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升本政治试题2011年专升本政治选择预测

专升本政治试题2011年专升本政治选择预测

专升本政治试题2011年专升本政治选择预测
专升本政治试题2011年专升本政治选择预测

2011年专升本政治选择预测一

1.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

A.经验材料

B.理论结论

C.一般方法论

D.具体方法

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原则是()

A.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C.分析和综合的统一

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3.把思维归结为只是人脑的生理过程,这种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4.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类的意识可以()

A.认识和改造世界

B.创造客观规律

C.改造客观规律

D.消灭损害人类的规律

5.对发展的实质的确切理解是()

A.事物的不断运动

B.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互相联系和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矛盾是指()

A. 对立面的互相联结,互相转化

B. 对立面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

C.思维的前后不一致

D.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7.认识的本质在于()

A.主体创造

B.能动反映

C.社会实践

D.客观存在

8.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问题

B.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C.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9.决定社会形态性质的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国体

D.意识形态

10.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政治法律思想

B.哲学观念

C.国家政权

D.科学技术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的社会功能的是()

A.信息功能

B.教化功能

C.强制功能

D.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12.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封建社会

D.半封建社会

13.1894年11月,孙中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科学补习所

1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是()

A.《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15.1920年8月,中国最早建立的共产主义小组是()

A.北京小组

B.武汉小组

C.长沙小组

D.上海小组

16.毛泽东阐述关于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理论的著作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C.《论持久战》

D.《新民主主义论》

17.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土地问题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18.建国初期,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剥夺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依靠苏联的援助

19.对新中国国家政权建设有重要意义的《共同纲领》确定于()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党的七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20.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城市,开始由城市领导农村新时期的是()

A.1947年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

21.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是()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2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

C.实事求是

D.武装斗争

23.“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是()

A.发展道路问题

B.根本任务问题

C.发展战略问题

D.发展阶段问题

24.我国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实际依据是我国正处于()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5.市场机制中的核心机制是()

A.供求机制

B.激励机制

C.价格机制

D.竞争机制

2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B.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C.宏观调控由直接向间接转化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

28.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特征是()

A.按劳分配

B.共同富裕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以按资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

C.以个体劳动收入分配为主,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D.以劳动力价值收入分配为主,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30.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是()

A.为人民服务

B.诚实守信

C.集体主义

D.爱国主义

31.“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

B.港澳台高度自治

C.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D.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32.社会主义各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

A.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B.生产关系为标准

C.公有制程度为标准

D.阶级斗争为标准

33.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是()

A.社会主义民主的保证和体现

B.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C.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

D.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

34.可持续发展强调()

A.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B.经济的发展

C.人口的发展

D.高科技的发展

35.“三讲”中的核心是()

A.讲学习B讲政治

C.讲正气

D.三个代表

参考答案

1.C

2.B

3.D

4.A

5.D

6.D

7.B

8.D

9.B 10.C 11.C 12.C 13.A 14.B 15.D 16.A 17.A 18.D 19.A 20.B 21.B 22.C 23.B 24.B 25.C 26.D 27.C 28.C 29.A 30.C 31.D 32.A 33.C 34.A 35.B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间的关系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唯物主义—元论与唯心主义—元论对立的根本问题是()

A.世界发展的动力问题

B.意识的本质问题

C.世界的本原问题

D.真理的本性问题

3.形而上学认为静止()

A.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有运动寓于其中

C.无运动寓于其中

D.是寓于运动之中的

4.“存在就是被感知”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5.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指()

A.质量互变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系统规律

D.矛盾规律

6.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

A.事物的消亡

B.外部因素对事物的作用

C.事物自身的转化

D.无保留抛弃的过程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是()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

B.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C.理性认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感性认识

D.感性认识就是感觉,理性认识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集合

8.阶级现象()

A.贯穿人类社会始终

B.永远不会消亡

C.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D.是一个历史性范畴

9.社会形态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社会和自然的统一

10.社会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生产力

B.变革生产关系

C.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

D.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

1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

A.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B.必然与偶然的关系

C.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D.可能与现实的关系

1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B.封建社会的残余

C.资本主义社会

D.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13.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属于()

