------------------------------------------------ 8 1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 8 2张江高科技园区 ----------------------------------------------------------------------------------------------- 8 3苏州工业园区 -------------------------------------------------------------------------------------------------- 8 4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 8 5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 8 6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 8 7浙江余姚工业园区 -------------------------------------------------------------------------------------------- 8 8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8 9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 8 10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 ------------------------------------------------------------------ 8第九篇:中国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8图表1:我国工业园区的种类-------------------------------------------------------------------------------- 8 1、发展战略不清晰,规划不合理--------------------------------------------------------------------------- 9 2、产业定位和规模定位脱离实际--------------------------------------------------------------------------- 9 3、工业园区整体竞争力较弱--------------------------------------------------------------------------------- 9 (1)集聚优势不强 --------------------------------------------------------------------------------------------- 9(2)园区内企业间的关联性不足------------------------------------------------------------------------- 10(3)招商引资无序竞争------------------------------------------------------------------------------------- 10(4)缺少服务支撑体系------------------------------------------------------------------------------------- 10(5)融资难、资金短缺------------------------------------------------------------------------------------- 10 4、工业园区投资软环境差---------------------------------------------------------------------------------- 10 第十篇:2014年中国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市场发展分析 ------------------------------------------ 10第十一篇:2014年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 11第十二篇:中国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12第十三篇:各地政府政策扶持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投资潜力大 ----------------------------------- 13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市场前瞻及转型升级分析报 告》 第一篇:2014-2015淮安市工业园区未成年人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统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