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FGB 文档

LFGB 文档

LFGB 文档
LFGB 文档

Authorized by :

For intertek testing services Ltd., Shanghai

Jacob Lin

General Manager

Page 1 Of 5

Intertek Testing Services Ltd., Shanghai

Block B, Jinling Business Square, No.801 YiShan Road, Shanghai, China. 200233

上海天祥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Applicant : ZHEJIANG CHENGPENG INDUSTRY AND TRADE CO.LTD Date : JAN 09, 2013

NO. 3 WEIWU WEST RD,HARDWARE & MACHINE INDUSTRIAL PARK,WUYI,ZHEJIANG, CHINA

Attn : EDON ZHENG

Sample Description :

FIVE (5) PIECES OF SUBMITTED SAMPLE SAID TO BE STAINLESS STEEL MUG WITH BLACK PLASTIC INNER. TEST COMPONENTS:

(1)BLACK PLATIC INNER & LID. MATERIAL:PP.

(2)WHITE SILICONE GASKET. MATERIAL:SILICONE. ITEM NAME : TRAVEL MUG

450ML DOUBLE WALL AND STAINLESS STEEL LEAK PROOF TUMBLER.

BUYER : HEISSE WERBEMITTEL. GOODS EXPORTED TO : EUROPE. COUNTRY OF ORIGIN : CHINA.

***************************************************************************************************************************************************** TESTS CONDUCTED:

AS REQUESTED BY THE APPLICANT, FOR DETAILS REFER TO ATTACHED PAGE(S)

*****************************************************************************************************************************************************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OF BELOW TEST PARAMETERS, THE FOOD CONTACTING COMPONENTS OF SUBMITTED SAMPLE COMPLIED WITH THE SUGGESTED FOOD CONTACTING TESTING PARAMETERS FOR GERMAN §30 AND §31 LFGB AND ALSO COMPLIED WITH GENERAL REQUIREMENT OF REGULATION EC 1935/2004 ARTICLE 3,PARAGRAPH 1.

TESTS CONDUCTED :

BASED ON THE ASSESSMENT OF THE SUBMITTED SAMPLE AND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THE FOLLOWING TESTS HAD BEEN CONDUCTED :

1) SENSORY TEST ON FINISHED PRODUCT

2) GLOBAL MIGRATION ON PLASTIC AND NON-STICK COATING 3) SPECIFIC MIGRATION OF METAL ON PLASTIC

4) TOTAL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ON PLASTIC AND SILICONE RUBBER 5) TOTAL PHTHALATES CONTENT ON PLASTIC AND SILICONE RUBBER

6) TOTAL LEAD AND CADMIUM CONTENT ON PLASTIC AND SILICONE RUBBER

7) VOLATILE ORGANIC MATTER AND PEROXIDE RESIDUES ON SILICONE RUBBER AND STYRENE COPOLYMER

*****************************************************************************************************************************************************

TO BE CONTINUED

TESTED SAMPLE STANDARD RESULT SUBMITTED SAMPLE ANNEX IIAND REGULATION 1935/2004 ON SPECIFIC

MIGRATION OF METAL CONTENT

TESTED COMPONENT PHTHALATE CONTENT REQUIREMENT SEE DETAILS ENCLOSED TESTED COMPONENTS OF SUBMITTED SAMPLE TOTAL LEAD AND CADMIUM CONTENT SEE DETAILS ENCLOSED

Page 2 Of 5

Intertek Testing Services Ltd., Shanghai

Block B, Jinling Business Square, No.801 YiShan Road, Shanghai, China. 200233

上海天祥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1 SENSORY EVALUATION

WITH REFERENCE TO §64 LFGB L00.90-6.

TEST PROCEDURE :

SAMPLE WAS THOROUGHLY RINSED WITH DISTILLED WATER AND THEN FILLED WITH DISTILLED WATER TO CAPACITY. FILLED SAMPLE WAS KEPT AT AMBIENT TEMPERATURE 70 ℃ AND RELATIVE HUMIDITY (40-80%) FOR 24 HOURS. OFF-ODOUR AND OFF-TASTE WAS EVALUATED WITH 5 PANELISTS USING CONTROL SAMPLE OF DISTILLED WATER.

RESULT:

APPEARANCE : CLEAR, COLOURLESS ODOUR : NO PERCEPTIBLE ODOUR TASTE :

NO PERCEPTIBLE OFF-TASTE

2 MIGRATION TEST FOR PLASTIC FOOD CONTACTING MATERIALS/ARTICLES

AS PER §64 LFGB B80.30-1, B80.30-2 AND B80.30-3.

Ⅰ.CONDITION OF CONTACT IN ACTUAL USE :

TEMPERATURE : ≤ 70 oC

TIME : ≤ 24 HOURS

Ⅱ.TEST RESULT :

FOOD SIMULANT RESULT

(mg/dm2) LIMIT (mg/dm2) (1)

(A) DISTILLED WATER <1.0 10

3 SPECIFIC MIGRATION OF METAL FOR PLASTIC FOOD CONTACTING MATERIALS/ARTICLES

AS PER 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NO. 10/2011, SELECTION OF TEST CONDITION & FOOD SIMULANTS BY 82/711/EEC, 85/572/EEC AND ITS AMENDMENT AND EN13130-1.

Ⅰ. CONDITION OF CONTACT IN ACTUAL USE :

TEMPERATURE : ≤ 70 oC TIME : ≤ 24 HOURS

Ⅱ. TEST RESULT :

FOOD SIMULANT ELEMENT RESULT

(mg/kg) LIMIT (mg/kg) (1) 3% (W/V) ACETIC ACID BARIUM <0.1 1 (MAX.) IN AQUEOUS SOLUTION COBALT <0.03 0.05 (MAX.) COPPER <1 5 (MAX.) IRON <5 48 (MAX.) LITHIUM <0.1 0.6 (MAX.) MANGANESE <0.1 0.6 (MAX.) ZINC <5 25 (MAX.)

*****************************************************************************************************************************************************

TO BE CONTINUED

Page 3 Of 5

Intertek Testing Services Ltd., Shanghai

Block B, Jinling Business Square, No.801 YiShan Road, Shanghai, China. 200233

上海天祥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4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CONTENT

BY SOLVENT EXTRACTION AND DETERMIN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 MASS SPECTROMETRY DETECTOR (GC-MSD).

