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感恩

在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感恩

在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感恩
在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感恩

在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感恩

摘要:本文详细论述了生物课堂上感恩教育的开展。首先,为人师者当起表率作用,以身作则,给孩子做榜样。其次,利用生物教材,挖掘情感素材,在知识传授中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他人。关键词:感恩教育;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265-02

一、生物学教学应该渗透感恩教育

素质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热门话题,家长和教师往往以为只要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素质教育。特别是生物学教师,天天探讨的是如何在探究的每一个环节上下功夫,恨不得每一节生物课都有探究内容,如果是公开课,少了探究活动就不是优质课了。上课如此,考试评价也是如此,生物学期中、期末考试都有实验探究题。这就是素质教育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只重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就更加明显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我认为教师教书先要育人,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学会感恩。当今社会,父母视孩子如掌上明珠,宠爱有加。孩子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感恩却逐渐成为学生淡忘的词语,于是我们从各种媒介中发现了很多的悲剧在我们生活中出现。

李双江之子涉嫌轮奸案被刑拘是今年最大的娱乐事件,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育人多么的重要的启示。从有关的报道可以获悉,李双江

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培训课件

学会感恩懂得感恩

学会感恩懂得感恩 有话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然而,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五千多年历史中孕育了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尤其崇尚感恩。“饮水思源”的古训家喻户晓,“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思想老少皆知。千古绝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了儿女对母亲的恩惠报答不尽的感情,让感恩的思想深深根植于每个华夏子孙的心中。 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我们的思想教育,包括学校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还要帮助教育人们懂得做人的道理,特别是小学生,要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国之恩,要报效祖国;感念自然之恩,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这是一种更加丰满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刻骨铭心”的。 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他们懂得感恩呢? 一、启蒙学生培养感恩意识 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要培养其感恩意识。利用多种形式讲亲情的理论知识,最起码让学生认识到做人的基本道理。父母养育了我们,给了我们优越生活,给我们创造了受教育的条件,在我们的

身上花费了巨大的心血。要使他们理解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对自己的关爱,要引导他们学会感恩。使学生知道,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感恩的话,又怎能对他人、社会感恩?如果连父母都不爱,又怎能爱他人、爱祖国?教师还可以讲述一些尊敬父母的名人事迹:如岳飞、朱德等。让学生学有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以身作则进行感恩教育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仅从书本中获得,必须从师长处去耳濡目染,去感受效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到以学生为本,既教育引导学生,又帮助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用教师的感恩行为,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使教师成为学生感恩的榜样。其实“生活处处皆学问”,处处可以给孩子进行教育的机会。记得在去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天气寒冷还下着冻雨,我下班途经街道口时,见一头发凌乱、衣衫褴褛的妇女蜷缩在路边哆嗦着,看样子又冷又饿。当时见有一群学生在围观,还指指点点的,也许街边流浪汉他们见得多了,似乎有些麻木。我见这情形,真想训学生一顿。但职业使然,唯有润物无声。便立即停下车来,将身上仅有的一件雨衣给这位妇女披上,还买来几个热乎乎的馒头递给了她。不求她的回报,只求这个社会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只想让孩子们懂得:感恩是人际关系的第一台阶,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关心他人这种品德形成的起点。

如何培养学生学会感恩

——教学随笔 课间操——情感熏陶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生命,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这首歌学生们都很熟悉,这是学校课间手语操,也是学生的“必修科目”,我想学校让学生们做这个手语操的目的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让学生们在课间休息时间通过音乐和肢体语言接受一次感恩教育以及情感熏陶。 开学都快一个月了,每当课间操时间,学校广播里播放着《感恩的心》这首歌曲时,学生们都会自觉的运动着自己的身体,我也没太在意他们,直到韦主任在给我们讲“礼仪”课时提到的学生做手语操的情况,我才认真的观察起学生们做手语操的情形。今天我站在二(1)班队伍后面怎么就感觉那么别扭呢,为什么都没感觉到学生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做这手语操呢。瞧,陶辰沨和吴滔那两个能说会道的家伙,边手舞足到边有说有笑的;刘家宁好像更“陶醉”,他闭上眼睛,来一个三百六十度大旋转;李金韬也不示弱,一个“金鸡独立”外加“阿弥陀佛”……他们哪是在感恩呀,简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行,我这个当班主任的可不能坐视不管,我得让他们明白做这手语操可不是一般的操…… 晚上回到家,我脑海里老是出现今天早上学生们做手语操的情形,上网时也心不在焉,不经意间看到“感恩的心背后的故事”这篇文章,文章是这样写的: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看着看着,我的脑海里就有了一个想法,明天我就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第二天早上,早读时,我来到教室,我对同学们说,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同学们听的可入迷了,我知道,此时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已经埋下了爱的种子。 这一天的课间操同学们做得格外的认真。 特殊节日——用行动感恩 三八妇女节快到了,今年的妇女节正好是星期天。节日的前两天,我在班里说:“同学们,今年的三八妇女节你们为妈妈准备什么礼物呀!” “我给妈妈做一张卡片。”陶婉春大声地说。 “我给妈妈画一幅画!”相兰千的画一直画得不错。 “我要用我的零花钱给妈妈买一块蛋糕。”我知道张日吕最喜欢吃蛋糕了,他认为妈妈也一定喜欢。 …… “你们送的礼物妈妈肯定都很喜欢,不过如果你们能用行动来证明你们对妈妈的爱,为妈妈做一些事情,妈妈也许会更喜欢的!” 孩子们好像若有所悟…… 又一个星期来了,星期一早上,我通常喜欢和学生们聊一些周末的事情,由于三八节刚

