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融合技术在边坡监测与预报系统中的应用

信息融合技术在边坡监测与预报系统中的应用

信息融合技术在边坡监测与预报系统中的应用
信息融合技术在边坡监测与预报系统中的应用

第27卷 第5期 岩 土 工 程 学 报 Vol.27 No.5 2005年 5月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May, 2005 信息融合技术在边坡监测与预报系统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fusion in slope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system

刘明贵,杨永波

(中国科学院 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1)

关键词:信息融合;边坡;监测与预报系统

中图分类号:TU 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548(2005)05–0607–04

作者简介:刘明贵(1957–),男,湖北武汉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智能化检测方法研究。

0 前 言

边坡工程是一项影响因素众多的复杂岩土工程项目,边坡的稳定状况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旦产生破坏——即发生滑坡或崩塌——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对边坡的稳定状况进行监测和准确预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监测的参数众多,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统计的参量,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处理时,不便于将各参量综合同步考虑。而信息融合技术则能方便、快捷地弥补这种不足。因此,本文采用信息融合技术对采集的多参数信息进行综合和协同利用,以期达到更加准确判断稳定状况和预测失稳时间的目的。

1 信息融合的基本概念

1.1 基本定义和原理

信息融合的定义:充分利用不同时序与空间的多个信息源,采用计算机技术对按时序获得的观测信息在一定的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综合、支配和使用,获得对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与描述,以完成所需的决策和估计任务,使系统获得比它的各组成部分更优越的性能[1]。

赵杰等人提出:信息融合就是为了某一目的对来自多源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组合或综合的处理过程,以期得到比单一信息源更精确、更可靠的估计或推理决策[2]。对于边坡监测系统来说,其监测的参量很多,如绝对位移、相对位移、地面倾斜、声发射、地下水、地表水、地震、人类活动等。所测得各参量信息表面上也许没有很大的关联性,但是当事件发生时,即发生滑坡或崩塌,这些参量一定会表现出相似的异常性。因此,如何将这些参数信息进行融合,以达到对边坡预报更加准确,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信息融合的基本原理与人脑综合处理信息一样,充分利用多个传感器资源(如人的眼、耳、鼻、四肢),通过对传感器及其观测信息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把多个传感器在空间和时间上冗余或互补信息依据某种准则进行组合,以获得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或描述[3]。

1.2 信息融合的结构

信息融合的结构按数据抽象的层次可以分为:数据层信息融合,特征层信息融合和决策层信息融合。

数据层信息融合是直接在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层上进行的融合,在各种传感器的原始信号未经预处理之前就进行数据的综合和分析,是最低层次的融合。如目前边坡预测中普遍采用的各种滤波算法就属于此范畴。数据层融合的主要优点是能保持尽可能多的现场数据,提供其它融合层所不能提供的细微信息。但局限性也很明显,主要有:需处理的传感器数据量太大,处理代价高,处理时间长,实时性差;由于是在信息的最底层进行处理,传感器原始信息的不确定性、不完全性和不稳定性要求在融合时有较高的纠错能力;数据的通信量大,抗干扰能力差。

特征层融合属于中间层次,它先对来自传感器的原始信息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对特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处理。特征层融合的优点在于实现了可观的信息压缩,有利于实时处理,并且由于所提出的特征直接与决策分析有关,因而融合结果最大限度地给出决策分析所需要的特征信息。

决策层融合是高层次融合,其结果为控制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决策层融合必须从具体决策问题的需求出发,充分利用特征层融合所提取的测量对象的各类特征信息,采用适当的融合技术来实现,决策层融合是三级融合的最终结果,是直接针对具体决策目标的,融合结果直接影响决策水平[3]。

2 信息融合在边坡监测与预报系统中

的应用

(1) 边坡的运行和监测

───────

收稿日期: 2004–09–20

608 岩土工程学报 2005年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路、铁路的兴建,加之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大型边坡、高陡边坡。如三峡工程,由于蓄水而引起滑坡或崩塌将直接影响到三峡大坝的安全和三峡的正常通航。因此,这对边坡的运行状况和出现滑坡或崩塌前的及时预报和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边坡监测大多是基于位移的比较,对滑坡的预测也是通过对监测各参数分别进行数据处理来完成的。用传统的办法解决这种复杂边坡稳定时就显得捉襟见肘。突出表现在对临界模糊状态的误判和预报时间的巨大误差,其根源就是信息量的不够或使用不充分。信息融合技术,利用统计或现代数学方法在处理大量信息、目标识别和水平聚变、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方面已获得很大的成功。其应用于多参数的边坡运行和监测必将能提高边坡的安全稳定运行和预报水平。

(2) 滑坡预测预报中的应用

当边坡发生灾害时,将会产生许多物理和化学变化,并伴随着灾害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可以通过各种监测手段来发现这些异常现象,从而对滑坡进行分析。如采用声发射方法测量岩石破坏状况;通过测氡气等稀有气体来预报滑坡发生等。但是这些检测手段都因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监测和预测预报模糊起来,有时可能出现各种监测手段的预测结果不一致,甚至可能产生矛盾。因此要实现滑坡预测预报的准确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采用多种监测手段来进行多参数监测并进行信息处理。因此,在预测预报中,对各种监测手段采集的多参数信息进行融合,如采用模糊—神经网络的方法,通过自学习可以达到智能预测预报。

3 在边坡监测与预报中可采用的信息

融合模型[2~4]

为了说明信息融合的过程,图1给出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的功能模型,其表明了信息融合过程中的基本信息处理流和基本功能模块。

图1 信息融合系统的功能模型

Fig. 1 The function model of information fusion system

(1) 监测

以传感器(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不同质的)为采集信息手段,采集受控边坡的各种信息量(如相对位移、绝对位移、声发射等),被采集的对象包括预先设定的危险区域的各个测点和每个测点的各个参数。每个传感器进行独立的测量和纪录,并将测量参数报告给信息融合系统。

(2) 数据校准

数据校准单元是为了统一各传感器的时间和空间参考点,当各个传感器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独立异步工作的,则必须事先进行时间和空间的校准,即进行时间搬移和坐标变换,以形成融合所需的统一时间和空间参考点。

(3) 数据相关(互联、关联)

数据相关单元作用是判别不同时间、空间数据是否来自统一目标。相关单元在收集到某个传感器新测量值后,与其它传感器的新测量值以及该传感器过去的测量值进行相关处理,以判断属于同一目标的数据。

(4) 状态估计

状态估计是将每次采集到的新数据与原有的数据进行融合,根据传感器的观测值估计对象参数(如位移变化率、声发射率、安全系数等),并利用这些估计预测下一次对象的状态,预测值被反馈给随后的采集量,以便进行相关处理。

(5) 模式识别

模式识别又可分为属性分类,它根据不同传感器测得的对象特征形成一个N维的特征向量,其中每一维代表对象的一个独立特征。若预先知道边坡有m个类型及每个类型的特征,即可将实测特征向量与已知类别的特征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监测边坡的类别。

