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几本国外城市著作的读书笔记(对于写论文和写规划设计说明超有用)

几本国外城市著作的读书笔记(对于写论文和写规划设计说明超有用)

几本国外城市著作的读书笔记(对于写论文和写规划设计说明超有用)
几本国外城市著作的读书笔记(对于写论文和写规划设计说明超有用)

《城市设计新理论》,作者:c.亚历山大 h.纳斯

第一章城市发展的思路

i. 强调整体性

新的生长是由原有的具体的、特殊的结构属性产生的。

ii. 整体性的特征:

1. 整体性是渐近的:一步一步开始

2. 是不可预测的

3. 是连贯的

4. 是富于感情的。因为和我们密不可分—可能是说,我们本身就是这个整体化系统的一部分,我们在形成他并且被他形成,一种互形成的关系。

iii. 整体性是由过程得来的:

过程必须保证每一种新的建设行为在深层意义上都与过去发生的一切相联系。

第二章总法则

壹大杂烩的思想:城市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似乎毫不相关各执一端的动机。这种大杂烩仍然是应该进行组织的,而不是完全的放任的伪民主。“总之,没有整体的意识,这种著名的大杂烩只能引起思想上的混乱。”

貳“每一个新的建设行为必须有一种基本职责:它必须创建一种连续的自身完整的结构。”

參认为产生整体性的过程“是通过逐渐产生出一种在空间上被定义为‘中心区域’(the field of centers)的机构而呈增长趋势进行的“。这个东西,应该就是东南大学的那篇相关论文中所谓的自适应系统的系统的”基核“吧。

其实,作者在后边的补充说明中点出,总法则其实就是要求或者说追求一件事情:“建设的每一个行为,即城市发展的每一次飞跃都是朝着创造整体性的方向进行的。”这个事情我总是以为,他似乎还是在以一个欧洲的中世界小城为模版和榜样来认定一个城市,但是大都市还能够那么的机械的要求整体性吗?或者大都市的所谓的“整体性”是一种更加隐含或者说更加民主的东西?大都市中的法则是什么呢?

肆但是,他提供了将一条法则付诸实施的一种可以借鉴的手段:将一条不容易被实施的法则作为一种基本的上层导则,而根据它制定出一系列的是指具体化、可实施的“过渡法则”,这些法则具体而清楚,能够指导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

并且作者强调了法则的重要,这个非常的类似于希望在斋堂付诸实施的东西,就是说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具体的、可实施的法则来使一个城市产生一种整体性。

从亚历山大的两本书中可以看出:他似乎总是希望建立一套模块菜单,他非常擅长的一种优点就是能够将某一些非常理论化的构想通过某种转换使之非常的具备可实施性,当然这种转换是否成功、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成功,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伍总之,这条总法则可以归纳为:追求整体性。

起码,这是亚历山大对于好的城市的定义,尽管他还非常的含糊

城市设计新理论》笔记02

第三章城市发展的七条细则

壹细则1:渐进发展

将大的发展化作不断的小的增长。“发展规模必须相当小,以便有空间和时间进行整体化发展。”

3条子法则:

i. 任何建设项目都不可过大。

ii. 确保合理的大小混合比。

要求大中小型项目的建设总量(投资)要保持同等水平。

iii. 在渐进发展中有一种合理的功能分配:

住宅、商店餐饮、社区服务、办公、工业建筑、停车场等等应该有合理的混合。

貳细则2:较大整体性的发展:

渐进发展本身不创造大型整体化,但是之所以采用这些方法其实中就是为了创造更好的、更合理的、更可实施的大规模整体化。

这个和“渐进发展”是一种动态互动的关系,“在单项工程和确立更大整体性的非正式过程之间有一个连续的反馈过程,一直到小的建设项目能确切的逐渐创建出更大的整体化。”其实这个是在强调每一个小型的建设项目都应该有助于其形成上一个层次的整体性,而不是一种孤立的过程。具体解释p33。

7条子法则:

i. 在发展过程中,一些更大的建筑物或者中心在涌现。

这个地方用了“涌现”,反而让我明白了怎么去理解“涌现”这个词本身:就是说某一个层级不应该是直接的针对其自身来创造,而是通过其下一层级的因子、其之间通过某种合理的规则的运动然后生成的,总之,每一个层级都应该是自下而上的进行构建的。

ii. 这些较大的中心是慢慢出现的。也就是说,没有一种建设行为能完全独自产生这些建筑群,每座建筑都是逐步建成的。

iii. 这些较大的中心是自发出现的。不是预设的,是“意想不到”的。

iv. 一条可能因为翻译问题不解其意的规则。具体在p33,我想它可能是说明大型结构其实对于城市、对于城市意象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v. 大型中心形成3部曲:

1. 某个项目为新的大型中心提供某种启示—开端—从下边的例子来看,不仅仅是个“启示”的问题,而且这个东西本身是个开端,是整体的一部分。

2. 一项或者多项其他项目(小的渐进的增长)定位了中心结构的主要轮廓。

3. 一系列后续项目逐步完成这个中心。

亚历山大写的东西有点像日本人,就是说往往非常的实用和浅显,是属于能够将艰深的理论和现实的建设搭起桥梁的著作,非常的适合忙于实践的人阅读。

在下文中他细致分析了一个林荫道(以及形成他的建筑)的实例,我有了很多的感悟的东西:I. 他所谓的“中心”其实是指街道或者广场空间,就是说是城市中的“底”空间,城市中的“虚空”部分、非建筑部分,也就是说是城市中的开放空间、真正的城市空间(因为这些空间只有在城市中才能够通过密集的建筑形成、并且往往是一种放弃了隐私的空间)。

II. 城市开放空间—这些“中心”其实是在组织城市建筑、在组织城市空间,是一种城市级别的组织元素。这个大概就是齐康的“留出空间“。

III. 他所谓的“建设项目“就是指城市建筑。

IV. 他用了大量的自己的语言,其实很是似乎没有真正的学者语言的严谨,但是我想这个不妨是我学习的榜样了。毕竟我是不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哲学建筑师的。

总之,在他这里,简单说,每一个城市建筑都处于一个非常的紧密的、有着非常多的联系链的网络之中,每一个建筑都会在同时形成多个开放空间,并且在城市的多个、甚至多级别的子系统中起着多样的作用。它可以同时形成一条林荫道的边界,同时启示去建设一个大花园(一个新的花园开放空间系统,一个城市的子系统)。

“环境的整体性就是通过这些为数众多的较大中心纵横交错、相互搭接。以最错综复杂的方式形成的。“

作者举的这个例子很好,不过就不在这里复述了,(p33~43)

总之,将城市的发展比做了一种连锁反应。

參细则3:构想

其实是说明了对于项目性质、项目所起的作用的一种建筑策划,主要是从城市角度,同时有一定类型学的倾向,比如:“它还必须具有能在人与人之间被交流并能被其他人强烈感受的特征。“

不过他的构想似乎非常强调一种个人的幻想的色彩,反而是一种预设,这个和他前面的一些观点产生矛盾。这一点不合乎我的方向。我想这大概来源于他对于古代某些非常有着个人色彩从而带来一种传奇性的建筑的迷恋吧。

他认为这种构想—这种个人幻想的产物更加富有人性。

肆细则:正向城市空间:

这个东西其实就是说是“积极城市空间”,其实就是芦原信义曾经定义过的积极空间,亚历山大只不过是强调了要把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为积极空间而不是散乱的毫无秩序的消极空间。按照芦原信义的说法,非常重要的就是这个空间应该是有边界的,而不是散漫没有边界的发散的空间,边界非常重要,边界赋予场所以秩序。

这样的城市开放空间就能够形成同样是芦原信义强调的那种杯图中的那种互形成的图底紧密的关系,建筑外墙成为了图底的分界线和“折痕”。

他这个里面又分类为很多实施性的细则,在这里没必要多说了,仅仅把其中一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东西摘录:

1. “特别的,建筑必须能形成一系列交叉点和街道,交叉点是一些小的露天街道……这些交叉点必须来说大约相隔300英尺,中间由街道和胡同相连。

这个论点非常的支持了我的”建筑形成街道“的观点。

2. 作者主张的城市设计顺序:“首先是人行空间,其次是建筑物,最后才是公路。“

3. “古老城市的空地正是由形式单一的形状所组成,建筑物则是更不规则且呈松散状,它的主要功能是包围和形成空地。“

这个对比非常有意思,就是说,在”古老城市“中—看来得是欧洲的—室外空间比建筑本身更加重要。

伍细则5、细则6略去,讲了一些建筑设计基本知识。

陸中心的形成

本书相当一部分语句看得出来都是作者作为一个实干者在努力用自己有限的理性知识描述自己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之谈,所以很多语句都表现出一种努力追求准确的不准确性。因此写这个书的笔记还是不如用自己的语句和逻辑顺序加以整理好一些。

1. “每个整体都必须自成中心,还必须在它四周产生出一个中心体系。”

2. 中心的定义:作者的意思,中心不是其词义上所暗示的“一个点”,而是一个实体、一个系统。仅仅是其相对于其上一层级系统来说相当于一个点。

3. 对称性:

作者非常强调这一点,认为“中心”的形成、发展、变化和进化的过程中总是呈现或者追求一种“基本的对称性”,大概他认为对称性是最稳定的,而稳定者容易形成中心,而且这个应该主要是其经验之谈。

他所说的“对称”倒是不是什么深奥的哲学含义,而就是一种视觉上的均衡或者对称。

或者说,作者看来的一个稳定态的系统,拥有一种对称性。

这个我看,这一点不必拘泥。

4. 中心、和系统,拥有层级性。

这个本身就是城市的一种非常鲜明的特点,齐康也有提到。

《城市设计新理论》读后感

壹非常强调城市的整体性,其实是强调一种系统性—系统内的因素之间都是紧密相关的。这个是最近一直的阅读的书籍的当代城市理论的共同方向,即:将城市作为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来看待,将城市作为一种拥有多链接的网状结构来看待。

貳提倡一种小规模、渐进式的城市建立和发展、更性的方式。这个应该和北京当下旧城更新的“微循环”是一致的。

參当代城市观点不是一种或者说不赞成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自由态生长,而是强调以一种更合理的、反而是更富有深层秩序和组织性的方式来进行。其实是在强调一种更紧密合理的组织性。一种民主制度的组织性。

肆作者有一定的对于农业时代小型城镇的迷恋,这个会造成其一定的偏差。他的东西更适合进行小型区域的具体的城市设计,似乎还不能够被称之为一种整体性的完成的城市思想。伍但是作者的设计组织方法、设计过程思路有个非常新的、好的东西:如何将个人的“拍脑瓜”创造纳入城市的发展中来,使城市更加富有人性色彩。

这个作者其实强调了个人感性创造的重要性,而且创造了一种类似于民主选举、三权制衡民主国家体制的设计制度来筛选和融合这种创造力:

1. 经过民主协商之后,建立一个专家组成的仲裁机构,相当于国会。

2. 制定一些可实施性的具体法则,这些法则由共同协商通过建立,具有强指导性,建立了具体的硬性筛选标准,相当于法律。

3. 当个人创造性想法提出后,在不违反法律的基础上,仍然通过一种共同的讨论决定实施与否,这个就将法律不易规定死的东西通过另外一种机制来决定,这个大概相当于道德。

这一套东西非常重要,才是他的最独特的地方。

陸强调了将街道和广场等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为积极空间、芦原信义所谓的“p”空间的重要性。

强调了图底的紧密关系。

城市开放空间成为了整个城市的足够的”粘合剂“,成为了组构元素,正是这些开放空间将一个城市一层一层的逐步组构起来。

《后汽车时代的城市》读书笔记01

第九章地区旅行

作者将城市类型的“梦想“基本分作两类:集中式城市和分散式城市。

集中式梦想主要是欧亚等人口密度大、有着悠久发展史的国家。而分散式城市主要是北美的梦想。

作者认为欧洲所主张的那种集中式、高强度的、以公交为主的城市梦想是缺乏现实意义的,而主张“一种多样化的、而且与扩散的区域有着强大而持久联系的集中才能创造一种丰富的、可通行的、多样的、共同的、景观化的城市“,主张这两种不同的极端类型的共存,认为“没有任何一种减少或禁止个人流动性的提案在西方工业化世界,或假以时日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有成功的机会。”

萨夫迪在分析了典型的汽车城市洛杉矶之后认为汽车城市的发展其实陷入了一种互动性循环:“在汽车塑造了城市的同时,城市本身现在被塑造成离不开汽车了。”“由于每个要素之间的开阔距离,沿任何通道或在任何独特的地区都难以找到足够的密度来合理规划固定的公共交通线路。”

其实作者是在对当下进行的针锋相对的去高调提倡某一种解决方式的同时全面的否定其

他的方式的这种做法不满,认为现在的在寻求解决之道的路上的错误在于“似乎不同的旅行模式是互相排斥的,而重金投资其中一种将完全阻止同时对其他项目的投资。”而作者始终坚持应该实行一种可选择的多样化。

第十章通用车

作者提倡了或者说预测了两种解决私人汽车问题的、不同于欧洲的取消或者限制私人汽车运动的解决方式。

1. 类似于阿姆斯特丹的共用自行车计划,作者设想了一种共用的汽车计划,仍然是小汽车,但是汽车不是私有地,而是由某个公共机构提供。

2. 电子控制的高速公路。这样的话,每一辆汽车在相当程度上都由公共机构通过电子控制进行同意控制,使交通的运作更加井井有条,“沿着引导轨道,在整个旅行过程中组成一条‘列车’”。

作者倡导了两者的结合使用,这个似乎有点像科幻片《》中的系统。这样的一个系统和欧洲不同的是:它仍然将速度放在第一位,同时这个体系相应的就牺牲了一定的个人的自由。这个大概就是欧美的思想的差别。欧洲的“步行—自行车—公交体系”则将速度放在了第二位。其实作者同时倡导了一种包容的、不是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所以其实不要将两者对立了来考虑。

而对于作者倡导的体系,相应的我认为私人汽车应该倡导一种小型化趋势,以节省城市空间。新加坡等国家的搭车制度其实是认为了不满乘的私人汽车对于空间的浪费,而作者的体系倡导的体系尊重个人交通的目的地的不同,但是相应的应该在汽车设计中进行一定的结合。不予评价,另一种思路。

但是同样的一点是:选择了城市,其实就选择了一种共同生活,就必须收敛个人欲望的无限制膨胀转而尊重一种共同的平等的价值观。

但是,萨夫迪的汽车将不再个性化,而是一种“标准化汽车”(p120)。这个同时将引发整个汽车文化的彻底变化。

《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读感

结构

1. 编年体,基本上15~20年为一代。

2. 分代:

1. 二战后早期(1945~1960)

2. 1960年代

3. 1970~1990年代

4. 总结:最新的、后现代的思想等等。

导言

1. “但城市绝不仅仅作为艺术品。“—这个应该是当今的城市设计思想的共同点:就是不将城市设计作为一门艺术来对待,甚至建筑设计。但是这种机能主义又不同于现代主义的机能主义,可以说是一种生态主义,或者说是以一种更加的理性的、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城市,将城市作为一种生态系统。

2. 是积极的城市主义者,认为城市本身是积极的,所有的城市问题来源于不正确的对待和设计城市。

第一篇二战后早期规划理论

第一章作为空间形态规划设计的城镇规划

1. 认为第一个主要的误区在于混淆了城镇规划和城市设计,将城市设计看作单纯的空间形态的设计。将视觉美学奉为中心。

2. 第二个主要误区就是试图设计城市的终极形态。

3. 城市设计不应该是一种空间美学的设计,也不应该试图去设计一个城市的最终形态。不应该是一种静态的设计。

4. 不应该是以美学为中心的。

第2章二战后规划理论的价值取向

1. 作者总是在嘲弄一种“乌托邦“的城市理想,乌托邦是反人性的。

没有乌托邦,或者说,“乌托邦”其实最不“乌托邦”,人类生活在不完美之中,人类社会应该是多样化和充满了不可测的,而所有的“乌托邦”理想试图将人类社会静止化和纯粹化,而这恰恰是反人性的。

2. 田园梦想,是英国的一种传统—霍华德。

3. 可不可以认为:私人汽车其实应该是一种乡村式生活的必要,而不是一种高密度的大都市生活的方式。就像拖拉机应该适合田野一样。

4. 分散性低密度城市=适合机动交通

紧缩高密度城市=步行城市,因为了交通距离的缩短。

5. 树形结构—“城市的各部分(邻里)与市中心相连,但同时又相互独立。在亚历山大看来,这种组织方式是20世纪前半叶几乎所有规划都具有的特征。”

6. 作者在这里想总结的是整个的价值取向,就这一点来说的话,我想当时的英国的规划思想的价值取向就是“反城市”,认为田园小镇是最美好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产生了可以称之为“城中村”的理想城市模型—一种小型乡村的集合,这个时候的城市成为了许多乡村的一种量的加和。“城中村”都趋向低密度,整个城市成为了一种松散结构。

第3章关于二战后早期规划理论的批判

壹引言

可以看出来,战后的英国(或者整个西方世界)趋向于一种保守,政府加强了管制,试图建立一个“较强”的政府。

貳关于城镇规划的空间形态和设计话倾向的批判

i. 批判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 新开发建设质量的质疑

2. 对于物质空间规划重点的争议

主要针对的矛头还是后者。

ii. 对于后者的批判主要是对于社会学等方面的漠视,表现为要么是唯空间论,要么是空间决定论,总之将建筑设计的方法等同于城市设计的方法,认为城市设计仅仅是扩大化的或者说集群化的建筑设计。

莫里斯.布罗迪指出:“认为决定社会生活素质的根本因素是社会性的,而非物质环境的。”參关于蓝图式规划的批判

i. 所谓的蓝图式规划方法,其实是说将规划作为一种对于最终完美形态的追求设计,将其看作一个静态的结果,而非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相对的、没有最终“乌托邦”形态的东西来看待。

ii. 莫里斯.布朗:“规划必须拥有承受这些变化的能力,而只是相应的做出一个微调。”—作者赞成的是微调,认为一个失败的规划、一个没有相当的容纳力的规划必然导致无节制无控制的调整,使整个城市发展失去控制。

iii. 布朗几乎是主张摒弃总体规划,但却无力给出一个新的方法。不过他提出了一种新思路:“我们可以以象棋的思路来研究规划。将其分成一系列的步骤,每一步的行动都受限和取决于其所处的阶段,但每一步都力争为下一阶段的战略胜利预留最大的可能。”—“城镇规划应该作为一个持续的过程。”

就是说主张一种环环相扣的紧密的历时性规划。

iv.“规划应当作为一种弹性的策略。”—是一种“策略”,不是一种生硬的明确的图纸。

策略,其英文原文不得而知,但是应该是说是一组规则。

《1945...》之第三章总结

伍该章节读后印象性总结:

i. 这是一个“破”的时代,而没有具体的“立”,不破不立,对于旧有思想的批判是其主要贡献。

ii. 其批判主要集中针对旧有规划思想和方法的以下几点:

1. 反城市化的—应该说是反都市化。旧有思想从来不认为大都市是或者说会成为人类的理想居住地。完全的漠视大都市的积极性,以一种农业时代的田园梦想来作为其乌托邦之梦的雏形。

2. 简单化的—无视都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个其实是和上一点相关的:将都市当作一个简单化的乡村来对待。而批评者认为,这种复杂性和多样性恰恰是都市的优点。

3. 静态化—对于一种终极的“乌托邦”形态的追求,无视城市是总是在发展变化的,一种“蓝图式”的图示型规划方法。

反对者认为应该主要是一种导则性,要脱离开对于具体空间形态“美”的迷执,制定一种更富有弹性的规划。

4. 片面化—将城市设计混同与建筑设计,认为城市设计仅仅是或者主要是空间形态的设计,或者认为好的空间能够影响和决定一切—空间决定论,而忽视了社会学方面。

在批评者看来,城市问题不仅仅是建筑问题,甚至可以说,建筑、空间问题仅仅是城市问题的一个小的方面。

5. 表面化—忽视人之为“人”,忽视具体的居民,将所有居民简单化为一种概念上的人,认为其可以简单化的一体化对待,而漠视人和人的不同。

没有采取一种认真的社会调研和与居民合作的方式,而是一种专制的想当然的专家***的模式。

不真正的了解城市“生活”,不真正了解自己规划的社区生活。

脱离现实。

不是民主的,而是***的。

6. 对于都市根本结构的认知的错误:

批评者认为,城市不是简单化的树形结构—“构成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独立,这些组成部分和结构主体相关,但是彼此互不交叉重叠或者相关。”这个就是一种***统治的模式,所有的命令都唯中心是从,个体之间没有组织。这个在任何大型系统中是行不通的。

城市应该是网状结构,或者是亚历山大的“半网格结构”—“组成部分不但和结构主体相关,而且彼此之间也交叉重叠和关联。”这个是一种复杂结构,这个结构中的个体拥有了相当的自制性和自组织性,并且其中心能够随着时间和环境的不同而变化“涌现”,从而是一种弹性结构。

10月31日

第4章系统规划理论和理性过程规划理论

引言:城镇规划思想的根本变化

壹我就是一个书中所谓的“数学半文盲”状态的建筑设计人员。

貳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就是说,表面上或者说浅层次上来说的话,这个时期的思想活动开始了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但是其实这个时期的思想(甚至应该说包括当代的所以的积极性思想者们)、现代主义者们的思想,都有着共同的渊源—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时形成的乐观主义浪潮。

对什么乐观呢?对于人类的理性的能力—因为在这之前,“人们的生活被人类似乎无法控制的力量所支配,他们不可捉摸。无法抵御。”那是一个宗教和神灵的时代,而

在启蒙运动时代,人类终于“科学知识的增长使人类获得对自然力量的更大控制权”,所以这个时候才真正的建立起一种人文主义,是一种人类对于自身力量的高度自信!所以,没有什么根本性的人生信念的怀疑,这一切都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深度发展,一种对于理性和技术力量的高度自信。

我想,这个时候的人类开始发现,自己能够或者说有希望能够完全的把握住、模仿、仿造一个有机生命、一个有机的东西,自己似乎开始无所不能了。

简单的说,这种信念告诉大家:不论怎么说,城市需要规划!

