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教育史考试大纲

中外教育史考试大纲

中外教育史考试大纲
中外教育史考试大纲

中外教育史

29769中外教育史

2007-06-25

29769中外教育史

江苏教育学院编(高纲0858)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中外教育史》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管理专业课程计划中的专业必修、必考课,也是该专业自学考生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外教育制度、教育理论的经验与教训,把握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养成勇于探

中外教育史以中国和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及规律为研究对象。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自古以来中外教育制度的发展脉络,包括教育的起源、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政策的制定以及教育实施的史实。二是自古以来中外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主要教育流派的教育主张。主要介绍中外教育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理论的发展历史。

设置本课程的总目标是:了解和掌握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和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拓宽理论基础,开阔教育视野,提高历史、人文和教育素养。学习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分析《外国教育史》发展的不同实践,总结领会中索的学风、严谨求实的学风,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懂得把中外教育发展中有益的成份应用于现实的教育改革实践之中,提高自身教育活动的理性水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做贡献。

由于本门课程是一门原理性的课程,考生在自学本门课程之前要建立较好的历史、哲学和教育学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既可以时间为线索学习,也可以分别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角度来学习,善于比较中外教育发展的异同,找出共性和个性,这样就能更好地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以达到发展自己的目的。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第一章从非形式化教育向形式化教育的转变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的概况和世界早期学校的特点,理解中国奴隶社会时期学校教育的发展,掌握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教育的特点和形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概况

(一)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

(二)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的实施。

远古时期非形式化的教育的主要特点:教育性质——儿童公育;学习内容——社会生活与生产劳动的实际知识与技能;学习方式——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教育。

第二节世界早期学校的出现

(一)古代埃及的学校。

古埃及有三类学校:宫廷学校;寺庙学校;文士学校。

(二)古代印度的学校。

包括婆罗门教的家庭教育和古儒学校,佛教的寺院教育。

第三节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学校教育

(一)学校的萌芽。

从理论上讲,夏代具备的出现学校的条件。夏代的学校有庠、序、校等。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初建。

商代的学校机构有:庠、序、学、瞽宗。学和瞽宗为商代独创的新学校。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

西周的社会特点主要是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和礼制。学校教育制度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类。学校的教师的特点是“官师合一”。西周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六艺。

第四节古希腊时期的教育

(一)斯巴达的教育

(二)雅典的教育

(三)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第五节古罗马时期的教育

(一)共和政体时期的教育。

罗马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小学、大学和高等教育。

(二)帝国时期学校教育制度的变化。

三、考核要求

(一)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概况

1.识记:非形式化教育;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

2.领会: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的特点。

(二)世界早期学校的出现

识记:宫廷学校;文士学校;古儒学校

(三)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学校教育

1.识记:六艺;官师合一;瞽宗

2.领会:西周的学校教育的具体内容。

(四)古希腊时期的教育

1.识记:四艺;弦琴学校;体操学校

2.领会: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和特点;雅典教育的目的和主要特点。

3.应用:斯巴达与雅典教育特点的比较。

(五)古罗马时期的教育

1.识记:修辞学校

2.领会:古罗马帝国时期学校教育制度的变化。

第二章古代教育理论的奠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知道古代中西方主要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理解各位思想家教育的特色,明确主要的教育家教育理论的历史影响及地位。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的作用与意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二)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士”。

(三)教育的对象。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四)教育的内容。孔子的教育的内容包括知识教育、技能训练和道德教育。

(五)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教育的原则为:注重修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

第二节孟子的教育思想

(一)性善论与道德内发说。

(二)理想人格。孟子培养的人的理想人格是“大丈夫”。

(三)道德教育的内容。

(四)道德教育的方法。

道德教育的方法有:存心寡欲;尚志养气;反求诸己;磨练一致。

第三节荀况的教育思想

(一)性恶论与外烁说。

(二)教育的内容。

(三)学习方法。荀子提出的学习方法有:防邪近正;积学积善;虚壹而静;学思行一致。

(四)论教师。

第四节墨家、法家的教育思想

(一)墨家功利主义的教育主张。造就兼士的教育目的。墨家功利主义的教育内容包括:古代文化知识教育,科学技术教育;逻辑学知识的传授

(二)法家“以法为教”的教育思想。绝对的“性恶论”与教育的作用。法家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第五节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一)美德由教育而来

(二)“产婆术”与启发式教学。

第六节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的目的。

(二)教育的内容。

柏拉图把教育分为学前教育,7岁至17、18岁,18至20岁,20至30岁四个阶段,并实施相应的教育内容。

第七节亚理士多德的教育主张

(一)教育的年龄阶段划分。

亚理士多德把教育划分为出生到7岁,7岁到14岁,14岁到21岁三个阶段。

(二)和谐发展的教育观点。

和谐教育是一种以音乐教育为核心,以智育、美育和德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其最终目的在于在和谐的基础上实现理性灵魂的发展。

(三)“百科全书式”的课程设置。

亚理士多德把课程分为两类:实用的课程(为日后的生活做好准备)和“文雅”课程(陶冶人的性情,供闲暇时享受之用)。

第八节《学记》与《雄辩术原理》

(一)《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学记是世界文化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门著作。教育的作用、目的及地位。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管理。提出的教学原则有:教学相长;预时孙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教学方法有回答、讲解等。

(二)《雄辩术原理》中的教育思想。

作者为昆体良。教育的目的。对演说家的要求和培养。

三、考核要求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1.识记:有教无类;六书;因材施教

2.领会:孔子论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孔子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3.简单应用:评价孔子的教育内容;孔子的历史地位。

(二)孟子的教育思想

1.识记:大丈夫;孟子论德育的方法

2.领会:孟子“性善论”与教育的作用之间的关系。

(三)荀况的教育思想

1.识记:荀子论学习的方法

2.领会:“性恶论”与教育的作用之间的关系;荀子的关于教师的观点。

(四)墨家、法家的教育思想

识记:墨家的教育目的;墨家功利主义的教育内容;法家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五)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识记:产婆术。

(六)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识记:《理想国》;四艺;柏拉图论教育的目的

(七)亚理士多德的教育主张

1.识记:和谐教育

2.领会:亚理士多德对教育的年龄分期;亚理士多德对课程的划分。

(八)《学记》与《雄辩术原理》

1.识记:

(1)学记是世界文化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门著作。

(2)《雄辩术原理》是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

2.领会:《学记》中提出的教学原则

第三章古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封建社会官学教育制度和私学发展的轨迹,西欧中世纪的教育形式,明确中西方封建教育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中国封建社会官学教育制度的演变

(一)汉代官学制度的建立。

汉初的和汉武帝时期文教政策。汉代的官学教育制度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学校。

(二)唐宋时期的官学体系的完善

唐宋时期的文教政策。唐宋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

(三)明清官学制度的僵化。

明清的官学教育制度。科举制度的沿革。科举制度的影响。

第二节中国封建社会私学的发展轨迹

(一)先秦时期的私学。私学兴起的原因。先秦私学的特点。

(二)汉代私学的恢复与发展。汉代私学的种类。汉代私学的特点。

(三)唐宋时期私学的兴盛。蒙学的出现。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大学教育:书院的起源与发展。

(四)元明清时期私学的兴盛。蒙学的兴盛。书院的发展

第三节西欧中世纪时期的教育

(一)基督教对学校教育的控制。基督教概述。基督教控制下的学校教育。

(二)封建领主的骑士教育。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骑士教育分为家庭教育、礼文教育和侍从教育三个阶段。

