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十景

青岛十景

青岛十景
青岛十景

青岛新十景,你去过哪里呢?

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发展的越来越快了,新十景已经取代了旧十景,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美丽的景色吧!

1、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

依山面海风景优美。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帆船比赛在这里举行。作为青岛最珍贵的奥运遗产,奥帆中心已成为海内外游客到青岛观光的必游之地。

为了迎接奥运会帆船比赛和打造“帆船之都”,青岛市政府把北海船厂整体搬迁到黄岛区的海西湾,并将国际帆船中心建成青岛市独具海上运动特色的建筑区域,充分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规划和设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占地面积约45公顷,其中场馆区30公顷,赛后开发区15公顷。

2、五四广场

总占地面积10公顷,不仅融会了岛城的自然风光,更兼容了国内外城市广场的建筑风格。广场因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五四运动”与青岛的特殊渊源而命名。广场主体雕塑《五月的风》成为青岛新的标志性旅游景观,高30米,直径27米,与浩瀚的大海和典雅的园林融为一体,成为“五四广场”的灵魂。

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以螺旋上升的风,造型是火红色,色彩非常鲜艳,充分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对面海中有可喷高百米

的水中喷泉,整个景区的氛围显得宁静典雅、舒适祥和。这里已成为新世纪青岛的标志性

景观之一。

3、青岛啤酒街区

街区东起延安二路,西至寿光路,依托青岛啤酒的品牌效应,以青岛啤酒发源地——

青岛啤酒厂旧址建成的青岛啤酒博物馆为主景观,新近建成的融合了万国建筑特色的天幕

城为青岛啤酒街区增添了新的亮点。该街区集旅游、购物、休闲、文化、娱乐、餐饮于一体,成为承载青岛城市文化的一个全新景区。

为了打造青岛市的啤酒文化,青岛市政府决定将登州路改造成了啤酒街。也就是青岛

啤酒厂(登州路56号)旧址门前的马路。登州路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街道,百年青啤的文

脉即发轫于此。

啤酒狂欢节期间,蓝色畅想夜、紫色浪漫夜、夏威夷季风、首尔风情、米兰幻影等主

题将引领多种表演专场,如热辣舞蹈专场、美女小提琴专场、日本彩妆选秀专场、比基尼

专场等为啤酒狂欢节增添一抹浓重的色彩。在充满异国风情的青岛啤酒街,不但能畅饮啤

酒而感受到清凉舒爽,还让大饱口福,玩的尽兴。在狂欢节期间,吃螃蟹比赛、速吃蛤蜊

比赛、吃醉虾比赛,还有啤酒对桌赛、车轮赛、幸运赛等啤酒比赛,真可谓开怀畅饮,乐

不思蜀。在狂欢现场,笔者发现聚集在这里的游客天南海北、口音各异;更有不少金发碧

眼的外国游客沿街而坐,举杯对酌,自得其乐。

4、东海路景观大道

西起八大关风景区的太平角六路,东至石老人风景区,1997年建成,全长12.8 公里,路宽44米,两侧是10米绿化带。全线沿海滨逶迤而去,构成了一条新的海滨风景旅游景

观大道。该路以中华文明和大海为主题,沿路建有11处游园绿地的基调上,安设了23组、48座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展现悠久的中华文明历史和青岛海洋文化特色的

雕塑作品。

青岛市这些年来城市建筑的迅速发展,无疑为城市雕塑的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东海路滨海景观大道的城市环境设计,创造了城市建设与环境艺术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东海路滨海景观大道采用城市设计的手段,使城市建筑与城市绿化、广场、园区、道路、雕塑、街具、照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城市设计把各历史阶段不同形式的建筑

融为一体,形成新、老城区的自然过渡,将红瓦绿树的风貌保护区与体现时代特色的现代

建筑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城市显山露水,新城区密而不堵,海岸带疏而不空,山、海、

城有机联系。全面考虑城市景观及环境艺术,把城市设计从功能性的要求上升到人与自然

和谐统一,由自然状态上升到文化艺术高度,同时体现地方的经济、文化、艺术特色,张

扬滨海城市个性,其中城市雕塑的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建成后的东海路带动了整个

区域的升值与发展,成为一条著名海滨旅游观光带。

5、小鱼山景区

小鱼山为青岛市第一座古典风格的山头园林公园。此山原无正名,后因靠近鱼山路而获"小鱼山"之称。山虽不高却能远眺,登山俯瞰,栈桥、小青岛、鲁迅公园、海水浴场、

八大关等景观尽收眼底;山虽不大却因地处市区而颇显突出,为游人视线所瞩。

小鱼山主建筑为"览潮阁",三层八角高18米,阁内有螺旋式的楼梯,外设护栏平台,人们可沿平台绕阁一周,饱览"蓝天、碧海、青山、绿树、红瓦、黄墙"这一青岛的独特风貌。山之西坡有一挑檐式六角亭,因站在亭内可一览碧波荡漾的汇泉湾,故取名"碧

波?quot;。东面是四角的"拥翠亭",其风格与"碧波亭"相似。上述三处的匾额皆由著名艺术

大师吴作人先生题字。

览潮阁和拥翠亭连接处的曲廊正面,有一直径两米的白色雪花石浮雕山标。山标周围

是黑色大理石象形文字和壁画。北廊壁上镶嵌着瓷板釉上彩壁画《八仙过海》,东廊壁上

镶嵌着大型瓷板釉上彩壁画《蒲松龄宇宙》。

整个小鱼山公园的建筑设计围绕"海"之主题进行,突出"鱼"的图案造型,把自然美、

建筑美和艺术美融为一体,在建筑风格上颇具特点。

6、青岛旅游观光塔景区

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榉林公园内海拔116米高的太平山上,塔体高232米。海拔高度

为348米,该塔为全钢结构建筑,建成初期被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评定为“中国第一钢塔”。该塔总面积为5821平方米,可同时发射11套广播电视节目,除具有电视发射功能外,还

具有餐饮娱乐、旅游观光等功能。

青岛旅游观光塔便屹立在海拔110米的太平山头。除具有广播电视发射功能之外,青岛旅游观光塔还是一个观光、餐饮、娱乐、购物、休闲的绝好去处。自1996年正式开业

以来,登塔的中外游客已近280万人次。

这里是唯一能把岛城全貌看得清清楚楚的地方,也是最能体会青岛"红瓦绿树、碧海

蓝天"的独特魅力的地方。塔上的旋转餐厅、餐饮包房为您准备了精美的自助餐、淮阳菜系

的精致菜点,在岛城最高的地方就餐,边看美景,边享美食,可以体会神仙般的感觉。

7、汇泉湾景区

汇泉湾景区是由汇泉广场、第一海水浴场、鲁迅公园、海产博物馆、海底世界等组成,将历史与现代文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巧妙地融合一体,串联起一道靓丽的滨海风景线。海底世界里的各类珍奇的海洋生物,海产博物馆里罕见的海洋生物标本,木栈道、第一海