TEST RESULTS :

RESULT (ppm)

COMPOUND

(1) (2)

NAPHTHALENE 0.4 ND

ACENAPHTHYLENE ND ND

ACENAPHTHENE ND ND

FLUORENE ND ND

PHENANTHRENE ND ND

ANTHRACENE ND ND

FLUORANTHENE ND ND

PYRENE 0.5 ND

CHRYSENE ND ND

BENZO[a]ANTHRACENE ND ND

BENZO[b]FLUORANTHENE ND ND BENZO[k]FLUORANTHENE ND ND

BENZO[a ]PYRENE

ND ND

DIBENZO[a,h]ANTHRACENE ND ND

INDENO[1,2,3-cd]PYRENE ND ND BENZO[g,h,i]PERYLENE ND ND

BENZO[j]FLUORANTHENE ND ND BENZO[e]PYRENE ND ND SUM OF PAH s

0.9 ND

REMARKS : DETECTION LIMIT = 0.2 ppm

ppm = PARTS PER MILLION = mg/kg ND = NOT DETECTED 5 PHTHALATE CONTENT TEST

BY SOLVENT EXTRACTION AND FOLLOWED BY GAS CHROMATOGRAPHIC - MASS SPECTROMETRIC (GC-MS)

ANALYSIS.

RESULT (%, W/W) (2) DIBUTYL PHTHALATE (DBP) <0.01 DI(2-ETHYL HEXYL) PHTHALATE (DEHP) <0.01 BENZYLBUTYL PHTHALATE (BBP) <0.01 DIISONONYL PHTHALATE (DINP) <0.01 DI-N-OCTYL PHTHALATE (DNOP) <0.01 DIISODECYL PHTHALATE (DIDP) <0.01

*****************************************************************************************************************************************************

TO BE CONTINUED

Page 4 Of 5

Intertek Testing Services Ltd., Shanghai

Block B, Jinling Business Square, No.801 YiShan Road, Shanghai, China. 200233

上海天祥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6 TOTAL LEAD (Pb) AND CADMIUM (Cd) CONTENT

BY MICROWAVE DIGESTION AND FOLLOW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ICP) SPECTROPHOTOMETRIC ANALYSIS.

TESTED ELEMENTS RESULT

(ppm) REQUIREMENT (ppm) (1) (2)

LEAD (Pb) <10 <10 100 CADMIUM (Cd)

<10

<10

100

REMARK :ppm = PARTS PER MILLION = mg/kg

7 VOLATILE ORGANIC MATTER OF SILICONE RUBBER

AS PER LFGB PLASTIC RECOMMENDATION BII XV.

TESTED COMPONENT

RESULT (% (W/W)) (2) 0.33

REQUIREMENT: 0.5% (W/W) (MAX.)

8 PEROXIDE RESIDUES OF SILICONE RUBBER

AS PER LFGB PLASTIC RECOMMENDATION BII XV.

TESTED COMPONENT

RESULT (% (W/W))

(2)

NO POSITIVE REACTION

REQUIREMENT: NO POSITIVE REACTION TO PEROXIDES

*****************************************************************************************************************************************************

TO BE CONTINUED

Page 5 Of 5

Intertek Testing Services Ltd., Shanghai

Block B, Jinling Business Square, No.801 YiShan Road, Shanghai, China. 200233

上海天祥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PICTURE OF SAMPLE

DATE SAMPLE RECEIVED :DEC.25, 2012

TESTING PERIOD : DEC.25, 2012 TO JAN.8, 2013

*****************************************************************************************************************************************************

END OF REPORT

This report is made solely on the basis of your instructions and/or information and materials supplied by you. It is not intended to be a recommendation for any particular course of action. Intertek does not accept a duty of care or any other responsibility to any person other than the Client in respect of this report and only accepts liability to the Client insofar as is expressly contained in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governing Intertek's provision of services to you. Intertek makes no warranties or

representations either express or implied with respect to this report save as provided for in those terms and conditions. We have aimed to conduct the Review on a diligent and careful basis and we do not accept any liability to you for any loss arising out of or in connection with this report, in contract, tort, by statute or otherwise, except in the event of our gross negligence or wilful misconduct.

运行策划控制程序

运行策划控制程序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1.0目的 制定本程序的目的在于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包括软件和硬件)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产品设计达到预期的目的。 2.0范围 此程序文件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控制。 3.0职责 3.1技术质量部是公司产品开发和改进的负责部门,其职责是: 3.1.1掌握市场和新技术动向,负责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任务。 3.1.2承担老产品软、硬件改进的任务。 3.1.3在产品开发成果移交生产前,负责设计开发报告、产品标准、材料技术要求等有关文件,并协助生产加工部进行试生产。 3.1.4负责设计开发过程中文件资料的收集、汇总、整理、归档。 3.1.5对产品服务的技术管理。 3.2相关部门配合技术质量部完成试制过程。 3.3总经理负责设计和开发项目的进展和过程监督。 4.0程序 4.1 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4.1.1产品/项目设计开发立项的依据: a)销售部根据顾客建议或市场需要,填写《项目开发建议书》报技术质量部。 b)技术质量部根据国内市场销售、新技术发展动态,结合本公司对产品发展需要,提出产品需更新换代时,填写《项目开发建议书》。 c)总经理根据企业发展需要,下达新产品项目开发指令。 4.1.2 总经理根据上报的《项目开发建议书》,确定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项目,指定技术质量部进行调研后形成结论,经技术质量部主管审核,总经理批准。 4.1.3 产品/项目开发可行性的评审 总经理组织技术质量部、综合管理部、生产部有关人员,依据《项目开发建议书》等资料,对产品/项目开发的可行性进行评审,对通过评审的项目正式立项。 4.1.4 编制项目开发计划 新产品立项后,由技术质量部编制《项目开发计划》。内容包括: a)开发人员及其分工。 b)所需设备、及其经费概算。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范本