(6) 控制决策

在得到被控对象的状态估计与确定出所属的模式类型后,便可将这些结果进行决策层融合,给出相应的控制策略。

针对具体的边坡监测与预测预报系统,根据滑坡预测预报以及信息融合的特点,我们可以采用图2的模型:由于边坡监测的实时性要求,在该模型中,应该有效地提取特征信息,形成统一的特征表述,以保证信息融合的成功。特征信息与滑坡或崩塌发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它依赖于滑坡本身的内在因素和外在的诱发因素。

4 边坡监测与预报系统中采用的信息

融合算法

信息融合数学工具的功能是最基本和多重的,它

第5期 刘明贵,等. 信息融合技术在边坡监测与预报系统中的应用 609

图2 基于信息融合的预测预报模型

Fig. 2 The forecasting and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information fusion

将所有的输入数据在一个公共空间内得以有效描述,同时它对这些数据进行适当综合,最后以适当的形式输出和表现这些数据。信息融合在边坡监测与预报系统中可使用的主要数学工具或方法有概率论、推理网络、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等,如图3所示。

图3 信息融合方法

Fig. 3 The methods of information fusion

(1) 概率论

在融合技术中最早应用的就是概率论,在一个公共空间根据概率或似然函数对输入数据建模。在一定的先验概率情况下,根据贝叶斯规则合并这些概率以获得每个输出假设的概率,这样可以处理不确定问题。

对边坡预测预报系统而言,多年来通过监测各种各样的边坡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对于什么样的边坡,当某些参量达到什么程度时则会发生破坏,这些都具有统计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计算出,当某些异常发生时,边坡发生破坏的概率,最后根据Bayes 规则估计出边坡发生破坏的概率,从而对边坡的稳定状态进行判断。

设对边坡可能的采取的决策为A 1,A 2,…,A m ,当用一个传感器对边坡进行监测时,得到观测结果B ,如果能够利用以往类似边坡的先验知识以及传感器的特性得到各先验概率P (A i )和条件概率P (B /A i ),则利用Bayes 条件概率公式,可以把根据传感器观测结果的先验概率P (A i )更新为后验概率P (A i /B );

当采用n 个传感器时,得到的结果为B i (i = 1,

2,…,n ),则边坡在有n 个传感器时各决策总的后验概率为

∑∏∏====

∩∩∩m j n k j j k

n

k i i k

n i A P A B

P A P A B

P B B B A P 11

1

21)

()/()

()/()/(Λ(当B i

之间相互独立时;i = 1,2,…,m )。

则系统的决策可以由如下规则给出,如:取具有最大后验概率的那条决策。其过程如图4所示[5]。

图4 Bayes 法信息融合过程

Fig. 4 The information fusion process of Bayes method

(2) 证据推理[6~8]

设表征边坡中某点稳定状况的参数为θ,可以用安全系数或模糊状态(稳定、临界、破坏等)来表示,它的可能取值为Θ,则称Θ为识别框架,Θ的所有子集构成的集合就是Θ的幂集,记为θ2。若函数m :θ2→[0,1]满足

Θ

?==A A m m 1)(0

)(φ,

则称m 为识别框架上的基本概率分布,它是赋给A 的置信测度,m (A )称为A 的基本可信数,A 称为焦点元素。

由D —S 理论可知,要想获得假设A的信任度的总和,需将假设A的所有子集B的基本可信数相加,称为对A的信任测度。

∑?=

A

B B m A )()(Bel 。

关于对在某点边坡稳定状况下假设A的信任,单用信任测度来描述是不够的,还需引入怀疑A的程度的量,即已确定不是A而是其它状态的量,将其定义

610 岩 土 工 程 学 报 2005年

为Dou(A ),称Dou 为Bel 的怀疑函数,Dou(A )为A的怀疑度。

则对 Θ??A ,有Dou(A)=Bel(A )。 由于 Θ=∪=∩A A A A ,φ

因此1)()(Bel )(Bel =≤

+∑Θ

?x x m A A

剩下的一部分称为不确定概率,用m (θ)表示,它有可能支持A,也有可能支持其它假设,再引入一个似然函数Pl ,用Pl (A )来表示A的似然测度,即表示不怀疑A假设的程度。

)(Bel 1)(Pl A A ?=。

这样[)(Pl ),(Bel A A ]实际上表示了A的不确定区间。下图直观地表示出了D —S 理论对目标假设的不确定性。

图5 信息的不确定表示

Fig. 5 The uncertain demonstration of information

因此应用D —S 证据理论的关键是如何构造上述基本概率分布函数,D —S 理论本身并没有现成的表达式,我们可以根据经验或具体情况构造。

具体地,设Θ={稳定,临界,破坏},A 为某点边坡为稳定的情况,该假设主要来源于位移参数,倾斜参数,水位参数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对同一状况,每个参数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因此可以通过多个传感器对不同参数进行测量,对每个传感器的测量结果进行初步诊断,再用D —S 证据推理对它们进行融合。因此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归一化处理之后,构造基本概率分布函数,求出信任测度)(Bel A 和似然测度)(Pl A ,通过类概率函数来表示A 的不确定性。

)](Bel )(Pl [)(Bel )(CER A A D

A

A A ?×+=,

A 是集合A 中焦点元素个数;D 为信息源个数。 控制决策融合算法为

)(CER )(CER )(CER ){DEC 2211mn m n n n A k A k A k A +++=Λ

其中m k k k ,,,Λ 21为融合系数;)(CER mn A 为命题n A 的m 次不确定性判决。

李光海博士就通过证据推理和神经网络对声发射

源的定位进行了信息融合[6,

7]。

(3) 模糊理论与神经网络

当然我们也可以应用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对边坡的情况进行融合。可以发现,通过信息融合后,预测效果明显提高[9~11]。

5 结 语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将信息融合技术引入到边坡监测与预报系统中,必将能提高滑坡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因此利用信息融合技术对边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小昱,王 为,雷廷武,等.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及在农

业工程中的应用前景[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3):10–13.

[2] 赵 杰,崔智社,徐明进,等.信息融合的实质及其核心技术

[J].情报指挥控制与仿真技术,2003,(8):38–42.

[3] 胡玉峰,尹项根,陈树德,张 哲.信息融合技术在电力系统

中的应用研究(一):基本原理与方法[J].继电器,2002,30(12):1–5.

[4] 王文志,余 芳.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

前景探讨[J].电力建设,2003,24(10):56–58.

[5] 罗志增,叶 明.基于Bayes 方法的多感觉信息融合算法及

其应用[J].传感技术学报,2001,(3):200–215.

[6] 李光海,刘正义.声发射源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识别技术[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2,10(5):345–350.

[7] 李光海,刘正义.声发射源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识别技术研

究[J].无损检测,2003,25(4):171–175.