參这个时代是一个系统科学、决策科学开始对建筑、规划产生影响的时代,所以相应的就产生了两种主要的规划理论:

i. 系统规划理论—直接将系统论“嫁接”入规划之中。将城市看作了一个系统,开始认识到了城市的复杂性。

他们承认了城市规划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的、复杂的、互相联系的东西。

但是因为系统理论及其术语的艰涩,这个理论起码在当时,和实践非常的脱节,因为大部分的规划人员是“数学半文盲”。

ii. 理性过程规划理论

这个是注重对于规划过程、决策过程的影响。

这个往往是关于一种方法的理论,倾向于综合的全面的收集信息、罗列可能的应对之道、然后做出可能的结果的评估的一种过程。

其论述的方法很重要,可以借鉴其过程:

图中,过程可以分为5步。

重要的是“反馈”环,这样的话,一个过程就没有终结状态,而是一个不断的动态过程。

“我们的目标很少得到全面实现,即使得偿所愿,又会出现其他目标(或者问题)。”肆以上的发展都是和社会民主化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的。

伍查尔斯.林德布罗姆的质疑

i. 针对的是理想过程论。

ii. 认为往往因为时间的不足或者收集信息能力的不足,不能够掌握足够的信息。iii. 因此认为现实规划是“渐近的、阶段性的、机会性的、实用性的”,是“非连贯的、渐进的”。

iv. 认为在一些情况下,对于少数的往往是“最好的”—往往是凭借经验、常识或者直觉来判断—的选项进行考察就可以了。

陸总的说,这一章开始了一些建立可实施的方法的尝试,不过理想的方法恐怕至今都还没有一个公认的东西。所以这个时候的尝试往往更是不成熟不完整的。

理想,人类的理性依然给予了人类极大的信心。人类仅仅是开始了其用理性超越理性的征途。人们没有否定理性,而是希望理性更加的“理性”,而不是任凭浅薄的理性变为非理性。

第5章规划是一个政治过程

现代主义和城市抗议活动

该章主要是对于上一章节的理性主义倾向进行了批判,但是我想可能应该更着重“修订”,因为理性主义总是需要的,但是不能够完全的漠视人的感情,居住本来就是充满了感情的事

情。

同时,上章节的系统理论等已经在着手建立一个能够容纳方方面面的因素的更加开放的构架了。只是它才刚刚开始,还不全面还不完善。

1. “价值判断”问题:认为系统论者和理性过程论者都忽视了“价值判断”的重要性。认为价值判断“是一些强烈的、有时充满情感色彩的意愿和异议,换句话说,对城镇规划的判断更多的是政治性的,而不是技术性的或者科学性的。”

科学、价值和理性:伪技术主义

2. 总之,这个章节—或者说战后建筑、规划的发展的趋势主流就是将人性、将感性的东西重新引入过分依仗理性力量的设计理论之中,有些东西无法根据绝对理性予以界定。

3. 技术主义者总是认为技术和专家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而忽视了居民和民主制度。

但是究竟应该如何去运作?这个现在在看到这个时代的时候我尚不能够下结论。

主要是在规划过程中引入了调研和民主公投的一些东西,让居民自己的意见能够通过某种合理机制对于规划方案进行干预。

但是是否最后的决定权就要在乎民众来公投?专家是否只能起到一种咨询师的被动地位?我看如果是这样涣散的民主恐怕也是不能够的。想起来毛泽东打仗的事情,完全的民主是只能导致毫无效率的无政府主义,应该是民主集中制。

但是具体应该怎么样?也许这些过程本来就是一种动态的、有很多因素或者细节过程不能也不应该完全死板的确定。

规划评估

4. 这个时代甚至包括当代,似乎人们突然认识到了世界的复杂性但是却一时找不出非常合适的方法应对。出现了非常多的解决问题的尝试但是往往都不能够全面的解决问题。往往是顾前不顾后的一些东西。似乎只能是一种动态的、不断的进行的针对部分的修正、去渐渐的尽可能的逼向完美,但是完美是不可达的。

5. 一个社会整体的思潮发展的轨迹,往往会和一个人的思想的发展有着某种契合:这一章表现出来的那种非常的困惑、多种思潮的不能够被明确评判的一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似乎又都有问题的状态,其实很像我现在的状态。

6. 总之,这一章是反对将规划这种社会性极强的东西来作为一个纯学术的东西来对待,说明它脱离不了政治,但是这里的“政治”这个字眼似乎有一定的不同于我们日常使用的东西,或者说这个“政治”更“学术”,似乎是指一种不那么纯净的、包含了更广泛的甚至是全体的牵扯者的意见的一种东西,就是说在“规划”之中不应该排除掉任何的东西、任何的因素、任何的人,而应该全面的考虑。

全面的一个能调众口的方案是不可能的几乎,只能是无限逼近,如何的方式、如何的取舍才是最好的?比如你让穷人多满意些还是让富人多满意些?这里面立刻就有了个立场问题,就有了个政治问题。而且这本身还牵扯到了对于民主政体的讨论,各个国家自然不同。

就是说,做规划,就必然牵扯到立场和价值观,这个就是个政治问题。

7. 总之,这一章里面把政治、政策因素又考虑了进来,政权作为一个积极的不能忽视的因素进来了。

8. “任何规划活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于做什么最好之类的问题,这些也是价值观的问题。

9. 诺顿.朗:“规划就是政策,在一个民主国家,无论如何,政策就构成了政治。问题不是规划是否会反应政治,而是它将反应谁的政治。”

民主国家的政治,就是说不是某个人的随机性的一言堂,而是政策。

公众参与

10. “有人说,自柏拉图的《共和制》发表以来,‘多少程度‘的民主(或参与)是可行的

或理想的这个问题一直是民主理论探讨的核心(任何普通政治哲学的讨论中心)。因此,关于公众参与规划的讨论是关于民主这个一般哲学思辨的组成部分。”

“关于民主的理想程度,也就是参与的理想程度,看法上一直存在明显的不一致。如同赫尔德所说,存在着不同的民主模式。”

11. “达维多夫……指出,规划人员应该更积极的投入到政治过程中去,他们应该在公众中充当各色市民团体的‘支持着’,特别是要支持那些弱势群体或者少数民族,因为他们的利益在规划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表达。”

12. 这一章节很多不同的理论,这个大约就是一种变动和混乱期的特点。不过总的趋势是将更多的、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考虑进来,不允许一种一个人的规划、或者强势群体的规划,这个就是政治!

《1945...》之第6章

第6章有关规划效果的理论

从这一章开始进入了第三篇“1970 年代到1990 年代的规划理论”。

这本书应该被定义为“非常好的泛读书”,因为它能够让你迅速的知道规划是什么,但是很多东西的讨论现在是不容易理解的。它能够帮你建立一种基本的认识和态度。战后整个时期世界思想都在和世界上的一切一样飞速的同时混合化的发展着。于是呈现出一种不容易把握和解析的混杂态,其整个理论界有着非常多样的潜规则“网”在作用,即使是思想界也已经不再是单线化发展。世界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变得不容易把握和似乎不可琢磨。

这个时代是个思想的战国时代,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样。每一个理论都难调众口,没有一个理论得到一种大面积的广泛的认可,不过每个时代总还是会有一种更加“大约”的、更加方向化的一种大概的调子。比如当今的可持续性是个主题,那么如何才算可持续?这个就会有很多方向。

这是一个互相讨伐和批判的时代,似乎每一个学派都在对另外的东西的批判中建立起自己。混乱。所以你只能是寻找出或者进行自我的建构一种信仰体系。你可以信仰的是自我构建的“共产—资产”体系。

在这一章里面,政治和规划更加的不分彼此起来。这里面的“政治”,我想是:你对于这个世界的社会结构持什么样的立场?比如你是站在哪一边的问题。你更加关心什么人的利益?等等。总之,是说是你对于这个社会结构的一种总的立场,它直接影响了你在规划中的判断—立场决定了决策,而规划就是决策过程,一系列的决策过程。

壹批判—对于理性过程论的批判

1. 质疑理性过程和实践的脱节,认为是空洞和空虚的。

2. 作者不认同这种批判,同时当时就存在着对这种批判的批判:因为认为理性过程论本身就是一种指导性的思想纲领的东西,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体系。“譬如,这有点像批评美国约翰.罗尔斯的著名的公平理论,说它不是基于对公平在美国的实际状况的经验调查。”

3. 不过这种批评者的提倡的有些东西我想还是有意思的:非常的注重经验主义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因此非常的注重“脚踏实地”的调研。

“要求规划理论根植于对于现实世界的经验调查”。

貳对于战后(英国)规划政策的评估--《英格兰城市控制》—彼得.霍尔

1. 检查规划体系的目标、运作和效果。

2. 认为到1970年代,战后规划体系的三大效果:

a) 城市控制—是3结果中的最根本因素

b) 郊区化—认为是城市控制的结果—更长的上下班距离

c) 土地和物产价格的上涨

3. “霍尔观察到,这些效果中只有第一个效果是实施规划体系的设计师的意图,防止城市蔓延是战后规划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

就是说大部分结果都是出乎意料或者和期望相反的。

我有个疑问哦:是不是一定要防止城市蔓延?如果认为城市是个好东西,为什么要防止城市蔓延?

