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 SECTIONE

7 SECTIONE

7 SECTIONE
7 SECTIONE

EPIC 5300

Appendix E.1

***FORM 1***

EPIC DATA ASSEMBLY FORM

Title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ITLE(1)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ITLE(2)

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ITLE(3)

Program control codes

4.1 Number of years of simulation

______ NBYR

4.2 Starting date - Year

______ IYR

4.3 -Month

______ IMO

4.4 -Day

______ IDA

4.5 Printout interval1

______ NIPD

4.6 Output print code

______ IPD

4.7 Weather code

______ NGN

4.8 Number of times generator cycles1______ IGN 4.9 Day weather generator stops generating same weather1______ IGSD 4.10 Leap year considered1

______ LPYR

4.11 Potential evaporation method code1______ IET 4.12 Curve number estimator (0-stochastic, >0-rigid)1______ ISCN 4.13 Graph Display (0-off, 1-on)1 ______ IGRAF 4.14 Output conversion code1______ ICODE 4.15 Peak rate estimate code1______ ITYP 4.16 Static soil code1______ ISTA 4.17 Automatic heat unit scheduling1______ IHUS 4.18 Number of cows1______ NCOW

4.19 Non-varying CN--CN2 used for all storms1______

NVCN

4.20 Runoff (Q) estimation methodology1______

INFL

4.21 Pesticide Output in Mass and/or Cove1______

MASP

1 May be left blank or zero if unknown.

EPIC 5300

Appendix E.1

*** FORM 2 ***

EPIC DATA ASSEMBLY FORM

5.1 Watershed drainage area (ha)[ac] ______

WSA

5.2 Runoff curve number

______ CN2

5.3 Channel Length1 (Km) [mi.]

______ CHL

5.4 Average channel slope1 (m/ m)[ft./ft.] ______

CHS

5.5 Channel roughness factor(manning?s N)1______

CHN

5.6 Surface roughness factor(manning?s N)1______

SN

5.7 Peak runoff-rate rainfall-energy adjustment factor1______ APM 5.8 Latitude of watershed (degrees)

______ YLT

5.9 Average elevation of watershed2 (m)[ft.] ______

ELEV

5.10 Water content of snow on ground at start of simulation (mm) [in.] ______ SNO

6.1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nitrogen in rainfall (g m3) [PPM] ______ RCN

6.2 Number of years of cultivation before simulation starts (yr.) ______ RTN

6.3 CO2 concentration in atmosphere [PPM] ______

C02

6.4 No3 concentration in irrigation water [PPM] ______ CN03I 6.5 CSALT salt concentration in irrigation water [PPM] ______ CSALT 6.6 CHD Channel depth [m]

______ CHD

6.7 Drainage Area of a watershed feeding a Lagoon (ha) [ac] ______ DALG 6.8 Normal Lagoon Volume (mm) (inches) ______

VLGN

6.9 Maximum Lagoon Volume (mm) (inches) ______

VLGM

6.10 Lagoon input from wash water (m3 /cow/day) ______

COWW

Water erosion data

7.1 Slope length (m) [ft.]

______ SL

7.2 Slope steepness (m /m) [ft./ft.]

______ S

7.3 Erosion control practice

______ PEC

7.4 Water erosion equation1

______ DRV

7.5 Parameter estimates for MUSI erosion equation1

BUS(1) ______ BUS(2)______ BUS(3) ______ BUS(4) ______

1 May be left blank or zero if unknown.

2 Blank if Hargreaves or Priestley-Taylor method is used to estimate potential evaporation.

Appendix E.1

*** FORM 3 ***

EPIC DATA ASSEMBLY FORM

Weather data

(Enter weather access number to load from file and skip to Form 6, otherwise enter data

below)

8.3 Number of years of max monthly 0.5 hour rainfall record ______

YWI

8.4 Coefficient used to establish wet-dry probability

______ BTA

8.5 Parameter used to modify exp rain distribution

______ EXPK

9.1- Average monthly maximum air temperature (?C) [?F] OBMX (1-12)

9.12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0.1- Average monthly minimum air temperature (?C) [?F] OBMN (1-12)

10.12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1.1- Monthly standard deviation maximum air temperature 2,6 (?C) [?F] SDTMX (1-12)

11.12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2.1- Monthly standard deviation minimum air temperature 2,6 (?C) [?F] SDTMN (1-12)

12.12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3.1- Average monthly precipitation (mm)[in.]

RMO (1-12)

13.12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4.1- Monthly standard deviation of daily precipitation 3,1 (mm) [in.]

RST2 (1-12)

14.12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5.1- Monthly skew coefficient for daily precipitation 3,1

RST3 (1-12)

15.12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6.1- Monthly probability of wet day after dry day 3,4

PRW1 (1-12)

16.2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7.1- Monthly probability of wet day after wet day 3,4

PRW2 (1-12)

17.12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8.1- Average number of days of rain per month5

DAYP (1-12)

18.12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9.1 Monthly maximum 0.5 hour-rainfall for period of record (TP24)1 (mm) [in.] WI (1-12)

19.12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0.1- Monthly average daily solar radiation1 (MJ/m2 or ly)

OBSL (1-12)

20.12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1.1 Montly average relative humidity1 (fraction)

RH (1-12)

21.12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 may be left blank or zero if unknown..

2 Temperature extremes may be substituted.

3 May be left blank or zero if daily rainfall is inputted (ref. 2.1.7>>0).

4 Blank or zero if unknown and average number of days of rain per month is available.

5 Blank or zero if rainfall is generated and wet-dry probabilities are available.

6 Blank or zero if daily temperature is inputted (ref. 2. 1.7>>1)

Appendix E.1

*** FORM 4 ***

EPIC DATA ASSEMBLY FORM

Wind erosion data

22.1 Field length1,3 (km) [mi.]

______ FL

22.2 Field width1,3 (km) [mi.]

______ FW

22.3 Clockwise angle of field from north1,3 (deg) ______

ANG

22.4 Standing dead crop residue1 (t/ha) [T/ac]

______ STD

Wind data

Enter wind access number (table 1.4) to load from file and skip to

section 7.1, otherwise enter data below.

23.1 Power of modified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of wind speed2&7______ UXP 23.2 Climate factor1,3

______ DIAM

23.3 Wind erosion adjustment factor3

______ ACW

24.1- Average monthly wind velocity2,3 (m/s) [mph]

UAVM(1-12)

24.12 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5.1- N wind during each month3 (%)

DIR1 (1-12)

25.12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6.1 NNE wind during each month3 (%)

DIR2 (1-12)

26.12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7.1 NE wind during each month3 (%)

DIR3 (1-12)

27.12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8.1 ENE wind during each month3 (%)

DIR4 (1-12)

28.12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9.1 E wind during each month3 (%)

DIR5 (1-12)

29.12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0.1 ESE wind during each month3 (%)

DIR6 (1-12)

30.12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1.1 SE wind during each month3 (%)

DIR7 (1-12)

31.12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2.1 SSE wind during each month3 (%)

DIR8 (1-12)

32.12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 May be left blank or zero if unknown.

2 May be left blank if Hargreaves or Priestley-Taylor method is used to estimate potential evaporation and wind erosion is not

estimated.