[8] 潘 泉,于 昕,程咏梅,张洪才.信息融合理论的基本方法

与进展[J].自动化学报,2003,29(4):599–609.

[9] 邓跃进,王葆元,张正禄.边坡变形分析与预报的模糊人工

神经网络方法[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8,23(1):26–31.

[10] 贺可强,雷建和.边坡稳定性的神经网络预测研究[J].地质

与勘探,2001,37(6):72–75.

[11] 陈昌彦,王思敬,沈小克.边破岩体稳定性的人工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01,23(2):157–161.

智慧政务信息化方案、政府单位大数据信息化系统集成方案

【智慧政务】政府单位大数据信息化系统建设工程 技 术 方 案 北京XX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2019年X月

目录 第1章设计概述 (7) 1.1 项目概况 (7) 1.2 总体设计原则 (7) 1.2.1 可行性和适应性原则 (7) 1.2.2 实用性和经济性原则 (7) 1.2.3 先进性和成熟性原则 (8) 1.2.4 开放性和标准性原则 (8) 1.2.5 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 (8) 1.2.6 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原则 (8) 1.2.7 安全性和可管理性原则 (8) 1.3 总体设计目标 (8) 1.4 总体设计依据 (9) 第2章信息化需求描述 (11) 2.1 网络系统需求 (11) 2.2 主机系统需求 (12) 2.3 办公设备需求 (12) 2.4 公共广播系统需求 (12) 2.5 音视频会议室需求 (13) 2.6 信息发布系统需求 (13) 2.7 安防监控系统需求 (13) 2.8 道闸系统需求 (14) 2.9 门禁考勤系统需求 (14) 2.10 服务评价系统需求 (14) 2.11 机房系统需求 (14) 2.12 大数据政务云平台需求 (15) 2.13 点位统计表 (17) 第3章智能化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19) 3.1 计算机网络系统 (19) 3.1.1 网络特点 (20) 3.1.2 网络建设目标 (20) 3.1.3 设计说明 (21) 3.1.4 整体架构设计 (26) 3.1.5 网络安全系统设计 (38) 3.1.6 防火墙构架 (41) 3.1.7 入侵防御构架 (46) 3.2 主机存储系统 (49) 3.2.1 系统建设目标及内容 (49) 3.2.2 系统方案结构及拓扑 (52) 3.2.3 服务器方案说明 (55) 3.2.4 存储方案说明 (57) 3.2.5 服务器虚拟化方案说明 (58) 3.2.6 桌面虚拟化方案说明 (75)

高边坡监测方案

高切坡、深基坑监测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工程位于***……本合同段的范围为……,主要施工内容为防护堤工程和涵洞工程。本标段防洪堤线长为……,涵洞**座。基坑深度在4.1m-10.27m 之间,高切坡高度在7.62~39.13m基坑深度和高切坡高度详见下表。 由上表可见,本合同标段的高切坡和深基坑较多,深挖基坑和高切边坡普遍存在。大部分开挖段坡度较陡,局部地段的覆盖层较厚,岩体破碎松软,节理裂隙发育,断裂构造对本标段的开挖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二、监测内容 本标段高切坡监测主要是指深基坑边坡和挡墙墙后开挖高边坡监测,监测内容为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马道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监测期间主要是土石方大开挖后到土石方回填完毕工期间,基坑施工和挡墙施工期间是观测的重点时间段。暴雨期间加强监测频率。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3、高切坡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沉降观测主要通过埋设观测桩观测边坡的沉降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指导施工;水平位移观测主要为地面水平位移,采用位移边桩观测。 三、监测实施流程 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

高速公路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2) 第二章适用范围 (2) 第三章工程概况 (2) 一、高边坡地理位置 (2)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2) 三、气象及气候 (3) 第四章监测目的 (3) 第五章监测工作的内容及项目 (4) 一、监测工作的内容 (4) 二、监测工作的项目及作用 (4) 第六章监控量测仪器 (5) 第七章具体监测方法与数据处理 (5) 一、地面位移量测 (5) 1、量测点及断面布置 (5) 2、量测频率 (7) 3、量测方法 (7) 4、量测注意事项 (7) 5、量测数据的整理 (8) 二、深层位移(测斜)量测、锚杆锚索应力监测、人工巡回监测 (9) 1、深层位移(测斜)量测、 (9) 2、锚杆锚索应力监测 (9) 3、人工巡回监测 (10) 4、量测数据记录整理、分析与反馈 (10) 三、地质和防护描述 (11) 四、监控量测数据的处理 (12) 五、位移管理标准 (13) 1、控制标准 (13) 2、监测管理基准 (13) 3、监测数据的分析与预测 (14) 4、信息反馈与成果提交形式 (14) 第八章监控量测管理系统 (14) 一、组织机构 (14) 二、管理流程 (15) 三、量测要求 (17)

四、保证体系 (18) 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叙古高速公路古蔺段段第A合同段施工设计图纸。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076-95) 第二章适用范围 本监控量测方案适用于叙古高速公路古蔺段A标段A4高边坡监控量测作业。 第三章工程概况 一、高边坡地理位置 本合同段内高边坡防护共有2处,其里程桩号分别是K9+849~K9+920右侧,K11+409~K11+480右侧,最大边坡高度25.6m,长度合计142m。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一)工程地质情况 1、K9+849~K9+920右侧,长度71m,挖方最大边坡高度25.6m,场区地貌上属于剥蚀残丘地貌。路堑位于山坡中下部,边坡岩层,粉质粘土,褐红色,可塑性,粘土厚度1.20米,下伏为强分化砾岩。 2、K11+409~K11+480右侧,长度71m,挖方最大边坡高度25.1m,场区地貌上属于剥蚀残丘地貌。路堑位于山体中部,粉质粘土,褐红色,可塑性,粘土厚度1.29米,下伏为强分化砾岩。 (二)水文地质情况: 工程区构造单元上属于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坳的川东南陷褶束大娄山褶皱构造带。根据测区的地质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主要区分为两个工程地质区1:碎屑沉降工程地质区2:松散岩组工程地质区。工程区内地下水主要分为第四空隙水、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溶水三类。

信息系统集成工程项目介绍

系统集成工程 一、信息系统最新技术 1.虚拟化技术 2.刀片服务器技术 3.服务器集群技术 4.SAN存储技术 5.智能DNS技术

二、信息系统集成的概念 信息系统集成是指将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通信等技术和产品集成为能够满足用户特定需求的信息系统,包括总体规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及保障。 信息系统集成由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信息系统集成要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全然动身点。 2.信息系统集成不只是设备选择和供应,更重要的,它是具 有高技术含量的工程过程,要面向用户需求提供全面解决 方案,其核心是软件。 3.系统集成的最终交付物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分立 的产品。 4.系统集成包括技术、治理和商务等各项工作,是一项综合 性的系统工程、技术系统集成工作的核心,治理和商务活 动是系统集成项目成功实施的保障。 三、信息系统集成的分类 系统集成要紧包括设备系统集成和应用系统集成。