4. 霍尔考察了战后规划的“分配”效果,认为“规划的效果一直是从穷人那里剥夺他们所拥有的少量财产,同时给于那些腰缠万贯的富人。”

霍尔认为规划应该对这种不公平抱有主要责任,但是作者(尼格尔.泰勒)不认为这样。

參规划和“政治经济”体制的关系

1. 普遍的有观点认为市场干预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力量其实远远大于规划体系,尤其是皮克万斯的分析,认为“规划…所产生的用地形态与没有规划情境下会发生的用地形态不会有差异?”,这个几乎是一种“规划不作为论”。

2. 我想上述观点起码表述了:城市现象其实是另一个更大系统(政治经济体系)的一种作用后的表象而已。

3. 马克思主义观:政府和规划是整个自由***的组成部分,不能彼此孤立。

或者简单说:有什么样的政治就有什么样的规划体系,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了规划体系。

“规划是这个制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城镇规划在实践中往往发挥着支持市场并维护市场的作用”。

肆建设性的观点—这一章中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1. 玻珀:规划需要一种“渐进式”而不是“乌托邦综合”的方法。

2. 所谓的“乌托邦”方法,翻译的不是很清楚,我的理解就是是一种习惯于“一揽子”作风的“革命”方式,就是说一下子就要完全的打破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乌托邦的那种作风。

3. 而“渐进式”,里德:“这里的问题是:…如果你试图同时改变太多的政策……你就不可能知道哪一项观察到的效果应该归因于哪一项政策的变化。?”就是说不能够理性评估了,变得盲目了。

4. 所以玻珀主张:“公共政策应该按照他讲的…渐进式?社会工程的方式来推进。政策的改变是谨慎的、渐进式的,因此个别政策的效果能随时得到监视。”

这个很有意思的是,人类总是在寻找将复杂问题解析为简单然后加以逐个击破的方法,这个应该是基于人类的智能的有限性的一种自然的追求,这个也是。

《1945...》结语

第四篇总结

第9章范式变换,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规划理论和范式变化ν

壹所谓的范式,是托马斯.库恩的东西,是指一种世界观式的根本的一种科学观,其形成之后必然有一个稳定期,而一旦改变必然性成一种整个科学界甚至包括了普通民众的观念的革命。

作者在这里是一种“借用”,就是将这个词用来定义某个领域内作为基础的、根本性的、框架性的价值观的一种认识。

貳 1945年之后的两次范式变化

1. 1960年代,城镇规划由艺术变为系统理论和理性程序理论

2. 1970~1980年代,规划师作为技术专家变为作为“协调者”。

两个范式的变化:ν

壹 1945年前,城镇规划是艺术,是“建筑的延伸”。

貳 1960年代,系统理论和理性程序理论,由艺术变为科学。转变可以归纳为4方面

1. 城镇是个物质空间结构~城镇是个不断变化的互相联系的功能系统

2. 空间地理学和形态学(美学观念)~空间社会学(社会、经济)

3. 终结状态、蓝图式规划~过程

4. 规划技术手段变为了科学分析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空间设计的手法也并没有完全被取代,1960年代不是一个彻底的“革命”,而其重要的是区分了两个规划层侧:

1. 策略性、长期性规划层次——是系统和理性过程里面的主要应用的层次

2. 地方性、感知性规划层次——注意了一定的美学观

參从专家到沟通者

1. 早期的规划论认为规划师是技术专家,但是当时人们认识到“城镇规划最根本的是价值判断(有别于纯粹的技术判断),一种渴望去创造或者维护的环境类型的价值判断”,城镇规划充满了价值判断和政治色彩,因此质疑规划师是否在这方面具有更强的“专家”才能。

作为两种意见的一种综合和修正,开始认为规划师应该是“识别和调停涉及到土地开发的不同利益集团需求”。

2. 保罗.达维多夫:“而是让顾客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并且发挥这个优势来取得个体的发展。”

重点强调了沟通和突出重点(发现本质)的能力。

可以看作另一次范式变化——后现代主义思潮ν

“现代主义者把人类理性思维和科学技术当作能带给人类光明未来的关键,如今这个信心基本崩溃了。”

壹挑战科学和理性

i. 在我的理解,主要挑战的是一种一言堂的、其实往往无法验证的权威主义,“任何依靠单独说明来支撑的权威性是靠不住的,并且应该被抵制。本质上,后现代主义断言一种元叙事优于另外一种元叙事是始终不能判定的。”

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者主张一种更多元化的、更民主的、更开放包容的思想体系。后现代主义是反乌托邦的,就是说是反对一种理性的理想的终极的唯一的图景的。ii. 往往于是就有了一种相对主义的倾向。

iii. 作者不是非常的支持后现代主义,但是在我看来对于这些思潮应该都是一种去粗取精的态度比较好。

可以看出每一个理论都其实对于整体理论的进步能够提供一些积极的东西,能够提供不一样的视角。

后现代主义的最珍贵的地方是对于过分的理性的修正,毕竟人类对于自身能力的过分自信最终将会导致人类自己的灭亡。

iv. 战后的主要思潮其实都和政治体系的日益民主化有关,越来越广泛的族群认识到了自身的尊严和价值。不再苟安于别人的压迫和权威。

v. 作者顺便批评了亚历山大:“像亚历山大表现的,让一些城市自然生长的主张是误导,因为大部分人类活动都有某种程度的规划。”

看书信一半。

貳作为生活质量替代标准的后现代主义

i. 后现代主义认为不存在所有人都满意的理想环境类型,环境质量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

后现代主义者通常为复杂性、多样性、差异性和多元化而欢呼。

ii. 由于大城市生活多样化和多元化,以及由此提供的选择自由,赞美大城市生活成了后现代主义价值观的核心。

iii. “后现代主义者容易走向极端,任何不同的事物都可接受或被允许”——作者认为“也许还要有城镇规划的包罗万象的…共同?理想”。

就是说,虽然是支持多元化,但是仍然会有一个度,好的和坏的并不是绝对没有差别的,后现代主义的积极一面应该理解为主要是“扩大了”可接受的范围,但是绝对不是“取消了”。

iv. 就是说,我认为的、和作者认为的是,正确的东西和美丽的东西,的确不仅仅是一种(像现代主义者们所追求的终极真理一样),而是有多种,但是却也绝对不是所有或者没有。

v. 那么,那个度是什么呢?

參结语

城镇规划到底是什么?它应该做什么?

i. 不是艺术也不是科学——“是一种社会行为方式,或者社会实践……因为是实践,它需要评论和判断甚于其他——判断做什么,如何做最好……关于实践思考与判断的理论对于城镇规划而言绝对是焦点。”

ii. 诚征规划做什么?

“在城镇规划理论的核心,是关于环境质量的严谨分析和系列推理:……”(p159)

《空间公共性研究》之部分阅读于雷著

中国人写书,大多是文献综述,所以信息量往往很大,但是思路往往不够系统和清晰,所以当作一个文献资料匆匆看看。

壹齐康(p6):公共性的最重要特征是交往,这种交往引发的经营、就业、管理、创造和活动的总和是生存和再生。

貳(p1绪论中)

1. 于雷谈论的中国式内院和西方式广场的差别我想也是整个东西方社会架构的差别:东方是一种压制冲突、认为任何的冲突都是不好的社会意识和结构。西方则是“纵容小的冲突发生,通过不断的消化小的冲突来避免大的不可控制的冲突”。

2. “在现代社会中,基于西方古典公共观念之上的现代公共空间观念成为现代民主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參(p5)哈贝马斯:“可以说在传统社会中城市公共空间曾经是最重要的公共生活载体。”

肆公共性概念:

i. 一般化理解:

1. (p9)“进一步讲,公共空间又和私密空间不同,它还应该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与其他人类成员相处并存在的意义。”

ii. 建筑学专业的理解

1. “不专属”—赫兹伯格

赫兹伯格认为的公共性:“对于任何一个人在任何时间均可进入的场所,而对它的维持由集体负责;私密则表明该空间是由一小群体或一个人决定可否进入的场所,并由其负责对它的维持。”

权属、用途、义务。

于雷认为专业人士的认识有片面性。

2. 作者认为,理解“公共空间”必须从理解其定于“公共”入手。因为“公共”不是建筑学专业名词。

iii. 东方溯源:

在东西方文化早期,公和私往往是成对出现。

就是说意识到私密的时候才相应有了公共的划分。

1.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公”对于百姓来说仅仅意味着共同耕作。“私”才意味着归属性。

2. “公,谓显然为之也”。

iv. 西方溯源:

1. 古希腊城邦:“公共”既是“政治”。

2. 是当代公共概念的真正起源

3. 公共空间:广场、剧院、法院、竞技场等等

4. 公共政治生活:

a) 言语:讨论、辩论、诉讼等

b) 行动:竞技、战争

5.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公共生活从道德上高于私人生活,是文明社会的标志。

v. 汉娜.阿伦特解释的公共性概念

认为包含了3方面含义

1. 公开性:

被每个人看见,被每个人听见

2. 实在性:

和上一点紧密相联。

客观的、实在的存在感。“与个体通过反思感受存在的体验不同。在公共空间里,一个人的经验、感觉可以被其他人的经验、感觉所证实,这就是公共生活的意义。”“(家庭生活对于个人经验的延伸)永远无法取代从一个物体呈现在众多的观看者面前的各个方面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那一现实。”

强调“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不是指数量,那么我想应该是指不同于个人意志的意志。不要大一统。

3. 共同的:

指与公共性中的“他者”联系和分离的物体世界。

阿伦特的比喻:处在一个公共空间里的人们就好像坐在一张桌子周围的人们,公共性就像桌子一样即把人们联系起来,又将他们隔开。

4. 私人生活具有一种“被剥夺”的品质,因为他人的缺席。

vi. 哈贝马斯的公共性研究:

1. 认为公共性最重要的是“评判功能”。

2. 这种评判功能之所以重要,也是因为其能够提供“多视角”,反而是因为私人性得到了尊重,各个成员的独立的理性的共存。

vii. 夏铸久

1. “公共性在象征展现方面意味着不同的人聚居在相同的地方,感觉到彼此的差异,为了求生存而互动交往,进而使城镇居民不得不发现使用…我们?这个字眼的方法。

2. “公共性界定的关键不在于什么永恒的品质,而在于其政治的特质……因此公共性其实就是政治。

3. 笔者认为都有局限,而相对来说阿伦特的比较具有普遍性。

伍作者的总结—公共性的定义:(p14)

i. 公开化的环境—公共性的物质基础

ii. 公共性表现为一种过程—公共过程:

1. 是个体见的差异和共识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

认为公共活动是一种“复数性“活动,具有“差异”和“平等”两种性质。

“以古希腊人的公共生活为例,城邦和家庭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将不同的家庭和部落、不同经济利益的竞争者、本邦人和外邦人吸引到一起,个体之间身份的差异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特色。”

这样说来,我想,城市就是一个“不同”之间进行聚集—交流—融合—形成共识的地方。

其次,平等性是指一种“共识”,同时就是意味着一种对于差异的容忍力。

简单说,所谓的城市,所谓的公共,就是异质共存共荣。这里面,“共荣”是褒义,意味着交流、共识、互相取长补短等等。

2. “不可逆性”和“不可预见性”

注意,这个恰恰是有机复杂系统的特征。

3. 公共性引发的共同体理想

(p15)

陸空间公共性:

i. 空间的公共性是为了人的社会生活的公共性。

ii. 空间本身必须和公共性社会生活进行耦合时候才有公共性—苏州园林的变化。

iii. 公共空间首先是作用于个体的人,然后间接影响社会生活。

iv. 公共生活的载体的日益多样化:空间、报纸、影视、网络等等。

柒我的关于该章节的一些总结:

i. 公共空间中交流的重要性:其实公共空间的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提供了人和人之间的低门槛交流的可能性,通过这种交流人才能够通过多视点来关注自身。

ii. 差异化,公共空间要强调的是一种异质之间的共存和交流,同质化聚合不存在公共性。

iii. 注意其和“私密”的一种紧密的“互形成”关系:没有私密、抹杀个体差异则同时其实就消灭了公共性。

iv. 所以说,公共空间等于城市生活。

《伊托邦》之一

第十章精练和绿色

虚拟性和物质性的一种争执。

人类熟悉的城市模式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

作者的理想的未来城市:绿色的、精练的(lean,green cities)

未来智能城市的五要点:

(注意:“智能化”在这里被著、译者用“死板”作为反义词)

i. 非物质化

ii. 减少机动(非机动)

iii. 大规模定制生产

iv. 智能操作

v. 柔性转换(soft transformation)

壹非物质化

i. 作者认为“非物质化”能够带来真正的绿色城市,因为通过非物质化能够产使很多环节无污染、无废料、节省能源等等

貳非机动化

i. 提倡通过网络技术的发展而达到的“生活——工作一体化”。

ii. “一个比较有前途的战略是大力发展由紧凑的、多功能的、小规模的社区组成的多中心城市,其间由便捷高效的交通和通信线路连接一起。”

參大规模定制生产

i. 将密斯和福特做了类比,我想这个是非常有力的的:为什么现在密斯还被奉为圣贤呢?在一个福特早已经失败了的时代?