(三)中世纪大学的建立和发展。

(四)市民阶层的教育

三、考核要求

(一)中国封建社会官学教育制度的演变

1.识记:鸿都门学;唐朝的各类专科学校;社学

2.领会

(1)汉、唐和宋朝的文教政策

(2)宋代官学制度的新特点。

(3)宋代地方官学的特色

(4)科举制度的沿革

3.应用

科举制度的历史影响。

(二)中国封建社会私学的发展轨迹

1.识记

(1)私学

(2)蒙学

(3)书院

2.领会:

(1)太学教学的特点

(2)先秦时期私学兴起的原因。

(3)先秦时期私学的特点。

(4)汉代私学的类别和特点。

3.应用:

书院产生的原因和教学特点。

(三)西欧中世纪时期的教育

1.识记:僧院学校;骑士教育;中世纪大学;城市学校

2.领会

(1)基督教控制下的学校类别和各自的特点。

(2)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

第四章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高峰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理学教育理论的主要教育主张,理解明清之际启蒙教育思潮和西方文艺复兴时

期人文注意教育思潮的基本教育主张,基督教新教的教育思想,掌握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理学教育理论

(一)理学教育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理学教育理论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原因和思想渊源与学术背景。

(二)理学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

理学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以本体论为教育思想构建的基础,以道德修养为教育的惟一目的,(三)朱熹的教育思想。

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是“明天理,灭人欲”。教育的阶段分为“小学”和“大学”。朱熹的读书法。

(四)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与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道德教育观为“知行合一”。儿童教育的观点。

第二节明清之际启蒙教育思潮

(一)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教育主张。

启蒙思想家主要的教育主张为: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提倡“实学”;注重“践行”的教育方法。

(二)颜元的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是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倡导实学、实用的教育内容。“习动”“习行”的教育方法。

第三节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一)人文主义文化的内容与特征。

(二)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

人文主义教育主要观点为:注重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重视人文学科的教学;尊重儿童人格,重视儿童个性及学习兴趣;注重教学中思想情感的陶冶。

第四节基督教新教的教育思想

(一)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和影响

(二)新教的教育主张与实施

新教的教育主张:重视面向广大民众的初等教育;重视“4R”以及人文学科的学习;以儿童自然发展为根基变革教学方法。

第五节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一)泛爱主义的教育主张。

(二)泛智主义的课程理论

(三)自然适应性原则。儿童“自然”生长的年龄分期与学校教育。教与学必须遵循的“彻底性原则”。

三、考核要求

(一)理学教育理论

1.识记

(1)理学

(2)朱熹的读书法

2.领会

(1)理学教育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主要特征

(2)朱熹关于“小学”和“大学”的教育观点

(二)明清之际启蒙教育思潮

1.识记

(1)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教育主张

(2)颜元的教育目标

2.领会

颜元的儿童教育观点。

(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1.识记

(1)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2)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

2.领会

人文主义教育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四)基督教新教的教育思想

识记:

(1)新教的教育主张。

(2)斯徒谟对中学的改革

(五)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1.识记

(1)大教学论

(2)泛智

2.领会

(1)泛智主义的课程理论

(2)夸美纽斯对儿童“自然生长”的年龄分期与学校地位。

3.简单应用

夸美纽斯的历史地位。

第五章从形式化教育向制度化教育的转变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欧洲、美国、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与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欧洲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英国的教育制度。

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发展、初等教育的发展、中等教育的演进。

(二)法国的教育制度

法国近代教育领导体制的发展、初等教育的发展、中等教育的演进。

(三)德国的教育制度

德国近代教育领导体制的发展、初等教育的发展、中等教育的演进。

第三节美日近代教育制度建立和发展

(一)美国的教育制度

独立战争后、南北战争后美国的教育制度特点。

(二)日本的教育制度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教育。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日本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第四节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近代新式学堂的建立

新式学堂主要有方言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学堂。

(二)近代学制的建立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

(三)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三、考核要求

(一)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与教育的发展

识记:近代资本主义第一次工业革命引发的教育的发展变化。(二)欧洲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识记

(1)1870年《初等教育法》

(2)星期日学校

(3)导生制学校

(4)公学

(5)幼儿学校

(6)法国近代教育领导体制的特点

(7)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

(8)实科中学

2.领会

(1)近代英国国家直接开办和管理教育的措施。

(2)产业革命后英国教育发生的变化。

(3)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

(4)德国中等教育的演进。

(三)美日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识记

(1)文实中学

(2)昆西教学法

(3)公立学校运动

(4)1872《学制令》

(5)1886《学校令》

2.领会

(1)独立后美国教育的特点。

(2)日本近代的教育领导体制。

3.应用:

(1)南北战争后美国教育的发展变化。

(2)日本近代教育改革的历史影响。

(四)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识记

(1)京师同文馆

(2)福建船政学堂

(3)壬寅学制

(4)癸卯学制

(5)壬子癸丑学制

2.领会

(1)京师同文馆的历史地位。

(2)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内容。

3.应用:癸卯学制的特点及评价。

第六章近代资产阶级的教育理论

一、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西方近代主要的思想家的教育思想,中国近代的主要的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掌握蔡元培的民主教育思想。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洛克的绅士教育主张

(一)“白板说”与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

白板说指人的观念出现之前,人心只是一块“白板”,知识由经验而生,也随经验而长。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教育目的是培养“绅士”。

(二)绅士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绅士教育包括身体的养护,道德的发展和智育。

第二节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

(一)“自然教育”的目的论。

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二)“自然教育”的儿童观

“自然教育”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儿童观:把儿童当作儿童看待,尊重儿童的人格;以儿童为中心,使儿童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促进儿童主动发展。

(三)“自然教育”的基本原则

“自然适应性”是自然教育的基本原则。卢梭把儿童的发展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四个阶段。

第三节裴斯泰洛齐的和谐教育理论

(一)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

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天赋的能力和力量。

(二)和谐教育的内容

和谐的教育内容包括体育、劳动教育、德育和智育。

第四节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理论

(一)论教育目的。

伦理学是赫尔巴特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教育目的包括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

(二)论管理。管理的的作用和原因。管理的方法。

(三)论教学。教育性教学思想。教学心理化。

(四)教学阶段理论。赫尔巴特把教学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第五节斯宾塞的教育理论

(一)论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的生活作准备”。教育的任务是教会人们怎样生活。

(二)实科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实科教育内容是以科学教育为中心的实科课程体系。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归纳法、发现法。

第六节乌申斯基的民主主义教育主张

(一)教育的民族性思想。

(二)关于教学的理论。

教学的任务。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原则包括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连贯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和巩固性原则。

第七节中国近代主要教育思潮

(一)洋务教育思潮

洋务教育思潮出现的原因有社会历史原因和思想根源。洋务教育的主要观点为:中体西用、改革科举制度、建立新学。

(二)维新教育思潮

中国近代的改良思想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维新派教育思潮的主要教育主张及评价

第八节蔡元培的民主教育思想

(一)造就“完全人格”的教育主张。

完全人格包括个性和群性的发展,需要通过德、智、体、美诸育的和谐发展来实施。

(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涵义及确立的原因。对该办学方针的评价。

(三)民主管理的思想

民主管理主要体现在学校管理的组织形式、师资管理、学生管理。

三、考核要点

(一)洛克的绅士教育主张

1.识记:

(1)代表作1693年的《教育漫话》

(2)白板说

2.领会:绅士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3.应用:洛克体育教育的观点。

(二)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

1.识记:

(1)1762年发表《爱弥尔——论教育》

(2)自然教育

2.领会:“自然教育”的儿童观

3.应用:“自然教育”的基本原则

(三)裴斯泰洛齐的和谐教育理论

1.识记:

(1)代表作《林哈德与葛杜德》

(2)要素教育

2.领会:

(1)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目的

(2)和谐教育的内容

(四)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理论

1.识记:

(1)1806年的《普通教育学》;

(2)管理的方法;

