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八年级下北师大版6.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 导学案

数学八年级下北师大版6.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 导学案

数学八年级下北师大版6.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 导学案
数学八年级下北师大版6.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 导学案

6.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

一、课前练习

1.下列多项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是( ) A.22()a b +- B. 24m m - C.22x - D. 29x -+ 2.若分式

b

a a +2的a 、

b 的值同时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此分式的值是原来的( ) A .不变 B .3倍 C .9倍 D .13

3.如图,在□ABCD 中,已知∠ODA=90°,AC=10cm ,BD=6cm , 则AD 的长为( )

A.4cm

B.5cm

C.6cm

D.8cm

4.如图,□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且AB=5,△OCD的周长 为23,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的和是( ) A.18 B.28 C.36 D.46

5.如图,已知AB AD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 ADC △≌△的是( )

A .C

B CD = B .BA

C DAC =∠∠ C .BCA DCA =∠∠

D .90B D ==?∠∠

二、课堂练习

1.例1.证明: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的两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并且OA=OC,OB=OD。 求证: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 ∵在△AOD和 中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已知已知

∴ ≌ ( )

∴∠ =∠ ( ) ∴ // ( , ) 同理 //

D

C (第3题图) O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 2.例2.已知,如图,E ,F 是□ABCD 对角线AC 上的两点,且AE =CF 。 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3.巩固练习

1.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下列条件中,不能..

判定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 .AB=CD,AD=BC B .AB//CD,AD=BC C .AB//CD,AD//BC D .AO=CO,BO=DO

2.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相交于点O ,E,F分别是OA,OC的

中点。四边形BEDF为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

C

A B

D

E

F

A

B

D

C

E

F

O

B

C

A D O

三、课外作业

1.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E ,F

是对角线AC 上的点。下列条件中,不.能.

判定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 .DE//BF B .AE=CF C .∠BEO=∠DFO D .BE=DF

2.已知,AC 是□ABCD 的对角线,BM ⊥AC ,DN ⊥AC ,垂足分别是M 、N 。 求证:四边形BMDN 是平行四边形.

3.如图,在□ABCD 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 ,E,F分别是BD 上的两点。 (1)当BE ,DF 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 (2)

当∠AEB与∠CFD 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

A

B D

C E

F

O

4.如图,在□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E,F,G,H分别是AO,BO,CO,DO上的点。

(1)如果AE=1

2

AO,BF=

1

2

BO,CG=

1

2

CO,DH=

1

2

DO,那么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吗?证明你的结论

(2)如果AE=1

3

AO,BF=

1

3

BO,CG=

1

3

CO,DH=

1

3

DO,那么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吗?证明你的结论

(3)如果AE=1

n

AO,BF=

1

n

BO,CG=

1

n

CO,DH=

1

n

DO,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那么上述结论还成立

吗?