3 May be left blank or zero if wind erosion is not estimated.

Appendix E.1

*** FORM 5 ***

EPIC DATA ASSEMBLY FORM

33.1- S wind during each month1 (%)

DIR9 (1-12)

33.12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4.1- SSW wind during each month1 (%)

DIR10 (1-12)

34.12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5.1- SW wind during each month1 (%)

DIR11 (1-12)

35.12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6.1- WSW wind during each month1 (%)

DIR12 (1-12)

36.12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7.1- W wind during each month1 (%)

DIR13 (1-12)

37.12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8.1- WNW wind during each month1 (%)

DIR14 (1-12)

38.12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9.1- NW wind during each month1 (%)

DIR15 (1-12)

39.12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40.1- NNW wind during each month1 (%)

DIR16 (1-12)

40.2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 If wind erosion is not estimated.

Appendix E.1

*** FORM 6 ***

EPIC DATA ASSEMBLLY FORM

Soil data

Enter soil access number or name to load from file and skip to Form 8

otherwise enter data below

41.1 Soil albedo

______ SALB

41.2 Maxium number of soil layers1______

TSLA

41.3 Minimum thickness of maxium layer1 (m) [in.] ______

ZQT

41.4 Initial layer splitting thickness1 (cm) [in.] ______

ZTK

41.5 Minimum soil profile thickness1 (cm) [in.] ______ ZF 41.6 Initial soil water content-fraction of field capacity1______ FFC 41.7 Minimum depth to water table1 (m) [in.] ______

WTMN

41.8 Maximum depth to water table1 (m) [in.] ______

WTMX

41.9 Initial depth to water table1 (m) [in.] ______

WTBL

41.10 Soil weathering code1______

XIDS

41.11 Time for sub surface flow travel time(d) ______ RFTT

42.1- Depth from the surface to the bottom of the soil layer (m) [ft.] Z(1-10) 42.10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43.1- Bulk density of the soil layer (t/m3) [ft./ft.]

BD (1-10)

43.10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44.1- Wilting point1 (1500 kPa) (m/m)[ft./ft.]

U (1-10)

44.10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45.1- Field capacity1 (33kPa) (m/m)[ft./ft.]

FC (1-10)

45.10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46.1- Sand content (%)

SAN (1-10)

46.10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47.1- Silt content (%)

SIL (1-10)

47.10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48.1- Organic N concentration1 (g/t) [PPM]

WN (1-10)

48.10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49.1- Soil pH

PH (1-10)

49.10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 May be left blank or zero if unknown

Appendix E.1

*** FORM 7 ***

EPIC DATA ASSEMBLY FORM

50.1- Sum of bases1 (cmol/kg)

SMB (1-10)

50.10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51.1- Organic carbon (%)

CBN (1-10)

51.10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52.1- Calcium carbonate (%)

CAC (1-10)

52.10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53.1-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1 (cmo1/kg)

CEC (1-10)

53.10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54.1- Coarse fragment content1 (% vol)

ROK (1-10)

54.10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55.1- Initial Nitrate concentration1 (g/t3) [PPM]

WNO3 (1-10)

55.10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56.1- Labile P concentration1 (g/t3) [PPM]

O (1-10)

56.10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57.1- Crop residue1 (t/ha) [T/ac]

RSD (1-10)

57.10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58.1- Bulk density (oven dry)1 (t/m3)

BDD (1-10)

58.10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59.1- Phosphorus sorption ratio1

PSP (1-10)

59.10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60.1- Saturated conductivity1 (mm/h) [in./hr.]

SC (1-10)

60.10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61.1- Fraction of storage interacting with NO3 leaching

STFR(1-10

61.10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62.1- Organic P concentration1 (g/t) [PPM]

WP (1-10)

62.10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 May be left blank or zero if unknown

Appendix E.1

*** FORM 8 ***

EPIC DATA ASSEMBLY FORM

Management information - operation codes

63.1 Crop rotation duration (yr.)

______ NRO

63.2 Rigid or variable irrigation

______ NIRR

63.3 Irrigation code1

______ IRR

63.4 Minimum application interval for automatic irrigation1 (d) ______ IRI

63.5 Minimum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terval for automatic fertilizer1 (d) ______ IFA 63.6 Liming code1

______ LM

63.7 Furrow dike code1

______ IFD

63.8 Drainage code1

______ IDR

63.9 Automatic fertilizer or fertigation fertilizer file

______ IDFT

64.1 Water stress factor to trigger automatic irrigation ______

BIR

64.2 Irrigation runoff ratio

______ EFI

64.3 Maximum annual irrigation volume allowed for each

crop1 (mm) [in.]

______ VIMX

64.4 Minimum single application volume automatic irrigation1 (mm) [in.] ______ ARMN 64.5 Maximum single application volume automatic irrigation1 (mm) [in.] ______ ARMX

64.6 N stress factor to trigger automatic fertilizer ______ BFT

64.7 Amount of fertilizer (IDFT) per automatically

scheduled application

______ FNP

64.8 Maxium annual 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for a

crop1 (kg/ha) [ lb./ac]

______ FMX

64.9 Time required for drainage system to reduce stress2 (d) ______ DRT

64.10 Fraction of furrow dike volume available for storage3______ FDSF

1 May be left blank or zero if unknown.

2 May be left blank or zero if drainage is not used.

3 May be left blank or zero if drainage is not used.

Appendix E.1

*** FORM 9 ***

EPIC DATA ASSEMBLY FORM

8.3 Management Information-Irrigation Fertilizer/Tillage Schedule

(One line for each operation and one section for each year of rotation)

MON DAY COD CRP/GRZ MAT PHU CND WSF FPP FNMX HUSC

FN FAP FDP

IA QVOL

PST PCF PAR

MON = Month of the operation

DAY = Day of the operation

COD = Operation/Tillage code number

CRP/GRZ = Crop identification number OR Grazing

MAT = Years necessary to mature or year until harvest. (For trees only)

PHU = Potential Heat Units

CND = Runoff curve number after this operation

WSF = Plant water stress factor

FPP = Fraction of original plant population

FNMX = Maximum annual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ed to a crop

HUSC = Time of this operation as a fraction of the growing season or of the year if no crop is growing; using 0 C as the base temperature

FN = Fertilizer ID number applied

FAP = Fertilizer application rate (Kg/ha-0% moisture)

FDP = Depth of fertilizer placement (mm)

IA = Irrigation volume (mm)

QVOL = Runoff VOL/VOL of irrigation water applied

PST = Pesticide ID number

PCF = Pest control factor (fraction)

PAR = Pesticide application rate (Kg/ha or lbs/ac of active ingredient)

Appendix E.1

*** FORM 10 ***

EPIC DATA ASSEMBLY FORM

9.1 Daily weather file name(s)

Note: This section is only to be completed if you have chosen to input daily weather data where the weather code NGN Weather may be stored 1 year per file or multiple years per file.

Skip one blank line after the last management operation.

Enter the complete file name, including directories (if necessary).