水浴场已成为海内外游客领略青岛海滨城市风韵的必选之地。

80年代中、后期在汇泉湾畔形成的颇具特色的、以经营生猛活海鲜为主的大排档式

的餐饮一条街,曾一度盛名全国,因其餐饮价格相对较高,曾发生过宰客现象,被市民和

游客戏称为“杀人街”。有人著剧本《杀人街的故事》并被拍为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放。

青岛汇泉湾海滩被誉为是亚洲最大的海滨沙滩。清澈的海水、温和的波浪以及松软的

沙滩使得该海滩成为人们享受日光浴的首选之地。

8、崂山巨峰风景游览区

崂山的主峰称“巨峰”,又称“崂顶”,位于崂山中部,以崂山的最高峰为主体形成的风

景游览区。崂山以巨峰为中心向外延伸的4条大支脉,在这里组成巍峨壮丽的山岗风光,

置身崂顶可以看到碧波万顷的黄海,如珠似玉的海岛,层峦竞雄、万峰争秀的山景;在崂

顶观日出,更是美不胜收的迷人画面。

崂山区以境内的崂山而命名,其山脉纵横,群峰峭立,古木参天,海山相映,有九宫

八观七十二庵等名胜古迹,被誉为“海上名山第一”,崂山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

人类在此居住。崂山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引得古今名人逸士、名道高僧纷至沓来,故被

称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一九八二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崂山区海岸线绵延曲折,长达103.7平方公里,盛产对虾、海参、鲍鱼、扇贝、石花

菜等海产品并形成了以裙带菜、中华鲟、淡水蟹、甲鱼等名特优品种为主的高效渔业。现

拥有大型国家级群体性渔港1处,小型渔港12处。崂山物产资源丰富,其中崂山矿泉水,崂山花岗岩和崂山茶尤为著名。

9、青岛海洋军事博物馆

海军博物馆是海军组织筹建的一座大型专业性军事博物馆。1988年11月筹建,1989年10月1日正式向社会开放,1993年3月正式列编,1997年3月被山东省定为山东省

国防教育基地。

海军博物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3A级旅游景区,2005年3月被中宣部、

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十三部委评定为全国首批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08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一级博物馆。

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青岛海滨,东邻鲁迅公园和青岛海产博物馆(青岛水族馆),西接小青岛公园与栈桥隔水相望、南濒一望无际的大海、北面是著名景点青岛信号山公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10、金沙滩景区

位青岛金沙滩位于山东半岛南端黄海之滨,青岛市黄岛区(青岛开发区)凤凰岛。南

濒黄海,呈月牙形东西伸展,全长3500多米,宽300米。水清滩平,沙细如粉,色泽如金,故称“金沙滩”。青岛金沙滩是我国沙质最细、面积最大、风景最美的沙滩,号称“亚洲

第一滩”。

金沙滩景致怡人,海滨休闲、娱乐、餐饮、运动、咨询服务等各项旅游功能应有尽有。可观海景、做沙雕、放风筝、逐波踏浪、乘坐电瓶车游览沙滩岸线、或者乘沙滩飞机、坐

快艇、蹬水上自行车、开气垫船、坐摩天环车,还可体验水上步行球、旋转木马、海盗船、气垫儿童乐园等丰富的游乐项目。

小编有话说

赏读完这些美景,是不是又对美丽青岛多了一丝向往与憧憬,还等什么,快来看看吧,相信一定不会让你失望哒!

青岛

第一章青岛的自然环境 1.1基本情况 青岛建置于1891年,昔称胶澳。现辖七区五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唠山、城阳、黄岛等七区)面积1159平方公里,所辖胶州、即墨、平度、胶南、莱西等五市为9495平方公里。2007年底,全市常住人口为838.6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535.9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3.9%;乡村人口为302.7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6. 1%。 青岛作为副省级计划单列市,是山东半岛发展的经济龙头。2008年,全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实现生产总值4436.18亿元,增长率为13.2%,占全省总量的14.3%。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较快,2008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062亿元,增长12.1%,家电电子、汽车机车、造修船、海洋工程、石油化工等制造业集群初具规模。 在区域发展方面,青岛市提出“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线辐射”的城市发展战略思路和构筑“一主三辅多组团”现代化城市框架构想。根据规划,青岛市区不再布局工业项目,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城阳、黄岛两区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融合;即墨、胶州、胶南、平度和莱西五市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着力构建区域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度高的县域服务业体系。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形成了港口、开放、品牌、旅游、海洋科技、奥运城市的特色,经济总量进入国内大中城市前10位。 1.2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119°30′—120°00′E、35°35′—37°09′N之间,市区将胶州湾环抱其中且依水而长,即墨、胶州和胶南三市濒临海岸,平度和莱西两市处于内地。海岸带大陆陆域总面积5965.46k㎡,其中,市区面积为 110 k㎡,,所辖胶州、即墨、胶南三市面积为4863.4k㎡。大陆岸线长730.64km,占山东省岸线的1/4强,岸线资源非常丰富。 青岛港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开辟集装箱班轮航线几十条,并有国际游轮不定期来港。水路距上海港404海里,天津港460海里,广州港1169海里、香港1160海里、釜山495海里、新加坡2413海里;距北美、西欧、澳大利亚等港口超过5000海里。公路有济青高速、青银高速、

青岛涨潮落潮时间表

青岛涨潮落潮时间表 海水有周期性涨落规律,如:在每日里出现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通过长期实践、观察、发现每日的高湖大多出现在月亮的上、下中天(即过当地子午线时)前后。低潮时间则在月出月落前后,并且每日的高(低)潮时间逐日后移约48分钟,即每天晚48分钟(0.8小时)。每月的两次大潮是农历初一、十五附近几天,两次小潮是在农历的初七、八和廿二、廿三附近几天。但在实际上形成大潮和小潮的时间,并不正好是上述时间,因为地球形状很复杂,所以各地发生最大潮和最小潮的时间要比理论上拖后几天。如:山东半岛沿海每月的初三和十八潮的涨落最大,而初十和和廿二、廿五前后潮的涨落又最小 方法一 1、农历日期小于十五的: 涨潮时间 = 农历日期×0.8 退潮时间 = 农历日期×0.8-6 2、农历日期大于十五的: 涨潮时间 =(农历日期-15)×0.8; 退潮时间 =(农历日期-15)×0.8-6 计算出的时间是12小时制的。 适用于青岛各沿海地区,包括开发区、胶南等沿海