A.旧民主主义

B.民主主义

C.新民主主义

D.社会主义

14.俄国十月革命后,最早在我国宣传马克思主义、赞扬十月革命的是()

A.李达

B.李大钊

C.毛泽东

D.陈独秀

15.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是()

A.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B.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C.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D.民族资本主义的软弱

16.标志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的失败

B.第一次护法战争的失败

C.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

D.护国战争的失败

17.下面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的是()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土地革命

D.党的建设

18.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大经济纲领中规定,对民族工商业采取的政策是()

A.没收

B.改造

C.保护

D.赎买

19.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中国进入()

A.社会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共产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

20.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形成

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

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21.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

A.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统一战线

22.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文件是()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C.《论联合政府》

D.《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23.邓小平理论中,反复强调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消灭剥削

B.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C.发展生产力

D.实现共同富裕

2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

A.新中国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实行改革开放

26.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

A.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

27.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

B.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指导性计划的经济体制

29.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理论依据是()

A.按劳分配规律

B.商品经济价值规律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动规律

D.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规律

30.我国的国体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无产阶级专政

31.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是()

A.资本主义民主

B.社会主义民主

C.原始公社民主

D.共产主义民主

32.社会主义爱国统一战线的根本性质的基础是()

A.爱国主义

B.新民主主义

C.社会主义

D.“一国两制”方针

33.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

A.主观为别人,客观为自己

B.先人后己

C.集体主义

D.个人主义

34.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

A.“叶九条”

B.“邓六条”

C.“一纳四目”

D.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3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多党合作制

C.依法治国

D.政治协商

参考答案

1.A

2.C

3.C

4.B

5.D

6.C

7.A

8.D

9.C 10.A 11.A 12.D 13.C 14.B 15.C 16.D 17.C 18.C 19.D 20.D 21.A 22.D 23.A 24.C 25.B 26.D 27.B 28.C 29.C 30.A 31.B 32.C 33.C 34.D 35.C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古典经济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3.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A.本原和派生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4.否认相对静止的哲学是()

A.相对主义

B.唯物主义

C.唯心主义

D.诡辩论

5.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说明()

A.意识产生物质

B.意识转化为物质

C.意识决定物质

D.意识创造物质

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C.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不起作用

7.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A.外力的推动

B.事物内部矛盾

C.矛盾双方的互相渗透

D.矛盾双方互相联结

8.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在于它()

A.是否为多数人公认

B.是否清楚明白

C.是否与自己的对象一致

D.是否有用

9.人类认识的基础是()

A.感性直观

B.理性思维

C.客观精神

D.社会实践

10.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是()

A.社会大多数人的思想

B.社会中少数人的思想

C.统治阶级的思想

D.劳动群众的思想

11.马克思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A.人的自身需要

B.人类的共同利益

C.人的社会关系

D.人的自然属性

12.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天津条约》的签订

13.1917年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要求恢复的是()

A.《天坛宪章》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中华民国约法》

14.新文化运动中最早高举“德先生”、“赛先生”大旗的是()

A.陈独秀

B.胡适

C.李大钊

D.鲁迅

15.首先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是()

A.刘少奇

B.朱德

C.王稼祥

D.邓小平

16.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中共杭州西湖会议的召开

B.中共“三大”的召开

C.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中国国民党“二大”的召开

17.遵义会议上,中央在实际上确立了谁的核心领导地位()

A.毛泽东

B.王稼祥

C.周恩来

D.张闻天

18.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A.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C.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D.根据地建设,工人运动,党的建设

19.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

20.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规定,对官僚资本实行()

A.没收

B.赎买

C.公私合营

D.改造

21.中共中央确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会议是()

A.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B.1979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C.党的七届三中全会

D.党的“八大”

22.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延安整风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七大”

23.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是()

A.改革开放

B.独立自主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三个有利于”