7 or 70 characters maximum in each file name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ppendix E.1

*** FORM 11 ***

EPIC DATA ASSEMBLY FORM

Output selection codes in PRNT file

1.1- 1.20 Output variable id numbers for accumulated and average values KS (1-26) and

2.1- 2.6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1-3.4 Output variable id numbers for concentration values JC (1-4)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4.1-4.10 Output variable id numbers for state values KS (1-10)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5.1-5.20 Daily output variable id numbers for accumulated OR average values KD (1-34)

and

6.1-6.14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7.1-7.20 Output variable id numbers for annual values to a file KY (1-30)

and

8.1-8.10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9.1-9.13 Output variable id numbers for soil values

KL (1-13)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10.1-10.20 Output variable id numbers for monthly output to a file KM (1-21)

and

11.1-11.2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Appendix E.1

*** FORM 12 ***

EPIC DATA ASSEMBLY FORM

Equipment/tillage operation parameter data in TILL file

1.1 Tillage number

_______ TNUM

1.2 Equipment/tillage operation name (8 characters) _______

TIL

1.3 Cost of Operation ($/ac)

_______ COTL

1.4 Mixing efficiency of operation (ratio)

_______ EMX

1.5 Surface random roughness created by operation (mm) [in] _______

RR

1.6 Tillage depth (mm) [in]

_______ TLD

1.7 Ridge height (mm) [in]

_______ RHT

1.8 Ridge interval (m) [ft]

_______ RIN

1.9 Furrow dike height1 (m) [ft]

_______ DKH

1.10 Furrow dike interval1 (m) [ft]

_______ DKI

2.1 Operation code

_______ IHC

2.2 Harvest efficiency / Pesticide application efficiency (ratio) _______

HE

2.3 Overrides harvest index of crop

_______ ORHI

2.4 Fraction of Soil Compacted (Tire Width/Tillage Width) _______

FRCP

1 May be left blank or zero if unknown.

Appendix E.1

*** FORM 13 ***

EPIC DATA ASSEMBLY FORM

Parameter data in CROP file

1.1 Crop number

_____ CNUM

1.2 Crop name (4 characters) _____

CPNM

1.3 Biomass energy ratio (kg/ha/MJ) _____ WA 1.4 Harvest index (crop yield/above ground biomass) _____ HI

1.5 Optimal temperature for plant growth (?C) _____ TB

1.6 Minimum temperature for plant growth (?C) _____ TG

1.7 Maximum leaf area index _____

DMLA

1.8 Fraction of growing season when LAI starts decline _____ DLAI

1.9 First point on optimal LAI development curve (%)

before decimal

_____ DLAP1

1.10 Second point on optimal LAI development curve (%)

before decimal

_____ DLAP2

1.11 LAI decline rate factor _____

RLAD

2.1 Biomass/energy decline rate _____

RBMD

2.2 Aluminum tolerance index _____ ALT 2.3 Maximum stomatal conductance _____ GSI 2.4 Critical aeration factor _____

CAF

2.5 Seeding rate (kg/ha)

_____ SDW

2.6 Maximum crop height (m) _____ HMX 2.7 Maximum root depth (m) _____

RDMX

2.8 CO2 concentration (ppm) in future atmosphere/resulting

WA value

_____ WAC2

2.9 Minimum value of C factor for water erosion _____ CVM

2.10 Fraction of nitrogen in yield (kg/kg) _____

CNY

3.1 Fraction of phosphorus in yield (kg/kg) _____ CPY 3.2 Lower limit of harvest index _____

WYSF

3.3 Pest (insect, weeds, and disease) factor _____ PST 3.4 Seed cost ($/kg) _____

COSD

EPIC 5300

***FORM 14***

3.5 Price for yield ($/t)

_____ PRY

3.6 Fraction of water in yield ______

WCY

3.7 Nitrogen uptake - N fraction at emergence ______ BN1

3.8 Nitrogen uptake - N fraction at 0.5 maturity ______ BN2

3.9 Nitrogen uptake N fraction at maturity ______ BN3

3.10 Phosphorus uptake - P fraction at emergece ______ BP1

4.1 Phosphorus uptake - P fraction at 0.5 maturity ______ BP2 4.2 Phosphorus uptake -P fraction at maturity ______ BP3 4.3 Wind erosion factor for standing live biomass ______ BW1 4.4 Wind erosion factor for standing dead crop residue ______ BW2

4.5 Wind erosion factor for flat residue ______ BW3 4.6 Crop category number ______

IDC

4.7 First point on frost damage curve minimum temperature ?C

before decimal

______ FRST1

4.8 Second point on frost damage curve minimum temperature

?C before decimal

______ FRST2

4.9 Parameter relating vapor pressure deficit to WA ______ WAVP

4.10 Threshold VPD (kPa) ______

VPTH

5.1 VPD value (kPa) ______

VPD2

5.2 Clascrop crop id number ______

SM42

5.3 Fraction of root weight at emergence ______

RWPC1

5.4 Fraction of root weight at maturity ______ RWPC2 5.5 Conversion coefficient for crop [met/Engl] ______ CONV

5.6 English unit equivalent ______

UNTC

5.7 Fraction of moisture content in biomass ______ CONV2 5.8 Heat units required for germination ______ GMHU

Appendix E.1

*** FORM 15***

EPIC DATA ASSEMBLY FORM

PARM FILE

1.1 1st point Root Growth Restriction by rock ______

SCRP1(1)

1.2 2nd point Root Growth Restriction by rock ______

SCRP2(1)

2.1 1st point Soil Evaporation depth ______

SCRP1(2)

2.2 2nd point Soil Evaporation depth ______

SCRP2(2)

3.1 1st point Potential harvest index heat units ______

SCRP1(3)

3.2 2nd point Potential harvest index heat units ______

SCRP2(3)

4.1 1st point Runoff Curve Number ______

SCRP1(4)

4.2 2nd point Runoff Curve Number ______

SCRP2(4)

5.1 1st point Soil surface temperature ______

SCRP1(5)

5.2 2nd point Soil surface temperature ______

SCRP2(5)

6.1 1st point Soil settling rainfall

______ SCRP1(6)

6.2 2nd point Soil settling rainfall

______ SCRP2(6)

7.1 1st point Aeration Stress-root growth ______

SCRP1(7)

7.2 2nd point Aeration Stress-root growth ______

SCRP2(7)

8.1 1st point N stress: plant content ______

SCRP1(8)

8.2 2nd point N stress: plant content ______

SCRP2(8)

9.1 1st point Pest damage-temp,water,cover ______

SCRP1(9)

9.2 2nd point Pest damage-temp,water,cover ______

SCRP2(9)

10.1 1st point harvest index-plant water use ______

SCRP1(10)

10.2 2nd point harvest index-plant water use ______

SCRP2(10)

11.1 1st point Soil Labile P concentration(ppm) ______

SCRP1(11)