1. 目的 对监视和测量活动以及其他相关质量活动的数据和信息按规定收集、分析,以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及识别改进机会并与竞争对手或适用基准比较,找出差距采取措施,作为决策和持续改进的依据。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整理、评审和利用。 3. 引用文件 ISO9001:2000 数据分析 《质量手册》章 4.定义 无 5. 职责 厂办负责数据和信息的归口管理。 各部门负责与本部门相关的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整理。 厂长负责组织对数据和信息的评审和决策 生产办统计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和报告。 6 工作程序 数据和信息的分类 6.1.1 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 a. 质量记录; b. 产品不合格信息; c. 不合格品率; d. 顾客的投诉抱怨; e. 内外部质量成本等。 6.2.2 与运行能力有关的数据 a. 过程运行的测量和监控信息; b. 产品实现过程的能力; c. 内部审核的结论; d. 管理评审的输出; e. 生产效率; f. 交货期等。 数据的收集 6.3.1质检科负责收集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以及审核、评审、测量和监控

数据。 货、索赔以及竞争对手相关的数据。 6.3.4 厂办根据各部门的数据汇总报表责成财务科计算出产品成本发展趋势、 废品成本、内外部损失、各种消耗和鉴定费用等数据。 6.3.6 各部门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以数字统计的方法加文字说明的 形式,报告厂办。 数据的分析评审 6.4.1 厂长主持,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参加,每半年对数据进行一次分析。 6.4.2 评审的依据是行业标准、组织的计划目标和内控或企业标准、竞争对手 或适用的基准。通过分析提供下列信息,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适宜性和 有效性的评价依据。 a. 顾客满意度的现状和趋势以及不满意的主要方面; b. 产品和服务方面与顾客要求的符合性; c. 过程产品特性的变化和趋势; d. 供方产品过程和体系的相关信息。 6.4.3 分析应形成文件并保存。通过分析找出差距,以便采取纠正措施,改善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态。 措施和应用 6.5.1 根据分析结果,质检科组织相关部门制订和实施纠正措施,并监督检查 并将实施效果报厂长。 6.5.2 纠正措施优先解决与顾客相关的问题和组织的生产、销售、服务中的关 键问题。 6.5.3 通过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寻找改进的机会 7.质量记录 不合格品统计表 HD-QT-80501 统计分析报告 HD-QT-80502 8. 相关文件 《服务和顾客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 HD-QP-801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HD-QP-803 《产品要求和合同评审控制程序》 HD-QP-701 《采购和供方控制程序》 HD-QP-702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HD-QP-804

运行控制程序

运行控制程序 1 目的 在受控条件下对工程的质量、 安全和环境以及职业健康进行有效控制, 使其满足预定的 目标要求。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的控制。 3 职责 3.1 工程管理部负责对施工过程进行策划并实施监督, 重大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安全文明施工策划,并负责对工程项目 施 工质量管理策划、 施工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质量和服务进行监督、指导、检查和考核。 3.2 工程部负责组织对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第三级检验。 3.3 市场开发部负责及时提供合格的材料、设备和工器具。 3.4 施工人员应履行岗位职责, 艺文件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 变电工程的施工。施工班组和工施工项目部分别负责过程质 严格按照相关 规定作好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4 工作程序 4.1 工程部组织项目部根据工程特点,对项目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进行策划,见《施工组 织设计编写程序》的要求。 4.2 工程部依据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提出施工准备内容。 4.2.1 开工前,施工项目部应进行全面的施工准备,办理开工手续,为正式开工创造必要的 施工条件。各分部、分项施工前,应进行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准备。施工准备的工作内容: (1) 办理开工手续。 (2) 工程项目划分,将整个工程逐级划分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 和检验批,并逐级编号,以便控制、检查、评定和监督。 (3) 技术准备,包括:熟悉施工图纸,进行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编制各项计划、措施 和方案;绘制施工详图等。 (4) 现场准备,包括:工程定位和标高的基准控制,施工平面布置。 (5) 材料准备,包括:工程材料设备选型、报批,采购,进货验证、存储。 (6) 施工机械设备准备,包括:设备选型,采购或租赁,进场安装验收。 包括办理,采购材料设备并组织进场,选择分包并组织进场,搭建临时设施。 4.2.2 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项目部应将项目组织机构、管理人员、关键工序人员、特种作业 人员、测量成果、进场的材料设备和分包等向监理方或发包方报审、报验。开工前,工程管 理部应对项目是否具备下列开工条件进行确认: (l)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施工组织设计已审批。 (2) 施工图会检已进行。 (3) 各项施工管理制度和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已制定并审查合格。 (4) 安全文明施工实施细则满足要求。 审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施工组织设计 具有较高的业务技术素质,严格按设计图纸、规程规范、工 3.5 施工项目部 -负责组织输、 量第一级、第二级检验和试验,

(完整版)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与质量有关的数据进行适当收集和分析,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改进的机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所来自检验检测活动及其他质量活动数据统计、分析的控制。 3.术语 本程序采用了TSG Z7003—2004《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规定的术语。 4.职责 4.1各相关科室收集相关信息,提供本科室质量目标数据及其他相关的数据,并定时上报质量负责人。 4.2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本所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进行管理。 4.3办公室负责对外数据的收集、统计、汇总、上报。 4.4所长负责对数据分析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工作程序 5.1数据分析应提供以下方面的信息 5.1.1用户满意或不满意的程度; 5.1.2服务满足政府和用户需求的符合性; 5.1.3服务、过程的特性及发展趋势,包括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机会。 5.2数据的收集 5.2.1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收集质量目标完成结果、内外部审核

情况、管理评审的输出、上级部门检查的结果及反馈、质量监督抽查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5.2.2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收集检验检测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5.3可以采用的统计技术方法 5.3.1对用户满意度、质量审核分析等,一般采用调查表、统计表等方法。 5.3.2对质量目标的完成结果、服务情况、供方情况等,在受控状态下,一般采用抽样检验、调查表、统计表等找出过程的发展趋势。 5.4对数据分析的要求 5.4.1正确运用统计方法,确保数据的科学、准确、真实; 5.4.2对数据分析的结果应做出定性或定量的评价; 5.4.3根据评价的结果,寻找改进的机会。 5.5数据分析结果的处理 5.5.1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应传递给所长,由其组织从数据分析结果中寻找改进的机会,组织实施质量改进。 5.5.2数据分析的结果、质量改进的情况和建议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6.相关文件 6.1接受安全监察管理程序; 6.2内部审核程序; 6.3不符合控制程序; 6.4投诉与抱怨处理程序等。