每个农历月的初一、十五的早上六点和下午18:00 潮位涨到最高,中午12:00和 凌晨0:00降到最低。然后每天涨潮落潮时间往后拖延48分钟 时间涨潮落潮涨潮落潮 (初一、十六) 0:48 7:00 13:12 9:24 (初二、十七) 1:36 7:48 14:00 20:12 (初三、十八) 2:24 8:36 14:48 21:00 (初四、十九) 3:12 9:24 15:36 21:48 (初五、二十) 4:00 10:12 16:24 22:36 (初六、二十一) 4:48 11:00 17:12 23:24 (初七、二十二) 5:36 11:48 18:00 0:12 (初八、二十三) 6:24 12:36 18:48 1:00 (初九、二十四) 7:12 13:24 19:36 1:48 (初十、二十五) 8:00 14:12 20:24 2:36 (十一、二十六) 8:48 15:00 21:12 3:24 (十二、二十七) 9:36 15:48 22:00 4:12 (十三、二十八) 10:24 16:36 22:48 5:00 (十四、二十九) 11:12 17:24 23:36 5:48 (十五、三十) 12:00 18:12 0:24 6:36 每个农历月的初一、十五的早上六点和下午18:00潮位涨到最高,中午12:00和凌晨0:00降到最低。然后每天涨潮落潮时间往后拖延48分钟 青岛是半日潮区域,每天两次高潮、两次低潮,每两次高潮之间相隔大约12小时。 如果您真的要看的话,由于引起潮汐的月亮的位置每天都不一样的,所以涨潮时间每天都不一样。 涨潮时间每天不同,14天轮回一次,因此,下一天涨潮是头天涨潮时间推迟0.8 小时(51分钟),可根据农历日期计算每天涨潮的时间,满潮时间大致 计算公式如下: 阴历16以前:阴历日期乘0.8+3 阴历16以后:(阴历日期-15)乘0.8+3

德占时期青岛中国商人群体的形成

德占时期青岛中国商人群体的形成 孙立新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5;中国海洋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山东青岛266003) [摘 要] 在青岛近现代社会中,中国商人无疑占有一席重要地位。他们尽管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 同的生活习惯,但大都表现出了卓越的经营能力,在同外来殖民者发生接触和交往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灵活多样的适应和抵抗能力。主要通过这一群体的努力,青岛在德占时期最终发展成为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商业城市而不是以德国为中心的商业城市。青岛中国商人群体的形成充分表明中国民众即使在强权政治的不平等条件下也能够发挥巨大作用,其影响甚至波及到外来殖民者原定目标的改变。 [关键词] 青岛 中国商人 德国 相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 K82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642(2008)03—0071—06 收稿日期:2008202228 作者简介:孙立新,德国奥格斯堡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兼职博导,中国海洋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教授、主任。 在新近有关殖民主义和殖民地问题的历史研究中,“相互作用理论”脱颖而出,大有取代单维度、直线式的“西方中心论”模式(如“侵略-反侵略”模式、 “冲击-反应”模式等)之势。① 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把殖民地视为单方面的强权政治构造,把被殖民者整体地视为被动的、接受的客体,而是自觉地把注意力转向被旧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理论所遮蔽的维度,致力于把“殖民形势”当作文化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把殖民地当作一个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接触、相互重叠和相互交融中产生出来的、复合的社会构造来描述,强调被殖民者即使在不平等的条件下也能够发挥巨大的主观能动作用。这种理论建构颇具说服力,堪称殖民地历史编纂的新“范式”。 1897年德意志帝国侵占胶州湾之后,除了外国商人,中国商人也在青展开了各种各样的经营活动。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渐在这个德国殖民地站稳了脚跟,发展成为具有较大势能的社会群体,成为青岛中国人社会的中坚力量。那么,在德意志帝国的殖民统治下,他们的经营和生活状况究竟如何?他们与德国殖民当局、德国商人和其他外国商人发生 过什么样的接触和交往?接触和交往在多大程度上 导致了中国商人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在青岛是否形成了一个与传统商人不同的新型中国商人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他们在青岛的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多大作用?所有这些问题都是随着“相互作用理论”的提出而提出的,都是很有研究价值的。本文试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一 德占时期,青岛的中国商人群体主要由来自山东各地和来自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广东、天津、宁波诸省市的商人组成,他们按照传统习惯分属于各 个地域性帮派。 ② 人数最多、经营最早和地位最重要的还是胶州湾土著的和来自山东省内地的商人。在《胶澳租界条约》的第五款中明确规定:“租地界内华民,如能安分并不犯法,仍可随意居住,德国自应一体保护;倘 德国需用地土,应给地主地价。”[1](P31)[2](P739) 这样,原先居住在胶州湾地区的中国商人基本都留了下来,成为德占时期青岛最早的商业活动经营者,其中胡存约最为著名。胡存约青年时就弃文从商,经理 1 7

青岛市海洋资源

青岛市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2009年2月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曾多次视察山东蓝色经济区,强调“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大力推动海陆一体、区域创新为主体的蓝色经济区。”青岛作为山东省久负盛誉的中国海洋科技城,青岛具有发展蓝色经济的综合优势,理应承担起率先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崛起的重任,肩负起引领开发蓝色国土、建设海洋强国的使命。 海洋空间资源 相对于其他海洋资源,人们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是最直接也是最广泛的。青岛市也不例外,作为山东乃至全国重要的沿海城市,可以说始终重视对海洋的空间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以青岛港为代表的各个港口、码头,大大小小的海岸工程,形形色色的海景别墅,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多个海水浴场,各种形式的海上运输,海水养殖以及水上体育竞技中心奥帆基地等等都是典型的代表。其中,近年来最受瞩目的还要数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这两大工程项目。 青岛跨海大桥横跨青岛胶州湾,把青岛东、西两个主要城区连接起来。东起主城区308国道,跨越胶州湾海域,西至黄岛红石崖,路线全长约35.4公里,其中海上段长度26.75公里,总投资达到99.38亿元。建成后的跨海大桥破解了胶州湾的天然瓶颈制约,联通了青岛东西海岸,给货运客运带来极大便利。 青岛海底隧道北起点在团岛路,南端在薛家岛于北庄村和后岔湾村之间出洞,工程全长6170米,其中隧道长5550米(海域段长3300米),预计2011年4月竣工,总投资约31.8亿元。可以说这不仅极大的方便了岛城的交通运输,更是我国海洋工程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象征。 岛城对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一方面极大的带动了本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也衍生出一些环境上的问题。部分海岸工程单位只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无节制地开发海岸带,如围海造地、人工养殖、兴建人工岛、码头、采掘建筑材料等等,导致了海域自净能力削弱.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和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破坏。可以说,海洋空间资源使用的不合理会严重影响到其他海洋资源(像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旅游资源等)的开发和利用。我们应该呼吁今后的海洋施工单位能够拥有长远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在海洋工程项目建设之前能够进行充分的科学的环境评估,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来施工,然后才是争取兼顾经济效益。 海洋生物资源 青岛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动物资源中像带鱼、黄花鱼、鲅鱼等鱼类资源约占80%,虾、蟹、贝类及头足类资源约占20%。底栖动物资源中还有菲律宾蛤仔、西施舌、刺参、皱纹盘鲍等珍贵海产品和藻类等。海洋植物资源也很丰富,青岛近海海洋植物主要有底栖藻类和海草。底栖藻类有石花菜、海带、紫菜、马尾藻、石莼等,适宜于养殖,并已形成规模生产。如今水产资源开发已产业化,海洋捕捞产量产量不断增加,海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近年来,我们也清楚的看到青岛市有关部门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十分重视,投入上亿元资金进行渔港、码头、养殖基地、病害防治中心、贝类净化中心、修造船等渔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此同时,在海洋法规建设和依法管海、用海方面岛城有关部门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实现青岛市海域的开发利用步于有序、有度、有偿管理提供了保障,维护了青岛市渔业生产的秩序,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不过,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海水污染问题,这无疑对海洋生物资源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海洋水域污染来自于海洋污染与陆基活动的陆源污染两方面,其