H

G

A

B

D

C

E

F

O

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第五章分式与分式方程 3.分式的加减法(教材解读) 双流区东升第二初级中学罗强 课时安排说明: 本节内容根据所任教班级一共安排了三课时。第一节课阐述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分母互为相反式的分式加减法运算、分式与整式加减运算的求值与应用。第二节课则阐述异分母分式的通分、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及简单的应用,经历分母是单项式、多项式、因式等多种类型的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和通分的探讨过程,生发形成学生的分式加减运算的知识经验、训练学生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技能、培养学生化未知问题为已知问题的能力和意识。第三节课则提升到分式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分式的求值及应用。这样安排,给学生一个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过程,有了分数加减运算复习的铺垫,使学生对分式加减法的掌握并不觉得难,且本节对于后面根据实际生活问题列出分式方程,并求出正确答案的基本功启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时必须踏踏实实,。 一、学生知识、技能、能力起点分析 第一课时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基础:学生在小学时已经学习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在初一学习了整式的加减,在上一章学习了因式分解,本章又学习了分式及其乘除,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由分数加减运算类比分式的加减是这节内容的要害。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过许多类比和猜测的活动,这些活动经验都为本节学习有很好的启迪。 第二课时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基础: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过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互为相反式分式的加减运算、分式与整式加减的运算。在第四章又学习了因式分解,在本章的前面几节课中,回忆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及分式的乘除等。对这节课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内容的学习都有了充分的铺垫。从学习字母表示数开始,学生就经历过许多从实际问题建模的思想,用代数式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同时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也经历了很多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具有了一定的活动的经验和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第三课时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基础:学生在前两节课已经学习同分母分式、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 不等关系 1. 一般地,用符号“<”(或“≤”), “>”(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 区别方程与不等式:方程表示是相等的关系,不等式表示是不相等的关系。 3. 准确“翻译”不等式,正确理解“非负数”、“不小于”等数学术语. 非负数 <===> 大于等于0(≥0) <===> 0和正数 <===> 不小于0 非正数 <===> 小于等于0(≤0) <===> 0和负数 <===> 不大于0 二.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会灵活运用: (1) 不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如果a>b,那么a+c>b+c, a-c>b-c. (2)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 c b c a >. (3)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 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那么a-b 是正数;反过来,如果a-b 是正数,那么a>b; 如果a=b,那么a-b 等于0;反过来,如果a-b 等于0,那么a=b; 如果ab <===> a-b>0 a=b <===> a-b=0 a a-b<0 (由此可见,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就可以了. 三. 不等式的解集: 1.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2. 不等式的解可以有无数多个,一般是在某个范围内的所有数,与方程的解不同. 3.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确定边界和方向: ①边界:有等号的是实心圆圈,无等号的是空心圆圈;②方向:大向右,小向左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等腰三角形(一) 一、教学目标如: 1.知识目标: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应用这些公理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熟悉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能力目标: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证明是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发展学生的初步的演绎逻辑推理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启发引导学生体会探索结论和证明结论,及合情推理与演绎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思路与方法,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难点:明确推理证明的基本要求如明确条件和结论,能否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达等。 三、教学过程分析 第一环节:回顾旧知 导出公理 请学生回忆并整理已经学过的8条基本事实。其中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有以下三条: 两边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 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 在此基础上回忆全等三角形的另一判别条件:1.(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并要求学生利用前面所提到的公理进行证明; 2.回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已知:如图,∠A =∠D ,∠B =∠E ,BC =EF . 求证:△ABC ≌△DEF . F E D B A

证明:∵∠A=∠D,∠B=∠E(已知), 又∠A+∠B+∠C=180°,∠D+∠E+∠F=180°(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C=180°-(∠A+∠B), ∠F=180°-(∠D+∠E), ∴∠C=∠F(等量代换)。 又BC=EF(已知),∴△ABC≌△DEF(ASA)。 第二环节:折纸活动探索新知 提问:“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如何探索这些性质的,你能再次通过折纸活动验证这些性质吗?并根据折纸过程,得到这些性质的证明吗?” 第三环节:明晰结论和证明过程 让学生明晰证明过程。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中线、底边上高三条线重合 第四环节: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四、教学反思 1. 等腰三角形(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线段,进一步熟悉证明的基本步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各章知识要点总结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一、全等三角形判定、性质: 1.判定(SSS) (SAS) (ASA) (AAS) (HL直角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定理: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定义)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腰三角形是以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 有关的定理及其推论 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 反证法: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定义、基本事实、已有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 四、直角三角形 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直角三角形判定 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互逆命题、互逆定理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称为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称为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五、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 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外心)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角平分线。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内心) 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定义: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基本性质: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如果a>b,那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第1节 等腰三角形 一、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定理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定理2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推论1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推论2 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 公理1 两边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 公理2 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 公理3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 定理1 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 定理2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 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推论2 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两腰上的高、两个底角的平分线都相等,并且它们的交点到底边两端点距离相等。 ) 【说明】①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等于45°。 ②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腰长为a ,底边长为b ,周长为C ,则 2b <a <2 C ④等腰三角形的三角关系:设顶角为∠C ,底角为∠A 、∠B ,则∠C =180°—2∠A =180°—2∠B ,∠A =∠B = 2 180A ∠-?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三、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定理1 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 > 定理2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推论: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一半。 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定理: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完整版)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 不等式组 一. 不等关系 1. 一般地,用符号“<”(或“≤”), “>”(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区别方程与不等式:方程表示是相等的关系,不等式表示是不相等的关系。 3.准确“翻译”不等式,正确理解“非负数”、“不小于”等数学术语. 非 负数<===> 大于等于0(≥0)<===> 0 和正数<===> 不小于0 非正数<===> 小于等于0(≤0)<===> 0 和负数<===> 不大于0 二.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会灵活运用: (1)不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如果 a>b,那么 a+c>b+c, a-c>b-c.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如果 a>b,并且 c>0,那么 ac>bc, a >b . c c (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 如果 a>b,并且 c<0,那么 acb,那么a-b 是正数;反过来,如果a-b 是正数,那么a>b; 如果a=b,那么a-b 等于0;反过来,如果a-b 等于0,那么a=b; 如果ab <===> a-b>0 a=b <===> a-b=0 a a-b<0 (由此可见,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就可以了. 三. 不等式的解集: 1.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可以有无数多个,一般是在某个范围内的所有数,与方程的解不同. 3.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确定边界和方向:

北师大新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完整版

北师大新版八年级下册 数学知识点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1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 角 相等、对应 边 相等 ※2判定:①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SSS 、SAS 、ASA 、AAS ). 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独有的方法: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即HL 二. 等腰三角形 ※1. 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2. 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3. 推论:等腰三角形 顶角平分线 、 底边中线 、 底边上的高 互相重合 (即“ 三线合一 ”). ※4.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 60°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 图形,有 3 条对称轴. 判定定理:(1)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三.直角三角形 ※1.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关系22b a =2 c ,那么这个三角形 是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满足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常见的勾股数有:(1)3,4,5; (2)5,12,13;(3)6,8,10;(4)8,15,17 (5)7,24,25 (6)9, 40, 41 ※2.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应的直角边 等于斜边的一半.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要点诠释: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语言叙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说成“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应该说成“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 三边的平方”. ②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方法,HL还有SSS,SAS,ASA,AAS,一共有5种判定方 法. 四.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上 .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五. 角平分线 ※1. 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 不等关系 1. 一般地,用符号“<”(或“≤”), “>”(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 区别方程与不等式:方程表示是相等的关系,不等式表示是不相等的关系。 3. 准确“翻译”不等式,正确理解“非负数”、“不小于”等数学术语. 非负数 <===> 大于等于0(≥0) <===> 0和正数 <===> 不小于0 非正数 <===> 小于等于0(≤0) <===> 0和负数 <===> 不大于0 二.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会灵活运用: (1) 不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如果a>b,那么a+c>b+c, a-c>b-c. (2)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 c b c a >. (3)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 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那么a-b 是正数;反过来,如果a-b 是正数,那么a>b; 如果a=b,那么a-b 等于0;反过来,如果a-b 等于0,那么a=b; 如果ab <===> a-b>0 a=b <===> a-b=0 a a-b<0 (由此可见,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就可以了. 三. 不等式的解集: 1.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2. 不等式的解可以有无数多个,一般是在某个范围内的所有数,与方程的解不同. 3.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确定边界和方向: ①边界:有等号的是实心圆圈,无等号的是空心圆圈;②方向:大向右,小向左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各章知识要点总结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要点总结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一、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 1、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2、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3、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4、有两角及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5、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有:斜边及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定理: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定义)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这就是说,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腰三角形是以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 有关的定理及其推论 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写成“等角对等边”。)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 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 反证法: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定义、公理、已证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 四、直角三角形 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 斜边的一半;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直角三角形判定 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 三角形; 3、互逆命题、互逆定理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 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 题的逆命题.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 两个定理称为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称为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五、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 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单元分析】 本章是八年级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的继续,在“平等线的证明”一章中,我们给出了8 条基本事实,并从其中的几条基本事实出发证明了有关平行线的一些结论。运用这些基本事实和已经学习过的定理,我们还可以证明有关三角形的一些结论。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图形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探索的同时也经历过一些简单的推理过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树立了初步的推理意识,从而为本章进一步严格证明三角形有关定理打下了基础。 【单元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2.过程与方法 (1)会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由情景引出问题,探索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再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2)感受数学文化的价值和中国传统数学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与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 【单元重点】 在证明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证明过程,掌握推理证明的基本要求,明确条件和结论,能够借助数学符号语言利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单元难点】 明确推理证明的基本要求如明确条件和结论,能否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达等。 【教学思路】 1.对于已有命题的证明,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回忆过去的探索、说理过程,从中获取严格证明的思路;对于新增命题,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探索、证明过程,关注该命题与其他已有命题之间的关系;对于整章的命题,注意关注将这些命题纳入一个命题系统,关注命题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对相关图形整体的认识。 2.对于证明的方法,除了注重启发和回忆,还应注意关注证明方法的多样性,力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获得多样的证明方法,并在比较中选择适当的方法。 3.证明过程中注意揭示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如转化、归纳、类比等。 4.作为初中阶段几何证明的最后阶段,教学中应要求学生掌握综合法和分析法证明命题的基本要求,掌握规范的证明表述过程,达成课程标准对证明表述的要求。