24.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

A.直接动力

B.惟一动力

C.最终动力

D.次要动力

25.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

A.发展社会生产力

B.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具体目标是实现()

A.综合机械化

B.生产自动化

C.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D.科学化

27.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是要使市场()

A.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

B.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

D.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

28.我国现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根本原因是()

A.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B.贯彻物质利益原则

C.生产力状况

D.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要

29.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是()

A.劳动者生活的第一需要

B.劳动者谋生的手段

C.劳动者创造财富的惟一源泉

D.既是劳动者的谋生手段,又是其生活的第一需要

30.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邓小平理论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1.“一国两制”构想最先是为解决()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经济特区问题

32.我国的政体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3.以下属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的是()

A.依法治国

B.坚持市场经济体制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4.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以马列主义为指导

B.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为目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是促进改革开放的精神文明

3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是()

A.民主

B.集中

C.民主集中制

D.人民当家作主

参考答案

1.B

2.C

3.B

4.D

5.B

6.A

7.B

8.C

9.D 10.C 11.C 12.C 13.B 14.A 15.C 16.C 17.A 18.B 19.B 20.A 21.A 22.D 23.C 24.C 25.D 26.C 27.B 28.C 29.D 30.A 31.A 32.B 33.C 34.B 35.C

1.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

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即()

A.认识论和实践论问题

B.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C.物质问题和意识问题

D.本原论问题和实践论问题

3.在意识的本质问题上,唯心主义()

A.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B.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4.“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5.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6.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7.质变指的是()

A.事物的连续性变化

B.事物根本性质变化

C.非爆发式飞跃

D.事物数量的增减

8.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性

B.绝对性

C.客观实在性

D.直接现实性

9.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国家政权的性质

B.意识形态的性质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上层建筑本身是否完善

1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A.政党制度

B.选举制度

C.文官制度

D.国家制度

11.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A.人民群众是人口的大多数

B.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思想

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规律

1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革命对象是()

A.官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B.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

C.帝国主义、资产阶级

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1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共产主义

B.实用主义

C.新三民主义

D.三民主义

1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历史性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洛川会议

B.遵义会议

C.八·七会议

D.瓦窑堡会议

15.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小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B.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

C.旧民主主义文化运动

D.无产阶级文化运动

16.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

A.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7.毛泽东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文章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8.解放战争时期,变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文件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C.《在不同地区实施土地法的不同策略》

D.《五四指示》

19.在1946年1月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上,国共双方斗争的焦点是()

A.政权和军队问题

B.宪章原则问题

C.和平与民主问题

D.和平建国纲领问题

20.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确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

A.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B.迅速消灭国民党残匪

C.完成解放区的土改工作

D.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

21.下列不能体现党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是()

A.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B.党的“八大”

C.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党的“九大”

22.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标志是()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C.1954军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举行

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3.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24.中国共产党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言书是()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5.邓小平完整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时间是()

A.1980年

B.1984年

C.1987年

D.1992年

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是在()

A.改革开放目标实现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21世纪中叶

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7.初级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三个重点是()

A.农业、能源交通和教育科学

B.农业、工业和科学技术

C.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

D.农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

28.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是()

A.马克思、恩格斯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29.关于我国当前个体经济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不存在雇佣关系

B.能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C.为国家提供资金积累

D.提供产品,繁荣市场

3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31.我国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A.阶级斗争

B.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事实上的不平等

C.民族矛盾

D.经济文化的差异

32.在社会保障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33.邓小平理论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发展教育和科学

B.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3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A.共产主义

B.社会主义

C.爱国主义

D.集体主义

35.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是

A.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

B.服务于社会主义的

C.在野党

D.民主主义的政党

参考答案

1.A

2.C

3.B

4.D

5.A

6.C

7.B

8.D

9.C 10.D 11.B 12.D 13.C 14.B 15.C 16.B 17.A 18.D 19.A 20.A 21.D 22.D 23.D 24.C 25.D 26.D 27.A 28.D 29.A 30.B 31.B 32.B 33.C 34.D 35.B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 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4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8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 A.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 世界有无统一性的问题 C. 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 D. 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 2. 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这是一种() 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 形而上学的观点 C.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3.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 A. 实质 B. 总特征 C. 核心 D. 总规律 4.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 A. 绝对同一

