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游泳理论教案

游泳理论教案

游泳理论
一、教学内容:
一、游泳运动概述
1、游泳运动发展简介
2、游泳运动对人体的机能作用
3、游泳运动的技术原理
二、游泳安全与卫生
三、游泳常见事故的救护
四、武汉工程大学游泳课教学常规
五、游泳教学片(蛙泳)
二、教学任务:
1、介绍游泳运动发展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游泳这项运动。
2、介绍游泳运动对人体的机能作用,使学生了解到参加游泳运动对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的重要作用。
3、通过对游泳运动的技术原理,使学生了解人体是如何凭借自身的姿体动作以及水的相互作用力而在水中游动。
4、从安全、保健的角度介绍游泳安全与卫生知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卫生习惯。
5、了解游泳中常见事故发生的原因、如何进行急救和处理、以及游泳救护的基本常识。
6、武汉工程大学游泳池的入口与出口分布、更衣室位置、学生上游泳课时的入场流程、以及游泳课的教学常规介绍。
三、教学重点:重点讲解游泳运动对人体的机能作用、游泳安全与卫生、游泳救护
四、教学部分:Ⅰ导入部分、Ⅱ基本部分、Ⅲ结束部分
Ⅰ导入部分
本学期后一阶段进行的是游泳课教学。水上项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我们必须首先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才能进行陆上教学和水上练习。需要强调的是,必要的游泳理论知识对于我们学习、掌握这项运动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人类为什么会游泳、游泳对我们有哪些好处、怎样才能学会游泳、游泳中突发情况的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我们将用2个学时来进行讲解这些知识。
Ⅱ基本部分
游泳是一种人类凭借自身肢体动作和水的作用力,在水上漂浮前进或在水中潜游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技能活动。游泳一直与人类的生存、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是人类在同大自然斗争中为求生存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逐渐成为体育运动的重要项目。
第一节 游泳运动概述
一、游泳的起源与发展
(一)游泳的起源和我国古代社会的游泳活动
游泳起源于生产生活,是原始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生存技能。为了生存,人们在为生活、劳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游泳,并使游泳活动得到发展。开始时,人们只是模仿水栖动物姿势与动作,在水中移动,久而久之,便积累了在水中行动的技能,学会了漂浮、游动和潜水,并产生了各种游泳姿势。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的产生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出现了

战争,这时游泳由单纯的生活技能又逐步成为一种军事技能。《管子》、《孙子》等古书里面,都把游泳列入军事训练的主要项目。
游泳还作为一种娱乐消遣活动在封建贵族中盛行。南北朝(公元420—581年)时,游泳在民间和皇室中相当流行,至隋唐时期和宋朝时发展到盛极。
我国古代游泳可概括为三种形式,即:涉——在浅水中行走,浮——在水中漂浮,没——在水下潜泳。以后,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和发展了如狗爬泳式、寒鸭戏水、扎猛子(潜水)、大爬式、扁担浮(踩水)等形式多样的泅水方法和游泳技术,至今尚在民间流传。
(二)我国游泳运动的发展
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我国,除经济和政治上受到外国的侵蚀外,相继欧美的体育运动随着文化的侵入,竞技游泳也输入我国,并逐渐流行起来。
游泳运动成为我国首次参加在国外举行的比赛项目,是在1912年由菲律宾发起,组织由中、日、菲三国参加的远东运动会。
1920年后,国内比赛开始增设了女子比赛项目,1924年成立了“中国游泳研究会”的组织。以后华北和华东以及中南各地区的竞技游泳活动逐渐兴起。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关怀下,群众性的游泳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游泳技术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1953年在罗马尼亚举行的第一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上,吴传玉以1分08秒4的成绩获得男子100米仰泳冠军,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获得的第一枚金牌,新中国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国际体坛上空升起。
1956年,中国游泳协会成立,简称“中国泳联”。
1957年至1960年,我国著名运动员戚烈云、莫国雄、穆祥雄3人先后5次打破了男子100米蛙泳世界纪录。
1978年12月,在曼谷举行的第8届亚运会期间,由孟加拉、巴林、伊拉克中国等11个国家发起,成立了亚洲业余游泳联合会,总部设在孟加拉首都达卡。
1988年,广州第3届亚洲游泳锦标赛,杨文意24秒98创造了5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也是中国女子游泳运动员首次打破游泳世界纪录。
1988年在第8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曾启亮夺得100米蛙泳银牌,成为首次在世界大赛中夺得奖牌的中国男子游泳运动员。
1991年,在第6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庄泳、钱红、林莉为中国夺得了4枚金牌,实现了我国游泳在世界大赛上金牌数“0”的突破。
1992年25届奥运会上,庄泳获得100米自由泳金牌,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是夺得的第一枚金牌,也是中国在奥运会游泳比赛中获得的第一枚金牌,是“0”的突破。
1996年26届奥运会