环境运行控制程序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767 环境运行控制程序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环境运行控制程序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0目的 对本公司物业管理服务过程及管理过程中与环境影响相关的运行和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实现。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资源(水、电、纸张和原材料等)的使用和环境污染物(污水、废气、噪声、废弃物)的排放与环境因素有关的活动的控制,以及对相关方的管理。 3.0主要职责 3.1管理处负责对水、电的控制,消防安全管理,设备维修时的环境管理及废弃物管理。 3.2行政部负责对办公用纸的控制。 3.3管理处负责对维修零配件使用控制、危险品的管理、使用控制和小区(大厦)废弃物的收集、搬运,以及物业管理服务现场的其它环境管理事项,并对服务供方施加影响。 3.4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其它职能部门的管理。

应用程序的运行控制方法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的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得基于至少一个第一系统调用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系统调用编写的预设编程语言的标准库的源码,第一系统调用为SGX不支持的系统调用,第二系统调用为SGX支持的系统调用;根据至少一个第一系统调用,获得至少一个第三系统调用,所述第三系统调用是第一系统调用经过修改后得到的SGX支持的系统调用;根据至少一个第二系统调用以及至少一个第三系统调用,得到SGX支持的动态链接库;根据SGX支持的动态链接库,控制应用程序在SGX的安全内存上运行。本技术避免了对软件源码的大量重复修改,实现不增加开发成本的同时,软件可以运行在SGX的安全内存上,保护了软件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增强了软件的运行安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应用程序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预设编程语言的标准库的源码,所述预设编程语言的标准库的源码是基于软件防护扩展SGX不支持的至少一个第一系统调用以及所述SGX支持的至少一个第二系统调用编写的; 根据所述SGX不支持的至少一个第一系统调用,获得所述SGX支持的至少一个第三系统调用;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系统调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系统调用,得到所述SGX支持的动态链接库; 根据所述SGX支持的动态链接库,控制应用程序在所述SGX的安全内存上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程序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SGX不支持的至少一个第一系统调用,获得所述SGX支持的至少一个第三系统调用,包括: 将所述SGX不支持的至少一个第一系统调用进行分类,得到多种类型的系统调用; 将所述多种类型的系统调用按照SGX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重新实现,得到所述SGX支持的至少一个第三系统调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程序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系统调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系统调用,得到所述SGX支持的动态链接库,包括: 将所述预设编程语言的标准库的源码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系统调用重定向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系统调用,根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系统调用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系统调用,获得SGX 支持的动态链接库的源码; 对SGX支持的动态链接库的源码进行编译,得到所述SGX支持的动态链接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程序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SGX支持的动态链接库,控制应用程序在所述SGX的安全内存上运行,包括: 根据所述SGX支持的动态链接库和所述SGX的安全内存,建立所述应用程序运行的隔离环境; 控制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隔离环境中的所述SGX的安全内存中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程序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SGX支持的动态

运行策划控制程序JFO

运行策划控制程序J F O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1 目的 对公司所确定及所认定的重要环境及危险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进行控制,以确保方针、目标和指标的有效实现。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对公司所确定及所认定的重要环境及危险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的管理和控制进行了说明。 3 职责 管理者代表负责确定公司重要环境及危险因素。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编制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确保重要环境及危险因素有关的运行和活动在受控状态下运行。 4 定义(略) 5 运作流程 管理者代表负责依据《环境因素控制程序》及〈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确定公司每一重要环境及危险因素。 公司重要环境及危险因素有关的运行和活动包括: a、物资储存、运输、运输车辆维护等; b、工艺实施、设备操作、维护、物料搬运等; c、设备购置、维修等; d、原材料选型、替代等; 管理者代表组织策划对重要环境及危险因素涉及之运行与活动的管理和控制,若考虑在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导致偏离方针、目标与指标的运行情况时,应建立并保持成文的程序及运行的标准。 有关文件的编制、审批及发布依据《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若公司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包含重要环境及危险因素,则应对这些重要环境及危险因素涉及之运行和活动策划、编制程序和规范,并由相关对口部门将有关的程序与要求 发放至供应商,如: a、资材科归口管理物料供应商; b、工程部归口管理设备供应商、基建供应商; c、总务科归口管理废弃物收购商; d、物流科归口管理运输服务供应商; e、总务科归口管理绿化供应商; 记录的管理。 记录的管理依据《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6 相关支持文件 《环境因素控制程序》 《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运行控制程序

环境运行控制程序 1.0 目的 对公司经营、生产活动过程中的环境因素,特别是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环境管理体系正常并不断改进,实现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使公司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以及污水排放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2.0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制造过程中环境因素的控制。 3. 职责 3.1 管理部负责公司环境运行控制的统一管理,负责公司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 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和管辖区域内环境因素的控制。 4. 工作程序 4.1 大气污染的控制 4.1.1本公司无排放工业废气 4.1.2大气污染物排放应执行法规和技术标准: a) 《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b)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 4.2 固体废物控制 4.2.1本公司固体废物分类如下: a) 一般废物;镀锌钢板废包装、冲压件下脚料。 b) 危险废物;冲压机废压力油、沾染废油的抹布手套、清洗工序循环水废滤网。 c) 生活垃圾; 4.2.2一般废物的控制原则 a) 减量化:严格控制固体废物的产生并使之逐渐减少; b) 无害化:对废品的处理力求科学、合理,符合国家标准; c) 资源化:对可利用的废弃料、废物应及时回收并合理再利用;对不合格原材辅料应及时换货,防止公司的资源积压和损失。 4.2.3一般废物的管理 4.2.3.1在生产现场搭建棚子,作到分类收集并作好必要的标识。 4.2.3.2定期将分类收集后的废弃物存放到公司指定存放地点。 4.2.3.3可回收废弃物的管理 4.2.3.3.1各部门应厉行节约,合理利用;对生产和办公废弃物做到及时整理和转移。 4.2.3.3.2可回收废弃物集中收集后,由管理部统一交付给有再生利用能力的厂家或有资质的物回中心回收处理,填写《固体废物处置统计表》。 4.2.3.4危险废物的控制 4.2.3.4.1管理部应建立《危险固体废弃物清单》,对各部门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重点管理; 4.2.3.4.2各部门应对危险废物要进行特殊标识、分类,集中转移到公司指定地点,严禁露天存放危险废物及其包装物。 4.2.3.4.3管理部依政府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单独存放、限期处理,送交具有处理资格的单位处理并保存转移处置记录(五联单)。 4.2.3.4.4公司严格禁止将危险废物提供或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储存和处理。4.2.3.5生活垃圾的管理 管理部在公司内部规定生活废弃物等集中存放地点、垃圾桶,定期由环卫部门统一清理。 4.3工业噪声的控制