小学生学会感恩的发言稿

小学生学会感恩的发言稿 小学生学会感恩的发言稿 小学生学会感恩的发言稿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五年级四班的郝嘉琦,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学会感恩,与爱同行》。 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我们去感恩的人。首先,我们要感恩的是父母,是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任劳任怨地哺育我们成长;其次,我们要感恩老师,是他们传授了我们知识,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和孜孜不倦地教诲;我们还要感恩身边的朋友,是他们和我们一起同甘苦,共患难;当我们将来长大成人时,还要感恩社会,是社会使我们有了立足和展示自我的机会…… 是啊,我们的生活需要爱,更需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英国作家萨克雷曾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 感恩,让生活充满阳光,让世界充满温馨。让我们感谢明月照亮夜空,感谢春光融化冰雪,感谢大地哺育生灵,感谢这美好的所有。 最后,让我们携起手来,学会感恩,与爱同行! 我的.演讲完毕。

小学生学会感恩的发言稿2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的阳光》。 一年前,我还是幼儿园里一名懵懂的儿童;如今,我已是小学校园里开心学知识的少年了。这一年,我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变得更加开心、懂事、充满着向往。在这里,敬爱的老师引领我走进知识的殿堂,可爱的同学让我陶醉于友谊的温暖。在我的背后,有父母殷切而专注的眼睛,让我沐浴着爱的阳光。 我是蓝天下最可爱的孩子,我是祖国花园里最灿烂的花朵,我是校园内最活泼的星星。我奔跑在蓝天下,感受着真情的温暖;我开放在花园里,牢记着园丁的培养;我活跃在课堂内外,吸取着知识的营养。胸前的红领巾提醒我,我是一个快乐向上的少年;眼前的书本告诉我,世界原来如此美丽灿烂;老师的眼睛叮咛我,我的身上寄托着浓浓的爱和希望。 我渐渐地懂了。爱,是温暖,是感恩,是成长的报答。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我在心里也偷偷地对老师说:老师,我将以最好的成绩来报答您的精心培养! 在爱的阳光下,我带着一颗感恩之心,快乐成长。 谢谢大家! 小学生学会感恩的发言稿3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会感恩,孝敬父母》。

幼儿园怎么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幼儿园怎么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当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是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的最佳时期,所以幼儿园教师教育孩子学会感恩很重要。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幼儿园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一、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当前的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中,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给了孩子的过多的宠爱,而不求孩子的任何回报,普遍存在着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暴露了家庭教育中“爱的失衡”及教育的误区。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自私、狭隘、不讲道理,缺乏或者没有爱心,不知道也不懂得关心他人的现象存在。这样事实比比皆是:孩子大小便在身上,奶奶为他换上干净的衣服,孩子却以为理所当然,没有任何表示。下雨天,年老的爷爷撑着雨伞去学校接孩子,怕孩子湿了,还把他背在背上,而孩子却心安理得,竟没有一声“谢谢”。 前不久,在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中,一个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工作的中国博士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中国的学生到美国家庭交流,可刚去不久,美国家庭却要求退回中国学生,中方就很纳闷,这孩子在各方面都很优秀,为何要退回呢?问其原因,美国家长说这学生在他家生活了一周,我们帮助他很多,可他却连一句“谢谢”的话

都没说过。可是中国学生却告诉中方代表,他认为他们为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应该的,在中国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为他做的事都是理所当然的,都不用说谢谢。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教育要从幼儿抓起,幼儿阶段的感恩教育是后期感恩教育的基础。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是迫在眉睫!作为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可见,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势在必然。 二、感恩教育,任重道远 孩子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现代教育虽然强调让孩子“张扬个性、自主成长”,但家长注重孩子的智育的同时,可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道德教育。 假如孩子们只知道“我想怎样”,“我们要什么”,不知道“我该怎样”,“要我什么”,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师敬长,不懂得关爱他人,过于强调个性而忘本教育,那么,必使孩子们失去起码的道德准则和历史责任感。他们知道麦当劳、肯德基,却不知道父母的疾苦;他们记得住自己的明星、偶像,却记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他们要求父母这样、那样,却对自己放任自流。就像前不久报道的兰州姑娘杨丽娟一方面因自己的愚昧、自己的痴迷,不务正业。另一方面她父母不教育女儿建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和生活态度,对女儿这种疯狂的变态

让孩子学会感恩(家长学校教案)