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

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 (试行) 青岛市规划局 2010年5月

青岛市规划局 关于发布施行《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 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试行)》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我局编制的《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试行)》于2010年5月10日施行。凡青岛市市区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编制,以及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应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试行)》 二〇一〇年四月三十日

编制说明 青岛市规划局曾于2007年编制了《青岛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居住小区及组团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表(试行)》,并作为控规及相关规划编制、管理的参考资料,对强化新区、特别是新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控制和配套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规划建设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一方面,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更加突出,节约型城市建设不断推进,民生问题获得广泛关注;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家、省、市又不断出台了一些涉及公共服务设施的规范、标准、规定等。为了使全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更加合理、系统、均衡,更加符合青岛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市规划局对现行相关标准、规划进行了综合研究,编制完成《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以下简称“本标准”)。 本标准以国家、省、市和部门的相关规范及标准为基本依据,结合本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情况及城市发展要求,并参考国内相关城市做法研究制定。本标准由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执笔起草。在起草和修改完善过程中,市规划局多次邀请相关专家参与研讨、论证,多次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和建议,并认真研究汲纳这些意见和建议,使本标准在合法的基础上,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实用。 本标准自2010年5月10日起施行。在本标准施行过程中,如有修改意见、建议或疑问,请及时向青岛市规划局反映。市规划局将适时组织对本标准实施情况的评价,不断加强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进一步优化完善本标准。 本标准包括条文及条文说明两部分,均由青岛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青岛市城市功能调查报告

青岛市城市功能调查报告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城市管理142 作者:组长:柴纪云(撰稿) 组员:栾晓姣(收集照片、数据资料)孟晓瑜(收集照片、数据资料) 耿淑芳(撰稿)

关于青岛市四大城市功能的调查报告 前言 青岛,被誉为琴岛和岛城,位于中国北方海岸线的中部,西接广阔腹地,道教的发祥地之一。青岛也因名牌企业众多,而被誉为“中国品牌之都”、“世界啤酒之城”。2008年青岛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成为奥运之城,被誉为“世界帆船之都”。2011年1月,国务院批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青岛作为其核心区域和龙头城市。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也是中国东部重要的海滨城市,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 崂山区位于山东半岛南部,青岛市东南隅,黄海之滨。东、南濒黄海,西邻青岛市市南区、市北区,西北邻李沧区,北接青岛市城阳区和即墨市。是1994年4月青岛市行政区划调整时成立的新区,辖区陆域面积395.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3.7公里。崂山区创建山东省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海智基地”和青岛市首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区。崂山区以境内的崂山而命名,崂山被誉为“海上名山第一”。被称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崂山区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崂山区水资源 区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7411万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其中,白沙河区域(崂山水库上游)为3216万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18.5%;崂山东部区域为2469万立方米,占14.2%;汉河区域为2000万立方米,占11.5%。人均年占有水资源量750立方米,高于青岛市、山东省人均年占有水资源量。 崂山区矿产资源 明代《崂山志》记载的崂山矿藏资源有试金石、绿石、文石及五色石等;清代《即墨县志》则记有高山石、錾子石、墨晶、茶晶、紫石英、马蹄石等;《崂山县志》载有白尘土、氟矿、锰铁矿、硅矿、石棉、沙金等矿藏,但资源量甚微。2000年,区内探明的矿藏资源有花岗岩、建筑砂、玉石、砖瓦粘土、锆石、萤石、云母、矿泉水等8种,矿床、矿点63处。崂山花岗岩分布在整个山区,储藏量为343.58万立方米,多含白色石英,耐腐蚀,可用作建筑及雕琢制品。 崂山区生物资源 崂山区素有“山东植物王国”之称。《崂山植物志》载,已查明的有2838种。其中,真菌资源70种,动物资源1346种,植物资源1422种。 同时,崂山区经济发展迅速。2013年崂山区实现生产总值(简称GDP)439.7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2年

青岛殖民时期城市规划对青岛城市发展影响的研究

青岛殖民时期城市规划对青岛城市发展影响的研究 摘要:简单介绍青岛殖民地时期的城市规划特点,分析殖民地时期的城市规划特点及其对青岛现在城市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青岛;殖民时期;城市规划;分析 一、引言 青岛是一座特殊的城市,建设初期基本完全由德国人进行规划,基于青岛的历史背景较为特殊,后期的改造也不同于其他城市,因此,有必要对青岛殖民时期的城市规划对现今的影响做一下研究 二、殖民地时期青岛的城市规划及分析 2.1青岛德占时期的历史简介 早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德国已经在远东有了属于自己的舰队基地并且有了获得煤矿资源的企图。尤其在德国地理地质学家斐迪南·冯·李希霍芬爵游历了山东之后对山东青岛地区的地理经济资源深为注意,从此之后德国政府便不断对青岛深入调查,于1897年11月爆发了“巨野教案”,从此之后的99年里,青岛一直被德国人所占领。 2.2德占时期城市规划分析 德国占领青岛之后,早期建造的一些建筑类型大多是军事设施和应急建筑,德国人除了在必要的土地上进行勘察调查之外,还强行收购土地,拆除一些民用建筑,使得当时的青岛村仅有天后宫和老衙门得以保留下来,由于属于建设初期,德国人面临着材料和专业工人不足的两大难题,这使得他们前三年的建设速度非常缓慢,在材料上也多为中国式的青砖灰瓦,装饰上也较为简朴,外形上也比较简单。当然这些问题慢慢的都被德国人一一解决。当局政府于1900年制定出了一套新的城市规划方案,该尝试把青岛建成为德国巩固的军事基地,该方案的市区选址在西南海岸与山丘之间较为平坦的地段,正当胶州湾入口,南面是青岛湾,由两侧伸入海中的团岛和汇泉角控制着湾口;西北面为内海胶州湾,为天然良港之地,东部有群山为屏障。选址从交通技术、环境卫生以及军事上的要求都是极为有利的。沿市区的西边缘和胶州湾的东岸布置铁路线,市区北侧沿铁路设置大、小港码头,使水路交通连成一体。市区道路基本为方格网布局,同时结合地形和街区中心向外设置成放射形道路,如当时的提督府前设为中心广场,现在的北京路、天津路等六条街道交汇处设置为火车下车站的集散广场。规划在区域上将华人与欧洲人分开,欧洲人所在的区域成为青岛区,属于最佳地段。从这可以看出德国政府当时是想把青岛建设成一个它仅有的两块殖民地之一的一个典范。