B. 相互分离 C. 相互依存 D. 绝对排斥 5.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与唯心主义认识路线的对立表现为() A. 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 B.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C.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 能动反映论与直观反映论的对立 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 A. 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 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7. 社会存在指的是 A. 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B. 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 C. 社会的物质财富 D.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8. 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容,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 产品分配关系 B.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C. 产品交换关系

D.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9. 上层建筑的两个组成部分是() A. 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层建筑 B. 意识形态和观念上层建筑 C.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10. 社会革命和改革都根源于() A. 新理念和传统观念的矛盾 B. 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11. 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 A. 决定论和非决定论 B. 宿命论和唯意志论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 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 12. 鸦片战争后,中国贫穷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是() A. 帝国主义的压迫 B. 封建主义的压迫 C.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D. 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 13. 新主义革命与旧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革命的()

2018年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专升本)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物质和意识关系的问题上,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是( )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B.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D.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参考答案:C 2、唯物主义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C.精神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参考答案:B 3、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 ) A.技术引进从重视硬件发展到重视软件 B.从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从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国际劳务合作与跨国经营 D.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参考答案:D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 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参考答案:C 5、感觉、知觉和表象,这是( ) 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 B.意识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参考答案:C 6、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不变论 D.相对主义诡辩论

参考答案:D 7、党提出把工作重点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中共六大 C.七届二中全会 D.十二月会议 参考答案:C 8、党的十六大提出了( ) A.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B.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奋斗目标 C.社会主义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答案:D 9、在认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 ) A.满足和被满足的关系 B.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C.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D.观赏和被观赏的关系 参考答案:B

成考专升本政治选择题复习二

成考专升本政治选择题复习二 36.内容与形式存在矛盾的根据是() A.内容总是落后与形式的变化 B.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 C.形式决定内容,内容反作用与形式 D.形式活跃易变,内容相对稳定 37.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的原则() A.是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B.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知识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3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 A.每个人必须事事实践才能有认识 B.只有参加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认识 C.直接知识来自实践 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 39.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是指() A.主观性原则 B.主体决定客体原则 C.主体的能动性原则 D.客体依赖主体原则

40.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性 B.客观实在性 C.直接现实性 D.社会历史性 4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C.主管和客观的关系 D.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42.坚持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了() A.可知论 B.唯物论 C.辩证法 D.唯心论 4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A.客观对象 B.认识的主体 C.认识的客体 D.社会实践 44.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A.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C.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D.唯心主义承认的观点 45.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是否被多数人拥护 B.是否被社会普遍承认

C.是否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一致 D.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 46.真理一元论认为对于一个确定的对象() A.只能有一种认识 B.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C.真确的认识只能一次获得 D.正确的认识只能用一种方法获得 47."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物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48.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A. 真理和谬论不断调和的过程 B.真理和谬论相互补充的过程 C. 真理和谬论相互转化的过程 D.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49.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因为() A.有些真理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检验 B.实践检验必须有逻辑证明来补充 C.社会实践总受历史条件的限制 D.不同人,不同阶级有不同实践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适应于物质 B.意识决定物质,物质随意识的变化而变化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也决定物质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3.抽象的可能性是指( ) A.永远不能实现的东西 B.实质上是一种不可能性 C.在现实中有充分根据的东西 D.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东西 4.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 ) A.抽象的不变的统一 B.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绝对的永恒的统一 D.相对的暂时的统一