课堂教学改革:从高效课堂走向魅力课堂

课堂教学改革:从高效课堂走向魅力课堂 北京市立新学校特级教师李银乐 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教育改革是一场涵盖课标、课程、教材、课堂、教法、学法、管理等多方面的全面系统的改革;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育的改革最终要定格在课堂教学改革上。 持续了十余年的第八轮课改引发了波及全国的高效课堂改革浪潮,催生了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杜郎口“三三六”教学模式等多种多样的高效课堂模式;这些不同的教学模式,虽然具体操作各不相同,但都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在《中国教师报》等教育媒体的强力推广下,这场高效课堂改革虽然最早在一些偏远薄弱的初中学校突破,不久就延伸到了小学和高中,并被绝大部分的县城和城市重点中小学接受、学习、研究和效仿。这场席卷全国的高效课堂改革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思想,彻底改变了我国中小学课堂的面貌,可以说开启了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时代,在如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方面的探索,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那么,风靡全国十多年的高效课堂,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吗?课堂教学改革将走向何处? 笔者作为一名实践研究高效课堂十余年的教育工作者,去年有幸结识并加入了著名教育专家曾军良校长的教育团队,走进了他描绘的魅力课堂,强烈感觉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必将从高效课堂走向魅力课堂。 一、高效课堂的局限性 高效课堂的理论基础是三个关键词:效果、效率、效益。但实际上人们最为关注和可以量化的是效率,所以高效课堂会不自觉的引导人们关注知识学习的高效率:高效课堂=学习的知识/学习的时间。这就产生了我们经常听到的衡量高效课堂的一些标准和措施,如“大容量、高效率、快节奏”、“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努力追求课堂高效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将高效作为课堂追求的唯一目标或者是主要目标,必然会忽视学生精神及生命成长的需要,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到创新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因此,我们认为,高效课堂虽然极大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但高效课堂是有局限性的,不能说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 二、魅力课堂的基本内涵 自2012年开始,中国当代著名教育专家曾军良校长提出了魅力课堂的概念,并在实践过程中对魅力课堂的内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界定,初步构建了魅力课堂理论。 “魅力课堂”是基于尊重学生美好天性,激发学生精神动力,努力让课堂迸发五彩的魅力光芒,让学生感知快乐的心理体验,从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创新发展的改革行动。 “魅力课堂”以尊重人的生命发展需要为出发点,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注入动力,从而激发学习活力,达到学习高效目标的。因此,魅力课堂改革更加关注过程的魅力,更加充满了人性的温情。 魅力课堂是“引力场”、“思维场”、“情感场”,并最终走向人的“生命发展场”。这样的“魅力课堂”,将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是基于内在兴趣和需求的推动,强大的内驱力使学生学习成为一种生命成长本身的需要。

实验七EXCEL 公式与函数

实验七EXCEL公式与函数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Excel中公式的应用。 2熟练掌握Excel中函数的应用。 二﹑基本知识 Excel具有强大的计算和处理数据功能。在工作表中无论输入简单的公式还是复杂的公式,应用内部函数,在瞬间得到计算结果,为用户估算和分析数据提供结果和解决方案。 三﹑实验内容 1打开工作簿文件table.xls,将下列要求处理数据表格。 表7.1 职工号姓名入公司时间基本工资补贴 200201宋大纲1991-3-440050 200202黄惠惠1983-6-760030 200203翁光明1986-7-770060 200204钱宝方1999-12-154093 200207周甲红1994-7-570056 200208叶秋阳1997-4-468954 200209方昌霞1988-12-422925 200210张之刚1989-9-555998 200211王胜平1987-7-755455 200212傅海英1989-9-845650 200213骆程琳1986-10-378960 2在工作表中添加一列“工龄”,工龄计算公式:2012-year(入公司时间)。 3在工作表中添加一列“奖励后工资”,奖励办法:基本工资>500者,加200,否则加150。提示:利用IF函数。 4在工作表中添加一列“实发工资”,实发工资=奖励后工资+补贴。 5在D15单元格计算出最低工资值。 6在Sheet3中根据下列已知数据建立表。 表7.2 元亨简单科技产业有限公司2007年销售统计表(万元) 公司名称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北京分公司256.56240.56195.83310.5 上海分公司185.45205.45172.85250.68 天津分公司150.46180.62140.87215.52 深渊分公司225.55255.45197.68265.56

黄金与白银的套利方案

几种不同市场黄金与白银的套利方案 跨市套利原理 ????由于存在地域和时空的差异,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的期货或现货市场上往往存在合理的价格差异。一般来说,它们彼此的比价或价差稳定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即使有时会出现短暂的异常,但在市场经济规律的调节下,这种异常最终也会恢复到正常水平。这就为全球跨市套利提供了可能性和机会。 ????跨市套利是指,在某个交易所买入(卖出)某一商品价格,同时在另一个交易所卖出(或买入)同种商品,以期在有利时机分别在两个交易所对冲而获利。 ????受到现行政策法规的制约,人们通常是用实物进口成本来衡量套利机会。当某一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商品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价差超过其进出口费用时,就存在进行跨国际市场的套利机会。进出口费用一般包括关税、增值税、报关检疫检费用、信用证开证费、运输费用、港杂费等。例如,在国内期货市场中,当美国大豆进口成本价格远低于连豆期货价格时,可认为套利机会出现,即可进行买入CBOT大豆合约,同时卖出大连大豆合约的跨市套利操作。????跨市套利有三个前提:第一,期货交割标的物的品质相同或相近;第二,期货品种在两个期货市场的价格走势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第三,进出口政策宽松,商品可以在两国自由流通。????从贸易流向和套利方向一致性的角度出发,跨市套利一般可以划分为正向套利和反向套利两种:如果贸易方向和套利方向一致则称为正向跨市套利,反之称为反向跨市套利。例如,国内铜以进口为主,在LME做多头寸的同时,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做空头寸,这样的开仓交易称之为正向套利。相应的平仓方式有实物交割平仓和对冲平仓两种。一般来说,正向套利是较常采用的一种跨市套利,而反向套利则因具有一定的风险而常不建议被采用。 ????总的来说,跨市套利交易风险相对较小,利润也相对稳定,因而是适合于具有一定资金规模的机构投资者和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的一种期货投资方式。 套利产品解说:在黄金白银的套利产品中,很多人把同一产品单独进行套利,如黄金T+D 与黄金期货白银T+D与白银现货之间进行套利,相反我们今天要将的是黄金与白银之间的套利,相对以上两种在资金运用上和操作上要方便的多,由于国内与国际存在多种平台与不同价格,所以我们今天就将三个市场黄金与白银之间的套利关系,一是,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T+D,二是天津贵金属的现货延期三是国际市场的现货黄金。 而白银不管是上涨或是下跌速度均超过黄金,所以原理是利用之间的快慢关系,要点是短期1-3天可操作一次长期最多是一个月时间可操作一次。

注重“三力”建设 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关注学生的“三力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力、自主管理力、自主生活力;着眼“全人”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成功奠基。 万善初中注重“三力”建设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2010-12-22 浏览 49 次 本网讯武胜县万善初级中学立足于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拟更准确把握高效课堂的价值定位,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学习共同体、管理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关注学生的“三力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力、自主管理力、自主生活力;着眼“全人”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成功奠基。 学生小组自主、合作学习 一是关注如何满足每个学生个体发展的选择性需求,关注如何增加学生学习的实践成分,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三段八步”课堂教学模式、3+n活动阵地、阳光大课间展示,实现学生快乐学习、全面素质提高、终端考试成绩优秀、健全人格形成融为一体。 二是引导师生准确把握高效课堂的价值定位,充分发挥其全面、高效的育人功能,坚决避免其成为某些应试者的又一“利器”。尤其是要改变对于学生的“三不一没有”待遇,即“不放心、不放手、不放权”和“没有自主学习”,但这绝不是要放任自流,而是要结合该校具体教学实际,将“三段八步”课堂教学模式操作化和现场化,从而将“互动型教学”从理念转化为实施形态。 三是课堂的生命感、生活感、生态感建设,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学习共同体、管理共同体、发展共同体。教师走进课堂就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现代化技术带进课堂。在课堂上允许学生想,哪怕是异想天开;允许学生说,哪怕是不着边际;允许学生做,哪怕是做得不对。 四是课程和课堂中的主体、主导关系——通过转变师生角色,调整教学关系,让学生更加主动、深入地参与到教学中:学生在“教”中学,教师在“学”中教。课堂关注“四个度”:目标精准度、精力流失度、时间利用度、效用达成度。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设法让学生的问题、困惑、思考、见解、兴趣、经验、感受、智慧等要素真实地进入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对话的主体力量。 五是优化课改大环境,减少课改阻力:通过课改实践活动让课堂进社区,召开家长会,举行教学开放日让家长进课堂,让“三大教育主体”形成合力,共育新人。(周冬琼张旭林通讯员王德良) 关注课程实施“三力” 来源:上海教育 2009-06-04 近两年来,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一个热点讨论的话题,与之相关,还提出了教研员的“课程指导力”、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当这些名词不再陌生之时,如何将其真正付诸实践就成了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期我们请来一位校长、一位教育学院院长和一位学科教师,分别来谈他们对于课程领导力、课程指导力、课程执行力的认识,希望引起我们对这个问题进一步的思考和实践。【校长·课程领导力】 努力以教育家精神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 文/上海市奉贤中学校长季洪旭 温家宝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倡教育家办学,多次呼吁校长努力成为新时代的人民教育家。课程领导力是校长的核心能力,是教育家精神办学的必备素养。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对学校自主发展、师生和谐发展至关重要。校长要努力以教育家精神提升课程领导力。 拓展视野,不断提高对课程领导力的认识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教育要适应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知识革命化的趋势,必须培养学生适应和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许多国家纷纷进行课程改革,校长课程领导力自然是题中要义。