福特:“可以为它喷上任何颜色——只要这种颜色是黑色的。”崇尚标准化、重复性的非智能的机器逻辑。

ii. 盖里的东西:体现了一种更为细致、高级的理性,而不是随意的、非理性的。

iii. 所谓的大规模定制生产,和diy的制造、菜单化制造或者建造有着很深的联系,这个时候使用者直接参与了制造过程本身而不再是仅仅一种对于制成品的委曲求全的被动选择。而这种模式得以市场化终归于电脑技术的发展。这个将引起整个生产

程序的重构。

iv. 定制化的生产或者说工作程序,也是基于一种对于更加合理化的追求,基于更加的集约化、更加的有效利用能源的追求。是一种高度理性。

肆智能操作

i. 小便器上面的感应冲水设备——最常见的智能设施

ii. 主要还是针对节省能源

伍柔性转变

i. 其定义的一种现状城市的需求很重要,可能也是一个突破点:“在大多数发达地区,虽然基本的任务是使现有的建筑、公共场所以及交通设施适应并满足与最初设计制造时已大相径庭的要求,……”

也就是说,传统建筑设计方法所产生的过分对于功能有着强针对性的建筑已经不很适应当下这个瞬息万变的商业信息时代了。

ii. 信息时代的城市结构的转变因为信息技术的特点从而“并非一次巨变,我们可以沿着这条精心设计的、逐步实现并且不具破坏性的转变之路往前走。”

陸我们明天的城市

i. 较少以来物资的积累,更多的以来信息的流动

ii. 较少依赖地理上的集中,更多的依赖电子互联

iii. 较少依赖扩大稀缺资源的消费,更多依赖智能管理

iv. 柔性转变——更多的依赖替换软件,而不是拆除和改造实体建筑

柒但是场所的效力依然存在,真实的地点和虚拟的场所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一种互补。

之二

序幕

壹他所期望的新城市图景是一种“灵巧化(smart)”城市。

在阅读期终结章节对于未来城市的描述之后,觉得在他的城市里面,家庭非常的重要,家庭如果可以认为是城市级别的最私密的空间的话,那么在未来城市中,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其实发生了相当大的空间的重叠:物理空间——家庭,既可以私密也可以基于其产生公共空间——借助于网络技术,这种时候的这种重叠是否也能够成为一个切入点?——一个基于家庭、住宅构筑的城市。

貳那么在未来城市中住宅真正成为了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最大量的构成

世界名著读书笔记

世界名著读书笔记 世界名著读书笔记 可惜,上帝似乎毫不吝啬的塑造了这个天才们。有似乎急不可耐伸出了毁灭之手。这些才华横溢的儿女,都无一例外的先于父亲再 人生的黄金时间离开了人间。惜乎,勃郎特姐妹! 《简爱》这本小说,主要通过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 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女性。 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然而,她并没有绝望,她并没有自我摧毁,并没有在侮辱 中沉沦。所带来的种种不幸的一切,相反,换回的却是简。爱的无 限信心,却是简。爱的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不久,简。爱又陷入了爱情的旋涡。个性及强的`她同样保持着 个人高贵的尊严,在情敌面前显得大家闺秀,毫不逊色,对于英格 拉姆小姐的咄咄逼人,她从容面对。 同样,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她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 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感到自惭性秽,同时对她肃 然起敬,并深深地爱上了她。他的真心,让她感动,她接受了他。 后来,简。爱发现罗切斯特已有了妻子,她的自尊自重再次出现, 毫不犹豫地离开了他,她对爱情的专一,让我敬佩。

最后,简。爱得知,罗切斯特为了拯救在活中的妻子不幸双目失明。躯体严重残疾,完全丧失了生活能力,而同时又妻亡财毁。简。爱全身心的爱再次投入了他的怀抱…。..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它塑造了一个体现新兴阶级的某些要求的女性形象,刻画了工业革命时期的时代精神。

城市设计读书笔记

A CITY IS NOT A TREE 城市不是树形结构 读书笔记“这是一篇探讨设计思想方法的论文,其原则并不限于城市规划” 习兴慧 201111001134

随着历史的发展,功能主义城市的弊端已经日益显现。城市本应该是一个有机体,而不是一架冰冷的机器。现代主义主张建筑适应工业化社会的发展,注重实用、功能、经济、效率的问题。但是忽视了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人。人的行为是复杂的,人们每天都会有诸如上下班、购物、工作、散步、去银行、接送小孩等等各种行为,人们会在上下班的途中接送小孩,或者在下班的途中顺便去超市购物,亦或者在公园散步的过程中与陌生人发生交谈。这些行为的发生应该是文中所说的“半网格”结构,而非“树形”。因此这些行为所发生的空间也应该是一种“半网格”结构。但是在功能分区非常明确的城市规划模式之下,城市发展往往背离了城市真正的主体,也就是每一个复杂的个体——人。 亚历山大首先分析了自然城市和人工城市的差别,他认为自然城市是自然形成的一种半网络结构,而人工城市则是一种简单线性的树状结构,在短时间内统一规划而成。对于什么是“结构”,什么是系统,亚历山大举的最形象生动的例子:报栏、信号灯、人行道组成的系统结构,我想可以这样深入理解:在这个系统中,报栏、信号灯、人行道作为系统内的固定不变的部分,形成了系统的“结构”,而作为一个活的、不断地在发生作用的系统,除了其“结构”,其中还存在着不断地进行运动、代谢、出入的变化部分——在该系统中既是人群、报纸、钱和电脉冲,这些成分不断地出入系统,使系统产生代谢并且发挥作用,相对于“结构”而言,活的部分我们可以称之为“能量”,即一种变化和流动的不定成分,能量具有可塑性,结构塑造能量的具体运作形式从而共同达成系统功能的产生,如果用水和管道来对应能量和结构的话,就可以理解为:不同的管道造成了不同的水流形式、产生了不同的作用,比如湍急的水、平静流淌的水,比如人工水坝就是通过某种结构,让水产生了能够发电的水形从而最终产生电能。 然后亚历山大具体分析了两种不同系统结构的形成过程和结构的不同,从中可以简单的得出以下几个理解: 1. 树形结构的形成比半网络结构更加理性,受到更多的规则的限制; 2. 树形结构应用在城市设计中所带来的隐患,正是因为其缺乏半网络结构所具有的有 联系的多样性和结构复杂性。可以这么理解:复杂,而不是简洁,在城市结构中成为了优点。 半网格显然是比树形更加复杂多样的结构。亚历山大从数学的角度解释,半网格中可以产生百万计的可能性。 自然形成的半网格的城市,其功能和满足人们内部需求的能力以及各部分相互连接的关系,远远大于人工塑造的树形城市。 在给出的一系列树形结构的城市中,我们可以总结得出大部分树形城市都是被环绕着巨大街区的道路分解成为一片片,社区与社区明显分离,过分强调着社区的独立性,内部又被进一步细分为更小的单元,没有相互重叠的元素存在。这些被分割出来的块块又各自有各自独立的功能。 分析了这些树形结构的城市乌托邦范式之后,亚历山大给出了一个更为清晰的对于树形结构在城市中的缺陷的说明:“无论何时我们有树形结构,这都意味着在这个结构中,没有任一单元的任何部分曾和其他单元有连接,除非以整个这一单元为媒介。这种限制的危害究竟有多大是难以领悟的。这有点儿像一个家庭中的成员不能自由地和外人交朋友,除非整个家庭和外界交友一样。” 总之,那种强烈的追求整洁和秩序的欲望,已经不是一个自由发展的城市所应该具有的,在一定的规律下的分割,就好像把人的一切行为所对应的区域都进行了分割一样,在这处只能做这件事,而那件事一定要到那处去做才行。从属于城市单元的个体单元(比城市街区小的单元,任何级别,比如人、一个商店、一个公司等等)在树形结构中都不能够单独的、自由的具有意志和自主的行动,这的确是将城市结构简化为了军营结构。