5.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 A.阶级斗争发展史 B.政治制度演变史 C.生产劳动发展史 D.宗教信仰变迁史 6.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7.人的本质是() A.永恒不变的 B.随主观意志的变化而变化的 C.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D.随个性的变化而变化 8.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最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不容许 B.封建主义不容许 C.无产阶级不容许 D.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软弱性 9.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强调了( ) A.工人运动的重要性 B.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C.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性 D.城市工作的重要性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预测试题及答案(1)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预测试题及答案(1) 1.哲学是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2.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A.阶级性 B.革命性 C.科学性 D.实践性 3.物质的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可知性 C.可变性 D.广延性 4.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A.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B.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C.强调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作用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的观点 B.矛盾的观点 C.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观点 D.内因论的观点 6.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事物的外部矛盾 D.事物的内部矛盾 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B.对立统一规律 C.联系与发展的观点 D.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8.辩证唯物主义理解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物质第一性的观点 B.普遍联系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9.感性理解的特点是 A.问接性、抽象性 B.直接性、形象性 C.真实性、可靠性 D.深刻性、逻辑性 10.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B.社会的政治制度 C.国家政权的性质, D.社会精神文明的水平 11.国家实质上是 A.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B.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关 C.社会平等与正义的象征 D.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 12.经济基础是指 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C.一切生产资料的总和 D.社会生产力的总和 13.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制约条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全国统一考试试卷真题及答案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全国统一考试试卷真题及答案

2012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政治 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 2、有哲学家认为,万物瞬息万变,没有相对静止,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A、形而上学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3、长期脱离人群,在狼群中长大的“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A、意识是生物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发展的产物 D、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4、下列选项中,包含着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乘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最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B、唯物论的观点 C、可知论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 6、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认识-实践-认识 B、实践-认识-实践 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 7、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态度的哲学基础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的原理 C、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理 D、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 8、在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血缘亲族关系 B、地缘政治关系 C、物质生产关系 D、思想文化关系 9、在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因素中,属于渗透性因素的是()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自然科学 D、经营管理 10、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 A、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矛盾 B、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 C、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附答案

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是统一的 B、世界的本子是物质 C、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D、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2、有哲学家认为,世界的本子是原子,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单位。这是一种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A、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B、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4、下列选项中,包含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是 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B、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最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B、反映论的观点 C、可知论的观点 D、一元论的观点 6、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A、认识---实践 B、实践---认识 C、知觉---表象 D、判断---推理 7、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生产方式 D、风俗习惯 8、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

A、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B、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C、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D、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人类的客观内容 9、下列选项中,属于生产力中独立的实体性因素的是 A、自然科学 B、教育 C、劳动资料 D、经营管理 1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国家的政权属于 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社会生产力系统 C、社会经济基础 D、社会上层建筑 11、把社会形态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据是

2019年成人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专升本《政治》试卷与参考答案

春华教育集团 2019年成人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专升本 《政治》试题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 和第II 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题号 ——一 ——二 四 总分 分数 第I 卷(选择题,共80 分) 1、世界观是人们对 (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 4、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5、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又要结合中国实际。这符合 ( ) 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C.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统一的原理 得分 评卷人 2分,共 80分。在每个小题的四个 A. 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B. 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C. 人类社会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D. 精神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2、客观实在性作为物质的唯一特性, 表明它是 A.具体物质的个性 B. 一切物质的共性 C.自然物质的个性 D. 自然物质的共性 A.根本属性 B. 运动方式 C.存在形式 D. 时空坐标 A. 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 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 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 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 A. 联系具有复杂多样性 B.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得 一、选择题:I ?40小题,每小题 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D. 社会历史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 7、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是()

成人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3)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德国古典哲学 C.17世纪英国哲学 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A.内容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B.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 C.形式决定内容,内容反作用于形式 D.内容相对稳定,形式活跃易变 4.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A.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 B.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 C.科学实验活动 D.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5.划分阶级的根本标准是() A.思想观念和信仰不同 B.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C.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不同 D.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所造成的经济地位不同 6.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科学文化的矛盾 C.先进的生产关系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7.关于人性问题,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人性本善 B.人性本恶 C.人性有善有恶 D.人性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8.人民军队的宗旨是() A.打仗 B.做群众工作