实验7 函数——函数的定义和调用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C语言程序设计A 》 题目:实验7 函数 ——函数的定义和调用 班级:软嵌151 学号:2015123349 姓名:陈正宁

1、实验内容或题目 (1)编写函数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并在main主函数中调用该函数。 (2)编写函数fac(int n)求n!,并在main主函数中进行调用,输出6!的值。 (3)写一个判别素数的函数,在主函数中输入一个整数,输出是否为素数的信息。 2、实验目的与要求 (1)要求熟练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熟悉函数返回值的使用。 (2)熟悉函数调用的方式和过程。 3、实验步骤与源程序 ⑴实验步骤 (1)、

N

⑵源代码 (1)、 #include #include void root(float a,float b,float c) { float delt; delt=b*b-4*a*c; if(a==0) printf("该方程不是一元二次"); else if(delt>0) printf("x1=%f,x2=%f\n",(-b+sqrt(delt))/(2*a),(-b-sqrt(delt))/(2*a)); else if(delt==0) printf("x1=x2=%f\n",-b/(2*a)); else printf("此方程无实数根\n"); } void main() { float a,b,c; printf("请输入方程的实系数[a b c enter]\n"); scanf("%f %f %f",&a,&b,&c); root(a,b,c); } (2)、 #include long fac (int n) { int i; long f=1; for(i=1;i<=n;i++) f=f*i; return f; } void main() { int n;

三力建设心得体会

三力建设心得体会 “三力’建设指“执行力,创新力,凝聚力”。在学习了xx大报告和三力建设的有关知识后,我很受启发和教育。下面我就个人的工作实际,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作为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学生尊敬你,你作为老师以及你的班级才会有凝聚力。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视孩子的行为习惯,教授做人的道理,“要立业,先树人。”学生时代是世界观、品质、性格形成阶段,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作用,为学生树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教师不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其次要热爱学生。只有爱学生,你的执行力才会有力度。 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朱小曼曾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是教育,首先应该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

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爱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达到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爱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因此,教师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才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要多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查找“后进”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上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在我教学低段的这几年,经常会遇到他们急着上卫生间而没带面巾纸,或者是在冬天挂着鼻涕而不知道去擦,我总是递上纸巾,急他们所急,天气转热后,我包里总是放着一瓶清凉油,以方便学生被蚊子咬后及时擦上。这些虽然都是举手之劳,但他们,特别是后进生,因此会对老师心有感激,做作业也不拖拖拉拉了。作为后进生,教师更有必要帮助他们走出自卑

以“三力”建设增强实干能力

以“三力”建设增强实干能力 作者:刘志勇 来源:《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3年第07期 一个城市的干部在推动城市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个机构领导干部的风格直接决定城市发展的速度和高度。卓有成效的领导干部往往有极强的执行力,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机制,能够激励队伍成员主动高度协同作战。 在梧州市,从2010年开始,市委提出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执行力、协同力、创新力的要求,以城市发展目标作为提升领导干部能力的实践载体,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实干能力,逐步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有效地发挥了领导干部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举足轻重的作用。 实施独特的实践载体 + 有效的配套机制 三年多来,梧州市从实际工作出发,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行为理念,结合加快打造梧州成为西江上游经济带龙头和桂粤交通“大通道”的城市发展规划,持续开展“三年一工程”(项目攻坚年、服务企业年、园区建设年、安居乐业工程)活动,并把开展该项活动作为提高各级干部“三力”水平的实践载体。 在“三年一工程”活动中,全市各级干部主动投身到各项具体工作里。在项目攻坚中,不断完善项目工作机制,采取重点项目建设领导挂点联系措施,加强项目的管理和协调,切实解决征地、搬迁、资金等瓶颈问题,加快了重大项目的建设,提高了招商项目的落地率。在服务企业中,不断创新服务企业的方式方法,全面提升行政效能,着力解决企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帮扶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在园区建设年中,进一步推进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加快综合和专业物流园区建设,掀起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新高潮。在安居乐业工程中,把“安居工程”、“乐业工程”与“平安梧州”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结合起来,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坚持抓好党组织、群团组织、党领导下的社会组织“三个组织”建设,完善为民服务、维护稳定安全、防灾减灾“三大体系”,提高了处置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多部门联动的能力,提高了务实创新的能力,充分发挥了保驾护航、维护稳定的作用。 在配套机制上,实行牵头部门责任制,对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共同落实办理的事项,由市委或市政府明确牵头单位和协办单位,明确牵头部门和协办部门的责任,强化部门沟通会商。工作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的,市委、市政府问责牵头部门,牵头部门约谈协办部门并向市委、市政府建议问责协办的责任部门。 在考核激励机制上,积极探索和建立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考核办法,进行半年一总结、一年一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部门单位绩效评价、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实验7-2-函数调用

实验7-2 函数(二) 1 【实验目的】 (1)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的方法 (2)掌握函数的递归调用的方法 (3)掌握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的概念和用法 【实验要求】 (1)熟练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的方法 (2)熟练掌握函数的递归调用的方法 【实验环境】 (1) Microsoft XP操作系统 (2) Microsoft VC++ 6.0 【实验内容】 1、素数https://www.doczj.com/doc/ad12709168.html,/acmhome/problemdetail.do?&method=showdetail&id=1098描述:输出100->200之间的素数的个数,以及所有的素数。 输入:无 输出:100->200之间的素数的个数,以及所有的素数。 样例输入:无 样例输出:

21 101 103 ... 197 199 2、字符串逆序https://www.doczj.com/doc/ad12709168.html,/JudgeOnline/problem.php?id=1499 题目描述:写一函数,使输入的一个字符串按反序存放,在主函数中输入输出反序后的字符串。 输入:一行字符 输出:逆序后的字符串 样例输入:123456abcdef 样例输出:fedcba654321 3、字符串拼接https://www.doczj.com/doc/ad12709168.html,/JudgeOnline/problem.php?id=1500 题目描述:写一函数,将两个字符串连接 输入:两行字符串 输出:链接后的字符串 样例输入: 123 abc 样例输出 123abc 4、输出元音https://www.doczj.com/doc/ad12709168.html,/JudgeOnline/problem.php?id=1501