3.1 设备系统集成 设备系统集成,也可称为硬件系统集成,在大多数场合简称系统集成,或称为弱电系统集成,以区分于机电设备安装类的强电集成。设备系统集成也可分为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安防系统集成等。 1.智能建筑系统集成(I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 Integration),指以搭建主体内的建筑智能化治理系统为 目的,利用综合布线技术、楼宇自控技术、通信技术、网 络互联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将相关设 备、软件进行集成设计、界面定制开发、安装调试和应用 支持。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实施的子系统包括综合布线、楼 宇自控、电话交换、机房工程、监控系统、防盗报警、公 共广播、门禁系统、楼宇对讲、一卡通、停车治理、消防 系统、多媒体显示系统、远程会议系统等。关于功能相近、统一治理的多栋建筑体的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又称智能园 区系统集成。 2.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Computer Network System Integration),指通过结构化综合布线和计算机网络技术,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

目录 1系统概述 (2) 2系统设备选型 (2) 2.1 DS3.0系统符合以下要求 (2) 2.2 DS3.0系统具备条件 (4) 3标准规 (4) 4系统工程围 (4) 5系统方案设计 (5) 5.1 BMS集成系统实施技术措施 (8) 5.2 系统软件实现的功能和实现的途径 (9) 5.2.1提供给用户使用的功能 (9) 5.2.2系统软件构架 (9) 5.2.3用户界面的选择 (11) 5.3 系统硬件配置的选择 (11) 5.4 功能描述 (12) 5.4.1对工业园区所有设备进行统一和全面的监测 (12) 5.4.2管理功能 (13) 5.4.3浏览界面的组织和实现 (14) 6对各分系统要求 (15) 6.1 系统集成对楼宇自控系统的要求 (15) 6.2 系统集成对消防系统的要求 (16) 6.3 系统集成对安保系统的要求 (16) 6.4 系统集成对门禁停车场管理系统的要求 (16) 6.5 系统集成对生产装置(设备)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要求 (16)

1系统概述 延长中煤能源化工工业园区中央集成管理系统,是以通过实现工业园区,包括厂前区如行政办公楼、宿舍、酒店、辅助设施等,生产区域如水处理、空压机、甲醇、液化气、聚乙烯、罐区等各分系统之间的信息资源的共享与管理、各分系统的互操作和快速响应与联动控制,以达到自动化监视与控制的目的。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模式,本着“按需集成”的主导思想,尽可能地减少管理人员和节约能源、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工作性质的多样化及复杂性,应付突发事件的发生。 系统集成是将建筑物的若干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系统组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大系统的过程,这个大系统不应是各个分系统的简单堆积,而是借助于建筑物自动化系统和综合布线网络系统把现有的、分离的设备、功能及信息组合到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的、协调的系统之中,从而能够把先进的高技术成果,巧妙灵活地运用到现有的智能建筑系统中,以充分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和潜力。 2系统设备选型 系统采用具有知识产权的中央集成管理系统--BMS DATA SERVER 3.0(以下简称DS3.0系统)软件平台,该系统以网络集成、数据集成、软件界面集成、功能集成等一系列系统集成技术为基础,运用标准化、模块化以及系列化的开放性设计思想,以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及其他综合通讯系统构架信息传输网络,将楼宇自控系统、自动火灾报警系统、闭路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门禁停车场管理系统及生产区域各生产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等分系统集成为智能化的BMS弱电监控与管理系统,DS3.0系统允许用户最大限度利用微软操作系统下的各种应用软件。 2.1DS 3.0系统符合以下要求 1) 标准化和开放性 集成系统是建立在标准的以太网的基础上的,数据从各分系统网关到集成系统,再

信息系统集成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信息系统集成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发表时间:2019-11-26T10:13:11.827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1期作者:杨斌[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也不断的发展壮大,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通过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明确当前计算机集成系统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且提出相应的措施,促进计算机集成系统的发展与完善。 杨斌 广州市慧诚计算机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也不断的发展壮大,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通过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明确当前计算机集成系统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且提出相应的措施,促进计算机集成系统的发展与完善。关键词:信息系统集成;现状;未来发展引言 以工业4.0为纲领的新工业革命正在促进我国工业企业信息化沿两化融合方向深入发展。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两化融合落地到企业之中实质上就是要通过系统集成在工业企业构建起信息化集成系统,支持构建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的关键就是系统集成技术。本文将以企业内部所实践的面向集成情景的信息系统集成实例为依据,对照当前系统集成的发展情况,结合必要性分析,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论证,形成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以及建议,供企业在未来的发展布局中借鉴,促进企业的快速成长。1信息系统集成 所谓的信息系统集成就是指将分散的各种因素或者是单位,使其结合成为一个更加和谐的整体,并且整体内部的各个成员之间都能够做到信息成果共享,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各个单位之间的组织效率与沟通效率。美国信息技术协会对信息系统集成做出了明确的定义,认为信息系统集成就是一种复杂的信息系统,将多种产品、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内部的化学作用下更为顺利地完成共同目标的一种服务。因此信息系统集成具有目的性、协调性、过程性、多元性这4个基本特征。其中目标性主要是指信息系统集成之中不仅各个单位具有相同的目标,还会为这一个共同目标而进行服务;协调性是指系统信息集成其本身需要依靠各个组成单位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共同发展,因此是各个单位、子系统之间通过有机融合而来的,所以协调性是系统信息集成的固有属性;过程性是指信息系统作为一个相对开放的过程,新的元素会源源不断地加入到信息集成与资源整合中,从而不断地丰富与充实信息系统;多元性是因为信息技术本身就包罗万象,其中的各个元素既保持了协调性、目标性,又具备一定的差异性,也就使信息系统集成具有了多元性。2信息系统集成的现状 2.1缺乏完善的风险分析管理 随着我国信息化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系统集成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在计算机系统集成领域的项目逐渐增多,与系统集成项目相关的风险分析与规避等问题也将成为系统集成项目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点。因此分析计算机市场风险对于项目未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2相关技术研发工作效率低 除了上述两个问题,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有研发效率低下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研发的主体是人,而人的精力有限,每个人的工作效均有极限值,一旦超出这个数值,那么必然会导致研发工作效率低下。另外,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的研发工作属于极为枯燥的重复性的试验和验证过程,研发人员进行长时间重复性的工作必然会有疲劳感产生,这也是研发工作效率的一大制约因素。 2.3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的使用性价比相对较低在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因其性能使用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对接始终存在差异性,也就使得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的发展频频受限。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就在于企业在组织信息系统集成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并未做好产品定位工作,没有调研好客户群体,以至于产品的市场价格标定与产品的实际价值之间出现了明显的断层问题,而这恰恰也是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 3信息系统集成的未来发展 3.1做好市场监管工作,时刻保持警惕针对计算机系统集成行业,国家政策、金融市场波动都会对信息化产业成本造成影响,直接影响资金回流,对现金流造成不利影响,并带来资金、业务及商业贷款等诸多事项的不确定性风险,所以项目经营管理团队应该时刻保持警惕,识别潜在风险,做好市场监管工作。 3.2提高信息系统集成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效率信息系统集成技术时的研发工作效率十分关键。笔者认为有必要为技术研发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只有技术人员出于放松工作环境中,他们才能有效克服枯燥的研发过程,才能确保研发工作效率。另外,技术研发人员在此环境中也能有效环节缓解工作紧张感。技术人才的工作质量是信息系统集成取得成功的关键。 3.3对信息系统集成通用性能加以优化产品技术服务型、系统咨询型、应用产品开发型是信息系统集成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正因如此,在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做到和国际相互接轨。也就是说要不断优化信息系统集成通用性,积极借鉴并且引进国外先进的信息系统集成技术,扬长避短,为我们的信息系统集成技术所用。同时,还要加强对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的资金投入,只有拥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才能够保证各项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3.4加强系统集成管理者团队建设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