C.生产建设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9.1927年后,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主要错误表现在() A.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上 B.对待小资产阶级的问题上 C.对待富农的问题上 D.对待地主阶级的问题上 10.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要求是 A.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 B.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D.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 11.80多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 A.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发展先进生产力 C.发展先进文化 D.巩固执政地位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 13.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是在()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14.科学发展观就是() A.两个文明一起抓 B.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C.人的全面发展 D.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以按资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 C.以个体劳动收入分配为主,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D.以劳动力价值收入分配为主,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16.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 A.正确经济方向 B.正确政治方向 C.正确文化方向 D.正确社会方向 17.20世纪50年代初由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及答案(高清打印版)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世界观是( ) A.人们对人生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B.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D.人们对社会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内容是( ) A.自然和社会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B.时间和空间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C.物质和运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3.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客观实在性 B.空间广延性 C.无限多样性 D.客观规律性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现象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5.一切认识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这说明( ) A.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B.每个人的认识都依赖于直接经验 C.书本知识并不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6.在认识论上,一切唯物主义都坚持( ) A.实践论 B.反映论 C.矛盾论 D.先验论 7.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 ) A.客观性、无限性 B.客观性、一元性 C.有条件性、有用性 D.有条件性、有限性 8.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地理环境

B.人口数量 C.生产方式 D.人口素质 9.社会形态是(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10.阶级斗争是( ) A.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 C.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D.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11.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是( )

政治(专升本)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怎样解决这一主要矛盾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 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方针不动摇 C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D 改革开放不动摇 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4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必须以「」 A 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B 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为中心 C 协调比例关系为中心 D 推动科技进步为中心 5 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强调「」 A 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B 经济与政治的全面协调发展 C 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D 人类自身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协调发展 6 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 国有资产在整个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上 B 国有资产在公有资产中占优势上 C 控制力上 D 国有经济的大发展上 7 判断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看股份制企业「」 A 所在社会的性质 B 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C 股东的成分 D 管理者的身份 8 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的是邓小平关于「」 A 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C “先富”与“共富”关系的理论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9 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要满足人们「」 A 小康生活需要 B 基本生活需要 C 富裕生活需要 D 现代化生活需要 10 邓小平在不同场合,提出过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在这一系列“两手抓”方针中,关键是「」 A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 B 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C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D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11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 A 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和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B 为经济建设服务和为社会稳定服务 C 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 D 为政治服务和为改革开放服务 12 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 A 以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为基础 B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C 以不结盟原则为基础 D 以自由平等原则为基础 13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A 爱国主义 B 社会主义 C 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D 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 14 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的「」 A 萌芽、酝酿阶段 B 初步形成阶段 C 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廊阶段 D 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阶段 15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 改革开放 B 发展才是硬道理 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021年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1年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 (附选择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70分。 1、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辩证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A.为人类理解和发展真理开辟了道路 B.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C.结束了一切唯心主义哲学 D.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3、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 A.惟一特性 B.根本属性 C.存有形式 D.辩证本性 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关系的是() A.白天过去,黑夜到来 B.冬去春来,寒来暑往 C.电闪雷鸣,风来雨至 D.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 5、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变化范围的大小 B.事物是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的范围 D.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6、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A.事物是客观存有的 B.事物是永恒运动的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 7.辩证唯物主义理解论认为,理解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主体心灵的内省过程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主体心灵对客体的感悟 8、真理没有阶级性,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 A.真理与人的阶级地位毫无关系 B.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C.真理是一种永恒不变的客观精神 D.真理是任何人都能够利用的 9、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血缘关系 B.政治关系 C.思想关系 D.生产关系 1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 A.阶级压迫的工具 B.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 C.管理社会各项事业的机关 D.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11、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社会基本矛盾 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C.阶级斗争 D.科学技术的发展 12、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发展而达到成熟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专升本政治试题真题及答案

2013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 选择题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信息 ..........点.上。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B A、世界是统一的 B、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C、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D、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2、有哲学家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单位,这是一种A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C A、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B、否认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4、下列选项中,包含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是C 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B、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最基本观点是A A、实践的观点 B、反映论的观点 C、可知论的观点 D、一元论的观点