上,乐靖宜以54秒50的成绩获得女子100米自由泳比赛金牌,以24秒90的成绩获得女子50米自由泳银牌;刘黎敏以59秒14的成绩获得女子100米蝶泳银牌;中国女子游泳队以3分40秒38的成绩获得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比赛银牌。
2000年27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队未获得游泳项目奥运奖牌。
2004年28届奥运会上,罗雪娟以1分06秒64创女子100米蛙泳奥运会纪录,并获得金牌;由朱颖文、李季、杨雨、庞佳颖组成的中国队以7分55秒97的成绩打破了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比赛奥运会纪录,获得该项目银牌;男子200米蝶泳决赛中国选手吴鹏游出了令人振奋的1分56秒28,获得第6名,虽然没能如愿获得奖牌,但是吴鹏的这一成绩刷新了他个人的最好成绩,并同时打破了全国记录。
(三)现代奥运会游泳运动的发展
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就把游泳列为竞赛项目之一。当时只有男子100米、500米、1200米自由泳三个比赛项目,比赛在大海中进行。匈牙利人海奥什获得100米自由泳冠军,成绩为“1分22秒2” 。
第2届奥运会上,设有男子200米、1000米、4000米自由泳、200米仰泳、200米障碍游、60米潜泳、5×40米接力共7项,比赛在河中进行。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城举行第3届奥运会上,设有男子10个项目,而且用码制计算距离,比赛在小湖中进行。
1908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第4届奥运会时,成立了国际业余游泳联合会(简称国际游联),下设有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和医务五个委员会。
1912年,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5届奥运会,开始把女子游泳列入比赛项目,设有女子100米自由泳和4×100米自由泳接力。
在1952年第15届奥运会,国际游联决定把蛙泳和蝶泳分为两个项目比赛。从此,竞技游泳发展成4种泳式。至1996年第26届和2000年第27届奥运会,游泳比赛项目达到32项(见表10—1),游泳成为奥运会比赛金牌数仅次于田径的大项。
表10—1 奥运会游泳比赛项目增设情况表
泳式 比赛距离(米) 备注 50米池 25米池 自由泳 50.100.200.400.
800.1500 50.100.200.400.
800.1500 1.男女项目相同。
2.奥运会比赛在50米池中进行,男子不设800米自由泳,女子不设1500米自由泳。男女都不设50米仰泳、蛙泳、蝶泳项目。 仰泳 50.100.200 50.100.200 蛙泳 50.100.200 50.100.200 蝶泳 50.100.200 50.100.200 个人混合泳 200.400 100.200.400 自由泳接力 4×100.4×200 4×50.4×100.4×200 混合泳接力 4×100 4×50.4×100 二、游泳运动的内容与分类
根据目的和功能来分,现代游泳运动可分为竞技游泳、实用游泳、大众游泳三类(见表10—2)。
表10—2 游泳

运动分类表
游 泳 运 动

竞技游泳 实用游泳 大众游泳

游 公 实 水 着 健 娱 康 水 冬
泳 开 用 上 装 身 乐 复 中 泳
池 水 游 救 泅 游 游 游 游
比 域 泳 护 渡 泳 泳 泳 戏
赛 比 技
赛 术