运行控制程序(1)

1 目的 对公司的重大环境危险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其符合方针、目标、指标的要求,以实现体系的持续改进,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的控制。 3.职责 3.1 研发部在设计阶段应考虑如何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并纳入设计评审。 3.2 维修部负责生产设备及安全设施、污染处理设备的维修、保养。 3.3 生产部负责化学品原料储存及生产过程的管理。 3.4 服务部负责化学品成品管理。 3.5 安全环保办和维修部负责工程承包方的管理。 3.6 安全环保办负责对废弃物的分类管理及处理。 3.7采购部负责原材料供方的环境及安全控制。 4 工作程序 4.1 公司在日常的管理中,对与重大环境及危险因素相关的运行与活动进行重点控制,明确控制的要求。 4.1.1工程改造设计时应考虑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减少环境影响;在设计评审阶段,需对原材料的使用或生产工艺可能引起的职业危害进行评审;提倡采用无害化的工艺技术,并简化制造工艺,提倡使用无毒害的材料并减少其用量。 4.1.2维修部对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设备、设施、场所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理,管理标准依据体系的相关文件。 4.1.3生产部负责化学品使用现场及原料仓储存的管理,服务部负责成品储存管理,要防止直接倾倒、泄漏等异常现象的发生,具体详见《化学品管理制度》。 4.1.4生产过程及维修过程中涉及到设备设施的安全问题,均需按照《安全设施管理制度》操作。 4.1.5叉车驾驶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叉车安全管理制度》。

4.1.6生产过程需注意安全用电,详见《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及《电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4.1.7安全环保办负责管理公司废弃物的分类投放,并分类交由具有资格单位处理,详见《废弃物管理制度》。 4.1.8对可能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作业场所,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依照国家劳保用品的配备标准配发合格的劳保用品,并按规定的周期更换。详见《劳保用品管理制度》。 4.2对相关方的管理 4.2.1安全环保办和维修部负责外来施工人员的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的管理,确保其在公司的作业行为符合职业健康安全规范,具体详见《相关方环境、安全管理办法》。 4.2.2各部门经理负责外来参观人员、监察人员等人员在公司的安全,并提供劳动保护用品并有陪同人员陪同等。 4.2.3销售部负责公司客户在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要求,并向客户提供公司相关的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信息。 4.2.4采购部在原材料采购、机械设备及劳动保护用品的采购活动中,应向供应商索要必要的安全性能指标和运输、包装、贮存条件(MSDS)等信息,安全环保办应监督实施情况。 4.2.5 相邻单位及相关方的合理抱怨、意见及投诉由各相关部门负责搜集、记录、整理,并予以答复,处理不了的向管理者代表反映,直至问题的圆满解决。 4.3不符合和紧急情况的处理 4.3.1各部门严格依据以上程序和标准的要求,开展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并做好相应记录。当出现不符合情况时,参照《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处理,安全环保办负责随时检查各部门的执行情况。 4.3.2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详见《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程序》。 5 相关文件 5.1《信息交流管理程序》 5.2《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3《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程序》 5.4《化学品管理制度》

数据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检测数据的采集、计算和数据传递等进行控制,保证数据的完整、安全和保密并符合检测工作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本检测中心检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3 职责 3.1 检测人员负责检测数据的采集、记录、计算、转换和传递,保证检测数据准确、完整、安全和保密。 3.2 审核人员负责复核检测数据的正确性,防止错误数据转换和传递。 4 工作程序 4.1.1 人工采集和记录使用带刻度的仪器设备,需要人工读数据并记录数据时,通常记录至最后分度值后一位。数字仪表记录至最后一位显示数字。 4.1.2 仪器设备自动采集和打印数据有图谱和检测数据,应标识样品和检测日期,检测资料存档以备检查。检测数据需要转换到记录表格或检测报告中去时,应由执行检测的人员进行。 4.1.3 数据的计量单位必须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标有非法定计量单位的仪器设备,应编 制计量单位换算表,分别记录以原计量单位和经换算后的法定单位的数据。 4.2.1 记录数据的有效位数依照相应规程的有效位数决定。 4.2.2 计算结果的有效位数按检测标准、规范规定执行,标准、规范未明确规定时,可参照 国家标准限值指标,比国家标准限值指标规定的数值多保留一位小数。 4.2.3 检测结果的判定按标准检测方法规定执行。 由划改人签字或盖章。 对测定和计算方面的数据,在所规定的精确程度范围以外的数字,按以下规则进行取舍。

4.4.1 拟舍弃的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小于5时,则舍去;最左一位数字大于5时,则进1;等于5而右面的数字并非全部为0时,进1;等于5而右面无数字或全部为0时,若所保留的数字末位为奇数,进1,为偶数则舍弃。 4.4.2 不得进行连续修约:拟修约数字应在确定修约位数后一次修约获得结果,不得多次按规则4.4.1连续修约。 4.4.3 对于在检测方法中,另有数字修约规定时,则按规定执行。 4.5 计算机和自动设备的维护 4.5.1设备使用人应维护计算机和自动设备以保证其功能正常,在投入使用前及每年对仪器设备软件进行确认并填写《软件确认记录》。设备使用人注意数据采集、输入、存储、传输或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检测中心计算机实行专人使用管理,使用密码登录,使用者严禁随意删改机内系统文件并防止病毒侵入,及时将重要数据备份,每3个月将数据归档至资料室。 4.5.2当用电话、传真或其他电子或电磁方式传输检测结果时,要确保结果准确性、完整性尤其是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等要求,涉及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内容,必须有充分证据证明对方是本检测中心客户时,本检测中心才能使用电话、传真或其他电子或电磁方式传输检测结果,否则可能引起法律纠纷。 4.5.3 为保证连接到互联网或局域网的计算机文件和数据的安全,应安装病毒防火墙确保计算机能有效地防止非法的入侵。 4.5.4委托方要求向其传送电子结果报告时,应严格按照委托方的要求进行电子传送,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在传送过程中应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准确性。 4.6 本程序未提及说明之处,参照《保护委托方机密及所有权程序》、《文件控制程序》和《仪器设备管理程序》等程序进行管理。 5 相关记录 5.1 保护委托方机密及所有权程序 5.2 文件控制程序 5.3 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6. 相关记录 6.1 计算机原始数据备份记录 6.2 软件确认记录