6、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B A、认识-实践 B、实践-认识 C、知觉-表象 D、判断-推理 7、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C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生产方式 D、风俗习惯 8、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D A、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B、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C、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D、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9、下列选项中,属于生产力中独立的实体性因素的是C A、自然科学 B、教育 C、劳动资料 D、经营管理 1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国家政权属于D 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社会生产力系统 C、社会经济基础 D、社会上层建筑 11、把社会形态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据是B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生产关系的性质 C、国家政权的性质 D、社会道德的状况 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A A、毛泽东思想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邓小平理论 13、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提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题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题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是统一的 B、世界的本子是物质 C、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D、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2、有哲学家认为,世界的本子是原子,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单位。这是一种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A、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B、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4、下列选项中,包含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是 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B、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最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B、反映论的观点 C、可知论的观点 D、一元论的观点 6、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A、认识---实践 B、实践---认识 C、知觉---表象 D、判断---推理 7、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生产方式 D、风俗习惯 8、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 A、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B、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C、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D、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人类的客观内容 9、下列选项中,属于生产力中独立的实体性因素的是 A、自然科学 B、教育 C、劳动资料 D、经营管理 1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国家的政权属于 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社会生产力系统 C、社会经济基础 D、社会上层建筑 11、把社会形态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据是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生产关系的性质 C、国家政权的性质 D、社会道德的状况 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中大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邓小平理论 13、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 A、开始萌芽 B、基本形成 C、走向成熟 D、继续发展 14、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规定,对民族工商业的政策是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与答案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 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有无统一性的问题 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 D.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 2.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这是一种()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3.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 A.实质 B.总特征 C.核心 D.总规律 4.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 A.绝对同一 B.相互分离 C.相互依存 D.绝对排斥 5.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与唯心主义认识路线的对立表现为() A.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 B.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能动反映论与直观反映论的对立 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 A.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7.社会存在指的是 A.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B.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

C.社会的物质财富 D.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8.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容,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产品分配关系 B.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C.产品交换关系 D.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9.上层建筑的两个组成部分是() A.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层建筑 B.意识形态和观念上层建筑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10.社会革命和改革都根源于() A.新理念和传统观念的矛盾 B.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11.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 A.决定论和非决定论 B.宿命论和唯意志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 12.鸦片战争后,中国贫穷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是() A.帝国主义的压迫 B.封建主义的压迫 C.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D.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 1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革命的() A.对象不同 B.领导权不同 C.动力不同 D.前途不同 14.毛泽东指出:“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这段话旨在强调() A.人民群众是革命的力量源泉 B.武装斗争是革命的主要形式 C.统一战线是革命的重要武器 D.党的领导是胜利的根本保证

2016年专升本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专升本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1/40)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 世界观是( ) A.人们对人生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B.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D.人们对社会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下一题 (2/40)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2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内容是( ) A.自然和社会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B.时间和空间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C.物质和运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上一题下一题 (3/40)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3题 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客观实在性 B.空间广延性 C.无限多样性 D.客观规律性 上一题下一题 (4/40)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4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现象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上一题下一题 (5/40)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5题 一切认识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这说明( ) A.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B.每个人的认识都依赖于直接经验 C.书本知识并不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上一题下一题 (6/40)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6题 在认识论上,一切唯物主义都坚持( )

2020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

2020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 第1题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 答案:B 第2题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国家政权的性质 B.意识形态的性质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上层建筑本身是否完善 答案:C A.特别行政区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B.特别行政 区政府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C.特别行政区享有内地一般地方行政区域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 D.两种制度的地位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 答案:D 第4题新民主主义国家国营经济形成的主要方式是() A.没收私营企业 B.公私合营 C.没收官僚资本 D.土地国有政策 答案:C 第5题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是() A.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B.物质文明是内容,精神文明是形式 C.相互独立,互不相干 D.精神文明是内容,物质文明是形式 答案:A 第6题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理论依据是() A.按劳分配规律 B.商品经济价值规律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动规律 D.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规律