青岛德占时期的主要建筑风格

青岛德占时期的主要建筑风格 摘要:青岛德占时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充分反映了欧洲和德国当时的建筑流派所带来的影响。所以青岛是在中国大地上的欧洲特别是德国近代城市规划与建筑风貌的缩影;是西方近代建筑在中国的延续;又是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体现。这些建筑使青岛后来的城市建筑发展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青岛;德占时期;建筑风格 Abstract:DuringGermanoccupationperiod,theformandstyleofQingda oarchitecturesreflectedtheinfluencesofEuropeanandGer manarchitecturalschoolatthattime.ThereforeQingdaoism iniaturesabouturbanplanningandthearchitecturalstyleo fEuropespeciallytheGermanmoderntimesinChina;iscontin uingaboutthewesternmoderntimesarchitectureinChina;al soismanifestingonacollisionandamalgamationbetweenChi naandtheWestculture.Sincethen,thecity'sarchitectural

developmentofQingdaohasbeencausedtoinfluenceunderthe westernconstructionculturebythesearchitectures,andth esearchitectureshavebeenimportantmeaningintheChinese moderntimeshistoryofarchitecture.

青岛1-7类区划分

1-1区片: 东起崂山区界所围区域-香港中路-福州南路-东海西路-澳门路-至海岸线所围成区域。 1-2区片 西起太平角六路-香港中路-福州南路-东海西路-澳门路-至海岸线所围成区域。 1-3区片 东起太平角六路-陨阳路-佛涛路-香港西路-岞山路-延安一路-文登路-向南至海岸线所围成区域。 1-4区片 东起1-3区片界线-延安一路-京山路-红岛路-大学路-向南至海岸线所围成区域。 1-5区片 西起朝城路-贵州路-太平路-广西路-蒙阴路-湖南路-泰安路-湖北路-浙江路-曲阜路-平原路-龙山路-龙江路-华山路-齐东路-莱芜二路(西侧)-大学路-向南至海岸线所围成区域。 二类区: 2-1区片 东起燕儿岛路-宁夏路-崂山区界-宁德路-银川西路-宁夏路-福州路-江西路-延安三路-南至一级地界所围成区域。 2-2区片 西起延安一路-上清路-龙潭路-太清路-南九水路-延安三路-南至一级地界所围成区域。 2-3区片 东起崂山区界-宁夏路-燕儿岛路-香港路所围成区域。 2-4区片 西起泰安路-北京路-中山路-四方路-禹诚路-胶东路-莱芜二路(东侧)-松江路-登州路-兴安路-市南区、市北区行政界线-一级界所围成区域。 2-5区片 西起团岛路-团岛四路-贵州路-朝城路-南侧至海岸线所围成区域。

3-1区片 东起崂山界-劲松三路-同兴路-福州北路-吴田路-绍兴路-吴兴二路-南京路-延吉路-山东路-市南区、市北区行政界线-南至二级地界线所围成区域。 3-2区片 东起市南区、市北区行政界线-山东路-延吉路-长春路-利津路-辽宁路-松山路-登州路-南至二级地界线所围成区域。 3-3区片 东起松山路-登州路-辽宁路-大港纬三路-青海路-普集路-胶济铁路线-南至二级地界线所围成区域。 3-4区片 西起海岸线-东至一级地、二级地、胶济铁路线所围成区域。 四类区: 4-1区片 东起崂山区界-辽阳西路-福州北路-同兴路-劲松三路-银川西路所围成区域。 4-2区片 东起福州北路-辽阳西路-抚顺路-山东路-南至三级地界线所围成区域。 4-3区片 东起山东路-抚顺路-康定路-康宁路-杭州支路-海岸线-南至三级地界线所围成区域。 4-4区片 东起哈尔滨路-抚顺路-康定路-康宁路,南至四方区和市北区行政区界所围成区域。 五类区: 5-1-1区片 东起崂山区界线-三零八国道-福州北路-南至三级地区界所围成区域。 5-1-2区片 东起哈尔滨路-淮安路-重庆南路-温州路-南至四级地界线所围成区域。

青岛史话--古韵悠长

《古韵悠长》 语音导览说明 1、观众朋友:您好! 这里是我馆举办的《青岛史话》大型历史陈列 青岛是著名的港口城市和风景旅游胜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域内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青岛史话》大型历史陈列分为“古韵悠长”和“岁月回眸”两大部分,展示了青岛上起新石器时期,下迄1949年建国前这段漫长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及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希望观众能够通过这印记青岛七千年身影的历史陈列,聆听先民们的进步足音,加深对青岛历史的了解。 下面请参观《青岛史话》第一部分——“古韵悠长”的陈列内容。 《古韵悠长》,分为“东夷文明溯源”、“齐国经济重镇”、“秦皇汉武巡疆”、“北方千载古港”、“道教鼎盛崂山”、“明清海防要地”六个单元。勤劳勇敢的青岛先民,在漫长的古代历史发展长河中,为炎黄子孙的文脉延续,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振兴,谱写的辉煌篇章。 2、第一单元东夷文明溯源 据古籍记载,上古东方民族称东夷,青岛地区为莱夷之地。生活在青岛地区的东夷先民,以勤劳智慧及海洋地利优势,创造了具有滨海特色的东夷文化,与祖国各地的原始先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史前文明。 青岛地区目前已知最久远的人类文明遗址是即墨的北阡贝丘遗址。 2007年3—7月,山东大学考古队与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即墨北阡贝丘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发掘。出土了距今7000多年前北辛文化时期的