 自 仰 蛙 蝶 个 接 长 游 横 踩 侧 反 潜
 由 人 距 渡 渡 水 泳 蛙 泳
 泳 泳 泳 泳 混 力 离 海 江 泳
合 比 峡 河
泳 赛
三、游泳重大赛事简介
奥林匹克运动会游泳比赛。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领导,国际业余游泳联合会具体筹备、组织。每4年举行一届,从1896年举行第1届至20013年共举行了30届,男、女比赛项目共32项。
世界游泳锦标赛。由国际游联主办的世界性游泳比赛,是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比赛项目之一。每4年举行一次,1973年举行了第1届,比赛包括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4个项目。
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是继世界游泳锦标赛之后国际游联举办的又一项游泳大赛,两年一次,赛期4天。1993年举行了第1届,比赛项目共38项(蛙、蝶、仰50米列入比赛项目)。
亚运会游泳比赛。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主办,亚洲业余游泳联合会具体筹备、组织。每4年举行一届,1951年举行第1届,至2002年共举行了14届。
全运会游泳比赛。由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主办,安排在奥运会后的第一年举行,比赛项目设置由1959年第1届的23项,到2001年第9届的32项,是国内最高水平的游泳比赛。

第二节 游泳运动的特点及锻炼价值
一、游泳运动的生理特点
1、游泳时肌肉工作特点
游泳是最好的全身运动,游泳时四肢肌肉的工作特点:是一种动力性向心工作的混合性收缩,即肌肉收缩克服水的阻力做功,产生推进力。人在游泳时,肌肉应尽量放松,身体不要紧张僵硬。
2、游泳时关节功能特点
游泳时大多数动作都是四肢的动作,关节的灵活性,尤其是肩、膝、踝关节的灵活性,对动作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关节灵活性好,有利于保持良好的身体流线型;有利于完成呼吸和空中移臂动作;可以增大划水工作距离;有利于提高鞭状打水和蹬腿的动作实效;有利于肌肉力

量的充分发挥。
二、游泳对人体机能的作用
游泳是在水这种特殊环境中进行的活动。作为健身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对增进人体的身心健康具有独特的和其他体育运动无法替代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
水的密度是空气密度的800多倍,人站在齐胸的水中,胸腔大约要承受12—15kg/cm2的挤压力。游泳吸气时,吸气肌要用更大的力量收缩来克服水对胸腔的压力来使胸腔扩大,形成气压差,使气体进入肺部。呼气时,要克服水的阻滞而加快呼吸速度,除了吸气肌要放松外,肋间内肌和腹壁肌等呼气肌也要参与主动收缩。经常进行游泳锻炼,可以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增大肺的容量。正常人肺活量为3000—4000ml,游泳运动员为4000—6000ml,个别优秀运动员可达7300ml。
2、提高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
游泳时,人体处于平卧姿势,在水的压力作用下,肢体的血液易于回流心脏,加之游泳时心跳频率加快,心血输出量大大增加。长期从事游泳锻炼,心脏体积呈现明显的运动性增大,收缩更加有力,血管壁厚度增加,弹性加大,每搏输出的血量增多,安静时心率徐缓。使心脏容积增大,泵血功能增强。正常人的心率为75次/分钟,游泳运动员为40—60次/分, 个别优秀运动员可达38次/分。
3、提高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
由于游泳运动提高了人体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因此也就相应的提高了他们的有氧代谢能力。相对肺活量时,在缺氧状态下,工作的时间相对要长。
4、改善体温调节功能
水的导热能力是空气的25倍,在18℃水里,人体每分钟散失20-30卡热量。人体浸在水中时体温散失速度很快,必然要相应的增强能量代谢过程,以维持体温的恒定。另外,加之冷水的刺激,又会引起皮肤血管的收缩舒展反应。经常参加游泳锻炼可以提高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性,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5、发展身体素质
经常参加游泳锻炼,可以促进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全面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
6、促进体格匀称发展
经常参加游泳锻炼,可以燃烧体内多余的脂肪,对肥胖患者有很好的疗效。经过系统游泳锻炼的人,具有肩宽、背阔、胸厚、腰细、形体匀称、肌肉圆滑而富有弹性等特点。
7、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一方面,激发人们为保持健康而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良好愿望和要求;另一方面还可以锻炼意志,培养自信、坚毅、临危不惧等优良品质。
第三节 流体力学原理在游泳中的运用
一、水的自然特性
1、难以压缩性 在26摄氏度和1个大气压下,水