《城市建设艺术》读书笔记

一、作者简介 (一)生平 卡米诺·西特(Camillo Sitte)奥地利人,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著名的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他于1889年出版《城市建设艺术》(The Art of Building Cities)一书,当时在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就,而在艺术领域的成就几乎为零,壮观的纪念性建筑往往屹立在缺乏构思的、尴尬别扭的环境之中,该书批评了当时在城市设计中盛行的形式主义刻板模式,认真总结了中世纪城市空间艺术的有机和谐特点,努力探索城镇建设的内在规律。他非常强调城市空间要和自然环境相协调。 (二)影响 他的这些理论都是从大量分析中世纪欧洲城镇的实例中总结出来的,对后代影响很大,形成了“城市的艺术”(Civic Art)这一专门领域。对伊里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的“有机生长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国外许多近现代城市设计著作如《城市艺术》(Civic Arts)、《城镇设计》(Town Design)、《城市空间》(Urban Space)等都引用他的论述。英国建筑师吉伯德设计哈罗新城时,不能不说是受到西特的城市艺术学说的影响。” (三)地位 西特的《城市建设艺术》在西方规划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学术界常常将西特和他的这本书与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开端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西特称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第一人,将此书称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第一本经典著作是不为过誉的。” 二、历史背景 西特考察了大量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广场和街道,总结出这些街道和广场的特点:以人为基本出发点,提供了大量宜人尺度的公共空间,人们乐于在户外交流、活动。而他当时所处的时代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大发展,城市不再以人为基准点而是汽车,快速路为设计原则。而当时建筑的内部变得日益舒适,从而使人们失去了对在外部空间中进行露天活动的欲望,导致许多人不愿意外出活动。他针对这一现状并结合中世纪的城市原则,归纳出适应当时条件的城市建设艺术原则,提出了一条在城市内形成一种具有文化和情感刺激的室外生活环境的美学途径,同时也奠定了建筑应是反映时代条件的有机的城市形态环境的一部分,注重城市空间形态与形体的设计。 西特认为:如果我们能得到一些建筑物间的开敞空间,步行者就会从漫长的隧道式的街道中得到解脱,小的开敞广场就能使朝向他们的建筑物与之产生一定的关系,这些室外空间就能提供改善了的外观,以及为生活和工作在建筑物中的占有者提供阳光和空气。 三、文章核心内容 本书作者在研究中世纪广场和城市平面的基础上找寻它们美的因素,然后总结一些原则,这些原则被人理解后,就在实际中加以利用。 (一)建筑物、纪念物及公共广场之间的关系 在中世纪,重要的建筑物往往集中于一个地方并有喷泉、纪念物和雕塑的装饰。这一形象能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并能在内心深处得到共鸣。广场和其周围的建筑物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广场都有适当的比例,装饰广场的雕塑等与广场的比例是在一个体系内的,两者相辅相成,整合出一个更高层次上的宜人空间,吸引的大量市民的参与。而当时西特所生活的环境却是另一番景象。各个重要的建筑松散地布置着,广场和其周围的建筑缺乏联系,公共广场也游离于这一整体之外,充其量只是一些停靠机动车的地方,不再有人的参与,严格意义上可以说:“广场已经‘死去’。”此外、广场的比例也

城市规划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汪剑锋

安徽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题目怀远县唐集镇武杨村美好乡村建设规划 学生姓名汪剑锋―指导教师I—梁鑫斌―r职帚助教研究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应用前景(附参考文献):

研究方法:1、文献比较收集查阅相关技术资料,消化吸收,形成初步设计思路。 2、实际调研现场调研,了解项目地块周边环境,结合基地现状,充分了解周边的有利条件。 3、归纳总结在文献比较、实际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形成初步方案并绘制各项规划分析图,完成设计构思。 4、图形文字结合通过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法更好的展现方案。用同一的标准书写、绘制规划文本及图纸 思路:

规划通过现状调研,了解村民们的关注焦点,同时结合上位规划及美好乡村建设的要求,确定规划重点如下: 1、根据武杨村的等级和规模合理配套公益性设施及经营性设施。 2、合理确定村庄道路等级,合理确定各级道路的路面宽度,形成环路,实现户户通。配设停车场地,提高村庄对外通达能力。 3、配套村民文化休闲场地,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4、解决村民的用水问题,优先实现区域供水。无条件时建设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5、统筹电力、有线电视、网络、电话配置,并考虑今后扩展的可能性。 6实施农村清洁工程,规划配置垃圾收集站垃圾箱等。 7、整治好村庄排水系统,疏通水系。改善农居室内的厨房卫生设施,给排水等基础设施,适应现代生活要求。 8、整治村容村貌。整治改造已有农居,使新老建筑风格融合、协调,突出村庄自身特色。搞好村庄绿化工作,美化村容村貌。

总体安排和进度(包括阶段性工作内容及完成日期) 2012年10月一12月确定设计方向及题目。 2013年01月一02月现场勘查记录资料。 2013年02月一03月做问卷调查,结合所得结论绘制功能分区及平面图。 2013 年3月01 —27 日确定大体布局及根据实际绘制局部效果图草图。 2013 年3月27 —30 日绘制平面图。 2013 年4月01 —20 日将已绘制的平面图及功能分区图给老师批改。 2013 年4月20 —25 日最后确定功能分区及效果图小样。 2013 年4月25 —30 日再次实地考察分析并绘制道路系统平面图。 2013年4月31 —5月16 确定最终详细方案,认真遵循老师所给的意见绘制修改方案。 日 2013 年5月16 —30 日制作电子版的毕设,加上详细合理的设计说明。设计完成,准备答 亠、丄 辩。 指导教师意见(研究的意义、创新点、前期基础工作、存在的难点和困难、建议等) 指导教师签名: 学院领导组意见: 签名:

世界名著的读书笔记

世界名著的读书笔记 《简爱》是一本具有多年历史的文学著作。至今已152年的历史了。它的成功在于它详细的内容,精彩的片段。在译序中,它还详细地介绍了《简爱》的作者一些背景故事。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简爱》读书笔记 从中我了解到了作者夏洛蒂。勃郎特的许多事。她出生在一个年经济困顿、多灾多难的家庭;居住在一个远离尘器的穷乡僻壤;生活在革命势头正健,国家由农民向工业国过渡,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的时代,这些都给她的小说创作上打上了可见的烙印。 可惜,上帝似乎毫不吝啬的塑造了这个天才们。有似乎急不可耐伸出了毁灭之手。这些才华横溢的儿女,都无一例外的先于父亲再人生的黄金时间离开了人间。惜乎,勃郎特姐妹! 《简爱》这本小说,主要通过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

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女性。 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然而,她并没有绝望,她并没有自我摧毁,并没有在侮辱中沉沦。所带来的种种不幸的一切,相反,换回的却是简。爱的无限信心,却是简。爱的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不幸,在学习生活中,简。爱仍然是承受着肉体上的受罚和心灵上的催残。学校的施主罗可赫斯特不但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诋毁她,而且把她置于耻辱台上示众。使她在全校师生面前丢尽了脸。但简。爱仍坚强不屈,化悲愤为力量,不但在学习上飞速进步,而且也取得了师生们的理解。 不久,简。爱又陷入了爱情的旋涡。个性及强的她同样保持着个人高贵的尊严,在情敌面前显得大家闺秀,毫不逊色,对于英格拉姆小姐的咄咄逼人,她从容面对。 同样,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她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感到自惭性秽,同时对她肃然起敬,并深深地爱上了她。他的真心,让她感动,

城市设计(上)——设计方案读书笔记

城市设计(上)——设计方案 [德]迪特尔·普林茨 本书是为德国高校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专业/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专门撰写的《城市设计》教科书,分上、下两册。本册主要讨论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现状调查、目标设定、方案设计,及道路交通、噪声防护、道路照明、开放空间、住区住房、配套设施等方面的设计手法。此书,可以让“城市设计”不再炫耀,更加的理性化。 读书笔记主要集中在第四章——设计的基本方法。学习了解在设计中的一些基本的布局形式、尺寸以及组织形式,使得以后的设计能够更加科学、理性化和人性化。 设计的基本手法 1 交通 城市交通规划必须满足以下前提条件 ——维持绝对必需量的交通。 ——当分配交通流量时,就以所有的交通方式作为对象,这时,尤其应促进非机动化的私人交通以及公共的客运交通。 ——公平考虑所有居民所拥有的交通机动化需求和可能性。 ——对比要的交通流进行引导,从而尽量减少交通问题对于生活质量的侵害。 ——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能源节约与国民经济方面的可能性。 例:一个居住区的道路网开发 合理的开发模式——集中布置的居民点 建筑在空间上相对集中布置,日常生活必须的设施在步行范围内。远距离的目的地与住宅间通过公共交通工具联系。 优点:大大限制了机动车交通,只需要较少的交通用地。能源消耗较少,环境污染也较轻。 1.1 步行交通 步行交通必须是连贯并且有着明确的目的地指示的道路结构,步行者的安全和活动灵活性必须优先考虑,同时还要考虑步行的舒适性。 步行者的出行半径收到目的地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个人条件、道路频度和阻碍等因素的影响。在步行交通中,特别需要保护婴儿、小学生和老人的安全。 以下道路的安全性需要优先考虑: 1.步行者来往频繁的道路 2.不以车辆通行为首要用途的道路,例如游憩道路和购物街到。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居民点的形成 人类的第一次大分工出现了固定的居民点: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与河流关系密切 2.城市的形成(经济因素与文化因素要点: ⑴人类的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⑵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产生了城市。 3.城市形成的条件 基础条件——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分工; 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粮食的出现; 4.城市的定义(三要素 包括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三个方面。 5.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6.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的共同作用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第一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城市。 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1.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 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2.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具体包括: ⑴人口职能的转变; ⑵产业结构的转变; ⑶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3.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⑵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名著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

名著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 《平凡的世界》一本看似平凡的书籍,但是就是这本书对我影响巨大。是她,让我再次以“平庸”的眼光看世界;是她,使我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她,让我再次以平凡的眼光看待自己。也许你现在云里雾里,不过此书确实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 记得书上有这么一句话“最平常的一件事都可以显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其实我算是一个注意细节的男生,虽然有时候说话大大咧咧,但是我特别会观察别人的细微表情变化,并尽力采取措施处理它。没错,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过我是这样来看这段话的。任何性格都是双面性的,永远不要轻视任何一种性格,万万不可鄙夷我们的出身,他带给我们的财富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最平常的一件事都可以显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记得有那么一件事,文中贫穷的主人公读初中时喜欢一女生,但女生喜欢校长的儿子,主人公的哥们很伤心,替他揍了那个校长的儿子,当时所有人都会觉得他会告诉校长,并把主人公他们开除,联系下当时中国70年代的社会背景,当然还包过这件事中的错综复杂。出人意料的是,那位作风嚣张的公子哥并未把这件事告诉学校,主人公也躲过一劫。这就是魄力,因为当时我也没想到,也许你会觉得可能公子哥怕被打,不是这样,这就是那位公子哥的思维方式,作风高调但内心细致紧密,而且能忍,这就是大将风范。在我经历的生活领域中有那么一个人,平时生活特别节俭,他一个同学过生日,送礼物的话估计也会就表表心意,大家都觉得他估计也就不送礼物(因为以往都是这样,过生日的人做东,其他人负责吃饭就行),或者在路边随便买点东西当做礼物,毕竟礼轻情意重嘛;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花了很大心思去准备那份礼物,也花了很大一笔钱(相当于他一个月生活费的四分之一),谁也没有想到,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从此,我对他更是刮目相看。相信大家可能不太理解我的感悟,毕竟大家也不懂他们之间的种种,但可以确定的是他想做他同学永远的好朋友,仅此而已,仅是朋友,没有任何“邪恶”的目的。自那以后,他们的关系更进一层。很简单的一件事,所有人也就很快忘却,但自那以后,他在我心中的人格瞬间巨大化了。我认为那得需要多大的魄力才能够想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doc