文物标本及大汶口文化早期的各种文物,发现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房址20多座、墓葬51座.是青岛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这是发掘出土的陶片和贝壳。 这个遗址之所以被称为贝丘遗址,是因为先民们取其海利之便大量食用海贝,文化堆积中包涵丰富的废弃贝壳遗存,因而称为贝丘遗址。 3、青岛胶州三里河文化遗址属于大汶口文化晚期和整个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存,它是一处首次被认识的具有滨海特点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叠压遗址,出土文物2000余件,发现墓葬160余座。从大汶口文化到龙山文化时期,青岛地区先民已进入稳定的定居生活,与内陆同时期史前文化有所不同,除农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外,家畜饲养业颇具规模,渔业仍为传统的重要经济生活来源。龙山文化时期,出现了制作精致的薄胎高柄杯(蛋壳陶)及黄铜冶炼技术,它是当时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重要标志 。 4、这件白陶鬶是陶鬶中的一件珍品,距今已有约四、五千年的历史。它的颈部细高,口部捏出一个上翘的“冲天流”,腹部与空足连接处捏有一圈绳纽状的纹饰,把手上刻有三道弦纹。鬶腹的一侧,附着一个绳纽状鬶手。这件器物形态独特,制作规整,体表光洁,风格素朴,其造型宛如一只昂首挺胸、举止高贵的白天鹅,充分体现了制作者的巧妙构思。 鬶:是古代的一种陶制炊器。用于盛水、酒,或煮水。鬶的底部是三个空袋足。既增加了鬶的容量,又扩大了受热面,缩短了烧煮的时间。 5、这件黑陶镂空高足杯出土于胶州三里河遗址,因器体薄如蛋壳,又有“蛋壳陶”之称。由于器体薄、杯身无法饰纹,所以只在杯足上部锥刺几圈小孔。

德占时期青岛城市规划的特色

德占时期青岛城市规划的特色 【摘要】德占时期是青岛发展史上重要阶段,殖民者先后颁布实施1900年《青岛城市规划》和1910年《青岛市扩张规划》,完整体现了从规划的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并在规划的指导下实现了从渔村到现代城市的转变,从而启动了青岛现代化的进程。其中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塑造了青岛独有的城市印象。 【关键词】德占时期;青岛;城市规划;特色 1897年,德国借口“巨野教案”出兵胶州湾,将胶州湾和整个山东省置于其势力范围内。从此,整个青岛租借地区作为德国的殖民地被称为“德领胶州保护地”,青岛作为商贸自由港正式成为一个开埠城市。 从1898到1914年,德国对青岛进行了两次城市规划。德国占领青岛初期,把青岛定位为德国巩固的军事基地和商贸交通口岸,军事占领和经济、文化上的侵略成为其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制定的1900年城市规划,是青岛城市建设史上的首次规划,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青岛城市形态的基本特征。 1 1900年《青岛城市规划》 1.1 强烈的殖民特色 在新规划未推出之前,德国殖民者就提出:青岛的建设要强调德意志的民族特性,要注重与中国传统城市的差别,整个城市建设要体现现代化的风格特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整个规划就不得不打上殖民主义的烙印。 城市规划区的范围限定在约十几平方公里以内,容纳约5万人左右。华欧分区的规定,将原来的村庄从规划的欧洲人区中迁出;为了满足在团岛建设炮台和兵营的需要,也规划搬迁已经存在的村落。[1]这本身就是一种侵略和掠夺。德国殖民者对这种规定,有自己的一套说辞,声称这样有利于对城市居民管辖,因为中国人和欧洲人在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有诸多不同之处,如若聚居可能出现很多问题。出于这种理由而分区设置,暴露出殖民者的种族歧视。而且中国人居住区与欧洲人城区的规划建设标准存在巨大差异,小到连道路的名称,也有明显的区别。欧洲人区的道路都以德国著名人物的名字命名,例如:今太平路称威廉大街、今广西路称亨利亲王大街、今青岛路称维里恩街、今曲阜路称柏林大街等等;而中国人区则以中国的地名命名,例如:今北京路称北京街、今中山路北段称山东街、今天津路称天津街等等。这一切完全暴露了殖民主义规划的本质。 此外,规划中对警察署的修建也体现出浓厚的殖民特色。1905年修建的警察署,其所在的区域为华人区,为了方便管理,警察署周边的街道设置成八角形,这种设置无疑是为了加强殖民统治的。 1.2 以欧人区为中心的城市布局 欧洲人所在的青岛区包括今中山路、德县路、信号山、青岛山一带到海边的区域。就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而言,这一区域是整个城市的最佳地段。区域内有明显的功能分区设置,学校、邮局、银行、商店、教堂、医院、影院等服务性设施齐全,道路的密度、建筑的密度、地下排水网、绿化等方面,都进行了周密而合理的规划。此后多次对于规划的调整和修改也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欧人区上。以今天的德县路为界,往南是德占时期的欧洲人区,房屋排列整齐,道路宽敞而有条理,上下水管道齐全且很少出问题;往北是华人居住区,房屋杂乱而矮小,道路狭窄而杂乱,经常需要施工翻建上下水管道。由此可见,在德国殖民者规划中,欧洲人区的规划是居于首要地位的。

青岛海域钓点

青岛海域钓点、潮汐表 本文章所属钓区:青岛(4220) 薛家岛 薛家岛与青岛隔海相望(统称南山)位于岛城的西南,胶州湾的东南,与青岛遥相对峙,是黄海进入胶州湾的必经之地,也是由市区去竹岔岛一带的必经之路。 薛家岛分布许多自然村,均距沿海很近,当地居民以渔业为主,以农业为副。乘船远望薛家岛犹如一座巧夺天工的巨大盆景,岛上绿树葱葱,沿海有大小奇石异峰,自然形成的小海湾及金色的沙滩,使人流连忘返。近年来薛家岛已开发成旅游区,更为垂钓的理想去处。这里的钓场很多,均以盛产鲈鱼、真鲷、黑鲷、鳗鳞、六线鱼、黑鲪等鱼种吸引着岛城无数的垂钓者前往矶钓、船钓(船钓为宜),胶州湾内的鱼种这里均有,岛周围的大桥、小桥(海中的航标灯塔)三号浮、中沙也是船钓的极佳钓场,去该区域垂钓往往有意想不到的钓获。 这里周边海域水深一般在5-10米左右,个别地方达15米左右,海底多以暗礁、砾石、泥沙不一,由于水质较好,多种海生藻类、浮游生物及各种鱼类均在此繁衍生息,近年来由于治理海水污染已初见成效,多年不见的鲅鱼开始在该海域集结,这无疑是对垂钓者来说是个好消息。下面将薛家岛主要钓场简单介绍如下: 一)南姜头 南姜头位于薛家岛南庄东南,它是一个岛陆相连的小半岛,呈圆形突出于海岸线,面积约2000㎡,环半岛均可矶钓,以东南方向最好,距岸边50m以内多石礁,盛产真鲷、黑鲷、鲈鱼,其个体较大,但挂底较重,50米外海底多为砾石与沙底,是船钓的理想钓场,因环半岛地形决定,该处潮流有时很急,该掌握潮汐,以落潮八分至回涨两分最宜,这里又是秋季黄姑鱼回游必经之地,上鱼最早。如掌握好时机,往往每次满载而归。 二)后岔湾 位于薛家岛西侧,这里距轮渡码头较近,也是我市垂钓者多来光顾的钓场之一,沿后岔(地名)往东的海岸线,蜿蜒曲折,很适合矶钓,多用抛竿,此地以盛产黑鲷闻名,秋后来此总能满载而归。周边近海海域,更是船钓的理想去处,水深约10米以上,常钓得真鲷及鲈鱼,挂底情况不重。 三)小桥 小桥位于薛家岛东端近海,是一灯塔样的航运"标志",塔周围均为暗礁,落潮时裸露,涨潮时仅见部分塔尖,这里多年来为专业渔民的钓场,盛产鲈鱼而闻名周围,是青岛去竹岔岛的半程,岛周围水深2-10m,这里的六线鱼、黑鲷一般个体较大,船钓获鱼较多。秋后季节有专业渔民在此拉流(一种船钓鲈鱼的方法)钓获量相当大。 四)甘水湾