(3)教育性教学

(4)教学心理化

2.领会: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

3.应用: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理论

(五)斯宾塞的教育理论

1.识记:

(1)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的生活作准备;

(2)课程体系以科学教育为中心。

2.领会:斯宾塞的实证性的教学方法

(六)乌申斯基的民主主义教育主张

1.识记:教育的民族性;

2.领会:乌申斯基提出的教学原则

(七)中国近代主要教育思潮

1.识记:

(1)中体西用;

(2)改良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代表人物。

2.领会:维新派的主要教育主张及历史影响。

3.应用:洋务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及历史影响。

(八)蔡元培的民主教育思想

1.识记:

(1)完全人格

(2)军国民教育

(3)实利主义教育

(4)世界观教育;

2.领会:蔡元培的民主管理的思想。

3.应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内涵及评价

第七章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之后以及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要背景和内容,理解中国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演进,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探索。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各资本主义国家教育的发展

(一)实施普及的免费义务教育

(二)普遍进行中等教育的改革

(三)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四)幼儿教育方面的改革

第二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教育的发展

(一)英国战后的教育改革

(二)美国战后的教育改革

(三)日本战后的教育改革

(四)法国战后的教育改革

第三节世界各国六七十年代的教育改革

(一)美国的教育改革

60年代的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论依据、特点和评价。70年代的恢复基础教育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和评价。

(二)英国的教育改革

教育领导体制的改革。考试制度的改革。基础教育系统的改革。

(三)法国的教育改革

改革包括结构改革和课程和教学改革。结构改革指1959年的改革,1963年的改革,1975年的改革。课程和教学改革包括现代数学运动、跨学科尝试、加强科学教育、将技术教育内容引入普通教育。

(四)前苏联的教育改革

改革的内容包括1958年改革和60年代的教育现代化。

第四节中国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演进

(一)“六三三”学制的建立。

新学制建立的历史背景。新学制的酝酿与制定。新学制的改革标准及主要内容。

(二)国民党政府时期的教育改革

改革的内容有:教育行政方面的改革;学校系统方面的改革;统一课程标准;施行教员资格审查制度;加强学校训育管理。

第五节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初步实践

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颁布1951年新学制。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大革命”。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教育遭受重大挫折和损失

(三)改革开放时期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

三、考核要求

(一)二次世界大战前各资本主义国家教育的发展

识记:二战前各资本主义国家教育的共同特征。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教育的发展

1.识记:

(1)英国,1944,《巴特勒法案》

(2)美国,1958,《国防教育法》

(3)日本,1947,《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

(4)法国,1947,《朗之万-瓦隆教育改革计划》

2.领会:

(1)美国战后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2)法国战后教育改革的历史影响。

(三)世界各国六七十年代的教育改革

1.识记:

(1)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

(2)哈比改革

2.领会

(1)美国20世纪70年代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2)英国20世纪60年代考试制度发生的改革。

(3)法国20世纪60年代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3. 应用:美国60年代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四)中国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演进

1.识记:“六三三”学制

2.领会:

(1)新学制建立后教学方法的改革

(2)国民党政府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

3. 应用:“六三三学制”的特点及评价

(五)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探索

1.识记:1951年学制

2.领会:

(1)“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教育遭受的挫折和损失。

(2)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精神。

第八章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美主要教育思潮的观点,杜威的教育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主要教育思潮,前苏联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中国现代主要教育思潮,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美主要教育思想

(一)新思潮产生的社会及思想文化背景

(二)欧洲的新教育思想。新教育思想的背景、代表人物以及共同的主张。

(三)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潮。进步教育的基本论点。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第二节杜威的教育思想

(一)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为实用主义哲学,“社会个人主义”社会观,生物化的本能论心理学。

(二)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

教育本质的论述包括“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三)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实质。

(四)活动课程论。杜威对学校课程的观点。

(五)从做中学。从做中学的理论基础和内涵。活动教学的特点。

第三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主要教育思潮

(一)改造主义教育。代表人物布拉美而德,改造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主张。

(二)要素主义教育。代表人物巴格莱。教育的基本主张。

(三)永恒主义教育。代表人物赫钦斯、艾德勒、阿兰等。教育哲学的基本主张。

(四)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的理论来源及基本主张。

第四节前苏联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一)马卡连柯的教育理论。

教育理论的思想基础是辨正唯物主义观点和坚定的社会主义教育信念。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的苏维埃工人。集体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集体教育的原则为“前景”教育原则,“平行教育影响”原则。

(二)凯洛夫的教育思想

对教育本质、作用和共产主义教育目的、任务的论述。教学理论的论述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三)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

“一般发展”的概念。实验教学论体系的三大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第五节中国现代主要教育思潮

(一)平民教育思潮和平民教育运动

(二)工读教育思潮和工读运动

(三)职业教育思潮

(四)乡村教育运动

第六节陶行知的教育理论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陶行知一生教育实践的三个阶段。

(二)“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及教育,社会及学校;教学做合一,

三、考核要求

(一)一次世界大战前欧美主要教育思想

1.识记:新教育;设计教学法

2.领会:新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

(二)杜威的教育思想

1.识记:

(1)教育及生长

(2)教育及社会

(3)教育及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4)学校及社会

(5)从做中学

2.领会:

(1)杜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2)杜威活动教学的主要特点。

3.应用: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及评价。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主要教育思潮

1.识记:各派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

2.领会:

(1)改造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主张。

(2)要素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

(3)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的基本主张。

(四)前苏联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1.识记:

(1)马卡连柯的教育理论的思想基础

(2)集体教育的核心思想

(3)一般发展

2.领会:

(1)凯洛夫的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2)赞可夫实验教学体系的三大原则。

3.应用: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五)中国现代主要教育思潮

1.识记:

(1)南京平民教育促进会

(2)工读教育

(3)中华职业教育社

(4)乡村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

2.领会:工读教育思潮的历史意义

(六)陶行知的教育理论

1.识记:

(1)生活即教育

(2)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

2.领会:陶行知“生活即教育”观点的涵义即评价。

三、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特对有关问题做出如下说明,并提出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的含义为:

识记:要求考生能记住本课程中的基本史实和概念,能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理解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及其内在联系。

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本课程中的某些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正确地认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的中外教育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二、关于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中外教育史纲》,胡金平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推荐参考教材:

1、王天一,夏之莲等,《外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本事实和概念。根据大纲中的知识点及要求,注意全面与重点的结合。

2、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既注意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的联系,也要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外教育不同时期的比较、同一时期各国教育的比较,加深理解,把握中外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

律。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思考国际和我国教育的历史经验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迪与影响。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的具体要求。

2、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考生全面系统的学习、理解教材,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切勿猜题。

3、学时可根据各地实际适当安排。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试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2、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30%,领会占45%,应用占25%。

3、试题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比例一般为易占2 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必须注意难易度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每个层次中都回存在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切勿混淆。

4、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各种题型的具体形式可参见本大纲附录。

附录题型举例

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 )是世界文化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门著作。

A.《学记》

B.《雄辩术原理》

C.《论语》

D.《理想国》

2. 提出“自然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 )

A.亚理士多德

B.洛克

C.夸美纽斯

D.卢梭

二、名词解释题

1、癸卯学制

2、《国防教育法》

三、简答题

1、先秦私学的主要特点。

2、改造主义教育哲学的基本主张。

四、论述题

1、美国60年代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2、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五、材料分析题

举例略

相关信息:

29784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

? 29857 分子生物学

? 00170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大纲? 02211自动化制造系统大纲

? 02101 区域分析与规划大纲

山农成人教育 中外园林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中外园林史》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秦代是当时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主要建筑群是。 2、唐代的称为东内,又叫南内,呈前苑后宫的格局。 3、计成,明代专业造园家,其著作《》,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园林理论著 作。 4、《》中国最早刊行的一部花卉园艺学专著。 5、清代的、、被称为万园之园,又被称为圆明三园。 6、、、可以视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源头。 7、明清时期,北京西北郊成为造园盛地,其中包含了著名的“三山五园”, 即、、、和畅春园。 8、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皇家园林,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 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9、明清时期,苏州园林发展兴盛,建成了诸多名园,其中四座于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 产,该四园即、、和。 10、北宋的代表着宋代皇家园林的风格特征和宫廷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 11、唐代的称为东内,又叫南内,呈前苑后宫的格局。 12、计成,明代专业造园家,其著作《》,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园林理论著 作。 13、《》中国最早刊行的一部花卉园艺学专著。 14、按照隶属关系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分为、、。 15、、、可以视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源头。 16、明清时期,北京西北郊成为造园盛地,其中包含了著名的“三山五园”, 即、、、和畅春园。 17、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皇家园林,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 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8、明清时期,苏州园林发展兴盛,建成了诸多名园,其中四座于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 遗产,该四园即、、和。

二、选择题 1、10、《闲情偶寄》又名《一家言》,其作者是() A、李渔; B、张南垣; C、文震亨; D、文震孟 2、公元前五世纪的古代罗马造园有两种主要形式,分别是()。 A、台地园和城堡; B、别墅庭园和住宅庭园; C、城市花园和郊野庄园; D、空中花园和台地园 3、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造园特点的是(): A、师法自然; B、诗情画意; C、轴线对称; D、建筑美与自然美结合 4、下列园林按其初建年代由早到晚的排序正确的是(): A、上林苑——艮岳——拙政园——热河行宫; B、独乐园——华林园——拙政园——留园; C、华清池——艮岳——拙政园——独乐园; D、拙政园——个园——沧浪亭——颐和园。 6、下列园林中,那座园林是唐代著名诗人的私人庄园()。 A、独乐园; B、辋川别业; C、十笏园; D、片石山房 7、古代园林中常用某些盛会雅集中的文人活动作为景观的文化主题,下列常被用作景观文化主题的说法中,哪一项跟魏晋南北朝的文人活动有关()。 A、曲水流觞; B、林泉高致; C、洞天福地; D、一池三山 8、“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顷”是比喻中国古代造园中的那个手法?() A、文人情趣; B、师法自然; C、巧于因借; D、以小见大 9、十七世纪后半叶左右,在欧洲,美誉为“法国造园家之王”的是() A、布朗; B、勒?诺特尔; C、约翰?罗斯; D、布里奇曼 10、下列园林中,属于宋代皇家园林的是()。 A、独乐园; B、辋川别业; C、;艮岳 D、片石山房 三、名词解释 1、一池三山 2、意大利台地园 3、《园冶》

教育学类《中外教育史》网络学习与复习提纲

《中外教育史》(考核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 一、识记知识点 1.远古时期非形式化的教育的主要特点:教育性质——儿童公育;学习内容——社会生活 与生产劳动的实际知识与技能;学习方式——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教育。P3-4 2.古埃及的三类学校p6,古印度教育的特点p7。 3.从理论上讲,夏代具备了出现学校的条件(雏形)。夏代的学校有庠、序、校等p11。而 商代则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初建期。商代的学校机构有:庠、序、学、瞽宗(特创)p12。 4.西周学校教育制度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类p14。学校的教师的特点是“官师合一”p15。西 周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六艺。P1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小艺)。 5.斯巴达教育特征——军事体育教育p18;雅典教育的特征——和谐教育p21,但反对专 业化训练。 6.古罗马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小学(重视文字教育,轻音体教育)、中学和高等教育(培 养演说家或雄辩家)p22 7.孔子主张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教育对象主张“有教无类”,教育内容包括知识教育 (六书:诗书礼易乐春秋)、技能训练和道德教育(仁,礼);P32教育的原则为:注重修养(立志与持志,克己内省,改过迁善);因材施教(阐述第一人);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学、思、行结合。 8.孟子提出性善论,性善论(四善——四德)与道德内发说(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主张 培养人的理想人格是“大丈夫”p39。道德教育的方法有:存心寡欲;尚志(舍生取义)养气(浩然正气);反求诸己(良心);磨练意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p40。9.荀子提出的学习方法有:防邪近正(注重环境影响);积学积善(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积善成德;锲而不舍);虚壹而静p48(精神高度集中,专心致志);学思行一致。论教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要求p49) 10.墨家功利主义的教育主张(兼爱非攻)。造就兼士的教育目的。墨家功利主义的教育内 容包括:古代文化知识教育;实用科学技术教育(独有);逻辑学知识的传授(处士横议的辩学)——《墨攻》。教育方法——主动说服P50。法家“以法为教”的教育思想(主张法制与变法)。绝对的“性恶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与教育的作用(慈母败子)。 法家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基本思想“德生于刑”)p55。 11.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与启发式教学p58。柏拉图的《理想国》,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 培养卫国者,即培养哲学家或“哲学王”p60。 12.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教育是一种以音乐教育为核心,以智育、美育和德育为主要内容的教 育,其最终目的在于在和谐的基础上实现理性灵魂的发展p67。主张“百科全书式”的课程设置。亚理士多德把课程分为两类:“实利(用)”的课程(为日后的生活做好准备)和“文雅”课程(陶冶人的性情,供闲暇时享受之用)。 13.《学记》是世界文化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门著作。教育的作用(化 民成俗,建国君民)、目的(管理人才和顺民)及地位(“为先”)。提出的教学原则有:教学相长;预时孙摩p72;长善救失;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藏息相辅。 14.《雄辩术原理》中的作者为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是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最高成 就,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法论著p76。提出教育的目的(培养演说家、雄辩家)。对演说家进行教育的要求(德高、识广、技专)和培养(及早施教,内容广泛,教法得当)。 15.汉初的(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和汉武帝时期文教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代 的官学教育制度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学校(鸿都门学p83)。唐宋时期的文教政策(“儒

中外教育史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外教育史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__________________的需要和人类___________ 的需要。 2、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3、"立五经博士"的文教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统治的时期确立的。 4、《___________ 》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四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由编定的。 6、朱熹将人性分成"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 "两个方面,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是" ___________"。 7、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_____ 。 8、在中世纪的僧院学校和大主教学校里,___________是全部学科的"王冠"。 9、《大教学论》是___________的教育代表作。 10、基佐法案是法国___________ 时期著名的教育法案。 11、德国最早的一所实科中学是___________创办于___________ 年的"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 12、美国的教育在学制上是___________ 制。 13、日本从___________世纪初开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14、洛克从培养___________ 出发,讨论了范围广泛的教育问题。 15、赫尔巴特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A、孝 B、礼 C、忠 D、仁 2、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 ()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3、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 () A、人才思想 B、教学思想 C、师道思想 D、"性三品"思想 4、第一部在全国实施的学制是哪一部?()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学制 D、癸丑学制 5、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 A、晓庄学校 B、育才学校 C、山海工学团 D、自然科学园 6、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 A.智育B.美育C.劳动教育D.军事体育 7、埃拉斯谟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 A.英国B.法国C.尼德兰D.意大利 8、美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摩雷尔法》旨在资助各州大办()学院。 A.民族B.赠地C.商贸D.社区 9、洛克认为人的好坏乃是()的结果。 A.先天禀赋B.后天教育C.环境影响D.上帝决定 10、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形式阶段"的第3个阶段是()。