运行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职工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预防和消除活动场所中风险因素,保持良好的文明施工环境,贯彻执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保障职工的职业健康安全,确保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的实现。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属各工程项目部所有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以及公司所有活动场所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3 相关文件 3.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GB/T 28001—2001 3.2 《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WYLY-SC-2004 3.3 《文件控制程序》 WYLY-CX-01 3.4 《记录控制程序》 WYLY-CX-02 3.5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WYLY-CX-03 3.6 《信息沟通与交流控制程序》 WYLY—CX—04 3.7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 WYLY—CX—06 3.8 《法律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 WYLY—CX—07 3.9 《物资采购控制程序》 WYLY—CX—09 3.10《公路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程序》 WYLY—CX—11 3.11《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WYLY—CX—14 3.12《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WYLY—CX—15 3.13《劳动保护控制程序》 WYLY—CX—17

3.14《供方安全卫生控制程序》 WYLY—CX—19 3.15《职业健康安全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 WYLY—CX—25 3.16《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WYLY—CX—28 3.17《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处理控制程序》 WYLY—CX—29 3.18《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WYLY—CX—31 3.19《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WYLY—CX—32 4 职责 4.1 总经理 4.1.1总经理是全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负全面领导责任。 4.1.2认真贯彻执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政策,法规法令和规章制度. 4.1.3审批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责任制等制度,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保障体系. 4.2 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4.2.1对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现场文明施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措施的建立、健全负具体领导责任。 4.2.2定期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策划、评价和改进,负责对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现场文明施工等进行审批和监督审查。 4.2.3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4.2.4主持重大事故、事件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提出技术鉴定意见和改进措施。 4.3 工程管理部 4.3.1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订和归口管理; 4.3.2负责对职业健康安全生产中的信息进行沟通,研究全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生产趋势,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对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组织

数据保护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数据转换和计算处理、自动检测设备及其软件和检测数据的采集、计算、处理、记录、报告、存储、传输进行控制,确保自动检测设备及其软件和检测/或校准数据的准确、可靠、安全。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实验室对自动检测设备及其软件和检测/或校准数据的计算、存储和传输的控制。 3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对自动检测设备及其软件的确认、批准和对数据的控制; 3.2 质量负责人组织质量监督员对检测数据进行监督、检查; 3.3 业务室负责组织微机管理员实施对计算机日常运行的维护和病毒预防与清除; 3.4 检测室负责检测原始数据的采集、记录、处理等的控制,实施对自动检测设备及其软件的验证和确认。 3.5检测人员应认真采集和记录检测原始数据,按检测标准、规范计算和处理数据。 4工作程序 4.1数据控制 4.1.1数据的采集 a) 检测室负责人应按实验室检测标准、规范和作业文件的要求,指导检测人员正确填写检测原始记录; b) 自动检测设备采集或打印原始数据,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检测室负责人对采集数据所用的相关测量系统实施验证,验证结果应经技术负责人确认; c) 人工采集的数据,应及时记录在原始记录本,严禁任何形式的誊抄,确需誊抄的应将其原件附录其后,采集后的原始数据应当按标准、规范或作业文件的规定进行修改。 d) 采集的原始数据应进行修约或截尾,遵循先修约后运算的原则,最终报

出数据的有效位数应当遵循标准的规定或多出标准规定一位。 4.1.2临界数据的处理 4.1.2.1当测得值接近临界控制值时,检测人员应当增加测量次数,以观察测量结果的发散趋势,如果连续观测到的测量值趋于平稳或收敛,则可以按照数据处理的规定或程序进行数据处理后进行判定; 4.1.2.2如果连续观测到的测量值趋于发散,应查找发散原因,以判断是测量仪器还是被测样品的问题。当肯定是被测样品的内在质量问题时,则应按照标准的规定给出样品的质量判定; 4.1.2.3当仪表指示在某一区间摆动时,检测员应根据小风险的原则读取最大值或读取最小值; 4.1.3 数据的处理 检测人员应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处理应首先确认使用的物理常数、计算公式、图表和曲线等,数据需经计算时,应遵循先修约后运算的原则,检测人员应列出计算公式和简略的运算过程,数据的修约应执行GB8170-87标准的规定。 4.1.4 数据的判定 4.1.4.1 检测数据未超过标准、规范或作业文件规定的范围,检测/或校准数据有效; 4.1.4.2 极限数据是指测得值已接近或可能超过标准规定的值,对此类数据的判定应首先确定测量不确定度,然后根据测量不确定度的大小来判定临界数据合格与否,极限数值的判定依据GB1250-89标准的规定。 4.1.4.3 可疑数据是指偏离约定值或估计值的检测/或校准结果,此时可采取以下步骤来确定或排除检测/或校准的可疑因素: a) 用期间核查方法检查仪器的检定/校准状态; b) 检查检测/或校准结果的监控结果; c) 检查检测/或校准方法和步骤; d) 对已测物品进行重复检测; e) 检查环境和消耗品的影响。