青岛行政区划1

山东省青岛市行政区划 胶南市 隐珠街道办事处、滨海街道办事处、张家楼镇、琅琊镇、藏南镇、泊里镇、大场镇、海青镇、理务关镇、大村镇、六汪镇、宝山镇、铁山街道办事处、王台镇、灵山卫街道办事处、珠山街道办事处、珠海街道办事处 即墨市 即墨市5个街道(环秀、北安、通济、龙山、潮海)、18个镇(岙山卫、温泉、店集、王村、灵山、七级、南泉、刘家庄、蓝村、田横、金口、华山、大信、段泊岚、移风店、丰城、普东、龙泉)。 崂山区 崂山区辖4个街道(中韩、沙子口、北宅、王哥庄)。 莱西市 辖5个街道(水集、望城、龙水、梅花山、沽河)、11个镇(河头店、南墅、日庄、院上、夏格庄、姜山、马连庄、李权庄、孙受、店埠、武备)。 市南区 市南区辖14个街道(八大峡、台西、云南路、中山路、观海路、江苏路、金口路、八大关、湛山、浮山、珠海路、金湖路、八大湖、金门路)。 四方区 四方区辖16个街道。实际上四方区政府采取合署办公形式调整为嘉兴路、海伦路、阜新路、兴隆路、水清沟、洛阳路、河西等7个街道。 黄岛区 黄岛区辖6个街道:柳花泊街道、辛安街街道、黄岛街道、薛家岛街道、长江路街道、红石崖街道。 城阳区 城阳区辖8个街道(城阳、惜福、夏庄、流亭、棘洪滩、上马、红岛、河套)。 市北区 市北区辖16个街道(冠县路、胶州路、热河路、辽宁路、黄台路、华阳路、登州路、利津路、延安路、威海路、泰山路、北仲路、宁夏路、敦化路、辽源路、合肥路)。 李沧区 李沧区辖11个街道(李村、虎山路、浮山路、永清路、振华路、永安路、兴华路、兴城路、楼山、湘潭路、九水路)。胶州市胶州市辖5个街道(阜安、中云、北关、南关、云溪)、13个镇(胶莱、马店、李哥庄、胶东、营海、铺集、张应、胶西、九龙、洋河、里岔、胶北、杜村)。 平度市 平度市辖4个街道、26个镇:城关街道、李园街道、同和街道、香店街道、张戈庄镇、郭庄镇、南村镇、仁兆镇、古岘镇、麻兰镇、门村镇、长乐镇、店子镇、灰埠镇、新河镇、张舍镇、田庄镇、马戈庄镇、白埠镇、蓼兰镇、万家镇、兰底镇、崔家集镇、明村镇、大泽山镇、崔召镇、云山镇、祝沟镇、旧店镇、大田镇。

青岛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议案)

“十二五”规划,青岛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议案) 根据“十二五”规划,为加快城市空间拓展和内城更新,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此,市委、市政府在经过较长时间反复论证后,决定对城区行政区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青岛市市区行政区划调整总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总体目标,坚持以老市区为依托,着力加快“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战略步伐,逐步改变南北狭长的城市格局,缓解老市区拥挤、饱和的矛盾,扩大城市发展空间,强化城市对内对外的辐射,更好地带动周边农村和广大腹地的发展。 调整方案是:将城阳区、李沧区、崂山区作出大的调整。同时,撤销即墨市、胶州市、胶南市,设立即墨区、胶州区、胶南区。调整后的区级建制为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红岛区、崂山区、黄岛区、即墨区、胶州区、胶南区(10区2市),其中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为市内四区。 (一)市南区保留现行区域范围、名称保持不变 (二)市北区保留现行区域范围、名称保持不变 (三)四方区保留现行区域范围、名称保持不变 (四)李沧区:由原城阳区所辖城阳、流亭2个街道与原李沧区所辖11个街道(李村、虎山路、浮山路、永清路、振华路、永安路、兴华路、兴城路、楼山、湘潭路、九水路)组建新的李沧区

(五)红岛区:由原城阳区所辖棘洪滩、上马、红岛、河套4个街道与原即墨市所辖南泉镇、蓝村镇、大信镇与原胶州市所辖李哥庄镇、胶东镇、营海镇合并组建新的红岛区。这样有利于发挥胶州湾北部区域经济发达乡镇作为小城镇群的综合辐射功能;同时,进一步加快胶州湾北部的崛起。 (六)崂山区:由原崂山区所辖4个街道(中韩、沙子口、北宅、王哥庄)与原城阳区所辖夏庄、惜福镇2个街道与原即墨市所辖温泉镇、鳌山卫镇组建新的崂山区 (七)黄岛区:由原黄岛区所辖6个街道(柳花泊街道、辛安街街道、黄岛街道、薛家岛街道、长江路街道、红石崖街道)与原胶南市所辖灵山卫镇、王台镇、黄山镇组建新的黄岛区 (八)即墨区:由原即墨市余下的部分组成。 (九)胶州区:由原胶州市余下的部分组成。 (十)胶南区:由原胶南市余下的部分组成。