第十五章系统集成 目录

1 系统概述 深圳地铁对本工程的整体信息服务水平有很高的要求,要求利用国际上现有的、领先的、成熟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及智能大厦系统集成的技术,在保证投资性能价格比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地铁的系统集成水平。使其系统集成真正实现国内领先水平的、真正意义上的国内智能建筑的典范工程。在系统投入运行后,应满足业主对管理的需求,使大楼的运行经济化,达到较好投资回报率。 本系统集成是充分利用了集成的方法,运用标准化、模块化以及系列化的开放性设计,以中央管理层、部门监控层和现场信息采集与控制层组成的结构模式,通过系统一体化的公共高速通信网络,同时采用同一的计算机平台,运行和操作在统一的人机界面环境下,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共享,完成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监视、控制和管理的功能,从而使在提高大楼整体管理水平的同时节省能耗、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作效率,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高效、便利、灵活的环境空间,从而确保用户长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系统集成设计总体目标 系统集成不是单一的网络关系的集成,是通过对本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车辆段的多学科、跨行业、多技术的系统的综合与优化,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与被集成对象有机结合,在全面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集各种优秀产品与技术之长,追求最合理的投资和最大的灵活性,以取得长期最大限度的满足经济、管理与环境效益的总目标。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智能系统的集成已成为发展的主流方向,通

过对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车辆段大楼内设备的自动监测与优化控制,对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使大楼实现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的需要,并具有安全、舒适、高效和灵活特点的目标。具体可分解为如下子目标:◆集中管理:可对各子系统进行集中统一式监视和管理,将各集成子系统的信息统一存储、显示和管理在同一平台上,并为其他信息系统提供数据访问接口。重点是要准确、全面地反映各子系统运行状态。并能提供建筑物关键场所的各子系统综合运行报告。 ◆分散控制:各子系统进行分散式控制保持各子系统的相对独立性,以分离故障、分散风险、便于管理。 ◆系统联动:与各子系统之间,实现监测信息的通信,以各集成子系统的状态参数为基础,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相关软件联动。 ◆优化运行:在各集成子系统的良好运行基础之上,提供设备节能控制、节假日设定等功能。 ◆信息共享:实现与通信管理系统及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车辆段办公自动化系统之间通信的能力,实现各系统数据库的共享,充分发挥各子系统的功能。系统通过对各子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综合,了解各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设备故障和突发事件,大大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信息主要包括:管理信息和联动信息。 ◆跨子系统联动:实现跨子系统的联动,提高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车辆段的功能水平。弱电系统实现集成后,原本各自独立的子系统在集成平台上,就如同一个系统一样,无论信息点和控制点是否在一个子系统内都可以建立联动关系。 ◆易于升级:采用先进的组网结构,充分考虑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今后的系统

大坝在线监测解决方案纸质板

大坝在线监测 解决方案 北京中科精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系统概述 大坝作为特殊的建筑,其安全性质与房屋等建筑物完全不同,大坝安全出现问题,将会引发大坝下游一定范围的人员和财产、环境损失。在加强水利建设的大环境下,提高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特别是提高大坝安全监测水平,保证水库大坝的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 本系统是一种综合性自动化远程监测系统,可对大坝内部变形、渗流压力、渗流量、土体压力、混凝土应力以及水位等进行连续监测,及时捕捉大坝性状变化的特征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采集数据及时发送到监控中心。结合地表监测的雨量、位移等信息,由专用的计算机数据分析软件处理,对大坝的整体稳定性做出判断,快速做出预警预报,更加准确、有效地监测灾情发生,为大坝安全和工程设计提供信息参考。 2系统功能 2.1 实时监测 使用传感器全天候不间断的对大坝、周边环境等进行自动监测,可实时的掌握大坝的安全状态。 2.2 报表推送 监测结果实时显示发布,按照设定的时间定期将监测报表推送给用户。

2.3 多重分级预警 当大坝监测数据异常时,系统核实后触发相应报警机制,第一时间以短信等形式通知用户,实现预警功能。 2.4 应急预案处理 系统中存有预设的应急处理方案,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从专家系统中直接提取相应处理方法,及时采取人员介入,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或减少损失。 2.5 结构趋势分析 结合监测数据,通过对大坝结构和周边环境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安全评价,实现结构稳定性趋势分析。 2.6 提供参考依据 监测数据的存储,为今后数据查询和3D建模提供数据依据。 3监测内容

边坡监测方案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空港综合配套区基础设施项目—东联络线及人行步道、纵 四线、横四线工程 边 坡 监 测 方 案 编制人: 编制单位: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 时间:2015年11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本项目监测目的 (1) 三、监测项目 (2) 四、平面、高程基准点的布设和测量 (2) 五、监测点的布设和测量 (5) 六、裂缝观测 (11) 七、警戒值的确定及应急措施 (12) 八、监测周期及频率 (12) 九、人员及仪器设备 (13) 十、监测设施保护 (14) 十一、安全管理 (14) 十二、监测资料的信息反馈 (15) 十三、监测成果的提交方式 (16) 十四、导线平差报告 (16)

一、工程概况 本监测项目东联络线为城市次干路,道路全长888.349m,标准路幅宽19.5m,人行步道长368.808m,标准宽度8m,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 纵四线为主要交通集散道路,道路全长1447.614m,标准路幅宽度为26m,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 横四线为联系纵二线和纵四线的主要东西向干道,道路全长893.442m,标准路幅宽度为26m,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 二、本项目监测目的 (1)对高边坡进行稳定性监测,实施动态施工,确保安全、快速的施工。 (2)评价边坡施工及其使用过程中边坡的稳定性,并作出有关预测预报,为业主、施工单位提供预报数据,合理采用和调整有关施工工艺和步骤,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3)为防止滑坡及可能的滑动和蠕变提供及时技术数据支持,预测和预报滑坡的边界条件、规模滑动方向及危害程度等,并及时采取措施,以尽量避免和减轻灾害损失。 (4)为边坡支护工程的维护提供依据。 (5)根据监测的结果检验和评价边坡的稳定性。