让孩子学会感恩(家长学校教案) 设计思路: 俗话说得好,“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知恩图报,不仅是人的良知,也是人们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就要教会他感恩。在这次活动中,我思考着把主题班会和家长会有效地结合起来,家长、老师、学生三方坐在一起,互动沟通,增进子女与父母间的了解,促进学生与老师间的理解,努力唤回我们的孩子回报爱心的良知,懂得爱的无私、伟大、纯洁,懂得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一定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地球。 活动组织: 这次活动我经过了认真的思索,确定主题为“让孩子学会感恩”,委托班长协助我来具体设计和组织,全体家长和学生参与。活动前我充分表达了对同学们的信任和期待,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班长连同其他班干部,进行了精心的策划,把活动分成四部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活动感言。活动方式分为小品,家长与学生节目互动,诗朗诵,歌曲,给家长颁奖、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感言等等。授课结束后,由我对全体学生进行逐一点评。 教学目的: (一)让家长通过此次授课,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到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的重要性,也让孩子们体会到家长和老师们对其深深的爱,让他们在感动中学会感恩。 (二)通过教师与家长的交流,知道“感恩他人”教育的基本要求和要点,教育孩子学会“分享、相帮、谦让、宽容”等品质。 (三)让学生了解亲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回报亲情,把对父母及其亲人的爱付诸实际行动。

(四)让学生懂得师爱,理解老师们无怨的付出和辛勤的汗水,学会感恩老师,报答师恩。 (五)让学生懂得友情的珍贵,学会珍惜友谊,学会伸出援手,学会分享快乐,学会分担他人的痛苦,永远有一颗善良的心。 教学重点: 如何让孩子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明白“感恩他人”,才会赢得朋友,真正体会生活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收录机一台,《天亮了》歌曲磁带一盒。 2﹑邀请学生家长参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感恩父母 (一)欣赏歌曲《天亮了》 (二)教师讲故事 生命的故事 贵州省马岭河风景区由于山石险峻,被誉为地球表面刻下的最后一道美丽的伤痕,1999年10月3日,马岭河风景区迎来了一个来自广西南宁市的家庭旅游团,在这个家庭旅游团里两岁半的潘子浩和大多数孩子都是第一次和父母到外地游玩。11时20分,他们乘坐着一辆仅仅5、6平方米却挤着35人的密不透风的缆车到达山顶,游客们刚刚松了口气,却听到缆车突然发出异样的响声。咔咔往下慢慢地后退,眼睁睁看着缆车慢慢往下滑落了30多米,缆车操作员慌忙之中,做了一个最不应该做的动作,一直按踩刹车。这一脚刹车竟把厚厚的脚踏板踩断,缆车下滑速度陡然加快,一声巨响,重达三吨的缆车从110米高度重重的砸向谷底。缆车坠地的一瞬间,父亲潘天奇、母亲贺艳文将潘子浩举过头顶,双手牢牢抓紧,在这危急的时刻,年轻的父母用高举的双手阻挡了袭向儿子的死神,而他们自己的身体却没有任

中学生学会感恩

中学生学会感恩 学会感恩就是学会对父母、师长与社会的培养心怀感激。根据目前绝大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这一特点,强调要让他们学会对自己所拥有享受的一切怀有感激之情非常重要。只有先懂得感恩,才会懂得关爱和回报,教会青少年“学会感恩”。老师们普遍感到教学生“学会感恩”很有必要,学会感恩就是学会被爱。现在很多学生将父母师长对其付出的关爱视为理所当然,在如何感激他人付出上意识很弱,这不利于其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人。很多家长任劳任怨却只是盲目地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他们的道德教育,造成一部分孩子的冷漠与自私。现在把“学会感恩”放入学生守则里,可以给部分老师和家长一些警醒。 学会感恩,成就精彩人生。感谢天地,感谢命运,感谢一切一切的所有。心存感恩,就会努力做好自己,善待他人,社会就会充满和谐。 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平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是一种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学会做人。从成长的角度来看,心理学家们普遍认同这样一个规律:心的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的改变,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的改变,性格

就跟着改变;性格的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愿感恩的心改变我们的态度,愿诚恳的态度带动我们的习惯,愿良好的习惯升华我们的性格,愿健康的性格收获我们美丽的人生和和谐的环境! 感恩,是人生的最大智慧;感恩,是人性的一大美德。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我看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他来自农村,学的是医学专业,上了几年学,家里值钱的东西都被他上没了,医院不好进,没钱也没关系的他,混了几年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乡卫生员.。一辈子土里刨食,对他寄着太多希望的老母亲为此很着急,从百里外的农村老家赶来,带着他到医院求职,多年的经验积累,他成功的为某医院做了一列断臂接合的手术。有热心人提醒他们母子俩要及时送礼,礼也送了----一袋家乡产的红枣和自家酿的酒,只是太轻了,轻的微不足道。院领导说,如果他能做断肢再植手术,就可以把他调到省城医院。农民母亲听不出弦外之音,更着急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才会有断肢病人来这个小医院做接肢手术。即使有,也未必轮上儿子做,如果没有上手术台的机会,就意味着儿子还要一直在乡村医院呆下去。为了儿子的前途,生性笨拙的农民母亲突发奇想,一急之下剁掉了自己的一个手指,在手术台上指明要儿子做手术...... 手术拆线后,看着还能弯动的手指,农民母亲笑了,儿子哭了,医院的领导无话可说了。 看完这个故事,我哭了,为农民母亲无私的付出!我们每个人的父母一定都像农民母亲一样爱他们的孩子,他们的爱让我们的生活充