《城市意象》读书报告

浅析《城市意象》 1.书籍简介 《城市意象》是一部影响了世界各国城市设计的理论著作,它的作者凯文.林奇是当代著名城市设计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林奇的一生致力于城市设计理论的研究,他还因在MIT的出色教育成就被誉为一位杰出的城市设计教育家。 《城市意象》的研究始于对城市地理学量化研究方法的质疑和批判。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对城市空间组织和内部模型的大量实证研究使人们认识到理论模型的预测与实际观察结果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开始对根据小样本建立的模型运用到达分为区域或把有限的地区性模型无条件推广到其他地区提出了疑问,并且人的行为多是处在一种假设状态的研究,真实生活中往往呈现出非理性状态。这种对量化研究的不满以及对规范模型可接受性的质疑,导致了60年代后期对个体行为的普遍关注,从而形成了风行于70年代的“行为革命”。凯文·林奇他便是把研究建立在行为研究的方法之上 ,强调对个体以及对该行为产生影响的个体知觉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个体和集体的心智图研究,借鉴了各项实验研究方法 ,如访谈、画图、情景的界定、描述、重复再现、系列再现等对个体获取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凯文·林奇在这本书中首次将环境心理学引入其中,这是一本有关城市意象研究最具影响的著作。书中林奇通过以上方法对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的城市意象作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意象及其元素、城市形态等问题作了论述。 2.内容概述 书中所说的城市意象,可理解为由于周围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而使居民产生的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 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印象, 也是居民头脑中的“主观环境”空间,林奇对这种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感知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这种通过清晰、协调的形式,满足生动、可懂的外形需要来创造意象的功能,是城市迈向内在意蕴表达的重要的第一步,一个高度可意象的城市应该看起来适宜、独特而不寻常,应该能够吸引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和参与。基于这种观点,林奇进一步将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五个要素的提出在城市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影响,也是我们在目前城市设计中关注的基本要素。 林奇将五要素称之为充当城市设计的标准元件,在详细分析这五种元素时,他又引入空间、结构、连续性、可见性、渗透性、主导性等设计特性与之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一套崭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城市设计不应再是建筑师或城市规划设计师的主观创作,而应是探索每座城市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及其特色,并加以组织发挥,使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使每座城市都有其本身的可意象性。 3.城市意象及其元素 在城市意象中,林奇关注的是城市的视觉品质。在组成这些视觉品质的环境意象中,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五元素尤为重要。提高城市的可意象性就是使它在形象上更易于辨别和组织。城市区域组成,区域由节点组成,由边界限定范围,通过道路在其间穿行,并四处散布一些标志物,元素之间有规律地互相重叠穿插。

城市规划读书笔记—寻找失落空间

《寻找失落空间》读书笔记 《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美〕罗杰·特兰西克著,朱子瑜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一年多前。这本书最触动我的是它所附的图片,我第一次被引导从这样的视角来看待城市。在这之前,我是高速公路、立交桥和摩天楼的崇拜者。可当我看着这张照片,我忽然联想到挣扎的拉奥孔,联想到毁灭的吴哥城:你看,那蜿蜒交织的高速公路立交桥不正像无数条蟒蛇一样从四面八方缠绕着城市,在这座城市里,除了摩天楼,就剩下废墟一样的停车场了,它的最后一滴血就要被吸干。我明白了,这不是我梦想的城市,这不是未来之城,而是死亡之城。 1、什么是现代城市中的失落空间? 失落的空间,这个称呼很形象。吴哥寺、亚特兰提斯、玛雅,曾经繁盛一时的文明,如今何处寻觅?我们正在重蹈它们的覆辙吗? 罗杰·特兰西克认为:失落空间是城市中高层塔楼底层外部无组织的景观或是脱离步行活动而无人问津的下沉式广场;失落空间是几乎所有美国城市中环绕市中心、切断商业中心和居住区之间联系的地面停车场;是沿高速路两旁无人维护、更不被使用的无主之地;失落空间也是闲置的河岸、废弃的铁路调度场、弃置的军事基地以及那些为了交通便利,或也许是为了更低的税收已迁至郊区的工厂旧址;它们是今天城市更新所遗留的、出于多重原因从未开发的和疏于清理的空地;它们是各个城区与自由发展的商业带之间无人问津的残余地区;失落空间是衰败的公园和由于无法达成预定目标而不得不拆除重建的公共项目。 简而言之,失落空间就是那些由于我们的错误、失误、贪婪和骄奢,而未能够充分加以利用的被浪费的就在你我身边的城市空间。

2、现代城市的失落空间是如何产生的? 罗杰·特兰西克认为:导致我们城市失落空间产生的主要因素有:1、对汽车依赖性的增加;2、现代主义运动中建筑师对公共空间的态度;3、城市更新时划分城市用地所采取的城市用地区划和土地使用政策;4、一些现代的公、私营机构不愿承担城市公共环境的义务;5、旧城核心区废弃的工业、军事或交通用地。 其实很多因素都是相互关联的,一环扣一环。我以为,排在第一位的当是现代主义错误的城市规划观。 3、何为成功的城市空间? 要改变和消除城市失落空间,罗杰·特兰西克认为:政府必须制定有效的空间设计政策,公众必须参与对环境的塑造,而设计师则必须深刻理解成功的城市空间背后的设计原则。这里的前提是政府、公众和设计师都要明了何为成功的城市空间。 简单地说,成功的城市空间就是人们乐意于在其中生活和工作的空间。这样的空间不但能够让当地居民安居乐业,也能对外来游客有吸引力。或者,也许不那么恰当但却比较形象的说法,长假时能够让游客蜂拥而来的城市区域就是成功的,反之,长假时居民空城而出的城市区域就是失败的。 一个成功的城市空间有很多很多的因素决定,但它们通常具有这样的一些共同特征:强调建筑间的组群关系,具有积极的图底关系,等等。 谈论建筑空间的图底关系,不仅仅是一个图形视觉转化的问题,其核心是设计的重点放在何处:若是放在实体建筑上,那就是以建筑为图,以空间为底;若是放在空间上,那就是以建筑所围合的空间为图,以建筑体为底。 考察传统的城市,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是以积极空间的围合形成作为建筑存在的主要目的。在这样的城市中,除个别例子外,建筑作为单体的意义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建筑总是以其中的一个立面参与到积极空间的营造中,并与其它建筑相配合,围合出具有积极意义的空间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人能够感受到作为人自身的存在价值,而建筑仅仅是生活的背景。在这样的空间中,作为单体的建筑仅仅以立面——甚至有时候仅以立面中的某个局部——的形式存在,其中参与空间营造的立面与这个空间中其它建筑的关系要远比与它另外的立面——这些立面很多时候根本就不存在——的关系要密切。可以这么说,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是为空间而存在的。只要我们仔细回忆一下日常生活中真正能够打动我们的城市环境,基本上都是这种情况,你甚至完全不了解周围建筑的内部特征和整体造型——对于一般的市民来说,实在也没有必要去了解它们。

世界名著读书心得

世界名著读书心得 篇一:世界名著读书心得 《爱的教育》,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打开了《爱的教育》这本书。《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男孩的成长的故事,记录了长辈对小辈的爱,教育,启示。这本书洋溢着对祖国,对家人,对老师,对同学,对朋友,的真挚的爱,读了之后感人肺腑。爱如空气一般,整天都围绕在我们身边,所以往往,我们都会忽略它。当我们咳嗽,父母会立刻拿来一瓶药,当我们在夜间把被子踢掉是,父母总微笑着帮我们盖好,当有好吃的时候,父母第一个想到的总会是我们。 也许,这对我们来说,太平凡不过了,似乎每时每刻都会发生,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父母对我们的浓浓的爱。读了这本书,我认识到了天下父母都有一颗爱子女的心。安利柯有一本与父母共读的日记,而在生活中,我们的日记上总会挂着一把小小的锁,如果说日记是子女与父母沟通的桥梁,那么,我们则把这顶桥给锁住了。这浓浓的父母之爱,似乎许多人都感受不到,真的很可悲。学校里,当我们把老师一而再再而三强调的题目做错时,老师总会严厉的批评我

们,而有些同学呢?就凭着这个,来定义一个老师的好坏,每每严厉的老师会被同学定义为坏老师,和蔼的老师会被定义成好老师,唉,我真替老师们不值,苦心教导换来的却是这些。 父母对我们付出了全部的爱,而我们就因该用好的成绩来回报他们,在这之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困难,我们就因该用鲁宾逊的精神来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回报父母。 篇二:世界名著读书心得 看了《昆虫记》后,这本书使我十分着迷,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我知道了:凌晨,蝉是怎样脱壳;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还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错误的,蜂抓青虫不是当成自己的儿子养,而是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 第一次读《昆虫记》,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没有梦幻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被我忽视太久了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我屏住呼吸,然后,凭它们穿透了我心灵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读后感1000字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读后感1000字《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读后感1000字 读了这本书,我学到了一点与我专业相关的知识。首先,是围绕城市规划管理与城市规划法规两个部分展开讨论的。 我先说说城市规划管理的相关内容。它的核心内容是“一个矛盾与两个问题”即管理者(规划管理人员)与被管理者(城市规划组织、编织着、建设活动的实施者)和管什么、如何管两个问题。 城市管理是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保障城市机体健康发展,以城市的物质要素包括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为对象,对城市运行系统做出综合性协调、规划、建设和控制活动。城市管理的内容有:城市的社会管理(人口管理(生育、人口迁移)+社会治安秩序管理(秩序、治安)+社区生活服务管理(服务设施、服务、信息管理)+城市文化管理(教育科学文化、思想道德))、城市的经济管理(产业、一体化、经济结构)、城市的生态环境管理(生态占用、碳足迹)

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当下的社会,我们的日趋需求改变着城市的现状,要求城市随着人们的轨迹适应人类活动。在城市管理中,我们将会应用统计学、系统分析、决策科学化等。 1 城市的当前弊端有:传统的城市管理组织过于松散,管理法规不配套、城市管理投入少、城市社区管理职能弱。管理模式的弊端:建管合一模式、多头分散模式、综合协调模式、实体管理模式、管理单一模式。当然还有很多这样的小知识,在我看了一下下之后,觉得受益颇多。但是,在我隔一段时间后想要机器某点就异常困难。我对关于城市规划管理的历史十分感兴趣:中国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请前苏联的城市规划大师帮忙的,在一个有学识的人的帮助下果然出现了我国经济腾飞的第一个春天。但是中国后来发生的大跃进和文革,将我国的经济倒退了很多年,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重点是这两个运动彻底打压城市规划,将相关城市规划的东西全都不留,不再设立关于城

30篇世界名著读后感

1.读《童年》有感 高尔基的《童年》举世闻名。在一个很平凡的星期天下午,我翻开了它。情绪也随着书上一行行黑色的宋体字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动着我: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安安静静”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后来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给活活的压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过的: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但在这个黑暗的家庭里,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想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周围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还认识很多其他的人:搬进新房子后的几个房客、隔壁的三少爷,等等。阿廖沙从家人的一些“奇怪”的举动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