的密度为996kg/m3,空气为1.18 kg/m3,水每增加1大气压时仅缩小1/20000,所以在游泳条件下,水被视为难以压缩的流体。由于这一特性,任何物体入水后,水不缩小体积,必须以物体体积换取等量水的容积,因而要受到等量水的作用,使物体的质量被水的重量平衡,重力向下,水的作用力向上,这就是产生浮力的根源,所以人在水中几乎没有重量,表现为失重。
2、粘滞性 物体均有不可忽视的粘滞性,它产生于分子间相互吸引作用。水在静止时各方面的压力平衡,粘滞性不显著作用,当受到的外力大于水的内聚力时,水层压力发生了改变,原分子间的连接被冲散,外力越大,内聚力被冲散越明显,分子间的摩擦越剧烈,这就是物体在水中运动时构成的阻力根源。游泳时,一切动作都将取决于水粘滞性形成的阻力作用。
3、流动性 水流方向为,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或按外力方向流动。游泳时,一切制造推动力的动作,都应是加速的,才能不使水的流动特性把动力转移,从而获得推动力。水对外力的抗力与外力的速度成正比,如手划水时速度越慢,被推向前方的水量越多。
二、有关游泳技术的流体力学理论
1、水的静力学原理
沉浮现象:身体在水中的沉浮取决于身体密度与同体积水在4摄氏度时的密度比例关系,称为比重。人体的平均密度接近于水的密度,比水稍大。一般情况下,男子比重比女子比重大。
平衡原理:物体的平衡条件是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且合外力力矩为零。人体在水中在垂直方向上受到重力与浮力的作用,人体在水中所受重力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人体在水中所受浮力合力作用点称为浮心。正常的解剖学姿势,重心在盆骨中央;浮心则由于胸腹腔和脏器的质量不同而靠近腹部中央(见图10—1)。

图10—1 重心与浮心的位置与平衡
三、游泳阻力
人在进行游泳时通常受到体表摩擦阻力、压差阻力和波浪阻力这三个阻力的作用。
1、体表摩擦阻力 是当人体在水中向前运动时,由于身体周围的水沿着身体表面轮廓向身体的运动方向,产生了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而形成的阻力。人体在游泳时所受的体表摩擦阻力,取决于体表的光滑程度和游泳衣的质量。
对于在高水平的游泳比赛中,运动员一定要将体表摩擦阻力考虑在内,选用光滑、柔软、弹性强而又很薄的紧身游泳衣裤,或戴上游泳帽,有人还通过剃光头发和体毛等提高体表的光滑程度,减小摩擦阻力。
2、压差阻力 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因物体的形状造成物体前后的压力差而形成的阻力叫压差阻力。压差阻力是由于物体

的运动以及物体的形状而形成。
在进行游泳锻炼时,减小压差阻力最有效的手段是,保持一种良好的流线型身体姿势(见图10—2),即身体伸直平卧水中,两臂前伸,稍低头,水齐发际,背部、臀部肌肉保持适当紧张,两腿并拢,脚伸直,与躯干成一条直线。