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

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可有的父母却爱错了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有什么,结果却得不到孩子半点感激……是啊,这样的现象很普遍,要想让孩子也懂得爱父母,关键要让孩子学会感恩。 父母爱孩子没有错,但也要让付出有回报,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爱他们是理所当然的。感恩之心是一切道德的起源。父母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感恩的环境,以身作则,让孩子在一个感恩的环境下健康成长。那么,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呢?以下10个小方法希望对您有帮助! 1、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做起 父母应该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如今不少孩子聚在一起往往吹嘘自己的父母地位怎样显赫,怎样日进斗金,却不愿讲父母真实的工作状况。事实上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更不知道父母的钱是何等的来之不易。 据资料调查显示70%的小学生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没什么过意不去的。在这种情况下,有意识地把孩子带到父母的工作现场,让孩子一起参与劳动,让其亲身感受父母工作的艰辛,挣钱的不易。父母对孩子付出的一切是不求回报的,但是在他成长过程中,让他学会接受爱心,懂得感恩,知恩图报是不可缺少的一课。 2、父母要起表率作用 孩子好动、好模仿、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有意无意中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慢慢地记到心里,并逐渐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因此,作为父母,在对孩子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秉持“以身作则”的原则,做好感恩的表率。 不仅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常怀感恩之心,用感恩的眼睛看待周围一切,还要用自己的爱引导孩子、感染孩子。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关爱或帮助父母时,父母应敏锐体察,适当感谢和鼓励孩子。父母的这种感恩方式,不仅言传身教,使孩子切身体会到父母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也使孩子体会到了施恩的快乐。因此,父母的表率行为,对引导孩子感恩、施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3、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 如果父母总能把每件事做得又快又好,那么孩子就没有机会插手帮忙。久而久之,孩子便习惯了接受,他所有的需要都被父母无条件地满足了,理所当然地认为什么事情都应该先满足他,认为别人的给予都是应该的。 父母学着在孩子面前“示弱”,孩子能够做的事情就让孩子去做,让孩子去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如今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全家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而孩子们从小到大都是扮演被爱的角色,久而久之,很多孩子认为从家长那里得到东西是理所当然的,生活中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自然不会想着去关心别人和感激他人。所以“学会感恩”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孩子不知道感恩,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是恩情!孩子从小在“独”的家庭氛围里,生活在富裕的物质环境中,要什么有什么,从来都是“满足”,没有过“缺失”感。没有对“缺失”的意识,就不会有对“需要”的意识,也就不可能有弥补“缺失”——满足“需要”的安宁体验,也就不知道“需要”得到的不易,自然就不知道什么是恩情了。“缺失经验”的获得对孩子的整个成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知“恩”从体验“缺失”开始。具体怎么做就不用我来告诉大家了吧。只需让孩子认识到别人为他付出的一切并非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无论是父母抚养他们,还是老师教给他们知识,还是朋友给予他们友情以及其他人给予的帮助,这一切都是“恩情”。 当孩子知道了恩情,下一步就是感恩了。感恩,是为了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对别人的给予心存感激。教育孩子感恩就从父母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一、父母言传身教。家庭是孩子第一个,也是永远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个,也是永远的老师。父母自己做到关心、感恩老人,关爱、感激他人,孩子自然会受影响。特别是接受帮助时,一定要表示感谢。 二、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开始。父母应该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有意识地把孩子带到自己的工作现场,让孩子一起参与劳动,让其亲身感受一下父母工作的艰辛,挣钱的不易。父母所付出的一切也不是理所当然。每年的春节、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节日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最好时机。可以事先跟孩子说:“过节了,爸爸妈妈辛苦这么久了,你是不是该感谢一下父母?”接着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动手做一份“专属礼物”。当收到礼物时,要记得对孩子的努力表示感谢:“谢谢你,你这么爱爸爸,真让爸爸感到高兴!”这能让孩子从被感谢中感到快乐,从而更愿意去帮助别人。 三、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让孩子参与劳动,把感恩化为一种行动。父母要知道,孩子的好品质、好行为是不断培养出来的。父母要让孩子从细微处入手,从小事做起。为了让孩子懂得主动尊敬他人,感恩大家,父母可以从“谢谢、晚安”开始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家中洗碗、擦地等孩子力所能及的劳动,要让孩子自己去做,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感到他是家中的一份子,有种归属感;另一方面他也可以用行动表达他对家庭的感恩。