中外戏剧史考试期末复习知识点

中外戏剧史 悲剧起源于酒神颂歌,“悲剧”一词希腊文原意是“山羊之歌”。 酒神精神:《悲剧的诞生》中把酒神代表的宗教精神概括为酒神精神,喜剧起源于狂欢歌舞,“喜剧”原意是“狂欢之歌”。 古希腊悲剧,大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悲剧的主人公多为神和英雄 一、古希腊三大悲剧家 A、古希腊三大悲剧家,“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戏剧艺术的荷马”索福克勒斯 “舞台上的哲学家”欧里庇得斯。 剧作题材都取之于神话,悲剧风格却各有特点:埃斯库罗斯的风格是悲壮、雄浑、自豪而又充满信心;索福克勒斯则是悲愤、迷惘、上下求索;欧里庇得斯则是悲痛、憎恨和寻找出路。 1.埃斯库罗斯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国家形成时期,参加过希波战争。代表作品《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取材于神话。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英雄悲剧中的普罗米修斯是爱人类、反抗暴君、敢于斗争的具有民主精神的英雄形象,为了人类的幸福他宁愿忍受一切苦难。马克思赞誉他是“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 ?马克思说,希腊众神在《普罗米修斯》中“悲剧似的接受了一次致命伤”。 ?(《普罗米修斯》是由《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带火的普罗米修斯》三部悲剧组成的三联剧,后两部没有流传下来。) 2.索福克勒斯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国家的全盛时期,代表作品《俄底浦斯王》取材于神话。?《俄底浦斯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表现了人和命运的抗争。 ?《俄底浦斯王》结构复杂,布局严密巧妙,一环扣一环。运用了动机与效果相反的手法。亚里士多德认为《俄底浦斯王》命运悲剧是希腊悲剧的典范;莱辛称赞它是最完美的悲剧。 3.欧里庇得斯与索福克勒斯一样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国家的全盛时期,欧里庇得斯对希腊悲剧发展的主要贡献是写实手法和心理刻画,是“问题剧”的创始者,主要作品《特洛亚妇女》和《美狄亚》。 ?《美狄亚》最早为妇女鸣不平,故事取材于神话。(表现事在人为)家庭悲剧 B、古希腊喜剧之父 1、阿里斯托芬(作品有《阿卡奈人》、《骑士》、《和平》、《鸟》、《蛙》等十一部) 代表作《阿卡奈人》取材现实。 主题:反对战争、渴望和平,具有强烈的政治讽刺意义。 喜剧的特征 第一、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第一、夸张和怪诞的艺术形式 第三、语言诙谐、生动,雅俗共赏。 喜剧的贡献 第一,使希腊喜剧形式定型 第二、为喜剧立下原则,影响深远 现实性;批判性;发笑;大众化;

中外设计史复习提纲

1.芝加哥建筑学派的大师(沙利文)将“形式追求功能”作为自己设计的标准创立了自己的设计体系和风格。 2. 浙江(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瓷与北方邢窑为代表的(白瓷)组成中国瓷业发展的两大体系和窑场。 3. (陶器)的发明和使用堪称中国古代设计史上的第一次飞跃。(青铜器)取代陶器成为主要器物,堪称中国古代设计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4. 西方设计进入现代的标志性设计运动是(工艺美术运动) 5. 构成主义设计运动发端于(俄国) 6. 格罗佩斯、密斯、赖特以及(柯布西耶)等四人被称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第一代大师。 7. 丹麦设计师保罗·汉宁森于1925年设计的(PH灯具)被世界公认为北欧设计的典范之作。 8. 国立包豪斯成立于(1919年) 9.针对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密斯提出的“少则多”的减少主义思想而针锋相对地提出“少则烦”的后现代设计大师是(文丘里)。 10. 世界现代设计的三大中心是德国、美国和日本。 11. 在西方现代设计史中几乎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同时发生的设计运动是(装饰艺术运动)。 12. “塔帕布”是古代(大洋洲)的设计艺术。 13.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中最具影响力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是(阿尔瓦·阿尔托)。 14.(卡尔·马姆斯登)被公认为瑞典“现代家具之父” 。 15. 分离派运动发端于(维也纳)。 16. 国立包豪斯的第一任校长是(格罗佩斯)。 17.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是(高技派)风格的典型代表。 18. 德意志工业联盟成立于(1907)年,其倡导的设计风格在欧洲范围内取代了新艺术运动风格,是年标志着新艺术运动的结束。 19. 中国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定窑、汝窑、哥窑、钧窑以及官窑。 20. (李诫)编修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建筑传统经验的珍贵文献。 21. “正身侧面律”是一种程式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它首先出现于(古埃及)。 22. 意大利的马略卡式陶器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陶器。

中外教育史选择题

1.墨子教育目的主培养( B ) A.君子B.贤士 C.大丈夫D.鸿儒 2.现存最早的私学蒙养教材是( B ) A.急就篇B.苍颉篇 C.爰历篇D.博学篇 3.“文翁兴学”是在何时?( A ) A.西汉B.东汉 C.西晋D.唐 4.秦代的文教政策是奉行( A ) A.法家的政策 B.儒家的政策 C.道家的政策 D.墨家的政策 5.“重振儒术”是哪朝的文教政策?( B ) A.汉代B.唐代 C.宋代D.明代 6.抗日根据地具体文教政策规定( B ) A.国民教育第一B.干部教育第一 C.儿童教育第一D.社会教育第一 7.《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一文作者是( C ) A.黄炎培B.陶行知 C.蔡元培D.邰爽秋 8.民国初年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是( A ) A.蔡元培B.謇 C.黄炎培D.陶行知 9.洋务运动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D ) A.康有为B.梁启超 C.严复D.之洞 10.“监生历事”制是哪个朝代管理国子监的措施?( D )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11.民国初年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是( C ) A. 陶行知 B. 謇 C. 蔡元培 D. 黄炎培 18.《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提出者是( D ) A.夸美纽斯B.洛克 C.裴斯泰洛齐 D.斯宾塞 19.“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倡导者是( B ) A.洛克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斯宾塞 20.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德在1810年创办的一所大学是( B ) A.波恩大学B.柏林大学 C.汉堡大学D.哈勒大学 21.英国最早颁布的重要教育法《初等教育法》(也称“福斯特法案”)的时间是( C ) A.1850年B.1860年 C.1870年D.1880年 22.16世纪“耶稣会学校”的创始人是( B )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复习总结笔记

第一编古代教育史 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古代东方通常是对古代亚洲和非洲东北部各奴隶制国家的总称。四大文明古国:巴比伦、埃及、印度和中国。 2.教育的起源: (1)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美国桑代克。来源于庸俗进化论。(2)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美国孟禄。 (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苏联米定斯基,来源于恩格斯的劳动理论。 (4)教育的需要起源论:中国杨贤江。 PS:教育起源大体分两类: (1)视教育为一种无意识、无目的的活动。 (2)将教育看做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3.史前教育的概况、 (1)前氏族时期:距今约四百万年至一万五千年。共同生产,共同消费。 (2)母系氏族时期:使用新石器,宗教道德教育。 (3)父系氏族时期:产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4)军事民主制时期:出现剩余产品,逐渐形成阶级,产生阶级教育的萌芽。 4.巴比伦的教育 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已产生文字。“泥板书”。 学校:研究学问的场所——神庙中心——政治文化中心。 最早的学校:幼发拉底河畔马里城的宫廷学校。 公元前1894年,巴比伦城兴起。 5.古代埃及的教育(重点) 文字写在“纸草”上。 学校的类型: (1)宫廷学校——培养国家官员 (2)僧侣学校——最高学术中心,目标是科学技术教育。 (3)职官学校——书吏学校 (4)文士学校——文书 教学方法:体罚被视为合理的教学方法。 6.古代印度的教育 (1)种姓制度:(1)婆罗门,即僧侣。(2)刹帝利,即武士。(3)吠舍,即农民和从事工商业的平民。(4)首陀罗,即奴隶及奴隶地位的穷人。 (2)婆罗门时期的教育:公元前6世纪前的印度教育,以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公元前9世纪以前,以家教为主。公元前8世纪,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为“古儒学校”,在此教育被称为“古儒”,学习年限为12年,学习内容主要为《吠陀》经。体罚是常用的手段。 (3)佛教教育:反对种姓制度,主张各种种姓平等。最重要的场所是寺院,僧徒一般学习12年,合格者称“比丘”,寺院不仅是一种教育机构,也是一种学术机构。重视女子教育。 7.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的特点:(书上七条,老师总结五条,合并) (1)在古代东方最早产生科学知识、文字、学校教育。 (2)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3)教育内容较丰富,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发展的