信息系统集成流程

集成流程 申请三级资质所需要的条件 (一)综合条件 1、企业变革发展历程清晰,从事系统集成两年以上; 2、企业主业是系统集成,系统集成收入是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3、企业产权关系明确,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上; 4、企业经济状况良好,近三年系统集成年平均收入1500万元以上,财务数据真实可信,并须经会计师事务所核实; 5、企业有良好的资信,近三年没有触犯知识产权保护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二)业绩 1、近三年内完成的系统集成项目总值4500万元以上,工程按合同要求质量合格,已通过验收并投入实际应用; 2、近三年内完成至少一项500万元以上的项目; 3、近三年内完成的系统集成项目中软件费用(含系统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技术服务费用,但不含外购或委托他人开发的软件费用、建筑工程费用等)应占工程总值30%以上(至少不低于1350万元),或自主开发的软件费用不低于750万元; 4、近三年内未出现过验收未获通过的项目或者应由企业承担责任的用户重大投诉; 5、主要业务领域的典型项目具有较先进的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 (三)技术和管理能力 1、已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国家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并能有效运行; 2、具有完备的客户服务体系,配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 3、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具有3年以上从事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企业管理经历,主要技术负责人应具备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以上学位或电子信息类中级以上职称、且从事系统集成技术工作不少于3年,财务负责人应具有财务系列初级以上职称; 4、在主要业务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 5、有专门从事软件或系统集成技术开发的研发人员及与之相适应的开发场地、设备等,有自主开发的软件产品和工具且用于已完成的系统集成项目中; 6、用于研发的经费年均投入在50万元以上。 (四)人才实力 1、从事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相关工作的人员不少于50人,且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不低于80%; 2、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人数不少于6名,其中高级项目经理人数不少于1名; 3、具有系统地对员工进行新知识、新技术以及职业道德培训的计划,并能有效地组织实施与考核

边坡监测

第六章边坡工程监测边坡工程包括: ●水库库区边坡; ●大坝的坝基边坡; ●公路、铁路边坡; ●隧道边仰坡; ●基坑边坡; ●河道护岸边坡; ●自然边坡。 上图为云南楚大高速公路高边坡处治工程

§ 6-1边坡监测的目的和特点 边坡监测的主要目的: ●实现老边坡整治或新边坡施工的信息化设计与施 工; ●判断边坡的滑动性、滑动范围及发展趋势; ●检验边坡整治的效果; ●为滑坡理论和边坡设计方法的研究结累数据。 边坡工程监测的特点: ●监测区域大,涉及的岩土性质复杂; ●边坡逐渐形成,部分监测点的位置要随之变动; ●监测的期限较长,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过程; § 6-2 边坡工程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表6-1 边坡监测方法一览表

一、简易观测法 人工观测:地表裂缝、地面鼓胀、沉降、坍塌; 建筑物变形特征; 地下水位变化、地温变化等现象。 简易测量:在边坡关键裂缝处埋设骑缝式简易观测桩; 在建(构)筑物裂缝上设简易裂缝测量标记; 用途:用于已有滑动迹象的病害边坡的监测; 从宏观上掌握崩塌、滑坡的变形动态及发展趋势; 初步判定崩滑体所处的变形阶段及中短期滑动趋势; 仪表观测的补充。 图6-1 简易观测装置 图6-2 水准站点布置图 二、设站观测法 要点: ●在边坡体上设立变形观测点(成线状、格网状等); ●在变形区影响范围之外稳定地点设置固定观测站; ●用测量仪器定期监测变形区内网点的三维位移变化。

1.大地测量法 测二维水平位移:前方交会法(两方向或三方向); 双边距离交会法。 测某个方向的水平位移:视准线法; 小角度法; 测距法。 测垂直位移:几何水准测量法; 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法。 优点:监控面广,能确定边坡地表变形范围; 量程不受限制; 能观测到边坡体的绝对位移量。 缺点:受到地形通视条件限制和气象条件的影响; 工作量大,工作周期长十; 连续观测能力较差。 2.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法 GPS的特点:定位精度可达毫米级 优点:观测点之间无需通视,选点方便; 观测不受天气条件的限制,可全天候观测;

基坑及边坡监测方案

基坑及边坡监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地下车库为地下一层,结构层高,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平板式筏形基础基础。正负零相对高程为,坑底高程为m~,基坑顶部高程约为,坑深~,放坡系数1:~1:,西区已做护坡基坑长约为,面积约为m2,边坡支护位于西区北南侧、西侧及北侧,采用支护结构为临时支护,设计使用年限为1年。 二、监测目的 . 通过临测各种变形数据(基坑坡顶水平位移,基坑坡顶竖向位移,深层水平位移《测斜》、邻近建筑的位移等)及时反映工程的各种施工影响,并做出相应的措施,保证工程的安全和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过大影响,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可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1、确保基坑护坡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 2、积累工程经验,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3、边坡支护无坍塌安全事故发生,并做到文明施工。 三、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J50202-200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

信息系统集成技术

信息系统集成技术 第一章系统集成体系结构 信息系统定义:由计算机系他和通信系统组成,用于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处理、存储、管理,并有效的供用户使用的系统。 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和信息管理。 计算模式:集中式计算模式、客户机/服务器(C/S)计算模式、浏览器/服务器(B/S)计算模式、富网络应用(RIA)模式、对等计算(P2P)模式。 客户机/服务器(C/S)计算模式可以显着的减少局域网传输量、降低对数据控制的难度,提供了多用户开发特性,保障了用户投资。 客户机/服务器(C/S)计算模式主要采用两层结构,即用户界面和大部分业务逻辑一起放在客户端,共享的数据放置在数据库服务器上。业务应用主要放在客户端客户端对数据的请求到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处理后将结果返回客户端。这种结构对于规模较小复杂程度较低的信息系统是非常合适的但在开发和配置更大规模的企业应用中逐渐显现出不足。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以Wb为中心,采用TCPIPHTTP为传输协议,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访问Web 以及相连的后台数据库,它实质上是一种三层结构的C/S模式,它的基本思想是将用户界面同企业逻辑分离,把信息系统按功能划分为表示功能和数据三大块,分别放置在相同或不同的硬件平台上。 采用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的信息系统具有用户界面简单易用、易于维护与升度良好的开放性、信息共享度高、扩展性好、网络适应性强、安全性好等优点。 信息系统集成的定义 综合来讲,信息系统集成的内涵就是根据应用的需求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种网络设备服务器系统、终端设备、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和应用软件等相