图10—2 流线型身体姿势
3、波浪阻力 人体在水中运动时,由于波浪的产生而形成的阻力叫波浪阻力。游泳时,出现波浪起伏的现象,是由于人体的形状特点使周围的压力和流线分布不均匀,而产生较强的旋涡,这种旋涡是产生振动的振源。水介质振动的结果所产生的波,向四处传播,因为振源不止一个,所以就产生了重叠和干扰,使水面起伏不定的现象。
游泳时减小波浪阻力的方法是,游进时身体呈流线型姿势;保持游速均匀;手臂尽量减少拍打动作,以免造成波浪;转身后身体在水下30厘米深处滑行可有效减少波浪的形成。
人体在游泳时所受到的阻力主要是这些,为了在游泳过程中省力、快速,必须依据阻力公式F=—1/2scv2ρ(S表面截面、C物体形状、V速度、ρ水的密度),减小游进阻力。
四、游泳推进力
1、阻力推进力 是指游泳时,肢体的划水、打水或蹬夹水动作对水施加了一个作用力,水就对肢体产生了一个在游进方向上推动人体向前游进的推进力。
2、升力推进力 游泳时,由于肢体动作的方向路线不是直线,而是在一个立体空间里做三维曲线运动,这样,相对人肢体流动的水还提供了人体一个向上的升力。
总之,游泳时水对运动肢体的反作用力由阻力和升力构成,反作用力在游进方向上的分量是推动人体向前游进的推进力;反作用力在垂直向上的分量是推动人体向上的推进力。人体在水中受到三对力的作用(见图10—3)。

A:水对身体阻力,B:动作对身体推动力,C:划水作用力,D:划水支撑力,E:重力,F:浮力
图10—3 人体在水中受到的三对作用力
五、游泳常用术语
1、动作周期:指一个动作的完整过程,以及完成这一过程所需的时间,用次/秒表示。
2、动作频率:指单位时间内动作周期的次数,用次/分钟表示。
3、动作效果:指完成一个完整动作后身体向前游进的距离,用米/次表示。
4、动作节奏:指在一个动作周期中各阶段动作速度的比例关系。
5、划水次数:指单位距离内动作周期的次数,用次/米表示。
第四节 游泳安全卫生常识与游泳救护
一、游泳安全卫生常识
游泳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体育活动,也是一门重要技术技能课程,到游泳池游泳或上课都必须十分注意安全

,自觉遵守游泳安全和卫生守则,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和传染疾病。
(一)安全第一
俗话说:“水火无情” “人命关天” 。游泳是与水打交道的运动,切记安全第一,不能麻痹大意,必须慎之又慎。在进行游泳锻炼时,一定要选择安全卫生的游泳场所,尽量选择人工游泳场所,在游泳池(馆)内游泳时首先要了解该游泳池(馆)情况,比如管理规定、深水区与浅水区的情况、救生设施配备等。选择天然水域游泳时,要充分了解水域的水底情况,了解潮汐情况,了解水温等,还要配备必要的救生器材,如救生圈、救生衣等,要结伴同游,不要单独游泳。
(二)、游泳前的身体检查
游泳前进行的身体检查,主要是防止患病者游泳时发生溺水事故,同时也避免传染给别人。对患有传染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细菌性痢疾、化脓性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精神病、或身体不适者不能进行游泳,妇女在月经期或怀孕期也暂时不要游泳。
(三)饮酒、饥饿、饱食和过分疲劳后不能游泳
饮酒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处于过度兴奋或抑制状态,无法对自身动作进行合理有效的支配,酒后游泳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饥饿时游泳也不好,因为空腹时人体内血糖含量下降,游泳时会出现四肢无力、头晕、昏厥以致溺水。
饱食后游泳会使血液分布发生变化,脑部血液供应不足,会出现头晕,造成险情;另外饱食后随即进行游泳,会减少消化器官的血液供应量,使消化器官功能降低,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加之由于水的温度和压力会使胃肠的蠕动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引起胃痉挛,出现腹痛或呕吐,时间长了能导致肠胃病。因此,饭后一般需要休息半小时到一小时后再下水游泳。
参加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或大强度的体力劳动后,身体已经感觉疲劳,肌肉的收缩及反应减弱,动作不宜协调,如果马上进行游泳会造成疲劳的积累,容易引起抽筋或因体力不支而溺水。因此,在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或大强度的体力劳动后,应该进行必要的休息使体力有所恢复后再游泳。
(四)游泳前要做准备活动
游泳前做准备活动,可以使身体各部肌肉、关节及内脏器官、神经系统都进入活动与兴奋状态,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可使肌肉的力量和弹性增加,使身体各关节的活动范围相应加大,灵活性也有所提高,使身体适合激烈的游泳活动和适应低水温的刺激,以便更好地发挥人体机能和游泳技术,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游泳前的准备活动,一般可做慢跑步、徒手操练习、游戏、陆上游泳姿势的模仿练习以及各