德占青岛时期法制的特点其影响

德占青岛时期法制的特点其影响 陆静 今年是青岛建置120周年。回顾青岛100多年的沧桑,有一段历史是绝对不能回避的,那就是德占时期。从1897年到1914年的17年间,德国人为了证明自己的殖民地经营能力,不惜代价采用最新科学技术,运用国家干预机制,仿效军队模式,力图把胶澳1建设成一个“模范殖民地”。他们在行政管理、司法制度、土地政策、市政规划、路港建设、工商业经营、办学活动、卫生保健、植树造林和赋税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对青岛城市的形成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1]这一时期青岛的立法、司法和法学教育等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对青岛的城市管理、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推动和保障作用。本文将对这一时期的法制的特点和影响进行初步探究,以期更好地挖掘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德占青岛时期法制的特点 德占青岛的17年间,德国殖民者制定颁布了一系列行政管理、经济贸易、军事劳动法律规范,建立了司法制度、引进了法官和律师等法律职业者,创办了法学教育,在青岛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近代法制框架。一套西方殖民者设计的法律制度能够在短时间内运行于青岛这样的东方传统社会,并对后世产生影响,并非易事,考察其17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特别重视建章立制、特别重视立法的务实性、特别重视严格施法是德占时期法制运行的突出特点。 1.重视建章立制 德国作为近代大陆法系国家的典型代表,有着崇尚规则、法律至上的传统,非常重视规则、法制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德国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建成了较为完整的近代六法体系,依靠完备的规则体系来调整社会成员的行为,推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是其重要的治理经验。德国殖民者占领青岛后,同样十分重视建章立制,强调有“法”可依。在15年的时间里,他们密集地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制度(平均每年12-13个法律文件),几乎将所有事关公共利益的事务都纳入了法令范畴。仅规范警察职权的法令就有:《关于青岛警察制度的法令》(1900)、《关于必须报告传染病的警察局法令》(1900)、《铁路警察条例》(1901)、《警察局关于车辆行驶以及酒店和旅馆、中国戏院和说书场、当铺等经营的管理法令》(1902)、《关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培育先进法律文化,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批准号:08DFXJ04,负责人:陆静)。 [作者简介]陆静,女,青岛行政学院副教授, 11898年德占之前,青岛是指以天后宫为文化中心、包括了上青岛村、下青岛村等村落的前海一带的有限区域。1898年3月6日,清政府与德国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随后中德又签订了《胶澳租地合同》、《潮平合同》和《边界合同》,明确划定了胶澳租界地的范围:包括了今天青岛市区全部及崂山区、城阳区、胶州市和黄岛区的部分土地,海路总面积为1128.253平方公里。因此,胶澳租借地的范围远远大于当时“青岛”的范围。据《胶洲湾》一书记载,1898年10月12日,德皇威廉二世借用“青岛”这个名称命名胶澳租借地的新市区为青岛,范围也只有现市南区和市北区的一部分,当时的青岛也只是整个胶澳租界地中的一个区。为表述方便,本文所指“德占青岛”等同于“德占胶澳”。(笔者注)

青岛历史文化建筑

青岛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利用与开发 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一个城市的精神,一个城市的灵魂和一个城市的文脉。而能够书写城市名片,荷载城市精神、灵魂和文脉的,正是那些沿着历史轨迹从远处走来,至今依然在老街小巷旁对人们诉说着昔日文化和故事的老建筑。旧日的建筑,却在展示着不旧的精神,同时也在为新的时代精神铺就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但现在的推土机常常不经意地推倒了一栋栋老建筑,似乎没有觉察到,推倒的是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与我们血肉相连的文脉。而每当拆除一座这样的建筑,也就埋葬了一段历史文化,埋葬了一个故事。 现在城市发展中往往有这样的认识误区:第一是认为保护与发展有矛盾,保护就妨碍了发展。其实不然,保护与发展是可以相协调的,而且常常保护也就是发展。第二是认为旧建筑街区改造,只要将再建的新房屋模仿周边原有的风格就可以了。忽略了被拆掉的不仅是建筑本身,而且也拆掉了曾经的历史,掐断了原本应该延续的文脉和故事。第三是把造假古董、重建古迹、迁移古迹也称为“保护”,造出的“古迹”是地道的赝品,而赝品的价值怎能与真迹相提并论。 青岛城市历史虽不及中国大地上许多古都那么久远,但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殖民地城市的代表和范例,却有着其他城市难以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初,青岛城市中开始的东部新区建设,甩开旧城建新城的做法,基本上完整的保存了大部分的老街区。这为今天青岛的城市风貌保护和成为名符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留驻城市的历史根基,居功至伟。也让今天面对这许多的历史遗留建筑,完整的街巷,可以较为平静的谈对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利用与开发的思考。 一、清楚了解历史文化建筑的价值是搞好保护的前提,也是能够认真解读保护利用与开发的基础。 在讨论历史文化建筑价值前,首先分析一下什么是历史文化建筑。过去,在探讨老建筑的保护问题时,往往是谈历史优秀建筑或文物建筑,再者是历史建筑,若提出历史文化建筑,或许会被理解为文化类的历史建筑。其实,这里谈的是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历史优秀建筑常常是指建筑物本身的设计技巧精湛或拥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能代表特定历史时期的优秀作品;文物建筑则是已经被列入保护范围的建筑;历史建筑是泛指具有一定历史年限的老建筑。而历史文化建筑的定义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在特定时期曾经围绕其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代表特定阶层居住或使用过的建筑及街区。这些建筑或街区不一定高大宽敞或设计精湛,但其有一定社会影响,甚至对城市的历史以及城市精神都起到过不可磨灭的作用。如青岛市区中曾经作为中西文化结合的特殊产物“里院”;20世纪初钢筋混凝土技术出现后最早在青岛使用建造的平顶建筑;作为青岛工人运动历史见证的纺织工厂厂房和宿舍;德国人最早规划中曾经作为华欧分界线的中山路、德县路等街道。这些建筑和街道或许并不醒目,但对青岛城市却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如果这些建筑或街道,因为它的平凡,因为它的不高大、不宽敞或不经典,就很快被淘汰或推掉,那推掉的就不仅是简单老楼或老街,而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毁灭了。 谈到这里,或许可以对历史文化建筑有了粗略的了解,也对这些建筑为什么应该保护有了简单的理由。但这并不全面,因为历史文化建筑的价值还有许多。 首先,历史文化建筑不仅是特定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设计手法的展现,还是对当时建筑技术、建筑艺术的驾驭和理解的体现。 其次,特定时期的建筑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缩影,也是一定历史时期人类对环境和社会的认知与解读的记录。 第三,那些围绕历史文化建筑本身或周围所发生的人或事,不仅是旧日的故事,更是城市历史的家谱,是城市河流上游潺潺不断的溪水,若轻易推掉则使得城市变成无源的死水。 第四,城市每个阶段都按自己合理的容量发展,所形成的历史文化建筑的体量与尺度,以及地下的市政配套能力都已经趋于饱和和稳定,若轻易改变或扩充容量,则将破坏原有的平衡。 第五,城市历史文化建筑,造就了城市特有的风貌和性格特质,展现的不仅是表面的形象,更蕴涵了城市的精、气、神,甚至是城市灵魂的所在。 第六,从资源、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考虑,维护历史文化建筑依然存在的物质价值,比推倒重建的投入要少,另外可以减少房屋拆除带来的建筑垃圾,对环境和资源都是保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