教会孩子学会感恩

教会孩子学会感恩 感恩是爱的根源,也是快乐的必要条件.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生命的回报和付出差不多,如果我们为某个理由拿一张臭脸面对世界,世界也不会给我们好脸色看;如果我们对拥有的一切新存感恩,便可能得到他人温柔的回应。班尼迪克特说:“受人恩惠~不是美德;报恩才是。当他积极投入感恩的工作时,美德就产生了."所以常存感恩之心的人,才会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 引导孩子学会付出爱,首先要让孩子懂得感恩,学会体谅父母。 父母不要给孩子“开小灶”。应该是父母吃什么,孩子也跟着吃什么。除了一些孩子专用的营养品,所有的东西都应该大家分享。你可以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妈妈分水果不要让孩子先挑,而是先给孩子的爸爸等等。 一家人上街购物,不要只考虑孩子的需要。比如说,孩子穿的鞋小了,要买一双新的,而爸爸也需要买一件新衬衫,你不妨在上街之前先把情况向孩子说明,比如说:“我们先去买爸爸要的衬衣,然后给你去挑鞋子,好吗?”你甚至可以孩子帮着爸爸挑选衣服。 另外,父母可以经常给孩子讲一讲自己的工作艰辛。其实,每一位父母在工作中都是摸爬滚打过来的,都很不容易。但是,如果父母们能经常告诉孩子一些自己的苦恼,那么孩子会在体谅和感恩中渐渐长大。 比如说,有位爸爸在孩子的心目中是个“大懒蛋”。原因就是,每个星期六早晨,爸爸都要睡懒觉,一直睡到中午12点才起床。所以她一点也不觉得爸爸好,并有意在爸爸睡懒觉的时候弄出很大的响声。 后来孩子的妈妈知道了这件事,才告诉她:“你爸爸是个作家,每天晚上当你睡觉的时候,爸爸在工作,因为晚上没有干扰,你爸爸的灵感容易来。星期六,早晨你起床的时候,爸爸才开始休息。所以不是爸爸懒,爸爸每天都在辛苦的工作。”从此以后,女儿有了爱心。星期六上午再也不发出很响的声音,而且还悄悄的帮爸爸盖好被子。 我们应当培养孩子常有一颗纯真的心。不但对父母的教养、师长的教导要知道感恩;对社会、人群也要多一些关怀,并要有所回馈。父母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感恩、惜福、奉献的良好品德,这对他的一生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1]

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 张令慧 上海崇明县民本中学 一、感恩父母,这一课不能缺 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都是家庭的中心,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中四、五个大人围着他们转,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他们不了解父母的艰辛,体验不到父母的养育之恩,对父母要求的多,体贴的少,稍有不满意就对父母大声喝斥,甚至用其他的手段威胁父母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作为一个教育者,看到孩子们的这种现状,真的很痛心,难道我们几千年孝敬父母的优良传统要在这一代失传吗? 我所教的班级是普通高中的高二年级,班里有一位同学小董,学习不太用功,人际关系上也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与同学发生矛盾。我家访时了解到他的爸爸农闲时用人力三轮拉客贴补家用,妈妈在纱厂做临时工,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可是小董在家里的表现与在学校差不多,都是比较懒,不知道体谅父母。有一次,父母称稻子,让小董用本子记一下数,称了五次,小董却只记了三次,父母一说他,他就甩手不干了。从中可以看出,小董做家务时极不情愿,注意力不集中,另外做错了事,容不得别人批评,这是独生子女的通病。暑假里,天热的时候在家看电视或者邀几位伙伴打扑克,凉快的时候出去打篮球,做暑假作业时也要开着电视,家务几乎一点不做,父母的话一句不想听。究其原因就是小董是他们家族同辈人中唯一的男孩子,由于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虽然小董家庭条件一般,但对小董溺爱有加,父母再苦再累也不愿意占用小董一点时间,生怕影响他的学习,岂不知父母为他挤出的时间,小董是怎么用的我们可想而知,小董对父母的艰辛及良苦用心没有深刻的体会,不知道感恩父母,更谈不上想着如何用行动去报答父母。对于小董的表现,父母束手无策,小董已经上高二了,年龄上已近成年,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刻不容缓。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 了解到这种情况,我就在一个很热的中午约小董出来。小董如约来到后才告诉他,老师要和他一起去参观董妈妈工作的纱厂。我们乘的是人力三轮车,由于天气比较热,才走了一半的路,骑三轮车的师傅已经汗流浃背了。小董见状付了全程的车钱,说什么也不坐车了,很可能小董看着骑三轮车的师傅想到了自己的

班主任如何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班主任如何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在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感恩教育”是一个起点。教会学生心存感激,那么孩子们就会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自律,多一份热情……从感恩教育入手,使学生感悟到:父母给予我生命,让我健康长成,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带我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带我寻找到生命中最真最纯的意义。让我学到知识,懂得思考,我们应该感谢老师;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辽阔的疆土、壮丽的河山,让我们感到温暖,我们应该感谢祖国;朋友让我体会到友谊的芬芳,我们应该感谢朋友……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感恩教育落实到孩子的行为中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的点拨、引导。儿童从入学到熟悉和喜欢学校生活,经历了一个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自己与他人及集体关系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将儿童的认识进一步清晰化、有意识化并加以提升。结合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班主任要引导学生的感恩意识 感恩犹如心灵的泉水,它源源不断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生命充满生机,遍洒阳光,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感恩来自心灵,不假外求,近在咫尺,关键只在一念之间,也就是感恩意识。它并非与生俱来、非生而知之的,需要教育的导引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因此,在教学中,从各个角度、多层面地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例如教学《爸爸妈妈》一课,我