答案:C A.马克思、恩格斯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答案:D 第8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党开展“五反”运动是在() 答案:B 第9题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 答案:A 第10题嫦娥四号任务已经通过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审议,正式开始实施,预计()2018年发射。任务将首次实现人类探测器月 球背面软着陆,首次实现人类航天器在地月L2点对地对月中继通信。 A.2018年 B.2019年 C.2017年 D.2020年 答案:A 第11题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 统治的社会基础是() A.官僚资本 B.民族资本 C.买办资本 D.封建剥削制度 答案:D A.《反对本本主义》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答案:D 第13题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 A.无产阶级专政 B.资产阶级专政 C.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D. 官僚地主阶级专政 答案:C 第14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按劳分配结合在一起的是()

最新政治专升本真题及答案

2010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政治 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 1、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 A、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 B、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 C、矛盾是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正确答案:D 2、“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两种说法都是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正确答案:B 3、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它可以通过指导实践 A、改造客观世界 B、创造自然规律 C、改变历史规律 D、创造宇宙万物 正确答案:A 4、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最基本特征,一是强调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强调 A、辩证否定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质量互变的观点 D、永恒发展的观点 正确答案:D 5、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哲学上讲,这体现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B 6、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D、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正确答案:A 7、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A、只有直接经验来自社会实践 B、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C、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才能获得 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正确答案:D 8、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关键在于它 A、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具有历史继承性 C、正确地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D、对人们的活动有重要影响 正确答案:C 9、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是说 A、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发展一样是纯粹客观的 B、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发展一样是有规律的 C、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思想动机影响 D、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 正确答案:B 10、从根本上讲,上层建筑属于 A、社会思想关系 B、社会物质关系 C、社会伦理关系 D、社会法律关系 正确答案:A 1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杰出人物是 A、专指无产阶级政治家和思想 B、专指被压迫阶级的政治领袖 C、对历史发展起重大促进作用的人物 D、专指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

成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

成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

成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80分) 一、选择题:l~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 2.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否认静止的存在 D.设想不运动的物质 3.时间的不可逆性是指它的 A.持续性 B.顺序性 C.一维性 D.广延性 4.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 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5.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 A.是否受多数人的拥护 B.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C.在形式上是否新奇 D.出现时间的先后 6.理性认识赖于感性认识,这体现了 A.认识论上的唯物论 B.认识论上的辩证法 C.认识论上的形而上学 D.认识论上的唯心论 7.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8.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是否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D.是否承认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9.“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意在说明 A.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相同的 B.社会发展是一种受盲目力量支配的自发过程 C.社会发展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D.人的思想动机对社会发展的进程不起作用 10.有人说:伟大人物“一言能够兴邦,一言能够丧邦”。这种观点属于 A.重视伟大人物思想意识作用的正确观点

【精选资料】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1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来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B.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 D.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2.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构成的观点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3.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人脑 B.语言 C.物质 D.劳动 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其中 A.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B.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C.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也是相对的 D.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也是绝对的 5.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的观点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相对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6.从一般原理引申出个别结论的方法是 A.归纳的方法 B.演绎的方法 C.分析的方法 D.综合的方法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是 A.个性共性的关系 B.特殊一般的关系 C.对立统一的关系 D.原因结果的关系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A.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B.是相对的 C.是绝对的 D.既不是绝对的,也不是相对的

9.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真理具有 A.相对性 B.绝对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精神生产 A.具有相对独立性 B.与物质生产没有关系 C.决定物质生产 D.不具有相对独立性 1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构成 A.生产方式 B.社会形态 C.社会意识形态 D.社会经济结构 12.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文化传统 13.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是在 A.党的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和中期 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以后14.引起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重大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5.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规定,对民族工商业采取的政策是 A.打击 B.限制 C.赎买 D.保护 16.五四运动后,中国的革命是 A.农民革命 B.旧民主主义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 17.毛泽东否定“城市中心论”,提出“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著作是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18.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在人民范围内包括了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