最新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教案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D B C A E F O A B C D E 二.【效果检测】 1.如图1 (1),在△ABC 与△A 'B 'C '中,若AB =A 'B ',AC =A 'C ',∠C =∠C '=90°,这时Rt △ABC 与Rt △A 'B 'C '是否全等? 导学: 把Rt △ABC 与Rt △A 'B 'C '拼合在一起 ,如图1(2),因为 ∠ACB =∠A 'C 'B '=90°,所以B 、C(C ')、B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因此,△ABB '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可以知道∠B =∠B '.根据AAS 公理可知Rt △A 'B 'C '≌Rt △ABC 。 请你按照上面的分析,尝试着完成本题的证明过程。 证明: 反思:1.为什么要说明B 、C(C ')、B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呢? 2.前面我们曾用画图剪拼的方法,比较感性的获得“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全等。”但是,由于观察并不一定可靠,通过今天严谨的逻辑证明,我们确信这是一条数学真理。 3.根据勾股定理、SAS 公理你还有其他证明方法吗? 三.【布置任务】师生互动探究 问题1.证明: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点拨:1.我们可以构造如图1(2)的图形中,在等边三角形AB B '中,如果 ∠BA C =30°,那么△ABC 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且BC =21AB 。 四.【小组交流】学生展示 问题2. 如图,在△ABC 中,已知D 是BC 中点,DE ⊥AB ,DF ⊥AC ,垂足分别是E 、F ,DE =DF . 求证:AB=AC 点拨:要证AB=AC ,只要分别证AE=AF ,BE=CF,因而只要用”HL ” 证明 Rt △AED ≌Rt △AFD, Rt △BED ≌Rt △CFD 。 六.【课堂训练】拓展延伸 问题3 如图,CD ⊥AB,BE ⊥AC,垂足分别是D 、E, BE 、CD 相交于点O ,如果AB=AC ,哪么图中有几对全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北师大版中学生八年级达标测试卷。 全套试卷共8份。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一单元使用 2. 第二单元使用 3. 第三单元使用 4. 第四单元使用 5. 第五单元使用 6. 第六单元使用 7. 期中检测卷 8. 期末检测卷

第一章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40°,则它的顶角度数为() A.40°B.50°C.60°D.100° 2.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8 cm和4 cm,那么它的周长是() A.12 cm B.16 cm C.16 cm或20 cm D.20 cm 3.用反证法证明“在同一平面内,若a⊥c,b⊥c,则a∥b”时,应假设() A.a不垂直于c B.a,b都不垂直于c C.a与b相交D.a⊥b 4.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3,4, 5 B.1,2, 3 C.6,7,8 D.2,3,4 5.如图,直线a∥b,直线l与a,b分别相交于A,B两点,过点A 作直线l的垂线交直线b于点C,若∠1=58°,则∠2的度数为() A.58°B.42°C.32°D.28°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6.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AC的平分线.已知AB =5,AD=3,则BC的长为() A.5 B.6 C.8 D.10