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我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许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痛苦吧。当然,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打架斗殴之类贪婪、凶狠的事情。更不会发生残忍的把某个无辜的人无端地折磨致死这类想都没想过的“恐怖事件”。天哪,如此比较,我们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每天生活在蜜罐儿里,被甜水泡着,被金灿灿的钱堆着……我们是多么幸福呀!我们从来不用考虑衣食住行,这让大人么操心就足够了,还轮不到我们呢。Z 但拥有着这些,我们并不知足。我们总是奢求更多。因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的容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我们多天真啊。的确,我们不用像阿廖沙那样只十一岁就到“人间”独自闯荡。但读过《童年》之后,我们应该悔过自己曾经的奢侈,我们应该不再浪费,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我们不再奢侈,不再浪费;我们开始为长辈着想,体谅他们;我们更应该开始满足自己的幸福生活。为了以后,为了将来,为了我们到“人间”的那一天。 2.读《悲惨世界》有感 在某天午夜,我读了《悲惨世界》,这本书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又一佳作。 这本书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冉阿让由于饥饿过度偷了一个

城市设计读后感

城市设计读后感 ——基于对埃德蒙·N·培根的《城市设计》基本理论和实例分析 我希望能消除一个如此广为流传而未加批判的概念,即:城市是一种巨大的偶然事件的产物,它超乎人的意志的控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坚决主张人类意志现在能够有效地施加在我们的城市设计之上,以为内城市所采取的形式将使我们文明的最高抱负的确切表现。 ——培根KEY WORDS 运动感知色彩城市肌理建筑形态 引言 受沙里宁老师的影响,培根先生继承并发展了沙里宁老师的思想体系,强调城市的有机性——任何“体型”都是环境的一部分,如同自然生长出来的,并且都要讲求体型秩序。不得不说,我们长时间生活在城市之中,对城市空间的感知却匮乏地可怜。经验不足,增加了解读的难度。《城市设计》的前四章,主要是理论基础;在之后的二十章节中,培根先生大篇幅地分析了不少世界名城的城市设计。我在阅读时,将理论和实例穿插式阅读,来缓和理论部分略晦涩所带来的迷茫。 培根先生通过观察、归纳和分析城市中运动的人对空间和实体感知的内在机制和规律。他认为“建筑成为强加进环境中的许多变化无常的体型”,这就意味着建筑本身是非自然属性物质,建筑是对无边空间的“框定”,是为人类运用意图为提供他们运动的理想空间而塑造的。那是否意味着建筑是独立于大环境外的孤独的存在? 培根先生认为,“设计的过程即清晰地表现一个无定界空间中的某一部分。”没有空间,就没有建筑。空间的表现是通过各种运动去表现的,这种运动应当是包括自然环境的变幻、人的行为……培根先生在书中更强调了人的行进,空间是静态的,它的表现只能通过运动去感受。 点动成线,线动成体,那么体动为何?如果“体”是建筑单体,则“体”按照一定标准和规则在无限空间中运动产生的空间序列,和“体”随心所欲的生成,脱离运动系统而任意地布置,结果是不一样的。城市作为一个远大于建筑尺度的存在,不能简单地用小尺度成群的概念就能解决。我也认为,城市必须是被设计的,城市在认知形式上,可以概括为空间和实体的相互作用力。城市形态是各种因素的互相接入,而人会产生与之对应的生理力和心理力的平衡性运动,以获得心理体验上的稳定感。对静态的城市形态作出动态的解读,同时形成一定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应用于新的城市形态设计实践中。 一、关于运动、感知系统 我非常喜欢书中一个关于意大利小城研究的例子——在潘扎城中追随一个被稻草妇女的动向。进入城市起初,看到的是一二层的灰色建筑群体,建筑的阴影、韵律给人层次分明的强有力的建筑效果。透过灰色的框架,可以看到粉红色墙。当妇女沿着小路继续前进时,越来越受粉红色的支配,直至抵达城镇中心。至此,她已被粉红色的感觉所包围。当我们成为空间参与者,通过比例、色彩、尺度等视觉要素,点线面的空间、实体形式,受实体的物理驱动以及主观的行为路径和心理等产生的运动方式,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在此基础上去形成对城市的认知,我们希望人能获得的是和谐、认同的心理。 并且,运动的过程是动态的、连续的、整体的,人在观察过程中不能完全捕捉到静态固定物质的形式,会主观地拼贴,自由地关联感受,这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城市设计,不是设计者主观的意图,而是考虑运动过程中的可能性,通过整合空间,为人们的体验和行为提供关联。 二、城市建筑形态典型实例的分析 1、古希腊雅典中心广场 在希腊城市的成长中,培根先生着重分析了古希腊城市运动路径中空间形态的建构以及其自由成长的方法:增建、建立张拉力和延伸。 圣道联系着古希腊最神圣的地点,是古希腊雅典城建立的基础(图2中A蓝色部分),构成了雅典城中心主干道并沿它出现了商业和政治中心等城市生活。图2中B图到D图显示了沿圣道雅典城中心广场空间建立的过程: B图中元老议事厅位于与卫城相对的圣道的另一端,其利用人们沿圣道运动时的视觉和行为反向运动的作用,既突出了卫城的地位,也确定了中心广场的围合范围。 C图中赫菲斯托斯神庙建立在小土坡上,形成与卫城相呼应的广场中心建筑。同时在元老议事厅的北侧建立了宙斯神庙,既突出赫菲斯托斯神庙核心,还形成以其轴线为主的空间运动(图2-C中黄色部分)。南部柱廊与前几个建筑形成“L”形总体空间结构,既加强圣道的指向性,也加强了广场和卫城之间的反向视觉引导力。

城市规划读书笔记

城市规划读书笔记 一是城市和区域规划活动所需要的信息量和专业知识量都大大超过大多数其他规划活动:它几乎涉及人类的全部经验。理想的城市和区域规划师应该是一位好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地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而且要有若干其他必要的科学技术技能,如熟悉土木工程和控制论等。以下内容是品才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城市规划的读书笔记,欢迎参考! 城市规划读书笔记本书的要点如作者在前言说的:“严格地按历史顺序描述自产业革命直到今天的有关城市和区域规划、规划哲理、技术和立法等方面问题的演变”。他认为,规划的具体涵义是指:“规划作为一项普遍活动是指编制一个有条理的行动顺序,使预定目标得以实现。它的主要技术成果是书面文件,适当地附有统计预测、数学描述、定量评价以及说明规划方案各部分关系的图解。”(P3),但是规划既然作为一项普遍活动,为什么作者没有阐述政治力量之间的博弈结果呢?也没有体现出政治分配的意愿呢?而仅仅从技术层面来定义“规划”。我觉得,规划也是利益分配的过程。 在随后,作者说明了规划的困难:“一是城市和区域规划活动所需要的信息量和专业知识量都大大超过大多数其

他规划活动:它几乎涉及人类的全部经验。理想的城市和区域规划师应该是一位好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地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而且要有若干其他必要的科学技术技能,如熟悉土木工程和控制论等。其次,更困难的是拟订和权衡各项任务。”(P11)。 在第二章,作者关注的是“现代工业主义对城市发展和随之而来的城市规划所带来的空前影响”(P17)。从煤的采集、运输、运用、作用来说明:使接近煤的城市或在通航河道上,或者由于在铁路通行成了铁路枢纽的城市成为新的工业中心。从而引起城市布局的变化和大发展,由此而来的一系列问题。煤———工业城市——人口密集——供水等公共设施供应不上——公共卫生恶劣(人住在工厂地下室或仓库)——霍乱——通过贸易而带来的巨大流动,使流行病传播快——相关机构的建立进行治理(1848年英国成立中央卫生部)——呼唤城市规划成为必需——19世纪70年代后市政府采取按一定规章建设新住宅的做法。“依法建设的住宅(by-law housing)”.(既无室内厕所也无室内浴室P25)。因此,工业化早期的城市规划主要是针对住宅而言的,以达到改善公共卫生的效果。当然还有公共交通发展的影响(有轨马车和公共马车——有轨电车——公共汽车——通勤火车P28),人口的增长和城区面积的不扩展也对城市规划产生影响。城市内部的高密度,而工人在城市上班,下班回家到郊区,城市和

城市规划论文

学号 11230906 天津城建大学 成都某大学周边居住区的居住环境 与景观分析 学生姓名石智鑫 班级11级土木9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土木工程学院 2014年 5 月 16 日

成都某大学周边居住区的居住环境与景观 分析 摘要:本文选择成都市某大学周边3处具有不同人居环境条件的居住小区及其居民为调查与分析的对象,对住区内外部各项人居环境条件,以及公共设施规模等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居住小区人居环境的可享资源公平性进行评价,并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居住区;人居环境;公平性;景观;发展; 1.研究背景 成都作为“天府之城”,自古以来被认为是我国人居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但是从20 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人口迅速膨胀,流动人口急剧增加,成都这一自古为诸多文人赞誉的"最适合居住"的城市,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各不同阶层居住社区在享有住区物质环境条件,公共服务设施等的各个方面都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因此,作为家住川大周边的成都人,我将对川大周边的居住小区的人居环境进行分析,以期为城市居住区的环境及公共设施规划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新思路。 2.研究与分析的基础情况说明 根据居住区环境条件状况的不同,我选取了四川大学周边的三个居住小区:河滨印象,棕北小区,水井坊社区,以它们分别作为高,中,低档住区的代表,来进行调查分析。 “河滨印象”定位于以三层联排式别墅为主的绿色生态高档住宅区。位于成都市东南部锦江区上河心村,在府南河、石牛堰两河交汇处,新九眼桥飞架府南河两岸,使其与成都名胜古迹望江公园、四川大学紧密相连。 棕北小区位于成都市科华北路段,与四川大学隔街相望,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周边教育商业设施便利,交通便捷。棕北小区的整体规划体现了“占地不多环境美”的设计思想。住宅群体平面布局合理,立面富于变化,居住环境幽静,具有川西民居特色。住宅单体设计采用“大厅小卧室”的布局,注重功能完善,厨房、卫生间生活设施齐备。配套公共建筑造型别致,功能齐全,位置适中,方便居民生活。宅前绿地、组团花园、中心游园美观大方,令人赏心悦目。 水井坊社区位于锦江区中部,九眼桥头,系府河、南河两江环抱之地。水井坊社区历史悠久,社区有远近闻名的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水井坊遗址。 3.小区环境景观分析 3.1绿化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居环境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广量大,且与居民关系密切,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生态患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居住区绿地能改善居住区小气候,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隔声防风防尘,遮阳,还可提供户外活动场地美化居住环境。一个优美的绿化环境有助于人们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可为居民创造游憩交往的场所。 3.1.1绿化率:绿化率是反映居住区绿化水平最直观最主要的指标之一。河滨印象作为城市高端住宅商品房,其绿化占地比例高,设计美观,是典型的佳作,具有花鸟山水的幽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