《中外教育史》期末考核答案

《中外教育史》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克己内省 答:克己是传统道德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和普遍的教育方式。是指严格要求、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一定的道德规范。内省是指积极开展自我主观思维活动,使个体言行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成为内在的自觉要求。 2、《劝学篇》 答:《劝学篇》又名《劝学》,是荀子的名作。在《劝学》里,作者否认有“生而知之”的“天才”,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提出了要顺应自然规律,“善假于物”的学习方法,揭示了学习的内部规律是知识的积累,并指出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地进行学习,就能取得成效。3、苏维埃教育总方针 答:是1934年由毛泽东正式提出的,即:“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4、科学主义教育思想 答:科学主义教育思想是伴随科学的功能显现发展起来的哲学社会思潮,体现为:教育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教育必须对人的社会生活有用。 5、五项竞技 答:五项竞技最初起源于斯巴达城邦。斯巴达人利用这种运动来训练士兵,使他们在灵巧、准确、体力、耐力和速度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它是古代奥运会上最令人注目、用以确定希腊最佳全能运动员的一项重要竞赛项目。五项竞技在公元前708年第18届古代奥运会上成为竞赛项目,包括短跑、跳远、掷铁饼、掷标枪和摔跤。五项竞技的竞争十分激烈,所以在比赛中设置3名裁判员。在比赛中,五项竞技的各项运动按下列次序进行:短跑、跳远、掷铁饼、投标枪、摔跤。 6、骑士教育 答:骑士教育是指宗主文化传承的扈从培养和沿袭的使命追寻熏陶,自己本身也是小封建领主的子弟去爵位比自己高一级的勋贵那里成为侍从,在上帝的指引下护从自己的主人,贯彻神圣的使命和责任,获得更高阶的恩赐和封赏,追求那种崇高使命感并不惜为之付出生命,是为骑士教育。 二、简答(每题5分,共30分) 1、孔子的德育思想是什么?

外国教育史复习提纲.docx

外国教育史教程复习提纲第一编古代教育史 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古巴比伦:文字载体:楔形文字 教育机构:泥板书舍 2、古埃及:世界上最早的字母:古国王时代发明的24个辅音字母 学校类型:宫廷学校(培养治国人才) 僧侣学校(着重科学技术教育) 职官学校(培养专项工作的官员) 文士学校(培养熟练运用文字、从事书写及计算工作的人) 3、古印度:婆罗门教育机构:古儒学校; 主要教学内容:核心任务:维持种姓压迫,培养宗教意识 内容:《吠陀经》 教学形式:公元前9世纪前,以家庭教育为主,完全靠背诵 公元前8世纪后,古儒学校 教学方法:口授、体罚、导生制 佛教教育发对婆罗门时期种姓制度,提倡众生平等。寺院不仅是一种教育机构, 也是一种学术机构 婆罗门教育与佛教教育的比较: 区别:婆罗门教育是一种私立的教育,教师均由婆罗门担任,教育对象多为婆罗门子弟,故教育带有强烈的贵族性,教育方法采用口授法及导师制; 佛教教育则是依傍于寺院的教育,教师均由佛教僧侣担任,教育对象较为广泛, 故 教育带有平民性,教育方法把教授、讲解及个人钻研经典相结合。 共同点:①教育目的与人生目的的同一,主要是一种道徳陶冶,使每个人都能稳步减少乃致彻底摒除尘世迷惑,使自己的精神或灵魂“得救”或“解脱”。 ②其内容大多是消极的、遁世的,缺乏积极的因素。 ③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变革,也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久古代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特点: ①作为世界文化的摇篮,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 ②各国(或不同地区)的教育及不同时期的教育各有其特征; ③教育内容较丰富; ④与教育内容繁复相应,教育机构种类繁多,形态各殊,有助于满足不同统治阶层的需 要,既具有森严等级性,也具有强大适应力; ⑤各国通过丰富的教育实践,在教育方法上不乏创新之举,但总的来说,教学方法简 单,体罚盛行,实行个别教育,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形式; ⑥知识常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 ⑦文明及文化的教育甚为古老。

中外教育史试题

1996年 中国教育史 一、简释下列各词(每题4分) 1、有教无类 2、三纲领八条目 3、鸿都门学 4、四书五经 5、朱子读书法 6、“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7、同文馆 8、癸卯学制 9、杨贤江 10、陕北公学 二、回答下列各题(第一、四题必答;第二三题中选答一题;第五六题中选答一题;每人共答四题,每题15分) 1、试述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及其意义。 2、简述隋唐科举考试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作用和对教育的影响。 3、简评宋代三次兴学及其意义。 4、简述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5、试述严复在教育的作用及学习西方方面的主张,你有何评价。 6、试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你有何评价。 外国教育史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七艺” 2昆体良 3绅士教育 4自然适应性原则 5教育万能论 6“国防教育法” 8《巴甫雷什中学》 二:问答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试论近代教育心理学化思潮形成的过程,基本主张和历史意义。 2述评欧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特点

1997年 中国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孔子的“求放心” 2、荀子的“化性起伪” 3、教学相长 4、九品中正制 5、苏湖教学法 6、洪仁玕 7、京师大学堂 8、康有为的“废八股”“变科举”的主张 9、中华基督教教育会 10、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 二、问答题(第一三题各15分,第二四题各20分,共70分) 1、谈秦皇汉武文教政策指导思想的演变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2、朱熹是怎样用理学观点阐述教育作用的 3、试述蔡元培关于教育方针的理论并加以评价 4、试述清末教育制度的变革及其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外国教育史 一:简答(每题5分,共40分) 1 “五项竞技” 2西塞罗 3修道院教育 4人文主义教育 5《葛笃德怎样教育子女》 6费里法令 7“九五”决定 8永恒主义 二:问答(每题20分,共60分) 1 试论斯宾塞的知识价值论。 2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述评。 3 应如何正确评述教育历史人物?(举例说明)

《外国教育史》期末考试卷答案要点AB卷

《外国教育史》期末考试卷答案要点(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加德纳关于智力的定义 智力是在特定文化背景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作产品的非常重要的能力。(2分)其含义包括:1.智力离不开实际生活情景;2.智力应能解决实际问题;3.智力与创新分不开。(3分) 2、福禄倍尔的“恩物” “恩物”,按他的意见是神恩赐给儿童的东西(2分)。在实际上是一种适合儿童特点的恩赐物,是幼儿园里做游戏和进行作业时用的玩具和材料。(3分) 3、裴斯泰洛奇的“教育心理学化” 一是就教育的目的或结果而言,要求教育应使人固有的、内在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2分)其次就教育活动或过程而言,要求教育应与儿童的心理特点及人性规律协调一致,注意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不同的儿童(3分) 4、瑞吉欧的项目活动 项目活动是一种既非预定的教学模式,也非一般的教学