运行控制程序

运行控制程序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1 目的 减少环境因素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对与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和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确保其符合环境方针、目标与指标的要求,以实现环境行为的不断改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的控制。 3 职责 综合办负责成本核算,确保环境管理方案所需资金到位。负责新、改、扩建项目的管理、环评及三同时验收工作,并向工程承包方施加影响。负责编制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和组织相关部门实施培训工作,负责安全、保卫工作。 供销科负责生产所需的物资供应工作以及采购、仓储的归口管理。对采购过程的环境影响进行控制,并负责固废的收集和处置。负责销售活动的环境管理,并对相关方施加影响。 技术质量科负责工艺的改进、,确保工艺活动符合公司环境方针。负责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仪器的校准、维护和保养,并负责本公司各部门车间水、电、汽的消耗进行控制和考核以及节能工作。 各部门按相关程序的具体要求负责具体实施。 4 程序 公司在日常的环境管理中,对与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运行与活动进行重点控制,对其中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作业点,由办公室负责将其设置为环境控制点,列入《环境控制点清单》明确控制的要求。 4.1.1技术质量科在工艺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和能 源等有关问题;在设计评审阶段,需对原材料的使用或生产工艺可能引

起的污染等环境影响进行评审;提倡使用无害的材料、技术;从计划、采购、工艺、包装等方面进行考虑,给出建议; 4.1.2车间严格按照相应的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生产,对生产过 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和固废加强控制,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排放量和环境影响;详见 《废水管理程序》、《废气管理程序》、《噪声管理程序》、《固体废物管理程序》。 4.1.3供销科在购买设备、材料,应尽可能采取低耗、低噪声、低污染的设 备,材料应尽可能减少污染。 4.1.4供应部在原材料的仓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化学危险品的倾倒、泄漏 等异常现象;详见《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 4.1.5技术质量科负责公司水、电、汽等能源的规划管理,增设必要的能源计 量仪表,对主要耗能设备进行重点管理,以确保能源充分有效利用,降低能源消耗;详见《能源管理程序》、《资源管理程序》。 4.1.6综合办负责公司食堂管理、环境卫生、绿化,详见《绿化管理程序》。 4.1.7各部门应严格依据以上描述和相应程序的要求,开展工作,并做好记 录,当出现不符合情况,参照《纠正与预防控制程序》。 对于所提供产品或服务中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相关方,依据《对相关方环境施加影响管理程序》对其施加影响,使之符合程序要求。 对于紧急情况处理详见《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 体系运行过程中所有环境信息的交流、传递与处理详见《信息交流程序》。全厂运行控制过程应按《记录控制程序》进行记录与管理。 5 相关文件 《信息交流程序》(EP04)

过程运行环境控制程序

1依据 本程序文件根据ISO9001∶2015中“7.1.4”条款和公司质量手册“7.1.4”节 编制。 2目的与范围 经对公司环境评价确认,对需采取运行控制的环境因素,策划其相应的过 程和活动。规定运行程序和准则,对重要环境因素及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消除 或降低环境风险,确保影响环境的产品\过程和活动得到控制,预防环境的污染, 防止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实现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指标。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与环境运行有关的活动、过程和服务中的环境 因素的控制。 3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本程序的建立、实施,并推动体系实施的持续性。 3.2 管理中心负责公司对本程序运行策划; 负责公司重要环境因素管理,包括制定管理措施、管理方案及应急预案, 并组织实施; 负责对本程序运行测量\检查; 3.3制造中心负责公司环境运行控制,对生产过程重要环境因素及环境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 3.4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范围和业务活动中环境因素的管理控制。 4 日常运行过程中的环境因素的控制 4.1 环境运行控制策划: 4.1.1 运行控制应考虑的因素有:

A)EHS方针、目标指标; B)本公司的工艺特点; C)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评价的结果; D)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E)需要的控制活动及控制方法; 4.1.2 运行控制的依据和标准 A)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B)适用的环境标准; C)EHS方针、目标指标; D)本公司的环境行为准则; 5.1 过程控制的策划 5.1.1 技术中心负责编制工艺流程,产品标准、产品图样、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文件,做好过程策划。制造中心及相关部门按策划要求做好人员配备、岗位检验点、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配备设备工装,创造工作环境。 5.2 过程控制的要求 5.2.1 制造部调度根据评审通过的“生产预测单”编制“生产派工单”,明确生产过程所使用的生产工艺。 5.2.2 制造中心的全部作业活动,均应在工艺文件、质量控制文件或质量体系文件中描述清楚,其质量要求,应在设计和工艺文件中作明确而完整的规定。 5.2.3 生产现场使用的所有技术文件、质量体系文件应齐全、正确、完整、清晰、有效,各部门均应按《文件控制程序》对文件要求进行管理。 5.2.4 员工应严格按照标准图样、工艺文件精心作业,制造中心每周组织人员进行工艺纪律检查,并填写《工艺纪律查核表》。 5.2.5 根据工艺文件的规定,需配备符合现场使用要求的设备和工艺装备等,

运行控制管理程序

运行控制管理程序

1目的 对确定的重大环境因素加以有效控制,确保其在规定的条件下运行,使其不致偏离管理方针、管理目标和指标;降低企业生产、经营风险,保障企业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2适用范围 适用于企业内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管理的运行控制管理。 3职责 3.1办公室负责考虑如何减少产品对环境管理的影响; 3.2供销科负责采购原材料时对环境因素的控制,包括设备、设施的控制,以及化学品等原材料的控制; 3.3办公室负责劳务用工、女职工保护的管理,负责办公现场的环境因素安全管理控制,如个人防护、资源管理; 3.4办公室是运行控制管理的职能部门,生产技术科、质量检验科、供销科配合,班组负责实施。 4工作程序 4.1运行控制 4.1.1针对重大环境因素有关的过程、产品生产过程和服务,编制各项管理制度,以确保控制的有效性。 4.1.2各项作业任务的责任人是落实运行控制的第一责任人:各级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检查人员对作业任务按程序要求进行作业负有监督责任。 4.1.3生产车间必须落实生产过程中的其它法律、规范的各项要求,做好各项环境管理、控制防范工作的计划、组织、实施、检查。 4.1.4执行企业各项制度,有效控制环境因素管理过程,保障产品生产过程、生活的有序进行。 4.1.5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环境法规的要求,做好本职工作。 4.1.6各级安全生产检查监督人员必须履行检查监督职能,针对班组的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作业人员、机械、材料、作业环境等是否符合生产环境的管理方案或要求,环境管理管理方案能否指导实际生产进行检查,促进班组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保