设计“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动手实践,在爸爸或妈妈的帮助下,进行家庭自我服务劳动,使学生从小就树立感恩意识。 二、要让学生明白感恩的内涵 感恩包括哪些内容呢?感恩包蕴着孝亲敬长、关爱他人、热爱故土、精忠报国、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等传统伦理价值,是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品德与生活》教材中所表现的“恩”也是丰富多彩的,有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有老师对我们的教育之恩;有社会对我们的关爱之恩;有祖国对我们的呵护之恩;还有大自然对我们的滋养之恩……因此,我们应明确教科书中的感恩教材,为学生诠释其感恩内涵。 三、班主任要善于引导感恩行为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实施感恩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进而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 1.引导“升华”感恩情怀 (1)定期召开以《我会说谢谢》为主题的班队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说出了自己平时感恩的点点滴滴,进行感恩行为的交流。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难知道,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除了有自己的努力以外,还有很多亲戚、朋友、同学甚至陌

如何让学生学会感恩

如何让学生学会感恩 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身上的美好“善根”。“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做事,学会生存”是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而感恩教育则是四大教育支柱的综合体现。 什么是感恩教育呢?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说白了就知恩、报恩。感恩教育则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我们的学生或者子女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的正确认识;报恩则是一种责任感。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大的情感回报。 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时代”,“四位老人、两位父母和一个孩子”的“421”家庭模式成社会的主导,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己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学校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形成了只知道“我该怎么样”,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什么”,不知“要我什么”;不知尊师敬长,关爱他人。现代教育强调让孩子们“张扬个性,自主成长”,但这绝不是让孩子们自觉成长,过于强调个性的凸显而忘本,容易使孩子们失去起码的道德准则和历史责任感,为所欲为。很多孩子在大把大把的浪费时间,早已经忘却了“粒粒皆辛苦”,把父母为之的付出看得理所当然,他们记得住自己的明星、偶像,却记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他们知道麦当劳、肯德基价格却不知父母的疾苦。自私自利,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来说,是多么的危险,多么悲哀啊,难道还能够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吗? 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我们“礼仪之邦”千百年的荣誉,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学生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让学生“成才先成人”,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亡羊补牢”,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迫切需要,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之一。

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每到学校开学,总会看到一些孩子手里拿着冷饮津津有味地吃 着,父母甚至爷爷奶奶跟在后面汗流浃背,拿着书包蹒跚地穿梭于 教务处、校长室和教室之间。目睹此景,我总会有一种悲哀涌上心 头。 子每天回家后根本不愿与父母说话,偶尔说话语气也蛮是不耐 烦,即使向父母要钱也是一副应该的神情!另一位家长跟我透露:他的心肝宝贝现在还让他系鞋带。还有位家长说他的孩子从来没有主动接过抹布,擦过地。 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但观察一下现在的校园,挥霍父母的血汗钱,用来吃喝玩乐的学生不在少数,毕业后不愿工作 *父母养活的“啃老族”也有不少。严重缺乏报恩意识。学生对老师辛勤教育、同学之间的帮助显得寡情薄义,甚至像马加爵那样回报父母、回报社会的也大有人在!。 如何帮助学生感恩父母、他人、社会、国家对他们付出的爱,如何教会学生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报答祖国的培养,老师的教诲。这是学校、家庭、社会应共同探讨、解决的问题。对此我已经关注了很久,考虑了很久,我想应该从以下一个方面入手: 、重视感恩的启蒙教育,开启孩子的感恩之心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 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 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时机,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关爱、支持和援助时,给他人以回报,不要只图索取和享受。教育学生将他人恩惠铭记在心,增强责任感,要

有一颗感恩之心,懂得怜悯, 懂得尊重,懂得负责,与人为善,善待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 当前学生缺乏感恩心的现象十分普遍,究其根源,就是感恩教育在他们接受的教育体系中所占的位置已经被边缘化。家庭无原则地溺 爱,以文化课为主导方向的学校教育又往往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在这种背景下,学生陷入情感教育的“沙漠”,在很多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感恩思想已经成为一个盲区,孩子对家长只知索取、不思回报, 感恩之心严重缺失。感恩意识的缺乏也就在所难免了。 感恩的启蒙教育,也即是小时候家长要注重感恩教育,入学时候老师应该强调感恩教育,入初中老师再一次进行感恩教育。在他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的时候,抓住时机进行教育。切入学生个体心理世界,激发个体心灵共鸣,促使学生对某些事件有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强化他们的感恩心理,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和升华他们的道德情感。 二、及时点拨学生,参与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 环境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要创设以 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氛围,让学生的心灵在充满“感恩”的氛围中接受 洗礼。根据各自班级的具体情况,设置如下活动: 1、讲述“感恩”的故事。在班中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故事会,使 学生们认识到“孝心、爱心”是“立人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 2、创办“感恩”小报。用新颖的排版、立意鲜明的内容,定期出 刊有关“感恩”的个案,使学生亲眼目睹“孝星”的形象,从而受到感染。 3、经常问候,让父母舒心。古人云:“言为心声”,鼓励学生经 常对父母说说体贴或感激的话。如“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