高速公路边坡监测系统分析

高速公路边坡监测系统分析 谭捍华,罗 强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贵阳550001) 摘 要:基于高速公路特点和边坡工程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边坡监测系统的要求,提出了建立公路边坡监测系统的合理程序,为高速公路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高速公路,边坡工程,监测系统 中图分类号:TU4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3152(2005)0420084202 1 高速公路边坡监测方法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晚,边坡问题的严重性才刚刚暴露出来,虽然国外的公路边坡监测已做到了实时监测,如美国50号公路的Mill Creek滑坡,但国内的公路边坡监测预报进行得较少。公路边坡,特别是高速公路边坡,有其自身的特点:(1)类型多样,背景复杂;(2)带状分布,位置明确;(3)工程破坏,降雨诱发;(4)破坏较大,时间长久;(5)先后有序,资料充分;(6)层次管理,责任到人。 对应不同的监测内容,宜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见表1[1]。 表1 边坡监测方法 监测内容监测方法 地表位移监测大地测量法、全球定位系统法(GPS)、遥感 (RS)法、近景摄影法、激光全息摄影法、激光 散斑法、测缝法(包括位移计、位错计、伸缩计、 收敛计等)、垂锤法、沉降法 地下变形监测钻孔倾斜法、测缝法(竖井法) 影响因素监测地下水位监测、间隙水压监测、地声监测、地应 力监测、地温监测、气象监测、地震监测、降雨 量监测 宏观地质监测常规地质调查法 2 高速公路边坡监测系统的建立 2.1 高速公路边坡监测系统建立的要求 (1)监测方案设计和实施应按阶段进行 公路建设是分阶段进行的,公路边坡监测系统的建立应与这些阶段相适应,可分为基础资料收集阶段、监测方案设计阶段和监测实施与监测数据的处理应用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和任务。 (2)监测系统的建立应有统一性 为方便高速公路边坡监测系统的运行管理,系统的建立应该有统一的数据格式、技术要求和程序。 (3)监测系统的建立应有层次性和开放性 边坡监测系统的建立应分为三个层次进行。 第一个层次是面,称为边坡监测母系统。高速公路边坡监测系统的建立框架应考虑到一个省(区)内的所有高速公路,包括已建成的、在建的和规划要建的公路,系统要具有开放性,这个层次主要体现在数据管理和信息发布方面。 第二个层次是线,称为边坡监测系统。主要体现在监测数据汇集站、传输站、分析站的设置位置要有统一规划。 第三个层次是点,称为边坡监测子系统。即某一边坡的监测系统,具体的边坡监测工作是最基本的工作单元,是具体监测方案实施的对象。 2.2 高速公路边坡监测系统建立的程序 (1)进行省(区)范围内边坡稳定性区划 在省(区)范围内,调查目前已建和在建公路的地质灾害种类、危害程度、范围、发生频率、造成的影响,了解各种公路地质灾害的控制因素、发生时间、背景、过程及应用的灾害缓解方法等。根据该省(区)范围内的自然气候、地形条件、地质背景和公路  收稿日期:2005204215  基金项目:2003年度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331880201)  作者简介:谭捍华,男,1972年6月生,1999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专业硕士,主要从事公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以及科研工作, 现任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工程师。

高边坡监控方案

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 二、监测内容: 本隧道高边坡监测主要是路堑高边坡监测,监测内容为人为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工作,我标将安排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破坏趋势。 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化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3、水平位移观测:水平位移观测主要为地面水平位移,采用位移边桩观测。 三、监控实施流程 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 图表 a、人工巡视记录表; b、边坡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c、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d、边坡观测点观测记录表; e、裂缝观测记录表; 图表 f、报警联系函 四、报警方法 1、稳定控制标准; 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据一下几点进行综合判断: (1)、最大位移速率小于2mm/d; (2)、边坡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收敛趋势; (3)、坡面、坡顶有无开裂,裂缝的变化趋势如何; 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上述一点或几点现象时,都应引起注意,及时对各项监测内容作综合分析,并通过其他项目的监测资料相互进行对照、比较,以进一步讨论边坡的稳定性,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报警流程 (1)、报警工作及稳定控制按照资料报送程序执行; (2)、普通监测的边坡稳定性由我标监测组作为主要控制方,第三方予以辅助并在必要时提供稳定性协助判别。重点监测断面由第三方监测单位与我标监测组共同完成。 (3)普通边坡监测指标控制标准并经综合判定边坡具有失稳危险时,及时填写报警联系函并立刻提交驻地监理。 六、监测技术要求 1、人工巡视 巡视检查是边坡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险情,而且能系统地记录、描述边坡施工和周边环境变化过程,及时发现被揭露的不利地质情况。项目部将坚持每天安

信息系统集成

信息系统集成,就是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如个人电脑)、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系统集成采用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系统集成实现的关键在于解决系统之间的互连和互操作性问题,它是一个多厂商、多协议和面向各种应用的体系结构,需要解决各类设备、子系统间的接口、协议、系统平台、应用软件等与子系统、建筑环境、施工配合、组织管理和人员配备相关的一切面向集成的问题。 系统组成 信息系统集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子系统的集成: (1)硬件集成 使用硬件设备将各个子系统连接起来,例如使用路由器连接广域网等。 (2)软件集成 软件集成要解决的问题是异构软件的相互接口。 (3)数据和信息集成 数据和信息集成建立在硬件集成和软件集成之上,是系统集成的核心,通常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 ?合理规划数据和信息 ?减少数据冗余 ?更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 ?确保数据和信息的安全保密 (4)技术与管理集成 企业的核心问题是经济效益,使各部门协调一致地工作,做到市场销售、产品生产和管理的高效运转,是系统集成的重要内容。 (5)人与组织机构集成 系统集成的最高境界,提高每个人和每个组织机构的工作效率,通过系统集成来促进企业管理和提高管理效率。 系统特点