数据统计分析控制程序

数据统计分析控制程序 核准:审核:制定: xxxx年xx月xx日发行 xxxx年xx月xx日实施

文件修订履历

1.目的:用于进料检验、制程能力、半成品、成品的不合格统计及其它相关资料,以此分析问题来进 行对策,用以稳定质量及降低不良率的发生,以确保产品质量。 2.范围:由进料、制程管制至产品出货以及客户满意度,供应商考核均适用。 3.权责:品管部及相关单位。 4.定义:无 5.作业内容: 5.1.抽样检验: 5.1.1.材料、半成品、成品之进出货检验,依据GB/T2828.1-2012 II级水平正常单次抽样计划,允 收水平依据各物料之检验规范。 5.1.2.制程管制依据SIP或相关规范执行。 5.2.质量数据来源: 5.2.1.品管人员依据平时所作检验,测试或量测记录填入检验表中。 5.2.2.品管部门每月汇总各项检验表资料,运用统计手法统计分析各项质量数据,并于每周召开 品质会议上提报。 5.2.3.经统计分析后,如有质量问题时,由品管部门召集相关部门检讨,拟定各项质量预防措施, 并由品管单位追踪结案。 5.2.4.每月品管单位召开质量会议,作为质量目标及质量计划检讨或修订。 a)品管检验记录。 b)制程能力分析(如Cpk、管制图等)记录。 c)客户满意度评价记录。 d)生产记录。 e)设备校正、保养、维修等记录。 f)供应商评鉴记录。 g)订单审查及修改记录等。 5.2.4品管检验记录之分析,应使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如管制图、柏拉图、鱼骨图等),结果做成[品 质月报] 5.2.5客户所关注(如客户投诉、退货、原因调查等事件)有关资料的分析,应及时将分析结果依书 面形式向客户报告。 5.2.6与公司目标有关数据的分析,应记录于[ 年各目标达成情况]。 5.2.7业务部依《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规定进行数据分析,并将结果记录于[ 年各目标达 成情况]以了解客户满意状况。

安全生产运行控制程序

安全生产运行控制程序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安全生产运行控制程序 1.0目的 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实现安全生产,特制定本程序。 2.0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生产过程有关设备、设施、人员的安全管理。 3.0职责 3.1管理部负责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监督检查生产区域安全工作管理情况,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对生产车间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有权阻止和报告各种不安全行为。 3.2各部门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负责上岗人员的安全教育,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监督管理,及时排查安全隐患,负责生产过程中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 3.3 生产车间应落实安全管理措施,保障作业现场整齐、干净、有序。 4.0工作程序 4.1管理部制定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公司各级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职责并逐级落实。 4.2公司每年与各部门、生产班组签署《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管理者应确保主管部门和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和消防状况得到有效地控 第 2 页共 2 页

制。 4.3公司按照《能力、意识和培训控制程序》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尤其是对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有关的重要岗位的人员,相关培训必须到位,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公司、现场和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并建立《“三级”安全教育记录》。 4.4公司通过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安全生产专栏、文件发放、教育培训等方式宣传安全生产法规和公司制度,通报安全生产状况,布置安全生产有关工作。 4.5 安全生产实施 4.5.1 生产活动中要做到均衡生产,严格控制加班加点;凡安排加班加点的生产车间必须提前将加班项目、时间、人员同时向管理部报告。 4.5.2 生产车间应建立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员工在开工前对使用的设备、设施、工具、工装、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不得带病进行作业。 4.5.3 生产过程中必须保持作业现场整齐、干净、有序。车间主管人员负责对生产现场工作环境、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点检,填写《“三级”安全检查记录》。 4.5.4 管理部按照《劳动保护用品控制程序》,根据各岗位劳动防护的要求,制定配置标准,采购和配发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生产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并正确穿戴使用劳动保护防护用品。 第 2 页共 2 页

数据控制与保护程序

数据控制与保护程序 1.目的:为保证检测数据采集、计算、处理、记录、报告、存储、传输的 准确、可靠、有效和保密,特编制本程序。2.范围:2.1检测数据的采集;2.2 临界数据的处理;2.3检测数据的计算和处理;2.4数据的修约;2.5数据的判定;2.6数据的转移;2.7错误数据的更正;2.8可疑数据的处理;2.9计算机 以及数据的管理。3.职责:3.1技术负责人应:3.1.1组织编制、修订和批准自动化测量程序软件;3.1.2组织对自动测量软件的验证;3.2检测部门负责人应:3.2.1规定本部门检测原始数据的采集方法;3.2.2组织制定自动化设备的操作规程。3.2监督员应:3.2.1校核检测数据和判定结果;3.2.2对可疑数据提出 验证。3.3检测人员应:3.3.1认真采集和记录原始数据;3.3.2按规范计算和 处理数据。3.4技术负责人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4.工作程序4.1数据的 采集4.1.1各检测部门负责人应按照本部门承检标准和检测细则的要求,规定 出每一类型承检样品或承检项目的检测原始数据的手工采集方式和格式。4.1.2如采用自动采集或打印原始数据,则检测部门负责人应对采集数据所用的相关 测量系统实施验证和控制,控制方法参见本程序第4.4.4条。4.1.3采集后的 原始数据应当进行适当的修约或截尾,遵循先修约后运算的运算原则,最终报 出数据的有效位数应当等同标准的规定或多出标准规定的一位。4.2临界数据 的处理4.2.1当测得值接近临界控制值时,检测人员应当增加测量次数,以观 测测量结果的发散趋势。如果连续观测到的测量值趋于平稳或收敛,则可以按 照数据处理的规定或程序进行数据处理或考虑测量不确定度后进行判定。4.2.2如果连续观测到的测量值趋于发散,则应查找发散原因,以判断是测量仪器问 题还是被测样品的问题。当肯定是被测样品的内在质量问题时,则应按照标准 的规定给出样品的质量判定。4.2.3临界数据的判定应参照JJF1094-2002技术 规范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的相关要求。4.2.4当仪表指示在某一 区间摆动时,检测人员应根据小风险的原则读取最大值或读取最小值。4.3数 据的处理4.3.1检测人员应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处理应首先确 认使用的物理常数、数表、计算公式、图表和曲线等。数据计算时应遵循先修约,后计算的原则。4.3.2数据的修约应执行GB/T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标准的规定。4.4数据的判定4.4.1极限数据是指测量得到值已接近或可能超 过标准规定的值。对此类数据的判定应首先确定测量不确定度,然后根据测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