[学生]让学生学会感恩并不难

让学生学会感恩并不难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过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并把这种意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让学生从感恩、施恩中获得生活的快乐感和幸福感。 【关键词】三位一体;知恩;感恩;施恩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增多,社会、家庭对孩子的过分关爱,现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明显的困惑和迷茫。他们只学会了索取,不懂得回报,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去思考自己应该为社会、家庭负什么责任;一但自己的某些私欲得不到满足就牢骚满腹,仇视社会,冤恨父母。如: 现象1、某学生平时根本不给家打电话,打电话就是要钱,为了谈女朋友、买名牌衣服、下饭店吃饭,他不顾家里生意赔本,张嘴就要1万元,父亲拿不出,他一拳砸在桌子上,说要脱离父子关系。 现象2、有一位父亲,为了能使女儿在城市读书,他每天到学校门口摆摊挣钱,供女儿上学,女儿却认为父亲给自己丢脸面。 现象3、个别学生在接受社会、学校和别人的资助时,表情冷漠、毫无感激之情。 感恩之心是受恩者对施恩者最起码的回报,是道德良性互动的一种润滑剂。如果没有奉献者的施恩,受恩者的知恩图报,仁爱善良则难以延续,社会难以正常发展。道德看似没有强制性,却需要每个人去主动遵守,一句感谢的话,一声喝彩的掌声,就是他人施恩奉献的动力。因此、社会需要奉献,社会也需要感恩。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人的诞生离不开父母的生育之恩,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养育之恩,正是由于家庭和父母的精心呵护、无私奉献,我们才能够在一个幸福家庭愉快生活,在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家庭。学校组织成立“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学校感恩教育的计划和目标,组织学生家长交流教子经验,围绕“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的主体展开讨论,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形成学校和家庭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行为。 举行"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主题活动。为了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给每位学生发放一张“家庭教育投资表”,让学生向父母调查用于他本人自出生以来,各年度在教育方面的全部支出,然后再参照居民消费品的物价指数,换算到大学毕业时的现值水平,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然后、写一篇"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的体验感。 学生刘珊在她的算帐体验感中写到,在计算父母给我的教育投资中,每年父母在我身上投入的金钱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庞大的感情投资还没有计算在内;为了能使我受到最好的教育,父母从农村来到城里打工,拿高价学费、租房供我上学,这么多年父母在我身上投注的

在教学中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在教学中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是一种生活态度.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掘教科书中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同时结合学校开展的“欲读好书,先做好人”,全校师生共同学习《弟子规》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感恩的内涵很丰富多彩。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渗透着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社会之恩等等。 1、自然之恩。大自然给予我们生存的环境,大自然赐予我们开阔的胸襟,大自然陶冶我们的情操。如《只有一个地球》告诉我们生我养我人类的是地球母亲;《黄果树瀑布》能让我们心潮澎湃,豪情壮志,《桂林山水》能让我们心灵小憩。 2、父母之恩。父母给予我们最宝贵的生命,故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教科书中多角度表达父母之恩,有《秋天的怀念》中给残疾儿子重燃生活信心的病重的母亲,有《钓鱼的启示》中给儿子道德力量的父亲等。 3、社会之恩。我们要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师恩难忘》等课文感受师恩,从《赠汪伦》等课文感受友恩,从《诚实与信任》等课文感受陌生人之恩。

二、感恩教育的体现 语文课中的感恩教育,要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 每个人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都只有一次。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都是一种感恩的表现。珍惜生命,就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树立健康的人格。就是要远离危险,包括交通违章、吸毒、艾滋病,还有形形色色的犯罪。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的最好的回报;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们,抚养我们长大成人,希望我们一生快乐、一生健康平安。珍惜生命,是对父母的最好的回报;祖国和社会,为我们提供健康成长的阳光土壤,珍惜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 在感恩教育,要教育学生勇于承担责任。感激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为我们操太多的心;感念祖国之恩,就要报效祖国,为建设祖国作出应有的贡献,在祖国和人民的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威胁时,要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珍惜生命教育不是苟且偷安的教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舍生而取义”,是最好的见证。 三、感恩教育的方法 1、在朗读中体验 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适宜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因此,在知恩之后,要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情朗读的重点应放在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在朗