系统集成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有机构成、系统的效率、系统的完整性、系统的灵活性等,简化系统的复杂性,并最终为企业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完整的解决方案。 系统集成的本质就是最优化的综合统筹设计,一个大型的综合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集成包括计算机软件、硬件、操作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的集成,以及不同厂家产品选型,搭配的集成,系统集成所要达到的目标-整体性能最优,即所有部件和成分合在一起后不但能工作,而且全系统是低成本的、高效率的、性能匀称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的系统。 数据量高速膨胀、网络异构化程度加深,加剧了数据的破碎性。企业拼合失落的“数据碎片”需求的升温,让企业数据集成演变为一个独立的、跨越式的技术门类。 与我们熟知的“信息孤岛”相比,“数据孤岛”形容的是IT环境中最基本元素—数据的 离散状态。毋庸置疑,数据是企业最重要的信息资产,但是在现实环境中,企业数据往 往会因天然的业务分隔或行政分划,或者是IT应用复杂性的增加而驻留在不同的应用程序、数据库和遗留系统中。如何把不同来源、格式和质量的数据通过逻辑或物理的方法 集中起来,实现企业级数据的全面共享,进而为企业决策等高级应用提供支持,提升数 据资产的价值,是数据集成技术肩负的使命所在。 除了集中企业内部分散的业务数据之外,数据集成还能够在并购、分拆等商业行为 发生时充当IT边界变更后企业数据的“黏合剂”。对于现阶段频繁发生的企业并购行为而言,数据集成能够帮助这些企业在短期内实现应用整合。 以苏格兰的哈利法克银行和苏格兰银行合并为例,由于专注的金融服务领域具有明 确的互补性,两家银行的结合被业界广为称道。但是要合并两家银行信用卡业务系统中 的6亿份数据记录却是件异常艰苦的工作。为了实现信用卡业务数据合并的目标,两家 银行启动了持续性的集成操作。首先,哈利法克银行将其核心信用卡应用软件从First Data Resources平台迁移到EDS平台;然后,利用甲骨文和Business Objects建立一 个简单的报表数据库,并对3亿份记录进行了数据更新;最后,运用Informatica PowerMart套件所提供的ETL(抽取、转换和装载)功能建立新的数据库,并将剩余的 3亿份记录添加其中。整个过程仅历时四个月,数据集成工具所提供的自动化建模、多数据源导入特性使合并工程的效率大幅提升。 多维度技术视角 数据集成与BI(商业智能)、数据库、数据仓库技术存在紧密的联动关系,同时它也被认为是能够提升企业业务响应能力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数据集成对业务敏捷化的 关键支持能力,使其正在成为促进不同应用间协同的基本保证。要给“数据集成”下一个定义并不容易,对于具有不同技术背景、不同知识体系的人而言,其概念的差异性明显。

完整word版,高边坡监测方案

第十四节:边坡监测方案 一、人员及仪器设备 成立以项目总工为组长,测量工程师为成员的监测小组,共5人(其中工程师3人,测工2人),采用索佳SET210全站仪(2″级)和宾得AP-128水准仪进行监测。 二、人工巡视 巡视检查是边坡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险情,而且能系统地记录、描述边坡施工和周边环境变化过程,及时发现被揭露的不利地质状况。项目部将坚持每天安排专人进行巡视,巡视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边坡地表有无新裂缝、坍塌发生,原有裂缝有无扩大、延伸; (二)地表有无隆起或下陷,滑坡体后缘有无裂缝,前缘有无剪口出现,局部楔形体有无滑动现象; (三)排水沟、截水沟是否畅通、排水孔是否正常; (四)挡墙基础是否出现架空现象,原有空隙有无扩大; (五)有无新的地下水露头,原有的渗水量和水质是否正常。 三、裂缝监测 (一)测点设置:裂缝一般产生在边坡平台和边坡体边缘,部分分布在边坡体上结构层,人工巡视中在发现裂缝的位置埋设裂缝监测点。如果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坡面没有出现裂缝则此类测点无需布置。人工巡视发现裂缝后及时埋设(1~2天内完成),测点间沿裂缝的间距以20~30m为宜,其方向平行滑坡的主滑方向或边坡的位移方向(不一定垂直裂缝)。 (二)埋设要点:首先,在裂缝的两边稳定土体内开挖一个A4纸平面大小的洞约50cm深,之后用混凝土浇注至地面高度,用两块长方形铁片分别埋设在裂缝两边的混凝土内,并使这两块铁片在裂缝处互相搭接约50cm长,在搭接处用红油漆涂色。 (三)测试要点:由于一般的裂缝变形是微小而且蠕变的,本工程选择游标卡尺对边坡的变形裂缝进行监测。如果裂缝变形增大,则在搭接处两块铁板的红油漆涂色处就会产生一个缝隙,用游标卡尺测

边坡无线监测系统的应用

文章编号:1005-7854(2003)03-0005-04 边坡无线监测系统的应用 张会林1,李军才1,刘贤信2 (11北京科技大学,北京100083;21山东黄金公司计划部,济南250000) 摘 要:介绍边坡无线监测系统在国外的应用及国内边坡监测的现状。结合鞍钢眼前山铁矿加陡最 终边坡角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该矿北帮的不稳定部位,并首次建立了边坡无线监测系统。概述了该系统的原理、功能和安装,同时讨论了测点的布置和探头的选取。根据监测结果,对该系统进行了评价。现场工业试验表明,该系统在眼前山铁矿的应用是成功的。 关键词:露天矿;边坡稳定;无线监测系统;矿山安全中图分类号:TD85416;TD82417+3 文献标识码:A APPL ICA TION OF SLOPE WIREL ESS MON ITORIN G SYSTEM ZHA N G Hui 2li n 1 ,L I J un 2cai 1 ,L IU Xian 2xi n 2 (11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 ng ,Beiji ng 100083,Chi na ; 21Project Division ,S handong Gol d Com pany ,Ji nan 250000,Chi na )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slope wireless monitoring system abroad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lope moni 2toring research at home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1In light of actual condition of steepening ultimate slope in Yanqianshan Iron Openpit ,Anshan Iron &Steel Co 1,the unstable zones in northern slope wall are determined and a slope wireless monitoring system is set up for the first time 1The principle ,func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the system are outlined 1At the same time ,the arrangement of measuring points and the selection of sensors are dis 2cussed 1On the basis of monitoring results ,the system is evaluated 1The commercial scale tests show that applica 2tion of the slope wireless monitoring system is successful in Yanqianshan Iron Openpit 1KE Y WOR DS :Openpit ;Slope stability ;Wireless monitoring system ;Mine safety 收稿日期:2003-03-21 作者简介:张会林,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讲师。 1 引 言 我国露天矿边坡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几年来,某些大型深凹露天矿山采用三并段或多并段靠帮工艺来提高矿山的最终边坡角,如大冶铁矿、大孤山铁矿和眼前山铁矿等,导致矿山边坡稳定性的控制和维护难度加大。若不及时采取监测和加固措施,将严重地威胁矿山的生存和发展。眼前山铁矿自1964年从山坡露天转入深凹露天开采,现已形成高达228m 的高陡边坡,是我国典型的深凹露天开采矿山之一。虽然对该矿做过稳定性评价,边坡地质 灾害基本清楚,但是矿山边坡不稳定区依然存在。特别是该矿正在实施固定帮三并段靠帮工艺,实现115亿元的经济效益,要做到矿山安全生产,必须通过监测来控制局部不稳定边坡。 2 边坡无线监测系统在国内外的应用 211 边坡无线监测系统在国外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末期,全球各矿业大国都以很 大的精力研究边坡变形的监测方法和手段,例如原苏联有色科学研究所对大爆破作用下岩体状态和边坡变形的监测方法、手段等进行系统研究;与莫斯科矿业学院和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矿业学院合作,研究边坡变形的全自动监测系统;与中亚有色金属科 第12卷 第3期2003年9月 矿 冶MININ G &METALLURGY Vol.12,No.3 September 200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