种拉长肌肉和韧带的练习。准备活动的运动量要适中,时间为15—20分钟,活动到身体微热止。
(五)量力而行不逞强
下水游泳时,初学者和动作不规范者最好在浅水区域活动。已会游泳者也要量力而行,不要好胜逞能,应合理安排运动量,当自感身体有异常反应时,如头晕、头痛、胃痛、恶心或呕吐时应立即上岸,以免发生意外。
(六)游泳结束后的保健与卫生
游泳结束上岸后,应及时用清水清洗眼、耳、鼻和口腔,冲洗身体,然后擦干,穿上衣服保暖,以防感冒。同时做一些放松整理活动,使身体恢复。
由于水中有杂质和细菌,游泳者易产生眼、耳疾病。游泳后要向眼中点氯霉素眼药水或金霉素眼药膏,切勿用脏手乱擦眼睛,以免挫伤结膜,或使细菌进入眼内。
游泳时如果有水进入耳内,切勿用手指挖耳,以免擦破耳道,导致污水感染,引起中耳炎。处理方法有:
1、单脚跳动法:头歪向耳朵进水的一侧,用手拉住耳垂,用同侧腿进行单足跳。
2、吸引法:头偏向有水的一侧,用手掌紧压同侧耳朵的耳孔外部,屏住呼吸,然后迅速拉开手掌,水就可吸出。
3、也可用消毒的棉棒和柔软的吸水纸,轻轻地伸进外耳道把水吸出。
二、游泳意外事件的处理
(一)、抽筋 抽筋是在游泳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谓抽筋就是指肌肉发生强直性收缩的现象。抽筋的原因较多,一般是下水前没有做好准备活动,或身体过于疲劳,或遇寒冷刺激等。另外,过分紧张也容易抽筋。发生抽筋时,要保持镇静,必要时可呼救或自作解脱。解脱时要利用“反向原理”——把抽筋的部位向相反方向拉长和松弛。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抽筋自救方法。
1、手指抽筋 将手指提成拳头,然后再用力张开,这样迅速连续做多次,直至抽筋清除为止。
2、手掌抽筋 用一手掌将抽筋的手掌用力向下压,并做振颤动作,直至抽筋消除为止。
3、上臂抽筋 手握拳,并尽量屈肘,然后用力伸直,反复进行,直至解脱为止。
4、小腿或脚趾抽筋 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中,用抽筋腿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手压在抽筋腿的踌盖上,帮助小腿伸直,使抽筋消除(见图10—48)。

图10—48 小腿或脚趾抽筋的处理
5、大腿抽筋 先吸一口气,仰卧水中,弯曲抽筋的腿,使之与上体成直角,然后用两手抱住小腿使它贴在大腿上。井加振颤动作,随即向前伸直(见图10—49)。如果心理紧张、水太凉或待在水里时间太长,都可能抽筋。

图10—49 大腿抽筋的处理
(二)呛水
 

 呛水是水从鼻腔或口腔进入呼吸道而引起的,呛水时会造成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发生反射性痉挛,使呼吸道梗塞引起窒息。发生呛水时不要紧张,应沉着冷静地把头露出水面,随即调整呼吸,就可避免继续呛水,恢复正常呼吸。如果处理不了及时呼救。