7.如图,在△ABC 中,∠C =90°,∠B =30°,AD 平分∠CAB 交BC 于点D ,DE ⊥AB 于点E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CAD =30° B .AD =BD C .BE =2CD D .CD =ED 8.如图,点D ,E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CD 与BE 相交于O 点, 已知AB =AC ,现添加以下的哪个条件仍不能判定△ABE ≌△ACD ( ) A .∠ B =∠ C B .A D =A E C .BD =CE D .BE =CD (第8题) (第9题) 9.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大于1 2AB 的长为 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交BC 于点D ,连接AD .若△ADC 的周长为10,AB =7,则△ABC 的周长为( ) A .7 B .14 C .17 D .20 10.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 ,DE ⊥AB ,DF ⊥AC ,E ,F 为垂足,则下列四个结论: (第10题) ①∠DEF =∠DFE ; ②AE =AF ; ③DA 平分∠EDF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 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4页)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7-8页)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3、(10页)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11页)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4、(14页)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5、(27页)一般地,关于同一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6、(28页)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第二章 分解因式 7、(44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8、(47页)多项式bc ab +的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b 。我们把多项式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如b 就是多项式bc ab +各项的公因式。 9、(47页)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都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10、(57页)形如222b ab a ++或222b ab a +-的式子称为完全平方式。 11、(57页)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那么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b a b a b a -+=-22 )2222b a b ab a +=++ ()2 222b a b ab a -=+- 第三章 分式 12、(66页)整式A 除以整式B ,可以表示成B A 的形式。如果除式B 中含有字母,那么称B A 为分式,其中A 称为分式的分子,B 称为分式的分母。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能为零。 13、(68页)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14、(69页)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种变形称为分式的约分。 15、(74页)分式乘除法的法则: 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 16、(80页)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异分母的分式可以化为同分母的分式,这一过程称为分式的通分。 17、(82页)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18、(87页)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试题与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测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请同学们认真思考、认真解答,相信你会成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当21- =x 时,多项式12 -+kx x 的值小于0,那么k 的值为 [ ]. A .23-k D .2 3 >k 2.同时满足不等式2 124x x -<-和3316-≥-x x 的整数x 是 [ ]. A .1,2,3 B .0,1,2,3 C .1,2,3,4 D .0,1,2,3,4 3.若三个连续正奇数的和不大于27,则这样的奇数组有 [ ]. A .3组 B .4组 C .5组 D .6组 4.如果0>>a b ,那么 [ ]. A .b a 11->- B .b a 11< C .b a 1 1-<- D .a b ->- 5、把不等式组 ? ??->≤12 x x 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 ( ) 6.不等式组?? ?<>+7 20 13x x 的正整数解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7.关于x 的不等式组??? ??+>++--<+-m x x x 6 2的解集是4>x ,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 ].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数学下册总结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定理: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定理: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定理: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定理: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三、等腰(边)三角形的性质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 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四、等腰(边)三角形的判定 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定理: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定理: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五、反证法

在证明时,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定义、基本事实、已有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 六、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七、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定理: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八、线段垂直平分线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定理: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九、角平分线 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定理:在一个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完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独田中心学校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胡家平杨仕如 一、本册教材内容简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六章。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本章将证明与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有关的一些结论,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将研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 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了解一般不等式的解、解集、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通过具体实例渗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最后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和应。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本章将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探索平移,旋转的性质,认识并欣赏平移,中心对称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章《分解因式》 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揭示分解因式的实质,最后学习分解因式的几种基本方法。 第五章《分式与分式方程》 本章通过分数的有关性质的回顾建立了分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分式的化简求值、解分式方程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能解决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 第六章《平行四边形》