小学生要学会感恩

小学生要学会感恩 感恩即对别人的好意怀着谢意,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心态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会使人的身心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自然。那么如何在小学道德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的感恩心态呢? 一、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在家庭里父母对子女之爱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做子女不仅接受来自父母之爱,更应该懂得爱的反馈和回报。只有学会分享,生成健康的品性,在学校里、社会上,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和合作。因为当今的社会不仅是竞争的社会,更是合作的社会。 感恩是人性善之反映。让学生从感恩父母开始,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关心周遭的世界,进而关心整个人类。具体从三方面入手: 1、父母以身作则。父亲与母亲既各自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又共同分享家庭的利益。心中有他人,“在乎”家中每一个人,尊重他人的权益,关爱他人的需求。如常说“行”“谢谢”“对不起”。 2、培养家庭责任感。根据孩子的年龄,指导孩子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参与社区服务,感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体验父母的辛劳,更加珍惜家庭生活的幸福。 3、生活处处实践“分享”。分享不是口号,而应体现在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不随地乱抛纸屑,因为整洁的环境属于大家;夜深人静不要把电视声音开得太响,因为安静的夜晚属于大家…… 二、感谢老师、同学教育、帮助之恩 现在的学生从某种方面来说,越来越不懂事,以前的学生秋游时总能把所带的食物与大家分享,总能给老师让座位,而今的学生一上车就抢靠窗户的座位,根本不顾其他同学及老师,更有的同学当老师为他买水或食物后,他连声谢谢都不说,认为是应该的。在一次问卷调查中,85%以上的学生认为,他们也能感知友善,也知道别人对他们的关爱与挂念,但往往总自私地认为,家人朋友爱他们是理所当然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教育的悲哀。如何培养学生感恩心态,形成健康品格呢? 1、着力培养小学生感恩意识。小学生的感恩教育,不要好高鹜远,要从诸如教育学生主动帮助老师擦黑板,对老师有礼貌,尊重老师,乐于助人,关心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等不起眼的实在小事做起,着力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 2、以“感恩作业”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质。为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把德育具体量化为生活中一件件感动人心的细节小事,布置感恩作业,如“今天你最感激谁”、“今天你是否惹人生气”等,通过这种感恩反省作业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三、感谢社会关爱之恩 学会感恩,不只是一种人际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更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内化过程。 1、坚持正面引导,确认社会两重性。在小学生中实施感恩教育目的在于使我们的学生健康地、系统地、较快地社会化。所谓社会化,即让学生通过习得社会文化,积累社会经验,接受社会规范,发展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变革并推进社会发展的社会成员。小学生处于认知社会的启蒙阶段,在各方面都不成熟,对当前各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往往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我们在介绍“社会”的时候,既要让学生看到社会是一个相融的、平等的、开放的“大家庭”,必须唱响“主旋律”,坚持正面引导,让他们看到正义和真善美;同时,也要让他们认识到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多变的、多元的“万花筒”,防止教育过分理想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自认为怎么样才是最好的,但往往会事与愿违,使我们不能平静。要让学生必须相

【感恩节】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但观察一下现在的校园,挥霍父母的血汗钱,用来吃喝玩乐的学生不在少数,毕业后不愿工作父母养活的“啃老族”也有不少。严重缺乏报恩意识。学生对老师辛勤教育、同学之间的帮助显得寡情薄义,甚至像马加爵那样回报父母、回报社会的也大有人在!。 如何帮助学生感恩父母、他人、社会、国家对他们付出的爱,如何教会学生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报答祖国的培养,老师的教诲。这是学校、家庭、社会应共同探讨、解决的问题。对此我已经关注了很久,考虑了很久,我想应该从以下一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感恩的启蒙教育,开启孩子的感恩之心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时机,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关爱、支持和援助时,给他人以回报,不要只图索取和享受。教育学生将他人恩惠铭记在心,增强责任感,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懂得怜悯,懂得尊重,懂得负责,与人为善,善待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 当前学生缺乏感恩心的现象十分普遍,究其根源,就是感恩教育在他们接受的教育体系中所占的位置已经被边缘化。家庭无原则地溺爱,以文化课为主导方向的学校教育又往往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在这种背景下,学生陷入情感教育的“沙漠”,在很多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感恩思想已经成为一个盲区,孩子对家长只知索取、不思回报,感恩之心严重缺失。感恩意识的缺乏也就在所难免了。

感恩的启蒙教育,也即是小时候家长要注重感恩教育,入学时候老师应该强调感恩教育,入初中老师再一次进行感恩教育。在他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的时候,抓住时机进行教育。切入学生个体心理世界,激发个体心灵共鸣,促使学生对某些事件有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强化他们的感恩心理,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和升华他们的道德情感。 二、及时点拨学生,参与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 环境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要创设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氛围,让学生的心灵在充满“感恩”的氛围中接受洗礼。根据各自班级的具体情况,设置如下活动: 1、讲述“感恩”的故事。在班中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故事会,使学生们认识到“孝心、爱心”是“立人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 2、创办“感恩”小报。用新颖的排版、立意鲜明的内容,定期出刊有关“感恩”的个案,使学生亲眼目睹“孝星”的形象,从而受到感染。 3、经常问候,让父母舒心。古人云:“言为心声”,鼓励学生经常对父母说说体贴或感激的话。如“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