第五节 游泳救护
游泳救护包括间接救护、直接救护和岸上急救等。
(一)、间接救护
间接救护是指利用救生器材对溺水者施救的一种方法。此法既省力,又安全迅速。常用的救护器材和使用方法有:
1、救生圈 在救生圈上系一条绳子,当发现溺水者时,可将救生圈掷给溺水者,溺水者得到救生圈将他拖带至岸边。
2、竹竿 在溺水者距离堤岸(或船)较近时,可用竹竿将他拖至岸边。
3、绳索 使用绳索时,先在绳索的一端结一鲜明的漂浮物,另一端结一个套,套在手上。然后将盘起来的绳子掷在溺水者的前方,以便溺水者抓住将其拉回。
4、木板 在有其他救生器材的情况下,木板也可角来救护溺者。将木板抛给溺水者,亦可扶木板游向溺水者,然后将他拖带上岸。
以上介绍的救护器材和救护方法是对神志还比较清醒的溺水者适用的。
(二) 直接救护
在没有救护器材,溺水者离岸较远,或溺水者处在神智不清的状态下,救护者必须入水进行直接救护。直接救护包括有入水前观察、入水、游近溺者、水中解脱、拖带、上岸、岸上急救等过程。(实践教学再详细介绍)
(三) 岸上急救
溺者被救上岸后,如已昏迷、心跳停止、呼吸停止等,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现场急救,然后再转送医院抢救。急救及时,方法正确,有时甚至可以使几乎毫无希望的溺水者转危为安。但若耽误了上岸后的最佳急救时机,则可能会使整个救生工作前功尽弃。岸上急救的目的在于迅速恢复严重溺水者的呼吸和心跳, 方法步骤如下:
1、清除口、鼻中杂物——上岸后,应迅速将溺水者的衣服和腰带解开,擦干身体,清除口、鼻中的淤泥、杂草、泡沫和呕吐物,使上呼吸道保持畅通,如有活动假牙,应取出,以免坠入气管内。如果发现溺水者喉部有阻塞物,则可将溺水者脸部转向下方,在其后背用力一拍,将阻塞物拍出气管。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口难张开,救生者可在其身后,用两手拇指顶住溺水者的下颌关节用力前推,同时用两手食指和中指向下扳其下颌骨,将口掰开。为防止已张开的口再闭上,可将小木棒放在溺水者上下牙床之间。
2、空水 在进行上述处理后,应着手将进入溺水者呼吸道、肺部和腹中的水排出(见图10—63)。这一过

程就是“空水”。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救生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搁在屈膝的腿上,然后一手扶住溺水者的头部使口朝下,另一手压溺水者的背部,使水排出。
3、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使溺水者恢复呼吸的关键步骤,应不失时机尽快施行,且不要轻易放弃努力,应坚持做到溺水者完全恢复正常呼吸为止。在实践中,有很多人是在做了数小时的人工呼吸后才复苏的。人工呼吸的节律,约为15~20次/min。
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有口对口吹气法:将溺水者仰卧平放在地上,可在颈下垫些衣物,头部稍后仰使呼吸道拉直。救生者跪蹲在溺水者一侧,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子,另一手托住其下颌。深吸一口气后,用嘴贴紧溺水者的口(全部封住,不可漏气)吹气,使其胸腔扩张。吹进约1500mL(成人多些,儿童少些)空气后,嘴和捏鼻的手同时放开,溺水者的胸腔在弹性的作用下回缩,气体排出肺部。必要时,救生者可用手轻压一下溺水者的胸部,帮助其呼气(见图10—64)。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人体正常呼吸时,吸人的新鲜空气中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约占0.04%。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呼出气中氧含量降低,但仍占16%左右,二氧化碳含量则增高到4.4%左右。因此,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救生者吹出的气中仍有较多的氧气,可供溺水者所需。另外,因吹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会刺激溺水者的呼吸系统,促其恢复自然呼吸。
4、胸外心脏按摩法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如发现溺水者的心跳已停或极其微弱,则应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摩,通过问接挤压心脏使其收缩与舒张,恢复泵血功能。胸外心脏按摩与人工呼吸的配合施行,是对尚未出现真死现象的溺水者之生命做最后挽救,使其恢复自主心跳与呼吸的重要手段。
胸外心脏按摩的具体做法是:将溺水者仰卧平放地上,救生者骑跪在溺水者大腿两侧或跪在其身旁,两手掌相叠,掌根按在溺水者胸骨下端(对儿童,只需用一个手掌;对婴幼儿,只需三个手指),两臂伸直,身体前倾,借助身体的重量稳健地下压,压力集中在掌根,使溺水者胸骨下陷约3—4厘米。然后,上体复原,迅速放松双手,但掌根不离位。如此有节奏地进行,每分钟约60—80次。下压时用力要均匀,不宜用力过猛,松手要快(见图10—65)。胸外心脏按摩也需要耐心和毅力,有时也要经过数小时的不懈努力才能使溺水者起死回生。 胸外心脏按摩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结合运用的方法是,如有两人配合施救,则一人做胸外心脏按摩,另一人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如只有一人施救,则是吹一口气后,做5—8