本章将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还将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的规律;经历操作,实验等几何发现之旅,享受证明之美。 二、各章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目标: 1、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推理能力。 2、进一步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基本事实的内容,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结合具体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 3、证明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定理和判定定理。 4、证明判定三角形全等的“角角边”定理,探索并掌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HL”定理。 5、结合具体例子了解原命题与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并知道原命题成立,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6、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能用尺规作出等腰三角形,已知一条直角边和斜边能用尺规作出直角三角形,能用尺规过一点作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重点: (1)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 (2)证明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定理和判定定理。 (3)证明判定三角形全等的“角角边”定理,探索并掌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HL”定理。 (4)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能用尺规作出等腰三角形,已知一条直角边和斜边能用尺规作出直角三角形,能用尺规过一点作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导学案(全) 班级:姓名: 中学 注:(由网客收集整理,整合了几家比较好的学案。喜欢就拿走做资料用,如有雷同实属转载,分享。在此感谢原作者的无私奉献。谢谢!) 编号:№1 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1 不等关系 学习目标: 1.理解不等式的意义. 2.能根据条件列出不等式. 3.通过列不等式,训练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通过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学习重点: 用不等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正确理解题意列出不等式.

预习作业: 请同学们预习作业教材P2-4的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请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不等式的概念: 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______________ 2.长度是L的绳子围成一个面积不小于100的圆,绳长L应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 例1、用不等式表示 (1)a是正数;(2)a是负数; (3)a与6的和小于5;(4)x与2的差小于-1; (5)x的4倍大于7;(6)y的一半小于3. 变式训练: 1、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下列关系: (1) a是非负数; (2)直角三角形斜边c比它的两直角边a、b都长; (3) X与17的和比它的5倍小。 2.(1)当x=2时,不等式x+3>4成立吗? (2)当x=1.5时,成立吗? (3)当x=-1呢? 活动与探究: a,b两个实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1-2所示: 图1-2 用“<”或“>”号填空: (1)a__________b;(2)|a|__________|b|; (3)a+b__________0;(4)a-b__________0; (5)a+b__________a-b;(6)ab__________a 拓展训练: 1.某校两名教师带若干名学生去旅游,联系了两家标价相同的旅游公司,经洽谈后,甲公司优惠条件是1名教师全额收费,其余7.5折收费; 乙公司的优惠条件是全部师生8折收费.试问当学生人数超过多少人时,其余7.5折收费; 甲旅游公司比乙旅游公司更优惠? (只列关系式即可) 编号:№2 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1.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理解不等式与等式性质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对比不等式的性质和等式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大家的辨别能力. 学习重点: 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灵活地掌握和应用.

北师大最新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1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 角 相等、对应 边 相等 ※2判定:①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SSS 、SAS 、ASA 、AAS ). 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独有的方法: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即HL 二. 等腰三角形 ※1. 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2. 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3. 推论:等腰三角形 顶角平分线 、 底边中线 、 底边上的高 互相重合(即“ 三线合一 ”). ※4.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 60°;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 图形,有 3 条对称轴. 判定定理:(1)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三.直角三角形 ※1.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关系22b a =2c ,那么这个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满足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常见的勾股数有:(1)3,4,5; (2)5,12,13;(3)6,8,10;(4)8,15,17 (5)7,24,25 (6)9, 40, 41 ※2.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 它所对应的直角边 等于 斜边 的一半.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 斜边 的一半。 要点诠释: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语言叙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说成“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 的平方”,应该说成“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②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方法,HL 还有SSS,SAS,ASA,AAS,一共有5种判定方法. 四.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 线段两端点 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 垂直平分线上 .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五. 角平分线 ※1. 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 角两边 的距离相等; 判定: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第1节 等腰三角形 一、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定理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定理2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推论1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推论2 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公理1 两边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 公理2 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 公理3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 定理1 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 定理2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 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推论2 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两腰上的高、两个底角的平分线都相等,并且它们的交点到底边两端点距离相等。 【说明】①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等于45°。 ②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腰长为a ,底边长为b ,周长为C ,则2b <a <2 C ④等腰三角形的三角关系:设顶角为∠C ,底角为∠A 、∠B ,则∠C =180°—2∠A =180°—2∠B ,∠A =∠B =2 180A ∠-?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三、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定理1 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 定理2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推论: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一半。 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定理: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四、反证法 小明认为,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你认为这个结论成立吗?如果成立,你能证明它吗?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