计划,而是师生共建的弹性课程与探索性教学(2分)。 基本要素一是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二是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进行较长期深入的主题探索;三是成人与幼儿共同建构、共同表达、共同成长的学习过程。(3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试比较古希腊斯巴达和雅典两个城邦的学前教育的不同点。 一、知识点 1、教育目的: 雅典教育讲究完整人的发展,培养具有公民道德的知识份子。 斯巴达所培养的有用公民,本质上是公民军人。 2、内容: 雅典的教育课程除了军事训练之外,还强调智育、美育、体育、重视家庭教育,但忽略女子教育; 斯巴达的教育内容只重视军事教育,忽视家庭责任,但重视女子教育。 3、教育方法: 雅典人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变,深富自由色彩与民主精神。

中外广告史复习提纲

1、你对广告史研究中的泛传播论倾向怎么看? 2、中文报刊中最早使用“广告”一词的是哪份报纸? 梁启超在日本创办的《清议报》 3、最早使用“广告”一词的在国出版的报纸是什么? 《申报》 4、广告史在广告学学科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广告史是广告学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 (1)“温故而知新、温故而创新”。(2)广告史对于广告从业人员起着类似个人记忆的作用,让我们知道努力的目标与方向。(3)勾勒世界广告发展的概貌,了解对广告业发展有所影响的事件及其人物。(4)了解古今中外丰富多样的广告表现形态,并窥视到世界广告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到广告艺术独特的魅力。 5、你认为中国广告史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一、传统广告时期或古代广告时期。前工业文明时代是中国广告史上的传统广告时期。 二、从晚清鸦片战争到“文革”这一百余年时间,可以称之为中国现代广告的艰难发展时期。 三、1979年后,可以称之为中国现代广告的蓬勃发展时期。 6、名词解释: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大分工 一、母系氏族公社后期,随着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发展,需要有些人们专门从事农业,有人专门从事畜牧业,渐渐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二、原始社会末期,由于手工业的重大发展,结果手工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 三、发生在原始社会瓦解,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商业与生产的分离。 7、商人、商品、商业有何来历? 公元前2034年左右,阏伯的子相土接替阏伯做了火正,当上了商部落的首领,继续观星授时。大约公元前2020年的时候,相土发明了马拉车。出现了部落与部落之间大规模的物物交换----商业、商品、商人。相土是生意人的鼻祖。 8、商人阶级在中国是何时、何种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前1066年,周灭商,周武王封商纣的儿子武庚为原商地的诸侯——武庚叛乱被平定——商遗民迁往一带——不事耕作,贩运物产——商人阶级形成 9、经济广告的出现要具备哪些因素? 人类有互通信息的需要; 人类有剩余商品交换的需要; 具有产生广告手段和形式的物质条件。 10、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广告形式主要有哪些? 口头广告、实物广告、标记广告、音响广告、招牌和幌子 11、何谓商和贾?各自采用何种广告形式? 商以走街串巷、贩运叫卖为主,由于扯噪吆喝不但费口舌,声音又传不远,于是“音响广告”就应运而生了。贾是有固定营业场所的坐商,他们常用的广告形式是招牌和幌子。 12、人类社会广告的发展表现出哪些特征? 13、战国至隋朝时期商业广告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悬帜广告、悬物广告、中医广告、商品命名广告、包装广告、名人广告、广泛流传的“买卖”故事 14、中国古代为何实施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古代广告发展有何影响?

中外教育史选择题

1.墨子教育目的主张培养( B ) A.君子B.贤士 C.大丈夫D.鸿儒 2.现存最早的私学蒙养教材是( B ) A.急就篇B.苍颉篇 C.爰历篇D.博学篇 3.“文翁兴学”是在何时?( A ) A.西汉B.东汉 C.西晋D.唐 4.秦代的文教政策是奉行( A ) A.法家的政策 B.儒家的政策 C.道家的政策 D.墨家的政策 5.“重振儒术”是哪朝的文教政策?( B ) A.汉代B.唐代 C.宋代D.明代 6.抗日根据地具体文教政策规定( B ) A.国民教育第一B.干部教育第一 C.儿童教育第一D.社会教育第一 7.《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一文作者是( C ) A.黄炎培B.陶行知 C.蔡元培D.邰爽秋 8.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是( A ) A.蔡元培B.张謇 C.黄炎培D.陶行知 9.洋务运动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D ) A.康有为B.梁启超 C.严复D.张之洞 10.“监生历事”制是哪个朝代管理国子监的措施?( D )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11.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是( C ) A. 陶行知 B. 张謇 C. 蔡元培 D. 黄炎培 18.《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提出者是( D ) A.夸美纽斯B.洛克 C.裴斯泰洛齐 D.斯宾塞 19.“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倡导者是( B ) A.洛克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斯宾塞 20.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德在1810年创办的一所大学是( B ) A.波恩大学B.柏林大学 C.汉堡大学D.哈勒大学 21.英国最早颁布的重要教育法《初等教育法》(也称“福斯特法案”)的时间是( C ) A.1850年B.1860年 C.1870年D.1880年 22.16世纪“耶稣会学校”的创始人是( B ) A.马丁·路德 B.罗耀拉 C.加尔文D.慈温黎 23.文艺复兴时期创办“快乐之家”的意大利教育家是( C ) A.杰弗里奥B.格里诺 C.维多里诺D.拉伯雷 24.中世纪教会教育中,拥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相对完整教育制度的办学机构是( B ) A.修道院学校 B.大教堂学校 C.堂区学校D.歌咏学校 25.西方古代最早倡导“和谐教育”的教育家是( C ) A.苏格拉底B.柏拉图

学习中外教育史心得体会

学习中外教育史心得体会 近代学制的产生并非历史发展的偶然产物。陶行知在《中国建设新学制的历史》一文中指出:“一切制度都是时势的产物。学校制度亦不违反这原则。时势如此,学制不得不如此;时势如彼,学制不得不如彼。时势变迁,那应时势需求而来的学制亦不得不变迁。”[1](P421)近代中国学制的构建是在中国传统教育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一)清末中国传统教育腐朽衰落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中国开始丧失独立的地位,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已走向穷途末路的清末,传统教育面临种种危机。 从教育自身的发展状况来看,首先表现在科举制度弊病丛生。因袭千年的科举制度,到了清朝末期,科举考试的内容、形式以及舞弊现象已经空疏僵化。科举制度腐败不堪,舞弊成风,请托行贿、冒名顶替屡禁不绝,加上八股取士,致使不学无术之徒充斥晚清士林。康有为描述说:“诸生荒弃群经,惟读四书,......但八股精通,楷法圆美,即可为巍科进士、翰苑清才;而竟有不知司马迁、范仲淹为何代人,汉祖、唐宗为何朝帝者。若问以亚非之舆地、欧美之政学,张口瞪目,不知何语矣。”[2](P269)科举制度已严重抹杀了广大士子的思维,禁锢了受教育者的心智。 第二,官学教育名存实亡。清末官学教学内容空疏无用,学风陈腐,甚至很少从事教学活动。如最高学府国子监“已无管理制度,学堂丧乱……学生入监读书,不过是为了取得一个进身做官的资格,毫无读书求学的渴望,他们常是口衔烟袋,手捧茶杯,东游西荡。学校已是案位空闲,书声无闻。” [3](P228)无论中央官学还是地方官学都徒有虚名,不过是科举的装饰品。严复在《论治学治事宜分二途》中指出“自学校之弊既极,所谓教授训导者,每岁