次心脏按压,然后再吹气。

第六节 武汉工程大学游泳池功能布局及教学常规
游泳池的功能布局是游泳课教学人员从事教学活动和出入游泳场所的重要指引;游泳课教学常规则是游泳教学人员在上游泳课时的重要常识,两者缺一不可。
一、武汉工程大学游泳池的功能布局


注:1、入口1为见习区及看台入口、入口2为上课集合区大厅入口
2、出口1为男更衣室出口、出口2为女更衣室出口

二、游泳课教学常规
(一)不适合游泳人群
主要是指心脏病、肺气肿、癫痫病患者,有耳聋眩晕等病症的人,游泳会加大心脏负担。心脏病患者如果要从事游泳运动要听取医生的意见;肺气肿(老慢支)等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游泳也会增大危险性,因为水的压力会增加胸腹的压力,胸廓的扩张和横膈的升降都可能增加难度,致使肺功能障碍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和缺氧,发生头晕、眼花等症状。而对于癫痫患者,如果游泳时癫痫发作,则很危险,出现抽筋、昏迷、失去自救和呼救能力。内耳病变的患者不宜游泳,是因为内耳是人体重要的平衡器宫,在水中运动对平衡能力要求很高,平衡能力差极易发生危险,另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也不宜游泳。游泳时水会灌进耳道,水将细菌带入了耳道,可引发病情加重。有些人对寒冷很敏感,甚至出现过敏现象,游泳时受到寒冷刺激严重时会出现头晕、心悸、呼吸急促,甚至昏迷等。总结起来有以下几大类:
1、癫痫患者:一旦发作,会口吐白沫,全身抽搐,在游泳中突然发病,后果不堪设想。
2、高血压患者:游泳这一运动加速血液循环,有诱发中风的危险。
3、耳病患者,比如中耳炎,不论是慢性还是急性,游泳时如果水进入了发炎的中耳,严重的可致感染等。
4、心脏病患者: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冠心病、风湿性瓣膜病、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病的人,水压会加重心脏负担。
5、有伤口感染、化脓的病人:泳池中的细菌易经伤口入侵病人体内,很容易破伤风。
6、女性月经期,孕妇产后两个月内、流产一个月内均不能游泳。
7、酒后。喝完酒后,昏昏沉沉,意识不清,容易溺水。
8、空腹。空腹游泳极易出现低血糖。
9、急性结膜炎。就是我们常说的“红眼病“。红眼病可以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沾染病毒的手、毛巾、水等都可以成为媒介。是游泳常见的传染病.
10、患有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性病、体癣等传染性皮肤病患者,不可参加游泳。

(二)游泳课上课流程

Ⅲ、结束部分
小结所教

授的内容,并强调游泳课注意事项。








1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