2020年长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高中通识模块三翻转课堂测试答案

2020年长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高中通识模块三翻转课堂测试答案 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有效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学困生则一 天一天被落下。 题目2有关”传统课堂的学习流程”阐述错误的是()选择一项:a.学生在课前按教师的要求主动学习,课堂上认真听讲、回答问题、完成检测,课后完成作业即可。 题目4不属于初中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翻转课堂”的支持的是()选择一项:b、时代在变化,学生在变化,教学模式也应随之变化。 题目6“翻转课堂是什么”阐述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c、是在线教育的代名词。 题目10翻转课堂教师的备课模式是()选择一项:c、备教 材形成分层学习目标一选取或录制微视频下发一获取学情,提炼共性及个性化问题一再备课生成多样化课堂活动题目17关于"翻转课堂”本土化的阐述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d、聚奎中学的“天云项目”题目20课堂核心问题要具备”三力”,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选择一项:c、学生的创造力题目21思维能力的训练大体要把握的原则是()选择一项:c、系统性、深刻性、敏捷性、灵

活性、创造性题目22集体备课所采用的基本程序正确的是()选择一项: c、个人初备---- 集体研讨 --- 修正教案--- 重点跟踪---- 课后交流题目23有关”慕课”的阐述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a.因为参与慕课学习者是在线看视频,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题目27翻转课堂教学视频制作的步骤正确的一项是()选择一项:b、分析---- 整理--- 制作--- 发布--- 反馈题目31"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应该具备应用计算机和网络的一些基本技能,下面阐述错误的是()选择一项:a、协作学习的工具,如PowerPoint、QQ群、论坛、讨论组等。 题目4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教师资源整合能力的一项是()选择一项:c、应用网络工具的能力题目46"高效课堂"的”学习三宝”是()选择一项:c、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题目48教师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包括三个方面()选择一项:c、筛选资源的能力、组合资源的能力、应用资源的能力题目49不属于初中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对”翻转课堂”的支持的是()选择一项: c、有了足够多的优秀的教学视频。 题目3关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及馈特征正确的一组是()选择一项:d、真实性、针对性、适时性、交互性、高效性题目5使用Camtasia Studio软件,用户可以方便的进行如下操作,叙述正确的一项是()选择一项:b、可以进行键盘操作的录制和配音题目

阳光下做人 风雨中做事 用心会干干成大讨论心得体会

阳光下做人风雨中做事 --关于“用心、会干、干成”大讨论活动的体会马强书记在全县重点项目暨“三力”建设调度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加强“三力”建设,推进解放思想、创新突破,关键要在“用心、会干、干成”上下功夫。马书记的讲话为“三力”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县局的要求,我们司法行政系统结合“三力”建设年开展了“用心、会干、干成”大讨论活动。 用心,要做到三个紧密结合。 一是将“三力”建设的目标要求与提高工作能力紧密结合。要用心谋划,精心思考,周密部署,刻苦钻研,增强学习意识和大局意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二是将“三力”建设的目标要求与提升服务质量紧密结合。要尽职尽责,立足司法行政工作,扎扎实实开展业务,增强服务意识,时刻关注所辖村庄百姓的法律服务需求,提供全面优质的法律服务。三是将“三力”建设的目标要求与完善自身素质紧密结合。要开动脑筋,集中精力,注重细节,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把工作当事业追求,当自己的事去做,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会干,要做到三心。 一是要敢于负责,注重细心。责任是压力,也是完成工作的动力。在实际工作中要坚决克服得过且过的思想,对待群众

不能敷衍了事。要促使自己养成勇于负责、追求卓越的良好习惯。凡是重要工作,必须要做计划;凡是计划,必须要量化。要注重细节,考虑细节,将大事做好小事做细。在工作当中,要重视每一起案件和纠纷,切实本着对当事人负责的态度细致入微地做好工作。 二是自动自发,注重诚心。这就要求我们瞄准高目标,先干起来,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先锁定目标,再想办法。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不能一筹莫展,不思进取,而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责任心,提高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观念,学思路,学方法,学经验。要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怀着热情,带着情感,正确履行各项工作,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在司法行政工作当中,要热情服务,积极主动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仅体现法律的威严,还要展现我们的良好风貌。 三是追求新知,要有进取心。只有改革,才有活力,只有创新,才能发展。要打破惯性思维,切忌因循守旧,生搬硬套。在不断总结办案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发现规律,解放思想,打破陈旧观念,突破常规思想,探索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工作的新模式,认真思考和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展法律工作,以更好地服务广大乡村百姓。 干成,要有执行力和毅力。把干成作为我们考核工作和评价人员的重要标准。光说不干,只有嘴上功夫,只做书面文章,

领导班子“三力”建设实施方案

领导班子“三力”建设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和创新领导班子效能建设的有效措施,努力把我局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集体。根据《中共××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三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泸发〔XX〕6号),结合我局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以提高“执行力、创新力、凝聚力”为重点的“三力”建设工作制定了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以突出领导班子效能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核心,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以强化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为目的,着力发现和解决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升领导班子的执行力、创新力、凝聚力,推进班子建设目标化、队伍建设标准化,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主要内容 “三力”的主要内容是: 执行力:落实工作的力度、尺度、速度以及效果,主要包括:依法办事的情况,贯彻落实上级决定决议的情况,完

成上级党委、政府下达目标任务的情况,本单位工作目标的推进情况,对群众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解决情况。以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为主要评估标准。 创新力:开展工作的创意和成效,主要包括:对常规工作的改良和改进,管理的改进及成效,结合实际开展的独创性工作及成效,新工作领域的拓展及成效。以县域内领先(首创)或系统内领先(首创)为主要评估标准。 凝聚力:领导班子内部的和谐统一,主要包括:共同目标的确立和认可,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的人格魅力,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规章制度建立和遵守情况,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以干部职工和服务对象认可为主要评估标准。 三、建设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三力”建设,积极探索“三力”建设的抓手和载体,着力解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的“四个问题”,即:政令不畅、抓落实不力;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干部宗旨观念淡薄,服务意识差;班子内部不和谐,团队作用发挥不够好。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即:辩证处理好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之间的关系。达到“五个明显”,即:干部作风有明显转变,班子活力有明显增强,发展环境有明显改善,各项工作有明显进步,职工群众对机关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努力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带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

实验七 函数

实验七函数(一) 1.实验目的 (1)熟悉定义函数的方法 (2)熟悉声明函数的方法 (3)熟悉调用函数时实参与形参的对应关系,以及“值传递”的方式 (4)学习对多文件的程序的编译和运行 2.实验内容 编程序并上机调试运行之 (1)写一个判别素数的函数,在主函数输入一个整数,输出是否素数的信息 本程序应当准备以下测试数据: 17,34,2,1,0。分别运行并检查结果是否正确。要求所编写的程序,主函数的位置在其他函数之前,在主函数中对其所调用的函数作声明。进行以下工作:

<1>输人自己编写的程序,编译和运行程序,分析结果 <2>将主函数的函数声明删掉,再进行编译,分析编译结果 <3>把主函数的位置改为在其他函数之后,在主函数中不含函数声明 <4>保留判别素数的函数,修改主函数,要求实现输出100~200之间的素数(2)写一个函数,将一个字符串中的元音字母复制到另一字符串,然后输出 <1>输人程序,编译和运行程序,分析结果 <2>分析函数声明中参数的写法。先后用以下两种形式

i: 函数声明中参数的写法与定义函数时的形式完全相同,如 void cpy(char s[ ],char c[ ]); ii:函数声明中参数的写法与定义函数时的形式基本相同,但省略写数组名。如: void cpy(char[ ],char[ ]) ; 分别编译和运行,分析结果。 思考形参数组为什么可以不指定数组大小。 <3>如果随便指定数组大小行不行,如: void cpy(char s[40 ],char [40]) 请分别上机试一下。 (3)输人10个学生5门课的成绩,分别用函数实现下列功能: <1>计算每个学生平均分; <2>计算每门课的平均分; <3>找出所有50个分数中最高的分数所对应的学生和课程

白银与黄金投资的三大重要区别(公开)

贝莱德:白银与黄金投资的三大重要区别 文/张澄2013年08月04日18:05来源:华尔街见闻 By贝莱德(BlackRock)首席投资官Russ Koesterich 最近几周,许多不愿意增加黄金仓位的投资者问我,如果用白银取而代之作为贵金属风险敞口,是否会赚得多一些。 虽然我对白银价格的方向趋势并没有很强烈的观点,但我认为,把黄金和白银投资的区别搞清楚是很重要的,最好不要把两种贵金属假设成是可以互相代替的。 毫无疑问,白银和黄金(还有铂金)常常都是一起出现在贵金属的分类里。与黄金一样,白银也被视为是一种储值商品,过去在历史上也的的确确充当过基础货币的角色。 然而,虽然白银与黄金有许多共同的特点,这里我还是总结了三个主要的区别: 1)白银对于经济方面的变动更为敏感,而黄金对于货币方面的变动更为敏感。

白银需求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源于工业需求,占比约40%。相反,黄金需求基本上都是由于纯粹的投资需求和珠宝需求。由于白银与工业的密切关系,所以白银对于经济方面因素的变化比较敏感,比如工业生产力、制造业需求等等。 与此同时,黄金却与货币方面的因素变化息息相关,比如实际利率的走势、通货膨胀以及美元的升值或贬值。举个例子来说,基于过去50年的年化数据,黄金价格与通胀的相关度为0.5,而白银与通胀的相关度为0.35左右。 2)白银和黄金来自于不同的产品资源,这对于二者的价格也会起到很重要的影响。 大部分的白银都是作为铅、锌、铜、黄金等金属的附属产品生产出来的。这样一来,白银的生产和白银的价格之间的联系就不想黄金生产和黄金价格之间的联系那样紧密了。 3)白银价格可能比黄金价格的波动性更大,部分原因是由于白银价格更低、市场规模更小。 从资产组合构架的角度来看,这种波动性使得白银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及黄金那么大。 那么,理解了这些区别能够给投资者提供什么帮助呢? 投资者是否应该考虑买入白银或黄金,首先部分取决于他们为什么要配置贵金属持仓。那些想要贵金属来对冲通胀风险的投资者可能会考虑黄金。然而,那些寻求在全球经济大背景下周期性价格反弹的投资者可能应该考虑投资白银,因为白银价格更有可能受益于制造业的回暖。

事业单位人员培训心得感受-精选

事业单位人员培训心得感受 事业单位人员培训心得感受篇1 我很荣幸的参加了xx市妇幼保健院两个星期的脱产培训。在此期间获益良多,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为人处事,还交得了良师益友。短暂的培训结束了,可是在培训中的体会却深深的影响着我,为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点燃了引路的明灯。通过此次的培训我对xx的文化、发展历史及xx 的概况、xx的办院宗旨、服务理念及愿景,都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 在培训期间,护理部老师们将课程为我们分为了两部分,理论课程和技术操作课程,使我们更好的掌握知识,能更好的将理论和操作相结合。 理论课程让我们对护理工作的泛泛认识深入到我们日常工作的系统流程,加强了我们的理论基础,理论课程不仅

让我增加了各项应急情况的处理措施,也让我们了解了各项工作的操作程序、护理核心制度、护理质量管理、护理纠纷的防范和处理、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优质护理服务等。为我们明确了护士工作的职责,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责任心和我们的执行力。作为一名护士不仅仅要学好专业知识,也要脑勤、眼勤、口勤、手勤,更要细心、有爱心、有耐心、责任心,这样不仅仅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也能全面的提高专业素养,更能够更好地服务与患者。 操作课程使我们从操作的不规范、概念不清、无菌观念不强到大家都能够掌握。老师放操作视频和让我们写操作流程让我们提前预习,老师们手把手的教学,分步骤的讲解,大家分组练习和同学们一一操作,老师们一一点评,及时的指出我们操作的不足之处,规范我们的操作步骤,加强我们的无菌观念,让我们真正的体会到课前有预习,操作有指导,课后有总结。各位老师用他们娴熟与优雅的操作手法,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的操作理念,了解到了护士是一个优雅与智慧、果断与坚毅并存的职业。让我意识到,自己还需奋斗,学习和工作都应保持有紧迫感。

学习三力建设心得体会:赢在执行

“执行力,创新力,凝聚力”建设简称三力建设。在学习了十七大报告和三力建设的有关知识后,使我很受启发和教育。下面我就个人的工作实际,谈谈我对执行力的一些心得体会。执行力决定着一个单位的竞争力,在教育事业单位也不例外。一、执行力的衡量标准&8212;&8212;按质按量的完成工作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评价一个单位,一个教师,通常是看这个教师的工作态度和一个单位的整体面貌。对于一个普通老师的评价,我觉得不仅要看他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成果,还要看他在教学上有没有创新精神,有没有改革的意识,有没有关心学校的发展。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关心学校的长远发展,善于思考,及时提出一些思路和想法,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并主动改进。对学校安排的任务任务对待、认真完成,并及时汇报,这样的人即使有点小缺点,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二、执行力的三个核心&8212;&8212;人员流程,战略流程,运营流程一个学校的工作,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要懂业务,会管理,有整体规划、设计的能力。必须要了解本学校每一位教师的现状及每一位教师的工作能力,安排调整好每一个教师的工作任务,做到人尽其才。明确工作方向,明确任务目标,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在工作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各项任务的目标实现。总之,在工作中要把握三个核心,一是用人,要做到尽量发挥每一个老师的最大能量,其二是规划,必须要对本校的发展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对各项管理有一个明确的工作分工和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其三确保各项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在用人方面,要善于选拔人才,要在工作中信任每一个有能力的人,要开发他们的自身价值。三、增强凝聚力,构建一个有执行力的团队是做好工作的保障。一个单位凝聚力的关键是领导班子的团结,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形成强有力的工作集体,明确分工、互相协作,在大事上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勇于树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坚持以事实为依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开展过程中要注意:1、关心和了解每一个本单位的教师,了解教师的家庭,工作能力优缺点。2、树立明确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先后顺序。在工作中,安排每一项工作都要提出相应的工作目标、工作步骤,在实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3、要善于跟进,对布置的工作任务进行有效的跟踪、监督检查和督促,及时纠正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4、对执行任务完成好的教师进行奖励。要善于发现有工作能力的人,打破论资排队的工作模式,大胆起用年富力强,工作业绩突出的人才,并对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师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激发每一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5、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学习外面的经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从而提升学校整个团队的能力。综合以上所述:执行能力,就个人而言,就是把想干的事情干成功的能力;对于一个单位或部门,则是将长期计划和目标一步步落实到实处的能力。执行力是一个单位成功的必要条件,一个好的单位的执行能力强弱反映出这个单位的整体面貌。当单位的计划实施方案已经基本确定,这时候执行能力变得最为关键。计划与执行就好比是理论与实际的关系,理论给予实践方向性指导,而实践可以用来检查和修正理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注意通过广泛的民主,制定出工作计划、发展方向,然后通过发挥每一个教师的执行能力实现我们的工作计划,达到我们的最终目标。