中国教育史期末知识复习

教育史绪论 教育史的研究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观念和思想的演变;二是教育机构和制度的演变。 二者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以思想史为主线,将制度史融合于其中。 古希腊教育制度和思想 苏格拉底教学法(产婆术);柏拉图培养“哲学王”的教育体系及其特点;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古希腊三哲的主要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基本概念:产婆术(问答法),三艺,四艺,自由教育,《理想国》 (一)古代斯巴达的教育制度 1教育目的:培养军人 2教育过程 出生至7岁:家庭教育、“母之子” 7岁-18岁:国家教育机构、“国之子”、五项竞技、窃物欺敌 18岁-30岁:埃弗比(Ephebia)军事教育、秘密服役 3教育特点 教育事业是国家事业 崇尚军事教育 注重培养儿童勇敢、坚韧、爱国等品质 重视女子教育 (二)古代雅典的教育制度 1.教育过程 初等教育: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7-14岁):教仆、四艺:Arithmetic (算术) Geometry (几何) Astronomy(天文) Music(音乐) 中等教育:体操学校(The Palaestra)(13-15岁):五项竞技/体育馆(Gymmnasium)(16-18岁)(富家子弟)三艺:grammar(文法) rhetoric(修辞) logic(辩证法) 高等教育:青年军事训练团: 埃弗比(Ephebia)(18-20岁) 2. 教育特点 教育事业是国家事业 重视儿童身心和谐发展教育 教育出现制度化现象 (三)苏格拉底与问答法 1.哲学思想: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人间”。 2.美德的化身:智慧、公正、节制、勇敢、谦虚等; 3.“认识你自己”“自知其无知” 4.教育方式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批判智者、诡辩家为“智慧的出卖者”。 教育目的:培养美德,使人达到至善。 教育方法:因材施教“认识你自己”,格老孔 教育内容:“美德即知识”,主张学习广博实用的知识。 5. 产婆术步骤:Socratic Irony 讥讽Definition 定义the Maieutic 助产 苏格拉底的“知识产婆术”,实际上是一种归纳法,即通过归纳形成普遍概念的方法。 6.评价:西方启发式教学的鼻祖 苏格拉底创立的这种通过师生谈话、论辩、揭露对方思维中的矛盾,并克服这种矛盾,从特殊以求一般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索,通过自我判断获取知识的能力。

(0286)《外国教育史》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

(0286)《外国教育史》复习大纲 考试形式:闭卷,时间:80分钟 70分的卷面成绩+20分的平时作业+10分的考勤。 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为主的题型。 第一章古希腊教育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古希腊文化教育产生的原因及具体内容。 (二)掌握古希腊教育发展四个阶段的特征。 (三)掌握雅典与斯巴达教育不同的产生原因及具体内容。 二、思考题: (一)试比较斯巴达与雅典教育的异同。 (二)试述智者在古希腊教育发展中的贡献。 (三)试分析雅典教育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第二章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古希腊教育思想的演进。 (二)掌握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学家的教育思想。 二、思考题: (一)简述“苏格拉底法”的基本特征。 (二)试评亚里士多德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第三章古罗马教育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古罗马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掌握古罗马教育发展变化的特点及与古希腊教育的联系。 (三)掌握古罗马教育思想。 二、思考题 (一)简述古罗马各时期教育的基本特征。 (二)试述基督教的产生和传播对古罗马教育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三)试评西塞罗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四)试评昆体良关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张。 第四章西欧中世纪教育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经院哲学对教育的影响。

(二)了解阿拉伯教育的产生和成就及拜占廷帝国教育特征。 (三)掌握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变化规律及深层原因。 二、思考题: (一)中世纪西欧早期教会学校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特征。 (二)试述阿拉伯教育迅速取得成就的原因和贡献。 (三)简述中世纪大学的主要特征及意义。 (四)试述经院哲学的产生及其对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影响。 第五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教育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人文主义、新教教育及唯实论的教育思想的形成原因及对教育的影响。 (二)掌握文艺复兴时期文化教育的巨变及巨大历史意义。 (三)掌握宗教改革运动对教育的影响及历史意义。 二、思考题: (一)阐述文艺复兴对西方文化教育的影响作用及意义。 (二)试述宗教改革对教育的影响。 (三)比较三种教育力量给近代教育带来的影响。 第六章夸美纽斯与卢梭的教育思想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夸美纽斯和卢梭教育思想的实质及其历史意义与局限性。 (二)掌握夸美纽斯教育改革思想及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的实质内容。 二、思考题: (一)试分析夸美纽斯教育理论的特色及其当时对世界教育的影响。 (二)试述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产生的影响。 第七章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第斯多惠、乌申斯基、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第斯多惠、乌申斯基、斯宾塞的生平及教育活动。 (二)掌握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等人为代表的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形成原因及内容。 二、思考题 (一)试述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特点。 (二)略论福禄培尔的教育理论。 (三)试述乌申斯基的教育思想特点。 (四)试析斯宾塞的教育思想的特点。

中外教育史-试题训练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训练:中外教育简史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墨子教育目的主张培养( B ) A.君子 B.贤士 C.大丈夫D.鸿儒 2.现存最早的私学蒙养教材是( B ) A.急就篇B.苍颉篇 C.爰历篇D.博学篇 3.“文翁兴学”是在何时?( A )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唐 [文翁兴学:西汉景帝以前,四川没有官办学校。汉景帝末,任文翁为蜀郡守。文翁在成都设置学官,创建官学,以石头修筑校舍,称为“石室”,又称“玉堂”。经文翁倡导,四川学风大兴,渐与齐鲁之学齐名。而文翁兴学,又开创了西汉一代的官学制度。] 4.秦代的文教政策是奉行( A ) A.法家的政策B.儒家的政策 C.道家的政策D.墨家的政策 5.“重振儒术”是哪朝的文教政策?( B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6.抗日根据地具体文教政策规定( B ) A.国民教育第一 B.干部教育第一 C.儿童教育第一 D.社会教育第一 7.《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一文作者是( C ) A.黄炎培B.陶行知 C.蔡元培D.邰爽秋 8.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是( A ) A.蔡元培B.张謇 C.黄炎培D.陶行知 9.洋务运动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D ) A.康有为B.梁启超 C.严复 D.张之洞10.容闳率领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开始于哪一年?( B ) A.1862年B.1872年 C.1898年D.1900年 l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的?( B ) A.龚自珍B.魏源 C.冯桂芬D.张之洞 12.我国近代学制中采用美国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 C )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13.例举两所抗日时期干部学校( B ) A.苏维埃大学、中央农业学校 B.抗日军政大学、延安大学 C.红色医务学校、高尔基戏剧学校 D.红军学校、劳动小学 14.京师同文馆创设于( A ) A.1862年B.1863年 C.1864年D.1865年 15.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的创办人是( B ) A.张之洞B.盛宣怀 C.康有为D.梁启超 [ “南洋”,泛指华东沿海一带。清末民初,称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各省为“南洋”,称江苏以北沿海各省为“北洋”。南洋公学为盛宣怀1896年(光绪22年)创建于上海,与北洋大学堂同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大学。 ] 16.《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的纲领》一文的作者是( D ) A.杜威 B.科南特 C.布拉梅尔德D.巴格莱 17.法国著名的“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提出于( C ) A.1927年B.1937年 C.1947年D.1957年

《中外教育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外教育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50分) 1、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_________,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 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_________。 2、我国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是《__________》。 3、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基本上采用_______的形式。 4、唐代中央官学中的“六学一馆”是指: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5、宋元私塾中最为流行的识字教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6、从明代开始,科举考试分为________ 、乡试、会试、殿试4个步骤。 7、古代罗马共和早期的教育目标是培养________ 。 8、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里诺创办了一所宫廷学校,称________ 。 9、英国教育史上著名的“初等教育法”颁布于________ 年。 10、1919年法国政府通过的《阿斯蒂埃法》突出了________ 题。 11、最早在德国出现的实科中学排除了教学科目、课程内容的纯________ 主义的倾向。 12、日本明治政府文部省最早公布的重要教育法令是________ 。 13、二十世纪初,俄国形成了以________ 性十分明显的双轨制为特征的完整的教育体系。 14、裴斯塔洛齐是十九世纪初________ (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 15、教育与社会,教育与________ 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两个主要方面。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道家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A、“不言之教” B、“以法为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