实验七 公式与函数的使用

实验七公式与函数的使用 2.1实验内容 利用公式、函数对图2-1所示的“学生成绩表”实现自动计算,统计出每个学生的总分、平均分、是否通过、等级;统计各科的最高分、最低分;统计所有学生成绩的通过率、优秀率。 要求: 1.利用函数产生学生的“是否通过”结果:平均分在60分以上计为“是”,60分以下计为“否”。 2.“等级”结果分三档:平均分在80分以上计为“优秀”,60-80之间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3.“通过率”是计算“是否通过”结果为“是”的学生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4.“优秀率”是计算“等级”为“优秀”的的学生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图2-1 学生成绩表 2.2 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工作表中公式、常用函数的使用。 熟练掌握公式的复制操作。 2.3 实验步骤 2.3.1新建工作薄,建立工作表 启动Excel2003后,在新工作簿的Sheet1中建立如图2-1所示的学生成绩表。在相应的单元格中输入数据。 2.3.2使用公式计算总分 在H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D3:G3)”, 按下Enter键或单击确定按钮,计算出第1个学生的总分。 当然,也可输入公式“=D3+E3+F3+G3”,或者使用“自动求和”。

利用“填充柄”复制公式到H3:H12,计算出其他学生的总分。 2.3.3使用函数计算平均分 1.使用“函数向导”输入函数 ①选定单元格I3,单击“插入”菜单 “函数”命令,或者单击工具栏上的“插入函数”按纽,屏幕显示“粘贴函数”对话框,如图2-2所示。 ②在“选择函数”列表框中选择函数“AVERAGE”,单击“确定”。 ③在弹出的“函数参数”对话框中,如图2-3所示, 单击“Number1”右侧的箭头,用鼠标在工作表中选定区域D3:G3,单击“确定”,计算结果显示在单元格中。 图2-2 “插入函数”对话框 图2-3 “函数参数”对话框 2.使用“自动求和”命令按钮输入函数 ①选定单元格I3,按下键盘上的Delete键,先删除单元格中的内容;再单击自动求和按钮右侧的向下箭头,弹出“常用函数”菜单。 ②选择“平均值”,会自动填充函数并用闪动的边框围住被选择的区域,再用鼠标选定

本世纪以来影响黄金和白银价格的重大事件列表

本世纪以来影响黄金和白银价格的重大事件列表 按照黄金市场所起的作用和规模划分可分为:主导性市场和区域性市场,主导性黄金市场是指国际性集中的黄金交易市场,其价格水平和交易量对其他市场都有很大影响. 一皇权垄断时期(19世纪以前) 在19世纪之前,因黄金极其稀有,黄金基本为帝王独占的财富和权势的象征;或为神灵拥有,成为供奉器具和修饰保护神灵形象的材料;虽然公元前6世纪就出现了世界上的第一枚金币,而一般平个民很难拥有黄金。黄金矿山也属皇家所有,当时黄金是由奴隶、犯人在极其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开采出来的。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黄金培植起了古埃及及古罗马的文明。16世纪殖民者为了掠夺黄金而杀戳当地民族,毁灭文化遗产,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血腥的一页。抢掠与赏赐成为黄金流通的主要方式,自由交易的市场交换方式难以发展,即使存在,也因黄金的专有性而限制了黄金的自由交易规模。 二金本位时期(19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 进入19世纪初开始,先后在俄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以及加拿大发现了丰富的金矿资源,使黄金生产力迅速发展。仅19世纪后半叶,人类生产的黄金就超过了过去5千年的产量总和。由于黄金产量的增加,人类增加黄金需求才有了现实的物质条件,以黄金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人类进入了一个金本位时期。货币金本位的建立意味着黄金从帝王专有,走向了广阔的社会;从狭窄的宫廷范畴进入了平常的经济生活;从特权华贵的象征演变为资产富有的象征。金本位制即黄金就是货币,在国际上是硬通货。可自由进、出口,当国际贸易出现赤字时,可以用黄金支付;在国内,黄金可以做货币流通。金本位制具有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等三大特点。金本位制始于1816年的英国,到19世纪末,世界上主要的国家基本上都实行了“金本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全世界已有59个国家实行金本位制。“金本位制”虽时有间断,但大致延续到20世纪的20年代。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有的国家实行“金本位制”长达一百多年,有的国家仅有几十年的“金本位制”历史。 随着金本位制的形成,黄金承担了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成为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媒介,黄金的社会流动性增加。黄金市场的发展有了客观的社会条件和经济需求。在“金本位”时期,各国中央银行虽都可以按各国货币平价规定的金价无限制地买卖黄金,但实际上仍是通过市场吞吐黄金,因此黄金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必须指出,这是一个受到严格控制的官方市场,黄金市场不能得到自由发展。因此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上只有唯一的英国伦敦黄金市场是国际性市场。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严重地冲击了“金本位制”;到30年代又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金本位制”彻底崩溃,各国纷纷加强了贸易管制,禁止黄金自由买卖和进出口,公开的黄金市场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伦敦黄金市场关闭。一关便是15年,直至1954年方后重新开张。在这个期间一些国家实行“金块本位”或“金汇兑本位制”,大大压缩了黄金的货币功能,使之退出了国内流通支付领域,但在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仍是最后的支付手段,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能,黄金仍受到国家的严格管理。从1914年至1938年期间,西方的矿产金绝大部分被各国中央银行吸收,黄金市场的活动有限。此后对黄金的管理虽有

(完整word版)《力的合成》公开课教学设计

《力的合成》 【课程标准分析】 <<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提出:“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勤于思考……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本节内容要求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获得体验,猜想并验证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力的合成和合力的概念。 2)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求合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探究,感受实验探究物理规律的基本过程,即猜想、 实验、得出结论。 2)培养设计实验、观察实验、探索规律、归纳总结的研究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求合力的两种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独立思考,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养成尊重事实,大胆 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合力与分力、力的合成概念。通过实验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所遵循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难点】 理解合力与分力关系、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探究式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小桶1个,细线两段,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筋一条,三角板,直尺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 新课引入新课教学等效替代思想在初中电学中的 应用 (多媒体PPT展示串联电路和 并联电路两个灯泡亮度相同) 等效替代思想在生活中的实例 引出课题:力的合成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合力与 分力的概念 根据分力与合力引出力的合成 的概念: 思考以前学习过的物 理知识,理解等效替 代思想的应用 紧跟老师思维,总结 可以用一个力等效替 代两个力 体会并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等效替 代 让学生深一步体会合 力与分力的定义的前 提:作用效果相同 强调合力与分力的关 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